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網絡市場的定義范文

        網絡市場的定義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網絡市場的定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網絡市場的定義

        第1篇:網絡市場的定義范文

        關鍵詞:市場營銷;網絡營銷;經營環境

        中圖分類號:F49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4161(2012)04-0153-04

        互聯網科技的出現,使一些具有發現性眼光的實業家首先看到了其中所存在的巨大商機,1994年4月12日美國亞利桑那州,兩位從事移民簽證咨詢服務的律師坎特和西格爾,利用互聯網,把“綠卡抽獎”廣告發到多個新聞組,他們僅用20美元的上網通信費用,吸引來了25 000個客戶,賺到了10萬美元。這奠定了世界網絡營銷史的開端。本文所要研究的就是自此興起以后而風靡全球的網絡營銷目前在中國的存在現狀以及其未來的發展趨向。在這里網絡營銷所指稱的就是基于互聯網,包含網絡推廣與電子商務兩大要素在內,而以網絡推廣為“攻心”手段,實現銷售的新興營銷模式。其中網絡推廣主要就是基于互聯網的營銷推廣,而電子商務則是指基于網絡的銷售。

        在中國,網絡營銷自1997年誕生之后,短短數十年間逐步走向正規化的發展道路。理論方面來看,目前,無論是關于網絡營銷的書籍還是各類網站都已經很多了。從實踐方面來看,網絡營銷的商品已經從日常生活用品到各類大件物器,從各類實物到虛擬物品,中國的網絡營銷正在逐步充塞各類市場。但是,作為一新生事物,從理論到實踐,它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有待于進一步的完善與發展。

        一、界定網絡營銷概念及其內涵

        關于市場營銷的定義,西方市場營銷學者從不同角度及發展的觀點進行了不同的定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國市場營銷協會于1985年所做的定義:市場營銷是對思想、產品及勞務進行設計、定價、促銷及分銷的計劃和實施的過程,從而產生滿足個人和組織目標的交換。在這一定義中,可以明顯看出,市場營銷就是賣方在識別、分析、評價、選擇和利用市場機會的基礎上,從滿足目標市場顧客的需求出發,有計劃地組織企業的經濟活動,完成銷售的過程。

        在賣方按買方的需要供給產品或勞務,使買方得到滿足,同時買方則付出相應的貨幣,使賣方也得到滿足的這一過程中,依據賣方營銷手段的不同,可以將營銷分成不同的類別,最基本的分類就是傳統營銷與網絡營銷。所謂傳統營銷,就是在變化的市場環境中,企業或其他組織以滿足消費者需要為中心進行的一系列營銷活動,包括市場調研、選擇目標市場、產品開發、產品定價、渠道選擇、產品促銷、產品存儲和運輸、產品銷售、提供服務等一系列與市場有關的企業經營活動。在這一營銷模式中,一般都是制造商生產出成品后通過制造商批發商零售商消費者的營銷渠道對外銷售產品,產品一般需要經歷好幾個環節才能到達消費者手中,這樣臃長的供應鏈不僅降低了產品的時效性,而且增加了產品的成本。

        網絡營銷它來源于傳統營銷,但與傳統營銷有有著巨大的區別。網絡營銷突出特點是利用互聯網作為手段,從而達到營銷的目的。關于其概念的界定,因時代的發展也在發生著迅速地變化。但是作為一種營銷手段,其實質內涵是相對穩定的。廣義地說,凡是以互聯網為主要手段進行的、為達到一定的營銷目的的營銷活動,都可稱之為網絡營銷。這就是說網絡營銷貫穿于企業開展網上經營的整個過程,從信息、信息收集、到開展以網上交易為主的電子商務階段,網絡營銷一直都是一項重要的內容。而從“營銷”的角度來說,網絡營銷是企業整體營銷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以互聯網為基本手段營造網上經營環境,為實現企業總體經營目標所進行的各種活動。這個定義說明網絡營銷與傳統營銷的本質是相同的,都是為了了解顧客的需要并滿足他們;同時,它也不再是促銷這么簡單,而是貫徹于整個營銷過程的事情:從產品推出前的市場調研,到產品設計制造過程,再到營銷傳播,再到售后服務,網絡營銷貫穿營銷的整個過程。

        因此,網絡營銷是以互聯網為傳播手段,通過對市場的循環營銷傳播,達到滿足消費者和商家訴求的過程。簡單的講,網絡營銷就是指通過互聯網,利用電子信息手段進行的營銷活動。

        二、我國網絡營銷的發展演進軌跡及其現狀剖析

        無論是傳統營銷還是網絡營銷,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實現銷售,對于任何一個的企業來說,其經營活動開展的基礎就是與外部各種環境建立關系。基于互聯網的推廣與營銷而興起的網絡營銷,其實質也就是營造網上經營環境。這也就是說,無論是傳統的營銷還是新興的網絡營銷,他們都遵循著一條永恒不變的規律:推廣與銷售的無限循環。網絡營銷資深專家馮英健指出:“所謂網上經營環境,是指企業內部和外部與開展網上經營活動相關的環境,包括企業網站本身、顧客、網絡服務商、合作伙伴、供應商、銷售商、相關行業的網絡環境等?!币虼?互聯網的出現,它所改變的也僅僅是企業的經營環境,這種環境的改變,也就改變了傳統的推廣與銷售方式。

        (一)網絡營銷的興起

        第2篇:網絡市場的定義范文

        網絡營銷在國外有許多翻譯,如Cyber Marketing, Internet Marketing, Network Marketing, e-Marketing等等。不同的單詞詞組有著不同的涵義,Cyber Marketing主要是指網絡營銷是在虛擬的計算機空間(Cyber,計算機虛擬空間)進行運作;Internet Marketing是指在Internet上開展的營銷活動;Network Marketing是在網絡上開展的營銷活動,同時這里指網絡不僅僅是Internet,還可以是一些其它類型網絡,如增殖網絡VAN。目前,比較習慣采用的翻譯方法是e-Marketing,e-表示電子化、信息化、網絡化的涵義,既簡潔又直觀明了,而且與電子商務(e-Business)、電子虛擬市場(e-Market)等進行對應。

        網絡營銷的發展是伴隨信息技術的發展而發展的,目前信息技術的發展,特別是通訊技術的發展,促使互聯網絡形成一個輻射面更廣、交互性更強的新型媒體,它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廣播電視等媒體的單向性傳播,而且還可以與媒體的接受者進行實時的交互式溝通和聯系。網絡營銷的效益是使用網絡人數的平方,隨著入網用戶的指數倍增加,網絡的效益也隨之以更大的指數倍數增加。因此,企業如何在如此潛力巨大的市場上開展網絡營銷、占領新興市場對企業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因為網絡市場發展速度非常迅猛,機會稍縱即逝。

        (二)網絡營銷內涵

        網絡營銷作為新的營銷方式和營銷手段實現企業營銷目標,它的內容非常豐富。下面是本書將要詳細介紹的網絡營銷中一些主要內容:

        1.網上市場調查。主要利用Internet的交互式的信息溝通渠道來實施調查活動。

        2.網上消費者行為分析。通過Internet這個信息溝通工具,來了解這些群體的特征和偏好,是網上消費者行為分析的關鍵。

        3.網絡營銷策略制定。

        4.網上產品和服務策略。

        5.網上價格營銷策略。

        6.網上渠道選擇與直銷。

        7.網上促銷與網絡廣告。網絡廣告作為最重要的促銷工具,主要仰賴Internet的第四媒體的功能,即網絡廣告具有交互性和直接性。

        (三)網絡營銷與電子商務

        作為Internet起步最早的成功的商業應用,網絡營銷得到蓬勃和革命性的發展。隨著網絡營銷發展的深入,它局限在營銷部門上的商業應用已經不能適應Internet對企業整個經營管理模式和業務流程管理控制方面的挑戰。電子商務是從企業全局角度出發,根據市場需求來對企業業務進行系統規范的重新設計和構造,以適應網絡知識經濟時代的數字化管理和數字化經營的需要。

        第3篇:網絡市場的定義范文

        關鍵詞:企業網絡;市場結構;市場影響力

        DOI:1013939/jcnkizgsc201548098

        企業網絡的涌現表現出一種相對穩定的功能結構,使得企業網絡可以作為一個市場主體參與市場競爭,企業網絡的整體行為將對市場結構產生影響,而且這種合力作用下的行為比單獨的企業行為對市場具有更大的作用力,表現為企業網絡的市場影響力。企業網絡的市場影響力在網絡正反饋(網絡效應)的強化下,表現出不斷擴張的趨勢,因而,從整個市場來看,企業網絡的擴展將形成一股強大的市場勢力,使得企業網絡作為一個市場主體成為市場壟斷的一方,市場結構呈現出具有企業網絡壟斷的結構。在這樣的市場結構中,競爭依然存在,因為網絡中的企業(當然也是市場中的企業)仍然是獨立的經濟主體,它們要為自己的利益爭奪展開競爭。這種競爭表現在企業網絡中企業之間的競爭,企業網絡中的企業與網絡外的企業的競爭,單獨企業與某個(或某些)企業網絡的競爭,以及新出現的市場主體――企業網絡之間的競爭。本文基于企業網絡將對市場結構產生影響的判斷入手,構建一個基于企業網絡的市場結構分析框架,對基于企業網絡的壟斷和競爭進行分析。

        一、基于企業網絡的壟斷分析

        本部分從以下三方面加以闡述。

        (一)企業網絡的市場影響力

        企業網絡的市場影響力內容包括以下兩方面。

        1關于市場影響力

        從網絡的視角來看,市場是個大網絡,企業網絡是市場網絡中的一個個具有高聚集度的社區,聯系越緊密、關聯越多表明具有較高的能量,因此對整個網絡有比較大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放到市場中就表現為企業網絡的市場影響力。

        定義1企業網絡的市場影響力:是指企業網絡作為一個市場主體,在市場結構中所占有的位置及表現出的對市場控制的能力。

        企業網絡的市場影響力外在地表現為企業網絡整體占有較高的市場份額,內在地表現為網絡對市場的控制力,企業網絡的某個決策和行為,可能對市場有導向作用,對市場的走向和發展有比較大的影響。企業網絡能力越強,企業網絡對市場的控制力就越大,也就是說,企業網絡的市場影響力取決于企業網絡能力。朱海就(2008)認為,企業網絡的組織化程度越高,企業網絡能力就越強,并建立數理模型給出了證明。本文認為,企業網絡的組織化程度可以用企業網絡的聯接強度來體現。因此有命題1和命題2。

        命題1企業網絡的市場影響力與企業網絡能力正相關。

        命題2企業網絡能力與企業網絡的組織化程度(聯接強度)正相關。

        關于以上命題的證明可以參見朱海就(2008)的證明過程和結論①,本文不做重復。

        2市場影響力與市場勢力的區別

        產業組織理論中用市場勢力來表示企業具有對商品價格的影響能力,即指一個經濟活動者或經濟活動者的一個小集團不適當地影響市場價格的能力。

        定義2市場勢力(Market Power):是指廠商或消費者具有對商品價格決定影響的能力。

        市場中普遍地存在市場勢力,它會使價格和數量背離供求平衡,促使市場資源配置的低效率或無效率。一個擁有市場勢力的企業(或消費者)在經濟學理論上被稱為“價格的決定者”(黃桂田,2011)。價格決定者可以是生產者,也可以是消費者。生產者對產品價格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是賣方壟斷力(Monopoly Power),消費者對產品價格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是買方壟斷力(Monopsony Power)?,F實世界中,每個生產者和消費者實際上都具有一定的市場勢力。

        從產業組織理論關于市場勢力的論述可以看出,市場勢力主要是從商品價格的角度來衡量的,而本文提出的市場影響力是個更綜合的概念,它不只是針對商品的定價權力,而且還包括對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市場分布、市場份額等市場因素的影響控制能力。

        (二)企業網絡的壟斷特征

        參與企業網絡會直接或間接地導致成員企業的市場份額發生變化,從而影響其所處的市場競爭結構,企業市場份額的變化將最終影響到行業集中度。在產業組織理論中,行業集中度的測量是,將行業內企業按照規模從大到小的原則進行排序,選取排名靠前的幾個企業的有關指標數值(例如生產量、銷售收入額、資產總額、產業增加值、職工人數等)占整個市場或者行業的份額。假設行業中有N家企業,取前n家企業計算,Xi為企業的產量,si為市場份額,用γn表示行業集中度,則其計算公式為:

        γn=∑ni=1Xi/∑Ni=1Xi=∑ni=1si

        根據前面分析,我們認為企業網絡有利于提高企業的市場份額和行業集中度。下面,我們通過建立數理模型給出證明②。模型分別考慮了企業無聯接情況和企業建立聯接時對市場份額和行業集中度的影響。

        1無聯接情況下企業的市場份額

        設某行業內有N(N≥3)個企業,市場的需求函數為P(Q)=a-Q(a>0且a>c,Q=q1+q2+…+qN),企業的總成本函數為C(qi)=cqi,其中c為邊際生產成本,i=1,2,…,N。則每個企業的利潤函數為:

        maxπi(q1,q2,…,qN)=qia-∑Nj=1qj-cqi(1)

        根據古諾均衡條件,有:

        qiπi(q1,q2,…,qN)=0(2)

        即:

        qiπi(q1,q2,…,qN)=a-∑Nj=1qj-qi-c=0(3)

        從而得出各企業的均衡產量、市場總產量、利潤分別為:

        q*=a-cN+1,Q*=N(a-c)N+1,π*i=a-cN+12(4)

        進一步地,我們可以計算出企業在無聯接情況下的市場份額均為:

        s*i=q*Q*=1N(5)

        2聯接情況下企業的市場份額

        為體現企業網絡中同時包含競爭與合作這一對矛盾關系,我們假設企業進行的是一個兩階段動態博弈,在博弈的第一階段企業之間協作生產(建立聯接),在博弈的第二階段企業在市場相互競爭。

        設行業中有N個企業,并且第一個企業和第二個企業建立聯接,而其他企業沒有相互聯接。我們用x1,x2分別表示第一個企業和第二個企業在第一階段合作中的投入,c和c~分別表示企業合作前后的邊際生產成本,當然,如果企業沒進行合作聯接,其邊際生產成本保持不變,都為c。基于合作效率的原因,可以假設企業合作成功后會降低彼此的邊際生產成本,即c大于c~,且有c~=c-xi-φxj(i,j=1,2,i≠j),其中φ為企業合作在網絡中的溢出效應,φ∈0,1。

        我們采用動態博弈的逆推法進行求解。首先求解企業在第二階段博弈的利潤函數,則聯接的兩個企業以及其他N-2個企業的利潤函數分別為(Hinloopen,2003):

        并且第一個企業的利潤為:π**1=(a-c)2(N+1)2-(N-1)2(1+φ)

        2因此:

        π**1-π*1=(a-c)2(N-1)2(1+φ)2(N+1)2[(N+1)2-(N-1)2(1+φ)2]>0即企業聯接后的利潤大于沒有聯接時的利潤,可見企業通過建立聯接可以獲得更多的利潤。而且,聯接后兩個企業的市場份額變為:

        s**1=s**2=q**iQ**=(N+1)(N-1)2(N+1)+(N-2)[(N+1)2-(N-1)2(1+φ)2]3.

        企業聯接對市場結構的影響分析企業聯接與無聯接相比,第一個企業在市場份額方面的差異為:

        s**1-s*1=(N-2)(N-1)2(1+φ)2N{2(N+1)+(N-2)[(N+1)2-(N-1)2(1+φ)2]}(11)根據γn=∑ni=1Xi/∑Ni=1Xi=∑ni=1si,用γ**n表示企業聯接后的市場集中度水平,則有γ**ns**i>0。由前文可知s**1-s*1>0,同理有s**2-s*2>0。用γ*n表示無企業聯接的市場集中度水平,當s**1-s*1>0、s**2-s*2>0時,有γ**n>γ*n,即企業建立聯接能夠提高行業集中度水平。由此可以得出命題3。命題3企業間建立網絡聯接,有助于提高行業的集中度水平。

        4.聯接強度對市場結構的影響分析假設聯接強度可以用連續變量l來表示,其中00。即l隨著聯接強度的增加而增大。我們的目的是求解集中度水平與聯接強度l之間的函數關系。首先對s**1求關于φ的偏導數:s**1φ=2(N+1)(N-1)3(N-2)(1+φ){2(N+1)+(N-2)[(N+1)2-(N-1)2(1+φ)2]}2(12)顯然:

        s**1φ>0 所以: s**1l=s**1φφl>0又因為:γ**ns**i>0所以:γ**nl=γ**ns**1s**1l>0可見行業集中度隨著聯接強度的增大而變大,進而可得企業聯接越多市場集中度增長的趨勢Δγ=γ**-γ*也越大。從而可以得出命題4。命題4行業集中度的增長速度與企業網絡的聯接強度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以上分析表明,企業之間相互聯接,能夠提高企業的市場份額,從而提高行業的集中度,而當企業網絡形成時,行業集中度具有累加效應,企業網絡的整體市場份額占比會更加高,市場越趨向集中,表現為企業網絡的市場壟斷特征。

        (三)企業網絡的壟斷成因

        企業網絡的壟斷成因主要有以下兩方面。

        1網絡效應與壟斷

        網絡效應是網絡經濟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概念,網絡經濟學認為,網絡可分為直接網絡、間接網絡和雙邊網絡,它們具有的基本屬性是網絡效應。從網絡科學的角度來看,網絡效應體現為網絡的一個基本特征:聯接到一個網絡的價值取決于已經聯接到該網絡的其他人的數量,因此聯接到一個較大的網絡要優于聯接到一個較小的網絡。由此可知,網絡效應將發生一種正反饋機制:強者更強,弱者更弱。企業網絡作為一個由企業節點和聯接關系構成的網絡,同樣具有網絡效應,這種網絡效應表現為企業更愿意選擇加入到企業節點數量較多的企業網絡,由此產生正反饋的效果,使得成功的企業網絡更加成功,并可能出現贏者通吃的局面,表現在市場上就是企業網絡越來越成為市場的壟斷方,對市場的控制力越來越強。2鎖定效應與壟斷鎖定效應是網絡經濟學的另一重要概念,指的是某一商品或服務的使用者換用替代產品需要付出的代價,這種代價表現為存在轉移成本,包括新產品的搜索成本和學習成本等。例如,某計算機用戶原先習慣于Windows操作系統,如果他決定改用UNIX操作系統,那么他就得重新花大氣力學習UNIX操作系統的應用方法。因此,用戶一般不太愿意更改熟悉的產品,也就是不愿意轉移,會傾向于鎖定在原來選擇的產品上。此外,轉移成本還可能來自于社會通用的產品對轉移行為的限制。表1總結了鎖定和相關轉移成本的類型(Shapiro,C& Varian,HR,1996)。

        除了消費者受制于轉移成本外,企業同樣也面臨著鎖定。任何對特定的供應商、顧問或合作伙伴進行專門投資的人(企業)在這些投資的經濟生命周期內部都受制于鎖定(卡爾?夏皮羅、哈爾?瓦里安,2000)。在企業網絡中同樣存在著鎖定效應,企業之間的聯接由于受契約約束、關系約束、產權約束等限制性因素,要解除聯接關系也要面臨轉移成本,因此企業之間的合作存在路徑依賴,企業一般都會沿著原有的聯接關系不斷演進,傾向于鎖定在原有的網絡中。因此,由于鎖定效應,企業網絡不易衰敗,而在網絡效應的作用下,企業網絡有不斷增長的趨勢,由此鞏固了企業網絡的壟斷地位。

        二、基于企業網絡的競爭分析隨著經濟網絡化的發展和企業網絡的涌現,現代市場結構和企業組織運行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20世紀80年代以來,企業網絡涉及的范圍越來越廣泛和深入,使得對于產業組織的分析需要一種新的視角,特別是用企業網絡的視角來分析市場中的競爭行為?;谄髽I網絡的競爭,是一種企業建立在合作中的新型的競爭模式。市場中產生了一種“群體競爭”(BGomes-Casseres,1996),企業網絡以共同的目標利益結成企業群體(Constellations),在內部構成了聯盟關系,它們聯手與外部的企業或企業群體展開競爭。企業網絡強化了市場競爭,并使得競爭更加多樣化,表現為企業網絡中企業之間的競爭、企業網絡中的企業與外部企業的競爭、企業網絡之間的競爭,以及企業網絡與單個企業之間的競爭等多種競爭類型。

        (一)企業網絡中企業之間的競爭

        在企業網絡理論的傳統中,很多學者重視企業在網絡中的行為(Dyer,1996;Uzzi,1999;Anderson、Narus,1995;Hakansson、Snehota,1995)。在解析企業網絡行為時,Birkinshaw和Hagstrom認為合作是企業在嵌入結構中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行為模式,關系只有在合作過程中才能將資源、活動以及行為者紐帶嵌入,從而最大程度地發揮它們的最大價值。從博弈論來看,企業的合作行為是在企業重復博弈中的理性選擇。企業在共同創造最大利益后還要有一個利益分配的博弈過程,即為保障個體獲取網絡收益進行競爭。因此,

        企業網絡中的企業在合作的基礎上展開競爭,這種競爭表現在企業為了爭奪更好的“網絡位”以保證獲取更多的利益分享。此外,存在著一些企業在一種產品或服務上進行合作,而在其他產品或服務上又展開激烈競爭的情況。例如,在汽車行業,一汽大眾和上海大眾在產品研發方面和對外宣傳服務上展開合作,共同打造大眾品牌形象,而在一些產品上,比如分屬一汽大眾和上海大眾的全新寶來與全新桑塔納在市場銷售上又是相互競爭的。企業網絡中企業之間的競爭可以從產業區內企業之間的競爭得到證明。在產業區內,許多供貨商聚集在同一區域可以吸引更多的購買者來選擇合意商品,從而擴大整個網絡的利潤總額。購買者衡量商品的標準有價格、質量、配送體系、客戶定制和服務的狀況,這些因素中的每一個都可能成為企業建立競爭優勢的機會。在每一個區域,企業都以十分激烈的方式進行競爭。產業區內信息是透明的,信息的快速傳播使得企業之間了解和衡量各自的戰略和盈利水平成為可能,企業之間所使用的各種策略是清楚的、可以理解和模仿的。因此,產業區內的企業競爭是十分激烈的,每個企業都在確定自己的優勢并且吸收其他企業成功經驗以增強其市場地位。透明的市場、顯著的信息擴散和新企業及現有企業可以輕易地進入市場,使得產業區內企業處于一個類似完全競爭市場。在企業網絡環境下,企業面臨著更多的競爭難題:如何適應和利用技術創新的快速發展;如何適應變幻復雜的經濟環境進行組織創新、管理創新、文化創新;如何構建企業網絡關系以實現組織學習和資源整合;如何爭取在網絡中的有利位置以獲取最大的利益;如何維護企業內部網絡和外部網絡的協調與統一,以實現企業的良性發展。

        企業網絡對于企業市場競爭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參與競爭的單位由原來的企業組織轉變為企業網絡,而企業的競爭優勢也建立在所選擇的企業網絡之上,因為優秀的合作伙伴可以為企業帶來關鍵資源或市場份額,這直接提高了企業的競爭能力;二是企業組織之間的合作改變了企業的市場行為,企業網絡的擴散產生了新的市場環境,即企業網絡本身成了市場環境的一部分。而且,由于企業網絡的運行,出現了一種企業的合作式競爭。合作競爭是企業之間在市場中的一種博弈關系,與傳統的合作或競爭存在區別,在市場博弈中,合作是為了競爭,合作成了競爭的一種手段。合作競爭強調必要的妥協與合作有助于企業提升競爭力,企業為了保持自身的競爭優勢,會在市場競爭中尋找一切合作機會,從而企業之間會建立起互利互惠的合作競爭關系;通過企業之間聯合,成員企業可以獲得比單獨面對市場更大的市場競爭能力,進而企業在合作過程中具有強化競爭的作用。與傳統的對抗競爭相比,合作競爭具有更高層次、全方位和多贏等特點(彭本紅,2011)。

        從企業網絡的競爭結果來看,那些具有較高聯接度的企業將吸收更多的資源,占有較高的市場份額,分享到更多的網絡利益,獲取更高的利潤。因此有命題5。

        命題5

        具有更高聯接度的企業的市場份額更高,因此賺取更高的利潤。根據命題5,我們知道企業的聯接度越高獲利越多,而網絡中的利益總額是相對穩定的,因此企業聯接度的變化會影響網絡中企業的利益格局。于是有命題6。

        命題6

        一家企業的總回報和邊際回報都隨著自身關聯遞增,但是隨著其他企業關聯遞減。

        下面我們通過建立數理模型(基于Goyal和Joshi,2003)對命題進行證明③。在這個模型里,企業之間建立協作關聯(聯接),旨在改進它們在市場上的競爭地位。兩家企業間的關聯將降低協作雙方的生產成本(但是對于其他企業的成本沒有效應)。每個協作關聯都要求一個固定數量的投資。因此,一個協作關聯組合,與行業內不同企業的成本組合存在對應關系。給定這些成本,企業在市場上通過選擇產量進行競爭。模型的意義在于理解市場競爭如何影響企業希望建立協作聯盟的動因,以及這些聯盟如何決定企業的競爭地位,從而影響市場結果。

        模型分兩個階段。在第一階段,n家企業參與一個雙向聯接形成的博弈。每家企業宣布它希望與之建立關聯的企業集合si=(si1,si2,…,sin)。宣布的所有關聯的集族定義了一個(無向的)網絡g(s)。以Ni(g)為企業i在網絡g里所有的協作伙伴,而定義ηi(g)=Ni(g)。在這里,我們需要解釋下企業協作(聯接)的本質。一個基本的假定是協作關聯將降低生產成本。企業產品有K>n個組成部分,我們將假設所有企業使用相同的k個部件。以企業i的部件k的成本為ci,k。企業i生產的邊際成本為ci=∑kk=1ci,k。部件成本ci,l可以采用的價值為cH或者cL,而cH>cL。假設對于每家企業i,存在且僅存在一個k^,使得ci,k^=cL。而且,假定對于所有其他的企業j≠i,cj,k^=cH。那么,可以得知如果兩家企業建立一個協作關聯,它們雙方的成本都可以降低cH-cL。定義γ=cH-cL。因此,網絡g對應著n家企業的邊際成本組合,c(g)=(c1(g),c2(g),…,cn(g))。從上面的討論,可以得知企業i的邊際成本是一個線性函數,并且隨其他企業的協作關聯數目而遞減:ci(g)=γ0-γηi(g), i∈N(13)這里γ0>0是一個正參數,代表一家企業在沒有關聯的時候,它的邊際成本,而γ>0為建立一個關聯后降低的成本數目。因此,在這個正式表達式里,每個關聯降低的成本是外生的,而且是固定的。第二階段,企業在市場上通過選擇產量來競爭。假定企業面對一個逆向的線性函數P=α-Q,這里P是價格,而Q為所有企業生產的總產量。定義L(g-i)=∑j∈Nηj(g)-2ηi(g)。對于網絡g,企業i的庫諾均衡產量可以寫為:qi(g)=(α-γ0)+(n-1)γηi(g)-γL(g-i)n+1,i∈N(14)我們可以證明網絡g里企業i的庫諾利潤為q2i(g)。假設每個關聯都存在一個固定成本c>0?,F在,我們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寫下網絡g里企業i的凈收益:Πi(g)=(α-γ0)+(n-1)γηi(g)-γL(g-i)n+12-ηi(g)c(15)建立協作關聯的動因與企業改善它們在市場上競爭地位的企圖緊密相關。我們首先從企業i和j之間的協作關聯對于其他企業利潤的效應著手。由式(15)可以得知:一家企業的產量以及利潤隨著其他企業的關聯而遞減?,F在,我們轉向其他企業的協作關聯對于一家企業從額外關聯獲得的邊際回報的效應。給定網絡g,從一個額外關聯gij獲得的邊際(總)回報為(n-1)γ(n+1)2[λ(n)+2(n-1)γηi(g)-2γL(g-i)](16)這里λ(n)=2(α-γ0)+(n-1)γ。根據以上分析可以證實:從一個額外關聯的邊際(總)回報隨著自身關聯數目ηi(g)遞增,隨著其他企業的關聯數目L(g-i)遞減。

        (二)企業網絡中的企業與外部企業之間的競爭在研究企業網絡時,很多學者比較關注的方面是對企業行為的研究,其中包括企業如何對待外部企業(潛在進入企業網絡的企業)的行為傾向研究。他們認為網絡中的企業對于新成員的接納具有選擇性,比較排斥與已有網絡成員同質類型的企業(Powell、Koput、Smith-Doerr,1996;Walter、Achim,1999)。Hakansson和Johanson(1993)認為企業對于共同網絡內部的企業傾向于采取合作態度,而網絡成員在對待外部企業時則主要傾向于選擇易,并較有可能采取排斥與自己相似的企業進入網絡內部的行為(黃潔、劉清華,2012)。從相關研究來看,企業網絡中的企業與外部企業之間的競爭是比較激烈的。一方是網絡的既得利益者,另一方是為了爭奪網絡利益而伺機進入者,它們可能要展開正面的競爭。從這個角度來看,企業網絡處于“可競爭性市場”之中,網絡內的企業時刻面臨著內部競爭與外部競爭,隨時都有可能被淘汰的危險,從而逼著自己不斷地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以保持在網絡中和市場中的競爭地位和持續優勢。競爭的結果是有利于保證網絡中的企業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從而提升企業網絡的整體優勢。

        (三)企業網絡之間的競爭大多數網絡都與一個更大的網絡集合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即處于相互作用的多網絡空間。許多網絡存在競爭和合作關系。例如,社會網絡與電信、經濟、運輸等網絡之間就有相互作用。每一個網絡都要首先用近似方法描述其自身如何影響其他網絡的資源交換、存儲、轉變,同時利用適當的近似方法描述其他網絡如何影響其自身。對于企業網絡的研究,同樣存在網絡之間的合作競爭。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著產業分化,并掀起了企業組織的垂直分離浪潮,出現了“小眾型”企業,大量的小企業并不是簡單的自由競爭關系,而是基于服務共同的最終產品生產而形成企業合作聯接的協同關系,從而構建了以關鍵企業為核心的開放的企業網絡系統,這種企業網絡扮演著大型供應商的角色,充分利用網絡規模經濟效應、范圍經濟效應和速度經濟效應展開市場競爭。從而,企業網絡之間的競爭便成了市場競爭的一種新態勢。企業網絡之間的競爭主要出現在網絡的最終產品在需求方市場具有相似性或替代性而出現的爭奪最終客戶的競爭。因此,我們有以下幾個命題④。命題7兩個企業網絡同構程度越高,彼此競爭就越激烈。命題8兩個企業網絡的作用區域重疊越多,彼此競爭就越激烈。命題9兩個企業網絡之間的競爭是完全博弈式的競爭。分析企業網絡之間的競爭時,有以下幾種情況:第一,當兩個企業網絡的主導企業是同一個產業同一個子產業時。第二,當兩個企業網絡的主導企業是同一個產業不同一個子產業時。第三,當兩個企業網絡的主導企業不是同一個產業時。首先,我們對網絡競爭的幾種類型進行定義。定義3完全差別競爭:是指主導企業處于不同的產業或子產業的兩個企業網絡之間的完全博弈式競爭。定義4同構競爭:是指兩個完全同構的企業網絡之間的競爭。定義5有差別競爭:是指非同構競爭的其他競爭方式。假設市場中存在兩個企業網絡在某個最終產品競爭領域競爭,由于是最終產品,在產品相同、相似或可相互替代的情況下,按照傳統經濟學的分析,完全是相互競爭的。如果一個企業

        網絡是一個生產該類產品的產業鏈(網),那么,在一個組織中,它們的利益是共同的,也就是將最終產品更多地占領市場,產品品牌在市場上占有主要地位,在這里,我們假設在爭奪最終產品的市場上,企業網絡的決策行為形同一個企業,存在同一決策模型在發揮作用。在企業網絡之間的競爭中,

        企業網絡可采取的策略為“補拙”或“增強”(徐志堅,2011)。前者為加強網絡自身的組織建設,如產業鏈重組,增強產業鏈的服務功能等,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動策略。后者則是進攻策略,主張利用網絡現有的優勢,攻擊或打敗競爭對手。如果企業網絡之間的競爭采取的是“補拙”策略,則必然是從維持現有的企業網絡的存在與穩定現有網絡的運行出發;因為“補拙”是保持穩定的最佳決策。

        但從差別競爭的角度,采取“增強”策略是更好的競爭策略,因為企業網絡可以在市場的不同區域、產業鏈的不同環節、產品的不同的組件等方面采取差異化競爭策略,發揮自身的市場優勢、資源優勢和技術優勢,搶占對方薄弱的環節。然后在各占優勢的情況下,進行博弈,或者通過談判來探求合作的可能。對于企業網絡中的主導企業來說,“增強”策略也是有利策略;因為,主導企業通常是企業網絡中的強勢企業,“增強”策略有利于主導企業的自身發展,但原有企業網絡就有面臨崩潰的可能。

        從雙方的收益來看,可以分為崩潰、穩定與勝利三種可能,如果A企業網絡采取增強策略,B企業網絡也采取增強策略,即都想在自身優勢、對方劣勢之處進一步擴大自身的優勢,攻擊對方的劣勢,那么就會出現雙敗的結局,最終的結局為A企業網絡與B企業網絡雙雙崩潰。如果A企業網絡采取補拙策略,B企業網絡采取增強策略,由于B企業網絡有較大的優勢,即使A企業網絡加強彌補的進程,但可能無濟于事,最終以A企業網絡崩潰B企業網絡勝利為結束。相反,如果A企業網絡采取增強策略,B企業網絡采取補拙策略,由于A企業網絡有較大的優勢,即使B企業網絡加強彌補的進程,仍可能無濟于事,最終以A企業網絡勝利B企業網絡崩潰為結局。如果A企業網絡采取補拙策略,B企業網絡也采取補拙策略,由于雙方都采取被動的自強政策,因此,局勢保持穩定,A企業網絡與B企業網絡都取得了穩定的結局。企業網絡競爭的博弈矩陣如表2所示。

        (四)企業網絡與企業的競爭市場競爭的落腳點是產品競爭,而產品的背后是廠家之間的競爭,在基于服務共同的最終產品而構建的企業網絡出現后,產品競爭的背后可能演變為企業網絡與單個企業的競爭。比如在電腦產品上,戴爾電腦是由許多電腦組件的供應商聯合提供的,它們構成一個居于戴爾電腦產品的企業網絡,而同樣是電腦的生產,聯想更多的是依靠企業自身的生產能力,因此,為了爭奪電腦產品的市場,戴爾供應商網絡與聯想公司就構成了一種企業網絡與企業競爭的市場模式。

        三、結語

        企業網絡具有較強的市場影響力,在網絡聯接效應的作用下表現出壟斷的特征,網絡效應和鎖定效應強化了企業網絡的壟斷地位。企業網絡的出現改變了傳統的競爭模式,呈現出一種基于企業網絡的合作競爭模式,同時企業網絡強化了市場競爭,并使得競爭更加多樣化,表現為企業網絡中企業之間的競爭、企業網絡中的企業與外部企業的競爭、企業網絡之間的競爭,以及企業網絡與單個企業之間的競爭等多種競爭類型。基于企業網絡的市場結構分析突破了傳統的產業組織理論對于單個企業的壟斷競爭的分析,從而使得政府、學界和企業界對于市場壟斷要有新的認識和應對,進一步地,產業組織理論的企業行為策略、政府規制和反壟斷等理論都將因企業網絡的發展而創新發展。

        注釋:

        ①參見:朱海就,《企業網絡的經濟分析――產業區能力差異的解釋》,杭州,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2008年11月,第72-75頁。

        ②模型分析參考了:李薇、龍勇,《競爭性戰略聯盟的合作效應研究》,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年5月,第64-69頁。

        ③建模證明參考了:(英)桑吉夫?戈伊爾著,吳謙立譯,《社會關系:網絡經濟學導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1月,第278-280頁。

        ④本部分內容的論述參考了:徐志堅,《多企業組織結構分析與競合策略》,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12月,第205-207頁。

        參考文獻:

        [1]程家健“新競爭”組織形態――企業網絡組織的幾個問題[J].求實,2004(12)

        [2]郭水文,肖文靜網絡效應的作用機制研究[J].經濟評論,2011(7)

        [3]韓小明對于產業融合問題的理論研究[J].教學與研究,2006(6)

        [4](荷)亨利?W狄雍,(美)威廉?G謝潑德產業組織理論先驅――競爭與壟斷理論形成和發展的軌跡[M].蒲艷,張志奇,譯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

        [5]黃桂田產業組織理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6]李薇,龍勇競爭性戰略聯盟的合作效應研究[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

        [7]馬歇爾經濟學原理[M].上海:商務印書館,1983

        [8](美)施蒂格勒產業組織[M].王永欽,薛鋒,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9]徐志堅多企業組織結構分析與競合策略[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

        [10]姚智謀,朱乾龍企業網絡分工與我國產業組織結構轉型[J].江海學刊,2011(4)

        [11]朱海就企業網絡的經濟分析――產業區能力差異的解釋[M].杭州: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2008

        [12](英)桑吉夫?戈伊爾社會關系:網絡經濟學導論[M].吳謙立,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13](美) 卡爾?夏皮羅,哈爾?瓦里安信息規則――網絡經濟的策略指導[M].張帆,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14]陳佳,何瑤瑤,周建欽網絡經濟對現代企業管理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11)

        [15]吳嘉威基于網絡外部性的網絡經濟組織理論分析――一個解決馬歇爾沖突的新思路[J].現代商貿工業,2013(7)

        第4篇:網絡市場的定義范文

        關鍵詞 媒體平臺 雙邊市場 網絡外部性 開放平臺

        中圖分類號G210 文獻標識碼A

        作者簡介 武漢大學新聞學院博士研究生,武漢430072;武漢大學媒體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武漢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430072

        在媒體融合和傳統媒體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筆者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省級廣電和報業集團乃至中央級媒體大都采用整合內容資源,全方位布局新媒體數字渠道的方式進行集團化擴張,并以此實現新舊媒體的融合。以民營企業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如百度、騰訊、人人網等,則在不同的場合高調提出平臺化的概念。無論是百度力爭三年內成為亞洲第一大媒體平臺的戰略目標,騰訊堅守的領先一站式生活服務平臺的定位,還是人人網、淘寶、騰訊陸續提出的開放平臺計劃,均一致性突顯出平臺化戰略已經成為互聯網新媒體公司的標準話語。

        在新舊媒體加速融合的進程中,這種傳統媒體向左——利用斜向擴張拓展數字新媒體渠道,以集團化經營最大限度地提升內容價值及其影響力;而網絡新媒體向右——高舉開放平臺大旗,以平臺融合的方式應對競爭并進行擴張的群體路徑選擇背后的經濟學邏輯是什么?本文嘗試運用雙邊市場的相關理論,來分析這兩種路徑的合理性與局限性。

        一、相關理論及概念

        (一)雙邊市場定義及特征

        雙邊市場其實并不是新生事物,我們現實生活中耳熟能詳的房屋中介、信用卡系統、報刊雜志等都屬于雙邊市場。近來隨著ICT信息通信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網絡經濟效力的釋放,基于網絡經濟的雙邊市場理論重新引起學術界及產業界的高度重視,并成為產業經濟學最熱門的理論之一。按照學界較為普遍的定義:存在著一類平臺企業,這些平臺企業同時向兩組(邊)用戶提品或服務,這些產品或服務促使了兩邊用戶在該平臺上達成交易。兩組(邊)用戶由參與方B(買方)和參與方s(賣方)組成,平臺企業向它們制定不同的價格以使它們到平臺上來交易。我們把具有這種市場結構形態的產業市場稱為雙邊市場(two-sided marketS)。學者Evans(2003)提出了判斷雙邊市場的三個必要條件:(1)兩組不同的異質客戶;(2)兩組客戶存在某種方式協調起來或聯系的外部性;(3)存在一個可以將一組客戶為另一組客戶所產生的外部性內部化的中間機構——即平臺企業,該平臺企業能夠有效的促進雙邊市場的協同。正因為此,平臺兩邊內生的外部性成為區分單邊市場和雙邊市場的主要依據。

        (二)雙邊市場的理論內涵——網絡外部性

        網絡外部性理論(Network Externality Theory)也并非新鮮事物,早在1985年學者Katz和Shapiro(卡茨、夏皮羅)就提出了相關概念。網絡外部性是指“隨著使用同一產品或服務的用戶數量的變化,每個用戶從消費此產品或服務中獲得的效用變化”;又可分為直接網絡外部性和間接網絡外部性。直接網絡外部性是指一種產品因新消費者的加入能夠使同種產品其他消費者的效用增加,即市場中的消費者能夠從更多的同類消費中受益。它體現的是一種產品內消費者需求之間的依賴性,如電話、電子郵箱、即時通訊都屬于這種。間接網絡外部性是指消費者使用某種網絡產品的價值隨著與該產品相兼容的互補性產品的種類增加而增加、主要來自于基礎產品與輔助產品之間的互補性價值,互補性導致了產品需求的相互依賴性;例如智能手機的硬件與操作系統、網絡平臺的基礎服務與增殖服務等。直到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后,Rochet和Tirole(2002)在研究雙邊市場時,進一步提出了交叉網絡外部性(two-sided networkexternality)。它考察的是一邊的用戶效用與另一邊的用戶規模之間的關系,這是雙邊市場有的現象,比如電子商務中的買家和賣家就屬于這種關系?;陔p邊經濟的交叉網絡外部性通常表現為強正外部性,而當這種正交叉外部性在某一單邊與直接網絡外部性和間接外部性相疊加,則形成了更為強大的正消費外部性或需求方規模經濟,這種現象廣泛地存在于計算機、通信、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產業中,極大豐富了既有雙邊市場理論的內涵。因此,網絡外部性理論與雙邊市場結構,成為網絡經濟時代商業模式創新的重要起點;也因為外部性概念的引入,雙邊市場理論得以重新站在理論前沿。

        (三)雙邊市場的分類及媒介市場

        第5篇:網絡市場的定義范文

        據歐洲旅游委員會數據顯示,亞太地區在線視頻消費最高,隨著使用設備的改變,這些國家的消費者想要對自己查看內容的方式有更多的控制和選擇。因此,越來越多的人購買在線交付內容。Nielsen調查顯示,東南亞10個數字消費者中,至少有6個人是通過在線資源(如視頻點播)觀看電視或電影。為了保持競爭力,2015年有線電視公司將會押注虛擬網絡,以此來應對預期的IP流量增加問題。

        大數據與網絡:機遇還是災難?

        亞太地區大數據技術和服務市場的價值2012年僅有5.48億美元,2017年將上升為20億美元。2015年,這個趨勢將產生三種結果:我們需要新技術來分析這些數據,需要必要的網絡基礎設施以利用這些數據,還需要安全技術來保護這些數據。服務提供商和企業將重新思考它們構建網絡以應對數據雪崩的方式,因此市場對數據技術人員的需求將達到頂峰。

        超背景(Hyper-Contextual)

        交易走上舞臺

        HCT是傳統新聞來源與社交媒體資訊的實時融合,旨在利用市場新聞提高競爭的交易優勢。這種交易將以分析為驅動力,快速消化、處理信息并形成觀點,以此開拓市場斷點。HCT的目標是分布式計算與性能;延遲成為“賭注”而不再是區分標準。企業及其IT環境需要預先消化數百種實時信息來源;這就需要高度專業化的編程與網絡設備。

        亞洲為移動增長提供空間

        亞洲市場的智能手機普及率很高,但是在一些國家仍然還有增長的空間。在菲律賓,智能手機普及率最低,僅有15%。其次是印度(18%)和印度尼西亞(23%)。同時,泰國擁有較為普通的擁有率49%。這意味著,相關組織不僅僅有機會拉攏一些未使用的用戶,同時也可以引入新的相關體驗和服務包括移動廣告和移動商務。

        逐步普及的私有云

        與2013年相比,世界范圍內的私有云市場預期將增長約50%,在2018年將達到690億美元。耐克公司推出健康跟蹤設備,由服裝公司轉變為聯網生活時尚品牌,星巴克則成為移動支付與內容交付的重要推動公司。它們這些轉變之所以能實現,主要是由于通過私有云向客戶提供其想要的服務。私有云的流行同時也改變了技術供應商的運營方式。將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跟隨這些公司的步伐構建私有云。

        黑市繼續發展成熟

        黑客黑市繼續擴展及成熟。以銷售點系統持續存在的漏洞以及大量增加的云服務為動力,以經濟利益為動機的黑客將持續增長。黑客市場的存在就像一個大都市會有多樣化的社區、產業和交互一樣。中國黑客主要聚焦于IP的泄漏,越南的黑客偏愛電子商務,而西歐的黑市則更多集中在金融機構。中國、拉美和西歐的網絡犯罪是惡意軟件攻擊,這其中俄羅斯是被公認的最大受害者。受大型云提供商與零售商大規模違約現象的推動,黑市可能將繼續出售大量信用卡及其他在線資質信息。

        軟件定義網絡(SDN)

        隨著市場與技術的成熟,更多企業開始意識到了軟件定義網絡(SDN)的價值,因此SDN被應用到了更多領域。從表面上看,SDN有利于簡化網絡管理和成本削減,但是公司能用SDN真正做些什么?其中一項重要用途是,SDN (與分析技術相結合)能夠預期客戶的需求并為之靈活地提供所需服務。

        第6篇:網絡市場的定義范文

        關于旅游電子商務的定義,世界旅游組織在《E-BusinessforTourism》自己中的解釋是“:旅游電子商務就是通過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改進旅游機構內部和對外的連通性(connectivity),即改進旅游企業之間、旅游企業與供應商之間、旅游企業與旅游者之間的交流與交易,改進企業內部流程,增進知識共享”,這一定義側重于旅游電子商務的功效。根據國內學者巫寧和楊路明的定義,旅游電子商務指的是,通過先進的網路信息技術手段——網絡、電子手段、網絡查詢等實現旅游商務活動各環節的電子化,這一定義側重旅游電子商務自身的特征。

        2我國旅游電子商務應用的現狀及問題

        2.1現狀

        (1)市場需求。市場需求方面,隨著網絡的普及,中國互聯網網名數量的不斷增加,旅游電子商務的市場需求也不斷增長,據CNNIC第2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統計,截至2009年6月底,中國上網普及率達到25.5%,較2008年增長13.4%,網民規模持續擴大。網民規模擴大給旅游電子商務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中國網上旅行市場規模的增長。根據艾瑞網《中國網上旅行預訂行業發展報告》,2009年我國第二季度網上旅行預訂市場規模為8.48億元,較2008年增長10.1%。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人們對旅游需求的增加,網上查詢和網上預訂將是人們旅游消費的大勢所趨。(2)市場供給。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傳統旅游企業開始加大在旅游電子商務方面的投入,另外,隨著旅游產業鏈的不斷完善,在線旅游服務企業開始與產業鏈中的企業加強合作,推動整個網上旅游市場的發展,以上這些都增加了旅游電子商務的市場供給,推動著其快速發展。(3)市場環境。隨著網絡環境的不斷優化,旅游電子商務的經營環境也在不斷完善。一方面國家旅游局出臺了一系列的標準,比如《旅游電子商務技術規范》《、旅游飯店計算機管理系統技術規范》等,這些標準有利于規范旅游電子商務的發展;另一方面,旅游企業之間的合作,比如傳統旅游企業與旅游網站之間的結合,使旅游產業鏈更加完善。以上這些使旅游電子商務的經營環境得到了改善。

        2.2問題

        (1)旅游企業投入不足。作為旅游電子商務的主體,旅游企業因為資金、技術等限制,服務水平和質量參差不齊。最明顯的問題就是旅游電子商務的經營模式相同,沒有個性化。比如大多數旅游網站的主要經營業務都是旅行團、機票、酒店等,相比傳統企業,凸顯不出旅行電子商務的優勢。(2)旅游信息服務和運行體系不完善。作為旅游電子商務市場的客體,旅游信息服務及運行體制不完善,比如到目前為止,我國沒有建立旅游信息公共服務體系,沒有形成與旅游網站匹配的游客接待體系,沒有建立提高旅游吸引力的網絡展示平臺。(3)旅游網站定位不明確。作為旅游電子商務市場的載體,目前國內大多數旅游網站不能提供個性化服務,網站之間的鏈接不夠,旅游網站定位不清、細分不明確直接導致了網絡市場的資源重復配置,經營成本的居高不下。

        3我國旅游電子商務應用SWOT分析

        3.1優勢

        (1)降低旅游企業的經營成本。根據《CH中國電子商務指數報告》的測算結果,電子商務比傳統交易方式節省11.61%的費用和9.34%的時間,這意味著旅游電子商務可以降低旅游企業的交易成本;此外,因為網絡不受時間和空間約束,旅游企業的信息傳播成本和市場中介成本也隨之降低。(2)提升旅游行業的國際競爭力。加入WTO之后,國外旅游服務公司闖入我國旅游服務市場,憑借其成熟的電子商務模式,我國旅游服務公司將面臨激烈的競爭,只有應用電子商務,適應國際旅游需求的新方式,才能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和市場優勢,進而提高旅游行業的國際競爭力。

        3.2劣勢

        目前,因為我國旅游電子商務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很多應用因素不健全。比如,在環境因素方面,盡管近幾年互聯網普及率迅速增長,但因為大多數用戶為沒有支付能力或者支付能力較低的青少年,旅游電子商務中的有效客戶很少,環境還不完善;在法制因素方面,盡管國家有頒布旅游業經營管理的法定條例,但對旅游電子商務如何管理、網上交易糾紛的解決措施等并未作出明確規定,法制不健全;在安全方面,因為與旅游電子商務匹配的網上支付的安全問題還沒解決,用戶不愿意進行網上支付,電子商務的低成本性、捷性未能體現。

        3.3機會

        伴隨著Internet的日趨成熟,全球性經濟一體化的步伐加快,旅游企業的競爭從國內擴展到全球。這對我國旅游電子商務的發展既有挑戰也有機遇。機遇在于網絡的延伸將幫助我們打開國際旅游市場。旅游電子商務的應用價值將不斷體現。3.4威脅隨著旅游電子商務的興起,名目繁多的在線旅游網絡應運而生,服務項目包括多個方面。無序的增長從一定程度上會給旅游電子商務的發展帶來反作用。比如高昂的采購成本、消費者越來越高的需求等。

        4我國旅游電子商務應用策略分析

        4.1優化旅游電子商務發展的環境

        宏觀方面,政府和旅游企業要調動各方面力量來完善旅游電子商務應用的市場環境做好旅游電子商務市場的主體、客體、載體的管理。比如構建旅游電子商務應用的基本構架,提高旅游業信息化的整體水平;制定相關的法律規則,提高網絡的安全性;運用輿論的力量引導消費者形成網上消費的正確觀念。解決旅游電子商務發展的法制、安全和理念問題。微觀方面,旅游企業應該根據自己的特點實現個性化經營,提高整個旅游電子商務市場的供給能力。比如有資金和技術實力的大型旅游企業可以重組,形成縱向一體化的企業集團,以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實力缺乏的小企業可以利用品牌網站的知名度開展個性化的網絡經營。

        4.2開展旅游電子商務的個性化服務

        因為服務業具有個性化、多元化、細化的特征,旅游電子商務面對的需求也是多元化和個性化的。開發適應各種需求的服務,是旅游電子商務生存和發展的必經之路。通過客戶關系管理獲得客戶資料及有價值的市場信息,并以此為依據,設計出具有特色的旅游產品和服務,比如借助網絡資源,通過讓旅游者自己做主,設計旅游線路,制造旅游產品,這樣可以從一定意義上滿足消費者個性化、多元化的消費需求。

        第7篇:網絡市場的定義范文

        (安徽大學商學院,物流與供應鏈研究中心,安徽 合肥 230601)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為用戶提供定制化、敏捷化、網絡化和柔性化的現代物流服務,物流企業逐漸形成了以總部為指揮中心、網絡節點企業為操作中心的網絡型物流企業的業務運作模式,本文通過對網絡型物流企業目前的發展概況及運作特點進行分析,結合外部環境的需求對網絡型物流企業運作模式進行探究和創新,認為發展第四方物流是進一步實現網絡型物流企業資源共享,優化配置,協同服務的明智選擇.

        關鍵詞 :網絡型物流企業;運作模式;第四方物流

        中圖分類號:F25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260X(2015)08-0117-04

        基金項目:安徽大學2014年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項目(KYXL2014100);安徽大學第三批青年骨干教師資助項目(12333010304)

        1 引言

        網絡型物流企業是物流企業為適應現代市場競爭環境的要求,基于現代物流服務的特性和信息技術的發展而建立的一種企業組織形式,而第四方物流(Fourth party logistics)是一個供應鏈的集成商,一般情況下政府為促進地區物流產業發展領頭搭建第四方物流平臺提供共享及信息服務,是供需雙方及第三方物流的領導力量.兩者具有緊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本文對網絡型物流企業未來發展第四方物流的探究具有一定的意義.

        2 網絡型物流企業的基本概況

        2.1 網絡型物流企業的定義

        網絡型物流企業是為適應現代市場競爭環境的要求,為用戶提供定制化、敏捷化、網絡化和柔性化的現代流通服務,逐漸形成的,其以總部為指揮中心、網絡節點企業為操作中心的業務運作模式正逐漸成為現代物流服務市場的主流.

        馬燕[1]認為網絡型物流企業是指具有自己的網絡體系的物流企業,姜繼鋒、劉志學[2]提及了“網絡式第三方物流組織”的概念,認為“網絡式第三方物流(TPL)組織是相對于單點式第三方物流組織而產生的,網絡式TPL組織就是跨多個區域經營的TPL組織集團”.

        2.2 網絡型物流企業的發展現狀

        近幾年,我國物流企業的類型復雜且發展較為迅速,綜合來看,我國的網絡型物流企業主要包括:從傳統交運、郵政部門通過市場化運作而形成的運輸網絡型物流企業,如中遠物流、中外運、中海物流、中鐵快運等;從傳統流通企業演變而來的網絡型物流企業,如中國儲運、中鐵現代物流等;大型生產企業采購和銷售部門衍生出來的網絡型物流企業,如五礦國際貨運、北京福田物流、安吉天地等;民營企業在發展中形成的網絡型運輸企業,如寶供物流、宅急送、遠成集團等;跨國企業通過并購形成的銜接國際的網絡型物流企業,如中外運敦豪(DHL)、天地華宇(天地物流并購華宇后的新名稱)等[3].

        2.3 網絡型物流企業的特征[4]

        2.3.1 本質特征

        (1)對等,即組成成員的地位平等.信息在網絡中的傳遞是直接的,組織結構相對松散,呈扁平化、無邊界化,信息傳遞過程中的失真和相關成本較少,且知識的共享程度與使用效率得到提高.

        (2)自組織.網絡型企業在形式上雖然略顯混亂,但它的生命力和有序性在于受到外部市場信號后的敏捷反應,能迅速形成一種跨職能具有臨時性和針對性的任務團隊,以適應不同任務對不同的知識組合的需要.

        (3)并行與集成.通過各種職能的并行和集成可實現生產流程再造,各部門不斷地通過網絡接收其他部門的信息,調整自己的工作安排,同時也不斷地向其它部門提供信息,實現各項經營活動的緊密連接和統一安排.并行與集成工程使各工序同時進行,節省時間,同時也實現企業內部知識資源的優化配置.

        2.3.2 經濟特征

        (1)規模化.網絡型企業具有很強的規模效益,其規模經濟源主要是由流通的專業性和其網絡特征決定的.規模經濟分為內部和外部規模經濟,網絡型企業流通活動的開展具有這兩種規模經濟,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在流通網絡中,網絡單元是從事流通活動的一個環節,更是一個經濟組織.其次,企業形成流通網絡后,流通活動在網絡中不斷集中各網絡單元的流通量,集中操作流通形成規模經濟.再次,企業的設施規模越大,其使用率也會增加,損耗隨之減少.如統一銷售、集中分級分揀、統一運輸的運輸組織方式,強化了集團公司間的合作,也提高了分揀和運輸的整體效率,降低了成本.

        (2)專業性.如果生產函數顯示的平均勞動生產隨活動的專業化水平上升而增加,則生產此產品的活動為專業化經濟.網絡型企業的發展是一個漸進累積和自我增強的系統演化過程,其自增強動力機制來源于由專業化分工產生的報酬遞增.這個分工帶來的專業性反過來促進企業網絡組織的深度發展,加速網絡內企業交易費用和總成本的降低.這樣一種良性循環將大大促進整個網絡組織效率的提高和收益的增加.企業網絡化程度趨高時,則交易費用會趨低,而專業化程度有走高趨勢.

        (3)網絡化.網絡型企業跨區域組織流通活動的行為主要是空間行為,勢必形成空間網絡.由于產品的特性,流通過程中分別體現在載運設備和固定網絡上,流通網絡的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交織在一起,形成網絡經濟.網絡型企業所表現出的網絡性是流通網絡由于其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的共同作用,物流總產出擴大引起平均物流成本不斷下降的現象.體現為運量密度經濟、幅員經濟和速度經濟.

        3 網絡型物流企業的運作發展

        3.1 網絡型物流企業運作的理論基礎[5]

        網絡型物流企業的運作發展,可以用交易成本理論,企業資源與能力理論等進行解釋.

        (1)交易成本理論

        交易成本理論主要研究一個組織應該怎樣安排它的邊界以使得產品和交易成本最小化.交易成本是指企業用于尋求貿易伙伴、討價還價、訂立合同、執行交易、監督違約行為并對之制裁等方面的費用支出.

        網絡型物流企業的各個網絡節點通過組織協調合作來優化資源,它可以幫助公司避免在市場交易中的控制成本與機會主義行為的成本,同時,可以使公司不用內部化與自身相沖突并且又很難控制和成本很高的業務,網絡型物流企業一旦建立起組織間的協調的平臺和機制,交易成本就會降低.

        (2)企業資源與能力理論

        企業資源理論認為,對企業而言,資源是企業擁有或支配各種要素的組合,企業資源觀認為競爭優勢來源于資源優勢,企業內部擁有各種不同的資源是企業能盈利的主要原因.

        網絡型物流企業中每個節點都擁有不同的物流資源,而且這些資源和能力都存在著很大的異質性,在完成某項具體的物流服務過程中,節點企業根據其核心能力而提供其中的一部分活動,然后與其他企業協作完成剩余的經濟活動.在具體運作過程中,當某節點企業所需的某種稀缺資源或物流能力為其他節點企業所擁有,資源或能力的可獲得性較差時,企業可與擁有這一資源或物流能力的其他節點企業通過網絡協調與合作,獲得所需的經營資源或物流服務能力.

        3.2 網絡型物流企業的運作形式

        網絡型物流企業的運作形式可以分為節點運營、線路運營和網絡運營.

        (1)節點運營.主要體現在網絡型物流企業的各分公司在相對固定的物流運營區開展的物流服務,也是當前物流企業的主要形式.

        (2)線路運營.有效銜接節點運營,兩者共同組成物流網絡的框架,因涉及到多個物流服務部分,因而一般由公司總部或專項管理團隊負責.

        (3)網絡運營.網絡運營是一種高級形式,是網絡型物流企業追求的目標,這種運營需要協調網絡的節點企業.

        4 網絡型物流企業的外部環境

        4.1 市場環境

        網絡型物流企業在管理下屬分公司(或子公司)的時候,常常遵循“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機制,這就導致了企業各個分公司(或子公司)在運作時專注自身利益,從而和總公司的銜接不足,整合效率不理想,無法真正地提供達到客戶滿意的物流服務.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擴大影響,企業的競爭優勢不斷被削弱,它們對物流供應鏈的優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網絡型物流企業亟需探索一種新的發展方向,充分挖掘網絡的整體競爭優勢.

        4.2 政策環境[6]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通知》精神,制定和完善相關配套政策措施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國務院了《關于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意見》,對于切實減輕物流企業稅收負擔、加快物流管理體制改革、鼓勵整合物流設施資源、推進物流技術創新和應用、加大對物流業的投入等方面做了明細的闡述,在國家政策的扶持鼓勵下,網絡型物流企業充分體現了對傳統物流方式的再造,加快了物流信息化進程,這不僅是推進現代物流發展的重點,也將成為未來物流政策的著力點,如何對資源進行高效的整合,如何讓內部和外部的運行網絡有機聯接,是網絡型物流企業未來發展方向的關注點.

        5 網絡型物流企業新的發展方向

        5.1. 第四方物流的定義及特點

        關于第四方物流的定義,說法不一,目前存在以下的四種定義:

        定義之一[7]:“指集成商們利用分包商來控制與管理客戶公司的點到點式供應鏈運作”.

        定義之二[8]:“第四方物流是為了綜合供應鏈解決方案的整合和作業的組織者,它負責傳統的第三方物流之外的職責,即第四方物流負責傳統的第三方安排之外的功能整合”.

        定義之三[9]:“第四方物流是一個集中管理自身資源、能力和技術并提供互補服務的供應鏈綜合解決方案的供應者”.

        定義之四[10]:“一個調配和管理組織自身的及具有互補性的服務提供商的資源、能力與技術,來提供全面的供應鏈解決方案的供應鏈集成商”.這個定義是由安德森咨詢公司首先提出的.

        四者的共同之處有兩點:一是第四方物流提供商具有提供綜合供應鏈物流解決方案的能力;二是通過優化客戶所在的供應鏈為出發點來提供物流服務的.這是大多學者對第四方物流的共識.第四方物流正日益成為一種幫助企業實現持續運作成本降低和區別于傳統的外包業務的真正的資產轉移.

        因此,第四方物流具有以下特點[11]:

        1.集約化、信息化.第四方物流的經營集約化是指通過專業化和規?;\營使物流更快更省,降低客戶物流成本,提品的市場競爭力.這一特點己經成為第四方物流具有強大生命力的重要保障.

        2.綜合性.第四方物流提供一個綜合性供應鏈解決方案,以有效地適應需求方多樣化和復雜的需求,集中所有的資源為客戶完善地解決問題.綜合供應鏈解決方案包括供應鏈再造、功能轉化以及業務流程再造.

        3.高利潤、低成本.第四方物流是通過影響整個供應鏈來獲得價值,即其能夠為整條供應鏈的客戶帶來增加利潤、降低運營成本、降低工作成本和提高資產利用率等利益.

        4.規范化、標準化.物流管理的規范化和標準化,可以大大方便各個物流企業之間和各個物流功能主體之間的相互協調配合.對于第四方物流,由于交易多重性,物流管理的規范化和標準化就有著更加重要的意義.第四方物流的發展加速了整個物流行業標準化和規范化的進程.

        5.國際化.第四方物流是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下出現的,因此其自身國際化將是不可避免的.第四方物流的國際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物流市場國際化;服務需求國際化;物流支持系統國際化;供應鏈管理國際化;營造企業文化的國際化.

        5.2 網絡型物流企業新組織結構模式的提出

        根據以上對網絡型物流企業和第四方物流的分析,由總部擔任第四方物流的功能,系統企業作為第三方物流提供者,利用產權關系將網絡企業組織起來,利用現有網絡發揮總部職能優勢,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更具有優勢,如圖5-2所示.

        5.3 網絡型物流企業新模式的優勢

        網絡型物流企業新模式可以對企業的物流系統進行優化,將會擁有強大的購買力和貨物配載能力,提高整體物流服務的響應能力,可以對各節點企業所擁有的各種物流資源的整合與共享,有利于實現高效率低成本的目標,推動經濟的發展,充分滿足外部環境的要求.如圖5-3所示.

        網絡型物流企業通過這種新的組織結構模式,可以實現在既定的客戶服務水平下總成本最小或在既定成本下企業整體收益最大的能力,是企業效益和效率的集中反映,是影響該企業在市場中表現出來的物流服務能力與發展潛力的關鍵因素,使網絡企業內部和外部有機結合,充分體現競爭優勢,如圖5-4所示.

        6 網絡型物流企業發展新方向的意義

        (1)適應市場激烈的競爭.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外資物流企業逐步打入中國市場,他們憑借健全的服務網絡,高質量的服務效率吸引了廣大客戶,市場經濟終究是淘汰經濟,網絡型物流企業必須與時俱進,實現物流經營模式的升級,才能在競爭中獲得優勢.

        (2)企業形成合力,具有規模優勢.如圖6-1所示.

        (3)開發市場.每個結點企業都是利潤中心,可若每個結點企業都單兵作戰,一方面受限于企業自身的資源和能力,另一方面無法和其他企業及時有效的共享資源,聯接擴大市場,因此,由總部擔任第四方物流,可以及時獲得有利于客戶招標的信息,提升調動資源的能力,有利于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4)提升企業對外形象,建立標準化服務.由總部提供第四方物流,對打造企業品牌,提供標準化服務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更容易與大客戶建立長期戰略合作的關系,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

        7 網絡型物流企業新模式實現路徑

        (1)實行信息化管理.廣泛利用自動化設備收集和處理商流以及物流過程中產生的信息,經過篩選加工變成有效的信息,對其進行分析和挖掘,最大程度的指導企業活動.

        (2)完善網絡布局.

        (3)加大市場開發力度.主要選擇大型客戶作為營銷手段,擴大市場.

        (4)提升物流系統的協同能力.網絡型物流企業在專注自身發展的同時,也要與其他企業進行合作,有效利用社會上的資源,盡快地進入第四方物流的市場,積累物流服務的經驗,一些企業可以從長期利益出發形成戰略聯盟,一些企業也可以重組形成規模更大,影響更大的物流提供商,讓各個企業之間實現無差錯的信息溝通,資源共享,協同一致,充分發揮各自的能力,快速提升自己的能力,以便在競爭中獲得優勢.

        (5)注重信息網絡的建設.信息化技術滯后,被動性明顯是網絡型物流企業的一個共性,總部要對市場有敏捷的反應能力,正確的判斷能力,就離不開信息網絡的保證,推進信息化進程,注重信息網絡的建設,通過互聯網將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才能使網絡型物流企業有質的提高.

        (6)加大企業品牌建設的力度.知名的品牌是企業競爭力強大的標識,只有加大企業品牌的建設,才能與客戶保持長期的戰略合作關系.

        8 結語

        網絡型物流企業在近年來實現了不可小覷的發展,無論是從滿足客戶需求出發,還是從迎合市場競爭來考慮,或是從提升服務功能的需要,選擇第四方物流,讓總部和內部有機結合,是現代物流企業的發展方向,是網絡型物流企業盡快做大做強的明智選擇.

        參考文獻:

        〔1〕馬燕.網絡型物流企業績效評價體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7.

        〔2〕姜繼鋅,劉志學.網絡式第三方物流組織運作績效的評價[J].統計與決策,2007(4):132-133.

        〔3〕衣春光.網絡型物流企業集成化運作機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8.

        〔4〕李晴,劉宏偉.從流通的角度探討網絡型企業[J].物流技術,2011,30(10):141-142.

        〔5〕趙光中.核心能力與資源整合策劃[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3.

        〔6〕曹勇.淺談網絡型物流企業[J].上海物流,2013(1):26-27.

        〔7〕Bowersox D J, Closs D J, 林國龍,等.物流管理:供應鏈過程的一體化[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9.

        〔8〕王佳琳.4PL——供應鏈外包的新趨勢[J].商品儲運與養護,2001(01):19-21.

        〔9〕張新,田澎.第四方物流及對物流規劃功能的外包[J].工業工程與管理,2002(02):38-40.

        第8篇:網絡市場的定義范文

        【關鍵詞】流動性風險;混合密度網絡;VaR

        1.引言

        流動性是證券市場的一個重要性質,但因為市場流動性具有多重性,所以學術界至今還沒有辦法對市場流動性給出一個全面的定義,現有的每個定義都是為了強調市場的某個方面而給出的。

        流動性是證券市場除了波動性以外另外一個重要的特性。尤其是對于可交易的證券而言,流動性即買賣大量某種證券而不致其價格劇烈波動的一種價格平衡能力。當某種金融資產的買賣量暫時失衡時,就會出現不能按其公允價格買進(賣出)該種資產的情況,這就造成了流動性風險。流動性風險是可交易證券除了價格風險以外面臨的另一項重要的風險。流動性也同樣會影響市場價格的不確定性,和投資于價格風險大的股票能獲得較高的風險溢價一樣,流動性差的股票也會有較高的流動性風險溢價以吸引投資者。Timotheos Angelidis和Alexandros Benos研究表明,在新興的股票市場中,流動性風險占高價股總風險的3.4%,占低價股總風險的11%。由此可見,流動性風險是研究金融風險時必須考慮的一個重要部分。然而由于流動性形成機制受很多復雜因素的影響,所以對于流動性和流動性風險的研究比較分散,而且爭議較多,缺乏一致的理論框架體系。大部分的研究集中于市場微觀結構的研究領域,從流動性的含義和形成機理入手,對流動性的度量方法進行廣泛的研究,但是對于流動性風險的度量僅有很少的研究。

        流動性風險對于新興的中國股票市場而言,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如何把對流動性風險的度量納入到整個風險度量的框架中去,無論是對市場監管者還是投資者,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從目前來看,主要集中于如何將流動性風險納入到較為成熟的風險度量標準VaR的框架中,也就是利用VaR的方法度量流動性風險。

        目前VaR的估計主要是基于均值一方差分析框架的波動性分析方法(如GARCH模型族等),極值理論、歷史模擬以及分位數回歸方法等。但金融時間序列數據是條件分布具有尖峰胖尾特征的異方差序列,這些特征的存在使得很難用簡單的隨機過程進行描述。所以1982年Engle提出的ARCH模型以及其后(G)ARCH的擴展模型在文獻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GARCH模型族往往是對金融資產收益的歷史數據做各種假設,譬如,假定金融資產收益的擾動項均值為零,方差服從自回歸過程;假定條件期望是前期收益率的線性函數等,并且是基于歷史數據的殘差計算條件方差。但是,GARCH模型族基于的金融資產收益的條件方差和條件分布的形狀卻是變化的,GARCH對此無能為力。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文將運用混合密度網絡(Mixture Density Networks,簡稱MDN)估計VaR值。因為MDN不僅能夠處理條件均值和條件方差是時變的分布,而且最大優點即為能夠根據分布直接估計出條件密度,從而計算VaR,所以適合金融時間序列常有的異方差特征的要求。

        基于MDN的這一特性,在應用中主要將其應用于預測金融資產收益的方差和模擬收益的分布來進行風險管理,為豐富風險管理技術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和手段。

        本文結構安排如下:第1節簡要介紹混合密度網絡;第2節介紹流動性風險指標的定義;第3節給出實證分析結果;最后,結論在第4節給出。

        2.混合密度網絡

        3.流動性風險指標的定義

        3.1 流動性指標設計

        由于市場流動性具有多重性,所以到目前為止,流動性的衡量還沒有統一的指標。國外大部分文獻進行流動性分析的前提條件是市場存在做市商。由于中國資本市場,尤其是證券市場并不存在做市商制度,而且微觀市場結構理論研究表明,股票市場的交易制度將直接影響市場流動性及其風險,也將影響到研究中市場流動性及其指標的選擇。所以我們很難參照西方學者的研究來進行市場流動性及其風險的研究。

        我國滬深證券市場建立至今只有二十多年的時間,國內理論和實務界對金融市場微觀結構理論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在近幾年才開展了對證券市場流動性的相關研究工作,但大部份研究仍然停留在構造流動性風險度量指標、衡量市場流動性狀況和刻畫流動性模式等層面,只有少部分研究涉及流動性風險的度量。

        5.結論

        由于MDN不需要假定數據的分布,直接依據金融資產收益的歷史數據估計出條件密度函數值,用一個混合密度函數去任意逼近真實的密度函數,可較好地滿足尖峰胖尾的統計特征。進一步地利用MDN的輸出和數值模擬算法可以得到任意置信水平的VaR估計量,將其應用于風險管理是一種有益的嘗試。

        流動性是衡量市場微觀結構好壞和市場優劣表現的重要指標之一。市場需要流動性,但是并不是每個市場每個時刻都具有充分的流動性,因此投資者在市場上不可避免地會遭受流動性風險的威脅。所以投資者,尤其是大額交易者必須進行有效的流動性風險管理。

        本文通過構建流動性指標,并運用MDN估計上證A股指數、上證B股指數、深證A股指數、深證B股指數的流動性指標的分布,進而將其納入VaR框架中,研究流動性風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Bishop,C.M.Mixture density networks.Technical Report NCRG/94/004[R].Neural Com-puting Research Group,Aston University,Birmingham,February,1994.

        [2]宋逢明,譚慧.VaR模型中流動性風險的度量[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究,2004,6:114-123.

        [3]C.Schittenkopf,G.Dorffner & E.J.Dockner.Volatility Prediction with Mixture Density Network,in L.Niklasson,M.Boden & T.Ziemke,ICANN’98-Proceedings of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Netural Networks[C].Springer,Berlin,1998:929-934.

        [4]Kupiec P H.Techniques for Verifying the Accuracy of Risk Measurement Models[J].The Journal of Derivatives,1995(2):73-84.

        作者簡介:

        第9篇:網絡市場的定義范文

        云計算的出現為企業IT描繪了一個美好的未來,低成本、動態化、自動化與高效靈活的資源配給與管理,所有這些優點都將給企業IT帶來顛覆性的革命。在云計算日趨流行的今日,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云計算給應用平臺、數據共享、資源調度帶來的影響,由此在基礎設施的建設上對服務器與存儲進行了大幅度的更新和升級。但是在數據中心中發揮著輸送營養作用的通道:網絡的重要性一直被低估。

        然而在云計算時代,伴隨著服務器虛擬化的成熟與興起,網絡作為數據中心重要的資源之一,它與服務器和存儲在云數據中心中的地位同等重要。合理的網絡架構能夠保證足夠大的帶寬與面向未來的可擴展彈性。與此同時,IT用戶對高性能計算、數據挖掘、數據存儲需求的增長,讓云數據中心的規模變得越來越大。面對激增的云計算應用、服務器和存儲設備,數據中心的網絡建設需要做出適當的改變。

        從云計算的角度來看,杭州華三通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三)將網絡分為三種:云內網、云間網與云端網。云內網是指數據中心內部的網絡。云間網是指多個數據中心之間的網絡,云端網是從用戶側到整個云計算平臺之間連接的網絡。針對云內網、云間網和云端網需求,提供新一代數據中心解決方案,以實現數據中心基礎網絡架構的融合,物理及虛擬資源的統一接入,安全策略的統一部署和數據中心資源的統一管理。

        在2013年11月26日召開的以“新IT 易之道”為主題的華三用戶大會上,華三首席執行官吳敬傳更是多次強調,基于網絡的重要性,華三一直以來的夢想是成為“IP領域的領導者”。據Gartner全球企業網魔力四象限顯示,華三是近九年來唯一成長且進入領導者的廠商,在企業局域網、有線無線局域網、數據中心網絡等多個領域,華三均步入了領先者的行列。

        2006年華三和百度成立聯合實驗室,由此開始,華三研發團隊用全球領先的架構,搭建出來新一代數據中心以支持百度各項業務。與阿里的合作再次證明了華三在網絡上取得的成績,華三的網絡支持了雙十一成交量的飆升,這個全球最大的交易性平臺網絡暢通的實現體現了華三產品的高可靠性和高品質。

        華三在海外市場取得的成績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依托HP的營銷及服務能力,華三的產品在可口可樂、夢工廠、迪卡儂、美國西爾斯百貨、沃爾瑪、美國UL實驗室等眾多海外高端客戶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同時,華三/HP全球以太網交換機以及企業級路由器的市場已分別達到18%和6%,成為全球市場最頂尖的兩家廠商之一。

        云網融合落地企業互聯網化

        互聯網對各行各業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它使得世界步入互聯網化時代?;ヂ摼W化是企業面臨的諸多挑戰中比較重要的一個挑戰。針對當前網絡技術發展的整體趨勢,在以往的理念與方案基礎上,華三進一步提出了“云網融合”的全新理念,旨在將云計算與網絡緊密相連,實現最好的融合,迎接未來互聯網技術的變革。該理念的提出讓華三的“理論高度”再次邁上一個新臺階。

        隨著信息化的不斷深入,網絡技術演進到數據中心、云計算和SDN,網絡服務模式也由面向連接轉為面向應用網絡技術的發展趨勢正向基于互聯網、面向應用的新一代融合大IT的時代邁步,客戶需要的不是設備和技術,而是應用價值及應用的整合交付,華三云網融合理念深刻體現了這一點。

        基于云網融合的理念,華三以VAN虛擬應用網絡解決方案和H3Cloud云計算解決方案為主,從技術和管理層面,構建滿足未來3-5年業務發展規劃和業務平滑升級發展的新IT架構,以保證用戶業務的順利開展。

        VAN虛擬應用網絡作為新的網絡技術體系,對新一代互聯網的三大領域(數據中心、廣域網、園區網)賦予了新的活力,將為未來企業網絡用戶帶來更高的網絡價值和應用。而VAN虛擬應用網絡的提出,并不是一蹴而就,是華三憑借多年的技術積累和經驗以及對行業的深入認識。例如,在VAN虛擬應用網絡中最重要的虛擬化技術中,華三具有業界唯一全虛擬化網絡解決方案,從早期的設備虛擬化、通道虛擬化,到架構虛擬化,華三的虛擬化技術在數據中心、園區網、廣域網中都有完整的技術解決方案和先進的技術支持。在VAN虛擬應用網絡中,華三對N:1虛擬化、1:N虛擬化、N:1:M虛擬化等技術進行了整合運用,能夠滿足用戶多種網絡技術需求。

        在自動化技術和SDN技術中,華三擺脫網絡技術以被動方式進行演進的形式,跳出網絡設備本身不斷革新的老圈子,使網絡設備有了自定義功能,讓網絡與計算機之間的功能從以往的對接變為交互。華三 SDN當前提供三大方案集:基于Controller/Agent的SDN全套網絡交付、基于Open API的網絡平臺開放接口、基于OAA的自定義網絡平臺。在這三大方案集成基礎上,構建一個標準化深度開放、用戶應用可融合的NPaaS(Network Platform as a Service)網絡平臺即服務的SDN體系,既具備華三已有的優勢網絡技術方案,又能在各種層次融合與擴展用戶自制化網絡應用。

        新IT釋放技術能量

        互聯網作為一個新興的產業,剛興起就迅速擴張并開始影響到社會的各行各業,不知不覺中互聯網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發展的一個新階段,包括傳統的零售、金融、政府管理、公共事業、醫療、媒體等幾乎所有的行業都開始實現互聯網化?;ヂ摼W化的推動使傳統IT變成新IT,新IT與傳統業務相融合構成了新的行業競爭力。

        吳敬傳表示,今天的IT將是傳統IT和新IT并存的階段。新IT將被抽象為三層:標準化的底層、抽象化的中間層,以及個性化的應用層。在這種三層架構中,中間層的作用格外重要,它要實現虛擬化、全面的實化,實現軟件定義,實現資源的動態自動化編排等。這個重要的中間層包裹著標準化的底層就是未來新IT的基礎架構。

        華三認識到這一變革,發揮自己已有優勢,力爭在未來成為IT基礎架構領導者,幫助用戶不斷地提升自身競爭力,更加從容地應對IT時代的變革。在新IT時代,用戶的需求朝著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国产在人线午夜播放 | 色吊丝中文字幕资源在线 | 一本之道久久免费 | 中文娱乐久久综合网 | 亚洲国产欧美不卡在线观看 | 久久91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奶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