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樹木病蟲害防治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樹木為什么會出現病蟲害
在自然界中出現病蟲害可以導致樹木的死忙,幾千年來,人類都在與這些病蟲害斗爭,但是樹木的病蟲害天隨著自然環境的變化,如旱、澇的異常,都可能出現病蟲害。發生病蟲害的原因有多種。不同的環境條件可能出現不同的病蟲害,但同一種病蟲害卻常發生在同一樹種群,因此,對于樹種單一的樹木,他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就會低,就可能導致病蟲害的盛行。因此,在氣候異常季節,病蟲就容易滋生,會對林業的發展帶來損失。
二、如何發現常見病蟲害和防治方法
樹木的病蟲害的種類很多,在正常的氣候環境里,存在的病蟲害一般不會帶來傷害,在自然界中利用鳥類就可以。這是自然界的生物鏈,不要幻想殺盡病蟲,那樣也就滅絕了鳥類。
1、樹木根腐病的發生及根治方法
樹木根腐病是一種細菌的滋生。滋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積水過多,樹木的生長地過于潮濕,是導致樹木發生根腐病的主要原因。樹木根腐病發生在新生根部。發病初期在病區會出現淺褐色斑點,這些斑點會隨著根腐病的發展逐漸加深。等到根腐病嚴重,樹木的皮層組織就會出現壞死的癥狀。但是這類病具有隱藏性,雖然嚴重會導致樹木的死亡。但在發病后,對于比較大的樹木在外部觀察,并不會反應在樹冠的外觀上,只是樹干的底部以上會流出一些樹脂類的物質。對于小樹患病后,就比較明顯,它的皮層組織會慢慢變軟,然后腐爛,小樹木還可能出現枯萎現象。對于根腐病預防一般采用改善潮濕的生長環境。如果發現發病要及時對樹木根部澆灌治療菌類的藥物,如,雙效靈類的滅菌藥物。
2、樹木蚜蟲的發生及根治方法
樹木蚜蟲病一般多發生春季,一旦環境的溫度和濕度適宜,樹木的蚜蟲病就可能發生,最初發生期在三月中旬,等到四、五月份。蚜蟲就會由于數量太多造成傷害,蚜蟲多把卵留在樹木的新芽處,發生后會導致樹木枯黃。對于蚜蟲的預防,必須采取常年的防護,在冬季就把帶卵的枝條剪掉,并把它在冬季燒毀,還可以在發病初期噴施一定量殺蟲藥劑,盡量在產卵前滅絕蟲卵,會得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3、樹木的葉斑病發生及根治方法
樹木的葉斑病,經常發生在樹木的葉片位。它常在氣溫較高環境下發病,發病初期葉片會出現褐色斑點,隨著時間的變化會逐漸擴展成紅褐色的圓形癍,如果發病嚴重,就會是樹木枯萎。葉斑病的防治,可以采取去除帶病的植株或枝條燒毀,同時要噴灑殺菌劑,標本兼治才能得到顯著效果。
三、 樹木其他病蟲害的防治措施
樹木的病蟲害種類繁多,對它們的防治措施也要根據不同情況,下面介紹幾種關于病蟲害防治的常規方法:
1、對病蟲害的防治要堅持預先調查
對于樹木常見的病蟲害防治要堅持預先調查,掌握病蟲害的依法規律,做到預防為主,及時防治。在選擇苗木就要對種植地區的環境進行調查,掌握病蟲害的發生規律,才能根據客觀狀況作出準確的判斷,這樣才能防治樹木受到病蟲的侵襲。
2、樹苗選擇與病蟲害的防治
對樹木的苗木品種的選擇,不止關系著苗木成活率,同時對病蟲害的防治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在選擇苗木時應選擇健康不帶病菌的樹苗,還有考慮周圍地區適宜的樹種。一定要注意保護苗木的外觀和根部都不受到外力的破壞。為了保證苗木的健康成長,要選擇適宜的季節,盡快完成栽培任務。并要在栽植苗木后,噴灑一定量的藥劑預防病蟲害的發生,在干旱地區,要注意澆灌適宜的水。
3、嚴格監測與病蟲害的防治
監測病蟲害的工作市場年經常性的工作,要加強對樹木的監測。一定要定期和隨機檢查相結合對樹木的病害監測,要密切關注樹木生長地區的環境氣候的變化,尤其是春節和雨季,要加強監測力度,積極采取預防措施。對于初期發現感染病蟲害的植株要立即防治,采取燃燒或噴灑藥劑相結合的方法隔離或清除,避免交叉感染的發生。同時更要加強對樹木患病的監測,同時查明原因,保證樹木的健康成長。
四、結語
關鍵詞:風景園林;樹木;病蟲害;防治
1 概述
風景園林樹木進行病蟲害防治工作是風景園林建設的重中之重,如果風景園林樹木病蟲害防治不到位,將直接導致園區樹木發生病害、蟲害,引起樹木枯萎甚至死亡,嚴重降低了風景園林的觀賞性。因此,有必要針對風景園林樹木發生的病蟲害進行研究,采取科學有效的方式進行防治,多種方式相結合,系統的防治,不斷控制、減少風景園林病蟲害發生的幾率。
2 風景園林樹木病蟲害分類
風景園林樹木病害一般分為生理性病害和傳染性病害兩種,常見的風景園林樹木蟲害主要有根部蟲害、干部蟲害、枝梢蟲害、葉部蟲害以及果實種子蟲害五種。
風景園林樹木生理性病害主要是由樹木缺乏營養、遭受污染等外界環境引起的病害。比如當園區土壤缺乏營養,園區樹木出現枯萎、干黃等癥狀;當環境干旱,園區樹木出現干枯、死亡等癥狀。生理性病害不具備傳染性,在園林樹木發生這種病害時,依據樹木所呈現癥狀進行防治即可。
風景園林樹木傳染性病害主要是由細菌、真菌等實物病原引起的病害,這些病原體可以依據昆蟲、風、雨等外界媒介進行傳播,具有一定的傳染性。比如當樹木病害是由真菌所引起,樹木往往呈現潰瘍、斑點等病癥,甚至會出現白粉、霉狀物等病癥。這一類樹木病害與生理性病害不同,當出現傳染性病害時需要認真分析病害源,因地制宜,有針對性治理。
風景園林樹木根部蟲害主要發生于樹木根部,根部害蟲取食園區樹木幼苗根部、嫩莖,對樹木有致命傷害,這種蟲害的發生與園林的土壤管理、樹木種類有關。干部蟲害主要發生在園林樹木處于生長趨弱情況,園林樹木害蟲具有一定規模,對樹木枝干進行危害。枝梢蟲害的引起主要是受刺吸害蟲和鉆蛀害蟲的影響。刺吸害蟲吸食樹木稍部枝葉,導致枝葉枯黃、脫落,影響樹木生長;鉆蛀害蟲主要影響樹木主干的生長,甚至會導致整顆樹木枯死。樹木葉部蟲害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爆發性,多由食葉害蟲吞噬樹木葉部引起。樹木果實種子蟲害主要是由于蟲子在樹木幼果期進行產卵,蟲卵吞食樹木果實、種子,影響樹木種子質量。風景園林樹木蟲害發生較多,引起蟲害因素較復雜,需要仔細分析蟲害類別,從而進行有針對的防治。
3 風景園林樹木病蟲害防治
風景園林樹木病蟲害防治是一項系統性工作,在選用樹苗時應注意樹苗的健康,注意控制園林樹木的生長環境,合理栽培,合理施肥,根據園林樹木特點以及病害情況進行針對防治。
3.1 風景園林樹木病害防治
針對于風景園林樹木病害情況,可以依據樹木所呈現病害癥狀分析病害因素,確定病害種類,提出相應的治理措施。對于樹木生理性病害,在園林日常維護工作中,注意土壤施肥,保證土壤的營養;注意樹木澆水,防止樹木干旱死亡;注意園林樹木生長溫度控制,保證園林環境適應樹木的生長。對于樹木傳染性病害,首先要分清引起樹木傳染性病害的因素,針對導致樹木病害的真菌、細菌、病毒等病原進行防治。針對各個病原生存環境,定期進行土壤殺毒,抑制傳染性病原的生存。在園林樹木出現受到病害而產生的傷口時,應對樹木傷口及時進行治療,促進樹木傷口的愈合,以最快速度恢復園林樹木生長,從而防止病原侵入樹木。此外在園林樹木管理過程中,對于樹木出現傷枝的情況,可以進行切除,涂抹1%~3%的高錳酸鉀液以及保護劑,以促進傷口愈合,從而降低樹木受病原體感染幾率。
3.2 風景園林樹木蟲害防治
針對風景園林樹木蟲害,一般針對樹木發生蟲害部位進行針對性防治,以減少樹木蟲害危害。
根部蟲害防治一般從樹木土壤入手。首先,在對風景園林樹木施肥時,應該采用完全腐熟的有機肥,避免使用未腐熟的有機肥,從而降低根部成蟲產卵的存活率。其次,對風景園林樹木進行灌溉,一般為期1~2天,以期灌溉澆水淹死根部害蟲。再次,通過人工殺蟲或者捕蟲的方式減少根部害蟲。一般可以采用新鮮雜草引誘根部害蟲幼蟲進行誘捕,也可以采用在雜草中施加一定的殺蟲劑進行殺蟲。一般可以以糖:醋:酒=6:3:1的比例進行配置,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水,并加總量1/10的殺蟲劑,從而進行誘殺根部害蟲。
干部蟲害防治一般可以采用樹干涂白法以及樹干涂膠法等方法。樹干涂白的方法主要用于防治吉丁蟲、天牛等樹木干部害蟲在樹干產卵。一般樹干涂白采用生石灰、食鹽、石硫合劑、水以及少許油脂進行配置,在樹木干部地面1~1.5米高度比較適宜。樹干涂膠的方法主要針對一些有樹干遷移習性的樹干害蟲,比如松毛蟲、春尺蠖等。具體防治措施為將樹干涂抹專用蟲膠,黏住干部害蟲。
枝梢蟲害的防治主要針對受刺吸害蟲和鉆蛀害蟲治理,首先,從樹林樹木自身入手,合理布置園林樹木行距,及時修剪樹木枝梢,從而降低害蟲對樹木的侵害。其次,采用樹木樹干注射的方式注射50%甲胺磷5倍液,以消滅樹木枝梢部位幼蟲,之后采用石硫合劑(3~5波美度)噴殺害蟲。再次,風景園林樹木工作人員要及時剪除含有害蟲和蛹的枝梢,并將剪掉的枝梢進行處理。最后,重視害蟲天敵生存環境的保護,增加枝梢害蟲天敵對枝梢害蟲的威脅,進而減少害蟲危害。
葉部蟲害的防治要注意天氣情況的變化,比如有些地區冬季比較溫暖,而春季氣溫仍舊較高并經常降雨,便需要注意高溫干旱的情況,避免出現害蟲大規模爆發現象。在園林樹木栽培時,合理種植樹木,并合理采用肥料和水,減少害蟲蟲害。同時在園林中引進灰喜鵲等益鳥,利用生物天敵效應,減少害蟲的繁衍,并在園區使用20%滅幼脲噴霧進行滅蟲。
果實種子蟲害防治一般可以采用注藥法進行,針對果實種子蟲害不易被發現,難處理的問題,通過樹木注藥能夠有效殺死害蟲幼蟲。樹木所注藥劑可以采用吸附性強但對樹木無害的農藥,比如可以注射40%氧化樂果乳油、50%甲胺磷乳油、50%久效磷乳油等。注藥時應采取先在樹干鉆孔之后注藥的方法,一般采用直徑為1cm左右的木工鉆在距地面40cm左右的樹干上進行鉆孔注藥,鉆孔的深度最好達到樹木髓心。待注藥結束后,需要用泥巴、蠟等材料進行封閉注藥孔。樹木注藥的藥量必須根據所注樹木的大小進行確定,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4 結束語
風景園林樹木不僅可以美化城市的環境,還能為城市居民提供舒適休閑的場所,因此必須重視風景園林建設,加強風景原理樹木病蟲害防治。常見的風景園林樹木病害有生理性病害和傳染性病害,樹木蟲害主要有根部蟲害、干部蟲害、枝梢蟲害、葉部蟲害以及果實種子蟲害等。在樹木病蟲害防治時,應根據實際情況,加強病蟲害監測,綜合運用病蟲害防治措施,以期達到最佳的風景園林樹木病蟲害防治效果。
參考文獻
[關鍵詞] 林業 病蟲害防治工作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 S7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5-0122-01
1 當前我國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1 對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認識
從現階段的工作情況來看,一部分林業部門的領導以及相關從業人員對于林區病蟲害防治工作不夠重視,無法清楚認識到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將大量的經費投入到經營方面,而忽略了林業防治工作的開展,種種因素都嚴重阻礙了林業病蟲害工作的順利進行。
1.2 防治體系不夠健全
在實際的病蟲害防治工作中,科學技術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在當前的林區病蟲害防治工作中,對于科學技術的應用還不夠普及,“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理念得不到落實,健全的防治體系尚未建立,這些都對防治工作產生了一定的制約[1]。同時,由于投入的防治資金不足,對林區病蟲害監測工作不到位,導致林區出現大面積病蟲害時無法及時有效地各處解決措施,再加上專業技術人員的缺失,給整個林區帶來無法預估的經濟損失。
1.3 林區樹木結構不合理
在我國的林業經濟活動當中,木材仍占據主體地位,因此為了獲取最大化的經濟效益,林區往往會種植更快速生長的樹木,進而導致所種樹木的種類單一,而這種樹木結構的不合理使得整個林區的生態系統過于單一,造成了樹木抗病蟲害能力的下降。
1.4 盲目使用農藥
不規范使用農藥是目前大多數林區存在的問題,在大部分的林區工作人員的固有思想中,農藥使用的劑量越大以及范圍越廣,則可將病蟲害徹底清除,然而從科學的角度去分析,這種行為是極不可取的。盲目使用農藥不僅僅會增加林區的防治成本,還會提高樹木病蟲害的耐藥性,根本無法徹底根除林區的病蟲害。
2 提高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成效的有效對策
2.1 加大對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視度與資金投入
在針對林業地區病蟲害防治方面,我國還未真正形成一套統一的措施,相關林區管理者對病蟲害防治工作明顯不夠重視,從思想上對林業養護方面認識不足,并且缺乏科學合理的防治手段[2]。因此,要想從源頭開始完善森林的病蟲害防治工作,則需要提高林區管理者對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視程度以及對宣傳力度,從意識上認識到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在資金投入方面,對于國家以及林業部門所設立的防治專項資金要積極進行爭取,確保防治資金的流動渠道有所保障;合理敦促地方政府加大對林區病蟲害防治工作的資金投入量,針對病蟲害情況嚴重的地區要進行綜合性診治;積極調用社會輿論與人民群眾的力量,采取合理的手段將社會中投入到環保與森林保護的資金用來開展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
2.2 提高病蟲害檢測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林區管理者也應積極引用最新的檢測技術,更新現有的檢測設備與程序,在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建立起更加科學的林業檢測模式,利用最新的檢測模式去精確了解林區樹木的健康情況,確保每一顆樹木健康成長,有效地抑制住病蟲害問題的產生與擴散。
2.3 提高林區病蟲害整治技術
要想提高林區的病蟲害防治效果,就必須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作為基礎,更新并提高現有的病蟲害整治技術,再在專業防護人員的操作下,開展病樹的清理養護工作。此外,技術人員還應對防治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給予及時處理并解決,堅持貫徹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基本方針,并且在保證病樹得到有效整治的基礎上,遵循因地制宜的思想,種植更多優良品質的樹木去改善整片林區的質量,在實現林區全面綠化的過程中,將病蟲害防治工作與林區的生產發展同時進行。此外,林區管理人員對于林區的安全防范要時刻保持警惕性,避免林區病蟲害的進一步擴散,采取人工與農藥相結合的方式對林區病蟲害進行整治,通過制定科學合理的病蟲害防治計劃,并要求相關工作人T嚴格按照計劃落實到位,保證病蟲害防治技術得到有效地發揮。
2.4 控制病蟲害疫情源頭
通過大量的現實情況分析,影響林區興盛與衰落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就是林區樹苗的檢疫工作是否到位,這也是我國林區管理工作中的重點內容和防護基本原則[3]。根據現階段我國制定的林區檢疫技術標準來看,林區管理人員應嚴格按照規定要求,并完善以下幾點:1)加大林區防疫的宣傳力度,提高林區周邊局面的生態保護意識,要積極與當地居民產生互動,取得民眾的理解與支持,從而共同參與到林區治理的工作當中。2)進入或經過防疫林區的車輛人員要進行嚴格仔細的排查,并且不僅僅要密切關注新栽種樹苗的健康狀況,還要避免出現因問題疫苗流入林區而造成大面積減產的情況。3)加大林區防疫的工作力度,定期檢測修整城鎮周邊的綠色植物,進一步增加城鎮的綠化面積。以上所述的種種林區病蟲害防治方法,其中最重要的還是要提高對病蟲害疫情源頭的控制力度。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生態環境的改善與保護離不開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但從當前我國的林業發展進程來看,對其造成最大影響的是來自于病蟲害的威脅,所以,做好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是當下發展我國林區需要做好的首要工作。然而在現階段我國林區的病蟲害防治工作當中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因此相關從業人員一定對這些問題提高重視,并通過加大對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視度與資金投入、提高病蟲害檢測技術、提高林區病蟲害整治技術以及控制病蟲害疫情源頭等方式去做好林區的病蟲害防治工作,進而推動著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志云.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中的問題及對策[J].農技服務,2015,(02):107.
一、應急預案是園林樹木植物保護中的風險管理,可有效降低損失
在園林綠化建設過程中,園林樹木病蟲害的發生就是隨時可能出現的風險。面對這樣不確定的風險因素,植物保護應急預案的建立就是對于此種風險的管理。既能預防這種風險的出現,又能在風險發生時承擔起及時控制、降低損失的重任。因此可以說,園林樹木植物保護應急預案的建立就是在管理病蟲害發生的風險,確保將這種風險帶來的危害和損失減小到最低。
二、應急預案是園林樹木植物保護中的警衛防線,可控制傳播范圍
一個國家的自然系統乃至全球的自然系統都是一個整體,生活在這個巨大生態系統中的生物也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所以,病蟲害的發生和發展也不可能只是在某個時間、某個地點才有的單一事物。在植物保護中,也存在著“蝴蝶效應”。可能別處發生的病蟲害,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就會對更廣大的地域造成影響,甚至是帶來巨大侵害。尤其是突然爆發的重大、危險性病蟲害,它的發生、發展以及傳播、流行,也對周邊的乃至更遠的地區產生影響。
即使不考慮全球、全國這些大的生態系統,在各自小范圍內的植物群落中,存在于其中的生物,相互的聯系也是緊密的。在城市的園林綠化中,秀美的園林景觀是由自然環境、各種植物群落和硬質景觀有機結合組成的。植物群落中的各種樹木、花卉、草坪,處在整個園林景觀中的這些植物素材息息相關、唇亡齒寒。例如在大規模爆發的蝗災面前,所過之處,都有損傷。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一般是從小范圍內開始的,如果不加以控制,就會造成大面積的感染。何況突發的、極具危險性的病蟲害,往往是爆發成災,在植物群落中快速傳播,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可在短時期內造成毀滅性的危害。植物群落中的這種相關性,也決定了園林樹木病蟲害發生的相連性。
園林樹木植物保護應急預案的建立,可以全面考慮病蟲害發生的情況,以全局的戰略高度,控制病蟲害侵害的輻射擴散,就如同一條警衛防線,可以掌握病蟲害發生、發展的動向,控制其發生范圍,以免造成病蟲害更大范圍的傳播和危害。
三、應急預案是園林樹木植物保護中的兵法應用,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有時候,病蟲害發生后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也是無法挽回的。所以,在病蟲害發生之前的預防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園林樹木在生長過程中,引起病蟲害發生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除了自身抵抗力下降受到病蟲害侵襲以外,處在生態系統中的園林樹木也會受到其他生物的間接影響,例如抑制其病蟲害大規模發生的天敵生物受到損傷時,病蟲害就開始活躍。所以,盡管對于園林樹木病蟲害的防治來說,預防是第一要務。但是,預防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意外情況總是不可避免的。當病蟲害在嚴格預防的過程中發生了,植物保護應急預案的優勢也就開始顯現了。此時的園林樹木植物保護應急預案就像及時雨一樣,在病蟲害突破預防發生危害的時候立即發揮作用,針對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迅速反應。而且,園林樹木植物保護應急預案不僅僅是簡單的防治說明書,而是從以往發生的病蟲害中吸取經驗后積累起來的預防和防治方法的有機結合,可以確保在防治病蟲害中發揮最佳作用。
園林樹木植物保護應急預案的建立,對于已知的病蟲害來說是防治說明,對于未知的病蟲害來說是經驗指導,對于突發的、危險性的病蟲害來說更是防御體系。制定植物保護應急預案,不僅可以防病蟲害于前,更能治病蟲害于后;不僅可以有效控制病蟲害的危害程度,更能借鑒利用以往發生病蟲害中吸取的經驗教訓將損失降到最低。這樣看,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園林樹木植物保護應急預案像是兵法一樣神通廣大,“運籌于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對于病蟲害的防治無往不利。
四、應急預案是園林樹木植物保護中的行動指南,可指導應對策略
園林樹木的病蟲害是不可預料和避免的,但如果在發生時指揮有力、控制及時、處理得當,可將病蟲害消除于萌芽狀態或最大程度降低損失。而且,園林樹木植物保護應急預案是一套體系方案,不是簡單的計劃,是植物保護工作中的行動指南,指導病蟲害防治過程中各種應對策略的具體實施。只有這樣,在前期做好園林樹木病蟲害的預防和控制工作;在病蟲害發生的時候,切實有效地防止病蟲害的傳播和蔓延;在病蟲害防治成功之后,積累相關技術經驗,建立病蟲害防治檔案。在園林樹木植物保護應急預案全程實施過程中,各方面聯動、配合,實現病蟲害防治的可持續控制。
1.1深入調查,精心組織,確保工程順利快速推進
做好施工組織設計是確保工程高速順利推進的前提。一是做好進度計劃。嚴格根據工期要求,結合工程實際設計進度計劃,摸清各種資源的需求量,安排好人力、物力、財力資源,做到資源的最優化配置,從而確保園林綠化工程在規定的工期內竣工驗收。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下,應該盡快加快施工進度。特別是對于任務重、工期短、時間緊的工程,必須將進度計劃的擬定及落實作為園林工程的重中之重來抓。二是通過施工組織設計加強對招投標制度規定內容的組織與落實,明確完成園林工程的工程組、施工班組和養護組的負責人,確保施工與養護得到科學合理的安排。
1.2規范施工,嚴格操作,確保園林綠化施工質量
為了切實提高樹木的成活率,達到良好的綠化效果,必須規范施工過程,嚴格操作流程,注重細節。一是嚴格做好樹木根系的保護工作。從挖掘、運輸到種植,都必須將根系的保護作為重點,嚴防根系損傷,盡量避免出現破皮、斷根等問題。二是做好水分控制。為了減少水分流失,應該對樹冠進行修剪,將一些多余的枝葉剪掉,以減少水分蒸發。根據實際情況,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將草繩浸濕后纏繞在樹干上面,還可以采取一定的遮陽措施。通過這樣一系列手段,才能夠確保綠化種植的質量,從根本上提高樹木的成活率。
2園林工程的養護
2.1樹木養護
一是做好綠化林木的造型設計。根據園林景觀設計要求,對綠化苗木采取必要造型修整措施,通過科學的養護管理,使其達到預期的造型效果,以增強園林工程的美觀。譬如可以將一些灌木修剪成方型、圓球形、蘑菇形、線條、錐樁等形體。還可以用鐵絲編織成“雙龍戲珠”“、孔雀開屏”的圖案或文字,讓灌木枝葉在其中生長,最后整修成這些美麗的造型。二是做好綠化樹木的病蟲害防治。對綠化樹木的害蟲有:天牛、潛葉蛾、木虱、介殼蟲、潛葉虎及金龜子等。對綠化樹木的病害有:根腐病、炭疽病、白粉病等。對于這些病蟲害,除了采用藥物防治以外,還需要對枯枝落葉進行經常性清理,確保衛生干凈清潔,同時將漬水排除干凈,還可以在修剪后噴藥。
2.2花卉養護
一是針對花卉的生長情況,應將干枯的枝葉及時剪去,在夏季和秋季時分,應該做好保濕防旱及雜草抑制。二是做好病蟲防治。針對病蟲害,應該每月打1次藥。在進行修剪后,再噴殺菌劑,或是在暴雨過后噴殺蟲劑,都會有較好的防治效果。三是對藤本花卉養護管理時,必須做好搭架,確保其具有良好的通風性和透光性,一般不容易發生病蟲害。一旦發現有病蟲害現象,必須立即用手提噴霧器噴藥。
2.3灌溉與排水
一是做好灌溉。在灌溉時必須控制好水量,采用少灌、勤灌的方式,根據實際需要,做到合理灌溉,既要保證樹木生長需要的足夠水量,又要避免因為灌溉過多而形成澇災,影響樹木生長。在樹木定值后,喬木需要灌水3~5年,灌木最好為5年,如果遇到土質較差或是缺少嚴重的時候,必須適當延長灌水時間。二是做好排水。應該根據不同樹種、季節、土質等,做好排水工作。特別是一些低洼地區,必須將排水作為養護的重點工作落實到位。
2.4施肥
【關鍵詞】森林;病蟲害;綜合防治
1.我國森林病蟲害防治現狀
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是國家減災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是林業建設的重點和難點。隨著我國人工林面積的增多,造成了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更為困難。如松毛蟲、楊扇舟蛾、落葉松尺蛾、青楊天牛、黃連木尺蛾等給森林造成重大傷害。另外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很多害蟲在越冬之后仍能大量存活,一旦到了春天就會大規模暴發。由于我國林業經濟發展一直以來受到體制的限制,沒有實現市場化運作,森林病蟲害防治一直處于比較落后的狀態,在資金投人和技術人員的水平上存在著很大的不足。森林病蟲害防治沒有建立有效的體系,只有在發生病蟲害之后才被動地采取防治措施。
2.森林病蟲害綜合防治
2.1綜合防治病蟲害是經濟、安全、有效的農藝手段,其含義是借有機地應用林業技術的、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和檢疫制度上的各種方法與技術來達到防治病蟲害保護林業的目的。使各種生物之間保持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自然關系,從而從根本上控制和消除林業病蟲害的發生和擴散。
2.2綜合防治的原則。
(1)生態學原則綜合防治是利用森林內各種生物及生物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進行病蟲害防治,并遵循生態學的原則。森林內的生物在一個環境中生長、消亡,存在著相互促進和相互制約的關系,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綜合防治通過在營林造林時對生態結構進行針對性調節,及在病蟲害防治時采用生物防治手段,以營造一個不利于病蟲害生存、有利于害蟲天敵生存的環境條件,進而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2)安全環保的原則綜合性的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相對于單一的機械防治、化學藥物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具有可實現其優勢互補,取得病蟲害防治最大效果的優勢,在預防和治理病蟲害時可將其對森林安全的危害降到最低。此外,傳統的化學藥物防治方法,會對野生動物造成一定的威脅,在進行城市園林的病蟲害防治時,化學防治還會給人們留下安全隱患,導致中毒等。綜合防治提倡減少化學藥物使用,多運用生物防治,保證了防治工作的環保和安全。
(3)經濟性原則森林病蟲害防治,對于經濟林來說,就是為了減少病蟲害對森林造成的經濟損失,即達到經濟允許水平。經濟允許水平是森林病蟲害防治的一個重要指標。病蟲害的危害程度低于防治指標,不采取過多的防治措施,以節約防治成本;危害程度超過防治指標,即需要進行及時的防治,以減小經濟損失。森林病蟲害綜合防治可以根據病蟲害情況選擇不同的防治辦法,以降低成本并保證森林的經濟效益。
3.森林病蟲害綜合防治的具體方法
3.1防治技術
(1)選擇應用合適的營林造林技術營林造林是森林病蟲害防治的基礎,通過造林、營林和采伐等環節,可以有效地調節森林的生態環境。通過選育抗病蟲樹種、營造混交林和科學的撫育管理等措施,增強森林的自控能力,有效地控制森林病蟲害的發生及擴散。當前我國的營林造林技術相對落后,立地條件和植被條件差,森林內沒有形成合理的生物群落,病蟲害天敵生物較少,不能實現生態平衡。因此,因地制宜地選擇應用合適的營林造林技術,做好營林管理,是預防森林病蟲害的基礎。
(2)防止有害生物的入侵。近年來,我國森林受到了外來有害物種的影響,造成了很大的林業經濟損失。尤其是近年來美國白蛾在我國北方的內蒙古、河北、遼寧等地危害嚴重,對我國的林業安全造成很大影響。由于外來物種沒有天敵,過度繁殖,會對森林生態造成嚴重的影響。各部門、海關和森檢部門,要協同作戰,共同防止外來有害生物進人我國,做好疫情的檢驗檢疫,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專項調查,及時上報送檢,以保證防治的及時有效。
(3)提高植物杭逆性樹木的生長勢是影響。
病蟲害發生的一個重要因素,生長勢較差的樹木或者森林容易發生病蟲害。因此,在實際工作中,要提高樹木的抗逆性,對生長勢較差的樹木和森林及時地澆水、施肥和松土,提高樹木的抗病能力。在秋冬季要做好樹木的修剪工作,除去干枯死去的病蟲害樹枝,既有利于增強樹木的生長勢,又有效地減少病蟲害的越冬繁殖,避免在來年春天出現大規模的蔓延。
(4)加大生物防治力度生物防治可以利用害蟲天敵與害蟲之間的生態關系,實現對害蟲的有效控制,具有作用明顯,效果持久的特點。一旦在森林中形成一個穩定的害蟲天敵的種群,就可以在很長的時間內達到對害蟲的有效控制和生態平衡。綜合防治森林病蟲害,需加強生物防治技術的運用。首先,要創造有利于生物防治的環境,如減少使用化學藥物,放養害蟲天敵生物等。其次,要加強害蟲天敵的研究和繁育。有的害蟲天敵只需在原有基礎上加強保護,有的則需要從外界引人。從外界引人害蟲天敵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對病蟲害的類型和特點進行分析、研究,保證天敵生物不會產生次生災害。
(5)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增加生物農藥的使用化學農藥防治作為傳統的森林病蟲害防治技術,在病蟲害較為嚴重的地區可以適當地使用,可以有效地遏制病蟲害的蔓延。但其存在很多副作用,需在綜合防治中謹慎使用,避免濫用而造成對森林生態環境的破壞。此外,用生物農藥防治病蟲害,可起到消滅害蟲、保護天敵生物的作用,還可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及對人畜的威脅,且具有一定的防治持久性。如在防治國槐尺鑊時,每年噴灑2次Bt乳劑,就可控制尺鑊危害。此外,還可使用生物農藥滅幼脈、花保、煙滲堿等。
3.2加強管理
(1)提高認識,加強管理當前某些單位的領導對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不夠重視,導致防治制度不完善、資金匾乏和人才短缺。要搞好森林病蟲害防治,首先要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建立森林病蟲害防治管理體系,明確各防治單位的責任,實行責任制管理;其次,建立和完善森林病蟲害防治體系,對于常見的突發性病蟲災害應有制度化的操作規范;最后,要嚴格控制森林病蟲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對防治不力的單位要進行處罰。
(2)做好病蟲害預測預報做好病蟲害的監測和預報工作,以保證防治工作的及時有效。應建立一個全國、省、市的預報體系,及時了解重點區域和整體范圍內的森林病蟲害情況,為宏觀防治規劃提供科學依據。在完善普查制度的同時,要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進行病蟲害數據的收集、數據庫的建立保存和預測,使監測能力能夠滿足防治工作的需要。
(3)加大資金投入,建設防治隊伍對各地區的森林資源實行誰經營、誰防治的制度,各級財政應加大對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資金投人,保證防治工作有效開展。此外,要促進森林生產市場化運作,利用市場功能多渠道引人資金,與國家防治相輔相成。市場化運作還可以促進人才流動,為森林病蟲害防治引進和培養專業人才。加大資金投人和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為森林病蟲害防治打下堅實的基礎。
4.小結
目前我國的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形勢比較嚴峻,存在一些急待解決的問題。在實際工作中,只有提高認識,完善制度,運用現代化的監測和防治技術,重視生態環境保護,才能最大化地實現森林病蟲害防治的經濟和生態效益。 [科]
【參考文獻】
[1]呂金才.淺談森林病蟲害的防治措施[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17).
【關鍵詞】小區綠化;養護;管理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小區已經逐漸向規模化方向發展,人們對小區綠化情況也愈發引起人們關注,這不但關系到小區的環境及形象,而且關系到小區群眾的生活質量。因此,分析小區綠化養護管理方法,對構建和諧生活小區有著重要的意義。
1 小區綠化養護管理需要遵循的原則
1.1 保持與景觀設計意圖的一致性。小區景觀設計為綠化養護指明方向,而綠化養護體現了景觀設計的精彩之處,所以小區綠化養護需要保持和景觀設計的理念相一致,既要使綠化養護滿足人們生活的實際需求,又要給控制綠化成本,提高景觀設計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2 秉承為小區群眾服務的理念。小區綠化的根本目的是為小區群眾營造舒適和諧的生活環境,所以小區綠化養護管理工作需要秉承為小區群眾服務的理念,努力使小區綠化滿足小區群眾的生活習慣,在清理雜草、樹木整形和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做到適時有度。
1.3 依據綠化類型確定養護原則。小區綠化涵蓋的范圍很廣,在養護管理中需要據此確定養護的原則。例如小區草地的養護原則為保持草地四季常綠,草色純凈無雜,草勢旺盛茂密且均勻一致;小區綠籬養護原則為修剪成形且有度,水肥供應及時,觀賞性與隔離效果佳等。
2 小區綠化養護的措施
2.1 施肥措施。小區栽種著各種各樣的植物,如果這些植物長期從固定地點吸取養料,很容易消耗土壤肥力,從而影響小區綠化的效果。因此,在小區綠化養護過程中需要依據小區植物的生長需求,定期對土壤進行合理施肥,保證土壤有充足的營養元素。施肥需要選擇有機肥和無機肥相結合的方式,既不會使小區有較大異味,又可以避免單一肥影響土壤肥力。
2.2 中耕除草措施。中耕除草指以人工方式松碎土壤的表層,清除綠化植被中的雜草,增加土壤的透氣度及濕度,加快土壤肥料的分解吸收,為綠化植物的根系生長創造有利條件。中耕的深度一般為15cm左右,不影響植物根系的正常生長,中耕時間選擇在晴天或者雨后的2~3天內,可以結合土壤施肥進行,中耕后需要清除土壤中存在的石塊和瓦礫等雜物。除草時需要堅持盡早根除的原則,在植物生長旺盛時節持續進行,以免雜草爭奪小區植物的肥水。除草時可以利用鋤頭與鏟子,或者用手將其拔除,清除的雜草需要集中進行處理,一般為堆制肥料所用。
2.3 樹木修剪措施。小區綠化過程中種植有一定數目的喬木和灌木,用來隔離空間和美化環境。這些樹木需要定期進行修剪,以控制這些樹木的樹形及樹勢,保證其通風透光與合理的肥水分配。修剪樹木需要依據樹木的種類和修剪的目的,選擇合適的修剪方式與方法,如美人蕉的修剪需要選擇在開花后進行,及時剪除枯花和老枝,確保通風良好,不會出現病蟲害;在修剪喬灌木或者綠籬時,需要依據其長勢和樹齡進行修剪,并選擇合適的造型,如圓形、方形、圓柱形或者菱形等,這樣既不會影響樹木的正常生長,又保證了其景觀效果。
2.4 病蟲害防治措施。小區植物種類繁多,如果出現病蟲害,將會對小區綠化造成無法估量的破壞,所以小區綠化養護需要將病蟲害防治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在購買苗木時需要進行嚴格植物檢疫,如果存在有害生物需要及時進行處理,嚴重時需要銷毀苗木,避免病蟲害傳播開來,影響小區原有樹木的健康。其次,病蟲害的季節性和突發性較強,所以在病蟲害防治中需要掌握其危害特點和生命周期,做好病蟲害的預警監測工作,并且利用其發生的普遍性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如選用高效低度的農藥產品、人工捕殺和農藥噴灑撒均勻徹底等,以及做好病蟲害治理的工作記錄,為病蟲害的防治打下良好基礎。最后,在小區綠化中引入抗病蟲的植物,合理配置小區植物的種類,多種植耐性強或者抗病蟲的植物,減少病蟲喜食的植物,這樣既有利于病蟲害的防治,又可以做到美化小區環境。
3 小區綠化的管理方法
3.1 科學規劃及配置。小區綠化的布局設計主要由其使用功能與性質來決定,如喬木和灌木主要用來隔離空間;草地主要用來休閑娛樂和凈化空氣;花卉主要用來美化環境等,所以在小區綠化管理中需要依據生態學原理,做好喬木、灌木、草地和花卉等植物的合理配置工作,使常綠植物和落葉植物相互搭配,這樣既有利于保障小區植物群落的完整性和系統性,使不同植物正常生長,又可以使小區始終處于綠色環境中。
3.2 制定合理養護管理計劃。小區綠化養護管理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制定合理的養護管理計劃有利于指導小區綠化工作的順利開展。養護管理計劃的制定既要考慮到小區植物種類和特點,又要明確小區綠化養護管理的內容,如小區綠化面積、植物數量及種類和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開展計劃等。同時,養護管理措施及方法需要進行詳細記錄,如病蟲害防治措施、小區綠化適合的樹木種類和小區土壤特性等,這樣可以通過養護管理工作反饋的信息,及時調整養護管理措施,提高養護管理工作的效率。
3.3 健全養護管理制度。一方面,在小區綠化養護管理中,管理單位需要健全養護管理的制度,合理安排養護管理的崗位,引進專業的養護管理人員,加快養護管理隊伍的建設,保證養護管理的水平。另一方面,養護管理工作需要實施目標責任制與合理的獎懲機制,明確養護管理人員負責的綠化范圍,定期對小區綠化養護管理的效果進行評比與考核,對表現優秀的人員給予物質與精神獎勵,對表現不佳的人員采取一定的懲罰措施,多次在評價與考核中表現不佳的人員將予以辭退。
3.4 注重養護管理的巡查宣傳。由于小區居住人數眾多,草地、樹木和花卉的損毀情況在所難免,所以小區綠化管理部門需要做好巡查工作,對損綠毀綠的行為進行制止,并加強對綠化養護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宣傳,提高小區群眾愛護綠化的意識。例如小區綠化管理部門可以定期舉辦養護管理知識講座、開展綠化知識競賽和舉行“我愛我家,我愛綠化”的活動,鼓勵小區群眾積極參與到綠化養護管理工作中,在小區營造愛護綠化環境的文化氛圍。
4 結束語
總之,小區綠化養護管理工作需要小區群眾的共同參與,關系到小區群眾的共同利益。只有遵循養護管理的原則,做好施肥、中耕除草、樹木修剪和病蟲害防治等工作,并制定完善的養護管理計劃和制度,才能切實保障小區綠化養護管理的效果,創建和諧美好的小區家園。
參考文獻:
[1]黃鸝. 城市小區的綠化養護管理方法[J]. 現代園藝,2015,12:158-159.
[2]陳奎岳. 淺談小區的綠化養護管理[J]. 科技致富向導,2011,11:294.
[3]周明. 小區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淺談[J]. 現代物業(上旬刊),2011,01:90.
[4]殷留杰,李振. 淺談小區綠化養護與管理工作[J]. 現代園藝,2013,03:55-56.
關鍵詞:園林植物 病蟲害的防治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國家城市建設也在如火如荼的發展著,城市現在變的越來越漂亮,在高樓聳立的同時,自然壞境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在城市中必須要有植物的存在,讓城市的人們在過著大都市生活的時候,還能感受到來到自然的感覺。園林植物承擔著綠化、美化、凈化城市市容,改善生態與人們居住環境的任務。隨著園林綠化任務的加重,園林綠化也變得豐富起來,給我們的城市面貌帶來了很大的變化。綠化的規模不斷擴大,新樹種,新植物大量引進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比如:現在常見的物種入侵、生態不平衡、抗性差、樹種結構單一,結果導致嚴重的病蟲害發生。病蟲害的發生和危害就是成為城市綠化部門關注的重點,城市生態系統受人為干擾嚴重的特點,同時也給園林樹木病蟲害防治工作帶來了局限性和獨特性。以往我國病蟲害的防治主要以化學藥劑防治為主,但經過長期的實踐證明,化學試劑對防治病蟲害會產生很多副作用,這些藥劑在殺死蟲子的同時還殺死了害蟲的天敵,污染了環境,破壞了生態系統的平衡,同時藥劑的使用還嚴重的影響了人們的健康。本文主要探討城市園林植物病蟲害的發生特點、城市園林病蟲害防治的原則、城市園林植物病蟲害的防治辦法。
1、城市園林植物病蟲害的發生特點
1.1城市“ 熱島效應”
受城市“熱島效應”的影響,城市園林生態系統氣溫比較高,空氣相對比較干燥,這些嚴重影響到了害蟲的生長速度,也改變了害蟲的生活周期,城市中的園林生態系統相對比較單一,并且較小,導致天敵沒有辦法生存,這樣就會出現害蟲大量滋生。
1.2生態系統結構相對單一
在城市園林生態系統中植物的豐富度不夠,結構就會很單一,在城市中落葉很快被清掃干凈,這樣也破壞了生態系統的循環,生態系統的自身循環被破壞后食物鏈也遭受破壞,所以病蟲害不能自己達到動態的平衡。
1.3人類活動消弱了生態系統功能
城市中,主要以人的活動為中心,住宅、街道、工廠等建筑群對城市的分割,又進一步削弱 了綠地系統的功能互補,助長了害蟲發生的趨勢。
1.4病蟲害防治困難
城市人口比較密集,做給園林植物做病蟲害防治的工作時,首先強調安全第一,不得污染景觀和環境,不許發生人畜中毒事故。此外,由于城市綠地點多線長,樹木一般高大,人 口集中,交通頻繁,也不宜過多采用化學防治方法。所以,導致病蟲害防治起來比較困難。
2、城市園林病蟲害防治的原則
2.1園林植物、病蟲及天敵三者之間的關系為基礎
園林植物、病蟲以及天敵三者之間有的相互依存,有的相互制約,它們的發生、消長同環境的關系也極其密切。我們在病蟲害防治的時候要以有利于植物和害蟲天敵的生存為基礎,降低病蟲滋生和發展的條件。
2.2 從保障人、天敵、園林植物和城市生態系統安全的角度出發
對不同病蟲采取不同對策,幾項措施取長補短,將使生態系統產生的不良影響降到最低限度, 以達到最佳的防治效益,既控制了病蟲害,又保護了人、天敵、環境和植物的安全。
2.3科學使用藥物,保護城市環境,促進生態平衡
化學防治是城市園林植物病蟲害綜合防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應用時要從病蟲、植物、天敵、環境之間的自然關系出發,科學的使用藥物,在城市中應特別注意選用高效、無毒或低毒、污染輕、有選擇性的農藥,防止對人造成毒害,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逐步建立起穩定的生態平衡。
3、城市園林植物病蟲害的防治辦法
3.1植物檢疫法
做好植物檢疫工作是我們城市壞境綠化的重點,在引種之前做好物種的評估工作,對繁殖力強、適應性廣、危害性大、又能隨植物材料傳播的危險病蟲種類,作為重點檢疫對象,發現傳人的要就地封鎖和消滅。
3.2栽培管理預防法
在選育品種時,我們以抗病蟲的園林植物為主,這是我們在園林病蟲防治工作中最經濟有效的方法;采用常綠落葉結合的方法將草坪、地被植物、喬灌木復層種植,通過科學地搭配樹種,建立合理的植物群落結構,充分發揮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促進城市園林生態系統的穩定,提高植物對病蟲危害的自我調控能力;樹干涂白不僅能有效地防止冬季樹木的凍害、 日灼,提高樹木的抗病能力,破壞病蟲的越冬場所,殺死在樹皮里越冬的螨類、蚧類等,還能阻止翌年天牛成蟲產卵,起到既防凍又殺蟲的雙重作用。
3.3生物防治法
生物防治是根據自然界存在的種間斗爭,利用有益生物來防治有害生物。主要是以以蟲治蟲、以鳥治蟲、以微生物治蟲、以螨治蟲、以激素治蟲、以菌治病等方法來進行生物防治的。
3.4化學防治法
關鍵詞 園林綠化;病蟲害;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 S4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671-(2012)082-0203-01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聽到人們抱怨“環境污染越來越大了”,因此相關的環境保護政策相繼出臺。園林作為大自然人類美好的賜予,其本身就具備美化環境、凈化空氣、調節氣候、監測環境等作用;隨著人類的生活環境在不斷的變化,城市環境污染的不斷擴大,我們生存的環境也是越來越差,這就更體現了城市園林建設的重要性,要做好園林建設工作除了要做好園林的養護工作外,還要做好園林的病蟲害防治工作,掌握病蟲害發生的規律,一定要先做好預防工作,避免病蟲害的發生,我們都了解預防為主的重要性,因為一但發生病蟲害,防治起來將非常麻煩,而且不好控制。因此我們要加強每個時期的病蟲害防治工作,要創造一個既利于植物生長又能防治病蟲害的生態環境,更好地利用大自然的力量,讓病蟲害能不發生就不發生,發生了也能控制。
本文就如何讓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的幾點措施進行論述:
1 環境控制
因地制宜。園林植物的生長環境直接影響園林植物的生長狀態。而要掌握園林植物的生長狀態,其一要看植物與環境是否統一。如果災害就要發生時,需要人工的力量打破它們的生存關系(外界環境符合病蟲害生長時),阻止病蟲害的生殖、蔓延。其二要看有害生物與環境的關系。在一般情況下,有些病蟲害生物長期生存在某個園林里,并且己經形成一定的生存規律,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人工可以輕易改變它的生存環境,有害生物也就無法生存,園林植物才會正常生長,得到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
1.1 選擇樹種要根據環境條件來選擇,避免病蟲害的出現
園林的選擇要有本地的特點,種植在園林里的樹木最好選擇滑干樹種和鄉土樹種,也可種些其他地方的樹種來襯托。這樣做的原因是本地的樹種早已適應了當地的生態環境,更有利于樹種的生存,抵抗病蟲害的能力也會很強。
1.2 種植樹種的數量必須與土壤面積成正比
在種植過程中,要按照樹種的生存條件,按照一定的比例來確定栽培數量,不能貪多,樹種的栽培密度過大,看起來也許會很美觀,但樹木會缺乏營養,對生長不利,特別是對一些大冠木樹,這樣高密度種植會使樹葉產生霉污病和其他病害,同時還會生出介殼蟲、蚜蟲等蟲害。
1.3 種植種類要多元化
根據生物的特點,種植的植物種類越多越復雜,植物的適應能力就越強,抵抗病害和蟲害的能力也就越大,更好地保證生態的穩定,避免大的災害發生。在實際工作中,行道樹的種植最好做到一條街道種幾個樹種,把生存能力強和生存能力差的樹種穿插栽培,這樣能夠更好地控制病蟲害的蔓延。千萬不要在一條街道上種植一種樹種,更不要在很小的范圍內種植一種植物,或者種植過密,在這種情況下發生了病蟲害就會形成曼延性災害。
1.4 選擇抵抗力量強的樹種
要結合當地的具體情況,根據當地經常發生的病蟲害品種、發生次數來確定具體的方案。具體做法是減少這種生物喜歡吃的植物種類,結合實際情況選擇一些抗病抗蟲能力強的植物種植在園林內,斷絕病蟲害的食物供給,使其無法生存和繁殖,這就可以大大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1.5 提高樹木的栽培成活率
幼苗的種植直接影響樹木的生長,影響著園林里樹木的成活率,植物長得強壯有生命力自然就會抵抗外界的侵害。根據每種植物的生長特點,結合實際情況,在春季按照正確的栽培技術科學種植樹的幼苗,整個栽培過程要盡量做到及時、快速,減少對幼苗根的損害,促進它的更好發育,同時也避免一些次期性蟲害以及腐爛病的發生。
2 栽培管理的方法
在具體的預防工作中應以栽培管理為中心,這是預防病蟲害的一種最有效的措施。也就是說在具體操作中要選擇有利于植物生長的,能夠控制病蟲害的栽培條件,采用科學的栽培技術,這樣才能使植物正常生長,減少病蟲害的危害。
2.1 用水要科學
水是生命之源,任何生物都離不開水。園林里的植物更需要及時的灌溉,澆水也要用科學的方法,適當適度地澆,而不是越多越好,一般是在施肥之后澆水,有利于根部吸收營養,防止肥濃度過高、過大,給樹根造成損害,同時起到灌溉的作用。
2.2 科學施肥
樹木如得到充足的肥料,自然長得茂盛高大,抵抗外界侵害的能力也會增強,所以合理的施肥對林木的生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長勢不好的樹木要經常施肥,長勢好的大樹可定期對其進行打孔施肥。
2.3 樹木的修補
園林里的樹木在生長一段時間后就要進行必要的修補,整個樹體經常會因為一些外界的因素而受到傷害,留下傷疤,這些傷疤如不及時修補,經常用一段時間的風吹日曬就會滋生細菌、病毒,使樹體腐爛穿孔,特別是對一些生命力差的珍貴樹種更要及時修補。
2.4 植物檢疫
要經常對樹木進行檢疫,從根源上杜絕病蟲害對樹木的侵害,尤其是新苗木入園林時如果攜帶病菌或病蟲,后果將不堪設想,一定要對新苗進行檢疫,發現有問題的要及時處理甚至是
毀掉。
2.5 做好防寒工作
這個問題多數發生在北方,北方冬天天氣寒冷,大多數植物都需要防寒。但在我們華東地區,寒冷時間雖短,但有些植物也不可避免的發生些狀況。減少凍災的發生,一般都采取下面的方法:
1)將樹木的樹干涂上白色,一般使用石灰水加鹽,減少樹干對太陽光的吸收,降低溫度,以免夜間溫度過低,造成溫差太大,使樹干裂開。這種方法還能殺死藏在樹皮里冬眠的害蟲。
2)可用棉布或其他東西將樹木的木干包裹起來,來抵御寒冷,這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城市里的園林建設影響著我們的生存環境,所以園林建設工作不可忽視,這項工作的重點就是病蟲害的防治,所以我們應采取科學的態度、正確的方法對待這項工作,努力做好園林的病蟲害防治工作。
2.6 創造利于天敵繁衍的生態條件
植物的合理布局、按比例或條帶種植(果樹行間種植綠肥)等可以造成植物和害蟲的多樣性,可以起到“以害繁益”、“以益控害”的作用,從而直接消滅害蟲。
3 結束語
總之,隨著人們對園林生態城市構建的越加重視,我國各地區城市逐步擴大了園林生態綠化的建設發展規模,可是在發展的同時,也出現較多問題,園林植物病蟲害問題尤其嚴重。為了給人們營造一個優良的城市生態環境,筆者從環境控制和栽培管理兩個方面來加強了園林植物病蟲害的防治工作。筆者還呼吁讓我們共同努力,共同承擔起歷史賦予的社會責任,為實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創造美好未來做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韓文妍,李靜.園林的治愈功能初探[J].安徽科技,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