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數字化技術范文

        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數字化技術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數字化技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數字化技術

        第1篇: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數字化技術范文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數據庫;生存與發展

        一、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現狀:

        上世紀90年代以來,以信息技術、網絡手段為代表的數字化技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數字化技術不僅在各種工業領域得以廣泛應用,而且給文化遺產保護事業開辟了新的途徑。對于物質文化遺產的數字化保護,世界各國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數字化保護,很多國家,尤其是中國,才剛剛起步。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多是長期經驗的積累,主要靠口傳心記、言傳身教傳承,具有活態性、生態性、傳承性、變異性等特殊性質,保護難度較大。

        我國現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還基本上停留在拍照、采訪、記錄、物品收藏等簡單的工作層面上,這種文字、錄音、攝影、錄像等傳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手段,曾保存了大批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是書籍的生霉、錄像帶的老化、錄像色彩的蛻變、錄音帶的失真等,都會使所記錄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信息不同程度地出現失真,加上拍攝角度的限制,影響了長期保存和利用。數字化技術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提供了許多全新的采集記錄手段,包括圖文掃描、立體掃描、全息拍攝、數字攝影、運動捕捉等。數字化存儲技術也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提供了許多新的保護手段,包括通過數據庫、磁盤陣列、光盤塔、光纖和網絡連接以及一系列相關規定、協議,實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有效保護。通過這些現代數字化采集和儲存技術,不僅可以把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檔案資料如手稿、音樂、照片、影像、藝術圖片等,編輯轉化為數字化格式,保存于數字磁盤、光盤等物質介質中,而且還可以利用多媒體網絡數據庫來存儲和管理,使他們完整有序、便于檢索,這能夠整體提升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水平。

        2005年,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2005]18?號),明確提出“要運用文字、錄音、錄像、數字化多媒體等各種方式,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真實、系統和全面的記錄,建立檔案和數據庫”。自此以后,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工作才全面起步。

        2006年以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的監督和直接推動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地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和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紛紛建立,積極探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整體保護體系,并初步建立了涵括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網站、專題數據庫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網絡服務體系。“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博物館”(http:///main.jsp)開通于2006年6月9號,其宗旨是為了利用數字化技術和網絡平臺展示、傳播中國和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專業知識,展示我國深厚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提供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信息交流,凝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實踐的觀念和理論共識,充分調動和利用全社會的學術、經濟、輿論資源及社會公眾的參與,以促進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全面和健康開展。基于福客網(中國著名民俗網站)技術支持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數據庫也向大眾提供了部分較為詳盡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

        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是文化部、財政部共同組織實施的一項國家文化創新工程、文化惠民工程和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基礎工程,2002年開始由國家圖書館組織實施。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網站涉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建設與服務項目包括:第一,精品文化資源庫中的“中國古琴”、“中國昆曲”、“中國舞蹈”、“地方戲曲”等中國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精粹,以數字化的文本、圖像、音頻等多媒體方式展示,提升了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傳播的水平;第二,文化繁花(文化部直屬單位數字化文化展示平臺)、書海精藏(公共圖書館數字文化展示平臺)、文化廣角(各地文化廳局數字文化展示平臺)、文博精華(中國文物網站精品展示平臺)等四大數字文化展示平臺中包含了眾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如經典劇目、津門曲藝、民俗風情繪畫等,其中福建省圖書館的“海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圖片暨省圖古籍保護成果展”、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等都是綜合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數字化展示。

        高校在這方面也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天津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數據中心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數據的數字化收集、整理、保管等工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管理提供了有益的經驗。中央美術學院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在推動民間剪紙藝術數字化展示方面作了大量的開創性工作。

        二、我國現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數字庫存在的問題

        1、現有數據庫資料尚不完善

        我國至今(截止到2014年12月31日)已經陸續公布了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總計有1517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推薦項目(其中不包括擴展項目)。推薦項目是指國家名錄項目公布前進行公示的名錄項目,經過國務院批準公布后即為正式的名錄項目。擴展項目是指即前一批或前幾批已經是公布的名錄項目,而這次不同申報地區或單位又一次申報成功,那么這次申報的名錄項目就叫前面相同名錄項目的擴展項目。如果算上擴展項目,我國目前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近2000項,而目前中國為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數據庫信息統計中僅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812項,明顯存在著嚴重的數據缺失。這證明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工作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2、現有平臺相互孤立,沒有發揮綜合交互作用:

        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數字化最大的益處是不僅可以記錄和保存非物質文化遺產各方面的信息,而且可以在不改變非物質文化遺產原貌的情況下利用這些信息進行數字生產(數字復制、數字出版、數字再現)和數字傳播,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產獨有的文化價值、經濟價值。因此,利用數字化虛擬現實技術實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開發和利用,進行產業化生產與經營,有利于形成新的行業及衍生產品,延長產業鏈,使文化產業的比重得到提高,這對當今文化產業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經濟價值和意義。比如通過數字化技術加快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產業化步伐,促使各民族服飾文化、民間技藝文化、民間文學、民間舞蹈、民間音樂、

        消費習慣、交際禮節、節日慶典、娛樂游戲以及飲食文化等知識和技能的價值不斷得到增值。目前,我國在這方面的工作還做的遠遠不夠,這將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可持續性提出挑戰。

        三、如何更好的讓我國現有非遺數據庫發揮作用

        1、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數字化分類體系

        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品種豐富、形式多樣,既有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如風土人情、傳統禮儀、宗教及節慶活動等,又有口頭流傳的各種民間文學,如傳說、史詩、民間故事、寓言、民謠、諺語等;既有淳樸生動的各類表演藝術,如音樂、舞蹈、民間戲劇、曲藝雜技等,又有技藝精湛、美輪美奐的工藝美術,如面人、糖人、剪紙、編織、刺繡、彩繪、蠟染等。由于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表現形式不同、創造方式有別,對其數字化既要遵循普適性的保護原則與方法,又要采取因類而宜、適合各自特點的方法和措施。基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性、傳統性和整體性,在對其知識的系統性、復雜性和內隱性等特征進行詳細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從民俗學、社會學、人類學、美學、歷史學、心理學等多重角度探索非物

        質文化遺產知識的構成要素,提取知識的特征并對其進行歸納總結;從When、How、What、Where、Why五個方面分別表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時間演變、表現方法、形式、相應地域及其內涵,并對分類后的知識從語法粒度角度建立其間的關系,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多層次類型分類體系。即利用數字化技術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進行學術分類、信息化存儲,以便科學地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性的符號庫和素材數據庫。

        2、創建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數據采集技術標準

        針對目前全國各地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數據庫建設中存在的技術目標不一致、技術標準不統一、技術管理不規范的情況,立足于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與國家數字化圖書館、數字化博物館和國家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相配套,針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創建、描述、組織、檢索、服務和長期保存的需求,深入研究符合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特點的資源建設相關技術標準,包括資源數字化采集、資源描述(元數據)、資源組織、資源管理、資源長期保存等技術標準;制定關于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管理的統一、科學和規范的技術管理規程。并應用資源管理與分發技術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進行統一有效的整合,以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采集、資源統一表示、資源權利信息描述、資源目錄服務、注冊服務、資源檢索和等功能的實現。

        3、探討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可視化表達

        非物質文化遺產可視化技術與物質文化遺產可視化技術有著本質的區別,物質文化遺產的可視化可以通過圖片、視頻、三維動畫等形式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除了使用傳統數字化技術進行可視化外,更多的是屬于知識可視化的范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知識可視化還是一個嶄新的領域,這方面的研究還不多,離應用還有距離,但知識可視化是解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有效手段。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可視化表達主要包括知識源層、知識描述層、可視化表達層和知識應用層。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包括了不同的知識源,如史料記載文檔、民俗活動、民間技藝、戲曲、舞蹈等,這些知識源在語義上具有異構性。知識描述層描述文化空間知識的特征及其構成分類,如地域類、時間類、表現方式類、表現形式類、原因含義類等文化空間知識。可視化表達層闡述根據知識的特征及其構成分類,選擇恰當的模型進行表達,以便于不同用戶進行知識的學習、共享與創新。知識應用層可以讓用戶根據自身的文化背景、知識構成等情況選擇最適合自己實際情況的知識可視化表達方式來學習、構建文化空間知識等。用戶通過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相關文化空間知識的學習與交流,自身的用戶類型信息就會隨之得到更新,并且文化空間知識經過學習與交流將會得到發展與創新,從而更新文化空間知識源。

        四、結語

        文化產業和信息產業是現代社會的兩個“互為表里的超級產業”,信息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文化產品的生產、傳播和消費方式,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提高文化產品的原創力,開發新的文化產品,增強文化產業的競爭力和生命力。然而從產業發展的邏輯上說,信息技術只是手段,內容服務才是目的和核心。因此,我們應將重點放在內容的建設上,數字文化內容越豐富,信息的共享度就越高,人們從中捕捉的商機就越多。我國的信息技術產業正在蓬勃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通過數字化技術手段進行合理開發與利用的前景更廣闊,從而形成文化與傳媒、信息交融的特色產業。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作為高科技與高文化價值結合的產業交匯點,在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加以有效保護的同時,更要使之上升為具有知識產權和資源資本屬性的文化產品,更好地促進文化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創造出巨大的社會與經濟效益,推動經濟社會更好、更快地向前發展。

        第2篇: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數字化技術范文

        [關鍵詞] 黑龍江;非物質文化遺產;信息技術;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 F490.5 [文獻標識碼] B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人類歷史發展中留下的重要財富。由于其活態、流變的特點,容易隨時代的變遷而被淹沒。因此,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成為了世界性的主題。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保護的有效途徑就是利用信息技術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轉化文化產品的競爭力。

        一、黑龍江非物質文化遺產現狀

        1.黑龍江非物質文化遺產概括

        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分豐富,黑龍江省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涉及7個少數民族,共27項(具體見表1)。從表中可見,黑龍江省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可分為三類:表演藝術類、傳統技藝類和節慶民俗類,其中伊瑪堪說唱被評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從2007年開始黑龍江省政府批準黑龍江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57項;2009年省政府批準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79項及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7項;2011年黑龍江省政府批準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計47項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4項。種類上黑龍江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涵蓋了民俗、民間文學、曲藝、傳統舞蹈、傳統音樂、傳統美術、傳統戲劇、傳統醫藥、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傳統手工技藝、傳統技藝。縱觀黑龍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種類和數量,不難發現,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眾多,種類齊全。其中,表演藝術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最多,比重最大;其次為傳統舞蹈、傳統美術和傳統技藝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文學和傳統手工技藝也占有一定比例。

        2.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地域分布

        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分布較廣,遍布于整個黑龍江省的各個地市。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絕大部分都是在黑龍江省內旅游景點區域,對全面發展特色旅游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并且南部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多于其他地區,集中分布在哈爾濱、牡丹江兩地。雖然東北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少,但不同區域的文化體現著不同的特點和個性。具體情況為哈爾濱市43項,牡丹江市46項,齊齊哈爾市22項,佳木斯市13項,大慶市14項,雞西市3項,雙鴨山市4項,伊春市3項,七臺河市5項,鶴崗市1項,黑河市9項,綏化市12項,大興安嶺地區12項。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存在問題分析

        雖然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成績不錯,但隨著社會的變遷和生態環境的變化,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存發展面臨著異常嚴峻的危險,亟待通過有效措施加以保護。目前,黑龍江省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存在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模式單一

        目前,國內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模式主要有兩種:施予式和開發式。其一是施予保護即由政府投入資金,以保護文物的方式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當代存在的較為普遍的形式。這種保護方式的優點是能用最短的時間留住非物質文化遺產,缺點是忽略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保護。此外,施予式在注重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物質代表的同時,忽視了對傳承人傳承意識的保護。其二是開發式保護,開發保護即由政府引導,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引入市場,參與市場競爭,通過市場推廣,擴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存空間。這種保護方式的優點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商品在市場上流通,通過消費者購買商品,有效地解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消亡困境。同時由于經濟利益的刺激,開發式保護能夠加強傳承人的傳承意識。

        2.非物質文化遺產交叉管理缺乏共享機制

        目前我國各地方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管理多為分散交叉收藏于檔案館、圖書館、博物館等不同的保護收藏部門,而這些部門雖然同為文化系統但卻有不同的隸屬關系。由于三館的使命職責及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要求不同,導致三館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目的不同,因此很難有機會構筑合作關系,這種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造成資源重復浪費。在當今數字化網絡條件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也需要跨越職能限制的協同保護。

        3.傳承人渠道單一,導致斷層困局

        非遺保護最重要的是活態傳承,而傳承人的問題則是關鍵。多數少數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多為本地或自家人,這種傳承方式對于傳承人的選擇頗為限制。同時許多傳統項目受限于其經濟價值無法形成廣闊市場,因而少有學徒,導致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出現了斷層現象,而沒有相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也就談不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如何健全傳承機制,如何提供更多的渠道或平臺讓更多的人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培訓,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

        4.缺乏系統的非物質文化教育,保護意識淡薄

        文化部副部長周和平在第八屆中國藝術節期間舉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座談會”上提出強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要從娃娃抓起。但目前黑龍江的圖書館、檔案館或博物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并沒有走進學校,而且彼此間資料共享度不夠,沒有形成靜態資料和活態傳承的融合。沒有良好的獲取信息的平臺,使得公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了解較少,更沒有形成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識。

        三、信息技術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競爭力的途徑

        信息技術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競爭力,不僅產品研發、生產、銷售過程中利用信息技術,更重要的是通過信息技術的運用形成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產業化,加深文化產業與科技產業的融合。

        1.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簡稱“三館”)協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資源平臺

        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存在于圖書館、博物館和檔案館等文化職能部門,應將這些機構走聯盟之路,建立協同保障機制。根據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保護特點的范疇,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利用自身優勢,基于協同機制,共建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資源平臺。

        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資源平臺建設標準分為技術性標準和業務性標準。技術性標準主要指數字資源的數據存儲規范、數據交換標準,建立統一數據接口的數據庫。國家文物局制定頒布了《博物館藏品信息指標體系規范(試行)》、《博物館藏品二維影像技術規范(試行)》等一系列信息化標準技術規范。要確保數字資源在元數據與對象數據兩方面都符合統一標準,以實現基于協同共享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資源平臺的實現。

        協同的數字資源平臺的建設和實施離不開合理的政策和資金保障。要明確三館之間的責權、明確傳承人的知識產權,保護傳承人的權益。數字資源平臺的建設需要足夠的經費,可設立專項基金以滿足硬件和軟件方面的投入。

        2.利用信息技術強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產品轉化

        將信息技術應用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產品研發、設計、生產、傳播、銷售等各個環節。目前,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由于經濟效益不高,使得傳承人出現斷層現象。如果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產品的生產過程、信息技術等申請專利,將有利于該非物質文化遺產產品市場化開發,可吸引年輕人成為傳承人,并且具有一定的經濟和社會價值。

        3.構建非物質文化遺產產品的電子商務平臺

        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宣傳黑龍江非物質文化資源,以實現黑龍江文化產業的信息化。另外,利用電子商務這種網絡銷售模式,與傳統的旅游開發模式形成互補,共同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保護和傳承。在線上和線下資源互補的同時,形成文化機構、企業和傳承人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產業化項目。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問題日益嚴峻,利用信息技術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競爭力,其關鍵離不開管理工作人員的信息素養。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各項工作中,能夠為保護提供先進技術,為活態傳承提供輔助,為產業化提供多種方式,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必然趨勢。

        [參 考 文 獻]

        [1]楊莉.非物質文化遺產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及對策——基于對昆曲信息化建設的調研[J].圖書館工作研究,2011(6):108-111

        [2]李昕.科技創新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J].東岳論叢,2012(8):140-146

        第3篇: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數字化技術范文

        關鍵詞:圖書館 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 法律保護 立法建議

        一、圖書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義和形式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共圖書館宣言》明確宣示: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核心應該與信息、掃盲、教育和文化密切相關,主要使命包括“加強文化遺產意識,提高對藝術、科技成就與創新的鑒賞力”“支持口述傳統文化”“提供接觸各種表演藝術文化展示的機會”。積極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存與傳播是公共圖書館應有的文化自覺和義不容辭的責任。圖書館積極開展和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宣傳工作,對提高社會公眾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反過來也可以提升公共圖書館的作用和影響力。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2005]18號)規定,要充分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廣大未成年人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作用。各級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科技館等公共文化機構要積極開展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和展示。要運用文字、錄音、錄像、數字化多媒體等各種方式,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真實、系統和全面的記錄,建立檔案和數據庫。2011年6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第十三條規定:“文化主管部門應當全面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有關情況,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及相關數據庫。除依法應當保密的外,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及相關數據信息應當公開,便于公眾查閱。”由此可見,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以數字化方式存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措施之一,數據庫因其檢索的快捷性及可被快速、準確的復制性,大大增強了它的利用價值。根據2003年10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規定,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五個方面: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表演藝術;社會實踐、禮儀、節慶活動;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傳統手工藝。圖書館可以根據自身特點建立文字、音頻、視頻等不同類型的數據庫。

        二、圖書館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建設法律問題應對

        (一)數據庫定義的界定

        數據庫的技術概念,一般是從計算機領域的專業角度加以定義的。數據庫這個概念并非產生于我國,而是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傳入我國的。在我國,數據庫一般定義為:“為滿足某一部門中多個用戶多種應用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模型在計算機系統組織、存儲和使用的相互聯系的數據的集合。”①由此可見,數據庫是為了某種特定目的收集的,以一定的結構組織的,可存儲在計算機系統中的,供用戶查詢和使用的數據的集合。1994年簽署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TRIPS協議)第10條第2款提出了數據庫的法律概念:“數據或者其他材料的匯編,無論采用機器可讀形式還是其他形式,只要其內容的選擇或安排構成智力創作,即應予以保護。”②我國同樣在2001年新修訂的《著作權法》第14條中規定:“匯編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構成作品的數據或者其他材料,對其內容的選擇或者編排體現獨創性的作品,為匯編作品,其著作權由匯編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權。”③

        (二)數據庫內容本身不享有知識產權

        圖書館建設的如歲時節令、節氣、民俗、禮俗等數據庫,由于這些內容已進入公有領域,是大眾普遍熟知的信息,因此圖書館在制作數據庫時不會涉及侵權問題。

        (三)數據庫內容本身享有知識產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第四十四條規定:使用非物質文化遺產涉及知識產權的,適用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圖書館建設的如戲曲數據庫、美術數據庫、音樂數據庫、舞蹈數據庫等,這些數據庫的內容本身都是享有著作權的作品,因此圖書館在進行數字化過程中,必須遵守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國家版權局《關于制作數字化制品的著作權規定》第三條和第四條規定:“除著作權法另有規定外,利用受著作權保護的他人作品制作數字化制品的,應事先取得著作權人的許可;可以直接向被利用作品的著作權人取得許可,也可以通過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取得許可。國家批準建立的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管理各類作品的利用,包括以數字化制品形式的利用。”根據法律規定,圖書館制作受著作權法保護作品的數據庫時,必須事先征得作品著作權人同意并支付一定報酬,避免侵權。如果直接與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取得聯系,必須事先了解使用的作品著作權人是否是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成員。根據我國法律規定,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手工藝技能來講,這種手工藝技能往往是一個民族、地區或者家族所獨有的,是世代傳承下來的,享有專利權且具有保密性。因此,圖書館建立傳統手工藝數據庫也應征得傳統手工藝權益人的同意,以免發生侵權糾紛。

        三、我國法律對數據庫的保護

        (一)我國法律體系下的數據庫保護模式

        在我國現行法律框架下,數據庫是作為匯編作品加以保護的。從2001年新修訂的《著作權法》第14條規定可見數據庫具備著作權的作品所要求的可復制再現性的特性,如果數據庫在內容的選擇和編排上又具有獨創性,那么就構成了著作權法上完整意義的“作品”,因此數據庫就可以作為匯編作品享受著作權法保護。盡管我國法律沒有直接規定數據庫作品就是匯編作品,也沒有直接規定數據庫作品可以享有著作權保護,但在司法實踐中,都將符合作品要求的數據庫當作是匯編作品給予著作權保護。數據庫只要是在內容的選擇和編排上具有獨創性,都將受到著作權法保護,但那些非獨創性數據庫在我國得不到著作權法的保護。

        在我國司法實踐中,從誠實信用原則出發,以反不正當競爭法作為對數據庫著作權保護的補充,保護不具有獨創性但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制作的數據庫的權利人的經濟利益。此外,我國也運用合同保護模式對數據庫進行法律保護。

        (二)圖書館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的保護形式

        圖書館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的保護依我國法律規定,如果具有獨創性,就在著作權法律框架下受保護,如果不具獨創性,則應用反不正當競爭法和合同法模式保護,這樣的保護力度顯然是弱勢的。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大量數據庫能夠以數字化的形式創建、存儲或者通過掃描等方式轉化成數字化的形式。計算機存儲技術的提高、網絡的推廣,使數據的存儲、交互、信息的流通變得極為便利。由于電子數據庫具有可復制性,復制后的數據庫與原數據庫完全一致,使得電子數據庫的被復制幾率不斷增加,相應的對數字資源侵害的可能性也不斷增加。因此,如果現有的法律制度對數據庫保護力度不足,必然會影響到數據庫制作者的利益,也會侵害到合法使用者的利益。

        四、我國數據庫的立法建議

        我國數據庫保護起步較晚,但數據庫發展速度很快。以圖書館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建設為例,在圖書館數據庫建設過程中就有大量數據庫產生,有些數據庫具有編排上的獨創性,可以作為匯編作品以著作權法加以保護。大量數據庫雖然在編排上沒有獨創性,卻投入了圖書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資金,這些數據庫在我國現有法律體系中得不到最大限度的保護,只能通過反不正當競爭法和合同法加以約束,保護力度不夠,嚴重影響圖書館作為數據庫制作者的利益。因此我國有必要將數據庫法律保護提上日程,完善立法,平衡數據庫制作者、使用者和社會公眾的利益,這有利于我國數據庫發展,有利于充分協調數據庫權利人、數據庫使用者、社會公眾之間的利益平衡的實現。筆者對我國數據庫立法提出如下建議:

        (一)將我國數據庫法律保護納入到現有的著作權法律體系中,以著作權保護獨創性數據庫,以鄰接權保護非獨創性數據庫,并實行雙軌制保護機制④

        傳統意義的鄰接權是指作品傳播者在傳播作品的過程中,對傳播作品的形式所做的獨創性智力勞動成果依法所享有的專有權利。如果沒有作者創作的作品,傳播活動就失去了基礎,鄰接權當然也就無從談起。⑤由此可見,如果構成數據庫的內容是作品的話,只要數據庫制作者是通過合法有效的方式獲得了這些作品的著作權人的同意而加工成的數據庫,就可以被認定為“作品傳播者”,那么以鄰接權保護數據庫制作者權利就完全符合傳統意義上的鄰接權的要求。

        (二)修訂我國《著作權法》,將數據庫法律保護內容納入其中

        將數據庫法律保護納入著作權保護體系中,將我國現行的《著作權法》第四章改為“出版、表演、錄音錄像、播放、數據庫”,在第四章中增加第五節“數據庫”,專門規定數據庫制作者的鄰接權。為了進一步加強數據庫的保護,應當在我國著作權法律體系框架下制定《數據庫保護條例》,作為著作權法律體系下數據庫法律保護的實施性規定,對數據庫權利人權利、許可使用和權利轉讓、法律責任等問題加以明確規定。

        注釋:

        ①馮剛.數據庫的法律保護研究.梁慧星.民商法論叢(第24卷)[M].香港金橋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2:21.

        ②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Trips協議)第10條第2款。

        ③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14條.

        ④許春明.數據庫的知識產權保護[M].法律出版社,2007:175.

        第4篇: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數字化技術范文

        農村中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和保護,目前有兩種通行做法:一種是用如錄音、錄像、攝影、攝像、文字記錄等方式,把那些難以延續發展,瀕危的項目保存下來,但是這些資料難以長久保存,如錄像帶的老化、圖像復制會產生失真等,政府經費投入不足,使不少文化館的技術裝備不完善,一些瀕臨滅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沒能得到有效的記錄和整理,甚至一些已經記錄和整理的“非遺”資料,面臨損毀和再次流失的危險;另一種是為文化遺產創造和提供適宜的環境,讓它以人為載體得以活態延續,但是年輕人為生活所迫,紛紛轉業,從而出現傳承困難、后繼無人的現象。除此之外傳統的博物館展出方式也有它的局限性,不能充分全方位的展示這些藝術遺存。這些傳統的技術保護手段已經不能滿足現實需求,研究以數字化技術為先導,推動數字化技術在保護傳統工藝變革與進步,為文化遺產保護提供新的升級和活力,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新媒體對民間藝術保護的方法

        1.民間美術及傳統手工技藝文化遺產

        在湖南,挑、繡、染、織工藝最為突出,比較著名的有湘西鳳凰的苗繡、湘西北土家族的十字挑花,還有土家、苗、侗、瑤四大織錦,其中土家錦以他們世代相傳的打花鋪蓋(土語稱西蘭卡普)聞名于全國。這些織錦刺繡都擁有大量獨特的、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圖案花樣和刺繡針法。對于這種平面文化遺產的保護可采用高清晰度的平面掃描儀或數字相機對相關文物進行數字掃描和數字拍照,之后再利用Photoshop、Flash或3Dmax圖像處理技術對這些二維圖像進行處理及分析,建立圖案數據庫和計算機輔助設計數據庫,利用數字化來實現圖案式樣的再利用和再創作。湖南還有長沙銅官窯釉下彩繪瓷器、隆回縣灘頭年畫、江永瑤族鄉木版紙碼、湘西滴水雕花床、衡陽的香火獅子和湘西一帶的儺戲面具。雕刻在湖南也很普及,除各類石獅子以外,還有永順塔臥的石雕牌坊和寧遠文廟的石雕龍鳳柱及浮雕柱礎。還有竹根雕、竹簧雕也是湖南一大特產。對于這些傳統手工藝可以利用影像數字化的方式,采用例如數字化硬盤錄像機、硬盤錄音機、數字音頻工作站DAW等數字記錄設備將一些民間工藝的歷史流變和制作過程、工藝存在狀態進行錄像錄音,還可對民間藝人以及民間生活方式進行數字化記錄,對民間藝術品類及其傳播方式、制作工藝進行數字化編程進入數據庫后保存。“在虛擬的數字博物館里,可以活態文化的方式展示各種民族民間非物質文化的具體內容和民間藝術的精髓”③。

        2.口頭文化、表演藝術文化遺產

        湖南有湘劇、祁劇、辰河戲、衡陽湘劇、武陵戲、荊河戲、巴陵戲、湘昆、長沙花鼓戲、邵陽花鼓戲、衡州花鼓戲、常德花鼓戲、岳陽花鼓戲、永州花鼓戲、陽戲、花燈戲、儺戲、苗劇、侗戲等19個地方戲劇劇種。但在當今城市化現代社會轉型中,“劇團或解散或合并,演員或轉行或退出,各劇種基本處于萎縮甚至瀕危狀態:辰河戲瀕危,‘這幾年基本不演出了’;巴陵戲‘再不搶救就會失傳’;陽戲、侗戲等只在極小范圍內演出;湘劇每演出一場都要賠錢……”。④面對這樣的現狀,我們可以利用數字技術對即將瀕危的藝術遺產進行搶救性保護。我們可以運用視頻音頻技術,對著名的民間藝人的經典唱腔和表演進行錄制,制作成VCD、DVD光盤,進行數字化處理,不僅可以實現永久性保存,還能夠進行大范圍的傳播,這是對現有戲劇遺產強有力的保護。除此之外還可以對傳統表演藝術進行再創作和再開發。在把民間藝人的經典唱腔和表演進行錄制后,將數字化的相關舞蹈動作與音頻做成動作和音頻庫,開發出基于動作庫的舞蹈編排系統和聲音驅動的智能舞蹈編排系統。這樣既可以保護各種重要舞蹈戲劇文化的視覺效果與聲頻,還可以在傳統表演工藝和技術的基礎上進行數字化合成,并且可以補充更多的相關圖像、視頻、聲音等元素,以增強戲劇的表演效果和藝術性,為觀眾提供更好的、更生動形象的視聽效果。運用三維數字化設備和軟件對文化遺產相關的原生態環境進行三維建模、材質渲染等仿真性設計與展示,實現3D動畫、全景全息等多樣化呈現方式。

        新媒體對民間藝術保護的現實意義

        第5篇: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數字化技術范文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 視頻技術 音像檔案 數據庫

        1 現狀與背景依據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以來,中國藝術研究院幾代科研人員從全國各地陸續采錄收集了大量傳統民族民間藝術音響音像資料,其中視頻資料約3000盤,時長共計3000余小時,這批視頻檔案資料涉及全國眾多劇種、樂種、舞種、曲種,及“”后搶救性拍攝著名表演藝術家的戲曲、音樂、舞蹈、曲藝音像資料和電影及民俗等內容。真實記錄了上世紀活躍于各地各藝術領域著名藝術家和民間藝人的表演藝術。不僅數量大、種類多,而且多是唯一的原始資料,其承載的豐富內容大多屬于傳統民間文化的原生態記錄,其中許多已經消亡或瀕臨失傳。其主要載體有3/4英寸專業錄像帶、Betacam SP錄像帶、VHS錄像帶等;另外還有數字光盤VCD、DVD等上萬余件;還有自主攝錄的中國藝術研究院展覽、演出、會議等mini DV錄像帶(標清\高清)若干。

        這批錄像檔案歷經數十年自然損耗,已超過保存期限,陸續出現脫磁掉粉、粘連變形、扭曲斷裂等現象,進入瀕危狀態;另因這批資源的各種播放設備早已更新換代、陸續淘汰,使資源無法得到重放,造成極大浪費。當今高新科技的發展,已具備進行搶救保護和再利用的手段。作為保存單位,有責任和義務采取措施加以搶救保護,使其重新發揮服務科研與社會的重要作用。今天利用高科技手段對其進行修復整理、數字化保護,這對中華優秀傳統民族民間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具有不可再生的重要價值和現實意義。

        本項目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記憶名錄”,2004年被列為財政部、文化部聯合實施的“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現改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試點項目;我院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保護和研究傳統與民族民間藝術的世界性主要機構之一;1999年由亞太各國參與完成的“亞太地區傳統與民間表演藝術數據庫”所公布的中國首批五個研究保護機構全部在我院。

        2 項目建設與保護

        2.1系統建設情況

        2004年,中國藝術研究院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共同投資合作進行“瀕危音響檔案數字化”實驗。指派奧地利國家音響檔案館資深專家來院進行指導培訓,按照“國際音響與視聽檔案館聯合會”(IASA)制訂的TC-03標準,對樣本的損壞程度及技術標準進行鑒定,確立搶救工藝程序,并選取不同瀕危級別的樣本進行示范性的修復和數字化轉儲。

        2005―2006年,視頻檔案數字化轉儲系統開始建設。維修、購置部分模擬載體介質相應的還放設備;購置數字標清視頻工作站及配套軟硬件,形成視頻檔案數字化轉儲系統;購置服務器、交換機、磁盤陣列、數據流磁帶機等存儲設備,完成數據中心的雛形。開始部分模擬錄像帶的數字化搶救工作;進行音像基礎資源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前期需求調研工作。

        2007―2008年,添置視頻高標清兼容視頻工作站及配套軟硬件和尚缺的模擬、數字還放設備若干,以滿足多種載體同時進行數字化轉儲的需求,加快搶救速度,盡快積累數字資源。

        音像基礎資源數據庫建設:研發具有專業特色、內容豐富、海量信息的音像基礎資源數據庫系統管理軟件;創建門戶網站;添置數據庫系統管理軟硬件設備;完善現有內網工作系統,創建信息平臺;完善數據中心存儲系統,形成在線、近線、離線、光盤相結合的存儲備份系統。

        2012―2014年,系統升級。新配置兩套高清數字媒資/非編工作站;添置配套高清視頻采集、監視、刻錄設備兩套;原有的8X8標清切換器已不能滿足新系統的兼容需要(接口擴展和信號上行匹配),現須更新為16X16高清切換器(IRS1616-HD);在滿足之前數字化上載需求的基礎上,開發后期編輯、制作的新功能。同時,完成數據流磁帶庫的硬件設備擴容、升級和更換工作,原有數據流遷移至新帶庫。

        2.2保護的主要內容及方法

        對原始視頻載體進行物理修復(磁帶檢查、清潔、回放),通過相應的還放設備力求真實還原原始圖像和聲音,經過數字音、視頻設備與技術(大洋媒資管理系統),將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創建“數字化母版”;根據不同使用目標,按照不同的采集格式、采樣頻率、數據碼流等在數據中心進行安全存儲和備份。存儲方式分為三種:第一種是25M/s的高碼流視頻,主要用于原始資料的完整保存和出版需要,離線存儲于數據流磁帶;第二種是8M/s左右的中間碼流,用于藝術研究院的專家學者和學生的借閱研究需求,離線刻錄在DVD光盤上;第三種是300K/s的低碼流視頻,用于在線檢索、瀏覽,以后對外的需要,在線保存在磁盤陣列上,可隨時調用。

        同時對對象數據的相關元數據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分類、編目著錄。對象數據與元數據經專家審核后,形成新的數字化音像檔案。

        對音像檔案信息內容進行科學整理分類,開發相應管理軟件,建成符合傳統民族民間藝術特性的音像基礎資源數據庫。提供檢索查詢、瀏覽視聽等服務;利用資源進行編輯制作及轉錄復制,使資源得到最大化利用。除服務于本院科研、教學、創作等,同時面向社會通過多種渠道實現資源共享。

        3 項目目標及效益

        建設集音像資料的收集、整理、存儲、編輯、編目、檢索、交換和服務諸功能于一體,采用國內外先進技術設備,支持和適應圖書館網絡化、數字化發展進程并具有現代化管理手段、高智能化處理能力的視頻工作系統。然后整合音視頻工作系統,開發系統管理軟件,通過資源信息系統建設,提供新系統接入環境、數據交換環境、數據綜合展示環境和信息支撐環境,并為系統提供安全保障。建成符合傳統民族民間藝術特性的音像基礎資源數據庫。提供檢索查詢、瀏覽視聽等服務;利用資源進行編輯制作及轉錄復制。

        總體目標是建成功能齊全、高度整合、技術先進、安全可靠的音、視頻業務的信息交換與共享中心、監控中心和服務中心。除服務本院藝術科研、教學、創作及對外交流等,同時面向社會通過多種渠道實現資源共享,使資源得到最大化利用。

        這批音像資料得到搶救保護后,對于發掘、整理、研究傳統民族民間藝術具有極高價值。符合當前國際國內大力倡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方針政策。對研究、保護、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其科研與社會效益重大而深遠。

        對藝術科研、教育、創作及對外交流等具有重要價值。如正在進行的戲曲音像資料數字化,即是配合院重點科研項目“昆曲藝術大典”、“京劇藝術大典”、“中國戲曲劇種音像數據庫”的編纂、出版。

        第6篇: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數字化技術范文

        關鍵詞:五臺山世界遺產;保護與開發;數字五臺山;信息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B92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6176(2016)01-0003-08

        五臺山世界文化景觀遺產,是全人類共有的珍貴的不可再生的遺產,也是山西得天獨厚的自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山西經濟社會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礎和依托。然而在新的環境和背景下,正面臨著新的壓力和挑戰,永久保存與永續利用不可避免地出現了矛盾。國內外的發展經驗表明,把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世界遺產的保護與利用中是唯一的科學選擇。

        一、建設“數字五臺山”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五臺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已有7年之久。此間,“世遺”的品牌效應日漸顯現,海內外游客大增,給五臺山景區帶來較往年更多更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然而,五臺山景區環境的客容量約是1萬/天人次,但2015年的國慶黃金周10月1日至10月7日,五臺山景區共接待游客13萬人次,最高接待量為2.5萬/天人次。隨著忻阜高速公路的開通,忻保高速、忻五高鐵的開工,五臺山機場的建成,游客將會越來越多。超負荷的接待,對生態環境、文物建筑均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五臺山景區雖也采取了一些應對措施,但相對于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對世界遺產造成的影響,顯然是不可逆轉的。眾所周知,文物是不能再生的,也是不能永生的。因此,如何能永久保存、永續利用世界遺產,已成為困擾我們的難題。幸有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則可解決這一難題。

        (一)目前國內外世界遺產數字化現狀

        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始推動“世界的記憶”項目,意在世界范圍內、在不同水準上,用現代信息技術使文化遺產數字化,以便永久保存,并最大限度地使公眾享有文化遺產。就在這個項目以后,各種“信息技術”開始介入保護神秘的古老的世界遺產。

        數字化世界遺產開始于歐洲國家,特別是法國和意大利在應用數字技術與信息技術開發文化資源方面處于國際領先地位。美國在數字技術上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在文化遺產數字化方面實現了全面的應用,在對本國的文化遺產進行數字化的同時,也開發利用世界上其它古老文明的遺產,作為展現最新技術的內容載體,如重現了羅馬的Colosseum、虛擬龐培城等。日本的遺產數字化文化發展較快,并有廣泛應用,他們一方面致力于網絡技術、數字技術的研究,如對消失的文化遺址進行復原的色彩處理;研發多媒體網頁內容注釋系統;另一方面與世界其他國家的文化單位合作,尋求數字技術、網絡技術對世界遺產的有效保存。作為日本兩大印刷公司之一的凸版印刷公司,通過虛擬現實、3D等技術將日本著名畫家的作品全部予以數字化;復原京都古時的街市面貌;復現、保存鑒真和尚和唐招提寺等。

        我國的遺產數字化保護則是從北京故宮和敦煌莫高窟開始的。2000年,敦煌研究院與美國梅隆基金會決定共同建立“數字化虛擬洞窟”;同年底,北京故宮博物院和日本凸版印刷株式會社簽訂“故宮文化遺產數字化應用研究”的合作協議書。如今,兩處世界遺產的數字化保護已見成效。敦煌研究院在對敦煌莫高窟的保護監測中發現,莫高窟一年接待游客的最大容量為15萬至18萬人次。但隨著旅游的迅速升溫,游客逐年遞增。2010年更是達到了55萬人次。監測表明,如果15個人在一個洞窟內停留10分鐘,洞窟內溫度會上升5攝氏度,二氧化碳濃度也會大幅度提高,其結果必然加速洞窟內壁畫和彩塑的老化,發生起甲、龜裂、酥堿、毒變等“病痛”,有些甚至是毀滅性的后果。經過20多年的科學研究與探索,“數字敦煌”被逼了出來。2004年,敦煌研究院向國家有關部門遞交了《敦煌莫高窟保護利用設施》項目申請報告。按照報告規劃,要建設數字、保護、展示三大綜合中心,以將數字技術全方位引入敦煌文物的保護、研究與利用。在利用數字圖像和虛擬技術開發的莫高窟虛擬漫游系統中,游客既可以欣賞莫高窟石窟外景、洞窟建筑結構,又能跟隨電子向導進入洞窟內部,身臨其境地欣賞精美的壁畫和彩塑,同時通過演示廳的多媒體節目展播,可以更詳細地了解敦煌的歷史和文化。“數字敦煌”的建設,是敦煌文物研究和保護、利用的重大創新,既對敦煌文物的研究和保護、利用做出了開拓性的貢獻,更對我國其他文物的研究和保護、利用具有重大的借鑒和推動作用。

        (二)五臺山景區數字化建設現狀

        一個時期以來,五臺山景區對數字化建設給予了一定的重視。在2007年到2008年“申遺”期間,五臺山景區啟動數字化建設。五臺山自動化監控中心于2008年8月30日正式運行,整個系統以數字化的網絡結構與GIS系統為支撐,在景區內共安裝62個攝像頭、48個監控點,其中山咀、鎮海寺、龍泉寺、碧山寺4處主要路口和路段,安裝的攝像頭可實現水平360度、垂直180度旋轉;可對三個入山口的車流量、重要寺廟和區域的社會治安、交通狀況、游客流量及火災等突發事件進行全天候、全方位監控,提供110、119、120、122報警等綜合服務。監控中心有預警、協調、指揮的樞紐作用。同時,對來山游客提供24小時售票、檢票服務及來山游客量統計,當游客總量達到景區環境容量上限時,就會禁止游客進入景區。在3個入山口實行電子門票智能管理,初步實現了寺廟文物、環境檢測、規劃管理、森林監控等數字化管理。

        2011年9月,山西省委、省政府確定五臺山為全省轉型綜改試驗區旅游領域標桿項目后,五臺山景區也建立了五臺山文化網站,天氣預報和一些新聞報道,也把“數字景區”作為一個項目來抓,但缺乏整體規劃、統籌安排,對數字化的投入微乎其微。

        (三)數字化建設在世界遺產保護與利用中的運用

        縱覽國際國內,當前數字化建設在世界遺產保護與開發中的應用主要有以下七個方面:

        1.產地環境提供直接、真實的數據支撐。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多種傳感器為實時監測文化遺產的微小變化提供了可能,無線網絡為監測的實時傳輸提供了手段,為保護提供了最直接、真實的數據支撐。

        2.文物的修復和保護。數字化手段為文物的修復工作提供了技術支持。文物是人類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和藝術想象力,體現著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它作為人類文化的寶貴遺產是全社會乃至全人類的共同財富。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然的毀壞、戰爭的破壞、破壞性開采、缺乏正確的保護等多種原因,很多文物不可逆轉地失去了原本的光華,甚至瀕臨毀滅的邊緣,數字信息技術的發展應用將使眾多文物的修復變成現實。在時間流逝中變色的壁畫、壁畫殘片,也可通過大量的數字圖像采集工作來還原殘損的壁畫,通過數字圖像設計應用將壁畫內容展示,減少觀眾呼出的二氧化碳對壁畫的破壞,達到保護的作用。再者,數字化的文物通過放大,有利于方便學者、專家的深入研究。

        3.展示內容完整逼真、廣泛傳播。不受時間、地點限制,觀眾也可不必親臨現場即獲得體驗。五臺山寺廟眾多,參觀者不用幾天時間是看不完的,數字化技術為世界遺產的傳播,打破了時空界限,展示內容完整逼真,以最美的形式和最佳的觀賞狀態展示于觀眾面前,能讓更多的未到達現場參觀的人得到知識、教育和審美體驗。

        4.推進研究工作。世界遺產是一部人類物質和精神的物化發展史。通過遺產與歷史對話,穿過時空的阻隔去探尋不同時代的具體生動的生活情景、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隨著數字技術的深入,數字攝影、三維掃描、數據處理等技術的自動化程度、精度的提高,為世界遺產的高保真提供了新的手段,將為人文研究提供越來越多的有力證據。

        5.實現虛擬,人機交互。虛擬現實、交互等技術為世界遺產展示提供了新的手段,滿足人們的參與需求,并最大化地保護遺產實體。通過數字信息設計展示陳列,虛擬現實技術立體多角度地詮釋文物展品并實現人機交互,不僅滿足珍貴文物保護的需要,而且更加有效地達到傳播教育的目的。互動的方式是多樣的,以數字化《清明上河圖》為例,是最早將其進行數字信息交互展示的博物館之一,他們的做法是將《清明上河圖》進行再創作,以動畫的形象展示,讓觀眾進行點播,幫助觀眾理解內容,從而增強了展示內容的趣味性。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的做法是通過影像技術和動畫技術相結合,以藝術品的真實面貌為基調進行加工再創作,其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動態,搖曳真實的燈光倒影,最重要的是高清技術放大后的動態畫作氣勢磅礴地展示在世人面前,給國內外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相較之下,北京故宮博物院則更傾向于學術性和權威性,采取嚴謹的治學態度,將《清明上河圖》放大至每平方厘米300像素的精度,在網站上供愛好者觀摩鑒賞和學習,觀眾能在任意位置為作品增加標注,發表自己的研究成果實現即時交流。

        6.填補展示空白。數字化手段結合帶有自身目的性設計的表現內容,加以聲光電的綜合動感表現,營造一個立體的沉浸式空間,往往潛在地感化參觀者,達到以情感人、潛移默化的教育審美效果。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各國館都集中地運用了這樣的數字化展示方式,將自己國家的文化特色展現給觀眾,其中沙特、德國、西班牙等這些最受歡迎的展館尤為突出。

        7.旅游指導。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可實現網上訂購酒店,安排旅游行程,電子地圖查詢,虛擬現實體驗數字旅游。

        二、建設“數字五臺山”的主體內容

        (一)“數字五臺山”的內涵

        “數字五臺山”,就是要把先進的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到五臺山世界遺產的管理、保護、研究、開發、展示、傳播之中。將五臺山古建筑、壁畫、彩塑與雕刻、碑碣、佛樂、佛醫等物質遺產和非物質遺產加工成高智能數字圖像,同時也可將歷史留存的文獻、研究成果以及相關資料匯集成電子檔案。將這些圖像、影像、文字、考古和保護等多種數據匯集起來,構建一個數字化、集成化的大規模資源庫存及五臺山研究數字資源保障體系,完整有序并且永久地儲存這些資源,為子孫后代享用。

        “數字五臺山”,是一個永久的可靠的呈動態的可更新的(ROBUST)系統。它是一個保障體系,以永久儲存為主要目標,提供數據更新、數據自動檢測和數據遷移等多種功能,并提供一個強大的綜合數字文獻庫、數字圖像庫、數字音像庫等。

        “數字五臺山”應該具備以下特征:

        (1)多功能性和兼容性;

        (2)整合性;

        (3)擴展性;

        (4)靈巧實用性。

        標準是:要把“數字五臺山”建設成世界一流的大型數據存儲、管理和平臺。采用國際標準和建庫方式,將所有的數據和文件做符合規則的標引和鏈接。

        數據結構標準Data Structure Standards(metadata element sets)-VRA Core,Dublin Core,MARC,etc

        數據值標準Data Value standards(vocabularies/taxonomies)-LCSH,LCNAF,TGM,AAT,ULAN,etc

        數據格式標準Data format/telhnical interchange standards,expressed in machine readable form-VRA Core XML schema,Dublin,Dublin,Core,Dc qudlified XML scheme,MARC,MARCXML,etc

        (二)“數字五臺山”技術系統藍圖

        (三)“數字五臺山”基本框架及主要內容

        “數字五臺山”主要包括“環境信息、本體信息、陳展信息”三大子系統,各自的板塊、內容和功能如下:

        1.環境信息。利用傳感技術、無線傳輸、數據分析、全天候對景區環境監測(寺廟文物、森林)、客流監測、災害檢測以及預警、交通安全管理、消防、醫療救助等,給管理部門提供決策依據。

        2.本體信息。將五臺山世界文化景觀遺產進行數字化文字、數據、圖形、音像等信息采集和存儲,建立五臺山遺產數字信息庫。

        數字信息庫

        (1)五臺山世界遺產“數字文獻庫”。主要采集、存儲五臺山現存的文化遺產文字信息及與五臺山有關的其他文化遺產文字信息,包括各種佛教經典、著述、史志、碑碣、幢塔、石刻、匾額、楹聯、佛醫等載體所保存下來的所有文字資料,以及古今中外關于山西佛教歷史文化的學術、科學研究成果信息資料。這些文字資料全部采用電子數字掃描、拍攝等技術進行采集和存儲,可最大限度地保護這些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原始性。

        (2)五臺山世界遺產“數字圖像庫”。主要采集、存儲五臺山現存不可移動佛教物質文化遺產和可移動佛教物質文化遺產的靜態數字圖像信息,也包括有關數字圖像的測繪數據、測繪圖表,建造、制造年代及重建、改造年代及現存地址、周邊環境等數字圖像和數字文字信息。例如,五臺山現存佛教寺廟、洞窟、碑塔、牌坊、經幢、石雕、彩塑、壁畫的正面、側面、局部、全景數字照片,存放地址、環境、位置測繪圖、測繪數字及建造、改造年代等歷史文獻,以及各地館藏佛教造像、法器、禮器、經書、字畫的全景、局部數字照片,存儲地點、測繪數字及制作年代等檔案文獻等。上述這些圖像資料將使用高清晰度數字圖像設備拍攝和高精度數字測繪設備測量,以便最大限度地使這些佛教物質文化遺產的相關圖像、數據和相關文獻資料得以系統、完整和原始地留存下來。

        (3)五臺山世界遺產“數字音像庫”。主要記錄和存儲五臺山現存佛教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關動態影像和聲音,以及相關文字文獻信息,包括山西佛教現存各種法事活動、節慶活動、誦經唱經儀式、佛樂佛戲佛舞演出活動、佛教剃度受戒儀式、佛教喪葬儀式、佛教武術活動,佛教造像、法器、壁畫的創造和制造技藝,以及與佛教相關的民間傳說、文學作品等。

        (四)陳展信息

        對所采集、存儲信息進行相應的數字化還原,再現學術、藝術和技術處理,為遺產的現代數字保護、復制、展示、傳播以及科學研究提供數字信息服務。

        數字信息服務平臺

        (1)五臺山世界遺產數字平面再現、仿真服務平臺。其服務內容主要包括:五臺山佛教文化紙質典籍、著述、手抄本、文字記載、地圖、測繪圖及插圖、書法、畫軸、壁畫等平面文獻、遺存的數字化還原、再現和仿真、復制;服務對象或范圍主要包括有關學術文化研究,書報出版,平面修復、展示及平面旅游紀念品、文化禮品復制等。

        (2)五臺山世界遺產數字3D還原,再現服務平臺。內容主要包括:五臺山佛教寺廟、洞窟、碑塔、牌坊、造像及佛教節慶、法事、風俗、儀規、演出等活動的數字圖像、音像3D重構、還原和再現;服務對象和范圍主要包括數字博物館展示、數字移動展示,以及影像制品和電視、電影、網絡的播出與傳輸。

        (3)五臺山世界遺產數字網絡服務平臺。服務內容主要包括:山西佛教文化數字信息庫的全部文字、數據、圖像、音像文獻信息;服務對象和范圍,一是互聯網普通用戶,使其在無需安裝專門客戶端服務的情況下,可以上網瀏覽和觀賞到山西佛教文化的有關文字信息、圖像信息和音像信息;二是實現山西佛教文化數字信息庫與其他數字網絡圖書館、博物館、科研教學機構及信息庫的數字內容交換和數字在線交流。

        (五)衍生產業

        建設“數字五臺山”,不僅在存儲、積累、傳播、保護和傳承五臺山世界遺產方面有重要意義,而且在山西文化產業轉型發展和升級跨越方面也具有直接推動作用,是山西歷史文化開拓文化產業新空間和創造文化產業新業態的“孵化器”和“推進器”。該“數字五臺山”可以直接衍生的文化產業或項目主要有以下七個方面:

        1.五臺山世界遺產數字博物館。由于“數字五臺山”所采集、存儲的圖像信息不僅具有高清晰度分辨率,而且具有二維、三維的準確尺寸數據。因此,在此基礎上建立專題的或綜合的數字博物館,在所需信息和技術上都是水到渠成之事。

        2.五臺山世界遺產數字展示中心。由于“數字五臺山”不僅能夠在數字虛擬世界中準確地重構和再現歷史文化遺產原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已損毀、遺失歷史文化遺產進行修復、還原,還能綜合利用聲、光、電等多種元素增強展示效果,因此是建立五臺山世界遺產展示中心的重要基礎。

        3.五臺山世界遺產“走出去”工程。因五臺山世界遺產中心的古代建筑、雕塑、壁畫等均屬不可移動文物,將這些珍貴文物移動到省外、國外進行展示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五臺山世界遺產的特點、價值和魅力,在國內外還有非常大的被認識和被感染空間。“數字五臺山”在虛擬世界中逼真還原、再現不可移動文化遺存,將使五臺山世界遺產以全新面貌展示和更高水平走向世界成為可能。

        4.五臺山世界遺產數字出版項目。與現代數字出版相比,傳統紙質出版局限明顯,如所傳達信息的平面性和靜止性,所承載信息的容量有限和種類單一等等,但數字出版卻在所傳達信息的動態性和三維性,所承載信息的視聽種類多重組合和超大容量,以及存儲材料、傳輸途徑和顯示終端的多元化選擇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數字五臺山”的建成,將為山西出版業由傳統形式向數字化轉型和升級發展,提供一種新的內容與路徑。

        5.五臺山世界遺產復制產品。山西旅游、文化產品單一和老化,一直是山西文化、旅游業發展中的一大缺憾。“數字五臺山”的建成,將使五臺山世界遺產中畫軸、畫冊、壁畫、書法、碑刻和書籍、冊頁等遺存的高精度二維仿真復制,以及塑像、雕刻乃至建筑的三維仿真復制成為現實,這對拓展山西文化、旅游產品新空間,以及提升其質量、檔次和附加值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6.五臺山世界遺產影視產品。與傳統影視產品相比,數字產品在表現力和感染力等方面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數字五臺山”的建成將為山西影視產品實現數字化轉型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7.五臺山世界遺產數字游覽及數字保護。“數字五臺山”建成后,不僅能為國內外觀眾通過網絡了解、查閱五臺山世界遺產有關信息提供服務,而且使國內外觀眾通過互聯網在數字虛擬世界中游覽和觀光五臺山世界遺產成為現實。此外,“數字五臺山”為利用現代高新技術保護歷史文化遺產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

        (六)五臺山世界遺產數字技術展示部分

        1.數字3D電影。影片內容由數字3D圖像構成,通過1800視角寬幅弧型影幕放映。內容主要包括兩部分:世界佛教文化的起源、傳播、發展、演變、現狀,以及基本思想、主要流派等常識介紹;五臺山佛教歷史文化形成、發展、現狀及其特點、地位、影響等基本概況介紹。該片將用逼真而震撼的視聽感受,將觀眾帶入身臨其境的現實場景之中。

        2.數字3D電子沙盤。采用電子數字3D沙盤技術,對五臺山全境景觀進行立體展示,可使觀眾在進入展示中心的第一時間內逼真地觀看和了解到五臺山全境的立體面貌。

        3.數字3D虛擬自駕旅游。采用數字3D數字圖像生成技術,在虛擬空間中逼真再現五臺山東、西、南、北、中五個臺頂自然風光及人文景觀,并利用虛擬駕駛互動技術,使游客進一步隨意游覽3600的虛擬景區空間,并進行猶如置身其中的虛擬空間“大朝臺”等。

        4.平面圖像多媒體動態展示。將采用電子數字圖像復原和多媒體動態展示技術,對敦煌莫高窟中的大型壁畫《五臺山圖》進行數字圖像修復還原和動態展示,使觀眾更為逼真地“目睹”唐至五代的五臺山佛教圣地的繁盛景象。

        5.古代經典建筑的數字3D重構或還原。將采用數字3D圖像技術,并根據有關資料和研究成果,對五臺山有關經典古代建筑在虛擬空間進行重構或還原,使觀眾逼真而形象地走進經典建筑的近處乃至內部。擬數字還原的經典建筑主要包括:五臺山“皇城”、古佛光寺“彌勒閣”。擬數字展示的建筑主要包括:塔院寺大白塔、佛光寺東大殿、南禪寺正殿等。

        6.古代重要彩塑、壁畫數字圖像重構或還原。將采用數字平面及立體圖像技術,對五臺山境內古代重要彩塑、壁畫進行圖像重構或圖像還原。擬還原彩塑主要包括:南禪寺、佛光寺唐代彩塑,含南禪寺被盜唐塑;巖山寺金代壁畫、佛光寺唐代、明代壁畫、公主寺明代壁畫等。

        7.大屏幕“電子書”。采用現代“電子圖書”制作技術,收錄古代帝王、名人以及近現代革命前輩、名人題詠五臺山的詩文、墨跡、匾額、碑刻等,使觀眾可隨手翻頁欣賞。

        8.多媒體音像還原展示。將采用多媒體音像技術以及數字“增強現實”技術,對五臺山佛樂演出,以及“跳布扎”、水陸法會、大型廟會等活動進行音像還原和展示。

        9.網絡數字博物館及在線互動。將采用web網頁和數字3D相結合的網絡三維化技術,將五臺山展示中心所展示內容全部嵌入到普遍網頁中,使國內國際觀眾在無需安裝專門客戶端的情況下,上網游覽和觀賞到五臺山豐富而精彩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同時,實現本館數字內容與其他數字網絡博物館、數字網絡科研教學機構以及有關人員的數字內容網絡交換和在線交流。

        三、建設“數字五臺山”的支撐與保障體系

        (一)質量目標及相應設備、技術

        1.采集與存儲

        (1)平面信息。為避免在信息采集、存儲過程中對古舊、珍稀典籍、著述、手抄本、地圖、繪畫、書法等紙質、絹質等平面實物造成損傷,將采用黑白和彩色兩種非接觸類掃描儀對有關文字、圖形進行信息采集和存儲。對于壁畫類大型平面圖像,則擬使用高清晰度數碼相機及矩陣分割拍攝重組的方式進行采集、存儲。

        (2)三維信息。為減輕三維圖像、數據采集存儲的工作量,避免在圖像和數據采集存儲中對被采集對象造成損傷,以及在不同光照環境中保證采集存儲圖像信息的清晰度,在古代建筑、雕塑等不可移動文物和可移動文物的信息采集存儲中,將采用多光譜球幕數字采集系統與圖像分析系統組合方式采集。上述設備和技術,除可以通過拍攝空間可見光線和不同物體本身輻射的紅外波段等光線形成數字圖像外,還可以通過高動態拍攝和數據重組技術一次性地拍攝清楚所需圖像細節,并通過錄入影像已帶有的尺寸數據,將所拍攝圖像三維數據全部統計出來和存儲進去。

        2.還原與再現

        (1)平面信息。文化遺存數字還原再現,一般分“現存狀況還原再現”與“歷史面貌還原再現”兩類。前者的還原和再現標準是對文化遺存位置、尺寸、形態、色彩等現存狀況以數字信息技術準確還原和再現;后者的還原和再現,則是對一些色彩、形態有所損失的重要遺存,以一定的科技、學術、文化、藝術研究為依據,進行必要的和基本的修復還原。

        (2)三維信息。所涉及三維信息對象,主要涉及佛教殿堂、牌坊、碑塔、雕塑等物質文化遺產和佛教舞蹈、法事、節慶、演出、風俗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于佛教物質文化遺產,同樣分“現存狀況”與“歷史面貌”還原再現兩種類型;但無論哪一種類型,都將附有該遺存物的總體平面圖、單體平面圖、立面圖、結構圖,正面、側面、內景、外景及重要部位圖像或影視信息,以及三維尺寸數據。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除“現存狀況”的還原和再現要保證影像和聲音高度清晰和真實外,其“歷史面貌”的還原再現,可采用“現實增強”技術,將現存真實信息與虛擬歷史信息加在一起,對歷史原貌進行適度和必要還原。

        3.輸出與使用

        將采用專用數據庫,把所采集到的典籍、著述、繪畫等平面信息,建筑、雕塑等三維信息,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視頻信息等集合到一起,通過網上分享或輸出,以DVD、PDF等技術方式將所需信息提供給對方。

        (二)支撐平臺

        1.指揮協調平臺。為使此方案順利、有序實施,有必要建立對此方案規劃設計和具體實施進行統一指揮和協調的領導機構,此機構可稱作“數字五臺山工程領導組”。該領導組的主要職權和職能,是在五臺山、忻州市乃至山西省范圍內打破地區、條塊、部門分割,根據省委、省政府的戰略部署,對此方案所涉策劃、規劃、設計、施工、使用及有關事宜,進行統一決策、部署、指揮、調度和協調。建議該領導組組長由省委、省政府有關領導擔任;副組長由忻州市有關分管領導和景區管委會領導擔任。

        2.智力支持平臺。為確保此方案所涉規劃、設計、施工、驗收的科學性和規范性,有必要建立一個能夠對此方案的實施給予科研、學術支持的機構,此機構可稱作“數字五臺山工程專家組”。該專家組的主要職責,是從歷史、文化、藝術、科學、技術及旅游、經濟等角度出發,對此方案的具體規劃、設計、施工等項工作提出建議和意見,進行科技、學術、文化把關。建議該專家組主要由此方案總體策劃、規劃、設計的專家學者,以及與此方案規劃和落實相關的學科、領域專家學者組成。

        3.項目實施平臺。為保證該方案按時地保質保量地實施完成,有必要成立對此方案所涉具體工程項目進行統一組織、管理的機構,此機構可稱作“數字五臺山工程項目辦公室”。該辦公室的主要職權和職責,是對此方案所涉項目的規劃設計、投資預算、招標投標、施工監理、工程驗收、核算決算等工作進行管理。

        (三)保障體系

        1.政策保障。要按照國家、山西省有關政策、法律、法規,從規劃設計、立項審批、投資融資、土地使用、稅收優惠、人力資源等方面,給予此方案所涉項目及部門相應的支持扶持。要在此方案實施過程中,加強考核、監管力度,確保項目以及整個工程的完成質量和完工時間。

        2.資金保障。要根據國家、山西省有關政策、法律和法規,建立和開通政府投入、企業投資、金融借貸乃至社會捐贈等多渠道多層次資金保障體系;并在區分公益性投入與經營性投資基礎上,保證公益性項目誰投入誰監管,經營性項目誰投資誰受益,以此來調動投資積極性,挖掘投資潛力。

        3.人才保障。此方案的實施和完成,需要眾多學科領域的專家學者及相關機構部門參與。因此,有必要以此方案的規劃、審定和實施為基礎,與省內外乃至國內外有關專家學者和科研、教學、工程單位建立合作共贏的體制機制,以延請其提供學術科研智力支持、文獻資料信息支持乃至直接參與項目規劃、施工等方式,用多種方式、途徑參與和支持此方案的實施完成。

        四、建設“數字五臺山”的效益預測

        與前景分析

        1.社會效益預測。“數字五臺山”與我國進一步保護、繼承、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大背景相吻合,與山西乃至全國創新、發展文化產業事業的大趨勢相一致。此項目的實施,不僅在運用現代高新技術儲存保護、修復還原和仿真再現世界遺產走出新路子,使國內外更多觀眾集中領略到五臺山世界文化景觀遺產的風采,還有助于進一步提升五臺山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吸引力和世界佛教圣地的崇高形象。

        第7篇: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數字化技術范文

        一、工作目標

        摸清家底,本次“普查工作”目標是全面普查。健全機制,規范管理。通過“普查工作”全面掌握我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種類、數量、地點、生態環境、維護現狀及存在問題,及時制定維護規劃,認定和搶救一批具有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特別是處于瀕危狀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二、組織領導

        經區政府研究,決定成立以區委常委、副區長為組長,區長助理、區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區文化新聞出版局局長同志為副組長的上街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為推進我區“普查工作”順利開展。名單見附件1

        三、普查原則

        (一)全面性、代表性、真實性原則

        調查對象要兼顧不同人群。普查力求涵蓋所在區域所蘊藏和傳承的各種激進民間文化載體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全部類別。對已調查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范圍要兼顧城鎮和鄉村。要進行認真的復查、核對和認定,注重了解其現狀;全面普查的基礎上,力求抓住民間文化現象中的主要內容、形式、作品、類型、民俗現象,去粗取精,選出在區有較大影響的代表項目進行重點深入調查;要依照激進民間文化原本的生態狀況去調查和采錄。尊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史和原貌,真實地、不加修飾地記錄,確保普查內容和效果真實可靠,杜絕提供虛假資料。對于雖不宜公開,但仍然具有研究價值的民族和民間激進文化,也應進行收集和整理。

        (二)瀕危項目、瀕危藝人優先原則

        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傳承人正在消亡。峽窩鎮及各街道辦事處要樹立“搶救優先”意識,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通過人來進行傳承。由于各種原因。對于那些已經掌握的高齡和病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要優先安排調查采訪和搶救搜集,以免呈現“人亡藝絕”狀況。

        (三)以普查技藝為主。

        同時注意相關實物的收集。普查過程要重點圍繞傳承人的各項技藝(手工、扮演、敘述)展開對項目生態環境、民風民俗等的調查和記錄。

        (四)用文字(圖表)攝影、攝像等綜合記錄原則

        還要充分利用現代化科技手段,普查過程不只需要文字記錄。如攝影、攝像等,注重視覺和聽覺形象的配置(文字、照片、視圖、實物等)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可視地、動態地、立體地、原真性地保存,如實反映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及生存原貌,為下一步利用數字化技術開展項目整理和數據庫建設奠定基礎。

        四、普查內容

        凡我區范圍內具有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均屬于普查內容。具體包括:

        (一)語言文字(包括方言)

        (二)民間文學(口頭文學)如神話、傳說、故事、歌謠、史詩、長詩、諺語、謎語、行話、暗話等。

        (三)民間美術:如繪畫、雕塑、工藝、建筑等。

        (四)民間音樂:如民間歌曲、器樂曲、舞蹈音樂、戲曲音樂、曲藝音樂、局部民間祭祀儀式音樂、佛教音樂等。

        (五)民間舞蹈:如生活習俗舞蹈、歲時節令習俗舞蹈、人生禮儀舞蹈、舞蹈、生產習俗舞蹈等。

        (六)戲曲:如曲牌體制的戲曲劇種、板腔體制的戲曲劇種、曲牌板腔綜合體制的戲曲劇種、少數民族的戲曲劇種、民間小戲劇種、巫儺及祭祀儀式性的戲曲劇種、傀儡戲曲劇種等。

        (七)曲藝:如說書(徒口講說、說唱相間、韻誦表演)唱曲(板腔體、曲牌體、板牌混合體)諧謔(相聲類、快板類、諧戲類)等。

        (八)民間雜技:如雜技、魔術、馬戲、喬裝戲、滑稽等。

        (九)民間手工技藝:如工具和機械制作、農畜產品加工、燒造、織染縫紉、金屬工藝、編制扎制、髹漆、造紙、印刷和裝幀等。

        (十)生產商貿習俗:如農業生產、林業生產、漁業生產、狩獵、飼養和畜牧業生產、商貿、副業等習俗。

        (十一)消費習俗:如服飾習俗、飲食習俗與禁忌、居住習俗與信仰、交通習俗。

        (十二)人生禮儀:如妊娠習俗、分娩習俗、誕生和命名習俗、滿月禮、百日禮和周歲禮、成年禮、婚禮、離婚習俗、壽誕禮、葬禮習俗禁忌等。

        (十三)歲時節令:如節氣與習俗、漢族節日、少數民族節日、激進節日習俗等。

        (十四)民間信仰:如原始信仰、俗神信仰、廟會、祖先信仰、生殖信仰、商業信仰、精靈信仰等。

        (十五)民間知識:如醫藥衛生知識(包括養生、診法、療法、針灸、方劑、藥物等)物候天象知識、災害知識、數理知識、丈量、紀事、營造建筑等知識。

        (十六)游藝、激進體育與競技:室內游戲、庭院游戲、智能游戲、助興游戲、博弈游戲、賽力競技、技巧競賽、雜耍(藝)競技等。

        五、方法方法

        由鎮、街道辦事處組織村、社區查報線索和學校組織學生查報線索的方式,本次普查采取“自下而上查報線索、自上而下指導采錄、上下聯動實施普查”方式進行。區、鎮和街道辦事處聯動進行采集,聯動普點項目。具體實施方法分為三個階段:

        (一)普查準備階段

        包括任務、普查(城區或村落)確定、人員配備、工作方法、調查方法、目標、時間等。同時應擬訂普查提綱、制作登記表格、繪制普查地圖(可以用地圖出版社印制的學生空白底圖)等。制定普查計劃。普查計劃是開展普查工作的具體實施方案。

        區文化新聞出版局負責組織鎮、街道辦事處、村(社區)三級普查人員的培訓。同時,加強人員培訓。普查工作”專業性強。根據普查任務和個人專長,對參加普查的人員作出合理分工,做到各司其職、互相配合。

        向全區居民(包括中小學生)發放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建議書和《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線索表》見附件2鼓勵廣大居民、中小學生積極參與全區的普查工作”努力發現更多線索。

        (二)實地調查階段

        摸清線索。對本轄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進行全面調查摸底,全面調查。做到不漏線索,不漏村戶,不漏種類”理清外地現存項目的名稱、分布區域、主要傳承人等情況,填寫《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線索表》

        做好登記。要根據預先估算的項目價值大小、瀕危狀況、活動規律等情況,實地調查。區分輕重緩急,依照先重點后一般的順序,制定調查工作具體方案,明確完成調查的時間、力量的組成與負責人、需要提供的資料等。參與普查的人員一律要填寫登記表格,并撰寫普查日記。每進行一村(或社區)要在普查地圖上作出標記。采集到口頭文學、民間藝術品、民俗實物、攝影攝像、儀式的素描,除了原件原物外,還要依照要求填寫《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線索表》登記的項目,除了文本、實物的名稱、內容簡介、類別等外,還應包括講述者、傳承者、提供者、收藏者及年齡、性別,居住地的鎮、街道辦事處,村、社區名等。嚴禁不經過憑空假造假材料的做法。完全查清項目的來源與發展、主要的傳承譜系和傳承人、流行分布的區域、主要價值等的基礎上,填寫該項目的登記表。

        要根據不同情況采用不同的調查方法,普查中。解一般情況后,可重點走訪,抽樣調查,也可以以小型調查會形式進行。普查時,除搜集現有的書面簡介資料和聽取行政負責人的簡略介紹外,主要是選擇那些承載非物質文化遺產較多、較有才氣和獨創性的人(如故事家、歌手、民間藝人等)進行面對面采訪、問答、扮演、展示。如條件允許,也可有限度地再現實際講述、演唱、儀式時的環境,讓她輕松自如地講述或演唱(口頭文學)扮演展示(民間舞蹈、戲曲、儀式、巫儺等)還要抓住民俗節慶(如節令、廟會、歌節等)不失時機地進行現場采訪。

        包括講述文本和展演現場外,除在口頭上搜集記錄“活態”各類型非物質文化遺產形態。還要注意搜尋民間傳抄的過去或現在仍在流傳的唱本、歌本、長詩、鼓詞、皮影腳本、經書、圖畫冊頁等手抄本。

        (三)普查總結階段

        對各項要求作出分析和統計,對“普查工作”進行總結并撰寫調查演講。調查演講應依照普查計劃和調查提綱逐一敘述。各項調查均需寫出書面報告,對普查效果與調查完善水平作出評估。普查中采錄的民間作品、搜集的民俗實物和民藝作品、調查采訪時隨機填寫的表格、繪制的普查地圖、攝制的照片與錄音錄像,均應登記造冊,標明普查人員名單、普查時間、普查地區等。

        通過研究和整理,普查工作基本結束后。要形成以下效果:

        內容包括普查工作總結、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種類、分布狀況、價值、傳承人名錄、維護初步方案等。調查演講。

        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項目分布圖。

        要逐項登記,收集的實物標本。對于收集的實物標本。專人管理,并根據需要上送。

        即照片、錄音、錄像等,形象化的記錄資料。對一些民間手工技藝的工具和產品實物,還要進行圖例說明。

        以鎮、街道辦事處為單位把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資料裝訂成冊。

        五、時間布置

        普查時間安排如下:根據文化部、省文化廳、市文化局相關布置及我區實際。

        對“普查工作”進行安排安排,全區發動(年4月20日-4月25日)組織召開相關會議。建立我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機構,制定“普查工作”方案,建立普查隊伍,落實相關經費,著手有關準備工作。

        全面啟動和完成“普查工作”領導小組”每半個月召開一次相關單位碰頭會,實施普查(年4月27日-6月30日)區在先行培訓的基礎上。通報“普查工作”進展情況,檢查和指導鎮、街道辦事處“普查工作”對好的經驗、做法及時推廣,對工作滯后和進程緩慢的單位及時通報。各有關單位每周五向“領導小組”辦公室上報一次普查進度表。凡是普查后演講沒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鎮、街道辦事處,要上報有主要領導簽訂的書面演講。

        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及時分級匯集“普查工作”效果,總結驗收(年7月1日-7月30日)普查工作”基本完成后。對普查到線索進行分類篩選,指導各鎮、辦填寫相關表格。要統一對有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進行錄音錄像,形成完整的項目資料,認真撰寫調查演講,做好“普查工作”總結。并依照全市統一部署,建立上街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和數據庫。

        撰寫我區“普查工作”總結,迎接市文化局驗收(年7月30日—12月30日)完成普查、匯總的基礎上。其內容包括“普查工作”時間、地點、人員安排及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分布、價值、現狀等;將我區維護項目清單,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目錄、重點搶救項目名單、分期維護項目名單、維護工作計劃、方案等裝訂成冊,迎接市文化局驗收。

        六、具體要求

        廣泛發動群眾提供普查線索。峽窩鎮及各街道辦事處要在區政府的領導下,要大力宣傳開展“普查工作”重要意義和相關知識。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將“普查工作”作為今年上半年文化工作的重點,嚴格依照實施方案的要求,保質保量完成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普查任務。

        以鎮辦為基本實施單位,要切實做好組織落實。普查工作”實行分級負責。各鎮辦要明確一名領導具體負責,并以社區、村為基本單位成立若干個普查小組,以文化站干部、老藝人、退休老師、大學生村官等為骨干確定一批普查員,組成專兼職結合的普查員隊伍。

        要及時請示演講。對涉及面較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要加強對“普查工作”指導和協調。普查過程中遇到問題和矛盾。需要組織更大范圍的普查工作”時,由“領導小組”辦公室予以協調。

        第8篇: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數字化技術范文

        [關鍵詞]潮州音樂 數據庫

        潮州音樂是流傳于廣東東部潮汕地區為中心的、輻射于福建南部、香港、澳門、臺灣、東南亞潮汕人集居的地方的一種民間音樂。潮州音樂在我國歷史悠久,在音律、樂器配置等方面都頗具特色,并于2006年5月被批準為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前,潮州音樂的流傳大都是民間的口傳心授和民間的演奏。隨著計算機存儲技術的發展,潮州音樂演奏的佼佼者也走上了國家各大劇院和演奏場所,錄制了各種多媒體方式的音像資料。但是,這些音像資料種類繁多、來源分散,不能起到很好地傳播和保護潮州音樂的作用。潮州音樂在歷史長河中已經流失了很多樂曲,現在作為民間音樂,受到流行音樂的沖擊是必然的,因此,保護好潮州音樂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一、潮州音樂數據庫的作用

        潮州音樂種類繁多、內容豐富,但是,由于潮州音樂在歷史長河中不斷變遷,很多樂曲已經流失。針對這一客觀情況,讓潮州音樂更好地得到保護,利用數字技術,建立和保護好潮州音樂數據庫,可以推動潮州音樂更好的保護和發展。

        1、有利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音樂是一種沖擊視覺和聽覺的表現形式,文字資料雖然能夠描述出音樂演奏的現場,但是,作為后來的閱讀者會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利于音樂的有效保護和傳播。要想有效保護音樂的完整性,必須要通過現場演奏或者是表現現場演奏的形式。并且,潮州音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都是分散的個人,無法以其個人的力量起到保護整個潮州音樂的作用,只能通過對傳承人演奏的學習,促使非物質文化遺產能有效的流傳,但是,這種流傳如果沒有有效的形式,也無法長久保存。所以,把潮州音樂的演奏形成數字化的資料,有利于數據長久保存,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起到搶救和保護的作用。

        2、建立音樂數據庫,對音樂理論研究和音樂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數據庫是通過電腦系統處理相關數據,允許操作者在同一時間內對數據庫系統內的不同曲目、不同樂器、不同演奏者等等分類方式進行比對和觀察。通過靈活、迅速、高效率地對比和觀察數據庫內的數據,提高音樂研究的效率和準確度,也可以通過比較來創新和提升演奏方法和技巧,也可以通過對數據庫的研究,產生新的音樂研究理論。

        3、建立音樂數據庫,有利于音樂教學工作的開展。現代音樂教學工作雖然有著多媒體教學的手段,但是,對于潮州音樂來說,樂器多、表現形式復雜,音樂教師無法通過一人的形式來表達潮州音樂的美感,觀摩現場演奏的形式花費時間較多,且比較分散,無法達到系統教學的目的。所以,通過數據庫的建設,能帶動潮州音樂的教學效果,學生訪問數據庫,觀摩多種多樣的演奏和數據庫內的資料,直觀形式能更好的促進學習。

        4、建立音樂數據庫,有利于音樂的查詢和欣賞,促進了音樂的繁榮發展。潮州音樂現存于市面上的音像資料并不少,但是沒有人能系統的把這些音像資料存儲起來,這樣會讓愛好潮州音樂的科研人員、藝術工作者和業余愛好者無法查找。因此,建立潮州音樂數據庫,有效的管理潮州音樂數據資料,將數據資料整合起來,可以實現潮州音樂的便捷查找和欣賞。潮州音樂是一種民間音樂,顧名思義就是應當流傳于民間,但是,現場演奏是有時間和場地的限制的,人們受著時間、經濟等方面的影響,無法欣賞全部的潮州音樂演奏,了解全部的潮州音樂曲目。潮州音樂數據庫的建立,可以有效彌補這個缺陷,各個潮州音樂的愛好者可以通過訪問潮州音樂數據庫,對潮州音樂的演奏全過程可以多方位、多次重復賞析,提州音樂愛好者的學習能力,潮州音樂能走向更多的人群,促使潮州音樂的繁榮。

        二、潮州音樂數據庫建設的幾個問題

        第9篇: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數字化技術范文

        1.大數據理念的力量民俗文化出版利用大數據的關鍵,是如何從海量的民俗文化資料庫中發現價值,尋找隱藏于其中的市場前景,將大數據轉化為可向受眾傳播的知識信息產品。基于大數據的民俗文化出版,不僅可將某些“小眾需求”的民俗文化內容推送給特定讀者,還可以根據讀者需求定制某些特定內容,更好地實現營銷與內容相關聯。長久以來,我們對待民俗文化的態度重在保護,比如搶救民俗文化遺產、保護本土民俗事象等。然而從長遠來看,只有將保護與創新相結合,文化與科技相融合,才能真正實現民俗文化的可持續發展。大數據改變了信息的搜集、儲存和傳播方式,提高了資源利用率和市場轉化率,因而能夠最大限度地傳播信息和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一方面,出版機構可根據大數據分析的結果進行市場預測、選題策劃和營銷,將大數據轉化為出版生產力,從而實現按需出版;另一方面,對民俗文化的傳承者和傳播者來說,大數據為其提供了了解用戶的機會,可以幫助他們更精準的為公眾傳遞信息和提供服務。

        2.大數據技術的支撐眾所周知,大數據的價值在于通過數據采集與分析獲取有用的信息。因此,大數據的分析方法以及大數據技術的支撐對獲取最終信息顯得尤為重要。目前,我國很多省市都開始注重地方特色文化的信息化存儲與開發,建立了很多特色文化信息資源庫。無論是出版者還是民俗文化擁有者,都必須明確原始數據的采集與存儲是開發民俗文化出版資源的基礎,如何對數據進行分析和利用才是資源開發的關鍵。大數據分析技術包括數據挖掘、可視化處理、預測性分析、語義搜索和數據管理等,除大數據分析專家以外,普通人一般會選擇借助第三方數據分析系統來完成分析任務。例如,“開卷在線(B/S)全渠道數據查詢分析系統”,用戶通過瀏覽圖書信息及銷售數據,即可一站式完成市場信息的調研。該系統為編輯的前期市場調研與選題策劃提供了豐富的數據參考信息,可以啟發編輯的選題思路、印證選題的合理性、指導選題的后期策劃,還可以通過查看各渠道榜單及不同渠道之間的對比數據,來了解不同渠道的銷售特點、消費者的接受態度等。

        二、大數據視角下民俗文化出版資源開發的內容

        出版資源是出版產品形成過程中可利用的各種社會資源,包括人才、信息和物質資源。本文所探討的出版資源主要是指信息資源。由于民俗文化范圍廣泛、種類繁多,有關民俗文化的信息資源非常可觀,這里根據湖北省民俗文化的特點和優勢,選擇了四種類型的出版資源來展開論述。

        1.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湖北歷史文化源遠流長,豐饒的荊楚大地孕育出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這些民俗遺產是當今社會文化發展的一筆寶貴財富。近年來,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名錄體系日益完善,理論研究和數據庫建設初見成效。目前,湖北省有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4項、國家級名錄80項(106個項目保護單位)、省級名錄312項(466個項目保護單位)、市(州)級名錄903項、縣級名錄2815個項目,涉及民間文學、民間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技藝、美術、醫藥等。較有代表性的有秭歸端午節、鄂州雕花剪紙、云夢皮影戲、恩施擺手舞、荊州花鼓戲、大冶石雕、天門糖塑、武當山廟會、嫘祖信俗、潛江草把龍燈、巴東民間歷法、松滋煙茶禮俗等,這些非遺資源為文化出版提供了豐富的圖文音像素材。無論是荊楚文化、三國文化,還是屈原、諸葛亮等名人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的每一項都蘊含著巨大的開發潛力,都可能成為圖書選題的對象。然而目前,出版市場上選題雷同、內容重復的現象比比皆是,這說明文化資源開發能力不足,文化活力未得到充分發揮,文化市場還有待進一步優化。尤其對地方出版社來說,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資源是其重要的選題資源,應該用富有創意的內容和形式來展現其獨特之美。比如,吉林出版集團就是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匯集起來,對其深入挖掘和邊緣探索,編排出34本“流光溢彩的中華民俗文化(彩圖版)系列叢書”,內容涵蓋民間節日、飲食、民居、技藝、美術、禮儀、傳說、音樂、武術等。

        2.民俗文化旅游類出版資源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與旅游熱相對應,旅游類圖書也出版市場上大放異彩。根據亞馬遜中國2014年11月的數據顯示,游記圖書是近三年旅游類圖書排行榜的榜首。可見,一個地區的旅游升溫往往能成為旅游類圖書的新寵,比如的騎行熱就帶動了以為主題的旅游類圖書大量問世,出現《慢騎中國》《飛行騎:笨雞走川藏》等。現在有很多地區將民俗文化與旅游結合起來,形成獨具特色的風情旅游。此類旅游需要對當地的民俗文化有一定了解,這在某種程度上刺激了大眾對民俗文化信息的需求,出版社在這塊領域是可以深入挖掘并有所作為的。湖北被稱為“千湖之省”,既有美不勝收的山水風光,也有深厚獨特的人文韻味。近十年,湖北103個縣市區共誕生了136個文化品牌,包括以“中國書法名城”“中國孝文化之鄉”“中國編鐘之鄉”為代表的20多個國字號文化名城和文化之鄉。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更是將8個市(州、林區)的多種自然景觀與人文資源融為一體,誕生了十大核心景區,包含武當山、明顯陵、長江三峽、古隆中、荊州古城、昭君故里、曾侯乙墓編鐘、龍船調等諸多令人心動的文化旅游符號。這些傳統符號或品牌在現代化環境下可以轉化為資源優勢,以新的載體形態在文化市場發揮新的魅力。

        3.少數民族出版資源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湖北有53個少數民族,人口達283萬,占全省總人口的4.68%。全省過萬人的少數民族有土家族、苗族、回族、侗族、滿族和蒙古族6個。湖北有1個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個自治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土家族是湖北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恩施土家苗族是土家族的重要聚居地和巴土民族文化的誕生地,這里有豐富多彩的神話傳說和民間歌謠,有吊腳樓、風雨橋等民族建筑,有哭嫁歌、擺手舞等民族歌舞;有南戲、儺戲等地方戲曲以及牛王節、女兒會等民俗事象,這些具有鮮明特色的巴土文化資源,不僅是湖北少數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也是出版文化體系中不可缺少的構成元素。不少出版社以此為選題,打造出多個圖書品牌。例如,湖北人民出版社和云南人民出版社先后推出“巴土文化叢書”第一輯和第二輯,內容包括巴人源流研究、巴地域研究、長陽名人傳略、長陽土司源流研究、土家族撒葉兒嗬等,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除學術研究性質的出版,少數民族教育出版和大眾出版也有一定的市場。目前,恩施不少學校已把民族民間文化納入教學內容。如百福司民族小學,每周有一個下午是土家語課程,幫助當地青少年了解土家族的歷史文化。作為教育的配套,少數民族語言類教材和教輔資料是出版社的又一突破口。

        4.數字化出版資源在大數據時代,出版業的最大變化在于從圖書出版轉為基于數據的內容服務。內容服務的前提是出版資源的數字化,以及服務對象的明確化。近幾年,數字出版的發展勢頭迅猛,數字出版對民俗文化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它突破了傳統出版的時空限制,大大提高了民俗文化傳播的效率;第二,它的大容量、便攜性等特性擴大了民俗文化的受眾面;第三,它將圖、文、聲、電等多媒體元素融為一體,以非線性的方式豐富了民俗文化內容的表現形式。因此,數字出版是重塑民間民俗文化品牌的重要渠道。湖北不僅有豐富燦爛的民俗文化資源,而且是華中地區數字出版產業的聚集地,擁有國內首個以“打造產業生態”為概念的華中國家數字出版基地,還擁有以江通動漫、海豚傳媒等為代表的原創動漫等系列文化品牌,這些都是湖北數字出版的文化資源寶庫。開發湖北民俗文化數字出版資源,可以湖北已有的地方特色文化資源為基礎,用科技手段為其注入創新元素,將傳統文化產品的內容優勢與數字出版的技術優勢結合起來,全面提升出版產品的文化含量和經濟附加值,使傳統民俗文化煥發新的活力。例如,荊州云文庫(非遺文化)數字出版中心,旨在將荊州地區的非遺文化資源向數字出版方向發展,是民俗文化數字出版資源開發利用的典范。另外,網絡文學中也不乏一些表現民俗或民族文化的優秀之作。例如,榮獲2010年度“長江杯”網絡小說大賽一等獎的作品——長篇小說《巴方舞者》(曹宗國著),被認為是民族文學中表現土家族歷史文化傳統的精品,該作品后來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更名為《巴山舊事》,并參評茅盾文學獎,實現了民俗文化資源的數字化升級。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婷婷在线视频这里都是精品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专区 | 日韩一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 特黄特色的大片在线观看 | 中文AV高清不卡在线 | 熟女少妇精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