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財政工作要求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同時,強調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推進改革和發展。樹立和落實這一科學發展觀,對于進一步深化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妥善應對發展過程中的各種風險和挑戰,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對于做好新時期財政工作至關重大。 一、科學發展觀是做好新時期財政工作的根本指針
1、科學發展觀是科學理財觀的思想基礎,為財政工作指明了方向。科學發展觀是關于發展的本質、目的、內涵和要求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念,是制定發展戰略、發展方針、發展規取向,有什么樣的發展觀,就會有什么樣的發展道路、發展模式和發展戰略,就會對發展的實踐產生根本性的和全局性的重大影響。同樣,對財政工作而言,有什么樣的理財觀,就會有什么樣的財政發展戰略、發展模式和政策取向,就會對整個財政實踐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而科學發展觀決定著科學理財觀,能否把科學發展觀作為統攬財政工作全局的根本指導思想,并把它切實貫徹到財政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體現到財政活動的每一項內容,落實到財政法規和政策之中,不僅直接決定著這個時期財政工作的理念和政策取向,而且必然決定著這個時期財政發展的路徑和財政改革的成效。為此,財政工作只有自覺地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進一步更新理財觀念,轉變理財方式,提高理財水平,才能構建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公共財政體制和穩固、平衡、強大的國家財政。
2、科學發展觀是確保財政部門正確履行職責,發揮財政職能作用的重要保證。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財政具有籌集和調節收入、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等功能,既是政府全面履行職能的重要物質基礎,也是國家宏觀調控的主要政策手段。財政稅收政策的調控作用,以及財政資金投入方向和投入力度變化所產生的導向作用,不僅可以有效地調節國民收入分配的格局,推動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而且還能夠協調城市和農村、地區與地區、經濟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發展,支持擴大對外開放,從而更好地為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財政部門作為財政工作的主要實施者,只有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自身建設,才能正確而有效地履行制定和執行財政政策、組織財政收支、實施宏觀調控、開展財政監督、協調利益分配關系等職責,為振興國家財政服務,為推動“五個統籌”,實現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服務。
3、科學發展觀為破解當前財政工作中各種矛盾和問題,確保財政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思路。改革開放以來,伴隨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我國財政工作取得了輝煌成就。但同時應當看到,處于轉軌時期的財政,由于種種原因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問題。一是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不夠配套,財政管理體制改革未完全落實到位,尤其是省以下政府間分配關系尚未完全理順和規范,部分基層財政比較困難;二是我國市場發育程度不高,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尚未理順到位,公共服務的邊界不夠清晰,政府尤其是財政越位與缺位現象并存,財政收支矛盾尖銳,特別是近幾年我國的財政赤字和債務規模增長偏快,加重了財政風險壓力;三是財政職能作用在某些領域尚未得到應有發揮,財政工作的理念和方式、方法也還不能完全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公共財政的要求,財政理論建設相對滯后于財政實踐;四是經濟領域中違法違紀現象仍較普遍,財經紀律松弛的狀況還沒有得到根本好轉。上述矛盾和問題是多年累積下來的,既有認識和理論上的根源,也有體制和機制上的原因,必須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通過深化財政改革,加快制度創新,強化財政管理,嚴肅財經法紀,循序漸進加以解決。
4、科學發展觀是檢驗財政工作成效的重要標志。公共財政作為與市場經濟相伴而生的一種財政運行模式,旨在解決公共問題,提供公共產品,滿足公共需要,服務公眾利益。但在實際工作中,公共財政的上述目標可否達到?亦即政府解決公共問題的能力怎么樣?所提供的公共產品好不好?服務能否滿足公眾需要?等等,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其中最重要的是看其是否有利于促進“五個統籌”,是否有利于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推動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而這正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要義和本質要求。由此可見,科學發展觀既是做好財政工作的思想源泉,也是檢驗和評判財政工作質量和工作成果的重要標志。
為了為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工作提供強有力組織保障,我局依時成立了“*縣財政局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由局長擔任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辦公室人員為成員,形成“局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分工負責、相關股室具體承辦”的工作機制,并及時制定了局依法行政工作方案,使依法行政工作開展有序,大力提高了財政干部的依法行政、依法理財水平。
二、完善制度,深化管理體制
一是不斷做大蛋糕,加大財政投入,有效提高社會保障能力。在做大做優財政收入蛋糕的同時,進一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以服務民主為重,有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年共預算民生工程資金5425萬元。在支出力度上,力求做到新增財力向困難群眾傾斜、向農村傾斜、向基層傾斜,有效促進社會穩定和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二是加強日常性財政監督,規范行政機關、事業單位收費行為。規范一次性、臨時性收費項目管理,嚴把審批程序關和依據關,上半年共受理收費立項申請36個,堅決杜絕重復收費、亂收費行為發生;積極履行財政管理基建財務的職能,上半年共批復28個建設單位的基建財務決算,共核減資金25萬元,資金核減率為7.2%。三是保障經費,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我局為有效規范財政收支行為、維護良好財經秩序,于20*年開始對全縣行政、事業單位實行會計集中核算,但是在財政資金的運行效率和預算執行信息的反饋機制方面凸現不足,我局正著手探索會計集中核算制度與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有效結合改革。一方面把資金集中于國庫,增強財政資金的宏觀調控能力,提高財政資金的整合作用;另一方面使單位支出更加公開、透明,從資金運行機制上促進反腐倡廉。
三、強化管理,推動八項服務
為了為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工作提供強有力組織保障,我局依時成立了“縣財政局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由局長擔任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辦公室人員為成員,形成“局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分工負責、相關股室具體承辦”的工作機制,并及時制定了局依法行政工作方案,使依法行政工作開展有序,大力提高了財政干部的依法行政、依法理財水平。
二、完善制度,深化管理體制
一是不斷做大蛋糕,加大財政投入,有效提高社會保障能力。在做大做優財政收入蛋糕的同時,進一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以服務民主為重,有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年共預算民生工程資金5425萬元。在支出力度上,力求做到新增財力向困難群眾傾斜、向農村傾斜、向基層傾斜,有效促進社會穩定和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二是加強日常性財政監督,規范行政機關、事業單位收費行為。規范一次性、臨時性收費項目管理,嚴把審批程序關和依據關,上半年共受理收費立項申請36個,堅決杜絕重復收費、亂收費行為發生;積極履行財政管理基建財務的職能,上半年共批復28個建設單位的基建財務決算,共核減資金25萬元,資金核減率為7.2%。三是保障經費,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我局為有效規范財政收支行為、維護良好財經秩序,于2004年開始對全縣行政、事業單位實行會計集中核算,但是在財政資金的運行效率和預算執行信息的反饋機制方面凸現不足,我局正著手探索會計集中核算制度與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有效結合改革。一方面把資金集中于國庫,增強財政資金的宏觀調控能力,提高財政資金的整合作用;另一方面使單位支出更加公開、透明,從資金運行機制上促進反腐倡廉。
三、強化管理,推動八項服務
一、科學發展觀是做好新時期財政工作的根本指針
1、科學發展觀是科學理財觀的思想基礎,為財政工作指明了方向。科學發展觀是關于發展的本質、目的、內涵和要求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念,是制定發展戰略、發展方針、發展規取向,有什么樣的發展觀,就會有什么樣的發展道路、發展模式和發展戰略,就會對發展的實踐產生根本性的和全局性的重大影響。同樣,對財政工作而言,有什么樣的理財觀,就會有什么樣的財政發展戰略、發展模式和政策取向,就會對整個財政實踐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而科學發展觀決定著科學理財觀,能否把科學發展觀作為統攬財政工作全局的根本指導思想,并把它切實貫徹到財政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體現到財政活動的每一項內容,落實到財政法規和政策之中,不僅直接決定著這個時期財政工作的理念和政策取向,而且必然決定著這個時期財政發展的路徑和財政改革的成效。為此,財政工作只有自覺地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進一步更新理財觀念,轉變理財方式,提高理財水平,才能構建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公共財政體制和穩固、平衡、強大的國家財政。
2、科學發展觀是確保財政部門正確履行職責,發揮財政職能作用的重要保證。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財政具有籌集和調節收入、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等功能,既是政府全面履行職能的重要物質基礎,也是國家宏觀調控的主要政策手段。財政稅收政策的調控作用,以及財政資金投入方向和投入力度變化所產生的導向作用,不僅可以有效地調節國民收入分配的格局,推動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而且還能夠協調城市和農村、地區與地區、經濟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發展,支持擴大對外開放,從而更好地為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財政部門作為財政工作的主要實施者,只有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自身建設,才能正確而有效地履行制定和執行財政政策、組織財政收支、實施宏觀調控、開展財政監督、協調利益分配關系等職責,為振興國家財政服務,為推動“五個統籌”,實現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服務。
3、科學發展觀為破解當前財政工作中各種矛盾和問題,確保財政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思路。改革開放以來,伴隨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我國財政工作取得了輝煌成就。但同時應當看到,處于轉軌時期的財政,由于種種原因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問題。一是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不夠配套,財政管理體制改革未完全落實到位,尤其是省以下政府間分配關系尚未完全理順和規范,部分基層財政比較困難;二是我國市場發育程度不高,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尚未理順到位,公共服務的邊界不夠清晰,政府尤其是財政越位與缺位現象并存,財政收支矛盾尖銳,特別是近幾年我國的財政赤字和債務規模增長偏快,加重了財政風險壓力;三是財政職能作用在某些領域尚未得到應有發揮,財政工作的理念和方式、方法也還不能完全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公共財政的要求,財政理論建設相對滯后于財政實踐;四是經濟領域中違法違紀現象仍較普遍,財經紀律松弛的狀況還沒有得到根本好轉。上述矛盾和問題是多年累積下來的,既有認識和理論上的根源,也有體制和機制上的原因,必須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通過深化財政改革,加快制度創新,強化財政管理,嚴肅財經法紀,循序漸進加以解決。
4、科學發展觀是檢驗財政工作成效的重要標志。公共財政作為與市場經濟相伴而生的一種財政運行模式,旨在解決公共問題,提供公共產品,滿足公共需要,服務公眾利益。但在實際工作中,公共財政的上述目標可否達到?亦即政府解決公共問題的能力怎么樣?所提供的公共產品好不好?服務能否滿足公眾需要?等等,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其中最重要的是看其是否有利于促進“五個統籌”,是否有利于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推動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而這正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要義和本質要求。由此可見,科學發展觀既是做好財政工作的思想源泉,也是檢驗和評判財政工作質量和工作成果的重要標志。
二、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進一步廓清理財工作思路,明確財政工作任務
古人云,財政即理財之政,既是一個經濟范疇,又是一個政治范疇,因而,財政工作的職責和任務應以各個歷史時期國家發展的任務和政府施政的方針為依歸,與政府擔負的職責相匹配。從當前乃至今后一段時期看,我國財政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務大致可概括為“一二三四”,即一個目標、二條主線、三篇文章、四大方面。
1、一個目標即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公共財政體制。構建公共財政體制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新時期政府施政的一項重要目標,也是對建立新型財政運行模式的一個重要定位。公共財政作為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一種分配行為或經濟活動,具有一般與特殊之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公共財政既有別于以往計劃經濟條件下的“大一統”財政,也有別于西方市場經濟國家的公共財政,屬于公共財政特殊,這是由我國社會經濟形態、現實生產力發展水平、所有制結構、文化傳統及市場發育程度所決定了的。近年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我國在構建公共財政框架方面已邁出了重要步伐,取得了階段性進展,但作為一種嶄新的財政運行模式,它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與建立財政事權清晰、財政職能健全、服務公眾需要、管理科學規范的公共財政體系的目標要求,仍有不少差距。因此,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加快財政改革步伐,力爭早日構建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相適應的公共財政體制。
2、二條主線,一是增收;二是節支。開源節流、增收節支是緩解財政收支矛盾,戰勝財政困難的有效途徑,也是財政工作化被動為主動的制勝法寶。盡管隨著財政理論的發展和財政改革的深化,財政收支的規模、范圍等處于不斷調整和變化之中,但無論如何改變,增收與節支依然是財政工作永恒的主題,也是政府工作的核心內容之一。財政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落實和體現在收、支的數量和質量上。抓住了增收與節支這兩條主線,就抓住了財政工作的牛鼻子,財政工作就將居于主動有利的地位。否則,財政上不去,支出不節制,財政工作就將處于被動之中,甚至陷入困境。增收,就是要大力發展經濟,廣辟財源,做大財政收入“蛋糕”;節支,就是要切好財政“蛋糕”,厲行節約,力戒浪費,努力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的效益。我國作為一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展中國家,堅持做到勤儉辦一切事業這一點尤其重要。
3、三篇文章指的是生財、聚財與用財。“三財之道”歷來就是財政工作的主心骨,它既是一項工作,也是一門學問。能否講究“三財之道”,做到“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不僅關系到財政職能作用能否得到應有的發揮,而且關系到國家財政能否振興和經濟社會能否可持續發展。生財是前提。生財為本,生財為先,只有堅持按客觀經濟規律辦事,通過大力發展經濟,培植財源,壯大財力,做到生財有方,才能確保財政的可持續發展,從而構建起穩固、平衡、強大的國家財政。聚財是關鍵。只有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遵循公平和效率的原則,科學合理地確定納稅主體的稅負水平,做到聚財有度,才能確保財政收入的穩定增長。用財是核心。只有做到用財有效,財政工作方能達到預期效果,才能確保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當前,我國百業待興,百事待舉,可支配財力有限,但需要花錢的地方很多,尤其需要講究用財之道,把納稅人的血汗錢真正用到刀刃上。
4、四大方面包括財政發展、財政改革、財政管理和財政建設。既相互關聯,互相促進,又相互區別,各有側重。一般講,財政發展是目的,財政改革是動力,財政管理是關鍵,財政建設是保障。財政發展取決于經濟發展,一般用財政收入占GDP比重來加以衡量。2003年我國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為20.2%,但與發展中國家平均25%左右和發達國家平均45%左右的比重相比,仍有較大差距,需要做長期不懈的努力,方能改變這一狀況。財政改革主要涉及處理財政與經濟、政府與市場、公平與效率、中央與地方、城市與鄉村的關系,需要通過創新財政體制及其運行機制,規范理財行為,提高經濟與財政的運行效率,創造有利于市場機制充分發揮資源配置基礎性作用的外部環境,推動財政發展,在此基礎上促進經濟和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財政管理主要體現在開展財政活動、組織財政收支等日常工作之中。以校正市場缺失為天職的公共財政,是以非市場方式,按非市場程序,在非市場領域,以非市場目的來開展活動的,具有公平性、非盈利性和法治性等基本特征。為此,必須擺正政府(財政)與市場的位置,界定好二者之間的責任,凡是市場辦得了的,辦得好的,就不應由政府(財政)來承擔。只有做到定位準確、職責分明,才能確保政府(財政)職能的正確行使,并達到其預期的目標。財政建設涉及一系列財政制度安排,有廣義與狹義之分,通常包括財政理論建設、財政業務建設和財政思想政治建設等。搞好財政建設,對于正確而有效地發揮財政的職能作用,推進依法理財,推動財政理論的創新和財政實踐的發展,進而構建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公共財政體制,具有重大意義。
三、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不斷創新財政管理體制及其運行機制
1、進一步完善現行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我國現行的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是在1994年確立的,此次改革當屬建國以來調整利益格局最為明顯、影響最為深遠的一次。實踐證明,分稅制改革是成功的,不僅使中央和省級政府間的財政分配關系相對規范化,形成了較為合理的縱向財力分配機制,明顯增強了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而且初步搭建起了過渡期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為建立較為規范的橫向財力均衡機制奠定了基礎。但是,囿于政府(財政)職能轉變的相對滯后,分稅制改革中所涉及的中央與地方政府間事權和支出范圍劃分仍然不夠科學、規范,收入劃分亦不盡合理,轉移支付制度也還不夠規范、完善,尤其是此次改革建立在以基數法確立的包干體制基礎之上,存在著固有的缺陷,需作進一步的改進和完善。基本思路:一是進一步規范中央與地方政府的事權界限和財政責任劃分。凡是地方政府能有效提供的公共產品和服務,即作為地方政府的事權。中央主要承擔全國性公共產品和服務以及具有調節地區間、城鄉間重大收入分配性質的財政責任。對于共同事務,如具有跨區域“外部效應”的公共產品,應明確規定各級政府應分擔的比例,做到“誰家的孩子誰抱走”,該誰管的事就由誰管。在此基礎上,遵循信息和成本優先的原則,明確劃分各級政府的支出責任,合理配置各級政府的財力,使之國實施的以增發國債、擴大赤字用于基礎設施建設為主要內容的積極財政政策,成效是顯著的,對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功不可沒。但從宏觀經濟學的角度看,包括宏觀財政政策在內的任何一項宏觀經濟政策事實上都是短期行為,具有時效性,這是因為這類政策旨在相機對宏觀經濟運行實施反周期調節,本身具有時效性,只能在特定時期加以采用。從中長期看,仍以采用中性、穩健的財政政策為宜。對我國中西部等欠發達地區面臨的困難,中央政府一方面要切實加大政策傾斜力度,另一方面不應也難以長期借助擴大財政赤字的方式增加對其投資,以求其經濟增長。特別是隨著財稅金融改革和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深化,我國面臨著多方面潛在風險不斷向財政聚集的情況,為此,必須把防范、規避和化解財政風險作為確保財政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措施,刻不容緩地擺上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一是本著“責權利”和“借用還”統一的原則,對政府債務實施總量控制和源頭控管。國債發行權宜繼續留歸中央,嚴格依據財政承受能力核定各級政府的舉債規模,強化各級政府管理債務的責任,抓緊解決眼下部分基層政府過渡負債的問題。二是建立健全財政債務風險預警監測機制,實行政府債務全口徑統計、風險管理和報告制度,優化債務結構,控制財政赤字規模。三是充實償債準備金,完善各項社會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突發公共事件財政應急反應和處置機制,提高財政保障能力。四是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步伐,減少財政直接投資;按照WTO規則的要求,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支持國有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的股份制改造,明確政策性金融機構的職能定位及補貼機制,建立資產管理公司資產處置的目標責任制,減少國家最終所要承擔的損失。
2、完善財政監督管理機制,整頓和規范財經秩序。市場經濟越發展,財政監督管理越重要。只有加強財政監督管理,規范財經秩序,才能為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確保市場經濟主體平等競爭,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基本思路是,以規范財政管理和財政分配秩序為重點,以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和效益為目標,以財政管理信息化為手段,不斷創新財政監督管理的機制、手段和方法,通過采取事前稽核、事中監控和事后懲戒相結合的辦法,對財政收支特別是重點支出,實行從申請立項、核定預算、撥付資金,到安排使用的全過程監管,并追蹤問效,確保財政資金運行程序的高度公開透明,從思想上改變重收入輕支出、重分配輕監督的狀況,從機制上消除財政資金安全的隱患。同時,抓緊建立健全一套以財稅審計專業監督為核心、單位內部監督和社會外部監督相配合的全方位監督體系,依法查處財經領域各種違法違紀問題,并把發現問題、查處問題與改進工作、完善制度結合起來,努力構筑財政監督管理的長效機制,從源頭上防治違法違紀現象的發生。
四、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財政工作要有新突破,開創新局面
1、在理財觀念上有新突破。財政工作與黨的事業密不可分,是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必須從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的高度,從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認識和看待做好新時期財政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進一步更新理財觀念,樹立科學的理財觀,增強全局意識、服務意識、效益意識和效率意識。財政作為各種矛盾和利益的交匯點,牽一發而動全身,不能就財政論財政,站在財政看財政,而要跳出財政看財政,站在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的高度,審視財政工作,把握財政規律,拓寬理財思路,做到不僅會算財政賬、收支賬,還會算經濟賬、社會賬、政治賬,正確認識和處理財政與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財政與經濟速度、結構和效益的關系;生財、聚財與用財的關系,始終把促進經濟和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作為財政工作的主攻方向,把公共財政的理念貫穿于財政工作的全過程。
2、在制度創新上有新突破。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對經濟的調控主要體現在定政策、立規矩、建機制和改進公共服務上,目的是為經濟和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對財政工作而言,就是要通過財政改革和制度創新,理順各種分配關系,為經濟和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財稅環境。當前,應把預算管理繼續作為財政改革和制度創新的著力點。一是編制復式預算。貫徹落實《預算法》,在編制公共預算的同時,實質性啟動編制國有資產經營預算、社會保障預算和政府債務預算,實行全口徑預算管理。二是完善部門預算。把各級預算單位全部納入部門預算范疇,建立科學的定額標準體系和嚴格的項目預算管理程序,完善預算收支分類方法,修訂預算科目,加強項目預審,注意預算與計劃的銜接,使之做到公開、透明、通俗和規范,以提高預算編制的針對性、準確性、規范性和有效性。三是健全預算決策、執行的制衡機制。部門預算既要編制科學,又要公開透明,便于執行。特別是有利于銜接政府采購,有利于方便財政撥款,利于審計監督和人大監督,確保預算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增強預算法律約束力。四是進一步延伸政府采購的范圍,規范政府采購行為,提高政府采購效率;完善“收支兩條線”管理,逐步淡化乃至徹底取消預算外資金概念;擴大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特別是省以下改革試點的范圍,完善各項配套措施,從機制上堵塞財政收支漏洞。五是加快事業單位預算改革。遵循區別對待的原則,對經營性事業單位,一律推向市場,財政停止供給;對準公益性事業單位,適當核減事業經費;對公益性事業支出,實行按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的數量和質量核撥經費。六是抓緊建立科學、規范、量化的績效預算評價指標體系,強化“成本一效益”評估分析,提高財政資金配置效率。
3、在服務重點方面有新突破。要把促進“五個統籌”作為財政服務的重點。一是鼎力支持解決“三農”問題。進一步深化農村稅費改革,尤其是推進鄉鎮機構、農村義務教育、縣鄉財政等方面的配套改革,理順政府與農民之間的分配關系,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加大財政支農的力度,增加財政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讓公共財政的陽光普照“三農”。二是分類支持區域協調發展。通過實施財稅優惠政策和財政轉移支付等手段,力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助推西部大開發,扶持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加快發展。三是推動社會事業加快發展。認真落實并不斷完善促進各項社會事業發展的財稅優惠政策。大力支持社會事業制度建設和體制創新,重點支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教育體制改革和公共衛生體制改革。四是大力支持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合理運用財稅調控手段,加大財政投入,完善配套措施,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綠色經濟,促進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走上可持續的良性發展軌道。五是促進擴大對外開放。進一步完善出口退稅機制,充分調動地方政府擴大出口的積極性;主動運用財稅手段,積極參與WTO規則的擬定;完善符合WTO規則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財政法律法規體系,在維護國家利益的前提下,促進國際貿易,加強國際交流,推動國際合作。
4、在職能轉變上有新突破。財政一方面要以支持和服務經濟發展為已任,充分運用各項財政政策手段扶持、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在支持經濟發展的方式方法上,決不能重回計劃經濟時期直接投資辦企業、上項目的老路上,也不能總是停留在對少數企業實行減稅讓利的老套套上,而是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遵循市場經濟發展的內在規律,圍繞經濟和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這個目標,轉變財政支持和服務經濟的方式方法。基本思路:一是通過制定和執行科學、合理的財政稅收政策,一視同仁地為各類不同所有制企業平等競爭、自我發展創造公平、開放、寬松的財稅環境;二是加強基礎設施、公共工程建設,搭建有利于創業和發展的公共平臺,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三是通過財政投融資的杠桿作用,凝聚、引導社會資金的流向和流量,調控經濟結構和布局。為此,財政必須著力做到三個轉變,即由被動調控向主動調控的轉變;由直接調控向間接調控的轉變;由采取單一調控工具向組合采用多種調控工具的轉變,努力學會并善于運用國債、稅收、財政貼息等經濟杠桿來調控經濟活動,協調運用好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等其他宏觀調控政策,并將政策的實施同促進生產、增加就業、改善人民生活結合起來;將政策扶持與財源再造結合起來;將財政支持經濟發展與防范和化解財政風險結合起來,加快培育和完善經濟增長的內在機制,加速經濟體制和經濟增長方式根本性的轉變,不斷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
一、充分認識加強鄉鎮財政建設的重要意義
鄉鎮財政作為聯結城鄉、聯系群眾的紐帶和橋梁,為服務基層、服務農村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服務廣大農民增收致富發揮著積極作用。隨著農村稅費改革的推進,全區鄉鎮財政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發生了很大變化。特別是近年來,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農村改革發展的逐步深入,強農惠農政策不斷出臺,農村社會公共事業發展步伐不斷加快,財政用于支持“三農”的資金規模越來越大,農村公共服務的內容越來越多,鄉鎮財政工作任務不斷加重,鄉鎮財政的基礎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因此,各地必須對新形勢下的鄉鎮財政職能有更深的認識,要從農村經濟發展的整體大局出發,緊緊圍繞推進農村公共財政體系建設、促進農村公共服務均等化、落實支農惠農和改善民生政策等工作,進一步強化鄉鎮財政管理,履行好鄉鎮財政職能。
二、切實加強鄉鎮財政管理和建設
(一)加強對鄉鎮財政工作的領導
各鄉鎮要進一步提高對鄉鎮財政建設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切實加強對鄉鎮財政工作的領導,把鄉鎮財政工作放到整個鄉鎮工作中通盤考慮。要緊密結合鄉鎮實際,采取得力措施,著力解決鄉鎮
財政運行中的矛盾和問題,促進鄉鎮財政健康發展。區財政局要把鄉鎮財政建設作為工作重點之一,切實加強對鄉鎮財政工作的指導,定期召開工作例會,協調解決鄉鎮財政有關重大問題。
(二)推進鄉鎮財政改革,建立公共財政運行新機制
1.完善區鄉財政體制改革。制定新一輪的鄉鎮財政管理體制,不斷提高對鄉鎮的財力保障水平,從體制機制上保證區政府和鄉鎮財政履行職能所必需的支出。適應政府職能轉變和建立農村基層工作新機制的要求,科學合理界定鄉鎮政府事權和支出責任,合理劃分收入范圍,充分調動區鄉發展經濟、增收節支的積極性,提高區鄉財政保障能力,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完善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制度。
2.完善鄉鎮部門預算改革。改革鄉鎮財政預算編制方法,進一步規范預算編制程序,完善鄉鎮財政收支預算管理,強化預算執行監督,建立公開、公平、規范、高效的預算管理機制,實現依法理財,增強鄉鎮財政調控能力,優化政府財力資源配置,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3.全面推行鄉鎮財政(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改革鄉鎮財政收支管理制度,完善“鄉財區管”管理方式,積極推進鄉鎮國庫集中支付改革,進一步規范鄉鎮財政收支行為,加強財政收支管理和監督,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更好地發揮鄉鎮財政職能作用。
4.建立惠農資金管理新機制。進一步完善區級財政補貼農民資金“一卡通”發放機制,著力提高發放質量;提高補貼對象基礎數據準確率,加快補貼發放系統信息化建設步伐。
(三)加強鄉鎮財政干部隊伍建設
××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戰略思想,××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極大地發展和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要的理論基礎,是我市“全面達小康、建設新江都”的重要指導方針,也是財政工作的行動指南。
財政是黨和政府履行職能的物質基礎、體制保障、政策工具和監管手段。近幾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財政部門堅持以××統領財政工作,緊緊圍繞全市跨越發展和“三年倍增”的目標,主動服務發展,關注民生,取得了財政收入增長幅度高、財政支出結構調優力度大、財政管理改革創新多的明顯成效。同時,我們也看到,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財政部門所肩負的推進科學發展、建設和諧社會、促進機制體制創新的職責和任務越來越重,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對財政工作的期望和要求越來越高。財政工作要履行好職能,必須圍繞大局、研究大局、服務大局。目前,十七大精神是全國大局,市委十一屆六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是全市大局。歸根結蒂,學習實踐××是財政部門最大的大局。我們要通過深入開展學習實踐活動,真正把思想認識高度統一到××上來,統一到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上來,才能更好地發揮財政資金和政策的積極作用,推進我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才能不辜負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對財政工作的期望,不辜負市委、市政府對財政部門的重托。我感覺,財政部門學習和實踐××,應當做到“三個著力”。
1、著力解決突出問題,在推動發展上有新成效。××核心是解決“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的問題。當前,國內國際經濟形勢變化復雜,國家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作出了重大調整,財政各項減收增支因素更加集中,財政保障壓力和平衡壓力加大。在這種情況下,財政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財政面臨的機遇也前所未有,能不能抓住新機遇、實現新發展,關鍵看能不能把××貫穿于財政工作的整個過程和各個方面。因此,我們要按照××要求和國家拉動內需十項措施精神,積極加以應對。一是發揮作用,推進發展。××,發展是第一要義。我們要繼續堅持經濟建設中心,全力為全市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提供全方位服務。完善市與開發區財政體制,集中財力,傾斜政策,推進沿江開發加快發展。推進企業自主創新和技術改造,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企業支持力度。支持傳統服務業做大做強,加快培育倉儲物流、旅游休閑等現代服務業。加大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的投入力度,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加強資金安排和調度,加快實施重點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同時,重視對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稅改政策、貨幣政策、財政體制政策的研究,分析政策調整對財政收支的影響,主動做好我市收支政策調節、財政體制調整、上報數據管理、加大上爭力度等工作,積極應對政策變化,趨利避害,保證江都的地方利益最大化,為經濟財政健康發展服務。二是優化結構,關注民生。科學發展的核心是以人為本,××的最終目的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反映最強烈、利益最直接的現實問題。重點突出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職業教育培訓基地建設、完善扶困助學機制。建立靈活就業人員財政補助制度,完善新型農村社會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提高城鄉低保和優撫對象生活補助標準。支持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建設,加快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提高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補助標準,擴大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覆蓋面,改善基層衛生醫療條件,健全城鄉醫療救助制度。三是加大投入,服務“三農”。農村的穩定和發展是全市實現協調發展、科學發展的重要內容。我們將繼續實施農村新五件實事,推進新農村建設。加大財政投入,支持農產品生產基地、農業園區建設,改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沼氣等設施建設。扶持小額貸款組織,培育民營性質的村鎮銀行、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等新型農村金融組織。引導信貸資金、民間資本投入“三農”,促進農業現代化建設。調整市鎮財政體制,進一步提高鎮級人均財力標準、村級三項資金和社區補助標準,繼續實施困難鎮編制內公務員工資統發,保證基層組織穩定。
2、著力完善體制機制,在創新管理上有新突破。善不善創新是檢驗會不會發展的標尺。在學習實踐活動中,我們要按照十七大對財政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積極的態度、更加有力的措施,進一步深化財政改革,進一步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學發展的公共財政制度。一是進一步完善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在市直部門全面推行“零基預算、綜合預算”管理辦法,實行部門收支脫鉤,核定非稅收入執收直接成本。規范預算調整審批程序,增強預算約束力。改進預算編制方法,實行項目支出財政審核管理。以開展專項資金和預算編制績效評價為重點,加強部門預算的精細化管理和完整性管理。二是進一步深化非稅收繳制度改革。制定非稅收入管理實施細則、非稅收入票據管理辦法,健全非稅收入收繳信息管理系統。清理歸并票據種類,應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對收繳全過程實施監控。實行非稅收入“單位開票、銀行代收、實時入庫(或專戶)”的征繳方式。建立非稅收入目標考核機制,防止因公務員津貼補貼規范和收支脫鉤的實施,帶來收入下滑。同時,改革政府基金征收模式,主動消化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取消帶來的影響。三是進一步強化財政支出問效管理機制。健全財政監督長效管理機制,大力開展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著手建立和完善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加快建立與公共財政相適應、以提高政府管理效能和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為核心、以結果為導向的資金管理模式,切實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四是進一步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抓住當前擴大投資、拉動內需的良好機遇,做大投融資平臺,豐富融資手段,擴大融資規模,為開發區建設、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良好的融資服務。
一、主要工作要點
財政局辦公室工作,雖然取得明顯成績,但仍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工作紀律抓得不嚴,督促不夠,出現“中間”松散現象;二是工作期間出現利用微機玩游戲現象;三是自身建設不足,有待進一步加強。對待以上問題,我們要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在今后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一)緊扣財政工作中心,發揮參謀助手作用
認真開展學習貫徹黨的xx大、xx屆三中全會精神、科學發展觀活動,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工作。切實抓好財政改革和業務知識培訓,進一步提高培訓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提高科學理財、依法理財水平。緊緊圍繞財政工作這一個中心,充分發揮辦公室的決策、參謀、助手作用。一是立足全局統籌謀劃,本著在參與決策上不越權,在提意見和建議上不自作主張,在管理事務上不缺位;二是圍繞領導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在政務、事務、督促、管理、協調等方面,積極為領導決策提供可操作性的依據和有針對性的建設性意見和建議;三是緊貼領導工作思路,把握財政方針、政策,為局領導寫好講話、調研報告及發言等材料,確保局領導有更多的時間抓全局、抓全盤、抓重要性工作。
(二)抓好二個環節,促進工作運轉協調
加強“四項”制度的貫徹落實,轉變工作作風,適應財政新形勢發展需要。加大財政宣傳力度,提高文章信息報送采用率,并加大考核獎懲力度。 為促進財政各項工作運轉協調,著力抓好督查督辦、政令暢通這二個環節。一是在督辦、催辦上下功夫,圍繞財政中心工作,對上級交辦和局領導安排的工作,正確理解上級精神,深刻領會領導工作意圖,把握工作動態,增強工作預見性,想領導之所想,急領導之所急,按照工作辦事原則,積極主動與各股室溝通、協調、聯系,加強督查、催辦,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促進財政各項工作得到貫徹落實。二是確保政令暢通,以“上情下達、下情上傳”為樞紐,以承上啟下、內外聯系為紐帶,以信息傳遞、溝通交流為橋梁,及時批閱傳遞文件材料,及時組織學習上級財政的方針政策、會議精神和縣委、縣政府的重要決策部署,及時向領導反饋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將領導的工作意見傳達到各股室,并加強跟蹤反饋,督促落實。
(三)樹立三大意識,服務好工作大局
加強與股室工作的協調溝通,確保“上情下達,下情上傳”,加大督促、督辦、催辦力度,積極為領導出謀劃策,當好參謀助手,要做好辦公室工作,必須加強自身建設,牢固樹立大局意識、服務意識、責任意識這三大意識,一是樹立大局意識,就是識大局、顧大局,增強大局觀念,[文秘范文],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 kt250.com同下一盤棋,共謀財政篇,努力做到大事不糊涂,原則問題不含糊,具體問題不馬虎。二是牢記服務宗旨,增強服務意識,準確把握“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原則,以服務財政工作、領導、股室、職工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搞好政務、事務、后勤服務。三是增強責任意識,工作上增強緊迫感、責任感、使命感,對上級的決策措施和局領導的安排,雷厲風行抓落實,落到實處見成效,決不推諉扯皮、辦事拖拖拉拉。
(四)突出四大重點,構建工作平臺
進一步完善辦公室工作思路,突出全局“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工作考核、黨風廉政”這四大重點。一是加強作風建設,以著力抓好學習教育、嚴格考核、規范管理、開拓創新、狠抓落實、調查研究、貫徹“[文秘范文],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四項”制度等為重要抓手,切實轉變工作作風,突出體現在求真務實、科學理財、勤奮努力、工作見成效上;二是加強制度建設,制定行政問責制、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和服務承諾制四項制度,建立財政政務公開信息網制度,進一步完善各項工作考核制度和內部管理制度;三是加強工作考核,重點加強各股室工作目標、行政效能、黨風廉政、綜合治理、消防安全、招商引資考核,建立激勵獎懲、公開公平競爭機制,促進財政收支任務圓滿完成;四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教育,著力實施教育、制度、懲防、監督工作整體推進,堅持標本兼治,警鐘常鳴,常懷律已之心,常思貪欲之害,堂堂正正為人,清清白白做事,提高財政干部廉潔從政、依法行政的能力。
(五)做好五項工作,創建和諧機關
為全面貫徹落實“六五”普法宣傳,進一步推進我區“法治財政”建設工作,更好地宣傳財政,服務全區經濟跨越發展、創新發展、率先發展,根據省財政廳《2014年全省財政稅政工作要點》和市局政策法規處的要求,現結合我區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貫徹落實省財政工作會議部署和省市的普法宣傳有關精神,加強區鄉二級財政法制宣傳,重點宣傳財政惠民政策、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政策及新出臺的財政有關法律法規。通過廣泛宣傳,進一步提高財政惠民政策的知曉率和普及率,讓社會各界更加認識財政工作、了解財政工作、理解財政工作、支持財政工作,為建設和諧美好新、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良好的財政法制環境。
二、宣傳內容
全面落實“六個注重”,全力推進“八項工程”,重點宣傳省市支持企業轉型升級、科技創新、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和新出臺的財政法律法規,以及三農、教育、醫療、養老、社會保障、就業再就業等方面的財政惠民政策。
三、宣傳時間和宣傳主題
宣傳時間:2014年5月—6月
宣傳主題:發展與民生
四、宣傳形式及活動安排
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創造性地開展豐富多彩、富有成效的法治財政宣傳活動。具體包括:
(一)由辦公室牽頭辦一期專輯《財政信息》,匯編全區財稅政策和惠民政策。并充分利用報紙、電視、網絡、短信平臺等媒介通過懸掛橫幅、散發宣傳單、發放宣傳品等傳統方式,向社會廣泛宣傳各
項財稅政策、惠民政策。
1、在區財政局門戶網站開設專欄,宣傳各項財稅政策和財政惠民政策。預算、經貿、基層、行財和社保科等局內業務科室在局網站上開通微博,對涉及全區財政政策有疑問的進行解疑答惑。
2、在報刊上專題宣傳,在日報專題宣傳區有關財稅政策和財政惠民政策。
3、利用電視媒體宣傳,在電視臺新聞專欄宣傳有關財稅政策和財政惠民政策。
4、通過短信平臺進行宣傳,針對群眾關注的社會熱點難點問題,開展有針對性的專項法治宣傳教育,將財稅政策和惠民政策的主要內容編輯成短信,向社會各界進行宣傳。
(二)開展“法治財政進基層”系列法規政策宣傳服務活動。結合“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目標,牽頭做好財政收入任務落實的同時,宣傳扶持企業發展、全力保增長的各項財稅政策。
1、送政策進企業,由經貿科牽頭,召開企業代表座談會,發放宣傳材料,宣傳國家、省市支持企業轉型升級、扶持企業發展的財稅優惠政策;由會計科牽頭、經貿科配合,開展新中小企業會計制度培訓工作,確保年培訓人員不少于300人。
2、送政策進農村,由基層局牽頭,各財政所、財政分局至少選擇一個村,采用各種農民喜聞樂見的形式,深入農戶,走進田間,向廣大農民宣傳三農、教育、醫療、養老方面的財政惠農政策。
3、送政策進社區,由行財和社保科牽頭,從項里、幸福、古城、河濱財政所至少選擇一個社區,為居民提供面對面的政策咨詢解答服務,將教育、醫療、住房保障、就業再就業方面的財政惠民政策送到千家萬戶。
4、開展財政知識大講堂活動。由會計科牽頭,邀請市區會計專業人士對區屬各行政事業單位、鄉鎮街道、中小學會計進行培訓,提高會計業務素質和處理水平。
五、工作要求
1、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為扎實推進“財政宣傳月”活動,確保宣傳效果,局成立“財政宣傳月”活動領導小組,組長由局主要負責人擔任,副組長由各分管局長擔任。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具體工作,相關科室主要負責人、鄉鎮財政所長和開發區、新區財政分局局長是宣傳月活動的第一責任人。
2、突出重點,科學安排。各牽頭科室、財政所、財政分局要按照活動方案中內容和要求,將宣傳與服務相結合,有計劃、有步驟地把財政宣傳月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
3、形式多樣,注重實效。各牽頭科室、財政所、財政分局要創造性地開展宣傳活動,采取多種形式,把各項財稅政策和財政惠民、惠農政策宣傳到社區、農村、企業、學校等基層,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確保取得實際效果。
4、及時聯系,加強溝通。各牽頭科室、財政所、財政分局要加強與宣傳部門及新聞單位的聯系,積極提供宣傳信息及相關稿件,形成聲勢,不斷提高宣傳質量,力求做到電視上有圖像、廣播里有聲音、報紙中有文字、網絡上有形象。
一、提高認識、增強主動性
財政局就開展好“廉政建設年”活動提出了“三點要求”:一是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增強開展“廉政建設年”活動的責任感和自覺性;二是要充分發揮領導干部在“廉政建設年”活動中的表率作用;三是要加強領導,強化措施,確保“廉政建設年”活動取得成效。財政局還組織了“廉政建設年”活動大討論,干部職工結合本職工作寫出心得體會。通過學習、討論,增強了干部職工投身“廉政建設年”活動的主動性。全局干部職工紛紛表示,要積極投身到“廉政建設年”活動中去,促進財政系統黨風廉政建設深入開展,推進財政工作持續健康發展。
二、找準切入點,增強針對性
在學習、討論的基礎上,我們把“認真履行財政職能、推進黨風廉政建設”作為“廉政建設年”活動的切入點。結合財政工作實際,具體做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一)推進財政管理制度改革,嚴格“收支兩條線”管理,完善國庫單一賬戶體系。(二)加強對財政預算資金的監督檢查,全面清理黨政機關的“小金庫”,規范黨政機關經營性資產的管理,從源頭上遏制奢侈浪費行為的發生。(三)切實加強對公款大吃大喝、請客送禮、公車私用和公費旅游等問題的治理,堅決制止奢侈浪費行為。(四)擴大政府采購的范圍,規范采購行為,嚴格實行“管采分離”。(五)加強對國有資產評估和產權交易的監管。同時,財政局還把與廉政建設密切相關的工作列入廉政責任目標,分解到各科室安排專人負責落實,努力做到有的放矢。
三、嚴格制度落實,提高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