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金融產業發展范文

        金融產業發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金融產業發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金融產業發展

        第1篇:金融產業發展范文

        一、金融支持有色金屬產業發展情況

        1.金融總量支持大增。截止2011年6月末,郴州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082.32億元,同比增長21.91%,增幅同比提高3.8個百分點,比去年末提高3.19個百分點,剔除季節因素后月環比折年增長27.07%,保持較快增長勢頭。全市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433.57億元,同比增長25.14%;剔除季節因素后月環比折年增長率達到71.81%。2011年上半年新增各項存款134.82億元,同比多增47.08億元,增長53.66%。新增各項貸款61.52億元,同比多增30.82億元,增長100.41%。各項存款余額居全省第4位,各項貸款余額居全省第7位,新增貸款居全省第2位,新增貸款增幅居全省第1位。上半年,全市社會融資規模累計達119.9億元,同比增長 3.7%。其中市內銀行61.5億元、外埠銀行5.9億元、住房公積金3.8億元、集合資金信托計劃2.5億元、小額貸款公司放貸6.5億元、BT合同融資29.7億元、私募股權3.1億元、企業債券6億元、租賃融資0.9億元。金融總量的大幅增長,為我市的有色金屬產業發展提供了必要的資金。

        2.金融政策支持突出。郴州市為大力發展的有色金屬產業,在政策、發展規劃、園區建設等方面給予了優先支持。一是政策支持。2007年5月湖南省正式提出“湘南大開發”戰略,2009年5月湖南省委、省政府下發《關于支持郴州市承接產業轉移先行先試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措施》涉及11個方面共34項政策措施,包括財政支持、金融服務和融資渠道、產業布局、交通建設等。郴州市緊抓34條先行先試政策重大契機,充分利用政策支持,制定了《湖南郴州有色金屬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2011-2015),充分發揮有色金屬資源優勢,通過引進與吸收外來資金和技術,吸引有色金屬龍頭企業集聚郴州,做大做強有色金屬產業。二是支持工業園區建設。郴州市現有10個省級產業園區中有6個產業園區的主導產業包含有色金屬采選、冶煉及深加工,其中郴州有色金屬產業園,重點發展鎢、鉬、鉍、錫等有色金屬深加工產品,2010年有色金屬總產值大38.5億元,占園區總產值比重的73%;湖南省永興經濟開發區以金、銀等稀貴金屬冶煉為主,2010年有色金屬總產值達43.7億元,占園區總產值比重的99.5%。三是政府規制取得成效。近年來,對于有色金屬產業無序發展局面,郴州市全面落實國家和湖南省對礦產資源的宏觀調控措施,積極實行以整促改、以整促管,堅持依法辦礦、依法管礦,實施國家、省、市三級規劃礦區管理制度和“三區”管理制度,取得明顯成效,初步扭轉了鎢、錫、鉍等優勢金屬礦產過量開采的狀況,走向了有色金屬產業有序發展。

        3.信貸投放向有色金屬產業傾斜。郴州是一個典型的資源型城市,郴州工業主要是在資源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受到當地政府的大力扶持,成為銀行信貸投放的主要領域。2010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對采礦和制造業(其中有色金屬產業占一半以上)的貸款余額達到54.77億元,同比增長38.62%,占全市貸款總額的14.7%,全年新增15.26億元,占全市新增貸款的25.02%,其中向郴州鉆石鎢、金貴銀業、宇騰化工、柿竹園等大中型有色金屬企業累計發放貸款近7億元。金融機構對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的貸款余額達到63.91億元,全年新增9.18億元,占新增額的10.6%。

        4.根據產業特色創新金融產品。金融機構立足有色金屬產業特色,創新金融產品,進一步加大了金融對有色金屬產業的支持力度。一是金融機構對有色金屬產業創新開辦了貴金屬質押、倉單、貨權、貿易融資等金融品種。2009年重點在永興、資興開展了有色金屬倉儲質押貸款,較好地滿足了冶煉產業對資金需求“短、頻、快”的特點,解決了冶煉產業資金需求量大與融資渠道窄的矛盾,截止2010年底,永興縣累計發放倉儲貴金屬質押貸款4.12億元,為企業創造了約6000萬元的利潤。二是率先在全省出臺《鼓勵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發展的若干意見》(郴政辦發〔2010〕6號),引進私募股權實現一級融資達11.3億元。三是南方稀貴金屬交易所正式落戶郴州,項目注冊資本5000萬,首期投資2.6億元,有力促進了金融與產業的融合。四是國有商業銀行開辟了各種貿易融資渠道,其中市工商銀行累計為企業貿易融資額達到8.9億元。五是推出了中小企業聯貸聯保業務。2010年金融機構對中小型有色金屬企業的貸款余額為36.65億元,比年初增加10.23億元。六是各類小額貸款公司累計發放貸款4.7億元;9家中小企業擔保公司累計擔保3724筆,擔保金額為29億元,在保金額14.6億元,其中發放的大部分是有色金屬企業。

        二、金融支持有色金屬產業發展的制約因素

        1.有色金屬產業布局不盡合理。郴州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不高,資源優勢還沒有完全轉變為產業優勢,這使得產業布局不盡合理,產業發展后勁不足。一是企業結構不合理,缺乏大型龍頭企業。郴州有色金屬及非金屬產業集中度低,專業化分工程度不高,重復建設嚴重,全市規模以上采礦及冶煉企業近700 家,但是大部分技術工藝落后,產業集中度低,產值過10億的有色金屬及非金屬企業目前還沒有。二是產品附加值低,產業結構不合理。郴州上游礦產原料及下游深加工能力偏小,特別是附加值高的產品深加工率過低,產業鏈延伸力度不夠。目前,全市有色金屬深加工產品占總產品的比例不足10%,產量較大的鉛、鋅、鉍、白銀等產品作為郴州有色金屬的主打產品,80%的原料需從外省購入或依賴進口,而下游的精深加工不足,90%以初級產品進入市場,產品附加值相當低。三是科研能力缺失。據調查,由于生產加工技術含量低,產品附加值低,轄內絕大多數規模以上企業,沒有穩定的科研隊伍,學者型高級工程師、技術員缺乏,生產加工主要沿襲傳統技藝和經驗,自我創新和研發能力不強,新產品研發動力不夠。

        2.新興產業發展滯后造成缺乏新的信貸增長點。郴州傳統產業比重偏高,但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滯后,2010年郴州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7.24%,雖比2000年提高了5.35個百分點,但所占比重不到GDP的10%,比重仍然嚴重偏低,比全省平均水平低5.1個百分點。2010年郴州高新區實現增加值僅為1.47

        億元,只相當于長沙的0.3%、株洲的0.7%、湘潭的1.9%、衡陽的3.3%。對于金融機構來說,調整和優化信貸結構,加強信貸資產與朝陽產業、優質客戶結合,既符合銀行的可持續發展要求,也符合國家支持和鼓勵新興產業發展需要。由于郴州新興產業發展滯后,信貸向新興產業傾斜的基礎不牢靠,導致銀行信貸結構優化調整步伐緩慢,轄內新興產業信貸增長也駐足不前,2010年末金融機構向鉆石鎢、強旺新金屬材料有限公司、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主要新興產業企業合計發放貸款1.96億元,占全市信貸投放的0.52%。

        3.產品缺乏定價權導致信貸支持弱化。郴州礦產資源中雖然有很多品種儲量及產量位居中國前列,比如鎢、鉍、鉬、白銀等,但出口主要以初級加工產品和原材料為主,在世界上缺乏定價權,議價能力較低,作為我市重要出口品種,2010年底鉍出口3853萬美元,白銀出口17968萬美元,石墨出口7559萬美元,由于受世界大宗商品市場波動影響明顯,風險不斷加劇,這對企業融資造成很大的不確定性,因而銀行對有色金屬及非金屬行業的貸款有敬而遠之的苗頭。2009年開辦的有色金屬質押貸款作為郴州金融創新的重要品種,在支持有色金屬走出金融危機影響過程中搶占了先機,2010年累計發放貸款4.12億元,較好的支持了有色金屬企業發展,但隨著歐債危機持續爆發,世界大宗商品市場受美元指數影響出現大幅波動,企業抗風險能力下降,被動性上升,銀行對這一新的貸款創新品種也采取了謹慎的態度,有色金屬質押貸款發展緩慢。2010年末貸款余額2.03億元,和6月份相比僅增加0.02億元,增長1.19%,和9月末相比減少了0.1億元,下降4.65%。

        4.多元化融資渠道尚未暢通。一是主要融資渠道靠銀行信貸。但現有的“兩高一資”產業和國家的產業政策相悖,和銀行的“綠色信貸”相悖。郴州采礦業及礦產品加工業作為“兩高一資”產業,在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形勢下,面臨著較大的經營風險,同時不符合銀行的信貸要求,金融支持的持續性可能會受影響。二是資本市場融資少。目前,郴州市有色金屬產業是郴州市的支柱產業,也有幾家企業如宇騰、金貴、雄風等正在上市培育,但還沒有一家上市融資,大多有色金屬企業由于達不到上市門檻只能“望股興嘆”。三是債券融資缺。我國債融券市場,尤其是公司債券市場發展滯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有色金屬企業發行債券融資的規模。四是基金融資未成規模。

        三、金融支持有色金屬產業發展的路徑選擇

        1.政府加大對有色金屬產業的指導,加快構建有色金屬產業集群。政府要加大對有色金屬產業的規劃指導,提高有色金屬產業發展的戰略地位,引進技術成熟、實力雄厚的戰略投資者,明確引導金融支持的目標和方向。根據郴州目前有色金屬產業情況,重點扶持有色金屬產業及以石墨為代表的非金屬產業集群,改變當前產業結構“小、散、亂”狀況。充分利用省委出臺的《關于支持郴州市承接產業轉移先行先試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重點支持有色金屬產業集群發展,實現金融資源與產業資源的有效對接,結合政府對產業集群的規劃,制定相應的金融支持規劃,滿足產業集群建設各階段的資金需求。

        2.加快推進傳統產業向精深加工延伸,拉長金融服務鏈。目前郴州采礦業和礦產品加工業大部分停留在原產品開采和初級產品加工,深加工企業相對缺乏。為此,應依托優勢資源,壯大深加工、精加工企業,不斷延伸產品附加值和產業鏈,著力發展集采礦、精加工、硬質合金產品生產于一體的生產加工企業。重點加快發展鎢、鉬、鉍、錫、鉛、鋅、白銀、石墨、螢石等礦產品產業鏈。金融機構在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的過程中,根據產業鏈不同位置企業的金融需求,搭建信貸供給與產業需求之間的信息平臺,開發適應產業鏈發展的多元化、多層次的信貸產品,積極介入項目的起步及發展階段,實現信貸供給與產業需求之間的對接。

        3.加快直接融資等多元化資金支持有色金屬產業發展,做大做強龍頭企業。把資本市場作為構建郴州現代產業體系重要的投融資平臺,為自主創新企業及成長性企業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持,促進郴州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對運行質量較好的重點培育企業要加快股份制改制步伐,加大企業上市力度。重點組織和推進我市金貴銀業、宇騰有色、雄風稀貴等優勢企業上市融資和發行債券,暢通資本市場的投融資渠道,促進企業新上深加工項目。加強有色金屬企業和深加工企業并購重組的協調和引導,形成采、選、深加工利用一條龍的綜合類企業,集中資源優勢,發揮規模效應,實現強強聯合,促進礦產品深加工產業集聚發展。鼓勵符合條件的有色企業龍頭企業通過債券市場發行各類債券類融資工具,募集生產經營所需資金,鼓勵經營業績好、資信優良的中小企業按市場化原則,發行中小企業集合債券,積極拓寬融資渠道,廣泛吸收社會資金。

        4.加快創新金融產品,建立銀、信、證、保相結合的多樣化的產品。一是推進知識產權、股權質押融資以及產業鏈融資等信貸產品創新。各金融機構要根據有色金屬企業的特點,積極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股權質押、文化創意產業版權質押等擔保方式創新,讓更多的企業分享銀行的服務。二是推出“投保貸”創新產品。各金融機構為有色金屬企業提供授信支持的同時,利用銀行的資源優勢向企業推薦優質的投資機構。三方協商后,銀行提供貸款融資,投資機構提供股權融資,這樣既解決了企業負債率過高不能融資的問題,也為企業引入有實力的戰略投資者,為企業提供了全面融資的方案,最終實現“三贏”。三是開展“信托+理財”的融資方式。各金融機構通過發行理財產品募集資金,然后委托信托公司對企業進行投資(信貸投資或權益投資)。信托理財產品既能實現對受政策扶持產業的支持,又有效規避了對于銀行股權投資的限制、對銀行信貸規模的限制等。信托融資可以涵蓋籌資轉貸、融資租賃、債務重組、收益權信托等相關金融產品,為分散的社會資金提供了較好的投資渠道,起到了連接資金供需方、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的功能。

        參考文獻:

        [1]談儒勇.中國金融發展和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J].經濟研究,1999,(10).

        [2]韓廷春.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基于中國的實證分析[J].經濟科學,2001,(3).

        第2篇:金融產業發展范文

        關鍵詞:文化產業;金融支持;陜西

        中圖分類號:G1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5-0-01

        陜西歷史文化遺產眾多,文化積淀厚重,旅游資源豐富。然而陜西的文化產業發展與文化資源大省的身份極不相稱。因此,在分析陜西文化產業投融資存在的問題基礎上,提出對策建議,對全面提升陜西文化產業層次與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陜西文化產業金融支持存在問題分析

        (一)陜西文化產業發展現狀

        2012年,陜西文化產業飛速發展,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500.4億元,比上年增長31.4%,占GDP比重達3.5% (數據來源:《2012年陜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十一五”時期,陜西文化產業投資年均增長7.7%左右,文化產業投資由2006年的70.1926億元,增加到2010年的92.6779億元,年均增長5.5億元。2010年陜西省文化產業基本建設投資92.6779億元。在投資構成中,藝術業、圖書館、群眾文化、藝術教育和文化市場經營機構、博物館投資仍然是文化產業投資的重點。陜西省以網絡文化服務、文化旅游休閑娛樂服務以及廣告、會展、服務為主要內容的新興文化產業迅速呈現多元化發展,使文化產業發展更具活力。

        (二)金融支持陜西文化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成為經濟運行中必不可少的資源配置工具。陜西要實現“文化強省”的建設目標,實現文化產業的跨越式發展,迫切需要突破資金的“瓶頸”約束。目前陜西文化產業金融支持的現狀不容樂觀,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文化產業融資渠道單一

        長期以來,陜西作為欠發達地區,經濟總量偏小,地方財政支持有限,政府對文化產業的資金投入嚴重不足,使得民營投資成本較高,外資由于文化市場準入機制的限制也較難進入,陜西激勵社會力量投資文化產業、參與文化活動的創新舉措和政策傾斜比較少,市場化的融資體系尚未完全形成,文化投資仍以政府投資為主,民間力量參與較少,沒有形成多元化的融資體系,投融資渠道過于單一。

        2.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發展力度不強

        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為產業發展提供著不竭的動力和血液。文化產業和其他產業一樣,其發展和成長離不開金融支持,否則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目前陜西省僅有陜西廣電網絡一家文化類企業上市公司,文化企業通過發行債券等方式融資尚屬于空白,金融機構信貸產品創新能力較弱,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發展陜西文化產業還有很多工作要做。目前陜西金融機構對文化產業信貸投放主要集中于基礎設施建設上,存在明顯的重基礎設施建設,輕企業日常經營特點,金融機構針對文化產業特點主動開展融資產品創新能力較弱,尤其缺乏針對無形資產抵質押的金融產品。

        二、陜西文化產業發展金融支持體系

        陜西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巨大的資金驅動,單純依靠政府投入既不符合陜西省的省情,也不符合產業發展的規律。因此,必須按照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要求,通過發揮市場機制的推動作用,形成多層次、多元化、多渠道的資金供給模式。以“市場運作為主、政府扶持為輔”,構建陜西文化產業發展的金融支持體系。

        (一)加強政府的投入和引導

        政府在文化產業金融支持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陜西文化產業要蓬勃發展,必須加強政府的投入和引導。政府應在文化產業發展起步階段,充分發揮示范效應,積極引導市場機構參與到文化產業投融資體系中,待文化產業市場機制成熟后,再進行市場化。在保證陜西省政府對文化產業財政支持的基礎上,建立文化產業發展專項基金,鼓勵符合條件的文化企業優先上市發行股票以及企業股份合作等途徑募集資金,實現文化產業融資形式的多元化,使政府投資與社會資本相互結合、相互補充,擴大陜西文化產業的金融支持力度。

        (二)創新融資模式

        1.產業鏈融資

        構建以文化產業為精髓的產業鏈發展模式,以傳統支柱產業為基礎,科技和文化創新為前端,引導大型核心企業為上下游擔保融資、并購重組融資,將企業融資需求嫁接到核心企業,從而間接支持文化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融資需求。

        2.租賃融資模式

        對文化企業來說,租賃融資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租賃融資門檻低,對承租企業過去的經營業績要求不高,考察重點不以以往的財務記錄為主,而是以現在的現金流量為主,一般以租賃物本身作為擔保,無需其他財產擔保,這對于文化企業而言尤為方便,還可改善承租人的財務狀況。陜西文化企業發展,政府應在稅收、財政、融資渠道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外,應加強融資租賃的扶持和宣傳力度,設立融資租賃信用機構,降低融資租賃信用風險。

        3.資產證券化模式

        利用資產證券化籌集到的資金能達到知識產權價值的75%,而一般的抵押貸款缺普遍低于65%。作為文化產業版權的著作權、專利權、特許經營權、商標權等無形資產為文化產業版權證券化提供了強有力的資產支持,從而將缺少流動性的文化產業版權使用費未來所產生的持續不斷資金流作為基礎資產,產權所有者作為資產證券化的發起人,通過結構重組在證券市場上交易,從而增強基礎資產的流動性,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率,使未來產生的現金流經過資產重組獲得證券市場流動的機會,在不增加負債的同時籌集更多的資金,而使版權得到有效利用。

        第3篇:金融產業發展范文

        文章從西部地區物流產業發展與金融支持現狀出發,從融資需求、金融管理需求、金融服務需求、金融信息需求及金融人才需求五方面說明西部地區物流產業發展需要金融支持,并在此基礎上提出西部地區物流產業發展的金融支持對策:完善物流企業的融資體制、建立與金融機構的合作機制、優化物流業發展的金融支持環境以及強化物流企業的軟實力建設。

        [關鍵詞]

        西部地區;物流產業;金融支持

        隨著現代化經濟社會的到來,物流產業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并逐漸成為現代社會經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僅如此,物流產業也是評價現代化經濟水平的重要標準,它與現代經濟生活中多種支柱性行業緊密聯系在一起,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這些行業的發展。從另一角度來看,物流產業的發展對于提高經濟發展水平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物流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產業的支持,而物流產業的發展也有助于金融產業的發展創新,二者聯系密切,互相依存。在西部地區政府的努力下,《西部地區現代服務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實施意見》于2011年正式頒布實施,提出要重點發展現代物流產業,這是發展現代服務業的重要任務。也正是因為如此,金融產業也必須創新、發展,這樣才能適應物流產業的發展,并為其提供重要的金融支持。

        一、金融發展與產業結構變化的理論分析

        從現代經濟整體來看,金融產業居于核心地位,是現代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金融行業屬于服務性行業,它以資本支持或發行金融產品的形式支持社會各個產業的發展,有利于社會不同產業的交叉、融合。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金融產業是現代經濟中的劑和催化劑。從另一角度來分析,社會不同產業的發展加大了金融需求,客觀上也刺激了金融產業的發展創新,二者互相促進。通常,金融通過不同的融資渠道對產業結構變化產生影響。融資渠道主要包括兩種:一是間接融資渠道;二是直接融資渠道。前者是對產業結構產生影響的主要渠道,指的是金融在信貸市場中發揮中介功能,在選擇金融機構的過程中優化產業結構。金融機構首先分析同一區域內不同產業的發展現狀以及未來發展趨勢,并對其進行有效評估,然后根據評估結果對不同產業結構實施相應的信貸政策,進而利用信貸政策的調節作用,使資金向發展前景良好的產業集中,這樣一來,不同產業就會表現出不同的發展速度,從而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金融機構還可以調節居民消費結構,并以此來推動當地重要產業的發展,擴大產業規模,加快產業技術更新換代的速度。

        二、西部地區物流業發展與金融支持現狀

        (一)物流業發展現狀西部地區蘊含豐富的自然資源,物流運輸總量很大。地理位置與資源優勢,促進了物流產業的發展。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西部地區的交通運輸業、電子商務業以及相關存儲行業都表現出較快的發展速度。西部地區2011年的總貨運量比上一年度上升了30個百分點,創下了19.7億噸的貨運總量。西部地區的交通運輸行業同樣得到較快的發展,從交通運輸條件上支持了物流產業的發展。隨著“十二五”計劃的實施,物流產業作為一項戰略性產業的地位被確立下來,西部地區物流產業面臨著巨大的發展機遇。盡管西部地區物流產業表現出較快的發展速度,也擁有其他地區無可比擬的優勢條件,但物流產業在發展過程中仍然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問題,限制了物流產業的發展,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1.物流產業的集中性較差。在產業市場理論中,恰當的產業集中度有助于解決市場競爭效率與規模化經營之間的矛盾,發達國家或地區已經證明了這一理論的正確性。在發達國家或地區中,越來越多的物流企業被重組或兼并,第三方物流中超過一半的企業都是如此。西部地區物流產業卻與之形成鮮明的對比,物流企業的集中化程度較低,特別是基礎能力,尚處于初級發展階段,非常不利于物流產業的健康發展。2.物流產業信息化水平不高。由于網絡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物流企業收集與處理信息的能力大大提高,與此同時,貨物存儲成本和運輸成本大幅降低,物流服務效率必然得到提升。根據這一點,現代化物流體系必須建立在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之上,即通過提高物流產業的信息化水平提高物流服務效率。西部地區物流信息化水平還停留在較低水平,不僅缺乏精通信息技術的優秀人才,而且物流專業軟件也相對不足。由此可見,西部地區需建立起全面覆蓋的物流信息網絡體系,才能更好地推動西部地區物流產業的發展。3.服務水平較低。通過分析西部地區物流現狀發現,第三方物流所占比例很小,企業物流占主要地位,也正是因為如此,西部地區物流服務比較單一,服務質量較差,高水平物流服務無法滿足物流需求。除此之外,物流設施的落后也是造成物流水平較低的主要原因。由于缺乏先進的物流設施,裝卸設備以及運輸設備也處于緊缺狀態,造成整個物流運輸成本的增加。西部地區不同部門、企業之間很少進行有效溝通,這也客觀上造成物流服務水平低下的局面。相比東部地區企業,西部地區企業規模偏小,企業設備相對落后,再加上不同行業之間基本不交流,很難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物流產業很難實現快速發展。4.運營方式單一,有待及時更新。隨著現代化社會的到來,人們邁入個性化發展時期。在這一時期,人們不但對商品的需求日益多樣化,而且對服務的需求也越來越表現出多樣化特征,因此,必須及時優化物流產業服務,以便適應人們日益增長的物流服務需求。5.專業化物流人才緊缺。對任何產業來說,人力資源都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物流產業同樣如此。我國物流產業出現時間晚于西方發達國家,專業化人才處于緊缺狀態,而西部地區更為嚴重,既需要大量專業化物流人才前來支持西部地區物流產業的發展,又需要在較短時間內建立起具有良好競爭合作意識的物流團隊。6.物流網絡建設落后。西部地區盡管建立起相對完善的交通運輸體系,多種運輸方式并存,但迄今為止卻沒有建立起全面的綜合性物流網絡系統。當前西部地區主要進行交通運輸線路的建設工作,卻不重視建設物流節點。

        (二)金融支持現狀隨著經濟時代的到來,物流產業開始在經濟市場中嶄露頭角,并以大容量信息以及大范圍覆蓋面積等優勢條件不斷擴大在經濟市場中的影響力。如果沒有金融的支持和扶助,物流產業不可能實現如此快速的發展。西部地區物流產業的發展也是如此,金融機構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根據權威部門的相關數據,僅以2014年為例,金融機構投資于物流產業的總額度為543.44億元,其中有31.96億元用于購買先進的物流設備,435.93億元用于建設物流相關場所。2015年,金融機構投資于物流產業的資金額度迅速上升為1388億元,其中有10.45億元用于購買物流設備,建設物流場所所用資金為1136億元。根據這些數據可以發現,盡管金融機構不斷增加對物流產業的投資額度,但用于購買物流設備的資金所占比例卻逐年下降,相關部門以及負責人應該高度重視這一問題,如果持續減少用于購買物流設備的投資,勢必會對西部地區物流產業的發展產生影響。

        三、西部地區物流業發展的金融支持必要性

        (一)融資需求物流產業鏈條上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大量的資金,因此,物流產業屬于資本密集型產業。物流產業不僅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且投資周期長、投資風險大,企業很難憑借一己之力很好地完成物流產業鏈條上各個環節中的業務,因此,物流企業發展壯大的難度也大大增加。很明顯,物流企業必須通過融資渠道來滿足自身發展的需要。隨著“十二五”規劃的實施,西部地區越來越重視物流產業的發展,并從多個方面對其給予大力支持,金融產業的大力支持便充分證明了這一點。盡管金融產業對物流產業的扶持力度不斷增加,但與快速發展的物流產業相比,金融產業的支持力度仍然不夠,資金規模仍然停留在較小的水平,這使得物流產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資金的限制。

        (二)金融管理需求金融產業對物流產業的支持不單單體現在資金的籌集上,如果沒有妥善管理和運用所籌集的資金,金融產業的支持作用很難充分發揮出來,物流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也會成為“水中月”。在物流產業的發展過程中,其實有不少這樣的例子,有的企業盡管融資成功,但卻由于忽視資金管理而最終無法實現自身發展。因此,西部地區物流企業一方面要設法拓寬多種融資渠道,另一方面,要加強管理,充分發揮金融的支持作用。只有這樣,才能促進西部地區物流產業的發展,最終實現西部地區經濟的穩步提高。

        (三)金融服務需求物流產業在發展過程中會產生多種金融服務需求,如物流保險業務、外匯服務業務、資金結算業務等,因此,西部地區要大力提高金融服務水平,完善金融服務質量,滿足物流企業的金融服務需求。1.資金結算業務需求。隨著西部地區物流產業的發展,各種相關業務不斷出現,而且資金量也會相應增長。由于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金融機構要不斷完善資金結算業務,并擴大宣傳,使更多的企業了解電子支付工具。總之,西部地區金融機構應該集中力量優化資金結算業務體系,以滿足物流市場不斷增長的需要。2.物流保險體系需求。物流產業鏈條包括運輸、存儲、配送等多個環節,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不可能做到百分百規避風險,所以應該在發展物流產業的同時,積極開展物流保險業務,保證物流產業的發展。3.外匯服務需求。由于西部地區不斷落實對外開放政策,對外貿易量不斷增加,同樣的道理,物流產業在發展中也促進了國際貿易量的增加,這就需要金融機構建立完善的外匯管理制度,積極開展外匯服務業務,提高外匯服務水平,為西部地區對外貿易的發展提供重要保障。4.中間業務需求。從整體來看,西部地區的物流服務比較落后,服務項目比較單一,中間業務基本在原地打轉,發展速度極為緩慢,但這也恰好說明物流產業中間服務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金融機構應針對物流產業的具體需要,不斷推廣物流中間業務,為物流企業提供更為個性化的金融服務,提高企業管理效率,提高企業利潤率,幫助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四)金融信息需求影響西部地區物流發展的因素包括物流產業發展需求與金融機構的支持難以實現有效結合。在這一因素的影響下,不僅金融機構的服務效率較低,物流企業也無法獲得充足的資金來支持自身發展,因此,物流企業必須與金融機構進行有效交流,使金融機構準確了解自己的金融需求。必須建立完善的溝通協調機制,消除金融機構與物流企業之間的溝通障礙,為二者的溝通和交流提供良好的信息平臺,使物流需求與金融服務實現完美結合。

        (五)金融人才需求物流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專業化物流金融人才的支持,但物流金融服務人才需求一直存在很大的缺口,這一狀況嚴重影響了西部地區物流產業的發展。西部地區金融機構不但要適當增加專業人才培養的投入,同時還要通過頒布實施相關措施來吸引更多的專業人才,以滿足不斷增加的物流金融人才需求。由于物流產業的專業化程度不斷提高,物流產業逐漸開始走向國際,西部地區必須重視金融人才的培養,以便適應飛速發展的物流產業。

        四、西部地區物流業發展的金融支持對策

        (一)完善物流企業的融資體制1.構建完善的財政扶持體系,頒布實施有效的融資政策。物流產業的發展提高了它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同時,它也在國民經濟增長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可是物流產業在發展過程中一直無法擺脫資金短缺的限制。為了徹底解決這一問題,政府應為物流產業的發展提供政策支持,如頒布稅收優惠政策、降低相關稅率等,力爭從政策上為物流產業的發展提供強大的支持。2.企業要不斷探索新的融資渠道,提升自身融資水平。物流企業應加強管理,將先進的管理模式應用于管理實踐中,提高資金管理水平。另外,企業要不斷探索新的融資渠道,如物流企業可以根據自身實力,通過發行債券或者股票的形式籌集資金。從政府角度來看,應該在政策中明確規定減少物流企業融資條件的限制,幫助物流企業提高自身融資水平。

        (二)建立與金融機構的合作機制1.重視與銀行的交流和溝通。由于大部分物流企業規模有限,無法通過直接融資渠道解決融資問題,因此,物流企業當前最主要的融資渠道仍然是從銀行貸款。企業要加強自身建設,尤其是設法提升自身信用等級,并及時與銀行進行交流,使銀行準確掌握自己的融資需求。顯然,物流企業必須與銀行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才能更好地解決自身融資問題,獲得銀行的貸款支持。從銀行角度來看,也要從物流市場的實際情況出發,針對物流企業研發金融產品,以便增加自身收益。2.與保險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實現雙贏。物流產業是高風險行業,因此,物流企業普遍具有強烈的保險需求。首先,對物流企業來說,可以從自身需要出發,與保險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通過風險控制,減少自身損失。其次,從保險公司來看,保險公司也要立足于物流企業的保險需求,積極研發針對性強的險種,以此提高自身實力。雙方只有加強溝通,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才有可能實現雙贏。

        (三)優化物流業發展的金融支持環境1.重視相關法制體系建設,推動物流市場的規范化發展。由于我國物流產業發展時間并不長,尚未建立完善的物流法制體系,整個物流市場仍然在法律缺失的條件下運行,因而物流產業在發展中出現了一些不規范行為。為此,不僅國家要重視物流法制體系建設,而且西部地區也要從區域內物流產業發展現狀出發,加快法制建設步伐,推動西部地區物流產業及早實現規范化發展。2.構建完善的風險預警機制,改善金融服務質量。盡管金融產業為物流產業的發展提供支持作用,但其中的風險同樣居高不下,如信用風險、法律風險、市場風險等。金融產業能否充分發揮自身對物流產業的促進作用主要在于金融機構自身能否及時察覺風險,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基于此,必須構建起健全的風險預警機制,以便準確認識風險、控制風險,從而改善金融服務質量,最終實現物流產業的健康發展。

        (四)加強物流企業的軟實力建設1.重視人才培養,吸引外來優秀人才。從當前來看,同時具有金融知識和物流知識的綜合性人才在數量上無法滿足西部地區物流產業的發展,嚴重阻礙了物流產業的發展。物流產業的快速發展,綜合性人才的緊缺程度不斷加深。一方面,要加強綜合性人才的培養;另一方面,要積極引進外來優秀人才,做好人才儲備工作,以便滿足物流產業發展的人才需求。2.將先進管理模式應用于實踐,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由于西部地區物流產業發展過快,物流企業管理模式的落后性逐漸凸顯出來,越來越不適應物流產業發展的需要。因此,物流企業應開拓思維,以積極的態度學習發達國家和地區的運營管理經驗,并在管理實踐中應用先進的管理模式,以便提升自身競爭實力,從而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

        [參考文獻]

        [1]高新才,咸春林.西部地區發展開放型經濟的金融支持體系研究[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110-114.

        [2]任少軍.西部資源型城市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金融支持研究——以陜北地區為例[J].西部金融,2008,(12):3-4.

        [3]唐昭霞.新形勢下西部物流產業集群發展問題的研究[J].中國商貿,2011,(30):105-108.

        [4]吳凡.西部地區物流產業發展水平實證研究[J].中國市場,2015,(20):23-24.

        第4篇:金融產業發展范文

        關鍵詞:金融危機 文化產業 影響 發展形勢

        [中圖分類號]GO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4-7069(2011)-02-0067-01

        中國文化產業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有多嚴重?金融危機對于文化產業的發展到底是挑戰還是機遇?金融危機后我國文化產業又該何去何從?考慮這些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金融危機對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主要影響

        金融危機的爆發涉及到了各行各業。通過各方的調查數據顯示,文化產業的發展也因此受到了影響,同時在文化產業內不同的行業受到的影響也不相同。具體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文化市場總體發展形勢不容樂觀。我國文化產業起步較晚,力量尚不夠強大,不能抵擋金融危機的影響。文化產業的發展又受到各種因索的影響。比如企業頻繁的裁員,停工等。在金融危機中以出工加工為主的生產企業訂單量大幅度減少,消費量和消費人數也急劇下降,另外出現部分惡性競爭的情況。受國內外經濟疲軟的影響,企業的信心也受到很大的打擊。

        (二)文化產業不同的領域所受的沖擊程度不同。根據調查顯示,高端文化產業和出口產業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最大。高端文化市場低迷,文化企業舉步維艱。例如報紙行業,話劇藝術,民俗風情表演,紙媒廣告等等營業額大幅度下降。因為這些領域的消費者多來自國外。消費者的消費能力下降了。另外網吧,音像店等受到的影響較少。這個主要是因為消費者洽談業務少了,也因為心里恐慌等因素而減少了娛樂事項。

        (三)部分文化產業呈現了復蘇狀態。在政府的調控和指導下,一些行業開始度過難關。娛樂行業通過加強內部整頓,減少成本,加強管理等方式拉動營業增長額。同時消費者恐慌心理的減少也促成了娛樂業的發展。另外,通過政府針對性的扶持,人們接受職業教育,技能培訓等,或者自主創業或者重新上崗,使部分文化產業里現復蘇狀態。

        二、文化產業的發展面臨的機遇

        (一)國家宏觀調控中的機遇。為應對金融危機。中央提出了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等發展策略,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松的貨幣政策來拉動內需,刺激消費。經濟的復蘇和發展也將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條件。

        (二)產業結構轉變中的機遇。金融危機刺激我國產業結構發生改變,文化產業作為新興的服務行業將迎來發展的契機。國家投入大量資金刺激消費,老百姓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欲望被提升,也就擴大了文化產業市場的發展空間。

        (三)政府重新定位中的機遇。在金融危機中,政府發揮了積極的主導作用。提供資金,促進消費,化解危機,在金融危機中,政府,提高了執政能力和服務意識,積極轉變成了服務型政府。文化企業應對危機的信心大增,文化市場的發展有了更大的推動力量。

        三、文化產業發展的對策與意見

        (一)政府應加大對我國文化產業的扶持力度。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各種國家和品牌的產品紛紛進駐我國。尤其在目前金融危機下,我國表現出較強的消費能力,他們對國內市場更是虎視眈眈。首先政府和企業要積極合作,聯系實際,及時把握文化市場的變化,制定適合文化市場發展的政策。其次政府要注重對企業的引導和管理,鼓勵創新。再次政府應該規范文化產業市場,嚴厲打擊非法行為,積極扶持優秀產業,為文化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促進文化產業發展。

        (二)抓住機遇,盡快振興和發展文化產業。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世界經濟都很低迷,但是文化產業卻表現出相對獨特的生命力,如電影業等。也正是金融危機的出現迫使我國產業升級,進行結構優化和改造。第一,我們要充分認識文化產業的特色和價值,揚長避短,盡快將其建成我國的重要的經濟產業。第二,社會各界要提高認識改變觀念,重視文化產業,盡快提出文化產業的振興計劃,趁機發展有優勢的新型產業,如創意產業等,采取多種措施促進文化產業又好又快的發展。

        (三)大力培養和支持龍頭企業。優秀企業能帶動整個產業水平的提升,對推進文化產業的發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我們要以龍頭產業為突破口,以此發展文化產業。1.大力培養和支持實力雄厚的龍頭產業,來提高整個行業的水平和競爭力。2.建立規范和先進的產業基地,鼓勵企業創新,鼓勵技術自主研發。3.拉長文化產業鏈,積極發展文化衍生品,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

        國際金融危機對于文化產業的發展來說是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我們并不知道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和文化產業的影響到底有多大,但只要我們善于把握機遇,以科學的方法和態度來對待它,做最壞的打算,做最多的準備,我們的文化產業一定能走出危機,迎來發展的繁榮時期。

        參考文獻:

        [1]魏文彬,建設文化強省的戰略選擇[J],新湘評論2008(01).

        第5篇:金融產業發展范文

        一、金融助推傳統產業升級換代

        從國際范圍來看,制造業繼續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梯度轉移,新一輪的產業分工和產業轉移為發展中國家加快工業化進程、升級產業結構提供了機遇。國內一直存在的產業結構失衡也迫使我們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經濟發展到這個階段,產業的換代升級成為必然,“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要“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節能減排,防治污染,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

        國際上,金融助推產業調整升級的成功例子有許多,韓國在這方面有好的經驗。20世紀70年代,韓國確立了鋼鐵、汽車等十大戰略產業,政府通過直接控制金融業進行籌資。80年代以后,韓國確立了“科技立國”的戰略,重點發展電子和電器工業,政府通過利率和稅收優惠等方式,引導銀行和民間資本加大對高技術產業的支持。進入21世紀,盧武鉉總統提出“第二次科技立國”,包括利用銀行業在內的多渠道資金,組織成立了科技種子基金、風險投資基金等,為實現自主創新構建了有力的金融支持平臺。縱觀韓國產業升級換代的整個歷程,在這么短的時間能成功實現三次轉型升級,產業結構由高能耗高污染到高科技低排放,金融服務和創新的及時跟進至關重要。一般來說,傳統產業是相對于信息產業、新材料產業等新興工業而言的,主要包括鋼鐵、煤炭、電力、建筑、汽車、紡織、輕工、造船等工業。“十二五”時期,中國傳統產業的綠色改造還非常艱巨,其關鍵是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理念指導下,依靠技術進步,在提高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水平和產品質量的同時,節約資源和能源,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產業的升級換代主要包括:鋼鐵、有色金屬、建材、化工等傳統流程工業中的節能減排、清潔生產、鏈接技術;機械制造、裝備制造、交通工具制造、電子產品制造中的產品生態設計、節約制造以及廢舊機電產品的再制造。還包括建筑的節能改造、新型建筑的生態設計和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等等。在這一過程中,中國金融業需要順應傳統產業換代升級的需求,提升金融服務的層次和功能,實現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的良性互動,從以下幾個方面起到支持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作用。

        一是對傳統產業中的企業進行技術升級改造提供資金支持。使信貸資金向結構調整、自主創新、節能環保、循環經濟等領域傾斜。同時對“兩高一剩”產業建立行業準入門檻,設立環保評判標準和細則,以便提高綠色信貸的操作性。對不符合綠色貸款標準的企業予以“一票否決”。針對傳統產業升級改造過程中對技術依賴較高、資金需求大、可用抵押物少的特點,金融機構應積極創新貸款抵押方式,以技術專利、升級設備、存貨、應收賬款等作為傳統產業升級改造貸款抵押物,開拓試行多家企業聯保貸款模式。

        二是針對傳統產業升級改造過程中需要采購大量設備的特點提供金融租賃服務。金融租賃是國外節能服務公司經常采用的融資模式和商務模式,既能有效地降低節能服務公司的資金負債率,又利于界定項目資產的歸屬。“十一五”期間一批金融租賃公司積極探索和嘗試與節能服務公司合作節能項目的租賃業務,在建筑和工業領域都形成了成功案例,初步顯現了金融租賃對節能服務市場的特殊功能。金融租賃在“十二五”期間有望成為節能服務行業的主要融資方法之一。

        三是針對傳統產業升級換代初期風險大、不確定性強的特點拓寬企業股權融資渠道。隨著節能服務公司治理結構的不斷完善、核心競爭能力日益展現,獲得風險投資和進入資本市場融資將成為新的熱點。因此,資本市場需要建立和完善制止高能耗、高污染企業上市融資和再融資的體制與機制。通過立法明確證券發行和上市保薦機構的相關責任,并設立問責機制。

        四是針對農業產業化加大三農的融資規模。發展現代農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也是綠色經濟的重要內容。中國農村經濟經歷了否定之否定和螺旋式上升的多個發展階段。為了盡快改變國家的二元經濟結構并向兩型社會過渡,農業生產走集約式、產業化和園區化的道路勢在必行。因此,在社會主義市場機制條件下,農業生產將逐步改變分散的、個體的生產方式,在更高的層次上向集體生產方式復歸。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私人農場和“公司+農戶”等農業產業化模式,實現農業產業的轉型升級,帶動農民創業增收;其中的關鍵要義是節能環保、生產高效和產品符合健康的要求。為此,金融機構應當想方設法,借助土地流轉等制度平臺創新農村金融產品,將信貸、保險、信托、擔保、租賃和新型中間業務等金融工具以不同的方式組合在一起,服務于農業產業的轉型升級,對安全、綠色和低碳的農產品生產及其深度開發提供再融資傾斜。

        二、綠色產業發展的金融支持

        除了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綠色產業的發展也是關系到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的核心內容。“十二五”時期,中國政府已經將節能減排和低碳經濟作為國家發展戰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強調“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從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加強資源節約和管理、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大環境保護力度、促進生態保護和修復以及加強水利和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六個方面謀劃“十二五”時期中國的綠色發展。“十一五”期間,中國綠色產業取得了很大發展;在針對國際金融危機推出的4萬億投資計劃中,有2100億投向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工程,帶動全社會2萬億的投資。據預測,到2015年,綠色產業增加值將達5萬億元,相當于同期GDP的10%左右[3]。因此,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市場層面,中國綠色產業的發展都孕育著巨大的潛力。中國綠色產業的起步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1984年,中國環境保護工業協會成立,當時全國有近1000家生產環保設備的工廠。1988年,國務委員宋健提出了發展環保產業的問題,環保產業替代了環保工業,也成為了綠色產業的前身。90年代以來,環保產業的發展重點從以環保機械裝備為核心向環境產品、環境服務和環境建設多領域、全方位方向發展。2009年,全國環境污染治理投資總額達4525億元,比2005年增長89.5%;環境污染治理投資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1.30%提高到2009年的1.33%。“十二五”期間,中國綠色產業的發展主要集中在污水處理領域、大氣污染治理領域、固體廢物處理領域以及噪聲與振動控制行業、環境監測儀器行業等其他相關產業。綠色產業的發展,包含大量新技術的開發和運用,具有高投入、高風險、高回報的特征。比如,環保節能產業投入大,投資回收期較長,傳統的信貸審核方式難以滿足環保節能產業的信貸需求。因此,金融支持綠色產業的發展,必須以金融創新作為驅動力。

        首先,加大對綠色產業的投資力度。發展綠色創業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鼓勵保險公司、社保基金、企業年金等機構投資者加大對綠色產業的投資力度。加快綠色產業風險投資的發展,引導風險投資與發展綠色產業所需要的科技資源相對接,將是否推動綠色產業發展納入國有風險投資基金的考核,出臺政策鼓勵社保、保險等長期資金利用風險投資渠道進入綠色產業。

        其次,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以支持綠色產業。根據綠色產業的特點不斷修訂創業板的新股發行條件,推動綠色資源類企業和項目發行債券、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等直接融資產品。銀行可通過發行綠色金融債券吸收大量中長期穩定資金,再以貸款或其他金融工具投資于一些周期長、規模大的以循環經濟模式運營的環保型產業或生態工程項目;既可以解決環保型企業資金的不足,也可以優化其資產結構。

        再次,金融機構積極參與市政公用綠色產業市場化改革。積極為BOT、BT、TOT等多種建設經營模式的綠色公用項目提供融資。該類建設經營模式大多牽涉到企業與政府間對項目的建設、運營和移交等方面,具有政府補貼或政府擔保等特點,能夠將企業的經營實力與政府的社會管理經驗、政府的聲譽有機地結合起來。金融機構對該類綠色項目發放貸款風險低,收益穩定。

        最后,充分發揮金融機構的綠色金融服務功能。鼓勵大型商業銀行加強對綠色產業的服務力度,建立能專門為綠色產業服務的專業性中小金融服務機構,激勵擔保機構為綠色產業的信貸進行擔保,加快保險創新力度,推出針對綠色產業的專項保險產品等。我們應該看到,綠色產業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以各種方式與傳統產業伴生成長。有可能是傳統行業作為新興產業供應鏈的一部分,嵌入新興產業內部,如傳統的玻璃制造業為光伏行業提供太陽能電池的玻璃基板。也有可能是傳統產業為新興產業提供依托,如傳統的物流業對電子商務的支持。還有可能是傳統產業憑借資金、銷售網絡的優勢,搭建運營平臺,使新興產業與消費者實現對接,主導新興產業的發展,如國家電網籌建的全國汽車充電站網絡,就是對電動汽車行業的極大支撐。因此,走“新舊結合”的發展路徑,也需要金融創新的支持。可以嘗試研發嵌入期權等資本市場工具的信貸產品;可以與風險投資等直接投資機構合作開展業務;還可以與保險業合作,通過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等專項保險,創新風險分擔和損失賠償機制。可以說,技術創新和金融創新是支撐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的兩個輪子,兩者缺一不可。

        三、構建適合中國特色的碳金融交易市場

        作為金融支持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和綠色產業發展的重要工作平臺,建立碳金融交易市場是中國金融業發展的緊迫任務。碳排放不斷增加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根據計算,人類每年只能向大氣中排放不超過361億噸當量的二氧化碳,目前全球排放量已接近這個數值。中國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也付出了很大資源和環境代價。據統計,中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是美國的5.5倍、日本的11倍、韓國的4.3倍。中國的人均資源擁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消耗量卻遠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由于各種原因,中國在“十一五”期間沒有能完成碳排放目標。可以說,我們正以歷史上最脆弱的生態環境,負擔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經濟活動。降低能耗、發展低碳經濟刻不容緩。2009年底,中國政府宣布了碳減排的目標:在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到45%[4]。“十二五”規劃綱要將單位GDP碳排放降低目標定為17%[5],這已成為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約束性指標。中國的碳交易市場將有很大的發展前景,這主要是由于中國的減排潛力巨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能源需求和工業化發展可能導致較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另一方面,中國具有大量可再生能源,以清潔能源替代傳統能源,從而減少溫室氣體和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應當從平臺搭建、定價權掌握和碳金融服務供應鏈的建立三個方面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碳金融交易市場。

        第一,碳金融平臺的統一搭建。碳金融交易平臺是發展碳金融的基礎。目前碳金融交易平臺已經在全球范圍內廣泛建立。例如歐洲氣候交易所、芝加哥氣候交易所、芝加哥氣候期貨交易所等。目前,已經有100多個商業組織在歐洲氣候交易所注冊成為會員,進行碳金融工具合約的交易。其中包括瑞銀集團、摩根士丹利等國際著名投資銀行。芝加哥氣候交易所擁有比較完備的碳金融產品,既可以進行碳信用現貨交易,也可以進行碳期貨交易。中國已經有北京環境交易所、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和天津排放權交易所,在地方各省市也都有區域性清潔發展機制項目(CDM項目)交易中心。中國應在該類交易所的基礎上建立統一的碳金融交易體系,打造有規模、有品牌并在國際上有影響的標準化碳交易平臺。

        第二,碳金融國際定價權的掌握。近年來,中國已經成為國際清潔發展機制市場的主要供應方。中國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產生的核證減排量的成交量已占世界總成交量的80%左右。但是另外一方面,中國目前尚處于整個碳交易產業鏈的最底端,沒有定價權,不得不接受國外碳交易機構設定的較低的碳價格。寶鋼股份與瑞士信貸國際集團和英國瑞碳有限公司簽署的“高爐煤氣發電碳減排購買協議”,出售二氧化碳減排量的價格不及國際市場交易價格的一半。“十二五”期間,中國要盡快建立碳排放權期貨交易市場,利用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以及套期保值功能來控制碳交易價格的定價權以及幫助中國企業規避碳金融交易價格市場波動風險。

        第三,碳金融服務供應鏈的建立。中國應建立起以商業銀行、投資銀行及保險公司等低碳金融創新主體為基礎,評級公司、咨詢公司、法律機構、擔保公司、碳經紀商、碳資產管理公司為重要參與者的碳金融服務供應鏈。碳金融是適應從高碳經濟向低碳經濟轉型的一個重要機制創新,而碳金融及碳交易以清潔發展機制項目開發為主。目前,歐洲的中間商大多是基金公司或銀行,美國芝加哥氣候交易所3/4的會員是金融機構。對銀行業金融機構來說,服務低碳經濟可謂商機無限。今后幾年內,中國可結合中國到2020年的總體碳減排目標,從信貸和中間業務等方面,進行積極的金融創新探索。在信貸方面,可以優先對承諾減排達標的企業(包括中小企業和小微企業)進行融資,允許用排放權減排額作為抵押進行融資;在中間業務方面,鼓勵金融機構推出融資租賃、保理、信用證、信托類碳金融產品,推行碳資產證券化,活躍碳交易市場。另外,還可以提供基于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的融資配套掉期服務,用未來碳交易現金流進行貼現,滿足了企業的融資需求。

        第6篇:金融產業發展范文

        關鍵詞戰略性新興產業;金融支持;面板數據模型

        中圖分類號F276.44;F832文獻標識碼A

        1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金融支持

        及金融支持指標的選取

        目前,戰略性新興產業被政產學研企各界廣泛關注.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出現絕非是歷史的偶然,如何評價其發展水平,不能只用簡單的產業產值、增加值等作為依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歷程較為短暫,發掘其整體的綜合效益以及影響力需要一個較長的觀察時間.現在國內外還沒有一套公認的、普遍接受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評價指標體系\[1,2\],由于本文研究重點不在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水平的評價,因此評價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指標的內容只是簡要地分析.本文研究重點是我國金融市場、金融環境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支持,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新興性決定了其發展水平指標只能簡單化,無法挖掘過多的評價指標,因此本文依然選擇傳統的指標對產業發展水平進行描述.傳統的產業評價指標主要包含產業產值、增加值、利潤值以及科研指標等,但戰略性新興產業所處的階段還是初創期,其自身的條件決定了產業增加值、利潤以及科研投入的約束,因此這些指標不能很好地描述其真實的發展現狀.產業產值所涉及的內容卻不需要過多地考慮產業的發展階段,另外,產業產值更能體現目前的金融環境下企業迅速擴張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充分說明了金融市場促進企業迅速增加產業規模和發展產業的能力,因為初創期的產業其資金除了自身較少的自有資本外,基本上來源于不同的金融市場.因此本文選擇產業產值(記為IGDP)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描述指標.

        傳統意義上的金融支持主要指證券市場和銀行資本市場的支持,但隨著經濟的發展,金融市場也同樣與時俱進,針對不同的經濟需求開創了不同的專業范圍.對于金融市場發展指標的構建,Goldsmith提出金融相關率(Financial Interrelations Ratio,即FIR)指標,FIR指標是全部金融資產價值與全部實物資產價值之比,是一個描述金融發展的綜合指標\[3\].King 和Levine運用四個指標描述金融發展,即LLY、BANK、PRIVATE和PRIVY,它們分別體現的是金融深度、金融機構、通過金融體系分配國內資產情況以及金融體系配置私人企業信貸資源比率\[4\].陳暉將金融發展分為金融中介發展指標和金融市場發展指標,分別對其具體內容進行了深入分析,認為金融中介指標包含金融抑制、金融中介結構體系和金融深度三個子系統,而其金融市場主要考慮的是證券市場,包括市場規模、市場效率和市場國際化三個子系統\[5\].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初創期特性決定其融資能力有限,如何融資成為其發展的關鍵.在如此嚴峻的市場環境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融資途徑只剩下政府政策性支持、銀行貸款市場、證券市場以及我國新興崛起的風險投資基金.其中銀行貸款和證券融資是比較具有傳統意義的金融融資途徑,產業的發展初期所需資金的重要來源就是銀行貸款.我國證券市場正在逐步完善,已經完善的創業板市場給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了非常好的融資平臺.另外,目前正在籌建的新三板市場也正在逐步推廣,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高科技屬性決定其適合在新三板市場進行融資,其門檻相對于創業板而言更低.政策性支持在某種程度上屬于國家政策支持范疇,不應將其全部納入金融支持范疇,另外國家的政策支持有非經濟性質,不易衡量.風險投資對于戰略性新興產業是非常重要的融資渠道,但是作為一個不完善的市場來說,其作用尚未被發掘.一方面市場剛剛興起,作為風險投資基金的掌控者,勢必審慎投資,因此過多的考慮了風險權重,造成了戰略性新興產業低信用、高風險評級;另一方面,處于成長期的風險投資市場,其規模較小,還不能像證券市場和銀行貸款市場一樣滿足大量的資金需求.

        經濟數學第 30卷第1期

        吳艷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在選擇金融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考察指標時,經過反復考量,本文認為銀行貸款和證券市場是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資金需求的主要方面.因此在研究當中,選取了股市的證券融資指標和銀行貸款指標,研究銀行貸款和證券市場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資金支持機制以及融資效率.

        2面板數據模型及有關檢驗

        2.1面板數據模型

        面板數據(panel data)是關于變量y的N個不同對象在T個不同時期所觀察的二維結構數據,對于每個所觀察的數據記為yit,其中t表示T個觀察期,i表示N個不同對象.隨著經濟現象的變幻多端以及經濟理論研究的深入,運用傳統的數據模型來解決經濟問題、研究經濟規律和預測經濟趨勢會存在很大的誤差,面板數據由此應運而生.

        我國規劃了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這七個戰略性新興產業.不同產業具有不同的產業特征,因此只有選擇面板數據進行分析才能說明金融市場對七個產業的支持情況,才能更好地分析金融市場的支持效應.

        面板數據計量經濟模型是社會和經濟問題研究的重要模型,不僅可以建立靜態計量模型,還能建立動態計量模型\[6\].面板數據的靜態模型通常包含六種,即混合估計模型、固定效應模型、隨機效應模型、確定系數面板數據模型、隨機系數模型、平均數據模型.

        面板數據的一般形式為

        4.2面板數據模型選擇

        由于面板數據建模具有多樣性的特征,不僅要從不同的角度研究宏觀經濟帶來的影響,而且還要考慮微觀經濟體對面板數據所產生的信息影響.因此,在建立模型時需要從單個個體所產生的固定效應和隨機效應處罰,同時還要考慮不同個體經濟信息所累積的不同程度的影響系數.如果不進行模型的選擇,會對經濟問題的解釋和預測帶來極大困難和誤差.本文從經濟學角度出發,運用計量經濟學工具,對面板數據模型的固定效應和隨機效應、固定系數和變異系數進行檢驗,篩選出最佳的計量模型.

        1)固定效應與隨機效應檢驗

        由于面板數據模型分為個體固定效應和個體隨機效應模型,因此在進行實證分析之前需要對模型進行選擇,以便選擇最佳的實證分析模型,使得實證結果更加真實.為此建立隨機效應模型,得出Hansman檢驗結果,見表3.

        4.4結論與對策

        4.4.1 截距項效應

        從表5回歸的結果來看,七大產業構建的模型估計結果中,截距項都為負數,新材料產業為-16.788 7,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為-5.797 34,新能源產業為-13.437 7,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為-19.836 7,新能源汽車產業為-0.062 55,生物醫藥產業為-95.641,節能環保產業為-25.255 8.其中生物醫藥的幅度最大.

        截距項的負數效應在某種程度上說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金融支持.一方面,在沒有銀行存款和證券市場的資金支持下,產業的發展難以為繼.沒有外部主要資金來源,企業無法改善自己的生產技術、科研資金投入逐步減少,使得產品生產成本上升,產品更新換代滯后,長期停留原地,因此市場份額逐步被侵占.另一方面,戰略性新興產業是處于初創期,本身并沒有過多資金積累,企業的利潤要么被用于企業發展,要么沒有利潤.在初期沒有流動性資金作為日常開支,企業很難維持生產,因此,時間一長企業就將舉步維艱.其中生物醫藥產業最為嚴重,其原因主要來源于生物醫藥產業對科研的依賴性最強,如果缺少科研資金,藥品更新換代滯后將從市場上淘汰生物醫藥企業.

        4.4.2銀行貸款效應

        銀行貸款方面,目前只有新材料產業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銀行貸款增長系數為正數,分別為1.807 4和0.122 1.因此新材料產業而言,銀行貸款每增加1%,產業增長1.807 1%,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產值增長才0.122 1%.其他產業中,當產業銀行貸款融資增加1%時,新能源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生物醫藥產業、節能環保產業的產值分別下降了0.498 9%、0.222 9%、0.235 6%、2.289 2%、0.226 7%.其中生物醫藥產業的降幅最大.表5表明,隨著貸款規模的增加,貸款效應大部分為正,但是銀行貸款效用的變化不明顯,并沒有在規模增加的同時出現相應加強效果,與理論不一致.

        我國融資市場主要以銀行貸款為主,但是銀行貸款的要求也相對較高.傳統的銀行貸款只針對資歷較老、信用度較好的大企業,例如央企、國企.因此對于正在發展期或者是創業期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而言,獲得貸款的難度較大、成本太高.戰略性新興產業在需要融資的情況下,首先尋求的是銀行貸款,但新興企業規模小的特征決定了其融資能力弱,而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政策相當不完善,針對中小企業貸款政策少又不明確[8,9].因此一方面是企業難以獲得貸款,另一方面是在政策不清晰的情況下,銀行對風險的防范意識加強,增加貸款要求和提高利息,從而增加了企業負擔.同樣的,生物醫藥產業基本上是依托于某項生物技術或者專利而發展起來的產業,若缺少后續研究資金,一方面難以進行科學研究,無法突破技術障礙,另一方面減少了新產品問世的可能性.

        4.4.3股票融資效應

        相對于銀行貸款而言,股票市場融資給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更多的促進作用.七大產業在證券市場每增加1%的股票融資額,產業增值基本上大于1%.新材料產業增加1.348 8%,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增加1.260 5%,新能源產業增加1.945 6%、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增加2.178%,新能源汽車產業增加1.077 9%、生物醫藥產業增加7.628 2%,節能環保產業增加2.506 2%.其中生物醫藥的增幅最大.表5表明,隨著股票融資規模的增加,其作用效果為正,但是股票融資規模效用的變化不明顯,并沒有在規模增加的同時出現相應加強效果,與理論不一致.

        股票市場融資是發達國家企業選擇的最佳途徑,比如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其上市門檻較低,成就了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的IT企業,最著名的就是微軟、戴爾等.股票市場融資吸引企業的原因主要有四方面\[10\].一是企業上市融資可以融入大量資金,壯大企業實力;二是通過上市融資,可以改善企業的形象,進一步提高運營能力;三是在證券市場上融資,需要接受市場監督,有利于完善企業治理結構,從而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提高企業管理能力;四是企業成功上市融資,其成本較小,而接下來再融資的過程,其成本更小,不會像銀行貸款一樣要付利息,企業分紅只在有較多利潤剩余才進行,初創期可以避免.因此股票市場融資是企業最想采取的途徑,其對企業發展的支持作用最佳,特別是科研資金前期投入加大的產業,比如生物醫藥.但是對于我國股票市場的發展而言,其相對短暫的發展期導致很多機制不健全,不能發揮出完美的作用效果.

        參考文獻

        [1]張訓,周震虹.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選擇與評價及實證分析\[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0(12):62-67.

        \[2\]吳艷.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評價與選擇\[J\].科學學研究,2011(5):678-683.

        \[3\]W Raymond GOLDSMITH.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9.

        \[4\]R G KING, R LEVINE. Finance and growth: schumpeter might be right\[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3,91(1):1-32.

        \[5\]陳暉.金融發展問題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經濟學院,2008.

        \[6\]白仲林.面板數據的計量經濟分析\[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

        \[7\]高鐵梅.計量經濟分析方法與建模:Eviews應用及實例分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8\]賀正楚,張訓.我國金融服務業的產出效應\[J\].系統工程,2011,29(6): 33-38.

        第7篇:金融產業發展范文

        房地產市場的主要特點是:土地批租的國家壟斷性和稅費的統一性相當強;房地產投資大、周期長、潛在的風險多;資金積累的初始性和經濟效益比較高;房地產業的群體性、關聯性和區域性比較突出。

        一、房地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房價水平偏高、價格上漲過快

        2006年12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5.4%,漲幅比11月高0.2個百分點;環比上漲0.6%,北京、深圳更是房價上漲最快的城市,12月份兩城市漲幅達到兩位數,分別為10.4%和10.0%。

        (二)房地產供應結構不合理,畸形發展

        從2006年全國銷售商品房面積看,在我國三類住房(高檔商品住房―豪華型住房,商品住房,經濟適用房)中,90平方米以下只占20%,90到144平方米占53%,144平方米以上占27%。從銷售套數上看,90平方米以下占33%,90到144平方米占52%,144平方米以上占15%。政府為了首先滿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需要,提出了經濟適用房的概念和標準。從建設部拋出的方案看經濟適用房每戶90平方米的標準難以實現,因為在目前房產市場上,戶型偏大用房是一個突出的問題。一般需求是120平方米,這就導致90平方米的住房沒人買,房地產開發商對此項開發也按兵不動,從而致使120平方米以上大戶型的住房價高排隊買不到。這是由于房地產供應結構不合理所造成的矛盾所致。

        (三)房地產市場秩序混亂

        全國各地商品房庫存量居高不下,目前已高達近億平方米,特別是高檔商品房的空置率同比數字仍在不斷上升,造成極大的社會資源浪費;房地產資金投向層面不合理,普通商品房特別是經濟適用房的開發建設比例與我國現階段居民的收入層面相比,比例明顯偏低,導致城鎮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無法得到保障與滿足,這種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房地產開發過程中存在非法侵占、征用土地以及拖欠農民工資等現象仍然不斷發生,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房地產投資增長偏快、能源消耗過大,以至于引發鋼材、煤炭、水利、電力等原材料供應緊張。

        二、對促進我國房地產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轉變觀念、明確政府在房地產業發展中的地位和職責

        1.樹立房地產的二重性觀念。近期政府所采取的房地產業的調控政策效果不顯著,其原因是對土地和房地產的二重性認識不清,若只依靠住房的商品化,解決不了社會中低收入階層的住房基本保障問題。若只靠財政補貼,住房公積金也解決不了住房商品化市場的發展,滿足不了各階層對住房的需求。中國人民大學徐孟州教授和北京市建行谷祥總經理指出:“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房地產具有公共產品和商品的二重性。”房地產作為公共產品,政府應當低價和廉價地向中低收入者提供住房保障,也就是市場經濟下住房的社會保障問題,這部分住房不應當做商品,而應當用財政補貼和住房消費者出資的方法解決低收入者的住房問題。房地產作為商品,投放市場尊重價值規律進行公平競爭、增加收入、獲取利潤。由于二重性的這個觀點不明確,混淆了政府提供公共產品、公共服務的社會職能,與發展商品經濟反映商品市場――房地產市場的兩種職能作用,混淆了政府與社會保障、政府與市場、政府與廣大居民消費者、政府與房地產開發商之間的法律關系。

        2.樹立以人為本與社會和諧觀念。實現以人為本要求,應當在國民經濟發展的根本目標上,充分體現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在住房問題上,體現政府有責,人人有份,既能解決和滿足高收入者的住房要求,又能解決和滿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要求,在住房的資源配置達到公平合理,協調發展。構建和諧社會要求,應當把住房當作國計民生的基本要素看待,只有安居才能樂業,和諧社會要求政府給社會公眾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和居住條件,這其中也包括抑制過高的房價、以保證最基本的居住條件。

        3.從中國人多地少,資源有限的實際出發,正確引導住房消費。要與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社會目標結合起來。目前不少居民與開發商超越自身能力,貸款購房和盲目攀比、追求大、洋、豪趨勢。而有些人存在住房過多、過好、擠占社會資源的情況。要通過社會引導和國家宏觀調控政策,不斷調整和防止住房相差懸殊的情況。

        (二)從稅收的調控角度實行有輕有重、有獎有限的稅收政策

        我們在梳理和分析了近兩年出臺的有關房地產業稅收制度(包括二手房交易的營業稅、調整后的城鎮土地使用稅等)之后,認為這項政策是限制房地產交易的成分比較濃,并且有的也難以實行,建議要從根本上改革房地產稅收制度,如創造條件,初步開征社會保障稅、物業稅和遺產稅。而對現有的土地增值稅制度、城鎮土地使用稅制度、契稅制度、營業稅制度、印花稅制度、城市維護建設稅等要在認定他們的屬性的基礎上充分挖掘他的作用。但我們認為稅收對房地產的調控作用也不是萬能的。他必須與價值規律、價格政策、財政補貼、財經政策相配套,同時我們認為加強房地產稅征管力度,做到應收盡收也是很重要的。譬如對房地產開發企業征收的土地增值稅由過去實行的“先予預征后清算”的辦法,改為“限期結算清繳”的方法。這就有力地加強了對房地產開發商的稅收征管力度,以及對房地產業從開發到銷售全過程的的調控作用。

        (三)開辟多渠道的房地產市場的資金來源,實行有區別的房地產信貸制度

        針對目前房地產經營融資渠道單一,房地產業對營業銀行的過分依賴和風險加大的情況,我們認為從住房的二重性的基本觀點出發,應當適度發展房地產資本市場,適度實行信托投資,適度劃分銀行信貸結構和適度發展個人住房儲蓄,合理使用住房公積金制度,以及逐年加大和嚴格掌握政府對住房的財政補貼。對個人住房的資金來源仍然主要依靠個人收入中住房消費與投資部分和住房公積金,以及住房儲蓄與貸款。強化社會信用制度。預防房地產業的發展而帶來的金融風險。住房信用貸款的形式可以是封閉式的,也可以是非封閉式的。但封閉式的形式比較成功。

        (四)大力完善房地產業的法律制度體系

        針對目前我國尚無一部對房地產開發、經營動作過程以及房地產業開發企業的行為作出規范的法律狀況,以及涉及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的法律條文不僅數量少、體系不健全,而政府也往往只是運用某些政策措施、行政手段、臨時辦法對房地產進行調整,而缺乏系統的法律規范和約束。例如,商業銀行中的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業務已經開展多年,在對貸款對象的審查程序上不僅要求銀行自身進行審查,還委托了某些中介機構、如律師事務所、資產評估事務所進行審查,不可謂不嚴格,但事實證明這類審查流于形式的仍然為數不少,實踐中房地產按揭貸款欺詐案件在數量上大幅上升,商業銀行自身的規定根本沒有起到為其規避金融風險的目的。顯然,以規范性的法律加以約束和調整,強調嚴格的法律責任,才有可能使商業銀行金融風險的概率降低。房地產開發、經營中的土地交易、資金投向缺乏法律的規范和約束,投機性極大。房地產開發法律、政策中的歧視性規定也引發壟斷,破壞了房地產市場的公平競爭秩序。涉及房地產處置的某些法律規定也不明確、具體,帶來處置上的難度。例如,我國目前房地產開發企業一般是以房地產抵押方式獲取商業銀行提供的開發貸款的,而當房地產開發企業經營不良導致停業、破產時,雖然政策上允許以開發企業設定抵押的房地產作為償還商業銀行貸款的資產,但可能由于受到房地產市場整體低迷狀況的影響以及紛繁復雜的變現程序的制約,商業銀行要處置抵押的房地產確實會出現一定的困難。

        在這種新情況、新問題面前,提出修改有關房地產法律調控的幾項建議。

        1.對1994年制定的《城市房地產管理法》進行修訂,包括對房地產開發取得土地的法律形式及其有關規定,房地產開發的原則和組織形式,房地產交易行為的有關規定(含房地產轉讓、抵押、房屋租賃、中間服務機構)違反房地產法的法律責任進行補充。

        2.建議對1997年制定的《建筑法》,包括建筑許可制度、建筑發包承包,建筑工程監理,建筑安裝生產管理,尤其是建筑工程質量監理進行補充。

        3.建議修訂1990年制定的《城市規劃法》,對城市規劃中的土地、建筑、市政、市容、交通等內容規劃的制定,對城市新區開發和舊區改建,對城市規劃的審批和實施程序進行修訂和補充。

        第8篇:金融產業發展范文

        關鍵詞:戰略性新興產業;金融支持;政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F276.44;F83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32-0124-02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依賴于政策性金融的支持,良好的金融支持政策成為決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關鍵所在,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一個包括金融支持、財政資源支持、稅收資源支持等多方面內外支持因素的綜合性系統工程。

        一、戰略性新興產業金融支持政策分析

        《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提到,我國需“健全財稅金融政策支持體系,加大扶持力度,引導和鼓勵社會資金投入”。我國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金融支持形成了包括銀行信貸間接支持、資本市場直接支持多方位的金融支持體系。

        (一)銀行信貸支持

        “十二五”綱要提到“綜合運用風險補償等財政優惠政策,鼓勵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支持力度”。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依賴于銀行信貸市場等金融體系的支持。從江蘇省以往信貸資金的使用來看,由于戰略性新興產業處于起步階段,其風險高、規模小、資金少、有形抵押物有限、缺乏市場信任,較多企業難以達到金融機構的考核要求。金融機構出于安全因素的考慮,資金投入主要放在成熟的大型企業,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支持較為謹慎保守,主要通過調低貸款利率扶持其發展。

        對發展初期的企業,信貸投放給予政策性地支持可適用于其風險高、收益低的特征。發展至中期具有中風險、中收益特點時,政策性支持可讓步于市場性信貸支持,兩者協同配合。發展到后期,已發展成熟的產業具有風險低、收益高的特征,已無需政策性的信貸支持。

        雖然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一直處于高速發展狀態,但仍不成熟。因此,國家倡導各金融機構在信貸管理及貸款評審方面對新興產業適度放寬,積極進行金融產品創新。江蘇省南京市、常州市、鎮江市及蘇州市都開展了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產業鏈融資等新型金融產品試點;積極發展新型金融服務,并發展了一批中小型金融機構,充分發揮金融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支持效能。省內各市還建立了包括財政出資和社會資金投入在內的多層次擔保體系,綜合運用了風險補償等優惠政策。

        江蘇省政府設立了獎勵基金對新增科技貸款進行獎勵。為更好發揮商業銀行的作用,省政府建立了科技型小企業貸款風險的補償機制以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無錫市科技局與農行無錫分行達成創新創業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出了科技信貸“綠色通道”和科技資金監管銀行等合作新模式,為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供金融支撐。蘇州市鼓勵商業銀行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信貸投放力度,確保戰略性新興產業新增貸款增速不低于全市平均新增貸款增速。

        (二)資本市場支持

        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一大問題就是融資渠道狹窄,過度依賴間接融資,市場直接支持力度不足。我國資本市場已形成了包括創業板、中小企業板、新三板的多層次體系。為解決融資難,國家倡導積極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發展初期高風險低收益的企業具有極強的發展潛力,可通過創業板進行上市融資。發展中期中風險、中收益的企業,可通過中小企業板獲得金融支持。當企業發展成熟具有低風險高收益時,增長速度趨于穩定,主板成為其必然選擇。

        2010年3月,證監會了《關于進一步做好創業板推薦工作的指引》明確保薦機構應重點推薦生物醫藥、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在創業板上市。國家也在加速場外交易市場的建設,專門面向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新三板市場加速推進。完善各級市場之間的轉板,以適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不同階段,最終實現各層級市場之間能夠做到有機銜接,使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需求得到滿足。

        在完善證券市場同時,國家也在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股權投資基金的建立,如私募股權基金、原點基金等,并爭取構建一個多元化的基金體系。江蘇省近年來正努力構建自己的區域股權投資中心。2013年,南京市成立了江蘇省新興產業投資基金。截至2016年4月底,蘇州市新三板掛牌企業達303家,企業獲得直接金融支持的渠道大大拓寬,占比達到30%。

        國家還大力推動債券市場的發展,為企業開拓更多的債務融資渠道,重點扶持新興產業的發展。由于戰略性新興產業以中小企業為主,國家倡導擴大其集合債券的發行規模,并針對其情況開發信用低收益高的債券、私募可轉債等產品,南京、蘇州、南通等市均發行了區域集優中小企業集合票據以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

        二、政策性支持vs市場性支持

        我國金融支持可分為政策性和市場性金融支持,兩者相互補充,共同促進產業的發展。政策性金融支持是政府通過干預方式引導金融機構在某些領域開展傾斜性金融活動,使得金融資源優先配置到符合國家產業發展規劃的領域。政策性金融支持從兩方面體現,一方面政府通過財政優惠或政策性擔保鼓勵金融機構政策性地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建立政策性金融機構以實現政策性支持。從其他國家的經驗看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與發展需要政策性的金融支持加以保障。市場性金融支持是商業性金融機構所從事的金融支持活動,也是我國金融支持的主體。國家在大力倡導發展完善多層次的貨幣市場信貸體系和資本市場體系,以充分發揮其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支持效能。

        政策性金融支持與市場性金融支持相輔相成,然而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不同階段需要不同的支持體系,兩者的協調就顯得尤為重要。首先,國家應通過立法明確政策性金融支持所服務的領域及功能。其支持模要隨著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及地區市場的發展不斷調整。在新興產業發展前期,一般采取政策性金融支持為主,市場性支持為輔的策略,使政策性金融支持的作用體現在市場性支持暫時不能發揮作用的時期和領域。然而,長期政策性金融支持也會帶來一些問題,許多項目產生了不良貸款,金融支持財政化的問題日益明顯,使資產質量大大降低,不利于信用建設。因此,隨著產業壯大及市場金融支持的領域越來越寬,政府應將政策性金融適時地向市場性金融轉變,除保留必要的財政補貼,設立創投基金以吸引更多市場金融資本進入,更有效地實現政策性與市場性的協調,并逐步消除政策性金融支持產生的不良貸款、金融支持財政化的現象。

        三、金融政策與其他政策的協調機制

        (一)金融政策與財政政策的協調

        “十二五”規劃以來,江蘇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已實施400多個專項項目,財政支持超過100億元,并帶動了1 000多億元的社會投資。金融支持存在財政化現象,這與金融運行的效率和安全存在著不協調問題。針對這一點,江蘇省堅持以政府和市場調節的方式來推動產業發展,減少財政資金直接無償支持比例,更多采用產業基金、以獎代補的方式,由地方財政設立相應的專項基金對科技貸款進行獎勵和風險補償,形成金融與財政支持的有效配合。此外,各地級政府也制定了《新興產業發展倍增計劃》。蘇州市提出,“市級工業產業轉型升級專項資金中60%以上將用于支持市區新興產業領域的產業優化升級、重大技術進步和自主創新能力建設項目,各地轉型升級等財政專項資金也應重點扶持新興產業發展。”

        金融支持與財政支持是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兩大手段,具有互補性且相互影響,所以兩者的協調機制也是完善金融支持的一項內容。

        (二)金融政策與稅收政策的協調

        由于戰略性新興產業仍處于發展初期,在金融支持上主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性支持,社會資本和民間資本投入不足,在稅收方面可通過相關稅收政策來引導其投資機制的多樣性,充分發揮社會和民間資本的潛力。此外,政府也要對該類產業進行稅收扶持,鼓勵更多的資金進入該類產業。

        目前,我國并未針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門制定相應的稅收政策,現有優惠政策均為結合高新技術產業及創新示范區的優惠政策并根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進行判定。主要優惠政策包括減免稅、盈虧互抵、加速折舊、投資抵免、延期納稅和退稅等。針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缺乏有針對性的稅收政策這一情況,政府已積極開展針對戰略性新興產業進行全面稅收優惠的相關政策及實施辦法的研究,優惠將涵蓋流轉稅、所得稅等各個稅種。稅收政策影響到企業的稅負,從而影響其盈利、產品開發能力等,政府在制定政策時應具有整體思想,根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制定不同的優惠政策,重點扶持處于培育期的企業,幫助其渡過最艱難的起步階段;針對成熟期的企業,可向科技創新方面傾斜,給予一定的優惠,使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快速發展的態勢,從而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綜上,稅收政策與金融政策在功能上具有互補性與一致性,其最終目標是一致的,那就是促進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這就要求在政策的執行中,金融與稅收密切配合,以最大限度地發揮政策的積極效應。

        參考文獻:

        [1] 顧海峰.戰略性新興產業演M的金融支持體系及政策研究――基于市場性金融的支持視角[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2,

        (7):98-103.

        第9篇:金融產業發展范文

        【關鍵詞】生物產業 金融供給 金融

        一、金融支持可促進生物產業快速發展

        除了從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經濟增長的工業發展專項資金的組成比例,工業發展主要依靠市場機制的角度來看,金融產業政策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機制和體制安排。中國經濟轉型過程中,財政對經濟的干預和沖擊強度,范圍較小,而金融為有償、自愿的特點,更適合以市場為導向的社會經濟活動,其資金運行,從培育高科技生物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生物技術產業,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企業規模的生物產業的結構和布局調整等,主要依靠市場經濟和生存的優勝劣汰機制的自動調節金融體系的過程中,必將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發達國家在發展生物產業的財政支持是非常明顯的,使用的金融工具是比較充分的,這是行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

        二、生物產業發展反過來為金融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隨著科技成果產業化,生物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對金融資本產生強大的需求和吸引力量,帶動了金融創新和金融服務的升級,金融發展不斷加快;生物產業的發展為金融提供了種類繁多的服務對象和服務平臺,高新技術企業資金多樣化拓寬了金融機構資金運用渠道;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不斷促進完善多層資的資本市場,推動創業板市場或二板市場的建立;此外,作為一個橫跨第一、二、三產業領域的新產業,生物高新技術產業還會帶動多個產業共同發展,從多個角度為金融業源源不斷地注入新鮮血液和強大動力。

        三、云南生物產業發展中的金融需求

        (一)生物產業發展階段及特征

        初創期(導入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或蛻變)期,這是產業發展過程的四個階段。伴隨產業在各自發展階段的不同,產業和所生產的產品在市場上的銷售情況和獲利能力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

        (二)生物產業在不同發展階段的融資特點

        生物產業發展的階段性特點決定了在生物產業在各自不同發展階段中對金融需求具有不同的要求以及需求特點。

        在導入期,由于生物產業本身的發展階段較為落后,難以獲得金融體系的認可,因而外源融資以及風險投資機會較低,所以,內源性融資,產業自身融資能力的延伸不得不成為企業的主要依賴。

        在成長期,生物企業規模,資金需求激增,同時增加了抵押資產,商業銀行除了信貸以外等逐漸增加內源性資源,其他的融資手段,如債券融資,股權融資已逐漸成為可能。

        在成熟期,進一步擴大規模的生物企業,業務記錄和財務制度趨于完成,管理制度建設也往往是合理的,并逐步進入開放的市場條件下證券發行。同時,產業中大量剩余資本的存在,使產業對金融的需求由融資需求漸漸轉為投資需求。

        在衰退期,資源分配失敗的可能性就會增大,應注重規避風險。這個階段,企業逐漸進入尾聲,導致商業銀行的壞賬損失,或通過改造階段重新發展空間。

        發達國家在科學和技術,包括生物技術,包括三個方面的投資比例約為1:10:100的發展,所需的資金數額越來越多,從高科技企業成長的角度看,從種子階段,創業,成長到成熟,而所需的資金增加,風險降低。鑒于高技術產業技術創新的外部性,在初始階段,政府應成為資金的主要供給者和風險承擔者。

        (三)金融支持云南生物產業發展的主要內容

        金融支持生物產業發展分為狹義的支持和廣義的支持。其中狹義的金融支持主要是指資金的供給、即融資;廣義的金融支持還包括現代金融體系所能提供的其他金融服務,如保險、租賃、信托、擔保、投資以及金融事務咨詢等。就目前情況來看,金融支持云南生物產業發展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生物技術的研發與項目攻關;(2)生物科技研究平臺的建設;(3)生物產業化基地;(4)生物技術成果產業化;(5)龍頭企業的培育上市;(6)生物產業發展的風險保障。

        四、云南生物產業發展中幾種主要融資途徑及供給狀況

        (一)開發性金融

        作為對國家“兩基一支”領域提供中長期信貸支持的主力銀行,國家開發銀行積極與國家發改委合作,在發展資金的使用,以促進生物技術產業融資,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以國開行云南省分行為例,截止2011年6月底,分行支持全省生物產業合同金額170920萬元,貸款余額105615萬元。

        (二)省財政

        云南省級財政生物產業發展專項資金自2008年以來達到5000元,今后將根據財政增長逐步增加。2010年,云南省生物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安排5000萬元,涉及全省16個州,3個市,省直管縣249個。其中涉及到貸款貼息385萬元,2183萬元精深加工,技術創新700000萬元,基地建設1085萬元,520萬元的品牌發展,市場營銷270萬元及其他領域。

        (三)商業銀行貸款

        融資難問題,在我國生物高科技產業發展面臨的諸多問題中比較明顯。中小企業因可質押的固定資產少,無形資產難以質押,故銀行信貸資金難以進入該階段。

        (四)證券市場

        就我國的資本市場而言,較高的進入門檻使大量的中小生物高科技企業望而卻步。

        (五)自我積累

        在我省生物企業的種子期和發展初期,技術研發、成果轉化以及成果產業化過程中所需要的資金,除了政府扶持外,最主要的途徑還是靠企業自有資金積累,資金量極有限。

        (六)其他

        云南企業融資解決生物學問題,提出實行“加,減,乘”法,注重創新的融資機制,加快形成政府投入為導向,企業投資為主體,社會資本廣泛參與的多元化生物產業,建立了穩定的資金投入機制。

        五、結語

        如前所述,融資的企業在云南生物方法更單調,主要依靠政府的支持和自身積累,但后來也有良好的生物包裝企業上市融資的條件,相對而言其他類型的融資方式使用較少。這與我省的金融發展水平較低有關,也與當地實務界對生物產業融資的認識和意識相對落后有關,還與各有關部門對資金投放的管理水平有關,理論界對這個問題也沒有給予足夠研究和關注。

        參考文獻

        [1]余衛平.以科學發展觀指導云南金融的發展[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5).

        [2]劉梅生.金融結構對產業結構變動的影響研究[D].廣州:暨南大學,2011.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韩国产欧美在线视频 | 免费国产精品专区 | 一级视频国产免费 | 亚洲天堂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亚洲综合国产欧美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