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腸道疾病預防知識范文

        腸道疾病預防知識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腸道疾病預防知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腸道疾病預防知識

        第1篇:腸道疾病預防知識范文

        關鍵詞:瀝青混凝土路面;病害;預防治理

        中圖分類號: TU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引言:由于瀝青路面具有造價低、噪聲小、行車舒適、施工快捷、維修方便等優越性,因而瀝青路面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應用。隨著交通量迅速增加,瀝青路面在鋪筑使用后會產生各種各樣裂縫,導致路表水的浸入,裂縫兩側的路面結構層和土路基的含水量增大,致使路基和路面強度降低。特別在冬季和春季,在雨、雪水滲入,在行車荷載的作用下,裂縫狀態的路面病害越發嚴重。因此,為了提高路面質量,減少路面病害,必須加強對瀝青路面早期裂縫的認識及防治工作。

        1 瀝青典型病害形式

        1)橫向裂縫:即與路面中線近于垂直的裂縫。裂縫起初大多出現在路面兩側的硬路肩,逐漸發展而貫通全路幅。貫通裂縫沿路面大致呈均勻分布。橫向裂縫通常不是由于荷載作用引起的,而是由于低溫收縮或半剛性基層收縮產生的。冬季低溫凍縮是誘發橫向裂縫的重要因素。

        2)縱向裂縫:即與路面中線大致平行的裂縫。大多出現在半填半挖路基或路面加寬處。其原因是由于壓實度不夠,高填方路段路基土滑移,路基或基層出現不均勻沉降而產生縱向裂縫。混合料攤鋪時縱向施工搭接質量不好,也會出現縱向裂縫。

        3)網狀裂縫:即相互交錯的疲勞裂縫,形成一系列多邊形小塊組成的網狀開裂。龜裂的初始形態是沿輪跡帶出現單條或多條平行的縱縫,而后,在縱縫間出現橫向和斜向連接縫,形成縫網。

        4)車轍:即路面表面沿輪跡的縱向凹陷。車轍嚴重是高速公路病害不同于一般公路的一個顯著特點。瀝青路面上的車轍,除了影響行車舒適性外,還對交通安全有直接影響。

        5)波浪:即路面表面有規律的縱向起伏。產生波浪的主要原因是,路面材料組成設計不合理和施工質量差,使路面材料不足以抵抗車輪水平力的作用。

        6)松散:即集料和瀝青逐漸脫開并散失。松散可出現在整個路面表面,但由于行車的作用,一般輪跡帶處比較嚴重。產生松散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混合料中瀝青含量偏低。瀝青與集料粘附性差,或是由于瀝青的老化,水的浸入也是產生松散的主要原因。

        7)坑槽:即路面上出現的坑洞,是龜裂、松散等其他損壞進一步發展的結果。由于表面水從這些損壞處浸入,停留在基層表面上,在車載反復作用下沖刷基層的細料并逐漸形成灰漿,使瀝青面層與基層脫開,灰漿被車載擠壓,通過面層裂縫或面層混合料中的空隙擠到表面,使瀝青面層產生網裂,一些碎裂的小塊面層或基層材料被車輪帶走,而逐步形成坑洞,并不斷的擴大。

        8)沉陷:即路面表面的局部不均勻凹陷。其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路基土壓實度不夠,導致路面在橫向和縱向產生不均勻沉陷和嚴重的縱向開裂,同時由于路基壓實度差導致路基強度顯著降低和路面承載能力不足而產生路面早期損壞現象。

        9)泛油:即瀝青混合料中的瀝青在天氣炎熱時向上遷移到路面表面,而在冷天時又不存在逆過程,因而瀝青積聚在路面表面,形成一層有光澤的瀝青膜。瀝青混合料中瀝青含量過多,混合料空隙率過小,瀝青的高溫穩定性差,是產生泛油的主要原因。

        10)磨光:即路面在行車作用下集料棱角被磨成圓滑或平滑狀。路面表面紋理喪失,路面抗滑能力下降。路面磨光,是由于路面抗滑層集料組成設計和采用集料抗磨性能差所造成。

        2 病害產生原因分析

        2.1 設計原因

        1)路面結構設計不合理或厚度不足,路面強度無法滿足行車要求或者對路面設計年限內交通量年均增長率估計偏小,致使路面強度不足,滿足不了交通量的迅速增長和汽車載重明顯增大的需要,以致瀝青路面產生裂縫。

        2)地下管道設計深度不夠,導致基層壓實不平引起瀝青路面的橫向裂縫。

        2.2 材料因素

        1)瀝青混合材料過細,其結合料過少(即油石比過低);炒制過火。

        2)瀝青混合料中集料級配不佳,石料偏少。

        3)瀝青材料配合比不正確。

        4)瀝青原材料低溫延性差或瀝青混合料粘結力低,造成路面早期裂縫。

        2.3 氣候因素

        冬季氣溫下降,瀝青面層或半剛性基層低溫收縮易產生收縮裂縫或干縮裂縫,這種裂縫在路面重復荷載作用下使瀝青路面表面形成橫向反射裂縫。

        2.4 施工因素

        1)路基或基層結構強度不足,路基局部下沉路面掰裂。

        2)半剛性基層在鋪建時隨著混合料水分的減少產生干縮應力,形成干縮裂縫。

        3)基層混合料的離析或碾壓不密實及機械組合不合理,造成基層上部細粒料上浮,形成強度較弱的薄層,在行車荷載作用下,易產生龜狀裂縫。

        4)半剛性基層保養不當直接影響干縮裂縫的產生。產生這類問題的主要原因是:a.水泥的安定性不穩定,混凝土在攪拌過程中水灰比過大,降低了表面強度,施工完畢一 經使用磨損易起砂。b.在施工過程中,收抹壓光時間過早或過遲,人為在混凝土表面灑干水泥或水,養護不及時或路面未達到足夠的強度就施加各種荷載等引起表皮開裂或脫皮。c.砂、石、水泥計量錯誤或加水量不準、混凝土攪拌時間短,灰料拌和不均勻,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漿。d.未按操作規程澆筑混凝土,下料高度不當,漏振或振搗不密實,混凝土中的氣泡未及時排除。e.模板拼裝不嚴密,表面清理不干凈,不牢固,脫模劑涂刷不均勻或局部漏刷。

        5)混凝土面層產生的裂縫主要有:干縮裂縫和施工縫留置不當引起的裂縫。可以采取以下施工措施:a.嚴格控制水灰比,掌握好面層的抹壓光時間,嚴禁在混凝土表面灑干水泥或水。b.保證施工現場有一定的水泥存量,以確保水泥安定性的穩定。c.模板面清理干凈,脫模劑涂刷均勻,不得漏刷,混凝土必須按操作規程澆筑,嚴防漏振,并應振至氣泡排除為止。d.嚴格控制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水灰比和砂率不能過大,控制砂石含泥量,混凝土振搗密實,及時對板面進行抹壓。e.選用水化熱小和收縮性小的水泥,盡量選擇溫度較低的時間澆筑混凝土,避免炎熱天氣澆筑大面積混凝土,按規范規定正確留置施工縫。 加強混凝土早期養護并適當延長養護時間,覆蓋草簾、草袋,避免暴曬,定期灑水,保持濕潤。

        2.5 超載因素

        1)由于超載車輛引起累計軸次的增大,從而引起設計彎沉值減小。

        2)由于超載造成正常設計的路面基層或底基層抗拉強度不足,使其提前在層底產生拉裂。

        3)由于超載,加之車輛的振動沖擊作用,可將路面壓壞,即一次性破壞作用。4)由于超載,車輛在上下坡、剎車時將加速瀝青路面層的剪切破壞。

        3結束語:

        影響瀝青路面破壞的因素很多, 也很復雜, 應該引起足夠重視。在實際工作中, 應根據其成因從路面設計、原材料進場到具體施工, 有針對性地采取一系列預防和改善措施。同時必須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 從管理部門、設計部門到施工部門, 層層重視、層層控制、層層落實。只有這樣, 才能從根本上減少瀝青路面破損現象的發生, 使城市道路建設質量全面提高, 更上新臺階。

        第2篇:腸道疾病預防知識范文

        一、貫徹實施《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全面推進免疫規劃工作

        1、落實擴大免疫規劃政策措施,繼續加強各種預防用生物制品的管理。大力推廣使用各類預防用生物制品,要加強全縣預防用生物制品的統一管理,各鄉鎮要在縣疾控中心的統一指導下開展各種疫苗的預防接種工作,確保預防接種安全、有效,確保冷鏈運輸,提高預防接種效果。

        2、抓好兒童計劃免疫接種工作,控制疫苗針對疾病的發生,確保計免90%達標復審通過。重點抓好兒童“五苗”接種和建卡建證工作,做好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鞏固計免90%達標成果,保證兒童基礎和加強免疫接種合格率以鄉為單位達95%以上。各預防接種單位要抓好轄區內新生兒童的建卡建證工作,建卡率達95%,建證率達90%以上;加強對流動兒童、留守兒童的預防接種登記管理,全面落實預防接種證查驗制度,新入學、入托兒童查驗接種證率達95%以上,同時要做好查漏補種工作,保證基礎免疫接種率,提高及時率。各單位還要做好AFP病例的監測與報告工作,做好有關預防接種的各種登記,加強對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的監測報告,按要求及時上報各種計免資料。

        3、完成預防接種門診標準化和和信息化建設,完善預防接種服務體系。

        認真貫徹執行衛生部頒布的《預防接種工作規范》,進一步完善優質預防接種服務網絡,為廣大群眾提供安全、方便、有效、合理的免疫接種服務。

        二、突出工作重點,全方位推進疾病預防控制工作

        1、加強腸道門診建設,做好霍亂防治工作。

        縣級醫療單位要常年開設腸道門診,做好腹瀉病人的檢測工作,各鄉鎮衛生院4~11月份開設腸道門診。加強對全縣各醫療衛生單位腸道門診工作檢查指導,加強霍亂疫情監測(病原學監測和外環境水監測)與報告,健全霍亂防治隊伍并開展演練,做到常備不懈,確保能夠及時正確處置疫情,不發生二代病例。

        2、重點抓好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防治工作。

        規范疫情監測和報告,抓好學校、托幼場所等重點場所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疫情防控,加強重癥病例救治,強化健康教育和輿論導向,最大限度減少重癥病例和死亡病例的發生。

        3、認真貫徹實施《艾滋病防治工作條例》,做好艾滋病、性病防制工作。

        (1)健全艾滋病防治工作組織領導,加強艾防專業隊伍和艾防網絡的能力建設。縣疾控中心、縣人民醫院和婦保院VCT咨詢室要按要求開展好人群的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和艾滋病防制工作,完成我縣免費自愿咨詢檢測任務。

        (2)加強多部門防艾工作的合作,繼續做好大眾艾滋病宣傳,落實“四免一關懷”政策。各有關單位要加大艾滋病防治知識和政策宣傳力度,提高全民艾滋病知識知曉率。開展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及其家庭的幫扶活動;做好艾滋病防治信息溝通工作,提高艾滋病抗病毒治療工作質量。

        (3)抓好高危人群的艾滋病干預。加強對高危人群的監測、篩查、流行病學調查和對監管場所被監管人員開展艾滋病抗體檢測。做好工作者、吸毒人員與公安監管場所被監管人員等高危人群的防艾宣傳教育工作。努力提高我縣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發現率、管理率、治療率、干預措施覆蓋率。

        (4)加強性病防治工作,進一步加強性病、艾滋病防治管理和網絡直報工作。以監測為切入點,認真開展性病監測工作,在性病門診開展以控制梅毒和艾滋病經性傳播為目標的安全套推廣、艾滋病檢測和梅毒治療等工作。

        4、加強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非典型肺炎、甲肝、乙肝等重大傳染病的防控。

        完善各傳染病的應急預案及疫情監測系統,落實各項綜合防控工作措施,降低重大傳染病發病率,及時有效處置傳染病疫情,按要求完成好我縣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監測工作任務。

        5、做好防災防病工作。認真做好人員培訓、技術保障、落實經費與物資儲備等防災工作,一旦發生災情立即進行有效處置,確保災后無傳染病暴發與流行。

        三、調動多方面力量,加強慢性病防控工作

        1、認真做好省衛生廳“省乙型病毒性肝炎規模化現場流行病學和干預項目”課題,確保任務基本完成。

        積極推進“省乙型病毒性肝炎規模化現場流行病學和干預項目”工作,圍繞專項目標,集中力量,加強任務的集成與銜接,保證調查工作質量。

        2、完善工作機制,加快推進公共衛生均等化服務

        積極推進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不斷提高服務質量,會同衛生有關職能部門,全力推進9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做好對高血壓病例、糖尿病病例和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登記、隨訪和管理指導工作。

        3、繼續抓好死因監測、傷害監測和食管癌/賁門癌早診早治等項目,完成好國家疾病監測點的各項監測工作。

        (1)做好死因監測報告工作。各鄉鎮要加強對各村死亡報告的督促,每月定期收集上報死亡醫學證明書,注意審查,提高報告質量,確保報告死亡率達6‰以上。縣級醫院要加強醫院內死亡病例的網絡直報,保證報告率達100%。

        (2)做好出生情況報告。有產科的醫療單位要及時認真填寫出生報告卡,報告率要求達100%。各鄉鎮還要加強對外縣出生、超生、偷生兒童的出生補報。

        (3)開展好傷害監測。傷害監測是國家衛生部布置的監測項目,縣人民醫院、中心衛生院和衛生院要繼續加強內部的報告管理,動員各有關科室要做好每例傷害病例的填報,確保不發生漏報。

        (4)認真開展食管癌/賁門癌早診早治項目工作。按照《省食管癌/賁門癌早診早治項目實施方案》要求,認真選擇項目實施點,組織宣傳、篩查工作,嚴把質量控制關,確保完成項目工作順利開展。

        四、繼續做好地方病防治工作

        按照上級要求,加強瘧疾、絲蟲病、麻風病等的病情監測,要繼續做好晚絲病人的關懷照料工作,要加強對鹽業批發和居民食用加碘鹽的監測,確保居民能食用合格的加碘鹽。

        五、做好各種防病知識宣傳,有利推進疾病預防控制

        在各重大衛生宣傳日、常見病高發期及自然災害多發期,采用多種方式對疾病的預防、控制進行多方面的系統宣傳,增強百姓防病意識,有利減少疾病的發生,積極推進疾病預防控制。

        六、切實做好衛生監測工作

        1、做好全縣的生活飲用水衛生監測。要經常性開展生活飲用水監測工作,并做好有關調查和水質分析報告。

        2、加強全縣飲食、服務、公共場所等行業的從業人員的健康監測和飲食服務、醫療行業的消毒效果監測,杜絕食源性和醫源性傳染病的發生。

        3、積極開展學校衛生監測,減少學生常見病的發生。

        七、繼續加強人才隊伍和疾病預防控制能力建設

        1、繼續引進衛生防疫人才,充實疾病預防控制隊伍。年內引進衛生專業人才1~2名充實縣疾控中心,建議引進2~3名具有衛生防病專業知識的人員充實鄉鎮衛生院防疫力量。

        2、加強在崗人員衛生防疫專業知識的培訓,提高防疫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能力。各單位要經常派出人員參加傳染病和非傳染性疾病預防知識的培訓,縣疾控中心要經常性開展防疫人員疫情報告、免疫接種、疾病監測等業務知識和技能的培訓。

        第3篇:腸道疾病預防知識范文

        一、健全疾病預防控制體系

        1.健全疾病預防控制網絡,完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績效考核工作。

        2.強化疾病預防控制體系人員能力建設,提高流行病學調查、現場處置和實驗檢測能力。

        3.加強對醫療機構公共衛生工作的督查和指導,落實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責任,強化醫療機構對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規范化管理。

        4.完善各項衛生應急預案,更新和充實應急物資儲備,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監測和預警工作,做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各類突發事件衛生應急準備工作。

        二、夯實免疫規劃基礎工作

        1.組織實施擴大國家免疫規劃策略,鞏固免疫規劃達標成果,確保以鄉為單位兒童免疫接種率達90%以上,維持無脊灰狀態和實現消除麻疹的目標,做好疫苗的儲運和管理,所有一、二類疫苗使用信息均應轉入到預防接種信息系統,做到規范化、精細化管理。

        2.完善兒童預防接種信息系統管理,要求及時上傳率達90%,備份率90%以上,重卡率低于2%以下,接種報表與接種系統符合率達到95%以上。

        3.加強預防接種監測工作,妥善處理預防接種異常反應,防止預防接種事故的發生,確保安全接種。

        三、加強重點傳染病防控工作

        1.加強傳染病信息報送質量管理和信息建設。各級醫療機構應建立健全門診日志制度,對法定傳染病登記報告應實行首診醫生負責制,要求各類傳染病報告率達95%以上。

        2.做好對手足口病、流感、霍亂等重點傳染病和新發傳染病防控工作,加強對傳染病的日常監測和風險評估工作。做好聚集性和重癥手足口病、“新破”疑似麻疹、百日咳、流腦、乙腦、甲肝、15歲以下乙型病毒性肝炎和狂犬病例的流行病學調查處置工作,要求對每一例重癥手足口病、疑似麻疹、狂犬病例應做好標本采集送檢工作,全年應完成60例手足口病病例,20例發熱出疹性疑似麻疹病例的標本采集送檢工作。

        3.加強外環境霍亂疫情監測。4—10月份,各醫療機構應開設好腸道門診,按要求規范填寫好腹瀉病人門診登記簿,切實做到“逢瀉必登,逢疑必檢”。縣人民醫院腹瀉病人霍亂弧菌疫源檢索由縣人民醫院負責,縣婦保院、中醫院及各鄉(鎮)衛生院腹瀉病人標本統一送縣疾控中心檢測,縣疾控中心應定期開展對江河水系、外環境和海水產品霍亂弧菌疫源檢索工作。

        四、做好結核病防治工作

        1.認真貫徹執行《省2014年—2015年結核病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結核病控制項目,如期完成新發涂陽肺結核病人任務數。

        2.認真落實農村困難人群耐藥肺結核病人救治政策。

        3.開展以縣為單位的結防機構實驗室室間質量評價工作,提高實驗室檢測能力,確保新肺結核發現率達70%,病人治愈率達85%以上。

        五、加強艾滋病防控工作

        1.進一步加大艾滋病監測與檢測力度,保質保量完成VCT人員、哨點人群、娛樂場所工作者、公安羈押監管人員和性病門診的篩查工作。

        2.創建右水、白鵝等2個艾滋病宣傳示范鄉鎮。

        3.做好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隨訪管理工作,提供CD4+及病毒載量的檢測工作。

        4.為艾滋病人提供快捷便利的抗病毒治療和母嬰阻斷,完善艾滋病病人治療信息管理系統,并為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及致孤兒童提供生活救治,關懷幫助,落實國家“四免一關懷”政策。

        5.做好娛樂場所工作者,男同、吸毒人群、性病就診者的干預工作。

        6.廣泛宣傳、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識,加強艾滋病健康素養促進項目工作,進一步做好青少年及黨政干部艾滋病宣傳教育工作。

        7.加強實驗室能力建設,進一步提高2個初篩實驗室及10個艾滋病檢測點人員的檢測水平,創建縣婦保院艾滋病初篩實驗室。

        六、加強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工作

        1.做好碘缺乏病省級監測工作,完成等6個鄉鎮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工作。利用電視、手機短信、戶外廣告等宣傳方式進行廣泛宣傳碘缺乏病防治知識。

        2.根據《省慢性病防治工作規劃(2012—2015年)》提出的工作目標,做好腫瘤登記和死因監測報告工作。

        3.根據《2013—2015年縣寄生蟲病防治工作方案》提出的工作目標,做好線蟲病、瘧疾防治工作。

        第4篇:腸道疾病預防知識范文

        2008年5月18日9時,蘭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接到紅古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電話報告,紅古區平安鎮崗子村有一名兒童出現發熱,手、足、口腔出現皮疹,請我中心專業人員協助調查,10時,我中心派疫情調查組趕赴紅古區平安鎮崗子村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現將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一 基本情況

        紅古區平安鎮崗子村現有常住人口2799人,其中,學齡前兒童174人,崗子村有一所幼兒園,現有托幼兒童74人。自2008年5月12日起,該村兒童陸續出現發熱,部分兒童手、足、口腔出現皮疹,截至5月18日下午17時,累計出現5例病例,3例為崗子村幼兒園兒童,2例為散居兒童。患病兒童年齡分布在1-4歲之間,其中,1歲2例,3歲2例,4歲1例。經調查,病例周利婷,女,3歲。該患者于5月13日出現發熱,手、足、口腔部位出現皮疹,隨在當地村衛生所就診,于5月16日住進紅古區人民醫院,查體:T:38.4℃,手、足、口腔部位有皮疹,呼吸系統及消化系統無癥狀,實驗室檢查WBC: 8.4×109。給予抗病毒、對癥治療。目前,患兒仍在接受治療。

        對其余4名兒童調查表明,均無發熱、手、足、口腔皮疹不明顯,醫生囑咐在家留觀。我中心微生物檢測檢驗所業務人員隨后采集患兒咽拭子,送往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檢測。

        疫情發生后,紅古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調人員對病例進行調查,及時關停崗子村幼兒園,在崗子村進行手足口病防治知識的宣傳,對患病兒童進行隔離治療。

        二 核實診斷

        根據患兒的臨床表現及流行病學調查,我中心調查組人員認為患兒劉利婷符合臨床診斷病例。

        三 建議

        (一)將手足口病疫情報告政府部門:將手足口病疫情情況及時報告區政府主管領導及衛生、教育行政部門。

        (二)對手足口病的診治要易早而快:對手足口病要易早而快,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三)對手足口病患者要做到隔治并重:在重點地區,要加大對手足口病等腸道傳染病毒疫情監測力度和重癥病例的主動搜索工作。對發現的病例先隔離再治療,隔治并重。輕癥病例以門診對癥治療為主。對重癥病例應收住院,重點救治。對患者的密切接觸者也要進行醫學觀察,出現癥狀及早治療防止進一步擴散蔓延。

        (四)對手足口病要以預防為主:手足口病是一種可防可治的疾病,只要在日常生活和看護患者時做好防護措施就可預防。學校和幼兒園發現患有發熱或皰疹的患兒,將對其進行家庭隔離治療或到醫療機構就診、治療,病愈后方可返校。學校、托幼機構要落實晨檢制度,教室和校舍等場所要落實通風、消毒制度,每日進行晨檢,并對缺課者進行記錄。對玩具、用具等物品每日進行清洗消毒。各學校和托幼機構發現患有發熱或皰疹的患兒,應立即動員家長對其進行家庭隔離治療或到醫療機構就診、治療,直至病愈方可返校。必要時可依法采取暫時停學、停課等措施,以保護易感兒童。

        (五)消毒隔離:對崗子村所有旱廁進行消毒,對關停后的幼兒園進行終末消毒,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要提供消毒技術指導,并督促落實各項消毒工作。

        (六)對崗子村幼兒園進行終末消毒:關停后幼兒園要跟兒童家長取得聯系,掌握兒童的健康狀況,做到及時發現病例,及時報告病例。同時,要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引導家長主動配合有關工作。

        (七)加強宣傳教育:一方面加大對群眾的宣傳,普及健康知識,倡導建立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另一方面要進行正面宣傳,讓群眾充分了解手足口病是一種可防可治的普通傳染病。加強全區手足口病防治知識宣傳工作,對崗子村要進行入戶宣傳,教育村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注意保持家庭環境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

        第5篇:腸道疾病預防知識范文

        Xx月Xx日,衛生局召開衛生系統抗旱救災工作緊急動員會后,我院接著召開中層干部會議,及時傳達貫徹局黨委書記、局長Xx的講話精神和州委、州政府抗旱救災會議精神,安排布署我院參與州衛生系統的抗旱救災工作,成立了Xx醫院抗災救災工作領導小組,抽調精兵強將組成“××州抗災救災衛生服務隊第十隊”奔赴Xx縣各鄉鎮指導、幫助抗旱救災工作,與災區人民一起戰斗在抗旱第一線,具體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高度重視,精心部署。接到局黨委的抗災救災通知后,院領導高度重視,立即召開會議,成立了以院長為組長的抗災救災工作領導小組,并抽調精兵強將共10人組成抗災救災衛生服務隊,同時要求全院干部職工提高思想認識,把當前的抗旱救災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

        二、深入開展調查,全面掌握當前農村旱情。動員會結束后,第十隊就趕赴Xx縣各鄉鎮,進村入戶,深入田間地角和中小學校、農戶家中,通過“問、察、訪、聽”全面了解鄉情、校情、村情、旱情和學校師生、群眾的生產生活情況,傳達各級黨委政府當前的抗旱救災政策措施,為當地群眾加油鼓勁,增強民眾抗災救災信心。

        三、積極開展工作,大力宣傳生產生活自救。每到一處,服務隊最關心的就是當地群眾有沒有飲用水、飲用水是否安全的問題。進校舍、走村入戶宣傳有關飲用水安全知識、疾病預防控制特別是腸道傳染病預防知識,并對一些存在飲用水安全隱患的學校、群眾發放了飲用水消毒劑,要求當地學校師生和老百姓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提高安全防范意識,杜絕喝生水,杜絕食用不干凈食物,嚴格飲用水、餐具消毒措施。在一些人員集中的集鎮,服務隊不顧路途勞累,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緊張的義診、宣傳工作中,在集鎮開展健康咨詢、送醫送藥的醫療救助活動,吸引了前來趕場的眾多農民朋友,許多老人前來咨詢,服務隊重點向群眾宣傳了天氣干燥容易引發的上呼吸道疾病和腸道傳染性疾病的防治知識,并耐心解答就診群眾關于防病治病的各種咨詢。衛生服務隊熱情周到的服務,專家們耐心細致的解答,讓當地老百姓眉頭舒展,心情舒暢,尤其是老年人、婦女們和兒童們對這次活動的開展連連叫好。

        四、工作成果。截止3月15日,衛生服務隊走遍了Xx縣所有8個鄉(鎮),為400多名老百姓義診和開展疾病預防知識咨詢、宣傳,共發放宣傳資料11000份,展出展板12塊次,免費為老百姓發放價值19764.00元的藥品和消毒劑。醫院還組織全體干部職工進行抗旱救災捐款5590.00元。

        第6篇:腸道疾病預防知識范文

        【關鍵詞】 傳染病;疾病暴發流行;學生

        【中圖分類號】 R 179 G 478.2 R 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0-9817(2009)02-0175-02

        學校暴發傳染病疫情對學校正常教學秩序與學生身心健康及社會都有重大影響[1]。預防和控制校內傳染病暴發疫情的發生是疾病控制工作的重點,也是難點之一。為進一步加強學校暴發疫情的預防控制工作,筆者對上猶縣2002-2007年學校報告的26起傳染病暴發疫情資料進行了統計分析,并對制定預防暴發疫情的策略和措施進行了探討。

        1 資料來源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疫情資料來自上猶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02-2007年傳染病疫情報告資料中的學校暴發疫情,以及流行病學調查資料。

        1.2 傳染病診斷標準 按照《傳染病學》(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和國家制定的傳染病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甲型肝炎(簡稱甲肝)[GB 17010-1997],麻疹[GB 15983-1995],細菌性痢疾(簡稱菌痢)[GB 16002-1995],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GB 15994-1995],流行性腮腺炎(簡稱腮腺炎)[GB 17016-1997],風疹[GB 17009-1997],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簡稱結膜炎)[WS 217-2001],感染性腹瀉(簡稱腹瀉)[GB 17012-1997]。水痘則按照《傳染病學》診斷。

        1.3 暴發疫情確認標準 按照《傳染病防治法》和上猶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內定的“關于學校傳染病報告內容與范圍”,及《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范(試行)》與《學校和托幼機構傳染病疫情報告工作規范(試行)》要求,凡學校報告的“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級,1 d內有3例或者連續3 d內有多個學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癥狀(如發熱、皮疹、腹瀉、嘔吐、黃疸等)或者有共同用餐、飲水史的疑似傳染病例”均視為暴發疫情,并進行流行病學調查與處理。

        1.4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學進行分析,使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處理。

        2 結果

        2.1 暴發疫情概況

        2002-2007年上猶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共接到和調查學校報告發生的傳染病暴發疫情26起,患病人數399人,無死亡病例;無甲類傳染病疫情報告,法定乙類傳染病暴發7起(76人)占26.92%,法定丙類傳染病暴發18起(310人)占69.23%,其他傳染病(水痘)暴發1起(13人)占3.85%。腸道傳染病疫情7起,呼吸道傳染病疫情17起,接觸性傳染病疫情2起。見表1。

        2.2 疫情分布

        2.2.1 地區分布 農村學校共暴發疫情16起(腸道傳染病6起,呼吸道9起,其他1起),占總數的61.53%,病人數占總病人數的54.88%。各病種與病人數構成比分別為:腸道傳染病占85.7%(6/7),病人數占76.72%(89/116);呼吸道傳染病占52.9%(9/16),病人數占47.56%(117/246);水痘1起,病人數占35.16%(13/37)。城鎮學校暴發疫情10起(腸道傳染病1起,呼吸道傳染病8起,接觸性1起),占總數的38.47%,病人數占45.12%(180/399);呼吸道傳染病占80.0%(8/10),病人數占71.66%(129/180);腸道傳染病1起,占14.29%(1/7),病人數占23.28%(30/116);結膜炎1起,病人數占64.85%(24/37)。農村與城鎮學校傳染病暴發數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3.502,P<0.01)。見表2,圖1。

        2.2.2 人群分布 小學暴發疫情19起占總疫情的73.1%,病人數占總數的77.19%。各病種暴發起數和病人數構成比如下:腸道傳染病占71.4%(5/7),病人數占74.14%(86/116);呼吸道傳染病占76.47%(13/17),病人數占84.96%(209/246);接觸性傳染病(水痘)病人數占35.14%。中學暴發疫情7起,占總疫情的26.9%,病人數占總數的22.81%,分別是腸道傳染病占28.6%(2/7),病人數占25.86%(30/116);呼吸道傳染病占23.5%(4/17),病人數占15.04%(37/246);接觸性傳染病(結膜炎)1起,病人數占64.86%。小學和中學傳染病暴發存在顯著差異(χ2=46.218,P<0.001)。

        男生發病占總病例數的49.38%,女生占總數的50.62%,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340,P>0.05);6~9歲小學生占總數的52.38%,10~13歲小學生占30.08%,≥14歲人群占17.5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4.41,P<0.001)。

        2.2.3 季節分布 春秋季共暴發疫情24起占總暴發疫情的92.31%,春季發生17起(甲肝1起,風疹8起,麻疹和腮腺炎各4起)占總疫情的65.39%,以病毒性呼吸道傳染病為主;秋季發生7起(菌痢2起,腹瀉4起,水痘1起),占總疫情的26.92%,與飲用水和飲食衛生密切相關;冬季和夏季各1起(流感和結膜炎各1起),占總疫情的7.69%。

        2.3 疫情暴發因素分析 調查發現,農村學校6所暴發腸道傳染病的學校不提供開水,學生只能飲用生水。5所學校使用山泉水或河水,1所學校有自備井水,但無消毒和防護措施,水質均易被周圍農田水污染。暴發的5起感染性腹瀉皆由于學生飲用了被糞便污染的水質所致。某初中暴發的1起甲肝是一位住校生發生甲肝后未及時隔離治療,傳染至同宿舍人員。在2所偏遠山區的小學和1所流動兒童較多的中心小學一~三年級學生中暴發麻疹,首發病例均為未接種麻疹疫苗的流動兒童,續發病例以未完成全程免疫接種的流動和留守兒童為主,麻疹疫苗接種率僅為64.71%(22/34);小學生易暴發水痘、風疹和腮腺炎,除相應疫苗幾乎未接種外,學校及家長對其傳染性和危害性認識差,對病人未及時報告和隔離治療也是導致流行的因素之一。

        城鎮學校疫情暴發原因分別是:某中學菌痢暴發的傳染源為校內食堂的廚師(屬慢性菌痢帶菌者),通過飲食造成傳播;某中學住校生出現結膜炎流行為首發病例未隔離治療,由日常生活密切接觸引起傳播;某中學學生暴發流感的傳染源是患該病教師未隔離治療所致。某所小學暴發麻疹也由患病的老師導致傳染。近年來,小學生多暴發丙類呼吸道傳染病,病種以潛伏期短的風疹和流行性腮腺炎為主,主要因為相應疫苗尚未納入國家計劃免疫,接種率低未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在人口密集的學校易暴發流行。

        2.4 疫情暴發趨勢分析 2002-2004年學校暴發疫情14起,其中腸道傳染病7起,呼吸道傳染病5起;2005-2007年暴發疫情12起,均屬呼吸道傳染病,期間疫情暴發數量無明顯變化,但傳染病的病種發生了改變。自“非典”后,學校在加強傳染病暴發疫情報告的同時,農村學校逐步改善了學校飲用水供應,中學加強了飲食管理,腸道傳染病暴發得到了控制。但近年來風疹、流行性腮腺炎、流感和水痘等傳染病在校內暴發現象增多,與學校人口密集,加上易感人群相應疫苗的接種率低有關,在今后一段時期內仍可能成為學校傳染病暴發的主要原因,與深圳市南山區2006年傳染病暴發疫情分析結果相似[2]。

        3 討論

        調查結果顯示:由于農村衛生條件和預防接種工作較城市薄弱,農村學校基本無法供應合格的飲用水,學生飲用被污染的生水易暴發腸道傳染病;農村外出務工人員逐年增多,大量的流動和留守兒童免疫接種不及時是引起麻疹等傳染病暴發的根本原因;風疹、水痘和腮腺炎等相應疫苗的接種率低,已成為近年來學校傳染病暴發的主要病種。

        抓好學校傳染性疾病的預防和控制,需要教育和衛生部門認真執行《傳染病防治法》和《食品衛生法》,加強溝通與協作(如校內食品和飲用水的管理,兒童入學查驗接種證等),及時通報疾病發生情況。學校方面:(1)應健全相關衛生管理制度并抓好督查落實,及時發現和報告傳染病疫情 ;(2)抓好學生飲用水和飲食的供應和管理;(3)開展好健康教育和季節性衛生防病知識的宣傳。疾病預防控制和衛生監督部門:(1)應加強對學校食堂和飲用水的督查;(2)加強疫情監測,及早發現學校內的傳染病,指導學校及時排除致病隱患;(3)提高易感人群風疹、流行性腮腺炎和流感疫苗等二類疫苗的接種率。通過采取上述各項措施,能有效防止相應傳染病在校內的暴發流行,確保學校的正常生活和教學秩序。

        4 參考文獻

        [1] 樓樂平 , 汪永良.學校傳染病疫情發生的特點及對策.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04,20(6):532-533.

        第7篇:腸道疾病預防知識范文

        進入21世紀,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交通的日益發達,人員的流動性也越來越大,許多新的傳染性疾病在流行[1],如幾年前的SARS、近幾年的禽流感、甲流感等;而且之前的傳染性疾病如結核病、性病等發病人數也呈上升趨勢。預防和控制各種傳染病的流行是一項長期持久的工作,對我國居民開展預防傳染病知識教育可以提高人們對各種常見傳染病的知曉率,有利于傳染性疾病的預防和控制。傳染病是臨床的常見病、特殊性病種,健康教育是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有效手段,在傳染病預防控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采用各種形式開展預防傳染病知識教育是必需的和必要的,而健康教育對傳染病患者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視[2]。現就預防傳染性疾病的重要性、掌握傳染病知識的必要性及防控的長期性作如下綜述。

        通過各種講座突出預防傳染病的重要性

        首先教育的對象除了轄區居民,還包括傳染病患者。在各種講座及各種宣傳中,要強調預防的重要性,避免一些重治療輕預防的思想。在宣傳和講解中可以通過曾威脅全球的霍亂、天花、鼠疫、結核病等的流行,后通過各種預防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傳染的實例,從而引起居民對預防傳染病的高度重視。同時應讓居民看到,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人們對健康的需求越來越高,而且,從最新人口普查資料顯示,我國已有老年人1.78億,進入老齡化趨勢,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人由于身體各器官的衰退,對疾病的抵抗力也隨之下降。因此,更需要加強預防工作,通過宣傳,可以讓居民了解和掌握傳染病在人群中發生發展的一般規律及普通的常見傳染疾病預防知識,做到讓疾病患者及家屬了解消毒隔離方法及隔離時間、傳播途徑等,患了傳染性疾病要及時到醫院治病,更要重視防病。基層疾病預防控制工作人員也要適應新形勢下社區居民對防病的需要,成為高素質的防疫工作者,不僅要學好預防醫學知識,更需要掌握技能并在溝通中開展防治傳染病宣教工作。

        預防傳染病的實用性

        開展預防傳染病知識教育除了要進行預防傳染病重要性的宣傳外,為了提高講座效果,提高居民的學習積極性,在宣傳時應注意理論聯系實際,在講座中突出與居民的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突出預防傳染病的實用性。如結合平時日常生活、工作、購物、旅游等實例,進行有實用性的宣傳,講解日常生活、工作、購物、旅游中必要的傳染病預防知識。同時結合季節如春末夏初,隨著溫度的逐漸升高,如手足口病、腸道傳染病、甲肝、風疹等傳染性疾病,也大有流行趨勢,要讓人們認識感覺到宣傳的傳染病預防知識是非常實用的,讓居民感受到所學的知識就在身邊。要提醒居民,一旦有傳染源存在,極易造成大范圍的流行。因此,為了控制疫情,特別重在平時的預防措施。同時對居民進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如增強體質,提高疾病的防御能力,避免過度勞累,加強體育鍛煉,勤洗手,不吸煙,保持室內清潔及空氣流通;生活中注意食品衛生,保存食物時要注意生、熟分開。

        講座中強調預防傳染病的長期性

        隨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和發展,過去一些常見的傳染病如霍亂、天花、鼠疫等由于防控措施得力,因此,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而一些新的傳染性疾病,如前幾年的SARS、近幾年的禽流感、甲流感和在幼兒中流行的手足口病等,SARS的暴發說明人類同傳染病的斗爭遠沒有結束,任何忽視傳染病控制的觀點都是十分有害的,因此,傳染病的防控工作任重而道遠,是一項復雜、長期、艱巨的工作,據相關資料顯示,目前全球傳染病發病率大幅度回升。所以說傳染病的預防是一項非常重要的長期性工作,通過加強預防傳染病的宣教,可以減少傳染病的發生及流行,同時通過宣傳,可以提高居民的素質,從而決定著未來轄區內預防傳染病工作成敗,可以從各方面引導居民的群體意識及愛國衛生思想,結合環境污染的狀況,讓大家觀察身邊那些不環保、不文明的行為和現象。

        討 論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流動人口的日益增加,如不對轄區居民進行有效的宣傳與健康教育,一旦發生傳染病疫情,將導致傳染病的蔓延,因此,針對各年齡層次的人進行有計劃的系統、規范的健康教育,對提高不同年齡、不同層次的人們的傳染病知識具有積極的意義。因此,采用各種形式開展預防傳染病知識教育是必需的和必要的。通過總結,認識到系統的傳染病知識健康教育有以下幾方面的意義,首先有利于患有傳染病的患者對傳染性的了解及防止傳染他人的意識。據相關文獻報道,90%的患者及家屬不了解消毒隔離方法及隔離時間、傳播途徑等,而且大多數患者得知患了傳染性疾病容易產生絕望情緒,不肯配合治療等,經過系統的健康教育后,消除了患者及家屬的恐懼心理,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從而積極配合治療[3]。

        進入21世紀,對諸如傳染性疾病等多種疾病的治療方式已從單純的治療轉變為以醫療、預防、保健相結合的模式。對轄區居民及傳染病患者進行針對性、系統的傳染病健康教育,不僅可提高患者的信心,對增強患者的道德意識、法制觀念、社會責任感均具有積極的意義。同時也可以使患者學會保護自己,也學會對他人負責[4,5]。傳染病再度肆虐的嚴峻現實,傳染性疾病仍然是發病率高、危險性大的疾病,時刻在威脅著人們。

        參考文獻

        1 黃哲梅,洪婉媚,李劍妮,等.傳染病患者疾病知識認知和健康教育需求調查及對策[J].現代臨床護,2005,4(2):37-38.

        2 林奕,李力,徐巖,等.肺結核患者的心理調查與護理干預研究[J].中國防癆雜志,2007,29(4):306-309.

        3 朱玉霞,彥文娟,王雅玲.醫務人員的職業防護健康教育效果評價[M].全國傳染病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2008:53.

        第8篇:腸道疾病預防知識范文

        【摘要】目的:分析高州市人群土源性線蟲感染情況,為防制土源性線蟲病提供科學依據。方法: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檢查腸道蠕蟲卵,3~12周歲兒童加做透明膠紙肛拭法檢查蟯蟲卵。結果:五年間共檢查5125人次,共檢查出感染者677人次,年平均感染率為13.21%。12周歲以下兒童透明膠紙肛拭法檢查623人次,蟯蟲感染者321人次,感染率為51.52%。結論:隨著農村飲用水和居住條件的明顯改善以及政府相關部門的重視與防治,我市人群中的土源性線蟲感染率呈下降趨勢,但感染率仍較高,重點人群土源性線蟲病防制亟待進一步重視。

        【關鍵詞】土源性線蟲病;感染率;防制

        2006~2010年,根據《全國土源性線蟲病監測方案》,國家CDC、廣東省CDC及茂名、高州市CDC在高州市長坡鎮舊城村委會開展了為期五年的土源性線蟲病監測工作。現將5年監測結果分析如下。

        1 監測內容與方法

        1.1 內容 鉤蟲、蛔蟲、鞭蟲及蟯蟲,檢查到其它蟲種一并登記。

        1.2 對象 年齡在3周歲以上的常住居民。

        1.3 方法 每年9~11月份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糞三檢),3~12周歲兒童加做透明膠紙肛拭法檢測蟯蟲卵。

        1.4 指標:鉤蟲、蛔蟲、鞭蟲分別計算感染率和感染度,蟯蟲計算感染率。

        2 質量控制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負責對承擔監測點工作任務的各級業務骨干進行技術培訓,對監測點工作進行督導檢查,并負責組織對監測點鏡檢結果進行復檢,嚴格控制鏡檢質量。

        3 監測結果

        3.1 基本情況 共檢測5125人次,其中男性2555人次,女性 2570人次;年齡在3~98歲之間;職業以農民為主,占每年受檢人數60%以上,其次為學生和學齡前兒童。

        3.2 感染情況 共檢查出感染者678人次,年平均感染率為13.21%。各年間感染率差別有統計學意義(=62.44,P

        4.1 性別分布 五年共監測男性2555次,女性2570人次,其中男性陽性率為8.38%,女性陽性率為14.12%。男女性感染率差別無統計學意義(=3.76,P>0.05)。男女感染率見表2。

        4.2 年齡分布情況 各年齡組感染率差別有統計學意義(=204.71,P

        4.3 職業分布情況 各職業人群間感染率(=137.54,P

        注:其他包括退休教師、幼師、教師、退休干部、個體戶、司機、售貨員、鄉醫、工人等

        4.4 文化程度分布情況 不同文化程度人群感染率差別有統計學意義(=11.76,P

        5 討論

        2006~2010年高州市長坡鎮舊城村人群腸道寄生蟲總體感染率為13.21%。雖然經過幾年的長坡土源性線蟲防治工作,該村的人群腸道寄生蟲感染率正穩步下降,但由于當地居民以種植業為主,養殖業為輔,農民仍以徒手操作為主,暴露感染土源性線蟲的風險很大,同時當地存在相當一部分未經無害化處理的廁所,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不同年齡組感染率分布以中老年為高,可能與青壯年外出打工,剩下中老年人在家務農有關,在調查過程中發現30歲以上人群對防治土源性線蟲感染方面的知識相當缺乏,隨著年齡遞增缺乏程度越嚴重,因此必須加強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2006~2010年監測范圍的兒童蟯蟲感染率高達51.52%,明顯高于1988~1992年的平均感染率12.39%(88/710),也高于2002年的寄生蟲調查的感染水平41.34 %(167/404),因此不能忽視兒童蟯蟲感染的防治工作。

        五年來,雖然每次監測后都及時反饋數據給當地村民,讓受感染村民自行服藥驅蟲,但由于受當地財政限制,五年來該村的群體驅蟲工作一直未能開展,也是我們無法判斷各年的感染者是新感染還是上年感染的延續。這可能是使當地感染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第9篇:腸道疾病預防知識范文

        1 材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疫情資料來源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的子系統《疾病監測報告管理系統》中東勝區乙類傳染病報告卡,人口資料來源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的子系統《疾病預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統》中東勝區人口數。

        1.2 病種分類

        根據傳播方式,將《疾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系統》中報告的乙類傳染病分為5類:呼吸道傳染病、腸道傳染病、自然疫源及蟲媒傳染病、血源及性傳播傳染病、新生兒破傷風。

        1.3 統計學分析

        運用流行病學方法,用Excel2003軟件建立數據庫并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疫情概況

        2.1.1 2006年~2010年共報告乙類傳染病17種6886例,年平均發病率為536.99/10萬,報告發病率以2006年最低為340.16/10萬,以后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2010達發病率達5年最高位為654.65/10萬(圖1)。5年報告死亡人數4例,年均死亡率為0.31/10萬,總病死率為0.06%。

        圖1 2006-2010年東勝區乙類傳染病發病

        2.1.2 5年傳染病總發病率居前5位的依次為乙肝(304.18/10萬)、肺結核(110.36/10萬)、梅毒(37.83/10萬)、麻疹(26.52/10萬)、淋病(19.89/10萬),總死亡率居前3位的依次為艾滋病(0.16/10萬)、乙肝(0.08/10萬)、肺結核(0.08/10萬),總病死率居前3位的依次為艾滋病(100%)、肺結核(0.07%)、乙肝(0.03%)。

        2.1.3 人群分布。性別分布:男女性別比為1.33/1。各年齡組均有發病,以15~54歲青壯年為主,占78.19%,14歲以下占報告發病數的5.52%,55歲以上占報告發病數的16.29%。職業分布以農民(占19.24%)為主,其后依次為工人(占13.11%)、家務及待業(占12.08%)、其他(占10.38%)。全年各月均有病例報告,3月和7月為發病高峰期(分別占19.51%和19.7%)。 地理分布以鄂爾多斯街和伊煤路報告人數較多,分別占全區病例的18.9%和15.5%。

        2.2 疾病分類分析(表1)

        2.2.1 呼吸道傳染病 報告病種為肺結核、麻疹、甲型H1N1流感、猩紅熱、百日咳、流腦。各年齡段均有發病,以15~49歲年齡段發病為主,占發病數的56.83%;職業以農民為主(占23.7%),其次為其他職業(占16.16%)和學生(占12.26%);全年各月均有發病,1~7月份發病率較高,其中1月份為發病高峰,占全年發病的12.15%。呼吸道傳染病前3為的病種是肺結核(1415例)、麻疹(339例)、猩紅熱(44例)和甲型H1N1流感(44例),分別占呼吸道傳染病的76.74%、18.38%、2.39%、2.39%。另外,流腦和百日咳各報告1例。呼吸道傳染病中肺結核發病一直是影響東勝區傳染病疫情總體態勢的最主要病種之一,2006年~2010年發病率均位居乙類傳染病發病的第2位。

        2.2.2 腸道傳染病 報告病種為痢疾、甲肝、肝炎(未分型)、戊肝,年均發病率為11.7/10萬。2006~2010年發病率總體較穩定,年齡以10~64歲(占75.5%)人群為主;職業以工人(占17.88%)、農民(占12.58%)、家務及待業(占11.92%)為主;全年各月均有發病,7~10月份(56.95%)形成明顯的發病高峰,3月份為全年發病數最底的月份,占全年發病的1.99%。位居腸道傳染病前3位的病種是痢疾(105例)、甲肝(24例)、肝炎(未分型)(21例),分別占腸道傳染病的69.54%、15.89%、13.91%。

        2.2.3 自然疫源和蟲媒傳染病 報告病種為布病、瘧疾、出血熱,5年共報告11例。其中布病9例,除2007年無病例報告外,其余年份病例平穩,均為散發。

        2.2.4 血源及性傳播傳染病 報告病種為艾滋病、乙肝、丙肝、淋病、梅毒,年均發病率為380.61/10萬。乙肝是影響東勝區傳染病疫情總體態勢的最主要病種之一,年均發病率為304.18/10萬,5年均位居乙類傳染病報告首位。丙肝以散發病例報告為主,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5年間共報告艾滋病病人2例,死亡2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1例,9例輸入性病例,占報告81.82%。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中文字幕 | 亚洲视频在线视频 | 一本正道久久网综合久久88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日韩欧美午夜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