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大樓網絡設計方案范文

        大樓網絡設計方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大樓網絡設計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大樓網絡設計方案

        第1篇:大樓網絡設計方案范文

        關鍵詞:校園網 規劃 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TP393.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6)11-0162-01

        近年來,某高職院校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應用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主動謀變,科學轉型,人才培養質量有了顯著提升,同時為了加快發展,于2015年征地800畝,開始建設新校區。新校園的網絡設施建設是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環節,其規劃及設計既要充分考慮與老校網絡的互聯互通,技術方案、設備選型又要適當超前規劃,考慮未來學校的長遠規劃。

        1 現狀與需求分析

        1.1 校園網絡現狀

        (1)網絡核心設備。目前該校的網絡核心設備主要是華為NE系列核心交換機組成,有少量采用h3c設備。華為NE系列交換機是具有三層交換功能的高端交換機,性能十分穩定。各網絡節點之間用高速光纖接入。服務器以采用IBM刀片服務器為主。

        (2)主干線路。目前,該高職院校的校園網主干線路為千兆,主干線路連接主交換機與二級交換機,二級交換是各網絡節點與桌面電腦之間,大部分為百兆,擬升級為千兆。

        (3)網絡覆蓋率及上網速度。該高職院校所有建筑單元均已覆蓋校園園,百分之百的公用電腦均已入網。學校網絡已接入中國教育教研骨干網絡。

        (4)網絡拓撲結構。該院校目前的網絡拓撲結構以集中式為主,結構比較合理,但是隨著校園網網絡用戶數量的不斷擴大,現有的網絡負載量急劇增長,擴容十分必要。具體拓撲結構如圖1所示。

        1.2 新校園網絡建設需求

        該高職院校新校區目前在校生10000人,預計2020年要達到15000人的規模。教工用戶穩定在2000人左右。新校區按照電工、電子、機械、人文等專業群劃分為四個教學功能區,電工與電子專業集群共用實驗樓,機械與數控等專業共用一個實驗樓。

        2 新校區網絡設計原則

        新校區網絡建設與新校區基礎設施建設遵循同步設計、有序施工原則。在新校區土建方案中即考慮網絡管線設計,確定好核心點和匯聚點的位置、接入接式。網絡建設與中心機房建設同步進行,遵循一個數據標準。

        3 系統總體方案設計

        3.1 網絡拓撲結構設計

        該院校網絡拓撲設計考慮兩種方案:

        (1)星型結構。以圖文信息大樓為中心,兩臺核心交換設備構成核心層;文科組團、理工組團二、生活區、各建一個匯聚點,學生公寓設置3個匯聚點,以上7個匯聚點用雙鏈路接入核心層構成匯聚層;每個建筑體接入臨近匯聚點,構成接入層。網絡中心設在核心層圖文信息大樓中。

        (2)環型結構。以圖文信息中心、文科組團、理工組團二、學生公寓四點建立一核心環,用雙鏈路連接保證可靠性,該環構成核心層。在公共教學組團、文科組團、理工組團一、理工組團二、生活區各設置一個匯聚點、學生公寓區設置三個匯聚點,各匯聚點用雙鏈路平均接入核心環結點構成匯聚層,保證負載平衡。每個建筑體接入臨近匯聚點,構成接入層。網絡中心設在核心環上圖文信息大樓中。

        經與新校區建設指揮部協商,并征求施工方及專家的意見,確定該高職院校新校區網絡設計方案采用兩種方案結合的方式進行。即在網絡主干布線時采用第二種方案,在二級結點之間采用第二方案。

        3.2 新、老校園網絡接入

        由于該高職院校新、舊校區物理上相隔較遠,自成一體。在新校區網絡設計時,必須考慮租用第三方運營商線路。本院校租用了電信的萬兆級裸光纖,用以新、舊校區高速數據交互的需要。新校區的校園網與中國教育科研網的連接復用老校區的出口。

        3.3 網絡安全保證

        (1)建立電子身份體系。以該校一卡通管理為依托,為該校每一個學生建立一個網絡身份證,并與教工用戶使用不同的密鑰系統。實行“集中授權、統一認證”,保證用戶身份的真實性、唯一性和權威性。用戶密鑰采用硬件、軟件加密系統,并引入口令卡技術,確保用戶個人的信息安全。

        (2)網絡安全系統。網絡安全系統主要有硬件防護和軟件防護組成。該高職院校硬件防護主要是在校心交換上布設了內外網隔離網閘、防火墻,在網絡服務器部設入侵檢測系統及資源管理系統,實時監測服務器CPU、內存、磁盤陣列的資源負載情況;軟件防護主要購買了綠盟病毒防護系統、安捷數據庫訪問審計系統。從硬件、軟件兩方面建立了該高職院校的校園網網絡安全防護體系。

        4 結語

        本論文主要結合某高職院校新校區的建筑部局,對該高職院校新校區的網絡建設需求進行了分析,并給出了新校區網絡拓撲的兩種方案,最后采用兩種方案融合進行的思路,充分考慮了未來新校區網絡建設的發展需求。網絡安全是網絡規劃與設計中需要考慮的重要內容。本論文也給出了該高職院校網絡安全保障的建設內容,包括建立電子身份體系、防火墻、入侵檢測、病毒防護、VPN等安全系統和網管系統,并給出了該高職院校網絡安全的防護結構示意圖。本論文的研究對于大學新、老校園的網絡建設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參考文獻

        [1]周蘇,王文.高職院校數字化校園的規劃及其網絡系統的設計[J].信息化建設,2015.

        第2篇:大樓網絡設計方案范文

        關鍵詞:智能樓宇;安防系統;設計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 A

        隨著網絡技術的成熟和發展,網絡化、智能化樓宇的概念也逐步成為人們選擇辦公場所和衡量居住環境是否方便的一個重要因素。智能樓宇具有高效,節能,安全,便利的特點。作為一個涉及計算機技術,自動化技術,通訊技術,土建技術等很多技術環節的建筑工程,設計必須要統籌兼顧,才能有效的完成智能樓宇的建設,保證樓宇質量和居住體驗.

        一.安防監控系統設計概述

        樓宇視頻監控已經越來越普遍化了,但是如何對樓宇視頻監控的設計和標準規范,需要進行妥善的設計,監控設計中,視頻監控方案是比較合適的選擇,應保證設計系統具有良好的兼容性、靈活性和人性化的操作界面。

        智能樓宇監控主要對于人員通道,門禁系統進行監控,對于監控點的設置,要保證監控范圍較大,效果較好,保證安防系統的全面覆蓋,不能出現遺漏,造成安全漏洞。同時,應設置主監控中心,采用智能網絡監控主機為該系統的中樞設備。在主監控中心定位的情況下,設計多個虛擬網絡分控點,在辦公大樓內部局域網涉及到的任一部門的計算機,就可通過該網絡與主監控中心相聯,經過主機端授權后,可隨意調看系統中任一畫面,實現分控的目的。這種方式建立的樓宇視頻監控系統,充分利用大樓內網絡的資源;充分發揮了網絡的優勢。利用網絡進行網絡監控的優勢不僅僅是實現分控的目的,其最大的優勢是為了將來大樓內監控點擴展,將所有分散監控點通過網絡建立虛擬的網絡總控中心,實現一點對多點,多點對一點,多點對多點。

        在設計中,應根據大樓的現場實際情況,對樓宇視頻監控系統進行全面規劃,總體設計以高新技術為主,本著“力求保證系統先進、實用、安全、可靠、經濟、易擴展、易維護和高性價比”的原則,進行設計。

        大樓一般是一個工作進出人員復雜、流動量大的工作場所,24小時全天候隨時都可能突發事件,特別是近年來各種大樓案件時有發生,如工作人員的人身財產安全、工作內部人員進行偷竊、甚至不法分子進入大樓重要地方進行偷竊財物或貴重物品等;大樓自身安全的突發性很難預測等特點。所以,針對大樓的特別工作區域(過道)安裝相應的安防系統是很有必要的,如對于重要區及財務室、會議室和重要過道和安全出口應裝上監控系統,如有隱情發生,第一時間作出第一反應;既有利于辦公大樓的規范化管理。同時,將工作人員工作過程錄像保存,有助于解決工作糾紛,分清責任。

        二.智能樓宇安防監控系統的設計

        樓宇安防監控系統是大樓建設的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大樓安全、智能化管理的體現,對于監督工作人員的工作,提高工作人員辦公效率,保護辦公大樓人員的人身安全及大樓財產,具有重要意義。

        智能樓宇監控系統設計方案應貫徹智能化、現代化、數字化與網絡化相結合的特點,集先進的數字監控與成熟穩定的網絡監控于一體,才能有效滿足樓宇對安防系統設計的需求。

        1.安防系統的視頻監控設備,應保證視頻碼流幀間壓縮方式的穩定,保證能夠監控到高質量、全運動、全色彩的活動圖像,具備較高的圖像壓縮處理技術,每路每秒在25幀左右,圖像清晰,色彩逼真。

        安防監控系統主機通過圖像采集卡把前端攝像機采集的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進行壓縮,壓縮的數字信號進入硬盤錄像系統,存儲至硬盤中,作為資料保存。要查看錄像資料時,可根據時間、地點、攝像機編號的不同進行回放,因此,在設計過程中,視頻監控的文件保存應設置專門的硬盤,按照時間命名錄像文件名,并存放在以攝像機通道號為文件夾的目錄中,方便光盤刻錄來保存錄像文件。對于安防系統,應設置多重權限密碼,保證不被未授權的接入破壞,影響樓宇安全。設置較多的分控點,盡量減少監控點數量和地域的限制。

        大樓是集辦公公共場所。人防、技防相結合,防范是重中之重首要任務。所以,必須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智能樓宇視頻監控系統來確保證整個大樓的安全。

        在設計中,對于安防監控設備的安放位置,應注重位置的有效性和覆蓋面積。對于重要區域,如主要通道口,進行重點布控。根據使用要求不同,參照防護級別的規定,進行安全防范系統布防,同時為了夜間防盜,所有的攝像機均應使用高清晰度紅外彩色攝像機。

        在設計中,應采取“總體規劃,分步實施,水平布線盡量到位”的設計原則,進行科學設計,精心組織設計方案,規范化設計管理。保證材料品質、保證設計和安裝工藝等方面有一套嚴格的管理體制,安排技術實力雄厚和工程經驗豐富的綜合布線專業人員記性設計指導。樓宇視頻監控系統所敷設的視頻線纜、電源線纜、控制線纜,應具有良好的抗干擾性和防護性,避免信號干擾。在設計線纜布線方式時選擇最容易布放線的路徑的同時也以最短的距離為原則,同時把視頻線纜與電源線纜用線卡綁好;采用隱蔽式布線是比較好的設計方案。在外面的線纜均用線槽隱蔽起來保護好;采用標準的綜合布線進行設計施工。

        樓宇視頻監控系統的中心控制室一般設計在保衛處。中心監控室設備較多,且環境要求較高,應保持室內的整潔,敷設在中心控制室的視頻線纜和電源線纜如果沒有合理的規劃,勢必給將來的系統安全和維護帶來一定的麻煩。所以一般采用橋架把所有電纜統一防護,即不影響室內的美觀,又確保系統安全。為了確保監控系統正常穩定工作,系統供電應采用配電箱集中供電方式,主干采用AC 220V 供電,在攝像機前端采用變壓器供電。中心控制室內必須光線充足,其照度應不小于300LUX;控制室的其他設備和金屬外殼必須做好等電位連接,以確保控制室內的人身和設備安全。

        2.門禁系統的設計。在安防系統設計中,門禁系統的作用是對于門區通行人員權限的控制,能夠有效保證樓宇安全,避免危險人員的進入,造成經濟損失。

        在設計中,保證門禁系統與監控系統的聯動,在監控發現異常情況時,能夠及時處理門禁權限,保證出現意外時門禁的開放通行或者完全鎖閉。

        智能門禁系統由系統軟件,門禁控制器,讀卡器和電鎖等周邊設備等幾部分組成。門禁控制器是智能門禁系統的核心設備,智能門禁控制器分為一體單門控制器、分體單門控制器、兩門控制器和四門控制器等幾種。讀卡器是門禁系統的前端采集設備,針對卡片讀卡頻率的不同,有ID卡讀卡器和IC卡讀卡器等。電鎖是門禁系統的執行機構,門禁系統可以應支持持磁力鎖、電控鎖、電插鎖、陰極鎖扣等各種電子鎖具,同時可以控制自動伸縮門等電動門。

        結束語

        安防監控系統作為智能樓宇的安全屏障,是現代智能建筑安全防范系統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而隨著科技的進步,安防監控系統在不同類型建筑中的應用也各不相同,針對各個智能樓宇的特性,集成聯動設計安防監控,將成為一種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李蘇.視頻傳輸技術在智能樓宇視頻監控中的應用[j].中國安防.2008(12)

        [2]王利芬.樓宇監控大聯網時代[j].領航.2010(6)

        第3篇:大樓網絡設計方案范文

        一、前言

        新區公安局作為新區重要的公安部門,其信息化應用水平將直接影響到公安工作的及時性、準確性及保密性。因此,在規劃和設計綜合布線系統時,必須充分考慮計算機信息網絡系統、語音通信系統及各智能子系統對綜合布線系統的要求,力求把綜合布線系統建設成一個可靠、開放、高帶寬、可擴展并滿足未來發展需要的系統。

        二、系統的建設目標

        新區公安局辦公大樓樓層總數為13層,其中地上11層,地下2層。大樓綜合布線系統作為語音、數據及圖像通信等系統的傳輸媒介,要求能夠滿足對通信自動化、辦公自動化等系統信息傳輸的需求,提供大樓各種業務網絡的高速可靠的連接通道。

        三、系統的設計原則

        本設計以行業標準及作為設計依據,并結合最終用戶的要求及建筑樓層的分布情況,用最佳設計方案體現最高的性能價格比,是本方案設計的指導思想,也是本方案設計的基本出發點和追求的目標。

        四、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

        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SCS)是樓宇和園區范圍內,在統一的傳輸介質上建立的可以連接電話、計算機、會議電視和監視電視等設備的結構化的信息傳輸系統。

        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分為六個子系統:建筑群子系統、垂直子系統、水平子系統、管理子系統、設備間子系統和工作區子系統。

        五、大樓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設計

        (一)總體結構

        新區公安局大樓包括地下二層,地上十一層。地上每層設獨立配線間,管理本層的水平電纜,地下二層的信息點由首層的配線間管理。

        數據中心設在首層的計算機房,語音中心設在首層通信機房。

        分配線間設有19”標準機柜用作配線柜,所有線纜管理器件都為19”機柜式安裝,方便管理,光纜也端接在19”配線柜上。水平和垂直線纜端接在不同的配線架上,分別標注清楚,通過跳線進行連通,或通過標準跳線聯入設備。

        水平布線系統采用六類非屏蔽雙絞線、六類模塊及光模塊;垂直子系統采用12芯、6芯和8芯多模光纖作為數據主干;語音主干為五類大對數線纜。

        本布線系統主要由工作區子系統、水平子系統、管理子系統、垂直子系統和設備間子系統等部分組成。

        (二)工作區子系統

        工作區子系統由安裝在各工作區的國際標準信息插座及面板組成。電源插座和信息插座的水平間距為300mm,距地面300mm。

        數據信息插座全部采用AMP 1375055-1信息模塊,為8針RJ45插座;語音信息插座采用拓貿隆T5051模塊;信息插座的面板采用AMP 86式方形雙口面板1427003-2,并提供話音/數據識別符號。

        (三)水平子系統

        水平子系統是連接管理子系統到工作區子系統之間的連線。包括水平布線、電纜終結及交換。為保證網絡的先進性、靈活互換性,為未來高帶寬需求預留容量,大樓的數據水平傳輸介質采用能夠確保高速數據傳輸的AMP六類1427254-6 UTP雙絞線,語音水平傳輸介質采用拓貿隆五類T-5001 4芯雙絞線。

        (四)管理子系統

        管理子系統放置通信布線設備,用來對線纜提供端接和跳接線管理,包括水平、主干布線系統的終結和主干的交換。管理子系統對各種信息提供一種流向管理,使某種信息流通過結構化布線系統到達相應的控制和交換設備。

        水平雙絞線及垂直主干備用雙絞線線纜均端接到雙絞線配線架上,該配線架的數量應根據信息點端口數量、主干備用雙絞線纜的對數 、一定的冗余量來定,以達到最大的靈活性。

        地上每層設一個配線間,共十一個配線間。端接水平、垂直線纜的語音、數據配線架、光纖配線架都安裝在配線間的19”標準機柜里;數據系統雙絞線端接在24口配線架上,語音系統水平和垂直線纜均端接在科龍電話配線架上;光纖均端接在機架式光纖接續箱內,且根據光纖所連的網絡種類不同(如公安網、互聯網、業務專網),應單獨熔接到各自獨立的光纖接續箱內。配線間內的機柜除安裝配線設備,還應為網絡設備預留空間。根據設備數量為每個配線間配置足夠的19”標準機柜。

        數據配線架采用AMP 1375014-2 24口六類模塊配線架。AMP 1375014-2六類模塊超群的性能參數超越了所有六類標準中的規定,提供業界最高性能的UTP線纜的數據傳輸速度。同時根據數據信息點數量的1/2配備六類RJ45-RJ45雙絞線跳線。語音配線架按照樓層語音信息點的數量,采用科隆150對或100對的電話配線架。光纖接續箱內光纖的熔接均采用FC耦合器和接頭,端口按光纜芯數1:1配置。

        (五)垂直子系統

        垂直子系統指從各樓層的分配線間配線架(IDF)接到樓內各主設備間配線架(MDF)的光纖和六類雙絞線、五類大對數UTP電話線纜。

        作為整個布線系統的主干部分,在材料選擇方面應在滿足當前應用需要的同時,充分考慮線路的冗余備份及未來幾年系統的升級發展需要。本方案中,設計網絡的主干采用12芯、8芯和6芯多模光纖,并利用六類雙絞線備份。語音的主干采用50對五類大對數電纜。

        (六)設備間子系統

        本布線系統的主設備間(即語音機房、數據機房)設在一樓,管理著整個大樓的數據和語音(電話)信息點 ,各樓層的語音、數據信息點通過各個管理子系統接入主設備間。主設備間放置了大樓的總配線架(包括語音總配線架、各數據網數據總配線架)、電信設備和計算機網絡設備。

        各數據機房機架式光纖接續箱安裝于19”標準機柜內,按實際光纖數量分別選用24口、72口、96口的抽屜式光纖接續箱。

        數據機房的雙絞線配線架選用AMP 1375014-2 24口六類模塊配線架,用于端接預留的各樓層光纖主干線路的備用雙絞線,安裝于19”標準機柜內。

        語音主配線架負責匯總和管理所有語音信息點,電話線進戶按要求以1000對考慮,使用一臺2000回線的電話回線箱。

        從電信部門進入的電話外線通過光纖接入設備機房的程控交換機,然后從程控交換機通過大對數電纜接入電話回線箱,與樓層語音配線架進行跳接,以便開通各個房間電話信息點。

        六、結束語

        第4篇:大樓網絡設計方案范文

        關鍵詞:交通指揮中心 標志性建筑 現代技術

        Abstract: In the schematic design of Xian Traffic Control Center, the modern function should be firstly provided. By combination of the functional elements,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 and the landmark can be obtained on the building elevation.

        Keywords: Traffic control center landmark modern technology

        中圖分類號:Tu24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8537(2002)06-0022-03

        近年來,西安的城市交通事業得到飛速發展,廣大交通干警企盼有一座與其發展相適應的交通指揮樓,成為西安市的交通形象窗口和標志性建筑,展示交警的雄姿。本方案試圖從這方面尋找這個特征形象。

        規模及場地位置

        西安交通指揮中心大樓是一座現代高科技智能建筑,建筑面積為59 600m2,25層。建筑擬建于西安市西高新技術開發區以東,西斜七路與太白南路交叉路口的西南角。場地為東西長約104m,南北長約235m,呈不規則的“一”字形,地勢平坦,交通便利。從太白南路向西5min可進入西安西高新技術開發區,往東南是西安電子園,西安南郊高校文化區和長安科技園區。該建筑用地24 417.7m2,基地的南面有在建的兩棟高層建筑。因此,西安交通指揮中心大樓的建設場地是地處西安市區現代文化和現代科技的氛圍中,占據著西安高科技發展前沿的重要位置,這為大樓的形象定位提供了依據。

        規劃布局及空間組織

        該方案設計由25層塔樓和4層裙房組成,總平面布局沿西斜七路和太白南路呈“L”形布置。根據城市規劃的要求,建筑沿太白南路后退20m,沿西斜七路后退10m。在總體布置上重點處理好大樓與城市環境的關系,大樓內部與城市道路的關系。因建筑物退紅線,形成樓前較大的廣場,避免主樓對人行道的壓迫感。對有效疏散人流,創造出良好的外部空間,使建筑空間與市區及行人的聯系形成更高的層次。沿街立面的處理手法主樓與裙房一氣呵成,增加了整體氣勢,可令行人更容易覺察和欣賞設計。大樓的人流主入口面向西斜七路布置,在門前設廣場作地面臨時停車場。沿太白南路設輔助入口(商場入口),因是城市主干道,方便了商業活動。汽車的主入口面向西斜七路,一側可從坡道進入地下車庫,汽車出口在大樓西側的消防通道,通向太白南路,地下車庫出口也在一側,行車路線為順時針流線,與城市交通流向一致,保證快速疏散,暢通車流。

        建筑平面設計

        ⒈功能分區

        西安交通指揮中心大樓是一個功能多,體量大的綜合性建筑物。眾多的交警辦公、會議、就餐以及交通指揮上的自控、網絡、通信、廣播、電視監控、衛星定位和直升機空中指揮的快速反應系統,組成了這個龐大的建筑物主題,集中體現了現代交通指揮中的高科技碩果。為了保證將這些功能空間有序的組合,方便每一項功能的獨立使用。在設計中我們將辦公中對公眾市民服務、千人會堂、公共用餐、大屏幕交通指揮中心以及相應的技術層和商業用房等在使用功能上有大空間要求的,集中設在四層裙房,四層頂由于功能要求形成不同層高,處理成圓弧的波形屋蓋。主樓為交警提供交通信息的傳遞、決策、指令、電腦網絡以及衛星通信、直升飛機停機坪等。因停機空間要求將指揮塔和設備層布置在南端,立面用圓弧劃分,使主樓頂部在空間上爭取到一個符合規范要求的直升機停機坪。由于平面結合了功能上在建筑空間的組合,從而派生出獨特的功能形象,它不需要去抽象表述,給人表現為直覺的體驗,自然的流露,是物質與形式的辯證統一。建筑功能同形象的完美結合,使建筑的整體迸發出現代技術的信息。

        ⒉內部組織

        以貫通主樓東北兩個主要入口進行劃分,南側裙房內有對公眾服務的聯合辦公廳、大屏幕交通指揮中心大廳及交警的千人會堂,東側為大樓的主入口,北入口為商用房及支隊辦公入口。建筑功能按垂直方向水平劃分,使其明確、清晰、適用。

        ⒊各層平面布置

        1層:交通指揮中心大堂、接待、聯合辦公廳、商業用房、消控中心、設備用房。

        2層:交通管理辦公室、聯合辦公廳、交通展示廳(位于大堂回廊上)、商業用房、大屏幕交通指揮廳及設備控制用房。

        3層:辦公室、中小會議室、大屏幕上空。

        5~24層:除8層設有8套兩套間的首長辦公室和小會議室外其余為干警及支隊辦公室、配套設備用房。

        25層:直升機停機坪(30m×40m)、指揮塔、候機房、值班室、設備機房。

        地下1層:交通干警停車庫。

        地下2層:平戰結合的六級人防地下車庫。

        地下3層:設備層。

        立面的形象創意

        方案的立面創意,是一種擺脫傳統形式,追求變化的新型建筑。設計依據大樓所處的位置,將立面形式定位在西安科技文化的高制點上。對建筑立面的處理試圖賦予在視覺上的回應,叫人一眼就感覺到西安交通指揮中心大樓有一種獨特的立面標志形象。它不同于普通辦公樓,而是通過現代建筑功能入手,用層層鋼架托起的大樓通信塔,直升飛機停機坪,來作為現代交通指揮中心大樓建筑立面構圖中主要特征符號,組成交通指揮樓的標志,反映現代科技的美感和建筑時代感。立面上圓弧的運用,達到靜中求動來聯想交通中的汽車輪,圓弧與車輪鋸齒紋樣的疊加,高技派手法,線條流暢、飽滿,體現力量與張力,限制與引導,這是交通指揮的動感和交通疏導的比喻,恰當隱喻著在交通指揮實際中所具有的動態和約束。用弧線的放(動),鋸齒形鋼構的收(停),這一動一靜達到動態中均衡。用圓弧、直線作構圖中母題,貫穿到主樓與裙房中,從立面到平面,方圓相濟,重復與重構,使建筑在形態上充分與功能結合與環境結合,表達建筑藝術的個性和城市道路、城市環境的親和關系,形成剛柔的沖突美。西安交通指揮中心大樓的建筑立面方案就是這樣處處表現出瀟灑與不凡,明快與大方。那沖入云霄的發射塔、直升機平臺融入立面中,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震撼感,豐富了立面構圖,傳達出時代的信息,為西安的城市建筑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作者單位:機械工業部第十一設計研究院

        收稿日期:2001年6月

        西安交通指揮中心總平面

        二十五層

        標準層

        八層平面

        西安交通指揮中心大樓效果圖

        沿太白南路立面

        西安交通指揮中心大樓鳥瞰

        一層平面

        1.指揮中心接待大堂 2.門廳 3.物流廳 4.門衛 5.接待室

        第5篇:大樓網絡設計方案范文

        本文從設計需求、設計理念、設計方案等方面進行闡述,著重描述濱海行政辦公大樓中報告廳的擴聲系統,數字會議系統以及視頻會議系統設計和具體施工方案。

        關鍵詞:現代化辦公,音視頻系統,報告廳

        Abstract: the administrative office building binhai new modernization as office building, audio and video system configuration of the lecture to meet the needs of modern enterprise office, bring convenience to users in the case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needs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operation, energy-saving, maintenance costs, investment and extensible performance as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f the situation.

        This article from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design concept, design scheme of aspects, focusing on the administrative office building binhai in the lecture hall amplification system, digital conference system and video conference system design and the construction plan.

        Key words: the modern office, av system, the lecture hall

        中圖分類號:C2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一、課題方案與具體設計

        設計要求

        設計定位

        濱海行政辦公大樓作,是現代化的綜合會議中心,是高起點、高層次的文化綜合體;也是報告、中小型會議和演出等各種活動的主要場所,為了能夠更好的完成設計工作,必須首先考慮報告廳使用功能定位,該行政辦公大樓報告廳具備以下使用功能:

        設計原則

        此次濱海行政辦公大樓報告廳音視頻系統設計著重于先進性、通用性、可靠性、經濟性原則,設計時可以從已建會議行政中心中吸取經驗,突出自身特點,形成獨特的風格。

        設計思想

        行政辦公大樓的報告廳主要是會議的需要,兼顧小型文娛演出功能。所有的設計都以這個思想作為設計總原則。

        系統設計

        報告廳智能AV系統為本次項目的重點系統,不僅要滿足會議報告、會議培訓的基本功能,同時也要滿足內部的文娛演出活動。分為多功能擴聲系統、錄像系統、視頻顯示系統、中央控制系統、舞臺燈光系統以及舞臺機械和舞臺幕布系統七個子系統。預留同聲傳譯系統管線,為以后升級作準備。

        報告廳智能AV系統設計的特點:

        (1)混音部分采用當前先進的YAMAHA數字媒體矩陣處理器,帶擴展輸入輸出模塊。

        (2)擴聲采用Hi-Fi影院式模式,音箱選用德國d&b高質量揚聲器系統。

        (3)主席講臺設置固定安裝電容鵝頸式拾音話筒,觀眾區設置無線手持話筒。

        (4)會議影像資料與音頻同步顯示。

        (5)視頻投影機采用隱藏于天花內安裝的方式,并受中控系統智能控制。

        (6)音視頻設備的管理和控制采用中央控制系統的無線觸摸屏來操控的方式。

        揚聲器系統設計

        在報告廳擴聲設計中首先需要保證揚聲器的覆蓋范圍是否合理,如覆蓋區域是否偏小,如偏小就會造成部分區域直達聲覆蓋不到,從而導致語言清晰度下降的問題;是否偏大,偏大則會造成墻面、天花等處的反射聲增加,從而導致聲場復雜,音質下降等問題。其次,需要保證聽音區域內聲壓達到使用要求,且前后場的聲壓均勻,這都需要對揚聲器組的水平覆蓋角度和垂直覆蓋角度進行細致、精確的調整才能做到。

        報告廳舞臺擴聲的觀眾廳揚聲器系統設計根據以上原則進行設計,觀眾廳擴聲系統包括近場揚聲器組,遠場揚聲器組和輔助環繞揚聲器組。

        揚聲器的覆蓋效果如下圖:

        經EASE4.1聲場模擬驗證,完全能達到GB50371-2006《廳堂擴聲系統設計規范》中演出類擴聲一級標準。

        功放系統的設計

        設計中,為了保證功放更有力度的驅動揚聲器,功放選用與音箱配套的d&bDA12功放。D12功放專為d&b音箱設計。

        d&b D12雙通道功放的內置的數字信號處理器(DSP),具有特殊的揚聲器控制功能。

        音頻處理系統的設計

        擴聲系統的音頻處理選用可單機使用,也可通過網絡遠程控制的日本YAMAHADME24N數字媒體矩陣處理器,音頻傳輸采用,根據輸入通道的多少可增加相應的輸入擴展模塊。使用方便,通過與PC聯機能實現實時監視系統運行狀態和操控系統參數。因采用網絡傳輸Cobra Net協議方式,能實現與多功能廳的數字管理混音器聯機來交換音頻數據。

        話筒及音源設備的選用

        報告廳會議時主要為主席臺報告型會議,即在主席臺位置設置會議話筒,觀眾區不參與發言。會議話筒在主席臺位置設計為8席,手持話筒為1套。

        同聲傳譯系統

        預留同聲傳譯系統管線,為系統以后升級做準備。

        錄像系統

        濱海行政辦公大樓報告廳錄像設備設置一套,采用流動的方式。

        視頻系統

        方案中在報告廳主席臺后墻上安裝一副250寸電動玻珠幕,一臺8000ANSI流明亮度的DLP雙燈工程投影機。投影顯示的信號由DVD機的VIDEO信號、主席臺桌的電腦RGB信號組成。多路的視頻和VIDEO信號的切換輸出通過中控系統對RGB矩陣的控制來實現。投影機的安裝采用電動升降方式。

        中控系統

        在本方案中選用美國CRESTRONCP2E網絡型智能控制系統。

        采用一個9.7”無線彩色觸摸屏IPAD2控制報告廳內的所有電氣設備,包括控制投影機開關、影音設備播放、RGB矩陣信號切換,擴聲系統開關,以及會場內的燈光照明等。簡單明確的中文界面,只需用手輕觸觸摸屏上相應的界面,系統就會自動幫你實現你所想做的功能。采用中央集成控制系統大大簡化了操作過程。控制方式分析:

        因為所有的設備都受到控制,所以能夠實現客戶所要求的對各個設備都進行控制;對燈光、影音系統進行預設及調整;通過控制RGB矩陣,可以實現將所有的音視頻切換到會議室的所有音視頻輸出設備上。

        總結

        多媒體智能會議系統將高質量的音頻、視頻和諸多智能特性緊密結合在一起,通過數字信號處理、壓縮編碼技術和網絡數據傳輸等新技術的融入,實現更多、更齊全的音視頻傳輸、信息傳輸、數據傳輸功能。在中央控制系統統一集中控制管理下,將各種相關子系統有機地集成在一起,形成的一個智能的完整的會議系統,實現了自動化的智能集成控制,從而大大提高了會議的效率,提高了會議場所的檔次。

        參考文獻

        有關技術要求和參照的主要標準和規范如下:

        《廳堂擴聲特性測量方法》GB/T4959-1995

        《擴聲系統設備互連用連接器的應用》GB/T14197-93

        《擴聲系統設備互連的優選配接值》GB/T14947-94

        《廳堂擴聲系統設計規范》GB50371-2006

        第6篇:大樓網絡設計方案范文

        關鍵詞:智能建筑;智能大樓;基本模型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s used widely in all aspects production of life.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is a comprehensive concept,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common intelligent buildings,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Key words: intelligent building; intelligent building; basic model

        中圖分類號TU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隨著信息時代的不斷發展,智能化大樓的建設在不斷提高,由早期單一獨立的電視、電話、寬帶、閉路電視監控等系統,已經發展到一個更高的階段。隨著計算機(包括硬件、軟件和網絡等)技術、通信技術和控制技術的突飛猛進,使得各種高新技術產品得以在大樓中廣泛應用。

        國家建設部辦公室對于智能化大樓提出了一個基本概念:“大樓智能化是利用4C(即計算機、通信與網絡、自控和IC卡),通過有效的傳輸網絡,將多元的信息服務與管理、物業管理與安防、大樓智能化集成,為大樓的服務與管理提供高技術的智能化手段,以期實現快捷高效的超值服務與管理,提供安全舒適的辦公環境”。隨著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的不斷躍進,這一基本概念也將會有所變化。

        1、智能大樓的基本模型

        智能大樓代表著對物業自動化的需求,最基本的實現樓宇控制的自動化BA、樓宇通訊自動化CA和辦公自動化OA。但更重要的是應以信息集成為核心,能夠連接所有與之相關的對象,并根據需要綜合地相互作用,以實現整體的目標。

        最新的技術是將智能大樓信息集成建立在建筑物內部網的基礎上,通過web服務器和瀏覽器技術來實現整個網絡上的信息交互,綜合與共享,實現統一的人機界面和跨平臺的數據庫訪問,因此能夠做到局域和遠程信息的實時監控,綜合共享數據資源,對全局事件做出快速處理和一體化的科學管理。智能大樓雖然獨領,給人們的辦公與居家生活帶來許多方便,但在21世紀,以計算機和網絡為代表的信息產業發展強勁,并正在與通信企業和消費類電子產業相結合,邁入數字會聚及計算機網絡、有線電視網絡、電信網絡三網合一的時代,信息產業正帶領各種自動化系統進行著新一輪的產業革命。

        2、智能大樓的組成結構和特點

        智能大樓是以大樓形式出現的智能型建筑,故也被稱為智能化大樓。智能大樓有助于大

        樓開發商、物業管理公司和業主達到節省費用、舒適方便、安全、有長期發展靈活性和市場

        價值的目標。智能大樓的基本特點是實現了下列三個方面的自動化功能。

        2.1 樓宇自動化功能 樓宇自動化功能指建筑物本身應具備的自動化控制功能,包括感知、判斷、決策、反應、執行的自動化過程,能夠保證大樓運行辦公必備的配電、照明、空調、供熱制冷、通風、電梯、以及消防系統、保安監控系統、提供有效安全的物業管理,達到最大限度的節能和對各類報警信號的快速反應。從管理體制和安全性等方面因素考慮,樓宇自動化系統又可細分為多個系統,如機電設備自動化系統,消防報警系統,安全防范系統,也有人稱為綜合保安系統(SPS)。

        2.2 通信系統的自動化 通信系統的自動化是指建筑物本身應具備的通訊能力。為在該大樓工作的用戶提供易于連接方便、快速的各類通信服務,暢通的音頻電話、數字信號、視頻圖像、衛星通信等各類傳輸渠道。它包括建筑物內的局域網和對外聯絡的廣域網及遠程網。通信網絡正在向著數字化、綜合化、寬帶化、智能化和個人化方向發展。

        2.3 辦公業務的自動化 辦公業務的自動化是為最終使用者所具體應用的自動化功能。它提供包括各類網絡應用在內的飽含創意的工作場所和富于思維性的創造空間,創造出高效有序及安逸舒適的工作條件,為大樓內用戶的信息檢索與分析、智能化決策、電子商務等業務工作提供方便。實現建筑物自動化和智能化的龍骨是大樓的綜合布線系統,它破除了以往存在于語音傳輸和數據傳輸的界限,使這兩類不同的信號能通過技術上的進步與飛躍,而共同在同一條線路中傳輸,這既為智慧大樓提供了物理基礎,也與代表未來發展方向的綜合業務數據網絡工SDN的傳輸需求相結合。以計算機網絡為核心的通信網絡則是實現智能化大樓的橋梁。智能化大樓的中心是以計算機為主的控制管理中心,它通過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與各種終端,如通信終端(電話、電腦、傳真和數據采集等)和傳感終端(如煙霧、壓力、溫度、濕度傳感等)相連接,“感知”建筑物內各個空間的“信息”,并通過計算機處理給出相應的對策,再通過通信終端或控制終端(如步進電機、閥門、電子鎖或開關等)給出相應的反應,使得該建筑好像具有“智能”,這樣建筑物內的所有設施都實行按需控制,提高了建筑物的管理和使用效率,降低了耗能。

        3、智能化大樓的系統規劃

        在明確建設的目的后,將進入真正的實施階段,規范化的實施能夠確保智能化系統工程順利的運行。從系統規劃、建議方案、設計方案到深化設計,而后進行施工、安裝、調試,最終到系統的穩定運行,整個過程都需要其規范化的操作實施。大樓智能化系統工程的建設,是以綜合布線為基礎,將各個子系統高效穩定的集成在一起。

        3.1 安全自動化

        3.1.1 閉路電視監控系統。大樓的閉路電視監控系統包括室內室外兩個部分。室內需要防護的區域可以包括電梯前室、電梯內、通往天臺的通道口、通往地下車庫的通道口、地下停車場等位置;室外需要防護的區域可以包括大樓的出入口、大樓四周、大樓內主要街道和其它隱蔽位置。攝像機采用普通攝像機與紅外攝像機,定點攝像機與動點攝像機相結合的布放方式,可采用全實時錄像,確保大樓安全。

        3.1.2 防盜報警系統。在樓內安裝雙鑒探測器、報警的按鈕、門磁等設備,當有報警發生時,將信號傳至大樓控制中心,大樓控制中心值班人員可立即趕赴現場進行處理。雙鑒探測器可設置于一些重要房間,報警按鈕設置于隱蔽并方便人員使用的地方。

        3.1.3 門禁系統。在大樓各個出入口、電梯可設置門禁系統,采用一卡通形式,利用一張IC卡使大樓的辦公人員及物業管理人員方便、快捷、安全的進出通行。

        3.1.4 消防報警系統。消防報警系統是在房間安裝煙感或溫感探測器,當大樓發生火災時觸發報警,并將信號傳送到消防控制中心。

        3.1.5 冷凍站監控系統。冷凍站監控系統包括對冷凍水泵、冷卻塔風機的自動控制,以及冷水機組臺數的節能控制和冷凍水系統的壓差控制;還包括中央管理站對冷凍站的控制。因此需解決如下問題:

        (1)冷卻塔風機運動狀態監測、控制和故障報警;

        (2)冷卻水泵運行狀態監測、控制和故障報警;

        (3)冷水機組冷卻水、進水溫度監測及控制;

        (4)冷水機組冷卻水出水溫度、流量監測及控制;

        (5)分水器、集水器壓差監測及控制;

        (6)冷水機組運行狀態監測、控制和故障報警。

        3.2 通訊自動化

        3.2.1 綜合布線系統(語音、數據)。大樓的綜合布線終統不僅僅包括了語音、數據的信號傳輸網絡,它還包括了安防系統、一卡通系統等多個系統的整體傳輸網絡,要考慮系統的結構完整,各設備之間接口規范。它就象人的神經,構成了大樓的“神經系統”。

        3.2.2 有線電視系統。數字有線電視系統是一個從節目采集、節目制作、節目傳輸、一直到用戶端接收機,都要以數字方式處理信號的端到端的系統。全國早已開展了數字電視的建設,對于建設方、設計方來說,應該注意的是傳輸網絡的構架及終端用戶的用使用,與新技術相配套。

        3.3 管理自動化

        3.3.1 停車場管理系統。系統可采用非接觸式智能卡停車管理系統,實現對停車場車輛進出、停放、高效有序的管理要求,有效防止車輛丟失、損壞事件的發生。系統采用聯網設計方式,與門禁系統等集成到一卡通用。可實現脫機運行、圖像對比、車位顯示、收費、防砸車等功能。

        3.3.2 供水、供電設備管理系統。系統是通過有關網絡,控制中心可顯示小區內主要設備如水泵、水池水位、電梯、高低壓開關、路燈等的運行狀況,并可通過軟件控制設備,使設備運行于最經濟合理模式中。當設備發生故障時,控制中心發生報警并通知管理人員處理事故。

        3.3.3 背景音樂及公共廣播系統。在大樓的走道及公共區域內可設置背景音樂及公共廣播系統,背景音樂系統主要為大樓工作區及公共場所提供平時播放背景音樂、語音廣播等,當發生火災或者緊急事故時,則可作為事故報警廣播,引導疏散,指揮處理事故。公共廣播音響的設計與消防報警系統相互配合,實行分區控制。在出現非常事件或者火災時,系統能夠接受消防控制中心的強制切換,并自動投入事故廣播和火災報警廣播,將著火區平時播放的背景音樂立即切換為事故廣播。其技術性能要求如下:

        (1)揚聲器基本上按間隔為2~2.5倍層高的要求分布。

        (2)為滿足消防報警要求,揚聲器間隔應小于25m,功率不小于3W,能實現本層和上下兩層的同時報警。

        (3)揚聲器最大響度不大于80dB;聲場均勻度不小于8dB;語音清晰度大于85%。

        4、智能大樓的優越性

        智能大樓是理想的辦公場所,它能提供更舒適的工作環境,節省更多的能源,更及時全面的實施商貿電子交易,從而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智能大樓帶來的優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4.1 提供安全、舒適、能提高工作效率的辦公環境 智能大樓中有消防報警自動化系統和保安自動化系統,其所具備的智能化可確保人身和財產安全:空調系統能檢測出空氣中有害污染物的含量并能自動消毒,使之成為安全健康的大樓;智能大樓對溫度、濕度、照度及空氣中的含氧量均能自動調節,甚至控制音響和色彩,使樓內工作人員心情舒暢,從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此即從安全保障上帶來效益和節約。

        4.2 節省耗能 節能是智能大樓高效和高回報率的具體體現。據統計,在發達國家中,建筑物的耗能占全國總耗能的30%~4既左右。而在建筑物的耗能中,采暖、空調、通風設備的耗能占65%左右,是耗能大戶;生活熱水占15%;照明、電梯、電視占14%,廚房占6%。智能大樓可通過其智能化,盡可能地利用自然光和大氣熱量來調節室內環境,最大限度減少耗能,并按事先編好的程序,區分工作和非工作時間,對室內的溫度和濕度進行不同標準的自動控制。同時由于系統屬高度集成,系統操作和管理也高度集中,這樣人員安排可更合理,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這是人員利用動態適合需求而帶來的經濟效益。

        4.3 提供現代化的信息手段和通信服務 信息時代,時間就是金錢。在智能大樓中,用戶可通過國際直拔電話、電子郵件、電視會議、衛星接收、信息檢索與統計分析等多種手段,及時獲得全球性金融信息、商業情報、科技情況等最新動態,并可借助國際互聯網和企業網,及時信息以及隨時與世界各地的企業進行電子商貿等活動。這是使信息的收集、傳播、更及時更準確而創造的效益。

        4.4 建立先進與科學的綜合管理機制 智能大樓內各類系統同時運行,其管理具有相當的難度。“智能大樓綜合管理系統”為整個大樓提供了高度集中的實時監控以及全方位的物業管理,是先進與科學的大樓綜合管理機制,從而將方便用戶。此是更易于采用新技術而帶來的節約和效益提高。

        5、智能大樓的經濟效益分析

        5.1 節能節能是建設智能化大樓特殊重要的目標之一,這是因為人類對建筑的需求,經歷了掩蔽所~舒適建筑一健康建筑一綠色建筑這樣4個階段,在經歷高耗能的第二、三階段后,人們認識到綠色建筑必須是大量利用再生能源和未利用能源、親近自然和保護環境的可持續建筑,同時應有高效率。為此可采取的節能措施有:①對空調、照明、電梯系統的情況實時進行監測,由計算機智能管理建筑的能源;②樓宇外及樓頂采用“恒溫”概念技術和遮陽設備,使之有低熱轉移值合理設計樓宇暖通設備的設計容量,做到物盡其用,有條件時采用太陽能吸熱和高效低耗能燈具;③提高樓內溫度的控制精度,避免夏季室溫過冷與冬季室溫過熱的能源浪費。據統計,夏季溫度下調1℃,將增加能耗9%;冬季設定溫度上調1℃,將增加能耗12%;④合理劃分送風系統,控制建筑物的新風量。新風量的大小主要應保證大樓內C02濃度低于10O0ppm,同時,有回風的空調系統可將新風量減少到33%;⑤空調設備采用高效率設備,以變頻調速控制電動機及合理的啟停操作;此外在樓宇空調設備預冷和預熱時,關閉室外新風閥,以減少加速新風的能量消耗,對熱力和排氣熱量進行回收。

        5.2 管理與經濟效益據統計,智能建筑中智能系統的投資回收期為3年左右,遠遠低于建筑的其它部分;智能建筑的運行費用和能耗比常規建筑低30%-45%,而售房率和出租率比常規建筑高出15%。

        5.3 智能建筑發展到今天,己經不是高新技術產品的簡單合成,而是采用高科技來實現

        解決人的需求,改善和提高人工環境的品質,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5.4 智能建筑具有“軟空間”的特性,在設計和建筑智能建筑時,需要將應變的“彈性”包括在內,使智能建筑具有伸縮性、適應性、擴充性。

        參考文獻:

        [1]李林.21世紀新技術在智能建筑中的應用與發展.工程設計CAD與智能建筑.2000.(01)。

        [2]劉葉冰.園區與大廈智能化系統特點與不同.工程設計CAD與智能建筑.2000.(01)。

        [3]吳達金.綜合布線系統相關產品的選用.IB智能建筑與城市信息.2004.(02)。

        [4]孔建國.小區智能化系統配置要求探討.工程設計CAD與智能建筑.2001.(06)。

        [5]馬鴻雁,陳志新,何偉良.我國智能化住宅小區發展綜述.北京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3.(01)。

        第7篇:大樓網絡設計方案范文

        關鍵詞:智能建筑;弱電;防雷工程

        引言

        雷電是一種大氣自然現象,發生在強對流天氣中,電荷在雷雨云中積累并形成極性,造成強烈瞬間的放電現象。我國雷電的分布特點有幾種,夏季的雷電多于春秋季,南方的雷電多于北方,陸地的雷電多于海洋,山區的雷電多于平原。其強大的電流,炙熱的高溫,猛烈的沖擊波以及強烈的電磁輻射等物理效應能在瞬間產生巨大的破壞力,常常導致人員傷亡,擊毀建筑等,威脅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雷擊分為直接雷擊和感應雷擊。直擊雷是人可以看見,聽到的,它是直接擊中大地上的各類物體,產生威力巨大的電效應、熱效應和機械力,造成放電通道上的建筑物、輸電線、人、畜等的破壞和傷亡。而感應雷則悄悄發生,不容易被人所察覺,后果也比較嚴重,它是源于電流的靜電感應和電磁感應作用,使建筑物上的金屬物件,比如管道、電線等物質感應出與雷雨云電荷相反的電荷,造成金屬部件間的一種放電的現象,其主要通過電源線、天線、信號線進入室內造成用電設備的損壞或工作人員的傷亡[1~2]。雷電災害是最嚴重的十種自然災害之一,被稱為“電子時代的一大公害”。

        1大樓雷擊環境分析

        根據統計的蘄春氣象歷史資料來看,蘄春縣屬于多濕溫地區,年平均雷暴日為47d,是雷暴多發區域。蘄春縣商業大樓位于蘄春縣漕河鎮,最高7樓,大樓四周空曠,相對較高,過去一年多次遭受雷擊,損壞多臺計算機、空調和一臺監控器。對大樓原有的防雷設計進行分析,發現其僅在屋頂安裝了避雷帶,且避雷帶安裝不規范,部分避雷帶出現了嚴重的生銹現象,同時供電線路、部分服務器、網絡交換機、集線器、監控系統未安裝避雷保護措施。考慮到建筑物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周邊環境以及蘄春縣的氣候特征等因素,總結多年的防雷工作經驗,按照相關防雷規范要求[3~5],提出了一個既合理又經濟的設計方案,將遭受雷擊的風險降到最低。為今后的蘄春縣智能建筑弱電系統的防雷工程設計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2設計方案

        按照上述的現場勘測和設計思路,需要重新進行避雷帶的施工,同時對供電和信號傳輸線路、總配電箱、分配電箱、計算機中心進行防雷裝置安裝。同時對沒有接地或者接地不到位的設備的金屬外殼、建筑物的金屬構架、電纜的金屬外皮等與接地系統作等電位連接。

        2.1直擊雷保護措施

        在工程施工中,明裝避雷帶(網)采用直徑為10cm的鍍鋅圓鋼。使用前應對避雷線進行冷拉調直。安裝時,特別注意防止避雷線在提升過程中的人為彎曲。避雷線在固定支架上應平直、牢固,其頂部距建筑物應為100mm,不應有高低起伏、彎曲、下垂等現象。其平直度每2m檢查段允許偏差不宜大于3/1000,全長不宜超過10mm。明裝避雷帶(網)隨建筑物造型彎曲,彎曲處均作成圓弧,其圓弧半徑為100mm,嚴禁作成90°直角彎或小于90°死彎。避雷線搭接焊是其安裝過程中的關鍵工序。要求所有避雷線同心敷設,“s”彎方向一致,其次,在避雷線、防雷引下線焊接中應采用雙面焊接,焊接應飽滿、平整、牢固、無虛焊,焊接后不應產生氣孔、夾渣、咬肉、裂紋等現象,如發現應及時予以補焊,并將藥皮敲凈,刷上防銹漆及銀粉。搭接長度要一致,長度≥6d,最好統一定位100mm。避雷帶(網)通過建筑物伸縮、沉降縫處,應作防雷跨越處理。將避雷帶向外側面彎成半徑R=100mm的圓弧形,支持卡子固定點距建筑物邊緣距離300mm。引自圈梁內的防雷引下線鍍鋅圓鋼與避雷帶(網)焊接處,均應彎成R=100mm的圓弧形,搭接焊長度為100mm,且與鍍鋅圓鋼雙面焊接。若防雷引下線為鍍鋅扁鋼,應彎成R=250mm的圓弧,焊接長度亦為100mm,雙面焊接。避雷帶(網)應和建筑物頂部的其他金屬物體連接成一體。如建筑物物頂上的透氣管、鐵欄桿、爬梯、冷卻水塔等,這些部位的金屬導體都必須與避雷帶(網)焊接成一體,也可采用抱卡形式。

        2.2感應雷保護措施

        分析蘄春縣商業大樓遭受的雷擊情況,計算機、電子設備以及視頻監控等系統遭受到的雷擊事故的大部分原因都是來源于雷電過電壓侵入供電線路。一般來說,變壓器或者UPS不能夠有效的將雷電的過電壓消除,所以如果要將過電壓的水平降至到電子系統設備能夠承受的范圍,根據IEC61312的原則,就應該在通信、計算機和各類電子系統的供電線路上設置多級防雷保護系統。綜合考慮施工難度和經濟原因,大樓采用三級防護措施。依據《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GB5050343-2012)第4.3條按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的重要性和使用性質確定雷電防護等級,蘄春縣商業大樓電子信息系統雷電防護等級屬于B級。因此,蘄春縣商業大樓電源線路雷電過電壓防護浪涌保護器放電電流選型參數必須符合:電源線路第一級防護標稱放電電流(8/20μs)≥60kA;電源線路第二級防護標稱放電電流(8/20μs)≥40kA;電源線路第三級防護標稱放電電流(8/20μs)≥20kA。在低壓配電供電線路的總進線(配電室總開關)位置安裝一級浪涌保護器LTB-1003CX(Imax=100KA),作為第一級防護措施。各樓層分配電源箱處裝設浪涌保護器LTB0403C(Imax=40KA),作為第二級防護措施。辦公樓一樓計算機中心所有用電設備,包括計算機、服務器、路由器、交換機等的電源插座更換成電涌保護插座,辦公樓計算機中心供電線路雷電過電壓劃分為第三級防護措施,對末端用電設備需精細防護。計算機中心的網絡交換機信號進出線端使用網絡交換機浪涌保護器,監控室的視頻信號進出線端使用視頻信號浪涌保護器,在云臺控制線前端安裝單口云臺控制線防雷器。

        3大樓地網部分

        蘄春縣商業大樓采用將建筑物周圍所有分散地網進行相互連通的聯合地網。用40×4mm的鍍鋅扁鋼在地下將各地網(線)就近相互焊接連通,并與大樓的環形接地體或基礎鋼筋連通,連接扁鋼的中間適當敷設2m長的50×50×5mm鍍鋅角鋼做成的垂直接地體。但是檢測發現大樓的接地電阻還是大于10Ω,所以在大樓周圍可采用環形接地進行改造,在距建筑基礎1m的位置敷設一圈環形接地裝置,環形接地裝置由水平接地體和垂直接地體組成,水平接地體與大樓基礎鋼筋之間應每隔5~10m相互作一次連接,水平和垂直接地體的規格尺寸及敷設與聯合地網一致。

        4結語

        智能建筑弱電系統在不斷的發展,其對防雷工程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們要將防雷工作中的經驗進行總結,依據國內相關標準并結合智能建筑本身的實際情況,提出合適的實施方案,使得智能建筑在弱電防雷方面更加安全可靠。為適應智能建筑的快速發展,弱電系統防雷工作也要不斷探索出適應行業發展的新辦法和新思路。

        參考文獻

        [1]楊愛民.淺析電氣接地技術在智能建筑工程中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26):89~91.

        [2]李垂軍,林政,黎梓華.智能建筑防雷設計技術評價[J].氣象研究與應用,2009,03:73~75.

        [3]《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94)[S].

        [4]《通信接地設計規范》(GBJ79-85)[S].

        第8篇:大樓網絡設計方案范文

        關鍵詞:綜合布線系統;傳輸介質;住宅小區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3)34-7690-04

        1 綜合布線系統的概念

        綜合布線是由線纜和相關連接件組成的信息傳輸通道。它既能使語音、數據、圖像設備和信息交換設備與其他信息管理系統彼此相連,也能使這些設備與外部通信網絡相連接。它包括建筑物外部配線網絡和電信線路的連線點與應用系統設備之間的所有纜線及相關的連接件。一個良好的綜合布線系統對于其服務的設備應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并能互連許多不同應用系統的設備,如模擬式或數字式的公共通信設備,也應能支持圖像(電視會議、監視電視)等設備。

        2 設計概要

        1)核心層設計:小區景觀水池是小區的中心,所以將網絡核心置于景觀水池旁,小區樓房規模較大,所以核心層要具備高可靠性、高性能、高轉發率等等能力。考慮到小區對網絡的需求及其性能等方面要求較高,故我們決定核心層采用1臺萬兆交換機,使整個網絡順暢。

        2)匯聚層設計:考慮到各個樓房的信息點數量、地理位置以及性能,決定匯聚層采用1臺光纖交換機,分別匯聚范圍為1-3號樓;4、6和7號樓;5、8和9號樓。實現負載均衡以及千兆帶寬的作用。匯聚交換機分別置于2號樓、4號樓和5號樓。

        3)接入層分析:小區每戶都配備有數據網絡信息點和語音信息點,通過4對芯的超五類非屏蔽雙絞線與樓層交換機相連,如附錄中圖1到圖3中所表示,考慮用戶對到傳輸速率的要求,接入層交換機用多模光纖與單元交換機相連。

        4)服務器群:服務器是外部網絡和內部網絡的紐帶,所以服務器的安全性至關重要。在此,為了保護服務器群的安全,我們決定采用路由器先過濾,后進行IDS入侵檢測的方式使我們的服務器群具有超高的安全性。在服務器中,我們還設置了一個計費服務器,用來記錄從核心網絡到達其他點的流量,管理人員只需安裝一個計費軟件,對其做相關設置,即可以通過該服務器成立一個小區網收費系統,這個服務器組可以不設置,這樣就用外網的服務器。

        2.1設計原則

        根據用戶的具體情況,在小區布線設計中應遵循下列原則:

        1)可行性和適應性:系統應保證技術和經濟兩方面的可能性。系統建設應充分滿足小區用戶功能上的需求,始終貫徹“面向應用”、“注重實效”的方針,堅持實用、經濟的原則。在多種實現途徑中,選擇最經濟可行的技術與方法。以現有成熟的技術和產品為對象進行設計,同時考慮到周邊信息、通信環境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并兼顧管理部門的要求,使系統設計方案可行。

        2)先進性和可靠性:系統設計不僅要采用先進的概念、技術和方法,還要注意結構、設備、工具的相對成熟。系統結構和性能上都留足余量和升級空間,不但能反映當今的先進水平,而且還具有發展潛力,能保證在未來若干年內占主導地位。在考慮技術先進性的同時,還應從系統結構、技術措施、設備性能、系統管理、廠商技術支持及維修能力等方面著手,確保系統運行的可靠性和穩定性,達到最大的平均無故障時間。在系統故障時或事故造成系統癱瘓后,能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并具備迅速恢復的功能。特別在重要的系統中,應具有高的冗余性,確保系統能夠正常運行。

        3)開放性和標準性:為了滿足系統所選用技術和設備的協同運行能力,系統投資長期效應以及系統功能不斷擴展的需求,必須滿足系統開放性和標準性的要求。系統的開放性越強,系統集成商就越能夠滿足用戶對系統的設計要求,更能體現出科學、方便、經濟和實用的原則。系統中所采用的產品都盡可能標準化、通用化,并執行國際上通用的標準或協議,使其選用的產品具有極強的互換性。

        4)安全性和保密性:在系統設計中,要考慮信息資源的充分共享,更要注意對信息的保護和隔離,因此系統應分別針對不同的應用和不同的網絡通信環境,采取不同的措施,包括系統安全機制、數據存取的權限控制等。

        5)可拓展性和易維護性:為了適應系統變化的要求,必須充分考慮以最簡便的方法、最低的投資,實現系統的擴展和維護。

        2.2 設計標準

        本小區綜合布線系統設計依據下述標準和規范。

        1)國際標準和規范:

        ISO/IEC 11801-2002《建筑物通用布線標準2002》

        TIA/EIA TSB67《非屏蔽雙絞線傳輸性能現場測試規范》

        TIA/EIA TSB95《100 歐姆 4 對 5 類非屏蔽雙絞線附加傳輸性能規范》

        EIA/TIA TSB-72 標準 集中式光纖布線系統標準

        EIA/TIA TSB-75標準 開放辦公室布線系統標準

        2)國內標準和規范:

        CECS 72:97 《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設計規范》

        YD/T 926.1-2001《大樓綜合布線系統總規范》

        YD/T 926.2-2001《綜合布線用電纜、光纜技術要求》

        YD/T 926.3-2001《綜合布線用連接硬件技術要求》

        GB/T 50311-2000 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3 工程概況和分析

        本小區有現有9幢樓房處于綜合布線規劃階段,如圖1所示,是這9幢樓的全景圖。

        9幢樓分別標號1-9號樓。1號至5號樓及7號樓為高層住宅大樓。6號為4小區服務中心。8號樓和9號樓為小區幼兒園。9幢樓房樓層高度均為3米。

        小區總設備間設置在建筑群中心位置(粉色的配線間標志所在位置)。

        小區每棟樓都會設置一個設備間,設備間通過匯聚再連接小區的匯聚點,最終到達小區的總設備間。

        3.1 應用需求分析

        綜合布線首先應當考慮大樓業主的業務需求,工作區的功能和用途,確定信息點密度的大小。綜合布線是樓內計算機網絡系統、通信系統、信息管理系統的信息通道、是整個大樓智能化系統的神經中樞,因此,布線設計應為大樓未來若干年語音、數據、控制等信息系統應用發展的需要預留一定余量。系統要求滿足:布線系統具備運行的高度可靠性,設備變遷時要有高度的靈活性、管理的方便性,產品的通用性應滿足各種網絡產品及通信系統的接入要求。綜合布線中除去水平線纜外其他所有的接插件都是積木式的標準件,系統的擴充升級容易。

        綜合布線系統具有高速和寬帶的傳輸能力,應能滿足整個樓層內信息傳輸的需要,尤其是數據系統的高速數據傳輸的要求,并且能夠適應現代和未來若干年信息技術的發展。

        綜合布線對小區用戶提供語音和數據方面的需求支持,住宅樓層根據用途配置標準信息接口數量;信息接口敷設到墻面或地面,語音數據全部采用超5類非屏蔽8芯雙絞線連接到弱電配線間,以便日后進行互換操作;弱電配線間內水平線纜配線架全部采用標準RJ-45口配線設備;信息插座采用超5類非屏蔽RJ-45模塊,86型雙孔面板,帶防塵蓋,語音數據標識條。 大樓

        3.2 設計目標

        此次布線的目的是建立寬帶小區,提供高速寬帶業務,以滿足所需的語音、數據信號綜合傳輸的寬帶要求。同時亦可以滿足小區內部信息交流和信息管理需求。

        本方案的最終目的是,為用戶提供一個安全的、高效的、先進的、適用的、經濟的、信息交換網絡,保證用戶在信息管理系統的基礎上健康、高速、有效、穩步地向前發展。

        3.3 綜合布線系統總體結構

        在前期,我們做了小區有關綜合布線的信息搜集,小區總體結構如圖2所示。

        1號樓有22層加1層天臺,每層有2戶,層高3m,豎井位于1號樓的進出口旁(粉色的配線間標志符的所在位置)。

        2號樓有11層加1層天臺,每層有6戶,層高3m,豎井位于中間單元的進出口旁。

        3號樓有11層加1層天臺,每層有4戶,層高3m,豎井位于西單元的進出口旁。

        4號樓有11層加1層天臺,每層有6戶,層高3m,豎井位于中間單元進出口旁。

        5號樓有11層加1層天臺,每層有8戶,層高3m,豎井位于中西單元進出口旁。

        6號樓有4層加1層天臺,每層有5間辦公室,層高3m,豎井位于中間單元進出口旁。

        7號樓有11層加1層天臺,每層有4戶,層高3m,豎井位于西單元進出口旁。

        8號樓有2層加1層天臺,每層有5個教室,層高3m,豎井位于進出口旁。

        9號樓有2層加1層天臺,每層有5個教室,層高3m,豎井位于進出口旁。

        小區的總設備間CD(紅色的配線架標志)位于小區建筑群的中心位置,由光纜敷設至2號樓、4號樓以及5號樓(綠色的配線間標志)作為小區的3個匯聚點。其中,2號樓匯聚點匯聚范的是1號樓、2號樓和3號樓,4號樓匯聚點匯聚范的是4號樓、6號樓和7號樓,5號樓匯聚點匯聚范的是5號樓、8號樓和9號樓。

        3.4 布線系統產品選型

        3.4.1 使用材料的選型

        針對本工程的需求來看,作為住宅,主干100M和配線10M完全可以滿足寬帶上網的要求,考慮到以后寬帶發展的需要,今后能夠使主干擴展至1G甚至10G,配線到100M或更大帶寬;同時從經濟的角度考慮,以較小的合理的經濟投入,建設可以滿足現在和將來20年以上發展的需要。因此,主干選用多模光纜,配線選用超五類非屏蔽對絞電纜。

        為什么配線不采用六類或七類電纜和屏蔽電纜呢?單從性能方面來講,采用六類或七類電纜或者屏蔽電纜是很好的選擇,但是很不經濟,按照本工程的要求,配線沒有千兆的必要,完全不必采用價格高很多的六類或七類電纜。另外考慮到用戶沒有特殊保密要求,加上附近沒有大的電磁干擾源,纜線不需要屏蔽,使用非屏蔽電纜即可。

        3.4.2 網絡設備的選型

        1) 核心層交換機

        因為匯聚層交換機數量為3臺,每臺滿負載時帶寬將達到千兆。按照以上條件, DES-6500具有480G的超大背板容量,使得其所有端口均具備全線速交換能力,確保在巨大的網絡負載下始終能夠保持線速的第二層和第三層交換,支持多種路由協議,如RIP, OSPF, IPX-RIP, Apple Talk Routing,保證了在不同的網絡環境中靈活傳遞路由信息,提供了多重安全策略,包括基于802.1Q標準的VLAN動態劃分,用于控制網絡流量的 IP過濾功能等等,并全面支持802.1x標準,為小區帶來全方位、多層次的安全保護。8個模塊化插槽。

        2) 匯聚層交換機

        因為接入層交換機數量為24臺,每臺滿負載時帶寬達到千兆。按照以上條件, D-Link DGS-3100-24千兆交換機,背板寬帶68Gbps,包轉發率最大50.60Mbps。支持SNMP,RMON,Telnet,Web GUI,SSH/SSL安全認證等一系列標準管理協議。通過EMI認證 FCC Class A,ICES-003 Class A,CE,C-Tick,VCCI Class A等認證。支持vlan。網絡管理基于Web的管理。

        3) 接入層交換機

        作為小區設備間BD的交換機,該交換機傳輸速率為百兆。10Mbps、100Mbps、100Mbps包轉發率分14800pps、148800pps。端口數量為24個。符合IEEE 802.3,IEEE 802.3u,IEEE 802.3x等網絡標準。支持CSMA/CD。通過了FCC,CE,VCCI,C-Tick,CUL等認證。

        4)網絡存儲設備

        支持Microsoft RALLY、NFS、Bonjour、CIFS、HTTP、HTTPS、FTP等多種網絡協議;有12TB的大空間;小區網絡存儲解決方案可為最多 50 個工作站提供卓越的正常運行時間和數據完整性。

        4 總結

        該文首先對綜合布線了簡單介紹,并根據現狀在后文中做了一個實例。在進行網絡規劃之前,對網絡基本只是和網絡設備進行介紹,比如在選擇光纖、線纜、配線架等設備時,我查閱了一些產品庫,對合適的產品比較,最后選中文中的材料。

        在王老師的指導下,本次畢業設計得以完成。老師的指導和教育,使我不僅僅在知識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還從更深處體會到,要把自己的所學變成現實時所講面對的種種難題。

        解決難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從開始的茫然到現在順利結束我學會了解決的方法,我也明白了大學學習的理論知識的重要性,沒有這些理論,這個設計很難完成,扎實的理論和良好的學習習慣,能使自己在學習新知識時更快更好。

        由于本人知識有限、經驗不足,文中難免有一些不足之處,希望老師和同學提出寶貴意見。

        參考文獻:

        [1] 韓寧,劉國林.綜合布線[M].2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9.

        [2] 余明輝,童小兵.綜合布線技術教程[M].北京:華大學出版社,2006,2.

        [3] 胡選子.綜合布線工程技術與實訓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09.

        [4] 黎連業.智能小區的九大系統設計與實現[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5] 宮本東.綜合布線工程[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11.

        [6] 雷銳生.綜合布線系統方案設計[M].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4.

        第9篇:大樓網絡設計方案范文

        關鍵詞:校園網無線

        近幾年來,有線網絡建設、運行和維護的實踐表明,由于目前網絡是“有線”的,所以在應用中有相當多的問題不可避免。諸如,很多學校只在部分區域接入網絡,而無法顧及所有區域;那么,在不宜進行網絡布線的場館該如何聯網呢?在教室、實驗室等場合如何突破網絡節點限制,實現多人同時上網呢?這些傳統有線校園網的“網絡盲點”問題,與教員、學員“隨時隨地獲取信息”的新需求之間的矛盾如今將可以通過無線技術輕松解決。

        1“無線”的優勢所在

        1.1全覆蓋:以高速無線的方式覆蓋整個校園,主要包括教學樓辦公室、禮堂、公寓、圖書館、廊道綠地等,強大的無縫漫游功能,確保了網絡通信的流暢性,讓學校師生隨時隨地可以接人網絡,享受無線校園帶來的樂趣。

        1.2可管理:由于校園有線網絡已經建成,統一的網絡管理已經投人使用,本次建成的無線網絡,將可以很好的融合進現有校園管理系統中,便于統一管理和維護。

        1.3可擴充性:在校園網絡規模不斷發展的情況下,無線網絡可滿足在不改變主體架構與大部分設備的前提下,平滑實現升級和擴充,降低原有網絡的硬件投資,并保證擴展后的系統可用性與穩定性。

        1.4多種服務的支持:基于校園級網絡的未來可持續發展,采用的無線產品均具備可適應未來發展校園級無線寬帶應用(如無線語音應用、無線視頻會議應用、無線多媒體通信應用等)的需要,并提供低成本的無縫升級和前后兼容。

        2“無線”的設計方案

        無線網絡技術具有無縫覆蓋、可移動通信等優點,可與有線網絡互為補充,但就目前無線技術的發展狀況,無線最大的優勢仍在于對現有有線網絡的補充。在高等網絡中,完善的解決方案將開辟無線網絡在高等教育的應用,進而引發深刻的整個高等網絡變革。

        根據校園網絡實際應用環境的特點,無線網絡解決方案大體分為兩套:室內和室外。

        2.1室內無線局域網主要針對不方便進行大規模布線或不宜布設太多信息點的建筑,如:圖書館、辦公大樓、教學樓、網絡教室、會議室、學員宿舍和報告大廳等。在室內實現全方位的無線上網,這將成為無線應用的新趨勢。

        2.2室外無線解決方案主要針對分布較遠的校區之間、布線不甚方便的校園建筑物之間以及適合學習的室外場所,如草坪、操場空地等。

        3“無線”的安全性能

        長期以來,安全性能制約著無線網絡的發展。隨著802.l國際標準和WAPI國內標準的相繼出臺,無線網絡安全性得到了全面提升。國內的WAPI國家標準,具有支持雙向鑒別、數字證書鑒別等優勢,實現設備的身份認證、證書鑒別、訪問控制和用戶信息在無線傳輸狀態下的加密保護,為無線終端接人提供更高等級的安全保障。

        無線網絡提供的比較常用的安全機制有如下三種:

        3.1基于MAC地址的認證:基于MAC地址的認證就是MAC地址過濾,每一個無線接人點可以使用MAC地址列表來限制網絡中的用戶訪問。實施MAC地址訪問控制后,如果MAC列表中包含某個用戶的MAC地址,則這個用戶可以訪問網絡,否則,如果列表中不包含某個用戶的MAC地址,則該用戶不能訪問網絡。

        3.2共享密鑰認證:共享密鑰認證方法要求在無線設備和接入點上都使用有線對等保密算法。如果用戶有正確的共享密鑰,那么就授予該用戶對無線網絡的訪問權。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综合第一页 | 在线亚洲精品国产二区图片欧美 |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人妖 | 日本私人免费观看手机版 | 日韩欧美国产一二区 |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第一页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