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實習教師管理辦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信息技術 學科優勢 班級管理工作
我是一名小學教師,對現實的網落時代,感到驚喜憂愁,驚喜的是能利用課件上課,能從網絡中傳遞很多信息。憂的是現在很多孩子泡在網上的時間太多,就是玩游戲,甚至連覺都不睡飯都不吃這種情況不感憂愁嗎?
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發展,利用信息技術教學手段來進行自動化辦公和自動化管理,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如果為了把班級的教育工作和對班級的管理工作辯證的統一起來,就必須要利用互聯網對班級進行網落化管理。
計算機、多媒體和因特網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逐步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促進了教育管理向網絡化、虛擬化、層次化和個性化方向發展。因為班級文化=制度文化+個性文化,其中個性文化是特色,滲透著教師以及學生個性特征,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著力點,所以現代信息技術對班級管理將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如何遵循平等互動、真誠可信的原則,建設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天使,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未知數,人是有感情的動物,但身上或多或少有一些毛病和問題,自卑心理重、學習基礎差、紀律觀念淡薄、自控能力不強、缺少信心。人類社會進入一個全新數字化文明時代,特別是因特網的產生,使得我們很容易獲取信息。但是學生是一個活生生的個體,因此我們必須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做好我們班級管理工作。
認真收集整理學生流行的信息,才能走進學生內心世界,學生打成一片,對學生的教育切忌使用尖酸刻薄的語言,避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班主任在互聯網上建立班級主頁和班級管理信息,使學生參與到這個平臺上來,給學生創立班級QQ群。學生就會利用QQ跟老師同學之間進行談心,這樣,學生與老師、學生以學生角色很可能會轉換成知心朋友,縮短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從而才能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諧相處,為建造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奠定堅實的基礎。有了這樣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學生才會有具體的發明創造的思維方法,形成創新、概括、比較、聯想的好習慣,善于把掌握的知識遷移到覺解決問題中去,成為社會優良的技能人才。
為方便了解學生思想動態、及時聯系學生及家長,申請建立班級QQ群(同學錄)及班級博客,通過短信、QQ、博客論壇、電子郵箱多渠道的溝通交流方式,搭建一個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平等交流、多層次溝通的網絡平臺,同時也為最后學期學生的分散實習提供了動態的監控和指導平臺,對畢業生進行有效的跟蹤反饋。
參加英語教育專業頂崗實習的學生在實習期間具有雙重角色。他們既是學院派往實習單位的學生,又是在實習單位教學崗位上的教師。頂崗教學實習的雙師指導頂崗實習是英語教育專業學生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提升的重要階段。學院和校外實訓基地均安排實習學生的頂崗實習指導教師。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校內外指導教師共同開展對實習指導工作。
二、頂崗實習過程的雙方管理
頂崗實習是英語教育專業人才培養中實踐教學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在實習期間接受學院和實習單位的雙方管理。學生既要遵守學院的各項規章以及相關實習管理制度,也要學習和遵守實習單位的管理制度。
三、英語教育專業頂崗實習的管理
1、頂崗實習前合理安排教學環節和相關管理措施
按照高職英語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頂崗實習一般被安排在第五學期。為了使學生具備教學實習所需的基本素質和能力,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教育學、心理學課程學習、教學基本技能訓練和英語教學設計等安排在1-4學期分階段完成。為了使學生第五學期一開學就可以開始實習,實習單位和實習崗位的選定,校內外指導教師的確定均需在第四學期完成。在此期間,學院實習領導小組和校內指導教師負責對學生開展細致的實習前教育和教學崗前培訓。實習前教育涵蓋師德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勞動意識教育和行為規范教育等。教學崗前培訓包括講解教師著裝要求、教態和教學語言的規范、教學觀摩和模擬訓練等。學院為學生統一購買了實習期間的保險,并與所有學生簽訂安全責任書。學院和實習單位簽訂實習基地協議,在協議中明確安全責任條款,按事故責任,學院、實習單位和學生分別承擔責任。同時,學院在協議中明確學生實習期間的薪酬支付金額和支付方式,保障了學生實習期間取得實習報酬的權利。學院通過合理安排教學環節和相關管理措施,完成對學生頂崗實習前的教育和管理,充分做好學生參加頂崗實習前的準備工作,為頂崗實習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2、對學生頂崗實習工作進行全過程管理
學院和實習單位共同制定頂崗實習方案,明確雙方在實習期間的管理范圍。校外教學頂崗單位根據學院頂崗實習教學目標和崗位需求,為學生安排實習崗位,根據各自單位的管理制度和實習崗位職責對實習學生進行崗前培訓。同時,實習單位指派教學實習指導教師對學生進行全程指導。學院制定一系列的頂崗實習管理制度,為頂崗實習管理提供質量保障,如《英語教育專業頂崗實習教學管理辦法》、《英語教育專業頂崗實習教學質量監控管理辦法》、《英語教育專業頂崗實習指導教師工作規范》、《英語教育專業頂崗實習基地管理辦法》、《英語教育專業頂崗實習學生自我管理辦法》和《英語教育專業頂崗實習考核鑒定辦法》等。學院指派的專業指導教師對學生進行管理和專業指導。學生實習期間,校內指導教師按學院要求制定頂崗實習指導工作計劃,通過實地檢查所負責的實習點,或通過網絡、電話等方式了解學生實習情況,實習單位、實習指導教師評價和存在的問題,認真填寫頂崗實習檢查記錄本,對學生頂崗實習工作進行全程監控,并提出解決方案和及時解決實習過程中的問題。學校強化學生的自我管理,給學生發放統一印制的英語教育專業學生頂崗實習考核手冊,對實習過程進行跟蹤記錄管理。實習手冊內含畢業實習要求、實習學生守則、實習安全條例、學院實習介紹信、實習單位回執、頂崗實習聯系表、實習指導教師聯系表、學生頂崗實習考勤表、學生頂崗實習周記、頂崗實習報告、頂崗實習考核鑒定表、實習單位證明和學生薪酬證明等。學院組織指導教師每月進行實習指導小結,了解學生實習動態,交流指導心得,反映學生現狀,解決突出問題。學院還及時對學生頂崗實習中的崗位變更、指導教師變更和實習單位變更等情況進行跟蹤和記錄變更,確保對實習全過程跟蹤管理。在頂崗結束前,英語教育專業學生實習單位進行一次觀摩授課。校內專業指導教師和實習單位指導教師共同聽課和評課,共同對實習生的教學實習授課效果進行評定。學生結合實習過程和實習收獲撰寫實習報告,作為實習成績評定的依據。
3、頂崗實習結束后考核采用多元化評價方式
頂崗實習后管理主要是英語教育專業學生實習評價和頂崗實習工作總結。學院對學生頂崗實習的考核采用多元化評價方式。學生成績由學院和實習單位共同評價確定。考核以實習管理人員評價,校內指導教師評價、頂崗實習單位評價、實習單位指導教師評價以及學生頂崗實習考核手冊填寫情況和實習報告撰寫情況為依據。頂崗實習成績核算成相應學分計入學生成績檔案。頂崗實習結束后,學院對頂崗實習工作進行認真總結,召開頂崗實結大會。
四、結語
1.1高校的職責和任務
高校的職責和任務主要集中于以下幾個方面:1)依據學校本科教學計劃,每年選派一定數量、年級及專業的本科生到實習基地進行教學實習,實習安排由雙方協商決定;2)選派指導教師做好學生實習管理工作,要求學生遵守企業有關規章制度,加強學生安全責任意識;3)優先為企業提供相關的技術咨詢、教育培訓等服務,具體內容由雙方商定;4)指派專門負責人管理實習教學相關事務,協調雙方關系;5)指定聯系人負責具體聯絡工作,定期交換信息和協調溝通。
1.2依托單位的職責和任務
依托單位的職責和任務主要包括:1)每年為校方相關專業學生提供實習的場所、設備及技術人員,雙方配合共同做好學生實習工作;2)與學校指導教師共同做好學生實習期間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3)指派專門負責人管理實習教學相關事務,協調雙方關系;4)指定聯系人負責具體聯絡工作,定期交換信息和協調溝通。
2卓越工程師教育人才培養基地的保障體系
卓越工程師教育人才培養基地的保障體系,主要有三個層次。
2.1制度保障
實習基地雙方建立了科學的組織管理體系框架,從組織和制度上確保了“產學研實習實踐”的完成和創新人才的培養。另外,在組織管理體系框架下,還要建立各種具體的規章制度來保障教育培養計劃的嚴格執行和充分實施。具體包括實習實踐的組織制度、實習實踐的管理制度、實習實踐的控制體系、實習實踐的質量保證制度、實習實踐的反饋制度等等。例如《見習管理辦法》、《實習管理辦法》、《實習管理規定》、《實習期間請假制度》、《實習基地指導教師選聘與管理規定》、《實習手冊》、《實綱》、《實習考核辦法》等一系列實習教學文件,進一步規范實習的要求和標準。
2.2經費保障
實習基地的建設需要高校和基地依托單位雙方的投入,雙方要為實習基地計劃共同設立實習基地建設專項資金。1)雙方要多渠道籌措經費,經費源可考慮通過政府扶持、學校自籌、企業投入等方式予以籌集,切實加大對參與專業的經費投入;2)專項經費單一渠道、專項管理、集中使用,納入年度常規預算,并逐年增加;3)該專項資金主要用于以下范圍:滿足實習的必備條件的需求、實習教學,與企業共建科學研究項目,資助教學改革、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師資培訓、校企聯合培養等費用支出。
2.3教學質量保障
關鍵詞:職業能力 生產實習體系 校企合作 保障機制
我校是由中石化長嶺煉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下屬的五個教育培訓實體合并創建的。建校三十多年特別是升格為高職院十年來,我們依托行業、服務行業、提升行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為行業和地方經濟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我校畢業生占長煉職工、各層次領導干部、生產一線的技術工人比例分別為70%、50%、90%。在國內許多石化企業的開工現場中,也灑下了我校畢業生的汗水。我國大多數石化企業中有我校畢業生的身影,石化行業的發展,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離不開我校的貢獻。
為什么我校畢業生如此受到企業的歡迎和行業的青睞?這是我們長期以來圍繞提高學生職業能力素養,注重生產實習的結果。
1 提高對生產實習的認識,轉變人才培養模式
1.1 加強生產實習是國家的一項制度性安排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第二十條規定:“職業教育應當實行產教結合,為本地區經濟建設服務,與企業密切聯系,培養實用人才和熟練勞動者。”2005年,國務委員陳至立在全國職教工作會議上進一步對生產實習制度作了明確的闡釋,指出:“要以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為核心,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強實踐環節教學,使學生適應職業崗位的要求……要進一步推動職業院校與企業建立緊密的聯系,改革以學校和課堂為中心的傳統人才培養模式,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中等職業學校在校學生最后一年要到企業等用人單位頂崗實習,高等職業院校在校學生實習實訓時間不少于半年。”這說明,職業院校學生生產實習,不僅僅是一種教育教學規律的探索和實踐,而且是國家的一種制度性安排,加強生產實習是對國家政策的貫徹和執行。
1.2 加強生產實習是實現職教功能,體現高職特色必然要求 高職教育的功能首先是實現畢業生就業。實現就業必須有專業對口的工作崗位,如果我們的學生找不到生產實習的崗位,說明我們所開設的專業沒有需求,我們的畢業生沒有市場,就更談不上實現高職教育服務行業、提升行業的功能了。另外,高職教育的職業性、實踐性、開放性都是與生產實踐緊密聯系的,離開了生產實習和校企合作,高職教育就不可能有自己的特色。
1.3 加強生產實習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有效途徑 職業技能是職業素質的核心因素,職業技能的最后形成,不是理論課堂,也不是校內模擬實訓場所,而在企業生產“實戰”現場。多年來,我們通過加強生產實習,較好地實現了融“教”、“學”、“做”于一體的教學方式和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根據專業要求和學生具體情況,有的先學后工,有的先工后學,有的邊學邊工,以工促學,突破了教學改革的難點,我院主體專業全部實現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確保理論學習和實習實訓時間達到1:1的比例。為培養高技能型人才開辟了一條有效途徑。
1.4 加強生產實習是學院自身發展的需要 在生產實習過程中,我們通過將教師送到工廠見習和聘請企業技術管理人員為我們的兼職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既鍛煉了師資隊伍,實現了人才、技術的雙向交流,又優化了培養方式,提高了教學水平;通過加強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實現了校企融合、資源共享;通過把長煉人“艱苦奮斗、爭創一流”的企業精神作為我們的校訓,實現了管理水平的提升;通過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融合,形成我院獨特的“崇德、精業、求實、創新”的校風、“愛心、耐心、精心、信心”的教風和“勤學苦練、一專多能”的學風。
通過對生產實習認識的提高,我院在人才培養模式上實現了兩個重點轉移,即:一是由課堂教學重點向實踐教學重點轉移。二是由校內基地強訓重點向企業生產實習重點轉移。
2 圍繞職業能力核心,突出生產實習重點
2.1 圍繞一個核心,即職業能力,它包括技能適應性能力和非技能適應性能力。技能適應性能力是指從事職業活動所需要的運用專業知識和技能的能力,它和具體工作緊密聯系,是一種應用和應變能力。非技能適應性能力是指個人與職業環境和諧相處的能力,包括職業道德、職業態度、職業行為規范等。
2.2 分成兩個階段,我院將生產實習分為生產實訓和頂崗實習兩個階段。生產實訓主要是學生完成專業理論學習后,帶著課題下工廠,在師傅指導下進行生產實訓,培養專業技能。生產實訓合格,學生與用人單位確立就業意向,進入就業崗位開始就業見習,適應新的崗位和環境,進一步提高專業技能并將專業技能轉化為職業能力。
2.3 注重四字管理,對于生產實訓階段的學生,采取“學、保、導、考”四字管理法。“學”就是生產實訓做到學有目標、學有項目、學有崗位;“保”就是在時間、經費和措施上要有保證;“導”就是生產實訓中有師傅和帶隊老師的指導;“考”就是實訓結束,接受生產實訓單位的考核和參加相應工種的職業技能鑒定。我們要求學生通過生產實訓,取得中級及以上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對于頂崗實習的學生,采取“學、用、管、考”四字管理法。“學”就是要求學生學習就業單位的生產技術和企業文化,做到學有目標;“用”就是運用已掌握的知識和技能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提升職業技能;“管”就是按在校學生的要求進行紀律等方面的管理;“考”就是學生在頂崗實習過程中接受學校與企業的雙層考核,完成實習報告,返校參加畢業答辯,完成其它畢業程序。
2.4 進行三個考核,即:過程考核,學院考核學生生產實習過程,檢查實習過程記錄材料,包括實習計劃、實習日志、實習報告、應知應會考試成績等,建立學生實習檔案;結果考核,生產實訓結束,學生參加職業技能鑒定;用人單位考核,頂崗實習結束,了解用人單位對學生的評價。
3 理清思路,構筑生產實習的體系
3.1 組織體系 ①領導機構。實習實訓領導小組是生產實習工作的領導和指導機構,主要職責為研究生產實習中的重大問題;制定工作的目標、政策和措施,建立工作制度;規范工作流程,明確責任分工,制定考核辦法。②管理機構。實習實訓處是生產實習管理部門,代表學院對相關部門行使生產實習的協調、指導、管理、督促和檢查。③協助機構。教務處、學生處、培訓鑒定處等部門。④組織機構。由學院各系部組成,負責實習基地建設和生產實習的組織管理。⑤實施機構。各專業生產實習基地,執行生產實習計劃,完成生產實習任務,建立學生實習檔案和實習基地建設檔案。⑥合作企業。協助對生產實習計劃的制訂、實施和對實習學生的指導和管理。
3.2 制度體系 ①實習學生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實踐教學管理辦法》、《生產實訓實施細則》、《頂崗實習實施細則》、《生產實習安全管理制度》等。②實習教師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實習指導教師管理和培養制度》、《校外生產實習指導教師聘任辦法》、《指導教師津貼發放辦法》等。③實習基地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校內生產實習基地管理辦法》和《校外生產實習基地管理辦法》等。④合同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企校生產實習合同》和《師徒合同》等。
3.3 實施體系 準備階段,要求要有職業技能訓練標準、大綱、實施方案、確定生產實訓崗位、明確帶隊老師和生產崗位的指導師傅;生產實訓階段,要求學生撰寫開題報告、填寫實訓日志、作好實訓小結,帶隊教師和指導師傅一起對學生作出實訓成績評定;生產實訓結束,考核合格,參加職業技能鑒定;頂崗實習階段,要求有學生和用人單位簽訂頂崗實習協議,簽訂師徒合同、實習結束,寫出實習報告,并要求用人單位為學生作出頂崗實習鑒定;最后,返校參加畢業答辯,完成其它畢業環節。
3.4 評價體系 ①過程評價,查生產實習開題報告、生產實習計劃、師徒合同、實習日志、實習報告等過程記錄的完成情況。②結果評價,查職業技能鑒定、實習成績評定、實習報告答辯完成情況。③單位評價,包括職業能力、職業道德、職業態度、職業行為、工作業績等。④綜合評價,根據上述三方面評價結果進行綜合評定學生實習成績。
4 加強校企緊密合作,建立生產實習保障機制
為了給生產實習搭建平臺,建立良性循環的保障機制,近些年來,我院先后與長嶺煉化公司、廣東天乙集團、深圳君招電子有限公司等幾十家企業進行了深度合作,逐步形成了以校企全面融合為特征的長煉模式、以訂單培養為主要特征的天乙模式,和以合作辦學為特征的君招模式三種校企合作模式。在和這些企業深度合作,特別是與長煉的全面融合中,我們推進了“三個共建”。
一是共建“隊伍”,打造一支專兼結合、素質過硬的專業教學團隊。三十多年來,我們在為企業提供培訓和鑒定服務過程中,為培養和造就“雙師型”教師隊伍,開辟了許多渠道。我院教師絕大多數是長煉科協專業學組會員。近年來,為了進一步加大“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力度,鼓勵和要求教師從事企業培訓和技能鑒定工作,鼓勵教師參與培訓開發和調研,參與企業的應用性技術課題研究,參與企業特有工種技能鑒定題庫建設和培訓教材開發,參加企業科研和技術交流,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取證和各類教學技能競賽活動等。通過多種渠道提高教師的實踐動手能力,確保“雙師型”教師達到80%以上。我院建立和健全了青年教師下工廠見習培訓制度,還組織青年教師與企業技術人員、“比武狀元”結對子,當他們的助手。通過這些措施,不少青年教師,正在成長為我院教育教學骨干。
學院也非常重視兼職教師的聘任和管理,先后聘請了59名企業生產技術和管理專家作為兼職教師,特別是聘請了41名高級工程師和高級技師作為我院實習指導教師。院系兩級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成員中,企業專家、學者占三分之二。學院制訂了《外聘教師管理辦法》和《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章程》,為外聘教師和專家管理建章立制。這些從企業聘請的兼職教師,企業工作經驗豐富,專業教學緊貼企業實際;同時,他們定期或不定期的給學生開設講座、作學術報告,把來自生產、管理第一線最新的知識、最新的技術、最新的經驗、最新的企業文化建設信息以及企業對員工的職業道德要求傳授給學生。
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擔負著培養各級各類實用型專門人才的重任,重視和突出實訓教學環節既是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也是其區別于基礎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標志。尤其是旅游管理專業校外實訓顯得更為重要,校外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了實踐教學條件,是對學生進行專業崗位技能培訓與職業技能鑒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旅游管理專業教育的基本硬件,其水平高低直接影響著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質量與水平。
旅游管理專業實訓基地建設達到一定規模后,采取何種運行模式確保基地優質、低耗、高效運行,就將成為各級各部門和職業技術學院必須共同面對和必須解決的問題。為此,本人就旅游管理專業校外實訓基地運行管理模式有關問題作一此探討。
一、旅游管理專業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的意義
一般來講,職業教育的實踐教學包括校內實訓實踐教學和校外實訓基地實踐教學兩個方面。校外實訓基地是指校企雙方合作,學校利用企業的資源建立的用于培養學生專業技能與職業素質的實踐教學場所。校外實訓基地與校內實踐教學基地都是高職實踐教學框架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內實訓基地強調生產性、體現教學做一體化,著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養成適應工作崗位的職業素質;校外實訓基地結合就業崗位,使學生親歷職場,在校期間得到上崗能力訓練。校外實訓基地是“高職院校促進產教結合,提高教學質量和促進高職教育健康、良性發展所不可缺少的寶貴資源,它一般應具有專業實踐教學功能、科研與技術服務功能、學生素質的展示功能和社會知識教育功能。”結合高職教育的特點,服務專業實踐教學應是校外實訓基地的首要基本功能,其作用可從兩個方面理解:其一,校外實訓基地所在的行業和企業自身先進的工藝技術、設施設備、制度管理和運作機制為實踐教學提供高效的實習場所和模擬的實訓平臺,直接服務于專業實踐教學,是校內實訓的必要補充和有效拓展;其二,這種仿真性極強的實習實訓也是對學生所學知識的一次“大閱兵”和綜合檢驗,為學生職業技能提供演練場所。
二、我院旅游管理專業校外實訓基地建設與管理的現狀
校外實訓教學基地與校內實訓教學基地是我院實踐教學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校外實訓教學基地對突出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水平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我系十分重視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本著以能力為本的教育思想,加強學生技能培養,實現學生就業“零適應期”。與大量旅游企業單位校企合作,建立了穩定、運行良好的校外實訓教學基地。
我系通過多方努力,與眾多的旅游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簽定了校外實習基地協議,無償為我系提供實訓場所和實訓崗位、無償的提供實訓指導教師,使學生置身于“全真”的工作場景中,完成教學實習或頂崗實習。
實訓基地的建設按照“產學結合,校企共建”的原則,真正實現了“產學互惠三方受益”。一方面,企業通過教學實習、頂崗實習認識了解人才的狀況,為儲備和招聘人才打下基礎,同時緩解勞動力緊缺的壓力;另一方面,學校獲得企業提供的校外實訓基地、共同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同時鍛煉提高實習帶隊教師的實踐指導能力,進一步了解企業的用人需求,結合我系的專業改革與教學改革,及時調整學生培養目標,增設就業崗位專業輔導強化訓練,讓學生向社會需求靠攏;第三方面,學生通過工讀結合,頂崗工作,培養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質和技術技能,從而提高就業競爭力。
系部制訂了學生校外實習實訓的相關管理制度,學生實習的安排有計劃、有組織,實習前開動員會、實習中有實習內容與記錄表、學院有帶隊老師指導,企業有指導教師。真正做到實習前目標明確,組織清楚。學院制訂了《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管理辦法》,明確了“實訓基地的組織管理”、“實訓教學組織管理”、“實訓教師要求”、“實習考核評定”等條款。幾年來,校外各實訓基地的組織安排有條不紊,學生滿意、家長滿意、企業滿意、學校滿意,實訓基地的良好運行,使校外實訓成為了學子的企盼,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就業率,完善了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穩定、良好運行的實訓基地為學生校外實訓奠定了基礎,滿足了學院快速增長的實踐教學需求,提升了實踐教學質量,學生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實踐動手能力明顯提高,得到了用人單位和社會的好評。
校外實訓基地在建設與管理中我們發現有以下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利用率不高,與預期的教學效果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校外實訓基地都是生產運營型企業,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學需求隨時為教學服務,這使得實踐環節和工作經驗的獲得相當困難。
2、企業兼職教師的管理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不能保證上課時間,尤其在教學安排的時間里。
3、到校外實訓基地實習,學生的交通費、住宿費等費用高,提高了教學成本。如何進一步采用任務驅動型、項目導向等教學方法與手段,提高教學效果,完善教學目的等等,都是今后探究的重點。
三、今后我院旅游管理專業校外實訓基地運行管理模式探討
(一)目前幾種主要的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是指學校與社會上相關企業、事業單位及其他各種工作部門之間的合作關系。隨著經濟技術的發展和《職業教育法》《社會力量辦學條例》等國家政策法律實施,校企合作模式呈現多元化特點,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幾種校企合作模式:
1、“學校主體型”校企合作模式
這種模式中,對人才的培養是以學校為主體進行的,企業處于輔助地位。人才培養目標和計劃主要由學校提出和制定,并承擔大部分培養任務。企業只是根據學校提出的要求,提供相應的條件或協助完成部分(主要是實踐教學環節)的培養任務。這與我國高職人才培養中以學校本位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為主的現狀直接相關。
2、“校企聯合培養”模式
這種模式是指在高職人才培養中實行校企聯合,共同培養人才。企業不僅參與研究和制定培養目標、教學計劃、教學內容和培養方式,而且參與實施與產業部門結合的那部分培養任務。我院旅游管理專業目前就是采用的這種模式,實踐證明,合作教育是高職人才培養的有效模式。
3、“校企實體合作型”模式
企業以設備、場地、技術、師資、資金等多種形式向高職學院注入股份,進行合作辦學。企業對高職學院承擔決策、計劃、組織、協調等管理職能,企業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參與辦學過程,分享辦學效益,企業通過參與辦學來參與學校人才培養。這是今后的發展方向,也只有采取這種模式,才能更好地發揮企業在教學中的積極主導作用。
(二)優良的運行機制是校企合作成敗的關鍵
如何建立長期的、可持續發展的校企合作關系,是當前值得認真探討的重要問題,關鍵是如何使校企雙方都有合作的積極性。
目前我國高職人才培養中大多數校企合作關系的建立和維系主要是靠“關系和信譽”。這種機制是校企合作的最初形式,形式簡單,方便靈活,但缺乏穩定性。因此,必須注重構建雙贏的利益驅動機制。企業要以長遠的觀點,將校企合作作為營造“學習型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待;學校則要充分認識到,企業的深層次參與教學過程是保證高職教育特色和質量的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要把合作伙伴的興衰看作自己的事情予以關心和重視。
站在企業的角度,校企合作的利益主要體現在:(1)選擇優秀的高職人才,利用學校資源對職工進行繼續教育,從長遠觀點,通過刺激、激勵以潛移默化的方式轉化為學習型企業,提高企業競爭力。(2)借助于高職院校的信息與技術服務,進行新產品的研制開發、新技術的引進、設備的技術改造等(3)可以通過對教育的支持,起到宣傳效應,樹立企業形象。(4)學生使用企業提供的專業實訓設備進行訓練,起到了針對潛在消費者的廣告作用。(5)在“校企實體合作型”模式中,權利分享與責任分擔透明度高,依法進行,企業在分擔責任的同時獲得應有的經濟利益。
高職院校與行業企業能否長期合作,取決于雙方利益平衡點的尋找與把握,而能否使合作產生最大效益,則取決于長期合作中雙方逐步探索建立的各種保障機制。
(1)建立校企雙方的管理協調機構,負責協調處理校企合作中的有關問題。如:校企合作委員會等。
(2)建立相關基礎文件。例如:《聯合辦學協議》、《聯合辦學五年規劃》、《校企聯合共建實踐基地計劃》、《“雙師型”教師培養計劃》、《聯合辦學專項經費使用管理辦法》、《企業技術骨干教師聘任考核辦法》、《企業職工繼續教育實施管理辦法》、《教材建設與教材管理辦法》、《校企聯合科研開發管理辦法》、《企業教學各環節基本要求》、《企業教育學生管理辦法》、《科技成果獎勵辦法》等。
(3)建立新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與評價標準企業必須參與課程標準的制定和質量監控。課程評價標準必須將教育標準、企業標準和行業標準統一起來。學生在企業學習期間,按照《企業教學各環節基本要求》、《企業教學學生管理辦法》,扎實開展教案、教學進度、作業批改檢查等工作。按照《企業技術骨干教師聘任考核辦法》加強對企業教師管理。強化了激勵機制。堅持教學質量評估和考核,對教師教學活動的環節進行督察和評價,根據綜合評價結果由校企雙方給予相應獎勵或處罰。
我院旅游管理專業校企合作模式及運行機制實訓基地應采取何種運行模式?這不能不考慮滿足學生技能訓練需要,也不能不考慮使用成本的承受能力,還必須兼顧教師的培養和管理的效率等。實訓基地運行模式的確定必須服從于基地功能定位。
那么,實訓基地應具備哪些功能呢?
首先,實訓基地應該具備教育、培訓功能。實訓基地應創造生產現場真實訓練的實踐環境,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設計和操作,熟悉并掌握本專業的主要儀器設備和基本工具,以及生產工藝、基本技能、專業技術等。實訓基地建設起點較高,裝備較先進,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行業發展的先進水平,有條件成為城市新市民和下崗職工崗位培訓或再就業培訓基地。基地除面向職業學校學生實施上崗前的職業培訓外,還面向社會開展職業培訓,包括企業職工的在職提高、轉崗培訓,社會其他人員培訓,以及待崗人員的再就業培訓。
其次,實訓基地應具備加工服務功能。實訓基地應該是為企業或社會承擔相應加工服務任務的場所。基地新購置的生產型先進設備,滿足了學生“真刀真槍”實習的需要。學生實習就是為企業或社會加工生產某種產品,學生從中不但掌握了生產設備的性能和操作要素,熟悉了企業生產工藝、流程和管理模式,而且學生的加工服務也為企業創造不菲的經濟效益,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基地的運行和發展。同時基地營造的企業生產氛圍也給學生以影響和熏陶,促進學校人才培養與企業的“無縫對接”。
再次,實訓基地應該具備職業資格鑒定功能。實訓基地應該是職業資格鑒定中心(站、所),按照政府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及職業技能鑒定機構對學生職業技能鑒定的具體要求,設置考核模塊,建立試題庫。凡是經過培訓的人員都可以在基地進行職業資格鑒定,取得職業資格證書。
最后,實訓基地應該具備科技研發功能。實訓基地既是成熟技術的應用基地,又是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基地。教師及學生利用實訓基地的設備條件和自身的智力資源,研究新技術、開發新產品,積極開展技術改造和科技開發等活動。企業新產品也可在基地進行試驗、技術推廣和推銷。基地還可以承接與工藝技術和成果轉化有關的應用項目。
實訓基地是基本功能與綜合功能相融合的統一體。實訓基地能夠做到車間、教室合一;學生、學徒合一;教師、師傅合一;理論、實踐合一;作業、產品合一;教學、科研合一;服務、創收合一。
明確了實訓基地的功能定位后,其運行模式的選擇就容易多了。從我院旅游管理專業的具體情況和實踐教學的基本要求來看,我院旅游管理專業校外實訓基地運行管理模式應該是:“校企實體合作,多種功能并重”的運行管理模式。在此種運行管理模式下,應注意以下幾點:
【關鍵詞】頂崗實習 質量 考核評價體系
頂崗實習是高職人才培養的必經環節,是學生學習與工作有機結合的最好形式之一和有效途徑。如何針對目前高職學生頂崗實習質量考核現狀,構建一套科學嚴謹的頂崗實習考核評價體系,是規范頂崗實習管理,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當務之急。
一、頂崗實習質量考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重視程度不夠,推進效果不好。部分高職院校把學生頂崗實習當做一種形式, 對學生頂崗實習質量考核評價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重視不夠,采取放散羊式的實習方式, 也沒有安排專門人員從事考核工作,根本無法考核學生頂崗實習的質量。
(二)缺少必要制度,難以規范考核。盡管多數高職院校制定了學生頂崗實習管理辦法、學生頂崗實習手冊等制度,但缺少學生頂崗實習質量考核評價方面的制度, 如校企合作考核評價頂崗實習管理辦法、頂崗實習質量考核評價標準、頂崗實習指導教師聘任與管理辦法等。
(三)考核主體單一,難以多元評價。多數高職院校頂崗實習考核的主體為學校指導教師,缺乏企業、社會和自我評價,難以真實反映頂崗實習效果。頂崗實習考核評價主體應多元化,并且應該以企業評價為主、學校評價為輔, 適當考慮學生的自我評價,以保證考核評價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四)考核內容簡單,缺乏全面考核。多數高職院校對學生頂崗實習質量考核內容為實習日志、實結、實習單位鑒定,而對實習日志、實結、實習單位鑒定等項目沒有規定明確的質量標準,且缺少對學生頂崗實習崗位工作勝任能力、主動工作和團隊協作精神、服從指揮與安全防范等考核, 難以全面考核評價頂崗實習效果。
(五)考核方式簡單,缺少量化評價。多數高職院校采取由學校指導教師按照學生提交的實習日志、實結及實習單位鑒定進行考核的方式評價頂崗實習成績,成績多為優秀、合格及不合格,沒有相應的指標體系,也無法進行量化評價,難以準確評價頂崗實習質量。
(六)缺少軟件平臺,信息溝通不暢。多數高職院校對學生頂崗實習信息溝通采取了傳統的表格式管理,且信息主要集中在系部,缺乏相應的軟件平臺,學校難以全面掌控, 既存在信息溝通遲緩、不暢問題,也存在頂崗實習監管難以到位的問題。
二、頂崗實習質量考核評價應遵循的原則
科學的評價體系是規范頂崗實習運行管理,提高頂崗實習質量的基礎。為此,在設計頂崗實習評價體系時必須考慮以下原則:
(一)系統性原則。把頂崗實習質量考核評價做為一項系統工程,在制定指標體系時要全面、多層次考核頂崗實習組織、管理、合作、效果等因素,結合人才培養目標、就業需求、畢業設計(論文)考核等實際,全面反映頂崗實習質量。
(二)多元性原則。對頂崗實習質量考核要采取學生自我評價、學校評價和企業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法。學生自我評價可以評價自我實習效果和學校與企業對頂崗實習的組織與管理效果;學校評價側重考核學生實習表現、頂崗能力、團結協作能力及實習效果;企業評價側重考核學生職業素養、團結協作精神、專業能力、社會活動能力等。
(三)科學性原則。采取定性考核與定量考核相結合、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法,克服主觀隨意性,使實習質量考核評價更加科學、合理和規范。
(四)實效性原則。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強調實效性,指標設計既要能夠客觀反映學校對頂崗實習組織與管理工作質量,也要反映企業對頂崗實習學生培養與管理工作質量,還要反映學生頂崗實習所達到的真實效果。
(五)可行性原則。考核評價指標要簡便、易行,具有操作性,指標數量適中,內涵清晰,方法明晰,數據易于獲取,便于統計。
三、頂崗實習質量考核評價的對策建議
(一)優化頂崗實習的外部政策環境。建議國家在《職業教育法》及《校企合作促進條例》等法規和條例中明確規定接納學生頂崗實習的企業享受減免稅收優惠,對實習耗損和現場指導教師給予適當的補貼等,充分調動企業參與頂崗實習指導與考核評價的積極性。
(二)建立頂崗實習質量考核機構。學校要與諸多合作單位建立頂崗實習管理組織,在學校校企合作工作委員會下設頂崗實習管理機構,由學院和企業人員共同組成,負責頂崗實習的組織、領導和檢查工作;院系和實習車間、班組共建考核工作小組,具體考核工作由學校指導教師、企業現場指導承擔。
(三)校企共同完善頂崗實習考核評價制度和相應文件。學校和企業要針對頂崗實習各環節和人才培養質量標準, 制定相應的頂崗實習考核評價標準,明確考核評價指標內涵, 明晰學校和企業在學生實習質量考核評價中的職責和任務,做好學生頂崗實習質量考核評價的相應記載, 確保評價客觀公正。
(四)企業要建立一套科學的頂崗實習管理流程, 科學考核評價頂崗實習質量。企業將頂崗實習的學生視為準員工,采用相應的標準,嚴格管理,統一考核,如產品合格率、產量、出勤率、工作態度、合作態度、遵守企業管理制度等,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企業與學校的區別,加快角色轉變過程。
(五)學校要建立學生頂崗實習管理平臺系統,對頂崗實習實行動態管理。學校要加大投入建立頂崗實習管理平臺和相應的網站, 動態管理頂崗實習。該系統具有信息服務、崗位信息、網絡選定審核實習崗位、實習過程監管、實習成績評價、實習交流等功能,滿足學校從實習資格審察、實習崗位分配、實習指導教師選派、實習過程管理、實習效果評價、實習文件提交等要求。
(六)建立學生頂崗實習管理檔案。學校要建立包括頂崗實習方案制定、實習動員、實習資格審核、實習企業遴選、實習教師聘請、實習過程記錄、實習評價與考核、實習鑒定、實習日志、實習報告、工作經歷證書等材料在內的系列檔案,加強頂崗實習質量監管。
關鍵詞:運行機制 專業帶頭人 骨干教師 兼職教師 雙師素質教師 教學團隊
校企合作,加強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專業教師隊伍建設,實施“雙送”、“雙掛”工程,即送青年教師到企業參加生產實踐,送教師到高校深造;選專業教師到企業掛職,選企業技術人員來校掛職。突破現有體制,建設 以“雙師型”教學團隊為重點, 以專業帶頭人為核心,以專業教研室為載體,專兼結合、結構合理、動態組合、團結合作的“雙師型”專業教學團隊。
一、建立和完善師資隊伍建設運行機制
制訂和完善《“雙師素質”教師培養認定辦法》、《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選拔和管理辦法》、《兼職教師聘任與管理辦法》、《專業教學團隊建設與管理辦法》等項制度,為建設一支專兼結合的雙師結構的優秀教學團隊提供制度保障。
制訂和完善《專業教師到企業實踐鍛煉管理規定》、《校企合作企業職工培訓管理辦法》等項制度,為校企合作教師培養、培訓和企業職工培訓、繼續教育提供保障。
依托企業技術研發平臺和學院人力資源優勢,與企業合作開發新產品、解決生產技術難題,為使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工作順利實施,要完善和制訂《校企共同開展應用研究與技術開發管理辦法》、《校企合作社會服務項目管理辦法》、《校企合作科研經費管理辦法》等項制度。
制訂和完善《教師教育教學質量評價辦法》、《教師學時津貼發放辦法》、《教師職稱評聘辦法》、《兼職教師課時津貼發放辦法》、《校企合作技術服務獎勵辦法》、《校企合作獎勵基金管理辦法》、《企業專業帶頭人、兼職教師教學與科研工作獎勵辦法》等項制度,鼓勵教師到企業頂崗實踐,積極參與企業的應用研究與技術開發。鼓勵企業專家和技術人員到學院擔任專業帶頭人和兼職教師,參與學院的專業建設、課程改革。
二、專業帶頭人培養和聘用
在副高以上職稱的骨干教師中進行遴選,通過國外學習、國內培訓、生產現場鍛煉等途徑培養專業帶頭人1名,從水利水電建筑企業中聘請1名專業對口、知名度高、實踐經驗豐富、富有創新精神的行業領軍人物或企業技術專家作為兼職專業帶頭人,把握行業發展動態,緊密聯系企業,開展技術講座,參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指導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指導課程建設。
校內專業帶頭人具體培養措施如下:①到德國等國外對口院校或企業學習高職辦學模式、課程體系開發和先進的職教經驗;②到國內職業教育領先院校進行培訓,學習高職辦學模式、先進的職教經驗、課程體系開發與課程建設;到國內專業對口的知名院校學習新技術、新知識和新方法,提高科研能力;③由校企合作工作站具體負責校內專業帶頭人每年到合作企業鍛煉,參加生產實踐,提高實踐技能,學習新工藝、新技術,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研究開發課程體系。
兼職專業帶頭人在國內進行職業教育理論、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培訓,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術,規劃專業發展,從事專業建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課程體系建設以及實訓基地建設等工作。
通過多種途徑的培養,校內專業帶頭人具有較高的專業組織、教學及課程設計能力,并獲得工程師資格,能夠指導骨干教師開展教學和科研活動,并在核心期刊,帶領整個教學團隊進行專業改革與建設,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兼職專業帶頭人有較先進的職業教育理念,能夠與校內專業帶頭人一起組織領導教學團隊進行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課程體系開發、課程建設和實訓基地建設。
三、骨干教師選拔和培養
校內選拔具備講師(或具有碩士學位)(以上)職稱的優秀教師作為骨干教師,熟悉該專業最新技術狀況和發展動態,有較強的課程開發、動手實踐、技術研發、教學改革與創新等能力,能夠培養青年教師、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參加自治區級科研項目或自治區級(以上)精品課建設,主持1到2門專業核心課程建設。從校外兼職教師中選拔具備工程師、技師(以上)職稱的技術專家、能工巧匠為兼職骨干教師,能從事專業核心課程的教學,指導并培養校內青年教師實踐技能,參加專業建設、參與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等工作。
具體培養措施如下:校內骨干教師①到國外專業對口、教育水平較先進的高職院校進行培訓,學習高職辦學模式和先進的職教經驗;②到國內職業教育領先院校學習高職辦學模式和先進的職教經驗,以及高職職業課程體系開發與課程建設;到國內專業對口院校進修,學習新技術、新知識、新方法,提高科研能力;③由校企合作工作站具體負責,定期到內蒙古黃河工程局股份有限公司、富凱龍水利水電集團等合作施工企業頂崗實踐;承擔企業技術服務項目。學習新工藝、新技術,參與企業技術革新或項目開發。校外兼職骨干教師參加校內舉辦的職業教育培訓或講座、學術講座或學術交流,與校內專任教師共同開發課程等。
通過多種途徑的培養,使骨干教師能夠協助專業帶頭人完成專業建設和優質核心課程建設等任務;承擔專業生產性實訓教學工作;在公開刊物上發表相關的論文,帶動青年教師,為本專業建設發揮骨干作用。
四、兼職教師的聘用
兼職教師應具備較強的技術研發、技術革新及設備操作能力,能進行教學及實習實訓指導工作。從水利水電建筑企業擇優挑選,建成由50名企業一線專業技術人員和能工巧匠組成的動態兼職教師資源庫,保證兼職教師的整體質量。建設期內從兼職教師資源庫中聘用相對穩定的30名實踐經驗豐富、精通水利水電施工技術和生產流程的技術骨干作為兼職教師。落實學院《兼職教師聘用與管理辦法》,定期對兼職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業績進行考核,以確定是否繼續聘用。考核結果為優秀的兼職教師,根據學院有關兼職教師的基本任職標準和獎勵辦法,給予獎勵,提高其待遇。在兼職教師上崗前,由專任教師對其進行職業道德及教育理論等科目培訓,使其具備高校教師應有的職業素質;加強高職教育理論學習,提高兼職教師的教學水平;充分發揮兼職教師實踐能力強的優勢,使其參與專業建設、課程開發和教研教改活動,承擔實習、實訓等課程的教學任務,參與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負責對專任教師實踐能力進行培養。計劃將指導學生實施完整工程建設項目、頂崗實習指導任務、講授專業核心課程《水工建筑結構》、《典型水利工程》、《水利工程測量》、《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組織與管理》和《水利水電工程造價與招投標》的任務均由兼職教師承擔,使兼職教師承擔的專業課程學時比例超過50%。
五、雙師素質教師培養
對已具備雙師素質的教師,加大下企業鍛煉的力度,繼續進行保鮮培養。針對尚未具備雙師素質的青年教師,通過企業實踐和專業技能培訓以及參與項目建設等途徑,使具有雙師素質的專業教師比例達到90%以上。
具體培養措施如下:①到國內職業教育領先的高職院校培訓1次以上,及時了解水利水電建筑工程行業新技術、新工藝,不斷更新專業知識,提高教師的專業理論水平;②由校企合作工作站具體負責,到校企合作施工企業進行2個月的專業實踐訓練,使其具備在企業從事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專業技術工作的實踐技能;③參加全國各項專業技能大賽,提高專業教師的實踐動手能力;④參加專業技能等級認證培訓;⑤參加實訓基地、實訓室建設。
六、教學團隊建設
一、頂層設計的原則
(一)頂層設計的基本原則
1.整體設計原則。學校應以學生為中心,整合校內和校外所有資源,對頂崗實習管理全過程進行分析,提出管理目標、管理要求、管理依據、管理手段、管理結果考核等頂崗實習管理的一整套設計方案。在整體設計過程中要遵循育人為本、學以致用、專業對口、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與用人單位合作管理等基本要求。
2.精細設計原則。高職院校的頂崗實習具有實習人數多、實習時間長、實習單位分布廣、實習環境復雜等特點,管理難度可想而知,所以要將上述復雜的事情簡單化,簡單的事情流程化,流程化事情定量化,定量的事情信息化,追求實習管理最佳和最優設計,追求對管理制度和流程的執行與控制設計,通過精細設計實現細致的流程、細致的指導、細致的管理,從而整體提升實習管理成效。
3.分級設計原則。目前高職院校普遍實行二級管理,對于頂崗實習而言要按照二級管理要求,分清學校層面和教學單位職責分工,構建起分級管理、分級負責、層層落實的實習管理體系,權責明確,保障教學單位在學校管理總要求下對實習的內部管理可自主設計;同時,對所涉及的職能部門及其職責進行梳理,形成管理合力,加強宏觀指導和監控,保證培養方向和質量。
(二)頂層設計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凸顯學生安全及權益保護。頂崗實習是一項教學活動,是培養人的活動,要堅持實習安全第一,切實維護頂崗實習學生、學校和企業的合法權益,要嚴格執行國家有關實習規定,在頂層設計中要從遴選實習單位、簽訂協議、勞動保護、實習報酬、購置保險、制定安全預案等多方面各環節保障學生安全和權益。
2.突出合作管理。頂崗實習重在過程管理,由于實習中“學生”和“員工”雙重屬性,管理上雙主體,學生主要工作及生活場所又都在實習單位,非常有必要與實習單位合作成立管理機構,共同制訂實習計劃,共同組織和管理,共同開展崗前培訓、安全教育和業務指導,實現學校和實習單位雙贏。
3.突出人才培養。設計中要保障學生經過頂崗實習,通過教育與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相結合幫助學生牢固樹立職業理想,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練就過硬的職業技能,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使其成為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實習管理頂層設計
針對頂崗實習管理現狀,結合教育主管部門對頂崗實習管理要求,筆者認為高職院校應該從管理制度、過程管理、合作管理、目標考核等方面對頂崗實習管理工作進行頂層設計,使頂崗實習成為學校質量建設、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新亮點。
(一)管理制度設計
建立健全實習管理制度是搞好實習管理的根本保障。為了保證實習安全、良好秩序和實習效果,學校應該根據教育部和省教育廳相關文件精神,結合學校管理實際,制定和完善一些實習標準和管理規章制度。如《頂崗實綱》《頂崗實習管理辦法》《實習指導教師工作規范》《實習基地遴選辦法》《實習學生安全管理規定》《實習學生安全及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頂崗實習校企合作管理辦法》《實習指導教師津貼計算及發放辦法》《實習經費預算及使用管理規定》等。
通過制度設計,搭建管理整體框架,建立高職院校頂崗實習管理體制和機制,使參與管理各方和被管理者明確各自職責,加強溝通和協作,使管理制度化和規范化,保障實習育人質量。對學校內部來說,就是建立教學學院、教務處、學生工作處等多部門各司其職、規范操作、分工協作的多部門聯動機制;對外來說,就是建立學校、實習單位、家長三方的人才共育、過程共管、責任共擔的聯動機制,實現共同管理。
(二)過程管理設計
搞好過程管理設計是實現實習精細化管理的基礎。高職院校要對頂崗實習管理全過程進行分析,確定實習監控的主要觀測點,明確實習主要環節,完成過程管理中主要觀測點和主要環節的基本表樣設計、管理要素設計和管理流程設計,明確實習管理先后順序和各管理崗位職責。
1.基本表樣設計中包括《實習單位基本情況表》《實習學生基本信息采集表》《兼職實習指導教師聘任表》《學生自主實習申請表》《實習學生周記》《實習指導教師指導日志》《實習調查問卷》《頂崗實習鑒定表》、《優秀實習學生推薦表》《優秀實習指導教師推薦表》《實習工作經歷證書》《頂崗實習檔案資料清單》等等。
2.管理要素設計包括管理組織機構要素、實習單位考察要素、實習計劃要素、實習協議要素、實習指導要素、學生評價要素、實習檔案等要素設計,對各個管理要素設計就是對各要素管理的內容進行細化,促進管理更加具體,針對性更強。如實習單位考察要素中要明確考察內容有考察單位基本情況、學生實習崗位工作性質、工作內容、工作時間、工作環境、生活環境及安全防護等;實習計劃要素包括實習所要達到的總目標(目的)、各實習環節(或類型)、實習內容、形式、程序、時間分配、實習崗位、實習經費預算、考核要求及方式方法等。頂崗實習檔案資料中包括頂崗實習協議、頂崗實習計劃、學生頂崗實習報告、學生頂崗實習成績、頂崗實習周志、頂崗實習巡回檢查及活動記錄、實習鑒定表、實習經歷證書、教師指導日志及指導總結、實習工作通知、表彰文件等。
3.實習過程管理流程設計是實習管理程序化的標志,是確定實習管理優先順序,保證實習管理順暢,實現實習管理目標的保證。參考的實習管理流程如圖1所示。
(三)合作管理設計
與實習單位開展合作管理是搞好實習管理的關鍵。為了加強實習管理,保證實習工作順利開展,學校應主動和實習單位友好協商,本著公平公正、互惠互利的原則,將合作管理等實習具體事項寫入《頂崗實習協議》中,方便實習工作有效開展。
合作管理設計內容應包括共同成立合作管理機構、共同制訂實習計劃、共同選派實習指導教師、共同培訓和指導學生、共享學生實習信息、共同評價學生實習成績、共同出具實習經歷證書、共同推薦優秀實習生等八個方面內容。合作管理設計科學、合理、全面與否,對后續實習組織實施過程中雙方溝通、實習管理效果、學生綜合素質提升有著重要影響。
(四)目標考核設計
對實習進行考核是實現實習管理目標的重要手段。高職院校頂崗實習工作普遍實行校、院兩級分工負責制,學校將頂崗實習組織管理工作納入教學考核范圍是十分必要的。考核設計要具有科學性、導向性、可操作性,要定量與定性評價相結合。參考目標考核設計見表一。
表一 頂崗實習目標考核設計
頂崗實習是一項復雜的教學活動,上述設計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可隨高職院校管理水平和管理要求的不斷提高,實踐中不斷總結反饋,不斷地改進和優化。
一、高校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的具有措施
1、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尊重學生主體地位
不可否認的是,大學專業教育中仍然有部分理論知識需要學生學習和掌握,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需要沿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首先,教師應當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密切關注社會發展形勢,主動將教學內容與市場需求相結合,以課本教材中的理論知識為主,結合當前的社會就業形勢和企業求職需求,不斷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幫助學生養成創新意識。其次,真正將學生擺在教育教學的核心位置,無論是理論知識教育還是實踐操作訓練,都要求從學生角度出發,致力于培養全能型人才。
2、實訓與培訓相結合,營造良好實踐環境
如今,各個高校都在校內建立了自己的培訓基地,幫助學生掌握專業儀器的操作和使用方法。例如電子商務專業建立了專門的電子商務實驗室,學生在學習完基礎的電子商務知識后,可以在電子商務實驗室內進行實踐操作。當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達到一定水平后,還可以考取相應資質的電子商務師、報檢員資格證書等。實訓基地為大學生的實踐教學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夠利用實踐操作的方式檢驗理論知識學習中的問題與不足,從而不斷提升自己的應用能力和操作水平。除此之外,教師通過觀察、記錄學生在實踐訓練中的表現,還可以對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教育,使學生能夠發揮個人特長,從而增加了學習畢業后的就業機會。
二、現階段校企合作平臺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合作機制不夠完善,難以實現互惠共贏
在高校與企業的合作過程中,企業為高校實習生提供了較為豐富的就業實習機會,但是多數情況下是利用同學、校友、社會等關系進行的無償運作,雖然實習生給企業創造了一定的價值,但是企業的利益仍然難以得到保障。同時,學校給學生提供企業實習機會,但是并不負責學生實習期間的實習費用,而考慮到學生實習期間的工作質量難以保證,因此企業給學生安排的實習工作往往也不符合學生的所學專業。事實上,企業給高校實習生提供的大多數是一些基層行政崗位,主要負責一些文件整理方面的工作,學生的專業技能得不到鍛煉。
2、校企合作形式表面化,缺乏合作深度
校企合作多以簽訂實質內容不強的合作協議為主,其內容多以接收學生實習為主。企業認為只要簽了協議,就是對學校的支持,合作只是一種形式;忽視了校企合作發展、共同解決產品生產研發與人才培養結合問題,導致校企合作形式化,合作深度不夠。
目前校企合作中往往存在學校熱企業冷的局面,雙方對合作理念并不能深入理解,究其原因,主要有:對校企合作的企業稅收減免、損耗補貼等支持性政策還沒有完全落到實處;大多數企業對校企合作認識不足,認為開展校企合作育人會增加成本;學校開展校企合作主要是為了學生實習和就業,沒有真正從企業角度考慮。
3、院校合作能力不夠強,缺乏合作吸引力
目前高等院校的合作能力還不夠強,一方面是高等院校成立時間短,還沒有形成技術和人才優勢;另一方面是部分院校教師的企業管理能力、產品研發能力、技術服務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都比較弱,既不能幫助企業設計生產經營方案,也不能為企業發展指明方向,更不能解決產品研發等實際問題。從而導致企業對高等院校缺乏信心和信任,造成合作的不對等性,缺乏吸引力。
三、加強校企合作平臺建設的具體措施
1、明確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要求,做好校企合作頂層設計
學院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學生和教師為本,圍繞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問題開展校企合作的定位與頂層設計工作。學院始終堅持“沒有高水平的校企合作就培養不出高質量的學生”的辦學理念,構建了“文化引領、和諧發展、內涵提升、特色辦學”的內涵發展模式,探索了“政、行、企、校”四方聯動的校企合作長效機制。學院積極爭取政府發揮統籌作用,整合職業教育資源和社會資源,牽頭建設職業教育園區,吸收生產單位、科研部門、各高校參加建設集實訓教學、生產、研發、鑒定、技術服務五位一體的共享型綜合性職教基地。實現了資源共享、利益共分、風險共擔、優勢互補的運行機制。
2、成立校企合作機構,從組織上保障校企合作平臺建設有效開展
主要有四個層面的機構:一是政府層面的職業教育管理委員會。學院積極爭取政府支持,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牽頭,吸收區域內的行業協會、企業、科研院所等單位,組建職業教育管理委員會,統籌全市職業教育資源,出臺鼓勵校企合作的稅收減免、實習耗損補貼、企業師傅報酬補貼等優惠政策。二是學院層面的校企合作領導機構,吸納大中型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及學院高層管理人員組建校企合作領導小組,負責校企合作總體策劃、制度設計、組織架構、運行指導等工作。三是學院獨立設置的校企合作處。校企合作處在領導小組的領導下開展校企合作的具體工作,主要包括校企合作章程等制度文件的制訂、校企合作單位的挖掘、校企合作機制的研究、合作企業運行管理。四是二級學院的校企合作工作小組及與企業合作的聯合辦學機構,具體負責校企合作及聯合辦學業務管理。四層組織機構有效地保障了校企合作工作有序開展。
3、健全校企合作制度,從制度上保障校企合作規范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