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生物制藥和生物技術的區別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0 引言
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是一種“以能力培養為中心的教育教學體系”,該教學模式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姆倡導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CBE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科學體系,以某崗位的從業能力為教學目標,以學生為主體,利用各種教學形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最大限度的滿足學生的求職需要。由于CBE式的教學模式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所以CBE教學模式無疑是較為適合職業教育的先進教育模式。
1 高職生物制藥推進CBE模式的必要性
1.1 傳統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高職生物制藥專業受普通高等教育的“課堂+書本”的學科型教育模式的影響,但此模式是不能達到高職教育發展的要求和目標的,其缺陷主要有兩方面:
1.1.1 不能平衡“必需”與“夠用”的矛盾
傳統的教學模式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而高職教育則更多應該關注知識的運用。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是課堂教學主導實驗實訓。老師往往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卻忽視了用人單位對高職學生的實際要求,最終造成“必需”的內容沒有講,學生缺乏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講了卻“用不到”,影響了教學的效果和效率,甚至造成了教學資源的浪費。
1.1.2 不能解決“灌輸”和“求索”的矛盾
在我國現行的高職教育中,能力的培養是通過課程的方式進行的,學生的實踐能力是通過若干互相割裂的實驗實訓在完成的,作為學生只是機械的模仿和記憶,很難將實驗內容舉一反三的運用到實際生產中。傳統的教學過程是一個灌輸過程,學生很難從“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不高,從而影響了教學效果。
1.2 CBE教學模式的特色
培養應用型人才、“能力為本”是高職教育的特征之一[1]。高職生物制藥專業必須加強實踐教學,以鍛煉學生核心技能為目標,兼顧學生就業渠道的拓寬,注重學生的專業素質和就業能力的并重培養。而我們之所以采用CBE模式,是因為此模式具有以下幾個特色:
1.2.1 寬基礎
生物制藥專業是一個跨學科的綜合性專業。生物制藥的高職人才,需要同時掌握生物技術和藥學基本原理.以及生化制藥、發酵工程制藥和基因工程制藥的基本理論和技術。因此,我們廣泛調研,了解周邊生物制藥行業對勞動力的要求,結合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制定相應的人才培養方案,旨在使學生對本行業有豐富全面的認識,掌握各項基本技能,具備良好的職業素質和道德。
1.2.2 重素質
與本科教育有所區別的是,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的是“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技能是高職人才的核心競爭力[2]。因此.以培養能力為本位的項目化教學是高職生物制藥專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的同時,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協作精神和創新意識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1.2.3 強特色
對于人才培養方案的設置,在滿足“必需”和“夠用”的基礎上,結合本地區生物制藥企業的特點,有針對性的對相關職業能力進行強化培養,使學生在掌握專業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對發酵過程控制、產物的分離提取精制等有完整清晰的認識。
2 CBE模式下《生物藥物分離技術》教學的改革與實踐
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需要,但是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是值得探討的問題。鑒于此,我們提出對生物制藥專業主干課程進行教學改革,通過幾年的探索,取得了顯著的效果。現以《生物藥物分離技術》課程為例,作簡要探討。
2.1 知識理論的整合
《生物藥物分離技術》在生物制藥專業的課程設置中處于核心地位,對專業人才的培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渡锼幬锓蛛x技術》作為生物工程的下游加工過程,和生物制藥各專業課聯系密切,尤其體現在實驗實訓上。如《發酵工藝學》講的是通過微生物發酵等手段生產目的產物,其終產品必須要經過生物分離過程得到。酶工程、細胞工程等的產物也要通過相關分離技術的應用,最終分離得到生化藥品、酶制劑等。與此同時,《生物藥物分離技術》與藥學其他專業課有著密切的聯系,例如藥物制劑技術、藥物生物檢定技術、生物制藥設備等。
生物制藥教研室的老師開展集體備課活動,將相關課程的知識點羅列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網絡,并將相關課程的知識點進行了有機整合,有效的避免了知識點的重復講授和遺漏,即節約了教學資源,又提高了學習效率,同時加深了學生對各關鍵環節的印象。例如,發酵工藝學重點開展菌種保藏與復蘇技術、發酵工藝技術等技能的教學與技能訓練;生物藥物分離技術主要完成發酵液預處理及固液分離技術、膜分離技術、萃取與濃縮技術、層析技術、結晶與干燥技術的教學與實訓;而藥品生物檢定技術則側重生物藥物的鑒別、檢查、效價(含量)測定等基本技能的教學,各課程互有側重,相輔相成。
2.2 項目教學的開展
新的教學模式旨在讓學生在課堂上就能夠體會到行業的職業特點,將知識和技能轉化為職業能力。在《生物藥物分離技術》的教學中,教師把項目分為綜合性實驗(實驗)和校內模擬生產(實訓)兩類。值得注意的是:教學內容的擬定不是將各門課程的實驗進行簡單的拼湊。而是根據確定的崗位,分析起技能要求并以此為中心將各門課程的內容進行有機的整合,以一個或幾個大項目的形式呈現,這樣設計不但涵蓋生物制藥下游技術的幾乎所有重要技能.而且有利于學生對項目過程整體的把握和學習,了解自己所學內容如何與職業崗位技能相對應,提高學習效果。
對于實驗,我們強化某一崗位的職業技能,教師布置項目,學生成立實驗小組。先由老師介紹本項目的基礎知識,然后給學生分配階段性學習任務,引導學生進行文獻查閱、確定實驗路線,經教師修訂后讓學生自行實驗并對結果進行總結分析。我們開展了血清γ-球蛋白的分離純化與鑒定、離子交換樹脂法分離混合氨基酸、凝膠電泳分離脂蛋白等項目的教學,通過以上方式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強化專業生產技能,同時鍛煉了團隊合作、文獻檢索和口頭表達等技能。
對于實訓部分,在完成實驗教學的基礎上,為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我們模擬生物制藥企業真實職業環境,盡可能與職業技能鑒定接軌,使該專業學生的核心技能得到培養和加強,同時進一步培養其職業能力與職業道德。例如,考慮到微生物發酵仍是生物制藥企業使用的主要方法,可通過L-天冬酰胺酶的生產、慶大霉素的生產等培養學生的崗位技能、專業技能、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從而形成實訓―科研―就業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如檸檬酸的制備這個實訓涉及到發酵工藝學的知識,同時主要涉及生物分離技術中的發酵液預處理、固液分離、初步純化、高度純化、直到采用結晶法制備出成品,包括了生化產品分離的整套過程。此實訓項目涉及的專業知識面廣,但這也是讓學生將專業知識系統地應用于實踐的一種好方法,所以要鼓勵學生在方案的設計和實驗的過程中勤學善思、勇于探索、不斷進取。
2.3 職業素質的訓練
在確定項目課題時,要根據本項目需要掌握的理論知識點,緊密結合企業生產實際,使教學內容落到實處。以學生畢業后去用人單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為目標,在實踐項目的教學計劃中可設立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廠規廠紀等知識以及制藥行業涉及到的專業基本知識等,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
2.4 創新能力的培養
CBE模式強調在教學方式上要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性,教師只講解設計思路,主要任務是負責實驗方案的審查和解答學生疑問,不演示具體的操作步驟。在教學過程中給予一些必要的啟發和引導,鼓勵學生具有創新意識,對現有的實驗內容、步驟提出合理建議為培養學生具備創新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項目教學中,在課堂實驗中盡可能地鼓勵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一般不作正面回答,而是啟發學生通過自己思考分析并加以解決。同時,對實驗中出現的異?,F象,鼓勵學生展開討論,培養學生探究創新意識。
同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嘗試將企業生產、教師的科研和學生的實訓相結合,讓更多學生參與進來。例如,目前正在進行的或已經成熟的科研課題作為實訓項目。把教師的課題分解成若干小項目。再安排學生分組進行實驗.讓學生從頭至尾參與整個課題過程,這樣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加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積極性。
2.5 考核方式的改進
經過探討,我們用過程性評價的方法來評估CBE教學模式下生物制藥專業學生對《生物藥物分離技術》的掌握程度。高職教育培養的是技能型人才,應重點加強對學生專業技能的考核,加大操作考核的比例。首先,在考核過程中穿插教師的提問,要求學生具有全面的理論知識,能舉一反三,正確分析工作中遇到的技術問題。其次,加強對學生專業技能的考核,加大操作的比例。同時,評估學生的綜合專業素質,并適當考慮對學生專業素質,例如:著裝標準、生產術語的應用等。
在考核方式上,結合項目化教學分組實施教學的方式,采用先自評,再小組互評,最后由教師和實驗指導老師對該生就學習態度、學習效果、職業技能掌握等做出綜合性評價。
最后,運用考核的雙重性,一方面檢查學生對實踐技能的掌握情況,同時借助考核反饋的信息.發現教學中可能存在的教學問題,提升教學質量。
3 實施CBE模式教學的效果和收獲
綜合學生對教學效果的反饋,對使用CBE教學模式后,學生的滿意度提升了20%左右,用人單位普遍反映畢業生能很較快適應職業的需求,在職業技能、職業素質、職業道德等方面比改革前有極大的提高,深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由此證明,基于CBE教學模式改革《生物藥物分離技術》的教學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1 促進教師向雙師型發展
CBE指導下的教學中心是學生,教學目標是構建學生的能力結構,課程的評價指標也著重體現學生的能力變化,這使老師成為了課程學習的“組織者”與“指導者”而不僅僅是“灌輸者”。這種課程中心的轉移必然對專業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進教師不斷加強自身學習,激勵教師下臨床、下實踐,不斷更新知識儲備,真正產生一批理論聯系實踐的“雙師型”教師,形成“教學相長”的有利局面。
3.2 促進培養目標與社會接軌
其次,生物制藥專業知識更新快,新技術、新方法層出不窮。要上好這門課程,教師就要有合理的知識結構.平時多學習、多積累,去企業實踐以提高自身業務素質,使教學內容更加貼近生產。
高職院校培養的是技能型人才,畢業生畢業后要能到相應工作崗位頂崗,因此,高職院??梢云刚堃恍┢髽I的技術人員參與教學。尤其是實訓教學,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由于上課內容直接來自于生產生活.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提升畢業生在就業方面的競爭力。
3.3 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加強
在教學過程中,本課程引入了來自生產企業和科研院校的一系列生產工藝與項目案例,是理論教學過程盡量和生產實踐相聯系,使學生產生“學以致用”的成就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同時,生物藥物分離技術是一門新興交叉學科,也是生物制藥專業的重要課程之一。通過近年來生物制藥實訓教學的改革,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實踐教學質量也有了明顯的提高。但是,生物制藥行業發展迅猛。對高職類生物制藥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進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我們必須進一步提高生物制藥專業學生的綜合職業素質,這仍然需要我們不斷地實踐和探索。
生物藥物分離技術在生物制藥專業人才培養中發揮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作為一門與生產實踐聯系緊密的課程,其實驗教學內容可以滲透到其它專業實驗中。通過對生化分離工程及其它幾門專業實驗進行優化整合,開設制藥工程專業大實驗有利于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系統掌握,充分拓寬學生的思路,使之深入理解生物分離技術在制藥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且通過實驗教學內容的整合,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開設設計性、綜合性的實驗,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創新性,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分析解決問題和初步的科研能力,為今后從事相關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充分發揮實驗教學在工科專業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關鍵詞]微生物藥物;生產工藝;應用
中圖分類號:TG4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06-0345-01
0.引言
隨著社會科學技術水平不斷發展,為微生物藥物的研發和制造提供了理論基礎。作為一種高新生產技術,微生物藥物生產工藝對制藥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潛力和發展前景。不斷加強制藥工藝的應用和創新是實現制藥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手段。目前雖然我國微生物藥物制造工藝已經有了較快的發展,但其生產工藝依舊存在一些問題。
1.微生物藥物
1.1 微生物藥物概述
微生物藥物是天然藥物,包括傳統的非抗菌的生理活性物質和抗生素,經過微生物轉換或合成對臨床疾病進行康復治療。微生物制藥技術就是微生物藥物的生產工藝,對生產工藝的研究和新藥物的研發,是微生物藥物研究的兩個關鍵。在工業微生物技術中,微生物制藥技術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能夠對菌株生產、發酵、提取工藝進行完善和優化。
1.2 微生物藥物審查的過程
首先在對有效菌株篩選的基礎上進行化學修飾,得到新的活性化合物,然后進行結構的確定和專利的申請及獲得并進行臨床試驗(動物實驗)對菌種的優化以及其他生物活性進行研究,確定其副作用和作用機制,在此基礎上進行臨床試驗,當取得較好成效時便可進行藥品的注冊和上市。
1.3 微生物藥物研究的進展
1.3.1 微生物來源拓寬
在現有的已經發現的微生物來看與自然固有的微生物相比數量不多,對微生物藥物的研究,離不開對微生物不同的種類進行區別和分離,也是微生物藥物研制的必經之路。目前的藥物制造中,微生物的主要來源是土壤,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和人們認知及經驗的拓展,在各類生理活性物質的分離中對海洋微生物的重視度日益提高,且已經有成功的案例。微生物來源渠道不斷拓寬,對土壤、海洋微生物的不斷深入分析和研究使得各類新型微生物不斷被發現,對新型微生物藥物的研發創造了基礎[1]。
1.3.2 新型微生物Y選模型的建立
在目前的研究報道中,已經面世的關于酶抑制劑的篩選模式大量出現,在此類篩選模式的建立中,大多是以藥物的作用機制為基礎的,在不斷的發展中結合同位素標記法和反射免疫學等,實現篩選模式的不斷建立、完善和創新。各類篩選模式的不斷建立離不開藥理學家、生物學家、化學家等專業人才的共同合作。
2.生產工藝在微生物藥物生產中應用的現狀
2.1 基因工程技術
隨著基因工程技術的不斷發展,為微生物篩選模型的建立和新型抗生素的產生提供了應用技術。隨著各類受體和酶的篩選模型的不斷建立和發展,基因重組技術在篩選中可以將數量少、篩選難度大的受體和酶從大量的微生物中變大出來,促進篩選的效率和降低篩選的難度。微生物藥物的發展在基因工程技術的發展、技術改造等基礎上,產生了新的藥物來源,在微生物藥物的篩選時,利用調控機理和定向生物合成等新型發酵技術,為新的衍生物等提供了新的來源。
2.2 菌種的改良
2.2.1 基因重組技術
在基因重組技術的發展中離不開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在微生物基因研究的基礎上,將基因的DNA序列進行確定、分析、設計、合成,應用計算機技術對得到的樣品進行掃描得出需要的理論數據。該技術的應用使得研究者能夠對生物細胞進行綜合的研究,通過對生物細胞生理狀態的分析,進行臨床微生物研究,研發新的微生物藥物[2]。
2.2.2 修飾技術的發展
在現有的修飾技術中,RNA聚合酶得到官方的應用。要實現基因的表達,就必須先實現遺傳信息的轉錄,在轉錄的過程中,RNA能夠有效的實現信息的轉錄,RNA聚合酶和抗生素之間的內在聯系,使得對RNA聚合酶的功能進行修飾能夠實現對抗生素的有效合成,提供合成的水平。
2.2.3 菌種的改良
對菌種的選用和培育是微生物藥物生產的重要技術,通過對微生物化學和遺傳學的分析,研究微生物的遺傳和變異,以微生物學的理論為基礎,旨在不斷開發微生物的品種和實現微生物代謝產物的優化,通過基因重組對菌株進行篩選和識別,實現微生物的優良篩選。隨著青霉素的研發,微生物菌種的開發和研究逐漸發展,為微生物藥物生產的菌種篩選和培育奠定了基礎;隨著科學研究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研究的不斷深入,基因重組技術不斷發展和完善,對抗生素產量的提高以及新型活性物質的提取起到了促進作用,促進了基因工程對菌種改良的發展。
3.微生物藥物生產工藝的創新措施
3.1 菌株的生產
3.1.1 菌種來源
微生物菌種的質量是微生物藥物質量的決定性因素,因此在進行微生物藥物制造的時候偶,應該對菌株的性能進行優化,為發酵工藝提供基礎;同時應該對菌種的來源和選育的過程及方式進行詳細的記錄以及生產價值堅定資料,為后期的申報提供有力的數據,確保菌種來源的可靠度和菌種質量。通過對菌種生產價值的鑒定,能夠對菌種的形態、代謝、抗原的進行全面的了解,其中分子生物學的發展,在對菌種的分類鑒定中,核酸得到廣泛的應用。
3.1.2 菌種庫的建立及保存
菌種庫的建立,可以為微生物藥物制造提供性能穩定、質量合格的菌種。將原始菌種培養獲得的包子懸液定量分裝于凍存管,要注意的是,孢子懸液均一且同質。在進行申報時,應該提供全面的資料,具體包括:建立過程中的參數;建立的日期、方法、傳代數;菌種庫質量標準;建立使用的培養基和試劑;儲存條件及有效期;檢測方法等[3]。
3.2 發酵工藝
微生物的發酵工藝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孢子、種子制備和發酵。
3.2.1 孢子制備
孢子制備是發酵的基礎,將培養基進行滅菌處理后進行前期保存的孢子的接種,進行培養后用進行滅菌處理,制作孢子懸液待用。在此過程中,制作的菌種應該無外部污染,保持孢子的均勻和豐滿性性,在制備的過程中,培養的溫度、濕度、時間等對孢子的質量會產生一定影響,因此應該對個環節進行嚴格的控制,保證孢子制備的質量。
3.2.2 種子制備
作為發酵的關鍵,種子的制備通過對孢子或者菌體的轉入培養使得菌絲數量擴大,一邊后期將近似接種到發酵罐中。在此過程中對罐中的壓力、空氣流量、溫度以及培養的時間要進行嚴格的控制,通過抽樣試驗的方式對菌絲的變化進行觀察,確保種子的質量;除此之外種子的質量與培養基、孢子質量、接種等得影響較大。
3.2.3 發酵
通過發酵能夠讓微生物產生大量所需的產物,在微生物藥物發酵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孢子的不同性質應該選用不同的培養基,對相同性質的孢子,在培B的不同階段對營養的需求也不同;微生物的發酵一般是在有氧環境中進行的,因此要特別注意培養過程中不受其他病毒的感染;在接種的過程中應該對運行參數進行合理的控制,保證微生物的生產力。
3.3 提取工藝的改進
提取工藝主要是對發酵液的處理,由于發酵液中雜質含量較高且其中菌體細胞以及各類細胞代謝物較多,進一步加大了提取的難度。因此提取工藝是常培質量得以保障的重要環節,主要包括對發酵液預處理、目標物的分離、目標物的精制。
4.結語
綜上所述,微生物藥物生產的工藝處在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過程中。良好的生產工藝是微生物藥物質量的重要保障,由于微生物藥物生產的復雜性,對生產工藝的控制顯得更加重要。在藥物制造的過程中,應該加強對菌種的選擇、發酵、提取環節的控制,根據不同菌種的特點,選用適應的工藝進行藥物的生產,促進微生物藥物生產工藝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吳佳新.微生物藥物的研究與開發綜述[J].現代農業科技.2014(21).
[2] 李國亮,鄭昆,陳代杰,王華,邵雷.革蘭陰性菌中脂質A修飾造成多黏菌素耐藥機制的研究進展[J].藥物生物技術.2016(06).
[3] 陳代杰.細菌耐藥性與抗生素增效劑開發[J].上海應用技術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01).
生物技術專業作為高等農林院校的基礎專業,近年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不容樂觀,從而折射出許多急待改革的問題。為此,基于浙江農林大學生物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情況問卷調查以及與該專業本科生的座談交流和對部分高等農林院校的實地調研,并結合浙江農林大學生物技術專業相關教師的教學實踐經驗,對高等農林院校生物技術專業的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總結,對教學改革進行了深入思考,提出高等農林院校應通過明確有別于其他科類院校的生物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積極推進分類模塊化人才培養模式、精簡優化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嘗試課堂討論式教學法、采取多種形式相結合的課程考核方式、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評價體系等措施的實施,實現“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的生物技術專業人才培養。
關鍵詞:
高等農林院校;生物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課程教學;教學評價
近年來,以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為主要內容的現代生物技術發展迅猛。伴隨著生命科學的新突破,現代生物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醫藥、食品、環保、能源等領域,并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了滿足生物技術產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國內外的生物技術高等教育也迅速發展起來。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先后有337所高等院校開設了生物技術本科專業。經過20余年的不斷改革和優化,我國生物技術本科專業的辦學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招生人數和畢業生人數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但是,目前我國的生物高新技術產業正處于起步發展階段,與國際水平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這導致生物技術本科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率較低,特別是農林類高等院校該專業本科畢業生的就業狀況不容樂觀。2010年,生物技術專業甚至被教育部列入10大“紅牌”本科專業。由此可見,從整體上看,我國生物技術高等教育仍面臨著諸多挑戰。為此,筆者在浙江農林大學開展了生物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情況問卷調查,與生物技術專業本科生進行了座談交流,還到部分高等農林院校進行了實地調研,并在此基礎上結合浙江農林大學生物技術專業相關教師的教學實踐經驗,對高等農林院校生物技術專業的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總結,對教學改革進行了深入思考。
一、高校生物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
(一)其他科類院校生物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
根據教育部的界定,生物技術專業以理科為主、工科為輔,是理工科復合型專業,主要培養應用研究型人才[1]。生物技術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標是使學生掌握現代生物學和生物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對學生進行應用基礎研究和科技開發研究能力的初步訓練,以培養具備較強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生物技術專業人才。在現代社會生活中,生物技術專業人才承擔著將相關理論應用于實踐以及將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重要責任。因此,促進生物技術高等教育質量的提高倍顯重要。截至2015年,在全國開設生物技術本科專業的337所高校中,農林類高等院校占36所。其他科類高等院校生物技術本科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通常是以社會需求為出發點,重點培養的是具備生命科學基本理論以及較系統的生物技術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綜合性專業人才。其主要特色是培養大眾化的生物技術專業人才。但是,由于其缺乏對專業人才培養的市場化細分,所以難以滿足我國生物技術行業發展對基本專業人才的多樣化需求。
(二)高等農林院校生物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
目前,我國已有36所農林類高等院校開設了生物技術本科專業,但是大多沒有確立富有特色的人才培養目標。如前文所述,盡管生物技術本科專業已經明確了相對宏觀的人才培養目標,但并不完全適用于農林類高等院校生物技術本科專業的人才培養。從現狀看,農林類高等院校往往過于注重學校整體的農林特色,著重于培養傳統的農林人才,而對在農林業發展中發揮同樣重要作用的現代生物技術本科專業的人才培養重視不夠。因此,筆者認為,各高等農林院校在主打自身農業、林業特色的基礎上,應結合各自院校的歷史發展優勢、地方發展特色以及未來發展規劃等,進一步細化生物技術本科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重點培養具有農林素養的生物技術專業特色人才,從而發展各具特色的或本校獨有的生物技術專業教育。以浙江農林大學為例,作為一所多科性高等農林院校,其開設的生物技術本科專業確立了獨特的人才培養目標,即培養具有現代生命科學基本知識、掌握系統的生物技術基本理論和核心技能、了解生物技術發展現狀與趨勢的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應用研究型專業人才。因此,浙江農林大學生物技術本科專業的人才培養注重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以及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竭力塑造獨具特色的富有生態性和應用性的創業型專業人才。目前該專業已發展成為浙江省重點專業。
二、高等農林院校生物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
(一)現行的人才培養模式及存在的問題
通過走訪調研部分高等農林院校,筆者發現,生物技術本科專業在多數高等農林院校并非是主流專業,專業的培養目標比較模糊。通常情況下,生物技術專業本科畢業生的主要去向是考研和就業。但是,多數高等農林院校并沒有針對2種畢業去向在生物技術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明確的引導,所開設的課程都是統一的。只有少數高等農林院校為畢業去向不同的生物技術專業學生提供了有區別的人才培養方案,即針對本科畢業后準備考研深造的學生,設立了考研強化班,并強化了理論性強的“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等專業課程的教學;同時,針對本科畢業后準備直接就業的學生,注重引導其更多地掌握生物工程、生物制藥等方向的實用專業知識,從而使該專業本科畢業生的就業率得到較大的提升。
(二)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
為了適應不同科類高校和不同高等農林院校生物技術本科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不同定位,生物技術專業教育應結合各高等院校的辦學特色,從滿足學生畢業去向的需求出發,積極探索分類模塊化人才培養模式,充分體現“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的人才培養指導思想。所謂分類模塊化人才培養模式,就是首先根據生物技術專業本科生的學習意圖,將其分為工作就業、考研深造、實踐創業及其他4類;然后根據這4類學生所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將教學內容進行模塊化。這樣,不僅可以充分利用教學資源的優勢,極大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而且可以為學生未來的個性化發展提供富有針對性的教育教學服務。第一,針對畢業后意向工作就業的生物技術專業本科生,高等農林院校應充分發揮“產、學、研”教學模式的優勢[2],大力鼓勵學生到企業部門、生產一線進行實踐實習;同時,可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嘗試,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聯動式人才培養模式,以培養應用型人才。此外,以細化的就業需求為導向,為該類學生開設普通生物技術、生物制藥、生物工程等方向的模塊化課程。第二,針對畢業后意向考研深造的生物技術專業本科生,高等農林院校應大膽借鑒某些高校的成功經驗,盡可能為該類學生提供相應的培訓輔導,以培養高層次的理論研究型人才。例如,可開設相應的輔導班,強化專業課程理論知識的傳授。第三,針對畢業后意向實踐創業的生物技術專業本科生,高等農林院校要結合學生的具體要求,將學生的學習實踐直接引進實驗室和大學生創業孵化園,或者引導學生直接進入企業開展實踐,以切實推動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開發和培養。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不僅生物技術專業,其他學科專業也總會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畢業后學習或工作的內容與所學的本科專業并不相關。針對畢業后從事非本專業學習或工作的生物技術專業本科生,高等農林院校應從該類學生的需求出發,適時適當地提供相關的教育資源和支持,以便其為未來的學習和工作做好充分的準備。
三、高等農林院校生物技術專業的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
生物技術是一門涉及領域多、涵蓋范圍廣、基礎性強的新興的綜合性生物學科,是現代生物學與相關學科交叉融合發展的產物。生物技術本科專業的課程主要涉及發酵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蛋白質工程、細胞工程、生化工程6個方面,這些課程從教學的角度又可分為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兩大部分。
(一)理論課程的現狀與改革
目前,各高校開設的生物技術本科專業課程主要有“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植物學”“生態學”“植物生理學”“植物育種學”“動物生理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發酵工程”“酶工程”“生物信息學”等,以及相應的生物類實驗課程。從以往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效果看,對教師來說,在生物技術本科專業4年的教學時間里完成上述課程的教學,顯然是任務繁重、困難重重的;同樣,對學生來說,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接受并吸收理解如此多的課程知識也是不切實際的。為此,目前各高校普遍采取的解決辦法是結合自身的辦學理念和專業特色,選擇性地開設其中的部分生物技術專業課程;同時,調整專業課程的教學時間,實行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并行。此外,現代生物技術的高速發展決定了生物技術專業的專業知識每時每刻都有大量的更新,理論知識在不斷地得到充實完善,這使生物技術具有很強的前沿性。因此,高等農林院校在設置生物技術專業的專業課程時,一定要緊跟生物技術的發展步伐,積極主動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努力做到理論知識最新、課程內容均衡、教學時間安排合理、專業匹配一致。同時,課程設置還應根據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不同而有所不同,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例如,如果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于培養創新研究型人才,那么應側重于設置理論技術類課程;如果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于培養應用實踐型人才,那么應側重于設置工程實踐類課程。以浙江農林大學生物技術本科專業為例,其主要通過專業課程(包括專業基礎課、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等)的設置開展理論教學。其中,專業基礎課安排在本科階段的第1、2學期,專業必修課安排在本科階段的第3~6學期,專業選修課則伴隨專業必修課穿插安排在相應的各學期。筆者通過對2003~2014級的116名生物技術專業本科畢業生和在校生開展的浙江農林大學生物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情況問卷調查發現,“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基因工程原理與應用”“植物組織培養”等專業課程受歡迎程度普遍較高。學生普遍反映這些課程的系統性強、應用性強,能夠學有所用。而“生物信息學”“遺傳學”等專業課程的受歡迎程度則較低。
(二)實踐課程的現狀與改革
鄭世英在《地方本科院校生物技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中充分闡述了培養生物技術專業應用型人才的重要性[3]。同時,有學者指出,在就業市場競爭愈益激烈的今天,創新能力已成為大學生社會生存的重要資本[4]。由此可見,生物技術本科專業的人才培養在注重提升學生專業理論水平的同時強調加強學生實驗操作技能的培養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當前,各高等農林院校生物技術本科專業的實踐類課程仍然只是覆蓋課程實驗、生產實踐、學科競賽和自主實習等幾個方面??梢姡ㄟ^實踐課程加強學生創新意識和科技素養培養的做法在高等農林院校尚未得到全面的推廣。筆者通過深入了解也發現,多數生物技術本科專業的實踐類課程過于形式化,再加上部分學校的重視程度不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低,所以看似形式多樣的實踐課程所產生的實際教學效果卻不甚理想。為了有效地調動生物技術本科專業學生參與課程實踐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以增強人才培養對產業發展和實際需求的適應性,高等農林院校生物技術本科專業的實踐類課程建設應強調多元化、自主化和時代化。首先,在課程實驗方面,生物技術本科專業要打破原有的以綜合驗證性實驗為主的格局,針對每門專業課設置相應的實驗課程;同時,注重開發學生的創新潛力,鼓勵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自主進行實驗操作。其次,在生產實踐方面,高等農林院校要積極與相關的企事業單位、地方行政部門等組織機構合作,為生物技術本科專業學生爭取充足的實踐機會和實踐時間,從而使學生能夠真正到農林生產一線去并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到生產實踐中。再次,在學科競賽方面,高等農林院校除了要提供一定的設備和經費予以支持之外,還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將學科競賽成績納入學生學業考核體系,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同時,要引導學生充分認識到參加學科競賽對提升自身綜合能力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在參加學科競賽的過程中主動與教師進行交流、學會合作、敢于大膽創新。最后,在自主實習方面,考慮多數高校在本科階段的第4學年已基本不安排課程教學,所以建議高等農林院校將生物技術本科專業的自主實習安排在此階段進行;同時,建議給予學生更大的自主空間,允許學生自己選擇實習崗位和工作內容等,而學校和實習單位只需做好監督驗收工作。這樣,可以使生物技術本科專業的準畢業生親身感受實際工作崗位的真實氛圍,提前做好就業準備,從而使學生能夠順利地從校園學習環境過渡到社會工作環境。
四、高等農林院校生物技術專業的教學方法
(一)現狀與問題
無論是高等教育,還是中等教育或基礎教育,目前我國各級各類院校廣泛采用的仍是傳統的教學方法,即以教師為主體、學生為受體,其主要特點就是“滿堂灌”,所以培養的人才“平而不尖”,缺乏學習的主動性[5]。同樣,高等農林院校生物技術本科專業的課程教學方法也不例外,通常是教師一人講得熱火朝天,而學生“各有所為”,從而導致課堂教學效果大打折扣。筆者通過與浙江農林大學生物技術本科專業各年級學生座談發現,學生對課程教學主要有以下一些看法:①課程教學目標不明確;②課程內容不夠吸引人;③教學方式存在部分不足;④教室等硬件條件有欠缺;⑤自身學習積極性不高。
(二)改革措施
針對上述學生反映的問題,筆者認為,高等農林院校生物技術本科專業的課程教學要想改變現狀、解決問題,首先,要改變以教師講述為主、學生參與為輔的傳統教學模式,逐漸推行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引導為輔的反轉式教學模式,從而真正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意識。其次,要從人才培養目標出發,最大化地利用學校的軟硬件教學條件,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及網絡資源的優勢。例如,筆者在“細胞工程”專業課程的教學改革實踐中探索實施了課堂討論法。首先,筆者以細胞工程領域最新的研究進展為基礎材料,向學生傳授該課程的基本理論知識,其中穿插部分視頻展示,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上課時的注意力。其次,在學生對課程教學內容有了基本的認識和了解后,筆者通過布置自主性課程論文,要求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細胞工程課程內容進行整理和論述,以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最后,在學生完成相關資料的搜集和課程論文的撰寫后,筆者要求學生針對某些共通性話題展開小組討論和課堂辯論,以使學生彼此交流各自學到的知識。課堂討論法充分調動了全體學生參與課程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之后的課程教學評價中得到了學生的一致認可。
五、高等農林院校生物技術專業的課程考核方式
(一)現狀與問題
有了好的課程教學模式,還必須輔以科學合理的課程考核方式。只有這樣,才能準確地評價和有效地提高課程教學的效果。所以高等農林院校生物技術本科專業在改革教學方法的同時,還應對課程考核方式進行相應的完善。目前,各高校的期末考試成績在課程考核成績中占據的比例過大,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主要依據最終的卷面考試成績[6]。這導致相當一部分學生的學習只是為了考高分,而不是為了真正掌握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也導致部分學生應付完考試便不再復習鞏固所學的知識,所以知識遺忘率較高??梢?,高校課程考核方式的缺陷使學生的學習行為有悖于課程教學目標的要求。因此,高等農林院校生物技術本科專業應改變單一的課程考核方式,采取多種方式考核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既要考核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準確與否,更要考核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和創新能力,并基于這兩個方面做出綜合評價[7]。
(二)改革措施
筆者認為,高等農林院校生物技術本科專業應對現行的課程考核方式進行改革。首先,要適當加大平時成績在課程考核成績中所占的比例;其次,要細化平時成績的構成,將與課程教學相關的各方面因素充分考慮在內,并且明確評分標準。例如,如果以百分制計算課程考核成績,那么可以規定平時成績占60分、期末考試成績占40分。其中,平時成績包括2部分:①平時表現占40分,主要對出勤率、課堂活動參與度、作業完成情況和平時綜合表現等進行考評;②實驗或課程論文完成情況占20分。將實驗或課程論文成績納入課程考核成績,通過考察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程度和應用能力,不僅有利于引導學生加強實踐能力的鍛煉,而且有利于促進學生查找文獻、篩選資料以及寫作表達等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此外,課程的期末考試也要打破傳統的筆試答題形式,應嘗試采用計算機考試系統[8]或網絡在線答題等靈活高效的隨機測試形式。這不僅能夠較為客觀地考察學生的學習水平,而且可以降低教師的評閱難度和工作強度。
六、高等農林院校生物技術專業的教學評價體系
(一)現狀與問題
所謂教學評價,就是依據一定的標準對人才培養過程及其質量和效益做出客觀的判斷與評價。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總結評價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也是檢驗教學效果的有效形式和激勵師生的重要手段[9]。目前,各高校的教學評價大多采取師生互評的做法。通常,師生雙方通過網上教育系統或紙質問卷進行評價與反饋。部分高等院校考慮到學生數量多而采取隨機抽取部分學生參與教學評價的做法。但是,筆者在調查中發現,通過師生互評進行教學評價存在2個方面的問題:①參與評價的學生往往抱有應付的心態,而且學生評教難以保證客觀公正,考評“全優”的現象較為普遍;②教師對學生評教的結果存在不重視的現象,不能及時做出反饋,個別教師甚至完全忽視教學評價環節。
(二)改革措施
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有利于促進生物技術專業教育的良好發展。由于生物技術專業具有較強的系統性和一定的獨立性,所以各高等農林院校應建立符合生物技術專業教育自身特點的教學評價體系。首先,明確教學評價對象的主體應包括專業、課程、教師和學生。其次,采取師生互評、師生自評、階段總結相結合的教學評價方式。其中,師生互評旨在提高教師對學生以及學生對教師的認知度,師生自評旨在提高教師、學生對自我的認知度,階段總結旨在提高師生對生物技術專業教育的認知度。為此,浙江農林大學組建了由林業與生物技術學院教學負責人和生物技術專業資深專業教師組成的生物技術專業委員會,由其負責對生物技術專業的發展方向以及招生方案、人才培養目標、課程設置、課程考評方式、教育教學的改革探索等進行系統性的研究與實施,以及加強對專業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和完善。
總之,我國生物技術專業高等教育的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教學改革不能急于求成。各高等農林院校要充分結合自身的辦學理念和專業特色,積極主動借鑒國內外優秀高等院校的成功經驗,堅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的原則,以科學的態度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要緊隨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關注生物技術發展創新的動態,在國家、政府、企業、高校、師生之間搭建起一座生物技術的橋梁,以促進我國生物技術產業和生物技術專業教育向著國際化、高效化、優勢化的方向邁進。
作者:王正加 唐永超 單位:浙江農林大學林業與生物技術學
參考文獻
[1]王俊麗,聶國興.高等教育生物技術專業的辦學現狀與對策[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2(5):99-102.
[2]符曉棠,尚文學.推行產學研合作教育造就工作上適用人才———試論生物技術專業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及對策[J].安徽農學通報,2006,12(12):17-19.
[3]鄭世英.地方本科院校生物技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人才培育,2009(8):66-67.
[4]張鵬,于蘭,劉助柏,等.高校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現狀及對策研究[J].大學教育科學,2005(3):50-53.
[5]楊維霞.高等農林院校生物科學專業課程教學改革實踐[J].安徽農業科學,2012,40(30):15055-15056.
[6]龍明秀,許岳飛,何學青,等.農業院校雙語教學的探索與實踐———以“牧草栽培學”課程為例[J].中國林業教育,2014,32(1):42-44.
[7]郭慶梅.高等醫藥院校應重視“中藥與生物技術”的教育[J].藥學教育,2000,16(1):7-9.
周勁波(1970-),男,廣西桂林人,廣西師范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
何相海(1982-),男,廣西桂林人,廣西師范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學生
摘要:新工業化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強國富民的新歷史性機遇,必將對全球經濟的格局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本文試圖探討新工業化的內涵及主要影響,結合我國民營企業的現狀,指出民營投資的方向和思路。認為必須加大對人力資源的開發與管理,拓寬融資渠道,將投資重點集中在具有競爭優勢的網絡產品、軟件、生物藥業等方面。
關鍵詞:工業化 新工業化 民營投資 民間資本
一、工業危機與新工業化的必然性
在傳統理論中,工業化一般被定義為生產工具或資源配置的轉換,如“產品的來源和資源的去處從農業活動轉向非農業生產活動”;“只有在機器時代破曉以后,隨著紡織的機械化,隨著蒸汽機作為一項新的能源,隨著從單件生產過渡到系列生產,過渡到大規模生產,人類社會才開始了巨大的變化,我們稱之為工業化的這種變化”??梢?,工業化是在農業生產成熟之后的新生產工具、新產品、新生產方式、新技術的發明和應用,實現資源更優化配置的過程,甚至被置換成生產力的代名詞,“工業化是一系列基要生產要素組合方式發生連續的由低級到高級的突破性變化過程”。新工業化是一種更高級的生產方式、生產力。工業化是現代化的主題,其負作用卻也日益明顯。英國工業革命的情況說明工業化(生產方式)的主要特征:運用機器生產、大規模的采掘、冶煉、加工、制造、煤炭和石油成為主要能源、鋼鐵的大量需求等。從本質上講,工業化生產是一種“采掘和利用礦物資源的生產”。目前,人類使用的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業原材料和70%以上的農副業生產資源都來自于礦產資源。這決定了工業化的歷史局限性:一方面,工業化生產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工業化生產造成的環境污染和生態惡化。羅馬俱樂部在1970年發表的《增長的極限――羅馬俱樂部關于人類困境的研究報告》一文中指出:“如果在世界人口、工業化、污染、糧食生產和資源消耗方面現在的趨勢繼續下去,這個行星上增長的極限有朝一日將在今后一百年中發生,最可能的結果將是人口和工業生產力雙方有相當突然的和不可控制的衰退。”其內在推理可以表示為:
進入工業化的人口逐步擴大工業化的總需求急劇擴大工業化生產力不斷提高資源的開發消耗不斷增長工業化生產所需要的天然資源出現短缺和匱乏工業化生產發生危機工業化產業走向衰退。其過程如農業因天然生物的局限性(受天氣、地質、水利等限制,人的主動性較難發揮)而衰落一樣。西方發達國家工業化經驗露出了“大量采掘、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單向生產的弊端。越來越多的報告預言“能源危機提前到來”,一是高經濟增長要求持續的大量投入,二是資源使用效率低下。在資源利用率低下的情況下,依靠高投入高消耗來實現高增長就會引起資源的全面緊張,很難持續發展。可以斷定,工業化的生產方式已經陷入嚴重的危機中。
二、新工業化的興起、內涵及機遇
工業危機的呈現正意味著新工業化的興起,按照俄羅斯學者伊諾澤姆采夫的觀察,新工業化的物質基礎在20世紀60-70年代形成,直到1973年的石油危機,這是第一階段。其特征是西方工業社會繁榮富強,新經濟在不斷地創記錄增長,低失業、高耗能,石油大幅度漲價。第二階段始于20世紀80年代的英國、美國和德國右翼保守政府促進經濟創新的改革,石油消費下降,進口技術和廉價勞動力創造了巨大的成就。第三階段始于90年代初,信息經濟成為動力主軸,美國經濟長時間地持續增長,GDP的43%來自衛生、科教研、電訊,非物質性的科學新產品及軟件生產等領域。
美國思想庫對新工業化的關注主要體現于三種理論:第一,“后工業社會”理論。社會學家丹尼爾?貝爾將社會歷史劃分為前工業社會、工業社會和后工業社會。明確提出工業社會不是歷史的終結,必然會被更高級的社會形態所取代。其特點是從產品經濟轉變為服務經濟?!白詈唵蔚奶攸c是使大多數勞動力不再從事農業或制造業,而是從事服務業,如貿易、金融、運輸、保健、娛樂、研究、教育和管理?!钡诙?,“信息社會”理論。1982年,社會預測學家約翰?奈斯比特在《大趨勢》中,進一步肯定貝爾的結論,并強調“從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的轉變”“更為微妙,也更具有爆炸性”。聲稱:“現在大量生產信息,正如過去大量生產汽車一樣。”他對20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超載美國不以為然,“日本是第一,不過它是一項衰退比賽中的新世界冠軍”,“(美國)信息經濟及其他新興部門發展的情況都很好”,“買進電腦軟件公司的股票,賣出美國鋼鐵公司的股票”。第三,“第三次浪潮”理論。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預言,當前人類正進行的新社會變革,即為第三次浪潮(前兩次分別為農業革命和工業革命),“意味著工業文明的末日,展示著一個新文明正在興起”。并且,更綜合性地揭示:“正如第二次浪潮將煤、鋼、電力和鐵路運輸組合在一起,生產了汽車以及其他上千種改變了我們生活的產品一樣,在還沒有把所有的新技術――計算機、電子、來自外層空間和海洋的新材料、遺傳工程以及與此相應的新的能源基礎結合在一起以前,我們體會不到這種新變化的真正含義。這些因素結合在一起,就會產生一股史無前例的革新洪流。”
上述只是對新工業社會作出的模糊預感和猜測,目前對新工業化仍然沒有形成一個完整而清晰的認知,但從各國的經驗來看,新工業化的理論和實踐一般是指高新技術,可歸類信息科技、生物科技、計算機技術及其相關設備制造等領域。反映在經濟上是高新技術產業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從生產力、生產要素、生產空間、生產效益諸多方面入手,結合科學技術,多方面革新性地創造財富。科技創新是關鍵特征,發揮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改善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加強基礎研究和高技術研究,推進關鍵技術創新和系統集成,實現技術跨越式發展。科技創新,在關鍵領域和若干科技發展前沿掌握核心技術和擁有一批自主知識產權??沙掷m發展是它另一個重要特征,即綜合考慮環境、資源的持續使用和人的發展,實現高效能循環式生產是必然的選擇。
我國仍然未完成工業化體系的建設,但在新工業化方面卻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勢頭,主要表現在高新技術產品產量大幅度上升,經濟效益快速增長,對傳統產業的提升和結構調整起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2003年我國全年生產電子計算機達53595部,同比增長101.3%;微型計算機產量達到3084萬臺,同比增長83%;半導體集成電路產量達139億塊,同比增長44.5%;移動電話生產17989萬部,同比增長48.1%,其中國產手機市場占有率超過55%;程控交換機產量7379萬線,同比增長25.9%;彩色電視機產量6679萬臺,同比增長29.6%,創歷史新高。程控交換機、移動電話機、彩電、彩色顯示器等產量已居世界第一位,分別占世界總產量的30%、35%、40%、50%。高新技術產品全年銷售收入20158.3億元,增長27.6%,比其他工業行業高出5.3%;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總額
955.2億元,增長27.6%,增幅比上半年提高4.3%,而其他工業行業比上半年回落了17.1%;累計上繳稅金總額452.8億元,增長11.8%。與全社會各項指標相比較,新工業化的發展是迅速的,有力促進工業結構調整和資源配置優化。2003年高新技術產業的固定資產投資達1445.9億元,同比增長46.5%,高于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近20%;資產總額為19184億元,比全國高4.9%;固定資產凈值和流動資產分別比全國工業平均增長高4.2%和4.3%;從業人員488萬人,增長10.1%,比全國工業平均高5.5%。
三、新工業背景下民營投資的地位和作用
民營企業正演變為我國經濟中最活躍、最富有發展潛力的經濟主體。在每一次產業革命與演進的關鍵時刻,國家和企業都迅速地聚集資本,改變投資方向,瞄準新興市場,組織新的生產。美國的工業化進程更是充分利用了其后發優勢,把握了19世紀下半葉的電力革命,在20世紀初就取代了英國的地位,之后,化學、電氣設備和汽車工業的興起又成為美國工業化發展的主要動力,新科技革命、新產業革命與企業能否做大做強是息息相關。網絡經濟的興起促使了一批年輕企業的快速成長,如微軟、IBM、聯想、新浪等,其產值增長速度是前所未有的。有學者對比較優勢認為,民營企業不必要投資高新技術產業,因為投資大風險大,應轉向服務業、經銷商、商等。但這種理論也只是在李嘉圖的前工業化時代有效,現代社會只能依靠新技術提高產品質量并降低成本,才能在市場上立足。實證表明,許多民營已有能力而且有優勢進入高級產業,如汽車、電力、金融、科教等。統計顯示,民營投資在已走出了國有經濟投資,在全社會的固定資產投資中占了“半壁江山”,民營投資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推進作用日趨明顯。
從(表1)中可以看出,民營投資比重已接近國有投資,股份制投資比重明顯上升,外商及港澳臺投資比重逐年下降,全社會投資對政府直接依賴程度正在降低。1980年至1992年,國有經濟平均投資比重為67.4%,占絕對主導地位。自1992年以后,國有經濟投資比重呈逐年下降態勢,1999年以前民營投資一直保持在平均投資水平33.1%左右。自1999年起民營投資在全社會投資中的份額呈不斷上升趨勢,而國有投資、外商及港澳臺投資比重則逐年下降。1998-2001年,國有投資、國內民營投資、外商及港澳臺投資比重分別由54.1%、35.5%和10.5%變為47.3%、44.6%和8.1%,目前民營投資在全社會投資中的份額已經接近國有經濟。1990年代以來,國有經濟在全部投資中的比重持續下降,2001年與1994年相比,降低了9.1。同期集體經濟投資比重小幅度下降,降低了2%;外商及港澳臺投資比重下降3.1%;而個體經濟投資尤其是股份制經濟投資所占比重明顯上升,分別上升了3%和11.4%。國家注入大量國債投資以來,盡管國有經濟在全社會投資中所占比重在1998、1999年曾有小幅度回升,但是總的來看仍呈下降趨勢,1998-2001年,國有經濟投資畢生由54.1%下降到47.3%。同期,在民營投資比重的變化中,集體經濟投資所占比重略有下降,由14.8%下降到14.2%;個體經濟投資比重由13.2%上升到14.6%。這表明,在國債投資集中投向國有經濟領域的同時,民營投資也漸趨活躍,尤其是股份制經濟的投資活力最為強勁,比重上升幅度最大。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民營經濟異軍突起,日益發展成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主力軍:首先,民營投資推動了經濟增長。投資、消費、出口是帶動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投資首先需要大量的機器、設備、建筑、原材料等,相關供應商又會需求第二層次的機器、設備、原材料等,從而發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生產資料的需求不斷增加;其次,又生產出大量的產品并在市場中流通。經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投資需求或者投資供給推動的。研究表明,我國1953年-1990年間的經濟增長速度平均每年為6.78%,由于資金投入帶來的增長達75%;1979年-1990年的經濟增長中由資金投入帶來的增長占51%。近年來,盡管資金投入帶來的增長的比重有所下降,技術進步帶來的增長比重提高,但在經濟增長中,依靠投資帶來的增長仍然在50-60%。其次,民營投資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民營企業家創業的初衷在于“營利”、“增值”、“做大”、“做強”,其市場嗅覺異常敏銳,一旦發現新的市場空間、營利機會,就會迅速作出反應。亞當?斯密認為,這種“自利”行為不停地疊加的結果是資源的有效配置。從1978~2000年,隨著政府市場準入政策的逐步放寬,民營投資已經比較廣泛地進入了國民經濟的各個主要領域。截至2000年在一、二、三產業增加值中,民營投資的比重分別達到了97.2%、71.3%、41.5%。1997年,國有經濟在高新技術產業的份額為30.5%,1999年這一比重下降到24%;而同期民營投資的比重由16%上升到18%。最后,民營投資在高新科技產業領域的成效日益明顯。調查顯示,民營主要從事第二產業的占62.5%,在第二產業中的技術密集型行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民企中,以“聯想”、“清華同方”、“深圳華為”、“上海復得”、“西安海星”、“長沙遠大”等企業為代表,總收入和總資產集中在電子及通信制備制造業、電子計算機制造業、儀器設備制造業、化學原料及制品制造業、計算機應用服務業、醫藥制造業、生物制品制造業、汽車和摩托車制造業等。聯想集團1999年產品銷售額達到203億元,計算機占有國內市場份額27%以上。深圳華為1999年實現銷售額120億元,是目前國內國產通訊設備最大的生產廠商。主要從事生物技術的開發和生產的上海延長星高科技有限公司,1999年實現總收入28.3億元。以中小型企業為主的民營企業在醫藥、電子通信、電子計算機三大行業中的產值均很大,年增長率也大;小型企業比中型企業更有競爭力。
四、民營經濟在新工業化方面投資的局限性
新工業化下的投資更注重對技術和資金的考慮。我國民營企業由于發展路程不長,各方面的力量顯得不成熟,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技術力量不足。技術是企業長遠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在知識快速更新的今天尤其如此。民企的技術障礙表現在高文化員工的缺乏和技術開發不足,被調查的民企從業人員91.4萬人,大專以下文化的人數占80%以上,大專文化以上的人數僅占17.9%,技術人員占13.4%,高層管理人員占2.7%。民營企業由于缺乏市場運作經驗,技術開發與市場開發不能有效結合起來。許多民企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只是一味追求產品在數量上的擴張;有些企業雖然在一定的時期有自己的核心技術產品,但忽視了根本性長遠開發,不對產品進行技術上的更新換代;還有一些企業盡管在技術開發上給予一些重視,但是在研發時忽視市場調查和消費群體的細分,導致產品投入市場卻“找不到市場”。二是融資難。無論是直接融資或是間接融資,對民間資本特別是非公有企業開放程度都很低。據國家原計劃管理委員會(宏觀院)研究,我國資本市場目前已形成股票類、貸款類、債券類、基金類、項目融資類、財政支持類六
大融資方式。但是,對非公有經濟僅開放短期信貸和大企業股票融資的渠道,是滿足不了各類非公有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的需求,只能自己籌資。1997~2000年,民間投資占國內貸款的比重僅從37.1%上升到38.2%;而自籌資的比重則從50.3%上升到56.7%,占其他投資來源的比重從42%上升。對2434家民企的調查顯示,有近1%企業流動資金的25%以上來自高利貸,近1%企業的流動資金的5%-25%來自高利貸。浙江的私營企業中有45.7%認為主要的障礙是融資困難,有66.4%的企業認為獲得金融機構的貸款很不容易。絕大部分民營企業,主要通過向職工借債集資、內部股份募集、發起人與相關企業之間募股、紅利轉股等。這種非正規、小范圍的股權融資,不僅規模小、成本高、風險大,而且無法轉讓兌現,使股權速效缺乏穩定性與可持續性。
五、結論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