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企業的經濟效應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9-00-01
煙草行業的發展對于我們來說都是一個挑戰,不僅要在制度建設方面狠抓也要強化內部的管理手段。本文要運用產業經濟學和文化管理方面的理論對其進行闡述,在新經濟品牌效應下必須要認識到煙草行業中的正面效益和負面效益的雙重效應。提高市場的競爭力和效率來確保自身的品牌效應可以得到最大的發揮,重點發揮正面效應使煙草行業的經濟發展提到另一個更高的層次上面。
一、煙草企業經濟發展的正面效應和負面相應
煙草行業一直都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就從產業的角度來看煙草業對于經濟增長和社會的發展很大的貢獻。煙草業的利潤空間很大,堪稱為政府的聚寶盆。煙草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是顯而易見的,稅率的提高就增加了稅收,在《國富論》里有這樣一句話來評論煙草在經濟中的地位;有了煙草稅收就可以減少窮人的稅收,生活的更好更加廉價的工作以此來增加稅收的總量。政府采取了對煙草消費進行重稅,世界性的控煙運動日益高漲很多國家銷售稅收率提高了百分之七十。在那么經濟落后的地方種植煙葉給他們帶來經濟收入,我國每年有百分之六十的煙葉產自云南、貴州和四川盆地等地區。在煙農家庭總收入中占到百分之八十,可以增加了地方稅收也是一種發展當地經濟的重要手段。在這些地方的煙草工業在兩千零八年的稅利五百七十七億元,目前更是客觀。所以煙草行業的發展對于地方和政府來說都是起著重要支撐作用的。在我國已經有兩千多家從事生產經營的工商企業,這里直接的從業人員就達到五十萬人。再加上煙草生產等環節的從業人員就高達兩百萬人,足以見得煙草行業的發展對于我國現階段人們的生活和就業起著重要的作用。
煙草行業也有負面的效應例如人們吸煙會危害身體的健康,就會有很多疾病產生這就增加了醫療的成本。我國每年就有一百萬多人死于和煙草相關的疾病,而且還增加兩億因為二手煙的吸入的受害者。煙草消費產生的損失主要是因吸煙而導致的死亡會讓煙草生產者不能安心的工作,員工可能會曠工導致直接的經濟損失,生產力也會下降,使經濟收益下降。引起外部性損失政府要進行賠償和補助等,制造煙的過程還需要消耗大量的木材造成環境的危害。這些都是煙草行業在現實中的正面和負面的效應應該正確認識它們。
二、煙草企業經濟發展的具體措施
爭取不斷完善行業體制機制。行業30年的發展歷程不斷證明,只有社會發展方向一致,行業發展才能更加順利。通過努力實踐,煙草行業初步實現了從傳統商業向現代流通,傳統工業企業向現代公司的轉變,實現了行業要素集約和轉型升級。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保持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更加迫切需要在專賣體制前提下,走出一條專賣體制與市場機制相結合的道路。
做好共同發展的文章,要堅持以改革的辦法,著力改革資源配置方式,抓好綜合配套,積級統籌行業商業與工業、產品與消費者、企業與員工間的平衡關系,妥善協調和處理好各方面的利益關系,讓更好因素匯聚形成促進行業發展的合力。發揮優勢企業的帶動作用,加大對弱勢企業的扶持力度,合理調整利益關系,促進共同發展,統籌行業與外部的共同發展,努力建立與廣大煙農、卷煙零售客戶的平等互利、長期合作、共同發展的良好關系,促進煙農與零售客戶收益不斷增長,讓全國130多萬戶煙農、500多萬戶零售客戶和行業的全體員工都能分享行業改革發展的成果,真正形成“平等互利、互為支撐、共同發展”的良好格局。堅持統籌兼顧的根本方法,高度重視和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貧困山區煙草事業發展,做到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的統一。統籌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的共同發展。在發展國際市場上,充分利用國內市場優勢,強化國內市場“后臺”支持國際市場“前臺”,加強卷煙一般貿易管理,加大資源整合力度,深化與跨國企業的合作,加快推進境外煙葉采購實體化運作,實現國際并購和實體資本運作,形成國內市場為保障、國際市場為引領的發展格局,不斷提高煙草的整體競爭力。
打造有效的品牌文化。對于信息化的當代培養出煙草行業的品牌是煙草行業發展的新形勢,打造屬于自身特色的文化品牌對于企業和國家都是一個很重要的方式,中國煙草行業中的現展模式已經取代了傳統落后的發展模式。信息化的作用貫穿在煙草行業的生產、物流、營銷和收購等方方面面,打造“大品牌,大市場”。不可忽視煙行業的品牌效應,對于很多產品都是這樣的,只有在人們心中確立了中心地位就占領了整個市場,這些對于煙草業的發展是一種隱形的財富。建立一個現代企業文化是煙草行業的一種價值理念,伴隨煙草企業經濟的發展和確立在每一個成員的頭腦中都有一種精神和思想觀念這就是煙草行業的精神文化。所以我們要加大各個方面對于煙草文化、品牌等方面監管和管理做到真正讓煙草業在國際上立于不敗之地。
三、結語
總而言之,目前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進行針對性的解決方法才是煙草行業發展的問題,全行業都要站在行業長遠發展和戰略高度,全面理解行業改革發展“新目標”,“努力建設更加規范、更富效率的中國煙草”;正確把握行業改革發展“新定位”,“把為保證國家財政收入、支持老少邊窮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促進煙農和零售客戶收入增長、切實維護消費者利益作為重要責任”,知行合一,樹立行業負責的社會形象;充分認識行業改革發展“新任務”,力求“行業改革要有新突破、技術創新要有新進步、管理監督要有新目標、隊伍建設要有新要求“,促進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宏貴,徐彤.關于煙草企業實施和推進戰略管理的研究[J].生產力研究,2010(03):123-124
論文關鍵詞:臺資,農業企業,投資,大陸,溢出效應
一、 引言
農業是海峽兩岸交流與合作的重點領域之一,在兩岸關系中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農業投資在兩岸經貿關系發展中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尤其是在兩岸關系還未達到完全正常化的形勢下,農業投資幾乎是臺灣農業技術、農業資金和農業人才與大陸農業生產要素直接結合的唯一途徑和載體。農業是臺商對大陸投資起步較早的領域,在祖國大陸改革開放的80年代初期,就有臺商開始在東南沿海地區進行試探性的投資創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目前已進入快速發展時期,來大陸發展創業的臺資農業企業不斷增多,臺商投資大陸農業的規模和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兩岸農業交流從大陸沿海地區拓展到中西部、北部地區,從畜牧業、種植業等向農產品加工、休閑農業等二、三產業延伸。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逐步形成了寬領域、多層次、全方位的合作雙贏的發展模式,成為兩岸合作當中最活躍和重要的領域。
二、臺資農業企業投資大陸的現狀與特征
1、臺資農業企業投資大陸農業的步伐不斷加快。目前,在大陸發展的臺資農業企業日益成為大陸農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截至2009年底的不完全統計,在大陸投資發展的臺資農業企業有6100多家經濟學論文,投資大陸農業的臺資達72億美元。截至目前,大陸在16個省(區市)設有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和臺灣農民創業園,已發展成為臺灣農業資金、優良品種、技術、設備、管理經驗以及人才進入大陸的持久、穩定的高效合作平臺。目前,進入園區發展的臺資農業企業已達5000多家,占在大陸臺資農業企業總數的82%左右,實際利用臺資58億美元,占臺資投資大陸農業實際金額的81%左右[1]。來大陸投資的臺資農業企業普遍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為優化大陸農業生產結構、建設現代農業做出了貢獻。
表1:1991-2009年大陸吸收的臺資農業直接投資額(單位:萬美元)
年份
合計(萬美元)
1991
1741.6
1992
12469.9
1993
331684.1
1994
39622.1
1995
10927.1
1996
12292.4
1997
43343.1
1998
20346.2
1999
12527.8
2000
26071.4
2001
27841.5
2002
67230.6
2003
76987.8
2004
69406.6
2005
60069.5
2006
76423.4
2007
99705.5
2008
106913.9
作者簡介:徐雷(1983-),男,遼寧錦州人,博士、講師、遼寧大學博士后,研究方向為企業理論、產業組織與博弈論;唐曉華(1956-),男,廣西桂林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產業組織理論、企業競爭力。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3YJC790167)
作者簡介:徐雷(1983-),男,遼寧錦州人,博士、講師、遼寧大學博士后,研究方向為企業理論、產業組織與博弈論;唐曉華(1956-),男,廣西桂林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產業組織理論、企業競爭力。
摘要:提出了企業“雙能力”理論的兩個理論假說并以2001~2010年裝備制造業上市公司為樣本進行了實證檢驗。檢驗結果驗證了理論假說,并在此基礎上探討了對經濟發展更為有利的政府干預模式。
關鍵詞:“雙能力”; T值; 競爭力; 裝備制造業;政府干預
中圖分類號:F27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1-8409(2013)10-0087-05
The Competitiveness and Performance of Company
at the View of “DualCompetence”
XU Lei1,2,TANG Xiaohua2
(1.Bohai University,School of Management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Liaoning Coastal Economc Belt,Jinzhou 121013;
2. School of Business,Liaoning University,Shenyang 110036)
Abstract: This paper, using a sample of th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listed companies from 2001 to 2010, examines two theoretical hypothesis of "double capacity" theory. Result shows that the two hypothesis reality existence. Based on this, it also discusses whether economic development needs the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and the need for what kind of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Key words: “Dualcompetence”; value of T; competitivenes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一、引言
企業發展歷程表明,無論何種市場經濟制度,企業競爭力的獲取不僅與企業應對市場的能力相關,而且還與企業應對政府的能力相關。政府在經濟中的作用對于企業競爭力的獲取是至關重要的,企業需要把資源在政府和市場方面進行合理的分配才能得到理想的競爭優勢。當然,政府的作用隨著政府對經濟干預程度的變化而改變。從上個世紀出現的經濟大蕭條到石油危機,再到當前的金融危機和債務危機,每一次經濟衰退都伴隨著大規模的政府干預,盡管對此仍有很多反對意見,但政府對經濟的大規模干預以及危機中人們對政府干預的預期已是不爭的事實。并且,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政府收入的不斷提高,政府對經濟的干預能力也在不斷增強。以我國為例,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占GDP的比例從1996年之后不斷提高,到目前已經超過了20%(如圖1)。在這種條件下,面對政府干預,企業在制定其經營決策時已不得不考慮政府的影響。企業不但需要了解政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甚至還需要與政府官員保持良好的關系以維護企業的利益。因此,唐曉華、徐雷認為,企業的競爭力包含兩個維度,一是應對市場的能力,二是應對政府的能力,此二者即企業競爭力的“雙能力”[1]。企業應對市場的能力包括其研發能力、品牌價值、銷售渠道等方面,而企業應對政府的能力則體現在企業獲取政府的“支持之手”[2,3]和規避政府的“掠奪之手”[4]的能力上。政府對企業的支持可以體現在政府對企業研發項目的支持、土地使用的優惠、產品的補貼等多個方面,而政府對企業的掠奪則可體現在政府所制定的不必要的規章制度和不必要的政府管制。
在研究企業競爭力問題時,許多文獻都設計了一套度量指標體系用于對企業競爭力進行測評[5,6],但這種指標體系往往包羅萬象,從而欠缺對企業經營的指導性意義。既有文獻很少考慮政府因素,即使考慮,也僅是把政府行為作為企業經營的外部環境加以分析[7,8]。杜興強等考察了企業政治關聯對企業真實績效的影響,但卻沒能說清企業應該在多大程度或者說要用多少資源去尋求政治關聯才能獲取最高的績效表現[9]。因此,本文試圖在“雙能力”視角下解釋企業競爭力,把企業應對政府的能力納入到企業競爭力中來,并將對企業競爭力與其“應對市場能力”和“應對政府能力”的關系進行實證考察,從而解釋企業應對政府能力與企業競爭力的相關性以及企業資源如何在兩種能力間進行最優分配的問題。
二、相關研究回顧
競爭力(Competitiveness)的概念源自于競爭(Competition),而競爭的概念則是源于達爾文的進化論。競爭源起于生命(組織)的自增長傾向和資源的有限性,在適者生存的自然選擇規律下,生命(組織)必須不斷調整自身以適應環境的變化和發展。盡管弱肉強食、適者生存顯得過于殘酷,但它所帶來的是通過競爭,促使生命效率的提升,促使生命努力生存發展,這就形成了進化。競爭力在經濟學上的應用可以有三個層次,即國家層次、產業層次和企業層次。對于企業層面競爭力的一種有代表性的解釋是:企業設計、生產在價格和質量上優于其競爭對手的產品的能力[10]。很明顯,這種解釋符合競爭的本質含義,按照這種解釋,更具競爭力的企業將能夠在競爭中生存下來并不斷成長。
一些學者把競爭力視作一種能力,他們強調企業內部要素的作用[11,12]。這種觀點也是被稱為競爭力資源基礎論的一種[13~15]。這些理論一致認為,企業整體戰略的重要意義首先在于企業擁有的特殊資產,即:與知識相關的、看不見摸不著卻又能讓大家都能感受到的、難以買賣和在企業內各部門可分割的資產。這種特殊的具有上述特征的資產即企業“資源”或“能力”(Nicolai J Foss 等,1996),與企業外部條件相比,企業內部條件對于企業占據市場競爭優勢具有決定性作用,企業內部能力、資源和知識的積累是解釋企業獲得超額收益和保持企業競爭優勢的關鍵性概念。因此,企業能力理論不僅是對傳統企業理論、產業組織理論“結構-行為-績效”分析框架的替代,而且是對波特(1980)將產業分析模式應用于戰略管理領域的替代(Nicolai J.Foss,等,1996)。但在現有的資源基礎理論和企業能力理論的文獻中,學者們卻很少關注企業如何去應對政府,更沒有關注企業應對政府的能力與其經營績效的關系,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欠缺。實際上,自從1776年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一書出版以來,那只“看不見的手”就成為了經濟學家眼中支配經濟運行的終極力量。因此,人們有理由相信企業的生存、發展和壯大僅依賴于其應對那只“看不見的手”的能力,即不斷提供質量更好、功能更多、成本更低、價格更便宜、品牌聲譽更高的產品或服務的能力,這種能力可以被看作是“應對市場的能力”,也就是不斷滿足市場需求變化的能力。在亞當·斯密的時代,政府對經濟的干預程度的確是非常有限的,這可以從政府收支占國民收入的比例中看出:根據維爾(Weir)的數據,當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時,英法兩國的稅收各自占本國GNP的124%和68%(David R Weir,1989)。即使是在這么少的政府收入中,大部分收入也都用于軍事開支和債務的利息支出根據Patrick K O Brien的數據,1776~1783年間,英國政府支出中的62%用于軍事開支,30%用于債務利息支出,只有8%用于政府開支等其他項目。(數據來源于Patrick K O Brien. 的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British Taxation一文)。可見,當時的政府即使希望能夠對經濟進行大規模干預也沒有足夠的財力。直到20世紀20、30年代的政府失靈理論和凱恩斯主義的誕生前,經濟學界一直都沒有出現系統的政府干預理論,這也就難怪在經濟學教科書中沒有如何應對政府的篇章了。
國內學者主要從企業的政治關聯入手討論了企業與政府關系對企業經營和績效的影響。羅黨論、唐清泉的研究發現,當地方產權保護越差、政府干預越大以及金融發展水平越落后的時候,民營上市公司更有動機去與政府形成政治關系[8]。余明桂等的研究表明,與地方政府建立政治聯系的民營企業確實能夠獲得更多的財政補貼;而且,在制度環境越差的地區,政治聯系的這種補貼獲取效應越強[17]。靳慶魯等(2008)以1995年至2004年上市公司為樣本,考察了經濟增長、經濟政策與公司業績之間的關系。發現經濟政策顯著影響公司會計業績與股票報酬,但不同的經濟政策對會計業績和股票報酬的影響不盡相同;另外,他們還發現,在控制了經濟政策因素后,經濟增長并沒有和公司業績相背離。但這些研究并沒能告訴我們企業應該在多大程度上去應對政府才能獲取最大的競爭力,從而取得最好的績效水平。
下面,本文將設立研究假說,并通過對我國裝備制造業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來檢驗企業應對政府能力對其競爭力的影響以及企業在兩種能力上的權衡選擇,并在“雙能力”理論的框架下探討企業應如何把資源分配于兩種能力以獲取最高競爭力這一問題。
三、研究假說
“雙能力”理論認為,企業的兩種能力,即“應對市場的能力”和“應對政府的能力”是企業以資源投入的方式獲取的。首先,企業應對市場的能力就是其產品被市場接受的程度,這包括產品的品質、價格、品牌、售后服務等方面的內容。企業要想獲取更高的應對市場的能力就需要投入資源組建強大的研發團隊、制定高效的品牌推廣戰略以及建立更多的售后服務網點等。企業應對政府的能力是指企業如何獲得政府的“幫助之手”和規避政府的“掠奪之手”,這包括與政府保持良好的關系、建立政治關聯等方式。企業需要投入資源以獲取這兩種能力,但資源如何分配,即用于獲取應對市場能力的資源投入與用于獲取應對政府能力的資源投入分別是多少?“雙能力”理論認為,這個資源的分配比例是十分重要的,它不僅能夠決定企業的競爭力,還能夠決定一個國家的競爭力。首先,經濟中存在一個“天然”的比例,該比例受經濟體制、文化和政治制度以及行業壟斷程度等因素的影響;其次,企業只有按照這個“天然”的比例來分配資源才能獲取最大的競爭力;最后,企業對這個由經濟自身決定的“天然”的比例并不清楚,只有依據自己的判斷去分配資源,因此現實中就產生了企業競爭力不一致的情況。
上述觀點可以通過柯布-道格拉斯函數加以闡釋。企業的競爭力構成為C=MTG1-T,其中C表示企業競爭力,G表示企業應對政府的能力,M表示企業應對市場的能力;T表示由經濟自身決定的企業資源分配的“天然的”比例。由于應對政府的能力已經成為企業競爭力的一項決定因素,因此,本文提出第一個研究假說:
假說1:企業競爭力與其應對政府的能力正相關。
企業通過投入資源來獲取這兩種競爭力,而企業的資源是有限的。因此,企業會面臨一個資源約束,設定其為 hM+kG=R。這里,R 是企業擁有的資源總量,即企業有R的資源可以用于獲取兩種能力M和G。當然,企業規模越大,其R就越大,對于極端的完全競爭市場情況有R=0。因此,從產業組織理論的角度出發,“雙能力”理論更適用于寡頭市場和壟斷市場中的大企業。h和k衡量的是企業獲取兩種能力的困難程度,取值越大,困難程度越高,取值越小,就相對容易。于是,企業的問題就是在資源約束下實現競爭力的最大化。解這個最優化問題,得到:M=TR/h,G=(1-T)R/k 。因此,企業能夠獲得的最大競爭力為:Cmax= TRhT(1-T)Rk1-T。
但是,企業對T值是不完全清楚的,企業只有依據自己的判斷去分配資源。由于企業家能力有所不同,對T值的判斷也就會產生不同,所以,每個企業的T值也就是每個企業對資源的分配比例都是不同的。這樣,對于第i個企業來說,其所獲取的真實競爭力取決于其對T值的判斷Ti,即第i個企業獲取的真實競爭力為: Ci=TiRhT(1-Ti)Rk1-T。可見,Ti越是接近于T值,企業所能獲取的競爭力就越大。這樣,就可以得出第二個研究假說,即:
假說2:企業競爭力與其采取的Ti值相關,并且Ti越接近T值時競爭力越高;反之,Ti與T值相差越大時競爭力越弱。
四、實證檢驗模型及檢驗結果
由于“雙能力”理論下的企業競爭力是在同一行業內進行比較的,而在我國同一行業內的企業數據又很難獲取,因此,本文選擇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CSRC分類中的C7類行業,即機械、設備、儀表業2001~2010年的財務數據。這樣,既把樣本基本限定在同一個行業內,又保證了樣本數量。在這個時間段內,有一些企業只是在其中的部分年度上市流通,為了得到平衡面板數據,剔除這些企業。最后,10年間共有133家企業的股票在兩個證券交易所流通,于是得到有效觀測值1330個。本文對兩個理論假說的檢驗主要用到的變量包括:營業收入增長率(yysr)、管理費用與營業收入的比值(glfy)、財務費用與營業收入的比值(cwfy)、銷售費用與營業收入的比值(xsfy)、營業外支出與營業收入的比值(yywzc)、資產周轉率(zczz)、總資產增長率(zzczz)以及總資產與營業收入的比值(zzc)。
首先對各變量進行面板單位根檢驗以考察其平穩性。面板數據單位根檢驗的方法已有很多,本文選用LLC、IPS、Fisher-ADF和Fisher-pp四種方法對變量進行檢驗,以避免單一方法帶來的不足。檢驗結果如表1所示。
注:***、**和*分別表示相應參數在0.01、0.05和0.10的水平下顯著; 表示一階差分。
從表1的單位根檢驗結果中可以看出,除變量zczz外,其他變量的四種檢驗方法均顯示出可以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拒絕原假設,也就是說這些變量都是平穩的。而對于變量zczz,四個檢驗統計量中有兩個不能拒絕原假設,因此尚不能嚴格確定其序列平穩性Bronzini 等( 2009)在面板數據單位根中采用了“2/4 判斷法”,即在利用LLC、IPS、Fisher-ADF和Fisher-PP四種方法所獲得的檢驗結果中,如果能滿足在顯著性水平 1%、5%或 10%下至少有兩個拒絕了原假設,則認為該縱剖面時間序列為平穩。本文亦采用此判斷法。。 對變量zczz進行一階差分后,再利用相同的方法進行平穩性檢驗,發現其表現出了差分平穩性(difference-stationary)。
(一)“企業競爭力與其應對政府的能力正相關”的檢驗模型及結果
“雙能力”理論認為,企業的兩種能力是可以通過投入資源來獲取的。因此,可以以企業為應對政府而付出的資源作為企業應對政府能力的替代變量。這種資源付出在企業的財務報表中主要反映在管理費用和營業外支出上。本文用企業的營業收入增長率來反映企業的競爭力,這一指標體現了企業的成長性,映照了競爭力的本質。在同一個行業內,市場規模的增長是有限的,一個企業市場份額的增長就意味著其他企業市場份額的相對下降。市場份額增長快的企業一定是具有更高競爭力的企業。本文以企業營業收入的增長率為被解釋變量,分別以管理費用、營業外支出和財務費用占企業營業收入的比重為解釋變量。以各個指標除以營業收入作為被解釋變量是為了排除企業規模因素的作用。考慮到企業資產周轉率、資產增長率和營業收入一期和二期滯后值對營業收入增長的影響,本文在模型中加入這幾個變量。由于資產周轉率是非平穩的,本文以其一階差分項作為替代。最后,考慮到解釋變量與被解釋變量之間的關系會呈現出非線性,因此,本文設立如下的多項式實證模型并采用固定效應法以不同形式來檢驗研究假說1:
注:***、**和*分別表示相應參數在001、005和010的水平下顯著,括號內數字為t值(下同)表2顯示了應對政府能力與企業競爭力的多項式回歸結果。模型(1)是營業收入增長率對管理費用與營業外支出的一個線性回歸模型,結果顯示出只有營業外支出項的系數是顯著的。模型(2)是在模型(1)的基礎上加入了其他控制變量,結果顯示管理費用和營業外支出項的系數均不顯著,這很可能是管理費用與營業外支出存在相關性導致的。于是在模型(3)和模型(4)中分別對兩個變量采用了多項式回歸的形式,結果顯示出二次項系數均為正,而一次項系數均為負。也就是說,不論管理費用還是營業外支出與營業收入增長率之間均呈現出了U型關系。最后,本文把管理費用與營業外支出兩項相加作為變量進行檢驗,結果如模型(5)所示,二次項系數仍然為正,一次項系數為負,營業收入增長率與該變量仍然呈現出U型關系。
關鍵詞:現代服務業;產業集聚;經濟效應
中圖分類號:F29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30-0142-02
引言
現代服務業集聚區一般是指按照現念統一規劃設計,依托交通樞紐和通信網絡,將商務樓宇、商業設施以及相關的生產生活服務配套設施合理并且有效地集中,在特定的區域內形成功能集聚、形態美觀、內外連通、資源節約、充分體現以人為本,具有較強現代服務產業集聚能力的區域。
服務業在空間上的集聚比工業生產活動的空間集聚更明顯,服務業大多高度集中于城市中心區域。現代服務業集聚既有同行業的聚集,也有不同行業的聚集。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的形成主要是因為它能夠產生有利的經濟效應,在這一方面國內外雖已有一些研究,但尚沒有形成統一的體系。張樹林結合現代服務業集聚的內涵,分析現代服務業的具體效應,并提出了發展現代服務業集聚的對策[1];童馨樂等圍繞服務業集聚產生的經濟效應,主要從勞動生產力視角出發,通過建立經濟計量模型,具體考察了服務業集聚對服務業勞動生產率的影響方向與影響程度[2];潘世明、胡冬梅闡明了產業集聚的內涵及其特征,分析了其經濟效應,并結合中國制造業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適合中國國情的產業集聚政策[3];劉俊杰、王述英從現代服務業集聚與擴散效應的角度,論述了現代服務業空間組織對城市功能的影響,并提出了對中國的若干啟示[4]。
以上的研究雖然從不同的角度研究了集聚區的形成機理,但是這些研究還缺乏一定的系統性。本文嘗試從經濟效應的角度來闡述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的形成和發展。
一、現代服務業集聚的經濟效應
韋伯指出,集聚使得單位產品成本獲得附加節約,這種節約在集中化過程中增長,工業就有一個固定的集聚經濟指數[5]。現代服務業之所以能產生集聚效應是由于經濟活動的空間集中而產生的對集聚企業生產效率的促進作用。下面結合中國實際,提出現代服務業集聚產生的經濟效應:
1.技術溢出效應。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的知識和技術溢出效應是指知識和技術在服務業集聚區內部以及向集聚區外部進行積累、增生和擴散的動態過程。相對于制造企業或傳統服務業,現代服務業企業更重視知識和技術,因為知識和技術是現代服務業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決定因素。現代服務產業的相關知識可以分為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兩大類,顯性知識的分享和傳播可以通過數據、文字、圖形等格式化的方式來實現,而且通訊技術的發展使傳遞格式化知識越發便捷。現代服務業中存在的大量隱性知識,包括服務觀念、思維方式、管理文化等,這些都不能有效地進行格式化處理,只能在近距離范圍內通過正式與非正式的接觸和交流才能分享和傳播。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內相近或互補的服務企業集聚一定空間范圍內,增加了學習和交流的機會,降低了企業間知識和技術的傳播成本和搜尋成本,極大地推動現代服務業企業的知識和技術的積累、增生和擴散。
2.規模經濟效應。規模經濟是指在特定時期內,企業通過擴大經營規模達到降低平均成本增加利潤的目的,也就是指隨著企業投入的增加產生邊際收益遞增效應。具體來說,規模經濟是通過專業化協作、擴大規模分攤管理費、提高融資經濟性、企業間連續生產和集中管理等方式來實現的。馬歇爾論述了規模經濟形成的兩種途徑,一種是依賴單個企業對資源的有效利用、經營效率的提高而形成的內部規模經濟,另一種是依賴多個企業之間的合理分工與聯合及地區布局所形成的外部規模經濟[6]。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內集中了大量的服務和非服務型企業,形成各種競爭與合作關系,企業為提高核心能力產生實現規模經濟的需求,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內相關服務企業之間通過合資、合作或聯盟等方式,形成嚴密的分工與合作體系,共同完成研究開發、生產銷售等價值創造活動。
3.產業結構調整效應。從全球發展趨勢看,服務業國際轉移是一個不可轉移的趨勢,這種轉移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跨國公司將自身的研發部門、呼叫中心、物流管理中心等轉移到中國,另一種是跨國公司的第三服務企業到國內投資從事服務業的專業服務外包。發展現代服務業集聚區能夠以直接和間接方式為服務業內部結構升級和加速成長創造條件,進一步提升城市現代服務業規模、能級和水平,產生強有力的催化和牽引效應,促進經濟整體增長。目前,中國絕大部分地區的經濟增長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還是粗放式的,經濟結構以制造業為主,高速增長的經濟中有相當一部分收益通過資本收益、知識產權收益、品牌收益以及高附加值的現代服務業收益流出到國外;同時,中國現代服務業在技術水平方面與發達國家有明顯的差距,中國可以利用人工成本低、電信基礎設施比較完備的優勢,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集聚,承接世界服務業產業轉移,以帶動中國服務業的新一輪產業結構調整。
4.極化效應。極化效應是指講迅速增長的推動性產業吸引和拉動其他經濟活動以及經濟活動。在這一過程中,首先出現經濟活動和經濟要素的極化,然后形成地理上的極化,從而獲得各種集聚經濟,即規模經濟。規模經濟反過來又進一步增強增長極的極化效應,從而加速其增長速度和擴大其吸引范圍。因此,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的形成和發展,可以充分利用極化效應,拉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從而有利于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
5.區位品牌效應。產業區位是品質的象征,如法國香水、意大利的服裝、瑞士的手表、西湖的龍井茶葉等。首先,通過集聚區的區位品牌效應,使集聚區內的每個企業都受益,減少了企業的廣告宣傳成本,同時消除有些企業的“免費乘車問題”而導致區域的廣告宣傳的力度下降。其次,區位品牌與單個企業品牌相比更形象和直接,是眾多企業品牌精華的濃縮和提煉,更具有廣泛的、持續的品牌效應。相對于產業集聚,單個企業的生命周期是相對短暫的,品牌效應難以持續,而集聚中的企業遵循優勝劣汰的競爭規律,只要不是由于技術或自然條件等外部原因使集聚衰退或轉軌,區位品牌的效應更持久,因此區位品牌對集聚企業具有一種無形的品牌價值。
6.壟斷效應。市場競爭是企業成敗的核心所在,競爭決定了一個企業對其行為效益有所貢獻的各項活動,競爭的關鍵要素是產品功能、成本和價格營銷服務。集聚區的企業通過前后的垂直聯系,形成于類似于大企業的垂直一體化生產過程,而通過水平企業間合作競爭,不僅在成本、價格和營銷上有一定優勢,而且在產品(或服務)差異化和多樣化方面也具有一定優勢,同時集聚區對外產生壁壘,維持了市場競爭優勢,而競爭優勢獲取壟斷利潤。因此,集聚區內部的企業可以獲得一定的壟斷利潤。
二、現代服務業集聚經濟效應的作用機理
現代服務業集聚的經濟效應有自己的作用機制,通過服務業與制造業等其他產業之間內在關聯而形成的供需系統,是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發揮經濟效應的核心作用機制。根據對應的需求和供給,我們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1.從服務業的供給和需求來看,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的發展意味著增加了服務業的需求,集聚區里的企業需要從其他產業的企業購買其發展所必需的特定產品以投入發展運行中;同時,如果集聚區里企業運行發展的需要得到了滿足,那么反過來又會提高服務企業的生產服務能力,增加服務供給。
2.從以制造業為代表的其他產業的需求和供給來看,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對其他產業的產品需求的增加激發了研發投入、產品銷售和規模擴大,從而導致產品生產能力提高、供給能力增強;而其他產業的企業要想提高勞動生產率以謀求進一步發展和壯大,則會增加對服務業的需求,包括生產者服務、分配服務和消費者服務等。
服務業與以制造業為代表的其他產業之間的供需循環關系,一方面,以產品為核心構建的需求和供給關系,其中服務業是商品的需求方,而制造業等是供給方;另一方面,以服務為核心構建的需求和供給關系,其中服務業是供給方,而制造業等成為需求方。
因此,無論是來自現代服務業發展所產生的對產品的需求,還是來自于其他產業發展所產生的對服務的需求,都會給對方提供發展的機會,對方都會在第一時間提供相應的產品或服務的供給,需求的滿足對雙方來說都意味著發展,這就形成了現代服務業集聚經濟效應的作用機理。
參考文獻:
[1]張樹林.現代服務業集聚效應分析[J].北方經貿,2006,(6):113-114.
[2]童馨樂,楊向陽,陳媛.中國服務業集聚的經濟效應分析:基于勞動生產力視角[J].產業經濟研究,2009,(6):30-37.
[3]潘世明,胡冬梅.論產業集聚的經濟效應及其政策含義[J].上海經濟研究,2008,(8):31-37.
關鍵詞:經濟增長;名義就業;有效就業;隱性失業
Abstract: This paper made a co-integration analysis both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economics development and nominal employment, and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economics development and effective employment.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two co-integration analysis results this paper found out the serious problem of the hidden unemployment in China. On the base of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this paper gave us some policy advic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hidden unemployment in China.
Key words: economics development; nominal employment; effective employment; hidden unemployment.
一、經濟轉型期中國經濟增長與就業關系的實證分析
1.經濟增長與名義就業的協整分析
本文對1992-2006年中國經濟增長(GDP)與名義就業人數(L)進行協整檢驗。為了消除異方差得到較平穩的序列,首先對1992-2006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和名義就業人口數L進行對數化處理,取對數后的變量用LNGDP和LNL表示,而一階差分后的變量用D(LNGDP)和D(LNL)表示。
(1)變量的平穩性檢驗。在檢驗協整關系前,必須用單位根檢驗來判斷兩個變量的平穩性。只有兩變量是一階單整的前提下,它們才有可能存在長期協整關系。ADF平穩性檢驗結果見表1。
表1 GDP與名義就業ADF檢驗結果
從表1可以看出,D(LNGDP)和D(LNL)都是平穩的,而LNGDP和LNL都是不平穩的,即D(LNGDP)和D(LNL)是I(0),而LNGDP和LNL是I(1),因此,我們認為兩者間可能存在協整關系。
(2)經濟增長與名義就業的協整分析。本文采用Engle和Grange提出的兩步檢驗(AEG檢驗)法對LNGDP和LNL之間的協整關系進行檢驗,相應的得到了LNGDP和LNL之間的回歸方程。
LNL=10.27025+0.079439LNGDP (1)
利用Eviews5.0得到了回歸方程1相應的統計特征,其中D.W=0.410679,由此可以初步判斷回歸模型存在自相關。通過對回歸模型殘差序列的Q統計量、序列相關圖和2階LM檢驗可知,該回歸方程確實存在1、2階自相關,因此需要對模型進行序列的修正。
(3)模型的修正。由于公式1的回歸方程存在著1階和2階的自相光,因此我們需要用AR(1)和AR(2)對其進行修正,修正后的回歸方程如下:
LNL=10.18760+0.086568LNGDP+Ut
Ut=1.297247Ut-1-0.696507Ut-2 (2)
修正后回歸方程的D.W=2.097864,可能不存在自相關,通過對修正后方程殘差序列Q統計量和序列相關圖的進一步分析可知,修正后的回歸方程不存在自相關。
(4)殘差序列的單位根檢驗。在得到對LNL和LNGDP修正的回歸方程后,我們將進行AEG檢驗的第二步,即殘差序列的平穩性檢驗。其檢驗結果表明,ADF值=-3.747880,5%水平下的臨界值=-1.974028,ADF值小于5%水平下的臨界值,由此說明修正后的LNL和LNGDP的殘差序列是平穩的,也就說LNL和LNGDP之間存在長期的協整關系,但是由于其回歸方程的彈性系數只有0.086568,所以兩者間的這種協整關系不是很明顯,經濟增長對名義就業的拉動作用不顯著。
2.經濟增長與有效就業的協整分析
在對經濟增長與名義就業的協整關系進行分析后,本文對中國經濟增長與有效就業的協整關系進行分析。本文選取1992-2006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和生產要素法測算的有效就業人數RE進行協整分析。同樣,為了消除異方差我們對數據進行對數化處理,取對數后的變量用LNGDP和LNRE表示,而一階差分后的變量用D(LNGDP)和D(LNRE)表示。
(1)變量的平穩性檢驗。對變量序列單位根檢驗的結果如下:
表2 經濟增長與有效就業變量序列的ADF檢驗結果
由表2可知,LNGDP和LNRE都是非平穩序列,而他們的一階差分都是平穩的,即LNGDP和LNRE都是I(1)序列。由此可見,兩個變量間可能存在長期的協整關系。
(2)經濟增長與有效就業的協整分析。運用AEG檢驗對LNGDP和LNRE進行協整分析,得到如下的回歸方程:
LNRE=6.868501+0.318509LNGDP (3)
運用Eview5.0對回歸方程(3)的統計檢驗可知,其D.W= 0.463620,由于其D.W值過大,可能存在自相關的問題。通過對回歸方程(3)殘差序列Q統計量和序列相關圖的進一步分析可知,回歸方程存在1階自相關,因此需要對模型進行序列的修正。
(3)模型的修正。本文選取廣義差分最小二乘法中的H-L法對回歸方程(3)進行重新的修正,以便消除序列間存在的自相關。修正后的回歸方程為:
LNRE=7.410613+0.203678LNGDP(4)
對回歸方程(4)進行統計分析可知,其D.W=1.479183,其D.W值在合理區間內,修正后的回歸方程可能消除了1階自相關的影響。通過對修正后方程殘差序列Q統計量和序列相關圖的進一步分析可知,修正后的回歸方程已不存在自相關。
(4)殘差序列的單位根檢驗。對修正后回歸方程(4)的殘差序列進行單位根檢驗,其檢驗結果表明,ADF值=-2.830199,5%水平下的臨界值=-1.974028,ADF值小于5%水平下的臨界值,由此說明表明LNRE與LNGDP兩個序列之間存在協整關系,且由于修正后回歸方程的彈性系數為0.203678,所以我們可以認為LNRE與LNGDP間存在著顯著的協整關系,經濟增長對有效就業有明顯的拉動作用。
二、經濟增長對名義就業和有效就業拉動關系的比較分析
通過上文的討論可知,中國在經濟轉型期經濟增長對名義就業沒有明顯的拉動作用,似乎奧肯定律在中國失效了。可通過對經濟增長與有效就業的協整分析可知,前者對后者有明顯的拉動作用。這兩種鮮明的比較結果引發了我們的思考,經濟增長對就業率是否有拉動作用?是怎樣的內在作用機制導致了這種鮮明的對比結果?要想解答這些疑惑,我們首先需要弄清名義就業與有效就業的關系。
1.名義就業與有效就業的關系
根據有效就業理論可知,有效就業是名義就業中不存在隱性失業時的就業數量。從微觀經濟學的角度考慮,有效就業是指勞動力的邊際生產力大于零的就業,它反映了就業的有效性和利用程度,體現了就業的質量標準。據此我們可以清晰的描述名義就業和有效就業間的關系。
有效就業=名義就業-隱性失業(5)
2.比較分析的結論
通過公式5可以看出,隱性失業是有效就業與名義就業間的關系樞紐。所謂隱性失業,是指生產過程中,生產資料與勞動力的構成失衡,勞動力的數量遠遠超過了由技術條件所決定的生產資料對勞動力的需要量而出現的部分勞動力的閑置現象。隱性失業顯性化是造成中國經濟增長對名義就業和有效就業拉動效應不一致的原因,也是經濟轉型期間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最大問題。
在中國經濟改革的初期,大多數的企業烙有很深的計劃經濟印記,中國的國有企業生產率很低,隨著生產力的不斷提高出現了大批的閑置工人,企業的隱性失業現象十分嚴重。進入到20世紀90年代末,中國國有企業經歷了體制改革,國企紛紛實施減員增效的策略,導致了大量閑置工人的下崗,國有企業的隱性失業開始顯性化了。隱性失業顯性化,一方面使企業消化了多數的閑置人員,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使得企業產出增加,國家經濟呈現上升趨勢;另一方面大量下崗工人的出現使得名義就業人員減少,相反由于企業內部對一部分無效就業人員的消化使其轉化為有效就業人員,導致了有效就業人員的增長。由此可知,經濟轉型期間中國隱性失業的顯性化導致了經濟增長對有效就業和名義就業拉動效應的迥異。
三、政策與建議
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名義就業和有效就業差距明顯,隱性失業問題嚴重,隱性失業顯性化成為了中國經濟發展轉型期面臨的嚴重社會問題。如何解決大量的下崗工人就業問題,提高經濟發展的有效就業率,關系到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和社會的穩定。結合中國發展的實際情況,本文提出了以下幾點政策建議:
1.健全完善勞動力市場
充分發揮勞動力市場合理分配人力資本的特點,對閑置的人力資源進行有效配置。首先,由于摩擦性失業的存在,導致勞動者進入勞動力市場尋找工作直到獲得就業崗位前存在一定的時間滯差,提高人力資本市場的工作效率可以大大減少時間滯差導致的暫時性失業;其次,由于經濟結構調整導致勞動力供求結構上的失衡會出現結構性失業現象,提高勞動力市場的預警機制,迅速調整市場需求結構能較好的緩解結構性失業帶來的就業壓力。
關鍵詞:網絡經濟;市場營銷;營銷策略
中圖分類號:F7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4-00-02
現今社會,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不斷深入,隨著網絡計算機基礎知識的不斷普及,促進了網絡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為了滿足市場的新需要,也為了增加自身的經濟利益就必須適應網絡經濟時代的大環境。也就是說企業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促進網絡市場營銷。
一、網絡時代市場營銷的社會背景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必須適應社會的大環境,網絡時代的市場營銷也是如此。它要求企業在社會環境中各種因素的影響下保持自身的發展與盈利。而現在社會環境對網絡時代市場營銷有影響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經濟全球化的現狀。目前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已經被世界各國所接受,各國都利用經濟全球化的優勢開拓本國的經濟市場,甚至現在一些大型跨國集團的發展直接關系到本國經濟根本,并與本國政治息息相關。所以對國家發展和企業生存而言,適應經濟全球化的趨勢至關重要。而網絡市場經濟的發展在適應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線上與線下市場共同發展的現狀。新兩年來線上市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世界各國的“虛擬市場”基本成型。就我國而言,以“淘寶”為例,它完成了線上市場與虛擬市場的完整結合,其通過網絡市場將產品銷售、消費者支付賬款、產品運輸等貿易活動全部完成。除此之外,它改變了人們傳統的消費觀念,將有形市場變為無形市場,為網絡市場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企業未來自身的發展也必須跟上這個潮流,不斷完善自身的銷售渠道和促銷方式。
3.市場競爭空前的現象。有了商業發展也就有了競爭,但是在經濟全球化、市場虛擬化的背景下,現代經濟的競爭現象是空前的,其顯現新的特點:第一,它脫離了地域空間的束縛,任何國家和地區的經濟被放在網絡市場中都是在同一環境中。這在為企業開拓市場的同時,也加劇了企業間的競爭。第二,它的表現形式是虛擬化、多樣化的,這種競爭包括知識、技術、形象、信息、服務、商譽等多方面,其不再拘泥于有型產品的競爭這一個方向上。企業未來適應這種競爭就要重新調整原有的產品策略和競爭策略,完善網絡市場制度。
4.消費需求呈個性、多樣的現狀。在網絡市場中消費者可以超所欲言,將自己的消費需求充分的表達出來,其使網絡經濟呈現出個性化和多樣化的特點。消費需要與網絡經濟的關系是相互的,消費需求推動網絡經濟的完善、網絡經濟促進消費需求個性化、多樣化的發展。這改變了傳統的消費需求標準化的基本模式。
所以在經濟全球化,線上與線下市場共同發展,市場競爭空前,消費需求個性、多樣的社會背景下,企業必須完善網絡市場營銷策略才能適應社會發展要求。
二、網絡時代市場營銷的發展趨勢
1.改變營銷理念,完成市場變遷。為了跟上網絡技術和電子商務的發展步伐,現代市場的營銷理念急待改變。其變革方向主要有以下幾個趨勢:
(1)從傳統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的轉變趨勢。對市場營銷而言,也就是從實體營銷模式向虛擬營銷模式的轉變。
(2)市場營銷結構急待改革。傳統營銷模式由于受到地域因素的限制,一般在生產廠商和消費者之間會存在許多中間商,這種模式不僅增加了產品的運輸成本,而且造成了中間資源的浪費。而網絡營銷模式幾乎可以達到生產廠商和消費者直接面對面的效果,這既有利于消費者也有利于生產廠家。
(3)企業營銷模式急待完善。現在企業要將傳統營銷模式與網絡營銷模式相結合,完善企業的營銷團隊,才能將企業利益最大化。企業的營銷模式應向著個性化、多樣化、細節化的方向發展。
2.網絡消費觀念的形成與完善。現代人們已經基本接受網絡消費的消費觀念,這為網絡市場營銷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條件,為消費觀念的改革奠定了基礎。其發展趨勢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消費者獨立化。現在消費者對商品的選擇越來越獨立,他們自己在網絡市場中檢索自己所需的商品,自行辨別商品的信息,最終找到稱心如意的商品。在這種趨勢的驅使下,企業應該在制定廣告、營銷宣傳和營銷策略等方面做針對性的努力。
(2)交易活動透明化。消費者在網絡市場中可以對多家店家的產品做橫向對待,可以直接參與到生產和商業流通循環中,也可以主動表達自己對某種產品的欲望。這種趨勢下就要求企業在營銷商品的同時,還要做好服務、信譽等方面的營銷。
(3)營銷手段多元化。為了適應新型的消費觀念,企業必須豐富自身的營銷方式,將傳統營銷方式與網絡營銷方式相結合,將更多的現代技術與現代文化融入廣告等營銷手段中。
(4)消費需求擴大化。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消費需求不斷擴大,除了實體商品的消費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精神消費。這就要求企業在營銷商品的同時也要傳播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內容。
3.商品傳播模式信息化的發展。網絡經濟時展的基礎就是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營銷的不斷完善也就必須依靠相關信息技術的成熟。傳播模式信息化的發展趨勢主要有:
(1)信息的供需模式向著雙向、推拉互動的方向發展。例如:企業為消費者提品信息,而消費者為企業提供市場需求信息。
(2)廣告內容的重點除了商品本身以外,更重要的是網絡地址。這是網絡營銷更為突出的營銷特點。
(3)商品信息的傳播以分類的方式進行,內容更豐富、詳實,性能、特點、規格、功能、技術指標和價格等都有包括在其中。
(4)信息促銷手段不斷智能化。
(5)利用多媒體形式傳播的信息內容越來越豐富多彩。
三、網絡時代市場營銷的營銷策略
從以上介紹中,我們會發現隨著網絡市場的形成,營銷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個過程中消費者的消費觀念發生了改變,消費結構發生了變化,企業未來適應這個發展趨勢就必須在自身的營銷策略上發生改變。企業應該做到以下幾方面:
1.加強營銷組織框架的科學性與實戰性。企業首先要做的就是確立企業整體營銷觀念,增強企業內部工作效率,提高企業整體攻防能力。企業要針對營銷目標、營銷對象,進行市場信息的分析管理,組建具有針對性的銷售組織體系。達到開發市場、占領市場、疏通銷售途徑、實現最佳營銷目標的目的。
2.促使買賣雙方樹立正確的市場觀。買賣雙方的關系是辯證的,賣方提供商品供給買方消費,而從中獲得利益。買方則在消費的過程中給企業帶來壓力與激烈競爭,為企業提供發展機遇,促進市場的健康發展。
3.創建信譽、名牌效應。在當今的市場中,人們越來越注重企業的信譽問題,這種現象給企業帶來了挑戰,也為企業帶來了機遇。信譽被大眾所認可的企業才有向前發展的前景,品牌被大眾所認可的商品才能創造更好的經濟效益。而這一切的基礎就是商品質量。現代企業必須在質量上下重功夫,利用先進的技術、新型的材料、新型的工業創造出高質量的商品。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保證企業的生產與發展。
4.制定合理務實的營銷政策。無論是傳統的市場營銷還是網絡營銷都避免不了推銷員與顧客的直接面對面,這就要求企業制定合理務實的營銷政策,發揮推銷員的作用。營銷政策必須起到調動推銷員工作的積極性、推動企業與推銷員和諧關系、保護企業的利益、保證推銷員的權利的作用。
5.提高供銷網絡的科學化與高效化。現代網絡市場中內容豐富多彩,但也繁雜混亂。所以在網絡市場營銷中企業既要利用網絡市場豐富多彩的資源,又要避免網絡市場繁雜的弊病,這就要求企業創立科學化與高效化的供銷網絡。首先,企業應針對消費市場的基本信息進行分析,包括消費者的需求、銷售區域的地理與人口、消費水平等。其次,根據企業的分析結果,做出有針對性的,具體的營銷計劃。最后利用自身資源進行計劃的實施,將每一步細化,并切實落實。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伴隨著信息技術與全球經濟的不斷發展,網絡市場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種市場。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趨勢,企業應確立正確的營銷理念,適應當前的營銷環境,調整自身的營銷策略,才能在網絡經濟競爭中形成自己的營銷優勢。
參考文獻:
[1]吳建安.市場營銷學[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
[2]李建華,胡服.淺議網絡經濟對企業市場營銷的影響[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2007(36).
[3]梅文偉.網絡經濟時代的企業市場營銷[J].科技成果縱橫,2006,2(56).
[4]韓大鵬.網絡經濟時代市場營銷管理的機遇與挑戰[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8(13).
關鍵詞:轉型期 財務戰略 激勵機制
中小企業經歷了相當長歷史時期的平衡高速增長,我們的實體經濟正面臨一個全新的經濟環境,這就是經濟轉型期,從我們的調查研究得出,此類實體企業多是成熟期公司,面臨轉型或升級的困惑。經濟轉型期充斥諸多投機信息,雖然大部分公司已過渡到成熟期,贏利水平較高,風險大大降低,此時外部信息不再那么重要,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我們重新審視公司所處環境所發生的重大變化,實現以較低的風險保持快速的持續式增長,而且社會資源的整體配置也可以達到帕累托最優。
并購是中小企業實現較快轉型的必然選擇,實質是低成本提升核心競爭力,為轉型升級服務,但并購在中小企業轉型過程中隱藏著巨大的財務風險,特別是信息不對稱對象在中小企業并購過程中尤為突出。而轉型期的財務戰略應以穩健為主導,所以應當通過選擇合理的設計信號發送及識別機制,如目標企業管理層持股,或員工持股計劃,再配合恰當的財務政策,如利潤分配計劃的設計,支付方式的設計等,對目標企業的風險,進行分離和識別,以此達到控制財務風險的目標。
下面以P集團為例進行分析,P集團是以生產工業保溫與防火材料的大型公司,在Q 市有一合資工廠,占60%股權,產品市場占有率及美譽度都較高,受歐美金融危機及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的影響,2009年以來受市場沖擊很大,銷售業績急劇下滑,受勞動力及原材料要素漲價影響產品成本反而上升了40%,而作為主要原料的珍珠巖全部從資源地外購,現資源地有一中型珍珠巖礦山加工企業S公司在產權市場轉讓信息,轉讓價9000萬,P集團收購S公司后每年可節省原料支出1400萬元,同時可配套生產新型高品質保溫材料,每年可增加邊際收益3300萬元.增加礦產品收入2100萬元。資源廠商因政府對其負外部性的關注度越發提高(增加的監管成本如安全,環保等),公司外生交易費用增加,生產型中小企業則邊際成本增加,銷售利潤率下降,現金流量不足,資本成本上升,下圖是山東地區抽樣調查50余家中小型企業近三年的平均財務指標變化趨勢:
同期P集團面臨的市場環境出現這樣的特征:同質升級產品有著較大的利潤空間,但因受原材料質量的影響,P集團長期以來都未能以經濟成本生產出合格產品,市場的資源供應商也因追逐自身短期利益的考慮,拒絕按照P集團單設的技術要求提供原材料,而根據行業調查,P集團如果能整合上游的原料供應商,從源頭控制原材料的技術規格,進行產品結構調整,是企業可以選擇的可行的轉型策略。P集團首先要進行目標公司選擇,由于是以整合上游企業作為并購原則,故可以較容易地從多家供應商中進行篩選,極大地降低了搜尋成本,同時因P集團在多年的業務接觸中積累了大量目標公司的經營信息,減少了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各類風險.
P集團選擇目標公司后進行并購決策的時候,應當充分考慮此次并購活動所帶來的原材料質量改善收益,所以,在建立并購收益模型時可以加入質量溢價因子,模型的假設條件:
(1)市場上現有兩家公司.收購方P集團和礦砂供應商S。
(2)P集團以現金出資控股供應商S90%。
(3)對于各參與人來說,“所有參與人都是理性的,不會犯非理性的錯誤”是共同認識。
為了控制P集團的收購風險,我們首先要設計一種信息顯示機制,使S公司的基本價值和風險狀況在機制的作用下內在地顯示出來,而員工持股計劃則是一種良好的信息顯示機制。員工持股計劃是一種制度資源,一種運行機制,也是一種運作工具,運用得當會對企業的并購產生多方面的積極作用。作為企業的實際控制人,應該對員工持股計劃這一有效的制度資源和運作工具有一個清楚和深入的了解,設計出科學合理的方案,對企業充分挖掘其他資源潛力會產生重大作用,而且還可以將其運用在企業并購過程中,作為分離高風險和低風險企業的一種機制信號。員工持股計劃是經過公司權力機構授權實施的內部激勵方案,是有著顯性法律約束力的合約,因此對購并雙方而言是可以置信的承諾,能夠產生預期的博弈結果。
具體過程如下:
P集團在第一階段將收購后對目標公司實施的員工持股計劃透露給S公司,如果S公司在財務,運營,資產質量及其他重要方面存在著重大的現實或潛在風險,公司管理層必然會選擇拒絕持股計劃。反之,如果S公司的基本運營基礎是好的,只要改善管理,經營效率會得到顯著提高,對于收購方提出的框架激勵方案,目標公司管理層會選擇接受。
結論: 收購行為是可行的。
如圖所示,該博弈為完全且完美信息動態博弈,可以運用逆推歸納法,逐步向前倒推來分析這個博弈。
(1)如果Vs-βV0>0,即目標公司S提出的并購價格遠遠超出了P集團對其的估值,收購方P集團決不可能同意,只能放棄。公司S在知道P集團選擇放棄的決策時,在倒數第二個階段就會選擇同意。最后的均衡結果是供應商S同意P集團提出的收購方案。
(2)如果Vs-βV0>0,即目標公司S不滿足收購方P集團第一次提出的價格αV0,進入第二階段得到的收益還不如在第一次博弈階段同意得到的收益,因此,供應商S的均衡結果是:同意。反之,則拒絕.結論:對于P集團而言,如果能恰當地評估目標公司S的運營效率以及財務狀況,并購重組后的期望收益達到公司業績評價標準,相對會提高收購的概率,反之則會減少。
因此,如果收購方P集團的經營業績及市場影響力明顯優于供應商S,而目標公司S則因資源生產企業不斷提高的環保成本,安全生產成本等導致運營壓力加大.那這種相對的優勢必然轉化為并購價格的優勢.優勢公司必然會提出有利于自己的價格。反之,目標公司就會拒絕,相應地提高并購價格。
最終:(1)P集團以高出S公司市場評估價值的1.9%的價格控股成功,P集團的保溫建材產品因有了高質原材料的可靠來源,在產品結構調整中順利占領市場,邊際收益率提高31%。
(2)這次收購預期可提升總體運營效益。尤其是通過利用P集團在保溫材料的市場影響力,拓展S原材料的銷售渠道,將帶來協同效應。
(3)收購時機適宜,在目前轉型期的經濟環境中,沒有受到過多投機信息的影響,培育了公司的核心競爭力,走的是內涵式發展之路。控股兼并上游公司是明智的戰略選擇,節省了時間成本。
(4)P集團并購S供應商后,保留現有業務運營模式,管理層仍然不變,減少了監督成本,有利于公司的長期穩定發展。
從中獲得的啟示:
最關鍵的,就是要保護自己的投資利益,控制并購過程中的財務風險,因為在投資過程中,投資者和企業經營方之間,天然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雙方應根據博弈過程中的具體情況分別制定出利益最大化的并購策略,這己成為并購活動中的核心環節。
政府角色:由于經濟增長正處在轉型期,各類投機信息泛濫,加劇了因信息不對稱對企業決策的影響,政府則應通過協調各職能部門進行充分溝通,建立信息統計或數據庫制度,促進合作,培育多元化的市場主體。
設計有效的激勵機制,誘導利益相關者盡快生成產權市場,是促進經濟轉型的一大創新,其精髓在于透明和競爭。因此,企業創新還包含很多豐富的內涵,比如觀念創新.市場創新.管理創新等,只有通過創新企業才能實現發展模式的變革。通過產權市場進行信息公示和競價交易,不僅更多的引入了競爭,構建了一個較為客觀的價格發現機制,相對于“點對點”的尋價和競爭而言,它能夠有效降低信息搜尋成本和談判成本,無疑更加高效穩健。以便在更多程度上促進信息共享和充分競爭,提高整個社會的資源配置效率,促進實體企業順利轉型升級.
參考文獻:
[1]張春.公司金融學
關鍵詞:創新;創業;經濟增長;實證分析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青年項目(09YJC630060);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項目(2010Q090)。
作者簡介:宋來勝(1978-),男,湖北赤壁人,湖北經濟學院經濟學系講師,碩士,主要從事區域經濟和計量經濟研究;蘇楠(1974-),男,湖北武漢人,湖北經濟學院經濟學系講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生,主要從事國際經濟研究;付宏(1979-),男,湖北大悟人,湖北經濟學院經濟學系副主任,講師,博士,博士后,主要從事企業成長和創業管理研究。
中圖分類號:F06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1096(2013)01-0006-05收稿日期:2012-06-20
一、引言及文獻綜述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與進步,我國的企業在得到空前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重大的競爭壓力與挑戰。企業若要可持續發展下去,就必須重視會計審計工作,這是因為它是會計工作的一個核心環節。根據企業會計審計工作的發展現狀,當前時期下企業會計審計工作尚面臨著諸多突出問題,這些問題對企業的經濟效益及會計工作極為不利。本研究著重探討了會計審計工作對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影響,并提出具體的對策,旨在為現代企業的會計審計工作以及獲得高額的經濟效益提供參考。
二、會計審計的重要作用及突出特點分析
1. 會計審計的重要作用。我國企業的快速發展,大大推動了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之中,很多新興的企業均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同時,企業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往往也存在著諸多較為突出的問題,發展面臨著巨大的壓力與瓶頸,若要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經濟環境中立于不敗之地,企業內部就必須要注重會計審計工作,以保證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會計審計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現代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促使企業的自我檢測能力以及經濟運轉能力等大幅度提升,增強企業抵御市場競爭壓力的免疫力。
2. 會計審計的特征。貨幣作為企業會計審計的主要計量單位,可采用多元化的手段及流程,選擇特殊的模式,對企業的經濟交易各項流程與環節進行監督與控制,與此同時,還可以為企業提供有用的經濟效益,達到信息共享,這樣對企業管理層決策各項事務提供切實可行的依據與保障。企業會計審計工作能夠以直觀的形式將企業的各項生產經營活動加以展現,會計審計的對象以及主體決定了企業會計審計的基本特征。
三、企業開展會計審計工作的必要性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帶動之下,當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地深化,在為企業帶來巨大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市場競爭壓力以及發展瓶頸。在此種條件下,開展內部會計審計工作,是現代企業謀求發展出路的一個根本方式。企業開展會計審計工作,對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是十分必要的,具體而言,包括如下兩個方面的必要性:(1)當前很多企業制度構建尚未完善,企業自身所具有的特性以及產權制度等均發生了重大的改變,政府部門不再同時具備投資以及管理的權利,同樣政府部門也不會參與到企業的利益分配過程之中,從而使得企業實現了自我管理。在這樣的條件下,傳統的財務審計往往只能針對企業經濟活動的合法性進行審查,并無法完全滿足企業的經濟管理方面的需求。與此比較,內部經濟效益審計主要基于企業真實的經濟數據,審計采取多元化的方式進行,且審計流程更加規范、完整,可以從根本上對企業的經營管理加以改善,加快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2)會計審計工作可以使得企業管理者尤其是高層管理者找出企業自身發展過程中所存在的漏洞與不足之處,充分挖掘企業的潛力,促使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提升。當前時期下,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逐漸呈現出多元化以及現代化等方面的發展趨勢,會計審計可以使得企業很好地檢測與評價企業內部各個部門的內控模式,精確地找到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之中所存在的缺陷以及不足之處,據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最終得到準確的結論,然后提出切實可行的處理意見,從而有效地控制了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所出現的各類風險,很好地規避了企業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四、會計審計對企業經濟效益的影響分析
1.會計審計對企業資金利用率會產生影響。企業在實際發展以及生產經營過程中,對資金的依賴程度較大,只有保證資金的充足供給,才能夠促使企業各項經營管理活動的正常開展與實施。通過對企業實施會計審計工作,能夠很好地對企業的資金管理現狀進行審核,為企業提供有依據的經濟信息,促使企業管理者能夠對企業自身發展的根本需求加以把握,審計數據能夠為企業管理者的決策提供一定的依據。
2.對企業開展各項經濟活動產生影響。可靠的會計審計工作,可以使得企業始終保持正確的發展方向與穩定的發展狀態,在實際的經營活動過程中,企業會盡量地降低勞動力消耗,客觀審計經濟活動,從而確保企業經濟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以及全面性。與此同時,經過一定的會計監督,能夠對企業的物資儲存情況進行全面地了解,在確保固定資產具有絕對的安全性的同時,也能夠促進企業各項經濟活動的順利實施與開展。
3.對企業的整體競爭實力產生影響。會計審計工作是企業經濟監管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與組成內容,它可以很好地彌補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及缺陷,且可以完善企業的管理措施。在當前的市場經濟發展條件下,企業的形式越來越多,企業的經濟行為也出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經濟活動牽涉的內容也變得越來越豐富,通過開展會計審計工作,能夠針對企業的相關環節,包括采購、生產、銷售、管理等,提供數據支撐,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整體實力。
4.對經濟效益的提升產生影響。企業開展各項經營管理活動的最終目的就是使得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幅度提升,這同會計審計工作的最終目標是相同的。會計審計能夠有針對性地對企業內部的各項經濟決策作出評價,使決策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發揮應有的作用。企業應注意對會計審計工作專業工作人員進行定期地教育培訓,保證他們能夠勝任本崗位的工作職責,確保企業會計審計工作的實效性,最終促使企業經濟效益得以大幅度提升。
五、強化企業會計審計工作,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基于如上闡述的內容可知,加強企業會計審計工作,能夠很好地促進企業經濟效益地提升。對于擺在當前企業面前的一個最為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加強企業會計審計工作,提高企業自身參與市場競爭的實力。
1.強化企業職工關于會計審計工作的意識。若要促使會計審計工作更好地為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服務,那么就需要強化企業職工對會計審計工作的認識程度。具體來說,企業應該加大宣傳力度,在整個企業中形成大家學會計、大家懂審計的學習局面,并在全體職工中宣傳會計審計對企業提升經濟效益的重要意義與現實價值,實際過程中應該做好教育引導工作。對于企業高層管理者而言,更是要積極地配合企業宣傳部門宣傳會計審計工作的重要性,帶頭做好表率與榜樣,對會計審計進行全面地了解與掌握。
2.拓寬會計審計工作的工作范圍。由于企業工作內容逐年增多,且其內部管理事項呈現出多樣性,企業的財務管理以及會計工作需要加強管理的項目也變得越來越多,之前的會計審計工作不夠完善,審計內容也不夠全面。基于此,企業審計部門務必要拓寬審計工作的思路以及職責范疇,對監督環節加以完善,并對其中的相關工作進行細化,從而大大提高了企業的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
3.加大資金投入,構建單獨的審計部門。眾所周知,審計工作是企業經濟管理最重要的環節之一,是約束企業經濟行為的主要手段。為了切實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企業一定要加大資金投入數量,建立單獨的會計審計部門,不能將審計工作與財務管理工作分開進行,形成嚴格的監管。與此同時,企業還要完善設備建設情況,加大資金投入,引進現代化的審計設施,發揮科學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