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體育校本課程計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課題活動;英語語言學習;作用
筆者任教的學校馬鞍山六中承擔了一個市級課題的研究,題目是《地域文化的英語校本課程的開發和研究》,在這個課題研究實施當中,組織了很多小活動,如在班級組建“英語角”專欄,通過組建校園英語廣播“快樂英語加油站”將英語延伸到課外,組織一次“說英語,話家鄉”英語演講比賽,組織一次“今天我來當導游”的行為實踐活動,組織一次“My Hometown”為主體的征文活動等,以一系列的英語活動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增強他們學英語,用英語的興趣。其中,高中年級組織的是以“說英語,話家鄉”為主題的英語演講比賽,這雖然只是一個小活動,對學生在英語語言學習中卻具有很大的積極作用,促進了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根據《新課標》中英語課程的課程目標,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看這個小活動所起的促進作用。
一、語言技能
參加演講比賽的學生是高一學生,即將進入高二年級,以普通高中畢業的要求七級為準,檢驗學生在活動中及活動后所能達到的目標。
語言技能分為聽說讀寫等方面,在這個活動中,參加演講的學生從班級中先挑選,學生自主參加,由教師和本班級其他學生一起參與評選,在此過程中鍛煉了學生聽的能力,大部分學生能聽懂演講者就此話題的內容并能抓住要點,演講者也能用恰當的語調和節奏表達自己的演講內容,讓學生討論評選,給了學生就此話題交流討論的機會。在選拔出本班的參賽者后,教師讓學生去獲取相應的資料并整合信息,寫成演講稿。從以上的步驟中,學生鍛煉了聽說讀寫聽力,基本達到目標語言技能要求,使學生向更好的語言技能方向發展。
二、語言知識
參賽學生在演講的訓練中逐步做到語音、語調自然流暢。在演講稿的寫作中,學會使用一些新的詞匯和短語,擴充了詞匯量,學習去使用適當的語言描述事物。演講的題目是“說英語,話家鄉”,能讓學生熟悉此方面的話題。
三、情感態度
在這一方面,這個小活動更是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通過此次演講比賽,學生提高了學習英語的愿望和興趣,大部分同學都能積極參與這項活動。這次活動也大大增加了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信心,在活動中遇到一些困難,愿意主動向成績較好的學生或教師求教。參賽者之間更是能相互合作,分享獲取的各類與此有關的資料。通過這次活動,筆者看到了學生對于本地文化的喜愛,熱愛自己家鄉的情感溢于言表。
四、學習策略
從此次活動中,學生學會了主動拓寬英語學習的渠道,積極與同學交流探討,通過書籍和網絡獲得了更廣泛的英語信息,擴展了所學知識。在閱讀一些英語文獻資料時,學會借助情景和上下文猜測詞義和推測段落大意。通過這些學習策略的認知與歸納,更有助于提高語言技能。
五、文化意識
通過對家鄉的描述,學生更深入了解了我們國家的文化和風俗,更了解本國人的生活方式,及在行為舉止和待人接物等各方面的做法。在此基礎上,學生更愿意主動積極地去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和風俗,了解英語國家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由此培養學生的世界意識。通過文化對比,加深對祖國文化的理解和熱愛。
看似小小的一個活動,卻可以從各方面提高學生的文化知識水平。從學生此次的演講稿中,筆者挑選了兩篇經過修改的文章,無論從哪個方面看,這些文章都可以體現出學生的進步。
例文:
My Hometown
Class 1, Senior 1 Ge Yuanting
Good afternoon, ladies and gentlemen. My name is Geyuanting and I am from Class 1, Senior 1. Today I feel great honored to be here to make a speech. Have you heard of the famous Chinese poet---LiBai? Do you know which city enjoys great reputation because of him? Yes, it is Maanshan. Though in recent ten years, the city has changed beyond recognition, still there is a long way to go. Now if I were Mayor of Maanshan , I would do whatever I could to promote the image of Maanshan among citizens.
It is known to us that Maanshan has developed from a small fishing town to a modern city, which has taken on a new look. Because of its clear sky, beautiful scenery and amazing tourist spots, Maanshan has been honored as one of the first national garden cities in China. If I were Mayor of Maanshan, I would express my sincere thanks to all my citizens. It is owing to your efforts and contributions that has created what we possess now. It is owing to your support and hardwork that has made Maanshan as it is today. It is owing to you that has made impossible possible.
If I were Mayor of Maanshan, what I would like to do most is to set all parks, museums and libraries for free. Since Maanshan is known as the city of poetry, the morality of local people should be improved. There are several famous parks in our city, such as CaiShi Rock Park, LinSnzhi Memorial, ZhuRan Tomb. Therefore, easy access to parks, musumes and librariesd of the city as well, should be provided. Only in this case can the people of Maanshan enjoy the fresh air and build their bodies in the parks. Only in this case can the people of Maanshan more often to gain a broad view of the world. Only in this case can the people of Maanshan spend most of their free time.
Thus, if I were Mayor of Maanshan, I would make policies to ensure that pour parks, museums and libraries are open for free. If I were Mayor of Maanshan, I hope all citizens will make great contributions together to making our city a heaven on earth where people live in harmony with nature and with each other peacefully and happily.
Thank you for your listening!
例文2:
If I were Mayor of Maanshan
Class 4, Senior 1 Zhou Yajuan
Good afternoon, my dear judgers and fellow students. My name is Zhouyajuan. I stand here today, humbled by the task given by the teacher, grateful for the trust you have bestowed. The topic of my English speech is “If I were Mayor of Maanshan, What would I do?”
My fellow students, please open your eyes and look around our city. Air pollution has made the sky gray, water pollution has made the rivers filled with harmful chemicals, and noise pollution has made our lives lack of pace. What shall we do now?We must take actions to protect our city. It is our duty and we shall do it right now.
Nowadays,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is a hot topic among the people, we always mentioned the low-carbon economy, recycling and so on. If I were Mayor of Maanshan, I would focus on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first. I would make our citizens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It is not one person’s job, so please join me. Let’s remember ----United, we stand. Divided, we fall.
Some may say our city has been one of the first national garden cities in China. We have already done well. No!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is a long and arduous task.
We cannot be satisfied with what we have done. If we feel tired, please think of the people suffering severe water shortage in the southeast of our country.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or the environment will punish us.
That’s all. Thank you.
平時這些學生的寫作水平并不好,但是能寫出這樣的文章著實令我們教師感到高興,這不僅有學生自身的努力,更有教師的辛勤培育。這次活動只是一個開頭,希望能通過這類活動的開展增加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各方面能力。
參考文獻:
[1]Krashen, Stephen & Torrace. Fundamentals of Language Education[M]. California: Laredo press.
[2]Littlewood, William.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陳琳等.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解讀[S].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
一、校本課程管理與體育校本課程管理的內涵
課程管理作為一個重要概念,是指學校對教學工作實施管理,從而完成教學計劃、大綱規定的教育任務。正確解讀有關“三級課程”的基本概念,有助于對校本課程管理概念的理解。在三級課程管理模式中,國家、地方、學校各司其職。國家制定總體規劃;地方根據國家總體規劃,制定地方需要的課程指導綱要,開發與選用;而學校則在國家、地方的指導下,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進行課程設置與實施。因此,校本課程的管理必須首先保證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有效實施,其次,每所學校要結合自身實際,合理地開發和組織校本課程資源,以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需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學校充分發揮自主管理權,開發多樣性的校本課程。校本課程是以學校的教師為主體,開發的多樣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以尊重師生的差異性和獨特性等。基于以上的認識,可以將校本課程管理定義為是指學校根據上級教育行政部門有關政策規定,結合本校的實際和學生需要,而對課程進行的安排、實施、開發和評價等一系列的自主管理活動。
體育是學校各類課程當中最能反映地方特色和學校特色的課程之一。由于體育課程教學環境、教學空間、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等方面的特殊性,這對地方和學校來說,各自的地域特征、體育傳統等,都是有極大的差異性。因此,在積極施行國家制訂的體育課程標準的基礎上,應因地制宜進行體育類的校本課程的開發。所謂體育校本課程是以學校體育教師為主體,在具體實施國家和地方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過程中,結合學校自身實際,充分利用學校周邊和學校體育資源的基礎上,所設計的以促進學生發展為主要目的的方案。由此可見,體育校本課程不僅指學校體育教師自行開發設計的新課程,也包括學校和教師對國家課程、地方課程進行加工、再創造得到的富有特色的體育課程。在我國,關于體育課程的理解目前比較一致的認識為,體育課程是指學校根據社會的教育目的要求,為學生提供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給學生規定的,或可由學生選擇、規范了的體育學科課程和活動課程內容、學習操作程序和方法,在不同的學段所要達到的體育教育標準的總體設計。
因此,本文結合以上論述,對學校體育校本課程管理的定義為:體育校本課程管理就是對體育類以校為本的課程管理。
二、學校體育校本課程管理的理論基礎
1.系統論
系統論是研究結構和規律的學問,它用數學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是具有邏輯和數學性質的一門新興的科學。貝塔朗菲曾說,系統是由諸多要素組成的,而各個要素的有機組合共同構成了完整的系統,強調的是整體性。系統中各要素相互依存,每個要素在系統中起著一定的特定作用,要素之間構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否則,脫離整體,各要素將失去要素的作用。管理就是對于系統的管理,而體育管理就是對體育系統的管理,是以系統科學作為理論基礎,從本校的實際情況出發,對學校體育管理系統進行詳細的部署,進而建立一個高效有序的學校體育管理的組織。而方法體系則是以系統工程、自動化技術和信息技術等作為學校體育管理系統及其子系統的實踐方法。根據學校體育管理系統的特點,綜合運用系統技術方法,形成一套科學合理且層次分明的方法體系,以實現學校體育校本課程的管理。
2.后現代主義哲學
所謂后現代主義哲學的形成,是同現代西方哲學中各個流派的升降沉浮密切相關,并隨后結構主義興起而發展起來的。后現代主義提倡多維視角和多元方法,以否定、超越西方近現代主流文化的理論基礎為基本特征,它表現出反本質主義傾向對現代社會具有很大的沖擊。目前,三級課程管理體制要求實施校本課程管理,培養創新意識。為此,在我國課程改革中,后現代主義哲學作為理論基礎,為學校課程改革實現了質的飛越。后現代主義課程觀鼓勵人們懷疑一切現有的知識權威,這對于教育理念的嬗變是一種觸動。同時,后現代思想家倡導不同觀察者之間的平等關系,鼓勵教師和學生自由地通過對話來建構他們自己的課程,教師是學習情境中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除此之外,后現代課程觀強調尊重個體的差異性,倡導開放性的思維方式和多元主義方法論,提倡以多種方式探究課程知識,強調個體自由和自主。
3.教育未來學理論
教育未來學是一門新興學科,它以未來學及其相關科學為依托,探索學校教育的未來發展趨勢。從教育與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關系到教育的培養目標、內容、手段以及教育管理等都屬于這門學科范圍,從中探討學校教育在發展過程中的新趨勢,以適應社會的變革步伐。因此,面向未來是學校教育改革的大方向之一。就學校體育校本的研究者來說,應該以適應未來需要為突破口,力爭把未來體育教育引入到現在的教育,從而為實現素質教育和終身教育做好鋪墊和準備。
三、學校體育校本課程管理理論體系的構建
1.體育校本課程管理的價值體系
弄清體育校本課程管理的價值是管理工作的首要前提。校本體育課程管理的價值追求應該包括健康性、創造性和專業性三個方面。首先,健康性。“健康第一”是學校體育課程的本質要求。因此,必須把健康作為體育課程的首要目標。體育教育必須圍繞五個領域目標展開,讓學生形成正確的體育觀,并通過體育鍛煉促進身心發展。其次,創造性。所謂校本體育課程所追求的創造性是指參與校本體育課程開發的主體需要具備一定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體育工作管理者的創造性主要包括體育工作的指導思想、管理方式等;體育教師在體育校本課程的管理過程中,充分做好實現者、組織者、探索者和引導者的角色,不斷地修正校本體育課程的內容和方法。而作為學生,要學會思考問題,學會學習,使體育學習達到最優化效果。再次,專業性。主要強調的是體育教師的專業能力。體育教師的專業能力和專業水平直接關系到體育校本課程開發的效果。因此,體育教師必須扎根于教學,要積累、觀察、記錄并通過對教學材料的研究,使體育課程更好地發揮課程的實質。
2.體育校本課程管理的基本原則
首先,以學生發展為原則。體育校本課程管理要求承認并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注重學生的全面主動地可持續發展,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素質教育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在校本體育課程開發的決策中要讓學生參與。同時,體育校本課程要給每個學生的個性張揚提供了現實條件,從學生的差異及經驗出發,提供差異性教育。其次,自主性原則。依照課程管理中的權責分配,體育部門要積極地組織體育校本課程的開發,實現權職的統一。并根據自身的實際,確保體育校本課程的優化實施。再次,全員參與的原則。學校體育校本課程的管理需要學校教師、學生等共同參與。教師是課程開發的主要力量,學生有權對所學的課程項目提出建議。可見,要建立一個良好的學校體育課程管理體系,需要學校各方面人員的廣泛參與。
3.體育校本課程管理的機構與內容
就學校體育校本課程管理體系的框架來看,需要構建有效的管理運用機制。而對學校體育校本課程管理的組織與設計,就需要建立專門的管理機構。機構主要包括建立“體育校本課程評議委員會”、設置專門的體育校本課程管、成立體育校本課程評價組等。機構的主要任務是根據課程管理計劃,對課程定期診斷、評價、修改和校正,使課程系統最大限度地接近課程目標。
在體育校本課程管理的內容方面,要緊扣體育校本課程目標。第一,體育校本課程計劃管理;第二,體育校本課程標準管理;第三,體育校本課程編制管理;第四,體育校本課程實施管理;第五,體育校本課程條件管理,如教學設施配備、保管及各種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和執行等。除此之外,對體育校本課程評價管理。其主要內容包括教學指導綱要、教學大綱、課程開發等。
4.學校體育校本課程管理體系的模式
學校的課程管理模式是在實踐中發展,傳統課程管理模式主要有學校課程管理的專業模式和學校課程管理的科層管理模式。其中,學校課程管理的專業模式對專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專業模式的學校把學校看作是社會文化和學生個性發展的場所,充分重視教師的專業自。而學校課程管理的科層管理模式是把整個課程管理、課程設置、課程教學進行勞動分工,不同等級的課程管理者角色有很大差異。這種等級制結構和缺乏彈性的規章制度限制了教師創造性的發揮,忽視了學校中人際間情感交流的重要性。隨著改革的深入,新一輪教育課程教育需要全新的學校體育校本課程管理模式。而全新的模式需要體現“以人為本”理念,最大化地關注學生的興趣和發展需求,讓學生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正確的價值觀。在課程管理手段上,盡可能地滿足教師和學生多方面的需要,關注教師理性和非理性在課程管理中的作用。同時,現代模式的學校課程管理結構是一個開放的結構,能夠讓相關人士積極參與學校的課程管理,創造性地進行學校課程管理。
基于以上分析,為建立適應我國學校的體育校本課程管理模式,做如下的嘗試:第一,構建學校體育校本課程的決策系統。主要指體育部教學委員會根據學校課程要求,結合本校的實際,決定體育的培養目標,制定課程標準,制定相應的課程審議、教學管理、課程評價、激勵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第二,學校體育校本課程的開發系統。為了使課程建設和發展得更好,應以廣大教師為主體,結合本校的資源狀況,開發出具有特色的校本課程。第三,學校體育校本課程的實施系統。實施主體主要由管理辦公室或教研室組成。其中,辦公室貫徹學校的政策,對教學活動進行組織、協調。而教研室則根據整體安排,確保完成體育課程管理的各項要求,以取得最優化的教學效果。第四,信息的收集系統。組織一支認真負責的信息小組,專門負責收集課程開發、課程教學等相關信息。信息收集的主要任務是收集來自各方面的客觀信息,及時反饋到管理辦公室,以便作出準確的判斷,進而作出正確的評價。除此之外,課程管理要有必需的設備與經費上的支持,為體育課程實施提供必要的物質保障。
參考文獻
[1] 傅建明.校本課程開發與教師專業發展.教育發展研究,2002(5).
[2] 辜偉節.學校課程開發與管理的現狀和策略.教育理論與實踐,2001.
[3] 靳玉樂主編.現代課程論.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
[4] 張華.課程與教學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5] 陳慧瓊,羅宏文.校本課程管理和開發的思考與實踐.湖北教育2005(1).
[6] 金東海.論三級課程管理體制中的學校課程管理.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41(3).
論文摘 要 校本課程開發是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對學校發展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體育校本課程開發是構成學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體育課程改革具有重要意義,可以更好的實現體育課程目標、形成辦學特色,促進體育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及學生個性的發展。本文著重就體育校本課程的開發、可行性及其現實意義進行了分析和探究。
一、課程改革要求進行校本課程開發
課程改革包括課程政策、課程結構、課程實施、課程評價、課程標準等一系列要素的改革,校本課程開發只是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部分。可見,校本課程開發與課程改革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離開課程改革,校本課程開發就無從談起;而離開了校本課程開發課程改革就是不完整的。沒有校本課程這個部分的發展與完善就不會有作為整體的課程改革的成功。校本課程開發是課程改革的內在要求,是勢在必行的。教師一旦進行了課程的開發,作為參與者他們就不會再對課程計劃的意圖和課程理念產生誤解,從而有利于教學的發揮和學生的學習。
二、體育校本課程開發的實施策略
體育校本課程開發的理念是“以學生的身心發展為本”,若想要開發出學生比較滿意的課程,體育教師就必須了解學生的需要和追求。
(一)選擇:是指從眾多可能的課程項目中決定付諸實施的過程,是校本課程開發中最普遍的活動。主要包括課程科目的選擇、配套教材選擇(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體系的選擇等。
(二)改編:是指針對不同的對象而進行的對原有課程內容上的修改。校本課程開發中的課程改編主要是指導教師對正式課程的目標和內容加以修改,以適應他們具體的課堂情境。
(三)創編和新編:是指依托擬定課程計劃開發全新的課程板塊或課程單元。開發體育校本“特色課程”:如:競技運動項目的教材化研究和匯編——選擇、改編,強化或簡化研究、另類化研究;新興體育項目的教材化探索——選擇、改編或自創運動項目(方法或規則,局部或整體),形成自編教材;民族、民間、鄉土活動的教材化研究和匯編;創編體育運動項目或體育教學素材。
(四)個別教材內容或方法的優化:我們可以改編或自創游戲、徒手操等,形成文本;開發“鄉土教材”;開發新興的課程;新編地方性專題課程等。
(五)創編主題模塊或單元內容:首先是課程整合,它是指超越不同知識體系而以關注共同要素的方式,來安排學習的開發活動,目的是減少知識的分割和學科的隔閡,也是減少因知識劇增而帶來的課業負擔;其次是課程補充,它是指以提高國家課程的教學成效而進行的課程材料開發活動。再次是課程拓展,它是拓寬課程的范圍為目的而進行的課程開發活動,包括正規課程延伸和個性化拓寬。
轉貼于
三、校本課程開發是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
(一)教師參與校本課程開發可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教師專業發展的因素有三個:技術的變化、教學思想的變化和教學內容的變化。這里的技術變化是指教師應熟練掌握獲得知識的先進設備。技術的發展要求教師不斷的利用和開發包括現代信息技術在內的新的課程資源,校本課程開發正好為課程資源的利用和開發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教學思想的變化要求教師與社會發展保持同步,不斷吸收新的教學思想,采用新的教學模式。校本課程是一種新的課程形態,其實施方式與國家課程有所不同,比較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著眼于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這必然引起教學思想的變化,課程內容的變化。
(二)促進體育教師實踐性知識的獲得
教師知識分類學認為教師的知識一般可以分為三類:本體性知識、條件性知識、實踐性知識。本體性知識是指教師所具有的特定的科學知識;條件性知識是指教師所具有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實踐性知識是指體育教師在實際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所具有的關于客觀現實的背景知識。
(三)校本課程開發給體育教師精神領域、知識領域和技能領域的發展提供了可能
校本課程開發對教師的精神世界有重大的影響。學校是為學生存在的,課程是為學生開設的,教師所做的一切歸根到底是為了學生的最大限度的發展。校本課程開發是教師、校長、家長、學生、社區人員、課程專業人員廣泛參與的活動,因而必然要求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校長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教師與社區人員之間、教師與課程專家之間進行廣泛的合作,長此以往有利于教師合作精神的發展。
(四)校本課程開發能夠提高體育教師的專業意識
校本課程開發主張給教師賦權增能,強調教師就是課程編制者和執行者,增強了教師參與的意識,并在參與過程中形成參與的能力。同時也確立了教師的專業自主地位,賦予教師課程開發的權力和責任,因而校本課程開發有助于提高教師的課程意識和專業素養。
四、結論
因此,建立體育的國家課程、地方課程與學校課程之間的有機聯系,特別是發揮體育的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的重要作用,對于推進國家基礎教育體育課程的改革和發展具有長遠的作用。作為體育的國家課程,是指國家教育行政部門規定的課程,它體現了國家意志,是專門為未來公民接受基礎教育之后所要達到的體育與健康的共同素質而開發的課程。體育的國家課程的開發主要是根據不同教育階段的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和學習需求,制訂《課程標準》,編寫教科書,規定教學時數等。
參考文獻
[1] 鄭金洲,陶保平,孔企平.學校教育研究法[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2] 張德偉,沈英.教師校本研究與專業成長[M].北京出版社.2005.
關鍵詞:體育校本課程;開發;參與主體;主體;階段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6)10-0042-02
近年來,體育校本課程的開發整體上雖未顯頹勢,但在發展中卻出現了瓶頸,如不少學校(地區)一直使用已經過時的校本課程,不思開發;即使開發,也是在原有校本課程的基礎上做文字增刪,基本沒有新意;將國家體育課程中適合本校(當地)學生學習的內容束之高閣,而沒有對兩種課程加以糅合去使用。針對“瓶頸現象”,筆者結合自己的思考與實踐,談談如何在開發體育校本課程中發揮參與主體的作用。
一、體育校本課程開發的參與主體及主要作用
開發體育校本課程,通常有學校領導、一線教師、其他人員、在校學生、學生家長及課程專家的參與,他們既是開發課程的特定主體,也是推進開發進程的實踐主體。成熟的體育校本課程,應該融教育性、健康性、興趣性、發展性、豐富性及科學性于一體,而上述各個參與主體恰恰能發揮其應有的特色作用。
1.學校領導――體育校本課程教育性開發的決策主體
與體育與健康教科書的編寫一樣,體育校本課程的開發,也需要突出教育性原則。學校領導是體育校本課程開發的決策主體,除了親自參與外,更要嚴格把關:(1)嚴把方向關。體育校本課程要體現素質教育的精神,把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教育,作為根本所在。(2)嚴把態度關。要求各個參與主體必須牢記使命、恪守己任,千萬不能讓影響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正確形成的內容進入校本課程。(3)嚴把適用關。禁止不符合學校實際的照搬行為,杜絕不切合本校學情的照抄做法。(4)嚴把知識關。課程內容不能有主觀臆斷的分析、科學性的錯誤及沒有根據的案例等。
2.體育教師――體育校本課程健康性開發的核心主體
健康性原則是體育校本課程開發的核心原則;體育教師是體育校本課程開發的核心主體。基于此,體育教師要確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在開發中銘記“五個側重”:(1)培養學生的運動參與意識,消除過于注重運動技能傳授的傾向,側重對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強化積極、主動、創新意識的開發。(2)助推學生的運動技能掌握,側重對引領學生掌握技能及運用技能的開發。(3)提高學生的身體健康水平,側重對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鍛煉身體的方法的開發。(4)強化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側重對引導學生積極向上、幫扶差異個體的開發。(5)增進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側重對創設團結互助氛圍、激勵競爭進取意識的開發。
3.在校學生――體育校本課程興趣性開發的關鍵主體
學生是檢驗校本課程的目標主角,是實踐校本課程的關鍵主體,體育校本課程的開發,既少不了學生的熱衷參與,更離不開學生的作用發揮。由此,其他參與主體必須在開發的過程中,高度關注學生的所思所行:(1)關注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遇到棘手問題、感到枯燥乏味時,教師要設法為其解疑、導趣。(2)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在活動中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堅強后盾。(3)關注學生的能力展示。在進行階段性評價或總結時,教師要為學生打造展示成果的平臺。(4)關注學生的探究精神。對于學生的發現和發明,教師要充分予以肯定,并協同學生進行甄別、提煉。
4.其他人員――體育校本課程發展性開發的服務主體
體育校本課程開發工作的常態化保持、動態化運作,離不開服務工作,即離不開由校本課程開發小組確立的校內人員及有關社區人員組成的服務主體的參與。服務主體的作用體現在“四提供”:(1)提供有用信息。各主體在開發的過程中,極有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困惑,只要咨詢掌握了校本課程開發小組大量信息的服務主體,就有可能迎刃而解,避免耗時間、走彎路。(2)提供協調聯絡。各主體開發的進度快慢不一、效率高低不等,服務主體要利用信息平臺進行定時通報,促進后進主體的快速追趕。(3)提供互動平臺。及時為課程開發小組全體成員提供沙龍活動、切磋交流的場所。(4)提供物質保障。及時為各參與主體提供課程開發的必須資料及物品等。
5.學生家長――體育校本課程豐富性開發的參謀主體
學生家長對自己孩子的期望值,別人無法超越;有遠見的家長樂于見到孩子參與體育校本課程的開發活動。家長不但希望孩子能夠善始善終,而且會在關心、幫助中逐步演變為“四會”參謀:(1)會關注開發進程。從最初對孩子的提醒逐漸升格到對開發過程的監督。(2)會主動建言獻策。主動發現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參與方案設計。(3)會無償進行贊助。對于孩子交給的“任務”,會無條件的接受;缺少資料、需要器材,會在“規定”的時間內購回。(4)會激勵孩子進步。看到孩子因參與開發而活躍了思維、拓寬了視野,一定會激勵其轉變學習態度、提升學習狀態及進步學習成績等。
6.課程專家――體育校本課程科學性開發的評價主體
與體育與健康教科書相比,體育校本課程在嚴密性、層次性、條理性及系統性等方面,肯定會存在差距,這就要求體育校本課程開發小組必須聘請課程專家對其進行評價。課程專家的評價主要包括:(1)校本課程的原則性,即科學性、可操作性、素質培養、參與性及全面性等;(2)校本課程的評價內容,即教師課程方案評價、教師課堂教學評價、學生學習情況評價等;(3)校本課程的評價方法,即對參與主體開發的課程方案的評價、教師課程教學的評價、學生的學練效果評價等。課程專家的鑒定、甄別及把關,無疑會填補開發過程中的漏缺,使體育校本課程走向成熟、趨于優化。
二、體育校本課程開發的必經階段及追求目標
按照正常程序,校本課程的開發要經過啟動、推行、實施及成果四個階段,體育校本課程的開發也不例外。
1.啟動階段――廣泛發動促參與
在啟動階段,學校領導應憑借智慧與勇氣,承擔起體育校本課程開發的角色與責任:(1)喚醒開發意識。要在師生中大力宣傳體育校本課程開發的先進理念、意義及價值,消除他們對學校現有文化和習慣的迷戀,催化他們產生接受意識、追隨行為;打消學生家長的顧慮,讓他們摒棄抵觸情緒和反對心理。(2)激發參與熱情。要有序落實開發工作計劃,組織有關教師參加深層次的校本培訓,幫助其轉變觀念、提高認識;組織學生嘗試體育校本課程的開發,讓他們體驗成功感;組織召開部分學生家長座談會,誘發他們提出意見與建議。
2.推行階段――精心扶持促推動
在所有的參與主體中,不同主體、不同個體對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在開發的過程中,知覺有先后,認識有高低,理解有深淺。鑒于此,學校領導要及時進行指導,隨時予以扶持:(1)發揮研培效應。以培訓為載體,在進行工作提醒的同時,工作指南,助推各個個體主動投入;以研討為契機,放大經驗介紹與交流的效應,促進每一個成員亮化角色。(2)全力進行扶持。學校領導要勉勵每一個主體、每一個成員,遇到疑難問題不用急,出了問題不要怕;對于“疑難雜癥”,要積極思考、協同參與,必要時請教專家,扶他們上馬,送他們一程。
3.實施階段――引領實踐促提升
隨著開發工作的深入推進,原有的課程體制與新課程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讓參與者感到無所適從、無力調和。面對這一暫時僵局,學校領導要及時進行協調,不斷加以促進:(1)強化責任意識。告誡每一位參與者,開發校本課程是一項前無古人、后有來者的事業,除了將此引向深入,別無選擇;努力尋找化解矛盾的突破口,造福莘莘學子,惠及教育事業。(2)夯實督查舉措。對于開發工作進程較慢、力度不大的參與主體或個體,要幫助他們樹立趕超的全局觀;對于開發過程中出現的消極想法、滯后行為,要不遺余力地促進其轉化。
4.成果階段――科學評價促推廣
進入成果階段,可謂大功告成,值得每一位參與者去回味、品味。然而,任務的完成并不等于目標的達成,學校領導要冷靜加以總結,力求獲得認同:(1)科學進行評價。一方面,通過觀察、測量來評價體育校本課程使用時所產生的實際效果;另一方面,通過訪談、問卷調查等方式來評價參與者所經歷的發展和成長過程。(2)積極加以推廣。成熟的校本課程代表著學校和學科較高的課程開發水平和研究能力,學校領導要借此進行宣傳,讓學校得以可持續發展;要摒棄保守意識,努力讓“體育校本課程”走出校園,從而獲得其他學校的認同。
參考文獻:
[1]金燕,季瀏,汪曉贊.我國中小學體育校本課程開發狀況調研[J].體育學刊,2007,(7):126-128.
[2]楊占明.體育校本課程開發與教師專業化發展探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75-77.
關鍵詞:中職;體育;校本課程
一、校本課程及體育校本課程開發
“校本課程”的概念最先由菲呂馬克等人于1973年在愛爾蘭阿爾斯特大學召開的“校本課程開發會議”上提出來。當時是這樣給它下定義的:學校中的教師對課程的計劃、設計和實施。因此,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校本課程是以學校為基礎而開發的課程。
體育的校本課程,是指學校在落實國家體育課程的前提下,根據本校學生實際,充分利用當地社區和學校的課程資源,尊重本校的體育傳統而開發的有特色的課程,可以有以下三層含義:
(1)必須在國家課程計劃基礎上,利用預留的時間和空間進行本校體育資源自主開發;
(2)必須是由學校成員自愿、自主、獨立或與校外個體合作開展的,旨在滿足本校所有學生學習需求的一切形式的體育課程開發;
(3)學校可以根據自己的治學思想、自身特點和專業特色進行校本化的適應性改造,從而使國家的體育課程更加符合具體的學校體育教學情景。
二、中職體育校本課程開發的價值與意義
(一) 能更好地達成課程目標, 有利于辦成特色學校。
我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城鄉教育資源差異大等客觀因素決定了單一的國家體育課程很難全面顧及不同地區不同類別的學生的教育需求。根據不同學校實際情況開發校本課程則能真正利用學校一切可利用的條件讓學生投入到體育運動中去,達成體育課讓學生得到快樂、得到健康的課程目標。如山區的孩子可以增加“爬山”“攀巖”項目,利用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進行體育課程改革。北方的學校可在冬季增加“溜冰”體育項目,豐富體育課的內容。
另外,開發體育校本課程還有利于辦成特色學校。如我校每年一次的體育文化藝術節,其中的體育競技項目,很多都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而這一活動也成了我校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每年都吸引不少兄弟學校前來觀摩學習。
(二) 有利于教師專業發展和學生個性發展。
開發體育校本課程要以學校體育教師為開發主體,因此,課程開發過程本身就是體育教師專業素養的全面發展和提高過程。另外,因為充分考慮到本校學生的差異性特點和多樣性需求,有針對性地開發體育課程的最終受益對象是學生,有利于本校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和學習,為學生提拱更多的選擇,所以更能實現因材施教。當學生在進行自己感興趣的體育運動時,他們能更加認真投入、積極參與,從而達到體育課健康、快樂的目標。
(三) 有利于突出職教特點開發實用性的中職體育課程。
中職學校學生大多數畢業后都工作于生產第一線,因此,結合他們將要從事的職業崗位的操作姿勢、操作動作、操作活動的性質等開發校本課程將能有效緩解他們職業病的形成,提高生產效率和生活質量。如針對我校女生較多的特點,體育課增加有氧體操、健美操、瑜伽等課程,不僅迎合女生的時尚需求,更達到了運動的目的。
(四)除有利于地方傳統體育項目的傳承和發展。
校本課程的開發一定要充分考慮地方群眾所喜聞樂見的傳統體育運動項目,比如潮汕地區就有“英歌舞”“南枝拳”等地方獨有的傳統體育項目。其優勢是:既有群眾基礎便于開展,學生也樂于參與。這樣不僅學生得到了鍛煉,傳統文化也得到了繼承和發展。
(五) 有利于中職生終身體育習慣的形成。
中職體育是學校體育的最后階段,合理地開發校本課程能讓學生有更多切合自身實際的運動項目可以選擇,學生也更愿意主動投入到某項適合自己的體育運動中去。這樣便能實現從學校體育到社會體育的接軌,為他們終身體育習慣的形成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中職體育校本課程開發的主要問題及解決辦法
(一) 主要問題。
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體育課仍是各級各類學校不被足夠重視的學科。中職學校雖然沒有升學壓力,但體育課同樣很難得到應有的重視。一般來說人們更關注的是專業實操課和招生人數、就業率,而體育課則是“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這樣就影響了體育教師的積極性,使得體育校本課程開發的程度和水平都比較滯后。
中職學校的體育教師缺乏開發校本課程的意識和缺少校本課程開發的能力。雖然中職學校較一般中小學來說有更完善的體育場地、設施和器材,體育課程可供開發的資源相對來說較其它課程豐富,課時也能得到保證,但體育教師的開發意識和開發能力,比如對課程的選擇、改編、整合等方面的水平都有待提高。
(二) 解決對策。
1. 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并從人力、物力、財力上進行必要的支持。
(1)加大教師的培訓力度,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法,多和兄弟學校交流取經,汲取他人之長,送體育教師到高等學府進行專業培訓,提高職業素養。
(2)增配體育設施創設良好的體育環境。中職體育是課改的前沿陣地,地方教育部門應適當加大體育設施的配置,為體育課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
2. 中職體育教師要進一步加強學習,提高個人職業能力和綜合素養。
(1)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做學生健康發展的服務者、指導者。
(2)貫徹學生主體性原則,重視學生鮮明的個性發展,因材施教。
(3)要具有創新能力,有能力設計獨到、新穎的教學活動。
3. 充分挖掘體育校本課程資源。
(1)新興項目的挖掘。當今社會,大家都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一些體育的新興項目應運而生,層出不窮,學校可以根據自身現有條件及社區影響,逐漸把它們加入到學校體育校本課程的選擇范圍,如有氧體操、瑜伽等。
(2)對民族傳統體育的挖掘。傳統的、民族的體育經過千百年的流傳,既有特色,又有良好的健身價值,如踢毽子、跳繩、太極拳等都可引進現代課堂,以此補充校本教學資源,同時也傳承了民族優秀文化。在揭陽市“萬人太極拳”表演的活動中,我校選派了800名學生參加此項活動,指導教師準備充分,重新設計教學內容,對學生加以指導和訓練,整個過程就是一次校本課程的演練,效果很好,在全校形成一股“太極風”。
(3)對體育人力資源的挖掘。在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過程中,除了體育教師以外,還應發揮體育特長生的骨干作用。例如請他們作示范、當輔導員等。在組織800名學生學習太極拳的過程中,我校就挑選了三十名學生進行培訓,讓他們各帶小組進行比賽訓練,以賽促練,以賽促教,取得不錯的效果。
綜上所述,體育校本課程開發是對學校體育教育改革的一種嘗試,是對學生身心健康有益的一件好事,是一個持續和動態的體育課程改進的過程,需要學校和社會各界共同關注,持之以恒共同努力。
(作者單位:揭陽市綜合中等專業學校)
參考文獻:
【關鍵詞】體育教師;校本教研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78(2013)04-223-01
一、學校層面
(一)全面推行體育校本課程
校本課程建設是以學校為基地進行課程開發的??民主決策過程,是學校、教師、學生以及有關教學活動的相關人士共同參與學校課程計劃的制定、實施和評價的一種新型教學活動。高校體育校本課程是推動高校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體育校本課程的開發對體育教師的課程意識和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為體育教師專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有助于體育教師專業發展水平和能力的不斷提高。
目前,體育教育已逐漸成為一種大眾化的基礎教育,高校體育校本課程將更有利于讓大學生了解必要的體育與健康方面的技能,使大學生通過科學的體育鍛煉增進身心健康與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因此,樹立起“以校為本”的理念,制定出適合本校學生實際的體育課程教學目標,開展以體育課程教學目標為對象的校本教研活動,是促使體育教學由淺入深不斷深化的重要手段。高校要組織一批長期在體育教學一線的、經驗豐富的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編寫出符合本校校情的校本課程,并加以推廣,在實際教學中不斷修改和完善。同時,高校要把對體育課程教學目標的“學、研、用”作為對體育教師教學活動的一項重要檢查內容,列人日常檢查和教師達標考核活動之中,使校本課程逐步深入人心。
(二)營造“以教促研,以研促教”的輿論氛圍
校本教研成功的關鍵在于激發和培養教師的研究需求和樂趣,養成自覺的研究態度和習慣,讓研究成為教師的一種自覺自愿并樂意為之的行為。因此,體育校本教研必須充分考慮教師的主觀感受和內在需求,突出教師在教研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充分尊重教師主觀能動性,使教師真正進入到研究的狀態,將日常教學與日常研究融為一體、相得益彰,從而促進教師專業素養持續增長,校本教研充滿生機和活力。實際上,校本課程的出現,已經為校本教學提供了良好的課程基礎,高等學校的教學管理部門應加大宣傳力度,利用校報、廣播和電視臺等宣傳手段,大力宣傳在教研活動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個人及典型事例,通過交流學習、經驗介紹、評優活動等加以肯定和鼓勵,對在教學研究中取得成就的教師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以調動教師參與校本教研的積極性,增強教師的職業信心。讓體育教師在校本教研的過程中品嘗到研究本身的成功和喜悅,是推進高校體育校本教研的關鍵。
(三)創建和諧寬松的體育教學環境
校本教研能更好地突出學校辦學的特色,是推動高校教學文化氛圍的一種體現。堅持“以人為本”,推進整個學校教學改革的深入,營造和諧寬松的體育教學環境,促使體育教師樂于將校本課程運用到體育教學中,是校本教研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二、教師層面
(一)高校體育教師應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論素養
高校體育教師應加強學習,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論素養。在學習方式上,可采取集中評講和自主學習相結合的形式:要有計劃地參加跨區域的高校體育教師培訓,抓住機會向專家學習:要養成反思交流、團結協作的研究習慣。在學習方法上,應注重學習記錄和學習心得的交流和梳理,讓自己養成積累先進理論與實踐經驗的良好習慣,并注重對自身教學能力上存在的漏洞進行修補。在學習內容上,要注重將先進的體育教育思想與教學實際相結合,加強教育學、心理學、體育訓練學以及專業理論等基礎理論和現代教育理論的學習,用先進的體育教育前沿理論指導解決體育教學實踐中具體問題。
(二)以‘銳、聽、議’三位一體的教研活動為載體,優化課堂教學
體育教師在實施校本教研活動時,應把以“說、聽、議”三位一體的教研活動和優化課堂體育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具體而言,應以教研組為單位,以三位一體教研活動為依托,結合學校實際情況,針對所授班級,對照先進體育教學理論,反思自己的體育教學過程,研究優化課堂體育教學的方案,用辯證的觀點對傳統的體育教學進行揚棄,創造性地開展優化體育課堂教學的活動,形成具有學校、教師自身特色和風格的體育教學新模式叫。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時刻抓住教材、教法、教學手段、教學評估、學生的特點這五個體育教學的重點環節,有步驟、有計劃、有針對性地推動體育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在體育教學之余,應堅持有計劃地參與優化體育課堂教學的評比活動,主動參與體育教學改革活動,積極參加多層次的體育專業領域的改革探討,注重體育教師之間的交流,提升自己的教學研究水平。
(三)轉變觀念,實現體育教師的角色轉變
關鍵詞:校本課程;資源開發;課程體系;教學內容
新課改實施以來,國家大力提倡校本課程的開發,單獨設立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板塊,可見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已經被國家提高到一定的高度。這一規定可以有效改變我國基礎教育階段課程體系單一的局面。以往的課程體系只是由少數專家編制,而今開發課程資源后,課程體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增加了學生的知識容量。目前基礎教育階段的課程體系是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三者結合的形式,課程體系更加完善。
一、校本課程的開發利用意義
校本課程開發后,增加了課程資源,豐富了教學內容。校本課程的構建可以促進教材多元化,促使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校本課程的基礎是學校范圍內使用的教材,可以將本地的教學資源豐富起來,彌補國家教材在本地使用后出現空缺的現象。同時教師在教學時,也會發生理念的變化,按照國家教材的課程體系,上課只關心怎么教,而利用校本資源開發的校本課程教學,教師要研究教什么。這是一種觀念的變化,更是知識體系的變化。自己策劃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可以將當地的課程資源結合到自己的教學中,使學生更加了解和熱愛自己的家鄉。課堂教學不再是遠離家鄉、遠離自己的高大上內容,取而代之的是生活化、本土化、彈性化的教學特點。以往很多教師都說國家課程的部分內容不適合自己學校和自己的學生,如今實施校本課程開發后,這個問題得到了解決,教師可以利用校本課程資源彌補這個不足。校本課程是我國基礎教育三級管理的一個鮮明體現,根據本校的實際,確定科學的方法和適當的內容。對于學生熱愛家鄉教育的開展、民族文化的傳承、豐富教學內容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校本課程開發的內容
惠東地區是旅游資源十分豐富的地區,在這里有綿長的海岸線,海灣水藍沙白,水平浪柔,是旅游的絕佳去處,更有很多的紅色旅游資源,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最佳課堂資源。
紅色旅游:惠東的高潭鎮在革命戰爭年代是我國第一個區級蘇維埃政權的所在地,是紅色火種點燃的地方,因此被稱為“廣東井岡山”,中洞村更有“東江紅都”之稱。
藍色旅游:惠東縣擁有綿長的海岸線,濱海旅游資源十分豐富。享有“東方夏威夷”美譽的巽寮海灣海景旖旎、巖礁神奇,令人流連忘返。港口有迄今為止全國唯一的海龜自然保護區,港口的雙月灣、平海灣綿延十幾公里,也是觀海聽潮、休閑旅游的絕好
去處。
古色旅游:惠東縣歷史悠久,名勝古跡眾多。建于明朝的平海古城是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嶺南地區現存唯一且最大的古建筑群,現保存有古城墻、十字街等古跡。多祝鎮的角峰畬族村是惠東境內迄今為止仍保持原生狀態的畬族村寨,數百年來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創造并傳承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最原始的畬族語言、風俗、服飾、山歌和民間故事等,在這里至今仍能溯其源頭、覓其蹤跡。多祝鎮黃獅古圍村始建于明末清初,具有濃厚的嶺南客家風情,還保存有御賜牌。
綠色旅游:生態旅游的景區惠東就有七處,包括九龍峰旅游度假區、“永記”全國農業生態旅游示范點、增光南山漂流、梁化國家森林公園、白盆湖國家生態風景區和溫泉等。
三、體育課程校本資源的開發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可以有效利用本地的資源,將鯉魚舞、畬族舞蹈引入體育課堂,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也便于學生了解家鄉的文化并傳承家鄉的民族文化,避免民族文化的斷代現象出現。在體育課程中增加鯉魚舞、畬族舞要有規律、有計劃地進行。首先要讓學生了解兩種舞蹈的淵源,了解文化歷史。然后請老藝人來學校進行技藝的傳授,讓學生感受鯉魚舞、畬族舞的獨特魅力。然后教師安排一定的課時將鯉魚舞、畬族舞作為體育教學的內容充實到課堂中來。學生掌握這種舞蹈可以在節日慶典和體育舞蹈比賽中運用,提升民族舞蹈在學生思想意識中的位置。在舞蹈的學習中感受民族藝術的魅力,提升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態度。將民族舞蹈作為學生提升藝術品味和弘揚文化的手段,是校本課程開發的主要目的,需要教師認真研究和設計,將舞蹈的學習與體育課的教學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形成豐富多彩的課程
體系。
開發富有特色的校本課程是基礎教育階段課程體系改革的一大特色,也是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作為一名體育教師,要將地方的文化資源融匯體育課程設置,就要認真探討哪些資源適合體育教學,怎樣將這些適合體育教學的資源引入教學中,并保證教學的高效性。
結合實際開設特色課程
“經典誦讀”和“乒乓球”課為必修校本課程 學校近年來一直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經典誦讀”順理成章地被確定為必修校本課程之一。乒乓球是我國的國球,也是孩子們普遍喜愛的體育項目。開設乒乓球校本課,既是學校開展“陽光體育”活動的體現,也是落實“終身體育”文化內涵的展現。為此,學校也將“乒乓球”定為必修校本課程。
中華傳統文化主題系列課程為選修校本課程 為了開闊學生的眼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全面了解中華傳統文化,學校緊扣“傳統文化”這一主題開發了《經典誦讀》《中華飲食文化》《民族服飾》《走近對聯》《走進歇后語》《乒乓球》《民族舞蹈》《民間游戲》《剪紙》等系列選修校本課程。
建設富有人文底蘊的特色校園
制作文化走廊,增強育人效應 學校走廊的各個樓梯、樓道內都懸掛著由教師書寫的出自歷代古詩文以及《論語》中的經典名句,分為四個主題:一樓“禮”字篇,二樓“信”字篇,三樓“孝”字篇,四樓“仁”字篇。走進教學樓就使人感受到一種濃濃的經典文化氣息。
開設校園廣播,創設育人氛圍 學校在課間操時間播誦《弟子規》,讓學生聽著瑯瑯上口的經典名句,隨著明快的節奏有序地走上操場集合整隊;中午學校通過校園廣播播誦飲食文化、對聯知識、歇后語故事等,使整個校園都顯得非常和諧。
添置活動器材,創造育人環境 為了有效落實乒乓球校本課程的實施,學校投入大量資金,購置多副乒乓球臺案及球拍、棋類、籃球、羽毛球拍等活動器材,為實施校本課程提供了物質保證。
重視課程管理的基本環節
成立校本課程開發工作領導小組 為確保校本課程建設工作扎實、有效地開展,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并明確職責。領導小組負責統籌規劃;教導處負責落實具體計劃和管理工作;班主任負責班級參加選修課人數的統計工作;教研組負責校本課程的開發、教材的編寫和備課,并承擔課題研究。在整個校本課程開發、實施過程中,全體教師同心協力、各司其職。
重視對教師的培訓 教師培訓主要有兩個途徑:一是外派教師參加國學教育和藝術類教學的培訓;二是網絡研修讓教師掌握校本課程的一些基本原理,讓教師在不斷學習中獲取專業知識,使教師得到更好的發展。
撰寫校本課程資源冊 課題實施初期,學校組織骨干教師編寫整理資源冊,并多次組織教師討論修訂后,印刷發放到指導教師手中,為順利實施課程奠定了基礎。
確保時間、場地、教師三落實 學校各班每周開設校本課兩節,一節為必修課,一節為選修課程。具體安排是:經典古詩文誦讀每周一節,每天下午大課間誦讀15分鐘,由語文教師任指導教師,以達到使學生“讀經典修道德、誦美君子”的目的。乒乓球課程每周一節,一年級至三年級每周二下午第三節活動,四年級至六年級每周四下午第三節活動,由體育教師和數學教師任指導教師。選修課程一至三年級每周四下午第三節活動,四年級至六年級每周二下午第三節活動,學校安排特長教師擔任指導教師。同時對各班、各活動組的活動場地做了明確規定,從而保證了校本課程的有序實施。
重視評價 第一,教師評價。對教師的評價重過程,學校每月對教師評價一次。評價項目主要為教學計劃、實施校本教學活動的過程、校本課授課記錄、師生參加競賽活動的情況等。學校根據教師工作量化指標算出積分,納入教師月評價中。第二,學生評價。指導教師每周對學生進行一次評價,以激勵性評價方式為主,注重學生主體參與實踐的過程及在這一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積極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創新意識。教師根據學生每周的參與程度、課堂表現、學習效果,給予相應的評價,并評選出優秀學生,進行表彰。
成效凸顯
促進了學校辦學特色的形成 自從開展“校本課程樣板校” 建設以來,學校的校風、班風都發生了新變化。學生的愛好廣泛了,課間活動豐富了,校園內、樓道內相互謙讓的場面多了。
促進了教師的發展 學校特色校本課程課題的研究和實施,無形中提高了教師研究能力,豐富了教師傳統文化知識。在全國第三屆傳統文化課堂教學研討中,學校教師9人次獲獎,同時,學校喜獲優秀組織獎。在2014年的第四屆傳統文化課堂教學研討中,學校又有14名教師獲獎,學校再次獲優秀組織獎。
論文關鍵詞:高中語文校本課程,困惑,問題
關于高中語文校本課程開發的理念已經深入到廣大一線教師的心中,但對于校本課程的開發,還存在著不少困惑。
一、校本課程與選修課、活動課有什么本質的區別。雖然選修課、活動課在依據學校實際、滿足學生興趣需要、自主開設實施方面和校本課程有許多相似之處,但它們大都處于一種隨意和無序的狀態,離課程的意義相去甚遠。校本課程的開發是一個經歷情景(條件)分析、確定目標、編制方案、解釋與實施、評價與重建的循環往復的過程。要進行校本課程開發,首先要進行情景(條件)的分析,這包括對于學校辦學理念的分析與明晰、學校與社區資源的分析、學生需要的調查分析、教師課程技能的分析等等,在此基礎上確定學校發展的總體育人目標與辦學方向,進行校本課程開發的總體規劃與設計,從而再進行具體每一門校本課程的設計、實施、評價,并在開發過程中,基于學生學習情況的變化,進行不斷地改進與提升。而以往的選修課、活動課所缺乏的正是校本課程開發所進行的前期性準備工作,造成選修課、活動課的開設缺乏系統性與規范性。當然選修課、活動課可以走向校本課程,關鍵是要用課程的眼光重新審視現有的選修課、活動課對其進行一次全面的篩選,對不符合課程意義上的選修課、活動課進行重新開發與規范,使其獲得真正的課程的意義,真正地從學生的角度來進行而不是教師的角度來進行課程的開發與設置,使其真正地成為學生個性成長發展的載體。從這個意義上說,讓選修課、活動課走向校本課程是當前我國絕大多數學校校本課程建設的有效途徑。
二、開發校本課程與編寫教材的關系。開發校本課程并不能等同于編教材,或者說主要不是編寫學生統一使用的、人手一冊的教材,而應該充分開發和利用當地的課程資源,更多地采用活動形態以及為開展活動提供給教師一些參考性的課程方案。否則,就可以使學校課程成為國家課程的翻版,一方面進一步加重了學生負擔,另一方面也失去了校本課程的應有價值。校本課程的設置,其目的之一就是彌補單一的國家課程資源的不足,發揮學校的辦學積極性,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要求與不同特點,使整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既能促進國民共同基本素質的提高,又能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康和多樣化發展。開發校本課程盡管不能說一定不能編寫學生人手一本的教材,而更多的是為教師開發課程提供參考性的課程方案或指南,而不能是學生人手一本的教材。
在此基礎上,我認為我們的語文校本課程開發存在著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在這種種問題之中亟需解決的有以下兩點:
一是語文校本課程的觀念模糊,課程開發的意義不明確。首先,教師角色轉變困難。在傳統的自上而下的課程開發模式中,教師的職責就是執行國家的課程計劃,遵從學科專家編寫的教材及教學要求,其角色只不過是“教書匠”。隨著校本課程的發展,教師角色由單一化轉為多元化,教師不僅是課程的實施者,還是課程的開發者,決策者,評價者。角色轉變如此之快,很多語文教師難以適應。其次,教師課程開發的專業知識技能準備不足,絕大部分語文教師都缺少開發校本課程的理論知識和技能方面的素養。這既需要完成教師的角色轉變,更需要增加教師參與課程開發的意識和能力。在語文校本課程開發之前,必須對教師實行職前培訓。在語文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教師要加強與課程專家的合作,與其他教師的協作,與校長的交流,與學生的探討,要不斷地對自己的課程開發實踐活動進行反思,逐漸增強課程開發的能力。因此,需要花大力氣進行課程方面的“補課”。這既是對中小學教師也是對我國教師教育的重大挑戰。
二是語文校本課程開發的評價機制不健全,很難判斷課程開發的質量。大多數校本課程開發計劃中都有評價部分,但不同的學校實施的校本課程各不相同,很難用統一的外部評價方式來評定,更多的是要靠學校的內部評價,這樣難免會出現評價標準不高、評價過程不嚴密等問題。因此,評價結果很難真實地反映計劃的實施狀況,也很難成為判斷校本課程開發質量的基礎。校本課程的開發是學校自主進行的,缺乏強有力的制約機制。教育行政管理部門要強化學校對課程計劃執行的意識,準確落實課程比例,保證學校高質量地開足校本課程。“《語文課程標準》也在強調語文課程評價的發展功能,強調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綜合評價,強調綜合運用多種評價方式,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可以適當地發揮高考的導向作用,不妨在高考試題中以適當的形式體現語文校本課程開發的成果。總之,評價主體要積極主動,評價標準要科學合理,評價形式要靈活多樣,評價結果要客觀公正。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Z]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王斌華.校本課程論[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3]崔允漷.校本課程開發:理論與實踐[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