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初中中學德育工作計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 抓實德育隊伍建設
德育工作者的觀念和水平決定了教育管理的層次和效果,因此,加強德育工作者隊伍建設,不斷與時俱進,更新觀念,提高責任意識,管理水平和施教能力,是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務。
1、有效組織班主任工作例會。充分利用每周一班主任例會,在做好工作布置的同時,組織每月一次班主任培訓或研討,每學期一次班主任經驗交流會,加強班主任經驗的總結與交流,相互蹉商,共同探討,培養班主任的創新意識,責任意識,服務意識,提高班主任管理水平。組織班主任參加昆山市第四屆班主任論壇。
2、安排青年班主任參加各級各類的培訓。特別是新上崗班主任的業務培訓和骨干班主任培訓,注意培養年輕班主任,對有優秀潛質的年輕老師要高標準嚴要求,使其盡快脫穎而出。
3、“青藍”結對。本學期年輕班主任比較多,為提高班主任的素質和管理水平,本學期新老班主任結對,給新班主任配指導老師,通過老教師的傳、幫、帶,不斷提高新班主任業務管理能力,有效的開展工作。徐曉楓為朱雙琦指導老師,朱秀芳為朱玲指導老師,趙雪琴為魏雪指導老師。
二、豐富德育活動,構筑文明校園
1、做好開學入學教育工作。一是組織學生收看開學第一課。二是舉行初一新生入學教育,認真學習落實《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xx中學“十要”“十不”規范》,強化學生的紀律觀念和隊列訓練,在做好新生入學常規教育的同時對學生進行初中學習方法的指導與教育,切實做好小學初中的銜接教育,使新生能盡快適應初中生活。
2、針對節日、紀念日開展相關活動
一是開展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精心策劃活動方案,組織學生觀看《東京審判》等相關題材的電影,舉辦勝利70周年圖片展、“圖說家鄉抗戰史”等活動,深切緬懷中的革命先烈。二是傳統節日活動。如 “中秋節”“教師節”、“國慶節”、元旦等節日,開展愛國主義、傳統文化等教育,如“我們的節日”,“愛國報國,圓夢中國”等教育實踐活動,在學生中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改革開放等主題教育,增進未成年人的民族情感和愛國情懷。讓優秀的傳統文化滲透到學校的教育活動中。
3、開展“美德學生”評選活動
為了使“學雷鋒”活動常態化,把雷鋒的精神內涵融合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引導學生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學校今年繼續開展第五屆“美德學生”評選活動。通過班級、年級、學校層層推選,最終評出校級美德學生,并把他們的事跡加以展示,供全校學生學習,使學生能從自己身邊同學的身上感受到榜樣的力量,從而促進自身道德素養的提高。
5、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活動
一是制定好法制宣傳月活動方案。根據局11月法制宣傳主題月活動方案,精心組織各項法宣教育活動。二是以評促教,推動工作。積極參加昆山市法治故事征集評比活動、普法“明星”評選、法制宣傳主題月活動宣傳報道稿評比等活動。做好法宣教育各項評比工作,通過評比,推動我校法宣教育工作再上新臺階。
6、落實感恩教育
從感恩父母入手,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以班級為主體,舉辦“感恩教育”主題班隊會,組織開展觀看感恩影片、吟頌感恩詩歌、傳唱感恩歌曲、閱讀感恩美文、征集感恩格言的活動。開展“我能行”的活動,每個學生在家庭中選擇一個崗位進行體驗,幫爸爸媽媽做一件事,說一句心里話,送爸爸媽媽一件禮物等。
三、 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市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指導中心、教育局向日葵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指導下,充分發揮學校心理咨詢室功能。本學期將進一步重視心理咨詢室的建設,定時開放,及時發現、解決學生的困惑,對學生進行心理幫助。要正常開展以下7項活動:個別咨詢、團體輔導、講座、心理活動課、黑板報宣傳、學科內滲透教育、心理測查等。積極開展“五個一”活動,即一次心理講座、一次心理班會(心理課、團體輔導)、一次手抄報、一次影視欣賞、一次集體咨詢(個別咨詢)這五個一常規活動任務。本學期結合“ 10月10日 世界心理健康日”為契機,開展簡單的心理活動。有計劃針對不同類學生如:單親家庭、暴力學生、自卑學生開展心理教育。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不斷提高。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多媒體教學
初中化學教育效率以及質量提高的關鍵在于化學實驗教學的加強。為了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更好的落實新課改的教學要求,完成教學目標,進而實現素質教育,勢必要將多媒體教學引入到初中化學教學工作中。多媒體教學是指利用電腦和投影設備等完成對教學材料的處理與演示工作,如演示某種物質的組成與變化等,在此期間會涉及聲音、圖片以及視頻等多種途徑來傳遞教學信息。通過應用該技術能夠多角度的對知識進行徹底的闡釋,有利于學生更全面系統的把握相關化學知識。該技術的應用引發了教育方式的革新,通過將化學實驗搬上熒屏增加了其的趣味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了教學的效率。本文現對多媒體技術應用的不足之處進行分析,并探討了其正確的具體應用。
一、對多媒體教學的錯誤認識
(一)過渡依賴教學軟件,忽視了教學方式的多樣化
多媒體教學不能脫離傳統的教學方式去談發展,應用多媒體教學并不等于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放棄,粉筆與黑板的“落伍”。有相當大一部分初中化學教師對多媒體教學的應用存在誤解,單純的在課堂上播放著PPT文檔,甚至完全以其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在多媒體課件的制作中也是乏善可陳,并且如若僅是通過多媒體這一種表現方式開展教學,也不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因此,教師要立足于傳統教學方式進行革新,嘗試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的有機結合,多多注重粉筆黑板以及掛圖等教學工具的使用。
(二)內容結構安排不合理,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散
多媒體教學比之傳統的教學方式最大的優點在于其更能引導學生發散思維,但是如若使用方式不正確、教學內容安排不合理,則反會限制、僵化學生的思維。因此,化學教師在制作課件、編排教學內容時,要充分考慮相關的教學目標以及學生個體之間的特點與差異性,不能單純的追求課件形式的“花哨”、數量的多少,要設計出有針對性的、能引發學生進行思考與探究的教學問題和內容,最后通過分析總結等形式,最大限度的去開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其的創新能力。
比如在教授第五章化學方程式時,教師如果僅是將例題的計算推理過程作為課件的內容展示給同學們,則會僵化學生的思維,限制學生進行思考。此時教師更應該適時適當的將計算步驟進行跳躍式的進展,并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進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三)過渡依賴多媒體教學,忽視了師生活動的開展
初中的化學教學課堂離不開師生間的交流互動,必要的互動活動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的認知水平。決不能因多媒體教學的應用,從而忽視師生交流活動的開展,前者并不能代替后者的存在,實現后者的功能。多媒體能夠將各種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令學生更易吸收課堂上所灌輸的知識。但在現階段教師在對于多媒體的應用方面存在著過渡依賴、夸大其功能的現象。將自己定位于制作和播放多媒體的角色,忽略了自身應在課堂上承擔的引導作用,致使多媒體教學淪為一種淺顯的、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師生間互動活動的缺失,勢必會影響到教學質量的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獲取以及自身身心等方面的發展。
二、多媒體技術在初中化學教學課堂的具體應用
(一)克服地域和空間限制,方便實驗展示
1.確保實驗安全
初中化學實驗有著一定的危險性,再加之初中生活潑好動的年齡特點,因此十分有必要在實驗課堂上做好安全性的保障工作。化學實驗一般涉及的危險因素主要有:燃燒、腐蝕和爆炸以及毒氣等,并且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逐漸也將伴隨實驗產生的廢氣、廢液等廢棄物歸入到了危險物品范疇。應用多媒體技術對實驗予以展示,無疑將會解決上述的諸多安全問題。教師將實驗過程通過動畫進行模擬展示,同樣可以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比如在點燃未經檢驗純度的氫氣以及稀釋濃硫酸等有著較大危險性的實驗時,教師不妨將這些實驗過程利用課件進行演示,這樣既能起到促使學生正確掌握實驗步驟的目的,又能保障師生的人身安全。另外教師還可以演示一些現實生活不易展示的錯誤實驗步驟,以此為學生進行相關警示。
2.“放大”實驗過程,增加其的可見度
由于化學實驗的變化與反應的速度通常難以控制,以及進行實驗的器具諸如容器等體積有限不能確保所有學生都能在實驗課堂上觀察到實驗反映的情況,影響了學生對實驗的把握與理解。應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實驗的演示則可以避免上述問題,增加實驗的可視度,確保學生均能清晰地觀察到反應實況。例如,在進行反應速度比較快、反應元素量不易過多且不易觀察的金屬鈉與水反應時,運用傳統的實驗展示方式,由于可見度與反應速度的問題,直接影響了學生觀察實驗的現象。如若將這一過程搬上熒屏,將金屬鈉置于屏幕中已被放大且加入酚酞稀釋液的試管中,便能使學生清晰的觀察到該實驗的一系列現象,加深學生對實驗的理解與把握程度。
(二)合理編排課件內容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的確能夠提高化學課堂教學的表現力、使之更形象具體化、極大的提高教學效率,但是其前提必須要確保課件知識內容編排的科學合理性。首先,教師必須要確保課件內容與生活現象的結合,立足于學生的具體學情。比如在拓展性課題最輕的氣體這一章節時,如果引入生活中常見的氫氣球等現象進行闡釋,不僅能夠方便學生掌握相應的化學知識,還有利于發散學生的思維。其次,課件內容的設計要盡可能的豐富精巧,要從文字、音樂、視頻等多角度的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方式對化學知識進行講解和闡述,進而促進學生形成積極求知的學習態度,培養其優良的創新意識。再者,形式、內容豐富但不花哨的多媒體課件不僅減少了教師板書花費的時間,簡化了教師的教學工作,還增加了課堂知識的信息量,進一步的提高了課堂的效率。
(三)注重學生理解能力的鍛煉,力主發揮其的自主性
初中化學教師如若采用平鋪直敘的教學方式去教授物質的結構、反應原理以及化學元素性質等知識點時,由于知識點的抽象性,極不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把握。針對這些知識點利用多媒體技術則可有效避免上述問題,其課將上述抽象的知識點與化學現象通過視頻、圖片等形式生動形象的進行展示,為學生自主性的發揮與理解能力的鍛煉提供了前提。
例如,在教授分子的組成與簡單的酸堿反應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的三維動畫演示氧分子由兩個氧原子組合的過程,以及酸堿反應化學方程式中分子間的組合與拆分。學生通過觀看動畫有助于其理解分子的分裂與新物質的形成過程,更直白的認識分子和原子間的關系。同樣,學生對于自己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也可通過網絡查閱各種的信息資料。可以說多媒體技術不僅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還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發揮其自主性的廣闊平臺。
結論
多媒體教學勢必會成為今后教學的主流方式,其能為學生提供更生動形象的課堂環境,極大程度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初中的化學教師要清楚的認識到該教學方式的利與弊,立足于學生的具體學情和傳統的教學方式,創辦更具特色的高效課堂,并不斷的總結教學經驗,共同致力于教學質量水平的提高和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 黃圖倫.多媒體設備推動化學教學更形象化與生動化[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