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農村財務風險防控點范文

        農村財務風險防控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農村財務風險防控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農村財務風險防控點

        第1篇:農村財務風險防控點范文

        關鍵詞:中小農產品加工企業 ;財務風險 ;防范管理

        中圖分類號: F326.5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ki.jlny.2017.06.065

        農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作用重大。過去20年來,伴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農村和鄉鎮中小農產品加工企業也極速發展,這些企業對增加農民收入、活躍農村經濟、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價值、促進農業現代化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小農產品加工業是農產品進入市場的渠道,從事著農產品的加工、存儲、運輸和銷售,被稱為農業產業化鏈條的關鍵。當今社會,農產品加工企業仍面臨著巨大的財務風險,其中包括現金緊缺、融資困難、農產品占用資金比例大、資金回收風險大、利潤較低等。研究這些問題,找出造成財務風險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普適性財務風險管理辦法,使這些財務風險不再成為中小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瓶頸,從而促進中小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繁榮發展。

        1財務風險定義

        財務風險的定義有相對的兩個方面――廣義和狹義。廣義的財務風險認為企業的財務風險在任何的資金運動中都有可能發生,也就是說,不僅在融資過程中可能發生,甚至在投資、利益分配環節也可能發生。對于狹義的財務風險來說,一般認為是由不合理資本結構導致,主要包括不合理的債務比例、負債規模和風險高低成正比,總結來說,就是企業對外舉債而遭受的經濟損失的可能性大小。

        2影響中小農產品加工企業財務風險的因素

        2.1自然條件風險高

        中小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生產經營嚴重依賴農產品,但是農產品往往受自然因素影響較大,很多自然災害直接對中小農產品加工企業帶來影響。既使自然災害程度低、面積小,也會給部分農產品的質量帶來影響,所以中小農產品加工企業在進行農產品采購的過程中會出現質量不如從前以及數量不能滿足需求等一些列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不但影響財務狀況對于企業利潤也是重創,同時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中小農產品加工企業對于農產品的需求地也可能會發生變化,這又會產生運輸、損耗等一系列問題。所以自然災害對于農產品的以及中小農產品企業的影響問題值得關注。

        2.2季節性對農產品生產和采購的影響

        很多農作物受季節性影響較大,部分地區經常出現應季農產品大量生產的時節,很多中小農產品加工企業沒有充足的資金,購買能力遭遇困境,而往往資金充裕的時候又不是農產品的收獲季節。經常出現資金不充足原料充足,資金充足原料成本卻又變高了的情況,給企業財務帶來困擾。總的來說由于季節性而產生的問題主要有企業財務資金緊張、原材料緊缺以及收購成本增加等幾個方面,對企I壓力較大。

        2.3企業獲利能力不強,競爭力薄弱

        企業獲得利潤的能力決定了企業的發展空間和未來,一個企業獲利能力越強其融資能力也越強,中小農產品加工企業也不例外,但是中小農產品加工企業往往獲利能力不強,這類企業多數規模不大,產品原料需要的資金又多,產品利潤卻不高,再加上大型企業的競爭,就很容易出現獲利能力不強,資金短缺的情況發生。

        2.4企業償還債務能力有限,容易發生財務危機

        很多中小農產品加工企業容易出現財務危機,償還債務的能力十分有限,低于風險的能力不強,財務狀況不容樂觀。絕大多數中小農產品加工企業中流動現金與債務比率低于200%,說明中小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短期償還債務能力都較差。

        3防范中小農產品加工企業財務風險的具體措施

        3.1合理融資與投資,環節企業壓力,科學化解財務風險

        努力尋找合理的融資渠道,可以有效的緩解中小農產品加工企業的壓力,幫助中小農產品加工企業渡過難關。同時可以適當的投資,尤其是一些下游企業。農產品加工企業可以通過多家企業相互聯保,在農產品收購季節共同向銀行貸款,以緩解短期內收購原料的資金壓力,可以向農戶接頭或接受農戶入股,向銀行貸款、向上下游企業投資、融資。

        3.2加強風險防范意識,強化企業經營能力

        農產品加工企業具有自身規模過小,資本積累慢的特點,要想進一步發展必須強化經營能力,努力經營好自身企業,才能抵御因農產品行業本身的原因造成的風險,強化財務風險防范意識,將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在最小范圍內,盡可能避免財務人員和經營者投資決策的重大失誤,以防止財務危機的爆發或者使損失降到最低。

        4結語

        建立科學合理的中小農產品加工企業財務風險防控方案,有利于保證中小農產品加工企業的健康良性發展,幫助中小農產品加工企業迅速成長。

        參考文獻

        [1]徐振華.大力推動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J].農村新技術,2008,(10).

        第2篇:農村財務風險防控點范文

        關鍵詞:供電企業;財務風險;防范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5)024-000-02

        近年來,國家大規模對電力體制實行改革,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推進,供電企業面對的市場經濟環境日益激烈,在政企分開、廠網分開、主輔分開等體制政策不斷深化的形勢下,供電企業遭受的各種風險也日益增多,經營管理也遭受更大的考驗。眾所周知,電力行業是一個關系著國計民生的特殊行業,供電企業是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的企業,同時具有資產規模大、管理鏈條長、現金流量大、單項投資大、回收周期長的特點,這些特點也決定了其財務風險較高,如若沒有及時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來規避和化解風險,勢必會引起財務危機,對此供電企業在財務風險的防范與控制方面也格外重視,并對此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本文針對當前市供電企業存在的財務風險及成因進行分析,并談談防范風險措施及方法,希望為電力行業的企業管理者及財務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啟示。

        一、財務風險的含義

        從經濟學上講,風險源于企業生產經營的不確定性,只要企業存在生產經營活動,就會有風險存在。財務風險作為企業風險中最為常見的風險,與企業資金的籌措、運用、管理密切相關,存在于各項財務活動過程中,它是指由于各種難以預料或無法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業的實際財務狀況與預期目標發生背離,從而使得企業遭受經濟損失、引發支付危機,嚴重導致破產。所以,供電企業的財務風險如果沒能及時防控,就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經濟損失,現結合本人多年的財務管理工作經驗,談談自己對供電企業財務風險的理解。

        二、供電企業財務風險的來源

        對于供電企業來說,當前財務風險來源有以下幾個方面:

        1.財務風險防范意識薄弱

        供電企業在國內處于壟斷地位,長期以來一直深受國家政策影響,企業人員對風險意識和危機意識淡薄。供電企業中許多老員工的財務知識相對缺乏,認為只要管理好資金、用好資金就能充分防范風險,無法對整個企業的經營狀況予以有效把控,對財務風險防范能力較差。

        2.內部控制風險力度低

        從目前的現狀來看很多市供電企業存在管理粗放、內控制度不完善,主要是內部控制組織機構不完善、內控制度缺乏連續性和可操作性、財務預算管理執行剛性不足等,造成成本控制不力、財務風險把控執行不到位、會計信息失真,誤導企業做出不正確的管理決策,最終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給企業經營成果帶來風險;因供電企業與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有著緊密的關系,地方政府部門出臺的政策會影響到供電企業的經營決策,其干預及一些不合理的建設要求等不僅增加了企業經營成本,還加大了企業的財務風險。

        3.籌資風險

        利用財務杠桿的作用,將借入資金合理運作,以此提高企業的資本金收益率,是企業快速發展、實現規模擴張的主要手段,但若因各種因素導致預期收益下降,致使企業背負沉重負債,就會形成籌資風險。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對供電需求不斷擴大,供電企業的工程建設也必須擴大,加之供電企業中的農網建設、改造與維護以及農村通電工程等公益性投資,供電企業需要通過融資來解決資金籌集問題,籌集資金由于資金在運轉過程中會出現許多不可預計的因素,伴隨著風險,“短貸長投”不利于資金周轉,造成供電企業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

        4.電費收回壞賬

        電力作為能源,其本質是一種商品,用電付費本屬十分正常,但多年來部分公眾對電力的商品屬性認識仍然很模糊。部分企業客戶和居民隨意拖欠電費,特別是部分企業借改制清算、破產的名義,大量規避電費。供電企業在承擔電費壞賬損失的同時,還要額外承擔一些費用,給供電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帶來了較大影響。出于穩定等社會責任方面的考慮,供電企業對于這些借口不交或遲交電費的企業,處于既無法收繳電費、又不能停電的尷尬境地。供電企業實現的銷售收入能否及時收回,決定了企業的現金流轉能否順利運行、經營效益能否最終實現,也決定了企業的再生產投入是否有足夠的保障。供電企業的客戶涉及到各行各業和千家萬戶,電費的回收難度較大,壞賬風險已成為供電企業面對的最大的財務風險之一。

        5.自然等不可抗力因素

        供電企業的資產規模大,供電設施分布地域廣泛,且受外力破壞、偷盜、自然災害的現象較為普遍,造成管理十分困難。比如2008年雪災,造成的供電設備嚴重損壞,發電受阻,全國大部分省份都受到影響,其中因災害停運供電線路36740條,停運變電站2018座,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和工農業生產造成了重大的損失。

        6.現行電價機制

        電價是供電企業的生命線,合理的電價對供電企業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也是影響供電企業財務狀況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國電價由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審批,省級供電實行統一的銷售電價政策,供電企業沒有電價的制定權,也沒有獨立的輸配電價形成機制。供電企業為滿足國民經濟對電力的需求,大規模的供電建設在全面提速,供電建設帶來巨額成本在不斷上升,而電價政策的實施造成利潤空間不斷減小,從長遠來看,不能滿足人們對電力資源的需求,也會影響一國的經濟。

        三、財務風險的防范與控制

        1.增強企業員工的財務風險意識

        對企業員工進行一定的財務管理知識培訓,灌輸合法經營理念,增強他們認識風險、分析風險和防范風險的能力,從源頭上筑牢風險防范的堤壩;應注重財會隊伍建設,打造出一支業務素質過硬、專業知識水平強的財務人員隊伍,提升其準確的職業判斷能力,增強對財務風險的敏感性,提高解決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提升企業財務管理水平。

        2.加強內部控制力度

        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機制是防范財務風險最重要的基礎和保障,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推進,供電人財物集約化管理工作正處于積極推進,企業各層級職能定位也正發生深刻變化,供電企業在全面貫徹落實國家法律法規及上級公司相關規章制度的基礎上,亟需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以適應公司集團化運作和集約化管理,應以強化財務稽核監督功能為目標,構建以風險為導向,以標準化業務流程和內控制度為基礎, 以財務評價與財務稽核為監督手段,以信息化技術為支撐的內部控制體系,加強對企業經濟活動的風險控制。

        3.創新融資方式,加強籌資風險管控

        供電企業在爭取向銀行貸款同時應拓寬融資渠道,應嘗試擴大運用企業債券、短期融資券、信托計劃、銀行票據等融資方式,將企業融資需求轉化為金融資源。通過擴大直接融資的規模和比重,對融資增量結構調整,可加快資金周轉,提高公司資金使用效率,優化資產結構,改善債務結構,降低融資成本;同時,積極研究推進整體上市工作,借助資本市場籌集供電建設資本金,建立科學、高效的內部運作機制,構建有利于供電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新型資本結構;對于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因素,供電企業可與保險公司進行合作,將風險轉移,使成本降低。建立健全籌資管理機構。在風險管控方面,為加強管理者對籌資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增強企業責任感,供電企業應成立專門的籌資預測管理機構,建立業績考評與籌資管理掛鉤體制,強化籌資過程管理,降低籌資風險。

        4.積極探索電費回收新方式

        電費回收工作是供電企業經營財務工作的重中之重,針對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供電企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修訂完善應收賬款管理考核辦法,制定領導責任制,建立用戶實時欠費預警平臺;第二,加強用戶資信評估,建立用戶資信檔案,定期開展用戶資信分析,關注企業用戶生產經營情況及財務狀況,對企業用電信用實行動態評價管理,便于及時采取應對措施,使電費回收風險處于可控狀態;第三,對經常欠費或惡意欠費的用戶,堅決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并通過法律手段維護供電企業的合法權益;第四,嘗試采用預繳電費、銀行代扣代收等方式,將當前先用電后繳費方式改變成用電前或用電過程中隨時收取的方式,減少欠費的發生。

        5.深入電價政策研究

        合理的電價形成機制,關系到供電企業能否健康發展,這也是一國經濟穩步上升的前提。對此,供電企業應就對當前電價管理現狀以及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對策,爭取國家電價政策傾斜;加強與相關政府部門匯報溝通,積極反映當前供電企業生產經營所遇到的困難并就電價調整提出相關建議,爭取相關政府部門支持;加強和發電企業、重點企業用戶的定期溝通,力爭在電價調整中達到雙贏。

        四、結語

        面對市場經濟環境下所產生的風險,應當防范控制好供電企業的財務風險,建立風險的識別、控制體系,保證供電企業能夠正常安全的運營。

        參考文獻:

        [1]王仁明.電網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與控制研究.[D]蘭州大學,2008.

        第3篇:農村財務風險防控點范文

        關鍵詞:國有施工企業;社保基金;財務管理;風險防范

        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是促進我國社會、經濟和諧發展的重要因素,社保作為社會保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民生、經濟的發展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使居民勞動者通過社保來解決看病、養老等問題。企業足額征繳社會保險基金,不僅履行了社會保障體系賦予的基本義務,更能減輕企業自身社會職能負擔。按我國相關規定企業社保基金費用由職工與企業共同承擔,其中企業繳付比例大于職工個人,某些企業出于逃避責任、降低成本等目的,謊報員工數量、工資、拖欠社保費用等,不僅損害了職工的個人利益,也對社保基金的征繳帶來嚴重隱患。因此本文以國有施工企業為例,對社保基金征繳的財務管理進行研究,以保障社保基金征繳工作的有序進行。

        一、目前國有企業社保基金征繳中出現的財務管理問題

        (一)老齡化風險。目前老齡化問題在各個國家都較為嚴重,我國老齡化問題也呈上升趨勢,因此,為解決勞動者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后的基本生活保障問題,從而出現了社保。具體來說,社保是一項繳費型保險,由勞動者單位按月進行繳費,當參保者達到法律規定的參保年限后,即可領取每月定額的金額,保障退休后的設生活。就目前來說我國人民的生存壽命不斷增加,社保繳費人群所實際享受的保障年限也隨之變長,遠遠超過了繳費期限,因此,就出現了很大的反差,這對社保基金支付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二)征繳渠道風險。根據目前我國的征繳基金狀況來看,參保單位多為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國家機關等,另外,我國雖將各形式企業、外貿、鄉鎮所有制企業、個體工商戶也納入征繳范圍,但這些企業相對來說不具有穩定性,資金收入也會出現變化浮動,營業狀況不佳或是經營者的參保意識不足導致不能按時、按額繳納等。另外,我們國家即將進入老齡化階段,退休人員眾多,退休人員的工資主要依靠在職職工和國有企業上繳的養老保險費,而這些資金又難以在第一時間足額上繳。除此之外,在我國農村群體中,因收入較低、政策宣傳不到位等觀念的影響,導致多數人不具備參保意識。(三)繳費基數稽核和繳費人數稽核。社保繳費人數是社保征收的重要基礎,因此這就需要相關人員熟悉掌握社保繳納人數數額。這也是我國社保征繳的明文規定,具體條例為《社會保險征繳填列》,其中明確列出,繳費單位必須要每月定時、定額向保險機構征繳保險費用。但在實際的征繳工作中,部分單位并沒有根據要求進行,而是以年的方式進行申報,基數核定后一年不變的方法。以此來判斷參與參保單位和參保人的繳費基數和人數申報是否準確,有無少報、漏報現象,這也是確保社會保險費足額征收,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基礎。此外,對于國企施工單位來說,社會保障的征繳的難度除上述外,其主要原因則是施工企業的項目中的大型項目,投入的資金額也相對加大,但在施工具體的環節中人員的流動性也較不固定,因此這就增加了社保征繳的難度。(四)基金監管風險。為了保證基金監管工作的開展,我國專門設立了各種監管控制制度來進行監督管理,如人大監管、國家行政監管、社會監管、基金管理內控部門,但在具體的執行管理環節中主要有國家行政監管部門負責,對保險行政部門、審計部門進行監督。而政府監管的目的則是依據所特有的行政資源來降低社保基金征繳過程中出現的風險,通過法律政策來約束參保單位。但這就需要參保單位根據法律政策制定合理的法規以及防范機制。

        二、社保基金征繳財務風險防范機制構建

        (一)社保基金征繳財務風險防范機制的構建原則。以上對基金征繳財務風險因素做出了分析,那么這就需要建立一定的財務防范機制的防范措施,因此,這就建立一定的防范制度,具體為以下:(1)目的性原則,在目的性原則中,首先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防范機制,同時在制定防范機制上要根據目的、預計征繳工作中出現的少繳等現象,保障社保基金的足額征繳。(2)謹慎性原則:在社保基金征繳財務風險防范機制的構建中,還需要堅持謹慎性原則。具體來說,謹慎性原則貫穿整個基金征繳中,需要相關人員隨時保持謹慎,同時在辦理過程中一定要嚴謹細致,要綜合多種因素來進行防范,同時對每一筆業務都要進行嚴格把關。(3)及時性原則:在及時性原則中主要是在進行征繳活動時,相關人員需要對每一筆征繳工作的金額進行確認和對賬確認,確保賬實相符,同時還要及時傳遞基金征繳信息來滿足財政、審計等工作的開展。從而降低社保基金征繳中的風險。(4)易操作性原則:社保基金的易操作性主要是針對開展的征繳業務涉及的,那么這就需要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以現實情況為基礎制定操作程序,便于工作人員的靈活運用,從而降低風險。(二)社保基金征繳財務風險防范機制。(1)制度風險防范機制;制度的建立可以保證工作順利的開展,起到約束作用,而社保基金征繳制度防范機制的建立目的是來保證社保基金可以按時按額的繳費和保存,進而最大程度的來防止財務風險的發生率,同時還可以保護參保人的權益。(2)國家法規制度層面;若想要最大程度的避免社保基金征繳的財務風險,不僅要完善科學的風險防范機制,同時還需要通過完善的法律來規范少繳、漏繳、非法挪用等現象。此外,在制定這些法律法規時,還需要根據現實狀況針對性的進行,并進行及時調整更新,進而保證基金征繳順應形勢發展。(3)地方補充制度側面;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而各城市的經濟發展也不同,因此這就需要在制定社保的繳費金額中,根據各地的人員的工資水平、人口結果、就業狀況來設置相應的繳費金額。(三)保存風險防范機制。風險防范機制的建立是為了保證征繳社保金額和其它資金的分賬核算,做到專款專用,以下對此做出分析論述。(1)征繳到位基金收入戶的防范;國有企業通常在征繳社保基金采用先進辦理繳費,但這種方式的繳費肯定牽扯大量的貨幣資金,因此這就需要加強貨幣資金的管理工作。如在財政部的《社保基金財務》制度中明確規定,征收部門必須要設立專有的銀行賬戶,對征繳的保險基金進行分類管理,此外,銀行還必須對征繳基金數額進行及時的清算和分類管理,這樣一來則可以有效的避免社保基金被挪用等違法現象。另外,從繳費的角度來看,社保基金數額較大,因此這也成為各銀行的重點業務。因此,這就需要企業在社保合作方的選擇中嚴格篩選。與此同時,還需要加強對社保基金的征收管理,以及社保基金征繳方式的定期檢查,對有關工作人員、繳費單位和參保者不定期地對所合作銀行的運行情況、業務效率等進行評價。(2)征繳到位基金劃入財政專戶的防范;我國社保法要求,對所有征繳的資金應及時轉入相關的財政賬戶中,但在實際的工作中具有一定難度,因此還需要對此問題進行防范管理。具體來說對財政資金的管理中主要是由各地區的財政部門,它們將資金全都存入國庫科開設的同一賬戶中,具體來說,這一賬戶就相當于是一個儲蓄銀行,社保基金就是其中的一個儲戶,但這些儲戶無法獲取屬于自己的存款被貸出后可收回的幾率,因此,這就需要對其進行專門的管理以及預算管理工作,對其進行防范處理,使用戶可以清楚的了解自己的基金狀況。此外,在這一環節中除往來單位外,還需要邀請第三方見證,并保存好對賬記錄,再由各方參與者進行簽字確認。此外,在執行預算管理制度時,還需要對社保基金的資金流進行科學、合理、準確的分析,從而及時發現其中有可能出現的財務風險問題,降低財務風險的發生率。(四)內外稽核風險防范機制。內外稽核風險防范機制的展開主要是借助《社會保險稽核辦法》為基礎,從而制定的切實可行的核查方法,并通過對繳費主體和經辦機構內部堵塞征繳財務漏洞,來保證基金的按時、按額收繳。(1)外部稽核;外部稽核的實施主體主要是繳費單位、正交人、工資基數、險種、數量、參保人的身份核定進行,同時還包括稽查人員的參與來進行日常的稽核工作,其稽查工作主要是舉報稽核的業務特點確立被稽查對象,并提前3日將需要準確的材料被通知稽查對象,同時還要對其提供現場的資料:工資收入、賬冊、財務報表等。此外,為了最大程度的保證稽核工作的高效開展,還應在稽核的同時做好記錄,為公平、公正、公開來奠定基礎,若在此過程中出現不配合現象,可以將具體原因一一標明。(2)內部稽核;內部稽核工作主要是在社保基金征繳的安全基礎進行。由社保經辦機構內設的稽核對本機構經辦業務流程的規范性、基金預算執行、基金核定、征繳、支付、上解下撥調劑情況等的進行檢查,主要的設立目的是為了保證稽核工作的正式和公正性。此外,還可以通過委托會計或是審計單位來盡心內部稽核工作,進而最大程度的保證稽核環節中的財務管理工作。(3)現場確認防范機制;社保基金數額較大,因此,為了最大程度的對社保基金的征繳,還需要加強社保基金的擴面征繳現象,因此,在具體的執行中可以通過現場確認機制進行財務風險。具體來說,在實際的工作中可以由社會保險經辦負責人員和被檢查單位的負責人進行交談,并對實際的工作地點進行實際的了解,進而全面的了解征繳單位的整體運營狀況、財務資金周轉狀況、人員規模、年齡結構等,同時通過這種全面的了解還可以及時發現財務報表等種的問題,同時還可以借此機會對征繳單位種個體參保人員的申報資料進行現場認證,審核提供資料的真實性,進而保證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實性。(五)社保基金征繳財務風險防范機制實施的保障條件。(1)財務綜合管理平臺的建立;在時展的帶領下,大數據信息網絡時代也快一步的進入到了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使得瑣碎復雜的事務變得簡單。因此,在對社保基金征繳的財務管理工作中可以借助大數據時代中的特點,通過計算機的處理技術建立一個社保基金數據庫和信息網絡建設的平臺,進而實現多方對基金征繳工作的動態監督了解。(2)實現數據處理標準化和規范化;以上提到了要充分利用大數據信息網絡技術建立財務綜合管理平臺,除此之外還可以借助大數據的處理方式處理賬務,如此一來既能節省信息儲存的空間,同時還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工作人員的勞動量。同時還可以利用大數據來進行數據的保存工作,如先對工作人員來劃分權限,使其對制定區域的財務數據進行保存,再通過遠程控制實現對基金財務的核算處理、報表編報、銀行對賬等工作。另外,通過這種方式還可以實現對數據的集中管理,做到主管單位查詢下級單位財務數據,增強財務信息的透明度。(3)實現管理部門數據互通:通過大數據的管理方式還可以打通財務平臺的傳輸通道,使各單位之間的數據實現共享,并通過對賬程序,來有效的監督各單位的工作,實現事后被動管理向事前事中主動管理的轉變。(六)高素質征繳隊伍的建設(1)以提高業務水平為目的坐實業務的培訓工作;培訓是提高工作人員業務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這就需要國企定期組織開展培訓工作,同時在進行培訓工作時還應將培訓分為兩大板塊:崗前培訓、拓展培訓,在崗前培訓中主要培訓相關人員的日常業務知識;拓展培訓則側重前瞻性、防范性的業務延伸。與此同時,在進行培訓時還需要合理調整工作人員的時間,也可以利用目前最為新型的網絡學習進行遠程學習。(2)定期開展崗位流動,合理優化資源;為了最大程度的實現國企施工企業社保基金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可在合理的時間定期開展崗位輪換制,借此有效防止有可能出現的腐敗現象,同時還可以使各崗位人員了解各部門工作,進而提高工作效率。(3)加強勤政廉潔作風建設,構建執政為民的干部隊伍;干部隊伍通過媒體對違規事件、涉案人員進行懲治報道及參觀警示教育基地等方式來不斷的增強基金管理人員的法紀關鍵,并始終保持警鐘長鳴,進而實現干部人員等相關工作中的勤政廉潔作用,為社會保險事業的發展夯實基礎。(4)結合財務平臺的建立和實施,搞好權限管理;在新形勢的發展中,若想要提高社保財務管理工作,必須要與時俱進跟上時展,將信息處理技術應用到社保財務管理中,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此外,通過信息技術建立共享平臺,對各部門單位之間的權限劃分還可以提高協同率,并有效避免當問題出現后的互相推諉現象,同時還可以通過互聯網來了解社保基金的動態,防止惡意挪用。

        三、結論

        綜上所述,社會保險制度是保障人民生活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制度,但就當前來說,我國國有企業在社保基金征繳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對國企和繳費者帶來了影響,因此,這就需要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建立相關的防范制度,保證社保基金按時足額征繳到位,使基金安全、完整、規范運行。

        參考文獻:

        [1]金春林.淺析社會保險基金征繳中的難點和對策[J].納稅,2019,13(27):216.

        [2]黃家強.社保費稅式征繳轉換中的權責交接與制度接洽[J].稅務與經濟,2019(05):73-80.

        第4篇:農村財務風險防控點范文

        摘 要:新醫改方案在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監管機制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文章主要分析新醫改背景下醫院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并對解決問題的對策作一些探討。

        關鍵詞 :新醫改 公立醫院 財務管理

        一、新醫改出臺的背景

        1978年以來,我國的醫療體制產生了很大的變化。隨著經濟體制的市場化,醫療衛生機構由以前的單純公益機構變為包含著市場、商品等多重因素的機構。這些改變盡管和全國的大方向一致,但因為醫院特殊的社會功能,“看病難,看病貴”的現象也日益嚴重,使醫療機構受到許多老百姓的詬病。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自2009年起,我國相繼出臺了一些法律法規以推進新型的醫療改革,新醫改便由此展開。

        新醫改方案的出臺,恰逢世界格局發生天翻地覆變化之際,這是百年難遇的一個大變革的時代。2008年由美國引起的金融危機,最終蔓延成為全球性的經濟危機。不僅僅是經濟危機,食品、藥品的危機和公共衛生的危機是近年的又一焦點所在。頻發的生產安全事故、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引發的食品安全危機都是對我國的嚴峻考驗。面對甲型流感的肆虐,WHO剛剛將其流行病預警提高到了最高級別。公共危機的頻發促使我們重新審視過去的發展路徑。

        新醫改著重突出醫院的公益性。長期以來,由于政府投入不足等原因,公立醫院形成了“以藥補醫”的模式,公益性淡化。公立醫院既然姓“公”,政府就要承擔投入責任,而目前政府直接投入一般只占公立醫院總收入的6%—8%,公立醫院的公益性的體現不能寄希望于公立醫院的長期虧損經營,而是應該通過強化政府責任,增加政府的投入來保證。各級政府應該負擔起公立醫院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大型設備投資,資助公立醫院的重點學科建設和補償其政策性虧損。同時,還應該加大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的投入,完善我國的醫療保障體系和醫療救助體系,通過全民醫保和公立醫院為主體的醫療服務體系,實現“人人享有基本衛生健康”的目標。

        二、公立醫院及財務管理的相關概念

        1、公立醫院的概念。公立醫院是具有公益性質的國家醫療機構,是由政府出資建立的。在國家醫療改革之前,公立醫院的性質是國家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直接與國家財政緊密相連。對于醫院相關工作人員的薪酬福利都是經過國家財政撥款進行支付的,并且醫院嚴格遵守收支平行的原則。

        2、財務管理的概念。醫院財務管理指的是醫院在日常運營管理過程中涉及到財務方面的管理工作。財務管理主要包括:控制、預算、成本分析以及財務情況評估等幾方面的內容,醫院財務管理與企業財務管理有著一定的關聯性,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差別。醫院的財務管理要謹遵服務優質、價格合理、成本低廉以及收益最大化等幾方面的宗旨。

        三、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的職能

        財務的本質指的是財務的內部聯系,醫院財務管理的中心思想是以相對較小的成本來獲得理想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醫院財務的本質直接決定了其財務管理的職能所在,財務管理的職能主要包括:籌資職能、分配職能以及監督職能。

        1、籌資職能。醫院在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過程中,資金的消耗是必然的,醫院的財務部門必須籌集醫療服務所需要的資金來使醫院能夠維持正常的運轉,這就體現出了財務管理的籌資職能。公立醫院的籌資途徑主要有三條:一是財政撥款;二是主管部門所下發的一些非財政性資金;三是醫療收入資金。

        2、分配職能。醫院的財務部門不僅要對資金進行及時籌集,以維持醫院的正常運營,同時還要對所籌集到的資金進行合理有效地分配,使資金能夠被有效利用。在分配過程中主要的表現方式是對勞動資料、勞動對象以及職工薪酬福利的分配。醫院所籌集的資金,在進行成本補償后會形成結余。根據我國相關規定,醫院在向主管部門上繳超收藥款后,按照職工福利基金、事業發展基金等方式進行資金有效分配。財務分配職能能夠使成本與收益相協調,最大限度地降低服務成本,使醫院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提高。

        3、監督職能。除了籌資職能和分配職能之外,醫院財務管理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職能就是監督職能,有效的財務管理不僅能夠反映出醫院資金使用情況,而且還能夠及時發現在內部管理過程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為了協調醫院內外財務關系,國家在醫院財務管理方面制定了相關法律法規來確保其財務管理的監督職能能夠充分發揮,使醫院相關負責人能夠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積極對醫院的運營情況實行監督。

        四、公立醫院財務管理模式在新醫改形式下存在的問題

        財務管理是醫院管理體系中極為重要的一環,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應與時俱進,充分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

        1、缺乏固定資產長期監督機制。公立醫院長久以來實行的財務制度無法適應新醫改的要求,使許多醫院沒有一套科學嚴密的固定資產監管體系,導致醫院的固定資產管理存在不少漏洞及缺口,主要有賬實不一、賬賬不符等。例如有時新購入的設備可能未及時入賬卻已投入使用;有時設備已經報廢處置,實物并不存在卻沒有做出相應的賬目變更;尤其是許多醫院不計算設備的折舊情況,使得醫院的真正資產無法準確估計。

        2、缺少行之有效的預算管理。公立醫院一直以來是傳統的事業單位,各級負責人和管理者都已習慣實行多年的管理模式,并不注重科學管理體系的建立。其預算報表往往主要是以上一年的財務狀況為根據,目的是為了向上一級主管機構報告當年的工作任務完成情況以獲得下一年度的資金撥款。故而,預算缺乏應有的計劃性、目的性以及主動性。

        3、財務分析未引起足夠重視。醫院會計僅僅注重于賬目的清算審查及其上報,從而忽視了對財務報表的分析研究環節,導致做出的財務報告只著眼于過去,未放眼于未來;只重視了相關貨幣信息,卻忽視了非貨幣的信息;只關注經營項目的成果,卻不在意其社會影響的價值……以至于不能把真實準確的決策信息提供給醫院的管理者,容易造成整體決策的失誤。

        4、缺乏強有力的資金監管體系。傳統的以科室為基本單位的管理模式,制約著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的統籌性和全局性。因而在醫院的重建維修以及醫療設備的引進中產生了大大小小的資金黑洞,“小金庫”現象也屢禁不止,嚴重的影響著醫院的資金使用效率,同時也嚴重阻礙了醫院的可持續發展。

        五、對于新醫改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方面的一些建議

        隨著我國醫療改革不斷地深入,公立醫院的財務管理問題層出不窮。為了能夠使公立醫院在這復雜的新形勢下做好財務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樹立正確的財務管理風險防控意識。醫院管理人員應當樹立正確的財務管理風險防控意識,正確認識財務風險的意義。可以采取繼續學習教育的形式,請一些專業人士來為相關工作人員普及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將“財務風險意識”真正融入到醫院的財務管理全過程中去。

        2、對醫院內部控制力度進行加強。一些公立醫院由于規模等問題的影響,其內部控制情況較為松散。對此,應加強其內部控制力度,其中加強對醫院內部工作人員的管理就是最直接有效的管理方式。首先,應當完善醫院財務管理規章制度,做到醫院財務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同時,建立健全醫院財務管理系統,將管理層及各級相關工作人員的實際工作情況與醫院內部財務控制相統一,從而提高工作人員對于醫院財務控制制度的自覺執行意識、業務素質以及風險防范意識。其次,安排一些綜合能力強的人員從事醫院財務管理工作,完善醫院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提高醫院財務管理部門的工作效率。建立健全財務預測分析體系,對于日常各個科室所上報的數據積極進行財務分析,及時整理出能夠有效反映出醫院實際運營情況的財務信息報表。最后,完善醫院投資決策機制,不能盲目地運用主管決策和經驗決策方式,應當采取民主決策的方式,積極采納對醫院控制管理有意義的建議及意見,綜合研究之后再進行最終決策。對于醫院投資方面,應當全面地對投資環境調查分析之后進行決策,意見統一之后再進行投資,以降低財務風險的發生機率,避免醫院經濟損失的發生。

        3、完善財務管理監督體系。公立醫院應當積極完善自身財務管理監督體系。安排專職人員對醫院日常資流動情況進行監督把關。醫院應對其現有資金以及借貸資金進行有效利用,在對在進行醫療器械、醫療藥品的采購以及員工福利待遇的發放方面采取透明化方式進行管理,在對專科醫療儀器藥品的購買時采用公開招標的方式進行購買,對庫存藥品的準確性進行預算,并進行緊密監督,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做到最大限度的降低醫療運營成本,為醫院爭取更多的效益。

        4、降低應收賬款限額。醫院在收住病人時常常會發生拖欠醫療費的現象。醫院要想做自身好財務管理工作,必須采取一定措施來控制這種現象的發生。對此,醫院可以采取降低應收賬款限額的方式來控制和防止拖欠或者惡意欠款現象的發生。醫院應當號召各個科室的醫務人員考慮醫療成本支出,盡量做到既能保證醫療質量又能降低成本費用,從而使醫院財務管理工作能夠順利進行。

        六、結束語

        通過本文論述,不難看出新醫改背景下對公立醫院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也必然要其承擔其更多的社會責任,在此形勢之下,建立新的財務管理模式對公立醫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也有利于醫院的可持續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玲,等.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及其保障措施[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10(4).

        [2]馬淑梅.新醫改下我國醫院財務管理研究[J].財稅論壇,2011(4).

        [3]張智慧.新醫改條件下加強公立醫院財務管理淺析[J].經濟研究導,2012(15).

        [4]周洪山.龍向林.醫院財務管理研究現狀文獻綜訴[J].經濟師,2011(11).

        [5]林自軍.淺議我國縣級醫院財務管理問題[J].現代經濟信,2009(23).

        作者簡介:

        第5篇:農村財務風險防控點范文

        政策性銀行的商業性信貸業務

        能更好地實現機構財務上的可持續

        我國農業政策性銀行不追求盈利,目標是實現政府的政策性目標,但是從事農業政策性信貸業務的財務績效并不理想,甚至出現虧損。農業政策性銀行為了自身的生存可能會越位或缺位,以政策性信貸資金開展商業性信貸業務而背離政策性目標初衷。商業性貸款業務的開展,極大地改善了農業發展銀行的財務績效。

        從盈利性分析看。表1顯示,從2005年至2011年農業發展銀行資產收益率不斷提高,2011年為0.366%。同商業銀行(截至2011年年末資產收益率1.28%)比較,整體水平偏低。從2005年至2011年農業發展銀行資本回報率不斷提高,2011年為21.1%。同商業銀行(截至2011年年末資本回報率20.4%)比較,水平相當。2005年農業發展銀行成本收入比50.42%,2011年降為44.70%。說明農發行經營效率得到提高。

        從安全性分析看。一是不良貸款率。農業發展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及占比明顯下降。不良貸款率由2005年的10.2%降到2011年的1.46%。不良貸款余額由2005年的798.6億元,降到2011年的274.46億元。二是資本充足率。截至2010年農業發展銀行核心資本充足率為3.04%,資本充足率為6.06%。國外政策性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普遍高于商業銀行,如印度為39.05%,泰國為20.63%,農業發展銀行資本充足率偏低,沒有達到監管當局的資本充足率8%和核心資本充足率4%的要求,因此應該補充其資本金。三是資本比率。2005年農業發展銀行的資本比率為2.33%,到2011年資本比率降為1.82%。說明農業發展銀行抵御風險能力下降。四是資產負債率。2005年農業發展銀行資產負債率是97.67%,2011年資產負債率提高到98.18%。由此我們可以算出財務杠桿為55倍。說明目前農業發展銀行資產負債率偏高,財務風險較大。

        通過對農業發展銀行財務績效的分析,我們發現商業性貸款業務的開展,極大地改善了農業發展銀行的財務績效,其不良貸款率不斷降低。雖然,資產收益率偏低,由于財務杠桿較大,導致資本回報率較高。但資產負債率偏高,財務風險較大,資本充足率偏低。

        商業性信貸對政策性信貸的排擠

        農業發展銀行為了追求財務績效,會越來越傾向于農業商業性信貸業務,其行為模式變得越來越像商業銀行,商業性貸款業務相對于政策性貸款業務增長較快,而政策性支農貸款業務增長規模和幅度放緩。截至2011年末,農業發展銀行共有30個省級分行、303個地(市)分行和1657個縣級支行,服務網絡遍布除自治區外的中國大陸地區。從機構來看,其在鄉鎮等基層沒有分支機構,主要直接服務對象不是農戶,政策性的支農信貸資金無法直接有效地惠及農戶。

        從政策性貸款業務看。表2顯示,截至2011年累放糧棉油收購貸款4326.8億元,農業科技貸款62.94億元,專項儲備貸款458.68億元。主要政策性貸款業務穩步增長,由2007年的3028.66億元,逐年增長,到2011年達到4848.42億元,與2007年相比,增長了0.6倍。

        從商業性貸款業務看。表2顯示,截至2011年末,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加工企業貸款1561.1億元,農業小企業貸款75.87億元,農業生產資料貸款79.93億元,農村流通體系建設貸款102.21億元,累計發放農業綜合開發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貸款3278.4億元,支持2139個項目。主要商業性貸款業務快速增長,由2007年的1593.53億元逐年增長,到2011年達到5097.51億元,與2007年相比增長了2.2倍。

        農業發展銀行的市場定位與資金來源

        市場定位

        從國際經驗看, 政策性銀行的職能定位和業務范圍是一個動態調整的過程。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業經濟轉型、城市化發展及產業化的特點,政府應該及時調整政策性銀行的職能定位和業務范圍,但是應該盡量明確農業政策性金融業務和農業商業性金融業務的邊界和范圍,不可任由政策性銀行的業務規模無節制地擴張, 必須強化農業發展銀行的政策性支農定位,限制其開展商業性信貸業務。

        隨著農村經濟和金融環境的變化,應該動態調整農業發展銀行的職能定位和業務范圍。農業發展銀行自1994年成立以來,與時俱進地調整業務范圍,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1994年成立至1998年3月,主要業務為糧棉油收購貸款、儲備貸款和調銷貸款,同時承擔農業開發、扶貧等專項貸款以及糧棉企業加工貸款等;1998年3月至2004年7月,專司糧棉油收購信貸業務;2004年7月國務院第57次常務會議以來,農業發展銀行的業務范圍逐步拓展,先后開辦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加工企業貸款、小企業貸款和農業科技貸款、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綜合開發貸款等商業性業務。

        2004年以來,農業發展銀行的業務范圍得以拓展,逐步形成了以糧棉油收購貸款業務為主體,以農業產業化經營和農業農村中長期貸款業務為兩翼,以中間業務為補充的“一體兩翼”業務新格局。表3顯示,2007年以來,農業發展銀行不斷拓展新的業務,積極支持新農村建設。

        農業發展銀行提出“十二五”時期實施“兩輪驅動”業務發展戰略:一是著力發展以糧棉油收儲、加工、流通為重點的全產業鏈信貸業務;二是著力發展以支持新農村建設和水利建設為重點的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信貸業務。

        當前,農業發展銀行應該將貸款支持對象擴大到農林牧副漁生產、加工轉化及農業科技等更廣泛的農村經濟領域。加大對農業綜合開發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信貸投放力度,加大對農業科技的貸款支持力度。

        資金來源

        農業發展銀行的資金來源渠道日益多元化,市場化發債融資比重不斷上升,對中央銀行再貸款的依賴性不斷降低,從而農業發展銀行對中國人民銀行基礎貨幣的影響不斷降低。

        從融資渠道看。一是發行金融債券。農業發展銀行從2004年408億元發債規模到2011年的4472.7億元,增長了近11倍。二是吸收存款。農業發展銀行的存款包括企業單位存款、財政存款和特種存款以及同業定期存款。截至2011年末總計3882.1億元。其中企業單位存款占74%,財政存款和特種存款占21%,同業定期存款占5%。三是向中央銀行借款。農業發展銀行再貸款規模從2004年的6099億元逐年下降,到2011年降到2720億元(見表4)。

        從資金來源的變動趨勢看。農業發展銀行發行的金融債券余額占比由2004年的6%增長到2011年的64%,再貸款余額由2004年的84%降低到2011年的14%,存款余額由2004年的10%提高到2011年的22%。農業發展銀行的資金自給率由2004年的16%提高到2011年的85.62%(見表5)。

        農業發展銀行的資金來源也決定其應該堅持政策性支農的市場的地位。農業發展銀行依靠政策性銀行身份獲得政策扶持,并利用國家信用可以低成本的籌資來開展農業商業性信貸業務,會導致與商業銀行進行不公平競爭。

        政策建議和對策

        補充資本,建立持續穩定的財政補償機制。農業政策性銀行在世界各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而獨特的作用。農業政策性銀行普遍享有政府注資、稅收優惠、風險分擔等顯性或隱性支持,其發展依賴長期、穩定、低成本的資金來源。在國家財政補貼的基礎上一般具備財務可持續性。目前,政府沒有建立對農業發展銀行持續穩定的財政補償機制,對于農業發展銀行在財稅和貨幣政策方面給予扶持的力度不夠,農業發展銀行資本充足率較低,因此有必要早日建立財政對農業政策性銀行的補償機制,國家應該對其注資,補充資本金,并對其政策性不良資產進行剝離。

        重視政策性目標實現的考核,構建科學合理的社會績效評價體系。目前我國缺乏對農業發展銀行的社會績效評價體系。對于農業政策性銀行的社會績效評價體系應該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財務績效,考察其財務是否可持續。另一方面是政策的發揮。在財政部的《金融企業績效評價辦法》中,我們可以發現,對政策性銀行的考核是比照商業銀行的標準來考核政策性銀行的績效,在政策性目標的實現方面考核和評價比較欠缺,比較重視財務績效表現的考核。因此有必要構建科學合理的政策性銀行社會績效評價體系,在考核政策性金融機構的績效時應該強調其社會績效,而不應僅僅是財務績效。同時,有必要對政策性銀行進行專門立法, 并實行單獨監管。

        向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批發資金,提高其市場化運作資金的效率。由于農業發展銀行與貸款需求小額、分散的農戶直接發生交易的成本太高,且信貸風險的防控難度較大。可以考慮由農業發展銀行向村鎮銀行、農村資金互助社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批發資金,既解決了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資金短缺問題,又可以有效地發揮農業發展銀行的政策性支農功能,提高其市場化運作農業政策性信貸資金的效率。

        深化內部改革,不斷提高經營管理水平。農業政策性銀行可以借鑒商業銀行的治理模式,建立規范的董事會(或理事會) 運作機制和內部約束機制;不斷強化內控建設和風險管理。培養和造就一支能夠切實進行高水平的貸款評審與風險管理的專業化隊伍,不斷提高信息技術在經營管理中的應用水平。適應新形勢和新農村建設的發展要求,大力推進內部改革,積極開展業務創新。

        (作者單位:中國傳媒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呼倫貝爾銀監分局)

        商業性信貸業務的開展

        對政策性銀行的影響—以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為例

        曲小剛 劉宏義

        農業發展銀行現在可同時開展農業政策性信貸業務和農業商業性信貸業務。農業政策性信貸業務體現農業發展銀行的政策性銀行定位,應該服務好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需要,充分體現政府的政策意圖。而農業商業性信貸業務使其能夠更好地實現財務上的可持續。但是,當農業發展銀行同時開展農業政策性信貸業務和農業商業性信貸業務時,資金總量有限,出于財務績效考慮,其農業商業性信貸業務會對農業政策性信貸業務產生排擠,政策性的支農定位會變得模糊起來,農業發展銀行為了追求財務績效,往往會越來越傾向于農業商業性信貸業務,其行為模式變得越來越像商業銀行。同時農業發展銀行利用國家信用可以低成本地籌資來開展農業商業性信貸業務,與商業銀行進行不公平的市場競爭。鑒于此,有必要思考農業發展銀行同時開展農業政策性信貸業務和農業商業性信貸業務的經營模式是否合理,農業政策性銀行到底應該如何兼顧政策性支農目標的實現和機構自身財務的可持續問題。

        政策性銀行的商業性信貸業務

        能更好地實現機構財務上的可持續

        我國農業政策性銀行不追求盈利,目標是實現政府的政策性目標,但是從事農業政策性信貸業務的財務績效并不理想,甚至出現虧損。農業政策性銀行為了自身的生存可能會越位或缺位,以政策性信貸資金開展商業性信貸業務而背離政策性目標初衷。商業性貸款業務的開展,極大地改善了農業發展銀行的財務績效。

        從盈利性分析看。表1顯示,從2005年至2011年農業發展銀行資產收益率不斷提高,2011年為0.366%。同商業銀行(截至2011年年末資產收益率1.28%)比較,整體水平偏低。從2005年至2011年農業發展銀行資本回報率不斷提高,2011年為21.1%。同商業銀行(截至2011年年末資本回報率20.4%)比較,水平相當。2005年農業發展銀行成本收入比50.42%,2011年降為44.70%。說明農發行經營效率得到提高。

        從安全性分析看。一是不良貸款率。農業發展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及占比明顯下降。不良貸款率由2005年的10.2%降到2011年的1.46%。不良貸款余額由2005年的798.6億元,降到2011年的274.46億元。二是資本充足率。截至2010年農業發展銀行核心資本充足率為3.04%,資本充足率為6.06%。國外政策性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普遍高于商業銀行,如印度為39.05%,泰國為20.63%,農業發展銀行資本充足率偏低,沒有達到監管當局的資本充足率8%和核心資本充足率4%的要求,因此應該補充其資本金。三是資本比率。2005年農業發展銀行的資本比率為2.33%,到2011年資本比率降為1.82%。說明農業發展銀行抵御風險能力下降。四是資產負債率。2005年農業發展銀行資產負債率是97.67%,2011年資產負債率提高到98.18%。由此我們可以算出財務杠桿為55倍。說明目前農業發展銀行資產負債率偏高,財務風險較大。

        通過對農業發展銀行財務績效的分析,我們發現商業性貸款業務的開展,極大地改善了農業發展銀行的財務績效,其不良貸款率不斷降低。雖然,資產收益率偏低,由于財務杠桿較大,導致資本回報率較高。但資產負債率偏高,財務風險較大,資本充足率偏低。

        商業性信貸對政策性信貸的排擠

        農業發展銀行為了追求財務績效,會越來越傾向于農業商業性信貸業務,其行為模式變得越來越像商業銀行,商業性貸款業務相對于政策性貸款業務增長較快,而政策性支農貸款業務增長規模和幅度放緩。截至2011年末,農業發展銀行共有30個省級分行、303個地(市)分行和1657個縣級支行,服務網絡遍布除自治區外的中國大陸地區。從機構來看,其在鄉鎮等基層沒有分支機構,主要直接服務對象不是農戶,政策性的支農信貸資金無法直接有效地惠及農戶。

        從政策性貸款業務看。表2顯示,截至2011年累放糧棉油收購貸款4326.8億元,農業科技貸款62.94億元,專項儲備貸款458.68億元。主要政策性貸款業務穩步增長,由2007年的3028.66億元,逐年增長,到2011年達到4848.42億元,與2007年相比,增長了0.6倍。

        從商業性貸款業務看。表2顯示,截至2011年末,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加工企業貸款1561.1億元,農業小企業貸款75.87億元,農業生產資料貸款79.93億元,農村流通體系建設貸款102.21億元,累計發放農業綜合開發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貸款3278.4億元,支持2139個項目。主要商業性貸款業務快速增長,由2007年的1593.53億元逐年增長,到2011年達到5097.51億元,與2007年相比增長了2.2倍。

        農業發展銀行的市場定位與資金來源

        市場定位

        從國際經驗看, 政策性銀行的職能定位和業務范圍是一個動態調整的過程。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業經濟轉型、城市化發展及產業化的特點,政府應該及時調整政策性銀行的職能定位和業務范圍,但是應該盡量明確農業政策性金融業務和農業商業性金融業務的邊界和范圍,不可任由政策性銀行的業務規模無節制地擴張, 必須強化農業發展銀行的政策性支農定位,限制其開展商業性信貸業務。

        隨著農村經濟和金融環境的變化,應該動態調整農業發展銀行的職能定位和業務范圍。農業發展銀行自1994年成立以來,與時俱進地調整業務范圍,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1994年成立至1998年3月,主要業務為糧棉油收購貸款、儲備貸款和調銷貸款,同時承擔農業開發、扶貧等專項貸款以及糧棉企業加工貸款等;1998年3月至2004年7月,專司糧棉油收購信貸業務;2004年7月國務院第57次常務會議以來,農業發展銀行的業務范圍逐步拓展,先后開辦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加工企業貸款、小企業貸款和農業科技貸款、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綜合開發貸款等商業性業務。

        2004年以來,農業發展銀行的業務范圍得以拓展,逐步形成了以糧棉油收購貸款業務為主體,以農業產業化經營和農業農村中長期貸款業務為兩翼,以中間業務為補充的“一體兩翼”業務新格局。表3顯示,2007年以來,農業發展銀行不斷拓展新的業務,積極支持新農村建設。

        農業發展銀行提出“十二五”時期實施“兩輪驅動”業務發展戰略:一是著力發展以糧棉油收儲、加工、流通為重點的全產業鏈信貸業務;二是著力發展以支持新農村建設和水利建設為重點的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信貸業務。

        當前,農業發展銀行應該將貸款支持對象擴大到農林牧副漁生產、加工轉化及農業科技等更廣泛的農村經濟領域。加大對農業綜合開發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信貸投放力度,加大對農業科技的貸款支持力度。

        資金來源

        農業發展銀行的資金來源渠道日益多元化,市場化發債融資比重不斷上升,對中央銀行再貸款的依賴性不斷降低,從而農業發展銀行對中國人民銀行基礎貨幣的影響不斷降低。

        從融資渠道看。一是發行金融債券。農業發展銀行從2004年408億元發債規模到2011年的4472.7億元,增長了近11倍。二是吸收存款。農業發展銀行的存款包括企業單位存款、財政存款和特種存款以及同業定期存款。截至2011年末總計3882.1億元。其中企業單位存款占74%,財政存款和特種存款占21%,同業定期存款占5%。三是向中央銀行借款。農業發展銀行再貸款規模從2004年的6099億元逐年下降,到2011年降到2720億元(見表4)。

        從資金來源的變動趨勢看。農業發展銀行發行的金融債券余額占比由2004年的6%增長到2011年的64%,再貸款余額由2004年的84%降低到2011年的14%,存款余額由2004年的10%提高到2011年的22%。農業發展銀行的資金自給率由2004年的16%提高到2011年的85.62%(見表5)。

        農業發展銀行的資金來源也決定其應該堅持政策性支農的市場的地位。農業發展銀行依靠政策性銀行身份獲得政策扶持,并利用國家信用可以低成本的籌資來開展農業商業性信貸業務,會導致與商業銀行進行不公平競爭。

        政策建議和對策

        補充資本,建立持續穩定的財政補償機制。農業政策性銀行在世界各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而獨特的作用。農業政策性銀行普遍享有政府注資、稅收優惠、風險分擔等顯性或隱性支持,其發展依賴長期、穩定、低成本的資金來源。在國家財政補貼的基礎上一般具備財務可持續性。目前,政府沒有建立對農業發展銀行持續穩定的財政補償機制,對于農業發展銀行在財稅和貨幣政策方面給予扶持的力度不夠,農業發展銀行資本充足率較低,因此有必要早日建立財政對農業政策性銀行的補償機制,國家應該對其注資,補充資本金,并對其政策性不良資產進行剝離。

        重視政策性目標實現的考核,構建科學合理的社會績效評價體系。目前我國缺乏對農業發展銀行的社會績效評價體系。對于農業政策性銀行的社會績效評價體系應該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財務績效,考察其財務是否可持續。另一方面是政策的發揮。在財政部的《金融企業績效評價辦法》中,我們可以發現,對政策性銀行的考核是比照商業銀行的標準來考核政策性銀行的績效,在政策性目標的實現方面考核和評價比較欠缺,比較重視財務績效表現的考核。因此有必要構建科學合理的政策性銀行社會績效評價體系,在考核政策性金融機構的績效時應該強調其社會績效,而不應僅僅是財務績效。同時,有必要對政策性銀行進行專門立法, 并實行單獨監管。

        向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批發資金,提高其市場化運作資金的效率。由于農業發展銀行與貸款需求小額、分散的農戶直接發生交易的成本太高,且信貸風險的防控難度較大。可以考慮由農業發展銀行向村鎮銀行、農村資金互助社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批發資金,既解決了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資金短缺問題,又可以有效地發揮農業發展銀行的政策性支農功能,提高其市場化運作農業政策性信貸資金的效率。

        第6篇:農村財務風險防控點范文

        一、上半年各項目標任務完成情況

        截至2018年6月,全縣完成城鄉居民適齡人員參保繳費25.31萬人;完成城鄉居民參保續保繳費5819.78萬元,目前全縣人均繳費額增長率總體呈增長趨勢,全縣人均參保繳費額水平整體達到230元以上,適齡人員參保繳費率達85.36%。全縣年滿60周歲以上符合養老金待遇領取條件的城鄉居民14.13萬人,使用全省統一制作的社保卡按月通過農行網銀實行社會化發放,1-6月累計發放養老金7347.81萬元,發放個人賬戶結算資金203.05萬元。

        二、主要做法及亮點工作

        1、強化目標舉措,促進任務落實。一是下達目標任務。縣政府于去年11月底召開全縣2017年度城鄉居保工作總結和2018年保費征繳動員大會,繼續把城鄉居保參保續保工作納入全縣鄉鎮科學發展綜合目標考核,下達了各鄉鎮2018年度城鄉居保目標任務,將城鄉居保工作目標任務層層細化分解。同時采取“聯系鄉鎮,定期督辦”的工作方式,有序地推進城鄉居保各項工作的落實。二是送政策下鄉。為使參保群眾進一步了解參保繳費、待遇支付、注銷登記等主要辦事流程,使參保群眾進一步明白“多繳多補,長繳多得”的道理和好處。我局印制城鄉居保業務辦理流程、辦事指南和待遇測算表等宣傳資料,配合全縣16個鄉鎮分別在社區群眾文化活動廣場或農村集市,通過懸掛宣傳標語、設立宣傳展板及政策咨詢臺和發放宣傳單等方式,以城鄉居保參保范圍、繳費補貼標準、待遇領取條件和標準、資格認證等政策法規及辦理流程為重點內容,開展了為期10余天的送政策下鄉宣傳活動。通過送政策下鄉,積極引導參保群眾選擇最低200元檔次或更高檔次參保繳費,不斷提高全縣人均繳費額水平和城鄉居保知曉率。三是提質增效。為進一步推進完善城鄉居保政策的落實,提高基層一線人員的經辦服務能力,打造一支業務精通的一線經辦隊伍。按照縣人社局部署,我局主要負責人和班子成員為授課人并制作培訓課件,連續3個周末召集全縣16個鄉鎮人社中心負責人和經辦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從城鄉居保風險防范和控制、經辦工作及常見問題處理到業務經辦講解,通過業務培訓沙龍等形式掀起學習業務工作的良好氛圍,最終達到人人熟知城鄉居保業務,咨詢起來有所答,工作起來得心應手,進一步提高服務水平和工作效率。

        2、鞏固系統應用,規范經辦管理。一是梳理信息數據。為進一步提升全縣城鄉居保信息系統參保入庫數據質量,為參保群眾提供更加快捷便利的服務。我局立足“三個互動”即:上下互動,鄉村互動,部門互動,基本實現了全縣城鄉居保信息系統在線實時經辦率100%、參保人員信息數據入庫準確率100%、待遇領取人員系統發放率100%的總體目標。二是統一調度數據。按照我局《關于對2018年度各鄉鎮城鄉居民參保繳費信息數據批量入庫進行統一調度的通知》要求,對保費上解入庫和繳費數據批量入庫工作,遵循“先入庫、后申請、再導入”的原則進行統一調度。各鄉鎮將征繳的保費足額劃撥上解至縣財政專戶,進賬單交縣居保局繳費核定股登記確認后,各鄉鎮再按照參保繳費信息數據導入模塊的要求整理核對好2018年度參保繳費明細臺賬,編制匯總好《參保繳費數據情況確認表》,簽字、蓋公章后報送縣居保局信息管理股審核、確認。并由信息管理股依據各鄉鎮報送的《參保繳費數據情況確認表》,按照“先報先導”的原則,統一安排開放鄉鎮系統導入權限,確定導入時限。指定專人負責,合理安排,先易后難,確保在規定的調度時限內,保質保量圓滿完成2018年度參保繳費數據批量入庫工作任務。

        3、采取多種形式,推進資格認證。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員多、分布散,待遇領取人員又多為患病或行動不便的老人,生存認證工作難度大。為提升服務,方便群眾,扎實做好城鄉居保生存資格認證工作,有效防范虛假、冒領養老金行為的發生,保障基金安全,減少辦事流程,優化服務質量,全方位多渠道開展待遇資格認證工作,為待遇領取人員認證開辟綠色通道。一是加強培訓助力認證。資格認證以鄉鎮為單位組織實施,并對各鄉鎮人社中心負責人、經辦人員就城鄉居保待遇領取資格認證平臺生物認證識別和信息采集操作及流程進行輔導和培訓。二是進村入戶上門認證。我局協助各鄉鎮人社中心主要采取日常認證和進村入戶認證相結合的方式全面開展資格認證工作。對于臥床不起、行動不便的人員,則由村組干部帶著鄉鎮人社中心工作人員攜帶認證儀器,家家戶戶上門采集認證信息。對于異地居住、外出務工待遇領取對象,各鄉鎮中心在村協辦員微信群中湖北12333微信公眾號,告知認證者進入湖北12333進行手機遠程視頻認證,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三是強化督辦推進認證。我局每周末對各鄉鎮2018年度城鄉居保待遇領取人員資格認證采集情況進行統計通報督辦,取得階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全縣已完成采集認證10萬余人,認證采集率達75%。 

        4、統籌協調部署,工作同步推進。一是為統籌解決2015年以前老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問題,根據鄂政發〔2014〕53號和鄂人社發〔2015〕2號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為最大限度的保障老被征地農民的利益,做好與現行養老保險制度的銜接并軌工作。通過多方調研,縣政府重新出臺了《黃梅縣被征地農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實施辦法》(梅政規〔2018〕2 號),縣人社局、財政局、公安局、國土資源局聯合下發了《黃梅縣被征地農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操作辦法》(梅人社〔2018〕13號),為老被征地農民社會養老保險的落實提供了政策制度上的依據。二是加強全面自查。重點對黃梅鎮、小池鎮、濯港鎮、五祖鎮、杉木鄉5個鄉鎮的“老被征地農民”情況進行核查統計,摸清“老被征地農民”底數,認真細致做好核查統計工作,對可能引發影響社會穩定的問題早發現、早處理。三是協調完善全縣基礎養老金提標信息系統數據參數配置比對工作,主動協助、配合財政部門做好所需資金各個年齡段的明細測算和配套資金落實到位工作。

        5、強化內控管理,促進整改落實。一是上好“風險防控課”。為了辦好連續3個周末的全縣人社系統業務培訓,我局積極配合精心準備,給大家上了3堂內容充實的“風險防控課”。“風險防控課”就業務經辦風險及防控、基金財務風險及防控、信息系統風險、信息系統風險防控、檔案管理風險及防控、違法違規處理等現階段城鄉居保經辦風險防范和控制情況,與大家共同進行學習交流,為做好經辦管理風險防控打下一定的基礎。二是落實工作責任。我局對照組織機構、業務運行、基金財務、信息系統、內部監督五個方面的檢查內容和30項檢查指標及檢查標準,認真開展自查自糾活動。對保費的收繳、個人賬戶記錄、保險關系轉移、待遇發放和基金管理等各個經辦環節進行仔細梳理,確保自查整改工作有力有序推進。三是重點指標專項核查。根據上級篩選下發疑點人員信息,安排專人負責數據分析比對工作,形成重復領取和死亡冒領疑(重)點信息數據下發基層人社服務中心。由各鄉鎮中心主任牽頭負責,對照核查名單,深入村組落實,逐一跟蹤處理,形成工作合力,防止推諉扯皮,共同做好核查工作。同時做好宣傳教育工作,讓廣大的待遇領取人員理解活動的意義和目的,積極配合專項核查工作。對已核實重復領取、死亡冒領養老金行為的堅決追回所涉金額,要求退還多領養老金。四是強化制度管理。進一步完善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死亡月報機制,每月喪葬補助匯總表、死亡退個人賬戶匯總表、重復參保退個人賬戶匯總表,由村、鎮按月逐級上報紙質文檔,一式兩份,一份送局存檔,一份鄉鎮存檔,層層壓實責任制,對于瞞報、漏報、錯報死亡減少人員的,將嚴格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每年定期開展待遇領取人員資格驗證,不定期對待遇領取人員進行生存狀態抽查,及時預警疑點信息。嚴格審核戶口遷移人員的參保信息和異地參保狀態,防止重復參保,重復領取養老金,嚴把審核關口。

        6、抓黨建緊作風,強化服務質效。加強學習與實踐相結合,加強基層調查研究,切實提高黨員干部的理論素養、黨性意識和服務水平。通過開展作風建設和行風評議專題學習討論,倡導全體干部職工做到遵規守紀、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務實擔當、團結協作、廉潔自律,自覺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努力做到為民、務實、清廉,秉承辦事公開等制度,做好一次辦結、限時辦結、疑難事項申辦和未辦事項登記,為群眾提供優質、便捷的服務。工作作風得到很大改觀,經辦業務和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有了明顯提高。

        三、存在的不足

        1、基金入庫不及時。部分鄉鎮基金征收開票不及時、不完整,對賬、結賬時間過長,基金歸集上解入庫緩慢、部分基金出現滯留現象。

        2、經辦管理不規范。部分鄉鎮和村級經辦隊伍不穩定,人員流動性大,對政策業務掌握不熟練,不能完全按經辦規程操作,各類報表上報不主動、不及時、不準確,還有的鄉鎮和村級經辦人員更換頻繁,業務前后銜接不緊密,不同程度的影響了全縣整體工作的進程。

        四、下步工作打算

        1、強化跟蹤落實,參保繳費到位。按照縣政府下達各鄉鎮2018年度城鄉居保目標任務,把鞏固城鄉居民參保繳費率、不斷提高人均繳費額水平作為推進城鄉居保工作的重點來抓。協調財政、鄉鎮等相關部門,對鄉鎮參保繳費進度情況進行通報和督辦。力爭在規定的時限內,全縣城鄉居保適齡參保人員繳費率、保費入庫率和參保繳費信息數據錄入率達到100%。

        2、規范操作流程,待遇發放到位。加強待遇審核管理,待遇發放信息數據要按時按要求入庫,待遇發放全過程嚴格通過系統完成。各鄉鎮要規范業務操作,及時通知對象辦理待遇領取手續,按時進行待遇登記申報,及時糾正處理發放不成功人員信息數據,經辦業務股室當月要及時審核處理,確保到齡人員按時足額領取養老金待遇,發放率達100%。

        3、嚴格資格認證,動態管理到位。切實做好全縣各鄉鎮待遇領取人員定期公示和生存認證工作,各鄉鎮在原已開展的待遇領取資格認證基礎上,繼續完善和推進待遇領取資格認證基礎數據錄入和建模工作,從源頭上防止基金流失,預防重領冒領養老金現象發生。創新身份認證方式,開通網上QQ認證,手機視頻認證,建立常態化認證與進村入戶認證相結合的方式,使資格認證工作步入動態化管理軌道。

        4、上下協作互動,數據處理到位。規范日常基礎性工作,嚴格操作程序,按照省廳市局總體目標有求,及時比對清理全縣各鄉鎮信息系統數據。以實現全縣城鄉居保信息系統在線實時經辦率100%、參保人員信息數據入庫準確率100%、待遇領取人員系統發放率100%;系統數據和統計報表實際數據一致、業務系統和財務系統數據一致的“三個100%”和“兩個一致”總體目標為抓手,狠抓在線實時經辦,不斷提高信息系統數據質量,為參保居民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

        第7篇:農村財務風險防控點范文

        關鍵詞:買賣合同約定回購 資金風險防控

        資金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其進行經營活動的血脈,資金的高流動性使之能任意轉換為其他任何類型的資產,如發生管理不善極易引發資金風險。目前,由于資金籌資成本較高,一些國有企業出現了資金拆借或變相資金拆借,但一些變相資金拆借的判斷標準和經營實踐中的表現形式難以明確界定,現有的禁止企業資金拆借的司法解釋又并非盡善盡美,在這其中,尤以“通過買賣合同約定回購方式”引起的爭議最大。在現實中,這種經營方式存在極大的市場需求,糾紛也時有發生,而通過案例可以看出,一旦被認定為變相資金拆借,約定的利息需要被上繳,本金雖可以要求對方企業返還,但是否能夠執行還要取決于對方企業的償債能力,而且在無真實的貿易背景時,可能隱藏著非法的資本流動,甚至是形成“小金庫”,將給企業資金安全帶來重大風險。

        一、資金拆借的含義

        資金拆借源自于銀行金融業,本來是指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之間在經營過程中相互調劑頭寸資金的信用活動。企業在資金短缺情況下,也出現了企業之間通過合同或其他行為,一方將自己合法所有或占有的資金直接或間接借給另一方使用,另一方按照約定在一定時間屆滿后歸還本金,按約定或一定計算標準給付利息或不給付利息的行為。

        在實踐中,企業的籌資方式有很多,在資金嚴重短缺時,從其他企業借款存在極大的市場需求,但由于法律對此限制較多,因此直接的資金拆借逐漸被代替,相應出現了一些融資性質的業務,常見的有委托貸款、信托貸款、存單質押擔保以及通過買賣合同約定回購。其中前三者是有銀行等金融機構參與的借貸,是明確承認的合法借貸,但通過買賣合同約定回購較容易引起爭議,而且在企業經營過程中又比較常見,需要加以規范。

        二、“通過買賣合同約定回購方式”經營存在的爭議

        “通過買賣合同約定回購方式”經營主要表現為企業通過購買合同,從另一企業購買貨物,經過一段時間后,再通過銷售合同按一定價格銷售給該貨物原來的所有者,賺取其中差價的交易行為。這種交易方式本身沒有問題,可由于其通過同一對象又購又銷,對方在一段時期內可以使用資金,而資金的流動性又極強,無法掌握其流向,造成與資金拆借很難區分。

        對此一種理解是利用企業資金優勢搞貿易經營。在自身能力不足或者合作經營效益更高的情況下,企業與其他具有良好上下游資源和銷售渠道的單位合作,一方企業出錢,另一方出經營資源,雙方整合優勢資源來共同開展經營;另一種理解則是“以貿易經營為名、行資金拆借為實”,貿易經營是一個幌子,出發點則是為了將資金放貸。盡管貿易經營和資金拆借在實質上截然相反,但是在操作形式上卻是高度雷同,具體經營方法以及相關合同、單證高度一致,或者可以說兩者之間在形式上區別不大,也由此造成區分難、定性難,實踐中也相當普遍。

        2008年初,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旗下全資公司―中國物資儲運總公司河北物流中心(下稱“河北物流”)與河北金鯤公司開展經營合作。雙方合同約定,每月初金鯤公司出售2000萬元的鐵精粉給河北物流,月底再由另一家名為奇石麟的公司加價3%買回,河北物流賺得60萬元。交存貨地點,在河北邯鄲黃粱夢貨場。金鯤和奇石麟兩公司的法人和實際控制人均為曹連英。雙方的前5筆合作均順利實現收益,但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后,河北物流沒能如期從奇石麟收到2000萬元,對方稱因資金緊張要延期半月支付。河北物流為了收回貨款,假意簽約繼續采購2000萬元鐵精粉,并向金鯤開具了一張第二天才能支付的支票,曹連英見可以繼續使用資金,就在前一天將2000萬歸還河北物流,河北物流收到錢后將錢轉走,使支票成為了空頭支票。雖然河北物流順利將款項收回,但金鯤以“票據詐騙”為名,向石家莊公安局經偵支隊報案,據警方了解雙方“以貿易方式融資”的實質后,認為河北物流此舉不構成詐騙罪,建議曹連英向法院。在法院審理時,先前雙方“假貿易真融資”的諸多設計,則成了金鯤公司手中最有力的證據。面對一系列合同、進出貨物記錄和增值稅發票等證據,河北物流百口難辯,在幾次庭審過程中,石家莊中院和河北高院均認為雙方存在“真實交易”關系。

        在這個案例中,當事人河北物流和石家莊公安局經偵支隊認為是搞變相資金拆借,而當事人金鯤公司和法院認為是搞真實貿易,變相資金拆借與真實貿易的區分之難由此可見。

        三、“通過買賣合同約定回購方式”經營存在的風險

        從會計核算角度看,2006年財政部新《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及陸續的應用指南和講解對售后回購業務進行了界定:售后回購,是指銷售商品的同時,銷售方同意日后再將同樣或類似的商品購回的銷售方式,可以看出“售后回購”與“通過買賣合同約定回購方式”相對應。在企業會計準則講解中,“售后回購”中銷售方的賬務處理有明確的規定,主要通過收入確認條件中“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是否轉移”給購貨方,進行判斷,由于“售后回購”大多數情況下,回購價格固定或等于原售價加合理回報,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沒有轉移,因此將售后回購交易定性為融資交易,收到的款項應確認為負債;回購價格大于原售價的差額,企業應在回購期間,按期計提利息,計入財務費用。但在會計教材及相關理論文獻中,極少有針對“售后回購”中購買方展開討論,因此對于“通過買賣合同約定回購方式”交易中“先接受商品并給付貨幣的一方”如何賬務處理以及性質如何判定,沒有明確的規定,在實踐中賬務處理多決定于經營層意志。

        從法律上看,根據《貸款通則》(中國人民銀行1996年6月28日)第六十一條規定:各級行政部門和企事業單位、供銷合作社等合作經濟組織、農村合作基金會和其他基金會不得經營存貸款等金融業務。企業之間不得違反國家規定辦理借貸或者變相借貸融資業務。此外,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聯營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第四條的規定,企業法人、事業法人作為聯營的一方向聯營體投資,但不參加共同經營,也不承擔聯營的風險責任,不論盈虧均按期收取本息,或者按期收取固定利潤的,是明為聯營,實為借貸,違反了有關金融法規,應當確認合同無效。除本金可以返還外,對出資方已經取得或者約定取得的利息應予收繳,對另一方則應處以相當于銀行利息的罰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企業相互借貸的合同出借方尚未取得約定利息人民法院如何裁決問題的解答》規定:對企業之間名為聯營、實為借貸的出資方尚未取得的約定利息,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向借款方收繳。

        綜上所述,“通過買賣合同約定回購方式”經營極其復雜,在現實中普遍存在,糾紛也時有發生,現有的明確禁止企業資金拆借的司法解釋又并非盡善盡美,糾紛中一旦被認定為變相資金拆借,約定的利息需要被上繳,本金雖可以要求對方企業返還,但是否能夠執行還要取決于對方企業的償債能力,而且在無真實的貿易背景時,可能隱藏著非法的資本流動,甚至是形成“小金庫”,將給企業資金安全帶來重大風險。

        四、中儲糧規范“通過買賣合同約定回購方式”經營的思考

        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簡稱中儲糧總公司)作為國有糧食企業的龍頭,其所在的糧食行業具有壟斷與競爭并存的特性,糧食的基本生活資料和戰略物資屬性,決定了糧食市場價格波動不大,屬于微利經營,一噸糧食可能只有幾十元的利潤,為了分攤費用實現盈利,一般經營量都較大,需要配套的資金量巨大,資金風險防控尤為重要。

        (一)“通過買賣合同約定回購方式”經營的現狀

        在中儲糧總公司所屬直屬庫經營過程中,也存在一些“通過買賣合同約定回購方式”經營的情況,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從合作對象看,多與民營企業合作。由于直屬庫購銷經營能力和客戶資源有限,需要借助民營企業進行購銷經營,而民營企業大多與地方政府部門關系較好,擁有較好的經營資源,但由于缺乏可靠的信用評級和規范的治理結構,難以直接進入資本市場,又因無法提供足夠的擔保,也難以達到銀行放貸的門檻,資金緊張,這種“優勢互補”就成為了雙方合作經營的基礎。同時糧食體制改革后,地方糧食企業很多被個人承包,許多企業既是政策性糧食存儲庫點,又另外成立企業或通過關聯方企業與直屬庫合作經營。

        2.從控制手段看,缺乏有效的監控措施。由于直屬庫是國有企業,籌集資金的能力比一般企業能力要強,因此在合作時變相成為了合作經營的“銀行”,一些合作伙伴缺乏足夠資信而難以從銀行獲得貸款,本身已屬于風險較高的對象,而直屬庫的運作過程缺乏完整性和嚴密性,缺少手段對合作伙伴進行科學的事先資信評估,也無嚴密的風險防范和應變措施,一旦出現經營問題,資金鏈斷裂,直屬庫將成為最后的買單人,承受巨大的損失。

        3.從風險程度看,經營管理風險較大。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合作,看中的是國企的政府資源、市場地位和資金優勢,本身實力有限,一旦出現經營不善導致虧損,必然難以履約,同時糧食問題比較敏感,政府為了保護農民利益,經常使用政府手段進行干預,合約無法完全發揮效力。再加上為了節約成本,一般是將收購或者采購的糧食儲存在當地,直屬庫對儲存在外的糧食監管能力存在不足,存貨風險較大。

        (二)區分“通過買賣合同約定回購方式”經營性質的方法

        經過仔細研究,“通過買賣合同約定回購方式”具體是在做貿易經營還是變相資金拆借,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判斷。

        一是看交易對象。這既是這種交易方式最明顯的表現,也是引起爭議的原因。如果是正常開展貿易經營,雖然也會出現出于經營目的與同一對象又購又銷,但從購買到銷售應該有明顯的時間間隔和交易對象選擇的程序;而如果是變相資金拆借,則在購買貨物的時候,就有明確的銷售意愿,且購買對象與銷售對象為同一企業或同一控制人控制的關聯企業。

        二是看價格。一般來說,通過定價策略可以較為直接的判斷交易的性質,如果是正常開展貿易經營,回購價格按回購日的公允價值或市場價格確定;如果是變相資金拆借,支付的款項一般為整數,回購價格固定或按原售價加固定回報。

        三是看資金占用期限。如果是正常開展貿易經營,從取得存貨開始,至消耗、銷售為止所經歷的天數一般都比較有規律,雖然會因為市場行情不同有所區別,但不會有太大差異。而如果是變相資金拆借,通常時間要不就是很長(1年左右)要不就是很短(不到1個月),與存貨正常經營的周期就會有差異。

        四是看對經營風險的分擔。承擔相應風險責任是經營的重要特征,也是貿易經營與變相資金拆借的根本區別。如果是正常開展貿易經營,企業應對貨物實施控制,雙方應該是共同出資、共同經營、共同管理、共負盈虧、共擔風險。而如果是變相資金拆借,即使投入資金,也無法對生產經營產生影響,而且一般出資金的一方按照合同約定,在經營中不承擔任何風險,不論盈虧均應收回本金和利潤。

        五是看物流。形式上判斷主要看三個要素:物、款、票,而貨物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付款和發票必須是以存在貨物作為載體。如果是正常開展貿易經營,就應該有貨物的購進、運輸、保管和銷售等各環節的原始單據,證明確實存在貨物的流轉;如果是變相資金拆借,在整個購買和銷售過程中,無明顯記錄貨物流轉,儲存期間貨物沒有必要的監管措施,有的甚至沒有監管。

        (三)防范資金風險的措施

        雖然不是所有“通過買賣合同約定回購方式”都是融資性質,而且這種方式在實踐中也越來越普遍,但由此引發的案件時有發生,極易引發財務風險和法律風險,給企業帶來資金風險。面對可能的風險企業可以采取風險回避、風險承擔、風險降低或風險分擔等風險應對策略。筆者認為,對于中儲糧總公司來說,通過風險矩陣分析,變相資金拆借對于企業來說屬于重性、高可能性風險,應該采取風險回避策略。

        1.嚴格制度執行。應該盡快對變相借出資金的判斷標準和經營實踐中的表現形式進行明確規定,禁止“以貿易經營為名、行資金拆借為實”的變相借出資金,只有在采購銷售價格公允、交易手續完備且存在貨物流轉的情況下,才可以適當開展對同一對象又購又銷經營,但必須配套建立貨款支付、駐庫監管、銷售詢價的聯合控制制度。同時要加強制度執行的剛性,對違反制度規定的行為,一經發現及時制止,并給予相應處罰,確保制度執行的嚴肅性。

        2.嚴格資金使用審批。強化監管職能,通過搭建資金ERP系統,建立資金預算執行監控體系,形成業務、財務和合同審批的聯動,根據合同審批資金支付,控制資金使用,監控資金流向,定期清零,確實發揮前置審批的監督監管作用,防止出現資金拆借或變相資金拆借。同時,結合資金集中管理,盡快建立直屬企業資金限額。

        3.嚴格應收預付款控制。指定專人定期負責對賬和收款,并建立備查簿,避免以提供預付款之名行資金拆借之實。研究應收預付款與考核掛鉤,促進企業催收清理,對于超過一定合理期限的應收預付款以及未形成存貨的資金往來,在考核中相應扣減企業效益。

        4.加快總會計師隊伍建設。要強制在效益較高、年資金流量較大或者管理較薄弱的單位配備總會計師,貫徹落實總公司財務監管要求,規范企業財務管理,促進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控制機制,有效防范企業經營風險,同時加強對總會計師的培訓,提高總會計師履職能力,確保可以實現對重大決策和規章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

        參考文獻:

        [1]孫曉光.企業間借貸的法律效力研究[C].上海:華東政法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2]姚海鷹.中儲河北物流損失5200萬調查[J].時代周報,2010(104).

        第8篇:農村財務風險防控點范文

        關鍵詞:新時期;衛生系統;會計;集中核算

        引言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有關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文件精神,以縣級醫院為核心,各衛生醫療機構相結合,組成緊密型一體化醫療共同體(簡稱醫供體)。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對財務管理及數據提出了更高要求,以滿足決策者的決策需求,同時在財務管理規范化方面,要求醫療衛生機構具備完善的財務管理流程,能夠確保資金收支流程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會計集中核算通過專職人員和電算化系統能夠提高運轉效率和專業性,具有確保資金收支嚴格符合財會制度的優勢,是在統一資金管理口徑下完成的集中核算,從而能夠從時效性、完整性等方面滿足新時期醫療衛生系統財務管理的要求。

        一、會計集中核算的意義與運作模式

        (一)應用意義

        在衛生系統實行會計集中核算能夠集中匯總資金收支業務,實現賬務處理和財務管理的集約化,通過設立專門的集中核算機構能夠實現醫療衛生資金在結構層面的優化,從而提高醫療衛生資金的使用效率及規范性。會計集中核算能夠起到盤活閑置資金、提高庫存資金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了醫院運行整體支出。衛生系統會計集中核算在提高信息化程度和質量方面具有積極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等財會法規對會計集中核算進行了統一的規定,確定了集中核算的規范性和總的依據。通過集中核算會計信息系統的運用,在醫療衛生系統內部能夠實現財務數據的交互式共享,能夠在醫療衛生系統內部建立起暢通的溝通渠道,確保財務管理制度和規范的有效實施。衛生系統會計集中核算能夠實現財務管理人員的統一調配,能夠提高會計核算人員工作效率。醫供體是為整合縣域內各醫療衛生單位組建總醫院,在總醫院運作模式下,對下屬單位人、財、物實行統一調配、統一使用、統一管理、統一分配。在人力資源管理結構上,下屬醫院的財務管理人員直接在總醫院辦公并由總醫院管理。在這種管理模式下,會計集中核算能夠形成獨立的運作體系,從而杜絕了下屬醫院對財務管理的不利影響,確保了財務核算的透明度和運作質量。

        (二)運作模式

        衛生系統會計集中核算,是指各醫療衛生單位的財務核算工作,在總醫院下的衛生系統會計核算中心集中管理,統一開設銀行賬戶,實行分戶核算,分戶監管,資金使用權和審批權仍在各單位,各單位保留部分會計人員或只設報賬員。下屬醫院在核算流程中主要承擔原始憑證收集、填制及初步審核,并將原始憑證提交會計核算中心進行會計憑證集中核算,對具備關聯和映射業務關系的報銷憑證進行分類處理,實現會計憑證的批量管理和處置。在這個流程中,通過共享能夠實現從基層醫院向總醫院的信息流轉,會計核算中心利用會計數據編制報表,對數據進行分析,反映出經營情況。下屬醫院通過會計核算中心能夠獲取財務數據分析結果,對本單位會計信息進行總體掌握,為財務決策提供依據和支撐。現階段,大部分衛生系統會計集中核算的實施主要通過集中核算中心和相應制度的建設,實現集中核算體系的落地。對下屬醫院的財務管理架構采取有限的改革,重點在于取消下屬醫院財務部門的獨立核算職能,但是在業務決策方面仍然保有下屬醫院的獨立性。在這種運作模式下,需要通過相對暢通的財務管理流程和相對完善的集中核算平臺,實現基層財務原始數據的收集、匯總、核算與分析,從數據源頭確保真實性。在內部控制層面,會計集中核算需要同預算管理、合同管理有機結合,強化資金管理和統一支付,在制度上提高衛生系統會計集中核算的標準化程度。會計集中核算的運作模式需要集約化的內部組織管理。在現階段集中核算實踐中,通常將核算內容與流程進行拆分和細化,實現會計集中核算的模塊化管理和“流水線”管理。可以將核算業務區分為內部報銷、固定資產管理、稅務核算等等多個核算模塊,這些核算模塊都承擔著集中核算總流程中的部分功能,通過不同模塊的有機組合與搭配,就能夠實現不同的財務核算流程。通過不同財務管理模塊的內部優化,能夠避免個別環節調整對總體流程造成的連鎖反應,將影響控制在模塊內部,從而提高了整個會計集中核算體系的穩定性和整體性。

        二、衛生系統會計集中核算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會計財務意識淡薄

        一是對會計集中核算優勢特點認識不足。衛生系統會計集中核算落地后,與之前的財務審批與核算流程相比,具有更加鮮明的透明性,容易在實際應用中導致部分下屬醫院感到不適應。下屬醫院領導層,認為資金支付受限,同時基層財務管理人員群體中,財務人員認為資金收支是由會計核算中心負責的,而自己只是對資金收入的繳存進行初步審核與管理,沒有認識到衛生系統會計集中核算的優勢,可見下屬醫院在管理會計財務方面意識較為淡薄。二是對財務管理與實物管理結合認識不足。由于管理會計財務意識較為淡薄,會計集中核算與固定資產管理無法實現有機結合,賬務管理與實物管理脫節嚴重。下屬醫院在固定資產購置過程中,無法及時向會計核算中心上交采購報銷憑證,造成固定資產已經交付,但是無法對采購憑證進行集中核算處理,這就會導致下屬醫院賬目與實物不相符。同樣的,在財務信息反饋流程中,會計核算中心獲取財務信息容易存在真實性和時效性問題。三是管理會計財務意識淡薄主要是由于下屬醫院缺乏專業的專職會計人員。在實施會計集中核算制度之后,下屬醫院專職會計人員由總醫院統一管理,在總醫院會計核算中心統一辦公造成部分下屬醫院報賬員缺乏專業財務知識,并且報賬工作只是絕大部分報賬員工作的一部分。

        (二)缺乏有力的內部監管

        一是會計核算中心對下屬醫院監管不到位。衛生系統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后,下屬醫院普遍認為總醫院才是財務風險防控、承擔財務管理責任的主體,從而在內部監管方面產生松懈思想,導致內部監管弱化甚至缺失。另外,會計集中核算模式下會計核算中心需要處理大量的財務憑證和數據,在人員配備和自制能力不足的情況下,很容易將會計人員變成記賬人員。在會計核算中心工作的人員被大量的財務數據限制在總醫院,很少有時間能夠到下屬醫院了解情況,在財務憑證處理和資金收支的時候并不能結合下屬醫院業務和經營情況,對財務票據是否真實、是否合法合規進行驗證,導致會計集中核算監督功能無法得到有效發揮。在這樣的情況下,內部監管的缺失就會導致個別下屬醫院通過虛開發票等多種違法違規手段套取資金形成小金庫。在實際經營活動中,容易產生不合理資金支出,這部分支出無法通過正常流程在會計核算中心報銷和賬務處理,因此就為虛開發票、虛假報賬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和動力。二是在專款專用方面監管不到位。由于集中核算模式下會計核算中心需要管理多種類型的多筆專項資金,難以對每一項專用資金進行細化、專門的跟蹤管理。在大部分情況下,會計核算中心只是將下屬單位流轉過來的資金收支單據入賬,對于專項資金的用途、用款進度和相應的專門要求并不了解,在專項資金的使用方面缺少內部監管。這種缺乏內部監管的情況還存在于固定資產管理流程之中。在衛生系統會計集中核算體系下,會計核算中心沒有能力每年對下屬醫院固定資產進行全面盤點,這就在固定資產賬實相符方面缺失了內部監管,這樣就會導致資產流失,甚至是在審計過程中出現盤虧的情況,這是衛生系統會計集中核算存在的較為嚴重的內部風險之一。會計集中核算體系下,會計核算中心對下屬單位情況缺乏了解是造成內部監管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雖然部分醫療衛生機構在這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嘗試,但是總體來看,會計集中核算缺乏內部監管這一問題尚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例如在往來款項處理方面,會計核算中心對資金往來情況無法做到全面跟蹤了解,個別下屬單位出于各種原因又不能及時保障,這就導致很多往來款項經過較長的記賬周期之后形成呆賬并最終被核銷,一定程度上再次造成了資產流失。

        (三)權責劃分不明確

        一是會計責任主體不明確。現階段,在新時期衛生醫療系統改革的背景下,很多醫療機構會計集中核算改革仍然處在探索與嘗試階段。在這一階段對于法律法規的掌握和應用還不夠成熟,同樣法律法規對這種新的核算方式也沒有專門的針對性規定,這就容易導致在合規性方面存在問題,特別是容易產生權責劃分不明確的問題。例如在衛生系統實施會計集中核算過程中,下屬醫院的專職會計人員由總醫院統一管理,下屬醫院領導層容易產生承擔會計責任的顧慮。這種較為普遍的顧慮事實上需要明確會計集中核算產生責任應當由總醫院負責人承擔,還是由下屬醫院負責人承擔。二是財務管理權限不明確。除會計責任風險,在財務管理方面的權利同樣存在劃分不明確的問題。權力劃分的不明確,容易導致下屬醫院財務管理權限的不明確,最終導致下屬醫院在資金使用和支出審批方面主動性不足。在這種情況下,下屬醫院難以主動作為,在經營與管理方面缺乏積極性,直接影響到醫院整體的發展趨勢和盈利水平,間接影響到醫療衛生人才以及病患資源逐漸流失,最終產生難以估量的遠期損失和消極后果。

        三、衛生系統會計集中核算的優化措施

        (一)統一思想認識,定期培訓教育

        衛生系統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在組織架構等方面具有與其他行業不同的特點。在衛生系統有效實施會計集中核算,就必須統一思想認識,認識到行業的特殊性,深刻了解衛生系統會計集中核算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及時轉變思想、加強財務管理、優化財務流程。會計核算中心必須轉變思想,不能把自己作為單純的賬務處理中心,在加強集中核算會計人員管理同時,還需要不斷強化自身管理職能。通過管理職能和管理思維的強化,會計核算中心應當實現對下屬醫院會計人員和會計工作的垂直管理和監督監控,對于集中核算流程中的會計人員要及時指出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指導會計人員及時改正,提高集中核算全鏈條的運行效率。衛生系統實行會計集中核算的關鍵在于執行統一的業務標準。這就需要會計核算中心定期組織培訓教育,及時宣貫集中核算需要落實和履行的制度和程序,從而有效提高會計集中核算的質量。會計人員的專業能力和業務水平直接影響到會計集中核算的質量和效率,會計核算中心應當對會計人員業務水平進行考評,通過考評與篩選定期淘汰不符合要求的員工。對會計人員的培訓不應只涵蓋會計集中核算工作,還應當通過培訓使會計核算人員對下屬醫院經營情況和運行特點有所了解。

        (二)完善相關制度,強化內部監管

        在會計集中核算模式下,制度建設尤為重要。單位層面要制定內部授權審批制度規范業務活動行為,對業務活動不同環節審批人、責任人、經辦人等角色予以明確,從而有效控制經濟活動各個環節風險。此外,還需要合理設置內部控制關鍵崗位,明確劃分職責權限,實施相應的分離措施,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工作機制。強化內部監管不僅要完善集中核算管理制度,還需要在技術層面提高監管水平。通過建立高水平、高效率的網絡版財務數據平臺,能夠最大化地實現財務數據共享,有利于衛生系統內部財務管理人員的溝通。采用了大數據技術的財務管理平臺不僅能夠將財務憑證自動分類,便于集中核算會計人員處理賬務,還能夠通過財務數據分析、財務報表的編報為總醫院和下屬醫院財務管理部門提供業務參考、提高會計集中核算運行效率和工作質量。具有較高信息化程度的財務信息系統還能夠對違法違規的資金支出進行評判和預警,進一步提高了內部監管的效率和質量。在總醫院模式下合理設置內部審計機構,安排專業人員負責,真正做到不兼容崗位相分離,消除各種不良問題影響,提高醫療單位審計工作水平。與此同時,單位領導應充分重視審計工作,完善審計工作體系,保證單位審計工作有序落實,將對醫療單位健康發展有著深遠意義。

        (三)明確職責權限,完善核算內容

        在完善制度、強化內部監管的同時,需要對會計集中核算流程上各個環節需要承擔的職責、需要授予的權限進行明確。針對集中核算的不同環節,要確保崗位分離、有效規避風險。盡管實行了會計集中核算,下屬單位仍然要加強財務管理能力。集中核算實行后,總醫院必須在法律法規框架下明確下屬醫院財務管理部門與會計核算中心之間的權責劃分,特別是在會計事務處理以及內部監督等方面明確職責,最終實現下屬醫院與會計核算中心相互監督,確保會計集中核算的真實可靠。明確職責權限的同時,需要進一步完善會計集中核算內容。集中核算內容不應只關心下屬醫院經濟往來和經營活動的客觀記錄,還需要從核算內容上豐富管理內容。在會計集中核算過程中,有必要加強原始憑證的復核,通過數據匯總和票據整理對下屬醫院經濟活動的規范程度進行分析研究,確保會計集中核算事項與內容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結語在新時期,衛生系統會計集中核算正隨著醫療衛生改革的深入不斷改進與變革。集中化管理已然成為提高醫療衛生機構競爭力的重要途徑,而在這一途徑中,會計集中核算是不可避免的。在這種模式下,不斷對集中核算進行優化完善、最大限度控制風險,才能夠提高醫療衛生機構經濟效益,確保衛生系統長遠、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郭強九.鄉鎮衛生院會計集中核算內部控制問題及建議[J].商訊,2020(14):57+59.

        [2]劉娥.淺談衛生系統財務集中核算的利弊及改善措施[J].經貿實踐,2019(04):153–154.

        第9篇:農村財務風險防控點范文

        關鍵詞:楚雄電網;SWOT模型;發展戰略;

        中圖分類號:F426.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520(2015)-04-00-03

        電網作為國民經濟的關鍵基礎設施和重要的公用事業,是電力輸送的基礎設施,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命脈。隨著西部大開發的深入和滇中城市經濟圈一體化的發展,大量工業園區和新能源項目的興建,給滯后的楚雄電網的建設提出了嚴峻的考驗,因此,加快楚雄電網發展迫在眉睫,勢在必行。

        目前,供電企業雖然定期組織設計單位開展電網規劃的編制,但由于受到自身行業屬性的限制,規劃側重于從技術層面開展研究,對宏觀政策、環境變化和實施對策等研究較少,尚未上升到發展戰略的高度進行全面審視。電網建設規劃如何做到“適度超前”,為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真正做到“送得出、用得上”,避免因電網建設的滯后,使一個地區錯失良好的發展機遇,這些都值得政府部門、供電企業基于電網發展戰略的高度去慎思。

        一、楚雄電網發展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被稱為態勢分析法或優劣勢分析法,最早是由美國舊金山大

        學管理學教授韋里克于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的,包括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es)、機會(Opportunities)和威脅(Threats),被廣泛應用于戰略制定、競爭對手分析等場合。

        (一)楚雄電網發展的優勢分析

        楚雄供電局為云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的分公司,在行文中簡稱為“楚雄供電局”。楚雄供電局成立于1982年,擔負著楚雄彝族自治州所轄九縣一市的電力供應、電網規劃建設、運行維護管理等工作。經過多年的發展,楚雄電網形成了如下優勢:

        1、楚雄供電局在楚雄地區的經營處于壟斷地位,長期良好的社會形象凝聚了電網發展的社會資源,隨著橋頭堡建設的深入,楚雄城市化進程加快,電力市場潛力巨大。

        2、楚雄供電局自成立以來,楚雄電力建設總投資累計達67億元。楚雄電網500千伏變電站從無到有,形成依托500千伏和平變電站,構建了雙鏈式和環網相結合、強健的220千伏主干網架,110千伏終端變電站與配網形成了一個較為完善的輸配電網絡,電網覆蓋面較廣。

        3、近年來,楚雄供電局通過開展業務流程優化,調整組織結構,推行精細化管理,使各項政策措施能快速、準確到達基層單位,全局“政令暢通、目標一致”,2013年在云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年度績效考核中排名第五位。

        4、楚雄供電局在從事電力建設、電網運行維護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企業管理水平已在過去的實踐中得到了印證。

        (二)楚雄電網發展的劣勢分析

        楚雄電網仍然存在著如下劣勢:

        1、近年來,楚雄經濟快速發展,與之相配套的電網顯得相對薄弱,500千伏、220千伏變電站布點較少,抵御故障的能力和防御自然災害能力較弱。

        2、楚雄州城網和農村電網輸變電設備老化嚴重,電網設備的科技水平較落后,電網供電可靠性低,配網自動化水平低,城市供電的可靠性差。

        3、楚雄供電局為云南電網公司的分公司,未進行獨立核算。云南電網公司資產負債率接近78%,持續快速發展帶來的大規模舉債,加大了公司財務風險。

        4、專業人才不足,人員效率偏低,與電力企業技術密集型地位不相稱。部分員工安于現狀,觀念陳舊,大局意識、創先意識和風險意識不強;管理和培訓技術手段落后,教育培訓針對性不強。

        (三)楚雄電網發展的機會分析

        1、良好的宏觀政策環境。2012年國家了《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對西部地區財政、稅收、產業等進行扶持,涉及基礎設施建設、工業、特色優勢產業等,為楚雄州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觀政策環境。云南省加快建設面向西南開放橋頭堡,為楚雄州經濟社會發展迎來了千載難逢的重大機遇。滇中城市圈是橋頭堡建設的核心,楚雄州應充分發揮環境容量大、區位交通條件便利和特色資源豐富等優勢,主動承接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大力吸引“央企入楚”、“省企入楚”,這些都為楚雄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2、優越的地理位置。楚雄在“西電東送”戰略中是“云電送粵”的重要通道,同時也是云南電網的重要樞紐。楚雄瀕臨滇西北部的大理、麗江、迪慶、怒江、保山五個州市,五州市是云南水電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是未來云南主要的電源基地,為滿足“十二五”滇西北水電外送,將規劃建設滇西北至主網的三個500千伏交流通道。

        3、楚雄地區經濟增長迅速,電力需求旺盛,為電網快速發展提供了持續動力。楚雄州2005年全社會最大負荷僅為447兆瓦,至2010年,楚雄州最大用電負荷已增至807兆瓦,用電負荷增長幾乎翻了一番。根據電力負荷預測結果,2015年,全州用電負荷將達到1764兆瓦,同比2010年增長118%。

        4、楚雄地區風能、太陽能資源豐富,隨著楚雄油氣的開發利用,涉及新能源的送出以及石油煉化一體化項目的建設,對電網建設有較強的推動作用。隨著正負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動態無功補償裝置、數字化變電站等新技術的投入運用,不僅降低了電網運行成本、人力資源成本,還將大幅提升電網智能化水平,提高電網安全運行能力,為電網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其不僅解決了部分技術難題,還可以降低電網建設和運行成本。

        5、電能具有便利、清潔、便宜等特性,全社會生產生活對電力的依存度越來越高。2011年,國家先后出臺了《電力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和調查處理條例》等法律法規,明確供電企業對于保障電網安全運行的相關責任,對預防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應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云南電網公司針對各地州市電網薄弱環節提出優先解決電網“單線單變”問題,強化主干網架建設,為楚雄電網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四)楚雄電網發展的威脅分析

        1、從1999年開始,國家每年都分批次下達“無電人口通電”、“農網改造升級”建設任務,項目費用中,國債資金僅占總費用的20%,剩余80%需要由供電企業承擔。加之以上項目涉及范圍較廣,投資巨大且投資回報較差,給供電企業經營上帶來了一定負擔。楚雄供電局雖然壟斷經營楚雄地區的電力供應,但對于電價卻沒有自主定價權,需要得到云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批準,還必須在聽證會上通過。電費作為供電企業主要的收入來源,電價的高低將直接影響企業的贏利水平和電網建設的投入。

        2、500千伏輸變電工程的總投資將達到10億元甚至更高,220千伏輸變電工程投資也會達到3億元左右,110千伏輸變電工程投資也接近1億元。“十二五”期間,楚雄電網建設資金需要近百億元,平均每年的電網建設資金達20億元左右。因此,供電企業在高資產負債經營條件下,難以承受電網建設所需巨大的投資壓力,若單單依靠供電企業自行解決,難度將非常大。

        3、云南省目前仍屬經濟欠發達地區,電網建設受制于地方經濟的發展和工業項目的拉動,必須協調好電力建設和經濟發展既統一又矛盾的問題,使之共同發展。隨著國家節能減排工作的力度加大,壓縮了耗能企業的發展空間,短期內會對電網建設產生一定的影響。

        4、地方政府雖然重視電力建設,但各專業規劃之間未有效融合,電網建設中變電站用地、線路通道常常因沒有明確的規劃作為指導,協調工作費時費力。

        5、電網項目辦理核準手續、土地證等需要1-2年的時間,電網建設周期的延長,將對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一定影響。

        6、楚雄州電力設計資源和施工隊伍嚴重匱乏,不能滿足電網快速發展的需求。

        二、楚雄電網發展的戰略選擇

        楚雄供電局是受政府管制的自然壟斷企業,根據對楚雄電網內、外部環境的分析,楚雄供電局應根據所面對的機會和威脅,結合企業自身的優勢和劣勢,以利用機會、回避威脅、發揮優勢、克服弱點的原則采取相應的對策,楚雄供電局SWOT矩陣如表1所示。

        表1 楚雄供電局SWOT分析矩陣一覽表

        優勢(S)

        1、仍然維持的壟斷

        2、電網覆蓋面廣

        3、政令暢通、執行到位

        4、電網運維經驗豐富

        5.社會形象良好 劣勢(W)

        1、高電壓變電站布點少 2、科技水平相對落后 3、電網基礎薄弱

        4、自動化水平低

        5、員工素質有待提高

        機會(O)

        1、橋頭堡建設機遇

        2、發達地區產業轉移

        3、供電可靠性要求高

        4、新能源、新技術的運用 5、全社會對電力依存度日益增強,對電網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SO戰略

        1、發揮電網覆蓋面廣的優勢,大幅提升優質服務水平。

        2、抓住國家西部大開發、橋頭堡建設等機遇,加快主干電網和城市電網建設。

        3、利用承接產業的契機,通過電網規劃超前對接,提前做好項目儲備。 WO戰略

        1、加快高電壓變電站的網絡布點,擴充電網變電容量。

        2、利用國債資金加快城市電網、農村電網的升級改造。

        3、加快推進城市電網自動化建設。

        4、提高員工整體素質,加強專業化管理,學習先進管理經驗。

        威脅(T)

        1、電價受政府管控

        2、電網建設資金巨大

        3、節能減排

        4、規劃之間的銜接差

        5、電網建設周期長

        6、設計力量不足 ST戰略

        1、通過電網建設延伸供電范圍,通過優質服務爭取更多用戶的支持和理解。

        2、拓展融資渠道,加速電網建設。

        3、主動出擊,保持信息對稱,確保規劃確實可行。

        4、引進電網設計、建設資源,提升儲備項目的質量。 WT戰略

        1、加強對電網設備的技術改造,有策略地進行技術改造升級。

        2、開展同業對標學習,轉變觀念,通過科技創新、管理創新等手段優化建設工期、降低運維成本,用創新求效益。

        3、通過師徒結對、“星帶新”提高員工技術水平。

        表1的矩陣將楚雄電網面臨的外部機會和威脅與公司內部優勢和劣勢相匹配,從而得出了四類可能的戰略選擇:

        (1)SO戰略,即發揮內部優勢去抓住外部機會的戰略。任何企業都希望通過自身優勢和可支配的資源來最大程度地利用外部環境帶來的機會,做大企業的規模,拓展、延伸經營的范圍及內容。

        SO戰略對企業來說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戰略模式。在SO戰略下,楚雄供電局應緊緊抓住橋頭堡建設、滇中城市圈建設的機遇,提前做好電網規劃及項目儲備,為承接昆明和攀枝花的產業轉移提供強有力的供電保障,應就此加大220千伏及以上電網、城市電網的投資力度,進一步擴大電網覆蓋面廣的優勢,不斷提升優質服務水平,鞏固自身的優勢地位。

        (2)WO戰略,即利用外部機會改進企業自身劣勢的戰略。企業通過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環境中的機會,來改變或彌補企業的缺點和不足。

        在WO戰略下,楚雄供電局應加快500千伏呂合、220千伏東南新城等高電壓等級的網絡布點,擴充電網的變電容量。利用滇中城市圈建設給楚雄城市帶來的機遇,加大城市電網投資力度,提前開展城市電網自動化的研究和建設。針對電網快速擴張的機會,加強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提高員工整體素質。開展同行業對標,學習和借鑒先進地區的管理經驗,提高專業化管理的水平。

        (3)ST戰略,即企業充分利用自身優勢來應對來自外部環境的威脅,最大程度地減輕因外部威脅給企業帶來的影響。

        在ST戰略下,楚雄供電局應通過電網建設延伸供電范圍,大幅提升優質服務以獲取更多用戶的支持和理解。拓展融資渠道,加速電網建設,彌補電網結構薄弱帶來的威脅。主動與政府部門對接,加強外部信息的收集、分析,確保規劃內容可行并具有前瞻性。引進質量過硬的設計、建設單位,提升儲備項目的質量。

        (4)WT戰略,即企業應堅定信心克服自身劣勢,減輕外部環境威脅給企業造成的損失。任何企業都擔心遇到這種困境,往往在這種情況下,環境迫使企業產生變革而獲得重生。

        在WT戰略下,楚雄供電局應加強與政府部門的溝通聯系,從政策上爭取支持和幫助。通過將外部環境帶來的威脅轉化為機會,利用國家節能減排、農村電網改造升級的政策,有策略地對電網及設備進行技術改造、升級。通過開展同業對標學習,轉變思想觀念,通過科技創新、管理創新等手段優化建設工期、降低運維成本,利用創新尋求經濟效益。通過“師徒結對、星帶新”等內部培訓,提升員工工作效率,為企業儲備高素質人力資源。

        綜合以上分析,本文認為應該首先采用SO戰略,同時以WO和ST戰略為輔助支撐,在楚雄州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帶動下,在“服務好、管理好、形象好的國際先進電網企業”的戰略目標指導下,楚雄供電局應加大220千伏及以上電網、城市電網的投資力度,進一步擴大電網的供電范圍,提升優質服務獲取用戶的支持和理解。開展同業對標學習,轉變思想觀念,通過科技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業務創新,促進企業的穩健發展。

        三、促進楚雄電網發展的具體對策

        基于上述對楚雄電網發展戰略選擇的分析,下文將針對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爭取政策和資金支持、加強人員的培養及引進先進技術等方面提出促進楚雄電網發展的具體對策。

        (一)繼續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按照國家三級電力市場體系建設要求,服從服務國家電力市場的培育和建設,支持楚雄州電力市場的發展,進一步完善省級電力市場,積極參與市場運行規則制定,自覺接受市場監管,維護電力市場的有序運行。

        (二)爭取政府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在成立各縣(市)電網領導協調小組的基礎上,地方政府應重點考慮其職能的轉變,領導小組應重點研究國家關于電力建設的相關法律法規,開辟電網“綠色通道”,縮短審批時間,制定符合楚雄州實際的賠償標準等;政府在核定輸配電價格時,可將未來幾年政府批準的電網投資項目納入有效資產范疇進入輸配電價測算,從而使電網企業有建設資金的來源,并將代收的城市公用事業附加費用于城市電網建設。

        (三)加強專業人員的培養與引進,為戰略實施提供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組織保證。按云南電網公司統一部署,適當引進配置企業所緊缺的專業人才、特殊人才和高層次人才;建立健全人才評價體系,完善各類各級人員的選拔評價標準,優化評價方式,創新評價手段,提高人才評價工作的信度和效度;建立健全由培訓管理、培訓課程、培訓師資、培訓基地和培訓網絡等五個體系構成的一體化教育培訓體系。

        (四)引進先進技術,并加強市場需求預測分析。運用智能電網將現代先進的傳感測量技術、通訊技術、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和控制技術與物理電網高度集成,形成新型電網;運用智能調度技術,有效整合并綜合利用電力系統的穩態、動態和暫態運行信息,實現電力系統正常運行的監測與優化、預警和動態預防控制、事故的智能辨識、事故后的故障分析處理和系統恢復;建立通暢的信息溝通渠道,共享信息資源,及時就重大建設項目情況、城市建設情況進行溝通,以便更準確、及時地預測電力市場變化,做好電網建設規劃的銜接,從而更好地保證國民經濟發展對電力的需求。

        參考文獻:

        [1]王克嶺,張建民.管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楚雄州地方志辦公室.2013年楚雄州年鑒,云南科技出版社,2013.

        [3]楚雄州“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堅持科學發展,實現富民強州――楚雄州 “十二五”規劃專集[G]. 楚雄彝族自治州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13.

        [4]舒杰.關于四川省電力發展戰略的思考[D] .西南交通大學,2007.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本中文一级网站 | 中文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日本乱码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日韩一区视频 | 青青青视频香蕉在线视频 | 日本亚洲欧美综合在线无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