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智慧博物館解決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內容即是非結構化數據,包括單證、合同、影像、票據、書籍等。在沈陽這個東北老工業基地,IBM ECM巡展沈陽站進一步解讀了ECM的內涵和外延,并結合多個行業,展示了ECM行業解決方案的成效。
ECM新變化
“我進入IBM 15年,負責ECM產品線兩年半,最近的新動態和新變化很值得分享。”顧世山這個老IBM人正在為ECM領域的發展形勢歡欣鼓舞,“非結構化數據管理的理念已經廣為接受了。”
不可否認,國際咨詢機構是對業內動態最為敏感的那一群人,而大型企業是業內新趨勢最愿意影響的受眾。顧世山說,“越來越多的國際咨詢機構主動與IBM探討合作實施企業級非結構化數據管理解決方案的可能,越來越多的中國大型企業開始思考如何在企業運營中應用非結構化數據管理。”與此同時,ECM行業用戶也在向政府機構、文化市場(如博物館、印刷出版、動漫)等行業滲透,而不局限于傳統意義上的銀行、證券、保險、制造等數據密集型行業。
云計算、BPO(業務流程優化)、大數據等最熱詞匯通過運營中心的模式將ECM又推向了一個新階段——處理與非結構化數據相關的流程,挖掘價值,并通過細分化和專業化精準地解決客戶所碰到的具體問題。
顧世山說:“胡子眉毛一把抓已是過去時了,交易領域里的信貸款申請、法規遵從、互聯網和企業網內海量信息管理等都要求我們不斷將非結構化數據市場細分。”
要實現智慧城市、智慧商務、社交商務,已經離不開非結構化數據的管理。顧世山強調道:“智慧城市中政府、公安、消防、民政等多個部門的協同運營,智慧商務中的銷售、市場推廣、服務、市場分析四個環節都與非結構化數據密切相關,如產品信息管理、合同生命周期管理。”
為行業提供應用模板
IT架構從下至上依次為架構層、平臺層、應用層。考慮到平臺層會提供企業級的公共服務,而不會單獨服務于某個應用,IBM在這一層上下足了功夫——在平臺和應用之間把知識密集型企業的文檔管理抽取出來,形成行業模板,為應用開發提供加速器。針對資產密集型企業,IBM中國實驗室開發出DMCC(Document Management Collaboration & Compliance)文檔管理工具,其中“Collaboration(協同)指的是文檔在企業內部流轉起來,Compliance(合規)指的是一個文檔該什么人看、該保存多久、該什么時候毀掉等規范必須遵從”。
1.智慧圖書館的提出
智慧圖書館率先在歐美的大學圖書館、公共圖書館和博物館中提出。2005 年以來,我國圖書館界也開始從智能圖書館的研究深入到智慧圖書館的研究與實踐,如上海圖書館率先開展了手機圖書館的移動服務,臺北市立圖書館則應用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建成了無人服務的圖書館[2]。新一代信息技術改變著用戶和圖書館信息資源的交互方式,提高了用戶獲取信息資源的便捷性、靈活性和響應速度,圖書館正使用智慧化技術為用戶提供前所未有的智慧化服務。當然,到目前為止,智慧圖書館還處于初始階段,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實踐探索,都有待進一步深化。
2.智慧圖書館的特點
在物聯網和數字圖書館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智慧圖書館具有以下特點:
(1)建筑設備智能化
智慧圖書館的館舍以及日常管理運作所需的設備必須按物聯網技術實施的要求進行裝修和配置,智能的硬件設備是建設智慧圖書館的物質基礎。
(2)技術尖端化
從智能計算角度來看,物聯網技術、云計算技術、互聯網技術等當今世界前沿的高端技術,均為智慧圖書館保駕護航。
(3)資源共享化
智慧圖書館掌握豐富的信息資源,包括紙質資源、數字資源、網絡資源等,使資源從分散趨于集中、由異構趨于統一,克服資源在布局上的各自為政和重復建設,實現資源共享。
(4)服務智慧化
書書相聯、書人相聯、人人相聯,這是智慧圖書館服務和管理的核心要素,使圖書館提供的服務不再拘泥于某個特定的地點、時間和方式,圖書館的服務呈現新形態,智慧服務,以人為本。
二、中小學圖書館運用“智慧”技術的思考
智慧圖書館的研究和實踐,使圖書館的管理工作真正實現智能化、自動化和數字化。中小學圖書館可以借鑒智慧圖書館的建設模式,運用“智慧”技術解決管理中出現的問題,使圖書館的管理工作更快捷、更高效。
1.運用物聯網技術提高藏書管理效率
物聯網,簡單地說是互聯網與無線射頻識別、傳感等技術結合的產物,具體地說是通過RFID、紅外線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是信息技術的一次躍進。物聯網是智慧圖書館的主要支撐技術之一,其初級應用階段是以RFID為標志的電子標簽階段。RFID,是一種能夠讓圖書“開口說話”的技術,只要在每本書上貼上電子標簽,借助RFID閱讀器,就可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該書的存放位置和讀寫相關的書目信息,這為中小學圖書管理員管理藏書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中小學生是學校圖書館主要的用戶群體,這一用戶群由于年齡小,自控能力不強,館藏圖書歸位意識弱,常常隨手拿,隨手放,有些調皮的學生還專門跑進書庫搗亂。雖然入館教育已經重點強調圖書在哪拿就應放回哪里,書庫內也貼有不少“請把書放回原位”的溫馨提示,但藏書亂架現象仍然避免不了。對此,圖書管理員要么自己勤加收拾,要么多安排學生義工進行理架,只能從人力上盡量安排,減少亂架,仍然不時出現找不到書的情況。
運用物聯網技術,圖書管理員手持閱讀器在每個書架上橫掃一遍,就能輕而易舉地清點圖書數量,不再需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進行庫存盤點。在閱讀器上輸入電子標簽檢索字段,在書架上依次掃描,當查到匹配的圖書,閱讀器會聲光報警,不會出現圖書在庫卻找不到的情況。利用閱讀器掃描書架,閱讀器會對亂架、錯架的圖書自動報警提示,圖書管理員能夠快速準確地進行圖書歸位,不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進行亂架圖書的整理。物聯網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地提高藏書管理效率,這是當前使用的條形碼技術不可比擬的。
2.運用云計算技術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智慧圖書館的另一核心技術是基于“云計算”環境的分布式信息處理技術。智慧圖書館的業務管理系統和資源服務系統都由“云”來提供,不需要由圖書館集成系統開發商提供。館藏資源放在“云端”,不再受時間、地域的限制,可最大范圍地實現信息資源共享。
在“十”報告全篇中,提及城鎮化多達7次,其中有兩處表述較為重要,一處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經濟目標的相關章節中,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載體。另一處是在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的相關章節中,提出“必須以改善需求結構、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城鎮化為重點,著力解決制約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大結構性問題。”
其實,“十”之前,對于城鎮化建設,“十六大”提出了“走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十七大”的進一步補充是,“按照統籌城鄉、布局合理、節約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帶小的原則,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
在近年的城鎮化探索中,“家家小洋房,戶戶大宅院;門前水泥路,屋后大花園;水電氣光纖,直通家里邊”已經是眾多農民家庭的理想生活。城鎮化是什么?應該是人們來到一個地方追逐夢想。他們用智慧、用力氣創造出財富,這財富能留下來,在法律上形成清晰的產權。年復一年,這些人努力營建著自己的家,努力營建著自己生活的城鎮。于是,在這一片土地上,城鎮將會星羅棋布,人口分布合理,而不會是只向著幾個大城市匯集,致種種大城市病根本無法解決。
可見,城鎮化不僅是擴大內需的最大的潛力,還是人們生活方式、消費行為以及社會價值觀念的一次重大改變。它不是簡單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積擴張,而是要在產業支撐、人居環境、社會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實現由“鄉”到“城”的轉變。
如果說之前的中國對于城鎮化建設還處于探索階段,那么現在,一場席卷全中國的新型城鎮化浩大工程正全面展開。這場工程,以綠色和智慧為特點,將為中國諸多產業帶來無限商機。 綠色環保
近日,國務院轉發了國家發改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綠色建筑行動方案》,該方案提出了中國綠色建筑行動的主要目標:對新建建筑,“十二五”期間新建綠色建筑10億平方米,2015年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的比例達到20%。同時還對“十二五”期間綠色建筑的方案、政策支持等予以明確。這是城鎮化發展由速度擴張向質量提升“轉型”的一個標志。
正如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表示的:中國需要告別以短期行為促進城鎮發展的時代,通過改革來促進城鎮治理和規劃的完善,實現城鎮發展方式的轉型。
而城鎮化的綠色低碳發展是其趨勢,這必將為綠色人居、建筑節能產業帶來巨大的發展機會。“城鎮化與產業化是城市發展的雙行線。健康的城鎮化與產業化是相互匹配、均衡發展的過程。如果城鎮化發展落后于產業化發展,就會導致很多城市經濟發展水平較高,但城市形象、面貌、環境質量較差。”中國房地產研究會人居環境委員會執行主任王涌彬對《商業價值》說。
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按照《綠色建筑行動方案》提出的綠色建筑的具體任務,包括政府投資的國家機關、學校、醫院、博物館、科技館、體育館等建筑,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省會城市的保障性住房,以及單體建筑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的機場、車站、賓館、飯店、商場、寫字樓等大型公共建筑,自2014年起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
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空間。根據《“十二五”建筑節能專項規劃》顯示,截至2010年底,全國共有337個項目取得國家綠色建筑標識認證,建筑面積超過4000萬平方米。但是與每年約20億平方米的新增建筑面積相比,顯然是杯水車薪。業內人士認為,中國綠色建筑產業鏈較長,將有效帶動新型建材、新能源、節能服務等產業發展,其潛在的市場規模將超過萬億元。而且,據記者獲悉,綠色建筑將獲得財政、稅收、金融、土地等全面政策支持,目前相關部委正在研究制定支持政策的配套細則,并有可能陸續出臺。 美國2001年諾貝爾經濟獎獲得者斯蒂格利茨認為,中國的城鎮化與美國的高科技并列為影響21世紀人類發展進程的兩大關鍵因素,并認為新世紀對于中國有三大挑戰,居首位的是城鎮化。 智慧高效
讓更多城市、城鎮、城區納入到智慧城市的范疇內,正是全面實現“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的一個重要途徑,亦是國家大力發展智慧城鎮的一大積極信號。
不久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開展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工作的通知,并印發《國家智慧城市試點暫行管理辦法》和《國家智慧城市(區、鎮)試點指標體系(試行)》兩個文件。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試點并未局限于城市范疇,而是將區、鎮也納入其中。根據規劃,首批智慧城鎮試點將在2013年初正式啟動。這也意味著,在目前中國如火如荼的智慧城市建設隊伍中,將出現首批“小兄弟”。
“智慧城鎮”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在建設智慧城鎮的過程中,運營商無疑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智慧城鎮是一個受統一智慧大腦指揮的巨型系統,從最初的布局到實際建設,再到后期運營服務,環環相扣,而 “明確的解決方案”加“適合的數字系統”則是其核心。
與智慧城市建設不同,智慧城鎮建設在基礎設施規劃、規模大小、資源支持上與智慧城市有著本質的區別。相較城市而言,城鎮、區縣政府的管理還會更弱,這會導致許多執行、實施上的問題。正如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宋俊德指出的,“城市希望開發出統一的信息平臺,那么作為國家試點的城鎮在建設的時候就會面臨兩難的局面:城鎮所建平臺需要上級單位(市級)批準,平臺所需資料也得向上級單位申取,而自身又有獨立的發展思路,不能完全按照上級單位的步驟建設。”
于是,有人認為城鎮、城區因其固有的硬件限制,在起跑線上便遠遠落后與大城市,對于企業而言,吸引力明顯不夠,對于人才也缺乏誘惑力,自然而然對其前景并不看好。
然而,雖然目前來看,智慧城鎮由于小,吸引力暫時比較弱,但由于中國城鎮的基數龐大,后續發展的空間更大,鑒于其巨大的需求量,智慧城鎮戰略帶來的產業裂變機會將呈現幾何級增長。而且,城鎮雖然小、經濟相對落后,但是卻比城市有更好的自然環境,更少的交通問題,只有這樣的“白紙”,才能在上面畫出最美的“圖畫”,創造更好的商業環境。
在綜合權衡之下,目前行業形成的共識是,在智慧城鎮應用中,前景較確定、有望率先發展的細分領域中,與城鎮建設管理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平安城市、智能交通、數字城市這3個方面最具發展潛力。僅以智能交通為例,從上下游產業鏈的角度,傳統智能交通企業分為產品供應商、子系統集成商、綜合系統集成商都將從中獲益。
另外,不管是智慧城市還是智慧城鎮,作為城市居民也好,城鎮(區)居民也罷,所希望的是一個便利的生活環境,盡力去簡化各種步驟,建設智慧城市(區、鎮)同樣也有這方面訴求,方案廠商沒必要把城市和城鎮的建設區別。
關鍵詞:古代造紙;造紙作坊遺址;遺址保護;遺址利用
檢 索:.cn
中圖分類號:J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2832(2016)01-02-0066-03
Researching on the Exhibition and Utilization of Papermaking Workshop Sites in Ancient China, Jiangxi Gao’an Hualin Papermaking Workshop Sites as an Example
ZHAO Chao, ZHANG Xiao-nan(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Beijing 100044, China )
Abstract :Papermaking, regarded as one of China ancient “Four Great Inventions”, carries the Chinese long historical culture and profound humanistic feelings. It makes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the progress of whole human civilization. Papermaking workshop sites, as papermaking carriers, contain ancient Chinese people’s great wisdom and creativity. This report aims to analyze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issue of existing papermaking workshop sites based on the study of Jiangxi Gao’an Hualin’s papermaking workshop site. This report combines cultural heritage exhibition and utilization theory to explore the most suitable way and reasonable method of ancient papermaking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thereby realizing the true value of papermaking workshop site itself.
Key words :ancient paper-making; paper-making workshop sites; sites protection; sites exhibition
Internet :.cn
我國古代文獻很早就有關于傳統手工造紙技藝的相關記載,最早可追溯到宋,約公元986年的蘇易簡著的《文房四譜?紙譜》,該書主要記載了宋以前各類文獻中的造紙技術的描述。在眾多古籍之中,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殺青》,是古代造紙工藝方面最重要的著作,對竹紙制造和加工工藝的整個流程進行了較為詳細的介紹,并且以圖畫的方式對造紙工藝的六個關鍵步驟進行了說明。
一、江西高安華林造紙作坊遺址概述
(一)遺址的地理區位和自然環境
遺址位于江西省高安市華林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洞悉行政村周嶺自然村,東南距離高安市區70余公里,東北距離奉新縣50余公里,其所處的地理位置,非常適宜于毛竹的生長。華林周圍被四條水溪包圍環繞,水面落差較大,蘊藏著豐富的水利資源。這些優越的自然條件,為華林地區發展以水碓為動力,毛竹為原料的傳統造紙手工業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二)遺址的考古發掘和遺跡構成
高安華林造紙遺址的考古發掘工作分為三個階段:(1)2005年,江西省開展第三次全省文物普查,在華林周嶺村發現了16座水碓遺址;(2)2009年9月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經國家文物局批準,由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高安市博物館聯合組成考古隊,對華林遺址開展了第一期考古發掘;(3)2009年底,聯合考古隊又開展了第二期考古發掘工作。
華林造紙作坊和水碓遺址面積約5平方公里,其中福紙廟作坊遺址分布在一塊近似魚形的梯田上,東西長約55米,南北寬約18米,面積約1000平方米。這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為全面的造紙遺址。在福紙廟作坊遺址內還發現了包括水碓遺址、抄紙房、工作臺、灰坑等各類造紙遺跡共有28處,又在周嶺村和西溪村各清理水碓遺址7座。
(三)遺址的歷史地位和文物價值
2009年“江西省高安市華林宋元造紙作坊遺址”被中國社科院考古所評為當年的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之一。其中,福紙廟作坊發掘區揭示了宋、元、明三個時期的造紙作坊遺跡,地層疊壓關系清楚,同時也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時代最早(南宋)、延續生產時間最長(南宋、元、明)的造紙作坊遺址。
作為中國發現的時代最早的手工造紙作坊的遺址,從漚竹麻糖、蒸煮竹麻等留下的灰坑、工作臺、接水管、排水溝、儲水坑以及抄紙房遺跡和附近的水碓遺跡,可以全面反映從砍伐竹子到制造紙漿的全面造紙工藝流程,再現了《天工開物》中所描述的“造竹紙”之“斬竹漂塘”和“煮R足火”中的情景(圖1)。通過考古發掘出可以看出,造紙作坊的選址布局和堤堰、引水渠等修建的方式,尤其是福紙廟明代造紙遺跡布局、漚竹麻坑與曬料拌灰的工作臺用磚石砌筑,充分反映了當時勞動人民的高超智慧和巧妙方法,以及當時古代機械制造的水平(圖2)。
二、江西高安華林造紙作坊遺址現狀及面臨的問題
(一)大工業化的興起導致傳統手技藝的衰落,造紙作坊遺址保護力度嚴重不足
隨著時展和現代化機器造紙技術的沖擊,傳統手工紙市場急劇萎縮,手工造紙技術的傳承,面臨著后繼無人的尷尬局面。在對高安華林造紙作坊遺址的考古發掘和調查研究中發現,高安華林已經沒有相關人員傳承造紙工藝,當地村民也很少能夠復原出古代造紙的工藝。雖然現在政府也開始重視傳統手工造紙技藝,也采取相應的措施對其進行保護,但是仍然跟不上它們消失的步伐。由于造紙工藝的沒落,華林當地傳統手工造紙地面遺存保存現狀堪憂,大量的造紙作坊設備已經荒廢或者破敗,在山間隨處可見倒塌的無人看管的抄紙作坊。極少有完整保留下來的舊式的抄紙遺跡。
(二)鄉村不合理建設導致造紙作坊遺址的歷史環境要素遭到破壞
根據考古發掘成果不難得出,傳統手工作坊的選址非常科學,能夠充分利用自然環境以及將生產生活很好的進行結合。良好的自然環境要素和人文環境要素是傳統手工造紙技藝能夠存在的先天物質基礎和條件。然而,由于傳統手工技藝越來越沒落,人們已經不再重視技藝的傳承和保護,加之鄉村現代化建設步伐逐步加快,破壞了傳統手工造紙工藝的水碓、作坊等生產設施與自然環境之間的空間布局關系,以及傳統村落空間布局形態和社會生活狀態,傳統民居建筑、古代橋梁、古井、古樹或是傳統道路加速消亡;周邊自然環境隨著建設開發的侵占,原有的自然地形、特色地貌、自然植被、溪流走向、水體質量等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從總體上講,傳統手工藝造紙作坊遺址的歷史環境要素已經受到了較為嚴重的影響。
(三)造紙作坊遺址的逐漸消失,對保護傳統造紙技藝的文化安全構成威脅
造紙作坊遺跡作為造紙術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物質載體之一,蘊含著古代勞動人民的無窮智慧和無盡創造力。自有記載起,中國傳統手造紙技藝的出現至今已經有近2000年的歷史。隨著時間的發展,造紙技術逐漸發展并走向成熟,尤其是北宋后期高質量竹紙的出現,成為中國造紙史上的新紀元。但在工業社會的影響下,傳統造紙技藝逐漸淡出公眾視野。隨著我國傳統手工造紙技藝的消失,其他國家通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爭奪造紙技術的發源地。早在1883年,日本人井上陳政就受日本政府委派,到中國閩贛地區進行過一次造紙產地的秘密調查,對福建邵武、光澤和江西鉛山一帶的連史紙制作技藝進行了全面調查記錄。諸如此類的國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掠奪和竊取,不僅我國傳統技藝的保護構成了非常嚴重的威脅,甚至對我國傳統文化和民族歷史的保護構成了非常嚴重的威脅,直接影響到了我國文化安全守護和文化戰略實施。
傳統手工造紙技術作為一項非常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得到世界很多發達國家的關注和重視,尤其是日本,將手工和紙制作技藝作為“無形文化財產”進行保護,并且其進行了全面的調查記錄和科學研究,從法律到技術上都有一整套切實的保護制度。這都對我們國家進行傳統手工造紙保護和傳承有很好的借鑒作用。
三、江西高安華林造紙作坊遺址的展示利用模式
由于華林造紙作坊遺址大多地處于地理位置較為偏遠的山區或城郊一類的經濟欠發達地區,遺址區域面積較大,人口分布不均勻,對政府整體拆遷安置和補償工作的困難度較大,因此,需要建立合理的展示利用模式,將造紙作坊遺址的保護、傳統手工藝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統村落保護、傳統農業經濟的發展以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各項因素進行有機的統一和融合,從而能夠更好的照顧到當地人民的利益,同時也能夠有效的保護遺址的安全與穩定。
(一)充分利用國家有關政策對造紙作坊遺址進行合理的展示利用
隨著國家政策對傳統村落保護和投入力度的加大以及國家對于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大,相關文化遺產保護的政策和法規的密集出臺,我國造紙作坊遺址需要抓住較好的時機,結合當地總體發展規劃,以文物保護單位為基礎,以科研院校為依托,以生產實踐為載體,建立建全古代傳統手工造紙的生產、展示、研究等多部門多項目的綜合應用。遺址所在地的當地的政府或組織,在傳統手工造紙技藝的基礎上,建立以傳統造紙技術傳承與展示的示范基地,將中國古代傳統手工造紙技藝較為全面的展示給大眾,并且利用考古研究的最新成果,將研究成果與現代技術相互結合,建立具有較強科學展示和參與互動性的相關制作工藝流程;通過相關技藝研究人員和組織機構間的合作,利用古代造紙遺址、遺跡,恢復相關古代常用紙張技藝,為古代書籍和書畫作品的修復和當代書畫創作的開拓提供解決方案。
(二)立足于傳統手工造紙作坊遺址,建立以保護文化遺產整體性為主的生態博物館
生態博物館是對自然與文化遺產進行有效保護的一種博物館的創新形式,江西高安華林造紙作坊遺址的保護、展示與利用引入生態博物館的概念,是依據高安華林當地的特點,以立足保護造紙作坊遺址為核心,傳統村落風貌為載體,傳承傳統手工造紙技藝為依托,帶動傳統村落的整體保護,進而以保護促進村落的可持續發展與更新,達到提升經濟效益和改善人居環境的最終目標。
華林造紙作坊遺址分布于華林地區的周嶺村和西溪村等地區,這兩處村落都有較好的傳統村落的風貌。因此,建立以傳統村落為載體的生態博物館,其本質是使傳統生產和生活方式在現代生活當中起到自身的作用,使得相關的傳統文化轉變為促進村落經濟提升的動力。高安華林傳統手工造紙包含了造紙技藝、造紙作坊遺址等,既有非物質遺產又有不可移動遺產,這些與造紙技藝相關的遺產就組成為構建生態博物館展示的重要內容。除此之外,傳統農耕形成的村落文化生態以及優美的田園風光和河流水系,共同構成了華林造紙文化的整體性景觀。
中國傳統造紙技藝歷史悠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造紙生態博物館的建立不僅是保護手工造紙技藝,更重要的是保護與紙有緊密關系的紙文化,能夠繼續傳承我國傳統文化修為和人文修養。高安華林傳統手工造紙作坊遺址生態博物館的提出,通過造紙作坊遺址與傳統村落相結合,形成以傳統紙文化和手工造紙技藝的傳承地,將傳統文化精髓通過這一模式能夠更好的傳承,凸顯區域文化特性,標識傳統文化的異質性特征。為使公眾更真切地了解手工紙生產的技術流程。生態博物館應該設有手工紙生產操作表演坊,收集陳列有原始的抄紙機具,游客在作坊內可親自參與抄撈紙工藝和生產體驗,增加相關的文化性和趣味性。
(三)依據不同造紙作坊遺跡的特點采取適當的展示利用方式,實現對造紙文化的整體性全面闡述的目的
生態博物館必須要以整體性為保護目標,才能夠真正起到生態博物館保護“活態”文化遺產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組成造紙作坊遺址的遺跡數量較多,它們所處的自然環境、自然或人為的破壞因素以及考古發掘程度不盡相同,因此需要采取不同的展示利用方式,對不同遺跡進行合理的展示利用。由于造紙作坊遺址的遺跡分布面積較大,單個遺跡的分布面積較小,不太適合于整體的展示,所以采取對遺跡局部展示的方式,從而能夠更好的實現文化遺產整體性的保護與展示利用的目的。
1.對造紙遺址進行露天原狀展示
露天原狀展示就是將地上遺址在原范圍內進行展示,不附加任何構筑物。這種方式主要適用于展示性較強,并且破壞因素發展緩慢的遺址。通過一定的保護措施,可以長時間保存。
2.建立保護性展廳進行室內展示 在已發掘的遺址部分或發掘過程中的本體上建保護性的展示廳,進行保護展示,還可以采取相關文物的輔助進行陳列展示;或是通過選擇在正在發掘的考古現場搭建可移動式展廳,對考古發掘現場進行現場展示。在展廳中,增加相應的輔助設施,能夠增強展示的解說性,豐富遺址本身的趣味性。
3.對遺址進行標示性展示
通過相關考古發掘或勘探,遺址的布局形式和基本結構已經較為清晰,覆土保護后,在不對本體造成破壞的前提下,可在覆土上方種植淺根系植被或鋪設卵石等非植物性材料,標識遺跡的布局和范圍,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標志性展示。
4.對遺址進行模擬性展示
模擬性展示可分為模型展示和虛擬展示兩種。模型展示是按照一定比例制作有原有遺址相同的模型展示遺址的整體樣式與格局;虛擬展示是指通過使用計算機技術,利用虛擬現實、交互操作等技術手段運用到遺址展示中,形成一個生動的展示平臺體系,使觀眾多維的了解遺產的價值和傳遞的信息。
四、江西高安華林造紙作坊遺址展示與利用的現實作用與意義
(一)保護傳統手工造紙作坊遺址的本體和周邊環境,更好的研究造紙歷史與技藝的傳承以及傳統村落的保護
我國古代歷史非常久遠,不同時期的造紙技術,在加工紙的技術方面均取得過很高成就,但絕大部分技術已經失傳,江西高安華林造紙技術同樣也面臨著以嚴峻的問題,對相關遺跡進行保護,并且適當的進行展示與利用,對傳統手工紙的技藝研究是一種促進。
對于傳統手工造紙工業而言,水碓和生產作坊等是非常重要的生產設施,保護與展示這些生產設施本身以及它們與自然環境之間的空間布局關系,生產設施之間的相互空間布局關系,生產設施、生活設施與村落布局之間的相互空間關系,傳統村落的布局形態、格局和社會生活狀態,以及特色生活用具、傳統工藝制品和地方特色等,對傳統手工造紙作坊遺址的全面闡釋非常重要,同時也是對帶有中國傳統作坊空間的傳統村落的展示利用進行相關的探索和研究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通過造紙作坊遺址的展示利用,結合傳統造紙技藝,形成完整的傳統手工造紙技藝的展示利用體系
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最早的一項發明,造紙術對人類文明做出了杰出貢獻。造紙作坊遺跡作為造紙術這一非物質文化的物質承載體之一,蘊含著先人們的無窮智慧和無盡的創造力。作為歷史遺產,造紙作坊遺址不僅能夠讓后人滿生敬意,對先人智慧的膜拜,更能夠讓后人追根溯源,探求原始工藝的原尾,摸索上下千年文明社會發展的脈絡與足跡。
隨著人們思想認識的提高,文化遺產消費逐漸成為文化消費當中的一種特殊產品,能夠滿足大眾對于高情感的文化需求,通過將造紙作坊遺址的多元化的展示利用模式和傳統造紙技藝“生產性的保護”的方式相結合,與現代文化產業體系發生關聯,賦予新的特質,使得造紙作坊遺址及傳統手工造紙技藝在當今社會繼續延續并且實現自己的功能和價值。
從歷史發展角度看,造紙技藝的產生和發展都是與社會需求密切相關,將本體化元素貫穿于發展保護、展示利用的整體策略當中是保護民族特征和傳統文化的必經途徑。對于造紙作坊遺址應該建立多元化的展示與利用的文化生產空間,通過文化效應帶動傳統手工藝的發展,借助現代化的保護、展示與利用的方式和手段,吸引更多的人關注傳統文化;在展示與利用方面對傳統造紙技藝進行深度挖掘,尤其是對工藝流程和生產設施的研究,從而能夠更好發揮傳統工藝的創造性,從而促進手工技藝的保存與發展。
小結
對于我國現階段造紙作坊遺址的展示利用,需要借助政府政策的正確扶持和引導,立足于自身優勢,結合恰當的文化遺產展示與利用模式,打造屬于自己的特色品牌,探索出一條文化遺產傳承的新路子,實現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構建和諧社會主義,建設創新型國家,提高人民文化素質和修養以及促進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目的。
項目支持:本研究由北京建筑大學城鄉建設與管理產學研聯合研究生培養基地、北京建筑大學學科建設―培育學科點(2015年)(設計學)資助。
參考文獻:
[1]余壓芳;劉建浩.生態博物館研究進展及其對文化遺產保護理念的影響[J].建筑學報,2006(08):79-81.
[2]王意樂;劉金成;肖發標.江西高安市華林造紙作坊遺址發掘簡報[J].考古,2010(10):53-71.[3]左美容.江西傳統手工造紙調查研究――以奉新石溪村手工造紙為例[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12.
[4]謝亞平.論傳統手工技藝可持續發展的三種策略――以四川夾江手工造紙技藝為例[J].生態經濟(學術版),2014(02):79-83.
[5]張昱.考古遺址展示的初步研究[D].西安:西北大學,2013.
[6]卜琳.中國文化遺產展示體系研究[D].西安:西北大學,2012.
關鍵詞:豫商文化;云共享;云計算
一、引言
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是由文化部、財政部在2002年共同組織實施的一項國家重大文化工程。它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具有基礎性地位,是改善城鄉基層文化服務的創新工程。
互聯網發展進入信息自動交互和自然語義交互的Web3.0時代,傳統的B/S (Browser/Server)模式正在向B/C (Brows
er/Cloud)模式發展,即所謂的“云計算”。它改變人們獲取信息、軟件的方式,顛覆人們生產軟件、獲取計算和存儲能力的模式,文化資源的傳承和共享也將依賴于云計算的發展。
文化共享工程云計算的應用是知識創新的驅動成果。云計算平臺的供應商保證所提供服務的先進性與可行性,根據IT技術的發展,持續地對軟件服務進行維護。同時云計算可以讓文化共享工程各級成員中心獲得更專業、更適合文化需求的解決方案。云計算提供的規模計算能力,實現業務流程的分層重組,可以對業務流程進行更深層次的IT優化。
豫商文化云共享是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將優秀豫商文化的信息資源進行數字化加工與整合,依托各級公共圖書館、群眾藝術館、文化館等公共文化設施,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傳播載體,在全國范圍內實現豫商文化資源的共建共享。
二、豫商文化資源的現狀分析
(一)豫商文化服務門戶。構建資源豐富、內容權威、基于互聯網的豫商文化的服務新業態為主導的公共文化信息服務門戶。建設省、市、縣/區四級分布式互聯網網站群,打造“豫商數字文化網”,滿足企業和群眾多樣化的網絡文化信息需求。
截止2015年3月,根據網站統計結果顯示:
表1 現有豫商網站調查情況表
從表1中可以看出,承載豫商文化傳播的互聯網站主要有六個網站,從權威的ALEXA的網站統計信息中顯示:豫商網(.cn)獨立IP的每日平均訪問量為330,每日平均總訪問量為1650,注冊域名時間為9年,而豫商論壇(.cn)注冊域名時間僅1年,但日均獨立IP的訪問量為300,日均總訪問量為900,而新豫商(
)、中國豫商網()和大豫商(
)網站日均IP和日均PV值缺失。
(二)豫商文化數字資源的實物載體。在中國信息科技沒有廣泛應用的時代,豫商文化的傳播和承載是以文字、圖書、繪畫、文物、音像等方式和手段記錄的。而這些具體的實物或以不同的方式或途徑保存在博物館、圖書館和文化館(站)中。從2014年河南省統計年鑒和河南省文物文化統計年鑒得到以下統計數據。
表2 河南省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統計表
圖1 豫商文化載體組織機構統計圖
從表2和圖1中顯示,豫商文化載體的組織機構從2005到20013年文化館數量基本保持不變,而圖書館數量從2011年起有所增長,增長數量較少且增長速度較慢,與此同時,博物館數量2005至2010年小幅度增長,但在2011以后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
三、豫商文化資源現狀的原因分析
(一)豫商文化資源分散。豫商文化資源以不同的形式被保留下來,如商丘火神臺、應天書院、唐宋行會、由懷慶府而來的懷幫會館、康百萬莊園等,這些文化遺跡分散在商丘、開封、焦作的沁陽、許昌、鞏義、安陽,甚至懷邦文化到達武漢等城市。資源的分散性導致了豫商文化不能夠規模發展,從而不能產生聚集效應和眾多的衍生文化資源,因而阻礙了資源的整合與再利用。2010年8月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申請世界遺產成功,掀起了保護歷史文化的熱潮。從表2中顯示2010年后博物館和圖書館的增長得益于地方政府為發展旅游業和保護歷史文化而進行申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政策措施。根據豫商文化的商城、商業建筑、主題園區、節會活動、旅游商品、文化餐飲六個方面的統計,豫商文化資源分布如表3和圖2所示。
表3 豫商文化資源數量
圖2 豫商文化資源分布圖
(二)豫商文化數字資源匱乏。由于豫商文化的分散性,所以在現有的情況下,實物資源較多,不存在大規模的豫商文化數字資源。從調查的門戶網站顯示,豫商文化的數字資源多是對于2006年第一屆以來的豫商大會經濟文化和豫商論壇的新聞報道,對部分豫商文化民俗活動的文字記載和著名的河南商人的事跡報道,而豫商文化的圖書資源、音像資源、文物資源和衍生產品的數據庫資源相當匱乏。31集電視劇《河洛康家》和18集人文電視紀錄片《豫商》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豫商文化數字資源的不足,但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豫商文化面臨的網絡資源稀少的局面。
(三)豫商文化發展缺乏動力。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豫商文化的發展應建立在河南經濟快速發展的基礎上。豫商文化的產業主體應該是三次產業中的第三產業。雖然河南省的GDP總量逐年增長,但從表4和圖3中可以看出,農業所占比重由2005年的17.9%下降到2013年的12.6%,但作為豫商文化主要產業主體的第三產業則不斷起伏,基本維持在30%,近兩年來才有小幅度的增長。
表4 河南省GDP構成三次產業比重 單位:%
圖3 河南省三次產業構成比重
從表4和圖3中可以看出,豫商文化發展的動力不足。文化共享工程的財政撥款主要用來重點支持省級數字資源建設、縣級支中心鏡像站點建設和村級基層服務點建設,因而豫商文化云共享工程缺乏財政資金的支持。與此同時,豫商文化在發展中受到中國傳統的晉商、徽商、潮商文化三大商文化的沖擊和排擠。
綜上所述,豫商文化發展處于內有外患中,所以急需進行改革。那么基于云計算技術的豫商文化共享模式的建立將集中豫商文化分散的資源、形成海量的數字資源,增強豫商文化的影響力,促進河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四、豫商文化云共享模式構建
(一)豫商文化云計算平臺構建的基本框架。豫商文化工程的云計算共享平臺架構能夠將文化的數字業務和資源存放在云中,將云應用和本地應用進行系統兼容整合,以實現資源的加工、組織、關聯、整合、搜索、可視化和個性化服務等需要。服務站不需要配備龐大的機房和硬件設備,使用普通電腦連接上網能管理自身業務,其他系統更新、設備維護都交由云計算的管理員完成。
豫商文化云計算共享服務采用面向服務架構技術,支持有效的個性化定制,對各種資源和服務進行動態同步,并能夠對用戶需求做出實時響應,實現對多種終端設備的一站式服務以滿足用戶復雜多變的信息服務需求。豫商文化工程的云計算共享平臺的基本框架結構劃分為三個層次:基礎設施層(IaaS)、資源平臺供給層(PaaS)和應用服務層(SaaS)。
(二)豫商文化云共享模式構建具體措施。(1)豫商文化服務大數據的采集與分析研究。加強豫商文化大數據采集、存儲和分析處理。隨著云計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成熟,豫商文化共享通過大數據技術,對豫商文化元數據等結構化數據、網絡微博微信及互動交流等半結構化數據以及豫商文化文本、圖片、網絡視頻等非結構化數據進行采集、存儲并提供維護安全保障服務,對豫商文化的服務設備及個人智能終端形成的文化服務數據進行采集并進行多維度(如人群、地域、時間、資源類型等)大數據分析。(2)豫商文化綜合服務管理平臺研究。統籌實施豫商文化共享工程項目,構建標準統一、互聯互通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網絡,在群眾基層實現共建共享。進一步加快推進數字文化資源在智能社區中的應用,實現“一站式”服務。在市、縣構建豫商區域文化綜合服務管理平臺,實現對文化服務網絡設施的綜合智能管理,實現基本豫商數字文化資源的全域共建共享,大幅提升豫商文化信息資源傳播服務效能,為文化服務體系提供強有力的基礎數字化支撐。(3)豫商文化嵌入式服務研究。分析豫商文化電子閱覽室建設布局及開展服務情況,發展豫商文化電子數據服務新形態,借助移動互聯網新手段,優化布局,在文化服務場所(如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街鄉綜合文化站、社區綜合活動中心等)以及其他具備條件的公共場所(如廣場、車站、機場、碼頭等)設立豫商文化無線接入點,與相關企業開展合作,提供免費無線網絡接入服務和流動服務與無線多終端服務能力,實現嵌入式豫商文化服務。(4)需求導向的豫商文化數字資源供給以及文化體驗空間的構建研究。重大信息工程“智慧城市”加快推進豫商文化機構數字化建設。依托共享服務網絡、技術平臺、數字資源、傳輸渠道,推動豫商文化體系從傳統服務模式向現代服務模式的轉型升級,開展豫商文化系統專用、軟件的研發應用,增強豫商文化館通過數字化手段豫商文化服務信息、建設數字文化資源、提供豫商數字文化互動體驗的能力。以豫商文化的服務和需求為牽引,弘揚河南商業傳統文化、建立健全關系豫商文化數字資源。明確數字資源建設的目標、任務、分類體系、建設重點和建設方法,提高資源建設工作的整體水平和資源建設的系統性、針對性、實用性。建立豫商文化需求反饋機制,準確及時了解和掌握豫商文化需求,為豫商文化服務提供目錄,開展“菜單式”和“訂單式”服務。積極探索按需采集資源、按使用量付費建設模式,加強與豫商文化消費者的實際需求對接,采取公開招標等方式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數字資源建設。開展豫商文化數字資源精準服務,面向特定人群、特定地區定制推出數字資源產品。(5)豫商文化云共享社會化合作,建立第三方評估。運用社會資本合作模式,促進豫商文化服務提供主體和提供方式多元化;創新商業文化設施管理模式,有條件可探索開展商業文化設施社會化運營試點。建立豫商文化服務建設采購目錄范圍,運用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引入社會力量參與豫商數字文化服務平臺建設與運營、數字文化資源建設與服務、數字文化服務專用設備與空間共建,探索與商業云平臺、網絡傳播媒體、移動應用合作發展豫商數字文化服務的新型模式。
完善豫商文化云共享服務評價工作機制,增強豫商文化云服務服務評價的客觀性和科學性。制定群眾滿意度指標,建立健全豫商文化云共享工程服務質量水平的監測體系,建立用戶和企業評價和反饋機制。在云共享工程建成后,委托第三方評估機構、在線實時采集服務大數據等方式跟蹤調查及數據處理,建立客觀的豫商文化服務第三方評價機制,以提升效能。
五、結語
為了研究豫商文化云共享模式,首先對豫商文化資源的現狀進行分析,然后從豫商文化資源分散、豫商文化數字資源匱乏、豫商文化發展缺乏動力三個不同的角度研究制約豫商文化云共享發展的原因,最后完成了豫商文化云共享模式的構建,一是豫商文化云計算平臺構建的基本框架,二是豫商文化云共享模式構建具體措施。云共享可以為豫商文化的發展建立聯動、長效、漸進機制,進而推動河南省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紅紅,張果果.豫商文化的網絡構建模式研究[J].企業導報,2013(9):135-137
[2] 宋淑芬.豫商文化的傳播策略分析[J].河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6):28-31
[3] 路向峰.歷史演進、理論內涵與建構路徑:豫商倫理精神的當代詮釋[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2014(6):611-615
交互設計與公共教育
你只需點擊Ipad屏幕上任何一件明式家具的3D模型,就能觀賞到這件家具所包含的榫卯結構在瞬間拆解,每個細部結構都清晰顯露。3D模型在手指滑動配合下可任意360度旋轉展示各個角度的細部特征,每一個部件都可以通過點擊了解其詳盡的部件信息、線描形態和制作拆裝的方法。除了精妙的榫卯結構,家具的材質、工具、漆藝甚至家具中紋樣的含義,也都通過交互的方式得以呈現。不久前,這款由中央美術學院交互設計實驗室負責人彥風主持設計的APP產品《中國古典家具》榮膺2012德國紅點傳播設計大獎,并永久收藏于德國紅點設計博物館。
彥風之所以做這件作品緣于他對中國古典家具的喜愛,認為它很好地體現了中國人所傳承的動手能力及特有的聰明智慧。中國古典家具完全是通過榫卯結構原理,不用一釘一卯就能塑造成型;同時,中國古典家具的形制與中國深厚的文化,如禮儀、生活習俗、陳設格局等都息息相關。這些都是他對中國古典家具情有獨鐘的原因。
這件作品最大的特點就是“榫卯拆解”的瞬間,因為它最能說明中國古典家具的特殊魅力。除此之外,簡明扼要的界面、良好的用戶體驗及交互設計思維,都讓用戶能夠在流暢的操作過程中透徹地了解中國古典家具所蘊含的文化知識內涵。這款應用提出了運用數字媒體形式關注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全新理念,在公共教育領域影響深遠。著名收藏家馬未都先生之所以決定將這件作品拿到由他策劃的“鑿枘工巧”古典家具設計展上展示,也是為了更好地向參觀者傳達古典家具的奧妙及其背后所蘊含的中國古典文化精神。在常規性的家具展上,家具作為展品陳列,觀眾只能通過家具的外形欣賞到它的美,但它背后的制作過程和結構理念觀眾卻無法觀其妙。而這款交互產品最大的特點就在于它能通過“人機互動體驗”的方式,把物件背后的故事一一呈現出來,從而區別于以往的常規式陳列展示。
用交互的方式講故事
《中國古典家具》的制作歷經了8個月的時間,而其中有6個月都用在了調研和分析上。彥風及其團隊在著名家具專家于山老師的帶領下多次走訪了北京周邊的各個古典家具市場,遍訪了故宮的修復專家,記錄專家們講述家具修復的全部過程。做這款產品面臨的困難眾多,首先要對每一個單一古典家具的部件有所了解,光一把椅子他們就拆分了多遍,反復地采集信息和觀摩,邊看邊思考怎樣才能把一個實物用數字的方式呈現;其次,還必須熟悉家具在傳統環境下的陳列場景,他們認識到僅設計一個單獨的器物是不起作用的,而需要將器物放到相應的陳列場景中,更好地詮釋出其背后的文化特性。另外,為了找準環境基調,設計團隊做了很多“情緒版”的實驗,即讓大家各自找一個準確的詞匯,或者給出一張圖片,來表達對中國古典家具的初始印象。除此之外,還需要對終端產品設備進行有效的用戶體驗研究,比如要考慮Ipad的觸摸設備要求,要遵循人體工程學,這些都是在移動終端交互設計當中必備的基本知識。彥風將復雜的設計流程和線框邏輯圖(有功能區域導向鍵的、具備功能性的流程圖)展示在記者面前時,不禁令人感慨他們工作的細致與專業。“這是我在美國留學課程中所學習和涉及到的,包括子級與母級的多點位關系,便于工程師之后的進一步工作。要展示的功能設計很多,內容卻決不能堆疊,否則很容易與所要做的核心內容的氣質相悖。這就好比是一個舞臺,布景、燈光、站位、轉幕、演員等都囊括于其中,講故事的方法是個挑戰!”彥風總結道。
此前很多人并不看好彥風做的這件產品,覺得受眾太窄。然而,《中國古典家具》在2012年3月上線后的短短一個星期內,下載量已達8萬,作品的大受歡迎讓他自己都有些出乎意料。6月《中國古典家具》作為中國的APP代表作品,被邀請于美國每年一度的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上進行展映。無論是受眾的肯定,還是紅點獎的授予,都是對彥風及其團隊在交互設計這條路上的肯定,也是支持他運用交互式思維創作作品的動力。
從藝術跨入設計
交互式思維的確立,彥風走的特別偶然。1978年他出生于一個藝術世家,從小就受到良好的藝術氛圍熏陶,1996年考上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之后,師從袁運甫先生學習壁畫。2000年從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央工藝美院2000年并入清華)畢業,在國展的一次招聘會上,他獲得了北京音樂廳中山音樂堂的一個工作機會。由于專業不對口,入職之后彥風被安排做了很多輪崗的工作,從勤雜工、售票員、門口的引導員,到舞美、燈光、音響都涉及過,雖然一個月只有600塊錢的工資,但這段經歷讓彥風對舞臺空間的運用有了更多的體會,對聲光電結合環境的把控也有了初步的認識。之后,彥風從北京音樂廳調任至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參與策劃了當年的“薩爾瓦多?達利展”,由此開始積累大型藝術文化項目的策劃和執行經驗。“一個特點,我不會放棄任何一個擺在我面前的機會。應聘的時候別人問我懂展覽么?我說‘懂’,老實說當時心里不是很有底氣。但我有過制作大型壁畫的經驗,有過舞美設計的統籌經驗,借用過來就使被動轉化為主動。膽量是個好東西!”他笑著說。
2002年,彥風赴英國留學,并于2004年獲得伯明翰藝術與設計學院(Birmingham Institute of Art and Design)抽象表現主義繪畫的碩士學位。而一直以來的“美國夢”,讓他在這一年再次申請赴美國舊金山藝術大學(Academy of Art University)繼續深造。他原本申請的是繪畫專業,去了之后發現該校造型專業水平和自己的想象相去甚遠,于是計劃休學回國。就在回國前與留學生處一位老師聊天時偶然得知,這所學校最好的專業其實是數字媒體。當時連電腦都不熟悉的他抱著僥幸心理交付了全部的繪畫申請資料,卻出乎意料在兩天之后拿到了數字媒體系的錄取通知。沒有數字設計的思維訓練和做代碼程序經驗的他下決心惡補了一年多的專業,“這一年來我從未在凌晨兩點前睡過覺,第二天早上用三個鬧鐘逼著自己起床趕八點的課,甚至懷疑和后悔自己最初所做的選擇。”最終,在畢業的時候他交出了一份不錯的答卷。他的畢業創作《對第28條胡同的回憶》(In Memory of Hutong No.28)圍繞一個家庭,提取四代人在一條胡同中的生活變遷來講述城建的歷史發展與演變,獲得了美國2008 ACM SIGGRAPH大獎。
交互實驗室在美院
2007年取得第二個碩士學位回國后,彥風被中央美術學院聘任,成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從事建立數碼媒體專業下的交互設計實驗室(Interaction Design Lab)。該實驗室是以藝術設計學和技術應用為主的跨學科的平臺性實驗室,與微軟亞洲工程院,騰訊CDC,奔馳中國研發中心等知名企業都有大型課題研究的合作。實驗室的一個工作重點就是對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數字化研究,囊括和提供了諸如數字出版、虛擬展陳、數字美術館信息數據等在內的一整套解決方案。其中包含中國美術館“捐贈中國古代繪畫珍品特展”多點觸摸屏的古畫修復內容設計、為眾多當代藝術大家策劃制作的APP藝術家數字系列、為德國奔馳研究院做的轎車S系中控信息屏導航設計,以及為故宮博物院所做的善本典藏APP設計研發等。
除了與美術館、博物館等文教類機構合作,跟企業合作的最大好處就是在第一時間獲得全新的技術資訊,與此同時,為學生提供一個實習和鍛煉的機會。“實驗室更像是一個孵化器,學生們步入社會之前,會依據課題的需要和企業合作,而畢業之后往往就順理成章地進入到企業。針對不同的企業提供相應的人才,人才又會帶入課題來協助學校的教學研究和實踐,從而達到一個良性的教與學的循環過程,這也是國際上通用的教學實踐思維。”除了產學一體的教學模式,彥風還從國外引入了一系列的教學課程和理念,比如動態圖形(Motion Graphics)、電影片頭(Film Title),還有強調思維性訓練的“表演課”和“劇本課”,以及即將在明年開設的“數字媒體展陳應用”等分支課程。新型的課程教學設置和跨界創作思維成為了美院交互設計實驗室的特色。
交互,作為一種思維方式
三條主題線路,盡享創意之旅
“設計之旅”是集體驗交流、設計消費、文化旅游為一體的北京“設計之都”品牌活動。
創意生活線路 體驗時尚老街 記者首先沿創意生活線路,走訪了北京大柵欄西街、楊梅竹斜街等地。一張紙質地圖,一條神秘線路,游客通過漫步歷史街區來發現不同的時光交疊與碰撞,感受歷史與現實、新與舊之間的對比與變化——“大柵欄增強現實藝術歷史漫步”活動,在楊梅竹斜街上設置了若干個多媒體站點,里面配有圖片放映及音響設備,有的投影裝置能將巨幅的影像投射到墻壁或古老的建筑上。穿行街巷之中,你會身處一個過去與現實時空交錯的真實環境中。讓人們思考大柵欄在時光荏苒中的蛻變。
設計街區線路 品味高端設計 設計街區線路主要是利用特色街區展現設計產業發展的成就。該線路推出了陽光上東社區、751北京時尚設計廣場、北京DRC工業設計創意產業基地、北京二十二院街藝術區、亮點五十五號創意產業園等創意產業聚集區,為喜歡設計的朋友、當地的居民以及游客創造了一個與設計邂逅的絕佳機會。在陽光上東社區,剛剛亮相的“D+H設計街”,因匯集了眾多世界頂級高端家居設計品牌分外引人矚目。
在“D+H”設計街,記者看到整體風格體現了超前的設計感,現已匯聚德國Rational、Poggenpohl,意大利Itlas、Selva,美國Lutron ,法
國Annibale Colomb等30多個世界頂級家居設計品牌。作為首個高端家居設計品牌的聚集地,其與世界潮流同步的時尚地標地位彰顯無遺。其中,以領略大師們的杰作、為客戶把握時尚趨勢和脈搏為目標的德易家生活藝術體驗中心和擁有上百件館藏級別的家具陳設的聖京居,是不可錯過的亮點。經過2年精雕細琢的內部裝修,擁有25個甄選的歐洲經典家飾品牌、100件館藏級別的家具陳設、數千種優雅別致的布料樣式的聖京居,以其獨特的理念為追求優質生活品味的客戶打造了專屬的空間。從家具到室內面料,從燈具到藝術品,從單品銷售到量身定制,再到空間整體搭配設計規劃,以及特殊項目中家具的定制服務,聖京居在空間里結合不同元素,不同風格并以不同時代特征進行混搭,創造出其設計團隊共同追求的和諧與完美。
美麗鄉村線路 感受文化新村 美麗鄉村線路主要體現了設計如何助推新農村建設和創意農業發展,記者在北京朝陽區高碑店村了解到,這個有著上千年歷史文化傳承的古村落,近年來將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作為新的定位,從以藝術創作、展覽展示為主的高碑店文化新大街,到區域中6家特色博物館,每一件新穎的藝術產品和收藏品,都彰顯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設計提升生活品質
“贊竹八方”,以設計推動工藝進步 設計周期間,著名美籍華人設計師、清庭創辦人暨創意總監石大宇,在前門商業街M餐廳推出最新力作——“贊竹八方”設計裝置展,也是設計之旅的一大亮點。其作品“屏七賢”、“桌八方”、“椅剛柔”均為首次亮相。這也是繼2011年一汽-大眾奧迪贊助支持“竹計劃”展覽以來,再次與清庭攜手,把“進取的藝術”透過多元的竹設計傳遞給大眾。
此次石大宇以屏風為設計主題、應用竹編工藝創作了全竹材作品——“屏七賢”。此件作品所應用的竹編方法有:武夷揉捻編、風車編、六角編、波浪編(人字編)、自由編織法。這些編法廣泛見于中國傳統農、漁業生活的器物中,在民間廣為流行。值得一提的是,“屏七賢”的風車編立面完成了將200公分竹條一氣呵成不間斷編織的高難度挑戰,足見設計之力正推動工藝技術不斷進步。
“智慧城市”,演繹數字之都 當惡劣天氣突然襲來,城市該如何應對?今天的天氣是不是東邊有雨西邊晴?走哪條道路距離目的地更近?在北京世紀壇舉辦的設計周專題展“設計之都·智慧城市”中,有我們想要的一切。
一本交互書、一臺觸屏電腦、三面投影、七塊屏幕,模擬了整個北京的城市動態。記者在展廳看到,交通流量、手機信號、天氣等枯燥的數據表格,變成了五顏六色能看得見的信息流,在屏幕上組成變化多端的藝術品,幫助人們分析城市的變化和人們的行為習慣,進而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
“地圖上空的藍色部分代表降水量,而地圖中移動的小圓點則模擬出租車的穿行,下方坐標軸是時間與降水的關系。”在屏幕中,整座城市的出租車流動圖為我們清晰地展示了積水的區域。“如果在惡劣天氣,城市規劃
員或者出租車公司能有這么一個實用的系統,無論對于乘客還是出租司機來說都想必會是莫大的幸福。”解說員如是說。
而來自奧地利的神奇剪影公告板——Shawgram,更深受青年觀眾喜愛。這個創意裝置是2012奧地利電子藝術節的人氣作品。它就像一個快速照相臺,觀眾只需站在展臺前,對著感光板擺個隨意好玩的Pose,僅需15秒就可打印出人像剪影便利貼。此外,用“可樂”充電的手機、收音機牙齒、發電闌尾、納米冰淇淋車、人工肉食、細菌顏料、音樂植物……這些設計產品更讓觀眾大開眼界,過足了一把癮。
紙有生命,亦有主張 對于藝術家和設計師而言,紙張不僅可以被使用,更可以被感覺。在人類生活中,它不再是只可書畫的平面載體。作為可塑性很強的原材料,加入特殊的制劑或各類結構的紙材,紙就被創作成各式新穎的藝術品和裝飾品。在北京歌華大廈以紙張為主題的創意設計專業展——“紙張:紙的主張”設計展,展示了紙在各個方面的創新應用,給觀眾帶來全新的紙張設計體驗。此次展覽匯聚了來自中國、韓國、德國、葡萄牙、新加坡、中國澳門、中國臺灣、中國香港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知名設計師的近百件紙張材料創意設計作品,有各式紙衣服、紙材建筑、紙材裝飾、百變宣紙燈、折紙天使等。
記者看到,藝術家蔣云濤的作品《季節之河》以農時的二十四節氣為例,將時光與記憶交融在紙卷的河流中。漫卷輕舒,徐徐展開,它記載了時光的流轉、季節的更替,寒暑變幻、草綠花開,雪落蟲鳴,如歲月悠悠,令人神往。讓人在喧囂世界里,忘記瑣事的羈絆,將心靈與自然和諧共鳴。而來自國內最專業的紙藝家柳軍,在紙藝設計領域有著自己獨到的創新理念。臺灣著名藝術家邱雨
展示的作品《水姑娘的繁衍計劃/回流》,雪白的棉紙如剪紙般,鏤出無數圓洞,懸掛于展廳頂端。如從天而降的仙瀑,在光影、律動與廻紋、圖樣間,釋放作者對天、地、人關系的認知。
“五指鞋”,體驗腳下的創意 引領鞋履革新75年的意大利鞋業設計革新品牌Vibram,在北京751時尚設計廣場,以最新設計的一款代表作品“五指鞋”,帶觀眾感受了一場非同凡響的設計旅程,掀起一場始于腳下的創意革命。
國外大師的10米高空花式走扁帶表演,令在場的觀眾發出陣陣驚嘆;動感十足的房頂跑酷秀,引來觀眾喝彩連連。如果在你“十·一”長假期間來到這里,一定會被一場視覺與身體的極限體驗所震撼。Vibram邀請現場的熱愛運動和潮流的人士,穿上Vibram非凡設計的代表作品——五指鞋,參與時下最潮流的Corssfit新式功能訓練:BOSU、TRX、泰拳、尊巴等赤足訓練,感受這場腳下的創意革命。整場Vibram非凡設計體驗營動靜皆宜、精彩異常,成為實用與設計完美結合的典范。
打造跨界設計平臺
設計周上,由世界創意經濟創始人約翰霍金斯領銜全球專家團隊,專屬為中國文化城市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的跨界合作機構——創意中國文化城市設計中心在北京國際設計周期間正式開始運營,這也是我國首個文化城市跨界先導平臺。其宗旨是以創意和創新的方法,將更多的創意要素融入到文化城市戰略、產業升級、文化集群規劃、公共文化設施運營以及城市文化品牌提升之中,用國際視野和獨特策略協助城市、產業辨識最具文化價值的發展機會。以此打造創意文化城市,提供一種全新的文化城市規劃和策略,由此催生和創造文化城市的更新價值。
該中心作為針對城市和產業的國際化全程服務團隊,擁有國內、國際上頂尖的建筑、文化、藝術、設計等領域的專家人才,其中世界創意產業之父約翰霍金斯為首的國際專家組,將針對中國文化城市和產業發展以及面向發展中的國家相關產業問題,提供專業解決方案。
相約設計,與大師面對面接觸
在北京751時尚設計廣場舉辦的北京國際設計品交易會,是北京國際設計周的核心活動之一,也是一場國際設計品的盛會。這一盛會是繼2011年在羅馬和都靈成功舉辦后,在中國進行巡回展的第一站。展覽分為“相約設計”、“相約媒體大師”和“相約設計師”3個主題系列活動。
在相約設計主題活動的300多家參展商中,主要以意大利家居生活類設計品牌為主,通過與人們展開對話,討論設計,展現意大利標志性設計產品,以此建立公司、設計師和消費者之間的橋梁和紐帶。
相約媒體大師活動,則呈現了一場北京、米蘭兩地的別開生面的互動活動。活動不僅在現場展開,還在網上直播,無論是在米蘭、北京現場或在網上遠程觀看的觀眾,都能夠通過互聯網連線方式,同步看到米蘭3年展設計博物館的現場表演,并能夠參與其中,暢談感受,發表評論。相約媒體大師活動創造了一個模擬現實環境,在虛擬和現實空間不斷轉換,從而以特別的方式討論了創意的話題。參觀者通過豐富多彩的演講和討論,與世界知名的設計師面對面接觸,幫助參與者拓寬設計的視界與知識,豐富對未來環境的想象。它象參觀者詮釋了一個生機蓬勃且富有想象空間的未來。
在亞洲地區,日本也提到這樣的智慧城市戰略,它特別提到了U Japan和I Japan這兩個不同的概念,U代表的是一個無處不在,并且普適皆準的一個概念。韓國也同樣提出U Korea,也就是U韓國的整體戰略,他們希望建立一個無處不在的智慧城市。他們大量借助了像三星等等其他信息技術公司的支持。
在國內,一直到2012年才有154個城市宣稱他們要打造智慧城市,總投資金額已經到了1630億美金。雖然我們起步比較晚,但是我們是比較全面的推進,我們還提出了一個國家智慧城市試點指標體系,這其中包含了基礎設施、建筑、管理以及公共服務、經濟發展等等各個方面的指標體系,和美國或歐洲的智慧城市發展情況相比,它們都只是在一個區域來推動和發展,我們是站在國家層面來做整個推動。我們希望進一步優化城鎮環境,以及公共安康。同時,也希望進一步提升公共服務的效能以及透明度。這將是全世界的發展趨勢。
通過傳感器提升效能
在第二輪的智慧城市試點的名單中,我們可以看到智慧城市的一個發展歷程,它從最早的數字城市發展到智能城市,到現在的智慧城市。智慧城市的骨干,其實還是數字城市,因為它其中涉及到許多傳感器以及信息技術的支持。這其中最重要的是傳感器,因為這些傳感器在智慧城市當中有許多不同的應用,它們可以支持的服務包含了導航、交通、監控、健康照護以及建筑等等。
一談到傳感器,我們都知道像GPS定位,無線射頻的身份識別,行動傳感器等。另一方面,還有可戴式的行動傳感器,頭戴式的攝像頭等等。在智慧城市的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傳感器的建設。另外,還有智慧交通的傳感器,在交通工具中,可以使用這些傳感器清楚地定位我們的位置。另外,它也可以提供一些不同的應用,例如汽車自動駕駛等等,也可以直接通過攝像頭做全景拍攝。
最重要的是提供更高的精確度,可以告訴我們通往何方,這些都跟城市相關。如果一些室內的導航技術在移動建筑物當中,這一種室內導航技術還是可以通過WiFi的方式在建筑物內給我們定位,我們也可以使用RFID,也就是無線射頻身份識別的方式來告訴我們現在身處在建筑物當中的哪里。另外,我們在建筑物內,也可以設置這些攝像頭。這些都是用戶友善的一些方式。甚至我們也可以使用像在博物館當中會使用到的這樣所謂的一個磁場的技術應用。這個所謂的室內導航系統,其實當我們碰到緊急事件需要疏散的時候,這也是非常智慧的一個技術應用手段。另外,我們也可以看到在所謂的智慧監控的傳感器方面,還有智慧的醫療照護,這對于我們高齡化的一些人群也是特別適用的,它可以及時地傳遞信息,可以及時地派出救護車以及醫療人員等等。所以,像是體溫或者等等這些方面,我們可以通過這個方面來進一步把我們的建筑物做得更為聰明、更為智慧。
還有我們在整個環境當中也可以有這些不同的傳感器,來確定我們的能源消耗是否更為智慧、更為有效。
也可以通過分析停車位的定價,也就是可以更智能地發現在我們附近有哪些空置的車位,可以讓駕駛人用更符合成本的方式到達最近的空車位來停放他的汽車。
建立可重復利用的數據庫
在之前做過的一個案例當中,我們已經設計出這樣一個程序,可以建立起一個能重復利用的數據庫。如果你們到微軟問一個問題,其實這些問題都經由后臺數據庫分析然后導出答案的,因為這些都是以案例為核心的一個數據庫。所以,我們在設計這些應用的階段也可以使用這些數據庫,看看之前是否已經有過同樣類似的案例。我們可以好好地利用手上的這些數據庫,進一步協助我們作出決策。
這樣的一個系統,也就是我們稱之為可以自學成長的一個系統。因為它會知道我們在改變過程當中必須要使用到不同的指標,因為我們使用的頻率也不同,所以它可以告訴我們在哪些地方已經發生了重大改變了。
我們可以看到在網際網絡的空間,我們使用了互聯網,所以,我們可以使用這些線上的商店來采購,線下的物流會將這些產品交付給我們。這里最有趣的一點就是虛擬的世界以及實體的空間,其實它彼此之間有一個互動關聯的。但是,如果談到智慧城市建設的話,我們還是會實地到這么一個城市考察參觀的。所以,我們要如何將線上線下的虛擬與實體做一個結合呢?像是我們在線上淘寶買一些東西,但是線下可以享受直接收到這些產品和服務。那么,在一個智慧城市里頭,如何做到這一點呢?具體來說,如果你到一個購物中心,你可能會發現你不會迷路,因為在這個購物中心中有很清楚的配置圖或者路線圖,但是在城市當中,有這么多的不同單位建筑物或者購物中心等等,如果我們在城市當中也可以有這么一個清楚明確的路線圖,那么我們也可以很清楚地找到這些路標指示。所以,這些是我們在現實城市當中可能會見到的,它上面可能會告訴我們說,我們距離目的地還有多久。
我們還可以看到觸碰式的屏幕,它也可以提供這些路標指引的功能。像是在這樣的路標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它告訴我們應該是左轉還是右轉。
在智慧城市當中,應該有一個很清楚的計劃或者這樣一個地圖,但是很不幸的是,我們發現在大多數的城市當中并沒有這么清楚明確的一個路線圖。如果經過合理的城鎮化規劃以及建設,其實我們應該要有這樣一個設計的。
如果我們接下來使用這樣一個建筑位置的定位方式,像是谷歌地圖等等,我們可以看到所定位的一個建筑物是在哪,就需要一個更聰明、更智慧的配對或者是所謂地理編碼的系統。因為我們看到現有的技術其實當中存在很多的錯誤。
每個建筑物都應有獨特的編碼
我們看到如果需要制定這樣一套系統,其實有些設計原則應該在里頭,其中設計原則,我們看到有三點。第一是每一個建筑物都應該有一個獨特的編碼。第二個設計原則,也就是它應該讓使用者更便于記憶;第三個原則是在設計的時候要更容易生成這些建筑物編碼。這也是我們現在提出的一個解決方案,我們其實可以結合現有的一個郵政編碼,像是我們在國內或者在英國等等,都有這些郵政編碼。再加上我們所謂的一個簡單的圖形法制作,因為簡單的用XY軸坐標可以做這樣一個定位,這樣一來,你就可以很簡單地通過我們的郵政編碼以及XY軸的一個對應找到相應的窗戶。
它還可以進一步再細分,所以我們可以細分到最后兩位號碼。為了便于記憶或者方便生成這樣的編碼,我們應該考慮只是使用五位數的編碼方式。
其實我們也需要政府、單位有相應的一個管理系統,這些信息應該都是集中管理,如此一來,如果人們已經知道他們自己的位置,他們可以簡單地就通過一些標準生成屬于他們自己的這一棟建筑物的編碼,這樣一來,也可以讓使用者很快地找到它們。
像這些名片,可能會長成這個樣子,里面有IC芯片,也有它的一個編碼的掃描,就可以直接定位到它們的區位。甚至在建筑物內部,我們也可以有不同的一個編碼。所以,如此一來,不管是送貨人員或者是參訪者,他們都可以很簡單地通過掃描或者定位的方式就找到應該到哪去。所以,用這樣的二維碼掃描,也可以放在網站上頭,也可以作為一個公司的宣傳。
我們可以看到,可以通過郵政編碼或者XY軸的一個定位,再進行分區。
我國第一個“文化遺產日”(6月10日)前夕,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專門為遺產日撰寫了“關注新型文化遺產——工業遺產的保護”長文,包括“工業遺產保護的國際共識”、“工業遺產的價值和保護意義”、“工業遺產保護存在的問題”、“國際工業遺產保護的探索”、“我國工業遺產保護的實踐”、“關于保護工業遺產的思考”幾部分,全面深入地闡述了工業遺產保護的科學內涵。本報今日摘發了“關于保護工業遺產的思考”一部分,使讀者先睹為快。全文將于近期《中國文化遺產》雜志刊發。
人類文明的進化,取決于文化的創造、保存和交流。城市是文化的載體和容器,城市的發展是循序漸進、有機更新的過程。吳良鏞教授指出:“一個城市是千百萬人生活和工作的有機的載體(livingorganism),構成城市本身組織的城市細胞總是經常不斷地代謝的”。因此應按照城市內在的發展規律,順應城市之肌理,在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探索城市的更新與發展。工業遺產保護也應遵循這一理念,實現工業遺產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平衡互動與和諧共存。既要注重工業遺產保護對于城市長遠利益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又要注重合理利用和可持續發展,盡量發掘其在歷史、社會、科技、經濟和審美等諸多方面的價值,賦予工業遺產以新的內涵和功能,注入新的活力,實現與城市經濟社會環境的互動發展。
1、工業遺產的普查與認識
工業遺產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資源,它的價值認定、記錄和研究首先在于發現,而普查是發現的基礎和保證。我國計劃啟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進一步摸清文物家底,工業遺產應列為重要普查對象。面對數量龐大的工業遺產,通過普查及時準確地掌握第一手資料,進而建立起我國的工業遺產清單。同時普查與認定、記錄和研究的過程,也是宣傳工業遺產重要價值和保護意義的過程,是發動企業和相關人員投入工業遺產保護的過程。《下塔吉爾》突出強調了工業遺產的認定和搶救性整理工作的重要性,提出“各國必須對其需要為后代保留下來的工業遺跡予以認定、記錄和保護”。“對地帶和不同工業形態的調查必須確定工業遺產的范圍。在這一信息的基礎上,必須為所有得到認定的遺址創建編目”。同時,認定、記錄和研究工作相輔相成,不可分割,互為補充和支持。
科學認定是準確記錄的前提。首先應在充分研究的基礎上建立工業遺產的價值評估標準,并與國際標準具有兼容性,用以認定不同類型的工業遺產。工業遺產的認定應積極動員社會公眾廣泛參與,使合理、統一的認定標準得到公眾的普遍認同。應注意工業遺產的認定標準與其他文化遺產,特別是古代文化遺產認定標準的差異。工業遺產應是在一個時期一個領域領先發展、具有較高水平、富有特色的工業遺存。這樣界定,既注重了工業遺產的廣泛性,避免因為認識不足而導致文化遺產在不經意中消失,又注重了工業遺產的代表性,避免由于界定過于寬泛而失去重點,保證把那些最具典型意義、最有價值的工業遺產保留下來。在歷史價值方面,對形成年代應給予合適的尺度,如建國以來,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過重要作用、有過重要貢獻和影響的企業遺存,盡管歷史時間不長,也應在工業遺產中占有一席之地。
準確記錄是深入研究的基礎。對工業遺產地的各類不可移動現狀遺存應進行準確勘察、測繪,對各類可移動實體檔案應進行系統的發掘整理,并以文字、圖紙、照片和錄像等形式進行記錄。不同工業領域的生產工藝流程具有多重價值,是工業遺產完整性和真實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的科學技術與人工技藝是重要的遺產資源,一旦失傳不可替代,應詳細記錄并加以傳授。記錄還應包括收集口述歷史在內的信息,當事人的記憶是一種彌足珍貴的獨特資源,應盡可能加以記錄。同時應注意在昔日就業者中廣泛征集可移動的工業歷史文物,并納入記錄檔案。綜合上述記錄成果,建立起完整的工業遺產記錄檔案,并將數字化及網上查詢方式作為重要目標,以作為未來研究和保護工作的依據。工業遺產完整的外觀特征和遺址保存狀況應在受到任何破壞以前載入記錄檔案,因為如果在生產活動停止或者工業場所關閉之前做好記錄,將可以獲得并保留更為真實的信息。
深入研究是科學認定的保證。工業遺產保護需要制定系統的研究計劃,以通過對不同區域和不同類型的工業遺產調查,判別工業遺產的保護范圍。有必要對工業遺產的歷史沿革進行考察,我國工業化時間雖短,但是經歷了復雜的發展過程,近代早期工業就有外資工業、民辦工業和洋務工業等,建國以后,不少企業又先后經歷過私營、公私合營、國營、中外合資、股份有限公司等豐富歷程,通過分析上述演變過程,有利于工業遺產的科學認定和不同階段的遺存和信息的保護。保護工業遺產還需要對其曾有過的用途有透徹的認識,它們往往隨歲月的流逝發生過變化,因此需要對每次變更都給予關注和評價,使工業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得到充分保證。對工業遺址進行考古調查是對工業遺產開展認定、記錄和研究工作的基礎,其重要意義已經得到普遍承認。必須按照與其他歷史時期的遺址相同的高標準來開展考古研究,包括工業廢料區所具有的潛在考古價值和生態價值也應得到重視。工業遺產研究需要從事歷史、建筑、工業設計等多領域專業人員的參與,同時,由于眾多工業活動之間所具有的相互依賴性,需要通過不同工業領域研究成果的資源共享、協調行動實現工業遺產的綜合研究。
2、工業遺產的立法和保護規劃
現行文化遺產保護法規在有關工業遺產的保護方面不夠明確和完善,有待在進一步研究、論證的基礎上加以充實。因此應盡快開展工業遺產保護相關法規、規章的制定工作,使經認定具有重要意義的工業遺產通過法律手段得到強有力的保護。同時,鑒于工業遺產既是文化遺產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又有其自身的特點,因此在立法保護方面應充分考慮其特殊性,以使其完整性和真實性得到切實的保護。并應設立專家顧問機構對工業遺產保護的有關問題提出獨立意見。當前,工業結構調整速度加快,必須對這類調整給工業遺產帶來的潛在威脅進行預測,同時制定能夠快速應對的各項程序,以防止工廠關閉停產后導致重要遺產元素被拆改、損毀或破壞。在未進行認定的情況下應立刻停止正在發生和計劃中的對工業遺產的拆改行為。一旦工業遺產受到威脅,文物行政管理部門應該具備法律保障的權利加以干預、制止。
在將工業遺產的保護納入國家各項經濟社會發展政策的同時,應將工業遺產保護納入城市和地區的發展規劃,調整完善工業遺產保護的各種社會關系。而制定工業遺產保護專項規劃,是工業遺產保護的關鍵措施。西澳大利亞遺產委員會的A.麥格斯(AlisonMaggs)先生認為:“為了找尋恰當的用途,人們必須首先通過制訂包括管理政策在內的保護規劃確定場所的重要意義。保護規劃將有助于界定場所的文化意義,并將它與未來的有關問題相聯系。政策也能為某一場所的恰當用途提供建議,這些用途必須考慮諸如法規控制和經濟可行性等其他因素”。編制工業遺產保護規劃應注意與保護年代更為久遠的文化遺產所采用的理論和方法之間的區別。特別是工業遺產在材料和結構方面的特點,為保護規劃的編制工作帶來新的挑戰。對經認定具有重要意義的工業遺產應及時明確界定保護范圍和控制地帶,并應針對機械設備、地下設施、地面構筑物、綜合性建筑群以及整體工業景觀制定相關保護規定,針對其未來適應性改動制定修復與合理利用導則。
鑒于工業遺產保護具有的公益事業性質,保護目標往往需要通過資金援助和稅收激勵來實現。要將工業遺產保護納入各級政府的財政預算,確保基本保護資金的落實。除國家撥款支持外,還可以通過相關政策和獎勵等手段對保護措施予以鼓勵,同時出臺有利于社會捐贈和贊助的政策措施,通過各種渠道,籌集資金,促進工業遺產保護事業的發展。還應出臺稅收、財政、土地使用等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工業遺產保護的經濟文化政策,引導社會團體、企業和個人參與工業遺產的保護與合理利用。如美國“1976年制定的《稅收改革法》,激勵了人們改建歷史建筑的意識。20世紀70—80年代,美國公眾對于老工業建筑的態度也發生了根本轉變。根據最近的一項調查表明,美國建筑業70%以上的工程與歷史建筑的再利用有關。這反映了發達國家的建筑行業對于能源、經濟、建筑功用和歷史特色所持的慎重態度”。
3、工業遺產的搶救性保護
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的工業遺產一經認定,應當及時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通過強有力的手段使其切實得到保護。工業遺產同其他文化遺產一樣,具有不可再生性,只有認定和保護工作先行,才能防止對其隨意廢棄和盲目拆毀。因此,由各級政府按照法律程序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有利于使工業遺產的價值得到社會各界和廣大民眾的確認。工業遺產也應根據其價值大小和重要程度明確不同保護級別,列入相應級別的文物保護單位。國家則選擇價值特別重大者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按照最高級別進行保護和管理。在公布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一個以全國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為骨干的各個時期和各種工業門類較為齊全的工業遺產保護體系。
對于列入文物保護單位的具有重要意義的工業遺產,應最大限度地維護其功能和景觀的完整性和真實性,原狀保護必須始終得到優先考慮。特別是在考慮適應性改動的過程中,要慎重對待工業建筑或機械設備的每一個組成部分。“在制定保護規劃過程中應解決如下問題:預期的用途將會產生何種影響?將會出現的變化是否會影響該場所的文化價值?變化是否達到最小或可逆?”必須認識到,為滿足當前需要而對其實施的任何拆改,或對某些附屬成分或輔助設施的隨意處置,都可能影響其整體風格和質量,使工業遺產的完整性和真實性受到傷害。在一般情況下干預行為應具備可逆性,產生的影響必須降到最低程度。必須實施的任何更改都應得到記錄,被拆卸的重要元素也必須得到妥善保存。
當前應盡快甄別和搶救瀕危工業遺產,以便采取措施降低其繼續破壞的風險。對已面臨危險的工業遺產,應迅速采取必要的補救措施,制定相應的保護修繕以及合理利用的方案。必須注意到近現代工業遺產所用材料相對于歷經風雨的古代文化遺產,往往性能壽命更短,老化的速度更快。沒有適當的保護措施,體現工業遺產重要價值的一些因素就得不到妥善的保護。目前,在發現問題和尋求可行的解決方案方面我們還缺乏經驗,在一些領域至今還沒有研究出能夠實現長期保護目標的維護或修復技術。如在工業建筑中廣泛使用的鋼鐵、混凝土、馬賽克,以及化學材料等,在工業檔案文獻中廣泛使用的紙質材料、感光材料、電磁材料和電子信息材料等多種物質載體的保護問題方面,還缺乏知識和技能加以解決,這對于工業遺產的保護來說無疑是嚴重的問題。因此,在保護工業遺產方面,我們同時需要應對實踐和技術兩方面的問題,需要組織跨學科、跨領域、跨部門的力量,分類研究保護工業遺產的辦法。
4、工業遺產的保護性再利用
工業遺產不是城市發展的歷史包袱,而是寶貴財富。只有把它當作文化資源,人們才能珍惜它、善待它。更重要的是通過持續性和適應性的合理利用來證明它的價值,進而使人們自覺地投入保護行列,并引導社會力量、社會資金進入工業遺產保護領域。“城市中所謂''''衰敗地區''''(blightedarea),由于地區物質環境的衰敗等導致地方稅收之減少與市政補貼之增加,作好城市更新,有助于提高地區的經濟活力,復蘇經濟,增加城市的繁榮”。工業遺產保護只有融入經濟社會發展之中,融入城市建設之中,才能煥發生機和活力,才能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拓寬工業遺產保護的路子,繼續發揮其積極作用并得到有效保護。
保護性再利用是賦予工業遺產新的生存環境的一種可行途徑。對于未列入文物保護單位的一般性工業遺產,在嚴格保護好外觀及主要特征的前提下,審慎適度地對其用途進行適應性改變通常是比較經濟可行的保護手段,可以為社會所接受和理解。在制定保護性再利用方案時,對于工業遺產中的每一區域和每棟建筑都應經過仔細甄別和單獨評估,并在考慮它與整個遺址聯系的基礎上,確定其最恰當的用途。同時,保護性再利用方案應對不同工業遺產地段和工業建筑設立明確的限制要求,新的用途必須尊重工業遺產的原有格局、結構和材料特色,維護原始的人流活動,并且盡可能與初始或主要用途兼容。當保護性再利用方案中的利用功能與工業建筑和用地的遺產價值明顯不相適應時,應重新進行調整。并應創造條件保留一定能夠記錄和解釋原始功能的生產區域,用于展示和解說曾有的工業生產用途。
工業遺產保護性再利用不應作為商業性房地產開發項目,重點應用于文化設施建設。根據工業遺產原有產業及產品性質,設立各種門類的工業技術博物館、廠史展示館、企業紀念館或專題博物館是工業遺產保護利用的重要途徑。如利用紡織廠房建設成為展示古代服飾,民族服裝和國際時裝的專題類服裝博物館等。但是A.麥格斯先生提醒我們:“而事實上,任何一個地區能夠保持活力的博物館數量都是有限的,愿意參觀博物館的旅游者數量也是有限的”。因此,設立各種類型的博物館只是保護工業遺產的方法之一。要保護大量工業遺產,就必須根據不同工業遺產的性質,探索更為合理而廣泛的利用方式,如美術館、展覽館、社區文化中心等,也可以針對工業遺產建筑所特有的歷史底蘊、想像空間和文化內涵,使之成為激發創意靈感、吸引創意人才、集聚創意產業的文化產業園區,開展美術創作、產品研發設計、科學普及教育等,既體現工業遺產特色,又使公眾得到游憩、觀賞和娛樂。
工業遺產旅游是一種從工業考古、工業遺產保護而發展起來的新的旅游形式。其特點為在廢棄的工業舊址上,通過保護性再利用原有的工業機器、生產設備、廠房建筑等,形成能夠吸引現代人們了解工業文明,同時具有獨特的觀光、休閑功能的新的文化旅游方式。首要目標是在展示與工業遺產資源相關的服務項目過程中,為參觀者提供高質量的旅游產品,營造一個開放、富有創意和活力的旅游氛圍。通過尋求工業遺產與環境相融合,成為工業遺產保護的積極因素,從而促進對工業發展歷史上所遺留下來的文化價值的保護、整合和發揚。在工業遺產分布密集的地區,可以通過建立工業遺產旅游線路,形成規模效益。在旅游者為工業遺產地帶來利潤的同時,工業遺產管理部門也必須平衡每年大量游客給工業遺產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
對于大型和特大型工業遺產的保護,設立工業遺址公園可以成功地將舊的工業建筑群保存于新的環境之中,從而達到整體保護的目的。要對工業遺址公園及其環境進行統一設計,努力創造和設計出既屬于現在和未來、同時也記錄和體現過去工業成就的空間形態,在傳統中融入新的形式和功能,使工業遺址公園充滿濃厚的文化氣息。工業遺址公園內幾乎所有的景觀都可以向公眾開放,通過引導式通道、視聽同步裝置、位置圖、出版物和光盤逐步進行講解和說明。由于在南方傳統工業區往往依托天然河流或運河形成規模布局,因此,可以結合這些地區的整治,依托其人文資源,以穿城而過的河道為軸線,修復沿岸廠房、倉庫、商鋪和其他歷史遺存,再現河道兩岸傳統風貌,形成工業景觀與河岸風光交相輝映的文化景觀帶。
5、工業遺產的宣傳與教育
公眾的關注和興趣是做好工業遺產保護工作最可靠的保證。如果沒有全社會對于保護工業遺產重要意義的廣泛共識,說服公眾認可工業遺產的多重價值是很困難的,工業遺產將依然面臨危險。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成功經驗顯示,要想獲得所期望的公眾支持,就要使人們分享對工業遺產認定、記錄和研究方面的知識和興趣,因此,宣傳和教育非常必要。所有業經認定的工業遺產清單,均應及時向社會公布。文化遺產保護機構要經常舉辦論壇、講座等學術活動,對工業遺產的意義和價值進行積極地介紹,使公眾更多地了解工業遺產的豐富內涵。工業企業的在職或離退人員在工業遺產的認定和保護中可以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工業遺產保護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他們對企業和職業的忠誠與眷念將使工業遺產的形象更加鮮活,他們的現身解說可以幫助更多的人參與工業遺產的保護行動,形成保護工業遺產的良好社會氛圍。
專業性工業技術博物館和處于妥善保護和開放狀態下的工業遺產地都是宣傳工業遺產價值和保護事業的重要場所。要保證社區居民和參觀者方便地接近工業遺產,利用各種類型的工業建筑和豐富的工業文物精心設計各類專題展覽,提高博物館的展示水平,使學術性、知識性、趣味性、觀賞性相統一,在具有獨特氛圍的場所中向觀眾直接形象地展示相關工業的發展歷程,展示企業和產業工人的歷史貢獻,展示工業社會生活的某一個方面。這些工業遺址和工業文物可以用自身的獨特方式向觀眾述說歷史,使工業遺產的形象更加生動活潑,從而吸引更多的觀眾前來,起到更好地教育展示作用。當今社會,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工業遺產宣傳展示的途徑和手段獲得極大的豐富。要借助各種現代傳播手段,采取多渠道的形式來展示、宣傳工業發明創造,使不同年齡、學歷背景、職業背景的人群都能通過電子出版物、互聯網以及其他媒體方式獲得工業遺產的知識。
要使全社會的每一個人都了解保護工業遺產的意義,教育部門負有重要責任。應將有關內容納入教學計劃,從小學、中學開始傳播關于工業歷史和保護工業遺產的知識,針對中小學校教育為學生編寫具體教材。近代以來,我國涌現出大批富于創業精神的優秀企業和杰出企業家,孕育了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工商文化,凝聚為一種尚德守信、務實創新的人文精神,這些都應進行深入挖掘和整理后納入教材。學校應組織工業遺產參觀學習活動,通過工業遺產中蘊含的偉大智慧和創造力,激發青少年的愛國熱情,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高等教育則應在技術學院和綜合大學中開設關于工業遺產保護方法、理論和歷史方面專業教育的課程。如美國密歇根理工大學社會科學系建有工業考古學專業,設置了工業考古學碩士和博士課程,受到青年人的歡迎。工業企業應該是工業遺產的保護主體和重要力量,因此有必要增強工業遺產保有者和使用者對這類特殊遺產的保護意識。
6、“為了明天保護今天”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正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新興工業迅猛發展,新技術、新材料在生產和工程領域廣泛應用,不斷實現前所未有的業績,尤其在一些大型國家重點工程項目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果。如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工程,其建設規模、施工難度、發電量和防洪效益等多項指標都突破了世界水利工程的紀錄;如迄今為止世界上最遠距離、跨流域調水工程——南水北調工程,貫通長江、黃河、淮河、海河,兼有調水、防洪和生態環境等多種效益;如我國目前線路最長、管徑最大的天然氣管道工程——西氣東輸工程,途經10個省市區,干線全長4000公里,輸氣量大、施工條件復雜,實現了多方面的技術突破;如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青藏鐵路,全長1956公里,克服了常年凍土、高寒缺氧、生態脆弱的嚴峻挑戰。這些舉世矚目的大型工程都堪稱為人類的奇跡,應當與阿斯旺水庫、蘇伊士運河、塞默靈鐵路等一樣成為標志一個時代的工業遺產。
文化遺產的內涵不斷發展變化,每個時代人們的文化建樹都應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印記,不斷創造新時代的文化遺產。隨著時光的流逝,曾經在我們生命中所親身經歷和感受的一些事物也將成為珍貴的文化遺產而傳之后世,其中工業遺產無疑也是具有標志性的時代記憶。充分考慮創造和保護未來的工業遺產,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因此,在三峽水庫、南水北調、西氣東輸和青藏鐵路等工程項目的建設和使用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其經濟價值,更要充分認識到其現實和潛在的文化價值。在注重工程的建設質量和運行效益的同時,注重收集和保存這些工程項目建設和使用過程中的重要信息和實物,提高工程的文化含量,延續和發展歷史文脈,使它們成為未來全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這也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文化責任。
目前正在生產的一些大型工業企業,為了改善城市環境和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等原因,也即將搬離原址,其中首鋼和江南造船廠的搬遷和原址規劃格外引人注目。首鋼前身為石景山煉鐵廠,始建于1919年,經歷了幾十年坎坷曲折的發展歷程。改革開放以后,“首都鋼鐵公司在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中,率先在全國工業企業中進行企業承包試點、創造了10年共為國家貢獻96億元,相當于10年增值了9個首鋼的奇跡,轟動了國內外”。“2005年2月18日,國務院批準了首鋼實施搬遷、結構調整和環境整治方案,由此首鋼搬遷成為舉世矚目的大事”。當這座鋼鐵之城成為歷史,煉鋼的錘聲漸漸遠去,熔爐的烈焰慢慢熄滅,如何面對天空下的大片工業遺跡,保存這些反映時代特征、承載歷史信息的工業遺產成為我們必須認真面對和著力解決的重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