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教學設計及教案范文

        教學設計及教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教學設計及教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教學設計及教案

        第1篇:教學設計及教案范文

        根據翻閱的資料和自己的理解,談談教案與教學設計的幾點區別。

        關鍵詞:教學設計;教案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5-262-01

        常常聽老師說:“教學設計就是教案”。其實教學設計和教案是有區別的。

        根據翻閱的資料和自己的理解,談談教案與教學設計的幾點區別。

        區別之一:概念和對應層次不同

        教案又叫課時計劃,是以課時為單元設計的具體教學方案,是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是指導老師自己上課用的教學內容文本,也是考察一個教師備課的重要依據。從研究范圍上講,教案只是教學設計的一個重要內容。

        教學設計是把學習者作為它的研究對象,教學設計的范圍可以大到一個學科、一門課程,也可小到一堂課、一個問題的解決。目前的教學組織是以課堂教學為主,所以課堂教學設計是教學設計中運用最多的一個層次。教學設計包括教案、學案、評價方式,甚至學生問題的創設、教具的應用等,所有與教學設計有關的內容都是。教學設計是一個泛化的概念。

        區別之二:元素或組成不同

        教案一般包括教學目的,教學方法,重難點分析,教學進程,教具的使用,課的類型,教法的具體運用,時間分配等因素,從而體現了課堂教學的計劃和安排。

        教學設計從理論上來講,有學習者分析、學習內容分析、學習目標闡明、教學策略的制定、課件的使用分析及教學評價等元素,然而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我們討論比較多的是學習目標、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三個主要元素。

        區別之三:表現形式不同

        教學設計使用表格的方式最多。教學設計,是準備課,特別是公開課等需要全面考慮的一份文檔,附件可能有電子類輔助。

        教案就是教學的內容文本,是教學設計的最核心的部分。呈現形式一般地有表格式、課堂實錄式、普通文本式等。主要是對教學目標、內容、環節進行備課。

        區別之四:教學評價不同

        教案在編寫過程中評價體現不明顯;教學設計則依據教學目標對學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的狀況作出準確而及時的評價,是教學設計中的重要環節。

        區別之五:設計的出發點不同

        第2篇:教學設計及教案范文

        關鍵詞:學案教學法;實踐與思考

        1引言

        傳統教學理念基本上是以教師和教材為主導,以教師的講解為中心,學生被動接受并在反復訓練中獲取知識和一定的技能。20世紀中葉,建構主義認識理論逐漸被人們廣泛接受,建構主義認識理論認為,學生才是認識活動的主體,學生應該參與學習(教學)的整個過程,這也包括教案的選擇與制定。將傳統的教案進行重新設計,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主動性和自主學習能力,并將其命名為學案,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學案教學法的雛形。學案是教師根據課程標準、教學要求和學生原有的學習經驗,從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角度,對教材深度開發后創編的適合學生自主學習的文本。學案一般由學習目標、知識結構、學習資源、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問題探究、學業檢測等模塊構成。當然,不同學科或同一學科由于學習內容差異較大,其學案構成模塊不盡相同。高等數學對很多理工科專業來說是一門專業基礎必修課,甚至有些學校的文科類也開設了高等數學(一般稱為文科數學)選修課程。在很多大一學生的認識和記憶里,高等數學難學、難懂、難理解似乎成了一種共識,筆者多年來曾瀏覽過十數所大學的貼吧,其中給人印象最深的討論最多的話題之一就是高等數學是如何的深奧難學,常流露諸多調侃與無奈。誠然,高等數學有其自身的特點和難點,但是教師的教學理念、方法和手段是否符合學生實際是否更有利于學生學習仍然是一個值得我們永遠深思和反思的主題。

        2高等數學教學現狀

        高等數學課程一般開設在大學一年級,分兩個學期進行,內容主要包括一元微積分和多元微積分兩大部分。由于各種原因,學生的數學素養和基礎知識差距較大,很多人在以前養成的習慣于依靠老師仔細講解并且不斷反復練習、改正、再練習的學習依賴性還比較根深蒂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比較欠缺;而在高等數學教學中,以教師講授為中心的教學方法還是比較常見,常常以理論學習為主,為什么學、學了有什么用、為什么這樣學等等問題,沒有得到根本的解答;另一方面,高等數學的課時安排一般在一學期60學時左右,要想增加課時數在絕大多數高等院校是不切實際的。課時較少、訓練不夠與學生潛意識中的需要和依靠存在較大差距,這個矛盾在高等數學課程教學過程中顯得尤為突出。

        3學案教學法在高等數學教學中實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張奠宙先生曾經說過:數學教學改革,在關注數學內容的前提下,應依據學生的年齡特征,選取恰當的教學方式。國內近年來在新課改的推動下,學案教學法首先在中學課程教學改革中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實踐,特別是在中學歷史、思想品德教育等課程教學中研究相對較多。在大學階段特別是數學教學的學案教學法理論和實踐研究都相對較少,而從另一個層面來講,大學對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需求無疑是最迫切的,也是最現實的,學案教學法在這方面具有較好的適應性,而為了更好地還原和展示高等數學的認識過程,一個好的學案也是一種非常好的選擇,所以在高等數學教學中實施學案教學是可行的。著名哲學家蘭德曼(MichaelLandmann)認為,人必須靠自己完成自己,必須決定自己要成為某種特定的東西,必須力求解決要靠自己的努力來自己解決的問題。建構主義認識理論以及哲學人類學認為,教育教學必須以人的身心結構為原初背景,以人的認知需求為邏輯起點,而教育心理學則表明,唯有學習活動開始之前,學生于特定任務方面所具有的學習需求與所處的真實狀態,才是一切學習活動的真正起點。通過學案,引導學生再現極限思想、微積分理論認知過程,對于培養學生對高等數學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是非常有益的,所以學案教學對于高等數學教學來講,是很有必要的。

        4學案教學法在高等數學教學設計中的實踐

        在傳統教學中,課堂上僅限于理論知識的講授,課后布置一定量的練習,但遇到實際問題時,卻往往束手無策,學案教學法既可鞏固學生所學的高等數學理論知識,促進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為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提供了一條獨特的路徑,從這個意義上講,學案教學法具有相當的優越性。很多討論學案教學法之優劣的文章都認為,要教師提高編寫學案的質量,要把教案編寫轉換為學案編寫。筆者以為,學案教學設計特別是高等教育學案教學設計不能全部由老師來制定,而應該在老師的引導下充分體現全體學生的廣泛參與,也就是學案應該由學生在老師的指導和引導下自行完成,相信學生具有這中能力。否則又將成為教師的獨角戲,強調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參與度,應該是學案教學法的精髓所在,在此基礎上,才有可能通過提高學案的質量來達到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的目的。但是另一方面,也不能完全將問題交給學生,完全由他們自己編寫,這種放任自流的做法當然難以取得實際的效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常常使用問題導向和問題驅動的策略,在與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形成過程性結論和方法,并將其總結和推廣,重現知識學習的過程。以極限的概念教學設計為例來簡要說明學案教學法的實施過程。極限是高等數學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貫穿整個高等數學學習過程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也是提出函數的導數、微分以及定積分等概念和方法的自然選擇,更是解決實際問題的最重要工具。對于一個這么重要的問題,編寫學案自然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第一,編寫。首先引導學生思考第一組問題,(1)九章算術題曰:三尺之木,日取其半,萬世不竭,隨著天數的增加,會出現什么情況?(2)怎樣計算平均速度,以某一個時間點為中心,將時間區間逐漸縮小,會出現什么情況?(3)怎樣求一條曲線的割線方程?以某一個點為起點,將長度區間逐漸縮小,會出現什么情況?(5)他們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有沒有某種穩定的變化趨勢?(4)這個辦法還可以幫助我們解決身邊的哪些問題?這些問題是完全開放式的,每個學生帶著問題根據自己的知識特點去尋找一個路程函數或者一條曲線,并進行相應身體力行的計算和分析,必要時可以借助計算機工具。第二,實施。然后引導學生自主分析,并進行實際演練,撰寫分析報告,并與學生一起進行交流性評價。第三,預期效果。學生從實際中得到隨著自變量的變化函數值無限趨近某個常數的這個極限的直觀概念。第四,編寫。然后引導學生思考第二組問題,(1)自變量無限趨近某個值的方式有哪些?(2)嘗試用語言表達極限的概念,(3)怎么樣用數學語言來表達極限過程?(4)有一種極限其實就是描述變化率的極限,它有什么特點和要求?怎么樣給他命名?(對學生來說,有時候命名也是一個有趣的過程,可以增強學生對概念的再認知)第五,實施。在問題的基礎上重復上一步中的自主分析、實際演練、撰寫分析報告、進行交流性評價等過程。第六,預期效果。自然引出左右極限的概念,得出極限存在等價于左右極限存在且相等這個定理,形成極限應該從左右兩個方向進行討論。隱含提出導數的概念就是一種極限,自然得出左導數右導數,導數的計算也應該從兩個方向進行討論這種基本思想,并且為以后偏導數的學習和理解埋下伏筆。在學案編寫和實施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及其工具,過于強調手工計算在某種意義上會增加學生的畏難情緒和逆反心理,也不利于提高學習興趣,合理使用網絡工具以及MATLAB等數學軟件進行比較復雜的計算可能是一個相對更好的選擇。由于學案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以及問題導向下自主編寫的并組織實施的,并不斷進行了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討論、問題總結、問題推廣、交流性評價等諸多環節和過程,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相關概念的形成以及內化過程比較符合建構主義認知理論以及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并將相關概念進行了有有機關聯,有助于使知識條理化、整體化、系統化,降低了知識的盲目性以及學習難度,減少了知識學習過程的無效勞動。

        5學案教學法在高等數學教學設計中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學案編制要注意不能視點錯位。若僅僅從教師視點出發,以教研組或者教師個人編制并提交審核的編制模式固然有其可取之處,但在本質上仍舊沒有實現教學理念的根本轉變,認識理論研究表明,唯有學生才是學習活動的真正主體,唯有基于學生視點的教學才是合規律的教學,唯有基于學生視點的學案才是真正為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學案。學案的編寫又離不開教師的引導,但不是教師的主導。教師應該參與學案的編寫工作,以教研室為依托,開展學案編制研究工作,集思廣益,關注群體智慧,并且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參與度,不能代替學生完成學案制定工作,還要強調教案和學案的公開透明、互相匹配。在學案教學設計的實施過程中要做到教與學的和諧發展,把教師的導和學生的學貫穿于整個教學的始終,切忌顧此失彼,把整個課堂變成教師的一言堂,或教師放任自流,變成“放羊式”的教學。只有充分發揮教師的教案和學生的學案的優點,學案教學才能不落于形式而是落到實處,學案教學法的優點才能得到體現。要避免學案成為另一種形式的“習題集”或者解題技巧的訓練。一些學案仍然以文字為主要載體,以習題為主要呈現方式,盡管圍繞教材介紹了探索背景知識、注重設計深入理解教材,盡管對問題做了一定的拓展和遷移以便于學生解決教材中的問題,也仍然不能說就是一個成功的學案設計。因為但不管從哪個角度理解,學案導學的本質都是指向學生的,是始于學生、基于學生、結于學生的,其實踐過程一定程度上能夠引導教師將關注的重點從課標與教材轉向學生,著眼于實際知識的習得、技能的獲致與人格的養成,否則將與學案的本質背道相馳。

        參考文獻

        [1]張玲,劉靜.行為目標理論下學案和講授兩種教學方式的評價[J].課程與教學,2015(10).

        [2]蘭德曼.米夏埃爾.哲學人類學[M].閻嘉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6.

        第3篇:教學設計及教案范文

        【關鍵詞】交互式電子白板 機械設計基礎 教學案例 設計 分析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01C-0189-02

        隨著教育技術的發展,各種新型的教學媒體層出不窮。交互式電子白板作為新型的教學媒體,已被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關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應用促進了高校的課堂教學方式改革,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尤其對高職專業基礎課程教學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高職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是一門是典型的理論實踐一體化課程,學生對這門課程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將很大程度地影響后續課程的學習,特別是專業課的學習。而高職學生理論基礎薄弱,缺乏實際操作能力和空間想象力,因此引入交互式電子白板教學,豐富教學資源,變“靜”為“動”,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直觀形象的特點,是提高本課程教學效果的必要措施。筆者所在的課題組在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數控專業開展了實驗研究,通過多次全程參與課堂教學的設計及實施,對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深入分析。本文以機械設計基礎課程中的“鉸鏈四桿機構的基本性質”這部分內容作為課例,探討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教學中的應用。

        一、教學設計

        (一)設計思想

        “鉸鏈四桿機構的基本性質”這節課的設計主要以機械職業崗位能力需要為基點,貼近學生生活,貼近生產實際,為著力營造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創設學有所用的教學情境。由于機械設備中的鉸鏈四桿機構難以直接觀察,而高職學生的空間想象力較差,因此本節內容主要采用啟發誘導,探索發現的教學方法,配合以模型感受、多媒體演示等教學手段,其步驟為:感知―理解―深化,從而增強師生間的互動性,使教學更直觀、形象。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和理解鉸鏈四桿機構曲柄存在條件,理解急回特性的概念、行程速比系數K的含義及死點問題的處理。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分析、觀察、理解、思維和運用能力。發展目標:通過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材料和問題探索的情境,使學生通過思考、討論體會到探究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自信心。教學重點:鉸鏈四桿機構曲柄存在的條件。教學難點:鉸鏈四桿機構急回特性。

        (三)教學過程

        二、案例分析

        (一)互動白板的教學優勢

        任課教師在整個教學設計中充分發揮了互動電子白板的優勢,不僅使學生能夠深刻理解所學知識,還能夠靈活運用,舉一反三,而且使整個課堂都是在活躍的互動氣氛中開展。

        1.保存板書,反復應用。整個教學由復習準備引入――讓學生寫出四桿機構的判別式,教師調出事先在白板上準備好的各種四桿機構類型,讓一名學生上臺板演示,學生完成后,白板所具有的存儲功能可將白板上的內容保存下來。而在教學的后續階段,這些內容還會經常用到,教師只需將它調出即可,無需重復勞動。這樣既省時,又不會引起學生的厭煩情緒,而且使已學知識再次得到鞏固。

        2.簡化功能,優化過程。(1)脫離制約,化遠為近在應用電子白板過程中,可隨意用電子白板配備的書寫筆在白板上操作電腦或自由書寫,還可用板擦隨意涂改,脫離鼠標對教師行動的制約,同時學生也可輕松學會用書寫筆在白板上寫字畫圖,讓教學中實現互動。教師還可用書寫筆任意選擇顏色、調節粗細,不用直尺、三角板、圓規等工具,就可畫出四桿機構各種類型的圖形。(2)修改原圖,對比教學四桿機構類型判別難度較大,但學生必須掌握,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教師首先將曲柄搖桿機構展示在白板上,學生很快就能解答。然后教師在原圖上變換不同桿作為機架,這時可以直接在原圖上用其他顏色的筆添加一些線條,擦除多余的線條,整個修改過程學生們都可看到,這樣有利于學生將所學知識聯系起來,難點也就迎刃而解。(3)整合資源,教學變活機械設計基礎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教材中機構運動、插圖和公式很多,運用傳統的教學手段不僅占用大量的課堂時間,而且學生看到的內容不直觀、不形象,影響教學效果。為了更好地讓學生能從各個方向看到機構的結構,互動白板具備的VCM互動演示平臺起到了化腐朽為神奇的作用。互動演示平臺將白板和PowerPoint演示文稿整合起來,在演示文稿中制作的圖形旋轉、平移、翻轉等運動效果,通過白板展示出來,整個課堂也因此而活起來,滿足了不同學習風格的學生的學習需要。

        (二)巧借媒體,陶冶情操

        利用電子白板的功能設計的機械設計基礎電子教案,從內容安排和媒體形式上不斷給學生以新鮮感,學生就能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與思考,就會體會到創造的快樂,這樣就誘發了學習的主動性,更好地激發學生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自主地選擇學習進度和學習節奏,使學生由傳統教學的受體變為主體,變被動學為主動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索鉆研精神。

        交互式電子白板對我們傳統意義上的教學進行了改革,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高職學生雖然已經具備了探究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理論基礎,但是缺乏實踐經驗和對各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并且相當一部分學生缺乏抽象思維,學習自律性差,但好奇心強,很容易被新鮮事物所吸引。交互式電子白板進入課堂,其各種先進的性能給教學改革與資源整合注入了新的活力,給教師和學生創設了一個輕松展示、自由交流的平臺,這為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朱廣艷,李銘,張豪鋒.運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培養師范生教學技能的實驗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0(11)

        [2]劉志蓬.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培養學生的注意力[J].中國電化教育,2008(12)

        [3]舒娜,劉菁.電子白板下的教學交互行為研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0(6)

        【基金項目】2012年度新世紀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桂教高教(2012)22號)

        第4篇:教學設計及教案范文

        《19.七顆鉆石》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認識“竟、匆”等幾個生字,會寫“渴、罐”等15個生字,正確讀寫“鉆石、水罐,喜出望外”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在水罐一次一次變化中體會到互相關愛、樂于奉獻的美好情感。

        課前準備

        1.能夠表現課文第一段內容的課件。

        2.課文插圖和生詞卡片。

        3.隨文閱讀材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設置情境,激發閱讀興趣

        1.(播放課件)教師敘述: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發生過一次大旱災。接連幾個月沒有下一滴雨,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陽炙烤著大地。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叢林、莊稼也都干枯了,許多人和動物都焦渴而死。誰來說一說,此時的水意味著什么?(使學生認識到水的重要性,如,生命之水、希望之水、救命之水;有了水,人和萬物才能繼續生存下去,沒有水,等待人和萬物的只有死亡)

        2.一天夜里,一個小姑娘意外地得到了一罐水,她會怎樣用掉這罐水呢?(啟發學生盡可能地展開各種想象,并說明理由。如,她會先自己喝上一口,滋潤一下干裂的嘴唇和冒火的喉嚨,然后再給自己的親人喝;她會跑回家去,趕緊送給自己的爸爸媽媽、弟弟妹妹……)

        同學們的猜想都有道理,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七顆鉆石》(板書課題)就是圍繞這一罐水講了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讓我們來讀一讀這篇課文吧!

        自讀課文

        提出小組合作學習要求

        1.小組設計方式,保證每個組員將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個人默讀,畫出你認為神奇的地方,并想一想為什么。

        3.小組討論故事中的神奇之處及原因。

        全班交流

        1.請各小組自選方式,匯報你們學習的第一題,即是否將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可以派出代表拿生詞卡片當小老師教讀全班同學,或組員接讀課文,或請老師和其他同學指定一生讀某個自然段)

        2.小組匯報課文中神奇的地方及神奇的原因,其他小組可以進行補充或更正。

        學生認為神奇的地方可能有以下幾點,關于神奇的原因要引導學生盡可能展開想象,體會到愛的力量,如:

        a.“當她醒來的時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裝滿了清澈新鮮的水。”

        從第1自然段中我們知道這是一場特大干旱,到處都沒有水,而現在罐子里竟裝滿了清澈新鮮的水,多神奇啊!我想小姑娘一個人在深夜里勇敢地出來為母親找水,一定找了很多地方,大河邊、小溪旁、山泉下,可哪兒都沒有水,她累得倒在沙地上睡著了。上天被她的孝心感動了,給了她一罐水。

        (教師板書:孝心感天)

        b.“她以為,水一定都灑了,但是沒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著,罐子里的水還是滿滿的。”

        水罐掉在地上應該是灑水或摔壞罐子,可現在罐子和水都好好的,真是神奇。小姑娘得到這罐水時,她自己渴極了也累極了,她多想喝一口水滋潤一下干裂的嘴唇和冒火的喉嚨呀。可她一心想著媽媽,在往回跑時被小狗絆倒。還是她的孝心使上天又給了她一個奇跡。

        c.“當小姑娘再拿水罐時,木頭做的水罐竟變成了銀的。”

        水罐由木頭變成銀的,實在是神奇!在那樣干渴的情況下,母親急需水,小姑娘也渴得要命,可她仍然把水分給了小狗一點兒,救了小狗一條命。小姑娘真的把動物當作了朋友,她的愛心又一次感動了上天,才有神奇的事發生。

        (教師板書:愛心如銀)

        d.“就在這一瞬間,水罐又變成了金的。”

        水罐由木做的變成銀的,又變成金做的,神奇極了。母親又渴又生著病,她多么需要這罐生命之水,可為了孩子,她放棄了水,也就放棄了生命,這種偉大的犧牲精神使上天又一次創造了奇跡。

        (教師板書:母愛似金)

        e.“這時突然從水罐里跳出了七顆很大的鉆石,接著從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鮮的水流。那七顆鉆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變成了七顆星星。”

        水罐里能跳出鉆石,能涌出救活萬物的生命之水,七顆鉆石能變成星星,真是神奇極了!小姑娘已經干渴到了極點,當她也忍不住要喝母親讓給自己的水時,卻又強忍住渴,把水讓給了一個素不相識的過路人。這種對陌生人的同情與愛,使天地為之動容,他們獲得了水,還擁有了七顆星星。

        (教師板書:愛心感動天地)

        有感情朗讀

        1.自己選讀認為這個故事最為神奇的段落。

        2.我們來進行神奇故事接龍:老師讀第1自然段,然后同學們自愿接讀后面的段落。

        第二課時

        多種形式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全文

        讀讀寫寫

        焦渴而死清澈新鮮勞累竟然哀傷舔水反正

        涌出喜出望外匆匆忙忙遞給忍住湊上去咽唾沫

        續編故事

        1.(出示插圖)同學們,《七顆鉆石》這個故事太神奇了,僅一夜之間,這個木頭水罐就在孝心、愛心、慈母心、同情心的感動下,變成了銀的、金的,又跳出七顆鉆石,變成星星,涌出生命之水。讓我們認真觀察圖畫,來把這個故事續編下去,讓它更美好,好嗎?

        2.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也可以共同合作編故事。

        3.指名學生說自己編的故事,教師注意在學生說的過程中點撥。

        (如,七顆星星在空中閃閃發光,大地披上了一層銀輝。小姑娘把水罐輕輕地放在地上,清澈新鮮的水源源不斷地流出來,很快成了一條小溪。溪水流進了大河,干裂的土地得到了滋潤,裂開的口子愈合了,旱倒的草木莊稼又站了起來,樹木重新長出綠葉,各種動物有了水有了食物,又活躍起來了。世界重新變得生機勃勃。人們走出家門,痛快地在小溪里取水喝,人們望著小女孩、母親、過路人和那條在他們身邊蹦來跳去的小狗明白了: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隨文閱讀

        比較一下這篇文章和課文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星星銀元

        從前有個小女孩,在她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去世了,她無依無靠,四處流浪。除了身上的衣服和好心人送的面包外,一無所有,但她非常虔誠和善良。

        一次,她在野外遇到一個乞討的窮人,就把手中的面包全部給了他。窮人感激地說:“你是個好心人,一定會有好報的!”往前走了沒多久,又遇到一個小男孩光著頭在哭。風呼呼地刮著,小女孩取下自己的帽子給了他。小男孩戴上帽子后,立刻不哭了。小女孩又往前走了一會兒,她看見一個小孩子沒穿外套,在風中凍得直發抖,她又脫下自己的外套給他穿上。小孩子說:“姐姐,你真是一個好人。”再走一會兒,小女孩又看到一個沒穿上衣的窮苦人蜷縮在一塊石頭后面,凍得發紫的臉上露出痛苦的表情。小女孩心想:這人太可憐了,反正我還有一條裙子,就把襯衫給他吧。于是毫不猶豫地把襯衫給了他。

        天漸漸地黑了,她來到一片森林。這時又有一個小孩子請求小女孩把裙子給他。小女孩為難了,但她又一想:反正天已經黑了,誰也看不到我沒穿衣服。于是,她又把裙子給了小孩。

        第5篇:教學設計及教案范文

        本次課前,我們認真的討論修改,不斷地更改教案和思路設計,力求達到更好的效果。同組老師們的建議使我在這節課上考慮得更加周全。包括在細節方面,也幫我進行了處理。通過幾次的修改后,最終確定了教學設計。從課前的準備到課后的總結,有收獲,也有需要提高的地方。

        案例分析:

        《提袋的設計》是五年級下冊“設計.應用”教學領域的一課。本科的教學目標分別是:1.知識與技能:知識:設計與生活的關系,手提袋在生活中的應用及功能。技能:手提袋的結構設計與制作方法,并發揮想像力,設計制作出造型新穎美觀的手提袋。2.過程與方法:在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運用折疊、粘貼、裁剪等方法表現自己的設計構思,體驗制作提袋的樂趣。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學生在愉快的實踐過程中感受設計提袋的趣味性,在提高立體制作能力的同時關注生活中的設計,觀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表達對生活的熱愛之情。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運用折疊、粘貼、裁剪等方法制作提袋。難點:提袋開口的造型設計。材料準備:4k卡紙、手工彩紙、雙面膠、剪刀、打孔器、繩……

        在講授新課環節,我給學生欣賞了不同樣子的袋子,以及生活中經常使用的袋子。倡導學生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來制作提袋,豐富了美術課堂資源。傳統的美術課堂只講高雅的純藝術,而貼近生活的美術課堂則是打破這層束縛,在原有的基礎上, 融入社會那些不斷創新的流行藝術、鄉土藝術。我們要適應新課程改革,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就應該更好地考慮貼近生活的美術課堂教學,讓流行藝術深入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回想起上次美術繪畫比賽《科學幻想畫》,主題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距甚遠,教師只是抽象的給學生講授,學生完成情況較差,教學效果不理想。但是本次課在教學設計中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這些元素貼近現代學生的生活實際,他們從內心感覺更親切,更想接觸,也更容易在日常的生活中發現共通之處,為他們大膽、熱情的創新提供廣大的平臺。

        第6篇:教學設計及教案范文

        作為一門綜合性的新學科,網絡空間安全覆蓋物理層、網絡層、數據層等多個層面的問題[1]。網絡安全信息化領導小組于2014年2月正式成立[2],表明網絡空間安全人才的培養迫在眉睫。2015年6月,教育部批示在工學中設立網絡空間安全一級學科,學科代碼為0839[3]。2016年6月,中央網信辦《關于加強網絡安全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的意見》(中網辦發文[2016]4號)文件[4],至此國家對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和需求也提升至一個嶄新的層面。

        1 網絡空間安全的教學體系

        網絡空間安全是一門交叉性學科,融合了數學、信息論、計算復雜理論、控制論、系統論、認知科學、博弈論、管理學、法學等學科知識,其研究內容不僅涉及非傳統網絡安全理論與技術,如網絡安全、網絡攻防、網絡安全的管理、信息安全等,還囊括網絡應用的安全,如數據的恢復與取證、輿情分析、工程系統和物聯網安全等。與其他學科相比,網絡空間安全不僅采用理論分析、實驗驗證、技術實現等常規手段,還采用逆向分析等技術,從攻方和守方兩個不同的角度分析當前網絡空間安全所面臨的威脅[5]。網絡空間安全的教學體系框架如圖1所示。

        2 課程改革的發展與建設

        2.1 課程體系教學改革

        現有的網絡安全或信息安全教學體系分為兩種,一種是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另一種是互聯網在線教學。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可以實現良好的師生互動,但是授課內容大都是授課教師擬定,學生不能根據自身喜好、知識水平、技術能力等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基于互聯網的在線教學雖然解決了學習地域以及時間受限的問題,但是還存在缺少互動實踐環節、不能及時鞏固練習及反饋學習內容的問題。針對兩種教學模式的固有缺點,結合網絡空間安全的學習更需要可知、可感和可實踐的特點,教師可嘗試設計網絡空間安全課程的實踐教學模式,涵蓋可實施性的應用教學案例,滿足更輕量、更豐富且更自由的新型學習理念,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

        2.2 實踐教學課程建設

        網絡空間安全實踐教學設計采用層層深入各個知識點、關鍵技術的原理演示與課后練習實踐等多種教學模式,課程設計要能夠理清網絡空間安全學科涉及的各個主要教學內容,融合網絡空間安全、網絡安全和信息安全相互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實踐教學的內容設計涵蓋了學習者所需要的大部分重難點知識體系。學生既可以通過實踐教學系統搭建仿真環境自主學習,又可以點播、跟蹤指導教師授課視頻進行學習,不斷強化學習者對網絡空間安全的整體規劃意識。這個整體規劃意識是網絡空間安全、網絡安全、信息安全相互之間的聯系,三者之間存在相互區別又相互促進的關系。

        每節課都提供詳細的PPT教案與教學視頻供學生學習,課程涵蓋基本的知識量且在完成規定的授課學時后,還將課程進行深度與廣度的拓展,如挖掘應用技術和國內外網絡空間安全領域發展的最新進展,不僅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具有自主性的學習資源,還可為教師提供一次學習提高的機會。課程中除了知識講解,還需設定學生提出問題并布置作業的模塊。完善建設中的實踐教學系統如圖2和圖3所示。

        3 實踐教學體系結構

        文獻[6]提出 “一個通過規則管理的虛擬的空間,這種空間稱為‘網絡空間’。網絡空間的安全涉及設備層、系統層、數據層和應用層這四大層面上的問題,這是網絡空間安全概念的初步定義。教學內容建設是課程建設的核心,綜合考慮教學內容的可實踐性、可擴展性、綜合完備性等方面因素之后,我們利用網絡自主學習的整體性原則,把網絡空間安全課程的教學內容劃分為設備安全、系統安全、數據安全和應用安全4個部分,每一部分重視和強化實踐與實驗環節,強調學生自學能力,以激發學生獨立思考的思維。實踐教學內容見表1。實踐教學內容體系框架如圖4所示。

        4 實踐教學任務規劃

        4.1 教學規劃

        綜合表1和圖4,具體的教學任務安排如下。

        (1)設備安全:①防火墻建設與保護,如Linux防火墻配置、事件審計、狀態檢測等;②入侵異常檢測,如HIDS部署實驗、入侵行為檢測實驗、異常行為檢測等;③容災數據安全備份,如NAS存儲、Linux RAID實驗、IP SAN存儲管理等;④通信安全,如語言保密通信實驗、MAP信息安全傳輸、認證實驗等;⑤服務器安全,如Linux日志管理、遠程桌面安全配置、Windows網絡管理等;⑥無線保護,如無線組測試、WEP密碼破解測試、WPA配置測試等。

        (2)系統安全:①操作系統安全,如Web安全配置、Linux用戶管理、FTP服務安全配置等;②數據庫安全保障,如MYSQL與SQLServer的安全審計、數據的安全備份與恢復等;③身份認證,如動態口令認證系統實驗、人臉識別與檢測編程實驗等;④安全審計等,如文件事件審查、網絡事件審查、主機監控實驗等。

        (3)數據安全:①密碼學及應用,如密碼學、PKI、PMI等;②密碼破解,如Linux密碼破解、Win密碼破解、遠程密碼破解等;③信息防護,如圖像信息和音頻信息的隱藏與加密實驗等。

        (4)應用安全:①計算機病毒,如腳本病毒實驗、木馬攻擊實驗、PE型病毒實驗等;②網絡掃描與嗅探,如網絡連通實驗、路由信息探測實驗、網絡嗅探實驗等;③逆向工程,如Aspck加殼、 Aspack反匯編分析、逆向工程高級實驗等;④網絡欺騙,如ARP_DNS欺騙實驗、MAC地址欺騙實驗、DOS攻擊實驗等;⑤緩沖區溢出,如緩沖區溢出初等級實驗、緩沖區溢出中等級實驗等。

        4.2 實施路徑

        實施路徑涉及教學內容的安排、教學大綱的撰寫、實驗驗證與仿真、原理演示、實驗步驟、復習討論等方面,每一章節內容的路徑設計如圖5所示。

        網絡空間安全實踐教學系統的設計具有以下4個方面的特點:①云部署,課程資源包部署于云端,可隨時隨地開展學習和分享;②進度掌控,隨時掌握學習進度情況,通過作業了解學習效果;③斷點保存,保存實驗進度,分階段完成課程;④靈活擴展,教師可靈活定制和調整課程,系統可靈活擴展和完善。

        圍繞網絡空間安全學科,探索高校計算機專業在此領域的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建成一個高質量、可共享的課程體系和培養方案,課程的建設成果將開源開放。

        第7篇:教學設計及教案范文

        論文關鍵詞:公共體育:教學質量:評價

        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是科學評價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的主要手段,也是激勵和引導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業務水平,確保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教學質量評價的目的。一是幫助任課教師正確認識自己的課堂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以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不斷改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為進一步提高授課質量提供比較準確的信息;二是為教學單位、教學管理部門制定有關政策、規定和措施提供客觀依據。一些學校由于不重視教育科學評價理論與方法的指導,致使在學校評價體育教學質量時,往往采用憑印象、經驗進行主觀定性的方法,其結果是信度與效度不高難以使人信服。開展體育教學質量評價,是教育管理科學化的一項重要措施,它是根據體育教學目標而進行的客觀評估和鑒定。

        1評價指標體系

        制定本教學評價方案的目的,是為任課教師、教育管理人員和教學研究人員實施課堂教學評價提供基本依據,本評價方案主要適用于對日常教學質量的評價。長期以來,中國高等教育的集中式管理和統一性要求比較強,反映在體育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上,一方面,特別強調將體育教學的一些共性要求的特征作為評價指標;另一方面把教學評價的重點放在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和教學態度及教學責任心上比較多。為了實現評價工作的預期目的,建立一個科學的、系統的評價指標體系是評價工作的關鍵。表1為大學公共體育課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在設立評價指標的過程中,我們本著科學性與可行性相結合的原則,把能如實反映體育教學工作本質、共性強、便于實施和相關程度高的獨立性指標作為評價工作的重要內容,評價體系是按照教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等方面采制定一級指標,再分別將這些指標的共性要求抽象出來作為二級指標,然后以之評價不同的課程。這種評價體系簡單、共性要求明了,遵照導向性和實效性相結合的原則,所設評價指標不脫離教學實際,既考慮到了評價點和面,又考慮到了學校的教學條件及最終評價的實際效果,盡可能使所測指標達到量化,簡化了指標個數,要求同一層次的指標不互相重疊,合理地給定各項指標的評價等級,對各種課程教學的標準統一,便于對體育教學質量的宏觀控制,便于統一參評人員的思想,便于他們進行同級同類同質的比較,容易形成可靠的結論。見表1

        2確定權重及進行綜合測評

        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的難點在于評價指標的設計與量化過程的處理,特別是量化問題,如果量化方法不科學,評價結果的可靠性就差。評價的一般方法是發放調查表,讓評價者給出被評者各項指標的分值,然后進行加權求和得出總分,以分值的高低來衡量被評者教學質量的優劣。在評價指標體系中,每個指標對系統都由它的作用和貢獻,對系統而言都有它的重要性。所以,在確定它們的權重時,不能只從單個指標出發,而是要處理好各評價指標之間的關系,合理分配它們的權重。應當遵循系統優化原則,把整體最優化作為出發點和追求的目標。在這個原則指導下,對評價指標體系中各項評價指標進行分析對比,權衡它們各自對整體的作用和效果。然后對它們的相對重要性做出判斷。確定各自的權重,既不能平均分配,又不能片面強調某個指標、單個指標的最優化,而忽略其他方面的發展。

        課堂教學質量的評價指標應根據學校類別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如師范類學校的課堂應起到教學示范作用,當然也有些方面是各類教學共同要求的。評價指標設計的原則是既要盡可能全面地反映出教學質量,又要盡量簡單,便于操作。在對大學公共課教學質量實際評價工作中,也應該使每個指標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本評價方案采用模糊評價的方法,評價等級共分為優、良、中、差四級,分別賦值4、3、2、1。一人評課可以根據聽課實況按等級評定辦法給出恰當的等級;多人評課,則以多數評價者確定的等級為結果,做歸一化處理后,確定指標權重系數。即:指標得分=評優人數X4十評良人數X3+評中人數×2+評差人數X1。

        在測評過程中,往往是先獲得低層指標的數據,然后通過一定的方法對測評的數據進行處理,逐級向上獲得高一層指標的數據,最后獲得對一個對象的總體評價。本評價方案綜合得分采用加權平均法計算,加權平均法是指將根據子指標的分數在總體中所占的比率作為該子指標的權重的方法。假定有n個子指標,其測評數據分別為×1,×2,…,×n,則每個子指標權重系數計算公式為:

        式中bi為第j個指標的權數.×l為第i個指標的測評原始數據。為所有指標測評原始數據的和,即權重系數等于指標得分除以各指標得分之和。此種加權法在簡單測評和團體測評時應用較多,在知道各指標的平均分數而求評價的總平均分時,就運用此方法。計算公式為:

        公式中,代表評價的總平均分數,×i為各指標的平均分數,ni為各指標測評人員的個數。總平均分數即本評價方案所確定的教師教學質量的最后測評分。

        3評價的要點特征

        教育思想:(1)為人師表,樹立教師形象,從嚴治學,以身作則,運用正確的言行去影響學生;(2)育人思想,努力培養合格的現代化建設人才,對學生進行德智體全面發展教育;(3)教學態度,熱愛人民的教育事業,遵循體育教育規律,堅持科學態度。教學內容:(4)研究教材,熟悉教材教法,掌握教材的現狀,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5)編寫教案.教案完整、規范,教學任務明確、具體,教學安排符合學生的實際;(6)場地器材準備,場地整潔,達到運動需要,器材符合標準;(7)課堂一般程序.程序合理,注意學生精神風貌;(8)組織教學狀況,課的結構與時間安排合理,調隊方法得當。練習銜接嚴謹;(9)動作講解示范。講解簡明扼要,重點突出,能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動作示范正確、干凈利落;(1O)運動負荷安排,學生做練習的數量,學生做練習的強度,學生完成動作的質量。

        教學方法:(11)教法方法運用,教法靈活多樣:抓教材的重點、難點;(12)教學方法創新,教學內容新穎,概念準確,教學技巧靈活,有獨創性。

        教學效果:(13)學生體育意識。學生對體育的認識,學生參加體育鍛煉次數;(14)達到教學設計狀況,學生課堂氣氛,各教學環節經考核,符合教學規范要求。

        4評價方案使用程序

        (1)評課前,評課人認真閱讀評價方案,熟悉評價要點的特征描述。(2)評課人在評課過程中。根據評價要點作好聽課記錄。(3)被評教師根據評價指標自我評價,并就教學條件、教學設計、教學實施等方面作簡要說明。(4)評課人按照評定等級辦法寫出簡要的、有針對性的評語。

        5結論

        第8篇:教學設計及教案范文

        李清照在它的詞作《一剪梅》中說過:“此情無計可消除,才可眉頭,卻上心頭”,寫出了她對丈夫的思念之情,使人領略到她的萬千愁情,給予人們無止境的遐想。蔣維翰在《春女怨》一詩中寫道:“白玉堂前一樹梅,今朝忽見數花開;兒家門戶重重閉,春色如何進得來?”詩中用了花樹、庭院等冷景,通過寫景狀物來含蓄地抒發自己的怨意。這些都是表示閨怨的作品,而當代臺灣詩人鄭愁予的詩《錯誤》,則描寫了一個女子等候歸人的心情。它是當代的閨怨詩,此詩美麗凄哀,人們評價它堪與宋詞小令相提并論。

        二、簡介作者。

        鄭愁予,本名鄭文韜,原籍河北,生于山東濟南。童年時就跟隨當軍人的父親走遍了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抗戰期間,隨母親轉徙于內地各處,在避難途中,由母親教讀古詩詞。15歲開始創作新詩。1949年他隨家人去臺灣后,一面學習,一面繼續從事寫作。1955年中興大學畢業后,在臺灣出版了第一本詩集《夢土上》。他的早期詩作多為關懷社會的詩。1963年成為現代詩社中的主要成員。1968年,鄭愁予35歲那年應邀赴美國愛荷華參加“國際寫作計劃”,1972年在愛荷華大學獲創作藝術碩士學位,并留校在中文系任教,翌年轉往耶魯大學,在東亞語文學系當高級講師,現任耶魯駐校詩人及資深中文導師。

        三、放課文朗讀錄音,指名讓一名學生朗讀,教師評點。

        四、整體把握詩意。

        本詩寫了兩個人,“我”和“你”,“你”在閨中苦苦地等候心目中的“白馬王子”,“我”是一個過客,打江南經過,“我”的馬蹄聲讓“你”產生了“我”就是“你”的“白馬王子”的錯覺,但可惜的是一瞬間的“驚喜”換來了難以用語言來表達的“失望”。

        五、分析詩的“前奏”。

        1、學生齊讀前奏部分,討論前奏中比喻運用之妙。

        2、教師分析:一個柔弱的女子,在閨中,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春去秋來,獨守空房。“花無百日紅”,加上“相思催人老”,無盡的相思折磨著她,使得她的容顏憔悴了。詩的前奏短句和長句交錯,短句暗示過客之匆匆,長句暗示思婦等待之悠悠,詩人用“蓮花的開落”來喻指女子紅顏的消退。

        板書:蓮花開落——相思無盡,紅顏消退。

        六、分析詩的第一部分:

        1、學生齊讀本部分。

        2、問:從本部分看來,描寫的應是春季的江南,春天到了,江南大地“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陽光明媚,百花盛開,草長鶯飛,但這獨處深閨中的女子卻不能感覺到那溫柔的春風,那婀娜的柳絮。作者描寫它的心態時,連用了四個比喻,請找出來,并說說它反映了這個女子什么樣的心緒?

        明確:它的心如江南的這座小城一樣,封閉、寂寞,又像傍晚的街道一樣落寞、孤單;也像三月不揭的春帷般幽閉;更像緊掩的窗扉,把自己封閉了起來。雖然作者未言一“愁”字,但我們完全可以感覺到劉方平《春怨》中“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句的內涵。從語言運用上來講,第二、第四個比喻的原句應是“你的心恰若向晚的青石街道”“你的心是小小的緊掩的窗扉”,如今把“向晚”和“緊掩”倒裝,化板為活,去俗生新,加強了語言的變化,婉曲的表現了思婦的懷人心理,描摹出思婦幽閉的內心世界,形象地刻畫出一個子哀怨的形象:怨婦的心封閉、沉悶、沒有生氣,在這個“城中”東風不來,柳絮不飛、街上寂無人跡,她將失望的心扉緊掩。

        板書:寂寞的城

        街道向晚封閉、沉悶

        春帷不揭落寞、孤單

        窗扉緊掩

        3、問:這個女子的心情是封閉、沉悶、落寞的。春帷不揭說明什么?

        明確:說明她的院子里沒有人來,沒有一點動靜。

        4、問:她甚至封閉到了連窗簾也不拉開的地步,那么,她在干什么?

        明確:在等待。苦苦地守侯她心目中的“白馬王子”出現。

        板書:等待

        七、分析詩的第二部分

        1、過渡:閨中女子苦苦地等待她的心上人出現,那么,她等到了嗎?她的心情又是如何變化的?

        2、學生齊讀本部分。

        3、在百無聊賴中,街道上分明地傳來了越來越近的“達達”的馬蹄聲,一絲希望在她心中升騰。大家設想一下,這個女子會做出什么動作來?她在那瞬間的心情又是如何的?

        明確:她會快步走到窗前,迫不及待地揭開窗簾向外張望,滿心希望馬兒送來的是“她”的“白馬王子”,心中充滿了驚喜。

        板書:(蹄聲)

        驚喜

        4、問:事實又是如何?這女子的心理又是如何變化的?

        明確:殘酷的事實,馬上的“我”只是“打江南走過”的一名“過客”,根本不是“她”期盼已久的“白馬王子”。“她”只好千萬個不愿意地放下了窗簾,悄然轉過頭去,雙眼已經模糊;馬上過客看到的,依然是一道凝滯的無情的簾子。這時,女子的心里充滿了失望。

        板書:(過客)

        失望

        5、問:請大家再深入思考一下,產生了這次錯誤之后,這女子的心理又會如何變化?

        明確:她會在心里嗟嘆“應念我,終日凝眸。從今又添,一段新愁”。然后,她又會在“期待”到“驚喜”再到“失望”之間不斷地反復。為什么呢?

        明確:我們想象一下,這位過客走了之后,如果窗外又一次響起馬蹄聲,她會怎樣?顯然,她還是會重復剛才的動作,即使“過盡千帆皆不是”,但當第一千零一片帆過來之時,她還是會舉目遠眺,隨帆移動自己的目光,無怨無悔。情至深處,“腸斷白頻洲”啊。

        八、總結

        1、問:本詩題為“錯誤”,這為什么是一個錯誤?(學生討論,教師分析訂正)

        明確:(1)女子誤以為“我”是她的心上人歸來了;(2)“我”的出現打攪了深院中的女子。

        2、問:為何又說這個錯誤是美麗的呢?

        明確:達達的馬蹄聲給了女子希望,雖然最后以失望告終,但這過程是美麗的,因為女子的生活起了褳漪,有了情節,打破了原本的死寂。

        板書:(美麗)(錯誤)

        九、解決課后練習。

        十、擴展

        1、關于這首抒情短詩的內容有兩種理解,一是錯誤因女子而起,一是錯誤因男子而起。你是怎么理解的?根據你的理解有情感的朗誦本詩。

        提示:答案不求統一,但朗誦時可指導學生:理解不同,朗讀的重音處理也就不同。

        2、閱讀鄭愁予的《天窗》,體會其抒發的思想感情。

        天窗

        鄭愁予

        每夜,星子們都來我的屋瓦上汲水

        我在井底仰臥著,好深的井啊。

        自從有了天窗

        就象親手揭開覆身的冰雪

        ——我是北地忍不住的春天

        星子們都美麗,分占了循環著的七個夜,

        而那南方的藍色的小星呢?

        源自春泉的水已在四壁間蕩著

        那叮叮有聲的陶瓶還未垂下來。

        啊,星子們都美麗

        而在夢中也響著的,只有一個名字

        那名字,自在得像流水……

        這首詩的動人,是因為他用了鮮活的現代生活語言,表現了甚具古典意味的純然之美。它是那么滿溢著熱切的情緒一—因為懷想著一個人,詩人自喻為天窗——并由這一情緒帶動著意義的推展,使詩意發揮得淋漓盡致。在這過程中,讀者的心被深深吸引,他們被一種美的情愫感動著,直到詩的末尾,當詩人的彩筆照出:“那名字,自在得像流水……”,心中雖意猶未盡,但卻得到欣賞上的滿足,并且領悟到,這“天窗”,是詩人的化身,而詩人之所以化身為天窗,乃是借此懷想一個人——“那南方的藍色的小星”,于是,我們也會進一步發現,《天窗》一詩,原來是一首美麗的情詩。

        附:整體板書設計

        蓮花開落——相思無盡,紅顏消退

        寂寞的城

        街道向晚封閉、沉悶

        春帷不揭落寞、孤單

        窗扉緊掩

        (蹄聲)(過客)

        第9篇:教學設計及教案范文

        教學大綱對彈力沒有作要求,原教材也沒有列出,只要求理解彈簧秤的原理,學會用彈簧秤。

        由于彈力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同時它又是制作和使用彈簧測力計的原理,課程標準將它納入教學內容:通過常見事例或實驗,了解重力、彈力和摩擦力。其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具體事例和實驗了解它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

        新教材在編寫這部分內容時,首先通過學生熟悉的事例,如拉橡皮筋、彈簧等,讓學生感受它們對手有力的作用,從而引出彈力的概念。然后讓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彈簧測力計的制作和使用、自制彈簧測力計等,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知道什么是彈力,彈力產生的條件;知道形變越大,產生的彈力越大;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和實驗,建立彈力的概念;通過實驗,探究彈簧的伸長與拉力的關系;通過制作,探究學習彈簧測力計的結構和使用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彈簧測力計的制作,培養學生勤于動手的科學態度和嚴謹細致的科學作風。

        三、教學方法

        建立彈力概念主要通過演示觀察、學生操作和交流討論的方式;學習彈簧的伸長與拉力的關系、彈簧測力計的制作主要是通過實驗探究的方式;對彈簧測力計的使用主要是通過交流評估的方式進行。

        四、教學過程

        (一)塑性、彈性、彈力概念的教學

        由直觀到抽象,從現象中歸納出事物的共同特征,得到具有普遍意義的概念。

        (1)活動感受:學生的課桌上備有彈簧、橡皮筋、一段導線銅心、一段鋼絲,讓學生通過觀察、觸摸、把玩等活動感知這些物體的特點。

        提問:通過大家的觀察、動手活動,你們對上述事物都有哪些想法?

        點評:上述提問不具有任何方向性的提示和誘導,因而具有很大的開放性。學生的思維能夠得到徹底的解放,學生很可能會在物體(物質)的導電性、金屬與非金屬等方面加以認識,會有許多新奇的想法。學生也會在物體能夠恢復原狀或不能夠恢復原狀方面加以描述,對塑性、彈性、彈力等概念逐漸明晰。當然,也不排除過度的開放會使學生顯得無所適從,這時,教師只要給予適當的鼓勵和提示,學生也能夠解決這一問題。

        (2)通過上述問題的討論,提出塑性、彈性、彈力的概念。

        (二)關于彈簧測力計的探究

        1.探究橡皮筋或彈簧的形變程度(伸長)與彈力大小的關系

        讓學生經歷基本的探究過程,通過觀察、實驗,然后總結出彈簧的伸長與拉力大小之間的具體關系。

        實驗與體會:在彈簧或橡皮筋下面掛不同數量的鉤碼,仔細觀察實驗現象。

        提問:對此現象你有什么想法?

        點評:這一問題的提出能夠滿足不同思考方式的學生:善于理性思考的學生會得到規律性的結論;善于動手實踐的學生會想到制作設計測力計。因為沒有限制問題的思考方向,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開放性和創造性思維,目的在于能夠引導學生得到三種不同的回答:彈簧的伸長與拉力成正比;能夠用于工程技術上;我們可以根據同樣的道理設計制作一個簡單的測力計。而這三種回答其實都是我們非常需要的。作為一個探究活動,在學生回答完問題時才真正進入探究,因為學生的類似以上的回答其實是試探性的(猜想),真正的結論性語言應該要求學生設計實驗進行論證。因此,可以說上述教學步驟僅僅是探究活動的一個引子。

        2.彈簧測力計的制作探究

        導引:我們已經知道了彈簧的伸長與拉力成正比這一關系,并且我們也想到了根據這個道理可以設計制作一個測力計。那么,現在就請大家實際制作一個測力計,同時完成以下必要的工作(投影在屏幕上):

        (1)設計制作方案。方案包括制作的原理、方法、器材、步驟、合作等內容。

        (2)交流制作方案。主要加深對測力計是應用了彈簧被拉得越長,受到的拉力越大的原理的認識,以及對制作過程中用掛鉤碼作為已知拉力這一方法的理解。

        (3)制作過程。可以用實驗室提供的器材在課堂上完成,實驗室提供的器材有:收集到的各種彈簧、各種橡皮筋、紙盒、圖釘、小塊三合板、剪刀等,也可以讓學生在課后自己尋找合適的器材完成。

        (4)交流評估。課堂上,先讓學生交流制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獲得的經驗,然后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自制彈簧秤,掛重物稱量,并和準確的彈簧秤進行對比,如有較大差異,分析誤差原因。

        點評:由于各種原因,學生很難在一節課的時間內完成上述探究活動,因此可以專門安排一節課時間(科技實踐活動時間或物理課)進行交流,將每一個同學的作品都展示出來,互相學習,并進一步完善。

        (5)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根據制作過程中的認識以及在交流評估中老師的一些示范操作,讓學生討論和總結使用彈簧秤時應該注意的問題,包括測量范圍、零點、自由伸縮等,再進一步學會讀數。

        點評:這一章節的教學設計突出了新課程實驗教學的以下幾個特點:

        (1)提倡使用自己身邊的物品進行物理實驗。課堂教學一開始,就讓學生具體感知了彈簧、橡皮筋、一段導線銅心、一段鋼絲等生活中常見物品,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學和社會、科學和日常生活的關系。

        (2)重視過程體驗。學生設計制作的具體方法可以不同,所用器材可以有自己的特點,體驗探究的過程是教學的基本任務。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中文字幕国产第一页 | 亚洲欧美日韩愉拍自拍美利坚 |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亚洲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怡红院 |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