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化學分析研究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芒草;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化學成分;分析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03-0239-02
芒屬植物(Miscanthus)屬禾本科多年生高大草類,多分布于熱帶至亞洲的東南部,近年來受到廣泛的關注,被認為是一種開發潛力巨大的纖維類能源植物,可以為大規模發展非糧燃料乙醇、生物燃料、生物質氣化等提供充足的原料[1-3]。
芒屬植物的化學成分分析是芒屬植物纖維制取的基礎性工作,對于不同種類、不同基因型等種質資源材料,可通過測定其纖維素的含量、確定其開發利用價值。纖維素是自然界最豐富的可再生有機物,研究表明,天然木質纖維素由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組成,只有纖維素適合水解發酵生產乙醇,但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三者的分子交織在一起,極大地降低了纖維素乙醇的轉化率[4-5]。因此,從生產纖維素乙醇的角度看,篩選和培育纖維素含量高、木質素含量低、生物質產量高的芒草新品種是未來芒草育種的方向。本文對6種類型芒草的3個重要品質性狀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的含量進行測定,為芒屬植物的開發利用提供參考資料。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材料為芒屬的芒(4份)、五節芒(2份)、荻(3份)、南荻(3份)、奇崗(3份)、芒荻雜種(5份) 6種類型,共20份(不同基因型),以上材料均采自湖北光芒能源植物有限公司芒屬植物種質資源圃。分別在營養生長期和成熟期收取這些材料的葉片與莖稈供試驗分析用。供試試劑:十二烷基硫酸鈉、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銨、乙二胺四乙酸鈉、四硼酸鈉、濃硫酸、無水磷酸二氫鈉、無水亞硫酸鈉、十氫化萘等,均為分析純。
試驗儀器:F-6纖維測定儀,R.Espinar,S.L.公司;電子天平(精度0.1 mg),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GZX-9070 MBE數顯鼓風干燥箱,上海博訊實業有限公司醫療設備廠;高速萬能粉碎機,北京科偉永興儀器有限公司;SXl2-1馬弗爐,河北省黃驊市綜合電器廠。
1.2 試驗方法
1.2.1 樣品處理。各樣品于65 ℃干燥至恒重,然后用粉碎機粉碎,再過40目分樣篩。
1.2.2 植物材料中纖維素類成分的測定。參考相關文獻[6-7]的方法,采用F-6纖維測定儀分別測定纖維素、NDF、ADF和ADL等成分的含量。分析過程如下:
NDF測定:稱取0.5~1.0 g樣品于恒重的坩堝中,放到坩堝架上,并正確放置到纖維素測定儀上,保持三控閥門在“closing”位置,從冷卻塔上部加入100 mL中性洗滌劑溶液和2 mL十氫化萘和0.5 g無水亞硫酸鈉,打開冷凝裝置,使其煮沸,并微沸1 h,過濾,用預熱的蒸餾水沖洗、過濾,重復3次,每次使用30 mL水,再用20 mL丙酮沖洗、抽濾。取下坩堝,105 ℃烘干至恒重。計算公式為:
w(NDF)=■×100 (1)
式(1)中:w(NDF)為試樣的中性洗滌纖維含量(%);m1為坩堝質量(g);m2為坩堝+NDF質量(g);m為稱取樣品的質量(g)。
ADF測定:準確稱取樣品0.5~1.0 g,于恒重的坩堝中,放到坩堝架上,并正確放置到纖維素測定儀上,保持三控閥門在“closing”位置,從冷卻塔上部加入酸性洗滌劑溶液100 mL和數滴十氫化萘,用與NDF相同的方法進行測定。計算公式為:
w(ADF)=■×100(2)
式(2)中:w(ADF)為試樣的酸性洗滌纖維含量(%);m3為坩堝質量(g);m4為坩堝+ADF質量(g);m′為稱取樣品的質量(g)。
木質素的測定:在酸性洗滌纖維測定中含有纖維殘渣的玻璃坩堝放在50 mL燒杯中,注入涼的72%硫酸,使其淹沒坩堝中的殘渣,用玻璃棒攪拌成漿狀,3 h后過濾,用蒸餾水洗滌,直至pH值達到至中性,將坩堝置于105 ℃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然后在500 ℃馬弗爐中灼燒2 h,冷卻稱重。計算公式為:
w(ADL)=■×100(3)
式(3)中,w(ADL)為試樣的酸性洗滌木質素含量(%);m5為72%硫酸消化后坩堝+殘渣質量(g);m6為灰化后坩堝+殘渣質量(g);m′為稱取樣品量(g)。
w(AIA)=■×100(4)
式(4)中,w(AIA)為試樣的酸不溶灰分含量(%);m6、m3、m′同上。
w(半纖維素)=w(NDF)-w(ADF)
w(纖維素)=w(ADF)-w(ADL)-w(AIA)
1.3 統計分析
對芒屬植物不同時期3個品質性狀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的含量計算平均數,對成熟期莖桿數據進行方差分析,并由方差成分分量計算種間變異貢獻率和種內變異貢獻率[8]。
2 結果與分析
2.1 芒草纖維素類成分的含量
對6種類型芒草的纖維素類成分含量進行比較(表1)。結果表明,成熟期莖稈中,奇崗成熟莖稈纖維素含量最高,五節芒成熟莖稈纖維素含量最低;芒半成熟莖稈纖維素含量最高,南荻成熟莖稈半纖維素含量最低;南荻成熟莖稈木質素含量最高,芒成熟莖稈木質素含量最低。成熟期莖稈中,6種類型芒草間,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含量的極差分別為5.12、6.38、5.98個百分點。不同種類芒草不同生育時期的化學成分含量有一定對應性。
2.2 芒草纖維素類成分含量的統計分析
對6種類型芒草成熟期莖稈的纖維素類成分的變異進行方差分析(表2),結果表明,半纖維素和木質素含量在不同類型間的差異分別達到了顯著和極顯著水平,纖維素含量在不同類型間差異沒有達到顯著水平。
由表2數據對種間和種內的方差成分分量進行分析,進而計算種間變異貢獻率和種內變異的貢獻率(表3),結果表明,纖維素含量、半纖維素含量的種內變異貢獻率遠遠大于種間的變異貢獻率,計算結果說明利用種內遺傳變異,就可以很有效地對纖維素含量及半纖維素含量進行遺傳改良。
3 結論
研究結果表明,芒屬植物不同種類(及不同基因型)在生物質的主要組分的含量上有一定的差異,其中纖維素的變化最小,而木質素的差異較大。同一種類植物在不同生長發育時期的化學成分含量也有差異,成熟期植物纖維素和木質素含量高于營養生長期,而半纖維素含量營養生長期較高。通過種內雜交,能夠篩選出纖維素含量高的基因型。因此,可以針對芒屬植物生物質的組成特征,合理選擇親本材料,同時,根據不同的下游產品加工要求培育相應的芒草品種。
4 參考文獻
[1] 刁英,余作平,胡中立.芒屬植物研究進展[J].現代農業科技,2011(2):265-268.
[2] 梁緒振,陳太祥,白史且,等.芒屬植物種質資源研究進展[J].草業與畜牧,2010(10):1-5.
[3] 劉亮,朱明,朱太平.芒荻類植物資源的開發利用[J].自然資源學報,2001,16(6):562-563.
[4] 曾漢元,宋榮,吳林華.5種高大禾草的纖維素和木質素含量的測定[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19):11660-11774.
[5] 陳洪章.纖維素生物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6] 郭小義,戴云輝,郭紫明,等.應用纖維素測定儀測定煙草中的纖維素[J].煙草科技,2009(1):43-46.
關鍵詞:有機化學教學;綠色化學;研究
“綠色化學”是化學界提出來的一種新觀念,主要特點就是經濟性和環保性,既要做到充分利用資源,同時又要實現“零排放”,不對環境產生任何污染[1]。將綠色化學滲透到有機化學教學中,在拓寬學生視野、知識面的基礎上還能使學生樹立環保意識。本文從有機化學教育中滲透綠色化學教育的重要意義著手,針對具體的滲透方法展開詳細的論述。
一有機化學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教育的重要意義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當前社會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人們對于綠色生活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在這種背景下,綠色教育也受到了社會、學校以及各級政府的重視,當前開展綠色教育的高校數量也在與日俱增,有機化學教學中也逐漸開始滲透綠色化學教育[2]。高校肩負著培養人才的重任,在培養目標上要以創新型、實用性人才為主,并且培養出來的人才要有可持續發展觀念,不僅要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還要處理好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能夠運用科學技術等手段使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當前高校存在課時短、任務重等特點,這些特點導致綠色化學很難作為一門專業的獨立學科開進行教學。而有機化學是公共基礎課,在高校的開課面比較廣,將綠色化學滲透到有機化學課程之中具有可行性和現實意義。這樣不僅可以豐富有機化學教學內容,還能降低學生的學習負擔。化學老師在進行有機化學教學的時候,若是涉及到了綠色化學內容,可以進行針對性講解,并且適當加深和更新知識內容并對學生的思維進行拓展。在化學教學課堂上引用實例進行講解,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還能使化學教學內容活潑、生動、有趣,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綠色化學教育。這種滲透式的教學方法,既不會造成課時緊張,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一舉兩得。
二有機化學教學中進行綠色化學教育的策略
(一)加強化學教材的建設
教材是教學的根本,也是學生學習的主要資料。在有機化學教學中進行綠色化學教學,首先要從教材著手。前文中也已經提到,在當前高校課時原本就緊張的情況下,單獨開設一門綠色化學專業不切實際,化學老師進行有機化學教學的時候,在涉及到綠色化學教育內容時可以針對這部分內容進行深入講解,因此,加強教材的建設應當作為滲透教學的第一步驟。“綠色化學”是化學界提出來的一個新觀念,這個領域的發展時間并不長,綠色化學的內容在化學教材中并未做具體詳細的闡述,很多有關于綠色化學的內容都并未在教材中突出來。因此,在有機化學教學中進行綠色化學教育,第一步就是調整化學教材。遵循綠色化學基本原則并以此為出發點,更新和選擇一些與綠色化學有關并且具有時代性的化學內容,例如洗滌劑無磷化、汽油無鉛化等,采用新技術和新試劑開發環境友好工藝[3]。舉個簡單的例子,在化學教材中,有一節內容是介紹烴類烷基化反反應,在這類反應中使用的催化劑一般是三氯化鋁和氫氟酸,這些催化劑屬于液體酸類,具有較強的腐蝕性,能夠腐蝕相關的化學設備,并且還會污染環境,對人體也有一定的危害。為了保護環境,降低污染和對人體的危害,近年來,國內外都在對新型催化劑進行研究,從超強酸、雜多酸以及分子篩等新型催化材料中對烴類烷基化反應的催化劑進行探索,并且已經取得的一定的成果。其中用生產線性烷基苯催化劑代替傳統的氫氟酸催化劑,可以有效降低環境污染,改善環境,目前已經實現工業化。還有一種乙苯液相烴化技術在化學界也引起了高度的關注,這種技術來自于新型分子篩催化劑,這種催化劑具有很高的選擇性,催化的壽命比較長,而且乙苯質量回收率比較高,據資料顯示,已經超過99.6%。類似這樣的綠色化學研究,將其整合到化學教材之中,就可以讓學生對綠色化學有了更清楚的認識,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表面的認知上。化學老師在進行有機化學教學的時候,涉及到了這方面的內容,可以進行深入分析,讓學生了解到當前綠色化學的最新發展和最新成果,并且知道了新的應用方法和應用材料。除此之外,還可以在將綠色化學的一些基本原則等以專題化形式納入到化學教材的后面,豐富教材的內容。在教材的整改和編寫中,要實現教材內容由傳統化學到綠色化學的轉變,但是不能對傳統的化學采用完全否定的態度,而是采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調整思想,將綠色化學中概念、原理和新思維有效凸現出來。
(二)精簡課堂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是決定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因素之一。有機化學在高校無論是一門公共課還是一門基礎課,教材的篇幅和學時都會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化學老師在進行有機化學教學的時候滲透綠色化學教學,面臨著諸多挑戰和難以克服的困難。因此,化學老師要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并結合學生的專業,對化學教學內容作適當的調整,即精簡教學內容,讓學生學習到的化學知識都是有用的,能夠和專業其他學科實現有效整合。例如,園林專業或者農學專業的有機化學教學,農藥是有機化學中的重點教學內容,農業與園林和農學都是息息相關,因此老師可以將關注點放在這一方面,并在這方面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教育,對農藥知識進行深入分析。農藥的發展過程就是不斷降低副作用、提高藥效的過程。例如艾氏劑、六六六,這種毒藥的毒性可以不斷累積,內吸磷,這種毒藥有嚴重的急性毒性,還有二溴路丙烷、殺蟲脒等,這類毒藥有致癌作用。這些毒藥具有多樣性,而且在殺蟲方面也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對人體也有很大的危害,在全世界范圍內,已經被先后禁用。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近十幾年,人們對于新型農藥的研究步伐也在不斷加快,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一些生物活性很高的農藥,在殺毒的時候只是針對靶標,而對于非靶標的生物基本無害無毒,還有一些除草劑和殺菌劑等,也具有特別的作用機制,此外還有一些昆蟲生長調節劑,都是新型的農藥品種,這些新研發的農藥和試劑,既起到了殺菌殺蟲的目的,又無害于環境和人體。除此之外,化學防治概念也在最近幾年得到了重視,以前人們對于有害生物,采取消滅和殺害的態度,而現在更多的采取是控制措施,隨著綠色化學的研究發展,化學農藥也逐漸成為綠色農藥,可以被直接應用在綠色植物和相關的綠色農產品上。除了園林和農學專業,還有很多專業也涉及到有機化學教學,老師在教學有家化學教學的時候,要結合學生的專業實際情況對綠色化學教育內容選擇性滲透。還有一些專業的學生,例如獸醫、食品等,這些專業的學生很少涉及到這方面的知識,化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減少綠色化學的教學內容,采取少講或者不講的方式。對教學內容進行精簡,既可以讓學生學習到有用的知識,又節約了教學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
(三)采用合適的教學方式
教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課堂教學質量,在有機化學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教學,適合采用誘導式和啟發式教學方式。當前的教育是以素質教育為主,老師不能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而應該將啟發學生思維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啟發,指導學生自主探索,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加深對綠色化學的認識。例如,在講解“原子利用率”這個綠色化學概念的時候,老師可以適當引入兩個案例,一個是利用現代催化氧化法制取環氧乙烷,還有一個是利用氯乙醇法制取環氧乙烷,通過讓學生比較這兩種方法制取環氧乙烷的優勢和劣勢,指導學生掌握“原子利用率”的基本概念。在講解類似酯縮合等縮合反應以及狄艾反應等加成反應時,化學老師可以讓學生對原子利用率進行計算,加深學生對“原子利用率”的理解,并學會用這一新型概念去體會有機合成中不同反應的環保意義和經濟價值。
(四)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
相對于傳統的板書教書,多媒體教學擁有更多的教學優勢,化學老師可以利用投影儀和計算機等現代教學設備在課堂上進行教學,與傳統的黑板加粉筆相比,這種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方式能夠在同樣的時間內給學生傳遞更多的知識點,有效緩解高校課時緊的問題。除此之外,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可以將抽象的化學知識以圖片、視頻等方式立體化展現給學生,加強學生的理解,幫助學生快速消化,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分析化學 實驗教學 互動性
中圖分類號:G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11(c)-0119-02
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是分析化學領域的一個重要分支和組成部分,它的學科特點表現為綜合性、應用性和可操作性較強,內容所涉及的面較廣。一般而言,我國很長一段時間在分析化學實驗教學中往往多重視教師的教學與演示作用,而對學生這一主體角色常常忽視。分析化學實驗本身是非常有趣味性和應用性的,而傳統教學使得這門課程枯燥乏味,長期下去對教與學的效果產生了很大影響,不利于學生能力的提高,學科的發展也會受到限制。在這樣的背景下,化學教學領域的專家們提出了“互動式”教學,這一教學模式比傳統教學更加重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要作用,旨在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思考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動手能力和創造創新能力。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分析化學領域產生了很積極的影響,也推動了教學效果的顯著提高,豐富了教學過程和手段,給課堂增添了不少活躍的氛圍。
此論文結合分析化學實驗教學的特征,通過實際的教學案例來對比傳統教學和互動式教學兩種模式的教學效果。
1 分析化學實驗教學的互動性實踐探索
1.1 樣本對象
此實踐案例隨機抽取了食品工程專業的4個班級,并將其分為兩組:班級1和3為A組,班級2和4為B組,以這兩個組來具體說明。在教學中,組A和B均有61個學生,組A使用傳統的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模式(教師授課,學生聽課),而組B則更多地探究和使用互動式教學手段,每個班平均有44個課時共計11個實驗的講授過程以及4個課時即1個實驗的考試過程,共計48個課時12個實驗,樣本的選擇均勻而合理。
1.2 傳統教學與互動式教學的實施階段
(1)啟發式的連鎖提問。樣本選擇后,A組的教學主要就是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中,教師講授,學生聽講。B組則注重在教師的講授過程中,有針對性地與學生進行交流,嚴格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進行授課。分析化學實驗的綜合性強,所涉及的知識面廣,集成了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和儀器及化學分析等若干知識。教師在講授過程中,每講到其中一部分,就會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比另外一部分,形成聯動式的教學氛圍。例如在進行“醋酸解離常數的測定”實驗時,教師引導學生回憶儀器分析中電位分析法的相關要點,如原電池的概念和組成、指示電極和參比電極的概念以及能斯特方程的表達形式等,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不自覺地在頭腦中形成畫面,而當學生回憶不起時,自然會提出來讓教師給予解答。整個過程中,教師的提問數量多,啟發式、互動式的教學行為有效地引導了學生參與集體討論并e極發言。又如在學習“粗鹽的分離和提純”時,教師會提出若干問題――大家接觸過的分離方法有哪些?原理是什么?是否適用于這次分離?能否為同學演示實驗操作?在此過程中,教師擔任了引路人的角色,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學生以獨立思考和集體討論相結合的方式主動設計實驗方案并演示具體操作,在加深知識點理解的基礎上也鍛煉了知識的整合和運用能力,課堂氣氛活躍,師生互動更為密切。
(2)提問后的逐步探究。在這個環節中,學生不僅僅要根據教師所提出問題回顧之前學習的章節,在頭腦中形成系統的知識。互動式教學還要求學生針對問題逐步拓展到其他知識點和領域,這鍛煉的是學生的舉一反三和創新的能力。相對于B組來說,由于A組滿節課都是教師在講,學生聽,因此不會有意觸發學生這一行為。B組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采用遞進式的引導模式,有意指引學生深入挖掘相關知識點,觸發它們之間的內在關聯。例如學生在學習“高效液相色譜”的時候,教師引導學生回憶化學分析中有關“萃取和分離”的知識點,如分配系數和容量因子的概念以及有機化學中“極性”的概念和大小比較。又如在講授原子吸收光譜時,可以從生活中進行延伸――平時喝的水是否含有致癌的物質和元素?如何檢測、檢測的方法是什么?這時候不同的學生給出不同的答案,有的認為可以通過滴定法,也有的認為可以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這時候教師就會提出:除了這兩種方法是否還有別的方法?學生馬上在自己的知識庫中尋找,當沒有找到時,他就產生了足夠的好奇,因此教師會提出新的測定微量元素的方法――原子吸收光譜。接著教師就會對這一知識點進行詳細的介紹,因此從整個過程看,教師的互動式教學實際上促進并激發了學生自發的、主觀性的學習和思考的過程。
2 實驗教學中的全員參與法則
全員參與意在調動所有學生的思想和積極性,課堂中總會有那么一部分不活躍的學生,或者說整個課程均不發言的學生,那么互動式教學如何在這類學生中發揮自己的價值呢?筆者認為教師針對實驗的教學過程要多抽取這些學生上來做代表,這樣可以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心理素質,久而久之,這些學生的自信心增強了,參與的熱情自然會有所提升。
在對A、B兩個組進行不同的教學實踐后,如何印證互動式教學相對于傳統教學的優勢?研究人員在樣本的抽取階段將44個學時的授課實驗作為平時成績,另外4個課時的考試實驗作為期末成績,這是綜合檢驗兩種教學模式最好的辦法。通過調查和統計兩個組的考試成績可以得出結論。
可以看出,兩種不同的教學模式所收到的教學效果完全不一致。在平時實驗與考試實驗兩個環節中,采用互動式教學的B組無論是合格率還是優秀率方面均要好于A組,尤其在考試實驗中,B組的優秀率基本是A組的兩倍,合格率也比A組增加了近5個百分點。
由此可以認為,互動式教學真正讓學生對分析化學實驗產生了足夠的興趣,有了更多的思考,真正將教師的知識“轉化”成了自己的知識,因此也就有了這樣的成果。當然僅僅針對兩個組在成績這一方面的結論來判斷互動式教學的效果顯得有點勉強,但畢竟這一調查方式也可以說明互動式教學在某程度上自然優勢很大。在訪問中,研究人員了解到B組的學生在課堂上顯得更加自信,同時對成績也比較滿意。
3 結語
傳統的分析化學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系統的掌握知識,也不利于鍛煉學生的實驗技能和基本素質。互動式教學則將教師和學生高度融合為“教與學”的主體,通過引導學生思考,和教師展開交流甚至討論,削弱了教師的“作用”,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另一方面,分析化學實驗教學與其他化學學科聯系密切,自覺引導學生從某一知識點過渡到另一知識點,這是分析化學實驗教學對學生新的要求,尤其近些年分析化學伴隨新技術和設備的發展,本身也會慢慢變革,傳統教學的弊端逐漸凸顯,互動式教學的效果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邱海燕,張世紅,羅米娜.分析化學教學改革探討[J].化工高等教育,2011(5):68-71.
【關鍵詞】絞股藍;化學成分;皂苷;多糖
Abstract:WithmoreexploitationandutilizationofGynostemmapentaphyllum,peoplehavelearnedmoreaboutchemicalingredientsinit.Inthispaper,somenewachievementsinchemicalingredientresearchwereintroduced,whichisfavorabletofurtherresearchofchemicalingredientsofGynostemmapentaphyllu.
Keywords:Gynostemmapentaphyllu;Chemicalingredients;Saponin;Polysaccharide
絞股藍Gnostemmapentaphyllum(Thunb.)Makino又名七葉膽,為葫蘆科絞股藍屬植物。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及我國長江以南的廣大地區,資源豐富。絞股藍中含有皂苷、多糖、黃酮類化合物、有機酸和微量元素等多種化學成分。絞股藍能夠有效地保護心、腦、血管和肝臟,降低血脂、降膽固醇、降轉氨酶、調節免疫和抗誘變,而且在抗衰老、抗疲勞、抗輻射和消除自由基的同時,還能改善神經系統功能、抗潰瘍、抑制膽結石形成和調節內分泌活動[1~3]。因此,研究絞股藍中的化學成分,有利于進一步開發和利用絞股藍,明確絞股藍中的藥理活性成分。本文主要介紹了絞股藍皂苷和多糖等成分的研究進展,為絞股藍的開發提供參考。
1絞股藍皂苷成分的研究現狀
1976年日本人永井正博等在絞股藍中分離得到了人參二醇和2α-羥基人參二醇,首次揭示了絞股藍中含有達瑪烷(dammarane)型皂苷類成分。隨后,人們對絞股藍的化學成分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迄今發現的絞股藍皂苷(Gyp)總共達136種,其中有絞股藍皂苷(Gyp)Ⅲ、Ⅳ、Ⅷ、Ⅻ與人參皂苷(Gin)-Rb1,-Rb3,-Rd和-F2完全相同,此外還分離得到了人參皂苷Rd3,K,其余為人參皂苷的類似物。由于絞股藍的產地不同,其中的皂苷成分和含量也有很大的不同。覃章錚[4]等曾經對1990年以前發現的84種皂苷成分進行過綜述性報道,但由于絞股藍皂苷具有較好的藥理療效,因此,對絞股藍皂苷成分的研究一直是熱點。1990年后,又有52種絞股藍皂苷被相繼報道。根據苷元結構相近的程度,本文將這52種皂苷分為11類。
第1類絞股藍皂苷結構通式及特點:
序號分子式C-位3β201[5]C47H76O172-ara-glc-rha(S)2[5]C47H76O17
2-ara-glc-rha(R)3[6]C49H78O18MeCO
-glc-rha3|6|2xyl-H(S)4[6]C49H78O18MeCO
-glc-rha3|6|2xyl-H(R)5[6]C47H76O17-glc-rha3|2xyl-H
(S)6[6]C47H76O17-glc-rha3|2xyl-H(R)7[6]C48H78O18-glc-rha3|2glc-H(S)8[6]C51H80O19MeCO
-glc-rha6||43|2xylMeCO-H(R)
第2類絞股藍皂苷結構通式及特點:
序號分子式C-位2α3β20(S)9[7]C54H90O23-OH2-glc-glc6-glc-rha10[7]C53H88O23-OH2-glc-glc6-glc-xyl11[8]C54H90O20-Hrha
-glc-rha3|2|6rha-H
第3類絞股藍皂苷結構通式及特點:
序號分子式C-位3β1920(S)2112[7]C48H80O192-glc-glc-CH2OH-glc-H13[9]C55H92O22CH3CO-glc-rha|36|2xy1-CH3-H-O-glc14[9]C54H92O22-glc-rha3|2rha-CH3-H-O-glc15[9]C53H90O21-glc-rha3|2xyl-CH3-H-O-glc16[9]C52H88O21-ara-rha3|2xyl-CH2OH-H-O-glc17[9]C53H90O22-glc-rha3|2xyl-CH2OH-H-O-glc18[10]C54H92O222-glc-glc-CH2OH6-glc-rha-H19[10]C54H90O222-glc-glc-CHO6-glc-rha-H20[10]C47H78O172-ara-glc-CHO-glc-H
第4類絞股藍皂苷結構通式及特點:
序號分子式C-位3β232421[11]C41H70O132-xyl-glcH(S)22[11,12]C42H72O142-glc-glcH(S)23[11,12]C41H70O132-xyl-glcH(R)24[11,12]C41H70O142-xyl-glcOH(R)(S)25[13]C41H70O142-glc-xyl-OH(S)(S)
第5類絞股藍皂苷結構通式及特點:
序號分子式C-位3β23(S)26[9]C46H78O18-glc-xyl6|2xyl-OH27[9]C47H78O19-glc-glc6|2xyl-OH28[9]C41H70O142-xyl-glc-OH29[9]C41H70O142-glc-xyl-OH30[9]C42H70O142-xyl-xyl-OAc31[9]2-glc-xyl-OAc32[9]C48H80O19-glc-xyl6|2xyl-OAc
第6類絞股藍皂苷結構通式及特點:
序號分子式C-位3β1933[14]C49H82O18MeCO-glc-xyl2|6|3rha-CH334[14]C46H76O17-ara-xyl2|3rha-CHO
第7類絞股藍皂苷結構通式及特點:
序號分子式C-位3β192135[14]C46H74O17-ara-xyl2|3rha-CHO-OH36[14]C47H78O17-glc-xyl2|3rha-CH3-OH37[14]C49H80O18OAc-glc-xyl2|6|3rha-CH3-OH38[14]C48H78O17-ara-xyl2|3rha-CHO-OEt39[14]C49H82O17-glc-xyl2|3rha-CH3-OEt40[15]C47H78O16-lyx-glc3|2rha-CH3-OH
第8類絞股藍皂苷結構通式及特點:
序號分子式C-位3β121920(S)21252641[5]C53H90O222-ara-glc-H-CH3-rha-H-OH-glc42[9]C52H86O23-ara-xyl2|3rha-H-CHO-H-O-glc-OOH-H43[13]C46H76O18-ara-xyl2|3rha-H-CHO-H-OH-OOH-H44[9]C53H90O242-glc-glc-OH-CH3-xyl-glc-H-OOH-H45[13]C53H90O21-glc-xyl2|3rha-H-CH3-H-O-xyl-OCH3-H
第9類絞股藍皂苷結構通式及特點:
序號分子式C-位2α3β121920(S)212446[5]C52H88O22-H2-ara-glc-H-CH3-H-O-glc-rha47[9]C52H86O22-H-ara-xyl2|3rha-H-CHO-H-O-glc-H48[16]C36H62O10-OH-H-OH-CH3-glc-H-H
第10類絞股藍皂苷結構通式及特點:
序號分子式C-位3β1949[14]C49H80O18OAc-glc-xyl2|6|3rha-CH350[14]C46H74O17-ara-xyl2|3rha-CHO
第11類絞股藍皂苷結構通式及特點:
第12類絞股藍皂苷結構通式及特點:
glc=β-D-吡喃葡萄搪基,xyl=β-D-吡喃木糖基,rha=α-L-吡喃鼠李糖基,ara=α-L-吡喃阿拉伯糖基,lyx=β-D-來蘇糖基,Ac代表乙酰基,Me代表甲基,鍵上的數字代表鍵合的位置
隨著人們對絞股藍皂苷成分研究的不斷深入,新的絞股藍皂苷的不斷發現,且在結構上有很大的差別。第1類、第4類、第5類、第6類、第7類、第10類和第11類在二十位碳上成環,但是在其成環的類型上又存在著很大的差別。第11類所成的環為含氧的雙環。第1類、第4類、第6類、第7類和第10類所成的環為五元環,而其中的第1類、第4類和第7類為含氧的五元環,第6類和第10類為不含氧的五元環,而且即使在含氧的五元環中氧所在的位置也有所不同。第5類為含氧的六元環。此外,碳碳雙鍵的有無和位置也有很大的區別,第4類、第5類、第6類和第11類不含碳碳雙鍵,其他的幾類都含有碳碳雙鍵,第1類、第2類、第3類、第7類和第12類的碳碳雙鍵在24和25位碳上,第8類的碳碳雙鍵在23和24位碳上,第9類和第10類的碳碳雙鍵在25和26位碳上。
2絞股藍多糖的研究現狀
多糖也是絞股藍中含量比較多的化學成分,在研究皂苷的同時,對多糖的研究也逐漸地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王昭晶等[18]對堿提絞股藍水溶性多糖進行了研究,并得到一種粗多糖AGM。經葡聚糖凝膠(G-100)柱層析檢測其糖分布情況,表明AGM可能由兩種多糖組成,其中一種含有結合蛋白質。而且經高效液相色譜確定了AGM的單糖組成為:鼠李糖∶木糖/巖藻糖(其中至少含有木糖或者巖藻糖中的一種)∶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2.43∶1.00∶3.02∶2.59∶3.46。宋淑亮(《絞股藍多糖的分離純化及其藥理活性研究》,2006山東中醫藥大學碩士論文)對絞股藍多糖進行了較為系統的研究,共分離出了3種絞股藍多糖GPS-2,GPS-3和GPS-4,并對其中的兩種GPS-2,GPS-3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確定了GPS-2的分子量為10700Dal,GPS-3的分子量為9100Dal。GPS-2成分中含有鼠李糖和木糖,GPS-3成分中含有鼠李糖、木糖、阿拉伯糖、半乳糖、果糖和葡萄糖。
3其它化學成分的研究現狀
絞股藍中除了含有皂苷和多糖外,還含有黃酮類化合物、萜類、有機酸、生物堿、多糖、蛋白質等以及鋅、銅、鐵、錳、硒等微量元素,但是,在最近幾年里對這幾方面的研究都比較少,對黃酮化合物的研究也只是對其含量的測定和精制上[19,20],目前,除了20世紀80年代報道過的商陸素、蘆丁、商陸苷及丙二酸等十多種黃酮類物質外,未見有新的化學成分的報道。
4結束語
研究絞股藍中的化學成分,將有利于進一步明確絞股藍的藥理活性。目前,國內外學者對絞股藍中的化學成分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且取得了一定的進展,特別是在絞股藍皂苷的成分研究中,發現了多種新絞股藍皂苷,這些發現將有助于進一步對絞股藍的開發和利用。此外,對絞股藍中多糖的研究也引起了國內一些學者重視,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是近幾年對絞股藍中黃酮化合物成分的研究未見報道。由此可見,對絞股藍多糖和黃酮類化合物成分的研究還有待進一步深入。
【參考文獻】
[1]張瑞哲,張常勝,于慧敏.絞股藍藥理及臨床作用研究進展[J].黑龍江醫藥,2000,13(5):295.
[2]任穎,王秋玉,吳澤民,等.絞股藍皂甙的藥理研究進展[J].中華實用中西醫雜志,2001,14(5):988.
[3]侯慧麗,傅童生.絞股藍的化學成分與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動物醫學進展,2006,27(Z1):59.
[4]覃章錚,趙蕾,畢世榮,等.絞股藍的皂苷成分及資源[J].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1992,4(1):83.
[5]SoniaP,CosimoP.Newdammarane-typeglycosidesfromgynostemmapentaphyllum[J].JournalofNaturalProducts,1995,58(4):512.
[6]YinF,HuLH.SixNewTriterpeneSaponinswitha21,23-LactoneSkeletonfromGynostemmapentaphyllum[J].HelveticaChimicaActa,2005,88(5):1126.
[7]HuLH,ChenZL,XieYY.Newtriterpenoidsaponinsfromgynostemmapentaphyllum[J].JournalofNaturalProducts,1996,59(12):1143.
[8]FangZP,ZengXY.StructureofgypentonosideafromgynostemmapentaphyllumMAKINO[J].ActaPharmaceuticaSinica,1996,31(9):680.
[9]YinF,HuLH,LouFC,etal.Dammarane-TypeGlycosidesfromgynostemmapentaphyllum[J].JournalofNaturalProducts,2004,67(6):942.
[10]HuLH,ChenZL,XieYY.Dammarane-TypeGlycosidesfromgynostemmapentaphyllum[J].Phytocheraistry,1997,44(4):667.
[11]LiuX,YeWC,MoZY,etal.FiveNewOcotillone-TypeSaponinsfromgynostemmapentaphyllum[J].JournalofNaturalProducts,2004,67(7):1147.
[12]LiuX,YURM,HsiaoWL,etal.ThreeNewDammaraneGlycosidesfromgynostemmapentaphyllum[J]ChineseChemicalLetters.2004,15(1):46.
[13]YinF,HuLH,PanRX.Noveldammarane-typeglycosidesfromgynostemmapentaphyllum[J].Chem.Pharm.Bull,2004,52(12):1440.
[14]YinF,ZhangYN,YangZY,etal.Ninenewdammaranesaponinsfromgynostemmapentaphyllum[J].Chemistry&Biodiversity.2006,3(7):771.
[15]AkeN,NguyenKH,EdvardsL,etal.ANovelinsulin-releasingsubstance,Phanoside,fromtheplantgynostemmapentaphyllum[J].TheJournalofBiologicalChemistry,2004,279(40):41361.
[16]TomH-WH,ValentinaR-N,NoerisKS,etal.AnovelLXR-aactivatoridentifiedfromthenaturalproductgynostemmapentaphyllum[J].BiochemicalPharmacology,2005,70(9):129.
[17]劉欣,葉文才,蕭文鸞,等.絞股藍的化學成分研究[J].中國藥科大學學報,2003,34(1):21.
[18]王昭晶,羅巔輝.堿提絞股藍水溶性多糖的研究[J].食品研究與開發,2006.27(5):92.
關鍵詞:交通規劃 實驗教學 內容體系 思路方法
一、引言
交通規劃教學內容涉及社會經濟、土地利用、人文景觀等多學科與實務于一體的綜合性課程。通過運用交通規劃的理念、原則、思路、步驟與模型方法,制定出規劃方案與滾動實施計劃等,體現了交通規劃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課程;同時,在交通規劃的工程項目中有大量的交通基礎數據的組織調查,數據處理與分析、軟件操作運用來輔助計算,說明交通規劃也是一門與工程實踐結合緊密的實用性課程。高校作為培養交通專業人才的基地,如何在實驗教學環節中鞏固和深化課堂理論教學成果,將理論與實踐應用結合,將理論模型與計算機交通軟件結合。系統培養、鍛煉學生在交通規劃領域中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操作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將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復合型專業人才的主要實現途徑和方式之一。[1]
二、實驗教學需求分析
1. 交通規劃教學的特點
交通規劃的知識結構具有復雜性、系統性的特點。首先,交通規劃的內容教學中要將運籌學、數理統計、城市規劃等多學科的知識點進行綜合穿插與融合講解,同時交通規劃也是后續專業課程學習的基礎。其次,在學習交通規劃這門課程前要具備一定的專業基礎和數學理論基礎,以便系統了解交通規劃的思想、原則、步驟,掌握建模方法、模型參數標定和算法流程,在交通規劃應用過程中能夠宏觀、整體、明確的把握交通規劃的中心思想和建設內容。[2]
交通規劃在實踐應用過程中具有實踐性強和工程應用的特點。課程的實踐環節主要包括交通組織調查,及相關調查數據的處理、項目實踐、交通軟件的應用等。同時交通規劃過程中既有大量的定量數據計算處理,又有許多對未來不確定影響因素的定性分析[1-2],需要具備一定的工程實踐經驗。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發現和分析交通中存在的問題,并思考解決的對策與方法。
2.實驗教學的目的與要求
交通規劃實驗教學應立足于交通規劃的教學要求,重點是實驗教學內容體系、實驗教學方式與軟硬件環境建設。其目的和要求對于交通規劃方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應制定不同層次的實驗教學方案。對于本科生的實驗教學,立足于認知交通規劃工程的特點,通過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提升學生的專業感性認識,有針對性地模擬、創造工程實踐環境,使學生充分了解交通規劃工程實踐的全過程,掌握數據采集、處理與分析、建模方法及交通軟件操作應用,培養學生的動手和實踐能力。研究生的實驗教學,立足于掌握交通規劃工程的特點,積極參與導師的科研和工程項目,進行相關實驗研究。需要掌握核心交通規劃知識,并做進一步拓展訓練,能從調查數據中探索出規律,對于交通規劃課程的內涵與外延均能掌握,能夠在一定的指導下獨立開展簡單交通規劃工程,具備較強的工程研究能力[3]。
3. 社會發展對專業的需求
交通作為城市經濟發展的基礎,交通問題已成為制約城市發展的主要問題。因此社會對交通專業高素質、實用型的人才需求越來越迫切,同時對專業技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何解決現狀人才供需雙方矛盾的極度不平衡,高校在制定教學培養方案中,必須注重實驗教學這一重要環節。增加學生適應社會激烈競爭的能力,以及滿足社會發展對專業人才的需求。[3]
三、 實驗教學內容體系
交通規劃實驗教學應根據交通規劃理論體系,針對規劃過程的各主要環節,如圖1所示,以加強理論知識的掌握和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為目標,因地制宜的設置實驗教學內容。
圖1 實驗教學內容體系
1.交通基礎數據采集
通過實地的交通調查,運用調查儀器和工具,輔助獲取相關的原始數據,同時觀察現場的交通狀況,運用專業知識分析存在的交通問題。在進行調查前,要求學生根據本次交通規劃的目標、要求,采用的模型方法及設計相關模型參數,制定相應的調查方案,包括調查地點、時間、人員安排、表格設計、應急措施等,獲取相應數據指標,同時保證調查方案可行及采集數據的有效性。
2.基礎數據處理分析
通過調查的相關數據和其他途徑收集的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包括交通現狀調查數據處理、交通需求調查數據處理、社會經濟發展預測、人口增長預測、機動車保有量預測等。揭示交通需求與城市人口、經濟發展、交通出行方式等之間的相關關系,同時分析現狀交通特點和發現存在的交通問題。
3.模型建立和規劃軟件應用
通過上述兩項的工作后,建立本次交通規劃的計算模型,并標定模型的相關參數,提高模型預測的精度。運用較成熟的商品化交通規劃軟件輔助計算如TransCAD等,介紹軟件優缺點、算法原理,基本操作方法,以及四階段法在軟件中的操作應用。同時,根據項目實驗的不同要求,可以讓學生用程序語言自己設計算法,培養創新能力。
4.規劃方案設計
根據調查和預測的結果,制定相適應的交通規劃方案,包括詳細設計、預算、進程分配[4]等。規劃成果的質量既包括對方案內容分析評價的深度和廣度,也包括文字的精煉、圖紙美觀的表達等,規劃方案設計主要培養學術的文字表達能力和圖紙表現能力。[4]
四、實驗教學思路與方法
根據交通規劃類課程實驗教學的目的, 突破傳統單一的實驗教學方式, 針對交通規劃中不同工作的要求, 采用形式多樣、要求不同、內容各異的實驗教學手段, 有針對性地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1.交通規劃教學體系的構建及學習興趣的引導
在交通規劃教學中采用多樣動態啟發式、交互式的研究型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根據所講述的內容,給學生展示一些通過交通規劃軟件制作的規劃成果,如交通分配圖、交通需求期望線、OD矩陣表等。通過實際規劃成果的演示讓學生有更加全面、感性的認知,也能展現交通規劃軟件的強大功能,激發學生在實驗教學中的興趣和求知欲。形成以“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為教學主線,構建以課堂教學為主,實驗教學相結合,理論與工程實踐相結合的一體化教學體系。
2.以學生應用為主、教師講授為輔的互動式教學方式
在交通規劃軟件實驗教學過程中,應遵循以教師講授為輔、學生實際應用為主的教學方式。教師先通過介紹實驗的要求和目的,以及軟件的發展、優缺點、相關基本操作后,要求學生通過實驗指導書和軟件操作說明書,帶著問題思考、學習、查找資料,去完成軟件的操作和實驗的設計。通過營造良好的氛圍, 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與討論, 鼓勵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 指導教師在此過程中更多的只是起到啟發、引導和把關的作用。
3.構建開放性的實驗教學模式
交通規劃實驗教學應構建由專業基礎實驗、專業技能實驗、綜合設計實驗和創新研究實驗組成的多目標、多模塊、多層次的實驗課程體系,注重學生學習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同時,把工程項目與科研項目引入教學之中,讓學生積極參與、融入老師的課題中,進行調查研究和工程實踐。注重不同的實驗教學方式之間相互聯系,使不同的實驗教學內容由淺入深并逐漸帶有一定的綜合性、創新性。交通基礎數據采集和基礎數據處理分析歸納為專業基礎實驗;課程設計重在規劃過程與內容的掌握,歸納為專業技能實驗;工程實踐緊密聯系工程項目,培養初步的交通規劃經驗和設計能力,歸納為綜合設計實驗;畢業設計因材施教,在交通規劃的某一方向進行提高和深入,歸納為創新研究實驗。把獲取知識與拓展思維以及提高實踐能力統一起來,促進學生的科研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和團結合作精神的培養。
4.建立復合式考核體系,促進學生養成嚴謹的學習態度和綜合能力
“復合式考試體系”是把實驗教學過程看成由若干子系統組成的復合式的母系統,并從中尋求控制環節而加以展開的一種系統控制運作模式。建立嚴格實驗考核制度,加強實驗的現場考核,根據學生的出勤、實驗學習表現、實驗報告、實驗成果匯報等環節進行考核。其中實驗成果匯報環節,學生通過PPT把實驗成果闡述出來,接受指導教師的提問和評價,加強師生之間教與學的互動。通過上述措施,提高學生實驗學習的積極性,注重實際應用能力培養,提高實驗教學效果;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科學、嚴謹的工作作風,和鍛煉自身的綜合素質能力。
五、結語
交通規劃實驗教學是交通規劃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針對交通規劃實踐性強、具有鮮明工程背景的特點,設計了交通規劃實驗教學的內容體系,并對交通規劃軟件實驗教學方法進行了探討,提出了引導式教學、互動式教學、開放式式教學、復合式的考核體系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通過交通規劃課程實驗教學,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發展提供有利的基礎支撐,積極推進建立知識、能力、素質三者協調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
參考文獻
[1]陸建,王煒.交通規劃類課程實驗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5.01.
[2]孫海浩,吳嬌蓉,毋妙麗.交通工程學科實驗教學體系研究[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05 .
【關鍵詞】連翹葉 化學成分 藥理學 毒理學
本文通過數據查詢和文獻的分析對連翹葉的化學成分、藥理學以及毒理學進行分析,了解連翹葉的組成成分主要是由苷類、黃酮類、多糖類和有機酸等[1]。其具有抗菌、抗衰老、降血糖等多種效用。本文分析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使得連翹葉進一步合理開發利用,實現藥材資源的有效使用。
1 連翹葉的化學成分組成
連翹葉中有著豐富的化學成分,例如連翹苷,連翹酯苷A,連翹酯苷F等。通常采用乙醇提取法、超聲輔助提取法對連翹葉中的化學成分進行提取,而在連翹葉化學成分的檢測方面往往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以(HPLC)及比色法。分析發現連翹葉化學成分中主要有下述幾種,首先就是苷類。油鹽據表明,連翹葉中苷的含量是連翹果實鐘漢良的40倍左右。王進明,范圣此,李安平等采用HPLC-MS/MS法(HPLC-MS/MS即為高效液相色譜法[2],其通過Agilent Zorbax SB-C18為色譜柱,利用甲醇聯合0.1.%磷酸溶液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27nm,流速為1.0 ml/min,進樣量為10 μl,柱溫為30度)對連翹葉中連翹酯苷A和連翹苷進行了測定了連翹葉中的9種化學成分,其中最多的極為苷類物質。其次就為黃酮類,高淑麗,劉麗華,張陽,等利用LC-MS/MS法同時測定了連翹葉中四種成分,結果顯示在連翹葉中粗黃酮占有的比率為8.35%[3]。同時利用比色法在波長275nm出還測出黃銅總含量為69.2%,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測出連翹葉中黃酮類維生素蘆丁的含量為22.28%,同時該項研究還對連翹葉與果實之間的化學成分進行比較,比對發現新葉中黃酮類含量為0.91%,老葉中含量則為0.35%,而被人們熟知的果實中,黃酮類含量僅占0.27%。最后就是有機酸類,支旭然,芫霖,生寧等等通過高效液相色譜柱法對連翹葉中的成分進行提取,結果表明,在連翹葉中綠原酸的含量較高,這也就表明了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講連翹葉作為綠原酸的主要來源進行使用[3]。
2 連翹葉的藥理學作用
連翹葉的主要作用就是應用于藥理學中,讓其內的化學成分發揮最優價值,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提高。因此本次綜述對連翹葉應用與藥理學的作用進行了下述分析。首先連翹葉具有很好的抗肝損傷的作用,據研究表明,通過IP給予四氯化碳(CCl4)復制小鼠肝損傷模型,測定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等指標。結果表明,連翹葉能夠有效的對小鼠血清和肝臟中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進行控制,防治其升高,同時其還能夠降低一些指標的活性,該項研究就表明,連翹葉具有明顯的抗肝損傷的作用。其次連翹葉還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抗衰老作用,有研究報告以小鼠為實驗對象,對小鼠心臟內部和腦組織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酶、丙二醛等指標進行了探測,結果表明連翹葉對小鼠的抗氧化、抗衰奧有著顯著的作用,其能夠有效的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酶的活性。將其應用與治療中,對抗氧化抗衰老的醫療有著極其重要的藥用價值。然后就是保護心臟和骨骼肌的作用,據研究表明,通過高脂飼料的方式復制小鼠高血脂模型,對小鼠的體質量和心臟指數進行測定以此來探討連翹葉對高血脂癥狀小鼠的影響。據研究結果現實,連翹葉能夠有效的控制小鼠體質量的增長的程度,有效地降低心率異常加快的現象。通過該研究的研究結果分析,能夠知道連翹葉提取物能夠對骨骼肌細胞進行有效的保護,很好的預防了骨骼肌損傷的情況,同時將其應用于骨骼肌的后期治療中,能夠有效的促進損傷的修復,對人體有著極大的保護作用。另外,據參考資料顯示在連翹葉對糖尿病小鼠的作用研究中表明,其對動物的血糖和疲勞程度有著明顯的作用,以小鼠為研究對象,結果表明,連翹葉能夠拮抗鏈脲佐菌素誘導的小鼠高血糖,可以明顯看出小鼠的空腹血糖得到了有效的降低,表明了連翹葉在降血糖方面有著顯著的作用。同時該結果還對小鼠模型進行抗疲勞分析,結果發現,由于連翹葉中黃酮類化學成分較多,明顯的提高了小鼠的運動能力以及運動恢復速度。該研究就表明了連翹葉中黃銅具有顯著的抗疲勞作用,將其應用與醫療中,具有很高的價值。最后,根據文獻分析,還能夠發現,連翹葉還具有抗癌和抗毒素的作用。國外專家通過MTT對連翹葉進行分析,結果顯示連翹葉能夠有效的抑制癌細胞的增殖速度,為患者治療提供了靠靠的幫助。同時該研究結果還表明連翹葉中的連翹苷酯A還能夠很好的對體內毒素進行作用,對內毒素進行很好的抵抗。
綜上所述,連翹葉能夠為醫療在不同的領域給予相應的幫助,其不僅能夠延緩衰老、保護心肌、還能夠降低血糖、抑制癌細胞的生成,所以其具有很高的藥理學價值。
3 連翹葉的毒理學研究
據周林等研究連翹葉的毒理學,通過連翹葉提取物對小鼠進行急性毒性作用,最終結果顯示,小鼠的內臟細胞、體質量、血液指標等均無明顯變化,故得出結論,連翹葉并無明顯的毒性,還沒有致突變作用,可安全應用與實驗醫療中。
4 結語
對上述結果進行分析可以得出連翹葉具有抗氧化性而且毒性低,可以向食品添加劑方向發展;再者其具有保肝、保護心臟、降脂和抗疲勞作用,在保健品的開發上有一定發展空間;連翹葉還有較強的抑菌作用和一定的抗癌作用,可以進行相關抗菌抗癌藥品的開發利用。綜上,連翹葉開發和利用具有廣闊的前景。
參考文獻:
[1]王進明,范圣此,李安平,等.連翹不同部位中連翹苷和連翹苷A的含量分析及其入藥探討[J].中國現代中藥,2013,15(7):556-556.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策略
化學課程的開展就是讓學生能將概念知識與動手實踐相結合,讓學生開動腦筋,提高動手能力。那么,如何讓學生在短短的課堂時間內學到相應的知識并完全消化,如何在課堂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如何讓教師在有限的課堂將知識最大化地傳授給學生,這都是當前初中化學教學中所面臨的重大問題。課堂是由教師與學生相結合共同發展的,只有以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基礎水平作為基準,教師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才能讓學生盡快地融入課堂,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一、轉變師生關系,營造良好課堂環境
1.課堂是由教師與學生共同組成的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始終都是處于首要地位,而學生就處于次要位置。這就給學生無形的壓力,認為教師就是權威,沒有人敢于和教師進行學術交流。這樣很大程度上就壓制了學生的發展,給學生今后的學習造成影響。那么就需要教師與學生進行角色轉換。將學生放在課堂的首位,讓學生來主導自己的課堂,而教師只需要起引導作用。這樣就給學生創造了極大的學習空間,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自信,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2.學校要將初中化學課程重視起來,給學生創造良好的課堂環境和條件
化學課程的學習需要用到很多的器械、儀器和藥品,學校不能為了省錢而忽視了這些必備的教學器材,要與時俱進,將最好的儀器引進來,讓學生都能夠大開眼界,為了化學課程的學習更加用心。只有讓學生在一個良好舒適、設備齊全的課堂中進行化學課程的學習,學生才能在今后的學習中少走彎路,有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心情,進而提高學習效率。
二、教學方法的改變有利于學生的課程學習
1.懸念法教學
就是教師在進行新課程前,給學生留一個懸念,讓學生進行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干巴巴的教學不僅使學生對于課程的學習倍感厭惡,也讓教師對教學工作的開展開始出現力不從心的現象。這就說明教師沒有很好地將學生的潛力在課堂中激發起來。所以“懸念法教學”就是利用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對課本知識有一個念想,才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好的課前教學,能夠讓學生在接下來的一節課中始終保持著生機與活力。
2.鼓勵法教學
任何人都需要他人的贊美和鼓勵,這對于初中生來說更加重要。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只喜歡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對于成績薄弱的學生卻不管不問。這就導致了課堂整體的兩極分化。學習好的學生越來越優秀,成績薄弱的學生逐漸對化學的學習產生厭學心理,這樣非常不利于班級整體的發展。這就需要教師在今后的化學教學中,能夠以學生為主,不放棄任何一名學生,鼓勵學生積極地參加課堂活動。例如,在學習“氫氣的特征”時,就可以讓學生先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總結出自己的答案,然后與學生交流。對于成績薄弱的學生,教師要在全班學生面前給予其肯定與支持,這樣就給成績薄弱的學生足夠的自信,讓他們覺得化學的學習也是很簡單有趣的,逐漸讓他們對化學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也有利于優良學風的形成。
3.參與法教學
要知道課堂是由教師與學生共同構成的,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一定要讓學生參與進來,這樣才能讓學生對化學有一個透徹的認識和學習。化學是由各種概念構成的,而這些概念又是由人們進行親手實驗而得來的。這就是說教師如果光靠課堂上的講解是不可能完整地進行化學教學的。需要讓學生親手實驗得出相應的結論才能使學生能對化學進行初步的研究學習。所以說,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一定要讓學生動手參與課堂,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親手操作得出結論,鞏固化學課程的學習。例如,在學習蒸餾水的制作時,教師就應該讓學生自由組合兩兩一組,共同合作制作蒸餾水,在動手的過程中,讓學生對化學實驗不再恐懼,而是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只有這樣才能讓今后的化學教學更加順利。
三、師生都要學會課后反思
反思是任何教學活動結束后不可忽視的一項學習活動。反思活動的進行不僅讓教師對今后的教學有一個良好的規劃策略,還能讓學生對于所學的知識有一個條理性的總結,促進學生對今后的化學學習更加游刃有余。
1.教師進行反思
教師在今后的教學發展過程中也是需要不斷地推陳出新,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后,要不斷審視自己的教學成果,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經常和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讓今后的教學更加符合學生的發展。
2.學生進行反思
學生在學習中肯定會出現或多或少的問題,這就需要學生在學習一個課題后,要及時地進行課后反思,將錯誤的題型和不明白的概念進行匯總,逐個解決。這樣及時地將出現問題的知識進行答疑解惑,重新正確地掌握知識,將會為今后的化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而言之,初中化學課程教學的路程還很漫長,只有將學生與教師有機地相結合,一切以學生為根本,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取長補短,推陳出新,才能讓化學課程的發展越來越順利,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宋文燁.化學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策略[J].新課程:上,2011(10).
[2]周瑞沛.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關注什么[J].化學教與學, 2011(11).
論文摘要:為了使學生通過分析化學的學習能掌握分析化學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實驗技能;掌握各類分析儀器的測量原理,并建立起嚴格的“量”的概念;了解儀器的結構及各類分析方法的特點、應用范圍及局限性;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實事求是的科學作風。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研究:重視理論教學;理論聯系實際,重視實驗教學;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
引言
分析化學(Analytical Chemistry)是發展和應用各種理論、方法、儀器和策略以獲取有關物質在相對時空內的組成和性質信息的一門科學,又被稱為分析科學(Analytical Science)。該課程內容包括化學分析和儀器分析兩大部分。化學分析包括分析化學的基本知識;定量分析方法的基本步驟;分析化學中的誤差與數據處理;分析化學中的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容量分析方法和重量分析法。化學分析部分的理論和方法是分析化學的基礎。儀器分析包括原子光譜法(原子發射光譜法、原子吸收光譜法);分子光譜法(紫外一可見吸收光譜法、紅外吸收光譜,分子發光法);電化學分析法(電位分析法、電解與庫侖分析法、伏安法與極譜法);色譜法(氣相色譜、高效液相色譜法);核磁共振波譜法;質譜法等。分析化學既有嚴密、系統的理論,同時又有很強的實用性,是理論與實際密切結合的學科。通過本課程的理論與實驗教學,要求學生掌握分析化學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實驗技能;掌握各類分析儀器的測量原理,并建立起嚴格的“量”的概念;了解儀器的結構及各類分析方法的特點、應用范圍及局限性;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實事求是的科學作風;使學生初步具有根據實際問題選擇合適分析方法的能力,并與實驗課程相配合,初步具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這門課程,要求教師必須更新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思路,提高教學質量。現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教學體會。
重視理論教學
1.教學中抓住重點、難點。分析化學內容比較繁雜,涉及到無機化學、物理化學、有機化學、電化學等方面的內容,學生普遍反映這門課程內容復雜、抽象,難以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教學中一方面要抓住主要脈絡,抓住教學的重難點,舉一反三,將抽象化知識盡量簡單化。如波譜分析部分學生反映抽象、難理解,但這部分是重點之中的重點,講授時要慢講,并結合有機化學的結構式多舉實例,多用一些圖譜解析實例給大家講解,就容易多了。另一方面則要善于歸納總結。例如:整個分析化學包括兩大主要內容:化學分析和儀器分析。現列舉如下:
分析化學
容量分析配位滴定法
酸堿滴定法
氧化還原滴定法
沉淀滴淀法
重量分析
儀器分析電化學分析
光譜分析IR
UV
NMR
質譜
色譜分析TLC
GC
HPLC
這樣分析化學的主要脈絡就理清了,掌握這個脈絡,有利于學生記憶。
2.注意交叉學科之間的聯系。分析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含量、結構和形態等化學信息的分析方法及理論的一門科學,與其他學科有著很大的聯系。如:化學分析部分及電位法和永停滴定法主要包括定量分析,學生在學習這一部分內容時要充分掌握化學平衡理論在分析化學中的具體體現和實際應用,與無機化學、物理化學中的溶液理論緊密聯系起來,理解各類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發現反應過程中各種平衡狀態,各成分的濃度變化。
3.培養自學能力。以往教學采用“填鴨式”教學方法,既乏味又不生動,學生只是機械地聽,時間長了學生不善于動腦思考。因此在教學中,采用講清基本原理的同時,讓學生完成一些相關內容的論文。比如,在講高效液相色譜法時,因學生不能進行實際操作,很難了解它們用處的真正意義。但在教學同時,讓學生寫出相關論文,如“HPLC在……方面的應用”等,這樣學生既能練習查閱文獻,又能了解此種方法的應用的重要性。
理論聯系實際,重視實驗教學
分析化學是一門實踐性的學科,以解決問題為目的。通過教學及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實際例子,學生可理解消化課堂所學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論知識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驗證,同時實驗教學也是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為了提高學生實驗水平為此我們采取了一些方法。
1.課前寫預習實驗報告。寫的內容包括實驗目的、原理、操作步驟、注意事項。這樣學生在上實驗課之前就已初步了解所要上課的內容了,待老師講完后再動手做就事半功倍了,而且,很快掌握理論與實踐結合,理論課上不易理解的知識點就豁然開朗了。
2.課堂上老師提間,學生也可以發表自己的見解。課堂提問是很古老的方法,但效果還是得到肯定。有時有的學生還是處在被動的學習狀態,雖寫了預習報告未必認真思考,若課堂提問的話,學生在預習時就會認真去考慮實驗所涉及的內容,這樣促使學生去復習課本知識和主動查閱資料,這樣既提高學生積極思考能力又加深了對理論教科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3.培養學生自己設計實驗,親自動手操作的能力。分析化學中波譜解析是學生比較難掌握的,只空講原理學生很難接受,若讓學生自己結合有機合成實驗的內容讓學生自己設計合成化合物,然后利用分析化學中波譜學知識,讓學生親自對自己所合成的化合物進行測譜,如紅外光譜、紫外光譜、核磁共振譜、質譜、碳譜等,這樣學生既掌握了波譜學的理論和實際應用知識,又培養了學生自己設計實驗,親自動手的能力,同時也真正懂得分析化學對于藥學專業人員的重要性。
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
1.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在現代教育理念——研究性學習、探索性學習、協作學習等的指導下,我們需要根據課程內容和學生特征,設計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同時要結合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教學設計。
課堂講授:
在認真提煉基礎性內容的同時,重視新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加人擴充性知識,使學生了解新方法,為實驗教學及今后的走向工作崗位打下扎實的理論基礎。
問題教學:
老師先提出問題,由學生在實驗中去分析,找出問題存在的原因以及如何去解決。有效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學習,促進學生積極思考。
啟發式教學:
聯想式啟發、對比式啟發、由淺人深啟發、總結式啟發等方法進行教學。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使課堂教學充滿活力。
演示教學:
針對難度較大或精細程度較高的實驗,由老師演示,然后由同學操作,老師在旁邊親自指導,便于學生準確掌握。
參觀式教學:
在定量化學分析授課期間,組織學生下廠實習,了解企業的情況,增加學習的興趣。
2.多媒體教學方法與傳統方法相結合,提高教學質量。由于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我們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多媒體由于具有文字、圖表、動畫、聲音,可以刺激學生感觀系統,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可以拓寬教學內容,增大教學容量,提高教學進度。
實際運用中,要注意多媒體教學與板書的結合。實踐表明,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由于不需要板書,速度快,使部分學生的思維速度跟不上,整體很難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學過程中發現對易理解的內容,學生表現非常活躍,對難理解和掌握的內容,學生往往表現欠佳,如采用經典方法進行板書、講解則可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對公式推導,計算舉例應用板書、講解也能獲得良好的收效。因此,在教學活動中,要注重多媒體教學方法與傳統方法相結合,提高教學質量。
3.網絡教學和課堂教學相結合,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可以充分運用網絡巨大的承載力,制作豐富、詳實、動感的教學內容課件,彌補課堂教學時數的不足。學生可以根據需要打開教學內容來閱讀、理解、記憶、掌握課堂上沒有理解和掌握的內容。可以打開感興趣的內容進行詳細的閱讀、理解和探討。網絡教學和課堂教學相結合,教學方式靈活,可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現代儀器;無機分析化學
【中圖分類號】X1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3733(2020)19-0242-01
引言:我國大氣污染占據環境污染的50.6%,這表明,在治理環境問題時需對大氣成分進行準確檢測,保證大氣有毒物質得到有效凈化。化學分析技術剛好可以滿足目前我國環境化學領域的實際需求,不但能對大氣污染物進行妥善處理,還能在處理水環境中發揮出真正的分析作用,故而需擴大其應用范圍。
1環境無機分析特點
1.1種類繁雜
通常情況下環境分析過程所涉及的樣品種類非常復雜,而且大多數情況下都與人們生活環境中的水、土壤、空氣、固體廢渣緊密關聯。根據相關的資料顯示,目前在空氣環境中已經檢測出300多種污染源,其中多氯聯苯這種世界性的環境污染物已經受到了全球的廣泛關注。從學術理論的角度來看,雖然目前多氯聯苯異構體實際的數量已經超過了210個,但是目前僅僅有102個得到了鑒定。
1.2環境無機分析化學的分析對象狀態不穩定
由于分析對象成分復雜,不同的成分之間可能存在著相互影響。會發生化學反應或其自身會隨著時間產生物理變化。并且環境污染其本身是流動的,可變化的,在收集環境無機分析化學的樣品過程中可能改變了分析對象的穩態環境,或者與其他因素相互影響,進而影響了分析對象的穩定狀態,對分析過程造成了障礙,影響了分析結果。
1.3科學分析空氣有機物
據生態環境部公布的最新數據:我國大氣污染的實際占比已超過50%,其中大氣污染物中揮發性物質占據大氣污染90%,故而需著重分析空氣中揮發性有機物。在應用固相萃取技術時,首先需使其處于低溫狀態下,然后對其加以采集。通常情況下,空氣中的正常組分能夠直接通過固相萃取柱,而揮發性有機物則留在柱內,以便檢測人員快速采集有機物,最終可得出準確的檢測結果。若在具體應用環節引入了醛酮小柱,那么在液相色譜法的支持下可對空氣中的汽車尾氣等有害物質進行有效分析,并且保證其回收率高達105%,這對于空氣治理工作有著重要影響。另外,還可在采樣期間利用活性炭等萃取劑對固相萃取柱進行填充,以此增加檢測精準度,并適當提高檢測效率[1]。
2現代儀器分析在環境無機分析化學中的應用
2.1現代儀器分析在環境檢測中的應用
現代儀器分析可以實現對環境無機分析化學中各項成分的準確判斷,因此為現代環境監測提供了制定標準的指導性。環境無機分析化學中對物質的標準定值一直是一個難題,利用現代儀器分析高靈敏度的特點,可以實現對物質的標準定值,為環境標準提供依據。因此,現代儀器分析成為了環境無機分析化學分析的標準與基礎,依據環境容量要求與測定的元素含量數據進行對比,繼而完成推論,指導環境治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現代儀器分析的數據準確有效,通過結果進行研究,判斷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和含量,準確有效的監測環境,為優化環境提高數據支持是現代儀器分析在環境無機分析化學中的重要作用。
2.2(超)痕量污染分析
由于目前全世界范圍內面臨的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痕量元素以及超痕量元素對環境的威脅也越來越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面對這種形式,為了能夠實現對(超)痕量元素影響環境的有效控制,在制定出相關檢測標準的同時,在環境無機分析化學領域中現代儀器但應用前景也得到了進一步拓展。對于(超)痕量元素來說,其載體范圍非常廣泛,在現在的環境無極分析化學中應用的檢測儀器,必須要能夠同時是用在大氣、水體、土壤、食品等幾個方面。因此從檢測儀器的角度來看,為了能夠達到相關的檢驗要求,就必須要在靈敏度方面進一步提升,要能夠針對(超)痕量元素進行快速檢驗,而且重點要針對“三致”物質進行的精確檢驗[2]。
2.3增加有毒藥物回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