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醫療質量應急預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建立呼吸科護理應急預案的目的
呼吸科是醫院的重點科室,老年病人多、病情重。如何體現以病人為中心,提高護理質量,預防護理差錯、事故、減少糾紛發生,保證醫院正常工作秩序,一直是護理管理者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病人在醫院接受診斷、診療、護理的同時,也面臨一定的不安全風險,如環境中的生物理化因素,治療護理過程中的技術、藥物、食物、心理等因素可能造成的影響和損傷。
醫療護理風險是指在醫療過程中不確定性有害因素直接或間接導致病人死亡或傷殘的可能性[1]。通過風險識別發現護理中可能存在的危險因素,確認風險的性質,獲得有關數據,制定應急預案??剖业娜w護理人員共同學習《臨床護理應急預案與程序》,明確各類危險事件發生時間、環節、人員等,各項護理工作的流程是否合理,根據呼吸科的特點制定應急預案。
二、應急預案的主要內容
1、病人安全:制訂病人發生墜床/摔傷應急預案、發生針刺傷應急預案、病人誤吸應急預案、人工氣道突然拔除應急預案、病人發生精神癥狀應急預案、病人擅自離院及病人自殺傾向應急預案等。
2、環境安全:火災及突然停電應急預案。
3、氣管切開使用呼吸機患者意外脫管應急預案及程序,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應急預案及程序,重癥哮喘患者的應急預案及程序,住院患者發生過敏性休克時的應急預案及程序,自發性氣胸的應急預案及程序.
例如:突然停電護理應急預案:①日常工作中按常規備好搶救器材,簡易呼吸囊、心電監護、心電圖機、微量泵的充電工作,使之處于完好備用狀態。準備簡易照明設備,如手電筒、蠟燭、火柴等;②停電后,安排好病人和家屬,使其不慌亂;③查找原因,嘗試恢復供電;④按輕重緩急分類照顧病人,做好解釋工作,若病人正處于器械搶救中立即啟用備用電源,如蓄電池等直流電,吸痰時可采用注射器抽吸.⑤使用呼吸機病人立刻分離機器,用簡易呼吸囊輔助人工呼吸、同時通知值班醫生,觀察患者面色、呼吸、意識及呼吸機情況,并立即通知電工維修。⑥電力恢復后查看病人情況,檢查儀器工作狀況。
例如:氣管切開使用呼吸機患者意外脫管應急預案及程序:
①立即用血管鉗撐開氣管切口處,同時通知醫師,進行處理。②當患者切開時間超過1周,竇道形成時,更換套管重新置人,連接呼吸機,氧流量調至100%,然后根據病情再調整。
對于頸部短粗的患者,應使用加長型氣管套管,并牢固固定。
對于煩燥不安的患者,給予必要的肢體約束,或根據醫囑給予鎮靜藥物。在為患者實施各種治療(如翻身、拍背、吸痰等)時應專人固定套管,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分離呼吸機管道,以防套管受呼吸機管道重力作用而致脫管。更換固定系帶時,應兩人操作,一人固定套管,一人更換。
例如:自發性氣胸的應急預案及程序①發生氣胸時立即給予氧氣吸入,通知其他醫護人員。
②用12~16號無菌針頭于鎖骨中線第二肋穿人胸膜腔,簡易放氣。首次放氣不要過多、過快,一般不超過800m1。③建立靜脈通道,準備胸腔閉式引流裝置。④遵醫囑,給予鎮咳劑和鎮痛劑。⑤觀察病人呼吸困難改善情況、血壓的變化。
例如:病人擅自離院應急預案:①護士發現病人擅自離院后,立即詢問同病室其他人員聯系病人親人是否知道病人去向;②立即報告科主任、護士長、上報行政值班和保衛科、醫務科、護理部、請求領導安排人尋找病人;③有潛在傷害自己或他人報警處理;④病區有專人接聽電話,以便及時將病人的情況進行反饋;⑤記錄事件經過相關人員簽字。超級秘書網
三、討論
1、護理應急預案的建立體現積極預防的護理管理原則,提高了護士對差錯的防范能力,最終目的是保障病人安全,把護理差錯及糾紛降到最低,提升護理品質。
2、護理應急預案的建立健全了防護護理突發事件處理制度,發現異常情況后根據應急預案盡快處理、可避免病人受到傷害。
【關鍵詞】消毒供應中心;應急預案;實施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6455(2011)04-0291-01
消毒供應中心是現代醫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更是醫院的心臟⑴,是向全院提供各種無菌器械、敷料和其他無菌物品的保障科室,又是預防和減少醫院感染發生的重要科室,其科學化、規范化的管理是保證醫療、護理質量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
1 制定應急預案制度
消毒供應中心是醫院后勤保障部門,與鍋爐房、總務科、電工房緊密相關。在制定應急預案過程中,以確保醫院消毒滅菌工作的順利進行的同時,全員參與,每季度不定期對應急預案進行演練,以不變應萬變,對各種有可能發生的事件做到早預防,按照演練的程序及時排除故障,解決問題,避免了風險,保障了消毒供應工作的正常進行。
2 應急預案的實施
2.1 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定期組織學習、考核應急預案,包括:停電應急預案、停水應急預案、消毒鍋遇到冷氣團應急預案、泛水應急預案等。通過應急預案的演練,增強了工作人員的應急能力,提高了整體素質,做到預防為主,人人參與,降低消毒供應工作中的風險,是保障消毒滅菌供應工作質量的一個有效方法。
2.2 學習和掌握各類電器設備的運作,嚴禁違章操作,做好交接班,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因此,為防患于未然及更好的使用各種設備,了解其基本構造、使用范圍、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要求操作者在各類設備使用前均要認真檢查電源插頭有無破損,各種連線位置是否正確嚴禁盲目操作。在水池旁等張貼“溫馨提示”,提醒準備下一班的工作人員關閉電源、氣源、水源,拔掉插頭,強化工作人員的防范意識。
2.3 科室擁有脈動真空滅菌器2臺、全自動清洗消毒器2臺、超聲清洗機、高壓水槍、高壓汽槍、干燥柜。脈動真空滅菌器是壓力容器,需要水、電、汽,三者缺一不可,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滅菌器將無法工作。消毒員除了要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和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外,更要做好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工作,建立完善的設備異?,F象緊急處理措施和報告程序。為加強壓力容器安全管理,消毒員持證上崗,同時加強操作者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訓,嚴格按照設備的操作規程和崗位職責要求,強化現場管理。
從2007年至今,在護士長的帶領下,熟悉并掌握各種應急預案的內容,對發生的各種問題,能夠迅速做出反應。同時強化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和責任心,熟悉各種設備的性能特點,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驟,才能保證全院消毒滅菌工作的順利進行。
關鍵詞:醫院;應急管理;認識
中圖分類號:R197.3 文獻標識碼:B
隨著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的發展和生態環境的變化,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成為全世界共同關注的焦點問題。醫院承擔著救死扶傷的重要職責,在應急事件中擔負著重要作用,因此,應急管理水平是檢驗醫院綜合實力的首要。
1建立健全應急管理處置預案
在應急管理“一案三制”(即制定修訂應急預案,建立健全體制、機制和法制)體系中,應急預案為有效應對突發事件提供了迅速、有效、有序的行動方案,成為建立健全應急管理體制、機制的重要抓手。醫院涉及的應急預案很多,在醫院國家等級評審中,各種預案占相當一部分內容。從符合大型現代化醫院管理處理緊急事件的視角出發,應充分考慮新形勢下醫院緊急事件應對的各個環節,制訂一系列緊急事件預案。例如,重大事件應急處理預案:包括重大傷亡搶救預案、重大治安事件應對預案、緊急情況人力資源調配預案、病人高峰合理分流患者預案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案:包括食物中毒搶救預案、甲型H1N1流感防治預案、H7N9流感防治預案等;突發醫療救護事件應急預案:包括職業暴露、生物安全、輸血反應、廢物意外事件預案、醫療技術損害處置預案等;突發災害事故應急預案:包括火災處理和人員疏散預案、電梯意外事件預案、停電預案、停水預案、停氣預案及設備供應應急預案;網絡信息系統故障預案、信息泄密事件處置預案;節假日期間物資領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重大醫療糾紛應急處置及引發群眾性事件預案;病人意外傷亡、逃亡處置預案等。醫院涉及的預案方方面面,需要重視的是預案的編制,無論是重大事件預案,還是專業性預案,均不可隨意照搬照抄,必須符合醫院的環境條件、技術條件、人員條件和資源條件,注重系統性、實際性。在建立各種預案過程中,要解決突發事件的事前、事發、事中、事后誰來做、怎樣做、做什么、何時做、在哪里做等問題,包含突發事件的情景、參與應對的機構和人員、應對所使用的資源、應采取的行動四要素。所采取的應對措施既要嚴格遵循技術規范,又要遵守法律法規,內容既要非常具體,又要簡單明了、容易操作。除此之外,預案在使用過程中要不斷修訂完善,根據實際情況,每年進行修訂,對人員進行調整,對處理流程進行優化,將修訂預案當作總結經驗的過程、查找薄弱環節的過程和改進工作的過程,以求達到準確無誤應對各種突發事件。
2無縫隙開展應急管理教育培訓
每當人們在回顧總結突發事件的時候,總存在人群應急處理知識欠缺的問題。醫院是救死扶傷的場所,應急知識和能力須人人掌握,全面開展培訓非常重要。首先要學習應急管理的法律法規,如《突發事件應對法》《傳染病防治法》《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讓全體員工對提高參與應對應急事件的認識,增強責任感。其次要對各種預案進行演練,通過自學自背、講堂講授、案例分析、事件評估學習,人人總結經驗,人人參加考試,人人熟知流程,使應急知識入腦入心。實施分層演練培訓,以各科室為主體,行政后勤科室要開展科學決策、組織協調、后勤保障、物資供應等相關緊急事件預案演練,提高組織管理及科學研判、后勤支撐能力;臨床醫技科室開展本專業預案的演練,如傷亡搶救、意外搶救,重點訓練應對流程的合理性,反應的迅速性,處理事件的冷靜性,提高救治能力。要將應急知識培訓演練納入全面質控管理,納入個人年度繼續教育學分管理,納入新職工崗前培訓,確實讓每個員工重視。對于人人必須要掌握的火災事件、電梯事件、地震事件、治安事件等基本逃生本領,每年須開展規模演練,讓員工不僅學會保護自身安全,還要具備協助病友及群眾逃生的能力。要適應新形勢開展緊急事件新聞發言、信息報告制度的培訓,通過培訓,讓員工掌握和理解應急管理專業術語,了解媒體的運作規律,謹慎發言、規范傳播信息,按規定向上級報告。創新思路,建立應急志愿者獎勵機制,在常青藤志愿服務隊中開拓組建一支醫院應急志愿者隊伍,根據各自專業特點,對應急志愿者開展規范化培訓,提高志愿者救援素質。加強群眾宣傳,制定醫院應急處理知識手冊,把手冊放在候診廳、病房、醫護辦公室各個服務窗口,方便醫護人員及病友了解醫院各個部位的注意事項,以及突發事件應對知識。在電梯間、各應急通道口、有危險危害地方張貼緊急處理事件的方法、標示、示意圖。利用微信、短信、網站、電子顯示屏、電視等廣泛宣傳醫院應急管理常識,使醫院應急管理培訓全覆蓋,人人訓練有素。
3無盲區管控突發事件危險源
【關鍵詞】醫療設備;風險控制
【中圖分類號】R19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4)01-0384-02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飛速發展,大量的醫療設備進入醫院臨床應用,對醫療設備診療結果的可靠性、安全性的要求不斷提高。醫療設備使用的風險控制也隨之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長期以來,醫療設備管理部門只重視醫療設備的采購和使用,卻忽視了醫療設備驗收投入臨床使用后的維護與風險控制,致使設備相關醫療責任事故在臨床上時有發生,不僅直接影響到病人的生命和健康,而且也影響到醫院的信譽和綜合效益,醫療安全和風險管理也是評價醫院整體水平的重要指標。醫療設備管理包括采購管理、使用管理、醫學工程保障管理和安全風險管理。在管理過程中,首先要關注醫療設備安全和風險,其次才是成本與效益。
一、 醫療設備使用風險控制的重要性
醫療設備使用風險是指"醫療設備產生損害的發生概率與損害嚴重程度",在醫院中即"由于醫療技術的應用而造成對病人或使用人員傷害的可能性"。風險控制過程的基本要素包括風險分析、風險評價、風險控制以及產生后信息4個部分,其中產生后信息對醫院來說就是醫療器械設備使用的不良事件監測報告。任何醫療器械在生命周期內,都會出現一定概率的風險,且成因很復雜,既有設備本身的因素,如設計缺陷、生產質量不達標等;也有使用因素,如操作不當、管理不嚴、患者個體差異等;還有監管因素,如法規不完善、維護不及時、不正確等。其中,有些風險是難以用醫療器械生產標準進行控制的,需要在設備全壽命周期內進行風險管理,這也正是醫療設備使用風險控制的特點之一。
二、 目前醫療設備使用風險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1. 切實加強醫學工程人員的培訓
隨著新技術、新設備不斷投入臨床使用,對設備的學習、培訓、維護要求越來越高,專業性也越來越強,因此,一方面對從事醫學工程專業人員的結構要求,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另一方面,對現有從事該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知識更新顯得更為迫切。因此,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委員會以及有關學會應該加大力度加強對相關人員的培訓,我國臨床工程師執照考試剛剛開始,需要盡快建立和完善臨床工程師上崗證等相關制度。
2. 加強醫療設備應用質量管理
大多數醫院的設備管理僅僅停留在操作規程的制定與故障維修方面,對于風險控制中很重要的一環預防性維修(PM)以及質量檢測大多沒有開展。維修質量控制即維修后的檢測、性能檢測、功能檢測和醫療設備的預防性維護中那些設備需要做、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和由誰來做的問題比較突出。通常,能夠及時把損壞的設備修理好,已經面臨很大壓力。解決辦法首先培養好人才;工作重點轉向預防性維護以及維修質量的控制;并且購買配備相關檢測設備。
3. 完善醫療設備發生故障后的應急預案
一、應急預案體系建設基本情
截至2011年底,我局進一步完善了食品、保健食品、化妝品、藥品和醫療器械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明確應急處置原則、程序、方法及保障措施。在應對食品藥品安全突發事件方面,陸續制定出臺了《市藥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市餐飲服務環節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市保健食品化妝品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特殊藥品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藥械群體不良事件應急預案》,《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實施細則(試行)》等一系列保障制度,力求從制度上落實監管責任,保證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二、應急預案體系建設工作開展情況
近年來,全市食品藥品監管系統緊緊圍繞保障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這一根本目標,嚴格遵循“政府統一領導,分級負責,部門指導協調,各方聯合行動”的應急工作方針,扎實做好事故應對基礎工作,為突發事件應對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人員和措施保障。妥善處置食品藥品安全突發事件,最大限度地避免或減少了食品藥品安全事件對群眾身體健康造成的損害,有效地維護了社會穩定,保障了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一)完善應急管理機構和隊伍建設。一是完善組織領導體系。成立了由局長任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相關處室負責人為成員的食品藥品安全應急領導小組,并設立了一名應急工作聯絡員;二是健全隊伍和配備必要設備。建立了由15人組成的應急處置小分隊,明確了應急車輛,配備了必要的通訊工具,進行了內部演練活動。三是加強應急網絡建設。在市局網站上建設了“應急管理”窗口,公布了應急管理辦公室聯系方式和日常管理工作職能,與各縣(區)和重點企業建立了通暢的網絡信息體系,要求各縣(區)局按照科學性、可操作性的原則,建立和完善各項安全應急預案和應急處理辦法,明確職責分工。
(二)完善應急預案機制體系建設。根據全市食品藥品監管系統實際,進一步完善了相關預案。進一步修訂了《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市藥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不斷健全覆蓋全市食品藥品監管系統的食品藥品安全應急預案體系,督促各縣(區)局做好區域應急管理工作,實行日常管理與動態管理相結合,不斷提高預案完整性和可操作性。
(三)完善應急制度和長效機制建設。近年來,我們在建立食品藥品安全風險管理體系上進行了有效探索,努力加強涵蓋應急管理在內的長效機制建設。將風險管理體制建設列入全年工作重點和重點考核項目,組織專門班子,對風險隱患排查、評估、預警、處置等各環節的工作進行了探討,基本理清了路子,形成了一套可行的管理制度。作為突破口,我們重點加強了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制度建設,建立了市、縣(區)、鄉三級監測網絡工作例會制度、病例報告質量督查和認定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督促醫療機構實施藥師進臨床制度,通過以上制度的建立和實施,進一步加強了對各級監測站點的調度和現場督導,實現“五個及時”:及時收集整理各類藥品不良反應病例,及時總結、分析、評估全市藥品安全風險狀況,及時藥品不良反應預警信息,及時上報、反饋省、國家局,及時將不良反應大的藥品清除出市場。
(四)進一步做好事故救援準備。建立健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專家咨詢小組,召開重點醫療機構座談會,提高醫療機構對食物中毒等突發事件應急救援、醫療搶救的責任意識,確保一旦發生事故,能夠及時組織協調現場救援,控制險情,減少損失。
(五)認真排查整治安全風險隱患。一是健全監測網絡體系。建立假劣藥品信息報告系統,一旦發現假劣藥品,立即在全市范圍內迅速實施控制;建立了一支食品藥品安全群眾協管員隊伍。二是加強專項整治,扎實開展了農村食品、學校食堂、食品添加劑、“地溝油”專項治理、含羅丹明B火鍋底料、重大節日等餐飲服務環節食品安全集中整治和化妝品原料、痘痘美膚精華液681化妝品、化妝品違規標識等監督檢查,經過整治,有力地規范了全市食品、保化品市場;全面開展和加強了基本藥物、含麻黃堿復方制劑、疫苗、中藥材中藥飲片專項檢查、打擊制售假劣藥品等重點工作。總體來看,突發食品藥品安全事故監測網絡體系不斷完善和預測預警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
(七)積極介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置工作。米易縣普威鎮發生家庭聚餐引發的群體性公共衛生事件后,我局在第一時間立即指派相關人員趕赴事發現場,對事故發生原因及前期處置進行了解,并協助指導米易食品藥品監管局處置善后工作;同時,印發了《關于切實加強農村家宴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緊急通知》,強化對農村自辦宴席和學校食堂等集體用餐的指導,不斷完善工作措施,有效防控群體性食物中毒事件發生。
(八)做好應急值守和信息報告工作。一是建立健全了市食品藥品監管系統應急管理工作值班制度,進一步規范和加強應急值班、值守工作。設立了應急管理值班室和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設立了重大節假日或重大活動期間的流動值班制度,提前排好值班表,每逢重要節日來臨,局領導帶隊、各處室負責人參加,輪流倒換,值班人員保持24小時通訊暢通,并時刻加強對各縣(區)局和重點企業的監督和調度,確保節日的食品藥品安全。二是建立健全應急管理工作信息報告制度。節日值班和應急值班人員全權負責對突發事件或突發事故的信息采集、報送和應急處置工作,確保在突發事件發后的規定時間內上報到市應急辦。
三、存在的問題及下一步工作建議
一是食品藥品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演練需要多部門銜接、協同配合,需要政府牽頭,統一協調,統一指揮,統一組織,逐步形成相互銜接、完整配套的應急預案體系,加強預案的演練,保障預案演練經費。二是宣傳教育培訓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公眾食品藥品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仍待提高,突發食品藥品安全事件信息機制建設相對滯后。
為進一步提高防范應對食品藥品突發事件應對能力,最大限度減少損失,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特提出以下工作建議:
一是健全食品藥品應急管理機構,成立應急辦公室,配備專職應急辦主任。重點開展餐飲服務環節食品安全和藥械突發事件應急演練、應急知識培訓等活動,進一步強化企業和監管部門的應急能力。
首先產生了三部主要的法律,龍頭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主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匹配程度最高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
其次,在行政法規層面,最主要、最基礎的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隨后出臺了多部自然災害的救助條例,如《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條例》、《護士條例》、《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等。
再次,國務院各部委還了22部部門規章,包括《結核病防治管理辦法》、《中央企業應急管理暫行辦法》、《醫院感染管理辦法》、《關于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的若干規定》等。如今,各政府機關已逐漸習慣運用法律手段進行公共衛生的管理,而非以往“政策管理”的思路。
此外,各地方人大共制定了136部地方性法規、地方立法、自治條例,均涉及公共衛生方面。在多達99部的地方政府規章中,對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法制有所規定。
可以說,中國現已初步形成了一個數量繁多、體系相對完備、幾乎涵蓋立法體系各層面的公共衛生應急法律體系。
同時,中國已形成完備的預案體系,包括國家層面的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衛生領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援應急預案、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等。然而,應急預案在國家的法律體系中歸屬于哪一層級?應賦予何種法律地位?能在何種程度上調整社會關系?如何平衡人們的權利義務?這些重大的法律定位問題,現在仍無法可依。
而且,立法過程中存在法律沖突,且立法質量不高。很多法律制度就像俄羅斯套娃,大的套小的,存在法律雷同的現象。
一、完善衛生應急預案體系和組織體系,健全衛生應急運行機制。
認真組織實施《金水區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以及國家、省、市制定的各項衛生專項應急預案。按照預防與應急相結合的原則,通過演練和實踐檢驗,制定《金水區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做到領域全覆蓋、內容高質量、管理動態化,增強預案的系統性、全面性、科學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不斷完善衛生應急處置網絡。進一步理順衛生應急工作職責分工。組建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辦公室,負責協調、組織、指導本轄區衛生應急工作;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監督所和二級以上綜合性醫療機構都要建立健全衛生應急工作機構,其它醫療衛生單位要指定部門和人員負責衛生應急工作。進一步明確和落實衛生應急管理機構的工作職責,實行責任和責任追究制。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完善工作程序,加強協調配合,形成上下對口、分級負責、信息暢通、指揮有力的衛生應急工作機制和管理機制。
要根據優化設計、科學有效、整體規劃、分步實施,整合資源、網絡貫通的原則,配合鄭州市應急決策指揮系統平臺建設,籌備我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系統節點建設,逐步完成與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中心、金水區總醫院、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聯網。
二、加強應急隊伍的培訓和演練,提升應急人員現場處置能力。
按照“統一組織、平急結合、因地制宜、分類管理、分級負責、協調運轉”的原則,組建和完善衛生應急隊伍,建立健全衛生應急專家庫,充分發揮其技術指導作用,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跡的科學決策和應急處置水平。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根據單位職責,成立相應的應急隊伍。
結合實際,制定培訓計劃,明確培訓對象和主要內容,做好培訓工作。重點做好衛生應急管理干部、衛生應急師資隊伍和衛生應急專業隊伍等人員的培訓。培訓采取分層組織的方式開展,我區做好本級衛生應急隊伍的培訓,各醫療衛生單位要結合單位職能組織好本單位的衛生應急培訓,切實做到衛生應急培訓工作的全覆蓋,全面提升衛生應急能力。
以衛生應急預案為依據,全面組織開展分層演練。衛生應急演練要注重實效,加強演練的規范性和實戰性,突出重點,及時發現和糾正暴露出的問題。力求通過實戰演練,鍛煉衛生應急隊伍,提高衛生應急處置能力。
三、完善監測預警體系,加強基層衛生應急工作。
切實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報告管理系統,規范突發公共事件信息報告管理,建立暢通、快速、準確的突發公共事件體系,做到信息及時準確,預警及時有效。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合實際工作需要,組織開展重點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主動監測,注重提高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的綜合分析能力,及時發現苗頭,為衛生局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警工作做好參謀。
根據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監督所、各醫療機構提供的監測信息,及時分析其對公眾身心健康的危害程度、可能的發展趨勢,依照相關預案,及時做出預警。
要高度重視衛生應急基層基礎工作。以基層公共衛生信息網絡體系建設和人員培訓為抓手,結合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城市社區衛生工作的推進,加強農村鄉村兩級醫療衛生機構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衛生應急能力建設。深入開展衛生應急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進學?;顒?,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社區開展宣傳教育活動。
四、做好衛生應急物資儲備,及時規范有效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在區委和區政府的領導下,努力強化衛生應急技術保障、經費保障、后勤保障、通信保障和制度保障等各項保障措施。認真執行《衛生應急基本物資儲備目錄》,積極爭取資金,協調、配合有關部門做好衛生應急物資儲備。同時要研究制定衛生應急儲備物資管理調用制度,加強儲備物資信息化管理,提高應急資源的利用效能。
進一步完善各種突發公共事件和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處置機制,建立科學、規范、有效應對各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工作模式和程序。逐步健全衛生應急調查處理標準、操作規范和技術方案,確保依法規范、科學有序、快速有效地處置各類突發公共事件和公共衛生事件。切實加強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等重大新發傳染病的應急處置和應對流感大流行的各項準備,健全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流行的處置機制。加強對各類急性中毒、放射事故、反恐等突發公共事件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置。做好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社會安全事件等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的衛生應急救援工作。
五、建立多部門間合作機制,加強聯防聯控。
強化衛生應急處置成員單位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職責,建立衛生應急會商制度,完善衛生部門與其它有關部門的工作協調機制。加強部門間、地區間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信息溝通、聯防聯控、專家資源共享、應急培訓和實戰演練、衛生應急資源支援等方面的合作。在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積極配合有關部門認真做好自然災害、災難事故、社會安全事件等突發公共事件的衛生防疫和醫療救援工作。
六、加強大眾衛生應急知識宣傳教育和培訓。
通過新聞媒體等各種宣傳方式,廣泛開展衛生應急健康教育和科普宣傳工作,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對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認知度,指導公眾以科學的行為和方式應對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提高公眾避險、避災、自救、互救等衛生應急能力。提高社區和農村基層發現、報告、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減少各類突發公共事件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公眾健康的危害。
一、編制目的
為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在我縣轄區范圍內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特制定*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以下簡稱“預案”)。
二、制定依據和定義
本預案根據國務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簡稱《條例》)、《國家救災防病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報告規范》、《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云南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規定》(簡稱《規定》)、《云南省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昭通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制定。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職業中毒以及重大放射性物質、危險化學品丟失、泄漏事故和自然災害引發疾病等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
三、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在本縣轄區范圍內涉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防和控制工作。一旦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經確認后啟動本預案,同時按專項應急預案進行工作。
四、工作原則
(一)堅持預防為主。各級政府負責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的保障機制,組織開展大眾宣傳教育工作。
(二)統一指揮,分級控制。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后,縣鄉政府統一指揮、協調及時處理,分級控制。
(三)行政強制措施保障。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不同特征,必要時,可采取行政強制措施以保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和控制措施的實施。
(四)早發現、早報告、早救治,及時控制。在預防和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應突出“早發現、早報告、早救治,及時控制”,并做到統一、有序、快速、高效。
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分級
(一)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1.發生肺鼠疫、肺炭疽、傳染病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并有擴散趨勢。
2.上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認定的其它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二)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Ⅱ)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1.發生腺鼠疫、霍亂。
2.乙類、丙類傳染病在較寬區域內,1周內發病水平超過前五年同期平均發病水平2倍以上。
3.發生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擴散趨勢。
4.發生新傳染病,或我國尚未發現的傳染病發生,或發現已消滅的傳染病。
5.發生群體性醫源性感染事件。
6.預防接種或群體預防性服藥出現人員死亡。
7.一次食物中毒人數超過100人并出現死亡病例,或出現10例以上死亡病例。
8.一次發生急性職業中毒50人以上,或死亡5人以上。
9.上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認定的其它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三)較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Ⅲ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較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1.乙類、丙類傳染病波及2個以上鄉(鎮),1周內發病水平超過前五年同期平均發病水平2倍以上。
2.一次食物中毒人數超過100人,或出現3例以上的死亡病例。
3.出現群體心因性反應或不良反應。
4.一次發生急性職業中毒10至49人,或死亡3人以上。
5.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認定的其它較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四)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Ⅳ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1.一周內在一個縣(區)乙、丙類傳染病發病水平超過前5年同期平均發病水平1倍以上。
2.一次食物中毒人數30至99人,或出現死亡病例。
3.一次發生急性職業中毒9人以下,或死亡2人以下。
4.縣(區)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認定的其它較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第二部分組織管理及職責
一、組織指揮體系
縣人民政府負責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Ⅳ)的處置,必要時,應請求市衛生行政部門專家組對醫療衛生救援進行技術指導。
較大、重大、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后,縣人民政府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分別立即成立由政府分管領導擔任總指揮,政府有關部門,人武部、武警中隊、駐巧有關單位負責人組成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以下簡稱指揮部),在市應急委統一領導下,負責統一組織本行政區域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指揮部下設辦公室在縣衛生局,由縣衛生局主要負責人兼任辦公室主任,分管副局長兼任辦公室副主任,辦公室負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的日常工作。
指揮部履行以下職責:
(一)提出緊急應對措施;
(二)指揮有關部門立即到達規定崗位,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三)調動醫療衛生機構開展調查、控制和醫療救治工作;
(四)緊急調集人員、設施、設備、交通工具以及儲備的物資;
(五)對人員進行疏散、隔離、查驗、限制流動;
(六)對傳染病疫情重點區域或者疫區采取緊急措施或者實行封鎖;
(七)對食物和水源采取控制措施;
(八)組織醫療衛生機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機構集中力量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工作,協助、配合上級科研機構進行科學實驗;
(九)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工作進行督察和指導;
(十)縣指揮部作出實行封鎖、限制人員流動的決定時,須報經省人民政府批準。
縣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具體負責組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調查、控制和醫療救治工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后,縣衛生局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進行確認,報請縣政府批準后,啟動本預案。醫療衛生機構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性質,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專項應急預案,立即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致病的人員實施緊急救治,同時進行現場調查、處理。必要時請求上級支援。
二、部門職責
(一)縣衛生局:負責制定預防和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部門工作預案和專項應急預案;負責確定監測點及監測報告,及時掌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發展動態;負責組建應急處置隊伍和醫療急救隊伍,做到經常性的培訓工作和演練工作,并處于良好的應急狀態,一旦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隊伍立即出動,保證反應快速,處理及時;負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致病人員的緊急救治,流行病學調查工作;開展健康教育、衛生科普知識宣傳和醫務人員的緊急培訓。
(二)縣交通局、縣鄉公路管理段:根據各自職責,負責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理中組織力量,維護、修復公共道路,確保交通通暢,及時調動救援車輛,協助衛生部門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現場處理工作。
(三)縣公安局(交警大隊、武警中隊):及時封鎖現場,做好社會治安管理工作;搞好交通疏導,保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理車輛、人員迅速抵達事發現場;對不予配合者依法采取強制隔離措施。
(四)人武部:必要時,組織動員預備役人員參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
(五)縣委宣傳部、縣廣電局:協助衛生部門做好群眾防病知識和衛生科普知識宣傳;及時準確、全面宣傳報道我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控制的措施及情況;澄清事實,正面引導群眾,做好正確輿論導向工作。
(六)縣財政局:負責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和應急準備、應急處置所需經費列入年度財政預算,并保證上級部門下達的專項資金及時拔付到位。
(七)縣民政局:籌集一定的救助款項和物資,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致病的貧困人員提供救助,對實施救助的醫務人員提供后勤保障。
(八)縣發計局:負責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和控制體系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計劃,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所需藥品及相關物品價格進行監督檢查,嚴肅查處借機哄抬物價的單位和商家。
(九)縣經貿局:負責做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和控制工作等所必須物資的調節、儲備、供應工作。
(十)縣環保局:負責對因水、氣、固體廢氣物污染和化學品丟失、泄漏造成污染引起公共衛生事件進行現場環境監測,提出防止污染擴散的措施,提出治理污染、消除危害、恢復環境的方案。
(十一)縣民宗局:配合衛生部門加強對高寒邊遠少數民族地方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防、報告和救治工作。
(十二)縣質監局:負責商品生產市場的督查,加強對生產環節相關產品的質量技術監督工作。
(十三)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負責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所需藥品及相關醫療器械質量的監督管理;協助對藥品、醫療器械的價格、藥品廣告進行監督檢查;協助經貿局做好相關物資的儲備工作。
(十四)縣工商局:依法對各類商品交易市場實施監督管理,查處各類有關違反市場管理規定的行為,加強對流通領域的商品質量監督管理工作;依法對個體工商戶和各類企業實施監督管理,規范其經營行為。
(十五)郵政、電信部門:負責保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網絡的暢通和郵件的衛生安全。
(十六)縣教育局:與衛生行政部門密切配合,組織各類學校實施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控制措施,防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學校內發生,做好在學生、教職工的宣傳教育和自我防護工作。
(十七)其它各部門、企事業單位和群團組織:根據各自的職能和單位實際,建立周密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范和應急處理責任制,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工作。
第三部分信息報告
在縣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導組的指導下,逐步建立和完善縣、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警報告制度及報告信息系統。
縣衛生局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主管部門,衛生局衛生監督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按職責負責預防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日常監測、報告工作,縣、鄉醫療機構協助做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監測、報告及救治工作。
一、報告范圍
(一)重大傳染病疫情
1.發生鼠疫、肺炭疽和霍亂暴發;動物間鼠疫、非典型肺炎、禽流感和炭疽流行;
2.可能造成嚴重影響公眾健康和社會穩定的傳染病疫情,乙類、丙類傳染病暴發或多例死亡;
3.發生罕見或已消滅的傳染?。话l生新發傳染病的疑似病例;
4.上級衛生行政部門臨時規定的疫情。
(二)其它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1.中毒人數超過30人或出現死亡1例以上的飲用水、食物中毒事件;
2.短期內發生3人以上中毒或出現死亡1例以上的職業中毒事件;
3.有毒有害化學品、生物毒素等引起的集體性急性中毒事件;
4.有潛在威脅的傳染病動物宿主、媒介生物發生異常;
5.醫源性感染暴發;
6.群體性不明原因疾?。?/p>
7.藥品引起的群體性反應或死亡事件;
8.預防接種引起的群體性反應或死亡事件;
9.嚴重威脅或危害公眾健康的水、環境、食品污染和放射性物質、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的丟失、泄漏等事件;
10.發生生物、化學、核和輻射等事件;
11.自然災害發生后出現的疫情;
12.上級衛生行政部門臨時規定的其它重大公共衛生事件。
二、報告內容
(一)初次報告
1.必須報告的信息:事件名稱、發生地點、發生時間、波及人群或潛在的威脅和影響、報告聯系單位、聯系人及通訊方式。
2.盡可能報告的信息:事件的性質、范圍、嚴重程度、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病例發生和死亡的分布及可能發展趨勢。
(二)階段報告
報告事件的發展與變化、處置進程、事件的發生和處理情況,分析其原因和影響因素;在階段報告中既要報告新發生的情況,同時對初次報告的情況進行補充和修正。
(三)總結報告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理結束后,對事件的發生和處理情況進行總結,分析其原因和影響因素,并提出今后對類似事件的防范和處置建議。
三、報告原則、時限和方式
(一)報告原則
初次報告要快,階段報告要新,總結報告要全。
(二)報告時限
1.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后以最快的方式報告,同時在2小時內完成初次報告。
2.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階段報告應根據事件的進程變化及上級要求隨時上報。
3.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總結報告應在事件處理結束后10個工作日內上報。
(三)報告方式
1.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旦發生,縣衛生局為基本報告單位,在報告前,必須經縣衛生局確認后,由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使用《國家救災防病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管理系統》進行報告,衛生監督所按照工作規范和《云南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規定》要求報告,責任報告人還應通過其它方式或確認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和疾控中心收到報告信息。
2.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信息報告原則上通過《國家救災防病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管理系統》進行報告,但在緊急情況下或報告系統出現故障時,可以使用其它方式報告。
四、信息報告流程圖
突發事件監測機構、醫療衛生機構和有關單位
2小時內
縣衛生局(2小時內)縣人民政府
2小時內
市衛生局(2小時內)市人民政府
第四部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反應
一、應急反應原則
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縣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按照分級響應的原則,按照《*縣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預警級別和的規定做出相應級別的應急反應,以有效控制事件,減少危害和影響。要根據不同類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性質和特點,注重分析事件的發展趨勢,對事態和影響不斷擴大的事件,應及時升級預警和反應級別;對范圍局限、不會進一步擴大的事件,應相應降低反應級別,及時撤消預警。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要采取邊調查、邊處理、邊搶救、邊核實的方式,以有效控制事態發展。
縣衛生局在接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通報后,要及時通知相應的醫療衛生機構,組織做好應急處理所需的人員和物資準備,采取必要的預防控制措施,防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本行政區域內進一步發展。
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分級響應
(一)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Ⅳ級)的應急反應。
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后,由縣人民政府啟動本級預案并負責組織有關部門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
縣衛生局應立即組織專業人員進行調查確認,并對疫情進行綜合評估。同時迅速組織縣醫療、疾病控制和衛生監督機構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并按照規定向縣人民政府和市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Ⅳ級)發生后,超出事發地縣人民政府處置能力或事件發生范圍跨縣區域的,由縣政府及時向市政府報告,由市人民政府責成市級有關部門啟動市級相關專項預案或部門預案進行處置。
(二)較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Ⅲ級)的應急處理。
較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Ⅲ級)發生后,縣人民政府負責做好先期處置工作,并及時向市政府報告,若救援工作需要,應請求市衛生行政部門組派專家組進行醫療救援技術指導和幫助。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部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或相關專項應急預案進行處置,派出工作組趕赴現場進行指導和幫助。
市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迅速組織市、縣(區)衛生救援隊伍趕赴現場,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并按照規定向市人民政府和省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在省、市人民政府和省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的統一指揮下,落實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各項措施。
必要時請示省政府或省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提供技術支持和指導。
(三)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Ⅱ級)和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的應急反應。
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Ⅱ級)和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發生后,由縣人民政府負責做好先期處置工作,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部啟動本級預案或相關專項應急預案進行處置,并派出工作組趕赴現場指導和幫助工作,同時報請省人民政府啟動省級預案進行處置。
市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迅速組織市、縣(區)衛生救援隊伍趕赴現場,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并按照規定向市人民政府和省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在省、市人民政府和省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的統一指揮下,落實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各項措施。
第五部分責任與獎懲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工作實行行政領導負責制和責任追究制。各級各部門要嚴格按照《條例》、《規定》和本預案及部門工作職責做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工作。
對在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信息準確、預警及時、預案周密、處置有力、措施得當、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
對瞞報、謊報、遲報、漏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重要情況或者應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職、瀆職行為的,按照有關規定追究責任。
第六部分附則
【關鍵詞】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原因;預防措施;應急預案
【中圖分類號】R2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5-0437-01
中藥注射劑是傳統中藥的一個創新劑型,改變了中藥傳統 的給藥方式,促進了傳統醫藥的發展。在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癌癥治療等方面起到了西藥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來,中藥注射劑廣泛應用于抗感染、抗腫瘤、心血管等領域,隨著品種和應用范圍的增加,不良反應時有發生,甚至可能導致患者致死。因此,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結合臨床工作經驗,總結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的臨床表現、分析其發生原因、制定預防措施和應急預案、減少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對于基層醫務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1 不良反應臨床表現
根據所在單位近年來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報告進行分析,不良反應具有多發性和普遍性,但出現不良反應的藥品主要集中在清熱解毒和心血管方面?;颊卟涣挤磻呐R床表現主要有:用藥部位疼痛紅腫、過敏、發生皮疹以及高熱、寒戰等。
2 不良反應原因
2.1 藥品質量不穩定
中藥注射劑絕大多數是提取混合物,并沒有分離出能夠完全定性和定量的產品,因此,藥品的質量取決于藥材的質量。而藥材受產地、氣候、采摘季節的影響,不同批次藥材的有效成分存在較大差異,這就決定不同批次的中藥注射劑質量存在差異,導致療效不穩定,是產生不良反應的原因之一。
2.2 藥品成分復雜
中藥注射劑組成成分復雜,含有蛋白、淀粉、鞣酸、色素、樹脂、揮發油等致敏成分,使用中很容易引起過敏性體質的患者產生不良反應[1]。多種成分在配制或放置過程中發生復雜的化學反應或者變化,加上藥品中的少量雜質,以及藥品在使用過程中加入的助溶劑,都可能導致過敏反應[2]。
2.3 工藝條件不一致
中藥注射劑的生產工藝沒有統一的質量控制標準,大部分中藥注射劑有效成分含量不明確,導致不同廠家生產的中藥注射劑成分是不同的。另外,在生產過程中會加入一些輔助材料,不同廠家使用不同的輔料,輔料對于人體的影響是未知的。這些都是導致不良反應的原因。
2.4 用藥不當
中藥注射劑在使用過程中會出現一些失誤,主要有:使用不當、配伍不當、輸液不當、存儲不當等。
使用不當:大部分中藥注射劑是由西醫開出的,而一些西醫對于中醫辨證施治理論一知半解,未能做到對癥下藥。另外,一些中藥注射劑的使用說明書未能詳細列出副作用和禁忌,這些都是使用不當的原因。
配伍不當:中藥注射劑的研制和應用時間相對較短,成分復雜,與其他藥物的配伍尚屬科研空白,在臨床應用中與其他藥品配伍時,可能會出現pH值的改變、色澤加深、出現沉淀物等現象,容易引起不良反應[3]。
輸液不當:輸液選擇不當會導致微粒增多,滴注速度過快會導致瞬間進入靜脈的藥物過多,都可能引起不良反應。
存儲不當:對于基層醫療單位,存儲條件、運輸過程、使用溫度也是影響中藥注射劑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
3 預防措施
3.1 藥房把關
對于中藥注射劑的進貨,需要嚴格檢查和驗收,建立完整的藥品進貨檔案,按照規定條件進行存儲,發放時進行四查十對。
3.2 重點巡查
對于過敏體質的患者,要詳細詢問過敏史,認真記錄,對于高敏體質患者,應該先做過敏試驗,再進行用藥,并控制滴速。用藥后,要重點巡查或者留院觀察。
3.3 認真配藥和輸液
由于中藥注射劑成分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配藥階段成為預防不良反應的重要環節,要嚴格執行醫囑,認真閱讀藥品說明書,認真選擇輸液和控制劑量,發現藥品出現混濁、沉淀、變色和漏氣等質量問題,要及時匯報。在輸液階段,要嚴格執行三查七對,控制滴液速度,進行全程監測觀察,發現患者出現不良反應要及時報告,并做好應急處理。
3.4 建立不良反應檔案
對于已經出現的不良反應,要及時進行處理,還要建立不良反應檔案,認真記錄出現不良反應的癥狀和處理措施,及時匯總給有關部門,查找原因。在臨床實踐中不斷地總結和積累經驗,才能避免發生同類事件。
3.5 業務學習
中藥注射劑的研制和應用時間相對較短,尤其是新型中藥注射劑的使用,需要醫務人員及時參觀、學習新方法和新知識,及時了解其他醫院的不良反應情況和搶救應急措施,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
4 應急預案
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是少數現象,卻可能危害到患者的人身健康甚至生命,這就需要未雨綢繆,對于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制定詳盡、系統的應急預案,比如:藥物過敏性休克搶救的應急預案等,才能在發生不良反應時,做到及時、有效地處理問題。
參考文獻:
[1] 席梅.幾種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的探討[j],中國現代中藥,2008,10(10)42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