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大學生勞動實踐計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新疆;促進政策
中圖分類號:C913.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11-0069-02
隨著擴招后的大學生陸續畢業,大學生就業難的矛盾開始逐年加劇。本文從定位于促進就業需求、促進就業供給、促進就業供需匹配三方面的政策入手來對新疆近些年來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政策措施進行概括,重點分析新疆目前促進大學生就業政策產生的效果、存在的問題及應采取的對策。
一、新疆促進大學生就業政策概況
(一)定位于促進就業的政策
新疆自治區政府實施了基層緊缺人才補充計劃、大學生繼續升學計劃和大學生就業項目拓展計劃。招募高校畢業生到地(州)、縣、鎮、場支教、支醫和扶貧,選拔高校畢業生進入基層公務員隊伍,實施村村有大學生工程,為農村建設提供人才;通過高校擴招研究生來使部分即將就業的大學畢業生繼續升學;新增公益性崗位,為登記失業1年以上的畢業生提供就業機會;鼓勵企業招聘少數民族大學生,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征招高校畢業生入伍,既可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又為高校畢業生就業開辟新途徑。2008年,自治區9所高校與昌吉州人事局簽訂合作協議書,建立校企合作就業機制和聯席會議制度,進一步拓寬高校就業渠道,為企業培養專門人才。
(二)定位于促進就業供給的政策
政府和學校實施了南疆四地(州)500名農村中小學雙語教師免費特培生計劃,在5個地(州)、10個縣(市)、20個單位建立高校畢業生見習基地;各院校推行“雙證書”(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利用課余和假期舉辦技能培訓、創業培訓和強化少數民族大中專畢業生漢語言能力培訓,提高畢業生就業和創業能力;實施就業援助計劃,當年9月1日后仍不能就業的應屆高校畢業生由入學前戶籍所在地勞動保障部門進行失業登記,獲取就業援助,家庭困難者可接受“一對一”的援助計劃。汶川地震后,自治區對地震災區高校畢業生實施就業援助。按照“優先安排,重點推薦,保障上崗”的原則,幫助災區學生就業;自治區教育廳對全國地震災區在新疆高校學習的災區學生每人發500元補助金,有災區生源的高校采取發補助金和生活補貼等措施。
(三)促進就業供需匹配的政策
為更好地提供職業指導,完善信息服務,促進就業供需匹配,區政府進一步完善了大中專畢業生就業信息網絡建設,與國家教育部協調有關部委聯合舉辦了部分高校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網上招聘活動,實行就業服務活動計劃,與有關部門共同組織自治區高校畢業生就業供需見面招聘會,各級公共職介機構和街道、社會勞動保障機構采取多種形式開展政策宣傳和專場招聘活動。自治區學聯組織自治區高校大學生校友創業報告團,通過邀請就業創業典型作報告的方式,進一步引導和幫助大學生轉變就業觀念,樹立到基層廣闊天地建功立業的思想觀念。
二、政策效果及存在的問題
(一)政策效果
1.促進大學生就業政策,在自治區現行條件下,對于提升該區大學生的總體素質和技能水平、改善大學生勞動力市場供需不匹配的現狀是比較有效的,且沒有顯著負效應。
2.大學生村官改善了農村隊伍的人才結構,提高了村干部的整體素質,開拓了培養選拔干部的新途徑,對新農村的建設也將產生重大影響。
3.大學生職業能力提升和大學生就業見習計劃提高了勞動力供需間匹配的效率,提升了大學生的技能水平和實踐經驗。通過職業技能培訓和見習機會,提升了畢業生的專業知識和適應社會需求的應聘能力。此外,通過實行大學生就業援助計劃,優先解決了家庭經濟困難、就業困難的“雙困畢業生”的就業問題。
4.在促進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的問題上還是缺乏針對性和系統性,沒有有效地解決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與再就業難的問題,使得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率近年來一直不到50%。
5.許多促進政策只是流于形式而沒有真正落實,主要是由于實施力度不夠且政策不配套,以及對政策的資金投入和宣傳力度不夠,使得政策與用人單位利益不掛鉤,導致政策實施的含金量低。如鼓勵企業招聘少數民族大學生、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計劃等。
(二)目前存在的問題
1.自治區政府對促進大學生就業政策的財政投入機制不夠完善。自治區對于促進大學生就業政策的資金投入較少,政策的覆蓋率不高,且大學生對政策的認知度偏低。由于現階段自治區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完善,所以政府對于勞動力市場政策性的投入主要是保證下崗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保障,對促進大學生就業政策等積極的勞動力市場政策的投入較少,使很多政策的實施效果甚微。
2.大學生就業缺乏良好的環境和條件。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就業之源。地方政府應積極為大學生就業、創業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和條件,特別是積極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然而,自治區雖然在各院校推行了創業培訓,但全區對大學生自主創業的認識還是不夠,政策的扶持和財政的資金投入也不多。
3.高校畢業生的指導工作流于形式。學校對大學畢業生就業工作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探討,對現階段社會最需要什么樣的畢業生了解不深不透,就業指導課內容空洞,缺乏系統性、針對性,就業指導教師不夠專業且數量嚴重不足,就業指導形式單一。因而導致大學畢業生對接受就業指導缺乏興趣,指導的效果不明顯。多數高校沒有開設正規職業生涯規劃的課程,更缺少針對少數民族大學生設置的職業指導、職業素養培訓。
4.畢業生就業市場體系不夠完善。大學畢業生就業招聘會的組織形式過于簡單,缺乏針對性,致使簽約率低。教育、人事、勞動等部門相互溝通較少,使就業信息難以充分發揮作用。網上求職是深受大學畢業生歡迎的方式,但自治區網絡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還嚴重滯后。
三、政策建議
(一)加大對促進大學生就業政策的資金投入和宣傳力度,擴大其覆蓋面
目前,自治區對于促進大學生就業政策的資金投入不足,這樣勢必會影響政策效應的發揮。因此,必須加大對政策的資金投入和宣傳力度,擴大政策的覆蓋范圍,將更多的大學生納入政策扶持之中。如現已實施的“三支一扶”和“大學生村官”計劃等還可以擴大名額,加大激勵力度,吸引更廣泛的大學生主動參與到促進大學生就業政策之中。
(二)調整和落實自治區促進大學生就業政策的內容
自治區促進大學生就業政策內容還比較單一,且缺乏針對性。所以,要針對自治區大學生失業者的構成特點和大學生供需矛盾,調整治理政策,進一步完善和落實大學生職業能力提升、職業見習、就業援助等改善大學生供給計劃,使其更符合用人單位需求,進而提高大學生供需匹配程度。在考量促進大學生就業政策的內容時,不僅要注重政策本身的合理性和實用性,還應關注教育體制改革的同步實施。還有,在鼓勵大學生創新和創業的支持力度與配套措施上還需加大和完善。
(三)高校要開展就業市場分析和畢業生跟蹤調查
高校要主動開展就業市場需求分析和畢業生跟蹤調查,根據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就業市場的需求變化,及時增減專業,努力拓寬專業的適應性,特別是要加強對學生的創業教育和實踐能力培養,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高校還要加大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的力度,保證就業指導部門人員、經費的落實,加強與用人單位的長期穩定合作,廣泛收集和及時就業信息,完善各項就業指導服務。就業指導部門還要幫助畢業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擇業觀,認清就業形勢,全面開展成才指導、素質指導、求職技巧指導和創業精神的培養,讓學生以積極的進取心態、過硬的知識技能和優良的綜合素質,去參與就業競爭或創業,迎接挑戰,獲得成功。
(四)建設有地區特色的就業服務體系
自治區應逐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就業服務體系,應提供更加多樣化的就業服務,其中要重點注意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就業指導、職業培訓、求職輔導等服務。最后,各類就業機構應該被賦予明確的職責分工,并在各自的專業化發展中獲得更高的協作效率,促進自治區就業服務體系的成熟發展。
參考文獻:
[1] 鄭功成.大學生就業難與政府的政策取向[J].中國勞動,2006,(4):17-19.
[2] 楊宜勇.實行更加積極的勞動力市場政策[EB/OL]?,2007-08-30.
(一)教育引導,激發熱情。每個人都渴望成功,年青的大學生有理想有抱負,經過學校的課程學習、老師指點、活動引導等創業教育之后,在校大學生的創業熱情得到了激發,不少學生能利用學校提供的場所和條件積極投身到創業實踐中來。調查數據顯示,近五成的學生有自主創業的愿望。
(二)自主創業,體會艱辛。調查數據顯示,在面臨就業與創業的選擇時,大部分學生因項目、資金、經驗等方面存在問題,選擇了退縮,只有少部分毅然選擇自主創業,且集中在網店、書店、服裝店等技術含量較低的項目上。隨著時間的推移,其中不少項目因資金短缺、管理不力、技術滯后等因素難以維計,甚至流產。
(三)創業成功,來之不易。創業需要勇氣和膽略,但僅有勇氣和膽略是不夠的,還需要對創業項目進行市場分析、合理設計及前景預測,具備人際交往、團隊協作、企業管理等各方面的綜合能力。從學校畢業后經過幾年的歷煉,特別是能夠持之以恒,具有吃苦耐勞品質的有心人,創業潛能得到了發掘,綜合能力得到了提升,這時進一步拓展業務,擴大規模,往往成功率較高,亦體會到了創業成功的喜悅和快樂。
二、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對策研究
(一)轉變觀念,需要社會輿論支持。由于受傳統思想的束縛,許多人對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存有疑慮,或認為大學生創業是不務正業影響學習,進而反對大學生從事創業活動,表明我國目前缺乏鼓勵大學生創業的文化氛圍,所以應大力宣傳培養大學生創業能力的重要性,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創業實踐活動,為畢業后進行自主創業做準備,形成鼓勵創業,寬容失敗輿論氛圍。
(二)保障有力,需要國家政策扶持。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實施擴大就業,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的發展戰略”。大學生創業已引起社會各方面的關注,國家不斷推出針對大學生創業的各種優惠政策,包括對從事個體經營的高校畢業生免征登記類、管理類、證照類行政事業性收費的政策。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發文,要求各地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門為到基層創業的高校畢業生提供創業培訓、開業指導、咨詢服務等“一條龍”服務。但從大學生創業的落實情況看,政府的完善空間還很大。
(三)創業教育,需要高等學校給力。學校是創業教育的主要組織者與實施者,應該為大學生提供優質的創業教育,為大學生創業提供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培養出能夠直面社會、直面市場,明確創業方向、找準創業目標、把握創業機遇、將創業計劃付諸實施,在創業過程中克服各種困難和解決各種問題的畢業生。
1.重視理論教學,培養創業意識。將創業課程作為必修課納入教學計劃,而不能僅僅停留在選修課或“第二課堂”層面上,通過有計劃地開設《創業基礎》、《創業實務》、《商務溝通與交流》等創業類課程,激發學生潛在的創業基因,普遍提高學生的創業意識。
2.注重創業實踐,增強感性認識。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參加創業實踐是提高大學生創業能力的重要途徑。為滿足大學生的創業愿望,也為了將創業教育引向深入,各高等院校應組建大學生創業園或大學生創業中心,并配備專門老師進行管理和指導,因勢利導地將學生引入社會課堂,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讓學生親身體會創業帶來的酸甜苦辣。大學生的創業經驗和創業能力的形成既靠講,更靠練,甚至還需要經受一些挫折和磨難。只有親身體會其中的艱辛,才能培養創業者應具備的獨立性和堅韌性,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創業教育與實踐,大學生容易找準自己的發展方向,看到自己的潛能、優勢和不足,這些經驗會幫助他們走上成功的創業之路。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老師加強指導,助其成功,增強其創業信心,不使其幼小信念被扼殺在創業實踐的搖籃中。
3.強化團隊合作,優化創業計劃。一份嚴謹的、可行的創業計劃對創業實踐有著至關重要的指導作用,創業計劃不是單純的、集中在某一個專業的學生編制,而應該是以實際技術為背景,跨學科的、優勢互補的團隊智慧的結晶。它應發揮如下的優勢:一是實現高校與現實社會的溝通;二是實現大學生與企業之間的溝通;三是大學生在校期間參與科技研發工作;四是“金點子”的來源,一個好的點子可以轉化為一個完整的企業。一份完整的創業計劃包括市場調研、選項、立項、可行性論證、未來發展趨勢等實際創業的一系列前期工作內容,可稱作是紙上談兵式的“零”風險的創業實踐。
4.注重教材編撰,進行師資培訓。當前,創業教育正在各高等院校如火如荼地開展,因沒有成功經驗可循,各學校都在積極的探索中,雖然在理論教學與實踐指導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是開設課程門類五花八門,由各院校自行確定,缺少權威指導;二是教材缺乏創業教材,不管是理論部分,還是實踐部分,都沒有系統編撰,需要高校之間加強溝通,或由權威部門組織編寫;三是大學生創業教育缺少師資力量,從數量上來說,創業教育老師嚴重匱乏,不能滿足教學需求,從質量上來說,無論是從專業知識結構上,還是從創業實踐能力和經驗上,都難以勝任創業教育,不少老師是從就業指導等方面臨時改行。創業教育的內容豐富,涉及的學科多,對教師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一些富有成效的做法是“走出去,請進來”,走專兼相結合之路,一是邀請創業教育專家來校對全體創業教育老師進行培訓;二是聘請一批有成功創業經歷的退休企業家、杰出校友作為創業教育的客座教授。
1.1拓展大學生隱性職業素養教育的理念、培養模式
在當下,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已成為檢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效果的重要途徑。作為占職業能力70%的隱性職業素養,其培養的好壞也關系著大學生能否順利就業及未來的職業發展。通過社會實踐讓大學生了解社會所需,盡早確定職業目標,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提升學習創新能力的自覺性,不僅可以增長才干,也能因與社會加強聯系,不斷增長其社會經驗和職業素養,以滿足社會及用人單位的需求。高校需基于社會實踐創新大學生隱性職業素養培養的理念,探索出更科學、更合理、更容易讓學生理解和接受的培養模式。
1.2幫助大學生通過社會實踐提升隱性職業素養
當前,大學生面臨著激烈的就業競爭,包含著隱性職業素養在內的職業素養是競爭至關重要的內容。社會實踐是指大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深入社會環境,參加具體的勞動和社會生活,并在這過程中轉變觀念、培養技能、提高個人素質,這也是大學生職業素養的重要內容。大學生通過社會實踐,接觸和認識現實社會,了解社會各階層,能促進其不斷地調整職業心態,明確就業目標和發展方向,清楚社會對其除了知識儲備、顯性技能以外的隱性職業素養的需求,從而促使大學生提高自身隱性職業素養的自覺性。
1.3為社會緩解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提供有益嘗試
個體隱性職業素養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導致大學生穩定就業和職業順暢發展的難度加大,使得本就積重難返的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更是“雪上添霜”。社會實踐活動作為“第一課堂”的有益補充,能幫助長期在校園內的大學生逐步認識社會、融入社會、適應社會,鍛煉其認識事物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他們的綜合素質和創新意識,對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提升作用明顯,借力社會實踐培養大學生隱性職業素養是緩解未來大學生就業難題的有力舉措。
2社會實踐活動促進大學生提升隱性職業素養的途徑
2.1培養大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意識,增強大學生提升隱性職業素養的主動性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參與的主體是大學生,提升隱性職業素養的根本也是大學生本人。要提高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主動性和提升隱性職業素養的自覺性,首先要解決的是大學生的思想意識問題。當前,部分大學生因為缺乏對社會或是對未來職業發展的認識,抑或是惰性使然,不會主動通過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提升自身的隱性職業素養。因此,培養大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意識,對增強大學生提升隱性職業素養的主動性尤為重要。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建立系統的培訓、考核、激勵機制,轉變以往壓力下被動參與社會實踐的不良狀態。一是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并通過一系列的培訓、咨詢等措施,提升教師的業務水平;二是根據社會實踐活動的實際建立有效的考核、評價反饋體系,對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積極性進行約束;三是通過樹立典型、表彰先進等方式,及時總結并反饋實踐效果等信息,讓參與的大學生了解社會及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要求和需求,激勵大學生投身社會實踐的積極性;四是通過加大對社會實踐的意義和職業發展相關知識的宣傳教育力度,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形成向上向善、積極參與實踐的良好氛圍。
2.2加強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制度建設,增強大學生隱性職業素養培養的規范性
健全的制度是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運行的根本保障,加強制度建設有利于社會實踐活動做到規范化,保證社會實踐體系中的各主體正常履行自己的職責,做到各司其責、協調統一,從而促使社會實踐的功能有效發揮。一是建立完善的組織構架。健全的組織機制是大學生社會實踐動力與發生機制的關鍵,是社會實踐有效運行機制的重要保證。組織機制構建要將就業能力培養的有關人員納入領導架構中,并確定明晰的職責分工。二是做好頂層設計制度。從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任務、形式內容、方法途徑、時間要求、考核評價、激勵措施等方面對大學生社會實踐予以明確規定。三是規范動員過程。要讓大學生認識到參加社會實踐對自身發展成長的作用,尤其是隱性職業素養提升的內在要求;也要讓就業指導教師認識到指導社會實踐符合其職業發展的需求。四是制定科學規范的計劃與方案。計劃、方案的制定要突出導向性、前瞻性、全面性、操作性和完整性,并制定詳細的安全預案,為社會實踐活動的組織實施提供保障。五是健全基地建設制度。通過健全明確的制度確保實踐基地的穩定建立,為大學生隱性職業素養培養提供合理的形式的依據和保證。六是建立科學的評價制度。成立考評小組,對社會實踐進行綜合評價,將評價結果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考評、評獎評優等激勵體系。
關鍵詞:假期生活現狀 存在問題 建議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4.210
一、總論
假期是大學生活的具體存在,如何度過假期對大學生的成長起著重要作用。據不完全統計,大學生一年的寒暑假、周末、法定節假日等假期累計約187天,占全年總天數的51.2%[1],而寒暑假累計天數約占總假期的50%。
本文通過調查問卷、網上論壇、面對面交流等形式,對在校大學生假期生活進行了調查。其中,問卷共發放1100份,回收1096份,有效問卷1088份,有效率為98.9%。
二、具體情況
從相關調查數據中可以得知,在校大學生的假期生活現狀如下。
<D:\123456\學周刊?上旬刊201602\飛騰\飛騰 接排 2 126-240\關于大學生假期生活的調查研究.tif>
1.留校學習,鞏固專業知識,繼續深造。近年來,出現了“考研熱”“考公務員熱”等現象。這體現了當代大學生對更深層次知識的渴求,更體現了當今社會對人才的迫切需要。而且,社會競爭日趨激烈,全球經濟一體化以及科技社會的迅速發展,對知識層面的要求也更加嚴格,大學生已不再滿足于為期末考試所學的知識,而是通過考研、考雙學位等多種形式,提升自己的學業水平。假期時間成為了在校大學生努力深造的黃金時段。這在大一大二學生中并不多見,而在大三大四學生中比較普遍,約占調查總人數的21.3%。
2.社會實踐拓展視野。馬克思說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再好的真理,沒有付諸實踐也不能說明什么。大學生代表了文化層次的較高水平且處于成年階段,思想變得越來越成熟,捕捉事物的眼睛也越來越銳利,所要獲得的能力也逐漸表現出需要的緊迫性。假期生活社會實踐,是增加社會閱歷,拓展視野的絕佳機會。本次調查中約72%的學生選擇社會實踐來充實自己,為將來建設祖國而努力著。
3.無所事事,玩游戲,睡覺。著名教育家潘光日先生說過:“學習沒有止境,也就不宜有長時間的間斷。”假期并不是讓人放縱自己無所事事,而是讓人脫離固有的教育模式,開始一種全新的、更自由的學習方式。顯然,這部分學生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白白浪費了假期的寶貴時間。
三、大學生假期生活中存在的問題
大學生的假期生活豐富多彩,但其中存在不少問題,值得反思。
1.對假期生活沒有具體規劃。即使部分學生有規劃,但卻沒有具體的實施。以往調查顯示,僅有35.6%的學生是比較有計劃地對待假期的。這從大學生對待假期的觀念里也可以反映出來,僅44.4%的學生希望自己的假期有計劃,僅30.2%的學生希望自己的假期生活充實忙碌[2]。同樣,在本次調查中顯示,留校大學生中僅有少數對假期生活進行了合理安排,有明確的學習方向,而絕大多數學生對學習哪方面的知識并無明確目標,而是隨心而定。
2.社會實踐傳統勞動工作多,專業相關崗位較少。調查顯示,在社會實踐中,在外打工從事普通勞動的人數占總人數的42.7%,而參加“三下鄉”活動和志愿者的人數僅約占總人數的7.9%。問及原因時,多數人說,像這種更能鍛煉人的機會太少,競爭太激烈。現如今,相當一部分企業對大學生假期社會實踐持反對意見,愈來愈多的企業不喜歡接受社會實踐人員。據日前TEAM雜志針對國內企業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70%的企業已經不愿意接受假期社會實踐學生,認為實習生不方便企業管理的有63%,有81%的企業不會為實習生安排補貼[3]。這說明社會相關機制不完善,社會對大學生的社會實踐并不是太重視,同時也反映了企業對大學生實訓沒有起到較好的指導和引領作用。
3.除大學生個人主觀上不重視外,外界的指導也較少。本次調查中顯示,56.8%的學生表示,各大高校對假期生活幾乎從來不進行指導;40.3%的學生表示,家長對自己打算如何度過假期幾乎從不過問。
四、對大學生假期生活的建議
假期意味著全面接觸社會,重新審視自我的機會。因此,假期的合理有效安排和計劃實施,以及學校、社會、企業的正確引導,對大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
1.制定詳盡計劃,嚴格實施。對大學生自己而言,假期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大家對此應有正確的認識,在假期生活中應有確切的目標,并對此目標做一個詳細的規劃,然后堅持實施。即使因為什么原因耽擱了,也要及時做調整,保證假期生活的有效性。
2.加強對假期生活的指導。對于學校而
言,應積極引導,通過開展“假期生活如何安排更有意義”“假期實踐崗位如何選擇”等諸如此類的講座,讓大學生更加了解假期存在的意義,更好地選擇實踐崗位,讓汗水流得更有價值。
3.多開設實習位點,給大學生提供實訓機會。對社會和企業而言,社會應建立健全相關機制,應對大學生多點關愛,建設更多的大學生實踐位點,培養大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相關企業應多給大學生一些實訓的機會,讓他們在常規經營中了解公司運營模式,更好地找到自己的定位,從而為之努力拼搏。
五、結語
人生不是為了計較得失而存在,而是為了整個過程而存在。假期不是為了放縱自己而存在,而是為了潛在蛻變而存在。一個有意義的假期不在于你做了什么,收獲了什么,而在于你的所作所為有沒有讓你成長,有沒有讓你和你的夢想更近一步。大學生肩負著民族復興和祖國的未來,要充分利用各個時間段,不斷提升和豐富自己,為以后步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吳小彥.大學生假期生活現狀概述及建議[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12).
[2]經素.尹志麗.當代大學生假期閑暇生活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4).
[3]毛靜,徐原久.關于大學生假期社會實踐的思考[J].中國地質教育,2008(2).
基金項目:本項目在山東中醫藥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平成,獲得2015年度大學生研究訓練(SRT)項目支持,項目編號為:2015147。
本文的通訊作者為陳亞楠。
作者簡介:
“兩會”期間,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中央財政為此擬投入420億元資金;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城鄉基層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就業,給予社會保險和崗位補貼;到農村基層服務和參軍入伍,給予學費補償和代償助學貸款;鼓勵承擔重點科研項目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吸納符合條件的畢業生從事科研工作;加快建設一批投資少、見效快的大學生創業園或創業孵化基地。
粵省農村當老師最高可退學費逾兩萬
如果愿意下基層,今年廣東將有12577個農村任教崗位。如在農村任教五年,還可享受“上崗退費”優惠,退還大學四年或三年的學費,最高可退2.4萬元。對象包括:省內全日制普通高校應屆及暫緩就業的本、專科及以上學歷(學位)畢業生,其中外省生源畢業生須具本科以上學歷和學士以上學位,外省全日制普通高校應屆及暫緩就業的廣東生源本、專科及以上學歷(學位)畢業生,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學生。據統計,2008年全省共有8800多名高校畢業生申請上崗退費。
粵調研農村就業大學生落戶地級市政策
預計今年超過50萬名省內外高校畢業生在廣東求職。廣東省教育廳廳長羅偉其2月表示,除了已出臺的一些政策外,省教育廳正進行調研,希望能根據大學生的實質性需求“度身制定”一些能緩解當前就業難的政策,比如:能不能考慮讓到農村基層就業的大學生落戶所屬地級市,消除他們的后顧之憂,從而推動理性就業?
大學生半年未就業可領失業救濟
近期有媒體稱廣東省大學生畢業半年未就業可領失業保險,廣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廳長劉友君指出,大學生半年內沒就業可登記為失業,符合條件者可領失業救濟,但并非“領取失業保險金”。劉友君說,失業保險是面對投保人的,大學生還未投保,因此不能馬上享受失業保險金,而失業救濟申請則可,無需繳費。三年前廣東等地陸續建立了大學生失業救濟制度,只要在法定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且有就業愿望的若畢業半年內沒找到工作,家庭困難,都可憑證明在當地申請失業救濟金,金額一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
大學生被納入城鎮居民醫保
新醫改方案于4月公布,大學生被納入其中,同時提高了醫保籌資水平和保障水平,更多的人群將能享受醫保帶來的醫療費用風險分攤好處。目前多數高校計劃內招收的大學生都享受公費醫療,擴招生則參加商業醫療保險,這些保險與大學捆綁,使得“高校成為保險商”。新方案將大學生納入城鎮居民醫保,意味著今后大學生得自己繳費,不再享受公費醫療。
團省委年內建千個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
共青團廣東省委學習實踐活動整改方案已經出臺,年內將建立1000個以上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解決今年青年嚴峻的就業形勢的舉措,是《整改方案》濃墨重彩的一章:積極創建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培訓基地、孵化基地,年內計劃建立1000個以上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提供20000個見習崗位;建立200個培訓基地,培訓30萬青少年;建立100個創業項目孵化基地,建立1000名規模的創業導師服務團;建立一批青年信息服務站,強化配套服務,打造就業創業信息服務平臺。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4(a)-0000-00
大學生就業制度伴隨著中國高等教育的深刻發展變革,已經實現了從國家計劃分配到市場調節,雙向選擇就業方式的轉變,大學生就業的形勢、環境、范圍和方式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大學生就業問題引起了國家、社會的普遍關注,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就業難既造成人才的浪費,也影響學校和學生家庭以及社會的和諧與穩定。大學生是我國寶貴的人才資源,是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更是促進未來經濟和社會發展珍貴的人才資本。
目前大學生就業形式的嚴峻情況,既有大學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學校和社會的原因。在不斷提高大學生素質的同時,學校和全社會都應為大學生就業創造條件,不斷改善大學生就業難的現象已逐步由傳統的國家“統包統分”轉變為國家就業政策指導下的“自主擇業,雙向選擇”。 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成為一個不爭事實,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大學生面臨著嚴重的就業壓力。
一、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觀原因:
(一)、大學生自身因素.許多學生在大學時代沒有勤勞刻苦學習,整天游手好閑,最后只為混的一張畢業證書,學生整體素質有下降的趨勢。而大學生普遍對自身將要從事的職業預期太高,大學生以為讀了大學后就應該去當國家干部或者有一個固定的鐵飯碗,一味追求物質待遇高和地域條件好的就業想法,這些都在一定水平上影響了大學生的就業。另外現在的大學生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事事都要家長幫忙,有些家長對就業看法陳舊,從而導致對子女們的擇業定位上有誤差,使畢業生就業難的矛盾越發突出。
(二)、學校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專業設置不合理。一方面部分高校專業設置不能與市場需求接軌,整體就業困難。一些工科院校和具有專業特色的學校追求綜合發展,給紛紛上馬熱門專業,致使這些專業畢業生就業難度加大。另一方面,有些高校所設實踐操作課程所占比例較少,部分畢業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綜合素質不能滿足用人單位的用人需求,其次是高校中的就業指導中心通常只為大學生提供就業指導而對就業信息,而對大學生的就業技巧、心理素質等方面培養不夠,沒有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
(三)、用人單位的原因,一些用人單位在招聘員工時,期望太高,希望新招的員工能夠獨擋一面,要求要有一定的工作經驗。作為剛在走出校門的大畢業生來說,他們最缺乏的就是實踐履歷,需經歷一段時間的磨合,方能施展其才華。但不少用人單位不招應屆畢業生,只招有實踐履歷的往屆畢業生。還有一些用人單位在招聘時給予的各方面待遇都比較誘人,但畢業生到崗后要么不能按時轉正,然后再以試用不合格等理由辭退學生。要么把畢業生安排到一線工作,一干就是半年到一年,使學生對工作失去信心。有的用人單位在招聘畢業生時明確提出不要女生,所聘崗位和數量等方面明顯向男生傾斜。
(四)、社會方面原因,目前我國社會可提供的就業崗位量與大學畢業生的數量呈不對稱增長的態勢,勞動力市場供大于求,供求矛盾尖銳。隨著我國高校教育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發展,大學畢業生的人數逐年增加,“十一五”期間,我國高校畢業生從2006年的64萬到2011年的680萬,每年幾乎增加50萬左右,總計約有3000多萬大學生(比“十五”期間凈增1800多萬)將融入到大學生就業大軍中,而按照我國年均經濟增長保持在7%—8%推算,每年新增就業崗位在80—100萬人之間,每年近1000萬人失業。勞動力市場供大于求,帶來就業壓力相對增大,造成大學畢業生就業難。
二、大學生應如何面對當前就業的嚴峻形勢
(一)、大學生應該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良好的心理素質,過硬的身體素質。必須盡可能培養自己處理事情的能力、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大學生可利用假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相結合,提高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積累工作經驗。
(二)、大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就業定位,大學生求職擇業應該面對現實,根據市場實際狀況更新觀念,轉換思路,而不應該過分關注工資水平及地理位置因素,只有這樣才能正確的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最終實現人生價值。借助各種渠道,把握就業機會,并且制定自己的職業計劃。大學生可利用人才交流會、網絡資源等途徑尋找合適的就業崗位,主動大膽地把自己的真才實干推銷出去,珍惜和抓住來之不易的就業機會。
(三)、大學生應該有先就業再擇業的觀念,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大學生應轉變就業觀念,擇業時不可追求一步到位,可以在先就業的過程中積累工作經驗,是自我價值達到較大的提升,為以后找到理想工作奠定基礎。
大學生要有到基層就業或自己創業的思想.目前,黨和國家大力倡導大學生自謀職業,自主創業,國家和部分地方政府相繼推出的“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三支一扶計劃”、“社區民生”、“農村教師特設崗位計劃”等項目,這些都是大學生畢業后能夠積極選擇的。大學生要有開拓創新膽識,艱苦創業的精神。要有“自己當老板的意識”,勇敢自主創業。
(四)、大學生要提升職業品質,具體表現為大學生在職業行為,工作那方面表現出來的思想、認識、態度和品質,提高大學生職業品質的過程,也是逐步實現他們社會化的過程,要用現代的科學理論來對就業進行定位,要把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與職業觀辯論統一起來。
總之,大學生就業對于國家、高校及其大學生本人是越來越重要,大學生要從自身和現實出發,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國家的就業政策尋找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在這個崗位上做出一番事業。
參考文獻:
【1】代鋒,吳克明.彈性就業:緩解大學生就業難的新思路[J].大學教育科學,2008,(6):
關鍵詞:金融危機;大學生就業;政策體系
中圖分類號:F24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5656(2009)10―0046―06
一、金融危機對大學生失業的影響
大學生失業有被動型失業和等待型失業兩種。前者源于勞動力市場上大學生的“供過于求”;后者源于大學生的工作期望值過高。金融危機對這兩類失業的作用方向是不同的。
(一)金融危機會加劇大學生的被動型失業
1.金融危機會減少大學生的需求量
勞動需求是一種引致需求,金融危機會通過產出下降來壓縮對包括大學生在內的各類勞動力的需求。2008年第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長率已回落至9%,出現了4年來的首次個位數增長率,2009年第一季度更是跌落至6.1%。經濟加速下滑給就業帶來了很大挑戰,中國人民大學“宏觀經濟分析及預測”項目組認為,2009年中國調整后的失業率可能會攀升至9.3%的歷史高點。形勢的變化會對各類勞動力產生影響,但對大學生的影響更嚴重,因為大學生就業屬于新增就業范疇,而周期性失業所沖擊的主要對象就是新增就業。當經濟不景氣時,企業出于對各類人力資源成本與收益的比較分析,首先考慮減少新雇員的招聘量,然后再考慮解雇現有雇員。因此新增勞動力是周期性失業的第一波沖擊對象。自2008年下半年以來,很多企業都凍結了招聘計劃,就大致說明了這一點。
2.金融危機會加劇大學生的供給壓力
這主要源自金融危機對大學生的非就業通道的擠壓。在往年,大學生畢業后有相當部分會選擇出國或考研,尤其是選擇出國發展的人數連年增加,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大學生供給壓力。然而,在本輪危機中歐美國家也傷痕累累。大凡經濟不景氣時,歐美大學生也會回爐充電,讀研比例大升,這對申請留學的中國大學生構成激烈競爭。另外,由于經費減少,歐美大學對留學生的資助力度會減少,這又會遏制中國大學生申請留學的動力。所以在未來一段時間,大學生出國可能會遭遇寒流,更多的會選擇在國內發展。他們要么加入讀研大軍,要么加入求職大軍;考慮到研究生招生名額的限制,讀研人數的增加有限。從出國通道上退出來的畢業生很多會涌入求職通道,從而加劇供給壓力。
(二)金融危機會減少大學生的等待型失業
1.金融危機使大學生的工資預期下調
斯蒂格勒在他的開創性論文中曾指出,職業搜尋在相當程度上取決于求職者的工資預期,不切實際的工資預期,通常會導致漫長的搜尋過程和等待性失業。世界各國都存在這類問題。比如,美國大學生的工資預期通常比實際高10%。中國似乎更嚴重,據稱,在2002年之前大學生工資預期比實際工資至少高30%,這通常被概括為大學生就業難的罪魁禍首。一直以來,人們為如何降低大學生工資預期而絞盡腦汁。殊不知,工資預期來自于市場,勞動市場的內生變化是驅使工資預期做出更現實調整的一劑自然藥方。在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大學生會自動矯正工資預期。最近一項調查數據表明,近來隨著就業形勢的低迷,大學生對首份工作的工資預期不斷降低,最低已逼近1500元,就說明了這一點。
2.工資預期下調有利于減緩等待型失業
發展經濟學中的哈里斯一托塔羅模型曾指出,當就業形勢轉壞時,對工作前景預期的下降,會使農民更加務實,并放棄尋找高收入工作的幻想,更安心于務農工作,結果城鄉失業率反而會下降。這個看似奇怪的命題,為人們理解當前形勢下的大學生就業問題提供了一種新視角。如果說過去大學生工資預期過高是導致就業難的主要癥結,那么,今天工資預期的下調恰恰會成為消緩這一問題的劑。最近有媒體報道,面對就業市場的低迷,一些大學生已經主動調整心態,放低姿態去應聘一些過去根本不屑一顧的工作,比如,服務員、洗腳工。大量的過去處于沉淀狀態的就業崗位會被激活,有助于減少大學生的等待型失業。
總的來看,金融危機既會加劇大學生的被動型失業,也會減緩等待型失業,它對大學生失業的最終影響,取決于兩種失業的比重。一直以來,有人堅稱大學生就業難是個偽命題,因為大學生不是就業弱勢群體,只要想,他們總能就業。其潛臺詞是,在大學生的失業中,等待型失業占多數,而被動型失業占少數。按這種邏輯,金融危機反而會減少大學生失業的程度,緩解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我們認為,局勢可能不會這么樂觀,金融危機對大學生就業的沖擊是確實存在的,盡管等待型失業會減少,但不一定能彌補被動型失業的增加,因此,大學生失業很可能會進一步加劇,只不過加劇的程度沒有人們想象的那么嚴重。
二、金融危機使大學生就業的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
(一)金融危機會加劇大學生就業中專業錯位的矛盾
根據馬丁?特羅的高等教育發展理論,高等教育是應產業發展需要而生的,在專業設置上必須與產業結構演進規律相對應。在中國,高校的專業設置則違背了這一規律。比如,幾乎所有高校都設有金融、貿易、經濟、管理、法律等熱門專業,僅法律專業就有在校生近40萬名。中國目前還處于工業化中期階段,以制造業和重化工業為代表的第二產業構成了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這種產業格局要求高校輸出大量的生產領域的技術型人才,而高校提供得更多的是服務領域的管理型人才。這種錯位造成了大學生就業中“有人沒事干、有事沒人干”的結構性矛盾。這一矛盾在金融危機中將會進一步加劇。眾所周知,金融危機對金融、房地產、貿易等產業的創擊程度要遠遠大于其他產業,社會對這些專業的畢業生需求量也會急速下滑。另一方面,企業出于節約成本的考慮,也會率先精簡管理類崗位。總之,金融危機沖擊的主要是當前高校專業設置中的長線專業。面對就業形勢的惡化,很多長線專業的畢業生很可能要面臨改行的無奈選擇。
(二)金融危機會加劇大學生就業中素質錯位的矛盾
目前中國高校人才培養模式仍主要沿襲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傳統模式,只強調理論教學,忽視實踐技能的培養。輸出的大學生很難直接滿足用人單位的要求,因此在勞動力市場上難以實現“驚險的一跳”。素質結構失衡可以通過崗前培訓等方式來加以矯正,但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這一途徑可能被堵塞。因為企業迫于節省成本的考慮,會大幅度減少員工培訓的投入。相應地,在人力資源的招募程序中,也會增加對應聘者經驗和技能的要求。這樣,求職競爭力更多地取決于求職者已有經驗和技能狀況。這對于經驗欠缺、技能匱乏的應屆畢業生來說是非常不利的。2008年以來,很多企業減少校園招聘計劃,除用人需求減少外,另一重要原因就是用社會招聘來代替校園招聘,以減少應屆生的雇傭比例。
(三)金融危機會加劇大學生就業中二元分割的矛盾
大學生就業主要有兩類去向:一是以政府機關和國有企業為代表的體制內部門;另一個則是以民營
企業為代表的體制外部門。近年來,政府不斷提高公務員工資,國有企業也憑借行政型壟斷和政策傾斜,大幅提高職工待遇。與此相反,民營企業的境況一年不如一年,就業上的劣勢越來越明顯。大學生就業市場已經出現了德爾林格等人所描述的二元分割的情形:體制內部門成為大學生夢寐以求的首要部門;體制外部門則淪為雞肋般的次級部門。根據明瑟?格萊姆里奇-韋爾奇模型,基于市場力量的二元分割不會帶來嚴重后果,因為勞動者可以在部門間自由流動。當就業形勢差時,求職者可先委身于次級部門,等就業形勢好轉時再轉入首要部門。但在中國現有的用人制度下,畢業生如果畢業后不能立即進入體制內部門,今后再進入這些部門的可能性就會很小。因此畢業生對第一份工作都很看重,為找到一份體制內工作,往往錯失體制外部門的就業機會。現在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民營企業已普遍感到壓力,裁員、降薪行動已經拉開序幕。而體制內部門并沒有受到多大的沖擊。可以預見,二元分割所造成的差距很可能會被進一步強化,這將進一步扭曲大學生的求職行為,并使體制外部門的自愿性失業增加。
(四)金融危機會加劇大學生內部的就業差異和不公平
社會資本對中國大學生就業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研究表明,父母的職業威望、社會層次和經濟收入,對畢業生就業去向及薪酬會產生重要影響。比如,政府官員和高收入階層子女的就業狀況就要明顯好于社會底層家庭的子女。如果把人力資本視作一種后致性因素的話,那么,社會資本則代表了先決性因素,是一種不公平的資源配置機制。自從1974年布迪厄提出社會資本理論以來,許多走后門、托關系的尋租行為都被披上了一層“資本”的外衣,粉飾了其背后不公平的實質。在大學生就業領域,所謂的社會資本所帶來的,只能是不公平的加劇及其在代際間的傳遞。金融危機造成了就業資源尤其是高質量就業資源的匱乏,面對洶涌如潮的畢業生,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場景又會上演,對公務員等炙手可熱的就業資源的競爭將達到白熱化程度。從經濟學的角度講,資源稀缺是催生尋租行為的溫床,所以競爭的公平性會遭遇強力瓶頸。強勢階層在這場競爭中,可以繼續憑借社會資本的優勢來分割優質就業資源,但對于來自社會底層的畢業生來說,沒有社會資本的強力支撐,就只能接受市場風潮的蕩滌,他們將成為大學生就業難的真正難點。
三、金融危機背景下大學生就業治理的政策建議
(一)大學生就業治理的戰略性調控政策
1.加強并優化宏觀調控,將保增長與保大學生就業結合起來
要從根本上緩解金融危機對大學生就業的沖擊,就必須通過調控政策來遏制經濟下滑的勢頭,通過保增長來保就業。目前政府出臺了4萬億的投資計劃,對保增長具有重要作用,但在投資方式上,似乎仍在延續1998年的財政投資模式,投資重點仍是以鐵路、機場為代表的基礎設施甚至標志性工程,這些項目的就業彈性小,也不能為大學生就業提供太多崗位。目前,調控政策的另一個問題是與民營企業的減壓相脫節,民營企業舉步維艱。民營企業是大學生就業的重要場所,2007年吸納了34.2%的大學生就業。民營企業困境必然加劇大學生就業難度。當前宏觀調控除了要保增長外,更重要地是要發揮對民營經濟的扶持作用。
2.反思高等教育擴張模式,調整大學生培養機制
按馬丁?特羅的總結,由于社會經濟發展是一個漸進過程,高等教育擴張也應漸進推進。只有遵循這一規律,高等教育擴張才能獲得社會經濟支撐,才不會生產出過剩的“產品”。縱覽世界發達國家,高等教育擴張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比如從精英化向大眾化階段的邁進一般都要經過幾十年,而我國只用了四年。這種忽視客觀規律的擴張模式必然會招致懲罰。今天中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尚不足25%,大學生就出現了就業難的問題,就說明了這一點。在漸進的擴張模式下,大學生培養模式也要進行調整,目前高校在大學生培養環節上沿襲傳統的計劃模式,而在就業環節上又按市場經濟模式運作。這種體制上的錯位,是造成大學生就業中結構性矛盾的根本原因。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加快培養模式改革,引入更多的市場機制。以專業設置為例,可以借鑒歐美經驗,結合企業界意見來進行。
3.打破二元分割,減少行政力量對勞動力市場的干預
勞動力市場的二元分割會產生非均衡力量,扭曲大學生對體制外部門、農村以及中西部地區就業機會的評價,降低就業供給的有效性。中國是個發展中大國,地域遼闊、結構繁雜。要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就必須多渠道疏散壓力,將大學生的注意力從體制內部門、中心城市以及東部地區,引向體制外部門、農村基層和中西部地區。而要矯正他們的擇業行為,就必須打破二元分割,縮小部門間的收益差距。要打破二元分割的制約,就必須減少政府對勞動力市場的過度干預,減少對體制內部門的保護以及對體制外部門的壓制。減少政府干預的另一個議題就是要加快戶籍制度改革,減少戶籍對大學生就業流動的束縛。畢竟,在經濟低迷的情況下,加強勞動力的流動性也是緩解就業難題一劑藥方。
(二)大學生就業的臨時性促進政策
1.調整勞動管制政策,降低大學生雇傭成本
近年來,我國政府逐步加強了對勞動市場的管制,特別是新《最低工資規定》和《勞動合同法》的出臺,對包括大學生在內的各類勞動力成本產生了明顯壓力。雇傭成本高企不僅危及企業生存,也直接威脅到大學生的就業機會。最近,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下文,要求各地暫停提高最低工資標準,這是有利于遏制雇傭成本過快上漲的,但實踐中,還要針對大學生就業出臺一些專門的政策。比如,可以參照美國經驗,對處于見習期的大學生實行豁免條款,允許企業對其支付低于最低工資標準的薪酬。
2.實行靈活的畢業管理制度,平衡大學生供給壓力
就業的實現,取決于供求雙方的匹配,而我國現行的大學生畢業管理制度是不利于這種匹配的,它很容易造成供求雙方在時間上的錯位。按現有制度的規定,絕大多數的畢業生都要在7月份統一畢業,因此,畢業生是在一個集中的時間段拋向社會的,供給呈現出明顯的周期性。但企業的勞動需求不一定呈周期性變化,即便有周期性,也不一定與大學生的供給周期相吻合,因此結構性失業在所難免,對此,可以借鑒美國的經驗,實施靈活的基于學分的畢業管理制度,也就是說,只要修夠學分,大學生可以隨時畢業,這樣供給壓力可以得到稀釋。
3.增加公共崗位的供給,并擴大非就業通道
以公務員招考為例,目前一半左右都要求報考者要有兩年以上的工作經驗,這實際上把大學生排除在外。政府應根據形勢變化,適當放寬限制,增加大學生的報考機會。當前增加公共崗位供給還應注重挖掘農村和中西部地區的潛力。近年來“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和“大學生村官計劃”所提供的工作崗位逐年增加,但相對于近600萬的畢業生基數,還有很大空間。為提高這些崗位的吸引力,政府應動用財力,加大對這些崗位的補貼力度。美國政府為了增加特殊教育崗位對畢業生的吸引力,以豁免貸款的方式來增加實際的崗位補貼,就可以為我國政府提供一定的借鑒。除增加就業崗位的供給外,還可以考慮擴大非就業崗位的供給,以分散就業通道的壓力,比如,加大研究生的擴招力度。
4.加強就業指導和就業援助,做好畢業生培訓
有效的就業指導能夠提高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并減少大學生的結構性失業。根據國外經驗,有效的就業指導應當是全程式的。它可以從兩個維度來理解:從縱向的維度,它要求從大學生入學開始,就啟動就業指導程序,并隨著學業推進,有步驟地實施就業規劃和輔導。從橫向的維度,它要求提供全面的就業服務內容,比如,就業形勢分析、職業分析、應聘技能培訓、提供就業信息和見習機會等。除就業指導外,對于就業困難的大學生,政府還應提供必要的就業援助。在日本,對那些一年內仍找不到工作的畢業生,政府會提供就業補貼等一攬子援助方案。就業援助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做好大學生培訓,在金融危機中,很多長線專業的學生將面臨改行的選擇。對這些學生來說,做好培訓是至關重要的。
(三)大學生就業治理的保護性政策
1.保護大學生的就業機會平等權利,杜絕就業不公平
為防止金融危機背景下大學生就業不公平性的擴大,就必須采取各種措施,防止權貴家庭大學生對稀缺就業資源的掠奪,為弱勢大學生群體提供庇護機制。保護大學生平等就業權利,需要在各個環節做好相應的工作,比如,在用人信息的環節,可以通過互聯網或電子公告牌的方式及時向學生公布,防止信息截留。在招聘環節,則需要規范招聘程序,防止人為因素的干擾。
2.加強對大學生勞動權益的保護,避免就業質量惡化
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壓力使勞動力市場上供求雙方的位置發生了根本性轉變,雇主逐漸居于強勢地位,而大學生趨于弱勢地位。在這種格局下,容易滋生侵害大學生勞動權益的行為,比如,聘用中的欺詐行為、惡意解雇行為就時有發生。在金融危機背景下,為顧全大學生就業的大局,可以適當調整勞動管制政策,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縱容雇主的侵權行為。相反,從維系和諧的勞資關系、提高就業效率和就業質量的角度講,仍應加強對大學生勞動權益的保護。
1.1現行法律覆蓋面不足大學生實習期間的身份模糊,而我國《勞動法》及《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實習生不具備勞動關系的主體資格,不是法律意義上的勞動者,致使大學實習生處于法律上的“真空地帶”,即使受到勞動上的權益侵害也不能用勞動法與勞動合同法進行維權。另外《高等教育法》、《職業教育法》等教學類法規對實習生實習方面的細節沒有詳細說明和具體安排。政府、學校、企業、以及學生各方面的任務安排不清,致使實習達不到積累有效實踐經驗的目的;各方責任分工不明,再一次將實習生至于“三不管”的尷尬地位。
1.2校方管理失衡,校方權力過盛大學生實習主要為兩種方式,第一種是校方共同組織的實習,第二種是學生個人尋找的實習。就校方組織的實習,往往是校方一手包辦,校方與用人單位簽訂實習協議,規定實習內容。學生只是服從學校安排,進入實習點,學生應有了解實習協議的知情權,但往往校方會忽略學生。校方沒有詳細的實習標準,實習內容不統一,用人單位嚴松難定,一旦發生糾紛,實習生離開用人單位,就得不到實習證明與成績,就使得實習生權益受到侵犯時也會保持沉默。而學生個人尋找的實習,由于多種原因,校方的管理失衡,落實實習不到位,實習協議簽訂有失公平,實踐中該類實習生常常會受到侵權傷害。
1.3實習單位強勢權力面對每年日益增長的畢業生,市場人才極度飽和,買方市場強勢。對于沒有工作經驗的大學生來講很難得到用人單位的認可。用人單位既擔心實習生工作效率不高,承擔商業機密被泄露的風險,又擔心一旦發生事故需要承擔責任。用人單位招收實習生實習的積極性不高。學生找不到實習,無法完成學校畢業任務,為了得到實習經驗與證明,往往會降低標準尋找實習單位,得不到應有的權益。
1.4實習生自我法律保護意識淡薄隨著應屆畢業生總數地增長,就業壓力也逐年成增長的趨勢,因此就業單位也隨此趨勢調整招聘標注。學生們會為了實習工作經驗而選擇對口專業進行實習,而找到合適的實習單位又同樣的比較困難。一部分學生會跟隨學校的安排進入用人單位實習,而學校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協議學生往往不清楚,即使權益受到侵害也不知道;還有一部分學生會自己尋找用人單位,需要實習的學生多,但用人單位所提供的崗位有限,這種情況下,學生往往會成為弱勢群體,即使權益受到侵害,為了實習工作經驗也會忽略或放棄自己應享受的權益。
1.5實習崗位保證、實踐教學質量保障中政府作為低下就大學生實習及其權益保護方面國家政府沒有完善的法律和經濟稅收方面的支持。除了一些發達城市有相關的地方規定予以支持外,絕大多數城市,政府沒有制定相應的支持。面對中國人口基數大,每年有幾百萬的畢業生需要實習崗位的這一國情下,沒有政府強有力的法規規定和有效的經濟支持,很難保證足夠的實習崗位,更不用說大學生實習的質量與相應的權益保護。
2我國大學生實習期間權益保護措施與展望
2.1補充完善相關立法完善現行法律制度,把大學生納入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調整范圍,給予處于法律弱勢地位的龐大的實習生群體以最可靠的保護。消滅法律上的“真空”地帶,使大學生有和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權利,用勞動合同共同約束實習生與用人單位。這樣必能有效地減少侵權事件的發生,并且即使有侵權的事情發生也會有合法有效的救濟方法,從根本上實現對弱勢群體的保護。補充完善《高等教育法》、《職業教育法》等教學類法規有關實習生實習方面的細節,使學校、企業以及學生做到分工明確,各有任務,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2.2制定完善合理的校方管理體系、校方與實習單位簽約計劃任務高校每年都有大量的學生要進入實習單位實習,就實習生管理方面學校不應該僅僅停留在紙面工作,更重要的是落實詳細的實習計劃任務,與用人單位簽訂系統的實習安排,并將實習生的權益保護提到日程上來。高校應加強教育教學管理,明確實習是教學的一部分,從學校的管理層面落實每一位學生的實習工作。開設實習輔導課程,幫助學生了解實習內容、實習方向、實習單位等基本信息,對實習中的權益保護進行宣講,提高學生的法律保護意識。加強學校與學生的聯系,在實習期間要求學生及用人單位定期進行實習階段小結,按時完成各階段的實習任務,真正做到實習是教學服務的一部分。充分調動起各大院校就業指導中心的作用,集中對用人單位進行評估,聯系,保質保量地提供實習工作崗位。
2.3政府出臺企業招聘實習生相關政策,提升實習生市場地位解決每年幾百萬大學生實習問題,光靠學校單方的努力是不夠的,需要政府有力的支持,使得處于法律弱勢地位的實習生,在市場地位上有所提高。在法律體系尚不完善的時候,這無疑是一有效的解決方法。例如早在2004年北京就出臺了《北京地區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勤工助學活動的規定》,對學生實習及實習報酬進行了規定。該《規定》規定,用人單位招錄學生參加勤工助學活動前,須與學校和學生三方簽訂《北京高校學生勤工助學活動協議書》,校外用人單位須加蓋單位或人事部門公章,并按協議書規定支付學生的勞動報酬,且報酬標準不應低于北京市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不得克扣學生的合法勞動報酬。用人單位如果違反協議,給學校或學生造成損失,按規定應予以相應的賠償。對在勤工助學勞動過程中發生工傷的學生,由用人單位按照工傷保險有關規定給付一次性費用。德國經濟部明確表示,接受實習生的公司可最多獲得政府12個月的財政資助,整個扶持就業計劃的有效期為2年。如果有公司為缺乏經驗的德國年輕人提供12個星期以上的實習期,政府將為每位實習生每月提供192歐元的經濟資助,并且幫其交納102歐元的社會福利金。通過法律法規以及政府的財政支持,有效地提供大量的實習崗位,使企業自主積極的招聘實習生,從根本上提高實習生的市場地位,有效減少侵權事件的發生。
社會實踐是高校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是學生的第二課堂。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方法和途徑很多,可以是校內的,可以是校外的;可以是教學計劃內的,可以是教學計劃外的。
1.學生社團。學生社團是不同院系、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在共同的愛好、特長和需要的基礎上,自由地組合在一起,按照一定的程序,自發申請成立的、有一定章程和宗旨的群眾性組織。依據活動宗旨,學生社團可以分為理論學術類、文藝體育類、社會公益類等多種類型。目前,高校都普遍重視社團在學生成長成才、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校園中少則有幾十,多則有幾百個學生社團。有的學校將學生社團納入到評獎評優和學分制管理之中,要求學生在校期間至少參加一到兩個學生社團。通過參與、管理社團,組織、策劃社團活動,大學生可以直接審視和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個性,進行正確的自我認識和定位。社團成員志同道合,和諧融洽,平等自由,可以暢所欲言,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語言表達、人際交往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鍛煉。社員自我組織、自我管理社團,從社團成立、規章制度制定、機構建設,到成員招新、活動策劃、經費籌措,主要都是由社員自己完成,這可以培養學生的組織管理、溝通協調能力。在打造特色活動、創建品牌社團的過程中,社員的創新能力、創新思維也可以得到發展。這些能力和心理素質的增強都有利于大學生在求職中增加競爭優勢,受到用人單位歡迎。
2.勤工助學。高校學生勤工助學崗位有校內的,如管理助理崗、文明監督崗、科技服務崗、安全值班崗、后勤服務崗等,也有校外的,如家教、企業兼職等。大學生參加一定形式的勤工助學,讓自己提前身處一種“準職業”狀態,接受職業環境的熏陶,可以培養勞動觀念、組織紀律性、社會責任感以及勤儉節約、吃苦耐勞的優秀品德。勤工助學崗位多是臨時性工作,這種不穩定性使得大學生在短時間內充當不同的社會角色,與各種類型的單位和個人接觸,這有助于學生了解更多的工作和職場規則,感受就業形勢,轉變就業觀念,提高就業意識。同時,在多次的勤工助學崗位的應聘過程中,大學生的競爭意識、抗挫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也會得到鍛煉;經過不斷的嘗試,學生的自我認識和自我評估能力也必定會有較大提高,從而更加準確地進行職業目標定位。
3.公益活動。公益活動是指一定的組織或個人向社會捐贈財物、時間、精力和知識等。它是大學生服務社會的重要形式之一,既是連接學校教育與社會實踐的結合點,也是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有效載體。大學生可參加的公益活動很多,校內的如清理校園垃圾、清除課桌文化、植樹、義務維修等,校外的如社區服務、環境保護、知識傳播、幫助他人、社會援助等。通過參加公益活動,可以讓大學生為社會貢獻力量,盡責任,獻愛心,提高公民意識,增強時代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也可以在幫助別人、服務社會的過程中陶冶心靈,累積更多的知識和技能。
4.見習實習。見習、實習是學生在校期間,到與專業密切相關的具體崗位上參與工作的一種教育活動,是大學生應用和鞏固所學專業知識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培養大學生能力和技能的一個重要手段,它使高校課內外的教育活動有機聯系、相互貫通、形成整體,是大學生告別學生角色,從校園走向工作崗位的一個橋梁。大學生階段性地或在畢業前夕集中一段時間到企事業單位見習、實習,可以提高其對專業的認識,加強專業學習興趣,形成專業認同感;可以接觸實務,提升實踐能力,深化對專業知識的學習研究,使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相結合;可以增加工作經驗,提高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就業能力的提高。在見習實習中,通過直接接觸崗位,了解單位需要,加深對職業的認識,增強對社會和崗位的適應性,將自己融合到具體社會中,培養實踐能力,縮短從一名大學生到一名社會工作人員的過渡時間,為畢業后社會角色的轉變打下基礎,做好思想準備和業務準備。
5.假期實踐。假期社會實踐是大學生大規模地時間較為集中地深入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的重要形式。高校寒假一般一個月,暑假近兩個月,可以有充裕的時間和精力到城市、農村、偏遠地區進行各種主題、各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目前,大多高校非常重視大學生的假期社會實踐,每逢寒暑假,都會廣泛宣傳,發動學生組織成多個實踐團隊,奔赴大江南北“,上山下鄉”,開展教育幫扶、科技支農、文明宣講、社會調研、關愛留守兒童等豐富多樣的實踐服務活動。參加社會實踐,在社會生活中受教育、做貢獻,可以增進大學生對國情的認知和對社會的感悟,培養與人民群眾的感情,提升社會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磨煉意志,汲取力量,得到思想上的啟迪。同時,也可以在實踐中開闊視野,增長才干,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6.嘗試創業。參加一定形式的創業實踐,也是大學生提高就業能力,及早融入社會的有效途徑。學生在創業過程中,要與校內外各部門、機構打交道,要解決各種實際問題,無論創業成功還是失敗,他們的各種能力都會得到飛速提升。高校應當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安排創業教育課程,及時向學生創業信息,有條件的學校還可建立校園創業科技園,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創業機會。高校可以通過組織創業大賽、企業考察等活動,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增強創業理念,鼓勵學生組成創業團隊,進行創業項目立項,參與創業實踐;學校要積極聯合企業、行業協會、群團組織等,以多種方式給創業學生提供資金等方面的支持;學校還可以聘請成功創業者、知名企業家擔任創業指導師,進行創業指導和培訓。
二、建立社會實踐長效機制,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
大學生通過社會實踐提高就業能力的途徑和方法多樣,而要使社會實踐能夠長期、有效、穩定地開展,實現常態化,就需要政府、高校、用人單位等多種社會力量通力合作,建立健全相關機制。
1.建立保障機制。第一,經費保障。經費是暑期“三下鄉”、創業嘗試等社會實踐的基礎條件。高校每年的預算都應當劃撥專項資金用于學生的各種社會實踐;同時,也應當采取多種方式在更大范圍內大力宣傳社會實踐,引起社會關注,讓政府,讓更多的企事業單位、團體等認識到社會實踐的意義和價值,以獲得經費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幫助。第二,師資保障。大學生社會實踐的順利開展離不開經驗豐富的老師的管理和指導。在主題選擇、方案設計、技能培訓、活動開展、成果整理等各個環節,指導老師承擔著獨特的角色,發揮著重要作用,他們給實踐學生以精神的鼓勵、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分析、解決社會實踐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從而使社會實踐如期進行,收到預期效果。高校可采用“雙導師”制,一方面培養、選派敬業精神強、專業功底扎實、實踐經驗豐富的老師擔任學生學校社會實踐指導老師,另一方面聘請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企事業單位的職員擔任學生社會實踐的校外指導老師。第三,基地保障。實踐基地是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場所,是社會實踐得以穩定、持續開展的關鍵因素。高校應當支持和鼓勵院系、專業主動走出去,與政府管理部門、社會團體、機構、企事業單位取得密切聯系,通過各種渠道,建立各種類型的校外社會實踐基地,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社會實踐崗位。第四,法律保障。大學生在參加勤工助學、見習實習的過程中,與用人單位建立了勞動關系,但由于學生缺乏足夠的經濟實力、社會地位,勞動雙方地位不平等,大學生往往處于弱勢地位,被拖欠、克扣工資的情況時有發生,合法權益經常會受到損害。對此,相關部門應當對勞動法進行修改和完善,給用人單位一種威懾力,約束用人單位的行為,減少用人單位侵權的可能性。高校要加強普法教育,為大學生提供法律咨詢、經濟援助,鼓勵權益受侵害的學生通過法律訴訟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
2.建立激勵機制。要想使學生充分重視社會實踐,必須制定相關的激勵措施。可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增加社會實踐課,將社會實踐課程化,并使其成為必修課;可將社會實踐情況納入到學生的評獎評優中,作為組織發展、就業推薦的重要參考因素。高校應當逐步完善學生社會實踐考評體系,對每個學生實踐態度、內容、形式、實踐報告等進行客觀、公正的綜合測評,及時進行總結表彰、典型宣傳。對學生激勵的同時,也需要對指導老師進行考評和激勵,鼓勵優秀教師參與學生社會實踐,對指導老師的工作業績給予充分肯定,在先進工作者評選、年度績效考核、職稱評審中,對優秀指導老師予以一定的政策傾斜。此外,政府還應當制定政策,對接收學生社會實踐的用人單位給予各種形式的支持和補償,激發用人單位的社會責任感。要注重宣傳,讓用人單位認識到為大學生提供實踐機會,為社會的勞動就業問題做出貢獻是自身的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