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電視廣告的傳播效果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數字電視;廣告傳播;廣告效果;經濟效益
廣告效果是廣告傳播對消費者所產生的影響,即廣告所達到的既定傳播與促銷目標的程度。增強廣告傳播效果,避免無效和低效的廣告,這是廣告主、廣告公司和廣告媒體共同的追求,也是廣告傳播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近年來,中國電視領域發生著迅速變化,數字電視進程日益加快,并正在走進我們的生活。傳統模擬電視廣告傳播,我們有一系列措施與經驗,但是,數字電視之后廣告傳播將是機遇還是挑戰?廣告將如何取得良好的傳播效果與經濟效益,這是值得我們探尋的新課題。
一、數字電視及其特殊的傳播功能
數字電視(DigitalTV,DTV),是利用數字化的傳播手段提供衛星電視傳播與數字電視節目服務,用數字壓縮來取代傳統的信號模擬方式,從而為用戶帶來集高品質圖像質量、特色化服務內容于一身的數字電視頻道服務,具有高速、高質、超量、超文本、超時空、可檢索、自由轉換等傳統電視所不具備的功能與特點,即是電視節目信號的拍攝、處理、編播、輸出、接收、顯現均采用數字技術的信息系統,存在于電視制作、傳播、收看的全過程,它刷新了傳統電視的傳播方式,提供了一種新的溝通平臺,具有多媒體、即時性和交互式傳播的特點,它是未來世界電視傳播發展的主流趨勢。概而述之,數字電視主要包括兩方面含義:一是電視臺前端的數字化,實現電臺、電視臺內部欄目、節目、頻道之間的互聯互通各信息共享。二是在此基礎上,在一定區域內整個電視信號傳輸、接收系統實施整體轉換,逐步關閉模擬電視,實現前端到終端整個系統由模擬向數字的轉換。
數字電視的功能主要表現在:一是多樣性的服務功能。數字化最本質的特點就是開放、兼容與共享,它整合了其他媒體和電信運行的所有功能。如互聯網瀏覽、即時視頻點播、電視購物、資訊平臺、遠程教育、市政公報、互動游戲、分類廣告、電子商務等,實現了電視機、收音機、計算機功能“三機合一”,使廣播電視網、電信網、計算機信息網“三網合一”,在它們之間實現了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使電視成為類似電腦信息終端的顯示器,數字電視成為“復合性多媒體”。二是互動功能。數字電視的一個重要變化是向著受眾選擇和控制的方向轉化,實現了電視傳者與受眾之間真正意義上的雙向交流和即時反饋,技術實現了逐行顯示的標準VGA圖像,電視機成為一臺多媒體信息終端顯示器。三是實現了電視的多視窗如畫中畫、畫外畫、視窗放大、靜止畫面等功能。可根據用戶的需要自由地選擇頻道、選擇畫面,并可以根據用戶的不同口味與需求隨時更換節目。四是電視頻道明顯增加。數字電視使電視節目傳輸資源得到極大膨脹,衛星通過數字壓縮技術可以傳輸上百套高質量的電視節目,有線電視網通過采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也可以提供數百套左右的節目。因此,現在使用的電視模擬網只能傳輸40多個頻道,使用數字電視網后,則可以傳輸500多個頻道,而每一個頻道又可以播放多套節目。數字電視普及后,受眾觀看電視時,節目選擇更寬,形式更加多樣,內容更加豐富多彩。
由此觀之,數字電視與傳統模擬電視傳播比較,其傳播優勢明顯體現在:電視傳播播的質量高、選擇的范圍與傳播的地域廣泛、媒體與受眾的互動性增強。其未來的發展空間將會越來越廣闊,必將受到受眾的普遍歡迎。
二、數字電視給廣告帶來全新的傳播方式
1.從單向硬性傳播向雙向互動傳播轉變。數字電視的功能與特性決定了它與傳統電視媒體截然不同。傳統電視的傳播模式是受控的,信息是單向流動的,受眾處于一種你播什么我看什么的狀態,受眾反饋的方式不外乎寫信、打電話。而數字電視則由過去受眾被動接受信息轉為“互動式”(傳者與受者表現為實時交互操作),即人機交互,受眾可以主動地接受需要的電視信息。數字電視傳播形式由過去的“一對多傳播”變成了除“一對面”外的“點對點”傳播。即數字電視使受眾在觀看電視的同時,能上傳有關信息,選擇與節目相關的內容和服務,如我國數字電視杭州模式就實現了VOD視頻點播。數字電視后畫面還有多種“鏈接”形式,可以進入另一個數據流程。如果傳統模擬電視廣告傳播給人的感覺主要是向消費者“推”、“輸”廣告信息,乃至施加“皮下注射”進行廣告信息灌輸的話,那么,數字電視廣告的、傳播,改變為受眾可以與電視中任何自己需要的廣告“信息源”聯系,把需要的廣告信息“拉”出來,主動進行觀看、瀏覽甚至下載,這樣,傳統模擬電視那種“地毯式轟炸”的廣告傳播方式正在失去效果,數字電視的出現大大地減少了廣告傳播的負面影響。
2.由強制性接收向選擇的自由性收看轉變。傳統模擬電視是受控的、單向的,即傳輸接受,受眾只是單純被動地接收電視信息。而數字電視傳播下的受眾可以在自己許可的時空中自由選擇電視觀看,接受與消化電視信息;可以隨時隨地、隨心所欲地在電視中查找不同形式的信息,甚至可自由觀看、查詢、瀏覽、下載需要的廣告信息資料,從而避免消費者因注意力不集中產生的廣告傳播的無效性和被動性。數字電視廣告的出現,甚至可能使傳統購物方式發生轉變,廣告主開始向直銷廣告主轉變(如中國數字電視的青島模式),消費者不必一家家商場跑來跑去比較商品的質量、價格,更不必面對售貨員的“熱情推銷”,一切只需操作遙控器或紅外遙控鍵盤,邊觀看數字電視中的廣告,邊詳看企業、產品的介紹,邊互動選貨、訂貨、購物。在數字電視環境下,受眾成了主動廣告信息的尋求者,開始真正能夠控制自己的收視時間和收視內容,完全消除了電視廣告在接收時間上的強制性與被動性。
3.由電視表現手段的單一性向電視表現的多樣性轉變。數字電視把影像、聲音、文字、圖表等信息傳播形式集于一體,變成一種可以包容一切信息傳遞方式、類似于計算機“多媒體”全方位信息傳播的媒介載體。也就是說,數字電視整合了一切媒體的優勢,具有了多媒體的功能,它能最大限度地運用各種技術與藝術手段,利用現代高科技聲、光、電技術制作出生動活潑、形式多樣、賞心悅目、可視性強的電視信息(廣告信息)。數字電視有電視畫中畫、畫外畫、視窗放大、靜止畫面等展現傳播方式,給受眾以全方位、多維度的廣告信息傳播,傳達多感官的廣告信息,甚至還可以實現電視廣告信息的錄像、復制、定格或回放等功效,給受眾帶來全面的視聽覺震撼。因此,數字電視傳播廣泛、力度大、交互性強,數字電視廣告傳播就可充分利用其技術優勢,推播全屏廣告、畫中畫廣告、聲音廣告、游動廣告、互動廣告、全流量廣告等綜合多種傳媒技術的廣告傳播形式,以取得最佳傳播效果。
4.由電視信息投放的模糊性向準確性轉變。與傳統模擬電視廣告傳播比較,數字電視廣告投放的精準性明顯增強。數字電視可依據有共同興趣、愛好、利益的分眾群體(消費者),依據要確定的廣告信息的內容和形式傳播,即特定的電視廣告針對特定的電視受眾,使得數字電視廣告傳播的目標受眾十分清楚。如某固定的電視節目專欄,不同產品的廣告就可投放在這類傳播平臺上。這樣廣告播放的信息投放在有著共同需求的分眾(消費者)中,其廣告傳播的目標市場十分清晰,從而真正做到廣告傳播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廣告主在數字電視中傳播廣告的信息的準確度就會大大提高,就能取得巨大的經濟效益。同時,廣告主可以利用數字電視傳播技術及時監測廣告觀看者、訪問者類型、訪問的時間、訪問的地區,并進行歸類統計,從而準確地了解到電視廣告傳播的效果。這樣,廣告投放、傳播廣告的目標市場就會越來越準確。5.由傳統固定的電視傳播向移動的數字電視傳播轉變。隨著科技的發展,數字移動電視正在出現,它是無線傳輸的數字化電視,其特點是移動接收、攜帶方便、清晰度高且音響效果好,能夠隨時隨地收看,對受眾的影響非常大。當前,流媒體如車內移動電視、手機移動電視、計算機電視收視等早已出現,這為電視廣告傳播帶來了新的傳播途徑。目前上海、長沙的車載移動電視,以收視優勢拉動了廣告信息的傳輸,取得了良好的效益。2004年以來,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都相繼推出了手機電視傳播業務,其用戶數量逐年增長。移動數字電視的傳播效率和接受功能優勢是傳統模擬電視媒體所無法相比的。這種移動的廣告信息播放,能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獲得更高的廣告到達率。
三、數字電視廣告實現有效傳播的途徑
1.采用“點對點”的方式傳播廣告信息。數字電視改變了傳統電視廣告那種“全民式”的傳播模式(數字電視頻道的增多實際上就是對傳統模擬電視單一強勢傳播的削弱),使“點對點”的定向定面電視廣告傳播成為可能。數字電視媒體可以針對不同的受眾播放相應的廣告信息,傳播模式表現出新的“點對點”的映射關系,它能使電視廣告在最合適的時間、以最合適的方式傳播給最需要廣告信息的受眾(消費者)。數字電視傳播的出現,開始使自己小眾化,傳播的針對目標越來越細,這樣就能有效增加數字電視廣告的針對性、及時性與溝通效果,大大提高廣告傳播的效益,同時,由于“點對點”的傳播方式,在個性化內容的數字電視頻道中,受眾注意力集中,需求的目標明確,并自主自愿地接受電視廣告信息,電視廣告傳播的效果自然會更好。
2.建立電視資訊平臺傳播廣告信息。在數字電視中建立“資訊平臺”,就可以為廣告傳播建立信息資源庫或稱其為“服務倉庫”,供受眾(消費者)隨時隨地查找需要的廣告服務,用戶通過所設的解碼器或操作鍵盤可隨意檢索數字電視廣告信息,這樣一來,電視廣告就成為可供查詢、可供檢索的信息資料。電視資訊平臺欄目上的受眾,往往具有共同愛好和興趣,這樣也就能更好地使廣告主與媒體接近目標分眾(消費者),了解他們的購買行為和購買的習慣與差異,從而開辦“資訊平臺廣告”——直接針對新產品的目標受眾設計資訊平臺,把廣告的內容完全融到所資訊的形式與內容中去,把電視機變成進入千家萬戶的多媒體廣告信息終端。數字電視可以滿足不同目標受眾的需求與愿望,通過數字電視頻道提供分類廣告,為廣告客戶提供足夠廣闊的選擇空間。目標市場明確了,電視廣告資源就能得到合理開發。
3.采取電視與網絡互動傳播廣告信息。對于廣告而言,與受眾進行有效溝通是一個永恒的課題。數字電視技術第二代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電視與互聯網聯通,真正實現跨媒體的信息共享,交互式應用越來越廣泛,這樣我們就可以充分利用兩種傳播媒介的各自特征與優勢來進行廣告信息的傳播。受眾在收看數字電視后,可以通過遙控、點擊廣告鏈接到企業或新產品頻頁,或上網查詢更詳盡的產品廣告信息,甚至把需求信息再反饋到電視臺或商家。同時,也可將數字電視廣告轉化為網絡視頻播放,可利用數字電視來吸引受眾(消費者)收看簡短廣告片,最后用字幕打出受眾需要了解的信息,告知到網絡中去查找更詳細、更需要全面了解的廣告信息,使受眾對廣告信息的閱讀層次化,并進行互動雙向交流。這種把電視媒體廣告和網絡廣告結合為一體的廣告傳播方式,在美國、日本已經出現了,并日益受到受眾的歡迎,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鑒。“互動電視廣告”最重要的價值就在于幫助商家與電視受眾(消費者)進行更深層次的溝通,通過廣告信息庫的建立,真正實現“一對一”的營銷。
4.辦好電視節目吸引受眾來傳播廣告信息。數字電視后,節目制作的質量成為收視的關鍵,電視節目抓住了受眾的眼球,才會產生傳播效益。因為數字電視后每個安裝了有線電視或衛星電視系統的用戶將能收到500多個頻道,這種傳播局面必然使電視受眾不斷地更換、選擇電視節目來滿足自己的收視要求。這樣,傳統模擬電視單一頻道強勢傳播的局面開始削弱,那種全方位、大面積影響受眾的廣告,在數字電視面前變得只是少部分地影響受眾了。數字電視廣告傳播必須在電視頻道相對穩定、節目品牌影響力大這種收看狀態中去爭取受眾。因此,數字電視時代要想使商家的廣告傳播影響受眾,就必須發揮數字傳輸的技術優勢,辦出有吸引力的電視節目,給受眾帶來樂趣,使數字電視節目顯現出互動性、娛樂性、新穎性、知識性和趣味性。要利用好的電視節目搭建廣告傳播的平臺,想方設法吸引受眾視覺、聽覺,讓受眾在享受好的節目的過程中自愿接受有關廣告信息,甚至引發受眾自發關注和參與,吸引他們去主動尋找廣告信息,這樣才能使電視輸出的廣告信息吸引眼球、傳有效果。
5.實行電視分群投放來傳播廣告信息。傳統模擬電視傳播的對象往往是“全民性”的,廣告傳播也是大面積“廣而告之”的“印象轟炸”,電視廣告傳播往往不顧各個年齡層次、各個地區、各種收入階層、各種文化水準、各個生活層面的受眾,盲目傳播廣告信息,所以這種電視廣告傳播關注力低。隨著數字電視的發展,受眾開始分群,有著共同興趣愛好、購買行為與購買習慣的受眾,觀看與瀏覽的是共同關注的電視信息、電視廣告,受眾導向時代真正來臨。這時電視廣告傳播只有按分群的目標受眾“投其所好”地把廣告信息傳輸給受眾,投放的廣告才會取得成效。在數字電視傳播時代,我們完全可以根據廣告主的需求,鎖定廣告目標用戶群,為他們“量身定制”廣告,做到精確定向的廣告傳播。如果電視廣告傳播的分眾(目標消費群)與專業電視頻道的目標受眾趨于一致,電視廣告傳播就會取得巨大效果。
不可否認,數字電視在中國還只是初現端倪,怎樣構建數字電視廣告傳播,還需要進行深入的探討、研究與開發,但我們深信,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未來的電視媒體仍然是廣告傳播最為重要的媒介,其廣告傳播效果也最為明顯,嶄新的以“受眾本位”數字電視的廣告傳播時代的春天即將到來。
參考文獻:
[1]雷蔚真.電視數字化:起步很快,尋求突破[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5,(2).
論文摘要:樓宇液晶電視與生俱來的傳播優勢使之成為分眾傳播的必然產物。但是,樓宇電視卻沒能制定出高效的、有針對性的廣告傳播策略。本文結合整合營銷傳播理論分析阻礙樓宇液晶電視廣告發展的原因,總結經驗,探討適合樓宇電視未來的發展之路。
據上海一調查顯示,白領偶爾或從不觀看樓宇視頻廣告的占55.6%,經常看樓宇視頻廣告并能留下深刻印象的僅占10.1%,經常看樓宇視頻廣告并影響到購物欲望的僅占6.3%。這表明,盡管此種營銷傳播模式表面看來有眾多優勢,但消費者并不能完全接受該媒體,尤其對于它所傳達的廣告資訊,消費者注意了但未必會在實際購買中運用。樓宇電視廣告的整個營銷前景令人憂慮。是什么阻礙了這種廣告營銷傳播模式的發展?哪些因素在其傳播效果中起關鍵作用?
樓宇電視廣告興起的背景及特點
樓宇電視廣告這種定向傳播的廣告傳播模式從一誕生就獲得飛速的發展,有其特定的時代背景原因,是營銷傳播領域一對一營銷趨勢的必然。
2002年,上海徐家匯太平洋百貨電梯門上的粘貼廣告讓等電梯的江南春(樓宇電視的創始人,分眾傳媒集團董事長兼CEO)靈感乍現:“如果換成電視機,不是正好將廣告信息精確地傳送到細分群體?”①如果讀者就此斷言樓宇電視的誕生是出于江南春的一念之間,這是甚為不妥的,因為這種定向傳播的廣告商業模式是時展的必然,是營銷傳播領域一對一營銷趨勢的必然。
20世紀90年代以前的廣告理念認為,廣告是由傳統的大眾媒體來廣而告之的,電視廣告、廣播廣告和報紙雜志的平面廣告,還有營銷的各種手段,諸如促銷、直銷、公關等。廣告主、企業、廣告商和媒介絞盡腦汁地使生產出的廣告讓更廣泛的受眾接觸,不斷地擴大廣告覆蓋率和到達率,他們以為這樣就能夠創造最大的廣告價值,獲取高額利潤回報,其實不然。隨著傳播技術與傳播手段的演進,數字電視的出現,受眾的自主權得以加大,他們只要手握遙控器,就能把不想觀看的廣告節目跳過;或是Tivo(“數字錄像機”DVR)的問世,具備了自動暫停和跳過功能,使用者可以輕松地跳過電視臺插播的廣告,這項技術為逃避電視廣告的觀眾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即便是那些沒有跳過廣告的觀眾,廣告商也不能肯定地表示,播放的廣告都符合所有受眾的口味,他們的廣告能對所有受眾在購買過程中產生積極的影響。
在整合營銷傳播大師舒爾茨看來,整合營銷傳播與其說是創新的領域,不如說是對舊規則和現實體制的分裂反應。②整合營銷傳播的重要一環是對市場的細分,針對不同類型的受眾傳播不同類型的廣告,即按要求實現分眾傳播。分眾傳播最大的好處是能減少資源的浪費。采用分眾理論,鎖定受眾群,通過分析他們的行為特點、收入狀況、品牌意識等,對其進行有目標的宣傳,毫無疑問,廣告能夠起到應有的作用。不僅企業和廣告商能獲得投資回報,消費者也能從廣告中獲得有價值的信息。
就我國目前的市場情況而言,樓宇電視廣告這種廣告傳播模式有以下幾個優勢:第一,目標受眾明確,且大部分是優質的潛在客戶。據央視市場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對上海液晶電視效果市場評估報告稱,樓宇液晶廣告的目標受眾大部分年齡在30~39歲,月收入在3500元以上,教育程度為大學本科的人,男女比例較為平均。③這些在高檔寫字樓工作的白領階層,一般從事較體面的工作,有穩定的收入,且收入高,年輕富有魄力,承擔的負擔較小,消費欲高,是時尚與潮流的逐浪人,是商家爭奪的目標,但同時也是傳統媒介最想覆蓋卻較難覆蓋的高收入群體。第二,樓宇電視廣告適應目標消費人群的收視習慣。據CSM媒介研究數據顯示,全國每天電視消費時間呈逐年下降趨勢,人們看電視的時間越來越短,尤其是城市中高檔消費的主力軍,“三高”(高收入、高學歷、高消費)人群由于工作忙、生活節奏快,幾乎沒時間觀看電視廣告。而高檔寫字樓這些地方的電視咨詢和廣告信息因此能夠乘虛而入,一定程度上吸引這些都市白領的眼球。第三,樓宇電視廣告因其目標受眾明確,廣告成本低(廣告千人成本約為當地傳統媒體的1/10)、廣告干擾度低(如受眾無法轉臺觀看別的節目)。因為樓宇電視都安裝在高檔寫字樓的電梯旁,容易引起潛在消費者的關注,廣告傳播效果良好。
樓宇電視存在的問題
由于樓宇電視發展時間短暫,制度不完善,在運營過程中、在效果體現上日益暴露的問題,尤其值得關注,唯有解決了這些問題,樓宇電視廣告才能真正實現高效傳播。總體來說,我國的樓宇廣告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第一,內容單一,可看性不強。最近,上海海略管理信息咨詢公司在上海和北京兩地進行調研,對商業寫字樓內工作的白領人士進行隨機攔問,接觸受訪者1000余人,有效問卷716份。調查結果為寫字樓里的受訪者普遍認為樓宇視頻媒體的確能幫助打發空閑時間,但樓宇媒體的唯一內容——廣告卻讓他們產生不愉快。④樓宇電視重復播放的內容讓人生厭,廣告效果很不明顯,因為消費者看過了不等于會記住,記住了不等于會購買。另外,由于受長期的廣告氛圍影響,消費者的認知能力提高了,他們決不會再輕而易舉地、盲目地接受媒體廣告。而且他們還會產生排斥心理,拒絕接受形如廣告的內容影響。樓宇電視作為純粹的廣告傳播媒體,缺少節目內容的承載,是其發展的劣勢所在。
第二,信息傳播與接收上的錯位。由于廣告播放時間和受眾進出電梯時間不一致,面對不完整的樓宇廣告,面對廣告所要傳達的品牌信息,消費者無從把握,也就談不上營銷的最后環節——記憶購買。這是被整合營銷傳播視為不關注消費者利益的后果。整合營銷傳播的重點是考慮消費者的需求和心理,將他們作為“上帝”對待,要經常跟他們實現雙向溝通交流,才能獲得有效的傳播策略。目前樓宇電視明顯忽略了受眾的需求,不論是在播放時間上還是在播放內容上都偏離了受眾的需求,因為調查顯示,受眾更希望在這短暫的停留時間里獲知諸如新聞、天氣預報、財經等資訊類信息,而不只是廣告。
第三,廣告創意有待提升。由于樓宇廣告只是傳統電視廣告的延伸,因此,我國樓宇廣告的創作模式和水平與我國的電視廣告基本處于同一水平。在創意上都以“叫賣式”的廣告為主,具有強烈的故事性和幽默感的廣告不多。因此,其傳播效果大打折扣。
樓宇電視廣告的前景
在形式上,樓宇電視廣告是典型的注意力經濟產業下的佼佼者,它很容易引起受眾的注意。然而光有短暫的注意并不能達到廣告傳播的效果,因為,如果廣告不能引起受眾更進一步的注意并對廣告內容產生興趣,那么則不能說這樣的廣告是有效果的。而且,如果受眾長期看到的是創意貧乏的廣告,那么以后他面對樓宇電視廣告就會熟視無睹,連看都不看。因此,樓宇電視廣告要取得更長遠的發展,必須在以下幾方面進行改進:
第一,增加傳播的內容,提供一些受眾感興趣的、對受眾有幫助的信息,而不僅僅是廣告。有調查顯示,在等電梯的那短暫的幾分鐘時間,受眾更希望看到諸如新聞、天氣預報、財經等有用的資訊類信息。因此,為了吸引受眾更多的注意力,樓宇電視可添加這方面的資訊。根據樓宇液晶受眾的特征描述,他們較多關注股票等金融投資性的新聞,關注休閑娛樂的方式,樓宇電視可以在播放廣告的同時播報這些信息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轉貼于
第二,創造樓宇電視獨特的傳播內容和形式。由于停留時間非常短暫,受眾沒有太長的時間來看樓宇電視的信息,因此,無論是新聞、財經等資訊信息,還是廣告,都必須制作得短小精悍,一般應限制在10~30秒的時間,使受眾能夠在盡量短的時間獲得相對完整的信息。
第三,改進提高樓宇電視廣告的創意水平。樓宇電視廣告與傳統電視廣告的另一區別是樓宇電視廣告的無內容生存。傳統大眾媒介都是通過制作內容,以低廉的價格將內容銷售給受眾,形成一次銷售;繼而將自己的受眾資源出售給廣告主,完成二次銷售。但是樓宇電視卻無須自己生產任何內容,它是將渠道直接銷售給廣告主,直接用廣告來面對受眾。⑤“無內容”將導致樓宇電視無法產生巨大的社會影響力,難以進入社會主流生活。樓宇電視目前的成功,很大程度決定于其抓住了間隙和細分受眾。間隙的強制力使得樓宇電視能夠以低成本到達受眾,受眾的細分方便廣告精確地到達目標消費者,避免投入浪費。但是間隙只是間隙,它無法作長時間的停留,于是也就無法產生更大的影響力。因此,樓宇電視廣告如果要獲得消費者的注意,必須提升廣告質量,要以創意改變一切,多創造一些故事性強、幽默感強而情節又相對簡單的廣告,使受眾在輕松愉快的心態下觀看小故事,同時接受廣告信息。
第四,建立與受眾的雙向溝通渠道。前文已經指出樓宇電視廣告的問題之一是忽略了受眾的需要。而要真正了解受眾,明確他們需要的東西,就應該有一個渠道讓廣告商或企業主獲取這方面的信息。整合營銷傳播理論指出,媒體的巨大變革,是導致雙向溝通的產生。雙向溝通意味著廠商和其消費者在進行一種資訊交換活動。為了達成資訊交換的目的,廠商首先必須了解消費者所擁有的資訊形態及內容;其次,消費者要能夠通過某種渠道或方式讓廠商知道他需要哪一種資訊;最后廠商才能對消費者的需要予以回應。
雙向溝通是必要的,溝通渠道更是前提。隨著電腦科技的高速發展,人們獲取資訊的渠道比以前方便、及時,反饋資訊也變得輕松、快捷,這為溝通渠道的出現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廣告主可通過本商業樓的物業管理,拿取本層樓的住戶信息,通過電子郵箱、局域網、手機短信等手段對住戶進行問卷調查,在播出廣告后第一時間向受眾收集信息,了解他們對廣告的態度和評價,或者接受建議。未來的廣告傳播對消費者來說不應該被動、強制地接受,消費者有個人的想法,應有被聽取、被采納的機會。這一切的出現都源于樓宇電視提早實現與受眾的溝通互動。
結語
樓宇電視廣告是廣告市場和媒介發展的必然產物,它擔當的角色是其他媒體傳播形式的有益補充。傳播效果史表明,單一的傳播模式和傳播終端進行廣告傳播的時代,若要獲得令人滿意的廣告傳播效果,首先要對傳播媒介進行整合。不僅要把受眾奉為“上帝”看待,還要在媒體之間實現以統一的聲音向受眾傳遞實用的廣告訊息,同時,早日實現一對一的營銷模式。時代在發展,媒體也在發展,我們期待新興媒體能朝著更有創意、更體現受眾需求的方向發展!
注釋:
①劉婷:《“日加滿”鐘愛分眾傳媒“無縫化傳播”》,《ADVERTISINGPOINTER》,2006年。
②唐·E·舒爾茨:《整合行銷傳播》,中國物價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頁。
③央視市場研究股份有限公司:《樓宇視頻廣告效果總體評估報告》,chinaadren.com/html/file/2005-3-4/2005342352349372.html
關鍵詞:移動電視受眾心理傳播策略
移動電視是指采用了先進的數字電視技術,可以在移動狀態中收看的電視。它以數字技術為支撐,通過無線數字信號發射、地面數字接收的方式進行電視節目傳播。《2007年中國車載(公交)數字移動電視發展藍皮書》指出,截至2007年2月,我國已經有40多個城市陸續開始了在公交車上播放移動電視。藍皮書還預測,2006-2009年中國車載電視市場每年的增長率將超過50%。由于公交移動電視具有覆蓋面廣、強迫收視、效果顯著、反饋迅速以及移動人群結構優勢等眾多特點,其廣告優勢也迅速被廣大企業和廣告商所認同,成為繼互聯網廣告之后又一大新媒體廣告。
一、公交移動電視廣告的現狀與問題
《2007年中國車載(公交)數字移動電視發展藍皮書》指出,預計到2008年,其市場規模將達到15個億。而公交移動電視廣告的迅猛發展與其自身的傳播優勢是分不開的。
1公交移動電視廣告的傳播優勢
(1)媒體覆蓋面廣,接觸頻率高。
有資料顯示,上海每天有500萬人次通過公交線路出行,平均每人在公交車上大約需花費40分鐘時間:北京市公交車輛已達2萬多輛,每天乘坐公交車的人次高達1180萬,市民平均每周花費在公交車上的時間為5.18小時,年運營總人數近50億人次。這些龐大的數字之下蘊涵的是公交移動電視廣告巨大的收視入群和發展空間。
(2)環境封閉,頻道唯一,“強制性”視聽。
相對于傳統媒體,公交移動電視受眾處于一個封閉的環境當中,受眾不像在家里收看電視節目,具有自主選擇節目和是否觀看廣告的權力,只要置身公交車內,就不可回避地會接受到來自電視廣告節目所傳遞的信息,傳播信息流失比較少。
(3)廣告成本較低。
相對于傳統電視而言,公交移動電視廣告傳播所耗費的成本要低廉得多。根據江西傳媒移動電視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其移動電視廣告的千人成本僅為5.42元,而傳統電視的千人成本為20.64元,雜志為20.80元,報紙為13.28元,相差十分顯著。
2存在的問題
(1)對傳統家庭電視廣告的簡單“移植”
目前在公交移動電視上的廣告普遍采用家庭電視上播放的廣告版本,無論廣告內容還是廣告的長度都是對傳統家庭電視廣告的簡單“移植”,并沒有根據公交車上的傳播環境、受眾群體和心理特性進行廣告創意,這勢必影響到廣告的傳播效果。
(2)廣告傳播處于“孤立”狀態
目前,公交移動電視廣告沒有和公交系統的其他媒體廣告(如車內廣告、車身廣告、候車亭廣告、座位靠背廣告等)有效整合起來,達到多點接觸、連續傳播、強化記憶的效果,而是處于各自為戰的“孤立”狀態,這同樣也會弱化廣告傳播的效果。
從信息傳播介質的角度來說,公交移動電視廣告應從屬于電視廣告,但由于其廣告載體的特殊性,公交移動電視廣告與傳統家庭電視廣告的受眾群體和受眾心理都存在差異。在這個“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營銷時代,要想實現良好的廣告傳播效果,就必須了解廣告的受眾,了解他們的心理需要,并以此指導廣告的創作和投放。
二、公交移動電視廣告的受眾心理分析
1受眾群體特征
(1)年齡特征
據調查顯示,公交移動電視的受眾以中青年居多,年齡集中在15-39歲。這一年齡段的消費者是市場上的主力消費群體。
(2)職業特征
公交移動電視的受眾以公司職員、工人、服務業職員等上班族和中學生為主,他們是公交移動電視廣告相對穩定的接受群體。
(3)學歷特征
公交移動電視的受眾大多受過中高等教育,以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為主,整體教育狀況良好。
(4)月平均收入特征
以西安、成都為例,公交移動電視的受眾個人月平均收入在1000-2000之間。北京、廣州、上海等經濟發達地區略高一些,以1000-2500這一區間為主,但從整體上看,均屬于中等或中等偏低收入群體。
2受眾心理分析
(1)求新、求異心理
公交移動電視受眾以中青年為主。這一類消費群體,尤其是青年消費者富有活力和激情,在對事物的認知和接受上普遍存在求新、求異的心理,喜歡關注新、奇、異的事物,對于廣告同樣如此。因此新產品廣告、創意獨特新穎的廣告都能夠吸引他們的注意。
(2)功利心理
由于公交移動電視受眾大多屬于中等或中等偏低收入者,因此在產品的選擇和消費上,一方面注重產品的實際用途,不做無謂的消費;另一方面注重付出和收益的對等性,期望以最小的付出獲得最大的利益或滿足。因此廣告宣傳的產品是否與他們生活需要密切相關、產品功效如何都將成為影響他們對廣告認知和接受的重要因素。
(3)求便心理
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無論是上班族還是學生,時間是他們的寶貴財富,效率是他們的至高原則,因此無論時在物品的使用上還是信息的接受上,都希望能在有限的時間內以簡便的途徑或方式獲得簡潔有力的信息。
(4)自我表現的心理
對于公交移動電視的受眾來說,學生雖然沒有經濟收入。但處于青春期的他們更希望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表現自我個性和能力,而對于擁有中等收入的上班族來說,同樣希望能通過自己的擁有物展現自我的追求與成就。
三、公交移動電視廣告的傳播策略
廣告傳播策略的提出,可以從信源、媒介、信宿、傳播環境以及其他多種影響因素進行考慮,在這里,筆者主要從消費者對廣告信息認知和接受的心理過程角度,結合公交移動電視廣告的受眾心理和傳播環境提出廣告的傳播策略。
關于消費者對廣告信息的認知和接受的心理過程的研究很多。其中美國著名營銷專家劉易斯提出的“AIDMA說”被廣大學者所認可,并在廣告業界廣泛運用至今。下面就結合“AIDMA”這一過程來探討一下公交移動廣告的傳播策略。
1A(Attention-吸引注意):強化聲音刺激,注意廣告更新
對于公交移動電視廣告來說,要想吸引受眾的注意,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考慮:
(1)強化聲音刺激。注重語音形象的傳播效果
公交車車廂的環境沒有家庭室內環境的靜謐與溫馨,尤其在乘車高峰期,車廂環境更是擁擠不堪。在這種情況下,可視形象容易遭遇“傳而不達”的尷尬狀態,要想吸引更多的眼球關注廣告畫面是不太現實的。然而聲音卻可以穿越擁擠的人群實現信息的傳播。因此,公交移動電視廣告的創意應強化聲音刺激,特別注重對語音介質傳播功能的凸顯與挖掘,如對聲調、語調、語氣、節奏、韻律、音響、音效等語音形象方面進行個性創作,以更好地吸引受眾的注意。
(2)注意廣告的更新變化
一般來說,公交車的受眾具有相對穩定性,這就意味著同一受眾群體會頻繁接觸某一廣告。但重復接觸同樣的廣告信息,容易產生“感覺適應性”,從而降低對廣告信息的感知和接收效果。因此,廣告投放要注意更新變化,可采用間歇性、階段性傳播,以滿足受眾的心理需求,增強其對廣告的注意。
2I(Interest-產生興趣):運用情感訴求,喚起受眾興趣
情感訴求的廣告創意注重以情感人、以情動人,而且常以“滿足人們自我實現、自我形象設計的需要為訴求重點”,也迎合了受眾“表現自我”的心理,容易引起受眾的注意和興趣。
3D(Desire-欲望):運用強有力的USP,滿足受眾的產品需求
公交車停車、報站、乘客上下車都會對移動電視廣告傳播形成干擾,使信息的傳播呈碎片狀。因此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實現廣告信息的完整傳播,誘發受眾對產品的欲望,廣告創意必須簡潔明了,通過強有力的訴求點展現產品帶給受眾的最大利益,滿足其功利心理和求便心理。另外,產品的選擇也很重要。有調查顯示,公交移動電視受眾容易關注的產品主要是日用品(尤其是食品)、常用藥品、化妝品等。因此此類產品廣告可以充分利用公交移動電視媒體誘發受眾的消費欲望。
4M(Memory一強化記憶):充分利用邊緣線索,強化記憶。
在公交車上。受眾一般都是被動接收廣告,主要關注的又是日用品之類的產品,屬于低卷入者。此外,由于環境的嘈雜和其他信息的干擾,受眾進行信息精細加工的機會也較少。在這種情況下,受眾更容易通過邊緣線索接受和記憶產品信息,因此可充分利用邊緣線索強化記憶,形成積極態度,如名人廣告、專家推薦、優美的音樂等。
5A(Action-促成行動):打好不同媒體廣告的“組合拳”
北京公交移動電視自2004年5月開播至今,其廣告傳播的效果一直受到業內外人士的熱議。2008年“北京公交移動電視傳播效果調查”被確定為“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項目”。項目組經過近半年的跟蹤調查,收集了豐富的數據。此次調查采用隨機抽樣、判斷抽樣和偶遇抽樣相結合的方式,先以北京市所有轄區作為抽樣框,隨機抽取了西城和昌平兩個地區。接下來以這兩個區內所有安裝了移動電視的公交車輛作為抽樣框,但為使調查結果更具代表性,我們采用判斷抽樣的方式,在西城區選定西單圖書大廈、中友商場、王府井大街3個地點的公交車站作為調查地點,在昌平選定昌平東關、清河、回龍觀小區、沙河、水屯5個地點的公交車站作為調查地點,向以上車站等候公交車的乘客發放問卷。這些車站人流量大、公交線路多、公交車輛較集中,對當地的乘客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問卷由23個問題組成。實際發放問卷375份。收回有效問卷355份,有效收回率約94.6%。
結論與分析
廣告效果,“是廣告作品通過廣告媒體傳播之后所產生的作用,或者說是在廣告活動中消耗和占用社會勞動而得到的有用效果”。著名廣告研究者拉維奇和斯坦納提出的預測廣告效果模型指出,人們在受到廣告這一刺激物的作用之下,會經歷這樣一系列的心理過程:覺察--認識--喜愛--偏好――信念--購買。參照這個模型,我們將廣告效果分為4個維度進行研究,即關注度、滿意度、記憶率和廣告的說服力。
關注度。關注度在這里是指受眾對移動電視的接觸率。調查顯示,55%的乘客是“偶爾注意”電視中的廣告,“經常關注”的乘客占了28%,而“基本都看”的乘客只占到11.9%的比例。在對公交移動電視傳播環境的研究中一直認為,在一個封閉的空間內,對節目沒有選擇的余地下,乘客的注意力可以最大限度地被集中到電視中來。另外,乘車時期乘客處于等待的狀態,無事可做,因而乘客極易對公交電視產生注意力。然而,“經常”看公交電視的乘客也僅僅占了28%。這樣的結果表明。乘客是否觀看公交電視受車內的環境影響程度并不大。畢竟,現在的受眾在蜂擁而至的各種媒體的狂轟亂炸之下已經變得成熟而理性,他們對媒體的關注更多是出于自己的一種選擇,而不只是媒體的“靶子”,看與不看主要取決于他們當時的情緒和電視節目的影響力及質量的高低。因此,要想提高公交移動電視廣告的傳播效果,應該更加注重電視廣告的可信度及廣告本身制作的優良。
滿意度。滿意度主要涉及乘客對公交電視廣告的態度。以下從乘客對公交電視廣告的數量、種類、畫面、聲音、廣告的貼近性等方面的滿意度分別進行了調查。
對廣告數量的調查顯示,61.4%的乘客認為公交電視的廣告數量“有點多”,21.5%的乘客認為是“很多”。目前,公交電視廣告的時間大約占總播出時間的三分之一。廣告數量較多是公交電視的贏利模式所導致的必然結果。
廣告種類越豐富,可供受眾選擇的商品或服務就越多,購買的幾率就越大。調查顯示。19.1%的乘客認為“種類偏少”,47.7%的乘客認為種類“有點少”。種類偏少必然會影響廣告滿足乘客需求的程度。廣告的作用之一就是要喚起消費者的購物需求,而在這一點公交移動電視廣告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畫面的中斷必然會影響乘客的收視心理,進而影響到廣告的傳播效果。公交移動電視采用的是地面數字電視技術,而這種技術目前還不夠成熟,信號中斷的現象還時常出現,尤其是在郊區的線路中。另外,能否看到電視畫面與車內環境密切相關,電視屏幕小而乘客多,在電視周圍的乘客可以看到畫面,而距離電視屏幕遠的乘客可能就被前排乘客遮擋住而看不到畫面。據調查統計,電視屏幕周圍的乘客一般只有七八人。可見,乘車環境和移動電視技術這兩個因素影響了乘客能否觀看到電視廣告畫面。從調查結果看,48%的乘客“基本能看到畫面”,也有相當一部分乘客(34.5%)選擇的是“乘客多,大多時候看不到”,只有4%的乘客“都能看到”,看來公交移動電視的傳播環境和技術瓶頸需要更好地改進和突破。
對于廣告聲音的調查,有10.2%的乘客選擇“大多數廣告都能聽清”,48.9%的乘客選擇“基本能聽清一些”,35.6%的乘客選擇“大多數廣告都聽不清”,“都能聽清”的只占到5.4%的比例。這組數據可以反映出公交電視廣告的聲音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干擾。對此,公交電視廣告在制作方面不能側重廣告的聽覺感受,應該側重廣告的情節、畫面色彩等視覺效果。
公交移動電視廣告的一個特點就是重復播放,調查結果中認為“廣告重復太頻繁”的乘客占到73.8%,認為重復不頻繁的只有6.0%,還有20.2%的乘客認為無所謂。對于推銷產品來說,重復廣告無疑是一種有效的方式。乘客不會始終精力集中地收看,所以重復播出可以提高廣告的受關注程度。早在1885年,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提出就已經表明了重復對于記憶的強化作用。因此,廣告重復播放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一味地重復就可以收到滿意的效果嗎?美國多位心理學家通過多組試驗證實,多次播放的廣告一開始會增加受眾對產品的正面感受,但一段時間后,則會減少這種感受。另外,重復的信息在強化人們認知的同時會使人們產生情緒上的反感,從而使人們的態度向負面方向發展,這與廣告預期的效果是背道而馳的。另外,重復廣告意味著成本的增加。因此,公交廣告不能單純依靠重復率來提高收視效果。在重復的次數與所期望的效果之間一定存在一個邊際成本,怎樣能用最少的次數來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是值得進一步思考和研究的。
廣告只有貼近消費者個人的興趣或需求,才能引起消費的意向,從而轉化為購買行動。公交移動電視廣告是否能滿足受眾的需求呢?統計結果顯示,只有3.7%的乘客認為“公交廣告很貼近自己的購物需求”,但卻有16.3%的乘客認為公交廣告“幾乎沒用”,近一半(48.4%)的乘客選擇“只有個別貼近”。從以上數據可以反映出,公交電視廣告在滿足乘客購物需要方面還應該加強,還有很大的發展余地。
調查還顯示出,廣告越貼近乘客的消費需求,他的購買欲望就越強烈,購買次數就越多;反過來,乘客的購物需求越得不到滿足,他的購買欲望就會降低,購買次數就越少。
乘客對公交移動電視廣告態度這一調查可以直觀地反映出受眾的評價。對公交電視廣告“不太反感”的乘客占了44.3%,表示“不關心”的乘客占了近30%。究其原因,可能有兩個:一是公交移動電視廣告是在人們乘車的閑暇時間播放,它的出現沒有過多地干擾乘車環境和乘客本身,它占用的只是乘客閑置的一點點注意力,無須乘客更多的精力和成本的投入,所以乘客對公交電視的存在不太反感;二是公交電視廣告本身濃厚的商業宣
傳性質,使得很多乘客萬般無奈。在今天商業宣傳無孔不入的境地里,受眾自己對此早已有了超強的免疫力和本能的抵抗情緒。在公交車上較封閉的空間內,受眾也只好對電視廣告“袖手旁觀”了。但值得注意的是,“非常喜歡”乘客所占比例只有2.6%,而它的極端――“非常反感”的乘客卻有5.4%的比例,選擇“不關心”的乘客較它的反面“有點喜歡”的乘客還要多,這一統計結果對公交電視廣告的發展和廣告倫理的深入研究有重要探索價值。
記憶率。記憶率近來被用作廣告效果測評的一項重要指標。因為消費者在產生購買廣告產品的愿望之后,在購買時究竟選擇哪個品牌會憑借記憶中的商品來決定。公交電視廣告憑借自身強制性的傳播方式和傳播環境,廣告擁有非常高的到達率,那么它的記憶率理應超過其他媒體。然而移動傳播在空間、時間上的擴張,幾乎形成了“一切皆傳播”的局面,在越來越多的領域,傳播從原來的配角變成主角,傳播的頻度和力度已經開始向人類的極限挑戰,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泛傳播時代、一個信息過剩的時代,也是一個注意力經濟時代。
在注意力資源如此稀缺的情況下,公交移動電視廣告的記憶率達到了多少呢?調查結果顯示,公交移動電視的關注度高達94.9%,在此基礎上,有31.8%的乘客能回憶起一兩個廣告,有39.2%的乘客能回憶起三到五個廣告,調查結果基本是令人欣慰的,但有15.9%的乘客“想不起來”,這不能不讓人深思。記憶率的意義在于它可以促成購買行為的發生,但這二者并不是遞進式的,購買行為的發生是由多種因素促成。記憶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公交電視廣告的重復播出給封閉車廂內的乘客留下了一定的印象。
說服力。廣告實際上是一種說服活動,即說服人們去購買某一商品或信用某一服務。調查結果顯示,購買過三次以上的乘客比例只有3.1%,購買過一兩次的乘客比例有19.1%,想去買但是還沒有買的乘客比例占了14%,沒有買過的乘客所占比例最大,占了63.7%。消費者進行了購買才是廣告的終極目標,也是廣告經濟效益的唯一指標。這個統計結果說明,在公交電視廣告前景一片樂觀的期待目光中,不能僅僅依靠增加廣告數量,提高重復頻率來達到廣告效果,要想增強廣告的說服力,就要使廣告信息與消費者需求密切相關,并且提高廣告的制作水平,運用恰當的宣傳策略。
問題與建議
通過以上調查可以說明,目前北京公交移動電視的廣告傳播效果是記憶率效果比較好,而關注率、滿意度和廣告的說服力還有極大的發展空間。另外,在主觀評價中。受眾對公交移動電視廣告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廣告數量多、聲音小、廣告種類的豐富性不足、重復播放過多和屏幕問題。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三點建議:
明晰廣告定位。不同性別、年齡、社會經濟地位的人,其需求是不同的。廣告在定位時一定要分析它的受眾特征、確定其廣告主題。公交移動電視的受眾即乘客,是一個特征比較鮮明的群體,公交移動電視廣告應最大限度地滿足其受眾需求,根據受眾的特征精準自己的定位,從而達到優良的傳播效果。
差異化播出。目前,公交移動電視廣告主要還是將家庭電視廣告直接拿來,進行簡單地編輯、包裝后直接播出。但是公交移動電視有著自身獨特的傳播系統,它的受眾和傳播方式及傳播環境都不同于傳統媒體,所以就必須突出“個性”。首先,公交移動電視應該更注重廣告內容的情節、畫面、色彩等視覺效果,因為播出的時間短,外界干擾多,廣告內容要易于理解,不能重意境地唯美或長篇累牘地詳細介紹。其次,公交移動電視可以在廣告的播出方式上另辟蹊徑。根據乘客的乘車時間和時段的分布規律,策略化地制定播出方式。簡單地重復并不能保證效果的持續有效,甚至還有可能導致事與愿違的結果。乘客更歡迎哪一種播出方式,本次調查結果是:選擇“每條廣告只播一次,循環播出”的乘客占40.4%,選擇“每條廣告重復播出兩次”的乘客占了22.4%,選擇“每條廣告重復播出三次”的乘客僅有4.5%,而“相同的廣告隔天播出”也占了很大比例,有32.7%的人選擇這種方式。其實。在如今廣告大戰的激烈競爭中,另類的播出方式也許會讓公交電視廣告開辟出一條嶄新的“藍海”之路。
合理安排廣告類型。播放什么類型的廣告應該根據乘客的信息需求來決定,從上面主觀評價可以看出,乘客對公交移動電視的廣告類型不甚滿意。2005年,ctr市場研究做過統計,乘客希望在車載電視上看到的廣告及信息較多集中在娛樂/體育/休閑、食品/飲料、服裝鞋帽、汽車和房產等行業。雖然這一數據的結果距今時間較遠,但是不無啟發意義。根據這一調查數據,公交移動電視應該調整目前的廣告類型,以符合乘客的信息需求。
2012電視廣告市場回眸
經濟層面,2012年受歐債危機影響,中國經濟出現了下行的趨勢,經濟景氣指數明顯下滑,中國廣告市場也蒙受重創。
政治層面,2012年在廣電總局的多重限令之下,省級衛視發展遭遇重重阻力。限娛令、限廣令、限中插、限題材等一系列政策的連續出臺,使中國的電視廣告市場也受到影響,電視廣告進入了一個發展“轉角”階段,電視廣告空間全面緊縮。
2012年第一季度,各級電視廣告資源便呈現下降趨勢,中央級媒體下降7%,省級衛視下降15%,省級地面臺下降11%,省會城市臺下降10%。這些數據無不表明電視媒體廣告陷入發展低谷。
一向強勢的電視媒體在這樣的情況下,是否能依然牢牢占據中國廣告的龍頭地位?如今,電視廣告對于廣告主而言,是黃金稀缺資源還是已經變為雞肋?面對不斷下降的電視開機率,注重實效的廣告主和來勢洶洶的互聯網廣告,電視媒體該怎么辦?
而事實上,電視行業在長期的發展中的確練就了非凡的應對能力,在避免陷入被動的同時還開創了新的局面。2013央視廣告招標繼續高歌猛進,158.8億元的招標額比上一年增長11.38%,這表明了企業對消費領域的信心;繼江蘇衛視的《非誠勿擾》和東方衛視的《中國達人秀》后,浙江衛視推出的《中國好聲音》在全國引發新一輪收視狂潮,廣告收益大大超乎預期,這證明高質量的電視節目依舊是稀缺的廣告資源,吸金能力巨大;廣告主倫敦奧運會期間的電視營銷熱潮雖然不及北京奧運會,但也在部分領域創新高。
蒙牛公共事務管理系統媒介運營中心總經理崔政表示,雖然企業開始在互聯網廣告,尤其是社會化營銷中投入更多的精力,但并不意味著電視廣告就會減少或消失,這是由于中國特殊的媒體環境決定的。央視及省級衛視屬于壟斷媒體,依然占據強勢的話語權,電視依然是覆蓋范圍最大的廣告形式,因此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電視廣告都會和其他廣告形式和平共處下去。
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數字產品的不斷更新應用,使得受眾可選擇的屏幕越來越多元,的確使電視媒體風光不再,但這并不意味著電視廣告的必然衰落。互聯網與電視的注意力重疊度越來越高,傳播方式正在被重新定義。傳播正從單屏單向走向智能化多屏,受眾的選擇變化帶來電視廣告收視的革命性變化,電視媒體和廣告主都必須重新審視數字化時代的電視廣告,來應對各種壓力和挑戰,從中找到新的突破點。
廣告主電視營銷概述
從圖1可以看出,在接受調研的廣告主中,2012年沒有進行電視投放的占36.76%,這些企業一般規模較小,市場覆蓋范圍較小,因此不需要在全國或省級衛視上投放廣告。這其中以垂直電商類企業和餐飲企業為主,也有部分新興的品牌;而2012年投放過電視廣告的企業還是占多數,達63.24%,以快消品、服裝、食品飲料類企業為主。
有趣的變化是,脫胎于網絡的很多互聯網企業反而開始青睞傳統的電視營銷。比如央視蛇年春晚之前的10分鐘廣告“黃金檔”,往年集中亮相的鐘表、白酒等傳統行業產品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騰訊、小米等一些互聯網企業。以小米為例,從除夕當晚開始,小米在央視多個頻道的黃金時間投放了電視廣告。
一方面是因為今天互聯網產品的競爭,已經從渠道競爭轉向品牌競爭。企業為了做好品牌傳播,必須在傳播渠道上多做創新嘗試,借助包括央視在內的傳統媒體。
其次,相比于線上渠道,電視媒體是拓展三四線城市的有效手段,互聯網企業在央視投放廣告很大程度上是想吸引非習慣性互聯網用戶,將消費市場從趨近飽和的一二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和廣大農村布局,拓寬產品的渠道和影響力。
從圖2可以看出,2012年,電視媒體占據企業整體投放比例仍然相對較高,其中,26.19%的被調研企業的電視廣告投放達80%以上,16.67%的被調研企業的電視廣告占整個廣告預算的60%-80%,19.05%的被調研企業的電視廣告占整個媒介預算40%-60%,23.81%的被調研企業的電視廣告占整個媒介預算的20%-40%,14.29%的被調研企業的電視廣告占整個媒介預算20%以下。綜合來看,不同電視廣告預算的企業占比相對均衡,電視媒體投放比例占40%以上的企業高達61.9%,由此可見,多數企業對電視媒體依然非常重視。電視投放占比較高的企業以食品飲料、日化用品為主,此外還有銀行保險等企業;而電視廣告占比較小的企業一般為垂直電商等提供非大眾化產品的企業。
圖3顯示了大部分廣告主對整個行業的悲觀預期,高達77.78%的廣告主認為電視廣告的性價比會逐年降低,只有12.96%的人認為會逐年提高,另外還有9.26%的人認為性價比會保持不變。
這樣的調查結果不容樂觀,雖然電視廣告的巨大傳播力量不容置疑,但是高額的廣告費用的確讓廣告主不堪重負。以2012年響徹神州的《中國好聲音》為例,其廣告費從每15秒15萬元,漲到50萬元,冠名費更是高達2億元。
而兩限令的出臺又加劇了這一矛盾,從 2012年年初起,各級別電視廣告刊例開始提升而時長卻減少,央視廣告刊例花費上升了1%左右,但是它的資源下降了6.54%;省級衛視廣告刊例花費上升了3.31%,整體廣告時長下降了16%之多。廣告時長資源的損失,必然需要價格來進行彌補,因此省級衛視廣告價格提升也是無奈之舉。
這樣高額的費用自然讓廣告主頻生不滿,加之社會化媒體、網絡視頻廣告等相對廉價的營銷方式的誕生,電視廣告價格越發顯得高處不勝寒,電視廣告在神壇上的地位也搖搖欲墜。
在針對廣告主2013電視廣告投放預算的增長情況調查中可以發現,高達42.31%的廣告主表示保持不變,只有7.69%的被調研企業表示會大幅增加(20%及以上),另有30.77%的企業會稍微增加(20%以下)電視廣告的投放比例,只有19.23%的企業會降低電視廣告投放比例,其中稍微減少(20%以下)與大幅減少(20%及以上)的分別占12.46%和5.77%。
為何企業在自己唱衰的情況下還要增加對電視廣告的投入呢?這是因為在一定時間內,電視廣告的優勢與權威地位是不容動搖的,企業想拓寬市場、塑造品牌,電視媒體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表示要大幅增加電視廣告投放的企業多是正在市場拓展和培育期的企業,增加電視投放是必由之路,而保持不變和稍微減少的企業多是逐步成熟或開拓出新的營銷渠道的企業,新媒體的不斷發展加大了廣告主預算的分流。面對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廣告主開始思考調整未來媒介策略,選擇新的投放辦法,并尋求替代的媒體。
2012電視廣告投放的主要頻道
調查數據顯示,在廣告主選擇投放的電視頻道中,選擇央視的比例占據被調研企業的38.24%,選擇省級衛視的占據36.76%,選擇省市級地面頻道的占據22.06%,地市級地面頻道的占30.88%。此外,在訪談中記者發現,多數企業在進行電視廣告投放時,除了常規的硬廣還采取了娛樂節目冠名、產品贊助、內容植入等新的廣告形式。
可以看出,省級衛視對企業的吸引正逼近央視,此外,省市地級地面頻道的擴張也逐步加大。數據顯示,央視廣告營業額在中國電視廣告營業額中所占比重持續下降,近些年來,隨著江蘇衛視、湖南衛視、浙江衛視、東方衛視、安徽衛視等省級衛視的強勢崛起,央視的權威地位被一再壓制,央視對于廣告形式和內容的嚴格要求和審查也是使其廣告客戶流失的重要原因。
在針對廣告主心中品牌影響力最大的省級衛視品牌調查中,結果指向非常集中,100%的受調查企業都認為浙江衛視、江蘇衛視、東方衛視、安徽衛視、湖南衛視五大衛視是中國影響力最大的省級衛視。
其中,因《中國好聲音》而異軍突起的浙江衛視占29.41%,位居第一;其次是以《非誠勿擾》等優勢節目大打情感牌的江蘇衛視占比約為26.47%;擁有《中國達人秀》、《百里挑一》等強勢節目并積極拓展互聯網合作的東方衛視以25.00%跨入前三甲;而主打電視劇的安徽衛視以23.24%微弱差別緊隨其后;2012在節目上無重大舉措和改革的湖南衛視中規中矩,占比20.49%,位列第五。
風頭正勁的浙江衛視的高口碑主要是由于《中國好聲音》在2012年為其帶來的巨大影響力;而對于情感立臺的江蘇衛視來說,名牌欄目《非誠勿擾》為其打下的收視基礎仍可依賴;東方衛視因其新聞資訊及《中國達人秀》等強勢節目,正在逐步引領電視媒體輿論潮流;安徽衛視的電視劇在為其帶來收視率的同時也獲得了廣告主的認可;而曾經作為省級衛視領頭羊的湖南衛視雖然依然表現強勁,但因節目老化等原因,風頭正在被江蘇衛視、浙江衛視搶去。
以節目帶頻道是近幾年電視媒體出現的新趨勢,通過排名前五位的省級衛視可以看出,樹立頻道鮮明的特色是保持自身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廣告主在選擇省級衛視時,也要根據自身品牌定位與不同衛視的定位進行比對,選擇與品牌目標受眾相契合的省級衛視。
圖7顯示了廣告主2013年的廣告投放頻道計劃,通過與2012年的投放實際情況對比可以發現,企業在各級頻道的投放計劃變化不大。在央視投放廣告的企業比例由38.24%降低到33.82%;在省級衛視投放廣告的企業由36.76%降低到35.29%;與之相反,企業對省市級地面頻道的投放預期良好,2013年選擇在省市級地面頻道投放電視廣告的企業比例高達39.71%,比2012年的22.06增長了16.65個百分點;而地市級地面頻道與其他頻道,各個企業在2012年與2013年的投放持平。許多企業開始重視區域市場的開拓,而部分省市級地面頻道的影響力甚至要超過衛視在當地的影響力,這是很多企業紛紛選擇省市級地面頻道的重要原因。
電視廣告投放滿意度
廣告投放之后還要看效果,在針對廣告主對電視廣告投放滿意度的調查數據中發現,46%的企業對電視廣告投放效果表示滿意,26%的企業表示比較滿意,還有2%的企業表示非常滿意,也有22%的企業持反對意見,表示不滿意,還有4%的企業對電視營銷效果很不滿意。
根據記者調查訪問,表示不滿意的企業表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電視廣告成本逐步高昂,二是電視開機率和收視率逐步下降,三是電視廣告效果不易監測,四是電視廣告不能直接帶來銷售。
未來發展趨勢
2012年,電視廣告行業遇到危機,有經濟環境的宏觀影響,也有行業政策的細微調整。
從數據分析中可以看出,雖然2012年中國電視廣告市場增幅明顯放緩,但電視媒體仍是大眾傳播的首選平臺,優質電視節目依然稀缺,收視率高的節目吸金能力依然強大,插播、植入等多種廣告形式被充分利用。因此,危機如果應對得當,則可轉危為機。
移動電視顧名思義就是可在移動狀態中收看的電視,是全新概念的信息型移動戶外數字電視傳媒,是傳統電視媒體的延伸,它采用了當今世界最先進的數字電視技術,通過無線發射、地面接收的方法進行電視節目傳播,可以在任何安裝了接收裝置的巴士、軌道交通等移動載體中收看到清晰的移動電視畫面①。
公交移動電視的出現與普及
2001年新加坡率先在1500多輛公交車上安裝移動電視接收設備,為乘客提供移動電視服務。作為一種新興的數字技術,這一技術被人們逐漸接受并迅速被其他城市所采用。2003年1月1日,經國家廣電總局批準,上海正式推出以公交車輛為主要載體的移動電視商用系統,成為中國第一個、全球第二個普及移動電視的城市②。隨后,北京、南昌、蘭州、青島、濟南、重慶等城市也紛紛跟進,在短短兩三年時間內公交移動電視迅速遍及各大城市。2006年3月,廣電總局為規范公交移動電視,給開播機構設置了諸多條件:首先必須是有實力、有條件的地市級以上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其次開展移動數字電視試驗的城市,其城市公交車數量應不低于2000輛;再次,移動數字電視集成發射平臺的建設符合總局地面數字電視頻率規劃的要求。
公交移動電視廣告的發展分析
盡管各移動電視公司正在努力開發多形式的贏利模式,但目前來說,廣告還是公交移動電視的生命源。公交移動電視廣告有其自身的特點,移動性并隨之帶來的其他特點,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受眾覆蓋面廣泛,接觸頻率高,目標受眾較為明確。有資料顯示,上海每天有500萬人次通過公交線路出行,平均每人在公交車上大約需花費40分鐘時間 ;北京市公交車輛已達2萬多輛,每天乘坐公交車的人次高達1180萬,市民平均每周花費在公交車上的時間為5.18小時,年運營總人數近50億人次。這些龐大的數字之下蘊涵的是公交移動電視巨大的收視人群和發展空間。
同時,公交乘客以上班上學購物人群為主,富有活力、創造力、思想觀點開放、消費欲望強,具有一種松散的群體意識。移動電視的節目和廣告播出是針對這些群體的傳播行為,有了較為具體的目標受眾指向,就可以根據不同的人群播出不同節目和廣告,使每一時段都成為廣告的黃金時段。
2、環境封閉,頻道唯一,“強制性”視聽。相對于傳統媒體,公交移動電視受眾處于一個封閉的環境當中,乘客沒有選擇節目的權利,但只要置身公交車內,就無法避免移動電視聲像的干擾,即使看不到圖像,也不可回避地接受到來自電視廣告節目聲音所傳遞的信息,傳播信息流失比較少,這對企業和廣告商來說無疑誘惑巨大。同時,乘客處于等待的時間中,大多無事可做,而公交電視彌補了這一空缺,乘客較容易對公交電視產生注意力和記憶力。
3、廣告成本較低。相對于傳統電視而言,公交移動電視廣告傳播所耗費的成本要低廉得多。根據江西傳媒移動電視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其移動電視廣告的千人成本僅為5.42元,而傳統電視的千人成本為20.64元,雜志為20.80元,報紙為13.28元,相差十分顯著。
但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移動電視廣告不例外,也存在一些自身的缺陷。首先,公交車上環境嘈雜、人員擁擠,收視容易受到干擾,影響廣告的傳播效果,同時還有車壁廣告、車外街景等一些外在因素也會吸引乘客的注意力,這些都很容易造成乘客對移動電視的忽視;其次,收視時間短暫,受眾對移動電視的期待較小。乘客在車上的時間一般多為30、40分鐘,少則幾分鐘,在這樣一種心理狀況下,受眾對電視內容期待較小,因之對接觸的廣告內容也經常不完整;再次,“強制性”收聽可能會引起某些市民的反感,影響公交移動電視廣告的美譽度。
市場前景分析
內容為王。要使移動電視廣告獲得更強的傳播效果和更好的美譽度,無疑開發優秀精致的電視節目是最重要的。這和傳統電視一樣,只有好的節目才能吸引受眾的注意力,有了注意力才能吸引廣告商。2004年2月,一份來自廣州、北京、上海、成都、南京的《5城市公交移動電視的調查》顯示,60.4%的受訪者希望多放些新聞和知識性節目;36.7%的受訪者希望提供盡可能多樣化的節目,滿足不同類型的觀眾;32.4%的受訪者希望能在更多的公交車上安裝移動電視;15.2%的受訪者希望移動電視的信號能夠再穩定些,聲音質量再好些③。乘客的節目收視需求值得公交電視節目制作部門的注意。
2006年3月國家廣電總局下發的《關于加強移動數字電視試驗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移動數字電視的節目定位以資訊、娛樂等小板塊節目為主。移動電視的節目應該是為移動電視“量身定做”的,移動電視受眾的流動性很強,就應該制作出適合人群在流動中觀看的節目內容和形式。小板塊節目以短小精悍的特點見長,比較符合移動電視移動性特點。
進一步完善傳播技術,改善傳播環境。盡管移動電視采用了先進的DVB-H信號發射技術,在運行過程中能保證接收和播放信息的穩定性,但作為比較新興的移動技術,還面臨著許多技術問題,如移動電視在行駛中會出現黑屏和信號中斷的現象,這個問題在國內移動電視中是比較普遍存在的④。對于傳播環境,除了可以從技術上來解決,還可以從節目制作、編排上來尋找突破口。
大力擴展廣告市場。目前很多廣告商對公交移動電視廣告還持觀望狀態,投放的廣告額還相對較少,一般僅僅是作為對傳統媒體廣告投放的一種補充。這說明公交電視廣告還處于一個發展的初期階段,要吸引更多的企業投放廣告,還得從廣告市場本身入手,制作出具有影響力、效果顯著的廣告作品,這才能對其他企業和廣告商產生顯性的吸引力。
公交移動電視廣告應當制作精良、優美,最好不要直接從傳統電視廣告上直接嫁接,應當是依據移動的特性特別制作的。優秀的廣告可以讓受眾不覺其為廣告,而為另外一種娛樂方式,這也有待于公交電視廣告的進一步發展。同時,公交電視上的廣告類型應當有適當的限制,不宜在公共場合做的廣告最好不做,不能因為一時的經濟效益而破壞整個公交電視的品牌形象。
移動電視作為新興媒體,無疑要面臨許多問題,針對其本身,首先應該認真分析移動電視的自身特點,尋求更為廣闊的生存空間和贏利模式的多樣化。同時,移動電視應當跳出廣告創收單一的模式,從產業的角度思考移動電視可能具有的潛力,如可將頻道作為信息網絡傳播渠道和平臺來開發,收取頻道的租用費或使用費;還可與傳統媒體或手機移動電視等媒體合作,打造廣告媒體共同體,實現廣告傳播的最佳效果。
注釋:
①②③福建移動電視網省略/com/liduoduo/home.php
關鍵詞:電視廣告:電視節目:電視受眾:兩種經濟理論:文化商品
近年來,我國電視廣告發展迅猛,根據中國廣告協會的統計,2009年我國電視廣告收入已達654億元人民幣。在四大媒體(電視、報紙、廣播、雜志)廣告中,電視廣告始終保持領先地位。電視廣告已經成為發展經濟和影響日常生活的一支重要力量。
但是,我國電視廣告存在的問題也相當多:創新意識欠缺、制作理念落后、增幅一路下滑等等。人們看見電視廣告往往不是轉臺就是干其他的事情,要不就是半強迫性地收看,主動收看并喜歡收看電視廣告的受眾為數不多。從傳播效果上說,“在短短20多年的時間里,中國電視廣告每天的播出時間量已與發達國家相當。不過,發達國家的電視廣告可吸引人每周觀賞約2個半小時到3小時,當代中國電視廣告的注意率每周卻只能達到15-20分鐘。換言之,當代中國電視廣告大約只有1%最終進入受眾的‘視野’之中。”這至少說明兩個問題。首先,我國電視廣告與國際電視廣告相比還存在巨大差距;其次,廣告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銷售,而我國電視廣告的傳播效果很差,可以想見,其提升銷售的能力更是有限。這一切都是因為我國電視廣告無論從廣告的創意、制作還是廣告的投放、營銷上,理念和技術都比較落后。
要改變這種局面,一方面要求電視廣告的創意、制作盡可能求新求變、精益求精,另一方面也要求加強有關電視廣告的理論研究。而關于電視廣告與電視節目、電視受眾/消費者之間的關系的探討,就是對電視廣告進行理論探討的一個角度。只有研究電視廣告與其載體電視節目和其假定消費群電視受眾的關系,才能在進行電視廣告的創作和投放時,找到最合適的方式和時機,做到既有利于廣告的傳播,又符合受眾的胃口,使得受眾在收看廣告時更多的不是厭煩和被迫的感覺,而是接受甚至被激發起要從廣告中了解和獲取資訊的欲望,這樣,電視廣告才能成功完成它有效傳播、提升消費的使命。
一、“兩種經濟”理論
“兩種經濟”理論是美國從事大眾文化研究的著名學者約翰?費斯克提出來的。他以電視文化產業為例,具體地對“兩種經濟理論”作了闡發。他指出,根據政治經濟學的商品交換價值和使用價值理論,在資本主義社會里,電視節目作為商品,生產和發行于“金融經濟”和“文化經濟”這兩種平行而且共時的經濟系統之中,其中金融經濟注重的是電視的交換價值,流通的是金錢;文化經濟注重的是電視的使用價值,流通的是“意義,和社會認同”。為說明這兩種既相互獨立又相互作用的經濟關系,費斯克列出以下圖表,做了分析:
費斯克指出,電視節目首先運行在金融經濟領域之中。這一階段又分為前后兩步。首先是電視節目的生產,在這個過程中,生產者為制片廠商,進行交換的商品是電視節目,而電視臺成為商品的消費者。這和一般商品的交換一樣,直接、簡單,以錢易物。相對我國的情況來說,眾多的節目生產公司,如光線傳播公司,就是費斯克所指的生產者,各個電視臺使用它們的電視節目,是這組關系中的消費者。
但是電視節目不僅是一種商品,而且是一種文化商品。與買賣物質商品如電器、衣服等等不同,電視節目的經濟功能,并非節目售出即告完成。對于電視臺來說,電視節目本身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以此換來的廣告,而“對節目贊助人而言,肥皂劇敘事文本只是商業廣告的一種托詞――一種激起受眾興趣、讓他或她準備傳遞廣告用語的誘餌。”當然不僅僅是肥皂劇。于是就進入“金融經濟”的第二階段:這時電視臺,確切地說是電視臺購進的節目,成為生產者,它將它生產的廣告播放時間賣給廣告商,廣告時間成為“商品”,廣告商成為消費者。但廣告商看起來購買的是時間,實際上購買的是收看節目的“受眾”,電視受眾才是真正的“商品”。電視工業首當其沖的要務不是生產節目,而是生產商品化的受眾,而電視廣告就成了電視受眾這種“產品”的消費者。這就是不同節目廣告價位不同的原因:受眾越多,價碼才會越高;沒有受眾的節目廣告商是不會理睬的。《新聞聯播》的收視率在我國電視節目中首屈一指,所以其廣告時段的價位才會一高再高,而前來投標的廣告商仍舊是絡繹不絕,每年的央視標王之爭總是硝煙一片。
電視文化產業除了在“金融經濟”領域外,還在“文化經濟”領域進行著生產和流通,這與“金融經濟”的第二個步驟同時進行。這個時候,電視節目的文化角色真正走到幕前:受眾收看電視節目,包括廣告,然后“生產”意義、以及對現實的幻想,在這個過程中,他同時也是意義、的消費者,獲得心理滿足,或是產生消費的欲望與行動(對廣告而言)。所以受眾既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意義、”成為他們生產和消費的“商品”。由此可見,受眾也是電視文化產業中重要積極的一員,他們需要收看電視節目,但對于節目和廣告傳達的信息,受眾并不是被動消極、全盤接收,他們有著自己的理解和解讀;電視節目也只有經過受眾的消費之后,一次完整的流通:既有經濟流通又有文化流通,才宣告完成。
費斯克的這個分析闡釋,側重的是大眾文化研究的方向,著重探討的是文化產業之中大眾的位置和作用。而作為大眾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廣告及其研究不妨用“拿來主義”的態度借來一用。
在這個理論中,廣告既聯系著電視節目又聯系著電視受眾。一方面,廣告的投放附著在一定的電視節目上,面對豐富多彩、各式各樣的電視節目,具體某一廣告應該選擇什么樣的電視節目、選擇什么樣的播放時機、還有哪些影響投放的因素,等等,都是值得關注的問題。據此,導出和電視廣告密切相關的有關電視節目的收視率、滿意度、媒體環境、收視受眾等幾個指數的考察;而電視受眾更是廣告需要重點考慮的另一方面。電視廣告的終極目標,就是刺激受眾的注意,引起受眾的興趣,達到改變受眾態度與行為的目的。可見電視廣告最重視的是電視受眾。可以說,廣告的話語權掌握在受眾心里,受眾的購買力才是廣告真正的股東。而電視受眾不是被動地收看廣告,而是消費廣告、積極主動地解讀著廣告。
二、電視廣告、電視節目與電視受眾的三維關系
依照“兩種經濟理論”,電視節目、電視受眾與電視廣告呈現一種三維關系。
1.電視節目與電視受眾
一個完整的電視節目不僅包含電視節目本身,也包括電視節目的受眾。甚至在某種意義上說,節目的受眾比節目本身更有價值,關注節目內容、收視率、滿意度、播放環境,最終也只是為了最有效地爭取廣告目標受眾的有效收看。電視受眾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緯度,這是因為受眾本位或曰市場本位是產品主導經營和參與競爭的基本立場。
受眾的細分化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電視頻道的專業化和電視節目的個性化在中國電視界已運作多年。每一個電視頻道、欄目、節目都有自己的定位、主題和特色,都會因此而擁有相應的特定的觀眾群,比如央視二套以經濟類節目為主,央視三套以文藝類節目為主,它們的主要受眾群分別是喜歡經濟類節目和喜歡文藝類節目的人群,其中有重疊,更有區分。
電視節目與電視受眾的對應為電視廣告尋找目標受眾做了很好的鋪墊。因為每一個產品、每一個廣告同樣也有自己的主題和自己的目標消費群。在選擇投放媒體、節目時,應充分考慮電視與廣告的相關性,考慮兩者在主題上的連接、流動和契合關系,而主題上的契合和滲透,同時也意味著它們受眾群的某種程度的一致性,這樣就可以有針對性地找到產品廣告適合的投放地。
2.電視廣告與電視節目
電視廣告必須借助電視節目才能到達受眾,而并不是任意的電視節目即僅僅提供給廣告一個傳播平臺,電視廣告就可以達到很好的效力。電視廣告的有其自身理性、科學的規律,只有遵循這些規律,電視廣告才能有的放矢,取得預期效果。這也是在“金融經濟”的過程中,如何物超所值,取得良好經濟效益的規律。
這就要求電視廣告在選擇電視節目之時,必須慎之又慎,綜合考察。對電視節目的考察涉及到時間、空間、受眾結構等方方面面的問題,對于廣告來說,首先看重的是電視節目所聚集的注意力資源,瞄準的是高峰收視時段、強勢閱讀空間,畢竟這是一個“眼球經濟”的時代。這就引出有關電視節目收視率、滿意度以及他們的適用限度的分析:收視率是一個重要依據,而滿意度則更顯科學全面;但收視率、滿意度雖重要,卻不是決定廣告投放的唯一因素,并不是收視率越大、滿意度越高,就越是電視廣告最佳的投放時機,廣告投放還應考察其投放的電視環境,包括電視節目形象、電視節目與電視廣告之間的相關性,以及電視節目受眾構成等因素。對于廣告傳播而言,最關鍵的不是收視率,而是有效收視率;唯有綜合考察電視節目,才能找準電視廣告的目標受眾,為電視廣告帶來有效收視率。
3.電視廣告與電視受眾
對于電視廣告來說,電視節目僅僅是個橋梁,選擇電視節目進行投放最終是為了獲得電視受眾的有效收看,使電視受眾變為廣告受眾,通過影響廣告受眾的態度使之發生購買行為,從而成為自己現實的消費者。只有廣告受眾的關注與行動才是電視廣告的終極追求。因此,能否取得良好的廣告效果,最根本的落腳點在于廣告受眾。
而面對形形、無所不包的廣告,受眾并不是來者不拒,照單全收,僅僅扮演一個消極的接受者角色,事實上,對于電視節目(包括廣告),他在接收的同時也會賦予它個人的解讀和理解,從而產生接受、拒絕或是忽略等各種反應態度。這一點正如約翰?費斯克在闡釋“兩種經濟理論”時所言,“大眾文化不僅僅是消費,它也是文化,是一個積極的過程,在社會系統中生產和流通著意義和……文化是一個充滿生命力的積極過程,只能從內部發展壯大,卻無以從外部強派下來,或者無中生有。”文化經濟階段,“觀眾作為生產者在文化經濟中的力量值得重視”。觀眾的力量就在于他對于電視節目(包括廣告)存在著自己的喜好、選擇、理解和反應,他完全是積極能動的,廣告只能利用各種手段去吸引打動他,而不能強迫他去接受。他雖然在某種程度受到廣告和其他大眾媒介的影響甚至是引導,但這種作用到底能夠多大程度的實現,其決定權終究還是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正如文化研究者所津津樂道的,意義并非完全由文化代碼預設,意義在系統中是由接受代碼決定的。
同時,隨著產品的日益豐富和各品牌產品之間的同質化,當前的社會發展已經明顯地從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消費模式從注重產品的效能價格比值轉向注重產品的質量品牌形象比值。單方面宣傳產品自身而忽視對消費者的了解琢磨、溝通交流的廣告方式已經不再有效。了解買方市場,不僅是生產、營銷的需要,也成為廣告宣傳的需要,“所有好的廣告,始于對受眾的基本了解。”“廣告是尋求對話而非獨白的,談的是共同利益的最高點。”這一點也是整合行銷傳播所倡導的。根據它的理論,營銷策略包括廣告宣傳已經從產品出發轉至從消費者出發,傳統的營銷傳播是以商品―物為中心,而整合行銷傳播則以人為中心,“消費者請注意”已經被“請注意消費者”所取代。受眾成為市場的主導和第一要素。
因此,無論從廣告的最終目標來看,還是單就受眾自身的積極力量來說,或者就當前的市場競爭情況而言,受眾對于廣告的作用與影響越來越大、不容忽視,對于受眾的研究已經成為廣告營銷中十分緊迫、不可或缺的環節。今天的電視廣告要想成功,就必須對它的收視受眾盡量了解,對于其收視結構、消費心理、消費特征都應該做深入的有針對性的研究分析,以此為據,才可能做出合理有效、打動受眾并提升銷售的廣告對策。
總之,面對越來越復雜的市場競爭環境,電視廣告投放需要考慮的東西越來越多,而隨著電視市場和廣告市場的日益成熟、規范,電視廣告的投放抉擇也將日益科學、理性,它必然會周詳地盤查過濾廣告經營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每一個因素,并以一種最科學經濟的方式和流程進行下去。而電視節目作為電視廣告的投放媒體,必然成為這個過程中的重中之重,如何合理選擇電視節目,是廣告效果能否實現、多大程度實現的前提和關鍵。這也是“兩種經濟理論”關于廣告與節目關系的應用。
參考文獻:
[1] 汪文斌,胡正榮.世界電視前沿[M].華藝出版社,2001.
[2] 陸揚,.大眾文化與傳媒[M].上海三聯書店,2000.
[3] 約翰?費斯克,王曉玨,宋偉杰譯.理解大眾文化[M].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
電視廣告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節奏感、形象性、視覺化、幽默感是電視廣告引人注目的主要特征。廣告本身就是一門綜合藝術,電視廣告也是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段制作而成,它將聲音、色彩、圖像等融為一體,制成一件“復合藝術品”,以其主題鮮明、色彩對比強、運動節奏快、傳播時間短等特點給觀眾視覺、聽覺造成強烈的震撼力和美感沖擊,從而使觀眾對所宣傳的產品產生購買欲望。例如張惠妹主演2004年夏季的康師傅冰紅茶廣告片——“冰力四射”篇就非常吸引人們的眼球:張惠妹一身“清涼裝扮”——頭頂雷鬼頭、身穿露背裝、熱褲與馬靴,裝扮非常誘人,片中展示的是張惠妹正在冰山中舉行演唱會,當麥克風從她面前浮出,她一手抓住麥克風,開始載歌載舞,還拿起麥克風桿在頭上旋轉,動感十足。
頗具未來感的冰山形象與張惠妹的清涼、激情四射、活力奔放的形象很好地傳達了康師傅冰紅茶“冰力十足”的產品個性,也讓觀眾感受到了炎炎夏日里的一絲絲清涼,起到了有力的促銷作用。
(2)電視廣告傳播面廣,受眾廣,老少咸宜,雅俗共賞,只要視力正常有條件的人都會看。尤其因為電視廣告富于變化,色彩鮮艷,篇幅短,內容豐富,特別深受小孩的喜愛,這也正是世界知名品牌企業心甘情愿地花大筆大筆的錢在電視廣告上的原因之一。比如麥當勞、肯德基、富士、柯達、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等。
(3)電視廣告充分顯示了信息、娛樂、藝術的完美組合。它既能完全從商品出發,依據事實,展示其商品或服務比其它競爭者獨特的地方,即商品獨到的價值、特有的信息;又能借助娛樂的表現形式,使人們從眾多廣告的厭煩中脫離出來,重新激發起對商品、服務的熱情與沖動;并透過戲劇性的構想,卓越的創意,極具感染力和情趣美的藝術表現,動人的形象與精美的畫面效果,具有強訴求力的音響等等,使廣告從單純的信息傳播,一躍成為富有審美內涵的藝術表現,令受眾產生一種審美感受,造成其情感上的共鳴,同時獲得精神上的享受。2002年網上評選出來的中國十大賞心悅目電視廣告獲獎作品就是這樣的:平安保險(水鄉、新疆、東北)篇、中國寬帶(速度篇),特別是其中的娃哈哈茶飲料電視廣告(周星馳、馮小剛沏杯茶篇),整個廣告片的風格以幽默見長,集合了周派無厘頭喜劇風格和馮氏京味幽默,外加逼真而有氣勢的特技效果,兩位“喜劇大腕”以精湛的演技為娃哈哈茶飲料做了精彩的詮釋——“娃哈哈茶飲料,不用沏的龍井茶”。讓受眾在開心笑之余不由自主地接受了產品。
(4)電視廣告創造時尚理念和展現消費潮流。由于電視媒體本身的特性,在創導、詮釋、演繹、解讀時尚方面,電視廣告當仁不讓。商家在電視廣告片中常用時尚、流行來包裝和解構各種新聞資訊及商務生活信息,特別是針對白領、小資等階層,由于他們年輕、新銳、有錢但又不是太多,家庭負擔也不是太大,對一些新潮、前衛、流行和特色化的東西比較關注,電視廣告在這方面能使他們產生一種同步心理欲望,如夏新A8的電視廣告系列片中這樣描述:“在浪漫的氣氛中,‘會跳舞’的手機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它的主人——一位魅力十足的男士引以為榮。這時,美麗的女主角緩緩走向他,‘能跟你要電話嗎?’女士首先開口,男士自信地掏出名片遞出,女士的手卻巧妙地越過名片,拿走了手機。”這則廣告不僅突出了手機的特點——“會跳舞”,而且還表現出男士非同一般,頗具魅力。廣告語“夏新A8,夢幻魅力,舍我其誰”適時的響起,強烈地吸引了目標受眾,使他們成為產品的購買群體。另外三星anycallCDMA樂趣X619(360度旋轉)、菲利普639(我有我的魔影魅鏡)、聯通(新時空)、POLO系列電視廣告也是這樣吸引著目標群體做出消費選擇。
2電視廣告的信息傳播
廣告的文化效應是指廣告作品在社會文化中引起的反應和產生的效果。廣告活動的傳播效果不單在經濟方面對商家有一定的影響,在社會方面對受眾的影響也不小,它已不再是一種純經濟現象和純商業行為,它的傳播必然會引起商業之外的社會文化效應,表明其存在的文化價值。作為最受關注的、傳播最廣、效果最好的電視媒體,電視廣告在推銷商品和服務的同時,也把一定的價值觀念、文化形態、生活方式推銷給了社會大眾,受眾在不知不覺中會受到它的影響,它的影響力越強,人們對廣告信息的理解也就越深刻。
(1)電視廣告所傳播的信息體現了有關商品和服務的價值觀念,這是廣告文化獨有的效應,它必須最終取決于目標受眾的認同,即目標受眾對商品(服務)價值的確認。通俗化、本土化、人性化是隨廣告價值有效傳播應運而生的,麥當勞、肯德基等洋快餐在中國春節這個合家團聚的日子,廣告上展現出來的不再是麥當勞叔叔、肯德基上校形象,而是選擇了典型的中國情境拍攝,取而代之的是中國的福字、對聯、木偶、剪紙等中國傳統藝術,通過貼春聯、拜年等民俗活動,來表現中國濃厚的鄉土味,而這種鄉土形象,使中國消費者在情感上產生共鳴。
(2)電視廣告所傳播的信息有著特定的民族文化的人文特征(信仰、道德、行為準則、習俗等),滲透著鮮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在我國廣告中很多時候表現了中國人獨有的文化心態和行為規范,如大一統觀念、尊老愛幼、人情道德、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等等,這些民族精神不僅是文學作品所謳歌的主旋律,也是廣告作品所要宣揚的基本觀點。中國銀行的電視廣告“止,而后能觀”篇,描繪的情境是在金秋豐收時節,一個敦厚的漢子暢快于一片富饒無際的麥田,向世人展示出了中國人不卑不亢、大氣而不霸的民族氣節,同時也渲染出中國銀行的財雄勢大以及中國人的理財智慧,塑造出一個渾實卻不失飄逸的中國銀行形象。
(3)電視廣告所傳播的信息同時也起到傳播人類社會知識的作用,人類所獲得的有關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等多學科領域的豐富知識,都是靠文化傳播一代代延續并發展起來的。電視廣告的傳播也是一種文化知識的傳播過程,人們通過電視廣告可以了解到一些日常生活中存在卻不知或沒有留意到的知識。樂百氏的“27層凈化”的純凈水電視廣告就是這樣很理性地道出純凈水因何而純凈的最簡單也是最基本的理由,舒膚佳“愛心媽媽”系列片中闡述了注意衛生清潔、保護肌膚的重要性。
(4)電視廣告所傳播的信息體現著特定的審美價值,給目標受眾一種審美感受,使其產生情感上的相通和共鳴,獲得精神上的享受,得到靈魂上的洗禮和情操的陶冶。消費者在獲得商品或服務信息的同時也獲得了一種審美愉悅感。在今天廣告特別注重藝術性與娛樂性的狀況下,電視廣告作品的審美價值就顯得十分的突出。云南電視臺的形象宣傳“大有可觀”篇中展現的云南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地質地貌無不給人以美的享受,令人陶醉,心早已飛向那香格里拉、西雙版納、蒼山洱海、蝴蝶泉……
(5)電視廣告所傳播的信息目的與其它媒體傳播沒有什么兩樣,都在于說服受眾,改變其原有的觀念與態度,形成群體行為模式,以影響目標受眾的觀念和態度的轉變,使其產生廣告主預期的購買行為,行為模式如未能形成,廣告信息的傳播就將會失去效果,這也是電視廣告作品追求的文化效應之一。好像寶潔公司的產品雖然眾多,但它一點也不擔心各種品牌在同一貨架上的相互競爭,因為在它的電視廣告中很明白無誤地告訴了受眾在什么時候應該使用哪種品牌,使受眾養成一種習慣,并相互告知,形成群體意識,最典型的就是洗發水廣告,海飛絲個性在于去頭屑,“頭屑去無蹤,秀發更出眾”,飄柔突出“飄逸柔順”,潘婷則強調“營養頭發,更健康更亮澤”,三種品牌個性一目了然,消費者想讓頭發更飄逸自然是選擇飄柔而不是海飛絲。
3電視廣告的傳播效應
作為一種文化形態,電視廣告是有責任的傳播,要對時代進程、民族、社會發展負責,在社會發展的現階段,電視廣告強烈地影響著人們的思想意識、生活觀念、審美觀念、價值觀念。然而,當前仍有一些不良傾向的廣告,有的不恰當地鼓勵高消費,甚至宣揚享樂至上;有的在價值取向上把女性當成了男性的玩偶和附屬品;有的在廣告詞中說大話,甚至說假話,欺騙消費者;有的廣告所傳達的價值信息往往是相互矛盾、沖突的,加之各種夸大、擴張;有的誤導、唆使兒童沾染不良習慣和不文明舉止;有的在廣告中亂改成語,嚴重誤導了小朋友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與接受……因此電視廣告的導向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1)在以人為本的今天,電視廣告也要講人文精神,也要有人文關懷,但這種關懷不應是膚淺的,也不應是簡單的煽情,而是要深入人心,真誠的表示關懷,另外還要重視人的各種情感:父母子女情、夫妻情、爺孫情、同學朋友情等等,通過這類情感題材去尋求隱藏在其后的廣闊空間和深層內涵,認真思考和表現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深層關系,挖掘出蘊含其中的人文精神和時代意義。
萬事達卡圍繞其“萬事皆可達,唯有情無價”的廣告口號,特別設計了“四代同堂”的影視廣告。在溫馨的音樂聲中,我們看到萬事達卡娓娓描述了一個大家庭其樂融融的歡聚場面:小女孩抱著新買回來的玩具熊,笑面如花;爺爺在試穿他的新西服,慈眉善目;媽媽為奶奶戴上名貴的珍珠項鏈,一切盡在不言中;而爸爸拿出他的新數碼相機,留住幸福的一刻……在每一個動人的情節出現時,字幕隨著畫面出現:玩具熊:¥150;珍珠項鏈:¥2800;單排扣西服:¥6000;單反相機:¥5500;分享四代同堂的歡樂:無價。
在這段廣告片中,事業有成的男主人用萬事達卡購買的禮物——無論是給孩子的玩具,給母親妻子的首飾,給父親的西服,還是滿足家庭需要的相機,目的只是為了享受團聚時刻的濃濃親情,享受家的浪漫溫馨。萬事達卡推出這個廣告,其主題一方面是想促使消費者去辦理申請手續,這是廣告主進行廣告宣傳的最根本目的,也是最終的經濟目的;另一方面卻暗示消費者不要隨便花錢去購買不必要的東西,要正確看待金錢的作用,希望消費者在金錢與商品、生活之間能領會到更多新的價值觀:那就是有信譽的信貸者不單追求高物質生活,他們還想追求精神生活,重視人性化的生活,注重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情感,這就是“萬事皆可達,唯有情無價”的真正意義。
(2)現代企業的競爭已從單純的產品競爭轉向企業形象競爭,而企業形象的塑造,尤其是當企業發展到一個高層次后,必須從文化理念上進行深層內涵的深度挖掘,展現在公眾面前的企業形象則需要更具有深意與價值的文化基礎來支撐。在21世紀,誰擁有文化優勢,誰就能把握主動權,在激烈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主要是企業文化,中國社會科學院陳佳貴副院長在2004年首屆中國企業文化國際論壇上指出:“優秀的企業文化本身就是企業持久經營和發展的力量源泉”,優秀的企業文化更重視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在電視廣告文化中要突出這一點。如飛利浦公司每次做電視廣告宣傳,于廣告片的結尾處總要在屏幕上打出“讓我們做得更好”的廣告語,表現出了企業精益求精的文化內涵,道出了它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向受眾傳遞著這樣的信息:我們是一個不斷追求完美的大公司,會越做越好的,買我們的東西您盡可放心;我們和您一樣,遵循著這樣的人生準則,那就是“讓我們做得更好”。這一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為其贏得了受眾的心,豎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也避開了與競爭對手在技術上的比較,在競爭中處于優勢。新晨
(3)越具有民族性和特色的東西,越具有競爭力。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的文明史創造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文化遺產,植根于中國獨特的文化土壤中的中國現代廣告,不僅要適應特定文化傳統下形成的民族屬性,而且要善于發掘豐厚的民族文化資源,把握受眾的民族文化心理,從中汲取精神的養料,將民族文化融于電視廣告作品中,讓受眾理解并引起感情上的共鳴,取得最大的訴求效果。如早期的“孔府家酒,叫人想家”,一句親切感人的廣告語一經當時主演《北京人在紐約》紅遍中國的女演員王姬說出,立刻喚起了無數中華兒女和海外游子的心聲。而且“孔府家酒”系列的包裝以中國民居為仿照,也突出地表達了濃厚的“家園情結”。
一則創意恢宏的廣告,能囊括上下數千年的民族文化精華,強烈地吸引目標受眾的關注和興趣,張藝謀導演深諳此道,他不僅在其所導演的2008年北京申奧宣傳片中展示著中國古老的傳統文化景觀,如長城、北海、故宮、天壇、胡同、鐘鼓樓、太極表演、以及正在化妝的京劇人物、中式裝束滿面笑容的三輪車師傅等等,而且在奧運開幕式中更是把這一特點發揮到極致,通過全球電視轉播,讓全世界人民為中國喝彩、加油。
又如2008年奧運會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的設計就是將中國傳統的印章和書法等藝術形式與運動特征結合起來,經過藝術手法夸張變形,巧妙地幻化成一個向前奔跑、舞動著迎接勝利的運動人形,人的造型同時形似現代“京”字的神韻,蘊含著濃重的中國韻味——正如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先生說的:“既展現了中國的歷史和文化遺產,又傳遞了一個前途光明的偉大國家青春和富有朝氣的精神”。
參考文獻
[1]@余明陽,陳先紅.廣告策劃創意學第二版[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4).
1.電視廣告攝像對象要典型
電視廣告攝像不同于新聞攝像。新聞攝像遵循新聞的特點,要求拍攝對象的真實性。電視廣告攝像雖然也要求其真實性,但更注重對真實的藝術加工。因為電視廣告的轉瞬即逝,無法給受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就要求拍攝對象要非常典型,要讓受眾產生一種“代入感”,要讓其感覺到電視廣告中的人物就是他自己。正是在這樣的情形下,我們對拍攝的對象要求非常高,一方面他要具備廣告目標受眾的特點;另一方面,他所處的生活環境也要符合廣告受眾的處境,這樣才能讓受眾具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國內的地產廣告表現方式大部分都采用的這種方式,廣告模特大部分都是我們身邊的普通人,他們身上所具備的的特點就是廣告受眾的共同特點,所以地產廣告很少用明星代言就是這個道理。但是在選擇這類拍攝對象的時候我們還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來拍攝廣告,我們選擇的廣告人物還要進行藝術加工,要使其身上具備廣告受眾的共同特點,要具備“典型性”。除了廣告人物要典型之外,場景也要典型,廣告中的人物面臨的矛盾和沖突也要典型,只有這樣,廣告的典型性才能表現出來,才能具備藝術化的特征。
2.電視廣告攝像要注意構圖
電視廣告攝像構圖是攝像人員拍攝廣告畫面的一個主要環節,它與廣告效果的好壞、廣告受眾的視覺反應和思維接受緊密相關。構圖是使廣告主題思想和創作意圖形象化、可視化的過程,它將直接關系到廣告的成敗。但是電視廣告構圖和普通的電視攝像構圖又有所不同,除了要遵循電視攝像的構圖原理和技巧之外,還要遵循廣告的特點,具體說來,電視廣告攝像構圖要注意以下幾點:
(1)適當突出產品廣告的主角是產品,電視廣告攝像的主體也應該是產品。因此,我們的首要任務就是突出產品的中心地位。這就要求攝像人員處理好產品和陪體、產品和環境和背景的關系,以恰當的拍攝角度和景別,配置好光、色、影調等元素,以達到產品和電視廣告作品的完美統一。以國內某電視廣告為例,廣告一開始是一位身材妖嬈的女性身著泳裝從一輛豪華轎車上下來,頭戴一頂非常時尚的草帽,手里還夾著香煙,一步一晃的向沙灘走來。廣告的最后我們才知道這是一款太陽鏡的廣告。在這支廣告中,泳裝、轎車、草帽、香煙本來都是陪體,但是因為廣告創作人員的疏忽,或者沒有突出主體這方面的意識,最終干擾到了廣告的傳播效果。
(2)注意運用對比電視攝像中的構圖技巧之一即是利用對比。該技巧主要是以兩種不同的造型手段,在畫面上進行比較,從而突出主體。而在電視廣告攝像中,產品的主體地位是毫不動搖的,我們可以利用虛與實、冷與暖、遠與近等對比手段來有效的突出產品。通常情況下,廣告中常見的對比手段主要是展現產品使用前后的情況。化妝品的電視廣告在這方面表現的尤為明顯。國內某品牌的化妝品,使用前身上到處都是紅色點狀的小痘痘,使用后卻是“看這里,看這里,小痘痘都不見了”,這樣的對比效果一目了然,讓受眾對產品的使用效果一種直觀的感受。當然,除了產品使用前后的對比之外,我們還可以利用其他的構圖技巧來突出產品,比如寒冷冬夜里一杯熱氣騰騰的咖啡的冷暖對比,汽車廣告表現速度的遠與近的對比等。
(3)注意構圖的美感現在的人們在判斷和評價某一事物時總是把真、善、美作為評判標準。作為電視廣告,亦是如此。作為現代藝術形式的一種,電視廣告已經成為普通大眾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人們一方面希望能從電視廣告中獲取信息,另外一方面也希望能夠通過欣賞電視廣告片而獲得美的享受。作為電視廣告創作環節的攝像,也要注意構圖的美感。在電視廣告攝像中,要注意畫面整體的美感,無論在取景方面,還是在產品和陪體的關系處理上,都要具備“給受眾以視覺上的享受”的意識。
3.慎用拍攝技巧
電視攝像的拍攝技巧很多,推拉搖移跟甩等專業術語對于一些從事攝像的從業人員來說并不陌生,即使是初學者,對這些專業術語也能隨口說上幾句,然而,在這里我卻想提醒各位攝像人員:一定要慎用這些拍攝技巧。這是因為電視廣告要想在區區30秒內影響消費者,我們對畫面的要求是相當高的。另外,并不是所有的消費者都能完整的把30秒的廣告看完。所以我們在攝像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時刻突出產品,盡可能保證產品的曝光率。除非某種特殊的創意需要,過多的使用拍攝技巧只會破壞廣告畫面的整體感覺,對廣告傳播效果作用不大。
4.注意用光
要想營造逼真的視覺效果,光線的地位是至關重要的。恰當的設計拍攝場景的光線不僅能獲得最佳的藝術效果,也能有效的保證了產品的主體地位。因此,在電視廣告攝像中,我們要充分考慮到光線的投射角度,產品的結構特點和材質特點,結合拍攝場景和廣告產品進行光線的選擇和設計,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廣告畫面的立體感、層次感,才能保證廣告產品能夠給受眾留下較為直觀而美感的深刻印象。
5.電視廣告攝像要具備剪輯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