•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經濟開發區總體發展規劃范文

        經濟開發區總體發展規劃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經濟開發區總體發展規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經濟開發區總體發展規劃

        第1篇:經濟開發區總體發展規劃范文

        加快各類規劃的編制,促進城鄉規劃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等各類規劃的銜接,提前一年完成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美好城鄉規劃引導工程”規劃編制任務。

        (一)區域統籌規劃

        1、完成東部片區發展規劃,重點解決經濟開發區和外向型農業綜合開發區整合、城南工業板塊優化、經濟開發區擴園、循環經濟產業園與經濟開發區關系以及東部片區交通干線網絡等問題。

        2、會同相關部門,深化研究縣域功能分工(縣城、縣域門戶鎮、市級重點鎮、沿海區鎮一體化鎮、重要節點鎮等),促進差異發展、特色發展、集約發展。

        3、深化研究陸海統籌規劃。

        (二)控規優化

        總體規劃修編成果、城市設計成果、各類專項成果反饋到老城區、西南工業片區、新區三大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增強法定規劃的科學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三)城市設計

        1、完成西南工業區城市設計導則,解決縣城工業片區城市界面、色彩、風格混亂的問題,提高工業片區城市主干道兩側建設效果。

        2、啟動如等城市主要河流兩側規劃控制和景觀設計。

        (四)專項規劃

        1、啟動水系專項規劃;

        2、深化編制城市道路體系和公交、停車等專項規劃;

        3、在完成通信、電力、污水、排水、燃氣等專項規劃前提下,深化編制管網體系規劃。

        (五)重點專題板塊研究

        1、結合縣城環境綜合整治,編制沿城市河流建材堆場搬遷及物流布局規劃;

        2、完成殯葬服務綜合區的選址和規劃;

        3、開展三號街區重點街道重要建筑細化設計、老城區交通水泥廠及周邊工業遺產改造設計等。

        二、品質提升,更美、更高。

        1、按照建設“生態宜居城市”的目標和“雙低效應”的總體要求,強化城市水、綠特色,由圍繞“道路”組織城市建設轉變為圍繞“水綠”組織城市建設。

        2、進一步增強城市生活配套功能和工業區生產配套功能。按照“分層、多點、適宜規模”的原則,合理布局商業、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等功能配套,重點服務好商務中心、文化中心、體育中心、客運中心四大中心等城市級配套建設。以40-60公頃為一個基本單元,按照“8+2”(文化、體育、醫療衛生、肉菜市場、環衛、教育、公交停車點、社區服務和一個規模水面、一個規模綠地)要求,落實社區級的基本生活功能配套。在新區規劃建設中,獨立劃出地塊,強制落實商業服務和基本生活配套功能。

        3、進一步放開規劃測繪、規劃編制、建筑設計市場,全面落實重要項目、重點區域建筑設計方案競選,切實提高城市規劃和建筑設計水平。

        4、開展城市主干道、主河流、主節點和主要公共空間的城市設計,會同住建等部門深化、細化東環(通洋高速接口與長江路段),長江路(東二環至蘇223線段)道路景觀設計和郊野公園、高爾夫球場改造設計。

        5、按照“高低錯落、疏密有致”的要求,優化新開發地段建筑形態,確保梯度和通透。合理確定開發強度和密度,促進房地產產品多元化。

        三、行政效能,更快、更好。

        1、進一步轉變城鄉規劃管理職能,從管縣城為主向管縣域轉變,從管項目為主向抓功能、形態、配套轉變,從統一管理為主向統分結合轉變。

        2、完善項目規劃方案審查階段與供電、結構、消防、市政等其它專項審查的銜接,提高方案審批效率。

        3、延伸規劃信息化管理至各鎮區,實現規劃審批網上提交和初審。

        4、堅決執行落實服務期限承諾制,試行開發項目主要指標核算和日照分析承諾制和中介化。

        5、加強各鎮區規劃報建員隊伍建設,加強規劃技術和法律法規培訓,實現規劃把關的前移。

        6、進一步加強行政審批權力下放后對各區的規劃指導和服務。通過促進規劃編制,細化規劃管控;通過技術引導,提高規劃水平;通過制定各類制度,規范行政許可行為;通過巡查監督,及時提醒糾正。

        7、進一步探索涉海工程規劃審批,促進陸海一體化審批機制的建立。

        四、服務鎮區,更多、更實。

        1、牽頭做好經濟開發區()和(沿海經濟開發區、小洋口旅游度假區)總體規劃修編,推進經濟開發區()、(沿海經濟開發區、小洋口旅游度假區)、循環經濟產業園區部分重點區域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

        2、協助做好高新技術開發區總體規劃編制工作。

        3、服務好雙甸、新店、豐利、曹埠等鎮總體規劃修編和新店、雙甸、袁莊、馬塘等鎮重點區域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

        4、服務好各鎮小城鎮建設中八個一(一條示范街、一所公立醫院、一個肉菜市場、一個規模小區、一個道路體系、一套環衛系統、一個特色工業園區、一個規模公園)重點項目的選址、改造和提升。

        5、對各鎮工業園區回頭看,按照集約、特色、規模的要求,拓展平臺空間。

        6、積極探索農民集居點規劃,努力實現新的突破。按照“鎮郊型、老點拓展型、生產生活結合型、萬畝良田集聚型”,探索農民集居點多模式規劃建設,優化各鎮集居點布局。結合基礎設施建設的農民搬遷,重點做好、、、等四個鎮美麗村莊試點。

        五、批后管理,更緊、更嚴。

        1、進一步強化規劃批后管理,按照“關口前移,重心下移,權責明晰,全程監管”的原則,建立日常巡查、節點定驗、不定期抽查、重點督察的多層次全過程動態批后管理制度。進一步明確各類項目驗線階段、基礎主體階段、規劃核實階段的職責分工和管理要求。

        2、加強批后管理制度化建設,制定完善《縣建設工程竣工規劃核實管理辦法》、《縣建設工程規劃驗線管理辦法》、《縣建設工程聽證管理辦法》等規范文件。

        3、完善誠信體系建設,優化對規劃測繪、規劃編制、建筑設計、房地產開發單位規劃誠信評價體系。

        六、隊伍建設,更精、更強。

        1、加強局機關隊伍建設,尤其是專業技術隊伍建設,滿足日益深化、細化、優化的城鄉規劃管理要求。配合重點鎮區做好規劃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改變鎮區規劃隊伍緊缺現狀。

        第2篇:經濟開發區總體發展規劃范文

        關鍵詞:產業發展;產業鏈;轉型升級;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F29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33-0238-02

        收稿日期:2013-09-19

        作者簡介:張玉枚(1971-),女,江蘇建湖人,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從事農村經濟、區域經濟研究。

        1992年以來,江蘇開發區進入了加速發展的新階段。目前,江蘇全省擁有138個省級以上開發區,其中國家級開發區38個,數量居全國首位。各開發區作為本地區國內外經濟的交匯點,起到了良好的輻射、示范和帶動作用,是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強有力的推動器。但是,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經過多年的運行,開發區也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和瓶頸。在新的國際、國內形勢下,開發區如何破解問題和瓶頸,實現轉型升級,促進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已成為擺在所有開發區人面前的迫切課題。因此研究開發區如何抓住契機,以二次創業的雄心壯志來迎接轉型與升級,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的意義。

        一、鎮江經濟開發區發展的現狀分析

        鎮江經濟開發區是由1992年設立的鎮江經濟開發區和1993年設立的鎮江大港經濟開發區,于1998年6月合并組建,2011年4月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下轄3個鎮、兩個街道,總面積218.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7萬人。

        鎮江經濟開發區經過近些年的發展,總體實力不斷增強,區域功能逐步完善,對于全市的綜合實力、對外開放、體制創新、產業集聚和城市發展發揮著巨大帶動作用。但在發展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

        1.要素資源制約,“二次創業”受阻。開發區在轉型升級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礙就是資源制約。它表現為兩種形態:一種為有形資源制約,包括土地、勞動力、能源、交通、廠房等物質要素。目前開發區的單位投資強度和產出效益不高,集約發展水平不夠。“二次創業”開發過程中土地資源的制約大,對于某些低端產業,土地沒到期,廠房也不賣,要“騰籠換鳥”難度較大。一種為無形資源制約,包括文化、技術、管理、企業家精神等智力要素[1]。

        2.產業結構偏重,產業發展不均衡。目前鎮江經濟開發區GDP中,第三產業的占比與發達地區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造紙、化工、汽車零部件等三大主導產業,占全部列統企業經濟總量的82%,其中化工和造紙占68%。經濟發展的依賴度和風險較大,“一業特強、多業并舉”的多元化戰略效應和支柱產業、主導產業、重點產業協調發展的新格局尚未真正形成。服務業發展不快,尤其是現代服務業和新興服務業發展不充分,與工業企業相配套的生產業發展緩慢,總部經濟、服務外包、工業設計、創意等高端領域尚未涉足。

        3.產業層次偏低,創新驅動不足。傳統產業比重過大,整體產業層次偏低,多以低端的勞動密集型低附加值的產業為主,這些企業技術含量低、環境污染高、資源消耗大、附加值低,處于不具備競爭優勢的產業鏈低端環節。不少中小企業缺乏自主創新能力,創新意識薄弱,創新人才缺乏。市場適應能力不強,發展不快。規模企業中擁有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的不多,新興產業發展緩慢。

        4.產業鏈不完整,功能配套不完善。龍頭企業規模優勢和產業集群效應未能有效釋放,產業關聯度和企業間配套協作水平不高,產業整體競爭力不強。產業規劃、布局前瞻性不夠,產業配套和集聚效應不強,特色園區、科技創業園區、出口加工園區和保稅物流園區等載體建設不快,功能疊加不強;產業調整振興、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不配套銜接,服務引導不到位。

        二、開發區轉型升級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1.從國際環境來看。國際經濟危機催生新一輪技術革命和新興產業大發展,全球將進入空前的創新密集和產業振興時代,國際產業轉移呈現多元化趨勢,國際投資向中國傾斜的態勢明顯,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區域研發中心將是下一輪國際資本轉移的重點,這有利于開發區在更大范圍、更大規模和更高層次上集聚外部要素,承接高端產業轉移,發展開放型經濟。但同時應看到,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抬頭和國際能源資源爭奪加劇,將對開發區產業發展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產生消極影響。

        2.從國內環境來看。中國仍處于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成為宏觀政策主要導向,創新發展成為主旋律,高新技術和新興產業發展呈現加快之勢。國家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將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增強國際競爭力的重心。但同時應看到,周邊強鄰環伺、產業結構趨同,區域間產業同質化的競爭愈演愈烈。

        3.從區域環境來看。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開發區位列長三角區域規劃“一核九帶”中的滬寧沿線發展帶、沿江發展帶和沿運河發展帶上,區位優勢更加凸顯。面對新一輪新興產業發展的歷史性機遇,開發區與蘇南先進開發區站到了一個新的起點上,為實現“拼搶新蘇南、爭先長三角”帶來新的契機。但同時應看到,隨著沿海大開發戰略的深入開展,大項目、大產業向江蘇沿海地區轉移的態勢明顯加快;區域一體化發展帶來同城化效應的同時也加劇了要素資源向上海、南京等中心城市的集聚,開發區面臨更大的要素集聚挑戰。

        三、推進開發區轉型升級的路徑

        從地理位置和發展條件來看,鎮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和蘇南先進發達地區更接近,借鑒“昆山的‘兩端突破’”、“鋼都”張家港的傳統產業升級、無錫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成功經驗,會給鎮江經濟開發區轉型升級更多的啟示。

        1.規劃引領——開發區轉型升級的有效保障。開發區的規劃是否科學,是否合理,將直接關系到開發區轉型升級的成敗。規劃是方向、是旗幟[2]。按照“以規劃引領布局,以布局指導建設,以建設完善功能”的思路,明確產業定位,突出功能開發,加強載體建設。根據國家、省、市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和新興戰略性產業發展規劃,制訂船舶、機電、汽配等重點產業轉型升級規劃,并細化到分行業和重點企業(項目),制訂高新、高端產業和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發展目錄,明確重點發展項目,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2.創新驅動——開發區轉型升級的核心戰略。(1)培育壯大創新主體。加大對創新型項目的引進和高新技術企業的培扶力度,突出抓好一批火炬計劃、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的實施,做強一批高新技術龍頭企業。加強企業研發機構建設,支持企業建設工程技術中心、院士工作站、研究實驗室等[3]。(2)集聚吸納創新人才。依托大學科技園、工程技術創新園等現有的國家級、省級科技創新載體品牌,搶抓海外人才積極尋求回國創業、蘇南創新帶形成過程中高端人才加速聚攏等機遇,推進“項目+人才”的招才引智方式,采取多種方式,引進一批拔尖、領軍人才。(3)加速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高端服務業。圍繞“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效益”目標,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高端服務業,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軟件和服務外包產業、處于研發與中試階段的新材料產業、生物技術產業、科技服務業、文化創意業等,加速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融合,形成創新型經濟新增長點。

        3.產業升級——開發區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1)培育新興產業集群。發展新興產業,是開發區增強經濟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支撐。按照龍頭核心企業—產業鏈—企業集聚—產業集群—產業基地的發展思路,圍繞優勢主導產業,向上下游延伸拓展,實施相關多元化,拉長增粗產業鏈,提高本土配套率,降低產業成本,提高產業競爭力,形成產業集聚、集約、集群發展優勢[4]。(2)提升產業層次。一要實施產業轉移和淘汰落后產能;二要承接高端產業;三要使傳統產業高新化和傳統產品高端化。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推動制造業,向研發設計和營銷服務“微笑曲線”兩端延伸。(3)調輕調優結構。培育現代服務業特別是生產業,發展沿江大物流,發展與企業主業相關聯的總承包、總集成業務,培育技術研發、金融保險、信息服務、市場中介等新興服務業;推進工業企業非核心業務外包,加快實施主輔分離和工貿分離,逐步提高服務業在整個產業中的比重。

        4.配套服務——開發區轉型升級的重要基礎。(1)完善載體平臺。扎實推進產業發展載體建設,提高專業化、特色化水平。建立健全支撐開發區轉型升級的公共服務平臺、公共技術平臺、公共培訓平臺。在加強技術、信息、交易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基礎上,提高資源共享水平。健全完善以行政服務、行業協會、社會中介、金融保險服務等于一體的綜合服務體系。(2)提升服務質量。以產業招商為龍頭,從一切有利于項目引進出發,繼續完善項目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重大項目服務機制,主動熱情服務,強化工作措施,加強產業招商與項目服務的溝通協調,促進無縫對接,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構筑人才發展優越環境,落實人才政策,用好人才開發專項資金,引進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營造“引得進、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生態環境。(3)設立轉型升級專項資金,鼓勵企業上市融資和資本運作,加快組建風險投資公司與擔保公司,設立創業創新風險基金,建立信貸、上市、發行債券、向上爭取扶持資金等多元化的投融資機制,著力解決融資難問題,為轉型升級提供強勁的資金支持。

        5.統籌發展——開發區轉型升級的最終方向。(1)建立城鄉統籌發展機制。堅持“農村城市化、農民市民化、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思路,大力推進工業向園區集中、人口向社區集中、農業向規模經營集中。進一步完善涉農投入機制,加快培育農村小額貸款公司、農民創業投資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組織,建立農業產業發展基金和農村保險,強化三農發展金融支持。(2)加快推進區鎮一體步伐。進一步完善區鎮一體的規劃體系,以產業新城為中心,以專業園區和丁崗、大路、姚橋新市鎮為骨干,構建層次結構清晰、空間布局合理、產業聯動發展的城鎮體系。逐步形成人口集中居住、基礎設施配套、生活環境良好、功能分區科學、公共服務完善的新型城鄉空間格局。

        參考文獻:

        [1] 許寧.中國經濟開發區發展研究[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博士論文,2007.

        [2] 呂政.2010年產業結構調整著手四件事[N].第一財經日報,2010-01-12.

        第3篇:經濟開發區總體發展規劃范文

        “十一五”期間,開發區經濟實力日益壯大。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年均10%以上增速,特別是稅收貢獻一項,在國際經濟危機等不利因素影響下,仍比“十五”期末增長了141%,年均增速接近20%,占順義區稅收總額的近20%。航空物流、電子信息、生產、文化創意四大支柱性產業集群高速發展,總部經濟迅速聚集。土地集約環境生態。每公頃土地實現投入1.5億元,產出2.5億元,出口額8929萬元,稅金1429萬元,地均產出在全國同類開發區中名列前茅。2009年被確立為北京“市級生態工業園試點園區”。園區建設卓有成效。培育了空港股份、空港物業、億兆地產幾大自有企業,建立了從土地開發到物業管理的一條龍、全產業鏈式的集團化經營服務體系,目前企業總資產超過30億元,2009年實現收入12億元,納稅近1億元。品牌示范帶動明顯。按照“由帶頭發展向帶動發展”思路,開發區突破行政區劃的束縛,先后與周邊兩個鄉鎮產業基地合作開發。2010年與趙全營鎮合作的c區納入中關村一區多園體系。空港品牌初步實現了“走出園區、帶動全區”目標,在區域資源共享、融合發展、機制創新方面起到了寶貴的示范帶頭作用。

        總結和審視開發區17年來,特別是“十一五”期間發展經驗,是我們站在新的歷史高度推動園區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石:一是始終堅持科學發展,不斷創新發展思路。二是始終依托首都國際機場,發揮臨空優勢。三是始終堅持高端高效方向,節約集約發展。四是始終堅持改革創新,不斷優化園區環境。五是始終堅持加強領導干部和人才隊伍建設。

        謀劃新藍圖我們堅信未來

        2010年,我們組建了專門團隊,邀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及市委研究室專家作為咨詢組,經過近一年全國范圍的考察走訪、調查研究、反復研討,出臺了《空港經濟開發區“十二五”發展規劃》。

        規劃針對“后開發區時代”園區發展要求,系統分析了空港開發區的發展現狀與面臨形勢,確立了“十二五”時期發展的指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發展理念和建設“世界城市”標準要求,立足順義區“打造臨空經濟區,建設世界空港城”戰略定位,圍繞“一個引領,兩個突破,三個提升,四個轉變”的發展思路開展工作,即一個引領:堅持以空港品牌為引領;兩個突破:突破經濟發展方式,突破擴區發展模式;三個提升;提升品牌影響力,提升核心競爭力,提升區域帶動力;四個轉變:推動園區從外延發展向內涵發展轉變,從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從資源依賴向科技依托轉變,從建經濟功能區向建區域化綜合新城轉變,努力將空港經濟開發區建設成為“后開發區時代”轉型升級的示范區,臨空經濟輻射融合發展的核心區,加快所在地城市化進程和產業化發展的帶動區。

        開發區“十二五”發展規劃整體始終貫穿了以下兩條思路:

        從根本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將是“十二五”期間空港開發區科學發展的主旋律。

        一是要發展“高端高效高輻射”類型產業,實現產業戰略性調整升級。即規劃中提到的總部、航空、高新技術、生產和文化創意五大經濟門類,逐步淘汰產出效益低、附加價值低、資源不集約、環境不友好的落后產能。還要注重提升建成區的科技創新能力,把對資源要素投入的注意力轉移到創新能力的培育上來。二是要正確處理發展速度和發展質量的關系。空港開發區“十二五”經濟發展目標一度定為年均增長15%,后考慮為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預留空間和時間,最后將這一指標定在了12%,積極而不失穩健。三是要加強開發總公司自身和園區管理機構運營發展模式的創新和突破。不斷探求更加先進的運作和經營模式,適應今后經濟發展更加國際化、全球化,總體環境更加融合化、社會化的發展態勢。

        以更寬視野、更廣胸襟、更高水平融入區域發展的大格局,將是“十二五”時期空港開發區可持續發展的必要路徑。

        近兩年,全國上下進入一個整臺發展的密集期――13個區域規劃相繼出臺,并上升為國家戰略,全國將就此形成六個核心經濟圈帶;與此同時,在開發區層面,全國52個省級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開發區,很多借修編整合了周邊資源,擴充了規劃面積;北京市六大高端產業功能區中,中關村通過運作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組建中關村發展集團,構建了“一區十園”體系,成功實現品牌和資本拓展;亦莊與大興強強聯手,各種有形和無形生產發展要素得到了優化配置;此外,CBD東擴、金融街西拓、北京市中心城區規劃調整,等等,不論哪個整合,都可謂是大手筆、大動作。

        空港所處的“臨空經濟區”是順義區政府在“十一五”初期正式提出的概念,并成功納入北京市“十一五”規劃,經過五年發展成效顯著,但同時也存在著條塊分割、要素流動不暢的問題。今年,各部門都在研究臨空經濟區的整合發展問題,經信委等部門正在醞釀出臺臨空經濟區內各功能區與鄉鎮合作利益分配制度,順義區“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打造臨空經濟區、建設世界空港城”的建設目標――不論今后臨空經濟區走向如何,空港開發區在這個大格局中是大有可為的。

        第4篇:經濟開發區總體發展規劃范文

        當前深入開展的“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是新時期干部作風建設的新要求,是推動科學跨越、綠色崛起,早日邁入第一方陣的重要保障。通過認真學習“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文獻資料,增強了我們修身自律、干事創業的動力。做為規劃部門要立足部門實際,認真踐行“三嚴三實”精神,切實開創工作新局面。

        謀實事,創實業,切實編好編實城鄉規劃。規劃是政府調控空間資源,指導城鄉發展與建設,維護社會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群眾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對于我縣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引領作用。當前我們正在組織編制縣第四期城鄉發展規劃,規劃期限為2030年。為了編好本輪規劃,我們提出了“好”“實”的工作目標,“好”就是本輪規劃要成為最科學、最先進的規劃,“實”就是本輪規劃要做到最符合的縣情實際,最能引領我縣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為達到這一目的,我們積極開展規劃引智工作,先后邀請北京、天津、石家莊和浙江、安徽等專家來座談指導,很好地吸收借鑒了先進地區的經驗,同時我們多次深入鄉鎮、社區和農村廣泛調研,爭求民眾對未來發展的意見和建議。目前完成了包括縣城鄉總規、縣城控規、城市設計、縣城重點地段修規、開發區總規、開發區修規、開發區重點地段修規以及道路交通、綠地系統、給水、排水等一系列規劃,并且編制完成了九個鄉鎮和七十八個村的規劃編制,形成了有史以來最系統、最完整的規劃體系,這些規劃按程序獲批后,將成為縣委政府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手段和重要依據。一是縣城鄉總體規劃、縣城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以及經濟開發區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是指導縣域建設、經濟開發區建設的重要綱領性文件,在規劃編制中我局充分結合我縣發展實際,明確縣城用地發展方向重點向西、向北發展,控制向南、向東發展,縣域西部對接、服務,重點發展二、三產業,縣城東部、北部重點發展現代農業;經濟開發區重點向東發展,打造以裝備制造、新型材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現代服務等產業為主的新型經濟開發區,到規劃期末將形成兩大重要的發展核。二是縣城專項規劃。是在城鄉總體規劃的基礎上,在特定領域進行細化,包括道路交通、綠地系統等專項規劃,目前我縣十七項專項規劃方案已編制完成,使城鄉配套服務的專項工程都有規可依。三是總體城市設計。是將抽象性、數據化的城市規劃用細致具體的說明、形象優美的圖示進行描述,在編制過程中我局充分結合城鄉總體規劃和我縣發展現狀,對縣中心城區(縣中心城區和經濟開發區東區)的空間結構、路網結構、綠色景觀系統、道路斷面、開發強度、城市色彩等以及井堂街城市入口、新城核心公建帶等重點地段進行了詳細規劃,目前總體城市設計已完成技術審查;完成了東至井堂街、西至九鼎街、南至站前街、北至平安路,面積約8.66平方公里的城市概念設計編制工作,并已經通了過專家審查。四是鎮鄉村規劃。伴著撤鄉建鎮的步伐,我們對辛安鎮、大寺上、東漳堡鎮的規劃進行了修訂完善,并且完成了七十八個村的規劃編制,還要逐步完成所有村莊的規劃編制工作,使鎮鄉村從此走上按規劃發展的科學軌道。

        嚴用權,嚴管理,切實保障各項規劃落實。嚴以用權是對一個公職人員的基本要求,也是一個公務員的基本素質。做為規劃部門的負責人,要帶頭做好,并要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確保持之以恒地做到嚴用權、嚴管理,并做到六個嚴格。一是嚴格規劃條件制定。嚴格按照縣城控制性詳細規劃和相關技術規定,在土地出讓前依法確定用地性質、容積率、建筑密度、綠地率以及五線退讓要求等;二是嚴格用地規劃審核。要認真審查出讓合同等是否符合出讓前規定的規劃條件,避免出現違規行為,節約集約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三是嚴格工程建設方案審核。嚴格按照規劃條件審查設計方案,并與消防、人防等部門做好配合,確保建設方案合理合法;四是嚴格工程規劃審批。嚴格落實總平面建設方案內容,對圖紙進行全面的審查,使項目在圖紙設計階段能做到合理、規范和實用;五是嚴格建設過程監管。加強對在建工程項目的巡查管理,對在建工程進行全方位的動態跟蹤監察,對發現的問題堅持依靠法律手段解決,運用法律武器維護群眾權益,確保各類糾紛及時得到糾正和處理,使其盡量解決在萌芽狀態;六是嚴格規劃核實。嚴格按照工程審批和規劃條件進行核實,保障規劃的全方位落實。

        嚴修身,嚴律己,切實建設高效廉潔機關。嚴以修身、嚴以律己是對干部自身的要求,也是干部干事創業的保證。要做到自身帶頭,把守規矩、講紀律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做到心有所畏、行有所止,光明磊落,心胸坦蕩,要求別人不做的要堅決不做,要求別人做到的要率先做到,用自己的言行影響和帶動全局,并以此來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建設好“五型”機關。一是建設廉潔型機關。狠抓作風建設,按照建設“為民、務實、清廉”機關的要求,嚴格執行省十不準,堅守紀律底線、規矩底線、法律底線,全力加強機關效能建設,把我局建成高效、廉潔、務實、為民的一流機關。二是建設學習型機關。規劃即法,執行規劃是一項嚴肅認真的工作,要求我們在工作中必須學法懂法、精益求精,因此我局把學習型機關創建當成提高水平、提高效率的重要措施來抓,每人都要有學習計劃,在開展自學的基礎上,每月召開一次學習交流會議,不斷提升工作人員業務水平。三是建設法治型機關。法定職權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牢固樹立法治思維,堅持在思想認識、制度建設、工作落實中以“法”字當頭,嚴格依法行使權力、履行職責,使全局干部職工充分認識到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濫權要追究,做到不越權、不濫權。四是建設服務型機關。我局是重要的窗口單位,為切實搞好服務,我局在行政大廳規劃窗口建立了首問負責制、窗口人員AB崗制等制度,制作了規劃手續辦理明白卡,將報批環節中所需資料進行了明確,同時還明確所有審批事項的辦理程序、方法步驟、時間節點,給出每個環節的辦結期限,做到環環相扣,簡潔明了,方便了群眾辦事,并在工作當中堅持笑臉相迎、微笑服務,讓人感到親切;堅持耐心解釋、不耍態度,不能辦的事也要讓人感到舒心;堅持提高辦事效率,立即辦、馬上辦、辦得好,讓人感到滿意。同時樹立了“規劃服務前置,工作重心下移”的服務理念,不斷深入重點項目建設現場,全力做好測繪放線等工作,為項目落地做好服務。五是建設創新型機關。干事創業,必須要有開拓創新、積極進取的精神,重點要培樹事不避難,敢作敢為,敢于擔當的精神,只要是為了的發展,該擔當的要擔當,該突破的要突破,用實際行動促進經濟社會跨越發展、綠色發展。

        第5篇:經濟開發區總體發展規劃范文

        論文摘要:湖南要實現科學發展,富民強省 ,需要各地發展特色經濟。懷化作為后發展地區,必須扎 實做好構筑區域性現化商貿物流中心這篇大文章,開辟懷化構筑區域性現代商貿物流中心的好路徑。

        科學發展、富民強省已成為湖南崛起的重要戰略。怎樣才能實現富民強省目標呢?筆者認為必須在特色上做文章、下功夫,只有各市州形成和壯大了自己的地方特色經濟,才能加快富民強省的步伐。作為后發展地區,懷化必須做好構筑區域性現代商貿物流中心這篇大文章。

        一、懷化構筑 區域性現代商貿物流中心的發展態勢

        推進懷化區域性現代商貿物流中心建設既有優勢 ,又有基礎 。懷化有較明顯的區域比較優勢。懷化市地處湘、鄂、渝、黔、桂五省(市、區)周邊區域中心,是東南地區通往大西南的“橋頭堡”,屬華東、華中、華南經濟區到西南經濟區的過渡地帶 ,是東西部經濟合作的“二傳手”。它作為一座火車拖來的城市,從建市的第一天起就是一座 以交通為平臺,著力發展商貿物流的城市,就是一座商流 、物流、人流、信息流等市場要素聚集輻射的城市,其輻射范圍為周邊44個縣市面積約9萬平方公里、1500萬人 口的區域。同周邊地區相比,懷化交通、區位優勢得天獨厚,自古有“全楚咽喉”、“滇黔門戶”之稱,湘黔、枝柳、渝懷三條鐵路呈“大”字型在市區交匯,火車編組站有7300個車皮的編組能力 ,是 中國九大鐵路編組站之一,320、209、319三條國道過境12個縣(市、區),隨著邵懷、懷新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常吉高速即將建成 ,包茂高速即將動工,芷江機場航班不斷拓寬 ,懷化“橋頭堡”、“二傳手”的地位將更加提升,從而推動商貿物流業發展的交通、區位優勢進一步凸現。

        懷化有較堅實的現實發展基礎。經過多年的發展 ,懷化商貿物流業具備了較好的基礎 ,突出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專業市場建設與培育取得重大進展。截至目前,懷化建設成各類商品交易市場380個,營業面積160多萬平方米,已形成建材 、汽車、百貨等12大類專業批發市場 ,年交易額 175.8億元,其中年銷售額1億元 以上的市場18個,市場群體形成了“買全國,賣西南”的經營格局,全國各地生產的日用百貨、IT數碼等幾乎都在懷化設有商和銷售點 ,懷化批發零售額為銅仁總額的5倍。懷化火車南站 日處理車皮量達1.2萬個超過設計能力一倍,這些貨品中50%的銷往銅仁、吉首、凱里等周邊地區。二是新興業態蓬勃發展。百貨市場、供銷合作社、倉庫等傳統商貿物流業態逐步為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新型業態所取代,以湖南西部商貿物流中心為標志的物流企業引入了現代經營管理模式 ,發展較快。步步高、蘇寧、家潤多、華天等國內知名企業及肯德基、沃爾瑪等世界知名外資企業人駐懷化。三是以商貿物流為主的第三產業在全市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近些年來,以商貿物流為主的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整個GDP的比重一直在40%以上。2007年,我市第三產業增加值分別是湘西 自治州、貴州銅仁地區和黔東南州的2.6倍、6:3倍 、3.7倍 ,處于明顯的優勢地位。第三產業GDP占全部GDP的比重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第三產業從業人數占全市從業人數總量的比例等主要指標均居全省前列。可以說,目前 ,懷化商貿流通業已成為經濟發展的生力軍 ,安置就業的主渠道,城市建設的新亮點,財政收人的增長源 ,極大地促進了我市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懷化有較嚴峻的內在制約因素。懷化商貿物流產業 目前仍處于由傳統向現代過渡的初始階段,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一是無序開發 ,過度競爭。家電、汽配、副食、建材等專業市場存在重復建設現象 ,同質市場相互競爭,往往新開一個市場,就會從原有市場拉走一批客戶 ,造成市場不同程度“空巢”。近年來,購物中心賣場無差異化建設情況比較突出,導致零售市場競爭烽煙四起 ,造成行業整體盈利水平下降。二是市場業態水平不高,商住一體現象嚴重 ,倉儲設備不配套。市場規模普遍較小,市場管理主體多元,缺乏有效監管機制。市場開發經營脫節 ,市場管理比較混亂,經營的組織化、規范化 、集約化程度低。三是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公路貨運站(場)尚未修建,連接周邊地區的公路等級不高 ,汽車貨運企業規模較小,公共信息平臺建設滯后,電子商務發展緩慢。

        二、懷化構筑區域性現代商貿物流中心的主要路徑

        為加快構筑 區域性現代商貿物流中心的步伐,懷化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 《懷化市現代商貿物流業發展規劃》和《懷化城區商業網點規劃》等總體規劃,在具體發展路徑選擇上 ,目前有四條現實路徑。

        以規劃中的五大物流 園區建設為重點,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建立覆蓋大西南的高標準現代物流園。一是建立城市中心商務區。依托現有基礎,加強規劃引導,提升層次,增強功能 ,建成集大型綜合購物中心、高檔酒店、寫字樓、特色商業街于一體的城市中心商務區,形成一批領跑周邊區域的特色專業市場。二是建立中國西南物流中心。抓住經濟開發區被列為全國物流實驗基地的良好契機,在李公灣池回上瑞高速連接線區域劃出3000畝土地 ,形成 以專業市場為基礎 ,集倉儲、批發、運輸、加工、信息服務于一體且輻射大西南的多功能物流中心。三是建立-fLl1人橋第三方物流園。依托仙人橋七條鐵路專用線區域資源,完善倉儲設施 ,增強物流配送功能,形成以第三方物流為主的物流園。四是建立城市社區商貿服務網絡。按照便民便利的要求,建設一批以中、小型連鎖超市為主的商貿流通服務設施,形成完善的社區商貿服務網絡。五是堅持“以貿促工,貿工聯動”,大力發展工業物流園。以建立經濟開發區為契機 ,加快流通加工園建設進程 鼓勵引導流通企業和各類加工企業人園,大力發展流通加工工業,優先發展小商品加工業 ,提高本地產品的市場 占有率 ,降低產品運輸成本。依托市工業園,大力發展工業物流,特別是要重點抓好泰格林紙、匯源果汁、金大地、海聯食品等重大工業項目的物流服務體系建設。

        以承接產業轉移為依托 ,發展加工貿易業,提升商貿物流業發展水平。據調查,沿海轉移的主要是勞動力密集型、資源型和高耗能產業 ,預計未來三年內,僅東莞就有近5000家企業將向外轉移。懷化勞動力充足資源豐富,電力比較充裕,充分利用這些優勢承接產業轉移正當其時。主攻方向就是在工業園建立服裝、鞋帽加工園和食品加工園,在經濟開發區建立印刷、農產品和小商品加工園等;依托豐富的礦藏資源和現有工業基礎 ,引進資源開發加工型項 目;依托交通區位優勢,引進新型制造業、科技型和生產服務型項目。注重抓龍頭引產業,依靠戰略投資者帶動相關配套項 目的引進,實現由引進企業向引進產業的轉變。

        以項 目建設為抓手,拓寬融資渠道,加快商貿物流項 目建設步伐。通過資本運作和企業合作,著力引進有實力 、有資源的品牌企業,培植能代表懷化形象的龍頭企業,推進懷化商貿物流業的發展。從長遠來看,除建設好火車站前廣場、市府休閑廣場等兼具市政和商貿功能的項目外,應重點抓好中國西南商貿物流中心、糧食物流中心、商業步行街、農產品批發市場等重大項目建設。從當前來看,督促在建的25個項 目加快建設進度 ,盡快竣工投人運營,形成 以佳惠、懷仁 、步步高、德天、華天等連鎖企業為龍頭、輻射周邊的大型商貿物流企業。

        以“萬村千 鄉”市場工程建設為契機,加強城 鄉市場建設,促進消費結構升級。大力培育農村市場,啟動和擴大農村消費,健全農村流通網絡,加速推進“萬村千鄉”工程的步伐,要在2007年300家的基礎上,到2010年完成1500家,形成一個流通有序、覆蓋全市農村的日用生活與農資網絡。一方面,抓好現有市場的改造、提質擴容。結合新市場的建設開業,劃行歸市,引導各類經營業態向專業市場集中,發展壯大已經形成的建材、糧油 、汽車摩托車、酒類等12大類專業市場,形成規模效應和品牌效應 ;對現有市場和其他商業設施進行科學的功能定位,改造升級;加大農貿市場的建設和整治力度,建立城區農貿市場和社區商業網絡。另一方面,大力發展新興業態,加強農村市場體系建設 。引導和指導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第三方物流、連鎖經營等新興業態,提高管理水平 ,增強競爭力。

        三、懷化構筑區域性現代商貿物流中心的承載平臺

        懷化經濟開發區是懷化經濟發展的前沿陣地和排頭兵,面對懷化構筑區域性現代商貿物流中心的重大任務 ,要構筑好承載平臺,必須在思想上高度重視,行動上主動探索,實踐中積極創新,以改革創新的精神推進懷化經濟開發區跨越式發展。

        確定發展思路。必須緊緊抓住解放思想的大機遇,以思想創新引領思維創新,以思維創新推進思路創新 ,以思路創新促進經濟發展。第一,立足思想創新 ,樹立敢為人先的創業精神。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創新工作首先是思想的創新。懷化經濟開發區作為湖南五大區域性物流中心之一,湖南一級物流節點城市 ,一是要敢于創新。要敢于沖破舊的思想觀念禁錮,樹立敢為天下先的理念,勇于突破條條框框,闖出一條發展的新路子。二是要善于創新。要緊緊抓住市委下發的《關于加強懷化經濟開發區建設和管理的決定》中提出的大膽進行人事和工資改革的機遇,近期著力在用人機制和工資改革中創新突破,從而探索出適合經濟開發區發展的好途徑。三是要勤于創新。要善于把中央、省、市的方針政策與“構筑商貿物流中心,建設生態宜居城市”戰略結合起來,把發展速度 、質量和效益結合起來,把發展特色產業與提高群眾生活水平結合起來,打通一條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 、符合經濟開發區實際的發展通道,最終實現從創造硬環境 向優化軟環境轉變,從開發園區向開發經營園區轉變,從經營市場向經營商貿城市轉變。第二,注重思維創新,營造勤政高效的運作機制。思想決定思維,好思想才能引領新思維。只有思維方式的大轉變,才能打破舊的思維模式,才能突破政策禁區,創立勤政高效的新機制。要大力創新人才機制,為人盡其才提供寬松的外部環境;要著力改革運行機制 ,營造機關人文關懷的良好環境;要全力完善服務機制 ,建立一套全新 的以服務企業為中心的“小政府、大社會”的管理機構 ;要極力改進工作方法,抓住需要創新的重點工作,找準工作的切人點,實現重點突破。 第三 ,著眼思路創新,明確商貿物流的發展戰略。思維決定思路,新思路才有大出路。未來幾年,經濟開發區的發展思路是“一二三四五”。“一”是一個 目標。即按照“目標定位突出特色”的原則和“三年打基礎,五年上臺階,八年再造一座新城區”的發展戰略 ,用八年的時間,把經濟開發區建成湖南一流的現代商貿物流中心和新型加工業基地。“二”是兩發展兩推進。即“發展新型加工業,推進區域性現代商貿物流中心先導區建設;發展現代服務業 ,推進新城區建設”。把產業發展的重點放在新型加工業和現代服務業上,力圖通過有重點、有層次的產業發展 ,拉長產業鏈條,實現產業集聚,進而形成具有商貿物流特色和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打造后發競爭優勢 ,推進商貿物流城區的建設。“三”是三個導向。即在發展重心上注重“基礎前導、物流先導和產業主導”。基礎前導指按照高標準、高品位、高檔次的要求完善以城區路網、商貿設施和休閑廣場等為主的基礎設施,構建大容量、多層次的交通格局;物流先導指在招商過程中突出物.流產業的重心,變“招商引資”為“專業選商”,要瞄準技術含量高、拉動作用大、創匯能力強的大型物流企業或集團落戶經濟開發區產業主導指把產業發展的走向定位在新型加工業,加快相關配套產業 的發展步伐 ,要瞄準世界五百強,通過引進主導產業 ,形成加工產業為主、服務齊全的發展格局。“四”是四大產業聚集區和四大組團。即按照“功能定位突出創新”的原則在功能分區上著力構建四大產業聚集區和四大組團,在近期形成“四大產業聚集區”:以現有各專業市場為主的商貿聚集區,通過優化組合 ,提高檔次,形成商貿市場群;以鳳園小區為中心的物流聚集區,通過擴大規模 ,提升品位,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區域性現代商貿物流先導區;以黃家山四組靠近神龍西路區域為重點的加工業聚集區,按照高規劃、高檔次、高標準的要求合理布局 ,形成小商品精加工、農產品深加工、科技產品創新加工等專業加工園區;以濱江大道沿線為主體的商居聚集區,形成檔次品位高、宜居環境優美的沿江商居風光帶。中期著力發展“四大組團”,要按照一區多園的原則,進行整體布局,完成以下四大組團:以建成區5平方公里為中心的商貿區組團;借助包茂高速池回出口的優勢 ,拉通五橋 ,發展以李公灣村為核心的近5平方公里物流區組團;以花背 、溪坪兩村部分組為主體近8平方公里的加工區組團;以南山寨相配套近6平方公里的文化旅游區組團。“五”是五條融資渠道即通過開發行貸款、商業銀行借款、戰略投資者墊款、土地運作籌款及民間資本注款等五條不同的途徑,在投融資體制上取得新的突破 ,解決過來資金渠道不暢的瓶頸問題,最大限度地籌集經濟開發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的必要資金 ,以基礎設施建設帶動土地增值,以土地增值實現產業升級,以產業升級促進經濟開發區跨越式發展。

        第6篇:經濟開發區總體發展規劃范文

        一、“在地普查”的含義及意義

        “在地普查”是指按照現行行政區域,對該行政區域范圍內的各類單位(軍隊、武警、鐵路、銀行、證券和保險六個部門的單位普查工作執行部門與地方普查機構共同完成的方式),不論其行政隸屬關系、所有制性質、經營方式,均按法人單位主要經營活動所在地(建筑業按法人單位注冊地進行普查登記)普查機構負責進行調查,經濟普查工作均由其所在地的普查機構組織實施。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按“在地普查”的原則組織實施;各普查單位必須納入所在地的普查區,切實搞好清查、填表登記、資料上報等工作。

        實施“在地普查”是貫徹執行《全國經濟普查條例》規定,確保普查單位不重不漏的重要保證,是各級政府全面了解和掌握本區域經濟發展信息的需要。搞好“在地普查”,對于科學制訂區域發展規劃、發展政策,優化經濟布局,改進城市管理體制,改革統計調查體系,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在地普查”的職責分工

        (一)市經濟普查機構統一負責全市“在地普查”工作的總體部署和組織實施。主要負責統一制訂全市“在地普查”的實施方案和問題解答;進行綜合協調,并協助鎮鄉(街道)、市經濟開發區對中央屬、省屬、市屬單位的清查工作;負責鎮鄉(街道)、市經濟開發區普查工作的指導、規范和檢查等工作。

        (二)鎮鄉(街道)、市經濟開發區經濟普查機構按照市經濟普查機構的統一部署和要求,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在地普查”的具體組織實施工作。主要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各類單位的清查摸底、業務培訓、報表布置、填表核查、收表審表、數據錄入、數據處理、上報等工作;負責指導居(村)委會(普查區)以及基層單位的普查工作。市經濟開發區經濟普查機構行使普查職能,普查地址編碼按照“在地普查”原則納入蘭江街道及其相關普查區和普查小區。

        (三)鎮鄉(街道)、市經濟開發區經濟普查機構根據市經濟普查機構的要求,以居(村)委會(社區)為單位劃分普查區,繪制普查區地圖,采用地毯式掃描的方法進行全面清查、報表布置、普查資料的采集、審核和上報等工作。

        (四)各鎮鄉(街道)、市經濟開發區經濟普查辦公室將中央屬、省屬、市屬全部單位名單與普查區清查摸底的上述單位名單相互核對、查實,形成普查區、鄉(鎮、街道、開發區)、市三級普查單位名錄,以確保普查單位的不重不漏。

        (五)各有關中央屬、省屬、市屬企業、事業、機關、社會團體等單位,要按照“在地普查”的要求,參加所在地的鄉(鎮、街道、開發區)普查區的單位清查、填表登記,如實報送普查資料。

        三、“在地普查”單位劃轉的基本原則

        (一)中央屬、省屬、市屬單位,先由市普查機構按法人單位實際生產經營所在地劃歸相應的鎮鄉、街道、開發區普查機構,然后由鎮鄉、街道、開發區普查機構劃歸相應普查區;產業活動單位由其歸屬法人單位進行普查;多經營地單位按法人總部所在地進行普查,報表按要求雙重報送。

        (二)法人及其所屬的下級法人分別作為法人單位單獨填報普查表,劃歸所在地進行普查,其各項指標只包括本級法人及其所屬的產業活動單位的數據。

        (三)鄉(鎮、街道、開發區)、居(村)委會(社區)所屬單位以及無主管部門的單位、個私企業(經營戶)等參加所在地的鎮鄉(街道)、開發區及普查區進行普查。

        四、特殊行業的普查辦法

        根據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方案規定,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共有六個部門承擔相應的普查任務。軍隊系統、武警系統的第二次經濟普查工作由中國人民、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經濟普查機構負責組織完成;鐵路運輸業的第二次經濟普查工作由鐵道部經濟普查機構負責組織實施,鐵路運輸業活動以外,鐵路系統從事第二、三產業活動的企業和單位的普查工作,由地方人民政府經濟普查機構負責組織實施;銀行、證券、保險及其他金融業(不包括典當業)的普查工作,由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與各級人民政府普查機構共同組織完成。

        五、實施“在地普查”工作的要求

        (一)加強領導,各負其責。“在地普查”是一項涉及范圍廣、工作難度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得到全社會的密切配合與大力支持,特別是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和單位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全力支持當地普查機構“在地普查”工作的推進。各級普查機構必須服從統一領導,各負其責,確保此項工作的順利進行。

        第7篇:經濟開發區總體發展規劃范文

        關鍵詞:地方政府;投融資體制改革;投融資平臺;經驗總結

        2009年人行與銀監會聯合《關于進一步加強信貸結構調整促進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支持有條件的地方政府組建投融資平臺,發行企業債、中期票據等融資工具,拓寬中央政府投資項目的配套資金融資渠道”,同時要“加強信貸結構監測評估,有效防范和控制信貸風險”。

        在金融監管部門的政策刺激下,2009年河北、云南等地相繼出臺了系列的投融資體制改革措施,掀起了新一輪以地方政府為主導的投融資體制改革浪潮。這次投融資體制改革浪潮也得到有關專家的支持。例如,財政部財科所國有經濟研究室主任文宗瑜在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構建與融資研討會上認為,地方政府融資需要進行隱形負債向顯性負債轉變等三個方面的轉變。

        與此同時,鄒曉峰等(2009)從我國投融資體制改革變遷過程總結未來投融資體制改革的發展趨勢和并提出了政府的角色定位,他們分析認為,市場化運作、地方政府行政引導作用是地方投融資改革的基本方向,也是其改革的原則,同時,地方政府在投資體系建設當中應當堅持行政引導應當堅持在市場化運作的前提下進行,這也就是投融資體制建設中地方政府應當堅持的角色定位。

        在明確地方投融資體系建設的基本方向和政府角色定位的同時,建設符合地方經濟、資源特色的投融資體系仍然是各地政府需要注意的關鍵性問題。在全國各地積極深化投融資體制的過程中,東西部各省市結合本地區的經濟發展需要和特點,在投融資體制的改革和創新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有力地推動了當地經濟發展。這些成功經驗可以為各地的投融資改革提供很好的啟示和借鑒,對此,本文梳理和總結目前我國各地主要的投融資體系建設的做法和經驗,通過分析得出四點主要的經驗:

        一、組建地方投融資公司,搭建地方投融資平臺

        組建地方投融資公司,構建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投融資平臺,為地方基礎設施建設、中小企業和地方產業和特色產業服務。其主要做法:一是構建實現地方政府投資職能的城市基礎設施投融資平臺。例如,廣州市成立了交通、水務等領域成立七大投融資集團;昆明市城建投資等6家投融資公司,2008年完成了56個項目,融資112.09億元,投資78.88億元;貴陽于2009年成立了十家公司作為投投融資平臺。二是搭建中小企業投融資平臺,服務于地方中小企業。浙江從2005年開始在國內率先開展小企業貸款,到2008年末底成立小額信貸公司56家,注冊資本總額達到77.05億元,為中小企業提供了融資的平臺。三是搭建服務地方產業經濟和特色經濟的投融資平臺。例如,成都市為恢復5.12大地震后的農業發展,利用市現代農業投資有限公司、市小城鎮投資有限公司和市現代化農業物流投資有限公司搭建農業投融資平臺,引導聚集社會資金,為災區現代農業建設累計融資137.1億元;湖南省懷化市以工業園區和經濟開發區為投融資平臺,服務懷化市的商業經濟發展,其中工業園區累計實現合同引資124.2億元,經濟開發區實現引資項目19個,實際到位70331萬元,實現商品交易額90億元,形成了懷化市產業集群發展的效應。四是搭建綜合式的投融資平臺,構建地方政府投資體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是重慶成立的渝富資產經營管理公司。該公司成立后控股重慶市商業銀行、西南證券、銀行租賃公司、渝國投,擁有三峽擔保公司50%股份,參股安誠保險公司,形成“渝富系”地方國有投融資集團,行使了重慶市大部分的投融資職能。

        重慶市政府組建了重慶渝富資產經營管理公司。四年內,渝富公司資產從10億元增長到將近400億元,控股重慶市商業銀行、西南證券、銀行租賃公司、渝國投,擁有三峽擔保公司50%股份,參股安誠保險公司,“渝富系”地方國有投融資集團形成,渝富模式在重慶取得了巨大成功,其具體措施包括:

        第一,清理消化和重組不良資產。從成立時的解決工商銀行重慶分行的157億元資產包,又清理了西南證券、重慶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和其他不良資產,提供了處置不良債務的平臺,同時優化了重慶市的金融環境。

        第二,代表政府實施土地一級儲備,進行土地調控。渝富將分散的國有工業企業用地集中儲備起來,根據規劃和市場要求,集中招標、拍賣掛牌轉讓,進行周轉土地,調控房地產市場。

        第三,控股地方金融,進行金融調控,打造類似中央匯金公司形式的企業,作為金融企業重組,改善金融生態的調控工具,達到構建地方控股的框架的長遠目標。

        第四,融資調控。渝富公司幫助三峽庫區、農村地區、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與國開行共同組建全國最大的三峽庫區產業擔保公司,為庫區與農村地區、中小企業發展提供200億元融資擔保。渝富還專門給各類企業和研究所,提供貸款支持或者資本金諸如,或是風險資金投入,促進科研成果產業化。同時渝富還向國企參股,為擔保公司注入資本金,參與國企上市的平臺搭建。

        二、多渠道的創新性融資模式

        突破要素制約,創新融資模式,采用市場化運作方式多渠道籌集資金。其主要做法:一是通過股權融資。昆明市土司采用擴股方式籌集18.93億元的城市開發資金,江蘇省鎮江利用江蘇大港股份有限公司融資3000余萬元投資新區5萬噸級工業水廠,廣州的地鐵公司和交通投資集團都準備進行上市融資,方案只待政府的批準。二是通過債券融資。借助地方政府所屬的綜合性投資公司發行債券,如上海的久本債券、江蘇的交通債券、蘇州工業園區債券、昆明滇池債券等,這些債券背后有地方政府信用作擔保,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融資,實質是“準地方政府債券”。另外,杭州市還探索通過篩選成長性好、經營管理規范,信用度較高的中小企業打捆的方式,進行中小企業集合債券發行試點。三是對經營性基礎設施項目采用BT、BOT方式引入其他社會資本投資建設。例如,鎮江市在污水處理上創新BOT特許經營模式,將分散在各鄉鎮的污水處理項目整合成一個特許經營協議框架下,把若干個鄉鎮污水處理項目打成一個項目,由一個投資人完成投融資和建設運行管理;懷化市在經濟開發區的建設中以BT模式引進中國太平洋建設集團投資5億元承建首期規劃面積的基礎設施;昆明市采取BT方式融資41.5億元新建全長為39.3公里的環湖南路。四是結合自身需要實行創新的投融資模式,如鎮江市水務招商中采用區域一體化特許經營模式,特許投資人采用逐步投資建設到位的滾動式投融資模式,昆明市新都公司采用信托投資理財方式籌集新城建設資金。

        三、構建服務投融資平臺的行政服務體系

        構建服務投融資平臺的行政體系,這主要體現財政、稅收、土地等方面。其主要做法:一是走政府劃撥啟動資金,企業市場化經營的路子為投融資平臺的搭建提供財政財政資金支持。例如,懷化市在經濟開發區中實行“一級財政,一級金庫”的管理辦法,經濟開發區的財政預算、決算歸并市財政統一管理;昆明市政府承諾當投融資公司出現償債資金不足以還款問題時,由市級財政從預算內安排資金補足。二是在搭建經濟開發區為投融資平臺。通過對投資商實行稅收減免的優惠政策,以扶持社會資本成立風險投資公司、企業投資基金等投融資平臺。三是地方政府直接或者授權投融資公司對土地實行調控管理,充分利用土地資源的稀缺性引導投資方向。重慶賦予渝富資產管理公司實行土地一級儲備和土地調控的權利,渝富將分散的國有企業用地集中起來,根據規劃和市場要求,集中招標、拍賣、掛牌、轉讓,進行周轉土地。懷化市在建設經濟開發區征地過程中推行“股田制”,吸引民間資本,使征遷群眾與開發區成為利益共同體,并且高標準建設安置房。四是改革項目審批制度,提高行政效率,以降低投資成本、增加投資效益。一些地方對于非限制類的企業投資項目取消審批制,實行登記備案制;對于必須審批的限制類項目,政府向社會公開審批的依據、內容、權限、程序、時限等,推進集中辦理,“一站式”服務的審批方式,推進網上并聯審批,實現項目審批信息化和高效化。五是構建地方的投資擔保體系,為地方投融資服務。成都市組建各類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為中小企業投融資搭建服務保障平臺,做強現有的國有擔保公司,以社會資本為主創立商業性擔保公司,探索以企業和個人聯合成立互擔保公司。2008年成都市共有各類擔保機構150余家,注冊資本合計25.46億元,累計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擔保余額超過130億元,逐漸成為中小企業融資分散風險的主要方式。

        四、完善制度與規范行為

        完善制度設計,以規范和激勵投融資主體行為。其主要做法:一是理清職能關系,明確政府定位。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要求不斷改進政府的引導方式,放寬市場準入領域,放權投融資主體,擴大政府代建制的范圍,正確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相互關系。例如,浙江省把政府引導的重點轉為制定和執行中長期發展規劃,并積極營造投資的公平環境,對民間投資項目同國有項目一視同仁。懷化市政府賦予經濟開發區“準政府”職能,對開發區放權或全權委托,經濟開發區獨立行使相關行政審批并負責區內的社會事務管理。二是建立科學規范的投資管理決策程序,以提高政府投資項目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廣州市在政府投資項目中實行專家論證基礎上引入中介機制的咨詢評估程序,咨詢評估引入競爭機制,并制定合理競爭規則,重大項目實行專家評議制度和投資項目公示制度,廣泛吸取各方意見和建議,提高決策的科學性。三是建立投資效益考評制度和資信評價體系,以形成有效的投融資約束機制。例如,廣州參照國企改革的成功做法,對各投資主體實施股份制改造,并研究制定對投資主體的考核辦法,由國資委進行監管。上海市初步建立了個人信用聯合征信系統,杭州市建立了企業信用公示工程,以約束投資主體的借貸融資行為。

        參考文獻:

        1、周文淵.專家建議盡快建立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N].中國證券報,2009-04-27.

        第8篇:經濟開發區總體發展規劃范文

        關鍵詞:生態工業園; 規劃建設;補鏈;效益

        中圖分類號:G322文獻標識碼: A

        Shouguang Coastal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Eco-Industrial Park

        Abstracts:Shouguang City, the first town established in sheep building pilot eco-industrial park.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guiding ideology and Shouguang Binha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Industrial Park, respectively, from five core systems and describ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ree systems thinking Shouguang coastal eco-industrial parks, and th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machinery, food processing and oil processing industry as a whole body of four leading industrial park planning, as well as recent developments proposed planning project Binha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houguang, predictive analytics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in the futur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Binha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houguang recently generated and social benefits.

        Key words:eco-industrial park;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supplementary industry cycle;benefit

        生態工業園是根據可持續發展的原理及循環經濟的理念建立的一種新型工業組織形式,根據工業生態學和循環經濟的理論,改造傳統的工業構成模式,達到資源的合理配置,實現工業區經濟、環境、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壽光濱海(羊口)經濟開發區率先在羊口鎮建立生態工業園,根據工業生態學和可持續發展的原理,根據當地經濟和生態工業的建設發展要求,以山東半島藍色經濟開發區濰坊分區的產業調整結構為背景,通過重新規劃企業現有的產業結構以及產品的品種,建立完善的生態產業代謝鏈,加強工業園區內各個部門之間的穩定性及柔韌度,建立完整的生態工業系統,促進壽光濱海(羊口)經濟開發區的產業機構調整和升級,實現濱海經濟開發區人文、環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壽光濱海生態工業園規劃建設的指導思想

        壽光濱海生態工業園規劃建設的指導思想是在分析濱海(羊口)經濟開發區現有工業生態鏈的基礎上,對其引進現代最先進的生態工業和循環經濟理念,在遵循當地原有的生態基礎上,合理構建和完善當地的產業鏈,對當地的不合理的規劃建設進行重新的調整,既能提高當地資源的利用率,減少廢水廢氣的排放量,又能促進園區內的可持續發展。壽光濱海工業園的建設規劃總原則是按照與自然相協調發展、生態效率、生命周期、高科技高效益及軟硬件并重等原則,將發展生態工業園與發揮壽光工業園區的區位優勢相結合,與工業園區總體規劃、結構調整、引進新技術并重等對企業進行重塑,實現濱海生態工業園在基礎建設、園區自然生態保護和區域自治等方面的協調發展。

        2.壽光市濱海生態工業園的規劃建設總體框架

        壽光濱海生態工業園的建設總體框架圍繞4個主導產業發展方向,通過對不同主導產業間的共生、配套產業間的協調發展、網絡與產業間的共生、廢物循環利用原則規劃建設壽光濱海生態工業園的發展鏈。壽光濱海生態工業園近期的建設過程中,應該優先發展的是產品的循環代謝鏈與環境系統整體網絡服務項目。

        (1)產品代謝類補鏈項目

        壽光濱海生態工業園通過改善自己現有的生態工業鏈和改造各個產品的種類及品種,生產出符合現代市場所需要的工業產品,完成工業園區的新代謝。

        (2)電子信息業補鏈項目

        發展現有產品種類及品種的同時還應該注意與當今的信息化時代相適應,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壽光濱海工業園要積極的發展該地區的信息優勢,靠近港口,有完整的生產服務鏈,加強與外界的聯系,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補鏈項目包括建立網絡信息平臺、五金生產企業和符合該地區的包裝企業等。

        (3)食品加工業補鏈項目

        建立完善的食品加工產業鏈是近期壽光濱海工業園優先發展的主要目標,在此基礎上通過提升產品的產業結構,協調食品加工產業與包裝、建材、農業之間的關系。一方面結合壽光濱海生態園的生態環境和港口化工城市的優勢,充分利用食品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渣等,積極發展當地的漁業及生態養殖業;另一方面,積極引進補鏈企業,首先引進糯米粉加工產業,其次引進先進的綠色食品深加工產業,將該地區的生態種植業和生態養殖業的產品推向市場。

        (4)環保企業的孵化

        建立完整的科技環境孵化器,加強金融公司風險投資之間的聯系,在園區內通過引進外資等扶持一些有發展前景的改新技術環保科技產業,為整個壽光濱海生態園的生態規劃建設提供一個現代的孵化場地。

        3.壽光生態工業的主要產品補鏈項目

        (1)廢物代謝類補鏈項目

        在工業園區內的重點補鏈項目包括園區內污水的處理、廢舊金屬與電子廢物的處理,以及在工業園區內建立主要工業固體廢棄物循環利用、生活垃圾的分離管理與綜合利用等項目。

        (2)園區污水處理系統

        工業園區內的廢水處理系統主要是分離工業區的工業污水與生活污水,把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分別進行處理后,然后再送入工業園區內的污水處理廠進行綜合的處理。在進行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水進行分類處理的同時,還要將原來沒有納入污水處理廠的企業重新進行污水的規劃調整,經過污水處理廠進行深度處理后,才可以作為園區內其他生活用水的階梯利用。

        (3)工業固體廢物的循環利用

        工業園區內的舊金屬及電子廢棄物等應該設立固定的分類回收中心,加強對園區內的機械加工類產業和電子信息產業之間固體廢棄物的區分,統一回收并對其進行合理的規劃循環利用。

        (4)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綜合利用

        在工業區內對生活垃圾的分類再利用主要是同歸對園區內的生活垃圾進行分類,然后再進行統一的規劃分類,統一回收綜合利用與處置。

        4壽光濱海生態工業園近期建設與預測

        (1)五個核心系統

        工業生態系統:整個規劃生產代謝鏈以網絡為主加強各個產業鏈之間的物流聯系。

        消費生態系統:對廢舊電子、工業固體廢棄物進行可循環再利用,充分挖掘循環再利用產業。

        園區基礎設施系統:整個園區內的污水處理實行階梯式分級管理處理方式,加強水的循環再用。

        組織政策保障支持系統:建立完整的清潔孵化系統,通過引進外資加強金融組織的聯系等建立完善的污水信息管理系統。

        自然生態保障系統:改造原來工業區的生態環境,加強綠化建設及景觀規劃建設,建立起工業區的人文特色。

        (2)三大循環系統

        壽光濱海生態園的生態工業系統的循環包括:電子信息產業、造紙產業、機械加工、食品加工及造紙化工產業的建立。

        5.壽光濱海生態工業園的主要工業生態系統及預測

        壽光濱海生態工業園通過構建完整的工業生產產業鏈及廢物循環代謝鏈,逐步的形成了“生產者一消費者一分解者”循環途徑,整個園區內的物流、原料的階梯利用等都達到了最優化,實現了園區內經濟、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達到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通過對園區內各個產業鏈之間的有機結合,整個園區內的各個企業清潔設施加大了利用率,大大的降低了園區內污染物的排放量,產生了良好的環境效益。

        第9篇:經濟開發區總體發展規劃范文

        構建新機制戮力大招商

        ××縣以思想解放為先導謀求更好更快的發展,在原有的發展基礎上力爭實現更高的跨越和更大的發展。年初組織了90多人的黨政考察團赴蘇北、魯南考察招商引資、園區和城市建設,扎實開展“三個年”活動,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近期又選派34名同志赴長三角地區駐點招商,全縣外出駐點招商人員已達105人。加大項目建設力度,選定重點項目實行縣級領導聯系、部門幫辦、定期調度的推進機制,促進項目早簽約、早開工、早投產;加大城市建設力度,按照“積極對接大滁城、優先建設新城區、加快改造老城區”的思路,確定了40個城建項目,全面快速推進,努力使新城區呈雛形、老城區展新貌、開發區擴規模。為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他們建立了領導聯系幫扶企業制度,組建了中小企業擔保公司,召開了銀企對接會,幫助企業解決具體困難和問題。

        ××縣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重中之重和重于一切的中心任務抓緊抓好,毫不懈怠。組織開展了“招商引資推進年”活動,廣泛調動一切力量,用好一切手段,發揮一切優勢,努力實現招商引資新突破。1至4月份,全縣招商引資引進項目32個,實際到位資金18.9億元,同比增長48.8%。首先是強化壓力招商,繼續推行招商引資目標管理和“一崗雙責”制度,建立招商引資調度推進和激勵機制,加強督查,及時調度,真正把緊逼加壓貫穿在行動中、體現在成效上。組織黨政代表團赴江蘇楚州、東海、新沂、盱眙、金湖和山東蘭山、曲阜等地進行考察學習,學習借鑒外地在招商引資、園區建設、城市建設等方面的先進經驗,找準參照系,定好坐標系,自加壓力,奮力追趕;縣委、縣政府決定從4月15日至5月15日,不召開全縣綜合性大會,使各鄉鎮和縣直各部門主要負責人集中精力外出招商。其次是創新方式招商。選準融入長三角的切入點、支撐點和主攻點,積極參與泛長三角分工合作,搶先攔截東部地區的產業轉移,堅持領導帶頭、帶領、帶動招商,不斷加大駐點招商、以商招商、推介招商的力度,強力推進招商引資。從鄉鎮和縣直機關選派了105名干部分赴江浙滬等地實行駐點招商、專職招商;先后在浙江溫州,江蘇無錫、浦口等地成功舉辦了投資環境推介會,擴大××的對外影響。再次是建好載體招商。著力在擴張園區規模、主攻項目建設、培育特色產業、提升整體水平上做文章,不斷加快園區建設步伐。目前,縣經濟開發區、汊河經濟開發區已入駐企業160家,其中投產77家,先后被批準為省級開發區。加快5個鄉鎮工業集中區規劃建設步伐,支持鄉鎮因地制宜、錯位發展塊狀經濟,做大經濟強鎮。

        1至4月份,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展到115家,比上年同期增加28家。抓科技創新。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加大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的投入,幫助企業爭取上級專項扶持資金,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促進企業技術改造和創新。截至目前,共爭取三批新增中央投資項目101個,總投資2.37億元;11個省“861”項目今年計劃投資5.65億元,已完成投資2.23億元。

        呼應“大滁城”建設新“××”

        按照“呼應大滁城、建設新××”和“三年大建設、四年大變樣”的總體要求,組織開展“城市建設會戰年”活動,優先建設新城區、加快改造老城區。一是主動對接“大滁城”建設。圍繞把來城建設成為“大滁城”副中心的發展目標,大力實施來城“南移西擴”的發展戰略和“一城三區”(老城區、新城區、開發區)的發展格局,啟動來城新一輪縣城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經濟開發區發展規劃修編,主動與“大滁城”建設對接。二是加快縣城建設步伐。確定了40個城市建設項目,其中13個重點建設項目,由縣領導牽頭組織推進,截至目前,已開工建設重點項目7個,拆遷面積達3.8萬平方米,建設安置房6000平方米。加快新城區道網建設,為入駐項目建設提供空間和條件;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通過資產整合、土地置換、爭取項目進入新區建設,集聚新區人氣。打通老城區一批道路,暢通城內交通;改造一批背街小巷,改善群眾居住、出行條件;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和一批住宅小區建設,提升配套功能,改善人居環境。三是強化城市管理。加大對“兩違”案件查處打擊力度,嚴肅查違法用地、弄虛作假建房等行為。

        以項目為載體擴張經濟規模

        抓項目帶動,增強工業發展后勁。精心組織“項目建設攻堅年”活動,全力以赴做好項目謀劃、編制、爭取和推進工作。選定一批重點項目實行縣級領導聯系、部門幫辦、定期調度的推進機制,促進項目早簽約、早開工、早投產。力爭2009年新上固定資產投資超千萬的項目50個,超億元項目10個。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伦乱子亲农村在线视频 | 亚洲国产97在线精品一区 | 色八a级在线视频品尚网 | 亚洲无线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伊人天堂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