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民俗文化常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民俗文化;城市文化廣場;應用
中圖分類號:J5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4)26-0052-01
現代城市文化廣場的設計應以當地的文化為主要背景,充分展現這個城市的城市歷史文化風貌,傳承這個城市的歷史文化,使其成為適宜于現代城市生活的環境空間。民俗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當地居民長期積累和傳承下來的一種文化活動。在現代城市文化廣場的設計中充分的運用當地的民俗文化,可以使城市廣場的文化氛圍更加濃厚,更加有利于民俗文化的傳承和發揚。
一、民俗文化在城市文化廣場中應用的基本原則
(一)“以人為本”原則
民俗文化從民眾中產生,同時也服務于大眾,運用于城市文化廣場設計時要時刻遵循以人文本的原則。例如“放飛夢想――濰坊風箏廣場”中的設計,該廣場是一個以濰坊風箏文化為主的城市文化廣場,它在設計加入了許多草坪的設計,主要利于市民在此放飛風箏。
(二)遵循地方特色的原則
民俗文化受地理環境、人們的生活方式與歷史傳統的影響和制約,它具有濃烈的地方特色。在城市文化廣場中運用民俗文化就要遵循當地的地方特色,要適應當地的民俗風情,突出當地的建筑特色,傳承當地的歷史文化。
(三)遵循突出“文化”主題的原則
城市文化廣場最主要的內容是廣場文化,廣場文化對當地文化和外來文化起到傳承和創新的作用,為當地居民和外地居民的聚會和交流起到一定的作用。民俗文化在運用時要突出文化廣場的文化主題,要挖掘當地的文化資源,展示當地的文化風情。例如在“放飛夢想――濰坊風箏廣場”的設計中,主要突出當地的風箏文化。
二、民俗文化在城市文化廣場中運用應注意的基本要素
(一)建筑
建筑物是城市文化廣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民俗文化不僅僅要運用到城市文化廣場中去,周圍的民俗建筑,歷史建筑也要進行保護利用,這樣才能做到民俗文化充分當地的運用。
(二)景觀小品
景觀小品在設計時要充分體現當地的民俗文化,同時也要時刻體現為“人”服務的宗旨,要符合人體尺度。濰坊風箏廣場中的小品和雕塑大都以傳統的年畫和剪紙藝術為依據,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提煉和升華,讓廣場文化的內在品格得到了凝聚、突顯和激發,并讓審美活動激動起來。
(三)布局
民俗文化在城市文化廣場中運用時要注意城市文化廣場中綠化和道路的分布,在分布上以城市規劃為依據,處理好廣場與周邊道路交通的關系,保證行人的安全,使人們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盡情的欣賞文化廣場的場所和人們之間的相互交流。如“放飛夢想――濰坊風箏廣場”設計,在區域劃分時,以當地最著名的龍頭風箏為基礎,把廣場劃分為風箏放飛區,活動休閑區,文化展示區三大部分。
三、民俗文化在現代城市文化廣場設計中的表現手法
民俗文化依附于當地的歷史文化,不同的環境決定了它不同的表現形式,運用于現代城市文化廣場的表現手法也很多,現以“放飛夢想――濰坊風箏廣場設計”為例加以說明。
風箏廣場廣場是一個以風箏文化為主要內容的城市文化廣場,在古代人們放飛風箏就是為了表達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一種夢想的追求,夢飛翔廣場在服務城市居民的同時,來傳承濰坊的悠久歷史文化,在設計中充分利用了當地剪紙藝術和年畫藝術等民俗文化。主要表現手法有以下幾種:
一是形象的表現手法。廣場的外形就是來源于古代風箏的菱形結構;在廣場內部區域的劃分上,是根據濰坊最著名的龍頭風箏演變而來的,根據龍頭風箏的體形特征進行了演變,利用簡單的幾何形體來進行表現。
二是象征的表現手法。主題雕塑和景觀小品都是根據當地的民俗來設計的,主題雕塑以風箏為原型進行設計象征著人們對自由的向往,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這和當地居民放飛風箏的愿望是一致的。
三是關聯的表現手法。濰坊的剪紙、年畫和風箏文化是相互聯系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在介紹風箏的制作工藝和風箏歷史時運用了剪紙中的鏤空和年畫中的浮雕藝術。民俗文化是一種傳承文化,是整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運用在城市文化廣場的設計中可以增加文化廣場的特色。
參考文獻:
[1]王珂,夏健等.城市廣場設計[M].武漢:東南大學出版社,1999:22-29.
承載數千年傳統的民俗文化在現代生活中似乎曲高和寡,并不適合市場開發。但80后青年廖嘉卻看到不一樣的商機,在城市里掀起民俗文化追捧潮。
為民俗文化推開一扇窗
大紅招牌,暖色燈光,一對半人高的玉質貔貅迎送來來往往的行人……在充滿時尚感的成都錦興路上,這家“時來運轉?本命年工藝飾品店”仿若從古代穿越而來,頗吸引眼球。推門而入一探玄機。店內陳設的并非人們在本命年常買的紅色衣物,而是各類神獸石雕與天然水晶。三腳金蟾銜錢入戶,如意青龍傲首沖天,紫金聚寶洞在燈光的照射下散發異彩……一位打扮新潮的年輕人介紹說:“貔貅得摸它儲財的屁股,而非進財的嘴巴,否則會被吸走財運。”他就是掌門人廖嘉,經營傳統命理的另類民俗店已有七八年。
廖嘉從小習武,16歲越級考入大學,用6年時間讀完雙碩士學位。在父母親友眼中,這樣的資歷應該進入外資企業,實在無法將他與“風水民俗”扯上關系。那是2005年,廖嘉的本命年,他想挑一件寓意吉祥的禮物給自己,可除了紅內褲、紅襪子、紅腰帶,就是桃木劍,市面上能選擇的禮品十分有限。“中國民俗文化的內容寬泛、外延附加值高,何不從這里挖掘商機呢?”廖嘉立馬決定開一家民俗飾品店。
其實早在大學期間,他便有了這樣的念頭。因武功了得,廖嘉常去國外參加比賽和學術交流活動。國外的博物館收藏著許多中國傳統民俗物件,但很多物件都叫不上名字,得看英文注解才知其文化含義。廖嘉心里說不出地難過,腦海一遍一遍想著,如何才能復興傳統文化,如何讓中國人復燃對國學的熱情。決定從民俗文化入手創業讓廖嘉看到了實現夢想的窗口。但如何讓民俗銷售模式新穎又能長久存活,是創業的關鍵。廖嘉就琢磨著,把民俗文化的精華部分運用到現代生活中去,讓傳統文化和現代銷售結合,兼顧專業與商業。
然而,創業之路并不順利。初期的產品質量參差不一、店員不懂民俗文化、店員與顧客交流障礙……種種問題導致經營不暢,廖嘉卻最感謝那段艱難歲月:“正是這些問題,我才調整管理方法,完善銷售程序。先苦后甜是創業者最好的道路。”如今,廖嘉的成都時來運轉本命年生肖工藝飾品有限公司旗下店鋪已經有數十家,共擁有十多萬名會員,聲名遠播澳門、馬來西亞、泰國等地。
文化營銷的秘籍
“我孫兒剛滿月,想挑件吉祥物送他保平安健康。”一位60多歲的大媽推門詢問,幾經比較,心滿意足地帶走一條小巧的玉蟬項鏈;“我屬豬,想買一串漂亮寓意又好的手鏈。”……走進這里的人大多會將自己的需求全盤托出,店員必須懂得民俗文化知識,與顧客一對一地深入溝通后為其挑選適合的商品。這種營銷方式與一般的禮品店鋪不同,店員很多時候是在向顧客普及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結合玉器水晶銷售的模式既新穎辨識度又高,但員工并不都是傳統文化研究者,如何讓他們在短時間內掌握豐富的民俗知識?創業伊始,廖嘉輾轉多方,求知于香港、臺灣、福建等民俗文化濃厚的地區,和多位大師溝通研究,將產品銷售與文化內涵整理成一套圖譜公式,按圖查找,文化、寓意、風俗歷歷在目。在這本獨門“武功秘籍”的指導下,有針對、有特色的培訓系統逐漸成型。
依靠獨特的培訓系統,廖嘉的步伐邁得大了,從一家店到數10家店,從直營店到加盟連鎖,廖嘉帶領店鋪走出了成都,開到了重慶、上海、廣西……
本命年即十二年一輪回,這意味著顧客在本命年光顧之后,短時間內或許就不再持續光顧了。廖嘉卻并不這么認為,“從出生、婚嫁到百年,從四時八節到衣、食、住、行。除了本命年,中國人的祈福活動幾乎涉及到各個方面。”祈福文化從古至今源遠流長,并不會消逝。只要從細節著手,不斷普及文化,也就能留駐顧客開拓顧客。
只要光顧過的顧客,大多會留下詳細資料成為普通會員,在春節、七夕、端午等重要時間段,店員會告訴會員們與節氣相關的祈福文化常識,并指導會員們參與祈福活動。每月店鋪要舉辦會員聚會,分享某一件物品背后的故事,或是可以交流民俗研究的心得,讓會員在使用、欣賞物件的同時,對民俗文化產生興趣。這些文化普及活動逐漸滲透,讓來消費的顧客不單是購買物品,更是享受文化。這種方式讓本命年的擁躉越來越多,廖嘉說:“本命年祈福風俗是為自己或者家人朋友祈求一份興旺吉祥,目的是想獲得一種寄托,給自己多一些信心。”
工藝為民俗升溫
隨著市場接受度逐漸成熟,主打民俗概念的店鋪紛紛出現,如何在市場競爭下獨具風格長遠發展,廖嘉主打了另一張牌――工藝文化。
2009年廖嘉去遼寧尋找玉石雕刻擺件,在一間老鋪子里無意中發現岫玉雕刻的佛手。傳說佛手來自千手佛,每只手可以解決一種苦難,制作者必須是當地德高望重的老人,一邊雕刻一邊誦經才能完成,工藝幾近失傳。廖嘉如獲至寶,請這位已80高齡的老師傅出山傳授技藝。如今,這款佛手產品已經成為店鋪里的活招牌。“這就是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純手工雕刻和制作的作品,能傳遞一種信仰和溫暖。”
玉作為護身吉祥物,所用的玉繩也不可小覷。一塊好玉配一條精致的玉繩,尤如錦上添花。“市面上所用的玉繩大多由PU繩、圓繩制成,但質地粗糙,容易摩擦肌膚。”為此廖嘉花了一年時間,尋訪多個民間手藝人,設計出一款喻意獨特、佩戴舒適的玉器掛繩――五行局四線玉繩。設計原理來自《易經》,根據每位顧客不同的五行所缺來選擇適宜的顏色編織而成。缺金的顧客選金色、黃色;缺火的挑紫色、紅色;缺木的用青色、綠色;缺水的則編黑色、藍色。最后用四條進口錦綸線上下交替編織,取四季平安的寓意。廖嘉說:“我希望這里不只是一家民俗飾品店,把濃縮的中華文化帶回家才更有意義。”
曾有人對廖嘉用連鎖店來推廣傳統文化產生質疑,他說:“北京奧運會開幕第二天,黃山市領導送給薩馬蘭奇先生徽州木雕祥云羅盤和天圓地方羅盤硯兩件小禮物,這是具有中國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連鎖店這種方式能讓民俗文化更簡單直接地和現代社會接軌。”廖嘉想做的,是打開博大精深國學文化的一扇窗,為人們提供一種文化,一種信仰,一種情結。
創業分享:
1.店址選擇
把店鋪開在商業區或大學校園附近。由于白領、教師和學生往往有厚重的人文情結,對民俗飾品自然感興趣。民俗旅游區也是不錯的選擇,如上海的城隍廟、南京夫子廟、重慶的磁器口、杭州的湖濱等,這樣可以吸引游客的目光。
關鍵詞:小學品德;教學;建議
中圖分類號:G41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851(2010)01-0172-01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教材內容十分豐富,法制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國情、歷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環境教育等有機融合。這些常識性題材,知識容量大,學生體驗少,教學難度大,容易上成常識課而缺乏品德味。如何有效地展開常識性題材的教學,筆者有初淺的思考,供大家借鑒。
一、資源取舍:讓“一地雞毛”成“撣”
歷史、文化、地理、環境等常識性課文,知識性強,遠離學生生活,教材和學生之間有很大的代溝。教學這樣的課文,教師需要有很大的知識儲備,學生也需要有大容量的知識積累。不打無準備之仗,課前進行資料的搜集、歸類、取舍是教學取得成功的基礎。(以浙教版六年級上冊《民俗、民風大觀園》為例)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文明史,伴隨著悠悠歷史共同發展的,是豐富深厚的民風、民俗文化。民風、民俗文化的外延非常大,諸如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婚喪嫁娶、、巫術禁忌等。我們生活的每一個細節,無時無刻不沉浸于豐富的民風、民俗之中。教《民俗、民風大觀園》一課,如果我們面面俱到,把豐富的資源一一呈現給學生,那么可想而知,學生成了知識的容器,教師成了知識的灌輸者,課堂應知識的機械堆砌而變得了無生趣。
著眼于教師,有效的做法是:明確教學目標,基于學生的認知水平,找準突破口,使用有價值典型性的資料,點石成金。
著眼于學生,有效的做法是:有目的的搜集、整理、內化,用喜歡的方式呈現。資料搜集猶如大海撈針,事先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指導,提出明確要求,做到有的放矢。
魯潔教授曾經說過:“教科書可能是‘一地雞毛’。筆者認為,品德課程資源開發的空間很大,這些雜亂無章的拓展資料亦如‘一地雞毛’。這‘一地雞毛’只有經過梳理、取舍后,才能成為“雞毛撣”,真正被學生喜歡,為教學目標服務。
二、情感磁場:讓“常識題材”有“情”
列寧指出:“沒有情感,也就沒有人類對真理的追求。”情感是聯結教師和學生的紐帶。在品德課堂中,尤其要從“情”字入手,把激發學生的情感貫穿于教學的始終,從而做到認知和情感的統一,達到品德教育的最高境界。而教材中許多常識性課文,知識味濃而情感性不足,我們應該怎樣挖掘教材中的情感點,建立一個有效的情感磁場,實現知識性和情感性的和諧統一呢?這是值得我們品德教師深思的。(以浙教版六年級下冊《天有不測風云》為例)
《天有不測風云》介紹了災害的種類和我國曾經發生過的重大自然災害,讓學生認識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和 “天災”背后的人為因素;同時也引導學生體會中華民族在災害面前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團結互助精神。有些老師課前搜集了很豐富的資料,課堂上呈現了各種自然災害的產生原因、受災情況,有視頻有文字,課堂成了自然災害的大雜燴,缺乏情感性。其實,就這篇課文而言,有兩個情感促發點:自然災害的殺傷力是巨大的;天災面前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值得謳歌。抓住這兩個情感促發點,利用多媒體,巧設情境,激發學生情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在品德教學中,恰倒好處地利用電教手段,一石激起千層浪,建立一個有效的情感磁場,激起學生的情感,讓學生有事可想,有話可說,課堂自然進入了學生的生活,創造了道德情感體驗的最佳契機。這是常識性題材常
用的教學方法。
三、活動巧引:讓“乏味知識”顯“趣”
常識性課文知識性強,缺少趣味性。如果課堂教學呈現出成人化、模式化,就會使教學單調、枯燥,缺乏吸引力。兒童化和情趣化的活動形式,不失為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求知欲的一種好方法。如教學《家鄉特產知多少》一課,可讓學生小組匯報家鄉特產之后,拿出自己帶來的家鄉特產分享品嘗,也可寫一寫有創意的廣告詞;如《圓明園在哭泣》一課,可讓孩子們在清朝疆域圖上涂一涂被帝國主義列強割占的領土,必然能涂出點感受來。 (以教浙教版五年級下冊《從四大發明說起》為例)
教學中在理解紙的優點時,有教師設計了“算一算”活動:
以前,沒有紙的時候,人們把字刻在龜甲、獸骨、竹簡等實物上面。以竹簡為例,我們來算一算,如果一根竹簡寫10個字,那我們的《品德與社會》課本有10萬字,需要多少根竹簡?(10000根)
再估計一下,如果你書包里所有的書都用竹簡書寫,大約需要多少根呢?
如果我們帶著這些用竹簡做的書來上課,你覺得怎樣?
如果我們小學階段一直用竹簡,看的課外書也都用竹簡做,你家會怎樣?
xx月xx日xx點,xxxx主辦的“民族風情園—迎新聯歡晚會”在xxxx成功舉辦。活動氣氛異常火熱,排列緊密的環節掀起了一個又一個。
本次迎新聯歡晚會活動的目的是為各民族同學提供一個展示其獨特風俗文化的舞臺,讓大家在娛樂的同時豐富民族文化知識,并促進各族同胞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構建和諧的關系。首先,將參加表演的同學按民族分為5個小組,每組都通過PPT展示本族的民俗文化,其中滿族和維吾爾族的同學帶來的舞蹈掀起了全場的。然后,是游戲時間,觀眾都積極配合,氣氛異常活躍,獲勝的觀眾均獲得一份精美的小禮品。接著,是民族常識的知識競答環節,同學們都積極踴躍搶答,再次掀起。最后,由觀眾投票選出最受歡迎的民族團隊,民族部部長李曉菲為獲獎民族團隊頒獎。
本次迎新聯歡晚會活動舉辦得非常成功,為我院民族部以后的學生工作發展做了良好的鋪墊,同學們都表示意猶未盡,期盼今后民族部舉辦的活動越來越豐富多彩。
一、現代幼師音樂欣賞教學的現狀
(一)音樂基礎薄弱,難以滿足需求。幼兒師范學校學生的音樂基本功較為初級,少數學生有較好的音樂功底,但較多的學生音樂基礎能力薄弱。當前,很多幼師學校只是把一些簡單的音樂知識教給幼師生,并沒有考慮到這些學生在進入學校之前的藝術基礎,他們并不具備對音樂的感受力、理解能力等基本的音樂欣賞能力,所以幼師學校想要學生在一年或者兩年的時間?染弒贛判愕撓資λ?平的愿望并不現實,因為,對音樂欣賞能力的基礎不好,所以,幼師學校在教學過程中所組織的有關音樂欣賞的課時并不能滿足幼師生的需求。因此,幼師生在畢業之后的音樂欣賞水平也就無法滿足現代幼兒園的需求。
(二)教學內容和方式較為傳統,與實際教學不相符。傳統音樂欣賞課程模式的學習效果只重視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容易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欣賞習慣。一方面,幼師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學習的內容都是沿襲過去傳統的教學內容和方式,很少有音樂欣賞方面的課程。嚴重缺少與外界幼兒園的交流實踐,導致對幼兒教學的主要內容不了解。另一方面,多數幼師學校的音樂欣賞課程開展較為單一,內容偏向高師音樂專業音樂欣賞課程,專業性較強。學生被動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單純地提高其對音樂常識的識記能力,不能有效地培養其對音樂的欣賞能力。幼師是一個定向的專業教育,因此,要求學校在培養幼師的時候應該緊密地與實際幼兒教育情況聯系起來,早點參加實踐,盡量培養符合社會需要的幼師人才。
(三)學生對自身能力不重視。學生自身對音樂欣賞能力也沒有足夠的重視,覺得只要將專業的知識掌握好了,就能夠在日后的工作中大展拳腳。還有的學生覺得,自己畢業以后就是幼兒教師,是面向幼兒進行教學的,幼兒根本沒有對音樂的欣賞能力和認知能力,所以,對于自己是否掌握音樂欣賞的能力根本就不那么重視。
二、幼師音樂欣賞課改革的探索
(一)改善外部條件、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提高學校領導和音樂教師對幼師音樂欣賞課重要性的思想認識,讓他們對于音樂欣賞課的設置和教學的重要性能夠重新審視。加大音樂欣賞課教學中的軟件和硬件投入,為音樂欣賞教學提供強有力的支持,硬件設施在音樂欣賞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完成教學的重要保障,我們要結合實際需要努力配備相關的設施和器材。對于經濟條件相對落后的學校,要根據當地資源因地制宜地建立有自己民俗文化的教學模式,將音樂欣賞課和民俗文化、地域特色有機結合起來,有效促進音樂欣賞課教學的開展。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利用學校現有的器材設施進行教學,而教學也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之上,比如,可以利用廣播站播放一些和學生欣賞水平相符的音樂作品,使學生在課堂之外也可以接受音樂的感染和熏陶,培養他們的學習和音樂欣賞能力。也可以利用學校的禮堂、多媒體教室等開展文藝活動,讓幼師學生在娛樂的過程中能夠豐富視野,這對于他們音樂素養和欣賞水平的提高都是大有裨益的。所以,改善學校的教育環境對于音樂欣賞課教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端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感受端午的魅力。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中學端午節活動方案,但愿對你有借鑒作用!
中學端午節活動方案1
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營造歡樂、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我班將于端午節期間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系列活動。現將活動方案制定如下:
一、活動目的
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抒發愛國主義情懷為主題,以端午節主題系列活動為載體,不斷深化“中國夢”學習教育,引導學生珍惜幸福生活,增進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華民族的情感。
二、活動時間
_月_日至_月_日。
三、活動內容
1、開展節慶民俗文化活動。
結合端午節的特點和內涵,組織開展“粽葉飄香”包粽子比賽、觀看龍舟比賽、端午歌謠傳唱、織香袋等活動,引導學生深入體會端午文化的獨特魅力;依托“班會”組織端午節民俗講座,開展以愛國名著、傳統經典為主要內容的經典誦讀活動,使學生用心體會端午節蘊涵的意義,激發愛國愛鄉情懷。
2、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端午節期間,積極組織學生志愿者進社區、進鄉村,開展村居清潔、節日慰問、助殘愛幼等志愿服務,為留守兒童、貧困生、孤寡老人、殘疾人士等送去慰問金、粽子等,陪他們共度端午佳節。
3、開展校園灑掃活動。
從科學角度分析懸艾草、掛菖蒲、佩香囊、飲雄黃酒等端午傳統習俗,普及日常衛生保健知識。組織學生進行校園大掃除,整理個人衛生,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生態文明意識。
4、制作節日小報。
積極組織學生將端午節的內涵、民俗及參與端午節活動的感悟制作成節日小報,并開展節日小報評比和展示活動。
四、活動要求
充分挖掘端午節深厚的文化內涵,把端午節主題活動與“中國夢”學習教育活動結合起來,精心設計貼近學生的活動項目,增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創新傳統節日文化活動的形式和載體,體現人文關懷,倡導文明新風;全部活動過程確保安全、有序開展。
中學端午節活動方案2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過傳統節,共中國情”__中學全體師生端午節校園活動策劃如下。
一、準備限量小禮品
向各班派發端午節海報,普及端午知識,派發端午節禮品。
其中包括:包粽子的方法學習紙條一張;小粽子一個;端午節賀卡一張,香囊艾葉菖蒲適量。以班級為單位每班派發若干份,讓同學們在端午收到驚喜,感受驚喜,從而加深同學們對于端午以及其他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認識,給端午增光添彩。
二、端午節知識競賽
過端午,端午知識當然必不可少,我們準備收集一些關于端午的小常識,編集成海報,一份張貼于校門口,另外以班級為單位分發,讓同學們過端午,知端午,過一個充滿知識趣味的端午節。以搶答的方式對端午節進行知識問答,答對題數最多者可獲獎品——粽子一個。
三、端午節問卷調查
根據海報編10道左右關于端午知識的知識問答題,在全校師生范圍內進行調查,看看大家對于端午知多少,也可以由此向同學們普及端午知識。
四、號召有條件的同學端午觀看賽龍船慶
端午節龍舟競渡不單是傳統慶祝活動,也是一項體壇盛事!
龍舟競渡可說是端午節的。龍舟長10米多,以龍頭和龍尾作裝飾,船身還特意雕上麟狀花紋,唯妙唯肖;每只龍舟可容納20至22人,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領下,以及圍觀人群的吶喊聲中劃向終點。
去看一次賽龍舟。看著一支支龍舟在湖面上激起層層的水花,鼓聲震天,激動人心,槳手們以整齊劃一的動作推動龍舟矯健地前行,似一條條真龍欲一躍而起,情不自禁的跟著龍舟的節奏心潮澎湃,那是民族的力量在激揚。
五、自制粽子
端午的主角粽子在東漢就已有出現,但一直要到晉朝,粽子才成為端午的應節食品。從前的粽子是以粟為主要原料,不添加其余餡料.但在講究飲食的中國人巧手經營之下,今天我們所能看到的粽子,不論是造型或內容,都有五花八門的變化。先就造型而言,各地的粽子有三角、四角錐形、枕頭形、小寶塔形、圓棒形等。粽葉的材料則因地而異。就口味而言,粽子餡葷素兼具,有甜有咸。北方的粽子以甜味為主,南方的粽子甜少咸多。有用白粽子、小棗粽、豆沙粽、八寶粽、雞肉粽、鮮肉粽、椒鹽豆粽、蓮蓉粽、栗蓉粽、咸肉粽、蛋黃粽等。親手用翠綠的粽葉包裹好一顆顆米粒,再用繩子扎起所有的祝福與希望。過去,人們把粽子投入江中,讓屈原免受魚兒的傷害,寄托他們對一個偉大的靈魂的哀思與紀念。在學校,可以利用社團活動時間,讓同學們跟著指導老師學做粽子,知道粽子的原料和做法。聯系好廚房的師傅,包好的粽子可以提前作為端午節的小禮品之一,送給同學,尤其是住在宿舍的同學們。
六、留下懸艾葉菖蒲,配香囊的風俗
端午在班級或者家中門上插一束艾菖蒲葉,配一個香囊,為自己祈福,保佑平安,也祝愿災難中的人們早日振作,重建起美麗的家園。讓每一個節日在中國人的心中扎根,讓中華民族的精神不斷延續。
今年的端午節,我們有傳統,也有創新,在普及端午知識的同時,也倡議師生向勇士們學習,端午是民族的節日,在端午我們為自己的英雄而驕傲,為我們的民族而自豪!
中學端午節活動方案3
一、活動目的
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突出緬懷愛國詩人屈原、推崇熱愛祖國、求索創新、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主題,舉辦詩會、歌會、經典誦讀等主題活動和龍舟賽等活動,增強人們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自然的情感。
二、活動內容
1、廣泛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
以緬懷愛國詩人屈原、中華經典詩文吟誦、新創詩歌朗誦等形式,在機關、社區、企業,特別是大中小學中廣泛開展以端午節為主題的詩歌朗誦會、歌曲演唱會、主題班會等活動,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傳統美德。
2、廣泛開展“包粽子、賽龍舟”等群眾性民俗文化活動。
深入挖掘端午節的文化內涵,舉辦包粽子、佩香囊、祭奠屈原、賽龍舟等具有中華傳統特色的、民俗文化表演和民間藝術展示等活動,讓人們在參與中體驗節日民俗、感受節日傳統。
3、廣泛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
以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為載體,依托各類志愿者隊伍,在端午節期間大力開展豐富多彩的志愿服務活動。以空巢老人、留守兒童、農民工、殘疾人、特困家庭等為重點,開展關愛他人志愿服務活動。以文明禮儀普及、公共場所文明引導、文明交通引導、文化體育、網絡文明傳播等為重點,開展關愛社會志愿服務活動。以普及環保知識、保護山川河流、植樹造林為重點,開展關愛自然志愿服務活動,營造和諧友愛的節日氛圍。
4、廣泛開展“講文明樹新風”活動。
結合端午節“懸艾葉菖蒲、灑掃庭院”的民俗習慣,和《武漢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的貫徹落實,進一步深化“做文明有禮武漢人”宣傳實踐,組織開展“周末清潔家園”活動,美化城鄉環境。結合“讀書之城”建設和“文明餐桌行動”,引導廣大市民養成讀書學習之風,倡行文明公約,爭做文明使者,普及文明新風。結合文明禮儀教育,廣泛開展優良家風家訓傳承活動,傳衍長幼有序、上慈下孝等優良家風。
三、有關要求
端午節是我國的重要傳統節日,各部門要把開展端午節系列群眾性民俗文化活動作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觀的有力抓手,精心組織實施。要把歡度傳統節日活動與文明城市建設“十大工程”結合起來,與貫徹落實《武漢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結合起來,與“學雷鋒志愿服務”結合起來,與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結合起來,精心組織、設計群眾樂于參與、便于參與的活動項目,培育一批優秀群眾文化活動品牌,提升全區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形成濃厚的節日氛圍。
在對現實生活中的生老病死、吉禍兇福等方面,人們會通過儺戲來驅邪逐疫、逢兇化吉、祈禱祝福。在一些地區,小孩長到12歲時,要請巫覡還愿、跳儺戲來慶祝孩子步入成年,并祝愿他長命百歲。對衰老病殘、要死的人,通過舉行巫儺活動,保佑其身體平安。目的都是渴望達到所期待的愿望,并解決人們的疑難。有些儺戲劇目是儀式的延伸,民間認為,這是最有效和最完美的酬報神靈的方法,神靈會為之愉悅,而還愿者也獲得了內心的安寧。在淮劇的劇本里有許多體現了這些內容。七十二記(《孝燈記》《雙死記》《魂牌記》《大琵琶記》等等)《八仙祝壽》《判官勾愿》《韓湘子渡妻》等,包含了對生老病死現象的敬畏和困惑心理。
它還是一部歷史的活教材,古時的事已過,現代人該如何去了解?書籍介紹、文物考證、發掘遺址等都是很好的辦法,一些歷史還要通過活材料,才能深刻體會。儺戲就是這種活教材,從儺儀、儺戲的表演中可以了解到古代的禮儀、宗教、文藝等方面的實際知識和史前文化遺存。
一、娛樂作用
巫儺藝術主要的表現形式是以歌舞戲劇為主。所以它不僅僅有祭祀驅疫的功能,還帶有濃厚的娛樂性質,供民間群眾娛樂和享受。由于各地區的發展不平衡,以及特殊的地理條件造成的交通閉塞和文化交流阻滯,長期宗教文化藝術的歷史沉淀等,促使農村以及偏僻的山區文化落后。為了滿足群眾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往往是祭祀驅疫的同時即達到了宗教目的,又娛樂了人們。通過巫儺活動,起到表達心愿、抒懷、歌頌祖先、表演歷史故事等目的。表演形式種類繁多,包括歌舞、戲劇等,別開生面。如山西省已發現的《賽上雜用神前本》中記載:“承攬定男樂三十名,大雜劇二場,趁(襯)隊戲九個,吹戲之場,出外有演樂隊一場,迎神上馬隊戲一場,設朝(嘲)說比方三個。”
“賽社”是民間的祭祀活動,源于祭祀和民間儺。從它的表演中,便可以發展它的娛樂功能。在活動中還有“說白”“胡扯”一類的逗樂表演。為了滿足觀眾的要求,有時還會說一些“葷段子”,隨機應變,天南地北,目的就是取笑逗樂,類似于戲曲里的“插科
打諢”。
用儺戲的形式了愿,既娛神娛人,又成為社會民俗的一部分。群眾可在其活動中獲得娛樂享受,在肅穆神秘的儺事氛圍中體驗到一種信仰的滿足感之外,還可以在酒足飯飽之后,享受到儺戲帶來的娛樂。
二、教育作用
儺戲活動中許多藝術表演形式是社會生活的反映,和民俗宗教、農業生產等結合在一起,包括一定地域環境里的民族生活習俗、禁忌、禮儀和民間藝術形式。人們的生產知識和生活內容是主要內容,從歌舞的演出內容、劇情、對白中可以反映出來。
比如淮劇中的《打菜苔》,歌詞里這樣唱道:“布谷聲聲多清脆,……農村春早人更早,你還是遵循舊常規。早稻已吐喜鵲嘴,晚稻秧池下基肥……”在戲劇演出娛樂群眾的同時,又告知人們在春天及時播種、育苗、插秧、施肥。還有像《耕田歌》《節令歌》《犁田歌》《趕牛歌》《插秧歌》《飲酒歌》等等曲目,都詳細地反映了很多生活常識、生產工作要領,給人們免去不必要的麻煩。
不僅僅如此,道德生活在社會生活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活動里也反映了人們的道德面貌。道德思想主要是通過儺戲活動,及其中的歌舞表演作為傳播和教育的手段。通過一定的表演告訴人們生活中什么樣的人和行為是值得尊敬和效法的,什么樣的人和行為又是骯臟、丑惡、卑劣、為人所不齒的。它告訴人們怎樣做人、怎樣生活,讓人們在歌舞表演中受到啟發、激勵和教育,從而使相應社會道德要求和善惡觀念在人們的品性中潛移默化。
例如,淮安市某個鄉里有一些很不好的作風,一到農閑之時,不論男女老幼都會聚集在一起打麻將、玩紙牌,賭博成風。當時的文工團根據實例自編淮劇小段《莫荒廢了少年郎》,在當地到處演唱,對當時的賭博風嚴厲批評。戲劇的演出不僅讓很多群眾意識并改正了自己的錯誤行為,還使得群眾的生產積極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勤勞勇敢、保家衛國、敬老愛幼、廉潔奉公、懲惡揚善等內容是儺戲的主要部分,在這里宗教是外殼,娛樂教育是核心。
儺戲文化現象是人類文化發展過程中的一種世界性的文化現象。儺戲是中國民間戲劇的一個種類,它是祭祀驅疫內容與戲劇形式的結合,長期傳承包涵著中國民間戲劇及其中國社會發展的各階段情況,保存了古代宗教文化、民俗文化、藝術文化的基本
內容。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產業;文化資本
Abstract: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regarded as the “living fossil" of culture and memory of a nation. It is the outcome of certain natural environment in certain period. The particularity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hows cultural difference,which is important cultural capital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 ability of cultural industry.
Key words: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Cultural Industry;Cultural Capital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歷代先民創造的極其豐富和珍貴的文化財富,是一個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個性特征以及凝聚力與親和力的重要載體。他所包含的口傳作品、民族語言、民間表演藝術、風俗禮儀、節慶、美術音樂及樂器和傳統手工藝技能等等,無不凝聚著人類文化記憶的點點滴滴。這些文化記憶由于年代的久遠、時事的變遷以及自身生存發展的需要,與其最初的形態已經相去甚遠,我們今天所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趨于符號化了。換言之,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人類文化“活的記憶”,所呈現出的是各種文化符號的活態聚合。非物質文化遺產所蘊含的豐富的文化符號可以成為發展文化產業的文化資源,為文化產品的符號價值的生產提供原材料,利用各類傳統節日可以發展旅游業,各種民間戲曲可以進入演出市場,實行產業化運作,各種民間服飾中的民族元素可以進入紡織業,提升我國紡織產品的競爭力……從而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產業化運作成為可能。但并非所有的文化符號都可以轉化為符號價值,只有那些具有獨特性,具有文化示差作用的文化符號才能成為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文化資本。非物質文化遺產,因其在人類歷史中的不可復制性而呈現的獨一無二性,使其成為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的文化資本。
一、文化差異與文化資本
文化資本理論由布爾迪厄首先提出。布爾迪厄認為,社會領域是一個積累的世界,為了理解社會領域的積累性,必須引進資本的概念。布爾迪厄認為資本已經深化為三種形式,第一種是經濟資本,這種資本可以立即直接轉換成金錢,這一轉換過程是以私人產權的形式制度化的;第二種是文化資本,在某些條件下,這種資本也能夠轉換成經濟資本;第三種是社會資本,它由社會義務(“聯系”)所構成,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轉換成經濟資本,而這一轉換過程是以某種高貴身份的形式被制度化的。由此可見,“經濟資本”是所有其他資本類型的根源。布爾迪厄主張,一方面必須防止把其他資本形態統統簡化為經濟資本,進而忽視其他資本形態所產生的特殊功效,另一方面又必須注意到一個嚴酷的事實,這就是所有的資本形態最終都可以在經濟學中被簡化。“……正是通過這種簡化,經濟理論將交換的其他形式隱喻性地界定為非經濟的(non-economic)交換,因而也就是超功利性(disinterested)的交換。這種經濟理論之所以要改變某些資本的性質,并把它們定義為超功利性的,是因為通過改變性質,絕大多數的物質類型的資本(從嚴格意義上說是經濟的資本類型),都可以表現出文化資本或社會資本的非物質形式;同樣,非物質形式的資本(如文化資本)也可以表現出物質的形式。”[1]在布爾迪厄看來,文化資本的這種超功利性和非物質形式,是在交換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是經濟資本通過交換改變了本身的性質產生的。也因此,布爾迪厄有時候也用“象征資本”或“信息資本”來形容它。由于文化資本的傳遞和獲取的社會條件比經濟資本具有更多的偽裝,因此文化資本預先就作為象征資本而起作用,即人們并不承認文化資本是一種資本,而只承認它是一種合法的能力,只認為它是一種能得到社會承認(也許是誤認)的權威。[2]
布爾迪厄區分了文化資本的三種存在形態:一是以精神或肉體的持久的“性情”形式存在的具體形態;二是以文化產品方式存在的客觀形態;三是通過外化的可觀察得到的各種規范、資質體現的制度形態。實際上,布爾迪厄所說的三種文化資本形態大體上可以對應于人們通常所理解的人力資本、文化產業和文化制度。
布爾迪厄的文化資本理論強調了文化產品是客觀化的經濟資本和文化資本的統一。在文化生產的過程中,文化資本借助經濟資本得以轉換成文化商品,而在進入流通環節之后,文化資本又通過接受者的文化消費再次轉換成經濟資本的收益。文化資本就是文化商品的一種資本形式。交換是文化資本得以轉換生成的條件。文化資本是在進入流通環節、在可交換的基礎上才能夠成為一種資本的。在沒有進入交換之前,文化資本往往只以資源的形式存在著。正是交換過程把文化資源資本化,成為可以在文化產品中積淀和傳遞的象征資本(或信息資本),并最終在交換之后獲取資本的收益。就此意義而言,布爾迪厄說:“文化資本的象征性功效的最有力的原則,無疑存在于它的傳遞邏輯之中。”[3]
眾所周知,交換或“傳遞”的前提是差異性的存在。正所謂“互通有無”,無論是交換,還是“傳遞”都要以差異性的存在為前提。文化產品的生產與傳播更是如此。作為符號消費的一種,文化產品的消費同樣是一種差異性消費,沒有獨特性,沒有區別于其他產品的獨特的符號價值,文化產品就缺乏競爭力。不能進入交換領域,文化資源就不能轉化為文化資本。所以,發展文化產業的首要問題就是要在文化差異中提取可用的文化資本。在當前文化全球化文化同質化大行其道的語境下,我們更加應該重視文化產品的差異性,而非同一性。對此我們有過慘痛的教訓。當馮小剛拍攝由好萊塢哥倫比亞公司投資的《大腕》時曾說:“需要做的是,減少影片中的地域性,使受眾更廣泛一些,不僅僅是中國的南北方的問題,還要考慮到不同的語種。”[4]在把自己的影片推向國際時,馮小剛采取盡可能抹平文化的地域差異的策略,以更具同質化的形態去擴大文化認同的范圍,結果遭遇慘敗。究其失敗的原因,梅特·希約特說得好:“只有當我們以自己的特色展現自己時,我們才可望得到別人的認同。企圖徑直接近符合國際口味的現存標準,至少在三個方面來看是失策的。首先,這樣做會破壞對自我表現的真實性所做出的承諾,使獲取國際認同的愿望南轅北轍;其次,如果我們根植于弱勢文化,我們把握標準和達到標準的可能性便不會大;最后,要具有主流文化的影片制作技術,要使其摹仿能力讓人拍手叫好,確是一件罕事。”[5]由此可見,差異性對于文化產品至關重要,事實上,我們也不乏由于成功地從文化差異中提取了文化資本而大獲成功的文化產品,如《霸王別姬》、《洗澡》、《秋菊打官司》等,由于成功地將民族文化中獨特的文化資源,京劇、方言和舊式澡堂等引入文化產品的生產,大大提升了文化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據此,我們可以并不夸張地說,差異性之于文化產品可以說能夠點石成金,尤其是當我們的文化處于弱勢地位時,這種體現文化差異性的文化資本就更加重要了。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最能體現文化差異的文化資本
人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各民族在各自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自然環境中所創造出的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各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最能體現民族文化多樣性,體現各民族文化的獨特性的文化形態之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原創性,這就決定了其具有獨特性和惟一性及其不可再生性、不可替代性和稀缺性。隨著科技的發展與全球化進程的加快,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都面臨消亡的命運,有的已經消失。這是我們不愿看到的景象,但是,不可否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消亡又是不可避免的,正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消亡的現實更加凸顯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稀缺性。而恰恰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這種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使其具有了經濟價值的增值性,成為最能體現文化差異性的文化資源,并具備了進入文化產業,成為文化資本的潛質。
文化產業究竟能夠生產怎樣的差異,這是一直以來困擾著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自從邁克爾·波特提出“差異化”競爭戰略后,企業家們莫不將其視為圭臬。但是,究竟實現什么樣的差異化,各個企業理解的層次是不同的。起初,企業比較重視產品實用功能的差異,這表現為強調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然而,現在產品和服務變得越來越難以為企業帶來競爭優勢。一方面,這種以實用功能為內容的差異的運作空間十分有限,人們所需要的實用功能并不復雜,過多的實用功能反而是一種浪費。另一方面,在人們基本的物質需求被滿足之后,產品功能很難再成為人們購買行為的激勵因素。而且,就技術層面而言,我們的文化產業在國際上并不占優勢,如果只在技術層面爭短長,無異于以吾之下肆對其上肆,所以,就我國目前的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而言,只有利用我們獨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為我們的文化產品附加豐富的文化符號價值,才能使我們的文化產業在國際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但是,目前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所蘊含的豐富的文化資源的開發還遠遠不夠,資源優勢還沒有轉化為產業優勢。我國是一個擁有5000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我國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其優秀的民族傳統和民族特色,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極其豐富,但有很多沒有有效地開發、利用,包括民間手工業、民間戲曲、民間活動和傳統節日等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所蘊含的文化資源包括內隱性和外顯性兩個部分。比如民族服飾、特色建筑及生活方式等民俗文化及生活事項屬于外顯性部分,而民俗文化的深層次內涵則是內隱性的。它一般通過載體或文化氛圍表現出來。高層次的民俗文化旅游是非常注重文化環境及文化氛圍的營造,它不僅僅需要表征的民俗文化載體,而且還必須有一種能充分體現該文化的環境及氛圍,即旅游者追求原汁原味的文化享受;民俗仿照景觀在這方面是有其欠缺性的。我國歷史悠久,民間文化的土壤豐厚肥沃,幾乎祖國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以至每座橋梁、每個街坊、每一種地方特產,都有著膾灸人口的美麗傳說,這就使祖國山水、風物帶有更濃郁的詩情畫意、浪漫色彩,賦予旅游更多的文化內涵。正是這些大量的民俗傳說、風物故事,強烈地吸引了游客,增加了旅游情趣。就旅游資源而言,要在保護文物資源的前途下,大力開發一些具有文化內涵的旅游景點,特別是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旅游資源,開拓文化旅游、生態旅游以及紅色旅游等等。就休閑產業而言,我們要開發工藝美術品、字畫、珠寶以及花卉產業等。還有些公共文化設施包括科技館、文化館、藝術館、博物館等,也要提高其文化價值。
但是,將非物質文化遺產所蘊含的文化資源轉化為文化資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某項資源發展文化產業前,首先要做的是對該資源進行立項研究,對開發的可行性、投入產品等都要有實質性的分析數據,要找到一個適當的“度”,過與不及都應盡量避免。而且,既然是一個產業化的過程,那么必然受到投資環境、人力資源、投資渠道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所以建立一個相對科學的準入制度,相對有效的監督機制就顯得尤其重要。然后就是要突出特色,說到特色,有人常常想到的僅僅是外在形象,其實特色是一種文化的反映,民族特色是民族文化的反映,地方特色是地方文化的反映。較之外在的形象或形式,特色產品所具有的深刻的人文內涵才是“特”之所在。而這恰恰是常常被我們所忽視的,有些地方人為建設民俗景點卻不尊重原本民俗的基本習慣。如某地建設永寧摩梭人的母系大家庭的房子,卻舍棄了房中獨具特色的象征女、男的中柱,而這種中柱不僅是家庭的象征,也是婦女頗受尊敬的標志。又如鄂倫春族的居民點,原本五、六個并排的“撮羅子”,變成了前后排列的現代格局,殊不知鄂倫春族房后有供神樹,并排的“撮羅子”可以有效防止人們隨便看到神,以示對薩滿神靈的敬畏。還有的地方生搬硬套,搞所謂“標新立異”的“圖騰柱”,柱上雕滿西南民族的儺面具,看似民族風情濃郁,但卻犯了相當嚴重的常識性錯誤。圖騰柱本是北美東北部印第安人的信仰,在世界上并不普遍,中國有無圖騰尚無定論,而且這種儺面具匯集的圖騰柱既是對儺面具所代表的神靈的褻瀆,也不是原本的圖騰柱。這些憑主觀想象,不尊重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身的“特”不但不能有效保護我們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資源,還會對相關文化產業的發展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
如何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合理的開發與利用不僅關系到文化產業的健康、有序的發展,還與非物質文化遺產自身的生存與發展息息相關。所以,如何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是極其重要,也是極其復雜的。但是,至少有一點是已經達成共識的,那就是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所蘊含的文化資源發展文化產業應當遵循一定的“度”,達到某種“特”。而這種“度”與“特”都必須建立在充分認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基本特征,嚴格遵守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基本原則的基礎上進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所蘊含的文化資源發展文化產業是相輔相成的,如果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開發利用中破壞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性、生態性、傳承性、變異性等特征,偏離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所應遵循的真實原則、生態原則、人本原則、發展原則,就會在不同程度上造成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損害,從而危害到文化產業健康、有序的發展,而這是我們萬萬不愿看到的。
參考文獻
[1]皮埃爾·布爾迪厄,《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包亞明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2]皮埃爾·布爾迪厄,《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包亞明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3]皮埃爾·布爾迪厄,《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包亞明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休閑文化;城市建設;作用
一、社會發展與休閑文化間的關系
休閑文化是人類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一個國家生產力水平高低的標志,也是衡量社會文明的尺度。社會的發展進步,休閑文化已經是人們的一種嶄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已經成為全社會關注的重要的領域,社會公眾關注的生活重點內容之一。
所謂休閑是指解除體力疲勞,恢復生理的平衡,也指獲得精神上的慰藉,以幫助人形成積極地精神態度,更好地投入下一階段的工作或生活。由此可見,休閑是人類文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進步的顯著特征之一。改革開放三十年的發展,我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其消費水平也有大幅提高,人們開始講究生活的品位,追求生活的高質量,尋求自由的休閑享受。我國在“十五計劃”綱要中已經明確提出了“推行職工帶薪休假制度,合理調整居民工作和閑暇時間”,節假日也不斷增多,休假天數也在增長,人們為此而提高了消費水平,以至于近年出現了假日經濟這一概念。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休閑生活的需求將會進一步擴大,是人們完成社會必要勞動之外,為不斷滿足人的精神需求而進行的文化創造、文化欣賞、文化建構的生命狀態和行為方式;是指人們在業余閑暇時間追求自我享受,自我調整和自我發展的重要方法。
二、高校圖書館與城市休閑文化建設的關系
休閑文化自古有之,只是其規模有限,范圍較小,富人享有的機會多,而平民則幾乎沒有。到了近現代,隨著社會生活,特別是社會經濟的發展,休閑文化擴展到了平民階層,于是人們創造了形式多樣的休閑方式,成規模的運動休閑、度假休閑、文化休閑等等興起,一則滿足身體放松需要的,二則滿足心理放松。而在眾多的休閑文化中,閱讀則是最能放松人們緊張心理的方式之一。在閱讀中,人們享受的是精神休閑,是在汲取知識的過程獲得的休閑,可以說是人類眾多休閑活動中最為放松,休閑質量最高的方式。再者,隨著節假日的增多,民眾的休閑時間越來越多,可用于閱讀的時間隨之增多,對讀書的要求也就增多,社會上出現了節日閱讀的現象,對于圖書館的要求也越來越多,且有日益倍增的趨勢。具有關調查數據顯示,自從實行了雙休日,一線城市的圖書館,如北京的假日讀者至少比平時增加了30%,全國其他城市的情況也大多相同。由此可見,大眾把到圖書館讀書作為休閑的首要選擇不僅是自覺的,而且與高校圖書館作為知識展示場所的最顯著的特征是一致的,圖書館為大眾提供休閑文化是必要的,利用高校圖書館豐富的館藏資源可以滿足大眾閱讀和消遣的需要是大眾休閑文化建設的必需。
三、高校圖書館在城市休閑文化建設中發揮作用的途徑
高校圖書館在城市休閑文化建設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圖書館管理層的組織策劃與實施;館內乃至館際圖書資源的統籌調配與協調管理;各學科相關專家學者參與積極性與主動性的調動等三個方面,如果我們把這些內容具體化后,就會發現,這些集中起來就是充分發揮其文獻流、信息流、知識流、思想流的匯聚功能。再如果深入分析,我們就會發現,在城市休閑文化建設中,高校圖書館主要是滿足知識更新、精神娛樂、信息傳播和生活常識的需求。總之,在城市休閑文化建設中,高校圖書館就是要為城市休閑文化建設提供一個基地。其發揮作用的具體途徑可以是:
1、建立高校與地方圖書資源共享體制。
高校圖書館應該把豐富的館藏資源與城市圖書館共享,建立高校圖書館與城市圖書館的資源共享機制,使得本土的學校之間、學校與地方之間,甚至是不同地域的圖書館之間,能夠建立起共享平臺,為城市大眾提供休閑文化需要的文化資源。
2、高校圖書館應該建立以民眾休閑為目標的文化室。
在城市休閑文化建設中,我們也應該看到,民眾的文化休閑是有著層級區分的,他們的文化需求有著明顯的階層與愛好的區分。為此,高校圖書館要適應這種區分,在現有圖書資源基礎上,要積極地拓展以精神娛樂為目標的文化室。如建立影音室、漫畫室、衣食住行圖書館、IT圖書館、玩具圖書館等專題圖書館,以此為民眾提供各類活動。
3、舉辦專題性休閑文化論壇。
高校圖書館具有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優勢,在社會休閑文化建設中應該發揮其所長,開展普及性的學術流或者講習性的文化論壇,如民俗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地域文化等交流性的論壇。以老百姓聽得懂、愿意聽的方式進行休閑文化傳播,為大眾提供喜聞樂見的休閑文化。這里我們特別要提出的是,在開展這一活動時,要注意有針對性,要關注大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在文化史教育方面,要有本地特色的內容,以增強圖書館的吸引力,提升大眾對圖書館的熱情度。為此,高校圖書館要著力打造品牌產品,如開放性講座等。這里我們建議開設下列講座,如“大眾講壇”“文瀾講壇”“名家講壇”“民俗文化大家談”等。以增強民眾與專家學者的交流,也利于廣大民眾進入高校圖書館,從中攝取自己需要的精神“糧食”,在神圣的知識殿堂里獲得寧靜的心理享受,從而使高校圖書館充分地參與社會休閑文化建設。
4、開展休閑展覽和讀書主題演講活動。
開展形式多樣的休閑展覽,是高校圖書館充分發揮其館藏資源的重要方法。一則可以充分利用館藏資源,二則可以為大眾提供一個展示自己藝術才能的平臺。在組織展覽的方式上,可以根據展覽主題的不同,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如圖片、視頻、實物等多種形式;如以學科為類,可以是藝術的、科學的,也可以是體育、經濟的,以提高展覽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建設休閑文化的活動中,高校圖書館也可以開展各種培訓,如舞蹈、音樂、網絡、營養學、手工藝等,以特有的直觀性和新奇性吸引大眾走進圖書館,提高民眾的藝術鑒賞力、審美情趣和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余訓培,汪恒.圖書館休閑:可能性、障礙及其內容[J].圖書館,2006,(5):32-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