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特殊教育教學教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學生背景
2017年九月,我擔任一年級四班的語文老師和班主任,開學報到第一天,孩子們由家長陪同坐在教室里開會。坐到最前面的小女孩引起了我的注意,因為和其他孩子相比,她顯得格外瘦小,我站在講臺上講話,其他孩子有認真聽的,有做小動作的,而她藏在爸爸背后,時不時露出小腦袋看看我,眼神怯怯的。會后,等其他家長都離開后,她爸爸留下來給我講這個小女孩的基本情況。彼時,我知道她叫石芳,右手患有先天性海綿狀血管瘤。三級殘疾。我撩開石芳的衣袖,一只丑陋而怪異的手臂裸露在我眼前,觸目驚心。可能我的動作粗魯了點,孩子趕緊縮回手臂,躲在了爸爸身后,我有些愧疚,更多的是心疼。從此,我的教育教學工作就與這個膽小怯弱的殘疾兒童結下了不解之緣。
案例一:用愛接納你的不足
新學期的學習生活開始了,一群活蹦亂跳的小家伙,下課追逐打鬧,上課嘰嘰喳喳,每時每刻都興奮得很,唯有石芳,那個最弱小的身影,總是安靜地坐在座位上,依然是膽怯的眼神,落寞的深情。一年級的學生大多數接受過學前教育,所以教學并不費勁,孩子們高高舉著手,想要得到回答問題的資格,我想要偏愛一下沉默的石芳,把她叫了起來,她不說話,其他孩子起哄地催促著,她哭了,抽抽噠噠的,也不敢大聲哭,我趕緊讓她坐下。下課后,我走到她跟前,蹲下身子,摸著她的頭,問她為什么哭?為什么不回答問題?她不說話,還是沉默。給她父母打電話,了解到石芳一直在接受治療,沒有上過幼兒園,她沒接受過任何學前教育。此后,只要有時間,我就把她叫到辦公室,教她認字,和她一起朗讀,剛開始她聲音特別小,我沒有強迫她大聲,只要她張嘴讀就可以了。我還找了班里一個開朗活潑的女生,利用課間教她認字,帶著她讀,同時也和她父母溝通,加強家庭的輔導。無論是班里女生,還是她父母,我都要求他們要耐心、溫柔,切不可急躁,發脾氣,她太柔弱了,我真是怕嚇著她。就這樣一段時間后,我發現她朗讀的聲音越來越大了,甚至在全班齊讀當中,我都能聽到她的聲音了,是啊,此時的她學會了,所以勇于表現了。書寫教學是個棘手的事,石芳右手殘疾,能用的只有左手。課堂上,其他同學用右手寫字時,她茫然的看著我,不知所措。我從手機上下載了左手寫字的視頻給她看,并且告訴她現在很多人都在用左手寫字,無論哪只手,只要認真寫,熟練了都能寫出漂亮的字。當她用左手寫出第一個我認為特別漂亮的字時,我高高舉起,對全班同學說:“看,石芳用左手都能把字寫得這么漂亮,真是了不起啊!”孩子們發出了驚呼聲,在我的帶動下,響起了掌聲。那一刻,我真真切切的看到石芳笑了,微微的笑,又羞澀地低頭,她能讀了,也會寫了,我很開心,很欣慰,我用愛心、耐心鼓勵著一個膽小自卑的孩子,開啟了學習的大門。
特殊的孩子,更需要老師的關愛,在愛的鼓勵下,消除他們自卑的心理,從而激發積極向上的活力。
案例二:用愛驅趕你的恐懼
十月中旬,學校進行體檢,孩子們排好隊,瘦小的石芳站在第一排,我拉著她的手,帶著隊伍來到體檢的教室,一進門滿屋子穿白大褂的醫生,石芳“哇”的一聲就哭,扭頭就跑。我顧不得其他,趕緊追了出去,她哭得很兇,我怎么問都不說話,我苦口講了許多體檢的重要性,她怎么也不回去,哭個不停,渾身顫抖。無奈,我把家長叫了過來,面對我的疑惑,她媽媽泣不成聲,開始給我講孩子治療的事情。石芳從七個月大開始接受治療,第一次手術因為醫療事故差點要了孩子的命,手術中失血過多,醫院供血不夠,孩子奄奄一息,所有人都以為她命絕于此了。那時她只有七個月,真的是老天眷顧著,命不該絕,她居然奇跡般的蘇醒了。這次手術后,父母將她轉在北京治療,幾年下來,她經歷了十幾次大大小小的手術,期間的痛苦,無法形容,所以,懂事后,她只要看到穿白大褂的醫生,就害怕,逃跑。聽著她媽媽的講述,我不禁感嘆:這是一個怎樣可憐的孩子啊,小小年紀經歷了常人都無法承受的痛苦,稚嫩的心靈留下了無法磨滅的恐懼與傷痛。我走到她的身邊,把她抱了起來,她真的是太瘦小了,沒有一絲沉重感。等她情緒平緩的時候,我輕輕地問她:“芳芳怕打針,怕疼,是嗎?”她點點頭,又開始抽泣地哭。“那咱們不打針,只要是讓你疼的項目都不做,老師保護你好不好?”我用極輕極柔的語氣說道。她看著我,又看看媽媽,不說話。“你相信老師嗎?我保證不讓他們給你打針,好嗎?”我溫柔地看著她,耐心地等待著她的回應,片刻之后,她終于點點頭。我抱著她去做了體檢,此后每年的體檢我都拉著她的手,陪著她完成,她很配合,再沒有逃跑哭鬧過。愛,讓她變得勇敢。
特殊兒童往往缺失安全感,給予愛,能讓他們建立安全感。
案例三:用愛激勵你的自信
石芳的臉上慢慢有了笑容,她不再害怕我,但是我能感覺她還是很自卑。我必須讓她自信起來,先從學習成績開始,讓她獲得成就感。石芳是個乖巧、懂事的孩子。她聽課特別專心,書寫非常認真,每天的作業都完成得很好。課堂上,我確定她讀得很熟練的時候會把她叫起來朗讀,夸她的聲音美妙,讀得流利;在她書寫特別漂亮的時候,展示她的字,夸她用左手寫的字美觀整潔。總之,只要有機會,我都要找個理由為她喝彩。好的事情總是會良性循環,有幾次我居然看見她高高地舉起了左手,這真是一個驚喜的進步啊。期末考試的時候,她語文居然考了96分,這對于一個學前教育為零、自卑怯弱的殘疾孩子,已經是莫大的肯定了。陽光燦爛的一天,我摟著她。“芳芳,下學期學校合唱團招新學員,我覺得你的聲音特別好聽,你愿意參加嗎?”她愣愣的看著我,我微笑著對她點點頭,然后我就看到她雀躍地跳了起來。“我愿意,老師,我喜歡唱歌,我愿意參加。”我終于從她臉上看到了自信的笑容。愛,讓她自信地挺起胸脯說:“我能行!”
特殊的孩子,要在平常的日子里,平凡的小事中捕捉他們的閃光點,鼓勵他們將“光點”變成“光芒”。
案例四:用愛為你尋找伙伴
夏天到了,孩子們換上了學校定做的夏季校服,石芳的夏季校服與別人有些不同,媽媽為了遮掩她右手臂的尷尬,給她接了一截袖子,有好事者拿這個做文章,嘲笑她。有一天,趁石芳請病假的時候,我在全班開了一次班會,我表揚了石芳的成績,并且對全班同學說了她的大致情況,告訴同學們,我們應該用愛去關心和幫助她。孩子們都有一顆純真善良的心,在我言辭懇切地教育下,全班同學都對石芳特別好,和她做朋友,陪她一起玩兒,連班里最調皮的孩子都會幫助她。石芳在班里也活躍起來,我經常看到她和小伙伴們追逐玩樂的身影,那一刻,我有一種莫名的成功感,我用愛讓她融入了這個集體。
特殊的孩子,更需要同齡伙伴的認可和接納,如此才能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前兩天,你們學校的“小畫家”——*同學給我寫了一封信,并寄來了他的繪畫作品。在信中,他講了自己的學習、生活和理想,也談到了學畫的經過。*同學身殘志堅,他那種自強不息的精神和頑強拼搏的毅力,深深地感動了我,我隨即給他寫了回信。(*同學以及你們的校領導邀請我們到學校來參加“六一”兒童節慶祝活動,我和*省長愉快地答應了。)*同學的事跡充分說明,身體殘疾的孩子只要心中充滿“希望之火”,通過奮發進取、努力奮斗,同樣可以取得成功。我們堅信,只要大家始終保持樂觀的、積極的、健康的精神狀態,笑對人生、自強自立,就一定能夠成為國家和社會有用之材、棟梁之材!
一個兒童成長起來不容易,一個殘疾孩子要成長起來更不容易。不僅自身要付出艱辛的努力,以堅強的毅力克服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而且需要學校的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是一項神圣的事業,從事特殊教育的老師們在特殊的崗位上澆灌祖國的花朵,哺育孩子們的成長,工作非常辛苦,責任十分重大。正是由于你們的悉心指導和無私關愛,給了孩子們挑戰命運、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力量。希望你們一如既往地細心呵護、精心培養殘疾兒童,讓他們在充滿溫暖的環境中健康地成長、幸福地生活,不斷增強參與和適應社會生活的本領。
讓殘疾兒童擁有一個健康、活潑、幸福的童年,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關心和支持殘疾人事業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我們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我們要積極營造愛殘、護殘、幫殘、扶殘的社會環境和社會輿論,大力弘揚人道主義精神,積極為殘疾兒童的健康成長,為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做好事、做實事,努力形成人人理解、尊重、關心和幫助殘疾人特別是殘疾兒童的良好風尚。社會各界對孩子們多一份關愛,孩子們就會多一份信心。
論文關鍵詞:《因特網之旅》教學案例 德育實踐 網絡道德教育
一、學校德育工作要適應網絡時代的要求
德育教育是高中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基礎學科之一的信息技術同樣承擔著德育的重任。網絡時代對學生道德規范產生很大的沖擊,學校的德育工作應當積極地去適應時代的發展,因勢利導,探索新時代下的德育新模式,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
二、《因特網之旅》教學案例中的德育實踐
(一)教材分析
《因特網之旅》是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的《網絡技術應用(選修3)》第三單元《暢游因特網》第一節的內容。上一節課學習了《接入因特網》,這一節課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學情分析
本案例的對象是高一年級的學生,通過必修模塊和網絡選修模塊前而部分的學習.大部分學生有了一定的信息技術基礎和上網實踐經驗.老師要結合學生認知基礎,配合道德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道德觀念。
(三)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通過使用因特網,了解因特網服務的基本類型;能夠掌握瀏覽器的使用;熟悉登錄FTP網站的方式。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和協助工作的能力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利用網絡獲取信息的意識.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正確的網絡道德觀念。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常見的因特網服務類型:了解WWW、FTP服務的工作過程
教學難點:理解瀏覽器的工作原理.掌握使用FTP服務的相關技術。
(五)教學過程設計
關鍵詞:微課 ;特殊教育 ;視頻 ;無障礙
微課是基于信息化教學理念的新型教學模式,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教與學活動中所需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機結合體。結合學生實際,將教學內容進行模塊化劃分,將不同的知識模塊錄制成 5-10 分鐘教學視頻。
一、特教課堂引入微課的重要意義
1. 微課是提高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
微課是將常規課的教學內容分解成多個單一的知識片段,并制作成相應的視頻教程,以供學生課前預習、課堂學習以及課后復習。其次,在教學形式上,微課將常規課由不可逆的線性教與學的模式向可反復的環形教與學的模式轉換。對教師而言,微課對教師的信息化水平要求也相對較高。教師除了掌握信息化教學資源的應用能力外,更重要是提高信息化資源的開發能力。對學生而言,微課能促進其自主學習與個性化學習的能力的培養。學生根據自己的實踐情況通過觀看視頻教程,來補差補缺。
2. 微課是實現無障礙教學的需要
微課在無障礙教學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它用其自身優勢為無障礙教學帶來了新契機。首先,視頻教程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直觀化,能幫助學生理解、掌握。其次,視頻教程可以配以字幕,幫助聽障學生了解老師所表達的內容,進而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熱情。最后,基礎薄弱的學生可以在課后反復觀看視頻教程,以達到補差補缺的目的。因此,微課在特教課堂的應用,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微課是實現“生本”教育的需要
微課能更好地滿足學生對不同學科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特教學生文化基礎參差不齊,對各個知識要點的掌握不一致,常規課的授課不能顧及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需求,而微課往往將系統知識模塊化,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實際選擇不同的模塊進行學習。這樣既能查差補漏,又能強化鞏固知識。微課的便攜性有利于學生實現隨時隨地學習。學生可以將微課視頻存儲在個人電腦、手機、ipad 等設備上,實現隨時隨地學習的需要。
二、微課開發設計
1. 微課設計原則
(1)目標控制原則。微課教學目標的制定,一方面要以教學大綱為依據,體現出教學大綱的主要知識內容,另一方面要以學生實際依據。微課教學過程要充分體現出教學目標的控制,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而掌握知識要點,實現教學目標的控制。
(2)便攜適用原則。微課的典型特點就是短小精悍,從“微”處著手,放眼整個知識體系,力求實用。因此在微課設計時,要把握住“微”的特點。微課視頻時長一般控制在 5-8 分鐘,視頻格式一般常用的格式(如 wav、avi、mp4、3gp 等),文件大小控制在 20MB 左右,不可太大。以方便學生存儲和播放。
(3)教學評價原則。反饋與評價在教育傳播的過程中占據主導地位,它可以產生和加深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教師要對信息傳播所帶來的效果和產生的作用深刻理解,第一時間篩選出有效的反饋信息,并對其做出相對應的評價,進而改進原有的教學方式。將先進的科技手段運用到教學中進行知識反饋是微課教學的主要方式。
2. 微課設計流程
微課設計包括教案設計、素材搜集、工具準備、視頻錄制、課件設計等環節。下面以高教出版社出版的《計算機應用基礎》第三章第三節“表格處理”為例來談談微課的設計流程。
第一,教案設計。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的依據。編寫教案有利于教師深入了解教材內容,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依據教案的教學理念設計教學環節,有效地組織課堂教學和課后復習,以便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在微課設計中教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微課視頻的設計也是依據教案設計而進行的,比如視頻模塊的劃分是依據教案設計中所設計的知識系統進行劃分的。
第二,素材搜集。依據教案設計內容,采取多種渠道搜集相關素材,如圖片、輔助動畫、語音等信息。同時,將相關信息進行編輯處理,分類存放,以便后續使用。
第三,工具準備。在視頻教程錄制前需要準備好相應的軟硬件設備。如微課制作錄屏軟件 Camtasia Studio、DV 機或攝像機、照相機、話筒或耳麥等。
第四,視頻錄制。微視頻是微課的核心。常見的微視頻獲取方式有外拍式,即借助 DV 等拍攝設備錄制 ;錄屏式,即通過屏幕錄像軟件自動錄制教師對著電腦講授的內容。前者主要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整體錄制,然后通過相應處理軟件,依據知識模塊進行視頻截取,形成一個個獨立的微課視頻。后者主要是對知識模塊直接進行錄制,這種方法簡單易操作,且直接形成相對獨立微課視頻。
第五,課件制作。課件是微課的承載體,也是微課的表現手段。教師應根據選題的內容,將課件的內容利用相應軟件設計并制作得動靜結合、圖文并茂。動畫設計要恰如其分,不能過度夸張、復雜,在說明問題的前提下,越簡單越好,這樣才能突出講課的內容,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才會深刻。
第六,修改完善。在微課整體設計完成后,設計者要反復推敲演練,進行修改。修改過程,是對去粗取精的過程,也是進一步提高設計水平的過程。修改可以使微課變得更具有實用性。
第七,反饋評價。當授課結束后,微課實施者(教師)和微課接受者(學生)要依據上述所講的微課設計原則中的教學評價原則進行總結、評價,然后將意見進行匯總反饋。教師再依據反饋信息進行修改完善,以達到提高實際教學效果的目的。
微課的出現對特殊教育的教育教學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一則它開辟了特殊教育無障礙教學的新途徑,滿足了不同基礎層次的學生的學習需求,體現了“生本教育”的理念。二則它突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得課堂教學效果和課后反思更具有針對性。同時,它在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方面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胡鐵生,黃明燕,李民 :《我國微課發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遠程教育雜志》2013 年第 4 期。
[2]關中客 :《微課程》,《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1 年第 7 期。
一、特校教師專業成長的內容
教師專業成長的內容主要包含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專業情意三個方面。
特殊教育專業知識包含特殊教育專業理論、特殊教育康復理論、特教學校學科性知識、學科信念和學科發展等方面的知識;特殊學生發展和成長階段方面的知識以及與殘疾學生交往、互動的知識;特殊教育課程資源、課程目標、課程評價等方面的知識。專業技能包含教學實踐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反思創新能力、職業特殊能力。專業情意包括對特教事業的深刻理解,對職業道德和職業規范的認知認同程度,對工作群體的向心力和奉獻精神。
二、微課的概念及其應用
微課是近年來由國外微課程傳入我國發展起來的一種資源類型。在教育部組織的第一屆微課大賽參評項目及相關要求中,對微課的概述如下:
微課的概念:“微課”全稱“微型視頻課程”,它是以教學視頻為主要呈現方式,圍繞學科知識點、例題習題、疑難問題、實驗操作等進行的教學過程及相關資源之有機結合體。“微課”核心資源是“微視頻”(教學視頻片段),同時可包含與該教學視頻內容相關的“微教案”(教學設計)、“微課件”(教學課件)、“微習題”(練習測試題)、“微反思”(教學反思)等輔教與學內容。微課的類型分為講授型、解題型、答疑型、實驗型、其它類型。
三、微課資源開發與利用
微課資源的開發,首先能夠促進特校教師明確課程目標,全面把握教材、分析教材,促進特教教師專業知識的發展;其次通過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提高特教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特殊教育基本功;通過對微課課程資源開發,提高教師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能力和反思創新能力;通過合作開發與利用,從而加強對特殊教育事業事業的理解和對工作的向心力。
1.規劃內容,合理選題
微課選題是微課的核心。微課主題的選擇首先要確定學科知識點,做好內容的整體規劃;然后根據教學中的重難點或某個教學過程進行選擇。可以是學科知識及重點、難點、考點的講授,也可是針對典型例題、習題、試題的講解分析與過程,可以是圍繞學科疑難問題進行分析與解答,也可是針對教學實驗進行設計、操作與演示。
2.精心準備教學設計
在明確教學內容后,教師基于自己豐富的教學經驗,對教材進行處理,根據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準確定位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 設計巧妙的活動增強課堂教學效果。要對教學的環節、過程、具體內容、教學語言、教學資源進行設計。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快速引入課題,內容講授線索清晰,合理安排問題的提出、教學活動和學生協作探究解決問題等環節。
3.實施課堂教學,制作微課
在微課制作過程中,教師首先要進行課按照設計進行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是教師教學智慧的主要呈現形式,教師的教學經驗與策略常常內隱于教育實踐情境過程中。教師要在短暫的時間內展示其教學技能,同時也要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即教師的教學任務更加明確化、精細化。要做到以上幾點,就要求教師具備較豐富的教學經驗和精湛的教學技能,淋漓盡致地展現真實的課堂教學情境, 以視頻為載體記錄、再現和詮釋真實的課堂。
在微課制作過程中,要求相關人員掌握并使用相關的現代教育設備與技術進行錄制、編輯和處理。
4.拓展其他教學資源
微課是一個有機組成體, 不僅包括課堂教學視頻、教學設計,還包括多媒體課件、教學反思、專家點評、學生反饋以及課堂練習等教學資源,豐富了微課的內容。多樣化的教學資源,要求教師掌握相關理論與技術,保證資源使用的方便性。
四、微課對特校教師專業發展的作用
微課不僅是特校教師和學生的重要教育資源,而且也構成了特教學校教育教學模式改革的基礎。它無論是對殘疾學生的學習還是特校教師的教學實踐以及專業發展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在教學實踐中,通過師生互動改進與提高
微課以它的資源多樣、情景真實吸引殘疾學生,以它主題突出,指向明確是內容變得更加精簡,以短小精悍更加符合殘疾孩子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律。微課能夠促進殘疾學生的學習,補償殘疾學生的缺陷。眾所周知,隨著社會的發展,殘疾學生的人數的減少,多重殘疾更多的體現在他們身上。特校教師要求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因材施教,加強殘疾學生的個別化教學。
2.利用微課,提高特校教師的信息素養
通過微課的制作與使用,不斷促進教師現代化教育技術的掌握與運用。在微課的使用和更新過程中,不斷提高特校師生信息素養,從而逐漸“微課”資源從量的累積到質的變化。在網絡環境下,在廣泛共享微課資源的同時,通過開展對資源的討論、評價等活動,借助師生的群體智慧促進資源內容的不斷更新豐富,從而使資源達到新的擴展和提升。
3.基于教師教研,促建特校教師的專業發展
微課為教師提供真實而不加修飾的課堂教學和超媒體環境,為研究課堂教學、激發教師自主反思、實現教師專業發展提供了有效的平臺。微課是由一線教師自行開發,源于教師的教育教學實際,為教師所需,為教師所用,解決工作中的棘手問題,微課不僅是一種工具,更是一種教師成長的新范式。
微課在我國尚屬于起步階段,特別是在特殊教育領域方面的開發與應用更是尚未見正式的研究。作為特殊教育教育教學改革的新形式,我們要密切關注新的教育教學動向,更新觀念,創新方法,注重特殊教育教師的專業成長,提高特殊教育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胡鐵生、詹春青.《中小學優質“微課”資源開發的區域實踐與啟示》.《中國教育信息化》,2012年22期
[2]吳安燕、陳繼良、張弘毅.《微課理念下的教師教育技能實訓方案研究》.《軟件導刊》,2013年6月
[3]胡鐵生、黃明燕、李民.《我國微課發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遠程教育雜志》,2013年04期
關鍵詞:特教學校;醫教結合;康復體系;課堂教學
依安縣特殊教育學校是一所集聾啞、智障教育為一體的九年制義務教育學校。近年來,學校從嚴管理,積極創建具有依安特色的課堂教學模式;同時將醫療康復手段與教育方法進行有機結合,在尊重個體差異、個體需求基礎上對學生進行缺陷補償,努力為殘疾學生的人生發展奠基!作為教師,我簡單介紹學校的做法及個人的粗淺體會。
一、明確醫教結合理念,構建綜合康復體系
我們從滿足特殊學生“缺陷補償、自理與自立,最終最大限度地回歸社會”的特殊需要出發,根據特殊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貫徹“醫教結合”理念,明確“醫教結合”是依安縣特殊教育學校進行教育的一項基本原則,構建綜合康復體系。通過專家引領,師資培訓,充分發揮醫療與教育各自的優勢,幫助殘障學生融入社會!
在課程特色上,針對學生殘疾的類型,根據運動技能障礙、精細動作能力缺陷、言語和語言障礙、注意力缺陷和情緒障礙等情況,吸收現代醫學和康復技術新成果,增強殘疾孩子缺陷補償的效果,使他們在獲得文化知識的同時,身體的殘疾也得到最大程度的醫療康復。
二、加強軟、硬件建設,提高教師康復水平
1.加強硬件條件建設
依安縣特殊教育學校占地總面積近7000平方米,學校分教學區及康復訓練區、運動游戲區幾部分,為每個學生成長創造了條件。
2.在培訓中提升認識
學校重視教師的培訓工作,組織教師參加各類特教專業培訓。我們先后參加了北京市智力殘疾兒童康復技術骨干培訓;智障、孤獨癥康復骨干教師培訓;赴上海學習聽覺功能評估、訓練;呼吸、發聲、共鳴功能評估、訓練以及促進治療法、黑龍江省組織的“醫教結合、康復訓練”培訓。通過培訓,我們的康復知識與技能得到有效提升,把學到的理論與技術運用到現實的教學與康復訓練中,使學生受益匪淺。
3.在研修中提高業務水平
學校利用每周四下午,開展以“醫教結合”為主題的“團隊研修活動”,每次教研都會有一個主備教師,團隊成員幫助研究教材設計教案,然后進行課堂展示。課堂展示后,教師會結合課例中“教”的成效與“醫”的方式進行有針對性的交流、點評,從而理清“醫中有教、教里融醫,醫為教用、教需輔醫,醫教結合、科學發展”的醫教結合思路。通過研討使教師深化“醫教結合、綜合康復”的理念,找準醫療手段和教育方法的結合點,用醫教結合的新技術、新方法有效提高依安縣特殊教育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三、深化課程改革,將康復與課堂教學相結合
1.集體康復課和個別化康復有機整合
我校首先確立從低年級進行教學嘗試。教師根據班級內學生障礙程度進行康復目標整合,并在學科教學中有效滲入醫學康復知識,確保教育與康復手段的有效結合。其內容主要體現在低年級拼音、字詞教學中,將口部運動與構音訓練的方法應用在教學中,提高構音清晰度,詞與詞組教學與言語促進治療(呼吸、發聲、共鳴)相結合,提高溝通能力。對于在集體教學中難以完成康復目標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個別康復訓練及家庭康復指導,也就真正做到了家校一體的康復模式,實現了“醫與教”的有機整合。
2.關于醫教結合游戲活動的開展
游戲活動是一個在學校課堂中開展醫教結合的很好載體。運動游戲的作用不僅能提高肢體的運動能力,還能促進學生的認知、語言、社會行為、生活自理等能力,有利于不良行為與情緒的矯治,我們編寫的校本教材,其中一類是以發展粗大運動能力為主的游戲項目。比如,《趕豬》這個游戲的特點是可以進行走、跑、持物等動作的訓練,發展學生四肢的力量和協調能力。還有一類是以發展精細動作為主的游戲項目。如,使用粗桿繪畫筆鍛煉手指肌力,還可以讓手指肌肉能力弱的學生按塑料泡,訓練手指肌力。在數學課上教師在比較輕重這一環節中,準備不同顏色的珠子和兩個表示輕重標識的小瓶,通過往小瓶里分各種顏色的珠子,學生進行食指和拇指的對指練習,使學生既完成了學習任務,又進行了康復訓練。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學校體育的改革與發展的 成績令人矚目,相比之下,對特殊教育學校體育的 改革與發展研究缺乏關注。在我國定期舉行具有 較大影響的體育科學大會,全國學校體育論文報告 會,基本上沒有特殊教育學校體育的研究成果,更 少見國家、省、市舉行特殊教育學校體育研究活動。 顯而易見,我國對特殊教育學校體育科學理論與實 踐的研究尚未重視。總的講是科研意識差,學術氛 圍不濃,科研成果較少,其結果是學校體育教育改 革的信息不暢、步伐遲緩、觀念落后。嚴重影響了 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改革與整體發展。正是基于此 目的,我們提出:對我國特殊教育學校體育現狀與 發展對策研究”的課題,借此推進我國特殊教育學 校體育朝著全面、協調、可持續性發展。為國家、教 育行政部門提供咨詢服務和發展對策研究。
1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研究對北京、上海、江蘇、山東、云南、遼寧、 山西等12個省市的近百所特殊教育學校進行抽樣 問卷調查,調查問卷根據我國東西南北中省市政 治、文化、教育、經濟態勢發放進行,基本涵蓋省、 市、縣級各類特殊教育學校。調查對象是校長、教 務主任、體育教師和學生等。發放問卷120份,3月 后共收回問卷105份,問卷收回率87. 5%。最后確 定有效問卷102份。確保了問卷對特殊教育學校體 育調查的全面性、整體性、科學性等。從而獲得我 國省、市、縣各級各類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學、課外 體育活動、體育師資隊伍、體育設施條件等方面的 第一手資料。鑒于有關本課題的國內、外文獻不 多,在分析研究中主要通過文獻資料法,搜集、查閱 國家對特殊教育學校有關的政策法規,作為本課題 研究的理論依據。又在廣泛征求了國內對學校體 育問題有專門研究的15位資深專家意見的基礎上, 實地觀察了北京、山東、上海、南京等12所具有代表 性的特殊教育學校的體育工作,并與學校有關領 導、體育教師、學生進行座談,全方位了解特殊教育 學校體育存在的問題,為課題研究提供了堅實的事 實依據。并運用了 spss11.0統計軟件,對問卷相關 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分析)確保數據的真實度和 可信度。通過分析、論證提出我國特殊教育學校體 育現狀與改革發展對策。
2我國特殊教育學校體育現狀分析與評述
我國特殊教育發展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新 中國建立后,黨和政府非常重視特殊教育事業,尤 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特殊教育事業除普通學校 的隨班就讀和附設的特殊教育班外,全國縣市以上 基本都建立特殊教育學校,許多省高校成立了特殊 教育學院和特殊教育體育專業。符合我國國情的 特殊教育從早期教育到高等教育的體系基本形成, 我國特殊教育學校呈現蓬勃發展趨勢。但特殊教 育學校的體育卻令人擔憂,且有相對滯后現象,將 影響著我國特殊教育學校的整體發展與進步。
2.1特殊教育學校的體育課、課外體育活動現狀概況
《特殊教育學校暫行規程》規定:特殊教育學 校應按照國家制定的特殊教育學校課程計劃、教學 大綱進行教育教學工作”。我們對執行體育教學 《大綱》、教材和體育教學課調查,見表1所示:
表1結果說明,多數特殊教育學校重視體育教 學工作,80%以上的學校開設體育課程,教師能做到 備課、寫教案。對體育教學總的感覺是:教學目標 較明確,組織教學較好,運動負荷適中,學生練習積 極性高漲,教學效果良好。但絕大多數體育教師認 為,教育部1990年頒布的《大綱》、教材己不適應現 代教學的需要,其結構體系欠合理,課程內容單調, 競技體育內容主線明顯,不符合殘疾兒童身心特 點,缺乏教育改革的新理念,與普通中小學校《體育 (與健康)課程標準》比較嚴重滯后,必須對特殊體 育課程進行深層次的研究和探討,要把體育課程的 改革作為特殊學校體育改革的突破口,以此來推動 整個特殊學校體育的改革與發展。
課外體育活動是學校體育重要組成部分。通 過調查說明,80%的特殊學校堅持早操、課間操活 動;70%的學校堅持每周2次課外體育活動;65%的 學校有運動代表隊2— 3個,多數學生非常愿意參加 訓練和比賽,但苦于場地小,器材少,與外界學校比 賽少。每年學校僅僅召開一次小型田徑運動會。 特殊教育學校的課外體育活動不景氣,制約著特殊 教育學校體育的整體發展。
2.2體育師資隊伍力量薄弱,影響特殊體育教育的 質量和水平
體育師資隊伍是開展學校體育工作的關鍵,通 過對我國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師類型、學歷、職稱 情況調查,見表2所示:
上述調查說明,特殊體育教師的專職與兼職; 專業與非專業教師的比例、學歷、職稱的層次都有 待于改變與提高,否則,今后將影響整個體育教學 的質量和水平。另說明90%的特殊體育教師愿意接受繼續教育,并認為很有必要。但在實際中,絕 大部分體育教師從未參加過任何培訓和進修。此 外,我們還對我國12省市的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師 工作態度進行了調查,見表3所示:
上述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師工作態度調查結 果告訴我們,特殊體育教師多數并不認為所從事的 職業低人一等,他們非常熱愛本職工作,總的感覺 是愛崗敬業,關愛學生,無私奉獻的精神可歌可泣。 另在調查中得知:我國特殊學校體育教師出現短缺 現象且質量不高。因為目前我國特殊教育學校近 2000所,今后要有大量的殘疾兒童入學接受九年義 務教育,每年都需要補充一定數量的特殊體育教 師,加強特殊體育教師的培養、進修將成為發展特 殊教育事業的當務之急。我們國家為鼓勵教師從 事特殊教育事業,將特教津貼提高20%并且多數 省市規定從事特教工作20年以上的退休時保留特 殊津貼的政策,并規定在評職稱、評優中傾斜照顧。 國家的一系列政策對穩定、發展我國特殊體育師資 隊伍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2.3體育設施差、經費匱乏,制約著特殊教育學校 體育的發展
體育場地、器材設施是搞好學校體育工作的物 質條件。根據國家教育部頒布的《特殊教育學校建 設標準》和場地器材配備要求進行調查。我們所調 查的省、市縣級特殊教育學校有400米標準田徑場 的寥寥無幾,非標準田徑場占61%;有一般性活動 場地的學校占37%有籃、排球場的學校占76.5% 有單、雙杠的學校占75%有律動教室(健身房)的 學校占47. 8%;有康復訓練室的學校占25%;有乒 乓球臺的學校(含室內)占78%。90%以上學校有 體育器材室,但室內狹小,器材數量品種單一,只有 少量的幾塊體操墊子、鉛球、拔河繩、跳繩而己。部 分學校體育器材僅能夠滿足體育課堂教學的需要 (部分學校嚴重匱乏),特別是可供殘疾學生康復運 動的器材更少,使有些體育活動根本無法開展。據 統計特殊學校體育經費每年的投入從500元一7000 元不等,根本無力購買大型體育活動器材和建造體 育場館等。體育場地設施、經費嚴重不足,給特殊 學校體育的發展帶來了相當困難和障礙。
3我國特殊教育學校體育工作改革與發展 對策研究
3.1深化特殊教育改革,建立特殊體育教育課 程新體系
特殊體育教育課程建設是我國特殊體育教育 改革的重要問題,要把“學校教育要貫徹' 健康第 一’的指導思想”作為課程改革的首要理念,在新的觀念和教學理念。打破傳統《大綱》、教材、體育課 程結構的體系和內容,要從殘疾學生的主體需要出 發,尊重學生的興趣選擇和個體差異,確立殘疾學 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其終身體育意識。體育教育課 程內容的選擇避免“常人化”、“成人化”模式,要開 發符合不同年齡階段殘疾兒童特點的課程資源,充 分發揮體育教育在身心補償和康復過程中的作用, 并與殘疾兒童的職業訓練有機結合,制定編寫一套 具有中國特色的特殊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 準》新體系,加快我國特殊體育教育改革的步伐。
3.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適應特殊學校體育教育改 革發展的需要
特殊教育體育師資隊伍建設工作,是我國特殊 教育學校體育發展與進步的關鍵。要重視特殊體 育教師的培養和進修工作,讓其盡快接受新的教育 理念,更新體育教育知識,適應現代特殊體育教育 發展的需要。特提出符合我國基本國情的特殊教 育體育師資的培養體制與模式:一是在普通高師院 校體育教育專業中培養特殊體育師資;二是在高等 體育大學、學院設立特殊教育體育專業培養特殊體 育師資;三是在省市教育學院體育專業中通過繼續 教育的方式培養特殊體育師資。通過上述幾種特 殊體育師資的培養體制和模式,為我國特殊教育事 業發展培養一支結構合理、業務精良、高素質、復合 型的特殊體育師資隊伍。
3.3增大體育經費的投入力度,加快特殊教育學校 體育的發展步伐
目前,特殊教育學校體育經費匱乏是制約學校 體育發展的瓶頸,我國各級政府、社會團體和特殊 教育學校應多方面籌措辦學經費,加大學校體育設 施經費投入,逐步改善學校體育物質條件,有計劃 地建造體育設施場館和購買器材。要加強對符合 殘疾學生運動規律的體育活動項目和康復活動器 材的研究和開發工作,確保特殊教育學校體育工作 的整體發展。
3.4特殊教育學校體育要成為殘疾人體育后備人 才培養基地
殘疾人體育事業是隨著特殊教育學校體育的 發展而發展的。特殊教育學校要把努力發現和培 養優秀殘疾運動員作為學校的重要任務,要加強殘 疾學生的競賽訓練工作,各省、市要定期開展殘疾 兒童少年體育競賽活動,使特殊教育學校成為“特 奧會”和“殘奧會”的優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基地。
【關鍵詞】精品課程 內涵建設 特色 創新
【中圖分類號】G6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9682(2011)03-0065-02
精品課程建設作為教育部“質量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化高校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推動高校教學水平整體提高的重要舉措。精品課程是指具有一流教學團隊、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實踐條件、一流教學資源的有特色的示范課程。[1] 國家精品課程評審指標明確指出:“精品課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學水平的優秀課程。精品課程建設要根據人才培養目標,體現現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學性、先進性和教育教學的普遍規律,具有鮮明特色,并能恰當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與方法,教學效果顯著,具有示范和輻射推廣作用。”從國家精品課程評審指標體系的分值來看,“課程特色”所占分值最高,表明課程特色是精品課程的靈魂。[2] 由此可以看出,精品課程內涵建設的重點之一就是圍繞人才培養目標,努力創新、打造自己的特色。只有形成獨特而鮮明特色的課程,才有可能脫穎而出,成為“名牌課程”、“示范課程”。
南京特殊教育職業技術學院學前教育系的《學前兒童游戲》課程,2004年開設,從2006年的校級精品課程、到2008年的省級精品課程、再到2010國家精品課程,歷經七年開創性的建設,其中,最有成效的工作就是堅持圍繞高技能應用性人才培養,以突出技能培養為“特色”,打造課程的“一流品質”。[3] 本文擬就《學前兒童游戲》國家精品課程建設中的特色與創新進行介紹,以期為高職高專院校精品課程建設提供借鑒。
一、課程概述
《學前兒童游戲》是學前教育專業的核心專業基礎課。其教學目標是:第一,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系統了解與掌握學前兒童游戲的基本理論、幼兒園游戲教育活動的主要內容和基本方法;第二,通過與幼兒游戲相關的教育技能訓練,培養學生設計與指導幼兒開展各類游戲的能力;第三,通過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對幼兒園的游戲教育教學活動有一個全面的認識,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幼兒教育活動設計等專業課程打下基礎。
二、課程的特色
1.課程內容的科學性、實踐性、時代性、前瞻性
在《學前兒童游戲》課程教學內容的組織和安排上,我們開創性地建構了一個理論與實踐并重的課程框架,科學合理地設計與安排課程教學內容。例如,基礎理論單元,科學地闡述了學前兒童游戲的基本理論;分類游戲單元,則全面系統地涵蓋了幼兒園游戲教育活動的主要內容、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內容涉及角色游戲、表演游戲、結構游戲、體育游戲、智力游戲、語言游戲、數學游戲、音樂游戲、美術游戲、集體娛樂游戲、嬰幼兒游戲十一類游戲內容。
在課堂理論講解的同時,我們著重加強實訓教學環節,突出幼兒教師職業素養的培養。54學時的課程教學,理論課時3時,占總課時72.2%;實訓課時15學時,占總課時27.8%。與此同時,我們緊扣新時期幼兒教育改革的脈搏,把國內外幼教改革的新理念、新信息及時納入到教學內容中來,使教學內容隨著教學改革的發展而不斷發展。
2.課程教學方法的多樣化、現代化、網絡化
《學前兒童游戲》課程在實施中,始終堅持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理論與實踐兩條腿走路。在教學方法上,靈活應用講授法、觀摩法、角色扮演法、練習法、操作法、案例分析法、總結歸納法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組織課程教學活動。例如,在角色游戲單元中,為了培養學生觀察記錄、分析評價幼兒角色游戲行為以及評價與指導幼兒游戲的能力,我們主要運用觀摩法,安排學生到幼兒園見習或觀看幼兒角色游戲實錄,根據實際觀察填寫記錄表。此外,我們還定期組織具有專業特色的學生活動,如結構游戲技能大賽、兒歌故事表演賽、童話劇展演、教學游戲設計比賽等,為學生提供一個鍛煉和展示專業技能的平臺。
在課程教學中,我們還致力于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開發與應用,課程教學全面采用多媒體教學。同時積極開發課程的網絡教學平臺,加強學生的參與性和教學的互動性,切實提高教學效果。課程全面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運用多媒體教學提高教學效果。同時,我們還積極開發可視化精品課程網站,實現課程的網上學習、網上討論、網上答疑、網上自測練習等功能,給學生提供一個全方位的學習環境。
3.實踐教學環節的模塊化、項目化、仿真化
為了讓學生畢業后能盡快適應各類教育機構、不同的教育教學工作需要,我們打破傳統的“書本+粉筆”的課堂教學模式,強化實踐訓練環節。《學前兒童游戲》課程將與游戲相關的教育技能具化為“游戲的技能”、“游戲指導的技能”和“游戲設計與教學的技能”三個實訓模塊,并分解成18個有針對性的實訓項目,采用項目導向的任務化學習模式,通過“幼兒游戲活動情景教室”和“幼兒園玩教具資源教室”等仿真實訓室,把學前、特殊教育理論與幼兒園、特殊教育學校的實際教育教學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并按照幼兒游戲教育和幼兒園保教工作的實際操作項目,進行仿真環境的實踐操作訓練,提高學生參與實踐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課程的創新點
1.教育理念新
在《學前兒童游戲》精品課程建設中,我們以先進的教育理念為指導,積極探索勇于創新,優化課程體系,整合課程內容,形成獨具特色的專業課程群。我們立足于幼兒園教育教學實際,堅持突出實踐教學的理念,以強化教育技能為核心,在實踐中不斷開拓創新,積極開展教學改革研究,強化教育技能訓練,努力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精品課程建設成效顯著。
2.課程結構新
在教學內容的組織和安排上,我們以精品教材建設為中心,開創性地建構了一個理論與實踐并重的課程框架,科學合理地設計與安排課程教學內容,同時緊密結合時代的發展與學前教育領域學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來不斷改進與完善課程設計。
3.教學模式新
我們堅持突出實踐教學的理念,以強化教育技能為核心,積極開展教學改革研究。《學前兒童游戲》課程打破了過去陳舊的教學模式,開創了模塊化的實訓教學模式,并積極探索項目化的任務學習模式、引入仿真化的技能訓練模式以及開發現代化的實踐教學模式。
4.評價手段新
本課程建立了多樣化的考核評價模式,運用書面考試、技能展示、方案設計、作業、提問和態度等多種考核評價手段,采用平時考核和期末閉卷考試相結合、技能展示與理論考察相結合、書面作業和網上討論相結合的形式來綜合考核評價學生對兒童游戲理論及基本概念的理解、對學前兒童游戲特點、游戲設計與指導的方法和基本教學技能的掌握以及運用所學的基本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實訓體系新
我們積極整合學院與社會多方面的資源優勢,努力構建校內外實訓體系相結合的共享型平臺。在校內實訓系統中,不僅對本專業學生開展實訓教學,基礎技能實訓模塊還與音樂、舞蹈、美術等專業共享;專業技能模塊還與特殊教育、學校教育、兒童康復、社區康復等專業共享。
四、課程內涵建設的“一流品質”
1.課程開設具有領先性
《學前兒童游戲》課程的開設是我們應對現代幼兒教育師資培養的新需要所采取的開創性舉措。在過去傳統的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體系中,游戲并不單獨設置,與游戲教育相關的內容包含在《學前教育學》課程里,是作為一個章節內容出現的。教育部頒發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幼兒教育要“寓教育與生活、游戲之中”,學前教育領域越來越重視游戲在兒童發展中的作用。根據這一發展趨勢,我們從應用性人才培養出發,將原來《學前教育學》關于幼兒游戲的內容和分散在各類幼兒教育活動設計中的關于幼兒游戲設計與指導的內容,整合成《學前兒童游戲》課程,并于2004年學前教育專業成立之際正式開設。2005年在京召開的全國高職高專教育研究會學前教育分會成立大會暨教材組稿會上,我們的這一做法得到了全國學前教育界的認同,與會代表一致把《學前兒童游戲》課程列為學前教育專業的一門專業主干課,并且推舉由我校主持編寫該門課程教材、2006年《學前兒童游戲》教材出版并被列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后,全國同類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開設《學前兒童游戲》課程已普遍形成共識。
2.教材建設具有引領性
《學前兒童游戲》教材建設堅持以技能型人才培養為核心,強化突出實踐教學與訓練的理念,立足于幼兒園教育教學實際,課程設計突出實訓訓練,打破了過去從理論到理論的課程框架,將教師與幼兒園游戲相關的教育技能具化為“游戲的技能”、“游戲指導的技能”和“游戲設計與教學的技能”三個實訓模塊。這種理論與實踐訓練并重的課程設計,在學前教育專業課領域開創了模塊化技能實訓的先河,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同時我們還緊密結合時代的發展與學前教育領域學科研究的最新成果,針對目前一些經濟發達地區小齡嬰幼兒入園比例增多的發展趨勢,《學前兒童游戲》課程突破了一些院校的學前教育專業開設的《幼兒園游戲》課程只關注3~6歲幼兒游戲的慣例,結合我國早期教育最新研究成果,把0~3歲嬰幼兒的游戲寫入教材,納入到課程內容體系中來,以滿足學生從事學前教育工作的實際需要。此外,《學前兒童游戲》立體化教材還配有多媒體光盤和電子教案,這也成為全國同類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同類教材中極具優勢的,這也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本課程在全國同類課程中所處的領先水平。
該教材自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以來,先后11次印刷,前10次印刷總數30100冊。銷往北京、吉林、遼寧、河北、山東、河南、陜西、山西、甘肅、四川、云南、廣東、貴州、浙江、江西、湖北、江蘇、廣西、新疆等20個省市自治區相關院校。
3.網站建設具有示范性
2008年被評為江蘇省級精品課程以后,我們以國家級精品課程為建設目標,根據國家級精品課程評審標準,認真開展精品課程建設工作。利用天空教室開放式網絡輔助教學平臺,《學前兒童游戲》精品課程網站,實現了教案、習題、實訓指導、教學錄像、教學課件、圖書資源、參考資料等教學輔助資源上網;同時,我們利用這一網絡教學平臺的互動性,努力做好課程的網上學習、網上討論、網上答疑、網上自測練習等功能,給學生提供一個全方位的學習環境。2009年我院其他專業《兒童游戲》選修課和全院《兒童游戲》公選課的三百多名同學全部進入該網站進行網上學習、網上作業和網絡考試,《學前兒童游戲》精品課程網站精美的制作及其豐富的教學資源,深受大家歡迎,網站訪問量在天空教室精品課程資源平臺上遙遙領先,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10月份,“天空教室2010數字化教學高層論壇”在寧召開,本課程主持人作為專家應邀在論壇上做了題為“《學前兒童游戲》精品課程建設”的專題報告,在創造性地利用可視化網絡教學平臺、深化精品課程建設方面向全國200所高校的專家介紹了我們的經驗,博得一致好評。此后本課程主持人還受邀為南京多所高校做專場專題報告。《學前兒童游戲》精品課程網站建設取得良好的示范性。
五、結束語
與國內很多具有百年歷史的幼兒師范院校相比,南京特殊教育職業技術學院學前教育專業非常年輕。通過《學前兒童游戲》精品課程的建設我們體會到,唯有立足自己的特色,并且不斷突出特色,使其“獨特而鮮明”,就有可能具備“一流品質”而后來居上。
面對當前經濟社會對高技能應用性人才的需求,高職高專院校的精品課程建設,一定要以人才培養為核心,加強課程的內涵建設,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條件、師資隊伍、管理制度等方面都要有新思維、新突破,努力形成并突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創造出生機和活力,贏得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參考文獻
1 吳啟迪.國家精品課程[J].科教文匯,2005(2):22
關鍵詞:教育資源建設;教育信息化;數字化
中圖分類號:G20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8454(2012)14-0008-03
引言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加強優質教育資源開發與應用,基于政策要求下的網絡教學資源庫和資源應用服務支持平臺的建設則是一項基礎性工作,顯得尤為重要,也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優質教育資源普及共享。因此,研究和探索教育資源庫建設更具現實意義。本文試圖通過分析我省教育資源建設現狀,提出我省數字化教育資源建設的方向和思路。
一、我省教育資源建設現狀分析
“十一五”以來,浙江省加強了數字化教育資源的開發力度,實施了《浙江省教育資源建設規劃(2008-2010年)》、“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高等教育精品課程、高校數字圖書館等建設項目,推進了全省數字化教育資源建設。基礎教育建立了以特級教師網絡工作室、農村青年教師成長網絡工作室和學科協作組為三大特色的浙江教育資源網,日訪問量5萬余人次;高等教育建立了國家精品課程200余門,初步建成數字圖書館并部分投入使用;大部分地區初步建成了市、縣、校(高校)三級教育資源應用網站,為教師日常教育教學提供了資源。師生應用數字資源的能力與積極性得到一定提升,數字化教育資源開發與應用的格局初步形成,全省數字化教育資源建設初具規模。
雖然我省教育資源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隨著教育發展與改革的持續推進和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教育資源建設與教育現代化要求、各類教育發展需求,資源應用平臺的服務能力與滿足個人學習智能化、個性化服務要求之間的矛盾日益明顯。目前,我省教育資源在內容上還不夠豐富——基礎教育資源主要限于義務教育段資源,學前教育段與高中教育段資源薄弱,面向學生的資源大量缺乏;職業教育缺乏支持專業課程改革的全省性教育資源庫;高等教育精品課程資源分散存儲,沒有得到充分整合與共享;特殊教育資源的形式和內容有待研究與實踐;教師繼續教育需要創新培訓模式、促進專業發展;終身學習資源不能滿足不同群體學習者的多樣性、個性化要求。在資源建設上,往往采用從上至下的建設機制,建設的資源與實際使用需求之間存在一定差距,省、市、縣(市、區)、學校都投入了相當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資源建設,但因未形成共建共享有效機制,資源建設未形成合力,各方面教育資源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不高。在資源的應用上,靜態資源簡單堆砌的較多、使用率不高,缺乏互動性參與、協作性參與的優質教育資源,已建設的優質資源缺少建立應用推廣與反饋機制,使資源得不到有效的應用和優化。
二、教育資源建設思路
我省數字化教育資源建設范圍涉及基礎教育到終身教育各學段,資源使用對象多且差別大,資源內容與形式多樣,建設相對復雜,結合當前資源建設和應用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探索了以下幾方面的建設思路:
(一)在資源內容上的建設
教育資源建設的最終目的還是服務于教育教學。所以,資源的建設應以需求為導向,從教育教學的實際需求出發,充分考慮教師學生的實際需要。我們通過座談調研、發放調查問卷、總結以往資源建設項目等形式了解了我省各類教育對數字資源的實際需求,提出了建設目標和建設內容。
1.主要建設目標
為緩解各類教育資源需求矛盾,基本建成涵蓋基礎教育、中等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教師繼續教育、社區與終身教育的全省性教育教學資源庫,加強數字化教育資源體系建設;為增強資源應用平臺的服務能力,基于云計算技術建成以浙江教育資源網為核心,融合各類教育資源網站、為學習者提供個性化的數字化學習環境和海量學習資源為主要內容的數字化終身學習支持服務平臺;最終實現建立多層次、智能化、開放式的數字化教育資源庫和數字化終身學習支持服務平臺的建設目標,全面支持教師教育教學和專業發展需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參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滿足各類學習者“人人、處處、時時”的學習要求,形成資源廣泛應用的格局。
2.主要建設內容
(1)數字化教育資源庫
一是基礎教育。為促進中小學課程資源的建設和利用、提供較為完備的課堂教學資源,建設覆蓋各學段的學科資源庫;配合即將啟動的高中新課改,促進高中多樣化辦學,均衡教育條件差異,豐富課程資源,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建設多學科、多類型的高中選修網絡課程;為大力開展基于網絡的學科教研、資源匯聚、交流討論與教學指導活動,開設特級教師(教育專家)工作室、學科網絡教研組、教育教學論壇等各類網絡教育社區;開辟面向全省學生的網絡學習與活動頻道,搭建學生自主學習環境;建立內容齊全、形式多樣、方便選購的教育資源超市,鼓勵廣大資源廠商、教育機構和教師積極建設優質資源,形成有償共享與資源互換平臺,以滿足學習者多樣化的學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