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本質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現代農業具有科學化、機械化、市場化、專業化、社會化和高勞動生產率等特征
人類農業的發展經歷了漫長的歲月,一般劃分為原始農業、傳統農業、現代農業三個階段。原始農業是人類農業的初期階段,主要存在于原始社會的新石器時代。原始農業的主要特征是人類使用石器、棍棒等簡單工具,有目的地種植和養殖以獲得食物。原始農業的貢獻是對野生動植物的馴化。但是,原始農業的技術和產量十分落后,刀耕火種,靠天吃飯。
傳統農業是人類農業發展的一個很長的階段,大約始于石器時代末期和鐵器時代初期,迄今世界上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農業總體上仍然處于傳統農業階段。傳統農業最基本的特征是技術停滯,農民以世代相傳的直接經驗為技術基礎。由于技術停滯,傳統農業的資源配置已經達到了極限,但是生產率很低,處于一種低水平的均衡。傳統農業是“有效而貧窮的”。
現代農業是在采用大機器生產的現代工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發達國家大體上是從18世紀末19世紀初開始,到20世紀六七十年代建成現代農業的。現代農業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第一,科學化,現代農業的生產和組織管理依靠深入揭示客觀規律的自然科學和經濟管理科學。第二,機械化,現代農業實現了全盤機械化,并向自動化邁進。第三,市場化,現代農業是市場經濟,農產品市場和農業生產要素市場空前發達。第四,專業化,現代農業的社會分工日益深化,農業生產形成了地區分工、生產環節分工和生產工序分工。第五,社會化,現代農業的產業鏈條延伸,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大量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活動由各種專業化服務組織來完成,一體化經營,企業化管理。第六,高勞動生產率,在現代農業階段,城市化和工業化提供了大量農外就業機會,農業勞動力大量轉移,農業勞動力的比重大大下降,農業勞動生產率大幅度提高。第七,環境優良化,現代農業的基礎設施完備,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農民的生活方式根本改變,城鄉差別明顯縮小或消逝。
建設現代農業就是推進農業現代化
建設現代農業與農業現代化是什么關系?所謂農業現代化,就是把傳統農業轉變為現代農業。具體說,就是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生產手段裝備農業,以先進的科學方法組織和管理農業,提高農業生產者的文化和科技素質,把落后的傳統農業逐步改造為既具有高度生產力水平,又能保持和提高環境質量的持續發展的現代農業。
農業現代化是一個過程。所謂“化”就是過程。建設現代農業,就是運作和推進這個過程。具體說,就是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產業體系提升農業,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農業,用現展理念引領農業,用現代農民發展農業。可見,本質上,農業現代化與建設現代農業是一致的,建設現代農業就是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進程。
農業現代化是目標,建設現代農業旨在實現這個目標。農業現代化應當怎樣標識?由于沒有一套國際和國內公認的農業現代化標準,我國各地都在探索建立農業現代化指標體系,力圖既符合國際一般規范,又能反映本國和本地區的特色。例如1999年廣東省制定了《2010年珠江三角洲地區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的評價指標體系》,用于指導廣東全省建設現代農業。農業現代化指標體系規定的那些方面或內容,就是農業現代化的具體目標。如果把達到農業現代化目標理解為終極任務,那么實現目標過程中的工作重點,構成建設現代農業的當前任務。這是建設現代農業與農業現代化的區別。根據2006年中央1號文件,推進現代農業建設,要大力提高農業科技創新和轉化能力,加強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積極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發展循環農業。
建設現代農業是強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產業支撐
2006年中央1號文件描繪了新時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藍圖:“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協調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其中,推進現代農業建設是強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產業支撐。如何理解?
首先,建設現代農業是新農村建設的經濟基礎。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在“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20字藍圖中,生產發展是首位和基礎。沒有生產發展,就沒有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和管理民主。
一、發展新農業和實現農業現代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前提
現階段,發展新農業就是推進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化,最終實現農業現代化目標。以農業現代化為標志的新農業模式,應當具有科學化、企業化、標準化、集約化、社會化(產業化)、多功能化、生態化、信息化、市場化和國際化等內涵及特征。[1]農業現代化的全面推進能從根本上解決長期困擾我國的農業科技落后、結構不合理、生產方式粗放、社會化水平低、農民收入增長緩慢以及農業生態環境惡化、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不健全等問題,因而發展新農業和實現農業現代化是解決我國三農問題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國新農業建設特別要重視以下幾個方面。
(一)新農業發展必須以現代科技體系為支撐
我國新農業建設的根本目標是實現農業現代化,而農業現代化是以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工業裝備農業,最終實現農業物質裝備現代化、農業技術現代化、農業經營管理現代化和資源環境優良化等。[2]所以,現代新農業建設始終離不開現代科技的支持,具體講就是要廣泛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現代科學管理方法和現代農業機械技術,全面實現農業科學化、機械化和電氣化,在此基礎上不斷培育農業優良品種,積極研制、引進、推廣使用新型高效低污染肥料及農藥等農用生產資料。現在發達國家的農業還出現了自動化、智能化和高新技術化特征,使農業生產力水平達到空前高度。由于大批農業新技術的研發、應用和推廣,特別是生物、計算機、信息、激光、遙感、原子能等現代高新技術在農業中的廣泛應用,并配合科學管理手段與經營方法,很好地推動了農業快速、高效發展,農業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這些經驗值得我們借鑒,在推進新農業和進行農業現代化建設中,必須重視現代農業科技體系的建立及創新。
(二)發展新農業必須遵照現代企業經營理念及管理模式
首先,新農業建設要求實行農業企業化經營。以農戶家庭為基礎分散的小規模土地經營與農業現代化存在內在矛盾,不利于使用、推廣機器和農業新技術,阻礙了農業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的提高。而實行農業企業化經營可以擴大農業規模,通過合同、契約等方式使農業生產要素在企業這個制度平臺上進行市場化運作,達到合理配置農業資源、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增強農業抗風險能力、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和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目的。[3]其次,發展新農業要求加強農業生產標準化建設。標準化建設與管理是現代企業的生命線,正由工業領域擴展到農業領域,農業標準化生產經營與管理越來越成為世界現代農業發展的潮流,甚至成為國際農產品技術貿易壁壘的重要條件,加速農業標準化建設是應對國際市場競爭和提高農民收入的有效手段。農業標準化建設的主要內容是重視農業標準化管理,嚴格農業投入品指標,建立農業標準化體系。再次,發展新農業要求采取社會化和產業化經營。現代農業產業鏈不斷延長,農業生產經營中的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客觀上要求發展社會化、專業化和組織化的新型農業。目前農業現代化國家都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產前、產中、產后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由政府、企業和農業合作社提供各類服務,很好適應了農業社會化發展的需要。今后,我國新農業發展的方向必須走社會化和產業化經營道路,不斷壯大農業社會化組織,加強各類農業社會化服務,提高農業經營主體的盈利能力,降低其經營風險。
(三)新農業發展應當追求生態化和低碳化模式
現代化農業雖然提高了農業單產和經濟效益,但也帶來了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農業發展的非持續性增強。正在興起的現代生態農業較好實現了經濟、生態、社會效益的統一,促進了農業資源合理利用、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繼生態農業后,近年來在一些國家興起的低碳農業發展模式也應受到重視。低碳農業是為逐步降低農業生產中CO2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通過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達到發展低能耗、低投入、低排放、低污染為基礎的現代農業。[4]低碳農業具有農業生產、安全保障、氣候調節、生態涵養等多元功能,可以提高農業固碳功能,提升農業國際競爭力,拓寬農民收入來源和低成本實現農業現代化。[5]不論是發展生態農業還是發展低碳農業,均要求降低化肥和農藥使用量,提高其利用率,推廣秸稈還田,擴大綠肥、農家肥等有機肥種植,利用生物的食物鏈原理防治作物病蟲害,開發利用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生物能和沼氣等農業生產新能源,減輕污染,改善農業生態。所以,鑒于我國農村的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未來新農業發展目標必然體現其生態化和低碳化,必須積極發展生態農業和低碳農業。
(四)農業信息化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新要求
隨著信息化社會的演進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中被廣泛應用,農業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現代農業逐漸演化為信息農業。信息農業的基本特征是農業生產與管理的高技術化、信息化、數字化、自動化、網絡化等。[6]因此,我國實施農業現代化戰略必須加強農業信息化建設,以農業信息化帶動農業產業化、企業化、市場化、國際化,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實現農業跨越發展。同時,農村是農業信息化的依托,是實施信息農業建設的主陣地,而農民是農業信息的接受者、傳播者、使用者和受益者,是實施信息農業的重要主體,我國在發展信息農業過程中,通過加強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農村各類信息數據庫,建立健全農村水質監測系統、病蟲害監測防治、農村勞動力就業服務和村務管理等信息系統,不斷提高農村信息化水平和農民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所以,信息農業建設過程實際也是實現新三農全面信息化的過程,必然推動新三農建設水平的提高,為根本解決我國三農問題奠定基礎。
二、建設新農村和實現農村現代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建設
新農村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所在。[7]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是從根本上改變我國農村的落后面貌,最終實現農村現代化,這一過程包括實現農村城鎮化、農村工業化、農村基礎設施現代化、城鄉一體化等,這些目標的實現對促進我國農業、農村、農民的現代化,解決三農問題起到關鍵作用。
(一)通過新農村建設加快農業和農村現代化進程
一方面,我國新農業和農業現代化建設歸根結底離不開農村這塊主陣地,新農村建設情況如何,直接關系到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乃至成敗,農業與農村現代化的關聯性和互動性決定了二者必須同步發展,農村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體系的完善為農業現代化建設提供了良好條件,新農村建設的成果成為農業現代化推進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新農村與農村現代化的發展也會加快農村新型城鎮化、工業化和城鄉一體化進程,不斷改變農村經濟社會面貌。20世紀80年代后,鄉鎮企業在中國廣大農村異軍突起,成為農村工業化的一大亮點,特別是大量以農產品加工業為特征的農村第二產業發展,不但帶動了農村服務業興起,也改變了農村的經濟結構、就業結構和收入分配結構。今后隨著我國新農村建設的加強,農村工業會進一步發展和優化,農民的收入會不斷提高,起到以工促農的作用。同時,新農村建設和農村工業化又加快了我國新型城鎮化進程,廣大農村地區崛起的新城鎮,吸納了大批農村剩余勞動力,這為提高農業規模化、機械化、現代化水平,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創造了條件,對推進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和解決三農問題無疑具有深遠意義。
(二)通過新農村建設為農民現代化奠定基礎
新農村建設及其推動的農村工業化和城鎮化,促進了農民生產和生活方式的變革,改變了農民的思想觀念,使農民的綜合素質全面提高,加速了新一代農民的成長步伐。首先,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通過大力發展農村教育事業,從根本上提高農民的文化和科技素質。通過完善農村的科技推廣體系、醫療衛生體系和各項文化事業,加強農村民主法制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開展移風易俗和豐富多樣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導農民樹立文明、科學的生活觀念,確立科學的生活方式。其次,新農村建設的根本任務就是改善農村的基礎設施、生產生活條件,提供完善的農村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建立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生活環境。這不但有利于農民群眾的健康成長,而且有利于建立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使農民養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科學消費、文明生活的良好習慣,塑造與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相適應的新一代農民隊伍。再次,新農村建設還有利于改變我國“二元”經濟社會結構,解決長期存在的城鄉分割、城鄉差別和工農差別問題,通過擴大對農村的財政投入,迅速改變農村在文化、教育、公共基礎設施、社會保障等方面的落后局面,為農業和農民的現代化創造條件。
三、培養新型農民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保證
農民的綜合素質如何,直接影響我國新農業與新農村建設的速度和質量,培養新型農民和提高農民素質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保證。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舒爾茨認為,傳統農業轉變為現代農業的關鍵在于打破傳統農業自身的封閉體系,轉變的契機在于投入并使用新的現代農業的生產要素,特別是人力資本是改變傳統農業和促進農業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8]81-82那么,我國要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落后農村向農村現代化轉變,需要大力開發農村人力資本,培養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這些新型農民應當具備多元化的基本素質要求。
(一)培養大批新型農民是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客觀需要
首先,現代農業發展需要生產經營者確立新的經營理念。現代農業的技術含量越來越高,需要的各類知識、技術、信息越來越復雜,農業現代化建設涉及的產業和環節越來越多,農業產業鏈條延長和農業分工越來越細,作為經營現代農業的勞動者,必須具備相應的知識、技術和技能,及時掌握科學種田和科學養殖本領。隨著農業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進程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業技術成果需要在農業領域推廣應用,農民作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生力軍,對其文化、技術、能力等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只有培養大批有知識、懂技術的新農民,才能滿足農業現代化建設需要。目前,我國農民的文化技術素質普遍偏低,農村勞動力中接受過短期培訓的只有20%,接受過初、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僅占0.53%,而沒有接受過技術培訓的達76.4%,這與發達國家農村勞動力70%以上受過職業培訓的水平相差甚遠。[10]因此,我國必須加快發展農村教育事業,加強農村基礎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盡快提高廣大農民的文化技術素質。其次,隨著農業現代化目標的推進,我國農業的市場化、國際化和信息化等對農民綜合素質提出了新要求,農業現代化背景下的新型農民不僅要有知識、懂技術,而且還要懂經營管理,能及時把握市場信息,勇于和善于參與市場競爭,形成按市場經濟規律和市場游戲規則進行生產經營及依法辦事的意識,提高自身抗風險能力和在市場經營中的盈利能力。總之,為了更好滿足農業現代化建設的目標及解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問題,要加快建設一支高素質新型農民隊伍。
(二)培養新型農民是新農村和農村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農村現代化從某種意義上講包括農民的現代化,而農民現代化包括思想觀念、知識結構、技術技巧、能力和智力等全方位的現代化。美國著名社會學家阿歷克斯·英格爾斯認為,一個落后的國家要轉變為自身擁有持續發展能力的現代化國家,只片面強調工業化和經濟現代化是不夠的,必須從心理、思想和行為方式上實現由傳統人到現代人的轉變。[11]6-8因此,要實現農村現代化,不但需要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而且需要具有新思想、新觀念的新型農民。隨著農村經濟體制的完善,廣大農民是農村市場活動和市場競爭的重要主體,要求農民必須樹立市場競爭觀念和風險意識,自覺參與市場交易和市場競爭,適應市場多變的環境,及時進行生產結構和經營方向的調整,提高駕馭市場、利用市場以增加收益的技巧與能力,成為高素質的農業生產經營者和管理者。同時,在推進農村現代化過程中,農村工業化和城鎮化步伐加快,許多農民面臨著非農就業的形勢和機會,農民的收入逐漸實現多渠道和多元化,農民不僅要具有豐富的農業生產知識和技術,還要適時掌握農業經營以外的知識和技能。這也給我國農村教育發展與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必須積極轉變農村辦學理念,創新農村教育教學模式,農村基礎教育應盡快從單純應試教育轉變為農業和農村發展服務的素質教育軌道上來,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農村職業技術教育,使農村青少年各有所學,學有所用,既要滿足一部分農村學生升學深造的愿望,也要培養大批志在農村就業,承擔農業與農村現代化建設任務的新型勞動力,引導部分青年在農村創業和就業。事實上,我國新型農民的培養和成長過程,就是新農村建設順利開展和農業、農村現代化逐步實現的過程。
四、協同推進新三農建設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
現階段我國的三農問題涉及許多方面,但從本質上說就是農業落后、農村貧窮、農民收入低的問題,這也是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最大深層次問題。[12]而解決我國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是發展新三農,盡快形成新農業、新農村、新農民相互促進的良性發展模式,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村現代化、農民現代化三位一體與協同推進體系。
(一)積極發展新農業,推進農村和農民的現代化
中國人多地少,農業人口規模大、素質低的國情決定了我們不僅要追求農業現代化,還要追求農村現代化和農民現代化,如果沒有農業現代化就無法實現農村現代化和農民現代化;反過來,如果沒有農村現代化和農民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就不會得到持續發展。[13]經驗表明,在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農業在國民經濟乃至農村經濟中的比重會不斷下降,但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不能動搖。因而,今后實現農業現代化仍然是我國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而且農業順利發展也是新農村和新農民建設的基礎和前提條件,沒有農業現代化就沒有其他兩個現代化。同時,農業現代化目標也為農村現代化和農民現代化提出了新要求,隨著農業現代化的實現,我國傳統農村會逐漸演變為現代農村,這個演變就是新農村建設和農村現代化實現的過程,作為農業現代化推動者的廣大農民其綜合素質也會得到極大提高,一代新型農民會隨之成長。因此,積極發展新農業和實現農業現代化既是新三農建設的核心內容,又是加快新農村、新農民建設事業和實現農村與農民現代化的重要條件,也是成功解決三農問題的基本前提。
(二)加快建設新農村,促進農業現代化和新型農民成長
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早日實現農村現代化,盡快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條件,可以更好地促進我國農村工業化、城鎮化和信息化發展,推動農村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設,為實現農業和農民現代化奠定牢固基礎。首先,新農村建設改善了農村居住、交通、通訊、生態環境、醫療衛生、文化教育和社會保障條件,這些同樣也是新農業發展所需要的軟硬件環境,因而加速了農業現代化進程。隨著農村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政治民主化進程的加快,城鄉差別的不斷縮小,農村居民的綜合素質和生活水平日益與城市居民接近,為新型農民的塑造奠定了基礎。其次,新農村建設加快了農村工業化進程,農村工業化可以直接成為推動我國農村發展的強大動力,尤其是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從資金、技術、人才、管理模式和經驗等多方面推動現代農業發展,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帶動農村第三產業發展,農村二三產業吸收了大批農業剩余勞動力就業,成為增加農民收入和培養新型農民的重要途徑。再次,新農村建設促進了農村城鎮化發展,城鎮化充分發揮產業和人才等要素集聚效應,可以吸收眾多農村剩余勞動力非農就業,城鎮對周邊農業和農村發展起到輻射和帶動作用,在資金、市場、技術、人才、教育、文化等方面對農業和農村進行支持,促進新農業持續發展和新型農民隊伍快速成長。
(三)塑造新農民,為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積累人力資本
一、從社會結構全面轉型的高度思考
在研究中發現,從郊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角度,從郊區都市型農業的角度,從郊區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角度來探索郊區現代化,可以從不同側面反映北京郊區發展中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但是仍然不能概括郊區現代化進程目前和今后發展階段最本質的特征。郊區現實生活中每天都在發生新問題和新矛盾,都在反復證明社會結構全面轉型這一趨勢的客觀存在和不可逆轉,并正在逐漸上升為主導地位,成為郊區現代化進程今后要面臨的主要矛盾。
在近郊,是一個農村逐漸被城市化的進程,是原有農村社會怎樣溶入城市社會的問題,甚至連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都離不開這種社會結構轉型的背景。“城中村”現象的大量存在,恰是農村社會結構轉型中遇到的新矛盾和新問題。
在遠郊平原地區,真正依賴家庭經營農業的農戶在迅速減少,大批農民轉入二三產業和城市、城鎮。而農地的對外租賃、社會資本和外來勞動力的進入,正在改變著農村的社會結構。在沒有二三產業支撐的一般農村地區,當地農業人口和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的減少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必然趨勢。
這種變化甚至在遠郊山區也已經顯現出來。由于農業生產功能的拓展和為城里人服務的度假休閑等第三產業的發展,成為改變山區農村社會結構的直接動因;青年人口的下山進城轉移,恰好與城市人進山度假休閑甚至長期居住成為明顯反差,這種雙向流動正在沖擊著山區農村的傳統社會結構。
最近成為議論焦點的郊區小產權房問題,實際上也是郊區農村社會結構轉型過程中極具代表性的矛盾焦點。從政策法規層面看,有一個合法不合法的問題;但是,從郊區農村社會結構轉型層面看,則折射出轉型中的深層矛盾。在已經發生城市化、城鎮化轉型的地區,一方面是資本人格化的開發商的利益巨額增長,農民卻被排斥在外;另一方面,農民的權利意識正在迅速覺醒,開始自發地(甚至“違規地”)分享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巨大利益。所以,在郊區的一些區位、交通和環境條件較好的農村,小產權房的出現就成為一種必然現象,并對現行政策法規和制度安排造成沖擊。這既是農村社會結構轉型的直接表現,又成為農民對以資本為主導的城鎮化轉型的一種對抗和矯枉過正。
郊區傳統的、封閉的、完全以農業經濟為基礎的農村社會正在進入有史以來最后也是最深刻的變革之中,這正是郊區的城市化、城鎮化進程。這一進程必然使郊區農村面臨全面轉型,使傳統農村分化為不同類型,有的被城市擴展所淹沒,有的發展成為新型小城鎮,有的演變為城鄉混合型城鎮化社區,有的演變為以現代農業為主的新農村。在這一進程中,其中有一大批沒有特色的一般農村,要經歷由人口減少到集體經濟萎縮的過程,最終會通過一定途徑和方式被整合,從而完成農村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型。所以,如果仍然立足于郊區近4000個行政村“村自為戰”的思路,研究他們怎樣調整產業結構,怎樣發展都市型農業,怎樣建設成社會主義新農村,而不是從這些農村正面臨全面的社會結構轉型的角度,不是把產業結構升級與社會結構轉型統一起來考慮問題,在更大的范圍內考慮勞動力、土地等資源的優化配置,就不可能抓住主要矛盾,也就不可能真正解決問題。
二、郊區農村社會結構全面轉型的動力源來自特大城市(北京)不可遏制的擴散效應
這就是郊區自身的城鎮化進程與大城市郊區化進程合流的趨勢。這種合流的主導力量是城市功能和產業向郊區擴展和轉移,使郊區快速演變為城市主導型的城鄉一體化的經濟形態和社會形態。在遠郊區縣中,順義區最具這一社會結構全面轉型的典型特征。首都大型工業項目在順義的布局和區屬國有控股企業的發展,使順義區已經進入工業化進程的中后期階段,全區農業勞動力就業已經下降到12.4%以下,城市化、城鎮化進程已經進入最后階段,城鄉一體化格局正在初步形成。近年來,由于新城發展和產業帶動,僅城鄉結合部已有11個村整建制拆遷轉居,3.4萬農民融入新城,社會結構轉型一次完成,農民開始城市新生活。
郊區農村的產業結構升級、都市型農業的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等,都是由城市的功能、產業和經濟的特點所主導、所決定的。郊區的產業和功能也越來越成為城市總體功能的有機組成部分和不可分割的整體。
所以,農村社會結構的轉型,意味著郊區農村的產業、經濟和社會結構全面轉向城市主導型和逐步實現城鄉一體化的體制目標,而實現這種轉變的主要措施是城鄉統籌。這種城鄉統籌是全方位的,并不是單方面。既是產業的、經濟的,也是社會的、生態的;既有公共財政向郊區的傾斜,又有規劃、土地利用的城鄉一體化安排;既有城鎮體系的規劃,又有產業的規劃、村莊布局的規劃;既有城市職能部門向郊區的延伸,又有郊區農村主動的適應和對接。所以,只有突破城鄉分割的慣性思維方式,按全市一盤棋、一體化的思路來研究問題,才能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
三、從農村社會結構轉型需要出發進行改革和體制、制度創新
農村社會結構轉型需要大量的體制創新和組織創新。如農業產業化組織體系的建立,產業協會和專業合作的發展;城市化、城鎮化進程中集體經濟組織的產權制度改革,使原來集體經濟組織改造成為適應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環境的現代企業組織;探索建立用股份制產權制度,建立跨村級的在更大范圍內的聯合機制,解決在鄉鎮或更大范圍內土地等資源的優化配置問題;農民土地承包權有組織的權益化和流轉集中,政府鼓勵進入城鎮二三產業的農民離土轉居,用城鎮社會保障置換轉移農民的土地承包權;在農村舊村改造和村莊整治中,農民宅基地和存量建設用地與城鎮化社區建設集中置換,形成農村現有建設用地集中開發的利益機制;社會結構轉型時期的社會管理體制改革,探索連接、兼顧城鄉的過渡型行政管理體制等等,都需要放在城市化、城鎮化這一農村社會結構全面轉型的大背景下研究、試驗,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在農村社會結構全面轉型的發展階段,鄉村兩級基層組織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對于勞動力轉移、人口減少、集體經濟逐漸萎縮的村,今后在整治、合并以及土地關系調整中都離不開村級社區組織。在這種社會結構轉型完成之前,村級組織是不可能被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所取代的;而鄉鎮一級組織的地位和作用則日顯重要,決不能采取簡單的弱化式的改革措施。如朝陽區綠化隔離帶地區是以鄉為單位規劃的,由于打破村莊界限,有的村基本都是綠地,沒有產業發展用地,產業用地相對集中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以鄉為單位配置土地資源和統一安排城市化以后農民小區的集中布局和產業發展,矛盾就會非常尖銳。實際上,就是沒有綠化隔離帶問題的其他農村地區,在這種城市化、城鎮化主導的社會結構調整轉型中,一樣離不開鄉鎮一級統籌安排和組織運作。所以,要順利實現這種全方位的社會結構轉型,就必須認真研究新型集體經濟的發展條件和體制、機制、組織形式等方面的創新。
四、積極探索農村集體經濟的組織形式和經營體制
摘要:化學農業現代化之本質也就是科學技術化。未來農業將是以現代科技及其應用技術裝備起來之嶄新產業。農業之發展大體經歷原始農業、傳統農業和現代化農業三個階段。原始農業主要靠大自然之恩賜,傳統農業以經驗為基礎,現代化農業則是依靠科學技術。
關鍵詞:未來農業、科學技術、發展趨勢
一、中國農業的發展方向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面對現代的中國農業機械化,不僅要把中國的市場要牢牢把握還要放眼世界走出國門,還要把各種的高科技技術利用在農業機械化上,進行多元化發展與農業可持續發展,要利用好信息和網絡技術革命更好的學習世界各地區的人們的革命技術,加強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按市場規律運作,抓住機遇,實現我國農業機械化的跨越式發展。[2]
二、中國農業的開發趨勢
2.1、從“ 平面式” 向“立體式”發展
利用農作物在生長過程中的“時間差”和“空間差”進行合理組裝、精細配套,組成各種類型的多功能、多層次、多途徑的高優生產系統。
2.2、從“自然式”向“設施式”發展
如根據農作物的特點,設置高度自動化的控制系統、全套先進的輸送營養液系統及配套的系列設備,以實現集約化、工廠化生產體系。
2.3、從“農場式”向“公園式”發展
到21世紀,由于田地日益珍貴,發展與人類健康相協調的和諧的生態環境,形成“環保農業”尤顯重要。一些農業專家將會精心設計, 把農場式農業生產改造一座座農業公園,集農業種植、綠化環境、觀光旅游等為一體,勞動也將成為賞心悅目的一項愉快的工作。[1]
2.4、從“ 機械化 ” 向“ 電腦自控化”發展
農業機械化給現代化農業帶來了很大的生產活力,尤其是在解決體力勞動上起重要作用。而電子計算機智能化管理系統在農業上應用,將使農業現代化管理更上新臺階。
2.5、從“化學化”向“生物化”發展
現代農業已普遍施用化肥、農藥、除草劑和各種植物激素,這雖然有效增加了農作物產量,但也帶來了環境污染等公害,中國的未業農業,將進人一個嶄新的生物化的綠色、潔凈的農業時代。[3]
三、總結
綜上所述,我國是個農業大國,在當今經濟全球化之形勢下,我們必須研究農業現代化之發展趨勢,揚長避短,在做好基礎工作之前提下,創造條件,大力發展智力農業、精細農業、信息農業、生態農業等,從而使我國農業盡快走上現代化之道路,因此,我心目中的未來農業擁有高度科技化、制度化、智能化的生產運作方式。
參考文獻:
[1] 我國未來農業發展趨勢[J].計劃與市場,1995,(11):45.
關鍵詞:鄉村振興;非農化發展;政策價值
非農化發展是工業化、城鎮化發展給鄉村社會發展帶來的必然結果。讓農村按照農村的模樣存在與建設,讓農村在農村的軌道上發展與振興的思想,更像是一種帶有返歸與惋惜的“理想主義”虛幻表達。從辯證角度看,非農化發展才是更加真實的存在,其為鄉村社會帶來了越來越多的發展機會,同時也造成了越來越多已知或未知的社會風險。承認與辯證看待鄉村社會非農化發展的客觀事實,才是更加有助于鄉村振興戰略價值有效實現的理性選擇。
一、鄉村非農化發展的結構特征及其多重呈現
從本質上而言,鄉村非農化發展是鄉村在其現代化進程中受到外力影響而進行的結構化賡演的必然結果,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的非農化發展都意味著農村不再是一個自為自主的社會體系,而是更加深入地嵌在更為廣闊的社會系統網絡中。作為社會系統網絡發展的組成部分,鄉村非農化發展表現出明顯的結構性特征,具體呈現為鄉村社會、農業生產、農民生活等方面。一是鄉村社會非農化發展。鄉村社會是具有高度獨立性的自養系統,既是鄉村生活共同體的物理載體,也是鄉風文明的物質基礎;鄉村社會非農化主要表現在生活空間非農化與鄉村文化非農化。首先是生活空間非農化。一直以來,農村發展都與工業化、城鎮化發展相聯系。不管是出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考慮還是政績考核的需要,地方政府都在積極推進農村城鎮化、村莊合并、撤村并社等各種發展鄉村社會的措施,意圖以城市建設的科學主義與理性發展取代鄉村社會的經驗主義與自然發展。這種做法無可厚非,卻在事實上導致了鄉村生活物理空間的非農化重構,標準化取代個性化,統一性替代差異性,集中性取代分散化,隨之而來的還有類城市化的新的社交網絡、高成本生活以及集約便利的服務。其次是鄉村文化非農化。鄉村文化不會停止變遷,現在的鄉村文化絕對不再是傳統取向、小農社會、封閉穩定意義上純粹的地方性鄉土文明,而是呈現為被放置于工業文明、小農社會化、開放失衡狀態下混融的非農化發展狀態。鄉村文化原有的單一化、同質性特征正在被多元化、異質性特點所替代。原有的傳統文化價值依然產生影響,繼替的文化非農化變遷正在發揮新的價值影響。鄉村文化非農化發展使鄉村文化以本體性價值與社會性價值兩種形態共同塑造著鄉村社會矛盾的價值觀念。這就是孟德拉斯所謂“文明的沖突”。顯然,鄉村文化非農化是鄉村文化振興必須面對和考量的基本事實。二是農業生產非農化發展。在現代資本主導與市場競爭條件下,農業作為弱質產業部門,從傳統小農狀態走向現代化主要通過各國的農業保護制度與非農化發展,這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客觀事實與必然趨勢。其中,農業非農化發展主要是指農業勞動力、農業土地與農業資本等農業生產要素的非農化。首先是農業勞動力非農化。現代社會流動打破了城鄉二元結構,讓固鄉守土的傳統意義的農業勞動力即農民進入城市,實現非農化就業,農民的多元分化甚至讓“誰來種地”成為世紀之問。總體而言,除了原有的留守農民,目前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還有租地農戶、返鄉農民、種糧大戶、各類農業資本公司等。無論誰來種地,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非農化都已是客觀事實,即使傳統意義上純粹的農民家戶,也是非單純性從事農業生產的兼業農。顯然,農業勞動力非農化已經開始改變農業生產結構與生產關系。其次是農業土地非農化。土地具有非再生性,因此為了“把飯碗端在自己手中”,我國執行了最為嚴格的耕地紅線制度以保證農業生產。不過,正常經營條件下,占用土地從事非農產業的經濟效益明顯高于農業用地是常識,也是共識。這樣既能創造就業容納轉移農村勞動力,又能創造財富與稅收,這種比較效益結構是土地非農化使用的根本動力。在此動力驅使下,城鎮化與鄉村社區建設“征地”、資本下鄉“租地”等現象的直接后果,就是越來越多的農業用地被非農化使用。最后是農業資本非農化。從歷史角度而言,農業生產剩余主要被體制性地轉化為城市與工業資本。目前國家資本通過城市反哺農村、工業反哺農業被有計劃地投入農業并沉淀為農業資本。不過,從事農業生產帶來的溫飽有余、富足不夠的事實與經濟理性的指引,讓農民不會跟隨國家戰略,而是更愿意把自身積累資金投向非農產業。在利潤增值的理性支配下,下鄉資本從事農業生產要么是農業搭臺、政治唱戲,追求政策紅利,要么是將農業生產引向更能產生利潤的品類與行業。個體與資本的理性行動無可厚非,卻在事實上造成農業資本非農化發展的外部性結果。三是農民生活非農化發展。“農民”作為一個學術性概念主要有階級、制度與職業三重理解,農民現代化是農民適應“傳統—現代”發展模式的角色轉換、職業轉換、身份轉換。正是這三重轉換形塑著農民非農化的生存狀態。農民非農化生存是農民適應現代化發展,獲取生活資料的個體能動性與生存理性的本質表現,主要表現為就業、收入、生活的非農化。在就業與收入的非農化方面,農民就業形式已完全超脫傳統農業領域,呈現為兼業化,非正規就業、非正式就業等特征。在特定國情下,“農民工”稱謂正是農民就業非農化最好的現實注解,多種職業、多項技能幾乎是每個農民必備的生存條件。就業非農化直接帶來農民收入非農化,數據表明,單純農業收入在農民家庭收入中的占比逐年減少,非農化職業收入是農民家庭增收的主要渠道與保障。收入增加帶來消費能力提高,直接將農民的傳統生活帶入非農化狀態,生活方式、生活內容超越傳統范圍,開始與市場主導的城市生活接軌。總之,農民群體偏重保守、重視倫理的傳統性格正在被非農化改變或取代。
二、鄉村非農化發展的雙向效應及其政策意指
一是鄉村非農化發展的雙向效應。鄉村社會非農化發展對農業農村農民的影響具有多層面的連鎖性特點。總體而言,這種影響可從積極效應與消極效應兩方面解析。首先是鄉村非農化發展的多重積極效應。非農化發展促進自足經濟向市場經濟積極轉變,成為有效解決人地矛盾的主要途徑;專業、合作、網絡等生產方式正在改變著分散、單一的傳統家戶農業生產方式、組織方式與銷售方式;競爭、開放等市場觀念取代封閉、保守等農耕思想,正在成為塑造“現代農民”的觀念要素。其次是鄉村非農化發展帶來的消極效應。非農化發展造成鄉村社會基于倫理傳統的社會契約開始失效,既有的社會治理網絡與安全基礎遭到破壞。長期發展而言,這是鄉村現代化發展與進步的必然破舊階段,而短期卻必然造成鄉村社會資本的快速流失。孝養文化、互助網絡的約束力逐步減弱造成社會價值失準;農業生產要素流失,土地成為資本下鄉賺取政策紅利的獵品;農民被標簽化為落后主體擠出農業生產;農民本體性價值被社會性價值替代,攀比消費、低俗文化流行導致社會關系失衡。二是鄉村非農化發展的政策意指。鄉村非農化發展的社會事實與雙重效應表明,辯證看待非農化發展對于促進鄉村振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具有重大政策價值。其關鍵在于如何讓非農化發展更恰當地嵌入既有的鄉村社會結構,促進農村農業現代化,通過外在政策力量引導非農化發展的積極效應發揮并限制消極作用的成長。具體而言,鄉村非農化發展至少給鄉村振興戰略帶來三方面的政策意指。首先是黨建引領建設鄉村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鄉村社會治理共同體是為了重構國家與鄉村的制度性聯系,重新整合與凝聚各類鄉村社會主體力量,實現鄉村共同體的“共建共享共治”。通過共同體建設形塑鄉村現代化過程中的適應性機制,不僅能有效吸納非農化發展帶來的新的規則、組織等資源要素,而且能增強鄉村社會應對社會資本流失與社會結構解組等負面效應的行動能力。“黨建引領”一方面是保證鄉村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的政治方向,更重要的是實現黨的社會的有力發揮,即由黨的建設出發型塑政黨服務農村與農民的生活性公共服務保障體系的能力,使之成為推動建設鄉村社會治理共同體的核心力量和鄉村非農化發展回應機制建設的支柱力量。其次是推動鄉村文化的多元融合與創新發展。鄉村文化振興至少需要重視“三個結合”,即增進鄉村文化建設與鄉村主體文化體驗與表達的有效結合,實現各類文化主體能夠動員與愿意參與的有效對接;促進鄉村文化組織建設與移風易俗的有效結合,緩解鄉村文化凋敝造成的種種弊病,提高鄉村社會生活的文化質量;標準化的公共文化建設要與地方文化、傳統文化有機結合,尊重并引領地方文化自主創新,實現政府提供的與鄉村需要的之間的有效對接。鄉村文化振興能有效引領、吸納非農化發展帶來的文化要素及其正面功效。最后是推動農業生產的“再組織化”,增強農村集體能力。市場經濟重塑下的鄉村經濟不可能重新回到政治規制的集體經濟,但是沒有新的集體化、組織化的鏈接機制,分散化的小農經濟根本無法適應現代社會與市場發展的競爭,這導致進入鄉村社會的非農化發展要素如技術、資金等,要么成為強勢資本剝奪弱勢農民的工具,成為無序競爭、不當競爭的來源;要么無法與農村社會的土地、勞動力等原材料有效結合,形成新的農業生產動能。因此,關鍵在于推動農業生產體系建設,實現農業生產的“再組織化”,增強農民生產的自主能力,進而增強農村集體經濟力量。農業生產“再組織化”至少要考慮三個方面聯結機制的建設,即建設協作機制,挖掘傳統互助與現代合作社的內在優勢,實現分散小農的組織化;建設服務機制,形成服務農業全過程生產的社會化服務體系,以組織化的服務實現一體化的農業生產;建設規制機制,規范新的資本力量在農業領域的市場行為,保護家戶小農的權利不受資本剝奪。這樣通過“再組織化”方式為非農化發展資源建立有序進入農業生產的規范渠道,使之成為鄉村產業振興的有效要素。
參考文獻:
[1][法]孟德拉斯.農民的終結[M].李培林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社,2005年版.
目標是農業現代化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要著力加強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使農產品供給數量充足、品種和質量契合消費者需要,真正形成結構合理、保障有力的農產品有效供給。從本質上講,農業現代化就是要在供給側實現現代化。無論是過去提的“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這現代農業十字內涵,還是如今講的“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這現代農業發展十六字道路,其實都側重于農業供給側的提升,也都是農業供給側改革的目標。顯然,農業供給側改革也應圍繞這些方面來進行。需要注意的是,農業生產供給已不僅是為滿足數量的需求,已開始轉向品種和質量也要契合消費者需要,這與協調發展、綠色發展的理念是一致的。
農業供給側改革的內容
農業供給側改革應該改什么?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當前,要高度重視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加快消化過大的農產品庫存量,加快糧食加工轉化;通過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減少化肥農藥不合理使用、開展社會化服務等,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農業效益和競爭力;加強農業基礎設施等農業供給薄弱環節的建設,增加市場緊缺農產品的生產。
農業供給側改革中新老問題交織。新的問題是糧食生產喜憂參半,喜的是我國糧食總產量和人均糧食產量已連續三年超過1.2萬億斤與440公斤大關,糧食供應充足。憂的是由于我國糧食價格高于國際市場,進口沖擊嚴重,2015年包括大豆在內的糧食進口將高達創紀錄的1.2億噸,糧食特別是玉米庫存高企,糧食流通不暢,財政壓力加大。為此,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要高度重視去庫存、降成本。從農業供給側改革短期來看,迫切需要去玉米、水稻和小麥庫存,以緩解庫存和財政壓力。長期來看,更需要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提高農業生產效益。我國化肥與農藥利用粗放,2015年我國三大糧食作物化肥利用率僅為35.2%,比歐美等國低15-30個百分點;農藥利用率為36.6%,比歐美等國低15-25個百分點。這不僅造成了資源浪費,增加了生產成本,還導致了環境污染與食品安全問題。因此,應特別注重減少化肥與農藥不合理使用,實施“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
補短板涉及的卻是老問題。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田水利設施尤其是“最后一公里”的“小農水”建設滯后,全國2/3的耕地為中低產田,東北黑土地等土壤質量退化,農業防災抗災能力不強,都是我國長久以來需要關注的農業基礎性環節。部分優質農產品結構性短缺問題長期存在,與消費者對于食品安全的要求也還有一定差距,這些都是未來須補的短板。
樹立大農業、大食物觀與糧食安
全觀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對于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糧食與食物觀既提出了創新理念,又秉持了堅守理念。需要堅守的理念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農業結構性改革的基本底線,要保稻谷、小麥等口糧,保耕地、保產能,保主產區特別是核心產區的糧食生產,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這是糧食安全的戰略性要求,不能因為一段時期糧食結構性過剩就放松糧食生產,對糧食安全依然要常抓不懈,一以貫之。
創新理念是,要樹立大農業、大食物觀念,推動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我國農業發展和食物供應存在結構性矛盾。農業不僅是種植業,種植業只是狹義的農業。今后應樹立農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綜合發展、協調發展、全面發展的大農業觀念。食物供應以糧食為主但又不止是糧食那么簡單。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食物的需求已經逐漸從吃飽轉向吃好,食物多樣化、營養、質量安全成為新的需求。糧食更多地滿足的是人的熱量消耗即吃飽,合理膳食則需要糧食、蔬菜、水果、肉蛋奶魚等綜合搭配。所以,在糧食安全之上,還需要樹立大食物觀念,綜合保障糧油蔬果肉蛋奶魚的平衡供應。
農業結構性改革的動力
農業結構性改革如何推進?會議提出需依靠的引領力量與動力。要充分發揮多種形式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在結構性改革中的引領作用,農業支持政策要向規模經營主體傾斜,同時要注重讓農民分享成果。農業經營規模小而散是農業生產效率效益低的核心原因之一。因此,依托家庭農場、種養殖大戶、農民合作社等規模經營主體,以及托管等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建立健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機制,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就成為降成本、增效益,引領農業結構性改革的重要途徑。在此過程中,不忘共享理念,要注重讓農民分享發展成果。
關鍵詞:農業推廣 農民素質 提高
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提高農業整體素質和農業產品競爭力,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任務。注重農村人才培養,把農業和農村經濟增長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是提高農業生產力的重要途徑。加強農村和農民的教育,直接牽涉著我國農業發展的全局和新農村建設。沒有高素質的農民,便沒有高科技的農業,更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國家的現代化。提高農民素質,是發展現代農業,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由之路[1]。
1、現代農業推廣教育的任務與對象
過去農業推廣教育僅被認為是對農民進行技術教育的一種形式,其教育對象主要是農民。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農村社會對素質教育和科學技術教育的需求日趨迫切,教育對象范圍日趨擴大,教育內容日趨廣泛。因此現代農業推廣教育的主戰場是農村,是涉及農業生產、開發,有待發展的整個農村社會。其教育的對象粗略可劃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是基層政府、行政部門以及與農業發展相關聯的組織部門及其人員。這部分人雖處于農業推廣組織體系之外,但農業推廣工作需要他們的支持和配合,他們直接或間接承擔著部分農業推廣宣傳、教育工作。有必要讓他們知道農業推廣與農業推廣教育對發展農業的重要性,讓他們去進一步認識農業推廣對象,研究農業推廣對象,學習農業推廣的性質和原理,加強對農業推廣機構體系的組織和管理。這是現代農業管理、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
第二類是從事農業推廣工作的組織管理機構的行政技術人員。這是以農業推廣工作為職業,是面對農業、農村、農民的推廣“教育者”主體。基層過去由于對農業推廣本身就是教育的認識不足,在農業推廣工作中教育性不強,方法欠缺和內容狹窄,影響了農業推廣效果。這部分人有必要從實際需要出發提高農業推廣的理論知識,提高推廣管理、經營才能,提高技能、技巧-加速更新農業技術,創造條件學會和使用現代器械和信息工具,以滿足機構人員、農村社會對農業推廣教育的要求。
第三類是指從事農業生產第一線的農民及各種農業生產企業的生產者和管理者,是我國農業推廣教育的主要對象,教育的主要“接受者”,也是農業推廣教育對象中涉及面最廣、工作量最大、實施教育最復雜、最困難的最大群體。這一層次的農業推廣教育的成效,關系到農業發展的速度,是農業實現現代化道路上的一件大事,是最薄弱的環節,也是我國農業推廣教育事業的最重要的部分[2]。
2、 農業推廣的實質是教育
作為一種社會現象,農業推廣的基本性質始終屬于教育范疇,它是多種內容和多種形式相結合的農村社會教育。正確認識農業推廣的教育性,是農業推廣工作指導思想上的一個重要問題,同時也是能否切實把農業推廣作為提高農民素質的重要手段的關鍵問題。
現代世界各國,對農業推廣無論是狹義的、 廣義的還是現代的,從工作的對象、過程和產生的直接作用看, 本質上的特征是共同一致的,這種共性就是:以農民作為推廣的對象, 根據當時、 當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通過向農民進行知識、 技術和信息傳播的工作過程,產生的直接作用是幫助農民掌握利用這些知識、 技術和信息,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因此, 農業推廣的基本屬性或實質是一種農村社會性教育。
廣義和現代的農業推廣無論在目標上還是內容上都充分地強調注意提高農民的素質,本身已集中地突出了推廣的教育性。即使在狹義的農業推廣中,教育性未得到足夠的重視, 然而它也是客觀存在的。在這種推廣過程中,農業推廣的對象是農民, 農民接受了新的知識技術,提高了農業科學技術水平, 這是農業推廣工作產生的直接作用;農民采用新的知識技術,增加了農業生產的產量或改善了農產品的質量, 這則是提高了素質的農民直接創造的勞動價值。因此, 盡管狹義的農業推廣的內容是農業技術性的, 但其本質是面向農民的一種社會性的農業職業技術教育。這種教育同任何一種別的教育一樣,直接的社會功能是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質。
思想上承認或者否認農業推廣的教育性, 工作上重視或忽視農業推廣的教育性,將是我國農業推廣改革實踐的一個轉折點。為此有關專家明確指出,必須把農業推廣工作的中心擺在提高農民素質上。
農業推廣工作的發展, 可以有效地促進農民素質的提高,然而這并不是說提高農民素質的唯一渠道是農業推廣。在實踐中,農業推廣是與農村家庭教育、 學校教育和其他社會教育密切配合,共同創造最佳績效的。作為正規教育的學校教育,依然是提高農民素質的重要渠道。在此, 農業推廣不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改善農民的素質, 同時它還將以自己特殊的地位和功能,為學校教育和其他教育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同時,對于農業推廣人員來說,思想上承認或明確了農業推廣的教育性,這就是從事一種沒有“權”也沒有“ 利”的社會服務工作。推廣人員只能通過周密的計劃安排和有效的方法, 幫助農民增加知識、 技能和信息, 培養農民的經營能力, 鼓勵農民采用各種有用的知識、 技術和信息。通過這些教育工作,著重提高農民的素質,讓農民為了發展生產、 增加收入、 改善生活,同時也為社會經濟的發展, 自覺地、 有效地改進農業技術和改善農業經營管理。
3、結論
總之,解決農業、 農村和農民問題的重點之一是極大地提高廣大農民的素質,在這一社會系統工程中, 應該充分調動包括農業推廣工作在內的各種社會力量, 尊重農民,服務農民,幫助農民。在此, 農業推廣具有區別于其他手段的特殊的優勢和特點, 必須深化自身改革, 明確農業推廣的性質和對象,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努力擴大推廣范圍,改進推廣方法, 提高推廣水平,在促進科技成果的普及與應用的同時,更自覺主動地推動農民素質的提高, 推動農村社會的進步。
參考文獻:
關鍵詞:低碳經濟;農業經濟;發展方式
長時間以來,我國的農業經濟在整體國民經濟中有著異常重要的地位,農業的發展狀況以及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我國的未來發展前景。目前,由于經濟的發展導致了對環境的破壞程度越來越嚴重,因此,將低碳經濟進行全面發展是解決環境與經濟發展矛盾問題的重要措施。同時,更是推進我國經濟進行健康發展的有利條件。本文對研究低碳經濟時代轉變農業經濟發展方式做出了具體分析。
1低碳經濟時代轉變農業經濟發展方式的必要性
1.1從本質上將農業經濟發展形式進行轉變
在走可持續發展路線提出以來,農業經濟的發展方向便逐步開始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并且極其注重對生態環境的有效保護工作和供給為經濟發展帶來的巨大作用[1]。目前,以往實施的粗放型生產模式在不斷的發展中,逐漸出現了弊端,為了更好的推進農業經濟的發展腳步、實現健康有序發展的戰略部署,要從本質上將農業經濟的發展形式進行轉變,向智能化、集約化和知識型的模式進行轉化,將農業生產上的各項投入進行減少,提升最終的生產效率。
1.2轉變農業經濟發展方式的必要性
我國在農業經濟發展水平上速度非常快,并且產量在逐步進行提升,不但農產品的質量有保障,并且農民的生活水準也有了較大的提升[2]。但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了一些問題。例如:在農業實施生產的過程當中,難免會使用化肥以及農藥來確保農作物的生長,這樣便對土壤以及河流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加之我國目前在先進農業生產設備的應用程度上并不高,在基礎設備的全面建設上還有一定的欠缺,生產條件稍弱一些,嚴重阻礙了農業經濟的大跨步發展。因此,在低碳經濟時代的背景下,農業經濟發展形式實施轉變已經是必然的趨勢,更是我國經濟全面發展的本質要求,有益于將產業進行升級,推進農業經濟有序發展。
2目前階段,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方式上存在的問題
2.1農業環境污染嚴重
我國的農村普遍知識文化水平有些低,這些帶動農村經濟發展的政策往往不能得到較好的落實,絕大部分地區仍然應用非常傳統的生產手段,生產效率的追求程度上并不是特別積極。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低碳經濟方面更是無從下手[3]。隨著工業發展腳步的加快,較多排放污染的企業轉移到了農村區域,對鄉村的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環,不但環境質量嚴重下降,農作物中重金屬的含量也嚴重超標,原生態的綠色農產品變為了有毒的食品,對經濟和環境發展造成了阻礙。
2.2農業科技發展水平落后
農村地區距離城市在地理位置上有些遠,甚至還有些農村地區處在偏遠的山區,生活的質量以及受教育的水平都很有限,對新研發的農業科技關心程度不夠,也沒有較多的渠道獲取新農業科技知識,更多的是依照以往的形式實施農作物耕種。面對這樣的情況,農業新型科技在農村區域的發展有非常大的局限性,新型的技術不能及時的得到推廣,機械設備的應用效率非常低,科技發展水平比較落后。這些現象皆導致了農業的生產效率較低,經濟效益得不到提升。
3低碳經濟時代轉變農業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途徑
3.1發展循環農業經濟
由于我國有著比較特殊的國情,人口與土地之間形成的矛盾問題比較大,對農業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礙,生態環境污染較為嚴重。所以,要將現有的資源充分的利用起來,使其獲得更廣闊的發展方向,要將現有的農業形式進行轉變,走經濟可循環的發展路線。其中,節約型經濟模式具有的重要特征有:堅持資源進行再利用的原則,全力推動節約能源的型材使用,將資源可再生系統進行完善,采取清潔生產的方式,逐步實現低成本投入、最低消耗、最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的高回報生產模式。循環經濟模式是利用農業上的各類資源、產品、廢物等實施再次應用的方式,將人類、環境與資源之間產生的矛盾進行化解,實現相互協調、互相推進發展的重要作用,這便是循環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
3.2發展現代農業經濟
為了更好的將我國農業的生產效率進行提升,有兩個非常重要的途徑,其一便是在投入上增加力度;其二便是將效率進行全面提升[4]。值得注意的是加大投入量是有一定限制的,應與資源的有效供應量保持相對的平衡,全力確保在環境可以承受的范圍以內將投入進行加大。將資源使用效率進行全面提升,首先應注意的問題便是不可過度的利用加大投入來對現代化農業實施發展,這是將經濟、生態以及社會效益實現共同進步發展的有效途徑。黨的十會議上明確指出,要將新農業的發展堅持到底,將新農村的繁榮工作依舊視為重要的任務。因此,要將發展現代化農業的有效措施做好,打破資源以及環境的因素限制,將土地的使用效率以及資源的使用效率進行優化提升。從2004年開始,我國連續4a將發展農業的問題視為國家發展的首要問題,進一步指明了現代化農業發展的重要方向,提出了明確的發展思想觀念:對現代化的物質條件要充分的加以利用,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對農業實施改造;將現代農業產業體系進行完善,全力推進農業的各方面發展;應用現代化的經營理念以及形式對農業進行推動。此外,更要將農民的知識涵養進行提升,使農村機械化水準加快進行,將我國農業市場的核心競爭力進行提升。全力打造現代化農業更是對傳統落后農業的改造,將農村生產力進行解放和發展,為我國加快實現現代化農業大國的目標打下重要的基礎。
3.3發展生態農業經濟
將生態農業經濟形式進行發展是低碳經濟時代快速轉變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在實施生態農業發展的過程中,要對農業相關的資源進行充分合理的應用,注重對資源的優化使用,減少甚至避免產生資源浪費以及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提升生產中的有效生產率,使農民的收入有明顯的增加。對農業資源實施合理的應用是生態農業進行發展的必然要求,可利用先進的農業相關技術,對農業生產實際的效率進行提升,并且有效的對農業環境進行改善,使農業經濟走可持續發展的路線。實際應用的措施為在農業進行發展的過程中,依照具體的法律以及法規,對農業資源實施有針對性的評估以及設計,選擇好適合其發展的生態路線模式。以環境的保護為發展原則,嚴厲打擊違法犯罪活動。減少化肥以及農藥的應用,全力保障農產品純天然,無公害。
4結束語
雖然,我國目前的農業經濟發展形式還存在較多的矛盾與問題,生產科技水平不足、實際生產效率不高、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等問題。現在,低碳經濟的提出,已經成為了我國全新的發展形式,為我國的農業發展開啟了全新的時代,有利的將生產力進行了提升,推進了我國農業經濟的穩定、健康以及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衛東.低碳經濟時代轉變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方式的新探索[J].河南科技,2014(21):223-224.
[2]陳修宏.低碳經濟背景下如何轉變農業經濟發展方式[J].現代經濟信息,2014(07):341.
[3]王顏波.低碳經濟時代轉變農業經濟發展方式探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25):296.
關鍵詞:身份農民;職業農民;農民市民化;演進路徑
中圖分類號:F3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27-0043-02
農民這一概念,不是一個永恒不變的概念。它的內涵隨著歷史、文化和制度的變遷不斷深化發展,在每一個時代背景下,都有著特定的含義。中國農民內涵沿著原始“農民”、個體農民、身份農民和職業農民的路徑,逐步邁向居村農民市民化進程。
一、農民概念中的職業屬性是自然的、分工的結果
在原始社會,由于工具落后和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們更多地是向自然索取,從事采集野果和狩獵的活動。隨著對自然的認識,對養殖動物技術的提高,人們逐漸掌握了種植業和養殖業的規律,于是人們開始定居下來,專門從事農牧業活動。這就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大的分工。這次大的分工對于人類生存、生產力的提高和社會的進步具有十分深遠的有歷史意義。相應地,原始的流動的“狩獵人”開始向定居的“農民”轉化,農民階級逐漸形成。在《現代漢語辭海》中,農民是“長時期參加農業生產的勞動者”。在《經濟大辭典》中將農民定義為“農民是個人或集體部分占有生產資料,從事農業勞動為主的人。”這些定義都是側重農民是一個職業的定義,就像工人從事工業生產因而成為工人那樣,農民因為從事農業生產因而才成為農民,從職業定義上看,農民和工人沒有本質的區別,更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馬克思指出:“自耕農的自由所有權,對小生產來說,在這種生產方式中,耕者不管是一個自由的土地所有者,還是一個隸屬農民,總是獨立地作為孤立的勞動者,同他的家人一起生產自己的生活資料。土地的所有權是這種生產方式充分發展的必要條件,在這里,土地的所有權是個人獨立發展的基礎。它也是農業本身發展的一個必要的過渡階段。”[1]此時的農民階級又是封閉的、落后的。“每一個農戶差不多是自給自足的,都是直接生產自己的大部分消費品,因而他們取得的生活資料多半是靠與自然交換,而不是靠與社會交往。我們這里所說的小農,是指小塊土地的所有者或租佃者―尤其是所有者,這塊土地通常既不大于他以自己全家的力量所能耕種的限度,也不小于足以養活他的家口的限度。因此,這個小農,也如小手工業一樣,是在握有自己的勞動資料這點上不同于現代無產者的一種工人,是一種屬于過去的生產方式的殘余。”[2] 在上述農民內涵中,農民的概念是限于職業屬性的,是指從事農業生產的社會成員。
二、農民概念中的身份屬性是人為的、強加的后果
在西方語匯中,涉及農民的詞匯還有一個詞是peasant。劉文紀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該詞來源于古法語,是由古拉丁語pagus派生,意思是“異教徒、未開化者、墮落者”,帶有強烈的貶義,是對卑賤者的貶稱。在古英語中peasant可作動詞用,意思是“附庸、奴役”,而作名詞時還兼有“流氓、壞蛋”的意思。因而peasant是代表一種低下的身份。因為當時卑賤者大多種田,這個詞就與農業有了聯系。不僅英、法、拉丁語如此,俄語、波蘭語等歐洲語言中農民的詞匯也有類似的特點。與此相對應的另外一個英語詞匯是Farmer,是一個職業的概念,指的是經營農場和農業的人。這個概念與漁民、工匠、商人等職業并列。秦暉主張參照“工商業者”、“手工業者”、“自由職業者”之類的稱呼,把Farmer譯作“農業者”。從語言上考證,Farmer以Farm(耕種土地)為詞根,強調的是職業的含義,農民作為人類分工的結果,首先是體現它的職業屬性。長期以來,中國農民是身份農民而不是職業農民。1958年1月《戶口管理條例》實施后,農民與農村戶口緊密相連,固定為戶口意義上的農民,為農民緊緊貼上了身份上的標簽。農民與“貧窮”、“落后”、“弱勢”劃等號,成為“二等公民”。
三、由身份農民回歸到職業農民是發展現代農業的理性選擇
農業現代化要求農業內部要搞好分工,只有細致的分工才能有更高的效率,因此分工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前提。分工包括人才的分工,要求農民由通才向專才轉變。職業農民的產生和壯大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要求。職業農民包括職業的種地農民、職業的畜牧養殖人、職業的農業經紀人等。在發達國家,與農業現代化發展相對應的農民是職業農民,他們擁有相當規模的土地,用現代化的農業工具從事農業生產,通過農業合作社等方式組織起來進入市場,農業經濟效益比較高,農民收入水平與城市居民沒有太大的區別,甚至有的還高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就發達國家的農民現存境況看,雖然仍留有少數農民,但很明顯,他們的身份意義已經完全被職業意義取代,不再是卑賤的社會地位和不易擺脫的低下身份。目前中國農民素質普遍不高。在城鎮化快速進程中,中國有文化的、年輕的農民大量涌向城市,留在農村的是“993861”(老人、婦女、兒童)部隊,由這些老弱病殘的人搞農業,為中國未來現代農業的發展埋下了深深的隱患。要讓一部分熱愛農業、懂農業的人去經營農業,獲得比較高的農業收入。中國農業現代化要求推動身份農民向職業農民轉化,在發展現代農業,推進農業現代化大背景下,當前培養職業農民十分重要和緊迫。現代農業呼喚“職業農民”,只有建立一支熱愛農業、鐘情農業、精通農業的“職業農民”隊伍,農民小康、農業增效、農村繁榮才有真正的希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