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中小學科學教育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論文摘要 系統科學反映了人類思維科學和認知方法論的無限性、多層次性和綜合性特征。從系統科學研究方法的角度,審視當前中小學科學教育,強調注重形成開放、綜合、可持續的科學教育觀。
歷史和時代的發展充分表明,公民的科學素養已經成為社會進步的基本因素,是國家興旺昌盛的根本。所以從教育的社會功能角度看,提高公民的整體科學素養是中小學科學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但是我國從1992年開始的對公民科學素養的調查顯示,我國公民的科學素養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明顯的差距,并且在一段時間內處在徘徊不前的狀態。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科學教育課程與教法角度來反思,主要存在2個問題:1)靜態的片面的課程觀,即過分強調課程的相對穩定性;2)課程實施基于教師為中心,進行單向的知識傳授,更多強調確定性知識。
科學素養應包括科學知識、科學過程與方法、對科學本質的理解、科學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等方面。這些因素之間相互作用,相互聯系,構成科學教育的立體畫面。雖然自新的課程標準出臺以來,在師生關系、知識與生活經驗聯系、研究性學習等方面的研究與探討日漸豐富起來,但是在科學教育觀念的形成上,仍然停留在個別學科教育研究層面上,對科學的認識、對科學教育的認識、對科學本質的理解,還都缺乏深度。這些都深刻地影響了我國的基礎科學教育。本文基于現代科學研究的中心之一——系統科學研究的思維,對中小學科學教育觀念進行反思,旨在把握中小學科學教育改革的正確方向。
1 系統科學研究與現代科學觀的基本特點
現代科學觀是對基于經典決定論科學思維模式而產生的科學觀的反思,是對科學本質、科學活動和科學知識以及科學方法的哲學性思考,是對科技與社會現實關系、人與自然關系的重新表述。
在經典科學的影響下,科學觀一度籠罩在機械論或二元論的思想下,它過于重視數學和實驗方法在認識世界和創造世界中的作用,認為科學是對客觀事實的真理性反映,與科學“之外”的價值無關,是中立的,由此造成真理與德行、價值與事實、倫理與實際需要的分離。但是從系統科學來看,人類文明的發展是一個多方過程,科學也就是一個多面體,它既遵循科學研究本身的規范,又受到社會環境、文化資源以及研究者自身價值取向等多方面的影響,因而其活動及知識體系中完全的價值中立是不存在的[1]。
系統科學強調研究的對象的開放性。系統科學在突破基于經典科學而形成的觀念時,揚棄其平衡、對稱、封閉的局限。熱力學、相對論、量子力學以及非線性科學的出現,向人們展示了一個開放的遠離平衡態的世界[2]。說揚棄,是因為現代科學觀既強調普適的研究規范,同時也強調個人研究風格,強調決定論與非決定論、精確性與非精確性、必然與偶然的統一。
系統科學注重運用綜合的方法。方法論是對科學認識活動的形式及方式的看法。經典科學觀與機械論哲學息息相關,經典科學所使用的語言是分析的,研究方法上具有因果預測性、線性序列性的特征。現代科學的哲學基礎為有機論,認為整體以及所有其他部分都包含在每一部分當中,提出“完整的整體”的觀點,且并不排斥分析方法,而是包含并超越分析的方法,即應用綜合整體的方法對復雜對象進行研究。因而與信息化時代相對應的思維科學和方法論的形式和內容,必然是系統科學思維和方法論。
2 系統科學教育觀的形成與特點
現代教育觀的形成不僅是現代思潮的產物,更是現代科學觀的教育訴求。科學觀應該體現在科學的基礎教育中,特別是科學課程改革。因為課程改革的目的是實現特定的教育目的,但不管什么樣的教育目的,轉變教育的對象是中心的環節之一。從系統科學研究的特點來看,轉變的對象應該是全面的,不僅僅有學生心靈,也有教師的認識與行為。所以系統科學研究思路為課程改革提供了一種可供選擇的方案,也為認識和解決教育現存問題提供了一種方法論。總體上來說,與系統科學研究特征相對應,教育系統應該也強調系統的開放性、自組織性、創造性,注重課程過程,強調不確定性,重視師生互動。
2.1 系統的科學教育必須是開放的將整體教育作為一個系統來研究是必要的,但正由于這個系統的復雜性,人們在教育研究與教學實踐中常采用分析的方法,即將教育系統分解為多個較為封閉的系統,進而分別分析處理。這種做法與經典科學研究是契合的。但是從系統科學的角度來看,今日主導教育領域的線性的、序列性的、易于量化的秩序系統觀(有清晰的起點和明確的終點)應該向更為復雜的、多元的、不可預測的系統或網絡觀轉變。在遠離平衡態的開放系統中,有序必然會產生,因為這是人類的自組織過程。所以一個系統開放并不可怕,開放不會導致不可避免的亂,相反在一定的條件下,系統在局部乃至全局會自組織成有序結構。現代教育應該提倡這種開放的教育系統觀,將系統的自組織看作系統發展的重要機制。科學教育系統作為教育的一個子系統,同樣也必須是開放的,不僅不能從教育中剝離出來,而且還要與教育系統外的科普、科學研究等有機聯系起來。那種普通教育中教物理的教師不管數學和化學,更不管語數外的情況,從系統教育觀來看是不合適的。同時,科學教育也要走出校園,請科學研究者參與其中,甚至利用網絡的開放特性,將我國的基礎科學教育置于全球的背景之中。 轉貼于 2.2 系統的科學教育允許存在不確定性科學性不等于確定性,從系統科學研究的角度來看,復雜系統即便是處于自組織狀態,個體行為也是有漲落的。所以不可能達到教育的轉變是確定的。首先不確定之一就是教育目的。多元的教育目的是開放的教育系統觀念的內在要求,“和而不同”的教育觀既強調個體的社會性又強調個體的差異性,只不過它在個體的發展要求上,更強調教育個體的整體發展性(即人的全面發展性)。所以系統的科學教育觀不會割裂科學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它不會把個體的科學能力提高置于固定的、先驗的跑道上。相反,科學教育的每一個參與者都是教育的有機組成,教育是主體與客體、課程與人、教師與學生等動態整合的過程。所以在科學教育的效果評估上,要充分考慮到不確定性。
這種不確定性還體現在多元文化的價值趨向,文化霸權和話語霸權的消解。因而要求教育者去搞教育創新(教育成為藝術而不是匠氣十足),去傾聽處于邊緣地帶的聲音,而不是去重復根深蒂固的話語或文化。雖然科學教育的內容有其科學性,但是這是相對確定的,科學課程蘊含的價值意味仍然是多元的,學生對其理解帶有強烈的主體性,教師對其解釋也應具有多重性。特別在是網絡發達的今天,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空前的多,所以在具體的科學課程實施的過程中,信息源是開放的,系統行為具有不確定性,既是參與者的交互行為,也是學生在認識遠離平衡的條件下——表現為干擾、缺點、錯誤、困惑——不斷通過耗散而轉變的過程,確定的知識同偶然的、雜亂無章的、隨機的知識一起對學生的認知結構產生影響,認知結構通過順應或同化達到平衡,通過漲落達到有序。
2.3 系統的科學教育觀念強調交互的教育過程系統在開放的狀態下,系統中的各種元素要形成自組織,必需相互作用。用于師生關系,則主張教師與學生之間處于一種平等互動關系。系統教育觀主張課程應該通過參與者的行動和交互作用形成,課程實施的過程就是自組織和轉變的過程。作為個體的教師是開放的,他不僅對教育系統外是開放的,對學生也要是開放的。所以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教師在調整好與外界的關系同時,也要帶著開放的態度,依據不同的教育對象尋求恰當的教育途徑,將學生帶入對真理的日益深入的理解之中,同時自己也從學生處獲得更多有益教育的信息。作為學生,要通過反思和自組織來促進個體的全面發展。交互性正是對傳統單向傳遞知識的教育過程觀的審視,是對教育活動基本屬性的揭示。
開放的教育、不確定的因素與互動的本質這些都要求科學教育以提高學生科學學習能力水平為己任,并使更多的學生對科學學習產生興趣,這是可持續發展觀念的一種體現。
3 科學學習能力的培養是科學素養自組織的動力
學生的科學素養提高過程是個體在外界的作用下的一個自組織過程,尋找到這種自組織的動力是關鍵。著名理論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費恩曼(Richard P. Feynman)說過:“科學是一種方法,它教導人們:一些事物是怎樣被了解的,什么事情是已知的,現在了解到什么程度,如何對待疑問和不確定性,證據服從什么法則,如何去思考事物,作出判斷,如何區別真偽和表面現象。”所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應該強調科學探究,強調讓學生親歷科學,在體驗中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能力。
探究學習方式的提倡,意在改變傳統單純接受式的被動學習方式。學生不是被動地記憶科學的結論,而是經歷這種結論得到的過程和懂得獲取的方法。科學家對自然現象的認識是透過現象,抽取有關運動的本質,并且合理近似,提煉出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內在的客觀規律的各種“概念”和“定律”來。這個過程是通過探究來完成的,而探究的基本的環節是相通的。在基礎科學教育中,提倡的探究學習方式的主要環節與科學研究的是相互一致的。科學探究強調知識獲取中的體驗,強調過程與方法,所以“做中學”是對我國傳統科學教育的糾偏。
綜上所述,現代科學研究,特別是系統科學研究的思維特征對科學教育的訴求是要開放、綜合與可持續。因而要提高公民的科學素養,就必須注意基礎科學教育的課程改革及其教育方法改進環節。
參考文獻
關鍵詞:中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人文教育;融合;滲透
中國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振奮了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提升了我國的國際地位,促進了國際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同時增強了國民積極向上,全民健身的熱情。中國現在已經步入世界體育大國,但距體育強國的差距還很大,重要原因是我國群眾性體育基礎較差,特別是學校體育不夠發達,體育課堂教學缺少足夠的魅力。
一、目前中學體育課堂教學現狀
中國學校體育課,已經走過百年歷程,在這100多年的風雨中,有彷徨,更多的是探索,現在已成為一門日臻成熟的學科。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不能擺脫應試教育的影響,中小學體育課已成為部分學生思而不樂,樂而不往的場所。中小學體育課,基本擺脫不了傳統的課堂教學,只要學生列隊在操場上,老師下達教學內容,學生那種愉悅溫度就會驟降。中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人文與科學相融合的理念不可或缺,務必加強。
1.中小學生如何看待現在的體育課堂教學體育課是以發展體力,增強體質為主要任務的教育,教學通過參加各項運動是學生極其喜愛的,但學生對體育課不喜歡,調查中發現中小學生不喜歡體育課不單單是態度問題,也不完全是因為學習時間緊張和學習壓力大無暇顧及體育的問題,而是體育變得不自由,由于上體育課的時間、內容和形式都是設計規定好的,教師走進體育課堂,體育變得嚴肅、冷酷了,到課的全體學生圍繞授課的內容在老師監督下逐個進行,在課堂的有限時間內,器材設備也不夠完善,教學安排呆板,使得在體育課中學生不夠盡興。體育課上,教師要求學生不得隨便亂動,不得交頭接耳講話,學生間的交流受到很大限制,學生感到體育課變得孤獨。體育課中大家在學習一個動作,往往數十人的目標成為個人的目標,老師對技能好的同學的高要求,也成了全班同學的自己的要求,這樣體育課變得難度太大了。中小學體育課結束后要進行考試和達標,學生認為體育課就是為了考試和達標,調查中了解到學生并不是不喜歡體育運動,而且還是很熱愛體育運動的,可他們不太喜歡體育課,但他們還盼著體育課,因為體育課畢竟是一門特殊的課程。
2.如何看待中小學生不喜歡體育課的現象國外一份資料顯示,學校學生喜歡體育運動但不喜歡體育課占學生總數的10%左右。看來這個問題不是中國特有的,我們在長春市第七中學進行調查和了解,發現不喜歡體育課的更多一些,我們這里的問題顯得更突出。根據調查發現,學生特別喜歡運動,但就是不喜歡體育課,他們在行為上表現出極大的矛盾,如果是在課外體育活動中他們表現的生龍活虎,一旦進入體育課堂他們就沒精打采,他們把體育和體育課分得特別清楚。中小學生中不喜歡體育課的人數呈上升趨勢,這種怪現象是一個很不好的信號,對我們體育教育工作者來說是個警示。這種現象至少說明了,我們體育課的教育教學中不能做到寓教于樂,嚴重缺失了體育教育的魅力。如果學生不喜歡體育的勢態擴大,那么將來這些人如何用體育來豐富他們的生活,用體育去鍛煉他們的身體,體育學科的價值又如何體現?“群眾體育做大,競技體育做特,體育產業做強,體育教育做優”難以實現。
二、中小學體育教學與人文精神相融合
體育人文精神實質是以全民健身發展為核心,以青少年體質發展為關鍵,以競技體育為目標,通過群眾體育活動,學校體育教育、競技體育的賽事來尋求體育人文精神和人的本性,探索體育人文精神的價值在社會各個領域發展中的作用。體育人文精神是體育運動將以實現以人為本,走向群眾利益為重,關注個體和人類發展的主體層次,突出文化內涵,滿足人的深層要求,體育運動不僅是競技體育參加國家、國際重大賽事的需求,同時也是每個青少年的人性基本需求。中小學體育課更多地融合人文教育,更好地促進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
1.激發教師的積極性,強化人文精神的培養中小學體育課由于受到“三基”教育思想的長期影響,“生物觀”長期主導地位,教育的形式與內容有些簡單化教學與學的關系混淆,教師的教凌駕于學生的學之上,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和創新性的發揮。體育教學中融合、滲透人文精神:首先,建立良好的充滿人性的民主平等的體育教學環境;再者,就是在體育課堂中,教師要把人文關懷融入學生中。教師在愛崗敬業的同時樹立以學生為本、真誠對待學生,尊重理解學生,以身立教,為人師表;改變教學作風,發揚教學民主,因人施教。讓學生能夠親其師、信其道、順其行。“學生對老師的尊重唯一源泉在于教師的德和才。”為此,教師如何獲得淵博的學識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來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任,是擺在教師面前的突出問題,只有從教師本身認識提高、思想改變,豐富自己、科學與人文相融合,才能使體育課上得更好。
2.增加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在長春市第七中學初二體育課堂教學的調研中發現,改變學生不喜歡體育課的現狀要從三個方面入手。(1)將人文精神的觀念融合與滲透在整個體育教學中,在承接以往體育教育傳承“三基”的基礎上,融合人性化、人本化的教育,著力培養中學生的體育素養、體育能力和體育的行為習慣。(2)改進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在教學內容的設置上要針對中學生的特點,為中小學生提供力所能及而且喜聞樂見的運動方法和內容,以開闊學生的體育視野,激發體育興趣,增加其體育課自主參與的熱情。在教學方法上充分體現人文精神,以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為基礎,探索符合中小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在能力鍛煉、情感培養上下功夫,調動中小學生體育課參與的主動性、積極性,體育教師融入學生中。(3)體育教學的評價體系上,評價目的是為了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而不是為了評價而評價。評價的形式應該體現客觀性,不僅是運動能力的評價,還是有體育人文精神的評價,不僅要對學生評價,還要對教師評價,同時參考學生間的相互評價和學生自我評價。只有這樣中學生體育課才能有聲有色。體育課堂才能是中小學生思而樂往的場所。
三、不斷加強體育課堂教學的人文精神
中小學體育課的教育是一門科學,是具有人文科學的基礎特征,是人的活動,是關注人類最根本的健康問題。
1.體育教學是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為主要目的,是把體育和健康教育建立在健康行為理念基礎上開展的體育實踐活動通過體育教學,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識和科學健身方法,培養學生體育興趣,養成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提高學生適應自然環境等各方面的能力,體育教育應向富有人性的方向發展。
2.中小學生由于來自不同文化素質的家庭,家庭教育和養成差別較大為此,學生對體育課的認識也參差不齊,我們體育教育者應加強正面教育和引導,培養學生的積極進取行為,確立正確對待體育課的態度,運用人文精神,提高自強意識、競爭意識、健康意識及文化意識。只有把人文精神融合、滲透到體育課的教學中,才能引領中學生形成正確價值取向,不斷培養學生優良的意志品質,吃苦耐勞與拼搏精神,才能文明其精神、強健其體魄。體育是人類文明的結晶。體育課教學是全面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是在塑造人的身體,完善人的個性,樹立獨立的人格,健全心理,培養良好的意志力等方面,具有獨有的效果。在體育課的教學中,人文精神的缺失現象導致“純生物體育觀”。只有在體育課的教學中融合與滲透人文精神才能確立學生在學校體育課中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人格,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注意因材施教合理評價,使更多學生主動參加體育學習,也使中小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成,并在自己原有基礎上得到發展,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
作者:徐可 單位:吉林體育學院
參考文獻:
【關鍵詞】語文教育;教材;自主學習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中小學語文教學在學生品性培養方面占據重要的位置,當前中小學語文教學只有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才能培養優秀的人才,完成中小學語文教學的素質培養目標。
一、當前中小學語文教學課堂存在不足
(一)學生語文課堂接受度較低
首先,在同一個班級中,由于每個學生的資質以及生活環境不同,因而學習的狀況也是各異的。有的學生個人性格和家庭素質培養教育上面相對重視,課堂上素質培養教育效果就比較突出,而有的學生在平時生活環境中即忽視素質培養教育,造成課堂語文教育難以收獲成果。
其次,學生對待初中語文學習缺乏興趣。很多學生普遍反映初中語文比較枯燥,其主要原因是初中語文知識點較為細碎,且都比較形象直觀,很多語文知識點在一定程度上還表現出較強的理論性,因而略顯枯燥,學生學習積極性下降。例如教材關于公民權利與義務的劃分辨析中,對于初中知識基礎而言就比較難以理解。
(二)教師未能充分展現教材作用
以往的中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對于初中語文教材往往采取照本宣科的方式來進行教育,從而造成了死板、呆滯、枯燥的中小學語文教學課堂,而課堂的素質培養效果也極差。教材沒有能夠靈活運用,老師也沒能夠利用教材與學生實現互動。例如,以往教材提到培育“四有青年”,而教師只能照搬概念,并沒有為學生提供實例作為例證。
(三)學生與老師課堂互動不明顯
初中語文素質培養教育來源于現實實踐,同時高于實踐。課堂教學中需要老師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在學生與老師互動的基礎上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課堂上主動學習,課下積極反思、實踐。
二、提高語文教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措施建議
(一)創造性地分析和使用教材
教材是較為規范的語文教育學習材料,是學科內容的最重要的載體,限定了學習的內容和范圍。廣東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語文教科書在數十年的修訂改進之后,已經擁有了較好的學術水準和公信力,生動直觀、文字精練,為學生提供了規范表達的了科學示例。
首先,教師在上課之前,就必須認真研究教材文本,尋找本節課語文教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尋找教學的切入點和突破口,積極探尋最佳的課堂教學模式,設計好教學步驟。例如在“權利與義務”課堂教學中,教師準備好現實生活中學生貼切的行使權利與履行義務的案例,使學生生動的理解。
(二)創設語文情境,激發學生主動參與
中小學語文教學來源于生活,從學生實際出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讓語文教育從生活中走來,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素質培養教育中,通過動腦、動手、動口,與教學情境、材料以及課件的互動,有目的地將語文教育問題提煉出來,挖掘每個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的每一環節。例如在教材的“逆反心理”教學中,指導學生編排課堂短劇,在娛樂中對學生進行素質培養教育。
(三)倡導自主型學習和研究型學習
在當前的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由教學的主宰者逐漸變為引導者,更多的是在教學普及的任務基礎上給予學生更多開放性的空間,讓他們的思維得以拓展和發散。自主型學習要求教師大膽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去幫助學生學習獨立思考和團隊合作,培養學生的思考品質和性格,習得求是、創新的語文教育學科精神。
指導學生開展研究型學習是新課程所倡導的主要學習方式之一,研究型學習就是在教學過程中由教師創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或提出一個研究問題,讓學生主動地思考、發現,且應在學習過程中培養信息檢索、搜集、分析的能力,為大學階段大量的自主語文學習做鋪墊。在教材的“正確認識自己”學習階段,通過設計以系列問卷等方式引導學生認識自己,培養合理的人生觀、價值觀。
(四)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重視課堂交流
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是很重要的,對于教師來講,要從以下方面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首先,不要讓學生產生壓抑感,平和的氛圍有利于他們提問;其次,教師要設置類似的問題引導學生;第三,在提問的技巧上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引導。總之,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就是讓學生有提問的膽量,有提問的習慣,有提問的技巧。語文教育學領域有許多知識對學生來說是新奇的,很多學生第一次接觸到年那些比較新奇的概念肯定會有很多疑問,學生的這些疑問很大程度上會刺激學生不斷地開拓自己的知識面,讓他們素質培養的積極性越來越高。
(五)有效的課堂教學反思性評價
教師不僅要信賴與教材,還應通過學生的反饋、同伴的互助、專家的指導等形式,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改進自己的教學,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把學生的協調發展作教學有效性的目標,把教學的高效益作衡量教學有效性的標準,讓課堂的有效性成為新課程標準下教學的主旋律。
結論
總之中小學語文教學是一個系統的教學活動過程,本文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學教材,教師素質,等等方面分析如何提高中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效果。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需要教師體現出更高的專業素養和更廣闊的人文關懷,也需要整個教育體系都向前不斷進步和發展。
參考文獻:
[1]袁玉紅.做高效課堂教學的踐行者[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1(07)
[2]王瑞雪.落實“高效課堂教學”的三個基本要素[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2011(04)
一、評價的指導思想
1.指向學校教學管理
中小學課堂有效教學評價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落實新課程標準、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益的基本要求。課堂有效教學評價要在正確的教育評價理念的指導下,根據課堂教學的目標和任務,通過制定相應的指標和標準,運用科學的方法收集信息,對課堂教學的有效程度和教師個體的工作質量進行各方面評價,逐步建立健全中小學課堂有效教學形成性和發展性評價的長效機制,為學校提供更為科學的教學管理手段。
2.指向師生共同發展
通過中小學課堂有效教學評價的實施,引導廣大中小學教師積極探索科學可行的課堂有效教學,努力遵循課堂教學活動過程的客觀規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從而實現特定的課堂教學目標,促使學生素質的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全面、客觀、真實的評價,有利于落實“以學定教”的理念,促進課堂教學改革;有利于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促進學生的進步與發展;有利于通過反思提升教學品位,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二、評價的基本原則
1.導向性原則
中小學課堂有效教學評價,要引導學校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的作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體現中小學新課程改革精神,反映課堂教學的價值取向和客觀規律的要求;通過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及評價結果的使用,給中小學課堂有效教學正確的導向。
2.過程性原則
中小學課堂有效教學評價,要重視教學過程的評價,充分發揮評價在教學過程中的激勵和導向作用,注重評價學生的認知過程、探究過程和努力過程;關注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經歷與體驗,關注學生在這些經歷中的個性化表現;評價的結果通過各種形式記入學生的成長檔案,促使學生重視學習過程。
3.有效性原則
中小學課堂有效教學評價,要在最大程度上追求評價標準的有效性。評價標準要突出:在時空上體現高效率,即花最少的時間取得最大的效果;在成果上體現高效益,即教學結果能使學生有較多的收獲;在關系上體現高效應,即通過教學在師生之間的心理、人格、思維、情感等方面能產生高效應。
4.發展性原則
中小學課堂有效教學評價,要將核心功能定位在促進學生作為完整人的發展上,關注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檢查教學是否使學生取得了預期的、應有的進步和發展;要促使學生在“三維目標”領域的充分發展,包括學生認知與人格的發展、智慧的發展、生成性的發展、面向未來的發展;還要關注教師教學效能的有效發展,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三、評價的指標要素
1.課堂環境
有效教學要求課堂的物理環境和人文環境都具有支持性,要重視課堂的常規和程序、具體環境的安排、學生行為規范和要求的制定,以及民主、和諧、自由、安全的教學氛圍的營造。
(1)精心布置環境。課堂的桌椅排放和教學設備安置要體現學習的方便性和有利于物品資源的利用,設計和布置與教學主題相關的課堂場景。
(2)營造學習氛圍。要以學生為主體,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親切、和藹、友善地面對學生,建立師生間、生生間和諧的互動關系;注意激發與維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有選擇暢所欲言、充分表現和張揚個性、體驗成功;鼓勵學生大膽設想、質疑,允許學生冒險、犯錯誤,不會因錯誤而受到責罵或譏諷。
2.目標設定
有效教學要求以設計適切的目標為落腳點,提倡以目標為導向展開教學,堅持基礎性目標與發展性目標的協調統一,用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全面發展;目標設計要符合學生實際、分層、具體、可察、可測。
(1)明晰教學目標。根據新課程標準,理清學年、單元、課時目標的層級關系,準確定位;設計具體明確的課時目標,并以可觀察、可測量的方式加以陳述。
(2)融合三維目標。要以落實顯性目標“知識與技能”為主線,夯實基礎,挖掘、滲透隱性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并充分體現在學習探究的知識形成過程和有效學習方法運用的“過程與方法”之中。
(3)優化教學目標。要體現基礎性目標與發展性目標的有機統一;教學目標設定學生要參與;教學目標要有挑戰性;教學目標要有生成性;教學目標要問題化。
3.教學內容
有效教學要求在圍繞目標認真研究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準確進行教學內容的定位,把握教學內容的整體結構,建立不同內容間的有機聯系,努力將教學內容情境化、生活化,靈活使用教材,積極開發和利用學習資源。
(1)內容適合目標。要根據學科課程標準、圍繞課時教學目標來組織教學材料,保證教學材料與教學目標的適切性,落實有利于達成目標的主要內容。
(2)內化教學內容。要明確教材編寫意圖,力求把“課標”信息、教材信息、資源信息轉化為自己的信息;要回顧先前教學內容的實踐經驗,進行選擇借鑒。
(3)定位教學要點。要找準教學內容的重難點,知識的生成點,培養的技能點,情趣的激發點,滲透的育人點,合作的討論點等。
(4)拓展教材資源。要堅持“用教材教”,開發和利用多樣化的教材資源,并以教學內容的重點為線索,延伸、拓展學習資源,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創造條件。
4.教學過程
有效教學要求關注與課堂教學發生關聯的全過程,通過優化學生參與、科學組織、啟發引領、動態生成、精致講練、即時評價等教學過程,有效展示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思維發展過程、知識應用過程、認知和情感態度形成過程。
(1)學生參與過程。要創設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情境,把教學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系起來,鼓勵學生親歷活動,參與實踐,獨立思考,討論交流,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和進行高級思維活動的機會;關注學生參與的廣度、深度和自覺度。
(2)科學組織過程。要建立合理的課堂規則和程序,有條不紊地安排教學和學習活動,保證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時間;學習組織管理要有利于提供學生高效學習所需的一切幫助,適時處理教學中出現的突發問題,使教學按照教學計劃設定的方向順利進行。
(3)啟發引領過程。不把“結論”直接拋給學生,而是通過展示和分析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思維過程、改變現實的創造過程等活動,啟發、引領學生向結論靠近;強調學生要經過一系列的質疑、判斷、比較、選擇,以及相應的分析、綜合、概括等認知活動,最終獲得“結論”。
(4)動態生成過程。要根據課堂學情的變化,隨機調整教學的程序,減少教學的環節,學習目標可在生成中隨機升降,學習重點可在生成中調適,探究的主題可在生成中替換,充分開發和利用生成資源,使教學取得最佳的效果。
(5)精致講練過程。要在精講中用少而精的語言,抓住中心,揭示教材中的內在規律和本質特征,以講促思,以講解惑,講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學習方法等;要在精練中向學生提供精心設計的練習,要有目的性、層次性、遞進性、探究性、典型性和綜合性,使學生在精致講練中提升學習效果。
(6)即時評價過程。要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及取得的成果作為評價對象,評價學生觀察、實驗、討論、調查、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等活動的質量和行為表現,以及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興趣、好奇心、投入程度、合作態度、意志力和探索精神等,尤其是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獨特的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5.學習方式
有效教學要求重視策略的教學,使學生在掌握知識與技能的同時,掌握學習策略,逐漸形成學習能力,學會學習;并力求形成“五變”:一變“在聽中學”為“在‘做’或‘玩’中學”;二變“被動地學”為“主動而自主地學”;三變“單一個體地學”為“獨立自主與合作交流結合地學”;四變“機械模仿地學”為“探究創新地學”;五變“只向書本學”為“在多情境、多媒體的體驗中學”,追求一種開放的、互動的、動態的、多元的學習方式。
(1)指導自主學習。要讓學生在參與確定學習目標的過程中,實現自我引導的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確保學習有內部動力的支持,實現自我驅動的學習;幫助學生掌握各種學習策略,如讓學生先識后記,學會組塊;引導學生把新舊知識聯系起來,學會精加工;教學生如何把知識組織起來,學會構建圖式等。
(2)組織合作學習。要激發學生在實現學習目標過程中相互幫助;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和任務,精心組織活動,為合作學習提供機會;有效設計學生之間面對面的互動,引導學生負責地承擔共同任務中的個人責任,并努力促使小組其他成員履行自己的職責;促使小組成員相互尊重與信任,有效地解決沖突,實現共同發展。
(3)鼓勵探究學習。要善于創設問題情境,并將現實生活的真實問題引入課堂,樹立“問題意識”,激發學生進行探究的興趣;鼓勵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生活實踐與經驗,質疑他人的知識與觀點,探究知識的個人意義,使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元認知;與學生共同探究新知,讓學生敢于提問與猜想,讓思維求變、求異、求新,支持并指導學生在創新思維中學習。
6.學習效果
有效教學要求真正落實“以學論教”的現代課堂教學評價理念,一方面要重點關注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情緒狀態和交往狀態,看學生能否學得輕松、自如;另一方面要重視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思維狀態和目標達成狀態,看學生是否學會、會學,追求四種狀態的和諧統一。
(1)交往情緒良好。始終以飽滿的熱情投入教與學,平等交流、互動合作有效,注意對學生學習情緒的激勵,促使學生的注意力、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得以提升,能把教材之情、學生之情、教師之情交融,形成教學活動的動力,課堂充滿快樂體驗。
(2)學生思維激活。善于創設思維情景,激活學生思維狀態,對學生認知形成積極正面的干預,注重從質量的角度對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方法和技巧予以指點,要求學生用有意義的方式來思考和運用學習材料,學會反思,提倡學生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和作出解答,并巧妙的點撥、引導和訓練學生的思維。
(3)學習目標達成。通過課堂聽學生答問,查學生練習,看學生操作等途徑,獲取學生真正理解、掌握、運用知識的程度和判定學生獲得基本技能的實際水平;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收獲和提高;認知、過程、體驗的目標達成率高,教學相長,共促發展。(見表1)
四、評價的主要策略
1.倡導自評與他評相結合
有效教學評價在突出教師自評的同時,重視和發揮學校領導、同行、學生和家長的評價作用,從而使教師能夠通過更多的渠道獲得教學情況的反饋信息。各類學校的課堂教學評價應該是被評價者、評價者與評價細則設計者共同參與的研究或探究活動,評價細則的設計者應當廣泛聽取被評價者與評價者的意見,不斷規范教學評價工作,評價者與被評價者之間應形成友好、民主的評價關系,以真正實現有效地對教師的發展過程進行監控和指導的目的。
2.注重過程與結果相結合
有效教學評價不能僅僅局限于對學生學業成績和學習結果的單一評價,而是要將學生的學習活動以及在教學活動中的各種表現作為評價他們學習情況和進行整體性評價的依據,評價不但應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始終,而且應把課程、教學和評價進行整合,使之融為一體,貫穿于教學活動之中。要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對教師備教材、備學生、備課標、備學法指導等方面進行有效的評判,還應評價教師的課后總結,達到優化課堂教學過程的目標。同時,也對課堂教學結構進行有效的評價,從教法的總體構想、學法指導的滲透、教學的每個環節和教學組織調控等方面來進行評價。
3.堅持定性與定量相結合
有效教學評價既要看到定量分析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即對評價對象的表現作出數量上的描述和判斷,具有具體、區分度好的特點,又要看到定量評價的缺陷和不足,過于量化的評價,會忽視隱藏于教學內部的規律性,如教學活動十分復雜,且有模糊性,存在許多難以量化的因素。因此,對復雜的課堂教學現象適當進行定性分析,比單純的定量描述更能恰當反映實際情況。定性評價可以以問題為中心來進行,在每一問題下,可設立若干小問題,這里的問題都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的。在評價中可以根據評價標準進行觀察、記錄和分析,也可以根據課堂變化情況記錄和分析標準之外出現的問題,這樣作出的評價會更有針對性和說服力。
關鍵詞:小學科學;生物部分;初中課程;銜接
受教育觀念以及教學方法的影響,課程理論的研究一直忽略了內在聯系以及整體性,尤其是九年義務教育初中與小學的課程銜接明顯存在很大問題。在新課改實施后,對于這方面的突破有了很大的改善,同時也對全日制教育科學和生物課程的銜接有了新的認識。
一、小學科學與初中生物的結構特點
在新課標改革以來,小學課程逐漸以綜合性課程為主,而初中課程更注重綜合與分科的銜接力度。在這個過程中,整體是將各種類型的課程按照橫向組織的方式,從不同的學科、課程中相互整合,進而推動整體效應。一貫是根據各種學科以及縱向結構,強調課程順序性與連續性。小學科學和初中生物在課程安排中,既相互獨立,又相互影響,從而在循環中不斷強化、加深、鞏固、拓展,在呈現出一定的梯度的同時,讓其有效開展。
在教學課程安排中,小學科學與初中生物在教學理念上存在很多共同點,主要包括:面向學生,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進行探究性學習等。在面向學生的同時,不僅要為學生提供對應的指導,更要根據學生的需求與發展進行教學;不僅要結合學生的天資、性別、興趣、生活環境、民族、地區差異、文化背景,還必須根據教學、教材、課程安排的靈活性,從根本上幫助學生發展。
二、提高科學課程中小學銜接力度的策略
1.基于小學科學的策略
為了保障中小學的銜接力度,可以先從生物學的角度出發,正確看待小學科學教材內容,從而擺脫從最愛到最怕的變化,在引導學生對科學進行探究的同時,更好地為生物教學打下基礎。在小學科學課程學習中,老師必須關注學習興趣的“可持續培養”,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學習興趣。在成功中激發學習興趣,不僅是收獲知識,同時也是收獲成功的喜悅。此時,老師可以對個人成功原因進行分析,例如,敢于探究、善于思考等,通過鼓勵學生探究,進而得到更好的成果。對于失敗,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很多老師都存在兩個誤區:一是不夠注重教育,二是策略偏頗,將上一次失敗的原因歸結成下一次失敗的原因。這樣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讓學生自暴自棄,喪失學習信心。
例如,在《一天的食物》中,主要由一天的食物與食物分類構成。作為一個單元的初始課程,必須明確教學目標與內容,在這個章節教學中,老師可以通過開展這兩個活動,讓前者為后者準備,后者鞏固前者;再將教材分類作為教學內容的鞏固點。對于教學中學生可能遇到的問題,老師應該用層次化的觀念正確看待學生的差距。通過尋找學生的閃光點,對學生的優點與進步進行鼓勵,對于一直停滯不前的學生,則從性格特點以及學習特征方面進行正面鼓勵,切忌嘲諷、挖苦,從而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在原有基礎上進步,為小學科學與初中生物的銜接打下良好的基礎。
2.基于初中生物的教學策略
對于初中生物教學,為了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必須根據小學科學的特色,營造寬容和諧的學習氛圍,在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工作的同時,用各種方式給學生進行精神或者心理上的鼓舞,在開拓學生思維的同時,讓探究熱情逐漸增加。為了達到這種教學效果,在教學中,老師必須熟悉小學科學知識,通過主動探索的方式,鞏固已有知識,將新舊知識進行結合,從而提高學生對生物的學習熱情,激發探究的求知欲望。
為了保障小學科學與初中生物的銜接要求,在教學中可以適當增加演示實驗,在親身參與的過程中,讓小學科學更加貼近生物;在小組討論以及多媒體應用中,讓學生主動對相關問題進行探討,從而培養起良好的探究與創新精神,為可持續學習打下基礎。
小學科學作為一門系統、復雜的學科,不僅涵蓋了初中生物內容,還包括初中物理與化學。和生物銜接中,為了保障銜接力度,讓學生對初中生物學習不再感到陌生,在小學科學學習中,必須對小學科學與初中生物的結構特點進行教學探究;通過分析兩者之間的特點,讓學生不斷培養科學興趣、創新精神與實驗能力,從而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為其他科目的學習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董志娟.讓小學科學命題精彩紛呈:關于小學科學命題策略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3(18).
關鍵詞: 初中物理 小學科學 教學銜接
對于物理這門學科來說,小學科學是啟蒙課程,初中物理是入門課程,兩者存在相互依靠、前后延續的關系。小學科學課應著重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濃厚興趣,為學生順利進入初中物理學習在心理上和知識儲備上打下堅實的基礎。初中物理教學應借助小學生已經具有的物理常識和基礎進行。因此,初中物理與小學科學的銜接很重要。如何把小學時期所學的科學知識轉化為學習初中物理知識的基礎,把它們有機銜接起來,對初中物理教學極重要。把初中物理教學與小學科學教學有機地銜接起來,構建一個科學、完整的教育系統,就可以提高教與學的效率,避免學生進入中學后的物理學習的不適應,使學生在小學形成的科學素養、探究興趣順利地轉化為初中物理學習中的科學探究能力。學生從順暢的過渡中更輕松地學到物理知識,并學以致用,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初中物理與小學科學教學方法、學習方法的銜接
小學科學學習主要以探究為核心,向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讓他們像科學家那樣在科學探究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科學的樂趣,增強科學探究能力。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強調:“在小學階段,對科學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過高,必須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由扶到放,逐步培養。”或許是小學教師在探究教學時過于包辦探究思路,只“扶”不“放”,導致學生缺乏獨立探究簡單問題的能力。多數學生還不具備運用科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面對一般探究性問題時不知所措,思維受阻。初中物理教學則力圖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逐步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科學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如果把小學科學中培養的觀察能力、描述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順利過渡到初中階段要求的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及分析和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二、初中物理和小學科學課程標準的銜接
初中物理課程和小學科學課程在基本理念上明顯地表現出一致性,其核心理念包括:要面向全體學生;促進科學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倡導探究性學習,促進科學素養的形成與發展。科學素養是指參加社會生活、經濟活動、生產實踐和個人決策所需的科學概念和科學探究能力。小學科學課程側重于培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求知欲,體驗科學活動的過程和方法,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發展進步的關系;初中物理課程側重于對科學的本質及形成科學的態度和價值觀的理解,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關系,倡導探究性學習。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近年來,隨著我國中小學科學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探究式學習的理念越來越受到重視。兩門學科的課程標準都把它作為課程內容之一,并把它作為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明確提出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在活動中以自己的親身體驗理解科學的本質和精神,突破以往以系統地傳授知識為中心的觀念,將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讓學生經歷和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已經成為小學科學和中學物理課程的重要目標。研究科學課與物理課課程標準,明確小學三年級學生經過四年的科學學習之后,應該或可能達到的程度,對指導初二年級物理教學有重要意義。
三、初中物理與小學科學課本知識的銜接
科學課的科學知識分為生命世界、物質世界、地球與宇宙三個方面,其中物質世界與初中物理聯系緊密。小學科學課的物質世界部分從內容上來說是初中物理的基礎,學生升入初中后對物理學科的興趣與小學科學課程的教學密切相關。但由于多數情況下初中和小學是分開辦學,教師缺乏溝通的平臺,導致物理課的教學與科學課的教學相互脫節。中學物理教學和小學科學教學應該是一個具有整體性、系統性的工作,我們應研究初中物理與小學科學在內容和科學思想上有哪些銜接點,思考如何利用學生在科學課中已形成的初步概念,通過同化與順應,建立科學的物理知識體系。
四、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銜接
關鍵詞:中小學;教育科研;校本研究
中圖分類號:G40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4289(2013)10-0028-03
課程教學改革,作為基礎教育改革的核心環節,伴隨中小學教師走過了十余年的試驗歷程。同時,伴隨中小學教師經歷這一歷程的,還有三個出現頻率相當高的關鍵詞:校本研究、課堂教學有效性、教師專業發展。華東師大鐘啟泉教授對這一改革歷程的概括是:“我國的基礎教育改革貫穿著這樣一個清晰的邏輯:教育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程改革;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堂教學;課堂教學的核心環節是教師的專業發展。‘有效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的研究,集中地體系了這個邏輯。”[1]鐘教授雖然沒有提“校本研究”一詞,但是他所提及的“有效教學”的實踐研究,從課改的實情和實效看,以校為本的教育教學研究,一直都自覺或不自覺地擔負著“課堂教學有效性”和“教師專業素質提升”的研究重任,也就是說,“有效教學”的實踐研究,非“校本研究”不能真正完成。
中小學教育科研,經過課程教學改革的洗禮,能否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首要的問題必須思考其在研究目的、研究功能、研究方法、成果形式、評價標準等方面的特殊性,明確中小學教育科研的合理定位。“校本研究”從“教師即研究者”思潮誕生,逐步演化,進化而成一種以教師為研究主體的教育研究方法,歷經半個世紀后,被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推到空前的高度。行政層面有“以校為本教研制度建設”的種種規定而自上而下地加以貫徹,基層學校展開了大量的具體實踐。這種現實的存在,很自然地引發人們思考:中小學教育科研究竟應該采用什么樣的研究范式,采取什么樣的研究形式和方法,也即中小學教育科研該如何定位,如何使我們中小學教育科研真正成為“有質量的教育科研,是求真務實、對教育改革發展有用的科研,是基礎研究、政策研究和實踐研究協調發展的科研,是立足中國與面向世界相結合的科研,是產生創新成果與培養創新人才的科研”。對此,我們反復思考,認為中小學教育科研應以校本研究為基本定位,其主要緣由分述如下:
一、校本研究具有溝通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理性教育實踐活動特性
校本研究的積極倡導者斯騰豪斯曾強調指出:“如果沒有得到教師這一方面對研究成果的檢驗,那么就很難看到如何能夠改進教學,或如何能夠滿足課程規劃。如果教學要得到重大改進,就必須形成一種可以使教師接受的,并有助于教學研究的傳統。”我國在課程改革試驗發展過程中漸漸形成的校本研究概念,雖然研究對象擴大,但其基本內涵一致,比較一致的看法是:“以學校所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學校發展的實際需要為選題范圍,以學校教師為研究的專業力量,通過一定的研究程序得出研究成果,并將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實際狀況改變的研究活動”[2]。這既表達了我國課改對校本研究內涵的繼承與發展,更表明校本研究的基本要素和作為一種研究方法的要義,諸如“研究程序”的提出。基于以上認識,我們能否做出這樣的思辨:基于學校、在學校中、為了學校發展的校本研究,是指在教育科學理論的指導下,研究學校教育教學領域中發生的現象和問題,是廣大中小學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科學研究和開發,是對中小學教育規律的探索和把握。換句話來說,校本研究就是建立科學教育教學理論與教育教學實踐血肉聯系的一系列試驗行動。
教育科學理論揭示的是教育現象的一般本質和規律,因而可以指導教育實踐。但是,從理論到實踐,需要一個中間環節,即創造性地運用理論的環節,這一環節也是一個研究的環節,是一個理論聯系實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過程,解決如何把教育理論運用于具體的教育情境的問題。面對自身的教育教學行為,以及這種行為背后所依據的東西,進行考察和反思,以求使科學的教育逐漸內化為自身素質滲透到教學常態中,改變那些“非理性”、“無意識”的教學常態,使自己的教育行為由自發走向自覺。可見,中小學教育科研活動實質是一種理性的教育實踐活動,其最大的目的和功效應當是把科學理論引入教育教學實踐,提升教師的教育管理理念,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水平和能力,進而改進教育教學實踐[3]14。中小學教育科研是一種理性的教育實踐活動的實質特性,說明中小學教育科研應以校本研究為基本的范式和方式。
再考察作為中小學教育科研主體的各學科教師工作實景,以及從社會分工的角度看,中小學教師工作、生活在教育教學第一線,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完成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為此,中小學教師所進行的教育科研活動,既沒必要也鮮有可能探索具有普遍共性的未知領域,提示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新規律,在宏觀上為教育改革與發展提供科學理論依據。中小學教育科研側重于教育經驗的概括、提煉和升華。目前,許多有志之士已經認識到,中小學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師素質,培養科研型教師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也是提高學校聲譽,形成名校、名師、名校長、使學校具有生命力、創造力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3]14。這種基礎教育生態的客觀規定性,也明確昭示,只有校本研究,方可承載提高教師素質,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促進教育質量均衡發展,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科研功效。
二、校本研究具有創生科研型中小學孵化器的作用
校本研究的三個核心要素是:教師個人的自我反思、教師團隊的同伴互助、專業研究人員的專業引領。這三個要素三位一體,構成校本研究的三種基本力量和行為方式。這三種基本力量沿著這三種行為方式不斷前行,不斷地發展,催生了眾多研究型教師群體構成的科研型學校。崇州市蜀南小學自2003年進入新課程改革試驗以來,持之以恒地抓住和實施校本研究。第一步把研究對象直指課堂,創生并形成“五環節”校本研究模式:“案例學課——自主備課——互動說課——抽簽上課——案例評課”,并將其作為構建校本學習研究體系的載體,為校本研究的實踐提供了操作平臺,支撐教師的專業發展和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他們試驗得出的五條結論是:促進了教師理論學習的實效,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促進了教師研究能力和研究意識的形成,創生教師的思想;促進了教師專業發展和職業生活方式的改變,成就了教師的職業幸福;教師由“經驗狀態”進入到日常“反思狀態”,形成了開放的心態;促進了學校的發展,提升了學校的辦學品質。在此研究實踐的基礎上,蜀南小學將原來針對課堂的研究“五環節”,演進為“學、培、做、研、評”為一體的“五環節”校本研究,論證形成了“‘五環’校本研修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實踐研究”課題方案,并被立項為2011年成都市教育局教育科研規劃課題,目前該課題的研究正在深入實施之中。蜀南小學經過校本研究實踐,由一所合并而來的城郊小學,逐步成長為崇州教育科研先進學校、四川省、成都市校本研究基地學校。學校現已發展為有近3000名師生的崇州市一流小學,教育質量在崇州市小學中名列前茅。
一些較為薄弱的學校,究其原因是校本研究的薄弱。首先,巨大的外在壓力成為教師投身校本教研的阻力。一方面,現有的教育評價體系和學生家長對教師的評價過于重視學生的學業發展指標,過于強調學生和班級教學成績,分數仍然是教學成果的主要參照物,這使得教師不得不圍繞此指標而奔波。另一方面,中小學教師的工作量很重,據調查,有一些學校的教師工作量達到每周20課時以上,有的還兼任班主任工作,教師沒有時間進行系統學習、備課和研討。在諸多壓力下生存的教師,不可能有足夠的興趣、熱情與精力參與到校本研究中去,致使教師參加校本研究的內驅力不足。其次,教師缺乏進行研究的能力。在傳統的教師培養和培訓體系中,教師只是知識的接收者和旁觀者,而不是參與者。教育者關注的是如何讓教師成為好的“教書匠”,而缺乏對教師的教育教學研究能力的培養。因此,許多教師即便有參加校本研究的意愿,有專業發展的需求,也不清楚如何去做。
類似的問題在部分學校都存在,解決該問題需要多方面努力。就研究工作而言,如果我們的學校都能夠充分認識校本研究的意義,把握其要點,把日常的教研活動向著校本研究的要求提升,學校的教育科研便會走出困境,取得成效。
三、校本研究具有適合中小學教師團隊與個體進行科研的程序和方法
目前,很多參與課題研究的中小學教師像研究自然科學那樣研究教育問題,在教育科研方法上極力“專業化”,采用實驗的方法,對教育現象進行系統的觀察、統計和分析,然后歸納抽象出一般性的原理和技術;試圖發展并推廣所獲得的實證性的教育教學知識,把自己感受性的東西(實踐和經驗)不科學地升華為某種方法理論,并一廂情愿地要在更大范圍內推廣研究成果。但更多時候,這些方法或“理論”屬于經驗的范疇,還不能上升到理論的高度。
作為一種理性的教育實踐活動,中小學教師的教育研究與日常教育教學緊緊地結合在一起,更多地表現為一種校本研究,或者稱作“做中學”式的研究。教師將自己作為“研究者”,在工作中研究,達到研究好工作的目的。校本研究具有適合廣大中小學教師運用的特點。
首先,不同地區、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學校,遵循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規律,經過探索與實踐,可以總結提煉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校本研究程序框架。歸納起來,校本研究程序比較典型的是:學習理解實踐反思確定問題制定計劃試驗探索考察過程、結果再反思[4]。教師團隊或教師個體,扎實走完每一道程序,既經歷了研究,也完成了某個特定問題研究過程,獲得了解決某個問題的結論或結果,為該問題研究的深化或相關問題的研究打下基礎。由此,校本研究使教師日常工作、改革、科研同步動作,能夠將教學與研究有機地統一起來,為中小學教師進行教育科研提供得天獨厚的條件。
其次,按照校本研究的基本程序進行研究,啟發教師尋求與使用適合的研究方法,使之不斷積累“點”的成果。隨著校本研究程序的循環往復演進,點的成果連成線,推引教師向著自己理想的教育教學邁進。校本研究的程序和方法循環演進,其實質就是教師團隊或教師個體反省的行動或行動的反省。
再次,校本研究實施過程中,教師團隊或教師個體反省的行動,或者說行動的反省,類似大家熟知的行動研究。校本研究方法就是“學—做—研”合一的方法。這種研究既具有合理的研究行動邏輯,又具有教育教學規律的創生邏輯。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試驗主義”的研究主張一樣,“行動生困難困難生疑問疑問生假設假設生試驗試驗生斷語斷語又生行動”。我們常說教師教育教學工作應有研究的意識,這種意識具體是什么?我們很難道明。其實陶行知先生的“六生”說,就是研究意識的生命和具體表現形態。這也是我們的老師能夠做,而且完全做得到的事情。
中小學教育科研的校本研究定位,有利于喚醒教師的研究行動,也有利于改變目前研究成果出現的“復制+粘貼”現象,以及課題研究重立項,輕過程,書面材料在成果鑒定中處于核心地位的尷尬局面。
參考文獻:
[1]鐘啟泉.“有效教學”研究的價值[J].教育研究,2007,(6):31.
[2]鄭金洲.校本研究指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8.
[3]竇才,王賀蘭.論中小學教育科研的合理定位[J].河北教育,2004,(Z1).
關鍵詞: 科學教育 小學數學 指導性作用
科學教育,即STS(Science,Technology,Society)教育,最早起源于美國高等學校,后隨著STS教育在西方國家高校的推行,STS教育開始逐步進入中小學課堂,并被作為教育的新方向[1]。進入21世紀后,我國基礎教育改革中,將科學教育作為重要的理念之一,在教育改革過程中加以推進和落實。對科學教育,一般認為科學教育是一種通過現代科學技術知識及其社會價值的教學,讓學生掌握科學概念,學會科學方法,培養科學態度,且懂得如何面對現實中的科學與社會有關問題做出明智抉擇,以培養科學技術專業人才,提高全面科學素養為目的的教育活動。
國務院頒發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提出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目標之一,就是要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而科學教育的內涵與“科學”內涵的理解緊密相關,其目的正是通過提高科學素養,實現科學知識與技能、科學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全面科學教育目標。因此,科學教育是現代教學的新方向,是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徑之一。
一、當前小學數學課程的科學局限性
在當前的小學教育中,由于傳統模式的影響還未能適應社會發展帶來的改變,將科學教育的理念融入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無疑將有重要的指導作用。長期以來,數學課堂教學存在一個嚴重問題,即只注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教”與“學”,而忽視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學習,從而導致學生自主學習空間萎縮。表現為:教師權威高于一切,對學生要求太嚴太死:課堂氣氛緊張、沉悶,缺乏應有活力:形成上課―做題,單方面的傳授鏈,違背“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原則。長此以往,學生在學習上依賴性增強,缺乏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導致厭學情緒,致使學習效率降低。雖然現今多媒體、網絡已經普遍應用于數學教學過程中,也收到一定的教學效果,但是這一手段未能真正解決教學過程中的自主意識培養問題,僅僅是拓展教學的時間和空間,仍然未能有效地解決數學的科學教育融合問題。
二、科學教育對小學數學課程的指導性作用
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學生能夠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觀察、分析現實社會,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初中數學教育同樣是以素質教育為依托,重點培養學生的獨立思維模式,而不是表面意義上的解決數學難題的能力。而科學教育是要教育學生如何處理科學與社會問題,讓學生具有在今后擇業所必需的科學技術基礎與繼續學習科學所必備的理論基礎的教育。
科學教育和小學數學教學其教育的本質是相同的,都是通過系統教育,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小學數學不能僅僅是停留在數學問題解決的基礎上,而應該是融入到社會大環境中,成為小學學生認識和觀察社會規律的重要手段和工具。這就賦予小學數學教學的社會性,其和科學教育的融合成為一種必然。正是基于這一點小學數學的新教材十分重視學科綜合,數學幾乎已與所有學科都開始結合,而與科學的綜合,更是既有面的擴張又有點的突破。科學教育理念無疑是對傳統數學教育的一種顛覆性認識,突破小學數學教育的局限性,為教學的方式和手段提出更高要求,也促進科學技術等和教育過程的充分結合。
三、科學教育為小學數學課程提供了新的教學方向
科學教育是將科學知識、科學思想、科學方法、科學精神作為整體體系,因此必須注重小學數學的基礎性作用,讓數學思維的培養成為科學素養養成教育的一部分。
數學思想的培養,是在學科中注入嶄新的科學思想觀念和教學策略。數學的研究對象是現實世界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隨著數學自身的進展,其“數量”和“空間”都超出原有的意義。數量從實數擴展到復數,空間也不再僅指歐氏空間,包括三維空間或多維空間。但是隨著數學的高度抽象,它的應用卻越來越廣泛,數學表現出科學和技術的雙重特性。因此,在小學數學學科中進行數學思想滲透也是數學教學法的目標。
寓科學教育于數學課堂中,豐富數學課堂,加強科學技術的普及,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當然,青少年科學教育并非僅僅是知識傳授、經驗積累、理性認識的過程,小學數學教師的任務就是為每個學生自由和諧、生動活潑地全面發展創造優異的科學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關鍵詞:教育游戲;小學科學;融入策略
教育游戲的優勢是直觀、生動,容易激l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合理運用教育游戲,不僅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還能夠活躍課堂氛圍,促使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互動。教育游戲是非常有效的教學手段,在當代小學科學教學中,應該得到更加合理的應用,以及更加廣泛的普及。
一、教育游戲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融入策略
游戲時應注重以下幾點原則:
1.科學性原則
整個游戲過程雖然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點,但應不斷結合更多的科學知識和文化內容。學生完成了游戲任務,雖然可以獲得一定的獎勵,但游戲結果一定要以提高學生的個人能力為主。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個人能力和目標意識,確保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提高。
2.游戲簡單化原則
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限,教師在為學生分配游戲任務的過程中,應結合學生的學習狀況以及學習特點,避免因過重的任務讓學生對游戲產生厭煩,或不配合教師完成游戲過程。教師應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避免制定高難度游戲項目。游戲內容應適合學生年齡段的操作水平,以簡單高效為學習目標,確保學生能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更多的科學知識。尤其是教師應全程指導,以免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受到傷害。
3.針對性原則
教師通過之前的教學狀況,對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學習能力有了初步的了解。所以,在制定游戲任務的過程中,應結合學生的學習現狀,為不同小組分配設定的任務,確保學生完成任務的同時,也使得個人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有所提高。這種教學方法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最短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科學知識,緩解教師的教學壓力,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二、教育游戲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應用的具體設計
1.分析教學目的
隨著這些年對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實踐,加強對小學科學教育問題的重視,是學校教學能力提高的最基礎體現。有針對性的開展小學科學教育課程,讓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學習科學知識,不斷提高個人精神素養,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教師所提出的問題應具有一定的考核能力,并符合學生的學習近況和回答水平。為進一步展現科學教育的研究成果,教師可以以游戲的方式開展教育課程,比如:學生在學習《校園里的植物》的課程內容時,為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教師引領學生到山林中進行參觀,并讓學生發揮想象,盡可能的記憶觀察到的植物,在娛樂的同時了解更多的植物類型。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教師一一為學生講解植物名稱以及與植物相關的知識,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學生了解不同植物名稱以后,教師給出不同的圖片,讓學生猜植物的名稱,強化學生對植物名稱的記憶。
2.教學對象分析
由于學生的接受能力有限,教師在開展相關教學課程的過程中,應合理的設計教學方案,確保教學內容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在不對學生的心理造成壓力的前提下,教師在實際的教學環節,可以不斷引導學生將學到的科學知識與生活相聯系,加強對理論知識的記憶。如之前學習的《校園里的植物》課程知識,教師充分滿足了學生的娛樂興趣,讓活潑好動的學生在娛樂的同時了解了植物名稱和類型,并鍛煉學生的注意力和觀察力。通過此次活動,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了解,并可以按照學生的學習要求制定高效、合理的教學方法,加強學生對科學知識的理解和認識。
3.課程設計的具體過程
首先,教師需要為學生設立一個明確的游戲主題,并根據主題設定游戲規則和游戲任務。教師應整合現有的教學資源,按照學校的教學設施,確保游戲內容更為完整,并合理的搭建適合學生發展的游戲結構。由于主題需要貫穿整個游戲,所以教師應合理的搭建游戲場景,讓學生按照游戲規則完成游戲過程,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其次,教師按照學生的學習近況以及個人能力合理分配小組,學生以團隊的方式進行比拼。明確學習對象、學習內容、學習模式,讓學生的游戲過程更有目的性;最后,教師應合理的制定有些場景,并時刻注意游戲角色的劃分。學生在游戲之前應了解需要完成的任務,并與隊友默契配合。為進一步提高游戲難度,教師可以臨時設置更多的游戲任務,學生完成的任務越多,學到的知識也就越多,得到的獎勵也更為豐盛。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可以更主動的了解科學知識,這也是以游戲的方式開展科學知識教學的主要目的。
例如《校園里的植物》一課的學習過程中,課堂教學游戲以四個場景為主:山林場景、校園內場景、田地植物種植區場景和滅絕植物紀念堂場景。不同的游戲任務存在于不同的場景中,任務的完成過程就是學習知識的過程。其中,校園內場景主要是認識大樹是由樹冠、樹干和樹根構成。山林場景包括三個大的學習任務,分別是:陸生植物種植區要求能區別狗尾巴草等草木植物與大樹等術木植物的區別,并根據經驗和所學內容能回答出陸生植物的名稱及生長條件.通過這樣的設計,加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并更好的完成學習目標。
三、結語
在小學科學教學中融入教育游戲,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在教學改革背景下,教育游戲的重要性更加凸顯,小學科學教育工作者應該充分開發和利用教學游戲,使其能夠更好的為自己未來的教育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顧潔.用激情點燃課堂[J].學子(理論版).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