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案例范文

        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案例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案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案例

        第1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案例范文

        論文摘要:歷史文化遺產作為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城市的文化、經濟、生活具有高度的關聯性,其科學合理的保護利用已成為學術界和政府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從城市產業結構調整、用地性質置換等方面入手,以四川省三臺縣為例進行了實證研究,試圖提出一種以經濟發展為引導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模式,使其與城市經濟協調、可持續地發展。

        1 問題與矛盾

        歷史文化遺產是全人類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195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將每年的6月7日設立為“世界文化遺產日”,其意義是明確“具有特殊意義的建筑或自然風景不僅屬于它所在的國家,也屬于全人類”。2006年2月,國務院發出《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并決定將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確定為我國的“文化遺產日”。隨著200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修訂、2008年《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的頒布與實施,我國已初步建立起了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體系,并在法律地位上予以明確。

        很長一段時期以來,人們對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曾經被片面地理解為對歷史文化遺產的利用限制,致使很多城市的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筑片區成為城市發展難以逾越的“門檻”,曾一度影響了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申報工作。這種狀況尤其在發展相對緩慢的中西部地區還持續存在。在中國城市化進程進入“起飛期”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中國從2005--2008年開始醞釀并初步提出了國家層面的主體功能區空問規劃和“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城鄉統籌發展,為中國西部地區城市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更加指明了方向。在此背景下,對擁有眾多歷史文化遺產的省級歷史文化名城來說,不得不面臨著經濟發展與遺產保護兩個方面的難題。

        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往往是一些中小城市,經濟實力薄弱,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相對滯后。因此,如何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城市經濟發展科學地結合起來,帶動地區經濟的發展是中西部地區眾多省級歷史文化名城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立足經濟發展為主導的科學思路,將歷史文化遺產作為一種經濟發展要素,從經濟、旅游、城市規劃等多角度思考,提出一種促進城市經濟發展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模式,并以四川省三臺縣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為例進行實證研究,用以分析所述模式的合理性和科學性。

        2 三臺縣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狀況與價值認識

        三臺縣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偏北,綿陽市東南部、涪江中上游,為綿陽市轄縣,距綿陽市中區57km,距成都市153kin,以縣西三臺山得名。三臺縣于1992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三臺縣古為郡縣,是古國文化發源地。自公元前201年至今已有2200多年歷史,自古享有“蜀川重鎮、劍南名都”之稱。境內沿江平川、淺丘綿延,溪流縱橫,氣候宜人,環境優美,物產豐富,具有山水之利的半山區縣,既是人文薈萃的文物之邦,又是風景秀麗的旅游勝地。歷史上李白、杜甫、薛濤等詩詞文人均在此匯聚,并留有名篇佳作。

        三臺縣主要有4個歷史文化片區,分別是古城墻南門片區、大佛寺片區、琴泉寺及北塔寺片區、東山公園及東山大佛寺片區。該4個片區大多依山就勢,坐落在縣城的鳳凰山、牛頭山、三臺山、蟠龍山上,構成了縣城“山水城”的城市骨架。但是,由于城市經濟發展的強烈訴求并缺乏及時的保護規劃,致使以上歷史文化片區沒有得到較好的保護,部分山體形態被快速發展的房地產建設吞噬,歷史文化街區的風貌環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此種狀況已經引起了文人名士的關注。作家舒乙認為,三臺古城墻年代久遠、質量高,城墻的材質超過北京古城墻,并就三臺的保護事宜在全國政協十屆五次會議上提交了提案。本文就其重要的歷史街區進行概要說明。

        2.1古城墻和南門片區

        2.1.1概況與價值

        古城墻和南門片區內大量的清代民居共同組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現在的古城墻文風厚重,于清乾隆32年至35年(公元l767—1769年)由知縣徐世楹在明嘉靖墻樓的基礎上培修復建而成,現仍保留下南城門樓和東城門門洞,是目前國內少數保存完整的石砌古城墻之一,1996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規劃保護區。東門至北門段和南門至老西門段的部份城墻保存完好,城墻總長約2km。南門城墻高6m、厚9.8m;城墻用長1.2m,高、寬0.3—0.35m的條石壘砌,門洞為縱聯式券拱。南門城樓為木結構抬梁式,重檐歇山頂,九架梁前后單雙步梁分心用9柱、面闊5間、進深8間。南門片區現狀為大量成片相聯的古民居院落,受北方建筑營造法式影響,形成多進院和幾個多進院落并列住宅,以及“四水歸堂”,“一顆印”式住宅,其造型別致、古樸典雅,具有北方明清代建筑風格,富有古城韻味。

        2.1.2主要問題

        城墻被開有斷口10處,搭建若干處,均因經濟發展而又缺乏保護規劃所至。同時,該片區人口密集、基礎設施差,導致民居院落年久失修,破壞嚴重,增加了改造的周期與成本。此外,城墻周邊的城市用地性質不合理,大量的工業用地給城墻和民居的保護帶來了環境、交通等諸多問題。

        2.2大佛寺片區

        2.2.1概況與價值

        該片區位于三臺縣潼川鎮南河路蟠龍山腰,是縣城山水形態的重要構成節點。大佛寺內造像鑿建于元大德五年,距今有700多年歷史,坐東南朝西北,高8.3m,肩寬3.8m,為“說法像”。清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發現此佛,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修建大佛寺,其佛教文化影響力大、交通區位好、城市地標功能強。大佛殿的大佛是綿陽市唯一、全省少有的元代佛教造像,在研究元代佛教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佛殿為九脊歇山式木結構,造型獨特,氣勢恢弘。

        2.2.2主要問題

        周邊用地性質復雜,建筑風格不和諧,景區被城區嚴重屏蔽,缺少“透氣”的空間,影響了大佛寺片區未來的進一步發展。

        2.3琴泉寺及北塔片區

        2.3.1概況與價值

        琴泉寺始建于北周,唐初按星象落座建殿,文人薈萃。唐宋以來,李白、杜甫等人在這里留下了豐富的石刻碑,陰刻、楷書,文物價值較高。北塔位于琴泉寺北側的北塔山頂,清嘉慶十八年修建,現保存完好。隨著城市的向北拓展,可與琴泉寺片區攜手打造城市北部的城市公園。

        2.3.2主要問題

        該片區位于城市西側,處于城市發展的,受城市發展沖擊較少,但是隨著近年來城市用地的快速拓展,已成為城市發展的最前沿,同樣面臨著嚴重的保護問題。

        2.4東山公園及東山大佛寺片區

        2.4.1概況與價值

        該片區主要包括東山公園與東山大佛。東山公園始建于唐代,李白、杜甫、薛濤等文人墨客都曾于此駐足作賦,因有“東林晚鐘”之景而有“小寒山寺”之稱。東山大佛位于東山觀音寺,沿涪江東岸山崖而建,面對涪江,自然景觀優良。內有坐式佛像高14m,歷史悠久,為唐代所造。唐人侯圭《東山觀音寺記》對其就有描述。該片區位于城郊涪江東岸,人文歷史資源豐富,自然景觀條件好,為城市的景觀骨架節點。

        2.4.2主要問題

        東塔年久失修,人文歷史遺跡保護力度不夠,周邊建筑不和諧,缺少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如停車場等服務設施。東山大佛景點受地形地勢的影響較大,發展空間較小。

        3.以城市經濟發展為主導的保護思路與模式

        城市經濟發展并非意味著城市取得了全面的發展。城市的全面發展包含了城市經濟在內的社會、環境、基礎設施、公共空間、居住環境、投資環境等諸多方面,因此作者從旅游學、經濟學、城市規劃等多學科進行了多角度綜合思考,明確提出了以經濟發展為主導,以激活歷史文化資源為基點,以提升城市形象為目標,以最終達到科學合理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思路,為城市的游憩空間、文化旅游發展提供較大的空間。

        3.1保護思路提出的研究基礎

        經濟發展戰略——支撐作用:深入研究歷史文化街區與城市經濟發展的關系,實現與旅游經濟對接、與文化經濟對接和與休閑經濟對接,并據此確定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指導思想(如本次案例中古城墻及南門片區與凱江濱水區的協調發展。

        歷史文化資源戰略——激活作用:城市歷史文化街區具有深厚的文化積淀,將其與城市的其他資源進行整合,以文化為主線進行挖掘、包裝,將單個文物古跡的保護與城市的歷史文化特色展示相結合,通過舉辦各種城市節慶活動引導城市經濟發展,真正激活歷史文化資源,使其轉變為經濟資源,實現“文化搭臺、經濟唱戲”。

        旅游發展戰略——引導作用:當前,旅游產業逐漸成為城市經濟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區域旅游發展戰略的高度上重新認識歷史文化遺產的文化價值、景觀價值和旅游價值,在嚴格保護的基礎上,依托歷史文化遺產自身的影響力并結合城市節慶活動,有效地開展旅游文化活動,與區域旅游協同發展。

        城市品位戰略——提升作用:通過對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為引導,加強城市公共空間建設,營造良好的城市形象;結合城市公共空間建設,將其融人到城市公園、文化商業街區的建設中[。如本案例則可以從宏觀的城市用地性質調整,到局部的傳統商業街區建設、濱水空間建設,大大提升三臺縣的城市形象,為市民提供需求較強的休閑文化空間與場所。

        3.2以經濟發展為主導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模式

        3.2.1基本思路

        基于前述研究,以全方位促進城市社會經濟全面發展為出發點,提出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思路:①將歷史文化遺產資源作為一種現時的城市資源考慮。跳出傳統思路,突破將歷史文化遺產作為靜態資源進行孤立地保護,用發展的觀點認識城市發展與歷史文化資源之間的關系_6j。②將歷史文化遺產資源作為一種城市公共空間建設的依托資源考慮,通過公共空間建設來提升城市形象。在以上思路的指導下,有針對性地進行城市道路交通建設、用地性質調整、景觀建設,為歷史文化遺產從用地布局、保護思路、利用方式等方面“松綁”,真正發揮歷史文化遺產的價值,取得歷史文化遺產價值最大化和城市發展全面化的良好效果。

        3.2.2保護模式

        根據以上保護思路,提出以“經濟旅游、城市節慶、城市文化公園、濱水區等公共空間為前導,以道路交通組織優化、城市用地性質調整為支持的歷史文化保護模式”,見圖l。圖1中簡明地介紹了既能有效地保護城市歷史文化遺產,又能充分發揮其城市公共資源的優勢,合理保護與利用,真正使其成為城市生活的組成部分,實現歷史與現實的對接。

        4 重點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規劃方案

        4.1保護理念與原則

        根據以上研究思路和提出的保護模式,圍繞“保護古城,發展經濟,旁山依水,北進南拓,兩翼,山水其問”的總體理念,從保護“山、水、城”的城市格局,提升古城形象,強化古城特色,有序開展旅游,拓展新區功能,疏解環境壓力等方面,并按照下列原則制定保護方案:文化遺產保護優先原則;真實性和完整性原則;資源價值最大化整合原則;特色化、人性化原則;可操作性原則。

        4.2保護范疇與內容

        保護范疇與內容主要是:①遵照文化遺產保護優先的原則,確定各個歷史街區的文化價值及其特點(表1),從物質層面確定保護的實體內容。這是做好保護工作的基礎研究。②從保護“山、水、城”城市形態的層面,保護城市的視覺通廊。位于城市山體制高點上的寺塔之間,以及各點與城樓之間的視覺通廊是三臺縣的主要景觀視廊,應將其作為城市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行保護。③從風貌環境層面,保護城墻、院落、建筑的周邊環境,對建筑高度、色彩、形態等方面提出保護要求。

        4.3保護方法

        劃定保護分區:根據具體地段的實際條件,確定分級保護區,提出控制要求,包括建筑的限高、色彩、形態等。視覺環境保護:視覺環境保護主要包括位于城市各個制高點上寺塔之間的視覺通廊,各歷史文化街區的建筑色彩。通過建筑高度的限制、用地性質的控制,保護古城墻的風貌環境,保護建筑、山體形成的空間層次。

        建筑保護與整治模式:依據建筑的質量、風貌、年代定量分值(表2、表3),按一定權重標準,確定本次規劃保護區和重點保護區每一建筑的保護與整治方式。主要是:①保護——保護原樣,以求真實反映歷史遺存。對規劃保護區和風貌典型、質量較好的傳統民居采取保護措施,可進行修繕或對個別構件加以更換,修舊如故,以存其真。②改善——指建筑結構尚好但不適應現代生活需要的建筑,原有結構不動,局部修繕改造,配備市政設施,改善居民生活質量。③重建——對傳統風貌影響大的建筑采取拆除改建的措施,以保障與傳統風貌的協調。④保留——對20世紀80年代以后興建的建筑,磚混結構,造型與質量較好,同時與傳統風貌環境沖突不大,采取保留,維持現狀。⑤整飭——對質量較好但風貌較差建筑的立面進行整治,包括降低高度、屋頂平改坡、改變外墻和屋頂色彩等。⑥拆除——指對違章搭建或原先沒有以后增建的,破壞院落空間環境的建筑應予拆除。

        4.4用地布局及道路交通調整

        要保護好古城的結構和布局,必須對現有歷史文化街區的城市用地性質進行調整與控制。調整沿城墻周邊的工業用地和倉儲用地,沿城墻留出綠化帶和開敞的空間。按照保護規劃控制護城河周邊用地項目的要求,將污染嚴重或影響古城風貌的豆豉廠、印染廠等幾個工廠在近期內搬遷至新工業區。根據三臺縣總體規劃的人口規模及每人的用地指標,在城內和城外布置必要的居住用地減少城內居住密度與人口數量,改善居住環境。

        4.5主要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規劃方案

        4.5.1古城墻及南門片區

        ①保護內容。主要有古城墻、南門城樓、東城門。南門片區現有街道的格局,民居院落,建筑風貌、色彩和高度,保護現有街道與凱江及對岸山體的視覺關系(圖2、圖3,見封三和封四)。②保護措施。對現有墻體進行整治和修復,恢復歷史原貌;對城墻兩側用地布局進行合理調整;拆除沿城墻搭建的構筑物,整治周圍環境;保留方家街、下南街和南外街的現有格局及其與南門城樓的關系;保護南門片區現有的民居院落形式、建筑風貌。③利用策略。在整治保護的前提下,根據實際情況在古城墻兩側各留出10—20m保護帶,規劃布置綠化帶、游步道等,通過不同景觀塑造表達三臺的歷史演變過程,尤其是打造在三臺歷史上積淀厚重的盛唐文化;將南城門、東城門作為重要節點打造,使其成為具有文化性、觀賞性等功能為一體的旅游休閑景點;對南門片區的民居院落進行整體保護開發,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功能更新和居住條件改善,結合旅游開發,以適當的方式使其成為一條集商業、旅游、餐飲、民俗等為一體的傳統文化商業街區;將外南街與凱江交匯處作為重要景觀節點,恢復當年川北古碼頭的繁盛景象,通過南門片區的綜合保護開發,帶動凱江沿線的城市濱水空間建設,促進三臺縣的城市經營。

        4.5.2大佛寺片區

        ①保護內容。蟠龍山山體形態、山體制高點和現有的建筑群落,保護大佛寺與南城門樓、牛頭山等的視覺軸線通廊。②保護措施。加大對大佛寺重點建筑的保護力度,包括經費投入和技術指導;調整周邊用地性質,將工業廠房移出大佛寺的保護協調區;控制周邊建筑高度和建筑風貌,周邊的建筑高度不得超過大佛寺的高度;明確保護蟠龍山山體及其保護范圍,不得繼續破壞現有的山體形態,嚴禁在山體西側后部進行取土等損害山體的破壞行為;保護大佛寺與南城門樓、牛頭山等視覺軸線通廊,在視覺軸線上不得布置高層建筑,使大佛寺融入城市整體景觀系統中。③利用策略。結合佛教文化,對現有建筑群落進行布局完善,在功能上進行充實,形成食宿、休閑、佛事等若干個功能區,將其打造成三臺縣的民俗佛教文化公園;在蟠龍山麓至南河路之間,規劃大佛寺廣場,滿足香客、游人的停留和禮佛朝拜用品的出售,同時為城市文化活動的開展創造條件。

        4.5.3琴泉寺北塔片區

        ①保護內容。現有建筑群、摩崖石刻、甘露泉、北塔、名人文化遺跡等文物古跡,保護現有建筑平面格局與建筑輪廓,保護北塔的城市制高點及其周邊山體的自然景觀。②保護措施。研究發掘琴泉寺按星象落座建殿的布置格局,科學劃定琴泉寺和北塔寺的保護范圍,保護現存歷史文物和建筑;對北塔寺周邊環境進行整治,對塔體及其周圍建筑進行修葺維護,在未來開發中可適當擴大北塔寺規模;加強琴泉寺和北塔寺片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圍繞道路、市政設施、綠化及各種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提高琴泉寺和北塔寺的通達性與公共服務設施的完善性。③利用策略。充分發掘琴泉寺唐代禪宗祖庭的歷史文化資源,開發展示琴泉寺的“佛教文化”、“名人文化”、“詩詞文化”、“摩崖文化”,形成與東山公園呼應的城市文化公園;按照高聳建筑物的觀賞要求保護北塔的城市視覺通廊,使其成為西北側城市的制高點;結合北壩新區城市中心的建設,打造新城的城市坐標和城市景觀軸線;整體聯合打造城北新的景點,提升新城的自然環境品味和歷史文化底蘊。

        4.5.4東山公園片區

        ①保護內容。東山的山體輪廓,東塔的制高點,自然景觀、歷史建筑、歷史遺跡、摩崖石刻;東山大佛、東山觀音寺以及沿涪江的濱江景觀;保護三臺城東“山、水、城”的自然格局。②保護措施。重點維護培修東塔、臨川閣、故池、薛濤塑像、碑林、蘇公泉、流杯池等文物及景點;保護現有東山公園內包括古樹名木在內的植被;保護東山公園濱江景觀,不得在濱江一側進行破壞性和永久性的建筑活動;清理東山公園周邊不協調的因素,尤其是大門附近現代風格的建筑;東山公園周邊的用地開發,嚴格進行高度控制,其建筑高度不得超過東塔高度的1/2。③利用策略。對東山公園與東山大佛、小明湖進行整體考慮,在朝拜、休閑等功能達到互補;突出東山公園的休閑功能,明確東山大佛的朝拜功能;在東山公園與東山大佛之間適當位置配套社會停車場,滿足香客、游人朝拜的需要;在涪江大橋東側設置東山大佛寺山門。

        第2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案例范文

        關鍵詞:工業文化遺產;城市建設;歷史文化

        1工業文化遺產保護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人們對于工業文化遺產保護的認知度不夠

        在人們的潛意識當中,工業文化遺址就是一些已經失去價值的陳舊不堪的廢棄廠房和機械,其存留下來的意義并不是太大,而且,隨著城市發展的高速化,城市當中土地資源呈現出高度緊缺的狀態,而對于工業文化遺址的保護則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因此對其保護和維護就更缺乏一定正確的認識和積極性。

        1.2國家相關法律構建還不夠健全

        現如今,對于城市工業文化遺產保護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并沒有一定的方案以及整體的保護策略和相關措施,受到一些體制的限制和約束,對這方面進行保護通常會缺乏一定的依據,而且沒有科學的評估體系以及相關參考數據能夠有效的予以保護、實施,管理體制各自為政,保護標準各行其是,管理模式五花八門。

        1.3城市整體規劃缺乏科學性

        在城市發展和轉型的過程中,對工業文化遺產的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沒有統一的衡量標準:該保留什么,怎樣保留,怎樣與城市發展規劃和建設統一起來,都導致了它與城市規劃的不協調、不搭調,形成了“保護性破壞”。

        1.4市場化程度相對較弱

        有些地方只看見了對工業文化遺產的保護卻看不見合理利用和市場化運作。這其實也反映出改造后的工業文化遺產如何與我國的文化傳統,老百姓的文化素質、精神需求、生活習慣等相適應的問題。

        2工業遺產保護所具有的價值體現

        2.1是工業遺產所具有的歷史價值的見證

        工業遺產是人們通過社會實踐活動,經歷長時間的歷史積累、發展逐漸存留下來的最為悠久的文化體現,彰顯了歷史時期對于城市發展所具有的文脈內涵,是當時社會發展、演變以及技術水平進行展現的主要物質載體。人們所創造出的工業文化遺產充分記錄了工業文明時期的發展歷程,對這些遺產進行有效的保護,能夠有效的對歷史文明進行延續和傳承,從而真正體現出這些文化遺產所具有的歷史價值。

        2.2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遺址藝術價值

        工業遺產所表現出的特點能夠凸顯一個城市的肌理特征,而在其原有的空間規劃、建筑以及構建方式等方面同樣也會具有相當高的審美價值體現。工業時代所具有的高效率以及簡單化的特點,進而形成了一種大規模生產的主要特征,構建出了具有特殊特點的城市文化體系,而這種體系則是城市發展歷史當中所表現出來的最為先進的藝術特點以及造型特點,并且具有很高的利用率,有些工業遺產還成為了當時城市構建當中最為重要的標志性建筑。這些通過歷史文明遺留下來的,帶有鮮明特征的文化遺址承載了時代前行過程中厚重的歷史感,其所表現的獨特的藝術形式、優美的構建特點以及均衡的設計理念,都在其方方面面表現出極強的藝術價值,因此對其進行有效的保護和傳承,能夠更好的對這些文化遺址當中所具有的審美價值和藝術價值進行不斷的發揚和拓展,從而讓人們領略到歷史文化當中最為優美而又厚重的藝術特點。

        3工業文化遺產保護對現代城市發展的作用

        3.1工業文化遺產的文脈特征能夠促進現代城市的發展和規劃

        文脈是一個城市發展情況下所存在的重要語境。從對工業文化遺產進行保護的角度來進行分析,文脈之間所存在的關系也就是對這些文化遺址所遺留下來的規劃層面以及與周圍環境之間所具有的關系理念,而在進行新城市建設和規劃當中,其所表現的與文化遺址之間存在的文脈關系如何,則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環境應當具有的價值以及所具有的文化內涵。新城市在構建形式上就是對文化遺產中所表現的語匯進行延續,在工業文化遺產周圍對新城市建筑以及其他體系進行構建的時候,應當與遺留下來的文化體系相適應,只有這樣,才能夠使整個地區具有可識別性和歷史文脈傳承性,形成有工廠特色的城市形象。

        3.2工業文化遺產的保護能夠促進城市文脈復興

        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競爭也隨之不斷增加,怎樣去凸顯一個城市的歷史文化特點,對城市的個性特點進行展現,成為了一個城市競爭力強弱的關鍵因素所在。單霽翔曾指出:“一座城市在其發展建設過程中,如能注重自身的文化內涵,重視自身文化特色的保護和弘揚,打下堅實的文化基礎,就能成功建設一座未來的理想城市。”依據英國的一項文化對英國城市復興貢獻的數據報告顯示,歷史文化遺產能夠有效的對城市文脈進行復興和促進。在這個報告當中,通過一些數據和案例對這方面的信息予以了證實:文化對于社會物質、經濟發展以及環境都有著良好的效益,是促進城市復興得以實現的重要依據。現如今,對于城市文脈的延續已經逐漸成為城市復興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增強城市競爭力的主要核心所在。通過對工業遺產保護與文化產業進行有效的結合,能夠對城市的發展形態具有深刻的影響。對工業文化遺產進行保護,也就是對其歷史價值進行延續,而這些同樣是對城市文脈進行保護的關鍵所在。工業遺產保護利用與城市文化發展戰略緊密相關,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催生新的文化產業,可實現以文化創新與經濟發展為特點的文化經濟繁榮點。因此,工業遺產保護和利用不是局部而是具有全局意義的文化新增長點。通過對文化資源的挖掘與保護、工業歷史地段與工業遺產的適宜性再利用以及城市特色的營造,使城市綜合競爭力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崔向東,于富業.阜新工業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創新模式研究[J].中國名城,2011(4).

        [2]秦偉.鐵西,百年工業文化的傳承[J].裝備制造,2010(6).

        [3]劉永濤.工業文化遺產保護與公共藝術建設[J].理論界,2010(7).

        [4]趙曉榮.人類學視野下的工業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J].天津社會科學,2010(5).

        [5]程萍.城市現代化建設中的工業文化遺產保護與合理利用[J].理論與現代化,2010(6).

        第3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案例范文

        相輔相成、和諧共處的。城鎮化建設應該以文化遺產的保護為依托,同時,注重文化遺產的繼承與發展,加快促進我國的城鎮化進程。

        關鍵詞:城鎮化進程; 文化遺產; 保護

        中圖分類號:G1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6X(2014)02-0000-01

        城鎮化文明與文化遺產保護的碰撞

        城鎮化是指農村人口不斷轉移到城鎮,非農產業不斷聚集到城鎮,從而使城鎮數量不斷增加的一種歷史過程。城鎮化是近年來我國致力于經濟發展的重大舉措之一,也是衡量我國走向現代化水平的重要

        標志之一。但是,在當前如火如荼的城鎮化進程的大背景下,隨著各地一座座城市水泥森林拔地而起,而很多地方濃厚的民族特色文化開始在城鎮化中失去印記。經濟的快速發展使我們收獲了日漸豐盛

        的物質財富,但我們也都明白:經濟的快速發展是以難以估量的環境破壞和資源消耗的巨大成本為代價的。一些城市在城鎮化進程中迷失了方向,逐漸失去了當地本該具有的文化內涵和文化特色。城鎮

        化進程與民族文化的保護并非一對難以調和的矛盾,如能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處理,二者是可以相輔相成、和諧共處的。

        河南省以中原崛起為契機,使本省的城鎮化水平處于高速發展階段。特別是省會鄭州市重點發展以鄭州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從而增強了對全省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鄭州市完善了城鎮

        化體系,加強了本市的文化景觀建設。例如,按期建成并投用世界客屬文化中心、河南省藝術中心等一批重大文化工程。

        2013年12月28號,鄭州地鐵一號線正式開通運營,標志著鄭州市從此步入地鐵時代。起初,鄭州地鐵二號線原設計路線途經被譽為“鄭州最后的四合院”郭家大院,這意味著“鄭州最后的四合院”郭家

        大院即將拆遷,這是一個城鎮化文明與文化遺跡嚴重碰撞的典型案例,從而引發了各方的廣泛關注。被譽為“鄭州最后的四合院”的郭家大院始建于明朝,因為地鐵2號線要途經此處,所以郭家大院不得

        已要拆遷。眾所周知,鄭州是一座有著三千六百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不能因為城市發展而毀掉這些珍貴的歷史文化古跡,鄭州雖然是一座現代商業城市,但也要有些文化底蘊。鄭州現有的文物古跡

        中,最缺少的就是像郭家大院這種近現代民居。最終,地鐵2號線的原建方案作出調整,從而使郭家大院得以保全。

        郭家大院最終得以妥善保存,但它也留給我們諸多思索。比如,城鎮化進程是否必然要以犧牲文化遺產為代價?城鎮化進程能否恰當的處理好與文化遺產保護的關系?在以后的城鎮化進程中又能否妥善

        處理好類似于郭家大院這種案例?

        城鎮化進程中我國文化遺產繼承與發展存在的問題

        郭家大院事例雖屬個案,但以小見大,事實上可以反映出我國城鎮化進程中文化遺產保護的一些普遍性問題。

        在處理城鎮化發展與文化遺產保護的關系中,有的地方重經濟輕文化、重開發輕遺產、重建設輕保護的思維依然存在,城鎮化進程中毀壞文化遺產的行為時有發生。突出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 是忽視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有些地方的城鎮化發展規劃沒有考慮到當地剩存的歷史文化遺跡,城鎮化發展沒有制定對文化遺產保護開發和利用的綱要。比如,一些有價值的歷史古建筑、文化遺址尚

        未被列為文物,沒有得到系統保護,損毀破壞的風險較大。

        二、是模糊對歷史文化遺跡的認定標準。由于對一些文物的評定標準不明確,這就導致一些歷史文化遺跡被當做無用物而被人為地毀滅和破壞。比如,一些有重要歷史文化價值的古民居、古村落在城鎮

        化開發和新農村建設中遭到不同程度的毀壞。甚至,一些古村名、古鎮名和古街名則完全消失。實際上,這些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都應該盡可能多的保留下來。

        以鄭州市為例,鄭州是我國古都之一,全市共有一萬多處文物點。鄭州最具代表性的是商代文化,不過鄭州現在擁有濃郁的商業文化,而對歷史悠久的商代文化還挖掘不夠,能否把古代文化與現代

        社會恰當結合,賦予現代社會厚重的商代文化,或者賦予商代文化濃郁的現代氣息,這是值得我們去深究的一個課題。另外,主要體現商代文化內涵的商城遺址保護和開發的力度還不夠。如果能在城鎮

        化進程中打好商城遺址這張牌,對其做好適當的發掘和利用,使其成為鄭州的一張新名片。那么,“優秀傳統文化體現城市的文化底蘊”,[1]鄭州的歷史文化底蘊將會更加深厚。

        城鎮化進程中保護文化遺產的具體措施

        我國的城鎮化建設片面追求經濟發展,而對歷史文化的傳承卻漠然無視,對西方現代建筑和城市規劃的盲目模仿,從而使我國的城鎮化建設形式雷同。與此同時,優秀民族文化印跡卻逐漸消失殆盡。我

        認為,城鎮化進程中文化遺產保護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建筑物群應該彰顯本地文化特色。首先,重視建造獨特的民族建筑風格。比如,以拉薩市為例,該地把富有藏式風格的民族元素和文化符號體現在舊城區的改造和新城區的開發上。其次,重視宣傳

        和弘揚本地方特有的文化遺址。比如,拉薩市的布達拉宮和大昭寺都是該市的標志性建筑,看到它們就容易使人想到拉薩。再次,新型城鎮化必須保存本地獨具特色的民居建筑。“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

        城鎮化道路,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2]比如,江西省婺源縣在城鎮化進程中,完整保存其徽派民居建筑,極大增強了城市特色。

        二、高度重視文化遺產的繼承和發展。首先,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培育人們保護文化遺產的意識。我國的城鎮化建設不能片面追求經濟發展,城鎮化進程必須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使

        廣大干部和群眾樹立起保護文化遺產的意識。“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3]其次,重視傳統文化的繼承。比

        如,自治區對藏戲的保護,使藏戲得以傳承和不斷發揚光大。再次,促進特色文化的發展。比如,拉薩市獨具民族特色文化的雪頓節,每一年的定期舉行擴大了雪頓節的文化影響力和增添了拉薩市

        的城市魅力。

        三、切實做好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首先,必須加強對歷史特色建筑和物質文化遺產的立法,使這些文化遺產從源頭上得到充分的法律保護。其次,要從總體上做好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和名街

        的保護規劃,使其能在城鎮化發展中更好地傳承歷史,成為新城鎮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總之,城鎮化進程既能使居民享受到現代生活的便利,也要保留一些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古鎮名、古村名和古街名

        ,使文化遺產得以傳承和弘揚。再次,文化遺產本身也要不斷創新和發展,這樣其形式和內容才會適應城鎮化進程,適應現代化,文化本身才會持久長存。

        四、把文化遺產作為加快城鎮化進程的發展動力。當今世界,文化早已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發動機”。我國一些城市紛紛提出建設“國際文化名城”的目標,一些城市以文化資源為依托走上了文化強

        市之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4]城鎮化進程與文化遺產的繼承和保護其實并不矛盾,文化

        遺產完全可以成為城鎮化發展的助推器。

        參考文獻:

        [1]李文杰:《論城鎮化進程中的文化建設》,《廣西社會科學》2002年第3期。

        [2]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深化改革決定 公報(全文)

        第4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案例范文

        關鍵詞:遺產; 旅游; 態度; 價值; 開發

        中圖分類號 F 59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575(2012)-06-0032-10

        遺產是歷史遺留經過社會價值體系篩選的產物(Ashworth,Tunbridge,1999),主要表現為建筑、藝術、景區景點、物質文物以及能夠反映歷史遺產的當代人的生活方式等(Butler,1997),具有重要經濟、社會、政治和科學意義。“遺產資本化”(Heritagization)是遺產被用于實現特定目標的社會進程,這一目標通常包括謀求廣泛的文化認同。Poria和Ashworth(2009)認為,遺產資本化主要關乎如何使用“過去”,遺產旅游開發是遺產資本化的當代形式,其最終產物,包括遺產展示、遺產解說甚至遺產毀滅。世界旅游組織(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WTO)將遺產旅游(Heritage Tourism)定義為“深度接觸其他國家或地區自然景觀、人類遺產、藝術、哲學以及習俗等方面的旅游”(戴倫·蒂莫西,斯蒂芬·博伊德,2007)。Poria等(2003)認為,遺產旅游是旅游者對一系列有形或無形要素展示空間的體驗活動,在此過程中,這些要素被游客作為個人遺產的一部分加以認知。

        在此基礎上,本文結合旅游者的遺產態度和價值認知提出:“遺產旅游”是指旅游者對自然景觀、人類遺產、藝術、哲學以及習俗等一系列物質要素與非物質要素展示空間的體驗活動,在此過程中,旅游者能夠明確識別上述要素所帶有的遺產特征,旅游者對遺產特征的識別不僅指向自我,同時也可能指向他人,而遺產旅游則包含上述兩類旅游活動。

        在遺產旅游中,一方面,旅游者基于對自我、社會與文化的再認識,形成各種形式的文化認同(Chen,Kerstetter,1999),使得以文化認同為核心的旅游者遺產態度成為遺產旅游中值得關注的問題;另一方面,遺產價值涉及美學、歷史、宗教、社會、科技等多個領域(徐嵩齡,2003),這與相對單一的遺產旅游開發價值取向有著天然沖突,也使得旅游者對遺產的價值認知成為亟待分析的重要問題。不少研究者認為,遺產旅游在塑造地方感、提升認同等方面有重要意義(Ballesteros,Ramírez,2007),遺產旅游有助于增強國家意識(Park,2010)和促進民族團結(Bandyopadhyay,Morais,2008),甚至能在民族復興中擔當重任(徐嵩齡,2007)。作為一種根植于民間的文化交流方式,遺產旅游有助于在不同社會群體(種族、民族、社會群體、文化群體等)之間消除成見、謀求理解、達成共識,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旅游者對遺產的個人態度和價值認知。Poria等(2003)也曾指出,旅游者對遺產的個人態度與其遺產旅游體驗息息相關,那些將遺產地(全部或部分)視為其個人遺產的旅游者,其旅游行為顯著區別于其他旅游者,因此,可根據旅游者對遺產的個人態度劃分遺產旅游者的基本類型。該研究結論隱含著旅游者對遺產的個人態度的重視,其基本假設是旅游者對遺產的個人態度與遺產旅游行為之間有重要關聯,旅游者對遺產的個人態度在某種程度上影響、甚至決定著遺產旅游行為。小眾化遺產旅游活動早已有之,2003年,McCain和Ray提出legacy tourism的概念,認為legacy tourist是全體遺產旅游者中的一個細分群體,相比普通遺產旅游者來說,這類旅游者與遺產之間存在更為緊密的私人聯系,是“個體化”的遺產旅游者。近期,伴隨網絡經濟和“長尾需求”崛起,遺產價值中的個人層面顯得越發重要,在遺產旅游中,不同旅游者對遺產價值的認知情況客觀上存在差異,分析旅游者的遺產價值認知,有助于從開發、保護、體驗等不同層面滿足日趨多元的遺產旅游需求。

        莊志民(2005)提出“羊角模式”,從時間向度解析遺產旅游價值取向,對遺產旅游開發提供了諸多有益啟示。那么,是否還有其他向度可供解析旅游中的遺產價值?遺產旅游開發又應如何將旅游者對遺產的個人態度和遺產價值認知加以綜合考慮?基于這一課題,本文嘗試結合蘇州平江歷史文化街區案例,根據對社交媒體(Social Media)中“旅游博客”原創文本的內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CA)和語義網絡分析(Semantic Network Analysis,SNA),挖掘旅游者對該遺產旅游地的個人態度和價值認知,提出一個由旅游者對遺產的個人態度及其遺產價值認知所構成的遺產旅游體驗模式,為文化遺產旅游開發提供戰略框架。

        1 研究對象:平江歷史文化街區概況

        平江歷史街區位于蘇州古城東北隅,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蘇州現存最典型、最完整的古城歷史文化保護區。與南宋《平江圖》相比較,它至今保持著“路河并行”的雙棋盤城市格局,保留著小橋、流水、人家以及幽深古巷的江南水城特色,聚集了極為豐富的歷史遺跡和人文景觀,擁有極為深厚的文化底蘊。街區內現有世界文化遺產1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各類文保(控保)建筑52處,以及眾多古建筑、古橋、古井、古樹、古牌坊、古城墻遺址。歷史上,許多文人雅士、達官貴人曾生活于此,區域內的居民至今仍保持著傳統的生活方式。作為蘇州古城歷史街區保護的代表,平江歷史文化街區曾獲得2005年聯合國亞太文化遺產保護榮譽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5。,2009年,平江路榮膺首批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國家文物局批準,由中國文化報社聯合中國文物報社舉辦的評選,2009。。

        2 數據來源:旅游博客原創文本分析

        互聯網現已成為泛旅游研究的重要數據來源,近期一些研究(朱峰,呂鎮,2006;肖亮,趙黎明,2009;戴光全,陳欣,2009)分別對旅游網站內容、在線評論文本、網絡旅游攝影等信息加以內容分析,為旅游形象提升、服務質量改善及游客心理分析等領域提供了高質量研究數據。作為社交網絡服務(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SNS)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典型的博客(Blog)通常由個人管理,集合了相對豐富的文字、圖像、鏈接、媒體等信息,并專注于特定話題評論、記敘個人經歷或抒發個人情感。旅游博客由旅游者所提供的網絡日志構成,其主要形式為文字游記、旅行影像、旅游評論及其組合等,與社會調查等數據來源相比,旅游博客所反饋信息更真實、更客觀,現已成為旅游研究不可忽視的重要數據來源。與微博、論壇、即時通訊工具等其他社交網絡服務相比,旅游博客在描述旅游體驗方面具有先天優勢,這種優勢尤其體現在旅游博客能夠更為系統地表達旅游體驗中的深層認知和個人情感。

        旅游博客反映著一個旅游者目的地體驗中的方方面面。在大量旅游網站中,旅游博客的原創文字能夠更忠實、更系統地反映出作為旅游者的博主博主:對博客管理、使用者的簡稱。在旅游過程中的真實體驗,是旅游者主體感知、觀念與體驗研究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質性資料。本文根據研究對象,采用網絡搜索引擎對平江歷史文化街區相關原創博客文章加以采集,以資開展相關研究。研究以“平江歷史文化街區”為關鍵詞,經谷歌博客搜索http:∥.hk/blogsearch?hl=zh-CN,耗時0.59秒后獲得搜索結果共1320條。研究隨后對這28頁搜索結果加以人工篩選,在全部網頁中析出原創博文共58篇(占4.39%),合計95727字,篇均1650余字。這些原創博文忠實反映出作為旅游者的博主在平江歷史文化街區的旅游體驗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他們對平江歷史文化街區這一文化遺產的個人態度和價值認知。

        大量研究表明,內容分析法在處理海量信息特別是數字文本方面極具價值。目前,該領域多數研究傾向于根據對網絡信息及數字文本的統計情況來驗證假設并得到相關結論,事實上,基礎領域研究尚無證據表明語言統計特征與語言結構、語言類型之間存在必然關聯(劉海濤,2009),因此,試圖通過文本的簡單統計特征來揭示海量信息背后的現象和意義,有時是一廂情愿的。Pan等(2007)研究將內容分析法與語義網絡分析相結合,解析旅游目的地吸引力方面的優勢和劣勢,認為隨著信息技術進步、旅游博客數量增加,旅游博客監測將成為為目的地評估服務質量、提高營銷效益的途徑。事實上,語義網絡分析的作用并不僅限于此。由于語義網絡是一種介于句法和概念網絡之間的中間層,通過語義網絡分析將有助于發現認知網絡的某些特征(劉海濤,2009)。因此,采用語義網絡分析原創博文以探索旅游者對遺產的個人態度和價值認知是完全適用的。

        為避免研究架構上的片面性,本文在對旅游博客原創文本的內容分析中,除了進行常規的詞頻統計外,還對文本進行語義網絡分析,以挖掘旅游者原創博文中所隱含的個人遺產態度和遺產價值認知。在預處理中,研究者采用ROST Word Parser軟件對58篇原創博文進行中文分詞和詞頻分析,在去掉“的”“對于”等虛詞后,提取前100個關鍵詞如下(見表1)。

        提取后的關鍵詞雖然較好覆蓋了全部58篇關于平江歷史文化街區的原創旅游博文的關鍵信息,但研究仍很難從龐雜的詞匯中直接解析出旅游者對遺產的個人態度或遺產價值認知狀況。因此,有必要通過分析它們之間語義網絡關系,以進一步挖掘這些詞匯背后所表達的真實涵義。研究采用ROSTCM6軟件“語義網絡分析”模塊,進行處理所形成的語義網絡圖如下(見圖1)。

        語義網絡分析結果所反饋信息十分豐富,本文根據研究需要,僅按照旅游者對遺產的個人態度與遺產價值認知兩大維度從中析出若干語義路徑,作為全文研究的關鍵數據來源。

        3 旅游者對遺產的個人態度與遺產價值認知

        3.1 旅游者對遺產的個人態度

        在旅游博客的原創文本中,關于旅游者對遺產的個人態度的典型表述有:

        我已經站在這條自宋以來延續千年的歷史文化街區的門口了。

        走進這里,你仿佛走進了1000年前的宋史,眼前閃現出的是這座千年姑蘇城古往今來的城市生活映像。

        我慢慢移動著腳步,沿著石板鋪就的巷道,一路細細端詳著,想要去追尋那已經漸去漸遠的歷史。透過眼前的城河、城墻、水巷、小橋、舊式民居、牌坊、古井、古樹、園林、會館、古街巷、寺觀所構成的一幅幅生動的立體畫卷,將我的思緒帶入歷史,走進傳統的古巷記憶深處。

        古老的街屋,陳年古色的木窗木門掩蓋不住歲月的滄桑,歲月的痕跡一一刻畫在木紋之間,書寫下平江路的前世今生。

        平江歷史街區是不斷發展的“活”的歷史地段,在現代城市生活中仍將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平江路是傳統與時尚的結合。傳統是懷舊的,但是現代人懷舊的同時需要現代化的生活。

        平江路的街道兩旁,隨處可見茶室、咖啡會所、畫廊、書屋、琴室和紫砂器具,古老與現代就這樣交織在一起,構成了古街獨有的韻味。

        沿街不少老宅實已充作飯店、酒吧、畫廊、藝術會所,只是外表并不張揚,悄悄掩隱在木制門板之下,乍看起來與普通民居并無二致,只有從格外精致的雕花門廊上可以窺出些端倪,這里古代與現代就這樣奇妙地共處一街。

        有媒體稱古老的蘇州是個雙面繡,俺看這平江路是最鮮活的“雙面繡”,古典中滲透著時尚,傳統中不乏現代元素。

        走進平江路老街,漫步在河邊的石板路上,仿佛一下子從喧囂的現代回到了恬靜的過去,小橋流水、粉墻黛瓦,那閑坐的老人、偶爾搖過的小船、河邊洗衣的婦女、三三兩兩的行人、坐在茶館里閑聊的茶客,處處都散發出一種悠閑、輕松和寧靜,讓人感覺無比愜意。

        頓時,一切都安靜下來了。暗暗的燈光,依依的垂柳,古老的石橋,靜靜的流水,仿佛真回到了八百年前。

        平江路,是屬于老百姓的,也是屬于旅游者的。

        研究根據語義網絡分析結果,解析旅游博客原創文本中的語義路徑,以探索旅游者對遺產的個人態度。在語義網絡分析圖中,分離出關于遺產個人態度的若干語義路徑如下:

        從上述語義網絡分析結果中發現,旅游者對平江歷史文化街區的個人態度集中體現在從“歷史/古老/宋代/傳統”到“現代/至今”,以及由“平江”所連接的“居民”與“游客”等若干方面。其中,“歷史/古老/宋代/傳統”可歸結為旅游者較陌生的“過去”,“居民”則可以指代有別于旅游者本身的他人,而“現代/至今”可歸結為旅游者所熟知的“當下”,“游客”則是旅游者群體的自我稱謂。可見,在遺產旅游中,旅游者并非只是根據遺產地的某些特征將遺產簡單識別為“自我”遺產或“他者”遺產,而是分別從“自我”和“他者”的角度共同入手來認識遺產、形成其個人遺產態度,也就是說旅游者對遺產的個人態度處于“他者”與“自我”的連續關系之中。

        3.2 遺產旅游者的價值認知

        在旅游博客的原創文本中,關于旅游者遺產價值認知的典型表述有:

        2009年,平江路入選首批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2010年,平江歷史文化街區通過國家4A級旅游景區的審核。同年,入選世界旅游組織推薦的經典案例。

        平江路……是一座活的江南城市建筑博物館。

        平江路,延續了自唐宋以來800多年未變的城坊格局,是蘇州古城內迄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個歷史街區,集中體現了蘇州古城的建筑特色。

        平江歷史街區……是蘇州城內古橋最集中的區域。

        平江路最能體現蘇州前街后河的典型風貌。

        在地道的蘇州人心目中,卻是“先有平江路,后有蘇州城”。

        平江歷史文化街區,赫赫有名,可是我們這些個地道蘇州人卻還沒真正去領略她的風情,于是決定……

        我還是偏愛平江路,因為我感覺它比較符合蘇州‘小家碧玉、清靜無為’的歷史情懷。

        平江路,一條由小橋、流水、人家串起的蘇州古城記憶的長廊。

        平江路,是古城歷史、經濟、文化的載體,蘇州人把它看成古城的縮影。

        漫步平江路,總是覺得相見恨晚,又不忍離去。濃縮著蘇州特色的石橋、流水、垂柳絲;處處洋溢著小資味道的沿河老屋翻修后開成的咖啡吧、小店;空氣中隱約傳來的絲竹聲,這里的一切都吸引著我。

        平江路上的市井生活氣息,宛若蘇州城傳統生活的掠影,為我們展現出另一道無邊的風景。

        平江路不是游人的街,它是老百姓的路,到平江路不是來游玩,是要來體會、了解蘇州百姓的生活,平江路的居民還保持著傳統的生活方式,處處散發出嬌美幽雅的蘇州美人的氣息。

        知道蘇州平江路是在一次驢友的聚會上,一幫酷愛紫砂和古玩的朋友談起在平江路淘寶的經歷時口若懸河,滔滔不絕,還有去過那里多次的美眉都說平江路的小店太有個性了,飾品、小吃、茶樓、咖啡、奶茶等等都是她們的最愛,蘇州當地的朋友也說平江路是最有蘇州特點的地方,是蘇州城的縮影。

        研究采用類似方法,在語義網絡分析結果中解析旅游者對平江歷史文化街區價值認知的關鍵語義路徑如下:

        其中,“歷史、文化、名街”分別與“中國”語義相聯系,除以上三個詞匯外,“江南、旅游、完整、特色、保存、多年、水巷、河道、古街、并行、格局、古城、保留、保護、街區、建筑、風貌、老街、人家”分別與“蘇州”語義相聯系,與“平江”語義相互聯系的詞匯則進一步擴展至“地方、小橋、古井、石板、粉墻、黛瓦、整治、房子、江河、氣息、街道、街巷、小巷、小橋流水”。從語義網絡分析結果來看,旅游者對平江歷史文化街區的遺產價值認知包括中國、蘇州和平江三個層面,而隨著描述語境不斷縮小,旅游者對遺產旅游地的價值認知變得更加具體、多元。具體來看,在平江歷史文化街區的遺產價值認知中,旅游者在“中國”層面的認知偏向于概念化、大眾化,而其在“平江”這一地方層面的遺產價值認知則呈現出具體化、小眾化趨勢。由此可見,遺產旅游者的價值認知包含其對遺產大眾價值認知和其對遺產小眾(個體)價值認知兩個基本方面,由于遺產的大眾價值與其小眾(個體)價值同樣無法分割,可以認為,旅游者的遺產價值認知處于“大眾”與“個體”的連續關系之中。

        4 遺產旅游“態度-價值”體驗模式

        旅游者對遺產的個人態度及其對遺產價值的認知是導致其遺產旅游體驗差異的重要因素,遺產旅游體驗存在于由“自我”與“他者”、“個體”與“大眾”所構成的連續框架之中。

        一方面,在遺產旅游中,旅游者的“高峰體驗”往往產生于“當代”與“歷史”的強烈對比中;而對于旅游者而言,所謂的“當代”或“歷史”,其本質都是用來表明旅游者主體與遺產客體間的文化距離。在遺產旅游地,旅游者所熟知的“當代”元素幫助旅游者完成近“自我”端的遺產旅游體驗,而相對陌生的“歷史”元素則幫助旅游者獲得近“他者”端的遺產旅游體驗,兩者缺一不可。因此,遺產旅游體驗中的“當代”或“歷史”正體現出旅游者對遺產所持的“自我”或“他者”態度。另一方面,作為某種集體記憶的承載,遺產價值被從多個層面加以解讀。伴隨著全球化與地方化的激烈角逐,遺產的“大眾”價值將直接與其“全球”價值掛鉤;相應的,遺產的“個體”價值則將更多地與其“地方”價值相聯系。因此,遺產旅游體驗中的“全球”或“地方”正是旅游者對遺產“個體”價值或“大眾”價值認知結果的具體呈現。

        有鑒于此,本文嘗試提出遺產旅游“態度-價值”體驗模式如下(見圖2):

        5 遺產旅游開發框架:平江歷史文化街區案例

        遺產旅游開發的目標是要在文化全球化認同和遺產地域化傳承的基礎上,創新遺產旅游景觀,逐漸形成一個連接遺產精神與當代價值,關聯全球意義與地域特色的遺產旅游意象合圍,為旅游者提供高度異質、高度認同、充滿奇幻、充滿意蘊的遺產旅游體驗。

        以遺產旅游“態度-價值”體驗模式為導向,遺產旅游開發戰略框架包含4個基本方面(見圖3):

        建立遺產精神與當代價值之間的意義聯系,尋求遺產價值的全球認同;強化文化遺產的歷史獨特性,增強遺產體驗中的新奇感;突出遺產中的典型歷史片斷,增強遺產在地方文化中的神秘感;重建遺產與其歸屬群體間的意義關聯,延續遺產精神的地域傳承。形成全球意義與地方特色、歷史價值與現實意義四者兼備的遺產旅游產品。

        平江路風貌保護與環境整治工程是平江歷史街區保護整治工程的先導性試驗工程,經過近十年發展,現已處于游客快速增長期。目前,平江路有限的產業要素與旅游者多元的體驗需求之間矛盾日漸突出,旅游開發面臨四大挑戰:一是大眾化的產業體系越來越難以應對長尾化的細分需求;二是原真性的蘇州風情正被日益增多的旅游者所沖淡;三是地方傳統文化面臨全球化浪潮沖擊;四是一些文化遺產在開發利用中面臨保護難題。

        根據前述開發理論框架,為平江歷史文化街區深度開發提供四大戰略(見圖3):

        (1) 在物質環境得到較好保護的基礎上,進一步系統完善非物質環境要素,營造極富原真性的精神空間,推動平江歷史文化街區走向世界文化遺產;

        (2) 在現有歷史文化街區中,進一步充實和豐富東方典型人文景觀,使之成為一張世界級的東方城市名片;

        (3) 挖掘古城文脈,圍繞蘇州標志性歷史人物及其事跡打造旅游體驗產品,使平江歷史文化街區成為蘇州古城的經典歷史記憶;

        (4) 增強傳統文化與現代功能的相互融合,使平江歷史文化街區成為當代蘇州精神的傳承載體,使之成為“活著的”文化遺產。

        參考文獻:

        [1] Ashworth G J,Tunbridge J E.Old cities,new pasts:Heritage planning in selected cities of Central Europe[J].GeoJournal,1999,49:105-116.

        [2] Bandyopadhyay R,Morais D B,Chick G.Religion and identity in India’s heritage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8,35(3):790-808.

        [3] Ballesteros E R,Ramírez M H.Identity and community——Reflec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mining heritage tourism in Southern Spain[J].Tourism Management,2007,28(3):677-687.

        [4] Butler R W.The Destination Life Cycle:Implications for Heritage Site Management and Attractivity[M].Cite from:Nuryanti W.Tourism and Heritage Management,1997:44-53.

        [5] Chen P,Kerstetter D.International students’ image of rural Pennsylvania as a travel destination[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9,37(3):256-266.

        [6] McCain G,Ray N M.Legacy tourism:The search for personal meaning in heritage travel[J].Tourism Management,2003,24(6):713-717.

        [7] Park H Y.Heritage tourism:Emotional journeys into nationhood[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0,37(1):116-135.

        [8] Pan B,MacLaurin T,Crotts J C.Travel blogs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destination marketing[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7,46(1):35-45.

        [9] Poria Y,Ashworth G.Heritage tourism:Current resource for conflict[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9,36(3):522-525.

        [10] Poria Y,Butler R,Airey D.The core of heritage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3,30(1):38-254.

        [11] 戴光全,陳欣.旅游者攝影心理初探——基于旅游照片的內容分析[J].旅游學刊,2009(7):71-77.

        [12] 戴倫·J·蒂莫西,斯蒂芬·W·博伊德.遺產旅游[M].程盡能,譯.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

        [13] 劉海濤.漢語語義網絡的統計特性[J].科學通報,2009(14):2060-2064.

        [14] 肖亮,趙黎明.互聯網傳播的臺灣旅游目的地形象——基于兩岸相關網站的內容分析[J].旅游學刊,2009(3):75-81.

        [15] 徐嵩齡.我國遺產旅游的文化政治意義[J].旅游學刊,2007(6):48-52.

        [16] 徐嵩齡.中國的世界遺產管理之路——黃山模式評價及其更新(下)[J].旅游學刊,2003(2):52-58.

        第5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案例范文

        關鍵詞:點狀歷史文化資源 ;評價; 分類

        Abstract:Historical heritage are precious nonrenewable resources for city, and giving them suitable evalu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is the premise for further protection and reuse.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the evalu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point historical heritage in Nanj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evaluationsystem for historical heritage from approach, assessment factor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

        Key words:Point Historical Heritage;Evaluation;Classification

        中圖分類號:G0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144(2011)-03-51(5)

        1前言

        南京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有著2400多年的建城史和500多年的建都史。漫長的歷史進程為南京留下了極其豐富的歷史遺存。為了有效地保護好這些寶貴的歷史文化資源,南京市從2006年-2008年間對全市的歷史文化資源進行了全面的“摸家底”,共普查出歷史文化資源點2000余處,為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是,這些普查出的歷史文化資源數量大、類型多、年代跨度大、現存質量良莠不齊、文化價值可比性差,不同的價值取向常常會形成截然相反的價值判斷。因此,必須建立一套理性科學的評價體系,綜合各項因素,對歷史文化資源進行統一標尺的價值認定和理性評價。所謂理性評價,即結合南京市實際,建立一套相對合理的指標評價體系來進行綜合評定。

        2007年開始,南京市開展了《南京歷史文化資源評估體系研究》,該評價體系包括點狀、線狀、面狀以及混合遺產四類,本文主要介紹其中點狀資源評價體系的建構。入選資源的年代截止到20世紀70年代末以前。本次點狀評估對象包括現存的尚未列入法定保護的歷史建筑(群)、近現代建筑(群)、構筑物,以及古遺址,古、近代墓葬(群)等。

        2相關案例研究

        2.1木構與磚混建筑的評估

        2000年,查群在《建筑學報》上發表《建筑遺產可利用性評估》一文,針對我國傳統的木構建筑和磚構建筑提出了可利用性的評估權重問卷表(表1、表2)。該評估表設置了結構安全性、環境狀況、功能狀況、道路狀況和情感因素五大類指標,并緊扣“木構”和“磚混”的結構特征,在結構安全性一級指標下設置了細致且具有針對性的二級指標因子,如木構建筑評估表,設置了“檁”和“斗拱”等。

        2.2民國建筑的評估

        2004~2006年期間,南京大學建研所丁沃沃教授主持的“南京城市特色構成及表達策略研究”課題中,在對南京現存民國建筑進行調研的基礎上,建立起一套評估指標體系。按照權值大小關系,其設定指標包括:開放程度、建筑形式、建筑規模、外觀質量、建筑功能、歷史意義6項(表3)。該評估體系針對特定時期的建筑遺產而展開,采取了單級指標、分級打分的設定模式,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2.3加拿大建筑遺產的評估

        1970年代起,加拿大環境部為保護建筑遺產確立了統一評估體系、評估程序、評估標準及相對穩定的評估人員:該體系設立了5項指標20項因子,評估人員則包括三大類:政府主管機構工作人員、建筑歷史學者及其它技術人員、建筑物的使用者代表或是使用單位上級部門代表。該評估體系的應用對象主要為建筑遺產,設定的兩級、五項指標和四級分值,兼顧了歷史、環境、實用等多方價值,評估較為全面系統;相對穩定的受過訓練的評估人員確保了建筑評估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2.4案例總結

        總體而言,這些評估體系都采取了以公眾參與、現場調查為基礎的定量評估模式,在評估框架的設定上也有異曲同工之處。但是可以看到,評估目的的不同直接影響了各級指標和因子,并影響到最后的得分和排序。例如查群的木構與磚混建筑的評估目的在于評估建筑的可利用性,因此其評估體系中建筑結構安全性和功能狀況所占比重較大;丁沃沃的民國建筑評估是從城市特色塑造角度進行,因此建筑形式指標、外觀質量指標和開放程度指標所占比重較大;相對而言,加拿大的建筑遺產評估是以全面保護各種類型的建筑遺產為目的,其指標和因子的設定考慮范圍更廣、更具有普遍的適應性。

        3南京市點狀歷史文化資源分類評價體系的建立

        3.1原則與思路

        3.1.1全面保護、整體保護

        在南京歷史文化資源普查建庫工作的基礎上,對調查出來的歷史文化資源進行全面的梳理和評估。彌補現行保護規劃體系的不足,對未列入法定保護的歷史文化資源進行評估和保護。

        3.1.2合理分類、科學分級

        運用系統因子評估方法,確定資源的分類標準、分級標準、評估標準,通過計算得出分類型不同級別的保護對象體系。

        3.1.3標準多元、措施多元

        與規劃編制工作和規劃管理工作相銜接,提出標準多元的保護名錄,在注重城市整體發展的前提下,制定相應的多元保護措施。

        3.2因子與權重設定

        南京市點狀歷史文化資源涉及面較廣,包括各個時期的建筑、構筑物、古墓葬等多種類型。因此,在因子遴選上,需要針對不同類型的歷史文化遺產設定適宜的一級指標體系及權重,并將一級指標分解成具有針對性的二級因子。例如:建筑類歷史文化遺產的評估共分為4項指標15項因子(表4),古遺址、古、近代墓葬(群)類歷史文化遺產的評估共分為5項指標14項因子(表5)。兩者比較,在一級指標中前者的建筑藝術與科學價值比重較大,而后者的歷史價值所占比重更大,且特別添加了情感價值指標。在二級指標中,前者設定了與建筑相關的因子,如是否著名建筑師設計、建筑的再利用轉換和發掘新功能的修繕成本等。

        3.3級別設定

        根據評估指標體系得出的每一個點狀資源的評價結果,按照其價值高低分為三級:一級,總分≥75分,為重要點狀歷史文化資源;二級, 總分74~50分,為一般點狀歷史文化資源;三級,總分49分以下,為其它點狀歷史文化資源。

        在分級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規劃對策與保護要求,規劃對策與現行法律法規相吻合并彌補法規遺漏之處,同時與規劃管理相銜接。

        3.3.1重要點狀歷史文化資源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進行保護。對外公布名錄,建立檔案,豎立標志,原則上不得滅失。其中重要近現代建筑按照《南京市重要近現代建筑及近現代建筑風貌區保護條例》進行保護。一旦條件成熟也可以升級為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

        3.3.2一般點狀歷史文化資源

        實行規劃控制管理。應作為城市歷史信息,由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記載入規劃管理信息系統進行控制,一般不得滅失。在規劃管理過程中,可根據實際情況采取保留、局部保留和遷建等方式進行保護。鼓勵對一般文物古跡進行多種方式的積極利用,可以結合現代生活需要進行必要的維修改善和整治改造。

        3.3.3其它點狀歷史文化資源

        可不予保護。鼓勵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歷史信息牌、鋪地變化、綠化小品等多種形式,提示歷史信息。

        3.4工作方法

        3.4.1觀察法與訪談法相結合

        根據不同的因子確定相應的工作方法,例如:建筑風貌、設計水準、連續性等因子以觀察法為主,人物事件、建設年代等則以訪談為主。

        3.4.2事先預評與事后補評相結合

        部分因子可以在調研之前,結合地形底圖等相關資料預先完成評估(如可達性與格局影響度),不但容易從宏觀方面把握整體情況,還可減少現場評估的工作量;還有部分因子一時難以在現場評估,如建筑物的情感價值,可采取“現場記錄,事后補評”的方式。

        4結語

        《南京歷史文化資源評估體系研究》是《南京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09)》的一項專項研究,由南京市規劃局、東南大學建筑學院、南京市城市規劃編制研究中心、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南京大學歷史系共同完成。本次評估體系的建構在概念上基于對國家和國際最新關于保護文件的理解,廓清了“文物”和“遺產”的概念,分清了法定遺產和非法定遺產的界限,特別重視對非法定保護類的歷史文化遺產的評估與保護,并通過設定切合實際的指標因子體系加強了歷史文化資源評估的可操作性。根據本評估體系,南京市目前已經完成了歷史文化資源的評估工作,并初步建立起分級、分類的保護名錄,確定了重要點狀歷史文化資源509處(歷史建筑314處、古墓葬與古遺址195處),一般點狀歷史文化資源697處,并納入正在修編中的南京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為城市規劃管理提供了依據。

        參考文獻:

        [1]查群.建筑遺產可利用性評估[J].建筑學報,2000(11).

        [2]陳偉.南京民國建筑的分布結構及其生存策略[J].南方建筑,2006(10).

        第6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案例范文

        【關鍵詞】:歷史文化街巷 城市空間保護更新

        中圖分類號:TU984文獻標識碼: A

        1 背景

        城市空間是在不同歷史時期下的建筑、文化、經濟、政治相互重疊和交叉的結果。老街巷承載著城市空間的變化的印記,記錄著不同歷史時代的建筑、文化、經濟特色。

        保護城市的特色是一個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的首要目標。而如今城市的過度建設,將城市的歷史腳印一再重建,導致城市同質化嚴重。如何有效的對歷史文化街巷進行保護更新是多年來熱議的話題。

        世界各國對于歷史文化街區或歷史建筑的保護都有嚴格的要求。隨著遺產保護相關理論的不斷發展,“保護”的內涵現在已經拓展成為一個很大的概念。總體來說,“保護”是指對建筑遺產及其歷史環境的控制、改善和修復,可以理解為“為降低文化遺產和歷史環境衰敗的速度而對變化進行的動態管理”。

        我們在對成都歷史文化街巷的調查中,選擇了最具成都特色,同時又常被人們所遺忘的十一街最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考證,對其做保護更新的規劃建議。

        2 十一街概況

        十一街位于成都市武侯區致民路,這是一條總長不足200米的小街巷,現在是一片老式民居,住著幾十戶“老成都”。這片老民居是明朝天啟年間就存在的老鬼廟,也就是當地居民俗稱的“貓貓廟”。在二十世紀中期,住戶們根據自己的需求對十一街進行自建,“貓貓廟”失去了廟宇的功能和結構,主要作為民居使用。

        圖1十一街區位圖 圖2十一街俯視圖

        表2-1十一街信息概況表

        表2-2十一街建筑文化遺產的類型定位表

        3 十一街的保護價值

        根據“遺產”的定義和分類,我們可以將十一街納入文化遺產的范疇,但由于其規模較小,現狀建筑環境不佳,未被評定為歷史文化街區,常常被人忽略。正是由于人們對這片街區的疏忽,讓我們得以在喧鬧的城市中心還能找到這一片承載著老成都記憶的凈土。

        十一街是承載著老成都集體生活記憶的現存的為數不多的街區之一,它保存著傳統的川西民居建筑,記錄了解放初期的集體生活方式,并一直被使用至今。雖然其規模不大,但仍具有較大的保護價值和意義。

        3.1歷史價值

        遺產的歷史價值是由遺產的基本屬性之一的時間屬性所賦予的,是遺產因經歷了時間而產生或者說獲得的價值。

        從物質的層面來講,十一街見證了解放初期,成都的居住建筑形式,以及當時的社會發展狀況;從非物質的層面來看,十一街記錄了那段歷史時期內人們的生活方式、社會習慣和風尚等。這種生活方式被成都人民所熱愛,并被牢記,成為了必不可少的重要文化記憶。

        3.2 藝術價值

        藝術價值見證著建筑遺產在它被創造產生、使用延續的歷史事件中人們的審美情趣、藝術觀念和風尚,以及時代的精神特質。

        十一街的藝術價值在于其傳統的建筑形式,有著歷史記號的建筑構件和生活物品,以及傳統的街巷、天井、院落空間。它生趣盎然地記錄著數十年在這個街巷中發生的事情,見證著人們對這些空間的改造和運用。

        3.3 傳統文化價值

        蜿蜒的街巷,古老的建筑,通透的天井,正是這些記錄了傳統的成都,傳統的生活方式。也正是這樣的十一街將成都的傳統文化流傳了下來,并期待著人們前往細細研究。

        3.4 教育價值

        對于遺產的保護必然有一定的教育價值,其可以生動地將歷史生活展現在我們后代的眼前,將傳統的文化傳遞給后生。

        4 保護更新目標與原則

        4.1 保護更新目標

        強化城市印象,增加城市內涵,保留傳統文化,維護歷史建筑,保存傳統街巷,改善居民生活環境,豐富場地文化,提升場地價值。

        4.2 規劃理念

        十一街是成都市內僅存的有著濃郁老成都風貌的建筑群之一,其蜿蜒的小巷,靜謐的院落,傳統的生活方式是其最大的價值。十一街的保護與更新,我們將在尊重歷史建筑,尊重民俗文化,保存老成都記憶的基礎之上,對其建筑進行修復改造。

        本次規劃的理念是“保存民俗文化瑰寶,打造傳統記憶名巷”。擬對十一街的歷史建筑進行歸類分級保護修復,將其歷史文化價值完整的展現出來;并對當前環境進行必要的整理規劃,完善基礎設施,豐富民俗文化內容,打造出承載眾多傳統老成都記憶的名巷。

        4.3 保護原則

        對十一街的保護,應尊重歷史,在保護傳統街道空間的基礎上,改善居民生活條件,提高環境質量。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進行保護更新:

        (1)保護歷史建筑,傳承民俗記憶

        對十一街的歷史建筑進行修復,保護有價值的遺跡,恢復完善傳統街道空間和川西民居小院,將老成都民俗生活記憶完整的保存下來。

        (2)完善基礎設施,提高生活質量

        由于十一街的基礎設施非常不完善,這也是導致這片區域的保護狀況不佳的主要原因。因此只有在完善基礎設施的基礎上,才能提高該片區的生活質量,才能帶動十一街的發展,給居民們提供更好的環境。

        (3)尊重場地文化,提升場地價值

        對十一街的保護,必須建立在尊重場地文化的基礎之上。十一街除了有貓貓廟的歷史之外,還記錄了近一百年來,老成都生活的痕跡。因此,我們還應尊重十一街的民俗文化,應利用其老成都的標志提升場地的價值。

        5 保護更新措施

        老成都記憶遺珠――“十一街區”改造規劃根據其文化理念和功能布局,主要劃分為以下幾個片區:入口景觀區、民俗記憶區、藝術作坊區、休閑娛樂區、居民安置區。

        5.1入口景觀區

        場地最北面是十一街的入口區域,有著最具成都特色的街巷老茶館。入口大道西側的一排兩層高川西民居,將作為老成都茶文化的展示區。保留修復原建筑,對居住環境較差的二樓空間進行重新設計,保留原有的茶鋪子功能,讓其變成不僅受老人歡迎的休閑地,同時也受年輕人喜愛的聚會點。

        5.2 民俗記憶區

        民俗記憶區以現存的“貓貓廟”山門、大殿、二殿為序列依次展開。在保護“貓貓廟”建筑遺產的基礎之上,修復和改造建筑。在保留川西穿斗式建筑風格的基礎上,加強建筑內部設施和街巷基礎設施的建設,豐富建筑的使用功能。營造老成都民俗文化記憶的氛圍,保留傳統街巷的韻味,豐富街巷空間,突出老成都市井文化。

        保存較好的前殿、大殿和后殿建筑可規劃為民俗博物館、川劇茶館和國學堂。對這兩棟建筑的內部構架進行梳理修復,形成展示序列。內部空間進行保留,做簡單的分割,形成展示空間,對老成都民俗文化進行展示。大殿中間可設置觀劇臺,周圍布置茶座,品茶交談,欣賞傳統川劇的魅力。后殿作為少年宮的國學堂,為周圍小朋友傳播國學的魅力。

        民俗文化展示區的街巷空間保留十一街特有的歷史空間痕跡,對其景觀環境進行整理。街巷中融入傳統成都民俗文化符號和小品,結合現代材料和設計手法,豐富街巷空間效果。并提高基礎設施的效率,保留傳統排水系統的同時,增加雨洪排水系統。

        5.3 藝術作坊區

        藝術作坊區主要是一些書畫小社和手工藝制作坊的聚集地。四川有名震世界的錦繡,可以將此類傳統藝術保留展示,增加街巷的藝術氛圍。并提供一些鋪面給各類藝術協會,在此進行創作。還可以為緊鄰十一街的四川音樂學院的師生們提供一些場所進行民樂展示和訓練,提升場地的藝術感。

        5.4 休閑餐飲區

        休閑餐飲區主要是由十一街原有的住戶建筑組成,對其建筑空間進行梳理。保留具有傳統川西民居的天井小院,以及蜿蜒的街巷空間。改善院落內部環境,強化成都民俗風情,將其改造為特色主題餐廳或者民俗旅館。

        6 實施步驟

        通過對其他優秀案例的實施方案研究,我們針對十一街的保護與更新做出了一下實施步驟。應緊密結合居民的利益和想法,尊重場地精神文化,并得到政府的支持。在各方面力量的聚集下,我們才能更好的完成對十一街的保護更新,才能將老成都記憶進行傳承,才能讓老街巷在現代化的城市中擁有自己的一片藍天。

        7 總結

        隨著歷史的變遷,城市呈現出多樣的空間形態,保存著不同時期的文化特色。現代生活方式和居住理念對歷史街巷的傳統格局、歷史風貌和街巷空間、建筑形式帶來了巨大的沖擊,銷毀著城市的歷史足跡。對歷史文化街巷的保護與更新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亟需我們去探索研究,推動我國文化遺產保護的持續發展。本文總結了十一街的保護價值與保護措施,并對保護更新的實施過程進行了探索,希望能為其他地方的歷史文化街巷保護與更新的研究與實踐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張松,建筑遺產保護的若干問題探討――保護文化遺產相關國際的啟示,城市建筑,2006(12);

        [2] 袁庭棟,成都街巷志,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4-1;

        [3] 張乃健 洪惠群,歷史街區保護性更新研究――以佛山“嶺南天地”為例,中國名城,2013(03);

        [4] 趙夏,解讀快速城市化進程中的傳統街巷保護,中國文物報,2014-05-30;

        第7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案例范文

        這厚重的歷史積淀,無疑是我們民族的先輩給后人留下的寶貴財富,同時這也是留給我們的一付重擔。因為,保護的責任是那么重大,而保護工作的分量又是那么異乎尋常地沉重。特別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這項工作起步較晚,但發展相當迅速,從2003年啟動至今不到5年的時間,全國就已經確定了兩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總數達1028個,并認定了代表性傳承人777人。而這僅僅是一個開始,因為更多的項目正在運作中,更多的發現正在進行中,更多的認識正在形成中,更多的經驗也正在積累中。

        筆者有幸參加了本地的這項工作,并經歷了從起始階段到現在的過程,其間對許多具體問題進行過相對深入的思考,并通過進一步學習和實踐,形成了一定的認識。比如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征界定,我們就應該根據以下三個突出特征,綜合地去進行把握。

        一、傳承性

        我國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擁有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唇齒間傾談的、紙頁上流淌的、精神意識層面跳躍著的“活態”文化,構成了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承載著中華民族文化淵源的基因。

        文化是由物質和非物質兩種形態構成,而文化的進化是傳承和積累的結果。其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化同樣也是通過傳承和積累來實現,其細致周密和循序漸進的過程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經過傳遞實現傳承,另一方面經過長期的沉淀達到積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集中反映了人民群眾對文化的自我選擇、對文明的自主抉擇。應該說,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經過特定歷史階段,特定種群民族、特定地域范圍內的人民群眾,世代沿襲所傳承的結果。其傳承過程,生動地保留并表現了這些人群的生存狀態、生產習俗、生活風貌、倫理觀念,并形成了對當時的社會形式、自然環境和等多方面的歷史發展狀況的反映。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依靠冗繁的傳承載體和龐大的傳承群體。其中,傳承載體重點反映了當時的社會背景環境和社會環境,而傳承群體離不開人們之間所依靠的“口傳心授”。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群體性的傳承,包括禮俗儀式、歲時節令和社祭廟會等,主要是依靠群體性傳承或者是家庭性傳承而構成的傳承鏈傳承至今。口頭文學、表演藝術、手工技藝和民間知識等文化,一般是由傳承人代代相襲而傳承延續。一個優秀的傳承人,既傳承了先人的文化遺產,又以過人的聰慧,按照當時社會發展的節拍推動文化遺產的創新和發展,他對一個民族文化的延續起著重要的鏈接作用。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手段離不開人的因素,傳承人作為歷史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承載著傳統文化傳承的歷史重任。因此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最直接面對的是傳承人的保護問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為其提供生存和發展延續傳統文化的環境和土壤,才能實現當代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標。

        二、“活態”顯現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民族個性和民族審美習慣的“活態”顯現,它保持了民族特殊的生活生產方式。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所定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示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與群從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和文化空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產生和存在,既與相關生產方式、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有關,也與產生這種文化的土壤和背景,包括民族和地域的獨特生活方式、文化傳統、文化心理、審美原則和風俗習慣有關。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通過聲音、形象和技藝為表現手段,并以身口相傳作為文化鏈得以延續的“活態”顯現,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民族特殊的生產生活方式息息相關。我國古老的羌民族文化就是典型的活態案例。

        第8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案例范文

        關鍵詞:舟山普陀山 申遺 申遺標準 申遺之路 對比研究

        中圖分類號是:G127 文獻標識碼:A

        “海隅一舟,文脈邈古,學府叢立,后人為傲。”舟山――這顆鑲嵌在東海之上的璀璨明珠,自古以來就以“海上仙境”而為人所熟知。然而就是這個歷史底蘊深厚、為人所津津樂道的“海上仙境”,卻數次與世界文化遺產失之交臂,實在令人扼腕。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我們秉承著孔子“見賢思齊焉”的學習精神,向已經成功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前輩”們取經,不斷挖掘自身文化潛力,拓寬發展渠道,向世人展示舟山所蘊含的獨特歷史文化價值及其在人類整個歷史文化演進過程中所發揮的功能和影響。

        筆者將從與時俱進的申遺標準、舟山?普陀山與已成功申遺的案例進行對比分析等方面進行調查研究。

        一、與時俱進的申遺標準

        申遺成功后不僅為當地帶來不可限量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還有環境效益,有益于當地社會發展的福利更是源源不斷。因此,申報世界遺產一直以來都是國內外高度關注的一個話題。近年來,由于各國申報世界遺產的競爭日益激烈,申遺標準也是水漲船高,日漸嚴苛。為了能在申遺之路上少走彎路,必須“對癥下藥”。

        世界遺產是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確認的人類罕見的、目前無法替代的財富,是全人類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文物古跡及自然景觀。世界遺產分為世界文化遺產、世界文化景觀遺產、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世界自然遺產4類。《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中規定:

        “文化遺產”是指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畫、具有考古性質成份或結構、銘文、窟洞以及聯合體;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在建筑式樣、分布均勻或與環境景色結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單立或連接的建筑群;從歷史、審美、人種學或人類學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人類工程或自然與人聯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

        “文化景觀遺產”是世界遺產中的一種類型,是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確認的人罕見的、目前無法替代的文化景觀,是全人類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自然和人類的共同作品”。

        “自然遺產”是指從審美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由物質和生物結構或這類結構群組成的自然面貌;從科學或保護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地質和自然地理結構以及明確劃為受威脅的動物和植物生境區;從科學、保護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天然名勝或明確劃分的自然區域。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又名復合遺產,是同時具備自然遺產與文化遺產兩種條件者。早期復合遺產的登錄名單當中,有先被登錄為自然遺產或文化遺產,之后也被評價為另一種遺產,因而成為復合遺產。依據世界遺產公約之主旨,復合遺產是指兼具自然與文化之美的代表。

        世界遺產種類繁多,每一種遺產都有其具體的標準,我們要明確其定位,避免走彎路。因此,在認真學習有關世界遺產申報標準的基礎上,科學確定舟山申報遺產的種類顯得尤為重要。

        二、舟山普陀山與杭州西湖之對比

        杭州西湖作為文化景觀類型遺產于2011年成功入錄世界文化景觀遺產。通過世界遺產價值專題研究、世界遺產突出普遍價值評定標準分析,以及世界范圍同類遺產的對比分析,“杭州西湖文化景觀”的突出普遍價值體現為:是“中國山水美學”景觀設計最經典的作品,在9-20世紀世界景觀設計史和東方文化交流史上擁有杰出、重要的地位和持久、廣泛的影響,是文化含量特別厚重的“東方文化名湖”,是世界獨具一格的文化景觀。“杭州西湖文化景觀”的價值承載要素為分布于3 322.88hm2范圍內的西湖自然山水、“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間特征、“兩堤三島”景觀格局、“西湖十景”題名景觀、西湖文化史跡、西湖特色植物6大要素,具有高度的真實性和完整性。[1]

        “以山而兼湖之勝,則推西湖;以山而兼海之勝,當推普陀”。如果說西湖是中國古典山水美學結合的典范,那么普陀山無愧為“山海”相得益彰的絕境。普陀山自古以來就被奉為“海天佛國”,是觀音菩薩的道場。享此盛譽除了因為當地濃厚的佛教歷史文化底蘊之外,廣袤無垠的大海也為它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海中紫霧蓬萊島,安期子喬去何早”。虛無縹緲的人間仙境無疑增添了佛教的空靈之感。普陀山山小、谷小,綽約多姿的海岸景觀皆以精巧取勝。歷史上的寺、庵、蓬以追求觀音文化為目的,“巧于布置,因山就勢”,皆以相應的尺度融入自然,不露聲色中深諳中國古典山水美學原理。普陀山風景名勝區作為佛教圣地,最盛時有82座寺庵,128處茅篷,僧尼達4000余人。普陀山的得名源于佛典。自唐代佛教傳入本山后,歷宋、元、明、清直至今日,千余年間,雖然幾經滄桑劫難,但屢廢屢興,逐漸形成了現在別具一格、底蘊深厚的普陀山佛教文化。普陀山寺院建筑是明、清時期的典型作品,是我國古代建筑技術與建筑藝術發展到最成熟階段的產物。建筑群利用山間盆地的特色而呈下沉式之布局,因山就勢,曲徑通幽,含而不露,最具深山古剎的意趣。其中普濟寺、法雨寺、慧濟寺三大寺規模宏大、建筑講究,代表了普陀山佛寺的文化特征,是中國清初寺廟建筑群的典型。其中普濟、法雨兩寺是現存江南最大的清代皇家式建筑群。普陀山文化景觀價值要素為深山古寺充分利用了普陀山優越的風景地貌,因地制宜地造就了肅穆的宗教空間和絢麗多姿的園林空間,并依托其得天獨厚的浩渺海景烘托渲染了佛教空靈深遠之意境,具有高度真實性和完整性。因此普陀山是了解中國古典佛教寺廟的重要窗口,是歷代佛教文化變遷的見證,是當之無愧的“自然與人文完美結合的典范”。

        三、舟山普陀山與山西五臺山之比較

        同樣位列佛教四大名山,五臺山是中國第一個成功以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案例。保護和延續遺產地核心價值的具體手段是保護價值載體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遺產中心給予五臺山真實性、完整性的綜合評價是:景觀的視覺完整性取決于山景和森林的保存,以便使不可分割的寺廟和山岳能與相關聯的宗教完美共生……所有的特征比如寺廟群 、體現文化交流的特有建筑、建筑與山體景觀的關系、西北部的森林美景朝圣線路和寺廟內的藝術杰作,都清楚地反映了遺產地的突出普遍價值。而保護這種價值則首先要認識到其價值載體區別于單純自然或文化遺產的兩個重要特征:其一是非單純文物建筑性,它是建筑群與山林環境的共生體;其二單純物質性,它是山寺與“活著”的佛教文化的共生體,是山、林、寺、田、佛、眾的共生體。[2]

        認識到這兩個重要特征之后,我們可以對優化普陀山管理系統進行反思。對于非單純文物建筑性方面,要求佛教寺廟建筑群與山、海、田、林等自然要素整合保護。在現有普陀當地保護框架下,主要有“文物保護規劃”及“風景名勝區規劃”兩種法定規劃(以下簡稱“”)作為支撐,分別由文物局系統和建設部系統組織編制。由于社會發展的局限性,文物局系統主要側重在寺廟建筑本身等物質性遺產保護上,文物保護規劃很難在大范圍內觸碰環境保護。所幸,風景名勝區規劃上,普陀當地在自然環境要素保護和社區協調方面已積累大量經驗。所以,普陀山當務之急是在“”的基礎上,重新制定針對普陀文化景觀價值的保護管理規章制度。

        在非單純物質性方面,集中體現在生生不息的活態遺產上。在普陀山文化景觀遺產的保護中,除了寺廟、海景、摩崖石刻、山林等物質性遺存之外,還有一些活態的遺產需要我們去挖掘、守護。如滲透在佛教活動中宗教文化內涵的延續;如何面對日益浮躁的社會風氣與佛家清凈的矛盾;如何管理寺廟、山林、民居之間的關系等等。持續性文化景觀強調的是,“它在當地與傳統生活方式相聯系的社會中,保持一種積極的社會作用,而且其自身演變過程仍在進行之中,同時又展示了歷史上其演變發展的物證。”由此可見,文化景觀遺產有別于凝固在歷史某個時段的文物遺產,它是一種不斷進化、不斷吸收新鮮血液的遺產,時展的印記若隱若現。普陀山文化景觀遺產與當地自然人文等外在因素天長日久的磨合下,日益顯現出物質文化遺產在現代社會的光芒。當然,這種不斷進化、更新的尺度是應該受到嚴格的監測和控制的,這也成為文化景觀保護面臨的一大難題。但是我們不能因噎廢食,既要正視文化的發展,又要將這種變化界定在可控制的范內,以便從管理上予以適度的干預,使文化景觀價值隨著時代的發展不變質地延續傳承下去。

        四、結束語

        舟山普陀山申報世界文化景觀遺產之路任重而道遠。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文化景觀遺產是人與自然不斷相互作用的產物。在任何時刻,我們都不能割裂人與自然、物質與非物質之間的關系,而如何維持雙方的關系使之達到一種和諧穩定的平衡狀態,則是我們要追求的目標。

        參考文獻:

        第9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案例范文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唐卡;游客感知和態度

        中圖分類號:F590 文獻標識碼:A

        唐卡(ThangKa)是第一批進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民間美術,并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所謂唐卡即為卷軸畫。在《藏漢大辭典》和《歷史文化詞典》中,唐卡被定義為“卷軸畫,畫有圖像的布或紙,可用軸卷成一束者”;“唐卡指流行于藏區的一種宗教卷軸畫,通常繪于布帛與絲絹之上,是地方繪畫的主要形式之一”[1]。唐卡以表現藏傳佛教為主,題材涉及社會歷史、生活習俗、天文地理、文學藝術和藏醫藏藥等,被譽為“藏族的百科全書”。

        隨著旅游業的大發展,欣賞唐卡、購買唐卡成為旅游活動內容之一。但是,游客在走馬觀花的旅游過程中,難以對唐卡的藝術魅力,歷史、文化和宗教內涵有比較全面、深入的認識和理解。如何利用旅游這一方便之門,提高游客對唐卡鑒賞能力和傳承、保護意識,是目前學界十分關注并積極探討的問題。

        1 有關唐卡的研究綜述

        在筆者掌握的有關唐卡的研究成果中,學者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唐卡以及唐卡的傳承和保護進行了研究。

        1.1 唐卡的起源與特點研究

        謝繼勝從唐卡語源、唐卡與漢幡的關系兩個方面,探討唐卡的起源[2]。黃春和從漢文文獻、藏文文獻、現存早起唐卡和印度布畫的比較、從宗教修行看唐卡和印度布畫的關系,對唐卡的來源進行研究[3]。葉星生不僅按照不同的歷史時期對唐卡的藝術特點進行了分析和研究[2],而且對唐卡的起源和形制,以及唐卡的題材和特點進行了分析[6,7]。關卻呼尼瑪從線條、色彩、構圖、畫面整體等方面,對唐卡藝術的審美特征進行了研究[4]。寧世群從唐卡中的佛像、構圖、人物造型、線條等方面對唐卡的宗教特點進行了研究[5]。

        1.2 唐卡的價值和保護研究

        張小燕從宗教藝術作品的兩大基本屬性(宗教性、藝術性)出發,分析了唐卡的宗教藝術作品的精神價值和物質價值[8]。康?格桑益希從唐卡的宗教傳播功能、藝術表現力等方面,探討了唐卡的保護[9]。胡海燕等以勉薩派唐卡為例探討了唐卡保護的模式[10]。楊昆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視角,運用“原真性”和“完整性”原則,分析得出唐卡保護的內容和基本框架[11]。

        1.3 唐卡在旅游中的作用研究

        不少學者肯定了唐卡和旅游的互動關系,明確了它們之間相互的促進作用。梁玉金認為:唐卡擁有更廣闊的市場前景;馬多尚等從民族文化藝術與旅游互動關系的角度出發進行研究[12,13]。王亞欣在分析唐卡的積極社會功能的基礎上,提出唐卡對游客具有很強的吸引力[14]。楊桂紅等從宗教旅游商品的開發設計上,提出應開發不同檔次的唐卡,著重體現唐卡藝術性和宗教性的結合[15]。馬雨睛等在總結熱貢唐卡在產業鏈、監管融資以及人才等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改進方法和對策[16]。胡海燕等通過對勉薩派唐卡的調研,認為在旅游開發的過程中應堅持走精品道路[10]。

        1.4 唐卡的旅游開發和保護研究

        呂海榮以熱貢唐卡藝術產品為例,提出必須處理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藝術產品開發和合理利用、發展地域經濟(旅游業)三者的關系[17]。凡建秋提出應傳承唐卡技藝,保護唐卡的文化內涵,淡化唐卡藝術的商業屬性[18]。

        盡管學者們對唐卡已有較為豐碩的研究成果,但是多從唐卡本身的特點出發進行定性的分析和闡述,缺乏從游客出發,基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的視角,對唐卡進行較為客觀、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2 案例區、研究方法的選擇和數據的獲得

        本文選擇的拉薩作為案例區,進行實地考察、調研。2012年7月在的布達拉宮、大昭寺、羅布林卡、哲蚌寺等主要景點周圍,隨機對游客進行問卷調查。采用當場發放問卷、回答問卷、回收問卷的方式。共發放問卷210份,回收210份,有效問卷202份。采用SPSS軟件,對問卷調查數據進行分析。采用Alpha信度系數法,通過計算克朗巴哈信度系數(Cronbach’α)①,得出結果為0.730,大于0.7,表明該問卷具有較好的信度。

        從受訪者的身份特征來看,被調查游客以女性偏多,占55.9%;年齡以中青年為主,年齡在15歲~44歲的占87.1%;民族以漢族和藏族為主,漢族占45.5%,藏族只占38.1%;學歷層次比較高,大學及以上學歷的占54.4%;職業以學生、經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為主,分別占21.3%、13.9%和18.3%;客源地以非藏區略多,占52.5%(表1)。

        3 游客對唐卡感知狀況及分析

        為了獲得游客對唐卡的感知,從唐卡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唐卡的藝術特點、唐卡的價值、唐卡的游客吸引力、購買唐卡的動機等方面,對游客進行問卷調查,結果如下:

        第一,唐卡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知度不高。在被調查的202位游客中,知道唐卡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游客僅占一半多。這反映出目前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宣傳不夠,宣傳的方法過于單一。在百度新聞中,輸入“唐卡”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獲得3730篇相關信息;輸入唐卡和“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僅獲得788篇相關信息。在百度視頻中輸入“唐卡”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獲得92條結果;輸入“唐卡”和“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只獲得2條結果。

        第二,對唐卡畫面的象征意義不夠了解。調查發現,占53.0%的游客對唐卡畫面的象征意義不清楚或不了解(表2)。唐卡具有以直觀形式表現復雜文化內涵的特點。一方面,唐卡的題材以宗教為主。“作為唐卡范本的繪畫……是繪在布帛上的一種宗教畫。這種繪畫常常用作宗教儀式,宣揚教義,信徒用以積累善業公德(如擦擦tsha-tsha)”[1]。唐卡的內容豐富,題材多樣,側重于表現各種神靈,旨在演示佛教基本教義內容,圖解佛理,是宗教膜拜藝術的典范[19]。另一方面,唐卡是通過畫面講故事和表現人物的傳統民間美術[5]。由此可見,唐卡是在藏民族文化底色的基礎上,通過藝術渲染而成的藝術珍品,沒有一定的文化積淀和藝術鑒賞力,很難理解畫面背后的象征意義。

        第三,對唐卡價值的認知度比較高。按照從高到低的順序,游客對唐卡價值認知依次為宗教價值、收藏價值、藝術價值和紀念價值(表3)。這是因為唐卡的題材以宗教類型為主。在眾多的唐卡店和唐卡畫室內,陳列的多是佛像、菩薩、度母、護法神、壇城等。這樣很自然地使游客獲得對唐卡宗教價值的感知。但是,游客對唐卡所要表達的敬佛、拜佛、積善祈愿的宗教用途;方便禮佛和講經釋法的宗教傳播功能;繪制中遵循“三經一疏”②的宗教規范等深層次的內容并不了解。游客對唐卡的收藏價值的感知與近年興起的唐卡收藏熱有關。市場經濟的大范圍參與,導致人們對唐卡經濟價值、收藏價值的認知不斷提高,甚至有人稱唐卡為掛在墻上的“股票”。比如,原來預估價位8000萬港元的巨幅明代永樂御制紅閻摩敵次秀唐卡,就最終以3.48億港元的拍賣價格成交,創下中國藝術品世界拍賣的最高紀錄[20]。

        收藏熱在擴大唐卡影響的同時,也引發過度商業化問題。“過去,繪制唐卡要先焚香沐浴,念經祈禱,靜心入畫。而現在心態和目的都變了,變得極不嚴肅、極不老實,甚至流水作業,一人面對多幅唐卡,同時繪制某一部分,剩余部分又轉入其他人完成。而師傅只畫最重要的部分。還有顏料上,以前的礦物質顏料由珠寶、 珊瑚、綠松石研制而成,色澤持久,常年保持鮮艷不掉色;而現在許多新唐卡繪制時常常混入廉價的廣告粉,而導致大批量低劣、粗俗、廉價的唐卡進入市場,大大降低了唐卡的質量和神圣的形象”[21]。第三,唐卡作為極具特色的藝術品,對游客極易產生視覺沖擊力。但是,唐卡在構圖上的嚴謹,線條的細膩,色彩的渲染,顏料的考究,畫工的精湛,畫面的整體美等,絕非一般游客可以鑒賞和審美的。第四,唐卡的紀念價值偏低,是由于唐卡的宗教價值、收藏價值、藝術價值過于顯現以及與一般的旅游紀念品相比,唐卡的價格不菲有關。

        第四,對唐卡藝術美感的認知差異大。游客對唐卡藝術美感認知度由高到低依次為色彩、畫面、材料、畫工,四個方面所占百分比相差不大(表4)。對唐卡藝術美的感知,一方面取決于唐卡本身的藝術性,另一方面取決于鑒賞者審美水平和審美偏好。唐卡設色濃重,對比強烈。色彩的審美是第一性的,唐卡的色彩不僅是藝術美感的展示,更是藏民族性格的外顯。“(唐卡)在色彩的運用上多用單色、間色、大紅、金色作畫,自由地增減配合,巧妙地大膽應用,使整個畫面在不調和中求得和諧統一,顯出熱烈明快,金碧輝煌,非常華麗的藝術效果。這種色彩的多運用構成的整個藝術色調正是藏民族勇敢堅強、智慧勤勞、熱情奔放的民族性格所形成的審美情趣的藝術表現”[4]。其次,以宗教題材為主,畫面以佛為中心。“在唐卡的中心通常是一尊大佛像,稱為主尊像,而把一段故事,從唐卡的左上角開始圍繞主尊像,順時針布滿一周”[5]。唐卡用材考究,“顏料是用礦物或植物莖等加工而成,有透明和不透明兩種。礦物顏料有事情、石綠、中黃、紅、黑、黃、白等,這些顏料建工全是手工操作,過程慢而復雜,但顏料純度高、質量穩定、覆蓋力強,畫面效果厚重艷麗,因唐卡的色彩保存千年不變”[5]。繪制唐卡最關鍵的是勾線條和上色。一個唐卡畫師的培養,光打線條這一道工序,要學7年,上色要學4年③。對唐卡畫工的鑒賞并非一般游客能達到的藝術水準。

        4 游客對保護和傳承唐卡的措施的認同及分析

        4.1 游客對“多元參與”的保護模式表示贊同

        為了獲得游客對“多元參與”模式的態度,從政府、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和畫師、社會組織和個人在唐卡的傳承和保護中發揮的作用,以及提高唐卡的旅游吸引力等方面,設計問題對游客進行調查。調查結果如下:

        4.1.1 游客對保護措施都給予較高的認同

        目前對唐卡傳承和保護采取的是政府主導、傳承人主體、社會參與的“多元參與”模式,游客對此給予高度認同,對各項措施認同度的平均值都較高,在3.78-4.05之間(表5)。

        4.1.2 對保護、傳承中人的力量給予很高的認同

        傳承人和畫師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保護的主體。游客對開設培訓班、發揮傳承人的作用、提高畫師的素質三個方面的措施給予更高認同,平均值分別為:4.05、4.04和4.04(表5)。這說明游客對唐卡傳承中,對“人”的作用更為重視。在傳承的真實語境中,傳承人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著獨特的理解和感情,掌握獨特的技藝和行業信仰,所以作為主體極其重要;畫師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承接者,其素質水平的高低,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和意義認識的程度,決定著他們的態度和決心,因此畫師的素質是關鍵。

        4.1.3 對政府的主導作用給予肯定

        調查發現游客對政府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增加資金投入、提高傳承人的津貼、為唐卡的商業化提供條件、在中小學中開始唐卡興趣課等措施給予了肯定,平均值分別為3.78、3.89、3.87、3.88(表6)。這說明,游客對政府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保護的主導作用給予認同。這是因為政府不僅頒布和實施了相關的法律政策,營造良好的保護氛圍,而且能夠整合人力、財力和知識領域等多方力量投入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中。

        4.2 對提高唐卡旅游吸引力的方法表示贊同,但有分歧

        為了提高游客對唐卡的了解和鑒賞力,強化保護意識,我們在問卷中提出增強唐卡旅游吸引力的方法:第一,針對觀光游的特點,通過增加導游的講解,出版有關光盤、書籍、雜志,提高游客對唐卡的認識和理解。第二,針對體驗游游客的特點,開設唐卡繪制觀摩室,增強游客對唐卡的繪制方法、繪制過程的了解;增設唐卡專賣店,提高游客對唐卡的鑒賞和辨別能力。第三,針對唐卡藝術有特殊需求的游客,開發唐卡藝術文化專項游產品,滿足深度了解唐卡藝術的歷史文化,掌握唐卡創作的基本方法,提高唐卡藝術的審美和鑒賞能力的需求。第四,針對傳統唐卡畫面突出宗教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問題,提出增加反映傳統故事和新生活的題材。第五針對唐卡作為旅游紀念品價格比較高,提出采用現代印刷方法和現代繪畫材料、畫技。游客對上述方法的態度如下:

        第一,游客對提高唐卡旅游吸引力的輔助措施表示贊同。游客對提高唐卡旅游吸引力的方法認同度都比較高,平均值在3.66-4.06之間(表6),特別是游客對發行光盤、出版相關書籍和雜志,開設唐卡繪制觀摩室,開發唐卡專項旅游,增加反映新生活的內容等的贊同度更高,平均值均在4.04以上。這表明:第一,對唐卡的宣傳不夠,宣傳方式比較單一。游客希望借助相關媒體擴大對唐卡藝術的宣傳,提高知名度;第二,由于唐卡旅游以觀光為主,不能滿足游客對唐卡深層次的消費需求。增強唐卡藝術的展示方式,開發體驗和專項旅游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第三,盡管傳統唐卡具有很高宗教意義和歷史文化價值,但是由于游客構成的復雜性,導致旅游消費需求具有層次性。因此,在唐卡畫面設計中兼顧傳統與現代,民族性與開放性。

        第二,游客對改變唐卡的傳統形式有較大分歧。從調研的數據中可以發現,盡管游客對批量印刷唐卡畫和采用化學顏料繪制唐卡的認同度也比較高,但是標準差比較大,分別為1.110和1.096(表6)。這說明,在能否批量印刷唐卡畫和采用化學顏料繪制唐卡的問題上,游客間的分歧比較大。這一方面是由于一些游客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原則、歷史文化價值以及藝術特點等認識和理解不夠,導致在如何保護唐卡的原真性問題上認識不夠清晰;另一方面,由于目前中國旅游紀念品價格普遍比較低廉,較之它們唐卡比較昂貴,一些游客希望以此降低唐卡的價格。

        5 結論

        第一,旅游為唐卡的“活化”提供動力。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布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明確指出:“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世代相傳,在各社區和群體適應周圍環境以及自然和歷史的互動中被不斷地再創造,為這些社區和群體提供持續的認同感、從而增強對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造力的尊重”。可見,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活態性和傳承性的特點。把唐卡藝術納入到大眾旅游消費中,不僅有助于擴大唐卡的社會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而且使唐卡的藝術價值、歷史文化價值、經濟價值和宗教價值的體現,從而激發起藏民族以及全體中華民族對唐卡藝術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喚起人們傳承、保護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同時,通過滿足游客的消費需求為唐卡的傳承和保護獲得資金。

        第二,唐卡提升了旅游的品位。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最能體現民族獨特的精神追求和智慧才能的文化產品。唐卡不僅擁有強烈的藝術美感和感染力,而且包含著豐厚的思想內涵。唐卡的藝術美是畫師對歷史、文化、宗教的認識、評價,把自己的內心感受、思想傾向、愛與憎的情感態度,甚至自己的意志、沖動等熔鑄于畫面之中。因此,一幅好的唐卡是畫師思想、情操的外現,是民族精神、文化精髓的展演。但是,從游客對唐卡的感知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游客對唐卡的認識、理解和鑒賞仍都處在相對膚淺的層面。為此,如何使游在獲得感官上的沖擊和心理上的享受的同時,在思想和精神上獲得啟發和教育,為工作、生活集聚正能量,是唐卡旅游面臨的最現實和重大的問題,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能否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

        第三,“動態本真”是唐卡旅游遵守的原則。《威尼斯》十分強調文化遺產保護的“本真性”,《實施世界遺產公約操作指南》和《關于本真性的奈良文件》中把“本真性”視作定義、評估和監控文化遺產的一項基本原則。與此同時,由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同于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動態的表現形式。一方面,它是靠人的語言和行為來表達;另一方面,在與自然、現實、歷史的互動中不斷變異和創新。為此,唐卡旅游應以“保護性開發”理論為指導。對唐卡形制,顏料、技法等保持不變;宗教題材的唐卡,應嚴格依照宗教的規范和程序。對傳統唐卡所表達的歷史、文化和宗教思想等,應結合當代的文化需求,做出科學、合理、恰當解讀,發揮積極的社會功能;為滿足當代人的文化需求和藝術審美要求,適當增加反映當代文明的藝術題材和畫面內容。

        參考文獻:

        [1] 葉星生. 唐卡的歷史沿革和藝術特色[J]. 藝術評論, 2008(6):13-22.

        [2] 謝繼勝. 唐卡起源考[J]. 中國藏學, 1996(4):101-120.

        [3] 黃春和. 唐卡來源初探[J]. 首都博物館論叢, 2013(00). 12-27.

        [4] 關卻呼尼瑪. 唐卡繪畫藝術的審美特征[J]. 藝術研究, 2009(3):25-31.

        [5] 寧世群. 唐卡的宗教特點[J]. 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2(1):47-52.

        [6] 葉星生. 唐卡[M]. 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 2012.

        [7] 葉星生. 唐卡的起源與形制[J]. 收藏, 2014(23):111-115.

        [8] 張小燕. 試論宗教藝術作品的價值――以熱貢唐卡藝術、無錫靈山勝境為例[J].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 2014(6):108-114.

        [9] 康?格桑益希. 唐卡審美功能的變異發展初探――以當代“多吉畫派”唐卡為例[J]. 中國藏學, 2013(3):144-150.

        [10] 胡海燕, 巴桑吉巴. 拉薩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的運作模式研究[J]. 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4):14-20.

        [11] 楊昆. 從非物質文化遺產視角看唐卡的保護――基于“原真性”和“完整性”原則[J]. 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 33(3):41-44.

        [12] 梁玉金. 保護和開發青海農村文化資源探析――以湟中縣魯沙爾鎮的民間手工制造業為例[J]. 青海社會科學, 2009(3):79-81.

        [13] 馬多尚, 卿雪華. 青藏高原生態旅游發展的現狀及對策建議[J]. 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 27(1):26-33.

        [14] 王亞欣. 藏傳佛教文化的旅游價值探析[J]. 青海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 31(1):15-19.

        [15] 楊桂紅, 陳勁松. 滇西北香格里拉松贊林寺宗教旅游商品開發設計[J]. 經濟問題探索, 2000(5):119-121.

        [16] 馬雨婧, 魏婷. 熱貢唐卡藝術市場發展狀況及對策初探[J]. 經濟與管理戰略研究, 2014(2):115-127.

        [17] 呂海榮. 試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關系―以熱貢唐卡為例[J]. 青海社會科學, 2009(4):69-71.

        [18] 凡建秋. 藝術產業化背景下的唐卡發展空間考量[J]. 青藏高原論壇:社會科學版, 2014(4):87-92.

        [19] 馬志華. 唐卡背后的宗教與民俗[J]. 康定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7, 16(6):12-16.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不卡另类在线 | 一本久久精品国产综合 | 亚洲欧洲中文字幕gy | 五月天偷拍视频久久 | 日韩亚洲欧美在线观看 | 午夜福利国产片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