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關東民俗文化特點范文

        關東民俗文化特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關東民俗文化特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東民俗文化特點

        第1篇:關東民俗文化特點范文

        [關鍵詞]民俗文化;旅游開發;滿族

        民俗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被異域或異族獨具個性的民俗文化所吸引,以一定的旅游設施為條件,離開自己的居所,前往某地(某個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民族區域),進行民俗文化消費的一個動態過程的復合體,是人類文明進步所形成的一種文化生活方式。民俗文化旅游能夠滿足旅游者求新、求異、求樂、求知的心理需求,是我國民族地區旅游開發的重要內容,有著廣闊的市場潛力和發展空間。遼寧做為清王朝的龍興之地,擁有豐富多彩的滿族民俗文化資源。充分開發滿族民俗文化資源,不僅可以豐富遼寧的民俗文化旅游,而且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的經濟發展,從而促進遼寧老工業基地的全面振興。

        1 遼寧省滿族民俗文化旅游開發現狀概述

        遼寧是滿族的發祥地和清王朝的龍興之地,遺留下相當多的滿族歷史文化古跡。目前遼寧滿族同胞聚集地較多,建立有6個滿族自治縣。這些歷史文化古跡和滿族聚集區至今保留著很多滿族民俗文化,是開發遼寧滿族民俗文化得天獨厚的資源。遼寧省抓住滿族民俗文化旅游資源這一優勢,積極運作開發,已形成了開發良好態勢。目前,遼寧省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對滿族民俗旅游資源進行了開發:

        1.1 以滿族和清王朝的歷史文化古跡為依托,推出清文化史跡旅游。這些清文化史跡基本上都是清王朝人關前的滿族風格建筑,是清入關前滿族民俗文化的載體。這些歷史古跡包括:沈陽故宮、清昭陵、清福陵、撫順清永陵、撫順赫圖阿拉老城、遼陽東京城等。其中,一宮三陵(沈陽故宮、昭陵、福陵、永陵)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成為舉世聞名的歷史古跡。到沈陽故宮清寧宮參觀就會感受典型的滿族居住文化、祭祀文化等民俗文化。

        1.2 以滿族民俗事象為載體,開發具有鮮明特色的事件旅游產品。如沈陽、撫順、遼陽三城聯合開展的“沈陽清文化節”。這是以清入關前“關外三京”為主體。以游“一富三陵”、吃“滿漢全席”、穿“滿韻清風”、購“吉祥如意”、“穿時尚旗袍”、“看皇家禮儀”為基本內容的旅游文化節。撫順市開展的“撫順滿族風情節”,是以撫順豐富的滿族歷史文化遺產為依托的旅游文化節。1999年開始,至今已連續舉辦了八屆。在這兩個文化節舉辦期間,都要舉行具有滿族特色的文化表演,開發豐富多彩的展示滿族的文化和風俗的活動。吸引了大批的中外游客。

        1.3 以滿族歷史文物、滿族聚集集中區為依托,建立滿族民俗旅游景點或民俗旅游村。以滿族歷史文物為主建立的博物館有沈陽清文化陳列館、沈陽滿族民俗博物館(建立在隕石山滿族民俗村)、岫巖滿族自治縣滿族博物館和新賓滿族博物館等。滿族民俗村有沈陽隕石山滿族民俗村(位于沈陽市東陵區李相鎮石臺村)、棋盤山滿族風情民俗村(位于沈陽市東陵區滿堂鄉二道溝)、大連金州區石河滿族鎮東溝村、撫順新賓“中華滿族風情園”,以及丹東市正在開發的鴨綠江虎山景區滿族民俗村、撫順新賓滿族民俗村等。

        1.4 滿族飲食文化開發各具特色。在滿族民俗文化中,飲食文化是最具開發潛力和前景的內容之一,各地對滿族飲食文化以不同的形式進行了開發。其主要形式有餐飲開發,如滿漢全席、滿族大清花餃子、那家館白肉血腸等。有通過文化節或大賽推廣滿族飲食文化,如2006中國沈陽國際旅游節期間沈陽市旅游局組織各酒店推出清文化宴席,有的酒店推出滿漢全席,有的酒店推出紅樓宴,還有的酒店推出滿族風味的八碟八碗等。

        1.5 滿族服飾與旅游商品和旅游紀念品開發。以滿族旗袍為代表的滿族服飾的開發在全國各地都很盛行,而且在面料、款式、工藝上不斷出新,成為服裝界經久不衰令人矚目的亮點之一。除了旗袍以外,目前作為旅游商品的還有旗鞋、馬褂、嘎拉哈、滿族刺繡和剪紙等都得到了開發,尤其是香荷包被評為遼寧省十大旅游紀念品之一。以關東三寶為代表的東北特產人參、貂皮、鹿茸過去是滿族人珍貴的藥用品和皮革制品來源,在撫順新賓赫圖阿拉城以東北三寶為特產的旅游商品琳瑯滿目。2006年撫順滿族風情節還專門組織了“旅游商品包裝設計大賽暨旅游商品展銷”活動。沈陽故宮大政殿全銅雕塑令世人驚嘆不已。

        2 遼寧滿族民俗文化旅游開發存在的問題

        遼寧的滿族民俗文化旅游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開發,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由于各種原因,豐富的滿族民俗文化資源還沒有被完全挖掘出來,加之開發過程中仍存在諸多問題,阻礙了遼寧滿族民俗文化旅游的進一步發展。

        2.1 民俗文化已變化。隨著遼寧旅游業的發展,大量旅游者的涌入,一些旅游區的滿族民俗文化只注重形式上的開發,而不注重內容的原汁原味,只是把滿族民俗文化當成“觀賞物”。如過去滿族農家睡的通鋪火炕已經被床和土暖氣取代;過去貼餅子用的大鐵鍋也不見了,家家戶戶用上了燃氣罐。隨著滿漢兩族的逐漸融合,很多滿族文化習俗只能保存在滿族老人的記憶中,如不及時挖掘、整理,這些文化習俗將會隨著老人們的逝去而消失。一些開發商也試圖嘗試原真性開發,但效果不佳。

        2.2 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在發展滿族民俗文化旅游過程中,單純追求經濟效益,而對生態效益、環境效益和文化效益沒有給予高度重視。一是景區環境質量下降。一些旅游區不顧承載力的多少,只要有游客想進,就統統讓進,從不限制景點內的游人數量,突破了景點內的最大環境容量,破壞了景區環境,造成惡劣影響。二是出現“偽民俗”現象。有些景區,不管滿族民俗中是否有此習俗,胡亂瞎編一通,目的就是能讓游客進園,達到賺取經濟利益的目的。這既是對滿族民俗文化不尊重的表現,同時也是對旅游者的欺騙,產生許多負效應。這樣的開發也不可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2.3 旅游產品雷同嚴重。遼寧滿族民俗文化旅游產品大都忽視旅游者參與、嘗試、體驗、學習的需求,基本以靜態形式展示給旅游者,游客只能被動地接受,無更多的自由選擇。同時,各地滿族民俗文化旅游產品基本相同,都是民俗村、民族飲食、民族文物展覽等,沒有體現出不同地區滿族民俗文化的獨特性。

        2.4 缺乏旅游專業人才。民俗旅游做為高品位的文化旅游,其開發、規劃及服務都需要專業知識人才的加入。但是,遼寧滿族民俗文化旅游專業人才非常短缺。

        3 遼寧省滿族民俗文化旅游開發的思路與對策

        3.1 開拓定位準確的客源市場。根據地理位置的不同及滿族民俗自身的特點,可將滿族民俗文化旅游客源市場按地域進行細分,準確定位,有針對性地開拓客源市場。

        ①國際市場開發。韓國、日本和俄羅斯是我國北方三大鄰國,地緣優勢顯著,成為發展滿族民俗文化旅游的主要國際客源市場,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而且,歷史上這三個國家與中國的交往很密切,文化交流也很頻繁。針對這部分客源群體,可采用多種媒體形式進行廣泛宣傳,向旅游者傳遞滿族民俗文化旅游信息。

        ②國內市場開發。國內客源市場主要是指東北地區和華北地區,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北京、天津及山東等省市地區。遼寧是滿族的發祥地,許多民俗文化資源具有壟斷性,是其他地區所沒有的,如沈陽故宮、撫順赫圖阿拉老城等。吉林和黑龍江也是滿族先民們的聚集地,這些地區也有許多滿族后裔,由于滿漢雜居,許多滿族人對一些民族文化傳統有些淡忘。因此,針對這部分客源,開發滿族民俗文化旅游,能夠使滿族民俗文化在自己的族人中延續下去。另外,北京是清主朝的都城,其滿族文化韻味也很濃厚,在北京發展滿族文化旅游,對京城的游客同樣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3.2 設計滿族風格的旅游商品。目前已經開發的滿族特色旅游商品有文物類、服裝類、宮廷日用品類、書籍畫冊類、民間工藝品類等品種。隨著旅游業的發展,旅游者逐漸趨向成熟,大多數旅游者越來越喜歡購買一些精巧的、實用的、方便攜帶的旅游商品,這是開發旅游商品的新趨向。根據游客偏愛小巧實用商品的心理,開發包裝精致、形狀精巧、便于攜帶而且實用性強的滿族民俗旅游商品,這樣既可以滿足游客需求,又能夠拓寬滿族民俗文化旅游的發展空間。

        3.3 積極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發展滿族民俗文化旅游,不僅需要旅游企業自身努力建設經營,而且還需要政府部門的大力扶持與幫助。首先,從宏觀上對民俗文化旅游進行規劃、協調和監督,保證民俗文化旅游開發的正確性和可行性。其次,盡快出臺相關的法規政策,保障民俗文化旅游健康、有效、和諧地發展。第三,積極開拓投資、融資渠道。鼓勵國有、集體、民營、個體等多種經濟成分參與民俗旅游的開發建設。此外,采取優惠政策,吸引對滿族民俗文化旅游充滿興趣、愿意投資的海內外企業加盟,大力開發滿族民俗文化旅游。第四,做好宣傳促銷工作。民俗旅游促銷中,政府應牽頭,聯合各旅游企業增加對滿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宣傳促銷,并制定一些促銷措施,廣泛開拓旅游客源市場。

        3.4 培養引進專業人才。民俗文化旅游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旅游專業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是關鍵性因素。遼寧省內有許多高校已開設了旅游管理專業,但是目前還沒有開設民俗旅游研究方向的學校。為了加快培養遼寧民俗旅游人才,建議遼寧一些高校開設民俗旅游專業,進行系統的民俗旅游專業知識講授,并將理論知識與旅游實踐相結合。另一方面,還應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吸引人才,并培育優良的用人環境,采取靈活的用人機制,保證旅游人才資源的穩定性。

        第2篇:關東民俗文化特點范文

        關鍵詞:少數民族;民俗文化;文化產業化

        中圖分類號:F7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31-0179-02

        文化與經濟的逐漸一體化是現代社會發展中客觀存在的必然趨勢 [1]。在日趨激烈的全球競爭環境下,少數民族文化所面臨的沖擊是各個國家在實現現代化的道路上都會遇到的問題。實現少數民族的文化產業化運作、以開發促進保護已成為少數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重要形式之一。本文擬從文化產業與經濟發展共生的角度探討少數民族文化產業化運作的實現路徑與策略。

        位于黑龍江省西部的嫩江流域是北方眾多少數民族先民生息繁衍的搖籃,這里生活著滿族、蒙古族、達斡爾、柯爾克孜、赫哲族等七個世居少數民族,形成了與中原內地既相聯系又相區別的少數民族文化。嫩江流域諸少數民族大多沿江而棲,生活在在草原、山林等氣候寒冷、生活條件低下的自然環境中,為了生存,不得不同嚴酷的大自然作艱苦的斗爭。這種艱難的生活環境造就了他們粗獷彪悍、質樸豪爽的民族氣質和品格,反映在文化上,形成一種“雄健磊落、慷慨激昂而悲壯的格調,洋溢著積極向上、開拓進取的樂觀精神。”[2] 長期以來,塞外嫩江被人們認為是重犯流放的蠻荒苦寒之地,歷代史書對這一地域的記載大多是只言片語,“語之不詳”,然而各少數民族挺立于風雪嚴寒之中,開疆僻壤,問鼎中原,演繹出一幕幕威武壯烈的歷史話劇,在多民族的文化交融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少數民族文化,主要包括特征鮮明的歷史文化、民俗文化和行為文化等。這些文化形式構伴隨著東北地域經濟的發展,源遠流長,歷史悠久,自中華文明的曙光出現在關東大地,已歷百代滄桑變遷,自成一文化體系,并在其現展中,顯示多姿多彩的階段性和差異性。

        嫩江流域的少數民族文化構成地域經濟發展豐厚的文化資源,但文化資源并不是文化產品,更不是文化產業,文化資源僅僅是可提供開發或可能具有開發潛力的物質性存在。只有為靜態的文化資源注入活的時代因素,讓文化資源與當代人的精神生活形成一種相互接納相互促動的互動關系,才可以實現文化資源的產業化過程 [3] 。文化產業是國民經濟中生產具有文化特性的服務產品和實物產品的單位的集合體,文化產品主要包括兩種基本形態(文化實物產品和文化服務產品)和三種衍生形態(像其他產業提供文化附加值的產品,以著作權為核心的知識產權,數字化文化產品)[4]。文化與經濟本質上具有共生性,認為,生產力既包括物質方面的生產力,也包括“精神方面”的生產力,作為觀念形態的文化,都是一定時代經濟發展的產物。全球化經濟時代文化資源的產業開發已發展為一個巨大的文化產業鏈,正是由于文化產業世界“超級大國”的雄厚實力,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在世界貿易中才形成了優勢地位。長期以來嫩江流域豐富的少數民族文化資源“軟實力”尚未經由產業化開發演變成經濟“硬實力”,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在思想上尚未真正厘清少數民族文化的產業價值。從文化消費全球化視角去審視和認知嫩江流域文化資源的產業規模,少數民族文化產業在資源開發和利用方面像貯量巨大的優質礦藏,但是,受外來文化和各種因素的嚴重沖擊,少數民族文化發展后勁不足,在某些城市經理人看來,由于對少數民族的歷史和現實缺乏足夠的了解,少數民族仿佛成了“愚昧落后”、“貧窮野蠻”的代名詞,他們對民族文化的深刻內涵和藝術上的真正魅力缺乏共鳴,在思想上、感情上不愿意接受少數民族文化藝術,難以產生文化認同感,對于少數民族文化的產業價值就更加缺乏足夠的重視。

        第二,在實踐上文化資源產業開發的形式單一,效果差強人意。據《中國文化產業年度發展報告》顯示,2011年,中國文化產業總產值預計超過3.9萬億元,占GDP比重將首次超過3%,文化產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不斷上升,但總體來看,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程度普遍較低,人們的文化產業化運作理念缺失,文化產業化水平不盡人意,與城市營銷策略更缺乏有機融合,致使豐富的文化資源這座金礦長期處于開發不力的狀態。有些城市對自身的文化定位不當,或者不知道究竟應該如何少數民族文化的產業化運作,導致城市在塑造自己的文化品牌時游離不定,或刻意模仿他人,或形式過于單調,在人才培養、資金投入上相對滯后,宣傳力度和影響面不大,結果要么城市形象模糊不清,要么千人一面,既沒有有效地使少數民族文化得以發展和傳承,也使文化資源的產業開發處于相對弱勢產業地位。

        保護與開發已成為各個國家民族文化可持續發展的一體兩翼,黑龍江省西部嫩江沿岸城市只有繼承本地域固有的關東少數民族文化特色,汲取其歷史和文化的營養而不斷塑造和美化自己,才會具有真正的持久魅力,同樣少數民族的文化傳承與發展只有與文化產業運作相結合,才能維系文化持久的生機與活力,才能帶來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

        第一,思想上高度重視少數民族文化的產業價值,實踐上積極探索少數民族的文化產業化路徑多樣化。確保文化產業化帶來的經濟效益。從經濟學和市場的觀念看,需要在文化和市場中搭建一個中間客體,即文化的物質產品化過程,也就是說,需要將有形的實物文化、行為文化和觀念文化轉化為具體的產品并產生銷售行為,實現利潤。在文化的三個層面中,部分實物文化只要進入市場,轉化為商品,這些實物文化的實物或產品就實現了產業化,但是行為文化和觀念文化則需要依附在具體的載體上才可能轉化成為商品。例如黑龍江省三個最具北方民族特點的少數民族赫哲族、鄂倫春、鄂溫克各有自身獨特的民族風情,在飲食、居住、勞動、婚喪嫁娶等方面有著獨特的民族特質情,赫哲族的唱片說唱“伊瑪堪”、鄂倫春族的“摩蘇昆”堪稱中國民間文藝的瑰寶,赫哲人的魚皮服飾工藝、鄂倫春人的樺樹皮工藝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但目前的產業形式僅限于旅游業開發,符號性文化產業形式如廣播、電視、電影、出版業、數字藝術、視覺藝術、創意等產業形式尚未得以觸及,更未形成有序的文化產業生產體系。少數民族文化不僅充分體現了黑龍江世居民族的聰明智慧和創造精神,在市場經濟發展的今天更期待與產業鏈的有序銜接,以使這一北方民族的文化瑰寶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第二,加強顧客價值管理,變“粗放型”開發為“集約型”開發,面向民眾,開展多種形式的關東文化產業化運作,實現文化資源產業開發的投資目的。顧客價值是指顧客的感知價值或認同價值,由顧客的實際感知所決定。科特勒首次提出“顧客價值讓渡”的概念,這一概念啟示我們文化資源產業開發投資的目的就在于要盡可能創造顧客價值以滿足顧客的不同文化精神需求,滿足顧客的吸引性需求是提高顧客滿意度的最佳途徑[5]。文化不僅僅只屬于社會的精英階層,它同時也屬于大眾階層。嫩江流域少數民族的風情,涵蓋民間音樂、美術、舞蹈、民間工藝、節日慶典、服飾、飲食、體育游藝、居室和婚嫁、喪葬、祭祀等諸多方面,面向社會各階層民眾的產業化運作尚處于初級階段,目前的利用形式極為簡單,開發“細化”程度遠遠不夠,滿足顧客吸引性需求的能力較低,這是在文化資源開發中可以選擇的一個重要的突破口。

        第三,積極打造以民族風情旅游、休閑業為主體的文化產業化知名品牌。旅游業是21世紀的“朝陽產業”,它以成本低、收益高、資源節約、利于環保,經濟、社會效益并舉等一系列優點,成為當前拉動地方經濟增長、推動社會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動力。從行為經濟學看,旅游、休閑業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產業,它追求的顧客價值不再是單純的服務,追求的目標更加細化,不單是生理上的滿足,更看中的是文化的、精神的、審美的、價值觀念上的體驗。追求文化底蘊、增添文化含量可以加速旅游業的產業化進程,圍繞休閑產業的發展,能夠極大地帶動其他類型、途徑的文化產業的發展。從旅游的價值看,“越是瀕臨滅絕和消亡的東西,越吸引當今的都市旅游者,因此長期瀕臨湮滅的歷史建筑、古老民居會因為旅游而又重新得以維護和休憩,如果說功利性是民族文化得以保護的內在動力,那么文化旅游則提供了另外一條保護民族文化的實現途徑。基于當今時代人們生活方式的變遷,從民族地區的客觀實際出發,可以開發多種形式的旅游項目,形成民族風情游、探險漂流游、科學考察游、美食自助游、綠色生態游、體育健身游、保健康復游、文學藝術游等百花齊放的新局面。

        第四,關東文化與城市營銷的密切結合必須堅持如下原則:一是少數民族文化產業開發必須堅持保護與開發并重的民族政策,不能舍本求末,破壞和諧友好的民族關系;二是民族文化開發活動本身是要以文化為切入點、從樹立城市品牌目標出發,活動必須具備長期性,而不能淺嘗輒止;三是城市營銷活動必須有可參與性,創新性,活動必須能夠充分吸引相關人員的積極參與;四是文化產業化開發受商品價值規律和社會價值的約束和制約,少數民族文化產業開發與城市營銷的對接活動本身必須蘊涵巨大的商業機遇,以實現一定的經濟利益為目標,但是文化權利是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權利之一,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是社會價值規律約束作用的必然體現,因此,文化產業開發絕對不能唯利是圖,一切向錢看,實現文化產業化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共贏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和價值取向。

        參考文獻:

        [1] 吳慶華.試論關東文化產業化與齊齊哈爾城市營銷的實現策略[J].理論觀察,2009,(5).

        [2] 李治亭.關東文化論[J].社會科學戰線,1993,(1).

        [3] 吳慶華.試論關東文化產業化與齊齊哈爾城市營銷的實現策略[J].理論觀察,2009,(5).

        第3篇:關東民俗文化特點范文

        關鍵詞:文化產業;風箏文化

        中圖分類號:J5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2)05-0193-02

        按照政治經濟學的觀點,“產業”是指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以及從生產到交換到消費的一個完整的行業體系,和由一個產品衍生出其他產品的產業鏈。風箏產業化的發展是以市場經濟的發育、風箏自身的資源秉賦和風箏賽事節會的刺激為內外機制的,現代風箏制造產業、旅游產業以及現代文化產業是風箏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領域。

        一、現代風箏制造產業

        現代風箏制造業是風箏傳統的基礎產業,也是目前規模最大、最重要的風箏產業。它可以為旅游業提供各種類型的觀賞和紀念風箏、為風箏比賽提供參賽風箏,為教育領域提供教材風箏,為日常休閑提供普通娛樂風箏,為企業宣傳提供廣告風箏,為文化交流提供精品風箏等等。

        (一)發展現狀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以民間文化的復興和風箏賽事的舉辦為平臺,現代風箏制造業迅速發展起來,并具備了現代產業的基本特征。

        第一,生產組織形式由家庭走向社會。傳統風箏扎制主要由家庭經營,自產自銷。現代風箏制造一般由規模不一的風箏廠或風箏作坊經營,以民營或私營企業為主,自主經營,自負盈虧。這些企業有固定資產和生產場所,也有固定從業人員,常年生產,并與主要客戶保持著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可見,副業性質的家庭手工作坊已經轉變為具有產業性質的現代企業。

        第二,生產作業方式的改變。傳統的風箏生產一般是一個人獨立完成一只風箏的制作,費時費力,生產功效不高,不宜形成規模化生產。現代風箏企業里,一人承擔全部生產過程的己為數極少,其生產方式轉變為流水作業、分工合作。傳統風箏的扎、糊、繪等環節可以分割開來,由不同的人完成。

        第三,生產銷售規模的擴大。風箏生產組織形式和作業形式的改變,極大地提高了風箏的生產能力,風箏制作銷售規模不斷擴大,銷售收入不斷提高。

        第四,生產銷售市場化程度的不斷加深。現代風箏制造業興起初期,伴隨著風箏節慶旅游活動和中外風箏文化交流的開展,國內外市場對風箏的需求劇增,而中國傳統風箏的產量尚低,風箏市場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那時的風箏生產者是不需要考慮市場開拓問題的。然而,隨著風箏生產規模的擴大和生產廠家的增多,風箏市場競爭逐漸加劇,這促使生產者研究市場需求,逐步樹立起以市場為導向的生產銷售理念。許多風箏藝人或廠家利用互聯網風箏信息,介紹企業情況,爭取國內外的大客戶。如濰坊天成風箏廠的國內客戶有北京、深圳、香港等地客戶11家,占總銷量的四成。國外客戶有美國、韓國等十個客戶,也占其風箏總銷量的四成。

        二、風箏旅游產業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借助“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模式,風箏作為旅游吸引物的魅力得到體現,到今天,風箏旅游產業方興未艾。在過去的風箏旅游實踐中,風箏旅游的開展主要有以下兩種形式:

        第一,通過風箏會,打造節慶旅游品牌。

        這是發展風箏旅游最早、最廣的一種方式,也是見效益最快的一種方式,各個地方以風箏為旅游吸引物,采取風箏會、風箏比賽等形式,以“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為指導思想,帶動地方經濟發展。風箏會把一大批活動集中在了一個壓縮了的時間框架之內,為旅游消費形成了一個產品集群,很容易獲得廣泛的認同從而易于打造成著名的節慶旅游品牌,在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和擴大地方知名度方面確實起到了積極作用。但這種形式以地方政府為主導,其根本目的是振興地方經濟,因而往往會忽視風箏文化本身的傳承和發展。

        近兩年來,濰坊國際風箏會的發展趨勢已顯現出這種模式的缺陷。隨著以風箏帶動起來的壽光蔬菜博覽會和魯臺經貿洽談會規模和聲勢的不斷擴大,政府對風箏技藝的交流和放飛比賽的重視程度減弱了,近幾年濰坊旅游出現相對下滑態勢。“在逐年放大的濰坊GDP大盤、新高迭創的省內旅游列強面前,濰坊旅游的弱小畢現。2006年,濰坊 1720億元的GDP大盤中,旅游收入只有區區62億元,所占比重遠低于10%的支柱產業要求。”所以,以節會形式發展風箏旅游,應摒棄“文化”只是“搭臺”的思想,緊緊圍繞風箏文化本身做文章,比如以風箏展覽、風箏自助放飛、自制風箏等活動為主要內容,讓人們真正領略風箏的魅力。

        第二,與區域內其他民俗資源結合,形成民俗旅游區或旅游線。

        民間生活是豐富的、多方位的,這決定了民俗資源的內容是廣泛的,包括生產與生活民俗、游藝競技民俗、祭祀信仰民俗等等。民俗旅游資源的綜合展示,有利于游客對本區域民間生活方式、風土人情的全方位了解,也能帶動餐飲等相關旅游要素的發展。因此,在風箏文化生態圈內,將風箏資源與區域內其他民俗資源結合,形成組合型的民俗旅游產品,不僅會提高風箏文化的影響力,還會增強整個地域民俗文化的市場吸引力。比如濰坊市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依托風箏資源建立起“千里民俗旅游線”。這條民俗旅游線經濰坊的7個縣市區,沿途有近30個獨具特色的景點,游覽大約需要4天時間,集風箏游、探古游、婚俗游、年畫游、風景名勝游于一體,形成了一個立休藝術畫廊。這極大地提高了濰坊民俗資源的整體旅游吸引力,奠定了濰坊旅游發展的基本思路。

        三、風箏現代文化產業

        (一)現代文化產業的本質特征

        現代文化產業以創意產業和內容產業的出現為標志,以創意為動力,以高端數字技術為載體,以文化內容為產品,借助強大的傳播力量,擺脫地域局限,輻射全國乃至全世界,更能體現文化產業低能耗、高產出的特點,是對文化資源的高層次利用。創意產業通常是指“源自個人的創造力、技能和天賦,通過知識產權的開發和運用,具有創造財富和就業潛力的行業。”創意與傳統產業相結合,可以增加傳統產業的文化附加值,改變傳統產業的增長方式,減少經濟發展對不可再生資源的過分依賴。內容產業是將圖像、文字、影像、語音等內容,運用數字化高新技術手段和信息技術進行整合運用的產品和服務。內容產業將各種“文化資源”與最新數字技術相結合,建立新的生產和消費方式。同時在運用各類文化資源時重視內容再生產要素的形成,從而能夠不斷開發周邊產品和衍生產品,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二)風箏現代文化產業發展構想

        第一,運用創意動力機制,將風箏以及其他民間藝術品中蘊含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加以分解,運用于傳統制造業中,從而增加產品的文化附加值。比如,可以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加入到各種實用生活用品如陶瓷、漆器、T恤等的設計制造中,采用時尚、現代的造型色彩,使中國文化元素與西方藝術感覺緊密結合,從而滿足現代人的審美心理需求。這些實用品可以按材料不同分為不同檔次,但其設計無一例外要體現傳統與現代、中國和西方文化的統一。這種創意將文化元素體現在具體實物中,將大大提高傳統制造業的文化附加值,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第二,將風箏文化元素通過影視、動畫、游戲等載體展現出來,發展風箏影視業、動漫產業和游戲業。這里應強調的是,在影視劇的創作中,要重視風箏文化再生產要素的開發,比如通過風箏的制作藝術、風箏形象的展示以及其所對應的文化內涵的挖掘、風箏歌曲的渲染等體現民俗文化、休閑文化、體育文化等,這樣才能形成源源不斷的產業鏈。韓劇《大長今》是韓國內容產業的典范,因為它所體現的服飾文化、餐飲文化、醫藥文化、禮儀文化、女性文化都形成了內容生產的創新要素,利于衍生產品的開發,很容易形成產業鏈條。而我們的《大宅門》卻只注重人物的命運沉浮,對蘊藏其中的博大精深的中醫藥文化視而不見,更談不上有意識地去創造更多的文化符號,從而缺乏后續研發衍生產品的生產創新要素,所以它只是一種審美文化創造,不屬于現代文化產業的范疇。2008年春節期間熱播的《闖關東》在文化符號的創造方面比以前的電視劇有進步,比如對具有代表性的山東菜的做法的渲染,或將成為振興魯菜、發展山東飲食文化產業的重要契機。以動漫和游戲載體展現風箏文化也具有同樣的特點,風箏形象的豐富和競技因素的存在,使其在動漫業和游戲業有一定的發展空間。

        第4篇:關東民俗文化特點范文

        文化產業是以“文化創意”為核心,通過技術的介入和產業化的方式制造、營銷不同形態的文化產品的行業。文化產業是與文化事業相對應的概念,兩者都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產業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產物,是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和現代生產方式的不斷進步而發展起來的新興產業。文化及相關產業”的界定是:為社會公眾提供文化娛樂產品和服務的活動,以及與這些活動有關聯的活動的集合。所以,我國對文化產業的界定是文化娛樂的集合,區別與國家具有意識形態性的文化事業。國家統計局將以下8類列為“文化產業”的范圍:(1)新聞服務;(2)出版發行和版權服務;(3)廣播、電視、電影服務;(4)文化藝術服務;(5)網絡文化服務;(6)文化休閑娛樂服務;(7)其他文化服務;(8)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的服務。

        2010年9月遼寧省政府出臺的《遼寧省文化產業振興規劃綱要》,指出要充分發揮遼西地區歷史文化資源優勢,重點發展歷史文化旅游以及相關文化產業。2014年8月,文化部、財政部聯合印發了《關于推動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形成若干在全國有重要影響力的特色文化產業帶等一系列目標。

        一、錦州市特色文化產業發展分析

        (一)文化資源豐富

        遼西地區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具有鮮明的區域特點和民族特色,其中紅山文化、遼金文化、前清文化以及關東風情等旅游民俗文化都獨具特色。作為遼西中心城市的錦州文化底蘊深厚,錦州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遼代的重要發祥地,滿族的興盛地。紅色文化、民俗文化、海洋文化資源豐富,文化優勢明顯,有著很好的文化基礎條件,具備發展文化產業的獨特優勢,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二)文化產業發展迅速

        2011年遼寧省委、省政府再次推出《關于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規定》,積極推進具有遼寧特色的文化產業發展。2012年錦州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錦州市文化產業發展振興綱要》,實施文化產業集聚發展戰略,特色文化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特色文化產業產值明顯增加,吸納就業能力大幅提高,產品和服務更加豐富,錦州市先后有28家單位被命名為錦州市市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遼寧錦州遼西文化古玩商城成為首批國家級文化產業園區(基地),建成了2家具有較大影響的省級文化產業園區,4家具有一定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省級優秀文化企業。

        (三)特色文化產業蓬勃發展,凸顯新生機

        經過“十二五”期間的發展,錦州市初步形成了文化旅游、古玩與藝術品收藏、工藝美術、演藝娛樂、廣播影視、文化會展、動漫游戲、新媒體、印刷發行等高成長性產業。錦州市積極推動傳統優勢文化企業重組,加大對傳統文化產業支持力度,域外影響力不斷提升。在積極開拓傳統文化產業發展領域的同時,培育和扶持新興文化產業和融合業態產業高端起步。專業設計服務業正在依附制造業處于起步階段,呈現出新的亮點。“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旅游”等產業新模式正在形成,文化與制造、文化與金融、文化與體育、文化與農業的融合業態開始逐漸顯現。

        二、錦州特色文化產業發展中的制約因素

        在突破遼西北戰略中,遼西特色文化產業在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推動城鎮化建設、提高生活品質、復興優秀傳統文化、提升文化軟實力等方面,作用越來越顯著。但長期以來,遼寧省以工業著稱,裝備制造業發達,漸漸地形成了發展工業才能帶來GDP增長的觀念,以“文化+”為特征的,自覺、主動地向經濟社會各領域滲透的意識與能力還不強,這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文化產業的發展。具體表現如下:

        (一)文化產業的知名品牌較少

        文化資源開發利用缺乏技術性、融合性、超前性和欣賞性,創新能力不足,管理手段落后,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文化產業優勢的能力較弱。錦州無論從地理環境、人文景觀還是歷史文化來看,都有著獨特的名片和豐厚的歷史記憶,面對這些優勢,我們缺乏對“文化符號”的整體打造。所屬各縣(市)區文化產業定位不明確,特色不明顯,存在低水平同構、同質化現象。

        (二)產業基礎薄弱

        雖然錦州地區的文化企業數量在逐年增多,但文化企業規模偏小,錦州市文化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偏低,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較小,與文化產業發達地區相比總產值偏少。文化產業層次較低,缺少超大型的骨干文化企業支撐,文化企業小而散,集約化程度不高,產業鏈條不完整,企業實力不強。居于價值鏈高端的企業稀缺,新興產業和融合業態發展滯后。

        (三)資金投入力度明顯不夠

        各級政府對文化產業的投入力度明顯不足,制約了文化產業的發展,文化產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小,體現“錦州創造”、“錦州特色”的產品少,缺乏有影響、有競爭力的龍頭企業、產業園區和區域品牌。

        (四)高端創意和管理人才不足

        由于經濟發展水平與區位條件的限制,錦州市不僅文化藝術類專業人員不足,而且缺乏市場策劃和產業銷售人才,特別是高端創意與管理人才,導致現有文化產業園區的集聚效應和擴散效應不強,管理服務水平不高。

        三、建設錦州特色文化產業區的建議

        (一)打造錦州特色“文化符號”

        加強對地緣相近、文脈相承區域的統籌協調,豐富錦州市地域的文化內涵,建議組織有關部門出版發行《錦州民俗》、《錦州風情》、《錦州文明》等系列畫冊,挖掘多種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開發民族風情文化產品,如油雕、皮影、木偶、剪紙、山水畫、滿族刺繡和滿族的嘎拉哈、薩滿面具等等,使錦州的地域文化充分彰顯出來。

        (二)打造工藝美術知名品牌

        建立遼西地區特色文化資源素材庫,發揮錦州在瑪瑙、化石、玉器加工等藝術品資源和產業優勢,推動文化元素與工藝品設計有機結合,加強自主品牌建設,堅持全球視野和國際化理念,實施面向全國的品牌傳播計劃,培育一批以瑪瑙、化石等為代表的全國知名工藝品美術品牌。

        (三)構建遼西特色文化產業帶

        充分利用城鄉民族文化、歷史文化、宗教文化等特色文化資源,建設一批典型帶動作用明顯的特色文化產業示范區和示范鄉鎮,鼓勵發展優勢互補、相互促進的特色文化產業帶。將創意設計融入產品研發、品牌策劃、營銷推廣等各環節,注重功能、外觀、材質等創新,提升工業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

        (四)壯大區域性文化產品交易集散中心

        以錦州遼西古玩城、錦州市會展中心為依托,定期舉辦文化與創意、科技等融合發展的專業化全國性展會,全面提升工藝品、收藏品的輻射力,建設區域性文化產品交易集散中心。

        (五)打造遼西歷史文化旅游帶

        發揮遼西地區歷史文化資源優勢,重點培育彰顯厚重歷史、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風格的國內著名文化旅游帶。挖掘錦州醫巫閭山、筆架山、錦州廣濟寺、義縣奉國寺和萬佛堂石窟等項目的歷史文化內涵,開發文化旅游景觀,培育錦州市歷史文化旅游新亮點。

        (六)健全各類特色文化市場主體

        培育和引進特色文化骨干企業,綜合運用財政、稅收、人才、土地等政策手段,吸引各類社會資本和其他領域企業跨界投資文創產業,吸引國內外知名文化創意企業或研發中心入駐錦州市。采用“文化+旅游”、“文化+互聯網”、“文化+科技”、“文化+金融”等融合發展模式,帶動錦州市特色文化產業發展。將符合條件的文化企業納入全市企業上市重點培養計劃,力爭實現多家符合條件的文化創意企業在多層次資本市場掛牌上市。

        (七)加強特色文化創意人才的培養與引進

        加強特色文化創意人才的培養,就要結合我們錦州地區的實際情況,將我們本地區有特色的如:皮影、剪紙、木偶、滿族刺繡等等一系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人才方面的培養逐步的延伸到大中專學校,加強專業技能的培訓力度。同時還要依社會力量,借助工作室等平臺,著力培養那些具有一定文化創新能力的、傳統的、民間的、可塑型手工藝傳承人才。還要大力鼓勵那些有創意能力、有設計能力的相關產業園區、龍頭企業和高等院校、職業院校加強合作。

        創新人才吸引機制。采取公開招聘、人事調動、合同聘用、項目合作、創建工作室等方式,走“以大師引來團隊、以賽事引來專家”之路,吸引優秀文化產業人才進駐錦州,并給予住房、配偶工作以及子女入學等“一攬子”保障。把人才的引進工作要做為一項重要的工作進行部署,還要建立健全靈活的人才引進機制和相關的政策系統以及各種切實可行的優惠政策,讓優秀的人才在引進的過程中從生活待遇到事業發展都沒有后顧之憂,從而形成留著優秀人才的良好氛圍。

        還要建立健全多層次的優秀創意設計人才的獎勵體系。由政府、用人單位還有社會三家共同獎勵并做到互為補充。通過多種有利于人才發展的培訓形式對優秀的創意設計人才給予重點支持。如參加展會、舉辦專業培訓、支持出國培訓等等。

        (八)進一步加大地方政府的財政支持力度

        對于那些符合國家政策、符合省和市的產業政策、技術含量又比較高、經濟效益還好、并且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同時有望形成產業的創意類專利技術轉化的項目給予財政大力支持。還要落實國家支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

        四、結束語

        第5篇:關東民俗文化特點范文

        關鍵詞:二人轉;文化變遷;大眾傳媒

        “東北特色二人轉主要來源于東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蓮花落,由清朝后期和民國初年出現的闖關東大潮從關外帶至關內。其臺詞具有濃厚的鄉土特色,俗、色、酸是其最大特點。”

        一、從傳統到新型,二人轉走出了怎樣的輝煌

        二人轉距今已有近300年歷史,為東北地區廣泛流行的一種民間歌舞演唱形式,它植根于黑土地,流行于大平原,扎根于老百姓的心坎上。

        然而,在這樣一個大眾傳媒無孔不入的時代,二人轉的傳播范圍已經在不斷的擴散,至上個世紀末,二人轉從內容到形式都已經完成了轉型,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全新的藝術形式,是一種全新的文化范式。

        二、大眾傳媒如何塑造了新型二人轉

        二人轉作為一種民俗文化在世世代代的傳承,呈現出了它動態的一面,既然是一種動態文化,就必然存在著變化的過程,這一變化的過程就是“文化變遷”。“按照西方進化論的觀念,文化變遷有進化和退化之分,而按照功能論的觀點,文化的變遷則是適應社會的需要而發生的。文化發生變遷,必然有其所需要的“能量”,這種“能量”來源于文化的傳播和文化自身的增值。”

        (一)大眾傳媒改變了二人轉的傳播環境

        關于二人轉的形成時間到目前為止沒有一種統一的說法,很多學者是靠二人轉藝人和師承P系來推斷它產生的時間的。為此,有人說二人轉形成于清代中末期,也有人說它形成于清末民初。至于哪一時間段更為準確,我們暫且不做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一歷史時期尚屬于中國封建社會,受制于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中的人們沒有自由愛情,有些男人甚至長期活在看不見女性的封閉環境中,他們需要一種方式來演繹他們的情感生活,為此,一種從大秧歌中辟出來的戲--二人轉使農民被壓抑的情感和愿望得到了藝術的替代性補償。

        (二)大眾傳媒改變了二人轉的傳播方式

        市場經濟環境下,二人轉已經形成了商業化的運作模式,此時的二人轉與彼時的二人轉傳播范圍及傳播方式已大相徑庭。新型二人轉應當充分研究影視文化的商業特點,深入挖掘影視市場,與大眾傳媒相結合,有效地將二人轉的傳播效果大幅提升,從而更好的發展壯大這一民間文化的未來發展之路。

        (三)大眾傳媒改變了二人轉的傳播內容

        二人轉源于農村,二人轉藝人大多出身農村,他們在演唱的內容中自覺不自覺的加入了自己所熟捻的鄉井道德,并以此來評判是非,一定程度上對有著強大宗法制度和學術氛圍做靠山的封建道德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沖擊力。二人轉在而后的傳播進程中,伴隨著大眾傳媒的興起,其內容較之封建社會發生了更為深刻性的變化。

        綜上所述,大眾傳媒所帶來的傳播環境、傳播內容、傳播方式的改變導致了二人轉的裂變,一種承載著新形式、新內容、新受眾主體的新型二人轉由此誕生。傳播環境、傳播內容、傳播方式于二人轉的變遷是三個環環相扣的變化因子,傳播環境、傳播方式改變二人轉的傳播內容,傳播內容又折射著傳播環境與傳播方式的變化。

        三、傳媒語境下,二人轉以及民間文化的發展路在何方

        民間文化是相對于精英文化的一種文化存在,它是非官方的下層社會的文化。在傳媒“呼風喚雨”的今天,“大眾傳媒以通俗文化、平民路線的形式,為大眾生產而取代了大眾的生產;連舊的傳統民間文化也在這種取代過程中逐漸走向了邊緣,這就是民間文化在傳媒時代的生存狀態。”要解決這樣一個現實問題,要帶動這一古老民間文化的發展,我們需要做到:

        (一)培養高素質人才,倡導“綠色二人轉”

        目前,在長春、沈陽已經有高校設立了二人轉相關專業,旨在培養二人轉表演、創作和理論研究等方面的專業人才,并以此來推動二人轉的復蘇,從而將這個在掙扎中的民間文化藝術推進高雅文化的殿堂。也唯有如此,二人轉的發展才能適應這個文明和諧的社會氛圍,才能在這樣一種氛圍中走的更穩健、更持久。

        (二)打造二人轉文化品牌

        二人轉是東北的俗文化,通俗的語言中包含著東北人真摯的情感。其鄉土性和通俗性體現了二人轉的藝術特色和文學特色,我們要挖掘整理這一特色,在題材選擇上,應該緊跟時代脈搏,以反映現實生活為主,謳歌主旋律,多創作一些受眾所喜聞樂見的段子。形式上,要做到貼近百姓、貼近生活,俗中見雅、精益求精。

        (三)“借殼上市”以商業化運作為依托

        民間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基,無論如何不能沒落。現代企業制度的確立,使符號的大規模生產、復制、傳播成為可能,以至我們的日常生活與傳媒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報刊、廣播、電視、網絡以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傳媒的自身特點決定了它必然會考慮商業效應。

        第6篇:關東民俗文化特點范文

        [關鍵詞] 東北文化 地域文化 廣告受眾 東北人

        東北特殊的地域文化環境在東北人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不可避免地要影響到東北的經濟發展狀況。對東北的地域文化對東北廣告受眾心理的影響進行研究,從理論上深刻剖析東北廣告受眾的性格特征、文化特質的成因,解決制約東北經濟發展的地域文化障礙,重塑東北廣告受眾的形象,推進東北經濟的發展,加快東北現代化的步伐,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一、東北文化特質及形成原因

        東北文化亦稱“關東文化”,特指山海關以外的整個東北地域的文化。東北地域文化是東北長期歷史發展形成的與其他地區文化相互區別又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具有東北地方特色的文化類型。東北文化特質是由生活于其中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社會經濟發展過程和人口形成史所決定的。

        地域寬廣的東北大平原,由于開發較晚,自然環境未被嚴重破壞,故相對優裕的地理環境造就了東北粗放的經濟,也造就了東北人際交往的粗獷豪爽、熱情好客的性格特點。因受游牧漁獵文化和拓荒影響,東北的游牧民族和拓荒者自古形成了彪悍勇猛、勤勞誠實的文化品質。東北人以移民為主,大量來自天南海北的人口相融合,沒有很深的文化積淀,形成了不受制約、兼收并蓄的移民文化。

        區別于其他地域文化,東北文化既有其優秀的品質,也有其明顯的局限性。厚重悠久的東北文化以淳樸寬厚、善良誠信、豪爽大氣為精神底蘊,鑄就了獨特的東北人群體性格特征:尚武好斗的強悍民風,重實輕文的傳統取向,直來直去的思考風格,濃厚火熱的感情邏輯,粗獷豪放的行為特征,熱情似火的交往方式。濃烈的東北文化既排斥了虛偽刁滑、狡詐險惡、狹隘小氣,但也排斥了市場經濟與法制社會的理性觀念和規則意識。經濟轉型前的計劃體制時期,東北逐漸成為國家工業化的基地,重點建成了一大批如“一汽”、“吉化”、“大慶”等國有企業,為我國的經濟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作為老工業基地,相對較早地接受了先進生產方式的洗禮,組織紀律性強,注重社會團結,故建國以來,東北的社會形勢相對穩定,人和風氣較濃。但是,改革開放以來計劃體制下形成的思維模式和市場經濟不相適應。養成了東北人滿足現狀、不思變革、不求進取、缺乏創新的思想狀態。究其原因,東北地區計劃經濟體制存續時間長,國有企業比重高,地域相對封閉,與計劃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價值觀已內化為東北人的一種文化心理,觀念的陳舊與保守,是東北人落伍的主要因素。

        二、東北文化對廣告受眾心理的影響

        地域文化的接受狀況是由該地域居民的生存環境、生活習慣、歷史的情感積淀等因素決定的,這些因素影響著該地域居民對廣告的接受心理。因而,東北文化特質熏陶下的東北人亦形成了東北特色的廣告受眾心理。

        1.東北的生活方式使受眾接受廣告相對遲緩

        不同的自然地理環境、客觀的生存條件是不同地域的受眾關注廣告、選擇商品的重要依據,自然也影響他們對廣告訴求重心的關注。東北地處內陸,資源豐富、土地肥沃,風調雨順,在傳統農業社會人們獲取生活資料相對容易。東北相當于我國溫帶的最北部,冬長寒冷、夏短溫暖。由于冬季漫長寒冷,不但不能耕種,戶外活動都受到很大的限制,生活方式比較悠閑。長此以往,東北人吃苦、拼搏的精神大為下降,表現出一種懶散的生活方式,溫飽則安的心態比較突出,社會惰性也比較強。這種相對優裕的地理環境使東北人產生“安土”意識,這種意識以團體凝聚力的形式表現出來時,其影響作用是積極的,但是,一旦“安土”觀念成為東北人一種執著的情感寄托時,這種對鄉土的過份依戀心理就成為東北人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的障礙。

        改革開放以后,盡管全國廣告開始鋪天蓋地、無所不在,但在東北廣告受眾接受廣告狀況相對遲緩。在中山大學營銷學教授盧泰宏的著作《中國消費者行為報告》中,根據聚類分析結果而反應的中國東北區域主要消費特征顯示,東北地區從眾性、忠誠型、理性化的區域消費特征突出。這意味著東北受眾的消費心理與保守性、穩定性突出的東北地域文化一脈相承,東北的受眾對廣告所做出的反應顯得相對遲緩,其受廣告影響發生購買欲望與行為程度較低,廣告接受心理反應相對滯后。可見,東北受眾在改革開放之初,仍是較為注重現實,滿足現狀,生活方式的改變并不明顯而迅速,更多是具有從眾行為傾向,而并非源于廣告的創意與宣傳攻勢,這種狀況直到上個世紀末期仍然沒有多少改觀,從東北廣告營業額占全國比例及其廣告效果比可見一斑。

        2.廣告中東北人形象與方言引起受眾的關注

        無論人們走到哪里,只要聽到家鄉的語言、看到家鄉的服裝和歌舞,就會感到格外親切和自豪,這是地域文化心理的一種表現。因此,人們對家鄉熟悉的人文風情等文化特別敏感。

        就在趙本山、范偉、高秀敏等東北藝術家們相繼為人們成功的塑造了一批鮮活的東北農民形象“劉老根”、“藥匣子”、“馬蓮”,以及雪村的《東北人都是活雷鋒》、龐龍的《家在東北》和陳旭的《東北特產不是黑社會》等通俗歌曲唱紅了全中國時,東北文化風靡全國,足以顯示了東北文化的人格魅力。廣告人隨之借此不失時機地為廣告創作引入了新鮮的血液,增強了廣告對受眾的親和力,使廣告受眾在玩味和咀嚼東北文化現象同時,也欣喜的發現廣告中紛紛出現了自己所熟悉和喜愛的趙本山等東北藝術家形象或模仿秀,廣告文案中語言的訴求重點也經常出現東北藝術作品中詼諧的“名言”、“流行語”和質樸而純真的東北方言,如“地球人都知道”、“翠花,上酸菜”、“一般兒人我不告訴他”、“干哈”、“那疙瘩”、“咱爸”、“咱媽”等,猶如一望無邊的黑土地,沒遮沒攔,不矯揉造作,不留余地,透著一股子的樸實、親切和真誠。而這些廣告正是以緊緊貼近現實的表現力、令人耳目一新的黑土地氣息贏得了廣告受眾。從此,東北人逐漸認知、接受甚至開始品評廣告,廣告似乎也開始潤染上了東北的文化品位,就猶如東北的大秧歌和二人轉一樣儼然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引起了受眾的濃厚興趣,同時也促進了東北廣告業界策劃與創作水平的提高,為東北廣告的發展提供了一條“曲線救國”之路。

        3.東北文化引領廣告受眾觀念超越與反思

        地域文化與區域經濟的發展具有密切的關系。東北地域文化在由傳統的農耕文化向工業文化轉變過程中,由于現代大工業與傳統農業并存、計劃調節與市場機制并存、資源豐富與資源枯竭并存,在發展道路的選擇上,既要著眼于全球化、現代化的緊迫嚴峻現實,但在實際操作和具體運作過程中,又總是擺脫不了傳統的東北地域觀念的拘囿與樊籬。無疑,東北要想利用得天獨厚的物質與文化資源來致富,必須要掌握和運用現代化傳媒手段的同時,大力加強文化建設,對文化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形成文化發展的新格局,不斷提升東北文化的影響力。而首當其沖的就是時下的東北人要重振新時代的“闖關東精神”,敢于變革東北地域文化,打破計劃經濟體制下的陳舊觀念,克服等、靠、要的思想,以期孕育出一種追求財富的實業開發精神和啟迪民智的文化開發精神,進而提高東北人文精神和振興東北經濟。

        廣告承擔起了進行東北文化變革與超越的一定責任。“汽車”、 “冰雪節”、“電影”、“二人轉”等是具有東北文化特色的物質產品和文化產品,開發并使其形成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東北文化名牌產品,是東北企業與廣告人不可推卸的責任之一。于是東北利用老工業基地、自然地理環境的優勢,與文化產業相結合,使東北地域豐富的自然生態景觀、人文風情、歷史遺跡、民俗文化,通過廣告宣傳等市場化運作,對東北地域文化進行了變革、提升與創新,打響了東北旅游文化品牌。在廣告受眾心目中重塑了汽車文化、冰雪節文化、電影文化、二人轉文化等東北地域文化形象與內涵,重振了東北文化的雄風,并培養了新東北精神。這無疑為廣告受眾提供了東北文化變革的觀念先導、心理基礎、精神動力、輿論氛圍、智力支持、道德激勵和思想保證。通過廣告傳播,受眾對原有東北文化的認知有所超越與反思,不僅重新了解和評估了具有東北文化內涵、文化特色、文化附加值的商品,使之在流通過程中增值、促銷、走俏,實現經濟價值的最大化,而且也感悟到了東北文化深厚的精髓與巨大的發展潛力,進而形成了強大的購買欲望與經濟發展動力。

        三、東北文化導向策略的思路選擇

        企業作為社會的組成部分,要積極宣傳社會文化,運用社會文化開展廣告宣傳活動,這既是企業的義務,也具有良好的廣告宣傳價值。因為這種活動能表現企業強烈的社會責任心和社會責任感,體現向公眾負責、為社會盡責的宗旨,能引起社會和公眾的好評,從而能更好地樹立企業的良好形象。廣告人深諳地域文化對廣告受眾心理的影響,因此,廣告要在充分引進東北地域文化特質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地開展廣告宣傳活動,利用文化機制來提高廣告的文化品位,引導受眾的思想觀念、思維范式、生活方式,進而提高廣告宣傳的影響力,推動東北經濟文化建設。

        1.東北文化融于公益營銷

        這里的公益營銷是指企業以公益宣傳的形式所進行的一種商業,其主要內容是宣傳東北文化,在形式上突出新穎,使受眾積極響應,既提升受眾對東北文化精神的認知,達到宣傳東北文化的目的,又吸引公眾、塑造企業形象的目的。如VOLVO品牌長春4S店曾在長春市文化廣告主辦了一次VOLVO心系白血病兒童的公益募捐活動,活動中把引導公眾奉獻愛心融于東北文化的演藝之中,較好的將東北文化宣傳與公益宣傳有機的融合為一體,深受廣大受眾歡迎,在獲得愉悅的精神文化享受的同時,對VOLVO品牌及企業的公益形象留下了深刻印象。

        2.倡導東北文化的新建設

        當全國人們都在熱衷于東北文化現象的研究與玩味之時,東北企業對東北文化的推廣與發展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企業可以在通過廣告進行宣傳自己的產品和品牌所具有的東北文化特質的同時,策劃一系列“東北文化新建設”活動,使企業和廣告受眾都可以“東北文化新建設”的倡導者、創造者的身份出現,積極參與企業所策劃的廣告活動之中,既對塑造企業文化形象及提升有直接效果,又對東北文化發展的清新性和超前性有所促進和推動。廣告受眾在獲得實惠的物質鼓勵之時,也能積極參與其中,使“東北文化新建設”活動真正能落到實處,而非嘩眾取寵。

        東北地域文化氛圍中的東北人心理、性格、行為都帶有東北所獨有的文化特征。廣告的東北文化訴求是以突出表現獨特的東北文化風格和特色來傳達商品信息,實現廣告目的的。尤其是東北地域文化特征比較突出的商品和觀念,采用這種形式來表達可以獲得更好的效果。隨著國門的打開,世界市場的擴大,全球化進程越來越快的今天,國內外廣告的地域文化特征就更加突出,廣告受眾也更加注重廣告的文化品味和藝術的文化表現形式。了解不同的地域文化之間的區別,把握東北文化的內涵,洞悉廣告受眾心理的文化特質,可以說是東北廣告傳播成功和振興東北經濟得以實現的前提之一。

        參考文獻:

        [1]吳廣川:論東北地域文化與青年的發展[J].青少年綜合研究,2004,(8)

        [2]臧宏玲:東北經濟振興視野中的文化變革[J].長白學刊,2007,(2)

        [3]劉東平:東北文化振奮東北人精神[J].今日中國,2004,(2)

        [4]江波:廣告心理新論[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2,9

        [5]宋玉書王純菲:廣告文化學[M].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4,5

        第7篇:關東民俗文化特點范文

        一、東北民歌的藝術特征

        (一)調式

        調式是民歌風格的重要表現因素。東北地區地域遼闊,早先是游牧民族的聚居地,這樣的環境直接影響了當地的音樂風格。東北民歌多開朗、奔放的特征,這是東北人民豪爽性格在音樂上的表現。東北居民大都是移民,主要來自黃河以北地區,南方移民少,因而受北方文化影響較多。古代音樂文化的特征直接影響了當今東北地區的民歌。歷史上南北朝時期東北地區已流行清樂七聲音階,不過這種七聲調式一般不完整,有人稱其為六聲調式,以宮徵調式為多,其偏音除了裝飾和輔助作用外,還讓調式產生了變化。東北民歌以民間小調為主,整體上給人活潑、明快的感覺。東北民間小調以傳統的六聲、七聲調式為基礎,歷史上曾有“北曲多七聲,南曲多五聲”的提法。史料說北曲“高下閃賺”、南曲“字少而調緩”,北方音樂“高下”是指其跌宕起伏,這充分說明了北方音樂的特點。總而言之,東北民歌調式是以五聲調式為基礎的七聲音階,其中還穿插了具有東北地區特征的調式。

        (二)結構

        東北民歌曲體結構一般可以分為三大類,即對應式、自由式和起承轉合式,而對應式可以分為上下句結構與雙上下句結構,自由式包括規整體變化式與完全自由式。對應式結構是對應的兩句體樂段,只有一個上句和一個下句。自由式結構比較少,運用并不廣泛。起承轉合式結構屬四句型結構,即人們通常說的“四句頭 ”,這種結構占大多數。首句為陳述句,開啟并確定曲子的基本基調和形象,因而最為重要;第二句是首句的回應,強化和鞏固前面的樂思;第三句常引入新樂思,讓曲子獲得新動力,以造成對比的效果,這也往往是樂曲的;第四句是樂曲的總結,起到收攏的作用。這樣,四句頭基本形成了起、承、轉、合的關系。東北民歌結構比較嚴謹,雖然一般比較短小,但即便只有四小節的小調,也是一個完整的作品,充分表明了其表現手法的精煉。

        (三)語言

        東北地區的語言是北方方言中的一種,語言聲調采用平陽上去四聲,是最接近普通話的一類。東北地區方言語調調值一般比普通話低,在一些地方,方言中上聲音只下降不上升,且陰平音在末尾下滑。東北語言的聲韻聲母發音在后,常發后舌音、齒音和喉音,韻母口型較大。東北民歌歌詞以七字句最多,然后是五字句和九字句。在敘述性的民歌當中,語言經常是朗誦性的,口語化比較明顯,語言的間歇和停頓比較自然,與節拍和節奏配合較好。東北民歌中的變宮音通常是由語音下滑造成的,是宮音的另外一種表現形式,由于陰平往往在結尾處下滑,所以下滑音比較常見,宮音并沒有停住,直接滑至變宮音,此變宮音通常作為一個色彩音出現,未必是準變宮音。在演唱時,東北民歌還偶爾出現一些譜面上沒有的裝飾音,這主要是為了適應東北語言而出現的,讓當地民歌更顯特色。東北地區的人們說話語氣重,也善于夸張,這使得東北民歌語氣顯現出夸張的色彩。

        (四)節奏

        東北民歌節奏受歌詞節律特征影響較多,它經常按照歌詞的節奏來實現布局,簡單地說便是,節奏主要反映在歌詞的語言邏輯上。節奏形態上比較單一,包括平均型、長短型和切分型三種,以平均型節奏穿插一些特性節奏為特點。其中平均節奏型是主體,長短型和切分型是特性節奏,有時候節奏相互融合,還能產生新的節奏形式。而切分節奏運用得比較有特色,大切分節奏常用于句子末尾,用來增強語氣。節奏的特性最終還是要靠演員來發揮,二人轉表演,一男一女搭配,演唱的同時舞動手絹或扇子,其中還有不少絕活,呈現出歌中有舞、舞中有樂的氣氛。節拍以 2/4拍子和 4/4拍子最多,三拍子幾乎沒有,節拍比較符合生活規律。這些節奏和節拍并不是憑空出現的,在東北二人轉和秧歌中也有它們的形態,三者在表演形式上統一在一起,形成緊密的關系,淋漓盡致地表現出東北民歌逗、活、俏的特點,使觀眾在聽覺和視覺等多方面得到滿足。

        二、東北民歌在民族聲樂中的運用

        (一)民族聲樂運用東北民歌素材

        東北民歌凝聚著勞動人們的智慧,包含著東北人民的辛酸苦辣,是民族聲樂創作取之不盡的源泉。改革開放以來,民族音樂家便開始頻繁將東北民歌作為他們的創作素材,所涉及的民族聲樂包括歌曲、交響樂、鋼琴曲、歌劇甚至影視音樂等多方面。東北民歌大都詼諧幽默、通俗易懂,生活氣息濃重,事是民間事,味是鄉土味,詞是大眾詞。東北民歌每個旋律都飽含東北人民的熱情和性格。因此,正是東北民歌的這些特點,民族音樂家經常將其作為創作的素材來源。在通俗歌曲中,《九九女兒紅》曲調婉轉、意境優美,而它是依據東北民歌《搖籃曲》的框架發展而來的,通過比較兩首歌曲的曲譜可以發現,它們在調式上基本一致。《東北風調》是東北大秧歌的一個代表曲目,此曲保持了東北民歌豪放、熱情的特征,在此基礎上東北人民創作的民間小調《新東北風》更富有活力。藝術家郭頌的《新貨郎》便是基于《新東北風》創作的,全曲所重用的一個音程直接從《新東北風》的起句提煉而來,還直接運用了后者富有特點的旋法。春晚歌曲《天地喜洋洋》也是吸收了《新東北風》某些旋法,讓東北風在大江南北傳播開來。如今,隨著東北小品的和東北農村題材影視作品在全國風行,二人轉風格歌曲隨之傳唱,《劉老根》《笑笑茶樓》《馬大帥》等主題曲都是其中比較優秀的作品。東北地區音樂文化豐富,人們熱愛抒發自己的情感,經由民歌演繹而成的新音樂讓不同階層的人聽了都倍感親切。

        (二)民族聲樂運用東北民歌風格

        就民族聲樂而言,不管哪個門類,都必須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昆曲、京劇等藝術流派流傳至今,表明任何藝術都有其獨特價值,其風格都是獨一無二的。東北民歌也不例外,在新時期它依然為民族聲樂的發展注入了活力。隨著鑒賞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東北風格的音樂提出了更高要求,聲樂作品的創作者將東北地域風格融入到作品當中,使東北民歌煥發出新的生機。 20世紀 80年代,電視劇主題曲《少年壯志不言愁》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歌曲表現出的“熱血鑄就”旋律正是東北民歌所衍生出來的曲調,歌曲《三江口》也運用了這個旋律。全國各大聲樂比賽中選唱的經典歌曲《今年梅花開》,是根據東北民歌《梅花開得好》改編的,改編借鑒了美聲中的花腔唱法,同時繼續延續了東北民歌襯詞襯腔的特色,進一步讓東北民歌煥發了活力。根據東北二人轉創作的《關東風情》,直接將東北人民的生活唱出來了,這首歌曲譜寫了東北人民的一種新的精神狀態:要借著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重現往日的精神風貌。本世紀初,趙本山的小品和影視劇都受到人們的熱捧,有關的影視歌曲《月牙兒》《咱們屯里的人》等都采用了東北民歌和民間小調的曲牌。這些作品既不膚淺,又通俗易懂。東北民歌成為民族聲樂中的一朵奇葩,在當代繼續研究和分析其魅力,挖掘其藝術價值,勢必會有廣闊的前景。

        參考文獻:

        1.趙德山.東北民歌與東北民俗文化研究[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2(04):122-129.

        2.鄭秋芳.東北民歌二人轉地域音樂特色研究[J].音樂創作,2013(04):140-141.

        第8篇:關東民俗文化特點范文

        安代是蒙古族傳統的民間舞蹈藝術,起初為蒙古“博”①對患有癔病、抑郁癥和不孕癥的婦女進行的“驅邪治病”的治療儀式,自清代以來就廣泛流傳在內蒙古哲里木盟庫倫旗以及遼西省阜新等地區。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這一古老的藝術保存下來并得到了一定發展,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傳承歷史。傳統安代以唱為主,伴以舞蹈動作,以其鮮明的民族風格、濃郁的生活氣息被譽為蒙古族民間舞蹈的活化石。隨著時間的推移,經過不斷完善和發展,安代舞逐漸成為蒙古族宗教儀禮和“那達慕”盛會上最受歡迎的狂歡之舞,成為慶典宴席,接見奉送時不可缺少的內容。眾所周知,任何一種文化藝術的存在和發展都脫離不了社會和群體。馬林諾夫斯基曾提出“任何一種文化現象,不論是抽象的社會現象還是具體的物質現象都有滿足人類實際生活需要的功能”②。安代就是在當時藥物缺乏的時代下蒙古人民創造出來的獨特治療藝術。安代在治療方面的特定性和專屬性源于同蒙古族共性的思維方式和民族心理。治療者與被治療者在信息傳遞時對信息的理解必須保持一致,也就是家庭、個人成長經歷、民族信仰、教育程度、社會環境影響著個人的行為、觀念、信仰和表達方式。在對患有精神方面疾病的蒙古族群體研究時發現,安代確實能對一些癔病和抑郁癥患者起到激勵和勸慰的作用。這也是基于蒙古族病患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效應。“文化認同”是指人們在一個民族共同體中長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對本民族最有意義的事物的肯定性體認,其核心是對一個民族基本價值觀的認同 。蒙古族豪邁、寬廣、博愛、深厚的情感和胸懷無一不體現在其音樂和舞蹈上面。安代是一種以音樂治療、舞蹈治療、心理治療統一結合為手段的,集治療、心理、音樂、舞蹈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形式,在藝術學、心理學和人類學上都有巨大的價值和意義。下面我們從安代的歷史起源、發展脈絡和田野調查入手展開對安代作為藝術和治療結合體的分析和闡述。

        一、歷史起源

        安代一詞來源于蒙語的“敖恩代”的變音,漢語的意思為“抬起頭來”。對于安代起源的傳說,可參考的文字資料和民間傳說多達十幾種。相傳,有一位美麗善良的姑娘,她暗暗地愛上了一位勇敢英俊的少年,因朝思暮想,害了相思病,久治不愈。無奈,老阿爸用勒勒車拉著女兒四處求醫。這天,車子行到庫倫旗境內,在一道青蔥的馬蓮坡前,車轅突然斷了。為了安慰心愛的女兒,老阿爸甩著手巾,手舞足蹈地唱起來,歌聲深沉蒼涼,深深地打動了一群圍觀者,大伙情不自禁地圍著車子歡唱跳躍。少女被這熱鬧的場面所感染,慢慢抬起頭,立起身,加入了有趣的歌舞行列,病情竟奇跡般地好轉了并加入了歡跳的歌舞行列,從此產生了這種用歌舞治思念情人而得的病的方法,這種安代藝術也在通遼的庫倫旗和阜新縣等地慢慢流傳開來。

        二、安代的發展脈絡和現狀

        據有關史料考證,安代雛形的形成時期大約為明末清初,隨著清朝政府的政教合一以及對藏傳喇嘛教的引入,佛教變得比較發達,寺廟林立,僧侶眾多。清朝中期,各地闖關東的移民大量涌入草原,加之中原文化對蒙古族文化的影響形成了風格獨特蒙古族安代文化藝術。后,庫倫旗全面開展了安代舞的發掘、整理工作。1958年,安代民間老藝人額爾敦巴拉在北京表演安代,引起轟動,隨后內蒙古庫倫旗被命名為"中國安代藝術之鄉"。阜新市蒙古族自治縣和喀左蒙古族自治縣都是蒙古族聚居的地區,但由于地處中原漢族地區長期接觸漢族文化,流傳下來的蒙古族舞蹈很少,只有《查瑪》和《安代》。1984年阜新市文化館為了拯救古老的安代藝術在佛寺鄉舉辦了兩期安代培訓班,挖掘、整理恢復安代藝術的有關情況。傳統安代有“博”③主持儀式,歌手和擅長安代舞的男人舞蹈,病人跟隨,眾人圍觀,時以“啊哈嗬”等襯詞呼喊助威,并逐漸由伴歌發展到頓足伴舞,以此抒發勞動之余的歡快情感。后來,參加安代演唱的人多了,唱詞、曲調也豐富起來,出現對歌、爭場的活潑氣氛時,有的舞者竟踏破鞋底,扯壞了袍襟,甚至小喇嘛也偷偷脫下教裝參加演唱。在每年的秋收季節,人們能從傍晚跳到天亮。連續七天,甚至二十一天,最長達四十九天。舞者數目不定,最少十幾個人,多達幾百個人。安代舞的動作,舒緩和節奏融為一體,跳到時使人們的朝氣大發,有死爾復活般的魅力。在安代舞的發展過程中蒙古族人加入了大量的民歌、好來寶、祝贊詞,發展成舞與歌,舞蹈與說唱有機的結合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形式,并逐步形成了幾十種曲目。

        現如今安代舞已演變成蒙古族全民健身舞,成為了一個具有地區普遍性的文化現象。

        三、研究的對象和群體

        本論文確立的研究對象主體是患有現代精神病醫學稱之為“雙向情感障礙”的蒙古族年輕婦女,這類婦女一般有的是因青春期發育受阻患的相思病;有的是婚姻生活不和諧而患得的抑郁癥。癥狀表現為情緒高漲或低落,同時伴有相應的認知和行為改變,也有可能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癥狀。早期的人因為缺乏科學文化知識誤認為是“中邪”或“鬼上身”,蒙古民族最早信仰薩滿教,薩滿教對蒙古人民的日常生活影響頗為深遠。本文的研究對象之二就蒙古“博”。“博”在蒙古族人民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高,在治療中起著心理醫生的作用,而且是在病患心中信賴的心理醫生。在蒙古族傳統社會當中,女性一般出嫁都很早,而且由于游牧生產方式,女子遠嫁后很難再回到家鄉或見到親人。大部分婚姻都是是由家長包辦的,女性沒有戀愛自主權,經常和意中人被迫分手,使得情感上非常痛苦。在婚后生活中,女性除了要應對于男性共同的來自生活方面的壓力外還要面臨著家庭瑣事,侍候公婆,養育孩子等各方面的壓力,由于無法向人傾訴,日久天長積郁成疾。社會生產方式以及共同的文化認同是安代這一藝術形式有效治療的基礎,那么安代又是如何在民族文化認同中起著治療的作用呢,首先我們從探尋內部結構的角度出發分析儀式中藝術和治療之間的相互關系。

        四、心理、音樂和舞蹈的運用及其作用

        在分析安代儀式之前我們先來對照一下現代心理治療,現代心理治療中第一個步驟就是治療師取得病人的信任,在得到信任后才能從病人那里確診。確診后與病人溝通共同協商治療目標,然后選擇治療方法。我們常見的心理治療方法有:認知行為療法,中心療法,生物反應療法等。在通過對安代儀式的分析我們看到,蒙古族病患以及病患家屬由于信仰的支撐,對“博”是深信不疑的。而蒙古“博”在儀式中也正是以音樂和舞蹈為導入使用了現代心理治療中的某些步驟和方法。傳統的安代舞沒有器樂伴奏,舞者隨歌而舞,歌曲節奏鮮明,舞蹈動作簡單,以下為傳統安代儀式的固定環節。

        (一)“招引”

        即召喚病人從家里走出來。幫唱歌手右手握布絹在安代場上站一橫排。領唱者站在前排,向著病人所在的屋子齊唱“招引”歌。

        (二)“逗引”

        即引導病人使之有所反應和動意。領唱者邊舞邊唱“誘狂歌”,眾歌手圍城圓形,邊唱襯詞,邊跺腳,甩巾,以烘托氣氛。唱到一定時候如果病人沒反應,就此收場,次日再從頭開始。如果病人有所反應和動意,或從凳子上站起來,即可轉入“激起”。

        (三)“激起”

        即激發病人同歌手共舞,這時領唱者邊唱“激起”歌,邊引導病人繞石磙走起來,同時由六名幫唱歌手跟在領歌者和病人后面,三人一排拉手而行。其他人在一邊站一排,原地跺腳幫唱襯詞。等病人走上幾圈后,即轉入下一個程序。

        從1、2、3環節來看,這是博在運用音樂治療和舞蹈治療的導入功能,用樂曲和節奏使被治療者主動參與到治療過程中來。

        (四)“聯歡”

        要演唱“朝代”、“爭奪”、“艾蒿根”、“對詩”、“江西臘”、“額烈各西拉”[ 蒙語音譯]、“駱駝鈴”、“賣碗調”、“杰古爾奈古爾”。每換一曲變換一個隊形和場面。

        環節4是治療儀式中最重要的環節,類似現代心理治療中的認知行為療法。是通過敘事歌的形式與病人在嘻嘻娛樂的同時進行訓喻和勸慰,最后達到解開心結的功效。這個環節比較費時,一般經過很長時間才能進入下個程序。

        (五)“問名”

        即問出病人身上潛伏的幽靈名字。這時候歌者緊靠病人的身邊,唱著“問名”歌,繞石磙行走,眾歌手三人一組隨后行進。問名往往一次不能成功,要花上幾天的時間才能問的出來。如果問名成功了,領歌者馬上唱起夸獎她的歌,繼而追問她的要求和想發,譬如依戀什么心愛之物呀,想聯歡多少天之類的。安代的日程由于病人提出的要求而有增有減,不一定是二十一天,可伸縮。滿足了病人提出的天數后,才可以進入下一個程序。

        (六)“鉆金門”

        即驅趕“幽靈”,這時歌手互相拉起手,將病人和領唱者圍在中間,站成圓圈,假設為城墻,領歌者帶領病人先到西門唱:“可憐我家小閨女,命運不佳得病疫,把守西門大將爺,恩德如山不可比,請你敞開西大門,放走西門免遭遇”。“西門護衛”不應允再到“北門、東門”。最后得到“南門護衛”的應允后由領歌者帶領病人從南門鉆出,立刻沿逆時針方向從歌者的空隙中鉆進鉆出,意為甩掉幽靈。鉆回到南門之后,眾歌手變換隊形,成一橫排。領唱者帶領病人繞場一周走向場外,奔向場外的篝火堆④。眾歌手隨其身后橫排推進相送。

        (七)“送替身”

        即燒掉“替身”以及幽靈所依戀的物品等,表示全部送給了幽靈。這時將事先備好的替身⑤和物品一同投入火堆中,隨即讓病人從熊熊烈火中穿過。 從5、6、7三個環節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是一個古代時運用心理戰術對與災禍轉嫁的治療方式。對與有著共同信仰的患病人群來說,這個環節無疑是解開心結的又一良藥,是心靈的一種安慰和寄托。

        (八)“隱休”

        即讓病人到異地他鄉去修養。由領歌者將病人扶上馬,然后立即讓一人牽馬遁逃他鄉。病人隱休的地點是事先安排好的遠離本村的親戚家。一百天后,由該親戚將她送回家來。這一環節是治療最后的休養階段,通過離開患病環境使病人在新環境中調養恢復已達到康復的目的。

        五、藝術形態中的治療功能和社會功能

        安代病實質上就是一中“心病”,在現代的心理治療過程中一般分為四個過程:確診,取得信任、病人的期望、治療、恢復。通過安代儀式,我們看到安代儀式的過程剛好和現代心理治療在本質上有著相似的共同點。從藝術角度來看,安代舞是一種以唱為主,伴之以舞蹈動作的一種民間歌舞形式。安代舞的一個突出特點是手的動作,舞蹈動作主要有:原地踏腳擺綢或向旁輕移;前傾身甩綢立起后向前“小踢步”邁動;邊繞圈奔跑邊甩綢;連續做"吸腿跳"步并用力向兩旁甩綢等。安代以極具民族特色的音樂和舞蹈為手段,在治療時眾人的關心和幫助使病患不再感到孤獨與無助,病患成了整個治療過程的主角,是萬眾矚目的中心人物,這對病患是有極大的激勵作用的。一般哪個村落有安代儀式,周圍村的人們都會來參加,人數規模有時能成百上千,這也說明了這項藝術的一個社會性。安達藝術最大的特色就是演唱,音樂曲調優美、風格獨特,有強烈的感染力,便于歌手根據不同情景表達不同的情感。其中演唱的敘事歌,在歌詞上有對病患勸慰和糾正其錯誤認知的作用。下面我們分析一下安代敘事性、勸慰性的歌詞的治療功效。

        例1:經常用以下歌詞,啟發病人傾吐隱衷,好對癥下藥,加以開導:

        是對父母有怨,

        你的愛情割斷?

        是出嫁的地方不好?

        沒有實現你的心愿?

        例2:如果病人留露出這方面的因素,那么他們就因勢利導加以勸慰,卸下患者思想上的包袱。對于有些既成事實的婚姻無法避免,安代會有這樣的歌詞,來勸慰患者接受現實。

        要像紫檀樹那樣,

        讓枝葉泛出新綠,

        要和丈夫心連心,

        養育滿堂的兒女。

        通過這種類似精神療法的開導,有些患者的病情就會好起來,起到醫藥不能奏效的作用。但也并不是所有類似的病都能治好。

        六、意義和價值

        安代是蒙古人民在醫藥缺失的情況下獨創的治療方式,是一種集治療、心理、音樂、舞蹈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形式,在音樂治療方面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安代在表演形式上保留著蒙古族傳統音樂文化的獨特風格,是蒙古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由于文化形態的變遷,安代舞的傳承方式與生存空間日益受到限制,舞種延續受到極大威脅,急需整理和搶救。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政府正在組織力量對這兩門珍貴的藝術形式進行大力搶救,阜新縣文化館邀請佛寺鄉輝特浩繞村的圖古樂等安代老藝人在鄉政府的支持領導下,不僅挖掘出了蒙漢兩種文字資料,而且收錄了瀕臨失傳的原生態《安代舞》,2006年5月20日,安代舞被國務院列入全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7年6月蒙古貞安代舞被確定為第二批遼寧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安代藝術的傳承與保護需要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建立完善的保護機制,使這門古老藝術得到更有力的傳承與保護。

        注釋:

        ①“博”:安代師傅.

        ②引自馬林諾夫斯基所著《文化論》.

        ③主持儀式的大法師/安代師傅.

        精選范文推薦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视频入口一区 | 亚洲AV永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 亚洲中文有码字幕青青 | 久久99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欧美t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