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集團化辦學德育工作計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直以來,每提創新,必有人崇尚標新立異,改弦更張,似乎教育創新和舊房動遷一樣,都可以推倒重來。但我們認為,創新基于傳承,非凡來自平凡。上海市洋涇中學東校的校訓為:讓平凡成為非凡。如何達成從平凡到非凡的質變,量變的過程當然極其重要。而對每一個平凡的日子負起責任,讓每一個平凡的日子充滿成長的快樂,也是一種非凡,也是一種超絕。
從這個意義來說,作為育人者,在育人的環境中,就理所當然地要成為負責的楷模。墨守成規、因循守舊,不是負責;固步自封、裹足不前,不是負責;畏難退縮、坐享其成,更不是負責。
所以,要踐行“讓平凡成為非凡”的校訓,更應該向學生、向社會呈現一種負責的創新形象。只有如此,才能讓平原和丘陵的不朽為世人認同,讓蒲公英的美麗盛開在藍天下。
一、在創新的感召下,優化學校的管理
首先,新發展規劃中體現理念創新,意識創新,以師生共同發展促進學校發展,期待師生校園生活幸福指數進一步提高。學校在不斷實施教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在全面促進師生個性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保持并創新洋涇中學東校特有的體教結合、戲劇教育、科技雙模、經典誦讀的辦學特色及優勢。其次,在年度工作計劃中體現措施創新,方法創新,尊重個性,全面均衡,科技、藝術、人文、健身培養齊頭并進,課堂教學常規改進與師生個性張揚雙管齊下。最后,在教育內涵發展項目的申報上體現課程創新,從2015年“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特色課程體系建設”到2016年“促進學生個性和諧多元發展的課程實踐研究”,學校在提供學生多元選擇上,在教師自身開設拓展課程的潛力挖掘上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學校近三年的教科研課題研究皆圍繞區級課題“以學定教理念下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探索”展開,其成果榮獲浦東新區第八屆教育科研成果三等獎。
在學生活動方面,將基礎、拓展、探究三類課程通過活動進行有效融合、滲透,既提高活動效益,又不增加師生課業負擔,這樣的創新,師生樂于參與,效果事半功倍。
二、在創新的背景下,梳理現有的基礎
1.師資準備
通過自培、引進、帶教的方式準備師資。自培,即根據教師自身特長進行因人設課;根據教師興趣,在校本培訓之后上崗。如油畫、戲劇、VB編程。開設油畫課的是數學學科教師,話劇教育普及課教師包括語文、音樂、歷史、地理、數學、英語等多門學科教師。引進,指電子鍵盤課程、法語興趣課、李秋平籃球俱樂部、游泳等課程直接采取教師引進方式。帶教,如創客教育的3D創意打印是教師從未接觸的全新技術領域,采用專業人員帶教本校教師的方式,待條件成熟,再由本校教師獨立上課。
2.學生選擇
學生的自主選擇,是通過自選與師選相結合的方式。自選是為了尊重學生意愿,師選是為了通過教師的專業判斷來辨別學生的基礎,使學生的選擇更合理。例如拉丁舞社團的選拔,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基本功,否則,僅社團活動的點滴時間,既無法讓學生在同一基礎上訓練提高,又難免產生運動傷害。再如漢字聽寫班,學生也需要具有中華古詩詞與經典散文的相應積累,因為每周一節的漢聽訓練課,無法做到分層培訓。所以,除了游泳項目,作為求生技能的普及要求學生全員參與之外,其他課程皆采用此法。
3.硬件保障
通過專業場館、學校設施、社區聯動提供硬件保障。除學校資金投入建設之外,專業場館如源深、浦東兩大游泳館,濰坊社區科普中心、創新屋、科學商店等,在攜手共建基礎上共享。
4.內涵發展
2015年教育內涵發展項目“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特色課程體系建設”的“六個一”課程框架已經搭建,首批校本課程教案集已經付印完成。2016年教育內涵發展項目“促進學生個性和諧多元發展的課程實踐研究”,已經初見成效。
三、在創新的驅動下,循序豐富的課程
學校依循成長性與兼容性、實效性相結合的原則,優勝劣汰,更新調整,已開設21門拓展、探究課。
1.新增課程
合唱社團,以校歌創作與傳唱起始,樹立全體師生心中的精神圖騰;平板電腦進課堂嘗試“互聯網+教育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3D創意打印,讓學生自行設計、操作、組裝完成,在別樣的發明創造中增添創新的愉悅感;電子鍵盤社團,創立電子鍵盤音樂教室,把愛好鍵盤音樂的學生組織起來,全人培育,熏陶音樂素養;初級油畫班,吸引具有繪畫天賦,對繪畫感興趣的學生,鋪陳、渲染多彩人生的途徑得以豐富;李秋平籃球俱樂部,在游泳、排球、乒乓球之外,學生的體育愛好門類有了多項選擇;漢字聽寫班,在閱讀經典作品中理解漢字原義與引申義、現代義,為經典誦讀落到實處增加了有效途徑。
2.少先隊系列活動
學校德育處大隊部結合紀念80周年建黨95周年,以創新思維開發了新穎、生動、參與性與教育性相得益彰的“培養愛國情,砥礪少年志”體驗活動,熱火朝天,精彩紛呈。
活動體現了自主性、實踐性的特征。學生們在參與實踐中錘煉的是團隊精神、創新能力和班隊榮譽感,提高了自我意識的發展水平。“雛鷹爭章”,不再是被動完成的任務,而是一種主動豐富自我的經歷,這樣的經歷,會成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精神財富,會使學生受益K身。
少先隊活動融入了學校特色課程框架體系。主題隊會中的戲劇表演、經典誦讀等方式,包括活動設計,處處都體現出學校特色課程的烙印,體現出洋涇東校多門人文課程“體驗育化、情感互動”的特征,也為“一項校內外的實踐活動”課程的豐富與創新提供了可借鑒、可拓展的經驗。
3.浸潤式涵育積淀學校文化
負責任的平凡的每一天的內涵是:學業基礎、身心健康、人文積淀三足鼎立;知識儲備、自學能力、寬容善良、樂觀向上、藝術修養、創新素養并駕齊驅。
對每一個平凡的日子負起責任,不僅需要樹立目標,努力進取,更需要經受磨練,增益砥礪前行的頑強意志,持之以恒方能水滴石穿。學生成長的每一個平凡日子中,有家人、有朋友、有同學、有老師,甚至有素不相識的人,有“輕舟已過萬重山”的順利,也有“山重水復疑無路”的困境,更有來自學習、生活、社會環境的各種壓力。所以,對自己負責,對他人也應負責,對成功負責,更該對挫折負責。只有明白自己肩負的責任,并努力去完成它,才能讓每一個平凡的日子過得不平凡,過得有意義。
系列活動以“銘記歷史,進取求索,堅韌不拔,勇于創新”的呈現內容,為豐富校園文化作了厚實的鋪墊,也為學校德育工作作了階段性小結與完美呈現,更為學校新四年發展規劃中德育目標的實現奠定了成功的基石。德育活動課程化,系列化,才能真正按潤物細無聲的德育規律把人格的健全、情商的提升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有效落實。
四、在創新的奮勉下,追求教育的實效
學校特色課程堅持以育人為主,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增強學生體質,提升師生人文和科學素養及實踐和創新能力。學校每年舉辦校園科技文化藝術節,師生體教結合,屢創佳績。2016年新區體育傳統項目學校考核,學校又榮膺優秀。
科技創新碩果累累。學校學生每年在市、區級船模、建模各類比賽中成績斐然,個人與團體每年都可榮獲一等獎。
經典誦讀輻射全區。2016年上半年,學校承辦了“2016浦東新區漢字聽寫初中邀請賽”,洋涇東校學生包攬了前三名。
藝術教育精彩紛呈。上海市每年中學生話劇節,學校的參賽個人與劇目都載譽而歸;近三年,每年都有W生考進上海戲劇學院附中、上海戲曲學校影視表演專業。學校的特色戲劇課在濰坊學區化辦學展示活動中交流,并進行了主題總結和匯報,學區化工作成效顯著。
德育滲透形成系列。“培養愛國情,砥礪少年志”區級展示活動獲得圓滿成功。學校在少年“雛鷹爭章”中融進了課程元素。
2016年10月,學校被評為浦東新區首批“學生創新素養培育實驗校”。
五、在創新的旗幟下,展望更新的突破
梁啟超有云:“惟留戀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進取。惟保守也,故永舊;惟進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經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將來也,事事皆其所未經者,故常敢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