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英式中學教育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目前,大學英語課堂的文化教學,不僅要把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工具和途徑,而且要把它作為一種文化承載的載體,通過對中英兩種文化體系中的茶文化的深層分析,分別其異同,才能取得比較好的文化教育效果。中西方這種茶文化上的區(qū)別,源于兩者產生時代背景的不同,因此也涵蓋了不同的文化內容,代表著多種文化元素。在現在的大學英語教育中,英美文化的介紹占到了很大一部分內容,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接受,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忽視,這種現象無疑讓大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有文化迷失的危險,因此,注意大學英語教學實踐的文化取向,對于大學英語教學的成敗關系重大。另一方面,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程度的深入,經濟快速發(fā)展,西方文化的滲透已經深入到生活與思想的各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如果當代的青年大學生們只能天天把西方的各種節(jié)日、飲食、以及好萊塢大片掛在嘴邊,而漠視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于大學生人格建構的關鍵作用,那么,被漠視與淡忘的,最終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立足的文化根基。
在大學英語的日常教學中,我們發(fā)現,教材中主要還是以西方文化的講解為主,這本無可厚非,但是西方文化以絕對的主導地位影響著當代大學生,則是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的問題。比較起來,民國時期及之前留洋的學者,大都具有國學根底,因此雖然也曾有過崇洋迷外、全盤西化的荒唐論調,但總體來說,中國文化的本根并沒有在大學教育中失去主導地位。在大學英語課堂中導入中國茶文化,要注意相關內容的層次性,首先是茶的產地及種類。中國茶的產地對應著茶的種類,形成了中國茶的品種與品質的多樣性,有紅茶(Black Tea)、綠茶(Green Tea)、普洱茶(Puer Tea)、烏龍茶(Oolong Tea)、龍井茶(Dragon Well Tea)、碧螺春(Green Spiral)、鐵觀音(Iron Mercy Goddess)等常見茶的種類。在英語國家中,他們選擇性地選取了一些自己能接受的中國茶品種,比如紅茶。在中國人的傳統(tǒng)茶文化中,家人友朋聚在一起喝綠茶、談家事,已經成為家庭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茶的大的種類上,中國人偏愛清雅的綠茶,而英國人則更偏愛紅茶,而且飲茶的量也較中國人更多。在飲茶過程中,中國人基本上不加任何調料,一杯清茶,體會自然。在英國飲茶習慣中,往往在紅茶中加牛奶和糖,攪拌混合后飲用,同時佐以茶點食用。這也是中英飲茶習慣的很大區(qū)別。英國紅茶(black tea)源于中國,始于17世紀,由于東印度公司從中國福建武夷購買的紅茶顏色濃深,實際上是黑茶,所以稱之為Black Tea。在英語聽力教學中,有必要介向學生介紹說明這個詞匯的相關背景知識,加深學生的理解,進而對soft drinks 指茶飲料等,進行詳細說明。
基于循序漸進的原則,還可以比較中英飲茶文化中的時間節(jié)點。在飲茶時間上,英國飲茶分為英式上午茶和下午茶,而中國人則沒有固定的時間。從飲茶方式和習慣上可以發(fā)現,中西方的確存在著較大的文化差異,這種差異是源于不同的文化發(fā)展背景和風俗習慣而形成的。英國下午四五點固定時間的下午茶,其社會功能意義遠比健康解渴功能重要。在英國專門有喝茶時間(tea time),英式下午茶也有其飲茶習俗、飲茶方式和飲茶禮儀之后,時間相對固定,更具實用性。具體說來,可以分為:早茶(early morning tea,或者茶,清晨六點,空腹飲茶)、早餐茶(breakfast tea)、公休茶(elevens tea 上午十點到十一點,或者叫做晨茶)、下午茶(afternoon tea 下午三點到四點,也稱為茶歇tea break)、晚安茶(night tea,或者叫晚茶)、。高茶(high tea)除此之外,還有茶宴會(tea party)、花園茶會(tea in garden)、野餐茶會(picnic- tea),則是具有社交性質的茶會,更有諸多負面的相關詞語,如Tea party(暗指聚會)、Tea hound(花花公子)。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引導學生分析和理解英國紅茶的歷史,通過這個與茶相關的語詞演變的對比性分析,加深學生對英語茶文化的記憶和理解,豐富了英語茶文化教學內容。
1 反思什么
1.1教學內容:我們本身的英語知識基礎與體系是我們進行教學活動的重要保證。一般包括英語專業(yè)知識,英語教育專業(yè)知識及廣博的百科知識。我講授的知識是否準確無誤?學生是否急需這樣的知識?我在教學中是否體現了知識的重點?跨學科知識的融合是否到位,跨文化知識的結合是否準確?
1.2課堂組織與過程:教學策略,教學模式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原因。策略,模式的選擇與使用最能綜合體現教學能力。我習慣使用的教學方法手段成效如何?有何理論依據?臨場應變能力怎樣?自己對一堂課的整體感覺好嗎?最得意的環(huán)節(jié)是什么?學生感興趣,受益最大的是什么?學生對這堂課的評價如何?是否做到了寓教于樂?
1.3記教學機智: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fā)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fā)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后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云散,令人遺憾不已。
1.4英式思維的反思:如何用英語評論一些人們普遍關注也很具影響的事件,最值得教師去反思。這些關鍵事件可以分為“成功型”,“挫折型”,“啟發(fā)型”及“感恩型”四類。教師的英語表述是否精確,語音語調是否恰當,教師的引導是否到位,學生的表達哪些是地道英語,哪些受了母語的影響,我從學生那里學到了什么最時尚的英語?
2 反思途徑
2.1教后隨記:教后隨記指的是教師以體會,感想,反饋等形式在每堂課后對自身教學的辯證性思考,它是屬于行為后的一種反思??梢园ㄒ韵聨讉€方面:⑴課堂上發(fā)生的一些事件的記錄與分析(包括一堂課的教學活動軌跡,值得推廣和提倡的做法,有待提高之處等)。⑵課堂教學環(huán)境的記錄與分析(包括課堂上學生的準備情況,師生的磨合程度,教師使用英語的精確度)。⑶記錄課堂教學的感想和領悟。教師可以對照自己的過去與現在的教學特點進行反思,也可以對照專家理論與他人的教法進行反思。⑷記錄別人的評價。在教后隨記中教師可以將他人對自己的各種評價原原本本記下來,以便在今后的教學中學習和參考。⑸記錄教學中的生成性問題及解決過程。生成性問題是真實課堂的體現,解決生成性問題是教學智慧的表達,把它記錄下來就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⑹記錄學生的行為。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他們有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行為的記錄與分析,從學生的行為變化中分析自己的教學效果,并把它作為調整自己教學的重要依據。⑺對一堂課的整體進行記錄與分析??傮w把握教育教學各方面的行為,思考其別突出的問題。(8)自己對現代科技英語詞匯的掌握是否做到了同步。
2.2撰寫案例:案例討論,案例撰寫是教師的教學反思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徑和主要方法。在案例撰寫的過程中可以讓教師關注、剖析、判斷、決策、重新評估當前的問題,使教師對自己的教學進行仔細斟酌,更清楚自己的優(yōu)勢與不足。教學案例描述的是教學實踐,它以豐富的敘述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師和學生的典型行為,思想、感情在內的教與學故事。通常要交代案例背景,為讀者提供事件發(fā)生的前因;敘述案例事件,向讀者展現出明顯的矛盾沖突,講明問題是什么,問題發(fā)生的過程,問題產生的原由,解決問題的過程步驟。
2.3記再教設計:一節(jié)課下來,靜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學規(guī)律;教法上有哪些創(chuàng)新;知識點上有什么發(fā)現;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解題的諸多誤區(qū)有無突破;啟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并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舍,考慮一下再教這部分內容時應該如何做,寫出“再教設計”,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關鍵詞:中職幼師;英語教學;教學現狀;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25-015-02
一、緒論
世界通用語言――英語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世貿組織的加入而重要性凸顯,備受人們重視。不少家長在孩子早期教育時就希望孩子能夠接受到良好的英語教育,為了迎合社會發(fā)展和市場需求,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能力,同時也為了孩子的未來成長,我國幼兒園陸續(xù)開設了英語課程,對中職英語幼師人才的需求也急劇攀升。但是,由于中職院校師資資源的限制,中職幼師教學效率本來就令人堪憂。同時,又由于中職幼師生源的限制,使得中職幼師英語教學更加不容樂觀。中職幼師學生大多來自不同地區(qū),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相差懸殊,普遍基礎較弱,只有個別高中落榜改讀幼師的學生英語基礎尚可。中職幼師學生英語水平的現狀決定了他們對英語學要性認識的不足,以為英語學習無關緊要,只要學好專業(yè)課程,就可以進入不錯的幼兒園,找到一份好工作。殊不知,這樣的想法是極其錯誤和危險的,既不利于幼師學生自身素質的提高,亦會對學生日后的工作發(fā)展產生制約。即便是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也沒有在中職教育中掌握科學的幼兒英語教學技能和方法,在進行幼兒英語教學時往往采用初、高中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不符合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征。因此,如何滿足社會發(fā)展和幼兒教育的需求,提高幼師學生職業(yè)技能值得深思和探討。
二、提高中職幼師英語教學職業(yè)技能的應對策略
1、與未來工作相結合
目前,中職幼師英語教材尚不統(tǒng)一,而且與今后工作、生活實際聯系不大緊密。因此,中職幼師英語教師必須根據幼師英語教育的目的出發(fā),合理地處理和利用現行教材,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們意識到幼兒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對幼兒進行英語啟蒙,激發(fā)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良好英語學習習慣,并使他們形成初步的英語聽、說技能,為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所以,中職幼師教學在內容上要與幼兒生活密切相關,如學校、家庭、交通、動植物、節(jié)日等,在形式上也應該以幼兒喜聞樂見的活動為主,如兒歌、故事、笑話、謎語等。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可以著重培養(yǎng)學生以下幾種能力:首先,英語語言能力。語用能力可以要求不要太高,但是一定要具備過硬的語音能力。語音是英語教學之基礎,學好音標,牢記發(fā)音規(guī)則,不但可以為幼兒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還利于幼師學生英語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其次,課堂組織能力。眾所周知,幼兒自律性、紀律性較差,不易組織和管理。因此,合格的幼兒英語教師應當具備較強的引導、組織能力,把幼兒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確保開展的各種課堂教學活動有條不紊、井井有條。最后,職業(yè)素養(yǎng)能力。幼兒教育是對幼兒的啟蒙教育,會對幼兒日后的發(fā)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幼兒教師應當深知教育的意義,具備完善的人格和較高的職業(yè)素養(yǎng),為幼兒的學習和成長樹立榜樣。
2、與專業(yè)特點相結合
幼師專業(yè)由于其教學對象為年紀尚淺的幼兒,因而不同于普通類師范專業(yè),有著自身鮮明的職業(yè)特色。中職幼師英語教學中應多攝入音樂、舞蹈、繪畫、游戲、故事等兒童喜歡的趣味性因素,以形成符合兒童身心發(fā)展和興趣愛好且極具專業(yè)特色的中職幼師英語課堂。例如,在學習動物詞匯chick、duck、dog、cat、tiger時,筆者將學生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分為若干學習小組,然后讓他們結合自己的所學知識和專業(yè)特點進行組內合作、討論,設計出這些詞匯的教學方法,并進行比賽。有的小組選擇了自編Chant,“chick,chick,嘰嘰嘰;duck,duck,呱呱呱;dog,dog,汪汪汪;cat,cat,喵喵喵;tiger,tiger,嗷嗷嗷?!辈⒃O計了相應的舞蹈動作。有的則選擇了簡筆畫,吃米的小雞、游泳的鴨子、啃骨頭的小狗、睡覺的懶貓、虎頭虎腦的超萌小老虎。此外,有的設計了“我來模仿你來猜”活動,有的則給每一個動物編了一個小故事等,在活動中學生們均能做到語言完整流暢、舉止落落大方、動作惟妙惟肖、表情豐富可愛。總之,通過自行設計環(huán)節(jié),既活躍了課堂氛圍又增強了自身的信心和勇氣,使學生的潛力得以發(fā)揮,實踐能力得到增強;而分組教學的引入,則增強學生們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兩者的有機集合不僅凸顯了中職幼師的專業(yè)特色,而且使中職幼師英語教學真正“活”了起來。
3、與網絡資源相結合
當今處于信息高速化和集約化的互聯網時代,中職幼師英語教學也應該緊跟時代的步伐,借助和整合網絡資源,與時俱進。具體而言,在中職幼師英語教學中利用網絡資源有以下兩點優(yōu)點:首先,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興趣。俗語有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中職幼師學生普遍英語基礎薄弱、學習興趣低下,是眾所周知的現狀,也是廣大中職幼師英語教師較為關切的一個問題。在中職幼師英語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夠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在網上下載一些兒歌視頻、影視片段等融入教學之中,不但可以打破常規(guī)語言教學的枯燥性,同時還可以激發(fā)學生興趣,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進入英語學習狀態(tài)。其次,充實教學內容。在中職幼師英語教學過程中,如果單純只是教師對語言知識的講解,學生們定會索然無趣,如果用網絡資源加以點綴或補充,就會讓課堂教學既生動又充實。例如,在課堂上,進行語音教學時,教師可以運用金山詞霸的愛詞霸工具,其中既有美式讀音又有英式讀音,而且非常標準。另外,在上課之余,可以讓學生在網絡上下載或者收看一些英文原聲電影、歌曲、講座、動畫片等英語學習資料,從而在娛樂中 不知不覺地使他們實現增加詞匯量、養(yǎng)成自主學習習慣和激發(fā)后續(xù)積極性的學習效果。
三、結論
中職幼師英語教學是社會發(fā)展和進步的產物,理應跟隨并滿足社會發(fā)展的趨勢,急社會之所急,給社會之所需,多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實用的中職幼師英語職業(yè)人才。相信在廣大中職幼師英語教師的努力下,在結合幼師學生未來工作、幼師英語的專業(yè)特點以及海量、豐富的網絡資源的基礎上,定會涌現眾多可以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英語學習情感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提高中職幼師教學活力,培養(yǎng)出更多符合社會和時代要求的優(yōu)秀幼兒英語教師,最終推動我國幼教事業(yè)的健康、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大學英語;互動式教學;英美文化;導入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11-0196-02
語言這一門技能,需要學習者擁有嚴謹而完整的知識體系,而且需要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積淀文化知識底蘊,大學英語的學習同樣需要這一過程。英語主要是歐美國家體系的語言形態(tài),存在獨特的歷史文化背景和民族社會發(fā)展背景,我們在對大學英語互動式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英語,提高英語的學習興趣,就需要脫離原有的學習方法,不只是要從語言表面形式進行生硬的學習,還要用英美文化背景知識,去帶動英語互動式學習,使學生接觸到純正的英語的文化底蘊,提高英語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英語學習效能。
一、大學英語互動式教學的內涵
大學英語的互動式教學,其主旨是要創(chuàng)造一個多元化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處于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自主、平等地進行交流與探討。在以學生為主體的交流過程中,可以表現出不同學生的差異性觀點,并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小組討論、小組合作等活動,不同的觀點產生碰撞,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和合作能力。而英美文化背景知識的導入,正是創(chuàng)建這種多元化的學習氛圍的有效路徑和手段。
二、英美文化背景知識導入大學英語互動式教學的必要性和意義分析
英美文化背景知識的導入,可以有效提升大學英語的互動式教學效果,實現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的有機融合。其必要性和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全球經濟化和文化一體化的融合背景下,高水平的英語素養(yǎng)教育已經成為了大勢所趨,因而,大學階段的英語課程教育也日益在高等教育中體現出其與時代接軌的重要意義。在新時代的要求下,大學英語教學不但要傳授語言的基礎語法知識等內容,還要幫助學生拓寬視野,用世界的、全語境范圍的視角去探尋文化和了解背景內涵。
2.從語言和文化的關系視角,審視英美文化背景知識的導入。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形式,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英語語言的認知和了解,可以深入到英語這一語言背后的文化知識,在對英美文化知識了解的前提下,可以在學習過程中避免出現用語錯誤的文化觸犯現象。另一方面,語言又制約和影響著文化的傳播,語言的運用一旦不合理,則會給文化造成遲滯或阻礙的作用,同時,文化的進步又會產生新的詞語和新的表達方式。這些,都體現了語言和文化相輔相承的關系,大學英語教學要注重語言和文化的關系,進行教學的合理運用。
3.英美文化外部氛圍與內部教學課堂可以實現有機融合。在大學英語互動式教學的過程中,倡導多元化的教學狀態(tài),注重教學過程中個性化的、互動和協作,突破原有教學模式的禁錮,創(chuàng)設自由、平等、合作的英語學習氛圍。而英美文化則恰恰契合了這一內部課堂教學形態(tài),可以很好地介入到課堂教學之中,通過對英美文化背景知識,如對英美國家的婚禮習俗、英美教學文化、英美傳統(tǒng)禮儀習慣等的了解,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充分的交流、討論和分析,實現內部課堂教學與英美文化知識的完美契合,有助于提升學習的英語學習自信心,全面提升英語口語應用能力。
三、英美文化導入大學英語教學的原則把握
文化是一個泛義的概念,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考慮學生的能力和水平,進行以下原則的把握。
1.興趣性原則。英美文化導入的目標是要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愉悅的語言氛圍和環(huán)境,教師運用互動式教學方式,就是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寓教于樂;同時,引入英美文化背景知識,可以讓學生感覺置身于一個生動、陌生而有趣的語言交際環(huán)境之中,從而提高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我們可以利用英美文化中的許多成語、諺語等背景知識,增加學生的詞匯量,擴大知識面,在各種活動中,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知識。
2.相關性原則。英美文化背景知識涵蓋諸多內容,在大學英語互動教學過程中,要注重選取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英美文化知識,而不要脫離教材,要以原文材料為藍本,進行英語語言知識和文化背景的結合性練習和理解。
(三)漸進性原則
英美文化的導入與語言教學一樣,都要依照循序漸進的原則,根據學生的語言水平、理解能力的不同,進行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的教學進程,要注重引導學生對英美文化有一個整體、大致的了解,再根據課文知識點進行針對性的導入。例如:《大學體驗英語綜合教程》中的College Life為例,在進行互動式教學之前,可以播放視頻,展現出西方高校的辦學理念和辦學模式等文化背景內容,引發(fā)學生思考中西方高校教育的差異性,從而更好地理解我國英語互動式教學的模式。
(四)實效性原則
英美文化的知識導入,可與學生的語言內容緊密相聯,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同時,還要與學生所學的專業(yè)、未來的職業(yè)導向為著眼點,進行英美文化實效內容的導入,這樣,才能在學生在職業(yè)主流交際導向下,提升學習興趣和效果。
四、英美文化背景知識導入在大學互動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注重英美文化材料原汁原味的導入,創(chuàng)設互動式英語教學氛圍
在大學英語互動式教學中,文章的選材有一定的變化,引入英美文化背景的原汁原味的材料,可以使學生感覺置身于一個相對真實的文化環(huán)境之中,學生的視野會更加寬闊,也在這一文化情境中產生自己個性化的觀點。這些材料可以包括英文電影、新聞、電視節(jié)目、照片、雜志、旅游手冊等,通過這些真實文化背景的導入,可以充分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例如,以《大學體驗英語綜合教程》的“Noble Prize Winners”為例,教師在互動式教學之前,可以引入英美文化知識,可以展現與西方諾貝爾獎相關的背景材料,通過播放視頻、電影畫面等材料內容,向學生講解與西方諾貝爾獎相關的創(chuàng)立時間、頒發(fā)的時間、獎項類別等知識,讓學生在興趣盎然的英美文化講解中,了解到英語相關知識,增加課堂的互動氛圍。又如:在《全新版大學英語綜合教程》的“Women,Half the Sky”一課中,教師可以先導入英美西方文化中關于女權運動和女性主義的背景知識,并且組織學生進行探討和討論,通過對相關問題的分析,展開課堂的互動式學習。
(二)中西文化比較視角下的大學英語互動式教學
在中西方交際的過程中,文化的沖擊和碰撞是在所難免的,我們要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進行中西文化的比較式教學,通過中西文化的背景知識比較,學生可以對比分析文化差異,從而預料會在什么情況下引發(fā)文化沖突和誤解,這種比較的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化異同觀念,有助于提升學習英語目標的效能。
如在《新編大學英語》的“Food and Culture”一課中,教師可以在講解英美飲食文化背景知識的時候,注意引導學生比較中西方飲食文化和宗教文化的關聯,通過比較的、探究的討論互動,學生可以輕松地辨析不同交際環(huán)境下,應當采用什么樣的語言形式,從而有效地避免文化沖突,拓展知識面。
(三)以情境為手段導入英美文化背景知識,開展互動式教學
在英美文化知識導入的課堂教學中,可以結合角色扮演和英文短劇表演等形式,開展不同情境之下的文化導入互動。學生在模擬的日常交際環(huán)境中進行角色扮演,教師要注意引導并觀察學生的參與方式,指導學生的行為及目標語的正確使用。另外,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英文短劇表演,通過幽默短劇、英語故事、童話、小說等英美人士日常的生活情景,展現英美文化在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學生在掌握相應文化知識的同時,還提升了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四)注重以詞匯作為載體,導入英美文化知識
英語學習的一個重要部分即是詞匯的記憶和學習。每一個句式或語法,都應當以豐富的詞匯量為基礎。因此,互動式英語教學要以詞匯為載體,增強學生的記憶效果和學習詞匯的基本能力。將單詞注入英美文化背景環(huán)境之中,可以用具體的、情境化的英美文化再現形式,使學生融入背景環(huán)境之中,可以更好地理解詞匯所應用的具體場景,從而增強記憶。例如:在進行飲食詞匯方面的講解時,可以導入英美飲食文化知識,向學生介紹英美流行的英式下午茶文化,在良好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識的互動之下,可以豐富學生詞匯的累積,促進英語整體水平的提高。
大學英語的學習需要累積和知識的沉淀,需要英語基礎知識和文化背景知識的融合,學生不僅要掌握聽、說、讀、寫、譯等基本技能,還要開闊自己的視野,增強關于英美文化背景知識,將英美文化背景知識融入語言學習之中去,可以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增強語言交際能力和水平,意識到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從而在英語學習和運用中,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英語知識和文化素養(yǎng),避免文化沖突和誤解,提升互動式英語學習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馬冬麗.大學英語課堂溝通式互動實施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
[2]郭繼榮,戴煒棟.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評價實證研究[J].外語界,2011,(06).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啟發(fā)式教學;應用
一、啟發(fā)式教學的內涵
在新課標高中英語教學中,啟發(fā)式教學的內涵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任務和學習規(guī)律,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采用多種方法,以調動學生的思維為目標,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教與學完美結合的一種教學指導思想。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造英語語言學習的真實場景,為學生提供學習英語的機會和平臺,將所學英語基礎知識和技能運用到英語實踐中,這樣才能有效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激活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使英語教學呈現出一個嶄新局面。高中英語教師要當好英語學習的啟發(fā)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善于引導學生采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積極思考,使學生善于總結和歸納,促進自我學習和自我提高,讓學生成為英語學習的主人。
二、啟發(fā)式教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1.創(chuàng)造良好的探究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啟發(fā)式教學法中,教師首先要營造一個良好的思考氛圍,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要善于利用學生已知的知識進行啟發(fā)教育,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fā)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從而使學生對英語知識有一個準確的認知。一個良好的思考氛圍,可以讓學生有更多的興趣去了解西方文化和學習英語知識。比如:每一個單元都會涉及西方文化,這就要求老師去收集一些西方文化的背景資料和圖片,通過多媒體把資料和圖片傳遞給學生。在實際的教學互動中,枯燥乏味的理論課無法激發(fā)學生思考和學習的欲望,教師通過將生活中生動活潑的場景引入到課堂中,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在啟發(fā)式教學過程中,教師需將自己設計的教學內容放到一定的情境中去,可以通過放錄像、錄音或生動的講述,使學生仿佛身臨其境,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情不自禁地去思考、探索。另外,教師在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時,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探究課題,活躍學生的思維,這樣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并且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愿望。
2.通過疑問的設置,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疑問的設置是啟發(fā)式教學的主要思想。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疑”入手,巧設懸念,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在設置疑問時,不需要學生馬上給出答案,而是設法造成懸念,來激發(fā)學生解疑的興趣。在英語教學中,課堂提問有利于實現啟發(fā)式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目的。也就是說在課堂上要相互提問和回答,不僅老師需要提問,而且學生也需要多提問,互問互答的方式,達到了讓學生反復多聽多說的目的。另外,學習英語需要勇氣和膽量。為了使提問啟發(fā)收到最佳效果,還要鍛煉學生回答問題的膽量。因此,在進行疑問的設置時,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以教材為主進行提問,配合實物和圖畫來提問,效果會更好。隨著學生所學知識的不斷深化,提問的方式也應不斷變化,教師要逐步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廣泛性,實現啟發(fā)學生思維的目標,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3.設置教學情境,進行啟發(fā)式教學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設置教學情境有助于學生盡快融入到英語學習的氛圍中,能夠盡快消除學生的緊張感,全身心投入到英語學習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和啟發(fā)作用,在學生原有英語知識的基礎上,不斷獲取新的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英語水平,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在設置教學情境時,以學生為主體,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啟發(fā),使學生身臨其境,利用自身學到的知識,解答問題。與此同時,教師應當將課堂盡量交給學生,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課堂知識的討論。如:當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有聯系時,教師可以從對立的角度提出截然相反的兩種觀點,組織學生用英語進行辯論,這種方式不但促進了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思考,也促進了學生深入了解教學內容,培養(yǎng)了學生的邏輯思維,另外還有效提升了學生的英語應用水平。
4.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進行啟發(fā)式教學
高中英語教師應當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綜合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特點,在教學手段上標新立異,綜合多種教學方式進行啟發(fā)式教學。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能有效的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的思維,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此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將生活中的實際融入到教學內容之中,課堂上要盡量使用英語與學生交流,讓學生多說英語,可以提升學生的英語應用水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表演課本劇、唱英文歌曲、朗誦、進行知識競賽等。這些方式不但能有效緩解學生在學習之中的緊張感,更是讓學生有精神上的放松;不但活躍了英語課堂的氣氛,更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英語知識;不但能有效的提高英語教學效率,而且還能促進學生了解其他國家文化。教師只要潛心鉆研,一定會想出許多令學生愛上學習而又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的方法。
“啟發(fā)式教學”給教師和學生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在新課標高中英語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啟發(fā)式教學既體現了教法的革新,也滲透了學法的指導。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適時、正確地使用“啟發(fā)式”教學,不僅可以促使高中英語課堂更加生動活躍,還大大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也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只有讓主動一直存在于課堂,英語課堂才會更有活力。
【參考文獻】
[1]楊超然.論啟發(fā)式教學對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J].教法探究,2010
[2]張立坤.啟發(fā)式教學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研究論壇,2011(17):16
關鍵詞: 實踐性教學 初中英語 仁愛版
實踐性教學,旨在進行有效的師生溝通和全面的語言知識學習,主張學生在參加社會化、情景化等多元化的實踐活動中學習語言。初中英語仁愛版教材的選擇,旨在推動教師增加多元化英語學習教材的使用,從而令學生能夠多方位、多途徑地接觸英語、學習英語,豐富英語學習的內容。教材中提出,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為學生營造多元化的語言學習氛圍,對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強化學生學習效果方面具有積極意義。本文以初中英語仁愛版教材為基礎,研究實踐性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一、實踐性教學研究內容
(一)研究的目的與流程
“實踐性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的研究目的在于從初中英語教師的教學活動出發(fā),運用循環(huán)式研究、研究者和英語教師進行開放式交流與反思等方式,探究實踐性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活動中的應用。
(二)研究資料的匯總
在完成循環(huán)式探究流程后,研究者對包括研究者與教師間的交流訪談、實踐教學活動方案的實時記錄(文字、影像)、研究者跟蹤筆記,以及實踐教學活動的全部文件(學生資料、教學課件等)等在內的資料進行全面匯總,建立完善的研究架構,探究實踐性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三)研究資料的分析方法
在完善的研究架構下,為全面深入對“實踐性教學于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究,我們運用了三角校正法與持續(xù)比較法兩個主要方法對資料進行分析。
二、實踐性教學的應用現狀與解決方案
本次探究結果表明實踐性教學方案建立的系統(tǒng)的實踐性教學模式、多樣化的英語學習氛圍、貼近生活經歷的教學內容、針對學生全方位學習的教學活動,可以引導學生在多元化、有意義的氛圍中提高英語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
實踐性教學也存在包括學生對英語的興趣與學習能力的參差不齊、教學背景與環(huán)境的局限及經費支持與行政保障三方面困難,對此,研究者與教師在探討中尋求了相應解決方案。
第一,對實踐性教學理念持續(xù)進行深入探究,并將學生的學習效果作為探究基礎,在將教學活動實踐、師生交流溝通、教學環(huán)境營造等方面逐漸融入實踐性教學活動的同時,教師還需提高教學能力與專業(yè)素養(yǎng),從而更好地進行實踐性教學活動。
第二,實踐性教學活動應以多數學生可以適應的方式、難易程度進行,為學生營造有趣、有意義的氛圍,讓學生可以在實踐性教學活動中進行學習。例如,教師在進行仁愛版初中英語九年級上冊Unit 3 Section C教學時,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提出“Do you have any difficulties in learning English?”的問題,要求小組討論,并在討論中總結英語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尋求解決方案。討論結束后,每個小組代表上臺演講,由教師進行打分評價。這樣既讓學生主動地思考了學習英語的方法,又讓教師與學生進行了有效溝通。
第三,實踐性教學活動應在過程中依次對英語學習區(qū)進行開發(fā),同時力爭利用最少的資源獲得最好的教學創(chuàng)意。教師還可以積極向教育部門提交關于實踐性教學專案計劃經費補助的申請。
三、完善實踐性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根據上述對于“實踐性教學于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的探討研究,我們得出如下建議。
(一)實踐性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應囊括搭建課程架構、教學活動推動實施、及時評估教學活動效果、師生有效交流溝通及構建學習環(huán)境等多個方面,同時以個人、兩人、分組、全體學生等方式進行多元化英語練習,創(chuàng)造學生能夠多使用英語的多樣化教學環(huán)境。
(二)在實踐性教學活動中,教師需對實踐性的理念與宗旨進行持續(xù)理解、探究,將學生的學習效果作為重中之重,根據教學活動效果對教學計劃及時進行符合學生學習利益的修改完善。此外,教師需通過學習、研究,對自身進行教學專業(yè)能力升級,并在教師之間進行心得、學生反響等方面的溝通,共同解決實踐性教學活動中遇到的問題。
(三)在實踐性教學活動中,學校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基礎。學校應給予實踐性教學行政支持、環(huán)境支撐與經費支持,豐富教材、教具等教學材料,保障實踐性教學的應用效果。例如,學校可以為教師的實踐性教學活動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為實踐性教學提供專門場地、教具等資源,緩解教師教學壓力。
(四)在實踐性教學活動中,家長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助力。家長的支持、鼓勵,能夠讓學生輕裝上陣,輕松、積極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也會讓教師增強實踐性教學的動力。只在乎學習效果的快速體現與不切實際的高要求、大希望,對教師與學生都會造成負面影響,大大削弱教學活動效果。
實踐性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對英語教育具有積極意義。雖然在應用中還有一些需要進步、完善之處,但是其充分重視師生溝通,重視學生學習全面性、趣味性的宗旨是值得肯定的。在實踐性教學的應用中,學生通過教師營造的多元化氛圍進行學習,不單單從教師處獲得知識,更從教師這里獲得學習的方法、信心與動力。實踐性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個性發(fā)展、獨立思考提供了途徑,是初中英語教學的新要求。
參考文獻: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英語視聽說;文化滲透
一、前言
高校英語視聽說課程是在傳統(tǒng)的英語聽力課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將視、聽、說融為一體,將聽力課、影視欣賞課與口語課相結合,將語言學習和實踐活動相統(tǒng)一,全面提高學生交際語言能力的一種綜合技能課。
《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教學大綱》(2000)指出,外語教學的原則之一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即來自不同語言文化背景的人能正確且恰當地運用外語進行交際的能力。語言學習強調的是語言與文化的相互關聯,但在二語學習的實踐中卻很難將文化融入語言教學中。
鑒于這一點,本文將對跨文化交際下的英語視聽教學重要性與方法依次進行闡述。
二、在英語視聽說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重要性
在我國的外語教學中,一直存在著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相脫節(jié)的現象。語言教學往往是脫離了目的語社會文化環(huán)境的語言知識習得。很多同學即使能夠比較熟練地運用英語語言,但由于對英語語言國家文化的不了解,會導致語言理解失衡,引起交流的誤解,在關鍵場合甚至會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因此如何有效地將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相融合,使學生在二語學習的過程中順利解碼,克服兩種文化的差異性,成為高校英語視聽說課程授課教師的關注焦點。
三、如何利用視聽材料進行二語文化教學
英語視聽課程的文化教學包括知識文化教學和交際文化教學兩種形式。顧名思義知識文化教學是指視聽材料的目的是單純的文化知識的傳授,即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知識介紹。而交際文化教學重點在與分析視聽材料中英語語言國家在交際話語中所體現的文化內涵,包括價值理念、行為習慣、審美情趣等。后者更貼近生活,是更深層文化方面的內容。
(1)利用視聽課程的特點,在訓練學生聽說能力的同時達到交際文化教學目的。聽說的過程實際上是信息輸入與輸出,接受與解碼的過程。聽,是語言的前提,要提高口語能力必須提高聽力理解的能力,而良好的聽力能力又反過來促進口語能力的提高。視聽活動一般分為視聽前、視聽時、視聽后三個階段。視聽前,教師可以根據視聽材料的內容設置話題和提供一些可能會涉及到的背景和相關短語,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進行討論,幫助學生了解即將輸入的內容和目的,對其進行有效預測,充分發(fā)揮學生主動性為視聽做準備。在視聽過程中,學生被告知學習目的是獲取有效信息,并通過練習和回答問題等方式進行檢測。在這一過程中,聽是有選擇的聽。教師將輸入信息分成塊狀,為了突出文化信息,可以根據每個文化信息點劃分視聽內容,甚至可以在有重要文化信息點處停頓,以引起學生重視。視聽后教師還可以安排多樣的鞏固活動,例如重述所聽內容,觀點辯論等。在這段時間內,學生可以在小組范圍內根據老師要求進行文化比較和總結,進而鞏固已獲得的信息。通過以上三個階段,視聽教學和文化教學被有效地結合起來,形成較為系統(tǒng)的立體視聽教學體系。
認知心理學家和語言學家通常將背景知識特別是文化知識稱之為知識模塊。當說話人和聽者的知識模塊不匹配時,就會出現理解上的錯誤。當兩者的知識模塊出現關鍵性的差異,而聽者又不能正確的調動所需的知識模塊時,兩者就無法達成理解的共識,交際失敗。由此可見,背景知識特別是文化知識在視聽中是非常重要的。為了達到成功的交際目的,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加強文化因素的滲透。二語習得只是文化適應的一個方面,學習者對目標語言文化適應程度將決定他掌握第二語言的程度??梢姡幕谡Z言習得的教與學中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在視聽過程中學生往往只關注自己是否作對了題,卻不太在意自己是否聽懂。他們沒有真正的去關注和理解視聽材料中所涉及的文化知識。這樣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目的遠遠沒有達到。為了避免這一點,教師就需要在視聽的三個階段中連續(xù)貫穿使用目的語言國家的文化知識。從視聽前的預測到視聽結束后的討論復述,多角度加深學生對語言外文化的了解。
(2)利用視聽課程的特點,有效改善學生英語語音語調及加強對說英語國家性格及價值觀的了解。英語視聽課中的語言輸入較之傳統(tǒng)教學而言更加真實自然,豐富鮮活,能夠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和學習到標準英語的語音、語調、重音與節(jié)奏,是非常有效的改善語音的材料。語音的學習不能閉門造車,只根據發(fā)音規(guī)則自己揣摩,而要通過大量地聆聽地道英語口語,從而逐漸掌握英語重讀與非重讀語音的節(jié)奏,詞重音與句重音的特點和變化,加以模仿與練習,達到改善英語發(fā)音的目的。
英式英語的發(fā)音比較講究抑揚頓挫,起伏感較強, 和法語頗有幾分類似,更具有音樂性;美式英語聽起來比較平直,穩(wěn)重低沉,變化較少,句勢通常呈降調,并且速度慢一些。這和兩國歷史及文化背景頗有關系。英國人講究紳士風度,因此非常注重講話時人的腔調及語氣,借以表現自己的身份及教養(yǎng)。而美國人歷來主張平等,資歷及輩分的觀念較淡,講話時顯得很隨和,甚至有些隨便,因此當你聽說在美國孫兒可以直呼爺爺的名字時,也就不足為怪了。此背景表現在語言上便是開門見山,平鋪直敘。也由此英國人嘲笑美國人說話有氣無力,松散無韻律;美國人則愛嘲笑英國人的語氣的輕微的歇斯底里,過于嚴肅。
四、結束語
高校英語視聽說課程作為一門綜合技能課,不應拘泥于傳統(tǒng)的以聽力訓練為中心的模式,而是應該讓學生學會使用英語,具有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正確理解和傳達信息的能力。脫離語言文化背景知識,學生想培養(yǎng)很好的聽說能力是非常難的。不了解文化背景知識,即使學生擁有一定的英語聽說能力,也難以在跨文化交際中正確理解和傳輸信息,從而導致交際的誤解和失敗。
參考文獻:
[1]高等學校外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英語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英語教學大綱[Z].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何兆熊,新編語用學概要[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3]趙厚憲,趙霞.論文化教學原則[J].外語教學
[4]李映.試論英語專業(yè)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層次性[J].外語界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交際教學法;實踐應用
一、闡述交際教學法的基本概念和教學原則
1.基本概念
“交際教學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又可以稱為交際語言教學(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意念法(Notional Approach)或者意念功能法(Notional Functional Approach),是20世紀60年代英國一位應用語言學家提出的,其最基本的概念是意念、功能和交際。在我看來,交際教學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是一種特殊的教學方法體系,它以社會語言學為理論基礎,以培養(yǎng)交際能力為目標,鼓動學生在交際過程中學習語言、使用語言,也讓學生在語言交際環(huán)境中體驗自己的語言、改正自己語言的錯誤之處,最終獲取真正且準確的語言交際表達能力。交際教學法具有一系列特征,其中最鮮明的幾點特征是:重意義、語境化、交際方法靈活多樣、以生為本以及實踐任務量大等特點。
2.教學原則
(1)交際教學法的語言輸入原則
交際教學法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而我國培養(yǎng)語言交際能力的陣地主要是課堂上所進行的語言輸入活動,由此可見語言輸入活動的重要性。關于語言輸入活動的具體內容,Krashen曾提出了最佳輸入原則,而這種原則同樣適用于交際教學法。交際教學法的語言輸入原則主要有四種:①可理解性輸入(Comprehensible)②趣味性和/或相關性輸入(Interesting and/or relevant to the acquire)③語法項目非順序輸入(Not grammatically sequenced)④提供足夠量的輸入(Provided in sufficient quantity)
(2)交際教學法的語言教學原則
Keith Morrow關于交際教學法提出了5個原則,分別為:①知道你在做什么(know what you are doing.)②整體并不是部分的總和(The whole 15 more than the sum of the parts.)③過程和形式一樣重要(The processes are as important as the forms.)④掌握語言必須實踐(To learn it,do it.)⑤錯誤并非總是錯誤(Mistakes are not always a mistake.)關于這五條教學原則的內容就不一一解釋,實際教學過程中都將有所體現。
二、四層面簡要說明初中英語應用交際教學法的問題表現
1.聽的層面
不少初中英語老師會借助英語磁帶或者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播放英語錄音,在多次播放錄音后讓學生復述自己所提到的具體內容,以此鍛煉學生的聽力,但應該明白的是,老師在錄音播放和錄音收聽的過程中并沒有向學生傳輸聽力技巧,也不曾與學生進行多次互動交流,班級學生也只是理解了聽力文章中的一部分內容,并不利于學生整體理解能力的提升。
2.說的層面
現如今,初中階段各班級的學生人數較多,老師不可能實行一對一的輔導教學,所以在訓練學生英語口語能力時,要么與英語成績較好的學生進行實時交流,要么重點關照學習成績差的學生,這種做法一定程度上忽視了中等生的口語面對面訓練。與此同時,學校組織舉辦的口語交際活動過少,學生缺乏真實充分的口語訓練環(huán)境,也就使學生口語水平無法在短時間內大幅提升。
3.讀的層面
現如今,不少初中英語老師受全社會功利觀念的影響,在英語閱讀教學中一味趕超進度,在教學中采用“一刀切”“滿堂灌”的教學手段,沒有留給學生充分思考、閱讀的時間,導致學生囫圇吞棗地閱讀文章,了解了文章的大致含義,卻不曾學習到其中真實的精華之處,導致學生閱讀水平普遍偏低的嚴峻后果。
4.寫的層面
初中階段學生的英語寫作常常容易陷入誤區(qū),學生片面認為英語寫作就是詞匯、句式和語法的硬性組合,所以只重點學習老師講授的詞匯、語法和句型知識,完全忽視老師精細講授的閱讀篇目,這就造成初中學生的英語寫作只是流于形式,并不能在寫作中提升自我的交際能力。
三、探究交際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1.借用物質實體教學
初中英語老師在應用交際教學法時,可以借用真實、看得見的實物來輔助英語教學,讓學生直觀看到和感受到具體實物,從而在無比真實的環(huán)境中提高自身的英語交際能力。比如,老師在講授“This is a/an.../There are...”這個重要句型時,老師在上課之前先可以準備幾個蘋果,拿出其中一個并提問學生“What is this?”學生答“This is an apple.”老師又指著其他幾個蘋果問“What are these?”學生繼續(xù)答“They are apples.”老師可以繼續(xù)問“Do you like apples?”學生便會回答“Yes,I do/No,I don’t.”通過這般借助物質實體教學的手段,不僅很好地訓練了所要講授的英語句型,而且訓練了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2.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教學
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開展英語教學,也是交際教學法的一種良好體現,此時老師便可以充分結合教材內容,創(chuàng)設出科學合理的語言環(huán)境,從而教會學生英語句式的意義和使用方法。比如,老師在講授“too...to...”句式時,可以設計出這樣一個語言環(huán)境:Wang Ying wants to drink a cup of water. I might say to Wang Ying,“The water is too hot to drink.”或者說:Wang Ying wants to move a heavy box. I might say to Wang Ying,“Don’t move it. It is too heavy to move.這樣的語言環(huán)境雖說比較簡單,但是老師只要引導學生充分理解這個句型,那么也就達成了交際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實踐應用的目的。
3.妙用動作體態(tài)教學
除了以上兩種輔助交際教學法的有效手段以外,老師還可以鼓勵學生使用豐富動態(tài)的形體動作直觀表述英語知識,在活躍英語課堂氣氛的同時也教會學生嫻熟使用某一句型或者詞匯,進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比如,老師在講授“I have a cold”一節(jié)內容時,可以邀請學生分別扮演醫(yī)生和病人,互相模仿不同病人的不同病癥,通過醫(yī)生與病人之間互問互答的形式以及病人的肢體動作表演,從而讓學生理解各種病癥的具體癥狀與表現,同時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4.引入趣味游戲教學
初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英語課堂引入簡單英語游戲進行教學,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比如,老師在講授“現在進行時”的知識點時,老師可以選取一些簡單的動詞諸如eat、swim、plan、drink等詞匯制作成卡片,讓學生自行結合卡片上的動詞組織一個小的問答對話,比如“What are you doing?”“You are swimming.”這樣簡單的對話,讓學生在簡單游戲的過程中熟練掌握“現在進行時”。與此同時,老師也可以鼓勵學生使用1think... I’m sure that... I don’t agree with you...等句型,真正實現英語交際的目的。
5.強化情景反應訓練
除了以上四點實踐應用以外,老師還需結合學生平日所學增設一些情景反應訓練,培養(yǎng)學生隨機應變的能力。就拿“Today is Saturday”一節(jié)內容來說,老師可以以其基準進行即景反應訓練,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應對答案。長此以往的話,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度會愈來愈高,英語交際能力也會逐步提升。
總的來說,于初中英語教學中應用交際教學法的意義重大,不僅能夠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傳統(tǒng)英語教學英語語言技能缺失的漏洞,對于提高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均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應該注意的是,教師要安排多種形式的交際活動來輔助英語課堂交際教學法的實踐應用,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豐富多彩的交際活動內容,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地引導學生掌握英語的實踐應用要領。
參考文獻:
[1]楊紅梅.交際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青年與社會,2013(03).
[2]陳國蓉.交際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中學英語園地:教學指導,2012(34).
[3]黃金干.以交際促英語 以英語促交際:淺談交際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教學參考,2011(28).
交互式教學法也叫交際法,是英國應用語言學家坎德林等人于20世紀60年代末期創(chuàng)立的新型教學法。該種教學法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通過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和相互啟發(f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主動探索知識。
這在外語教學中尤為重要。因為語言本身既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交際的工具。學習語言的主要目的也就是要用于交際。在英語教學的課堂上,通過師生之間或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語言互動來增加學生英語語言積累,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尤其在初學階段,交互式教學對語言的學習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交互式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在我國,英語早已成為一門廣泛學習的課程。絕大多數地區(qū)在小學階段就已經開設了英語課。在這種情況下,交互式教學就能發(fā)揮出它獨有的教學優(yōu)勢:在交際中學習一門語言。讓學生在使用中來學習語言,這有利于其今后的語法學習。
下面介紹幾個交互式教學在英語課堂上實施的辦法:
(一)課堂提問
交互是一種人際活動,通過這種交際活動,學生能更快更好地融合新舊知識。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應具有鼓動性和啟發(fā)性,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語言教學的課堂上,有效的提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所學知識也可以促進學生踴躍參與學習。以啟迪的方式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動機,讓學生能積極主動地用英語回答和討論問題。
教師在提問過程當中可以充分利用多種教學工具,如書上插圖,真實的物品等,再將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相結合,聲情并茂地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
如在學習有關動物的英文說法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學習有關動物的英文單詞。然后拿出課前就應經準備好的幾幅相關的圖片并在圖片背面標注好圖片內容的英文單詞,教師任意抽出一張圖片,指定學生來說出英文單詞。假設教師抽出的一張貓的圖片,教師問:“What’s this in English?”學生回答:“It is a cat.”教師在這時也可以用競爭的方式讓學生進行競賽,看誰回答的準確性最高,來刺激學生的學習動機。
這一方法也可改進為教師指定相應的學生到講臺上來,由學生模仿教師來進行提問等。
這種課堂提問的優(yōu)勢在于,學生能明確地知曉所學內容也能較準確地領會提問的含義。另一方面教師也能相對容易引導學生學習,控制課堂氣氛。
值得注意的是,在課堂提問上,教師要盡可能地多提問幾名學生激發(fā)全班參與的熱情。也要在學生回答錯的情況下做恰當的處理,以免損傷學生學習的熱情與自尊心。在這時教師就要發(fā)揮自己的人格魅力來鼓勵和引導學生。
(二)分角色扮演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所學課文的內容以分角色扮演的方式來進行教學。教師提供相應的場景,讓學生模擬真實的場景進行交際會話,時間的長短可由教師來把握,以此來營造一個和諧的,引人入勝的教學氛圍。
這種分角色的方法可以演繹成多種方式。
1.以戲劇表演的方式來識記所學語言。
在高中階段學習課文《百萬英鎊》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上課的時間讓學生分角色扮演劇中的人物。在有條件的基礎上,盡可能地提供真實的道具來進行表演。這樣參與的學生就能牢記所扮演角色的臺詞。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的識記能力也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地道的英語表達方式。但這種活動所存在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參與的人數少,這樣往往造成參與的學生有收獲而沒有參與的學生只能做看客收獲較小甚至沒有收獲。
2. 另一種角色扮演的方式就是表演。這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簡單的場景。既可以制作小卡片也可以在黑板上畫出場景,以虛擬的場景來代替。
拿學習家庭里的基本用品及食物的說法來說。教師先在黑板上畫出房子來,里面擺放一些電器和食品的位置,再將提前準備好的卡片,上有圖案和英文單詞,發(fā)給幾名同學。把教室當成家,按照黑板上物品的位置,馬上對號入座,并做出相應的動作。如拿到電視機圖片的同學擺出電視的造型;拿到桔子圖片的同學擺出桔子的造型。再由其他的同學用英文來猜表演的是什么物品。這種表演方式參與的人數多,同時也容易造成課堂混亂,教師無法維持正常的課堂。
這種分角色的交互式教學方式目的在于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語境,從而達到語言實踐的目的。
(三) 分組教學
在英語課堂中,這種互動式教學的方式隨處可見。分組教學作為一種重要的課堂教學形式,也正受到越來越多教育者的關注。
分組教學中,教師可以事先根據學生的學習程度和興趣,安排不同的小組,再布置任務。這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會因為人物太難無法參與,或簡單不屑參與,分組教學使學生成為中心,真正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使他們成為英語課堂的真正的積極參與者。分組教學較前兩種交互式教學的優(yōu)點在于增加了學生交流的機會,分組的方式也比較靈活。教師既可以根據人數,也可根據學習程度和所學內容進行分組。
如在學習“What’s your/his/her name?”句型的時候,教師可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組內的同學之間先互相用該句型提問再組與組之間相互提問。
但這種方式也存在相應的問題。如有些學生不能參與到活動中,也有的學生在活動中習慣用中文進行交流等。因此,該種方式對教師的要求高。教師除了要布置任務和課堂分組外也要有遇到問題能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小結
教學本身是個雙向活動,教師在引導學生探求知識的過程中起著助推的作用,沒有教師的引導,學生的學習就會失去方向,但教師也不可唯我獨尊,搞一言堂,這是因為教師的思維能力也不是超前的。而交互式教學正是整合了教師和學生雙方的努力,以此來喚醒學生的主體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及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盡管每種交互式教學方式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但只要經過師生雙方不斷的努力和嘗試,一定會取得相應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曹葉秋,李廷裕,王曉娜.交互式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7(12)
[2] 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3] H. Douglas Brown,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languag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 [M]. 北京: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
[4] 倪華英.英語課堂中的分組教學[J]. 滄州師范??茖W習學報,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