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醫療應急方案范文

        醫療應急方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醫療應急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醫療應急方案

        第1篇:醫療應急方案范文

        根據《貴州省突發公共事件醫療救援預案》、《__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__市重大活動醫療衛生應急保障預案》、《__市國家教育統一考試期間有關部門主要職責》及全市、全縣中、高考會議的安排部署,特制定本方案。

        根據《__市國家教育統一考試期間有關部門主要職責》中衛生計生部門的職責及全市、全縣中、高考會議精神,為切實加強醫療救護、傳染病防控,決定成立縣級中、高考醫療衛生應急保障工作領導小組,縣疾控中心、縣衛監所、縣人民醫院及市中醫院成立相應的工作領導小組。

        領導小組負責全市中、高考醫療衛生保障的協調指揮和組織領導,下設辦公室在縣衛計局應急辦,辦公室主任由__同志兼任,成員__,聯系電話:__,領導小組下設3個工作小組,各組人員名單及職責如下:

        (一)醫療救治小組:全縣共設3個醫療救治小組,負責中、高考期間學生及相關人員的現場醫療救治及其它相關醫療救護工作。

        1. 市四中考點醫療救治小組

        組長:__ ,聯系電話:__,聯絡員:張崇新,聯系電話:*,成員:__

        2. 市七中考點醫療救治小組

        組長:*,聯系電話:*,聯絡員:*,聯系電話:*,成員:*

        3. 市八中考點醫療救治小組

        組 長:__

        __市人民醫院為__縣中、高考保障定點收治醫院。考試期間各醫院要安排醫療救治專用車在醫院待命,不得作為他用,確保在本院不能處置的患病學生能及時轉運到市人民醫院。各駐點成員請在八點鐘之前進場。

        (二)傳染病防控指導小組:負責傳染病防治技術指導,對中、高考期間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傳染病防治工作提出處置意見,負責各考點考前消殺技術的指導工作。對考生出現發熱等流感樣癥狀者,及時勸其就醫;對出現流感樣癥狀的監考人員建議不得再進行監考工作;一旦確診為人感染H7N9禽流感立即進行隔離治療。出現流腮、水痘、季節性流感等常見傳染病要及時報告并進行處置。縣疾控中心應主動與縣教育局聯系,加強對考點相關防控工作的指導,視考生情況提出安排單獨考試的建議。

        __

        成 員:__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疾控中心應急辦,負責具體日常工作__

        中、高考期間負責考點傳染病監控監測、考前考點的消殺和防治技術指導工作。

        (三)衛生監督組:負責對中、高考期間學校及各職部門傳染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進行巡查,負責學校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巡查涉及生活飲用水管理制度建立及措施落實情況,生活飲用水水質情況,學校內供水設施衛生許可、管理情況,供、管水人員健康證持證情況,學校索取涉水產品衛生許可批件情況,學校內供水水源防護情況。

        __

        中、高考前,縣衛生監督所對考點學校及考區范圍內公共場所飲用水管理進行監督檢查,對學校傳染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一)飲用水安全監督

        1.要按照衛生部《重大活動食品衛生監督規范》的要求對轄區內承擔高考、中考任務的學校及周邊地區賓館、飯店的飲用水安全要實施過細的衛生監督檢查和指導,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限期整改,防患于未然。

        2.加強考試期間考點學校食堂、學生飲用水情況安全巡查。

        (二)醫療救治

        各醫療救治應急保障醫院要制定工作方案,組建應急救治隊伍,加強隊伍培訓和演練,要做好人員、物資、設備、器材和藥品等的儲備,要做好組織協調、人員配備、車輛、物資等準備工作,隨時準備處置突發事件。考試期間所有120急救車在接送病人途徑考點時禁鳴警報器。

        (三)疾病預防控制

        縣疾控中心要提前介入,做好考點學校因病缺課、傳染病發病情況摸底工作,保持與學校校醫的密切聯系,隨時掌握傳染病發病動態,對考生出現的各類傳染病突發疫情要及時進行處置。要主動與縣教育局、學校聯系,加強對考點防護、消毒工作的指導,視情況提出安排單獨考試的建議。

        (一)切實加強領導。各參與保障單位領導要高度重視此次衛生保障工作,按照保障要求制定工作方案,認真落實各項措施,要選派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好的專業人員參加保障工作,保證思想到位、組織到位、措施到位、人員到位、車輛及物品到位,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進行。

        (二)實行突發事件報告制度。各單位在高考中考期間要實行突發事件報告制度,如出現突發事件在及時處置的同時,必須及時向縣衛計局報告。

        第2篇:醫療應急方案范文

        醫療救治模擬演練的目的是檢驗各地衛生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的應急指揮能力、各部門協調配合能力、快速反應能力、高效處置能力、后勤保障能力。通過演練發現問題、彌補漏洞,形成指揮有力、反應迅速、流程規范、配合默契的醫療救治體系。

        二、內容 三、方法

        醫療救治模擬演練本著模擬事件、檢驗能力、考察環節、注重規范的原則。注重指揮部門與醫療機構相結合、單項醫療活動與協同作戰相結合,應急處理與日常備戰相結合,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相結合。采取現場設置場景和任務,現場展開工作環節,現場演練工作流程,現場提問、現場考察、現場點評的方法進行演練。

        四、形式

        醫療救治模擬演練按各部門和醫療機構承擔任務不同,分為衛生行政部門、定點收治醫院、設預檢門診的醫院、設分診預檢點的醫院共四個層次進行。主要形式分為單項演練、配合演練和綜合演練三種。

        五、督查

        省衛生廳將于5月中旬組織有關專家組,對各地和相關醫療機構的演練情況進行檢查、督導,發現存在問題,指出薄弱環節和漏洞,督促被檢單位改進提高、要求被檢單位在規定時間內匯報整改情況。并向全省通報有關檢查情況。

        六、責任

        醫療救治模擬演練作為專項演練的一項主要內容,關系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控制疫情傳播,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等各項任務的完成與目標的實現,是各項準備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各有關單位要指定專人負責醫療救治模擬演練工作,確保各項準備工作落到實處。對工作責任心不強,未組織演練或組織不力的相關責任人嚴肅查處。

        傳染性甲型H1N1流感是一種新型傳染病,工作中的任何疏忽和漏洞,都可能導致疫情擴散,鑄成大錯,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對此要有清醒的認識,務必認真學習相關法律、文件,查漏補缺,積極完善,認真做好各項醫療救治演練的準備工作。

        附件:

        1、醫療救治模擬演練內容

        2、醫療救治模擬演練要點

        附件1

        醫療救治模擬演練內容

        一、衛生行政部門演練以下內容:

        1、某邊遠地區民工大規模從疫區返回,且出現多人發熱。

        2、對某市定點醫院、發熱門診、分診預檢點進行設置與管理。

        3、模擬緊急情況按程序啟動醫療救治預案。

        4、規定時間內緊急調集一個10人的會診組和一個50人的醫療救治預備隊。

        5、規定時間內緊急轉運10名甲型H1N1流感患者到指定收治醫院。

        6、規定時間內緊急準備100人份的醫療救治物資。

        二、定點收治醫院演練以下內容:

        (一)單項演練:演練任務或場景只涉及醫院某一部門。

        醫院甲型H1N1流感指揮部門:

        1、某醫院門(急)診預檢分診處發現發熱病人。

        2、某醫院發熱呼吸道疾病門診(以下簡稱發熱門診)發現懷疑甲型H1N1流感的病人。

        3、某醫院其他科室住院病人中發現懷疑甲型

        H1N1流感的病人。

        4、某醫院工作人員中發現懷疑甲型H1N1流感的病人。

        5、接到上級指令接收轉入的確診甲型H1N1流感病人。

        6、某醫院隔離病區病人需要專家組會診。

        7、某醫院甲型H1N1流感病人治愈準備出院。

        8、某醫院隔離病區、藥房、檢驗、記賬、行政、后勤之間的資料傳輸與信息匯總。

        醫院臨床醫療部門:

        1、門(急)診預檢分診處發現發熱病人。

        2、預檢門診工作人員穿、脫隔離防護服,自我消毒及物品、環境消毒。

        3、預檢門診接診懷疑甲型H1N1流感的發熱病人。

        4、預檢門診病人標本處置。

        5、預檢門診工作人員處理醫療廢棄物。

        6、預檢門診醫師詢問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人流行病學史。

        7、隔離病房工作人員穿、脫隔離防護服,自我防護及環境消毒。

        8、隔離病房病人的入院處置、診斷治療、病歷書寫及病情匯報。

        9、隔離病房病人標本處置,各種檢查單回報。

        10、隔離病房醫務人員使用呼吸機、吸痰器、分析血氣報告單。

        11、隔離病房各種醫療用具、防護用品的保存與消毒。

        12、隔離病房醫療廢棄物、污物、污水、嘔吐物、排泄物的初步處理。

        13、隔離病區醫療文書的保管與消毒。

        14、實驗室工作人員自我防護和對標本的檢驗、保管、處置。

        15、隔離病房病人治愈出院的辦理。

        16、隔離病房病人尸體的初步處理。

        17、醫院感染科對落實消毒、隔離措施的管理、監控和指導。

        醫院后勤保障部門:

        1、各種醫療用品、通訊設施的儲備、檢查與維護。

        2、醫院隔離病區醫療、生活用品的傳送。

        3、隔離病區工作人員生活區的物品傳送。

        4、急救車輛司機轉運病人前后及途中的自我防護。急救車輛的消毒與維護。

        5、水工、電工、供暖、機器維修等人員進入隔離病區的防護。

        6、隔離病房醫療廢棄物、污物、污水的二次處理。

        7、隔離病房病人尸體的終末處理。

        (二)配合演練:演練任務或場景涉及醫院多個部門。

        1、某醫院預檢門診發現一名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人。

        2、本醫院接到上級指令接收轉診確診甲型H1N1流感病人。

        3、本醫院接到上級指令接收轉診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人。

        三、設預檢門診的醫院演練以下內容:

        (一)單項演練:演練任務或場景只涉及醫院某一部門。

        醫院甲型H1N1流感指揮部門:

        1、某醫院門診預檢分診處發現發熱病人。

        2、某醫院預檢門診發現懷疑甲型H1N1流感的病人。

        3、某醫院其他科室住院病人中發現懷疑甲型H1N1流感的病人。

        4、預檢門診轉出確診或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人。

        醫院臨床醫療部門:

        1、門(急)診預檢分診處發現發熱病人。

        2、預檢門診對發熱病人的處置、診斷治療、病歷書寫及病情匯報。

        3、預檢門診病人標本處置。

        4、預檢門診接診懷疑甲型H1N1流感的發熱病人。

        5、預檢門診工作人員處理醫療廢棄物,銷毀醫用針頭。

        6、預檢門診醫師詢問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人流行病學史。

        7、預檢門診工作人員穿、脫隔離防護服,自我防護及環境消毒。

        8、預檢門診各種醫療用具、防護用品的保存與消毒。

        9、預檢門診醫療廢棄物、污物、污水、嘔吐物、排泄物的處理。

        10、預檢門診實驗室工作人員自我防護和對標本的檢驗、保管、處置。

        11、醫院感染科對預檢門診落實消毒、隔離措施的管理、監控和指導。

        醫院后勤保障部門:

        1、各種醫療用品、通訊設施的儲備與檢查與維護。

        2、某醫院預檢門診區醫療、生活用品的傳送。

        3、預檢門診區工作人員生活區的物品傳送。

        4、急救車輛司機轉運病人前后及途中的自我防護。急救車輛的消毒與維護。

        5、水工、電工、供暖、機器維修等人員進入發熱門診區的防護。

        6、預檢門診區醫療廢棄物、污物、污水的二次處理。

        (二)、配合演練:演練任務或場景涉及醫院多個部門。

        1、轄區某農村村衛生室或社區衛生中心發現一名懷疑甲型H1N1流感的病人。

        2、轄區某火車站發現一名懷疑甲型H1N1流感的病人。

        3、某醫院發預檢門診發現一名懷疑甲型H1N1流感的病人。

        4、作為后備定點醫院接到上級指令開始接收疑似和確診甲型H1N1流感病人。

        四、設門診預檢點的醫院演練以下內容:

        (一)單項演練:演練任務或場景只涉及醫院某一部門。

        醫院甲型H1N1流感指揮部門:

        1、某醫院門診預檢分診處發現發熱病人。

        2、某醫院其他科室住院病人中發現懷疑甲型H1N1流感的病人。

        3、向設立預檢門診的醫院轉送懷疑甲型H1N1流感的病人。

        醫院臨床醫療部門:

        1、門(急)診預檢分診處發現發熱病人。

        2、門(急)診預檢分診處工作人員穿、脫隔離防護服,自我防護及環境消毒。

        3、門(急)診預檢分診處各種醫療用具、防護用品的保存與消毒。

        4、檢驗科工作人員自我防護和對標本的檢驗、保管、處置。

        醫院后勤保障部門:

        1、各種醫療用品、通訊設施的儲備與檢查與維護。

        2、門(急)診預檢分診處醫療廢棄物、污物、污水、嘔吐物、排泄物的處理。

        (二)配合演練:演練任務或場景涉及醫院多個部門。

        所轄某農村村衛生室或社區衛生中心發現一名懷疑甲型H1N1流感的病人。

        五、綜合演練涉及各級、各部門,演練以下內容

        事件一:某農村鄉衛生院于5月×日接診一患者,×××,男性,32歲,民工

        ,近期從疫區歸來。以“發熱、咳嗽、疼痛、全身不適2天”之主訴就診。查體溫:38.80C,雙肺呼吸音粗。血常規:WBC: 1.8×109/L,胸片示雙肺彌漫性滲出影。懷疑為甲型H1N1流感。

        事件二:城市社區衛生室于5月×日接診一患者,××,男性,57歲,居民,近期從疫區歸來。以“發熱、干咳、氣短2天”之主訴就診。查體溫:38.60C,雙肺呼吸音粗。血常規:WBC: 2.0×109/L。懷疑為甲型H1N1流感。

        第3篇:醫療應急方案范文

        關鍵詞:門冬氨酸-鳥氨酸;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臨床療效;安全性

        病毒性肝炎已成為現在世界上傳染性較強的疾病之一[1]。近幾年,病毒性肝炎后脂肪肝檢出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并發癥的發生會對肝功能造成進一步的損傷,甚至加重患者的病況,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門冬氨酸-鳥氨酸是現在臨床用于治療病毒性肝炎后脂肪肝的新型藥物,為了分其臨床作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92例病毒性肝炎后脂肪肝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男23例,女23例,年齡22~64歲,平均年齡(38.67±15.64)歲,病程為6~21年,平均病程(10.54±5.14)年;對照組:男24例,女22例,年齡21~66歲,平均年齡(39.58±13.15)歲,病程為6~23年,平均病程(10.52±5.13)年。在年齡、性別、病程上等基礎資料,兩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行常規治療,給予充足的能量、維生素、促肝細胞生長素等藥物,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實驗組同時使用冬氨酸-鳥氨酸治療,將7.5g門冬氨酸-鳥氨酸(國家準字:H20090120,生產企業:武漢啟瑞藥業有限公司)與250ml生理鹽水混合靜脈注射,1次/d。

        1.3療效評定標準[2] 完全緩解:臨床檢驗指標處于正常值之內;部分緩解:臨床檢驗指標處于正常值周圍;穩定:臨床檢測指標高于正常值;進展:疾病存在甚至嚴重,臨床檢驗指標遠遠高于正常值。有效率為完全緩解與部分緩解的總和。臨床控制率為完全緩解、部分緩解和穩定的總和。

        1.4觀察指標 觀察和記錄兩組患者的轉氨酶水平和血脂水平。轉氨酶水平用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水平和天冬氨酸轉移酶(AST)水平來表示;血脂水平用總膽固醇(TC)水平、甘油三酯(TG)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水平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LDL-C)。

        1.5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15.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當P

        2 結果

        2.1比對兩組患者的轉氨酶水平和血脂水平 實驗組患者的轉氨酶ALT、AST水平明顯好于對照組,且實驗組患者的血脂水平與對照組存在顯著的差異性,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

        2.2 比對兩組患者的臨床作用效果 實驗組患者的臨床有效率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

        2.3 比對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實驗組患者的主要不良反應頭暈有1例,心悸有1例,嘔吐有2例,浮腫有0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9.30%;對照組患者主要不良反應頭暈有4例,心悸有2例,嘔吐有3例,浮腫有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1.74%;,兩組相比存在明顯差異(χ2=7.3583,P=0.0362),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脂肪肝和病毒性肝炎都是現在人類所面臨的重大疾病,脂肪肝在臨床上不是單獨的疾病而是一種臨床現象,都是病理改變造成的,會直接對肝功能造成嚴重影響;肝臟是脂質代謝中必不可少的作用組織,病毒性肝炎的發生會間接引發脂肪肝的并發,兩種疾病之間是有一定相關聯系[3,4]。臨床上要根據病毒性脂肪肝患者的病況給予針對性的治療才能起到明顯的作用效果,門冬氨酸-鳥氨酸是現在治療該病的首選藥物。研究證實,實驗組患者的轉氨酶ALT、AST水平明顯好于對照組患者的,且實驗組患者的血脂水平與對照組存在顯著的差異;實驗組患者的臨床有效率、疾病控制率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的;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與對照組相比明顯較少,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

        綜上,在臨床上治療病毒性肝炎后脂肪肝時,采用門冬氨酸鳥氨酸治療的臨床效果更為顯著,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肝功能惡化程度,降低藥物副作用程度,改善患者的病情,為患者機體恢復創造優越條件。

        參考文獻:

        [1]王振華,周春艷,周文亮.門冬氨酸-鳥氨酸治療病毒性肝炎后脂肪肝臨床效果觀察[J].國際病毒學雜志,2015,22(z1):209,211.

        [2]陳小松.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的臨床診治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3,24(11):2574-2575.

        [3]田麗艷,陸倫根,唐承薇,等.門冬氨酸-鳥氨酸顆粒劑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多劑量平行對照臨床研究[J].中華肝臟病雜志,2013,21(7):528-532.

        第4篇:醫療應急方案范文

        1.1編制目的

        保障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等突發公共事件(以下簡稱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各項醫療衛生救援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健康危害,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社會穩定。

        1.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以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省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應急方案》和《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方案》,制定本方案。

        1.3適用范圍

        本方案適用于本市行政區域內突發公共事件所導致的人員傷亡、生命威脅、健康危害的醫療衛生救援工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工作按照《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方案》的有關規定執行。

        1.4工作原則

        (1)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各級人民政府負責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的統一領導和指揮。根據突發公共事件的范圍、性質和危害程度,對突發公共事件實行分級管理。

        (2)屬地管理,明確職責。突發公共事件由事件發生地的政府和有關部門負責領導和指揮醫療衛生救援工作。各有關部門按照方案規定,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做好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的有關工作。

        (3)依靠科學,依法規范。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應急救援工作要充分尊重和依靠科學,重視科研和技術。各級政府和衛生行政部門要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建立健全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應急救援的工作制度。

        (4)反應及時,措施果斷。各級政府和衛生行政部門對突發公共事件和可能發生的公共事件要做出快速反應,采取有力措施,及時、有效開展醫療衛生救援工作。

        (5)整合資源,信息共享。開展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工作要充分利用和整合現有資源,避免重復建設。借助現有醫療救治信息網絡,實現衛生行政部門與醫療機構之間,以及衛生行政部門與相關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

        (6)平戰結合,常備不懈。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加強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工作的組織和隊伍建設,成立領導機構和工作專班,組建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隊伍,制定各種醫療衛生救援應急技術方案,開展培訓和演練,提高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7)加強協作,公眾參與。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通力合作,有效應對突發公共事件,廣泛組織、動員公眾參與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處理。

        2醫療衛生救援的事件分級

        根據突發公共事件導致人員傷亡和健康危害情況將醫療衛生救援事件分為特別重大(Ⅰ級)、重大(Ⅱ級)、較大(Ш級)和一般(Ⅳ級)四級。

        2.1特別重大事件(Ⅰ級)

        一次事件出現重大人員傷亡,且危重人員多,或者核事故和突發放射事件、化學品泄漏事故導致大量人員傷亡。

        國務院及其有關部門確定的其他需要開展醫療衛生救援工作的特別重大突發公共事件。

        2.2重大事件(Ⅱ級)

        (1)一次事件出現重大人員傷亡,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過5例的突發公共事件。

        (2)跨市(州)的有嚴重人員傷亡的突發公共事件。

        (3)省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確定的其他需要開展醫療衛生救援工作的重大突發公共事件。

        2.3較大事件(Ⅲ級)

        (1)一次事件出現較大人員傷亡,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過3例的突發公共事件。

        (2)市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確定的其他需要開展醫療衛生救援工作的較大突發公共事件。

        2.4一般事件(Ⅳ級)

        (1)一次事件出現一定數量人員傷亡,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過1例的突發公共事件。

        (2)縣市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確定的其他需要開展醫療衛生救援工作的一般突發公共事件。

        3醫療衛生救援組織體系

        市、縣市區衛生行政部門是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的應急主責部門,要在同級政府或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指揮機構的統一領導、指揮下,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協調一致,共同應對突發公共事件,做好突發公共事件的醫療衛生救援工作。

        醫療衛生救援組織機構包括:市、縣市區衛生行政部門成立的醫療衛生救援領導小組、專家組和醫療衛生救援機構、現場醫療衛生救援指揮部。醫療衛生救援機構包括醫療急救中心(站)、綜合醫院、專科醫院等應急醫療救治專業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衛生監督機構。

        3.1醫療衛生救援領導小組

        市衛生局成立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領導小組,組織、協調特別重大、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的醫療衛生救援工作,領導、組織、協調、部署較大突發公共事件的醫療衛生救援工作。市醫療緊急救援指揮中心負責日常工作。

        縣市區衛生行政部門成立相應的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領導小組,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工作,承擔各類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的組織、協調任務,并指定機構負責日常工作。

        3.2專家組

        市、縣市區衛生行政部門應組建專家組,對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工作提供咨詢建議、技術指導和支持。

        3.3醫療衛生救援機構

        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承擔突發公共事件的醫療衛生救援任務。其中,各級醫療急救中心(站)承擔突發公共事件現場醫療衛生救援和傷員轉送。市醫療緊急救援指揮中心根據現場醫療衛生救援指揮部的指令,負責救援和轉送傷病員所需醫務人員和救護車輛的統一調度;綜合醫院、專科醫院及鄉鎮衛生院承擔突發公共事件傷員的醫療救治工作;市、縣市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衛生監督機構根據各自職能做好突發公共事件中的疾病預防控制和衛生監督工作。

        3.4現場醫療衛生救援指揮部

        市、縣市區衛生行政部門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在突發公共事件現場設立現場醫療衛生救援指揮部,由現場的最高衛生行政部門的負責同志擔任指揮,統一指揮、協調現場醫療衛生救援工作。

        4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響應和終止

        4.1醫療衛生救援應急分級響應

        4.1.1Ⅰ級響應

        (1)I級響應的啟動

        本市境內發生特別重大突發公共事件,按國家方案的規定,啟動醫療衛生救援應急的Ⅰ級響應。

        (2)I級響應行動

        市衛生行政部門在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和市政府的指揮和領導下,組織、協調開展突發公共事件的醫療衛生救援。

        4.1.2Ⅱ級響應

        (1)Ⅱ級響應的啟動

        本市境內發生重大突發公共事件,按省方案的規定,啟動醫療衛生救援應急的Ⅱ級響應。

        (2)Ⅱ級響應行動

        市衛生行政部門在省衛生行政部門和市政府的指揮和領導下,組織、協調開展突發公共事件的醫療衛生救援。

        4.1.3Ⅲ級響應

        (1)Ⅲ級響應的啟動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啟動醫療衛生救援應急的Ⅲ級響應:

        ①發生較大突發公共事件,市政府啟動市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方案;

        ②其他符合醫療衛生救援較大事件(Ⅲ級)級別的突發公共事件。

        (2)Ⅲ級響應行動

        市衛生行政部門接到關于醫療衛生救援較大事件的有關指示、通報或報告后,應立即啟動醫療衛生救援領導小組工作,組織專家對傷病員及救治情況進行綜合評估。同時,迅速組織開展現場醫療衛生救援工作,并及時向市政府或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指揮機構報告有關處理情況。凡屬啟動市級應急方案的響應,醫療衛生救援領導小組按相關規定啟動工作。

        市衛生行政部門應及時向省衛生廳報告醫療衛生救援較大事件的處理情況。接受省衛生廳對本市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工作的督導,必要時請求其組織專家提供技術指導和支持。

        4.1.4Ⅳ級響應

        (1)Ⅳ級響應的啟動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啟動醫療衛生救援應急的Ⅳ級響應:

        ①發生一般突發公共事件,縣市區人民政府啟動縣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方案。

        ②其他符合醫療衛生救援一般事件(Ⅳ級)級別的突發公共事件。

        (2)Ⅳ級響應行動

        縣市區衛生行政部門接到關于醫療衛生救援一般事件的有關指示、通報或報告后,應立即啟動醫療衛生救援領導小組工作,組織醫療衛生救援機構開展突發公共事件的現場處理工作,組織專家對傷病員及救治情況進行調查、確認和評估,同時向本級政府或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指揮機構報告有關處理情況。凡屬啟動縣級應急方案的響應,醫療衛生救援領導小組按相關規定啟動工作。

        縣市區衛生行政部門應及時向市衛生局報告醫療衛生救援一般事件的處理情況。市衛生局接到醫療衛生救援一般事件報告后,要對事件發生地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工作進行督導,必要時應當快速組織專家對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進行技術指導。

        4.2現場醫療衛生救援及指揮

        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隊伍在接到市醫療緊急救援指揮中心或現場醫療衛生救援指揮部的救援指令后,要及時趕赴現場,并根據現場情況全面開展醫療衛生救援工作。在實施醫療衛生救援的過程中,要注意現場確認(包括現場的劃分、現場的性質),并采取必要的自我防護措施,確保安全。

        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有關衛生行政部門應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在事發現場設置現場醫療衛生救援指揮部,主要或分管領導同志要親臨現場,靠前指揮,減少中間環節,提高決策效率,加快搶救進程。現場醫療衛生救援指揮部要及時準確掌握現場情況,做好現場醫療衛生救援指揮工作,使醫療衛生救援工作緊張有序地進行。現場醫療衛生救援指揮部要接受突發公共事件現場處置指揮機構的領導,加強與現場各救援部門的溝通與協調。

        4.2.1現場搶救

        到達現場的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隊伍,要迅速護送危重傷病員出危險區,本著“先救命后治傷、先救重后救輕”的原則開展工作,按照國際統一的標準對傷病員進行檢傷分類,分別用藍、黃、紅、黑四種顏色,對輕、重、危重傷病員和死亡人員作出標志(分類標記用塑料材料制成腕帶),扣系在傷病員或死亡人員的手腕或腳踝部位,以便后續救治辨認或采取相應的措施。

        4.2.2轉送傷員

        當現場環境處于危險或在傷病員情況允許時,要盡快將傷病員轉送至醫療機構,并做好以下工作:

        (1)對已經檢傷分類待送的傷病員進行復檢。對有活動性大出血或轉運途中有生命危險的急危重癥者,應就地先予搶救、治療,做必要的處理后再進行監護下轉運。

        (2)認真填寫轉運卡提交接納的醫療機構,并報現場醫療衛生救援指揮部匯總。

        (3)在轉運中,醫護人員必須密切觀察傷病員病情變化,并確保治療能持續進行。

        (4)在轉運過程中要科學搬運,避免造成二次損傷。

        (5)合理分流傷病員或按現場醫療衛生救援指揮部指定的地點轉送,任何醫療機構不得以任何理由拒診、拒收傷病員。

        4.3醫療救治

        醫療機構接到突發公共事件報告后,要迅速做好以下工作:

        (1)成立應急醫療救治領導小組和搶救專班。

        (2)必要時,動員輕病人出院或轉院,騰出住院空床。

        (3)開設綠色通道,接診、接收轉運來的傷病員。

        4.4疾病預防控制和衛生監督工作

        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有關衛生行政部門要根據情況組織疾病預防控制和衛生監督等有關專業機構和人員,開展衛生學調查和評價、衛生執法監督,大力開展衛生知識宣傳和健康教育工作,采取有效的預防控制措施,防止各類突發公共事件造成的次生或衍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確保大災之后無大疫。

        4.5信息報告和

        醫療急救中心(站)和其他醫療機構接到突發公共事件的報告后,在迅速開展應急醫療衛生救援工作的同時,隨時將人員傷亡、搶救等情況報告現場醫療衛生救援指揮部或當地衛生行政部門。

        現場醫療衛生救援指揮部、承擔醫療衛生救援任務的醫療機構要每日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傷病員情況、醫療救治進展等,重要情況要隨時報告。有關衛生行政部門要及時向本級政府或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指揮機構報告有關情況。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按照有關規定,做好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信息工作。

        4.6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響應的終止

        突發公共事件現場醫療衛生救援工作完成,傷病員在醫療機構得到救治,經本級政府或同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指揮機構批準,或經同級衛生行政部門批準,醫療衛生救援領導小組可宣布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響應終止,并將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響應終止的信息報告上級衛生行政部門。

        5醫療衛生救援保障

        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醫療衛生救援機構和隊伍的建設,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控制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應遵循“平戰結合、常備不懈”的原則,加強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工作的組織和隊伍建設,組建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隊伍,制訂各種醫療衛生救援應急技術方案,保證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

        5.1信息系統

        在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的基礎上建設醫療救治信息網絡,實現醫療機構與衛生行政部門之間,以及衛生行政部門與相關部門間的信息共享。

        5.2急救機構

        市醫療緊急救援指揮中心承擔全市醫療緊急救援的日常工作,并結合城區情況建立相適應的醫療急救站。各縣(市,含夷陵區)可根據轄區人口和醫療救治的需求,建立一個相應規模的醫療急救中心(站),并完善急救網絡。

        5.3應急隊伍

        市、縣市區衛生行政部門組建綜合性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隊伍,并根據需要建立特殊專業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隊伍(如化學中毒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隊伍等)。市級不少于60人,縣級不少于30人。

        市、縣市區衛生行政部門要保證醫療衛生救援工作隊伍的穩定,嚴格管理,定期開展培訓和演練,提高應急救治能力。醫療衛生救援演練所需經費應列入同級財政預算;演練需要公眾參與的,必須報經本級政府同意。

        5.4血液儲備

        衛生行政部門提出醫療衛生救援血液儲備建議,市中心血站負責儲備,緊急情況下,政府號召部隊官兵、大專院校學生、機關干部無償獻血。

        5.5物資儲備

        衛生行政部門提出醫療衛生救援應急藥品、醫療器械、設備、快速檢測器材和試劑、衛生防護用品等物資的儲備計劃建議。發展改革部門負責組織應急物資的生產、儲備和調運,保證供應,維護市場秩序,保持物價穩定。醫藥儲備物資的動用,按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醫藥儲備應急方案》要求執行。應急儲備物資使用后要及時補充。

        5.6經費

        財政部門負責安排應由政府承擔的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所必需的經費,并做好經費使用情況監督工作。

        自然災害導致的人員傷亡,各級財政按照有關規定承擔醫療救治費用或給予補助。

        安全生產事故引起的人員傷亡,事故發生單位應向醫療急救中心(站)或相關醫療機構支付醫療衛生救援過程中發生的費用,有關部門應負責督促落實。

        社會安全突發事件中發生的人員傷亡,由有關部門確定的責任單位或責任人承擔醫療救治費用,有關部門應負責督促落實。各級財政可根據有關政策規定或本級政府的決定對醫療救治費用給予補助。

        各類保險機構要按照有關規定對參加人身、醫療、健康等保險的傷亡人員,做好理賠工作。

        5.7交通運輸保障

        各級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隊伍要根據實際工作需要配備救護車輛、交通工具和通訊設備。

        鐵路、交通、民航、公安(交通管理)等有關部門,要保證醫療衛生救援人員和物資運輸的優先安排、優先調度、優先放行,確保運輸安全暢通。情況特別緊急時,對現場及相關通道實行交通管制,開設應急救援“綠色通道”,保證醫療衛生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

        5.8其他保障

        公安機關負責維護突發公共事件現場治安秩序,保證現場醫療衛生救援工作的順利進行。

        科技部門制定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應急技術研究方案,統一協調、解決檢測技術及藥物研發和應用中的科技問題。

        海關負責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急需進口特殊藥品、試劑、器材的優先進關驗收工作。

        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負責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藥品和醫療器械的監督管理。

        紅十字會按照《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自然災害與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方案》,負責組織群眾開展現場自救和互救,做好相關工作。并根據突發公共事件的具體情況,向市內外發出呼吁,依法接受合法組織和個人的捐贈,提供急需的人道主義援助。

        軍分區后勤部負責協調軍隊有關部門,組織軍隊有關醫療衛生技術人員和力量,支持和配合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工作。

        6醫療衛生救援的公眾參與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做好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知識普及的組織工作;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媒體要擴大對社會公眾的宣傳教育;各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要加強對所屬人員的宣傳教育;各醫療衛生機構要做好宣傳資料的提供和師資培訓工作。在廣泛普及醫療衛生救援知識的基礎上逐步組建以公安干警、企事業單位安全員和衛生員為骨干的群眾性救助網絡,經過培訓和演練提高其自救、互救能力。

        7附則

        7.1責任與獎懲

        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工作實行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

        市、縣市區衛生行政部門對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工作作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要給予表彰和獎勵。對失職、瀆職的有關責任人,要依據有關規定嚴肅追究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7.2方案制定與修訂

        本方案經市政府批準后,由市政府辦公室實施,根據突發公共事件的形勢變化和實施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修訂和完善。

        市政府有關部門根據需要和本方案的規定,制定本部門職責范圍內的具體工作方案,報市政府備案。

        縣市區政府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的規定,參照本方案并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組織制定本地區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方案。

        7.3方案解釋部門

        本方案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負責解釋。

        第5篇:醫療應急方案范文

        在我礦編制的《方案》中體現了保護人員安全優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優先。同時,還體現了事故損失控制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統一指揮,高效協調以及持續改進的思想。在《方案》中明確了我礦的基本情況,包括礦井的地址、企業性質、從業人數、隸屬關系、生產能力,周邊區域的單位、社區,重要基礎設施、道路等情況。在危險分析、危險目標及其危險特性和對周圍的影響一節中,詳細闡述了危險分析有地理、地質、氣象等信息;煤礦布局及交通情況;重大危險源分布情況;重大事故類別;特定時段、季節影響;可能影響應急救援的不利因素。在資源分析中,根據確定的危險目標,明確了危險特性及對周邊的影響以及應急救援所需資源;危險目標周圍可利用的安全、消防、個體防護的設備、器材及其分布;上級救援機構或相鄰可利用的資源。

        一、在我礦應急救援方案涵蓋的內容

        1.應急救援組織機構設置、組成人員和職責劃分,依據煤礦重大事故危害程度的級別設置分級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組成人員包括主要負責人、有關管理人員及現場指揮員。明確了相關人員職責,即:組織制訂煤礦重大事故應急救援方案;負責人員、資源配置、應急隊伍的調動;確定現場指揮人員;協調事故現場有關工作;批準**的啟動與終止;事故狀態下各級人員的職責;煤礦事故住處的上報工作;接受集團公司的指令和調動;組織應急方案的演練;負責保護事故現場及相關數據。

        2.在煤礦事故應急求援**中明確**的資源配備情況,包括應急救援保障、救援需要的技術資料、應急設備和物資等,并確保其有效使用。應急救援保障分為內部保障和外部保障。依據現有資源的評估結果,確定內部保障的內容包括:確定應急隊伍,包括搶修、現場救護、醫療、治安、消防、交通管理、通訊、供應、運輸、后勤等人員;應急通信系統;應急電源、照明;應急救援裝備、物資等;煤礦運輸車輛的安全、消防設備、器材及人員防護裝備以及保障制度目錄、責任制、值班制度和其他有關制度。依據對外部應急救援能力的分析結果,確定外部救援的內容包括:互助的方式,請示政府、總公司協調應急救援力量,應急救援信息咨詢,專家信息。礦井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還提供的資料有:礦井平面圖、巷道布置圖、采掘工程平面圖、井下運輸系統圖、礦井通風系統圖、以及排水、防塵、防火注漿、壓風等管路系統圖,井下避災路線圖,安全監測裝備布置圖,瓦斯、煤塵、頂板、水、通風等數據,程序、作業說明書和聯絡電話號碼和井下通信系統圖等。**中還確定規定了所需的應急設備,并保證充足提供。應急設備包括:報警通訊系統,井下應急照明和動力,自救器、呼吸器,安全避難場所,開關和切斷閥,消防設施,急救設施和通訊設備。

        3.教育、訓練與演練。煤礦事故應急救援方案中還規定了應急培訓計劃,演練計劃,教育、訓練、演練的實施與效果評估等內容。應急培訓計劃的內容包括:應急救援人員的培訓、員工應急響應的培訓、社區或周邊人員應急響應知識的宣傳。演練計劃的內容包括:演練準備、演練范圍與頻次和演練組織。

        4.互助協議.在我礦的應急救援《方案》中還加入了當有關的應急力量與資源相對薄弱時,事先尋求與外部救援力量建立正式互助關系的有關規定。

        二、應急響應

        1.報警、接警、通知、通訊聯絡方式。依據現有資源的評估結果,確定24小時有效的報警裝置;24小時有效的內部、外部通訊聯絡手段;事故通報程序.

        2.**分級響應條件。依據礦井發生安全生產事故的類別、危害程度的級別和從業人員的評估結果,可能發生的事故現場情況分析結果,設定了**分級響應的啟動條件。

        3.指揮與控制。建立了分級響應、統一指揮、協調和決策的程序。

        4.事故發生后應采取的應急救援措施。根據煤礦安全技術要求,確定采取的緊急處理措施、應急方案;確認危險物料的使用或存放地點,以及應急處理措施、方案;重要記錄資料和重要設備的保護;根據其他有關信息確定采取的現場應急處理措施。

        5.警戒與治安。**中規定了警戒區域劃分、交通管制、維護現場治安秩序程序。

        6.人員緊急疏散、安置。依據對可能發生煤礦事故場所、設施及周圍情況的分析結果,確定事故現場人員清點,撤離的方式、方法;非事故現場人員緊急疏散的方式、方法;搶救人員在撤離前、撤離后的報告。

        7.危險區的隔離。依據礦井可能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危害類別、危害程度級別,確定危險區的設定;事故現場隔離區的劃定方式、方法;事故現場隔離方法;事故現場周邊區域的道路隔離或交通疏導辦法。

        8.檢測、搶險、救援、消防、及事故控制措施。依據有關國家標準和現有資源的評估結果,確定搶險、救援方式、方法及人員的防護、監護措施;現場實時監測及異常情況下搶險人員的撤離條件、方法;應急救援隊伍的調度;控制事故擴大的措施;事故可能擴大后的應急措施。

        9.受傷人員現場救護、救治與醫院救治。依據事故分類、分級,附近疾病控制與醫療救治機構的設置和處理能力,制訂具有可操作性的處置方案,內容包括為:接觸人群檢傷分類方案及執行人員;依據檢傷結果對患者進行分類現場緊急搶救方案;患者轉運及轉運中的救治方案;患者治療方案;入院前和醫院救治機構確定及處置方案;信息、藥物、器材儲備信息。

        10.公共關系。依據事故信息、影響、救援情況等信息要求,明確事故信息批準程序;媒體、公眾信息程序;公眾咨詢、接待、安撫受害人員家屬的規定。

        三、應急救援方案中規定的其它事項

        1.在我礦編制的應急救援方案中還規**全生產事故進入后期處理程序時,要制定事故現場保護措施,明確事故現場處理工作的負責人和專業隊伍;事故應急求援終止程序;確定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結束的程序;通知本單位相關部門、周邊社區及人員事故危險已解除的程序;恢復政黨狀態程序;現場清理和受影響區域連續監測程序;事故調查與后果評估程序。

        第6篇:醫療應急方案范文

           火災預防應急方案1

           為應對學校突發火災事故,及時、有序、高效地做出相應處理,保證全體師生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減少學校的損失和負面影響,保證學校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維護社會的穩定,根據我校實際情況和結合有關部門的法律、法規,特制定本預案。

           一、堅持“早預防、早發現、早報告、早救治”原則。

           1、早預防。即要求學校全體師生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始終保持高度的警惕性,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學校的各項教育教學活動及后勤服務工作,堅持以法辦事,規范操作,及時排查和消除學校的各種消防隱患。

           2、早發現。即落實責任,嚴格執行學校的各項檢查制度,發現苗頭性問題及時采取相應措施。

           3、早報告。即要求嚴格執行“日報告”和“零報告”制度,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通報信息。

           4、早救治早隔離。即要求執行誰發現誰首先受理的制度,發現消防事故,立即招呼就近人員,控制局面,最大努力阻止火災的進一步發展;發現傷情或病情,立即組織人員送醫院救治。

           二、一旦學校出現突發火災事故,立即啟動以下各職能人員,全力投入事故的處理工作。

           突發火災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應急辦主任:**

           成員:**

           1、組長職能:

           盡速到達現場,了解和掌握事故情況,控制局面,阻止事態發展,并研究事故處理的具體策略。

           2、副組長職能:

           (1)在第一時間向教育局辦公室報告情況。

           (2)組織力量并全程指揮其他各職能人員投入工作。

           (3)密切配合消防、醫療等機構對事故進行處理。

           (4)認真執行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和政府部門的有關指示。

           (5)負責事故的調查、分析和處理,查找原因和責任。

           2、現場控制人員:*********職能:

           (1)控制現場,維護秩序,防止發生混亂局面。

           (2)組織班主任管好各自的學生。

           (3)盡早向知情者、見證人調查事故起因,掌握好事故的第一手資料。

           3、后勤保障人員********職能:

           (1)做好醫療救治、現場控制等工作的聯絡和后勤支援。

           (2)做好上級來人和家長的接待,必要時為上級工作組現場辦公做好后勤服務工作。

           三、突發火災事件的具體處置對策

           1、發生火災時,現場教師馬上組織疏散學生離開現場。

           2、根據火勢如需報警立即用電話或手機報告消防中心(電話119)。

           3、在向學校、教育局領導報告同時,派出人員到主要路口等待引導消防車。

           4、組織師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區域,不得組織學生搶險,撲救要在確保人員安全的情況下進行,以班為單位清點人數。

           5、學校有關人員第一時間立即搶救受傷人員,在消防大隊來之前切掉火區電源,帶上滅火器材和使用消防設施進行滅火,搶救學校財產,盡可能使學校財產損失降到最低限度,原則是“先救人,后救物”。

           6、領導小組組織人員,對校園起火原因及財產損失情況進行仔細的調查,記錄在案,寫出書面報告向教育局匯報。

           四、撲救方法:

           1、撲救固體物品火災,如木制品,棉織品等,可使用各類滅火器具。

           2、撲救液體物品火災,如汽油、柴油、食用油等,只能使用滅火器、沙土、浸濕的棉被等,絕對不能用水撲救。

           五、注意事項:

           1、火災事故首要的一條是保護人員安全,撲救要在確保人員不受傷害的前提下進行。

           2、火災第一發現人應判斷原因,立即切斷電源。

           3、火災后應掌握的原則是邊救火,邊報警。

           4、嚴禁組織學生參加滅火。

           火災預防應急方案2

           為增強我校廣大師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救自護能力,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經學校領導班子研究,本學期(具體時間待定)在學校舉行師生安全應急演練四次。

           一、演練目的

           通過地震、防火應急演練,使全校師生掌握應急避震、逃生的正確方法,熟悉我校緊急疏散的程序和線路,確保在地震、火災來臨時,我校應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進行,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全校師生的生命安全,特別是減少不必要的傷害。同時通過演練活動培養學生聽從指揮、團結互助的品德,提高突發公共事件下的應急反應能力和自救能力。

           二、演練前準備

           1、演練前召開班會,讓學生熟悉應急避震、避免火災傷害的正確方法,分析我校應急的環境條件,闡述應急演練的重要意義,講明演練的程序、內容、時間和紀律要求,以及各個班級疏散的路線和到達的區域,同時強調演練是預防性、模擬性練習,并非真正的應急和疏散,以免發生誤解而引發謠傳。

           三、演練要求

           1、不要驚慌,聽從指揮,服從安排。

           2、保持安靜,動作敏捷、規范,嚴禁推拉、沖撞、擁擠。

           3、按規定線路疏散,不得串線。

           四、組織機構

           (1)領導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攝 像:

           信 號:

           (2)教室室內指導:各班班主任

           教室室內指導職責:

           ① 、“地震或火災警報”發出后,指導學生進行室內避震、避火,糾正學生的不正確動作和姿勢。

           ② 、“地震或火災警報”解除后,帶領學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帶”,學校教學樓前做操位置。

           ③、班主任要自始至終跟隊,指導學生按疏散線路撤離教室,密切關注演練現場,維護活動紀律,防止意外發生。

           (3)疏散線路沿線工作組成員

           教學樓樓梯:

           三、

           二樓梯口: 東: 西:

           一樓樓梯口: 東: 西:

           樓梯拐角: 東: 西:

           疏散線路沿線工作職責:

           ①、合理調節學生疏散的進度,特別是防止過度擁擠造成踩踏事故。

           ②、處理學生疏散過程中的偶發事件

           五、演練程序

           (一)啟動程序:信號員宣讀:全體師生,應急疏散演練馬上就要開始,請大家做好準備,各就各位。

           請班主任重申演練程序和演練要求。(5分鐘)

           (二)教室內應急避震演練

           1、信號員發出“地震或火災警報”信號(3分鐘)。

           2、上課教師(演練時為班主任)立即停止授課,轉而成為教室演練負責人,立即告知學生“地震或火災來了,不要慌”,并指揮學生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或課桌旁,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并盡可能用書包或雙手保護頭部;最后一排靠里4個同學面向墻,蹲在墻角處。演練時間為3分鐘。

           3、“地震或火災警報”信號結束后,信號員發出解除“地震或火災警報”信號(一聲長哨)。

           4、學生復位,老師告知學生,地震或火災已過,現在撤離教室,進入緊急疏散演練環節。

           (三)緊急疏散演練

           1、學生在老師帶領下有秩序從樓梯向下撤離,并按照預定的疏散路線,迅速撤離到事先指定的地點整隊。

           2、演練各班撤離路線如下:

           二樓:

           順序是:六2、六1從教學樓西樓梯,三 、四、五年級從教學樓東樓梯在老師指導下站2隊列撤到教學樓前平時上操隊形站好并蹲下。

           三樓:

           七、八2、八1從教學樓西樓梯,九2、九1從教學樓東樓梯在老師指導下站2隊列撤到教學樓前平時上操隊形站好并蹲下。

           六、演練總結

           1、清點人數。

           2、請領導小組組長張永聰校長總結講話。

           3、宣布演練結束,各班依次退場,返回教室。

        第7篇:醫療應急方案范文

        關鍵詞 地震 藥事應急 管理

        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山崩地裂,江河鳴咽,四川汶川發生理氏8.0級特大地震,中國科技城綿陽也有強烈的破壞性地震,作為災區的門戶醫院,頃刻間大量危重地震傷病人涌入,需要接受緊急的手術和藥物治療。搶救藥品是挽救病人生命的重要的物資基礎,藥劑科的首要任務是保障搶救藥品的供應。現將我院抗擊“5.12”特大地震災害藥事應急管理總結于后,供同仁們參考。

        1 人員的組織

        地震發生不到3分鐘,我院便收治了第一例地震傷病人。時間就是生命,必須馬上將藥學人員集中起來,迅速開展藥學救治,但是通信、電力完全中斷,門診廣場內又有大量的疏散病人和群眾,這時只好用一塊紙板標明藥劑科的臨時集合點,希望藥劑科的職工按照《藥劑科突發事件藥事應急預案》的要求向指定地點集中。

        2 啟動突發事故應急響應

        地震發生后,藥劑科立即啟動突發事件緊急預案,按照“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反應及時、措施果斷、分工合作”的原則,所有工作由科主任統一領導和協調,并迅速成立搶救藥品發放組、麻醉性鎮痛藥品管理組、藥品搬運組、藥品采購組及臨床藥學服務組,實行專人負責,各施其職,相互配合。

        2.1 搶救藥品的準備 地震發生后不到5分鐘,常備的院前急救藥箱就搬運到指定地點,建立起第一個搶救藥品發放點;在15分鐘內就將門診藥房現有的,以止血、止痛、抗惑染、擴容、破傷風抗毒素為主的急救藥品搬運到指定位置,建立起第二個搶救藥品發放點,由搶救藥品發放組具體負責藥品管理和發放。同時,在余震隨時可能發生的情況下,緊急將住院藥房和庫房的搶救藥品轉運到兩個搶救藥品發放點,保證搶救藥品的不間斷供應。

        2.2 特殊藥品的準備 由于地震傷病人以砸傷和擠壓傷最常見,很多病人伴有劇烈疼痛,所以需要使用較大量的麻醉性鎮痛藥。麻醉性鎮痛藥屬于國家強制管制的藥品,必須按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管理,為了保證保證緊急情況下,品使用安全、有效、帳物相符,我們特組建了麻醉性鎮痛藥品管理組,專人負責,雙人發放,使用登記。

        2.3 藥品應急采購 綿陽是汶川大地震重災區之一,我院是綿陽的門戶醫院,救治形勢十分嚴峻,院內儲備藥品畢竟有限,不能滿足地震傷病人的需求,必須應急采購。科主任立即安排藥品供應組和臨床藥學服務組,根據地震傷的用藥特點,迅速擬定應急采購計劃,但是通信電力尚未恢復,無法同配送公司聯系。時間就是生命,挽救患者生命的藥品不能缺、不能斷,決定讓庫房工作人員駕駛摩托車到配送公司聯系,千方百計保證后續藥品供應渠道暢通。

        2.4 把好藥品質量關 藥品質量關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符合質量標準要求,才能保證療效。在特大地震發生后,醫院收到了社會各界的捐贈藥品330多個品規,必須對所有藥品按入庫要求一一驗收,以保證藥品質量。

        2.5 臨床藥學也是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的重要內容 臨床藥師首先根據地震災害傷的性質和特點,協助擬定應急藥品采購計劃,保證采購的藥品準確有效;其次就是參與病人的搶救和治療,同醫生一道擬定應急給藥方案,特別是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通過臨床藥師的參與,藥物的使用規范,治療效果良好,避免了院內感染的發生。

        3 總結

        為了有效控制突發事件給人民生命和健康造成嚴重損害,一旦發生必須迅速、正確的應對,所以我們認為醫療機構藥劑科必須建立比較完善的藥事應急預案。

        3.1 建立應急管理組織 成立科主任任組長,各部門負責人組成的藥事應急管理領導小組,負責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和日常演練。明確在緊急情況下,科主任因故不再,副主任立即遞補為藥事應急管理領導小組組長,指揮和協調應急工作。

        3.2 建立應急聯絡反應體系 將科內藥學人員的聯系方式制成小卡片,人手一卡。藥事應急管理領導小組成員隨時處于待命狀態,接到指令15分鐘內趕赴現場;重特大突發事件導致通信中斷,這時災情就是命令,所有藥學人員必須在規定時間內趕到指定地點。

        3.3 按照日常使用與應急管理相結合的原則,編制有代表性的《醫院突發事件急救藥品目錄》,如按地震等自然災害、群體性食物中毒、傳染病流行分別編制。根據日常使用情況,儲備一定量,我們認為50~100人次3日量即可。

        3.4 保持藥品采購渠道暢通 藥品供應室應多渠道獲取藥品信息,詳細留存《醫院突發事件急救藥品目錄》所列藥品的主供應商、被選供應商的聯系方式。

        第8篇:醫療應急方案范文

        1.1編制目的

        為提高氣象災害防范、處置能力,保障氣象災害應急工作高效、有序進行,最大限度地減輕或避免氣象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等經濟社會影響,制訂本預案。

        1.2工作原則

        以人為本,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預防為主,實行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相結合,有效提高氣象災害防御能力;統一領導,對氣象災害應急處置實施分級管理、屬地負責;密切協作,依照法律法規和相關職責,強化信息溝通、資源共享,建立協調配合機制,形成應急合力;規范有序,保證氣象災害應急處置運轉協調,發揮最大防災減災效益。

        1.3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氣象災害防御條例》、《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辦法》、《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省重大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市重大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有關法律法規和規定。

        1.4適用范圍

        1.4.1市行政區域氣象災害或其次生、衍生災害事件的防范和應對工作。

        1.4.2氣象災害雖未發生在市行政區域,但省、市相關

        應急指揮機構、事發地市(市、區)應急處置機構需要我市提供相關協助、保障。

        1.4.3本預案中的重大氣象災害,指由于臺風、暴雨(雪)、寒潮、霜凍、低溫、大風、沙塵暴、高溫、干旱、雷電、冰雹、大霧、霾等天氣氣候事件的影響,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員傷亡、重大財產損失和重大社會影響涉及公共安全的氣象災害。

        2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

        市、鄉(鎮、街道)、村(居)分級設立氣象災害應急指揮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的氣象災害防范和應對工作。

        2.1市氣象災害應急組織機構

        成立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由主管副市長擔任總指揮,市政府主管副主任、市氣象局局長擔任副總指揮。市氣象局、市應急辦、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審計局、市國土資源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務局、市農牧局、市林業局、市衛生局、市環境保護局、市廣播電視臺、市人防辦、市安監局、市發展改革局、市商務局、市供銷總社、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移動公司、市聯通公司、市電力局、市各保險公司的有關負責同志為成員。

        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市氣象局,辦公室主任由市氣象局局長擔任。

        2.2市氣象災害應急組織機構職責

        2.2.1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職責

        指揮部在市委、市政府和市級以上氣象災害應急指揮機構的領導下,領導、組織全市氣象災害防范和應對工作。負責建立健全全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機制;制訂全市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建設方案,并監督實施;在發生重大氣象災害時,負責指揮、協調、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做好防災、減災和救災工作;決定啟動和終止實施應急響應,以及其他氣象災害預警、應急處置重大事項。

        2.2.2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職責

        負責執行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調度指令,貫徹落實指揮部工作部署;會同有關部門建立氣象災害應急聯動機制;協調處理氣象災害應急工作中的具體問題;組織有關部門會商災害發生發展趨勢;收集、調查和評估氣象災情;制訂和實施氣象災害防御預案;管理氣象應急物資和裝備儀器;建設和完善氣象信息監測預警體系。

        2.2.3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職責

        指揮部成員單位負責制訂、完善與本預案配套的應急處置預案;根據職責與分工組織實施本部門、本單位的氣象災害應對、防范工作。

        2.3鄉(鎮、街道)、村(居)應急指揮機構職責

        鄉(鎮、街道)、村(居)氣象災害應急指揮機構,在上級指揮部和本級政府的領導下,組織和指揮本地氣象災害防范和應對工作。指揮機構的構成、職責與分工參照本預案執行。

        3預防和預警機制

        3.1監測、預報與報告

        3.1.1市氣象局負責管理并承擔市域內氣象災害監測、預報、信息收集、預報預警等工作。對可能發生重大氣象災害時,氣象局將監測、預報信息報送市政府。

        3.1.2發生較大級別以上氣象災害事件后,知情單位和個人應及時通過氣象災害報告電話等多種途徑報告有關信息。報告內容主要是報告單位、聯系人、聯系方式、報告時間、氣象災害種類和特征、發展趨勢、發生時間、地點和范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情況,已經采取的措施等。

        3.1.3建立以鄉(鎮、街道)、村(居)為基礎的氣象災害調查收集網絡,市政府組織相關部門開展氣象災害普查、風險評估

        和風險區劃工作,編制氣象災害防御規劃。

        3.2預警預防行動

        市氣象局根據氣象災害監測、預測預報、預警信號,將可能發生的氣象災害情況報市政府和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達到預警級別的,向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通報并提出處置建議,由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決定是否啟動相應預案。對可能達到重大、特別重大預警級別的,事發地鄉(鎮、街道)、村(居)氣象災害應急指揮機構應及時報告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由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報告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并在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統一協調下,提出預警措施和應對方案。

        各成員單位按照各自職責分工,做好有關應急準備工作。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根據需要進行檢查、督促、指導,及時將準備情況報市政府。

        有關部門、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按照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和防御指南,積極采取措施,盡量減少和避免氣象災害的影響。

        3.3預警支持系統

        3.3.1市氣象局應建立和完善以災害性天氣監測、氣象預報

        分析處理、氣象信息傳輸、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和重大氣象災害信息綜合加工處理為主體的重大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系統,提高重大氣象災害預警能力,保證重大氣象災害應急工作順利進行。

        建立和完善以災害性天氣監測、氣象預報分析處理、氣象信息傳輸、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和重大氣象災害信息綜合加工處理為主體的重大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系統,提高重大氣象災害預警能力。在國家氣象監測網的基礎上,根據需求建設氣象災害加密監測站和應急移動氣象災害監測系統。

        建立重大氣象災害信息綜合收集、評估系統,為市政府決策

        提供科學依據。加強突發公共事件預警信息平臺建設,同時將人民防空警報系統作為城區災情警報的重要手段之一,實現重大氣象災害信息資源共享,建立權威、暢通、有效的預警信息渠道,完善我市突發公共事件預警信息綜合體系。

        3.3.2各有關部門和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和統一部署,建立氣象災害及其次生、衍生災害監測預報預警聯動機制,建立和完善本部門氣象災害緊急處置信息系統。

        3.4預警級別與

        按照氣象災害可能造成的危害和緊急程度,氣象災害預警級別分為一般(IV級、藍色)、較大(III級、黃色)、重大(II級、橙色)和特別重大(I級、紅色)四級。

        一般(IV級、藍色)預警,由市氣象局向社會;較大(III級、黃色)預警,由市氣象臺向社會;重大(II級、橙色)和特別重大(I級、紅色)預警,由省氣象臺。

        4應急響應

        4.1應急響應級別

        按氣象災害及其次生、衍生災害的嚴重性和影響程度、范圍以及氣象災害預警級別,氣象災害應急啟動級別設定為IV級、III級、II級、I級四個響應等級。

        4.1.1四級響應(藍色)。當達到IV級氣象災害預警時,由市應急指揮部迅速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并向上級應急指揮部報告應急處置情況。發生或可能發生地的鄉鎮應急指揮部也要迅速啟動相應應急預案,并向市應急指揮部報告應急處置情況。

        4.1.2三級響應(黃色)。當達到III級氣象災害預警時,由市應急指揮部迅速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并向省應急指揮部報告應急處置情況。

        4.1.3二級響應(橙色)。當達到II級氣象災害預警時,由省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迅速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

        4.1.4一級響應(紅色)。當達到I級氣象災害預警時,由省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迅速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同時由省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向國務院應急管理辦公室報告,請求啟動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

        4.2應急響應啟動

        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對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信息進行研判,并及時向市政府應急主管機構報告。必要時,由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組織有關單位會商,及時向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通報并提出處置建議,經授權后響應、解除響應或更改響應級別的命令。

        當發生氣象災害沒有達到預警標準,但可能或已經造成損失和影響時,根據不同程度的損失和影響在綜合評估基礎上啟動相應級別應急響應。

        4.3應急響應行動

        當啟動應急響應后,各有關部門和單位進入相應應急響應狀態,加強值班,密切監視災情,按照各自職責和預案采取相應措施和行動。

        4.3.1臺風、大風

        氣象部門加強監測、預報,及時臺風、大風預警信號及相關防御措施建議,適時增加預報密度,及時提供指定區域相關氣象因子變化情況。

        民政部門負責受災群眾的緊急轉移安置并提供基本生活救助。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采取措施,巡查、加固城市公共服務設施,督促有關單位加固門窗、圍板、棚架、臨時建筑物等,必要

        時可強行拆除存在安全隱患的露天廣告牌等設施。

        交通運輸、農業等部門督促指導水庫漁民加固有關設施,督促所有船舶到安全場所避風,防止船只走錨造成碰撞和擱淺;督促運營單位暫停運營、妥善安置滯留旅客。

        教育部門根據防御措施建議,通知幼兒園、托兒所、中小學和中等職業學校做好停課準備;避免在突發大風時段上學放學。

        住房和城鄉建設、交通運輸等部門通知高空、水上等戶外作業單位做好防風準備,必要時采取停止作業措施,安排人員到安全避風場所避風。

        電力部門加強電力設施檢查和電網運營監控,及時排除危險、排查故障。

        農業部門根據不同風力情況發出預警通知,指導農業生產單位、農戶和畜牧水產養殖戶采取防風措施,減輕災害損失;農業、林業部門密切關注大風等高火險天氣形勢,會同氣象部門做好森林草原火險預報預警,指導開展火災撲救工作。

        各單位加強本責任區內檢查,盡量避免或停止露天集體活動;居民委員會、村鎮、小區、物業等單位及時通知居民妥善安置易受大風影響的室外物品。

        相關應急處置部門和搶險單位隨時準備啟動搶險應急方案。

        災害發生后,民政、氣象等部門按照有關規定進行災情調查、收集、分析和評估工作,并及時向市政府應急主管機構和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報告有關情況。

        4.3.2暴雨

        氣象部門加強監測、預報,及時暴雨預警信號及相關防御措施建議,適時增加預報密度,及時提供指定區域相關氣象因子變化情況。

        水務部門組織開展洪水調度、堤防水庫工程巡護查險、防汛搶險及災害救助工作;會同當地政府組織轉移危險地帶以及居住在危房內的居民到安全場所避險。

        國土資源部門加強與氣象部門的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會商,確定地質災害等級,及時地質災害等級預報;會同當地政府組織轉移危險地帶以及居住在危房內的居民到安全場所避險。

        安監部門組織開展尾礦庫壩體巡護查險、防汛搶險及災害救助工作;會同當地政府組織轉移危險地帶以及居住在危房內的居民到安全場所避險。

        民政部門負責受災群眾的緊急轉移安置并提供基本生活救助。

        教育部門根據防御措施建議,通知幼兒園、托兒所、中小學和中等職業學校做好停課準備。

        電力部門加強電力設施檢查和電網運營監控,及時排除危險、排查故障。

        公安、交通運輸部門對積水地區實行交通引導或管制。

        農業部門針對農業生產做好監測、預警,落實防御措施,組織抗災救災和災后恢復生產。

        施工單位必要時暫停在危險地帶的戶外作業。

        相關應急處置部門和搶險單位隨時準備啟動搶險應急方案。

        災害發生后,民政、水務、氣象等部門按照有關規定進行災情調查、收集、分析和評估工作,并及時向市政府應急主管機構和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報告有關情況。

        4.3.3暴雪、低溫

        氣象部門加強監測、預報,及時低溫預報和暴雪、道路結冰等預警信號及相關防御措施建議,適時增加預報密度,及時

        提供指定區域相關氣象因子變化情況。

        發展改革部門密切關注煤、電、油、氣等要素供應情況,及時做好重要物資的緊急調度和運輸協調工作。

        教育部門根據預防措施建議,通知幼兒園、托兒所、中小學和中等職業學校做好停課準備。

        公安部門加強交通秩序維護,注意指揮、疏導行駛車輛;必要時,關閉易發生交通事故的結冰路段。

        電力部門注意電力調配及相關措施落實,加強電力設備巡查、養護,及時排查電力故障;做好電力設施設備覆冰應急處置工作。

        交通運輸部門提醒道路行駛車輛采取防凍、防滑措施,提醒高速公路、高架道路行駛車輛減速慢行;會同有關部門根據積雪情況,及時組織力量或采取措施做好道路清掃和積雪融化工作。

        住房和城鄉建設、水務等部門做好供水系統等的防凍措施。

        衛生部門采取措施保障醫療衛生服務正常開展,并組織做好傷員醫療救治和衛生防病工作。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加強危房檢查,會同有關部門及時動員或組織撤離可能因雪壓倒塌的房屋內人員。

        民政部門負責受災群眾的緊急轉移安置,并為受災群眾和公路、鐵路等滯留人員提供基本生活救助。

        農業部門組織對農作物、畜牧業、水產養殖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相關應急處置部門和搶險單位隨時準備啟動搶險應急方案。

        災害發生后,民政、氣象等部門按照有關規定進行災情調查、收集、分析和評估工作,并及時向市政府應急主管機構和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報告有關情況。

        4.3.4寒潮、霜凍

        氣象部門加強監測、預報,及時寒潮、霜凍預警信號及相關防御措施建議,適時增加預報密度;了解寒潮、霜凍影響,

        進行綜合分析和評估工作。

        民政部門采取防寒救助措施,開放避寒場所;實施應急防寒保障,特別對貧困戶、流浪人員等應采取緊急防寒防凍應對措施。

        住房和城鄉建設、林業等部門對樹木、花卉等采取防寒措施。

        農業、林業部門指導果農、菜農和畜牧水產養殖戶采取一定的防寒和防風措施,做好牲畜、家禽和水生動物的防寒保暖工作。

        衛生部門采取措施,加強低溫寒潮相關疾病防御知識宣傳教育,并組織做好醫療救治工作。

        相關應急處置部門和搶險單位隨時準備啟動搶險應急方案。

        4.3.5沙塵暴

        氣象部門加強監測、預報,及時沙塵暴預警信號及相關防御措施建議,適時增加預報密度;了解沙塵影響,進行綜合分析和評估工作。

        農業部門指導農牧業生產自救,采取應急措施幫助受沙塵影響的災區恢復農牧業生產。

        環境保護部門加強對沙塵暴發生時大氣環境質量狀況監測,為災害應急提供服務。

        交通運輸、鐵路部門采取應急措施,保證沙塵暴天氣狀況下的運輸安全。

        民政部門采取應急措施,做好救災人員和物資準備。

        相關應急處置部門和搶險單位隨時準備啟動搶險應急方案。

        4.3.5高溫

        氣象部門加強監測、預報,及時高溫預警信號及相關防御措施建議,適時增加預報密度;了解高溫影響,進行綜合分析

        和評估工作。

        電力部門注意高溫期間的電力調配及相關措施落實,保證居民和重要電力用戶用電,依據電力部門制定的有序用電方案,必要時執行拉閘限電措施;加強電力設備巡查、養護,及時排查電力故障。

        住房和城鄉建設、水務等部門做好用水安排,協調上游水源,保證群眾生活生產用水。

        建筑、戶外施工單位做好戶外和高溫作業人員的防暑工作,必要時調整作息時間,或采取停止作業措施。

        公安部門做好交通安全管理,提醒車輛減速,防止因高溫產生爆胎等事故。

        衛生部門采取積極措施,應對可能出現的高溫中暑事件。

        農業、林業部門指導緊急預防高溫對農、林、畜牧、水產養殖業的影響。

        相關應急處置部門和搶險單位隨時準備啟動搶險應急方案。

        4.3.7干旱

        氣象部門加強監測、預報,及時干旱預警信號及相關防御措施建議,適時增加預報密度;了解干旱影響,進行綜合分析;適時組織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減輕干旱影響。

        農業、林業部門指導農牧戶、林業生產單位采取管理和技術措施,減輕干旱影響;加強監控,做好森林火災預防和撲救準備工作。

        水務部門加強旱情、墑情監測分析,合理調度水源,組織實施抗旱減災等方面的工作。

        衛生部門采取措施,防范和應對旱災導致的食品和飲用水衛生安全問題所引發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民政部門采取應急措施,做好救災人員和物資準備,并負責因旱缺水缺糧群眾的基本生活救助。

        相關應急處置部門和搶險單位隨時準備啟動搶險應急方案。

        民政、水務、氣象等部門做好災情調查、收集、分析和評估工作,并及時向本級政府應急管理主管機構和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報告有關情況。

        4.3.8雷電、冰雹

        氣象部門加強監測、預報,及時雷電、冰雹預警信號及相關防御措施建議,適時增加預報密度;災害發生后,有關防雷技術人員及時趕赴現場,做好雷擊災情的應急處置、分析評估工作,并為其他部門處置雷電災害提供技術指導。

        安監、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提醒、督促施工單位必要時暫停戶外作業。

        電力部門加強電力設施檢查和電網運營監控,及時排除危險、排查故障。

        農業部門針對農業生產做好監測預警,落實防御措施,組織抗災救災和災后恢復生產。

        各單位加強責任范圍內檢查,停止集體露天活動;居民委員會、村鎮、小區、物業等單位提醒居民盡量減少戶外活動和采取適當防護措施,減少使用電器。

        相關應急處置部門和搶險單位隨時準備啟動搶險應急方案。

        民政、安監、氣象等部門做好災情調查、收集、分析和評估工作,并及時向本級政府應急管理主管機構和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報告有關情況。

        4.3.9大霧、霾

        氣象部門加強監測、預報,及時大霧和霾預警信號及相關防御措施建議,適時增加預報密度;了解大霧、霾的影響,進

        行綜合分析和評估工作。

        電力部門加強電網運營監控,采取措施盡量避免發生設備污閃故障,及時消除和減輕因設備污閃造成的影響。

        公安部門加強對車輛的指揮和疏導,維持道路交通秩序。

        交通運輸部門及時霧行安全通知,加強行車安全監管。

        相關應急處置部門和搶險單位隨時準備啟動搶險應急方案。

        4.4信息共享和處理

        氣象災害的監測、預報等信息實行分級上報,由氣象部門歸口處理,實現共享。

        氣象災害信息的報送和處理,應當快速、準確、詳實。重大氣象災害應在事件發生2小時內初報災情,6小時內上報重要災情,24小時內上報調查的災情。因客觀原因難以準確掌握的信息,應當及時報告基本情況,隨后補報詳情。

        4.5通信聯絡

        進入氣象災害應急響應狀態的單位應向市政府應急主管機構和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報送應急聯系人、聯系方式。參與氣象災害應急的單位應當保證通信暢通,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

        4.6指揮和協調

        預案啟動后,由各級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統一指揮應急處置工作。必要時成立現場指揮部,具體負責指揮事發現場的應急處置工作。

        災害現場的指揮與協調以災害發生地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負責,成員單位和相關的組織、單位、個人應當按照現場指揮部的要求統一開展工作。必要時,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組織有關專家參加現場指揮部工作,提供相關專業咨詢,供現場指揮部決策參考。

        4.7緊急處置

        4.7.1基本應急處置

        氣象災害發生后,災害發生鎮鄉政府應組織當地有關部門和單位進行先期應急處置,并根據需要組織群眾開展自救互救,全力控制事態擴大,努力減輕氣象災害的損失。

        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利用信息平臺,跟蹤全市氣象災害發生情況,監控和接收氣象信息。根據已形成或有可能形成的氣象災害情況,提出處置建議。

        4.7.2應急處置措施

        重大或特別重大的氣象災害發生時,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在省、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統一指揮下,組織協調各成員單位、專業應急隊伍及現場指揮部,及時開展應急處置工作。

        災害發生地鄉鎮政府和有關部門應迅速組織人員,設立警戒區和警戒哨,對重點地區、重點人群、重要物資設備進行保護。必要時,可以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向社會征用物資、交通工具和相關的設施、設備。

        4.8應急人員的安全防護

        參加現場應急工作的有關部門對災害發生地現場的安全情況進行科學評估,保障現場人員的人身安全,并為其配備必要的安全防護用具。需要群眾參與時,應向群眾講解必要的安全防護知識。

        4.9群眾的安全防護

        災害發生地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及時指導人員疏散,盡量避開災害可能影響和波及的區域,減輕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4.10社會力量動員與參與

        各單位要積極拓寬社會參與渠道,充分動員社會力量,組織志愿者隊伍和群眾參與應急處置工作。

        4.11災害調查與評估

        市(縣)級以上氣象部門負責組織氣象災害評估。

        跨市(縣)級行政區域的氣象災害評估由等級氣象部門負責或由其指定單位負責。

        氣象災害評估結果及時報市政府和上級氣象部門。

        氣象災害評估結果可作為氣象災害救助的依據。

        4.12新聞報道

        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啟動后,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應建立新聞發言人制度,按照有關規定和要求,及時將氣象災害及其次生、衍生災害監測預警情況,因災傷亡人員、經濟損失、救援情況等及時、準確地向社會公布。

        4.13應急響應結束

        災害應急處置工作完成后,由相應級別的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提出解除應急響應狀態的建議,報上級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和本級政府應急主管機構批準后,解除應急響應狀態的命令。

        5災后處置

        5.1災情核實

        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會同有關部門核實氣象災害評估結果,報上級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和本級政府應急主管機構,并按規定向社會公布。災害評估結果可作為災害救助的依據。

        5.2災后救助

        氣象災害事件發生后,市政府組織民政等有關部門設立災民安置場所和救濟物資供應站,依法做好災民安置和救災款物的接收、發放、使用與管理工作,保障災民的基本生活。民政部門負責接受并安排社會各界的捐贈。

        有關部門應及時歸還征用的物資、設施、設備或占用的房屋、

        土地;不能及時歸還或者造成損壞的,應按照國家規定予以補償。

        5.3保險監管

        保險監管機構依法做好災區有關保險理賠和給付的監管。

        5.4調查總結

        氣象災害應急工作結束后,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應及時對災害應急工作進行全面的調查總結,查找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和建議,報上級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及本級政府應急主管機構。

        6保障措施

        6.1通信與信息保障

        6.1.1通信保障

        以氣象部門業務服務信息網絡系統和國家公共通信網絡為基礎,建立快速、安全、穩定、可靠的氣象災害信息通信專用網絡,確保監測、預報、預警和災情報告等信息的傳輸。

        應急救援現場應與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保持通信暢通;災害發生地政府協助現場應急處置的通信保障。

        建立氣象部門與公共媒體及公共場所管理單位暢通的聯絡渠道,確保氣象預警信息及時、準確地傳遞到相關單位和社會公眾。

        6.1.2信息保障

        市氣象局在現有業務平臺基礎上,建立和完善市級氣象災害應急管理系統,并與市政府應急平臺及其他相關部門實現互聯互通。

        健全和完善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系統,開展全市氣象災害調查評估,摸清全市氣象災害分布情況,建立各種氣象災害區劃數據庫,編制全市氣象災害防御規劃,提出切實可行的氣象災害防御措施,指導氣象災害應急防御工作。

        市氣象局負責本行政區域氣象災害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

        評估和處理,并按有關規定定期或不定期報送市政府應急辦公室和應急指揮部;重要信息和已報信息的變更應當立即報送。

        市氣象局負責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公共媒體資源和公共場所預警信息資源進行調查了解,建立完整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資源庫,明確和規范本市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具體辦法,傳播渠道和方式等。

        各成員單位和相關應急責任單位應及時將與氣象災害有關的信息報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辦公室。

        6.2應急支援與保障

        6.2.1現場救援和工程搶險保障

        各單位要加強對氣象災害應急救援和減災等方面的專用物料、器材、工具、醫療器械、藥品的儲備,建立相應的物資數據庫,并對其購置、庫存、使用和銷毀等環節進行嚴格管理。

        市氣象局要加強裝備、彈藥的日常管理,確保一旦接到指令,能夠適時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

        6.2.2應急隊伍保障

        武警、公安消防部隊等部門應急救援隊伍應按照各級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的指令,開展氣象災害現場應急救援工作。

        市和各鄉鎮(街道)應當組織引導預備役部隊、民兵、企事業單位以及志愿者等社會資源組建各類群眾性的氣象應急救援隊伍。

        6.2.3交通運輸保障

        公安部門對氣象災害現場實行道路交通管制,維護道路運輸秩序;市政部門及時做好城市道路的清障工作;交通運輸、鐵路部門應迅速組織專業隊伍對受損公路、鐵路設施進行搶修;必要時,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可緊急動員和征用社會交通設施和裝備。

        6.2.4治安保障

        災害發生地政府和社區組織應積極發動群眾,開展治安聯防,協助公安部門做好治安保衛工作。

        6.2.5經費保障

        市、鄉鎮政府根據氣象災害應急工作的需要安排專項資金,為氣象災害應急處置提供經費保障。財政、審計部門應當加強對氣象災害應急專項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專款專用。

        6.2.6社會動員保障

        各鄉鎮政府建立氣象災害防御的社會動員機制。

        6.2.7緊急避難場所保障

        按照平戰結合的原則,建設適用于氣象災害避險的城市和鄉村緊急避難場所,并完善各類指示標志。緊急避難場所建設可與公園、廣場、體育館、人防工程、學校等建筑相結合。

        6.3技術儲備與保障

        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建立氣象災害應急專家咨詢機制,成立專家委員會,為氣象災害應急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依托相應的氣象科研機構,建立相關的氣象災害應急技術支持系統。組織相關機構和單位開展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應急處置和綜合防災減災的技術研究,做好氣象災害應急技術儲備。

        6.4宣傳、培訓和演習

        市、鄉鎮政府及廣播電視、新聞出版、文化、氣象等有關部門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互聯網等各種媒體,向社會公眾宣傳普及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及防御指南的有關知識,提高群眾防災自救能力。

        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各成員單位應對本部門本單位應急工作人員進行技術、服務、管理等方面的培訓,并定期組織本部門本單位人員開展氣象災害預警、救援應急演習。

        7附則

        7.1名詞術語

        (1)氣象災害預警:是指各級氣象部門所屬氣象臺站監測或判定出某一區域即將發生或正在發生某種氣象災害,為避免其影響,氣象部門利用廣播、電視、短信、網絡等各種手段和途徑發出氣象災害警報,提醒各級各有關部門和社會公眾采取對應防御措施的過程。

        (2)氣象災害預警信號:是指通過媒體傳播給社會公眾防御氣象災害的符號、語言、文字。通常由符號、顏色和對應的防御指南組成,符號表示氣象災害種類,顏色表示氣象災害的強度級別,對應的防御指南明確了有關部門、單位和公眾應采取的防范措施。

        (3)干旱等級:

        極旱:指基本無土壤蒸發,地表植物干枯、死亡。

        重旱:指土壤出現較厚的干土層,地表植物萎蔫、葉片干枯,果實脫落。

        中旱:指土壤表面干燥,地表植物葉片白天有萎蔫現象。

        (4)地質災害等級:

        2級:可能性較小,預報預警時間內對重要地質災害隱患加強監測。

        3級:可能性較大,預報預警時間內對地質災害隱患24小時監測,啟動市級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組織受危險性大的地質災害隱患威脅人員撤離。

        4級:可能性大,啟動市級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組織受地質災害威脅人員迅速撤離。

        5級:可能性很大,啟動省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組織受地質災害威脅人員立即撤離。

        (5)森林火險等級:

        二級:輕度危險,林內可燃物可能燃燒,森林火災可能發生。

        三級:中度危險,林內可燃物較易燃燒,森林火災較易發生。

        四級:高度危險,林內可燃物容易燃燒,森林火災容易發生,火勢蔓延速度快。

        五級:極度危險,林內可燃物極易燃燒,森林火災極易發生,火勢蔓延速度極快。

        7.2預案管理與更新

        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負責預案的日常管理,并根據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修改和完善情況及時修訂。本預案由市政府辦公室負責解釋。

        各鄉鎮、街道應根據本預案,制定本地的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并報市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備案。

        7.3獎勵與責任

        7.3.1獎勵

        對在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

        7.3.2責任

        有關部門工作人員由于,嚴重影響氣象災害應急處置工作的,依據有關規定追究相應的責任。

        重大氣象災害發生后,對于謊報災情或知情不報,或拒不履行本預案規定的應急處置職責,或拒不配合、阻礙、干擾災情收集和救助工作,致使國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單位,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由本級政府或上級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的,對其主要負責人、負有

        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

        第9篇:醫療應急方案范文

        關鍵詞:應急管理體系;應急救援預案;應急救援演練

        1建立科學高效的應急處理機制來應對

        公路工程的應急管理需要通過公路工程的實際情況來綜合性的建立科學應急處理機制,其中需要考慮到工程的地質情況、氣候情況以及危險源分布和交通地理條件等多種要素,同時公路的應急指揮工作也需要由專門的機構來加以管理,包括救援人員、救援物資以及救援工作的開展等。在保證救援管理體系能夠符合規范要求后再通過整體的統籌規劃來科學的建立應急處理機制,這樣也可以保證管理體系的科學性。公路工程周邊的地質條件復雜、橋梁多為河道施工以及氣候多變等情況還需要采取針對性的應急管理措施,其中要建立起專門的救援管理小組和救援方案來加以應對,并且公路沿線周圍還要部署相應的救援物資以及救援通道等,這樣在結合當地的消防、醫療以及公安等部門來統一的進行部署,相關責任領導也要對統一行動進行分級管理,從而保證救援工作能夠更好的協調。此外,在救援應急機制中還要利用先進的科學設備和技術力量來對現場進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并且通過專業的科技人員來對現場進行分析,從而準備的找出事故產生的原因,并對事故可能發展的趨勢進行準確的預測,從而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加以預防和控制,這也是建立科學高效應急處理機制的主要途徑。

        2建立完善的救援方案并且做好部署工作

        公路應急預案的建立需要明確應急救援的具體范圍,在進行準備的過程中還要對不同的應急情況作出細致周密的安排,從而能夠保證及時的開展救援工作。而在針對重大事故的應急上還需要盡量的保證應急工作有序的開展,并且最大限度的保證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這樣才能夠更好的降低因事故產生的生命財產損失和不可預知的惡劣后果。由于事故災害發生時有著不可預知性,為了更好的保證各種類型預案證件的整體協調性,達到解決事故的目的,還需要將應急預案進行綜合性的調整。其中應急救援預案需要以公路工程的基本特點為基礎,并且將不同的責任劃分為具體的流程,工作進行時還要通過不同單位的相互配合來加以協同進行。在發生事故后,還要及時的調配周邊的不同單位和部門來進行協調救援,從而保證能夠第一時間將事故的損失降到最低。另外,專項的應急救援方案也需要保證在整體救援預案的基礎上來參照公路建設單位的特點來制定出相應的應急救援方案,其中項目的應急裝備以及應急隊伍也要及時的保證能夠達到標準的要求。特別是不同部門之間的職責、權限也要規范清楚,同時預案中針對重大的事故還要對不同的單位和部門進行要求,保證工作能夠服從整體的應急救援預案要求。

        3做好應急救援的實戰演練質量

        應急實戰演練是保證提高應急質量的重要措施,其中需要對應急預案以及應急措施的可靠性進行檢驗,進而保證應急措施能夠達到規范要求,并且應急演練也是檢驗應急預案措施的主要途徑,對于提高應急領導者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以及組織協調能力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不同部門之間在實戰演練中要不斷的提高相互的協調性,并且熟悉應對突發事件的技能,這樣也可以更好的提高應急救援的質量。

        3.1對事故產生的特點進行分析并且樹立典型來進行務實演練。應急救援演練中需要根據不同的環境來確定不同的演練內容,其中不同時期以及不同的項目來確定危險存在的特點,進而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來試試救援演練,比如在進行項目施工的初期,如果有天氣原因產生的事故,那么還要對當地的跳棋條件以及洪水等汛期進行掌握和了解,相關單位部門還要組織人員進行防洪和汛期的演練,這樣在加強單位的翻紅意識后,在發生事故后也能夠更加及時的應對。同時,項目建設的中期還需要演練部門來對隧道的差距進行相關的防護作業,其中隧道的坍塌是事故的主要因素,在施工時要更加注重事故產生的原因從而采取相應措施來加以控制。而相關單位還要分階段、有代表性的組織防洪和防高空墜落等演練,在這樣的情況下,防洪演練就可以更好的避免在發生事故時產生事故的幾率,這樣在進行建設單位防洪意識提高后,各項工作中也可以深入的了解到事故防范的重要性,從而更好的提高應急救援保證工作在防護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3.2應急救援演練的主要流程和關鍵點

        3.2.1應急演練需要參照具體的流程來進行,其中應急計劃的制定是第一步,同時還要建立起演練策劃小組,再確定應急演練的時間、地點、演練方案、培訓人員,而后再進行工作的檢查和實施,從而保證演練的科學性。應急救援演練可先進行桌面演練,按照應急預案的程序和內容進行桌面學習和演練,使各應急人員掌握預案中規定的職責和程序,尋找各環節中的不足進行改進。桌面演練之后可將各應急救員小組分組進行專項演練練習,如通訊組要強化如何上下溝通協調、如何報警、表述;醫療救護組要懂得醫療救護的常識性問題,如何進行包扎止血等,待各方面條件都成熟了就可以將各分項動作進行有機的組合了,進入實戰演練階段。

        3.2.2應急救援演練的關鍵點。a.實施方案的策劃和制定。應急演練是一項復雜的綜合性工作,應結合施工現場可能發生的危險源特點、潛在事件類型、可能發生事件的地點和氣象條件及應急準備工作的實際情況進行策劃和編制,主要作用是解決應急過程中組織指揮和協同配合問題,解決應急準備工作的不足,以提高應急行動的整體效能。b.演練人員的培訓。應急演練前,首先應做好應急救援的教育培訓,特別是新入場人員,要全面系統地進行人身傷害、火災、中毒、危險品等急救、自救和互救知識的教育培訓,利用多媒體播放各種類型的應急救援知識和演練等,并下發各參建人員應急演練手冊,組織全體職工學習應急救援預案,特別是對應急救援程序、應急救援物資使用、應急上報流程、逃生路線、緊急集合地點、報警電話、急救方法等進行重點的指導和培訓,使得發生應急情況時全員能夠按照既定的計劃、預案等進行科學、合理的搶救或逃離,保障人員在施救的同時保護好自身安全,避免發生次生的災害和事故。為了更好的確保公路工程的安全性,還需要不斷的對應急救援方案和體系進行改進,并且不斷的優化應急救援方案,提高應急方案的可行度,通過實際演練來加強工作人員對應急救援的認識。管理人員也要不斷的增強應急技術、資金的投入,從而更好的保證應急救援工作在實際應用中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17號).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午夜福利麻豆国产精品午夜福利 | 尤物久久99精品福利 | 亚洲精品综合福利亚洲区在线 | 亚洲天堂网免费在线观看 | 欧美黑人一级在线是看 | 亚洲免费青草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