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傳統教育與遠程教育的區別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隨著計算機和網絡的發展以及部分人群的學習需要,遠程教育應運而生,這種學習模式使學生能夠擺脫地域的限制接受形式多樣的教育培訓。然而隨著遠程教育的推廣,其中的一些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其中最顯著的就是學生學習效率不高。而學生的學習效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所以應當采取各項有效措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一、遠程教學中學生學習現狀
首先,據權威調查結果主導高校學生參與遠程教育學習的是學習的外在動機,學生對學習本身缺乏興趣,主動學習的熱情很難調動。據權威調查,想換個工作、對專業感興趣、想獲得文憑、當前工作需要、提供一般能力等是學生參與遠程學習的主要動機。可見實用性是高校學生進行遠程學習的動機特點,為了實現完善自我和提升個人知識能力素質的目的。可見學習外部動機強于學習的內部動機是遠程教育區別于傳統教育的重要特點。其次,很多參與遠程教育的高校學生的元認知水平不高,在學習過程中缺乏信心。再次,參與遠程教育的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通常存在一定問題。正確使用學習策略的意識和能力還沒有被大多數遠程教育學生掌握,進而使得學習效率低下。最后,部分參與遠程教育的高校學生的學習技能水平不高。遠程教育學習中需要學生有效掌握通過網絡的交流能力、綜合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信息能力、獲取信息能力,然而實踐中一些學生在使用計算機和網絡方面的能力不過關,進而影響了學習[1]。
二、在遠程教育環境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對策
1.培養學生自我激發學習動機的能力
當前教育中考風考紀存在較多問題,學生的學習動機受到唯“考試”論、唯“分數”論不良影響。同時遠程教育學生的學習需要不同于傳統院校學生,他們更易受到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蝕。因此,應當對遠程教育學習者的學習態度進行矯正,并促進其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同時在遠程教育中應當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讓學生變被動的接受者為主動的學習者。此外還應當對教學途徑、激勵機制進行創新,進而實現學生強烈求知欲的養成。最終學生通過對學習目標的主動制定和完成,感受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
2.對學生的自我識別能力進行有效培養
幫助學生對自己進行準確定位是培養學習者自我識別能力的基礎。因此,可讓學生參與一些測試進而對自己的知識掌握程度進行判斷;同時還可對學生做一些心理測試,使得學生能夠明確自身的情感特征、學習風格、智力水平。學生只有了解自己的水平、能力、特點才能夠在遠程學習中采取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和方法。此外學生還能夠據此對各種渠道的信息進行辨別和選擇,進而實現對各種學習資料的靈活運用。
3.強化學生的自我培養能力
學生的自我培養能力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踐中要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提升,不僅要求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還要實現對學習方法的科學利用。學生應當主動培養自身的自律能力和思維能力,在此基礎上對自己的學習方式和方法進行創新,進而實現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學習效率的提升。同時在遠程教育中教師對學生的監督效果相對有限,學生還應當學會對自己的情感進行科學控制,進而保證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遠程教育學習中。
4.培養學生的自我監控能力
師生分離是遠程教育和傳統學習模式的本質區別,傳統教育模式中教師能夠對學生進行有效地監督管理,而在遠程教育學習中學生需要對自己進行監控,進而為學習效果提供保證。所以應當保證學生自我監控能力的提升,通過學生對自身的規范使其能夠完成各項學習要求。同時通過自我監控,學生能夠對自身進行科學及時的評價,進而根據自身情況和學習內容特點對學習模式進行調整和完善。
5.培養學生的協作學習能力
相對于遠程教育中學生監控能力,培養學生協作學習能力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在遠程教育學習中,學生的情感因素應當受到足夠的關注,并予以學生協作學習能力培養充分的重視,進而實現學生和教師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通過各種有效的溝通,遠程教育學生能夠感受集體的溫暖,增加歸屬感。同時對于遠程教育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學生也可以通過和學生、教師的交流獲得有效解決。此外,學生之間還可以對相關學習內容展開探討,集合所有人的智慧,實現對內容的深刻理解[2]。
6.滿足學生個性發展需求
不同國籍、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年齡的人都可以參與遠程教育的學習,區別于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學生狀況,遠程教育學生具有較大的差異。所以,開展遠程教育的過程中應當予以學生的學習風格和學習習慣充分的尊重,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進行針對性的幫助,進而實現因材施教、個性化發展的教育目標。所以,遠程教育結構應當對教育支持服務體系進行改革和完善,進而滿足學生們多樣的自主學習要求。
7.對教學活動的評價進行強化
遠程教育中的教學活動評價能夠有效激勵學生,所以教職人員應當科學準確的評價學生。實踐中遠程教育學生具有差異大的特點,應當利用多元化的評價機制,教職人員應當在評級機制中納入各種相關因素,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學生、評價學生。此外教職人員應當根據學生的評價結果對學生的情況進行科學分析,并重點對學生的態度和情況進行了解,針對學生學習中的態度、情感、知識等問題提出相應解決策略,科學引導學生進行遠程教育學習。
關鍵詞:遠程教育;教材;教師;學生;適應
中圖分類號:G43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2-0845(2006)10-0074-02
隨著信息科技的日新月異,世界政治、經濟乃至整個社會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教育領域,傳統課堂教學已不再是教育唯一的模式,而遠程教育因其開放化、個性化的特點而受到人們越來越普遍的歡迎。如何使學生更好地適應這一新型的教育模式,是本文探討的主旨。
一、遠程教育與傳統教育的區別
遠程教育是指教師與學生之間處于時空上的“準永久分離狀態”、主辦學校通過向學生提供個別化學習教材來完成教學的一種新興的教育模式。它起源于19世紀中葉的函授教育,至20世紀六七十年代,隨著廣播、電視、錄音、錄像技術的發展和普及,郵政和廣播電視成為遠程教育的兩種主要方式,并形成一定規模。進入90年代,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等現代化信息技術取得飛速發展,現代教育技術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更加完善,遠程教育步入優化教學資源和教學過程、建立虛擬教學環境、實現交互學習的新階段。與傳統教育相比,遠程教育意味著教育對象、教育內容、教育形式、教育資源等方面的開放。
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遠程教育與千百年延續下來的傳統教育最大的區別是學習方式的改變和師生所處位置的轉換。
首先是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傳統教育一般是課堂教學,時間相對固定,教師在教學中占主導位置。在遠程教育中,教師的講授時間大大縮短,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而學生完成這一任務時,教師一般不直接參與,只是通過文字資料、音響材料、電話甚至網絡向學生提供學習支持。學生也可以以小組形式協作學習,進行多種形式的研討和交流,并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自我督促和自我檢查。由于教師參與程度比較低,學生在自學過程中會碰到或多或少的困難,只有克服困難,才能實現學習目標。遠程教育打破時空界限,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一定的自由度,使學生能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和決定自己的學習環境、學習節奏,進行自主學習。
其次是在教學活動中師生所處的位置不同。傳統教育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處于被教育、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教師根據自身對理論知識的實踐、研究,把自己的理解和掌握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處于主導地位,學生處于被支配的位置,教師的觀點直接影響學生,這就對學生的學習造成一定局限。遠程教育則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學生是一種半獨立的學習狀態,處于主動地位。在一般情況下,學生具有相當大的學習自由度,他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支配時間,自主把握難點、重點,摸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形成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教師通常不直接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僅為學生提供支持性的教學服務。由此可見,從傳統教育到遠程教育,師生之間的核心地位發生了質的變化,教師從主導者轉變為輔助者,而學生則從被支配的位置轉換到核心位置。
二、學生要適應遠程教育
首先,要編寫好遠程教育的教材。教材的改革是使學生適應新型的自主學習模式的基礎。教材應擯棄以往單純抽象的理論介紹和晦澀的語言羅列,盡量做到直觀、生動、深入淺出,并加強知識縱向和橫向的聯系。因為學生在遠程教育中主要處于自我摸索的學習狀態,直觀、生動,并且貼近生活的教材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消化和掌握知識。而傳統理論性較強的教材,無疑將增加學生學習的難度。比如,國外一些公開大學的教材,非常注重實例分析,通過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普通事例的列舉和分析,提高學生的理解課本以及相關理論的效率。而在每一頁內容的旁邊附備注欄,對如何學習該頁上面的內容加以說明;或看錄像、影碟、聽錄音,或查看輔導資料,有的地方甚至注明與它相關的理論和實例所在的具體的頁碼。教材編排得具體、細致,由此可見。采用這樣的教材,既能使學生單一的課本學習形式多樣化,又能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并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綜合理解和運用。同時,在教材中每個章節或單元備有自我測試系統,以便學生及時檢測學習情況,做出調整。另一方面,自測系統在某種意義上對學生是一種激勵機制,能進一步促進學習。因此,一套適合遠程教育的教材,是使學生適應遠程教育的首要條件。
其次,教師要把握好自己在遠程教育中的角色轉換,全面提高綜合素質。在遠程教育中,教師的知識結構的不斷完善,對于讓學生適應新的學習模式有著重要的意義。教師不僅在觀念上要明確意識到自身在教學中的角色轉換,同時還要加強知識結構的建設。在遠程教育中,教師大大減少面授時間,不再直接控制學生學習的方向、節奏,從原來教學關系中的主導位置轉為輔導位置。教師本身要適應這樣的角色轉換,并且理解由此帶來的工作重點的轉移,那就是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服務。而這些服務恰恰是教師原來所不熟悉或不擅長的。因此需要不斷優化自身的知識結構。教師除了不斷提升傳統業務能力以外,還必須學習并熟練運用遠程教育本身所必具的多媒體技術,更新自己的知識,才能適應遠程教育的需要。
最后,學生心理思維的成熟和知識積累,是學生能否適應遠程教育的根本所在。在接受遠程教育時,學生必須清晰地認識到這是一種主動的學習方式,它有別于傳統的被動學習。學生在多年的學習過程中,大多數人形成了被動的學習習慣,即老師教什么,他們就學什么。這種學習形式拘泥于死記硬背、不求甚解,更談不上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了。而自主學習的過程,學生必須不斷激發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主宰自己的學習。因此,學生要在思想上明確意識到這一變化,并逐步掌握如何控制好學習節奏的方法。自主學習具有前瞻和獨立的特征。傳統教學是先教后學,學生的學習只是在很大程度上對教師的教學內容進行簡單復制,前瞻的學習則是學生對知識進行自我建構的過程,即學生運用頭腦中已有的知識,同化和順應新知識的活動。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Jean Piaget)認為,新知識只有通過學生頭腦里原有的認知結構進行加工改造,才能被真正認識和掌握。前瞻性的學習是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加工的認識過程。學生在形成前瞻性學習的觀念之后,其自學能力的高低將直接影響自主學習的效率和效果。
學生是否形成前瞻的學習觀念、具備獨立學習的能力將影響他們能否適應遠程教育的需要。
三、對學生適應遠程教育的幾點建議
在觀念上,學生應培養終身學習的觀念,全面掌握知識,并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需要,選擇適當的課程。
首先,學生要形成終身學習的觀念,明確學習目的。古人云:“學無止境。”今人亦云:“活到老,學到老。”法國著名的成人教育學家保羅?朗格讓(Lenerand.P)曾指出:“終身教育不僅是傳統教育的簡單延續。從生存的重要意義出發,終身教育包括大量新型的適應個體存在所必需的新的方式。”在市場經濟機制下,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優勝劣汰是社會競爭的必然結果。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和社會計算機化、網絡化,勞動者知識老化已成為越來越突出的問題,僅僅依靠在學校期間學習的知識已不能滿足實際生活和工作的需要。為了適應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的需要,學生要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形成終身受教育的觀念。
其次,學生除了明確目的之外,還要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學生應追求掌握知識,重視知識的吸收,避免應試學習。過去,有一些學生只是為了拿文憑,態度不端正,缺乏學習熱情,馬虎應付,但求通過考試。如果抱著這樣的想法,學生難以適應遠程教育。遠程教育的學習模式要求學生能自覺自主地學習。因此,學生除了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外,還要有端正的學習態度,力求真正理解知識、掌握知識。
此外,學生還應結合自己的知識的實際情況選擇課程。由于在遠程教育中,學生主要以自主學習為主,教師只是提供輔助支持,因此,一般情況下,學生應選讀與自己知識結構相關的課程,避免憑一時的喜好或盲目跟隨市場導向,選擇一些與自己知識結構關系不大或完全無關的課程。如某成人高校學習計算機專業遠程教育課程的學生中,有不少是文科畢業生,其中相當一部分人因社會上正掀起計算機熱而報考了計算機專業。結果是一個學期還沒有結束,即有近40%的學生要求退學,其原因多是他們沒有該專業基礎,無法繼續學習。毫無基礎地進行自主學習無疑給很多學習者帶來許多困難。因此,學生應充分了解遠程教育的學習模式,以及充分估計這種模式中潛在的困難,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專業。
在學習方法上,學生應制定具體的學習目標和詳細的學習計劃,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建立知識架構,培養推理、歸納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首先,學生要制定具體的學習目標和詳細的學習計劃。為了適應學生學習的內在需求,更好地激發其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學生可以制定個人學習目標,目標應具體,并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檢測性。在此基礎上,制定階段學習計劃,并嚴格按計劃進行學習。
其次,學生應學習如何建立知識架構。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通過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總結課程的基本架構,然后引領學生從宏觀的角度俯視整體結構。因此,學生在學習一門課程之前,已經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課程的結構有了大致的了解。而在遠程教育中,學生大部分時間處于自主學習的狀態,在缺少引路人的情況下,很可能一下子不知從何入手。所以,學生在開始學習一門課程之前,最好先看目錄,了解綱要和章節構成,為以后的學習作入門準備。
再次,學生要培養推理、歸納的能力。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經常使用演繹法,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而在遠程教育中,學生的歸納能力則顯得尤其重要。學生如何系統地把自學的內容總結歸納,是學生自學能力強弱的體現,它直接影響學習的效率和質量。如何才能從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確實是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需要不斷摸索的重要課題。
最后,學生要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自己的學習內容,并以教師的指導為基礎,先易后難,刻苦鉆研,正確對待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同時,還要學會利用教學資源、設備、圖書館等條件進行自學,學會利用計算機、電話等手段與教師溝通和進行咨詢,以自己的知識、經驗為基礎,掌握新的知識和新的技能。
四、結語
要使一向習慣于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育模式的學生適應于近年來出現的新興的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遠程教育模式,編寫一部適合于遠程教育的教材、教師把握好自己在教學中角色的轉換、全面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無疑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學生本身思維的成熟和知識積累才是根本所在。學生要適應遠程教育,必須更新觀念,形成終身學習的觀念,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結合自己的知識實際選擇好課程,以及改進學習方法。
參考文獻:
[1]保羅?朗格讓終身教育論[M]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
[2]黎清林電大多媒體教學過程優化結構的探討[J].智力開發1990(6).
論文關鍵詞:終身教育;遠程教育;學習資源
人類近百年來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同時教育的理論與實踐也發生了重大變革。1965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持召開的促進國際會議期間,法國的保羅,朗格朗(Parl Lengrand)正式提出“終身教育”的理念,它對國際教育的變革產生了重要影響。
傳統教育的有限資源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及人們學習和接受教育的多方面需要。人們不斷追求物質與精神高層次的需求,就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接受教育。終身教育應包括所有人發展的各個階段及各個方面的教育活動,是一切時間、一切地點、一切場合和一切方面所接受的教育,應該貫穿于人的一生。終身教育最大的特點是突破了傳統教育的框架,把教育看成是個人一生中連續不斷的學習過程,是國家各級各類教育的有機聯系整體。
在我國,國務院于1999年1月批轉的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提出,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終身學習體系,終身教育作為一項規定和任務,已分別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和《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并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作為一項行動目標提出來,全面實施終身教育,要求有一個一體化的系統。
目前,我國的遠程教育主要開展的是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發展范圍從學校延伸到社區,涉及的內容從學歷文憑到職業技能培訓,培養了大量的各級各類人才,承擔著提高勞動者素質的教育;而信息技術手段的發展及應用又為遠程教育提供了條件,因此發展遠程教育,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形成一個學習化社會,要對遠程教育有個正確的目標定位。
一、確立遠程教育的社會功能定位是實現終身教育的根本途徑
教育規模的發展受經濟發展的制約,知識和技術進行不斷的更新,使得學校教育無法滿足這一要求,終身教育就成為傳統教育銜接的新起點,即從高校培養“精英教育”轉向為全民教育。終身教育強調的是學習的普遍性,在社會的生存與發展中,社會成員的一切活動與學習過程息息相關。學習者內在的生存與發展意識與社會的發展需求,都將促進學習者接受再教育。
“什么樣的人會選擇接受遠程教育?”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歸納的結果是:沒有考上大學的人;需提升自身現有水平的社會在職人員;需第二類專業知識的普通高校在校大學生等,因此遠程教育要最大限度地適應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正如美國著名遠程教育專家嘉格倫在《網絡教育——21世紀的教育革命》一書中所指出的:“遠程教育的基礎理念,是給人們提供他們所需要的教育,而不是向教育提供人。”
遠程教育的本質特性應與社會需求相適應,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應區別于傳統教育的理論與實踐,不是以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規格開設專業和課程,而應以社會所需在職崗位確定課程體系。遠程教育的功能定位在于隨時滿足學習者的學習需求及學習的支持服務,不論學習者的學習道路是否存在迂回性,遠程教育都應承擔社會教育的功能,為學習者提供可以延續在人生的各個階段的學習,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時間、地點和方法,進行連續的學習活動,以完成對前一級教育基礎教育的延續。
遠程教育多年來一直承擔多元的社會功能,這已成為發展高等教育和繼續教育的重要形式,是高等教育的組成部分,目前普通全日制大學基本設有網絡教育學院;同時中央廣播電視大學開展了遠程教育,實施雙重教學模式——遠程教育與傳統教育混合模式,遠程教育的結構不斷優化,體系不斷完善,這使參加遠程教育的學習者人數近幾年來呈急速上升趨勢。遠程教育開發了許多優質資源建設與共享模式和機制,并且已建設了一大批網絡教育課程和數字化學習資源,以服務全民學習,是實現終身教育的根本途徑。
二、建立遠程教育管理型教師隊伍是實現終身教育的必要保障
傳統教育的教學過程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雙邊互動過程,但是遠程教育的教學活動不會受到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教學活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教師輔導下的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為主,使遠程教育突出了開放性的特征,現代遠程教育的教學模式,應當是教師指導服務與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機結合。這樣對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師如何掌握學習者的學習情況,如何幫助學習者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就相應出現了管理型的教師隊伍。
管理型教師的角色是管理者、輔導員和授課教師的結合體。他們既負責教學計劃的制訂、課程設置的審核、課業成績的最終評定等管理型事務,也為學習者提供學習方面的支持服務,同時承擔系統的知識傳授的教學任務。遠程教育教師的職責是以專業管理來劃分,管理型教師需具備掌握多媒體使用技術,運用適合遠程教育的教學模式;專業責任教師要審核教學計劃,學進度;教學內容、教學方式都由管理型教師決定,教師在學習過程中起著導學、助學的作用,以及對教學過程教學質量與學習質量的監控。管理型教師除具備自身的知識水平外,還應具備教育與管理的雙重理論基礎知識。同時為保證遠程教育的教學水平和質量,首先對管理型教師要進行崗前的培訓,其內容應包括:學習使用遠程教學平臺,基本計算機操作技能,網絡學習環境的了解等;其次,管理型教師自身應具備掌握在線教學的方法,了解遠程教學的過程。
三、學習行為的發生是遠程教育的質量保障
經濟的發展與產業結構調整的頻繁,導致知識的半衰期縮短,迫使社會成員為轉崗、再就業進一步接受再教育,終身學習將成為個人生存的方式。多數接受遠程教育的學習者不論出于何種目的:獲取文憑的動機、自我發展、謀求職業或升職等,都會主動參與學習活動,表現為學習的自覺性與主動性。遠程教育的學習者不僅要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熟悉網絡環境、選擇學習資源,還應具備一定的分析、判斷能力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與他人、社會的交往能力促進學習者運用自身的社會經驗來適應學習環境。
基于網絡技術的遠程教育活動使“教”與“學”產生分離,師生的分離使教師教學主要以輔導為主,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安排學習時間、學習內容及學習進度,具有很多的靈活性,這對學習者的學習能力及自律性提出很高的要求。
學習者的學習行為的發生是學習者運用遠程教育資源、逐步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的程序和步驟,它是學習者經驗改變和能力提高的核心因素和關鍵因素,學習行為發生的本質是學習者和學習資源之間的有效交往和溝通,學習是因經驗的獲得引起的行為變化過程,學習行為發生的過程是人類經驗的自覺提升和自我發展的過程。在遠程教育中,靜態的文本閱讀、延時應答都是基于遠程教育的規律和特點形成的有效交往。學習者學習行為的發生是通過學習者獨立的學習及與他人的交互活動來完成遠程教育的全部課程,即學習者為了順利完成學習任務,通過與他人的交流、討論,分享各自思想與觀點,在有意義的學習過程中,建構自身的知識體系,達到學習目標。
學習者學習行為的發生需要行之有效的措施與手段來保證教學的管理與質量的監控,現代網絡技術可以實施對學習者實時與非實時的學習過程的監控,遠程教育對學習過程的管理在教學模式、教學設計、資源建設等方面都有著符合自身特色的管理方式。為保證遠程教育的有效性,有必要成立遠程教育咨詢督導機構,負責研究、指導、協調遠程教育出現的各種問題,同時負責研究制定遠程教育質量評估體系并督促實施,沒有一套完善的質量監控和評估體系,遠程教育是無法保證其教學質量的。
四、規范遠程教育的資源建設有利于遠程教育的高效發展
遠程教育系統主要分為三大部分:硬件系統、軟件系統和教學資源,它為學習者提供了豐富的信息,實現了各種教育資源的優化和共享,打破了資源的地域和屬性特征,滿足了學習者自主選擇信息的需要,使更多的人同時獲得更高水平的教育,提高了教育資源使用效率。
遠程教育應用新技術承擔教育教學的傳播功能,遠程教育的資源建設不僅要以多媒體課件、網絡課程、視頻多種形式呈現,而且在教學設計中也要體現教育思想、學習方法,在師生分離的情景下,實現間接的人機交互,引發、誘導、激勵學習者網上在線學習。多媒體信息技術所創造的虛擬學習環境需要教育資源和有效的教育管理組織才得以呈現,表現為虛擬性與現實性統一的遠程教育在空間上提供了更大的學習條件,滿足了學習者多樣變化的學習需要。雖然遠程教育的資源較為豐富,信息量也日益增多,但是對繁多的管理信息系統,規范遠程教育的資源建設是當前需要理清的首要問題。
資源管理建設系統應包括資源的標準、資源的展示、資源的評價、資源的共享等,也包括整個遠程教育基礎數據庫的建設。規范化的資源建設系統更有利于遠程教育的發展。
我國各大高校及中央電大的遠程教育都自行建立遠程教育系統,相互之間雖然可以進行鏈接,但是資源獨立分散,且在一定程度上,重復的資源建設也造成一定的浪費;多媒體技術如文本、圖片、動畫、視頻、音頻等都是學習資源的表現手段,形式繁多,沒有一個統一的瀏覽方式,造成學習者無法根據自身的情況對資源進行定位、檢索、選擇。搭建遠程教育的學習平臺要從學習者的角度思考問題,構建基于Internet的各種遠程教育開發體系、管理系統及教學系統。使用標準的遠程調用接口,任何資源如文本、課件、網絡課程等都可以直接到Internet上。對接收遠程教育的學習者來說,只需要輸入注冊的學習者的身份條件,就可以登錄、瀏覽Intemet所提供的所有資源。管理系統能主動記錄學習者學習進度,瀏覽課程內容,在線學習的時間;教學系統是遠程教育技術水平的體現,為學習者提供課程指導,組織網上學習、討論、答疑,符合遠程教育的質量保障體系的建立,尤其是對互動性的要求越來越高。一方面,要滿足學習者對教學的內容關注;另一方面,要為學習者的要求提供更好的教學服務。遠程教育資源建設的規范化及標準化可以成為今后的參照指標及技術框架,遠程技術的標準化可以整合管理系統、學習系統、教學工具,標準化的遠程教育可以避免盲目的、重復的資源建設,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投人。
1現代遠程教育的概念
現代遠程教育是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新型遠程教學形式,它以計算機通信技術和網絡技術為依托,采用遠程實時多點雙向交互多媒體現代化教學手段,實現跨越時間和空間的教育傳遞過程[1]。現代遠程教育屬于遠程教育形式的一種,是教育事業發展中區別于傳統教學的一種創新性、革命性的教育模式,其最具有象征性的特征表現為教師和學生在空間和地理上永久性分離,通過網絡技術實現自主學習。“遠程教育”這一概念從提出到發展已經歷三代:第一代是函授教育;第二代是廣播電視教育;第三代為計算機及計算機網絡,基本特征是利用計算機網絡和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活動,被稱為“現代遠程教育”。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接觸最多的如BBS、聊天室、E- mail 進行討論和交流的方式都屬于現代遠程教育的應用領域。
2現代遠程教育的特點
2.1開放性
指對教育對象、資源、教育方式、教育場合、教育時間的開放。任何年齡階段的學習者都可參與其中,沖破了傳統教育對學習者年齡、戶籍、經費等因素的限制,滿足了社會大眾對知識技能的需求,弱化了傳統教育形式的概念,為學習者的學習提供了更為有利、自主的學習平臺,真正實現了資源公平化和教育公平化。
2.2多樣性
現代遠程教育的多樣性體現在學習者類型特征上,在傳統教學活動中,學習者特征體現在個性與共性方面,即相同學習階段的學習者,在年齡、性格、心理、認知能力等多方面都有著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在通過遠程教育學習的學習者中,年齡層次不齊,認知能力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學習者種類的多樣性,是現代遠程教育順利實施和開展面臨的比較嚴峻的挑戰。
2.3教學形式由以教為主變為以學為主
在中國幾千年的教與學中,以教為主的教育形式在人們的思想觀念中有著根深蒂固的影響。信息技術的普及,并被逐漸的引入教學領域,使教育形式注入了新的活力,由原來的“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的形式轉變,更加凸顯了個性化的教學模式。現代遠程教育是“以學為主”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教育形式,依靠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和自主性完成整個教學活動,最大程度的發揮了學習者自主學習的能動性。
2.4知識共享
信息技術教育包括的內容有:信息知識、信息觀念、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方面的內容[2],現代遠程教育是基于信息技術的教育。傳統教育中,教材是學習者最直接的學習資料,在學習內容的選擇上,總處于被動地位,即教材怎樣選,學生怎樣學。而在現代遠程教育中,學習者可通過網絡獲取有用的學習資源,如觀看一些名師專家的講座,或是學習網絡教程等,在學習內容的選擇上有很大的自主性。其次,各大高校在校園網站上都會開發精品課程,教師或學生都可通過網絡實現知識和資源共享。
3現代遠程教育在教學中的作用
3.1現代遠程教育有利于個性化學習
以學生為中心的個性化教與學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現代遠程教育的形式符合學習者自主學習的條件,在時間、地點、空間和內容選擇上給學習者提供了很大的自主性,學習者完全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和對知識的認知能力進行意義構建,極大地培養了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
3.2現代遠程教育有利于終身學習意識的構建
知識的快速更新,給社會中各個領域的人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建立一種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觀念。學校教育只是一個人學習中的一個階段,在進入工作崗位后,在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上需要不斷地擴充新的知識,才會適應信息時代社會的飛速發展。現代遠程教育為各類學習者的終身學習提供了學習的機會,是適應不同學習需要層次的一種新的教育模式。
3.3現代遠程教育對傳統教學具有輔助作用
新時代下的今天,現代遠程教育模式是在傳統教學基礎上適應時代的發展應運而生的,雖然現代遠程教育模式有諸多優于傳統教育模式的特點,但從系統方法論的角度來看,兩者之間并不是取代的關系,而是相互影響、結合,在教學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且現代遠程教育對傳統教學具有輔助作用。
3.4現代遠程教育有助于教師專業化發展
遠程教育以課程資源的形式呈現給學習者,知識的傳播者仍然是教師,對于學習者來說,課程資源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習者知識構建的效果,所以,這就對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研究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和傳統教學不同,遠程教育的學習者特征更加復雜,新形勢下的教育教學對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是每個教師自發的進行自我提高的過程。鼓勵教師開發遠程教育課程,對教師的內在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提高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4運用現代遠程教育輔助學習,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4.1課程高質量的保證
在遠程學習中,學習過程和自身情況充滿了很多的未知因素,課程資料是學習者通過遠程的方式學習和情感交流的唯一依據,課程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習者學習的情緒和效果。如在學習網上教程時,由于視頻的不清晰或者其他原因,會降低學習者的學習興趣。所以,在上傳于征集遠程課程資料時,一定要經過嚴格的篩選,盡量給學習者提供高質量的課程,使遠程教育成為可能。
4.2教師難以適應現代信息技術
在遠程教育教學中,對教師的綜合素質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掌握大量軟件技能以及相關理論知識。由于遠程教育對象復雜,決定了教師教學的特殊性。在我國的教師培訓中,注重的是教師的專業知識能力的培養,對其他專業特別是信息技術只是簡單的應用層次要求這就必然影響遠程教育質量的提高。所以,提高遠程教師素質,是現代遠程教育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
4.3正確看待現代遠程教育
我國現代遠程教育還處于發展階段,內容、設施和評價機制等都還不成熟,有待進一步的發展和完善。但現代遠程教育給社會所有學習者帶來的知識信息化是不容忽視的,學習者在通過遠程教育進行學習時,一定要有正確的認識,在充分了解的基礎上選擇遠程學習,優化教與學的過程效果。
網絡教育是我國網絡技術發展的成果,是將現代的網絡技術應用于教育的一種新型教育方式。網絡教育的招生沒有學歷和年齡的限制,因此能夠為更多想獲得學歷提升的人以進修的機會。截止到今年,我國共成立了68所網絡遠程試點高校,例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吉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考生可以通過“高校網絡教育陽光招生平臺”,“中國現代遠程與繼續教育網”等教育部承認的網站查詢各高校招生簡章,從而制定自己的報考計劃。在這些專業和正規的網站上,有意向的考生可以查找關于:入學條件、學習形式、修業年限、學歷證書、注冊信息、收費標準等政策。我國的網絡教育包括:幼兒網絡教育、中小學網絡教育、高等網絡教育、企業E—learning等內容。我國的網絡教育采取各高校自主招生、自主命題的形式,高校根據自己的招生計劃和培養計劃制定招生簡章,并且在高校的網站和網絡教育網站上進行公布。我國的網絡教育以水平考試為基準,主要考察考生的基礎知識,因此考生只要符合了相關的入學標準,滿足了基本的學習條件,取得入學的資格并不難,很多高校采取的是“寬進嚴出”的策略。
二、網絡教育的研究現狀
隨著網絡教育成為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一個環節,我國學者對網絡教育和傳統教育都展開了深入細致的分析與研究,我國的學者主要從兩個角度對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進行研究,一是側重對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的差異性進行分析。二是對關注二者的整合、互補。在差異性分析方面,田溪、鄧凡(2009)的《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的比較研究》一文通過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在教育對象、教育方式、教育觀點上的比較,得出了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的不同特點,以及這兩種教育方式的不足之處,他們認為網絡教育是不能完全取代傳統教育形式的,二者是共存并且相互促進的關系。龐天祥(2007)《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是對立還是統一》運用了教育學的基本思想,從實施方式的角度對二者的差異進行了討論,并認為二者之間存在的是互補性,二者在各自的方向上逐步靠近并且統一。朱書強、劉明祥(2001)的《共存與互補: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中指出:網絡教育為人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學習和教學的方式,網絡教育以其優越性,對傳統教育產生著巨大的沖擊,他們對網絡教育將使學校、圖書館、書籍成為歷史這個觀點進行了駁斥,但同時也指出了網絡教育存在的不足與缺陷,與其他學者一樣,朱書強等學者也認為在當前的國情下,網路教育是不能取代傳統教育的,但是可以對傳統教育產生一個很好的促進和補充的作用。在這個觀點的貫徹下,我國的教育事業將會健康可持續的發展。從另一個角度看,劉勝強(2005)《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的互動與共存》中指出,計算機網絡的廣泛應用使得傳統的教育觀念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其文從網絡教育的特點,傳統教育的優勢以及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的互補和共存發展等方面加以闡釋,指出了二者都有優勢和不足,不能夠相互取代,應該彼此相互補充以達成和諧的發展與進步。倪政林(2012)《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優勢互補研究》一文在闡明了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優勢互補策略之后又通過教學實踐證明了二者的優勢互補是可行有效的策略。楊建軍;楊改學(2005)《保證質量,實現網絡教育的可持續發展》一文首先肯定了網絡教育的作用和功能,網絡教育具有使優秀教育資源在全國范圍內得到共享,在新技術的輔助下擴大教育范圍,適應了教育大眾化和教育終身化的需求,因此在我國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同時指出了生源質量、教育質量、學習標準、評價標準在網絡教育中是四個重要的指標。應該時刻受到重視。程艷林(2004)《網絡教育的利弊分析及對策探討》一文從網絡教育的概念、特點、本質等基礎性的信息角度出發,對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的區別進行了分析,二者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模式、教學的時空性等都存在很大的差異,該文對兩種教育方式的利弊進行了客觀的分析,認為網絡教育能促使教育突破時空的限制,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教師和學生的素質,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想象力,實現創造性的學習。洪彬彬(2002)《展望網絡教育》一文對網絡教育會不會取代傳統教育這個爭論不休的話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認為網絡教育有著不可避免的缺陷性,網絡教育要與傳統教育相融合,從而實現虛擬學校與現實學校的一體化發展。總結起來,學者對于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的關系認識基本是一致的,即二者有各自的優缺點,并且都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將網絡教育的優點應用于傳統教育,是傳統教育發展的新趨勢,也是網絡教育發展的立足點。網絡教育的互動性、自動性、個性化、開放性等特點都是超越于傳統課堂教學的,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在教育層次、教育對象、教學領域和教學目的上各有分工,在網絡時代,更應該把握好網絡教育的主動權,讓網絡教育成為發展傳統教育的重要渠道。
三、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的教學理念存在差別
網路教育提倡學生主動自主的學習,采取自學性的方式,自動自覺的接受新知識,因為網絡教育的課程存在于服務器中,這就需要考生自己安排學習時間、學習方式、學習內容等,制定學習計劃,定期的進行自我測評等,通過學生的自學加強構建知識的能力。而傳統教育是以教師教授的方式進行輔導,無論從學習計劃到學習內容都是由教師進行安排,這就減少了學生學習時的自主性,從這一角度看,傳統教育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得學生對學校和教師有較強的依賴性。網絡教育提倡采用網絡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的輔助手段,網絡課程的內容是及其豐富的,網絡平臺中的多媒體信息都可以被學生所利用,例如:文本、音頻文件、視頻文件、實時的交流與互動等都是網絡教育中所獨有的。這些優點是網絡技術所賦予的,現今的傳統教育中也借鑒了網絡教育的這一優越性,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采用多媒體的方式、包括錄音、視頻、電影、電視劇、網絡評論等方式對學生進行啟發性的教育,開啟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比起枯燥單一的“課本教育”,更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網絡教育依托于網絡數據庫為基礎,對每個學員的個人信息資料、個性提點、學習流程、薄弱環節、階段狀況等信息都能進行實時記錄與跟進,同時系統能夠根據學員的學習情況和學習特點制定目標和計劃,指導學員進行更有針對性的學習,這些繁瑣的工作由計算機來完成,無疑省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傳統教育的過程中,學生的信息記錄工作、學習特點、薄弱環節和學習階段等信息的記錄工作全部是由教師完成,這給教師帶來了巨大的工作量。不利于教師進行高效率、高質量的教學工作。
四、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的教學方式存在差別
網絡教育采取的是試聽、距離、交流三個平面相結合的方式,雖然網絡教育是遠程教育,師生是分離的,但是視聽效果和實時交流彌補了這個缺陷,網絡教育利用視頻會議進行授課,教師可以通過視頻看見在各個終端上課的學生,而同時在各個終端上課的同學也可以在視頻里看見教師的形象,教師上課所呈現的文本、音頻和完整的授課流程,教師可以與學生隨時進行交流和互動,為學生答疑解惑。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可見,網絡教育是對傳統教育的模仿中而改進的,傳統教育主要是通過教師面對面的講授傳授知識,但是受到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受到人數的限制,總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網絡技術的教育既有試聽結合的良好效果,又能達到現場交互的良好效果,并且在時間和地點上都沒有限制,與傳統教育在教學方式、方法上也有著明顯的優越性。傳統教育自形成以來,逐步形成了其獨特的教學方式,首先,傳統教育以班級授課為組織形式,教師和學生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是集中在一起的,教學過程的實施需要一定面積的教學場地即學校、教室、課桌、實驗室、教學器具、器材等,大部分學校采取全日制的教學形式,因此要有相應的后勤服務,學校應該配備相關的管理人員與服務人員。其次,傳統教育的班級在師資配備上是統一的,也就是說某一部分特定的班級是由特定的教師進行專業知識的講授,學生在年齡上相仿,在知識水平、認知能力、甚至智力發展水平上都不相上下,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較小,缺乏對于學生個性和發散思維的培養。三是教學工作由教師進行主導,由教師制定教學計劃、衡量學生的教學質量和教學進度,考試是評價學生發展水平的重要且幾乎唯一的標準。不可否認的是傳統教育確實有著一定的優越性,在我國,接受傳統教育的學生的年齡基本上是在6歲到21歲之間,在這個期間,學生們通過傳統教育完成了從幼兒園、小學、中學、高級中學的九年義務教育,一部分學生繼續進行了4年或者5年的大學本科教育。可以看到,這個年齡段的學生不僅需要基礎知識的學習,也需要綜合素質的提高,這一階段的傳統教育使得他們認識了世界,認知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在相對封閉的學校環境中,學生不易受到外界的干擾,學習集中且效果更好。通過與班級同學的接觸,初步的培養了自己的集體意識,養成了與人合作的意識。同時這一年齡段的學生有著最強的接受和吸收的能力,對于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和信息能夠進行由易到難的有層次的掌握和理解,總結來講,傳統教育更加適合思想意識都尚未成熟的6歲———21歲人群。因此,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的教育對象是不同的,傳統教育主要面向青少年、具有相仿的年齡與知識積累,而網絡教育的受眾在年齡和知識積累上都有很大差異,因此要求網絡教育具有更大的靈活性與變通性,這樣可以滿足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的需求。傳統學校教育多以“應試”為目的,網絡教育除了對基礎知識的加強,由于選擇這種教育方式的受眾往往目的性比較強,且具有自主自動的特點,因此會更加自覺的吸收新知識、新技能。最后,傳統的學校教育以追求升學率為目標,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即在有限的學制能完成全部的學習計劃,并且通過了相應的考核,就能夠獲得學歷證書,而遠程教育在獲取了學歷的基礎上,更多的是關注如何將所學轉化為專業的技能,所學的內容能否快速的應用到實踐中來。因此遠程教育往往是結合社會所需制定學習內容和計劃。
五、結語
關鍵詞:遠程教育; 教師角色; 支持服務
中圖分類號:TP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2)12-166-002
在傳統的面對面教學環境中,學習者個體之間的學習經驗、知識基礎一般相差不大,教師作為學習的主體,可以針對學習者的整體情況制定合適的教學大綱和教學方法。但在遠程教育環境中,學習者的知識基礎、學習經驗、主觀思想、學習能力等方面差異很大,教學方式和教學媒體多樣化、教學資源豐富,在這樣的環境下,教師的角色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教師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傳道、授業、解惑”,教師還要根據學習個體的差異制定不同的學習計劃、針對地區差異為學習者選擇不同的學習媒體、對學習者的情況進行評價和反饋,及時幫助學生調整學習方法,使得每個學習者都能擁有最有效的學習方法。
一、傳統教學中教師的角色和現代遠程教育中教師角色的簡單比較
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教學過程的主導者、實施者,整個教學過程中是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自學為輔的一種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法、思維方式以及知識體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教師的影響而形成的。而在現代遠程教育中,教師為學生提供優質而豐富的資源、提供多種形式的媒體,學生在自己空閑的時間根據自身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媒體、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這種學習方式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幕后支持者,是為學生服務,在學生遇到問題的時候給予引導。這種方式下是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引導為輔的一種學習方式,教師扮演的是服務者的角色。
二、遠程教育中各要素特點
1.學習者特點
目前我國遠程教育的學習者一般為成人,從其智力方面看,成人在思維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都處于最強的階段,大部分擁有自己特定的思維方式,他們新的知識和現有的知識結合之后形成新的知識體系,因此,成人在思維方式、學習能力以及社會經驗上都有很大的差異;從生活環境來看,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差異較大,比如東西部地區的差距,導致學習者的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生活狀況、經濟收入等方面的差異也很大;從學習者需求來看,遠程教育學習者有普通學習者、殘疾人士、農村勞動力、轉崗就業人員、社會閑散人員等。綜合各方面來看,我國的遠程教學學習者的個性化很強、學習需求差異很大,因此,作為遠程教育學習支持者的教師,必須針對學習者自身的情況設計合適的學習計劃、制定合適的學習支持系統。
2.學習環境的特點
遠程教育的學習環境具有開放性、自主性以及交互性三個特點。開放性是指學習者主觀上可以自主設計學習方案、制定學習策略,調整、安排學習計劃,可以自主選擇不同媒體、不同類型的資源,能夠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自由的和教師、學習同伴等人進行交流,學習者從傳統的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構建知識。自主性是指學習者成為學習的策劃者和實施者,學習者在學習時間、地點、內容以及方式等方面能夠進行完全的自我設計和自我控制,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而遠程教育的教師從教學活動的策劃者和實施者變為自主學習的引導者、支持者和促進者,教師不能用自己的意志來管理學生的學習活動,而是成為幕后的服務者。交互性是指遠程教育的學習者能夠使用各種媒體和學習的支持者或者學習同伴進行交流,這樣有利于學習者脫離孤軍作戰的孤獨感,使他們能夠感受到大家的幫助和鼓勵,從而克服困難。
3.教師以及教學方式的特點
遠程教育的教師群體與傳統教育的教師群體之間有很大的區別。傳統教育的教師大部分為專職教師,只有在教師資源不夠的情況下才會聘請個別的兼職,教師資源相對單一,教師是教學內容的組織者、教學過程的策劃者和教學的實施者。而遠程教育中,教師群體除了一部分是專職教師以外,還有很多是從普通院校聘請的知名教授、學者,從各行業聘請的專家,甚至是各領域的帶頭人,從教師資源上來講,遠程教育的教師資源相對更豐富,組成也更復雜,不同類型的教師在教學過程扮演的角色也就各不相同,兼職教師只能在行業的發展方向上做一定的引導,而專職教師則要更多的負責資源建設、學習支持服務等工作。
三、教師角色的轉變
1.教學資源的建設者
遠程教育資源是指為教學目的而設計的,用于支持與幫助遠程學習者達到學習目標的各種資源。廣義的遠程教育資源包括開展遠程教育的環境資源、人力資源和教育信息資源等。而狹義的遠程教育資源主要指教育信息資源,在此我們主要講的是教育信息資源。
遠程教育的教育信息資源主要包括媒體素材(包括文本、視頻、音頻、圖像等內容)、題庫(在計算機系統下實現某學科的題目呈現,可以讓學習者進行自我測評)、案例(具有實踐教學意義的事件)、課件(針對某些知識點實施相對完整教學的輔助)、網絡課程(通過網絡表現的某門學科的所有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實施過程的總和)。教師作為資源的建設者,要充分考慮媒體特點,構建適合不同媒體傳播的最佳資源呈現,為學習者提供最佳的學習條件,同時所建資源要符合遠程教育資源建設的技術標準,這樣能夠很好的促進資源共享以及系統的互操作性,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遠程教育生態系統。
2.學習服務的支持者
教師除了提供基本的教學資源以外,還要負責課程的重難點解析,形成性考核,要定期進行網絡課程輔導以及答疑等工作,教師要充分利用網絡的交互性特點,積極與學生進行交流,正確引導他們的學習方法,隨時關心學生的思想動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每學期至少對學習者進行一次面授。教師與學習者雖然在時間、空間上是分離的,但學習者的整個學習過程都是在教師的引導、監督、支持下進行。近幾年隨著手機學習平臺的普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可以隨時隨地進行,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教師對學習者的支持服務條件將越來越便利,這對遠程教育體系也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
3.對學習者的評價
遠程教育中要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數據庫的跟蹤與挖掘技術,對學習過程進行全程的監控和評價。對學習者的評價可以從學生的學習態度、掌握知識的程度以及綜合能力方面進行評價。學習者的學習態度,包括認知、情感以及行為,掌握的知識包括體驗性知識、跨學科知識、方法性知識等;能力包括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寫作能力、信息技能以及學習能力等。遠程教育中教師通過學習者出席講座、參與討論、參加作業、論文遞交、參與實踐、完成作業和測驗中存在的問題、替代行為以及欺騙行為等信息對學習者進行綜合評估;同時,對不同性質、不同學科的課程評價應該有不同的側重點,比如哲學類課程中論文在評價中應該占較大的比例。教師對學習者進行及時評價,隨時檢查學習者的學習狀況,給予正確引導的同時,還可以發現遠程教育環節中存在問題,及時進行調節,使其更加完善。
四、遠程教育中應該提高針對教師的評價與支持服務
1.對教師的評價與反饋
根據系統方法論原理,反饋是一個系統能否良好運行的關鍵環節,在現代遠程教育教學中,一般只強調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反饋,而對教師的評價與反饋卻較少,教師作為整個學習過程的引導者、支持者,其作用不可忽視,充分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對整個遠程教學系統的良性運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能否根據學生特點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提供最佳的學習資源,教師能否根據學習者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習者使用最佳的媒體,教師能否根據學習者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給予解答,教師能否對學習者的一些不正確的思想及時給予引導,直接影響了遠程教育的教學質量。而教師的這些情況只有學習者才能給予最準確的評價與反饋,因此建立學習者對教師的評價和反饋機制,有利于教師不斷地反省自己,從而有針對性的學習和提高。
2.加強對教師的學習支持服務
教師作為遠程教育教學的引導者、服務者,其作用非常重要。隨著遠程教育學習者個體差異的加大、教學媒體日益多樣化,遠程教育中教師的工作日益復雜,而遠程教育的教師卻沒有一套系統化的學習平臺,他們成為了一個孤立的群體,因此我們應該加強對教師的學習支持服務。可以在教師上崗前進行一定時間的培訓;讓資深教師輔導新教師進行教學大綱的規劃;初期上課時請資深教師進行協同教學;為教師提供小組交流、教學研討機會;由經驗豐富的教師組成小組專門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成熟后再進行推廣;為教師提供網絡交流互動的平臺,使得不同專業、不同地域的遠教教師能夠互相交流學習。
遠程教育自十九世紀中頁在英國開始實施以來,其傳播媒體從最初的只有印刷教材發展到擁有教材、電話、電視、廣播、網絡等多種媒體的傳播方式,教學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學員數量也呈級數增加,教師作為這一領域的引導者、管理者與支持者,工作復雜度也在不斷增加。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只有不斷加強對教師的培訓以及對教師的學習支持服務,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個人素質、道德修養,才能夠充分發揮教師角色在遠程教育中的作用,從而使得遠程教育得到更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黃平.大學教師在教學中的角色定位,湖北大學學報Vol.22.No5,Sep,2006
[關鍵詞] 遠程學習 學生自治 遠程學生
在遠程教育的實踐和理論研究中,遠程學習是各類遠程教育系統的核心部分,學生的學習效果是評價遠程教學系統質量的重要參數,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同時由于遠程學生與傳統校園面授學生相比存在著巨大差異,使得在遠程學習中,如果合理地發揮和實現遠程學生自治,不僅可以體現遠程教育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本質特征,更能提高遠程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以此提高遠程學習的質量和效率。
一、遠程學習中的學生自治理論
在遠程學習中,學生自治是指學習者對其自身學習的課程設置、課程學習媒體材料及其發送和接收方式、學習方法、學習進度以及檢查考試方式等應該擁有的盡可能多的知情權、決策權、選擇權和控制權。遠程教育中的學生自治理論注重和強調遠程教育中的學生自治,認為理解和實施學生自治、自主學習和自我控制是開展遠程教育和遠程學習的核心。
1.魏德邁的獨立學習理論
美國遠程教育之父查爾斯•魏德邁的遠程教育理論的核心就是獨立學習和學生自治,其思想淵源是社會民主理想和自主教育哲學。他認為,遠程教育相對于傳統教育更應該解放學生,使每個人都要有受教育的機會,發展自我,同時成為成熟的自學者,而克服教育時空屏障的唯一途徑是將教和學分離,并根據分離的要求將教和學設計、規劃為一系列分離進行的活動。1971年,魏德邁提出“獨立學習”的概念,認為獨立學習可以實現校內外學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進度學習,1977年提出獨立學習理論,其理論核心可以歸結為三條靈活自主原理,即制訂教育目標和選學課程實現學生自主、學習進度和學習方法學生自主、考試方式學生自主。在此基礎上,他認為,一個好的遠程學習系統應該能夠讓學生實現自治學習、自主學習和自我控制。
2.穆爾的交互距離和學生自治理論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教育學教授、美國遠程教育研究中心創始人穆爾關于遠程教育的理論創新在于對遠程教學和獨立學習的界定。20世紀70年代,穆爾完善了獨立學習理論,提出“交互影響距離”和“學生自治”理論。
首先,他認為成人具有獨立行為特征的自我概念,一般有能力做到并愿意在學習方面的自主。但自主與交互關系密切,一般認為,交互影響距離越大,學生所擁有的自主性越大,距離為自主學習提供了機會,而距離是“對話”和“結構”兩個變量的函數,其中結構反映了教學計劃課程設計對適應學生的個別需求和條件的針對程度,對話則指在教學系統中,師生間進行相互交流、影響的程度。例如:若某教育系統的教學計劃課程設計高度結構化,那么它就很難適應學生的個別需求和條件,比如傳統校園面授教育;若某教育系統具備很好的師生交流通信,那么它的對話變量的值就很高。
其次,他關于學生自治的理論核心規定,一個高度自治的教育計劃課程設計是以學生為中心和學生自治的,而一個較少自治的教育計劃課程設計則是以教師為中心和由教師嚴格控制教學過程的。
最后,他認為,如果學生進行個別化學習,沒有師生雙向通信,課程設計結構靈活,學生擁有決定教育目標、學習方法和考核方法的自,就屬于高度獨立的學習模型;如果學生在教師的全面控制之下學習,有豐富的師生雙向人際交流,同時課程設計結構靈活,就屬于極不獨立的學習模式。
二、遠程學習中遠程學生的特點
與傳統教育中的學習主體絕大多數都是未成年人,并且學習環境處于校園中,學生的整體水平差異不大等重要特征不同,遠程教育中的學生具有自己的特點。
學生年齡跨度較大,雖然資料顯示大部分遠程學生的年齡集中在20~50歲之間,但由于遠程教育本身的開放性(在國外尤其明顯),使得學生差異較大,甚至存在一些老年和少年學習者。
學生在進入遠程教育院校學習之前,所接受的教育存在很大差異,因此使得他們的教育程度和專業背景不同。
學生一般都是在職成人,具有工作和家庭的雙重責任,因此,無法接受傳統學校教育,學習形式以業余學習為主,學習地點往往選擇在家庭和工作場所等,這就使得學生分布在十分廣泛且分散的區域里。
學生來自不同社會階層,其社會地位、社會角色、家庭條件和工作環境不同,因此個人學習習慣和愛好差異更大。
學生大多在各自領域具有一定實踐經驗,這不僅有利于學習,更使得他們非常了解自己的學習需求,同時,不同的學習者其學習需求差異很大。
以上關于遠程學生的主體條件和環境因素的分析使我們認識到,遠程教育院校若要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就應該在其課程設置上和對學生的學習支助服務上充分注重學生的特點,以學生為中心進行課程設置、媒體選擇和發送接收等,并在這個過程中要充分給予學生自治權。
三、有關實現遠程學生自治的思考
1.在遠程院校方面
為了實現學生自治,遠程院校系統在設計時應具有較高的開放性,如:在學生子系統的設計中,學生錄取的“門檻”要低,這樣才能滿足絕大部分學習者的學習需求,使之與傳統院校有本質區別;在教學計劃的制定和課程選擇方面,應采用標準單元組件式的結構和學分制,這樣才能使課程設置和課程選擇更加靈活,以滿足來自不同領域、具有不同專業背景的遠程學生的學習需求;學校應該至少為每個遠程學生配備一名專業輔導教師和咨詢教師,并在學生畢業之前盡量不要發生變動,使得教師和學生能做到最充分的了解,從而有利于對學生的輔導和指導;在考核方面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避免只提供一種考核方法,應該允許學生選擇不同的方法和途徑參加考核(如到學校參加考核、郵遞試卷、網上答題等);在學分認定方面應靈活,只要學生在制定方向獲取相應學分并滿足學分要求即應當給予相應學位。
2.在遠程教師方面
在遠程教學中,由于遠程學生的主要學習活動是利用教育資源自主學習,因此遠程教師應在充分了解遠程學生各方面情況的基礎上發揮其主要作用,即課程材料的設計開發發送和對學習者的學習提供學習支助服務。并在此過程中尊重學生的意愿,讓學生有盡可能多的知情權、決策權、選擇權和控制權。
在課程材料的設計中,印刷教材不僅僅是課程內容的載體,更應該明確教學目標和要求、明確學生的掌握程度和方法,它既是學生學習的指南,更是輔導教師進行教學輔導的方向依據和參考;配套印刷教材的其他媒體(如視聽媒體、電子媒體通信媒體和計算機網絡以及面授輔導等)應盡可能的多開發幾種,以滿足不同地區、不同條件、不同學歷層次和不同媒體操作水平的學生的選擇,并且在學習中學生可以自控媒體,還可以與媒體有更多的交互作用,以獲得較多的反饋信息。
課程材料的發送和接收是遠程教學的關鍵環節,若不能有效完成,則無法為學生構建學習資源環境,也就無法實現有效的遠程教學和遠程學習。在發送和接收過程中,教師在充分利用社會有效資源的基礎上,應盡量于學生的實際情況(即學生學習組織形式、學生最容易獲得的媒體、學生的年齡特征、學生的媒體操作水平和理解力等)、學科內容情況和不同的認知目標等相結合來選擇媒體。
在為學生提供學習支助服務方面。首先,師生之間的交流渠道可以是面授、函件、電話、計算機網絡、可視電話、雙向視頻會議等,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普及和應用,師生間的雙向通信機制的方式和內容會愈加豐富,教師應能夠熟練使用以上各種通信方式,并為每個遠程學生“量身定做”通信媒介,使師生間通信保持連續暢通;其次在進行指導和輔導的過程中,應該主動為學生提供各種信息的、資源的、人員的和設施的支助服務,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自由選擇與使用,以提高和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質量和效果。
作為遠程學習的中心的遠程學習者,應該善于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現有的認知結構、認知能力和認知習慣,了解自己的學習任務和學習需求,同時更應清楚自己所處的社會結構和環境條件等,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遠程教育院校和教師所提供的豐富的教學資源環境,不斷提高學習質量,同時更通過學習的自治來提高和鍛煉自主學習和獨立學習水平,使自己成為一名真正自學者。
綜上所述,遠程學生在學習中較傳統校園面授學生更需要自治,只有賦予他們這種權利,并為他們的學習創造自治的機會,才能使他們高質量的完成學習,并逐步成為一個成熟的獨立學習者。
參考文獻:
[1]丁興富.遠程教育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論文關鍵詞:]一體化雙重院校模式,遠程教育,同等教育質量,網絡教育技術
一、引言
世界現代遠程教育有三種主要實踐模式:單一院校模式(又稱開放大學模式)、雙重院校模式和多重系統模式。雙重院校模式,即由同一所大學同時開設校內學習和校外學習,傳統的校園教育和現代遠程教育共同進行。這種雙重院校模式又分為兩類:一體化雙重院校模式及分離式雙重院校模式。一體化雙重院校模式指遠程教育與傳統院校具有相同的地位和待遇,校內學習與校外學習在學習內容、考試和獲得的證書資格等方面也是相同的。分離式雙重院校模式是遠程教育與傳統院校教育地位有所區別(通常遠程教育的聲譽與傳統院校的聲譽相比要低),遠程教育與傳統院校的學習標準、考試指標和證書資格也不相同。20世紀90年代,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等國的雙重院校模式(dual mode)向以英國開放大學為代表開展遠程高等教育的單一院校模式(single mode)這一主流模式提出了挑戰,開始了引領國際遠程教育界和高等教育界新潮流。
經檢驗,一體化雙重院校模式獲得了遠程教育界與高等教育界極大的肯定及社會的廣泛認可。本文分析研究了一體化雙重院校模式的典型代表加拿大渥太華大學與澳大利亞南昆士蘭大學取得成功的法寶,希望對我國創建開放大學有所啟迪。
二、加澳“一體化雙重院校模式”成功經驗
1、保證同等教育質量
澳大利亞南昆士蘭大學一體化雙重院校模式的辦學體制是以雙重院校模式的大學為基礎,以同等的經濟支持、同等的教學要求、同等的證書認證為支撐。具體來講,以雙重院校模式的大學為基礎,就是傳統學校教育和現代遠程教育同時由南昆士蘭大學這一辦學主體承擔和實施,傳統學校教育和現代遠程教育的“雙重”工作是大學日常教學與管理的主要內容網絡教育技術,為此,南昆士蘭大學設立了專門負責遠程教育各項工作事宜的遠程與e-學習中心(D eC),擔任遠程教育的課程開發與發送以及教學效果的評價等。設立專門的機構負責遠程教育工作,能夠很好地保證遠程教育在雙重院校模式的大學里的地位、工作效率與質量。澳大利亞政府并沒有因為遠程教育不同于傳統學校而在教育撥款方面區別對待,而是“遠程教育學生按學時折算成全日制學生學時,政府同樣撥款”,經濟上與傳統學校享有同樣的待遇,消除了南昆士蘭大學大規模開辦遠程教育的后顧之憂,保證了遠程教育的平穩發展。遠程教育的課程標準和考試標準與傳統學校教育的標準相一致,不會因為遠程教育的學生遠離校園、遠離教師而放松對他們的考核要求,同等的教學要求能夠保證遠程教育的學生獲得與傳統教育的學生相同的知識和能力。同等的證書認證是指遠程教育的學生在畢業時能夠獲得與傳統學校學生一樣的證書,不會因為遠程教育而有所歧視或偏見,同等的證書資格保證了學生接受遠程教育的積極性,也保證了用人單位認可那些通過遠程教育形式獲得畢業證書的應聘者。
2、實行校內校外一體化的教學結構
澳大利亞南昆士蘭大學校內校外一體化的教學結構,是實行校內面授教育與校外遠程教育一體化的機制,即遠程教育的教學計劃和課程體系既不是在校內面授課程之外的專門另外設計,也不是同校內教學和課程相互獨立或相互并行的兩套計劃與體系,而是采取同一體系的課程和同等標準的要求,從而保證了校外遠程教育和校內面授教育的同等質量。一方面,將遠程教育與校內面授教育的資源充分地融為一體,相互共享:遠程教育的學生和校內學生執行相同的教學計劃和課程體系,接受同樣教師的教學和輔導,完成相同的作業,通過統一的考試,取得同樣的學分并獲得統一的學位怎么寫論文。另一方面嚴格把關,只將本校質量高、有競爭力的課程選擇出來推向遠程開放式教學,以確保遠程教育的質量。而且學校歡迎接受遠程教育的學生來到校內接受面授教育。有些注冊全日制的學生也因為青睞遠程學習支持系統的靈活便利網絡教育技術,而去選擇一些校外的遠程課程。在校學習和遠程學習之間的界限不再那么壁壘分明。
3、真正發揮“無墻大學”的優勢
加拿大渥太華把遠程教育課程作為正規教學的一部分,納入學校教學規劃。目前,渥大在常規課堂教學方面仍然保持國際一流大學的風貌,在現代遠程課堂教學方面,渥太華大學充分體現了“無墻大學”的優勢。同時以網絡教學、雙向視頻系統等現代高科技教學手段為依托實施遠程教學,為“校墻”外的學生提供與常規課堂同步學習的機會。目前,渥大已擁有諸多班級同步進行視頻轉播的教學能力。同時,渥大還利用WebCT教學軟件在校園網上運行了超過1,000門課程。
4、充分利用現代網絡與遠程教育技術
加拿大渥太華大學網絡教學形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基于Intranet的“課堂”網絡教學,二是基于Internet的遠程網絡教學。渥大依靠高科技教學手段的優勢,充分發揮了現代教學網絡作用。在網校建設方面,“在線學習”已經成為渥大網校課堂教學和學生學習的主要形式,這也是在高科技依托下的現代虛擬學校教育及其課堂教學的基本體現。這種虛擬模式下的課堂教學完全突破了時間上的局限,跨越了空間上的障礙,最大程度地延伸了學校范圍。“在線討論”使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均能有效地、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師生可以在不同空間、不同時間進行“面對面”的教學交流。這種教學模式使傳統的教育觀、課程觀、時空觀和師生觀發生了變革,同時也解決了傳統函授教育教學所無法解決的某些問題。此外,渥大通過現代多媒體教學網絡組成國際遠程教學虛擬網校,主要接納不同地區、不同時差對同一課程需求的學生,并滿足不同學齡學員的共同需要、滿足不同學科學生對同一學科知識的選修需要。“在線作業”則是學生完成在線學習后提交作業的一種方式。網上虛擬課堂教學與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相比其優勢是顯而易見的。
第五代遠程教育技術為澳大利亞遠程教育資源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支持。從2000年起,澳大利亞就采用一系列學習技術提供遠程教育,包括網校(i-school)、使用音頻會議及因特網學習管理系統提供的課程材料與在線學習環境。南昆士蘭大學的第五代遠程教育,采用了自動教學咨詢系統、自動課件制作系統、自動業務系統、通過校園端口處理行政事務與使用資源的系統,這些先進系統的應用大大降低了遠程教育實施和運轉的費用,因此該校的遠程教育在成本效益和規模效益方面上取得很好的效果。
5、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渥太華大學現代遠程教育教學實踐表明:現代遠程教育教學除了需要采用現代高科技手段以外,教師素質是這種教學模式得以進行的重要因素。現代遠程教育教學需要任課教師具有資深的任教資歷、豐厚的學科知識功底、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范疇和豐富的教學經驗網絡教育技術,并掌握一定的技術手段。渥大教師的主要精力用于深入教材的研究和如何更好地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他們在鉆研教學軟件方面具有較強的能動性和積極性,在使用軟件,支持課堂教學方面有其突出的特點,是值得我們研究和借鑒的。渥大教師的教學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體現教師對教材的深入理解,如何更好地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如何把教學軟件作為教材的輔助材料,把教材內容進行科學分解并有機的組合在一起。科學分解有助于學生對重點內容的理解,有機的組合便于學生對全部學習內容的掌握。教學軟件的使用不僅可以很清晰地把教學重點和中心內容展現在課堂上,使教學內容更加形象、直觀,便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二是展示教師對自己理想的教學方法的運用。教學軟件的使用使課堂教學各個環節銜接自如,整個教學過程更加流暢,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有助于教與學之間的互動。使用教學軟件還有助于教師控制教學節奏,更加靈活自如地駕馭課堂教學。三是體現教師對學生不同學力的充分了解怎么寫論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根據學生的不同學力,運用教學軟件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展示教學內容,介紹相關的信息,使教學內容更加充實,這既有助于學生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又激發了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運用教學軟件使教師能夠根據學生學力的不同而提供相應的課堂練習,從而適應不同學力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和他們對知識的需求。渥大教學實踐表明,教學軟件的運用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在南昆士蘭大學,遠程教育的教學要求并不低于傳統學校教育:遠程教育的教師要不斷接受專業培訓獲得專業發展,從而保證教學質量。
6、開設實用性的社區教室
渥大在校園外開設社區教室是現代遠程教育課堂教學的補充部分。學生在校園外學習點的定期活動主要是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學習。學生之間的交流是學生個體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學生個體學習的基本需要之一。學生之間的交流不僅包括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相互幫助,也包括在學習方法和心得方面的交流。這種交流是開放式的,學生自愿參加網絡教育技術,但是大家很踴躍。僅就渥大在其周圍社區開設的社區教室來看,學生們發言積極,有時對不同的觀點爭論也很激烈。這充分體現了學生自主性學習所蘊涵的潛在積極性。渥大教師在校園外社區教室的教學活動中的主要任務是輔導、答疑,組織學生討論,幫助學生深化學習內容,但絕不是對課堂教學的簡單重復。這種教學活動最大程度上滿足了學生個體與教師之間更廣泛、靈活的交流。
三、結語
加拿大與澳大利亞遠程教育辦學模式的借鑒價值,首先在于轉變觀念,同等對待接受遠程教育的學生。其次要充分融合和利用高校資源,確保為遠程教育提供同等質量的教育。當然,是否一定采用同樣的教師、同樣的教學計劃、同樣的教材和同樣的考核方法,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多元需求而因地制宜和因校而異,但同等的教學質量必須確實保障,如此才能名副其實地頒發同樣的學位證書。只有這樣,方能真正獲得社會的認可,才能贏得大批學生選擇遠程教育,帶來遠程教育的普及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舒予,孫加翠.澳大利亞遠程教育:雙重模式院校與同等價值教育[J].遠程教育雜志,2004(6):24-26
2.龔志武.中澳雙重院校模式的個案比較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04(2):66-69
3.戴曉華.渥太華大學現代遠程教育的啟示[J].天津電大學報,2003(4):40-42
4.詹姆斯泰勒.遠程教育雙元模式的范例----澳大利亞南昆士蘭大學的成功經驗[J].中國遠程教育,2002(4):68-69
5.祝懷新,孫敬娜.澳大利亞南昆士蘭大學遠程高等教育探析[J].中國遠程教育,2006(11):74-77
[論文摘要]成人學習有其特殊性。思想上,與普通高校學生從求知欲望、求知理念到求知目的都有本質上的區別;方法上,與普通高校學生從學習時間安排、學習途徑選擇和學習手段的采用上有顯著差別。本文從成人學習的特征和成人學習的目的闡述現代遠程教育存在的弊端和應該采取的改革措施。
現代遠程教育從產生時就顯示出了其特有的優勢,成為在職人員提高自己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的一種卓越的教育手段。但是,隨著現代遠程教育的發展,其弊端也漸漸顯露出來,必須要盡快改革,以適應成人學習的需要。
一、課程設置不盡合理
現代遠程高等教育與普通高校高等教育在設置目的,培養目標,教育教學方式,教育技術各方面都不相同。多年來,我們卻一直用完全不同的教學方式、教育技術試圖采用幾乎完全相同的課程、課本、教學大綱、教學要求達到培養完全不同的兩種人才的目的。結果是,貫穿于現代遠程教學過程中的教與學矛盾,使教師和學員都常常感覺到無所適從。
首先,外語課程必須取消。學以致用是學習最根本的目的,遠程教育專科培養的是低端的人才,這些畢業生在畢業以后幾乎不會接觸到外語,即使真得需要用到外語時,我們學的外語知識根本解決不了學員的需要,因為學員遇到的外語專業性太強,而我們現在設置的外語課程根本談不上什么專業性。
本科學生在知識的現代化建設中,固然需要學習借鑒國外科技知識,但不要企望每位同學、每位工作人員都要通過學習,尤其是不脫產的成人教育先學好英語,并且可以熟練掌握英語。學習、借鑒外國的先進知識,并不需要人人成為外語專家,也不可能人人成為外語專家,與其通過自己一知半解的外語水平學習借鑒外國法律知識,倒不如通過專業化分工方式,那些有外語天賦的外語尖子培養成為職業的翻譯人員,將國外先進的知識準確的翻譯成為漢語文章,供工作一線的每一位人員參考、借鑒。
其次,專業課程數量應該減少,而增加學分和學時。第一,
課程數量的設置要適應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現代遠程教育培養的是有利于當地經濟建設、留得住、用得上的具有一定專業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的,在固有單位發揮自己專長的基礎人才,它是一種大眾化教育,畢業生絕大部分是已經有穩定職業和一定的工作經驗的在職人員,另部分還有穩定職業的畢業生也將成為基層人員。它不要求畢業生知識面廣,更不追求畢業生有很高的理論研究水平。所以,現代遠程教育課程設置應區別于普通高校課程設置。第二,課程數量和深度的設置要與學員求知狀況和基礎相適應。現代遠程教育專、本科學員中不僅有在職人員,還有下崗、待業人員。他們為了調整知識結構、學習新知識、,甚至是為了解決就業,選擇了教學方式靈活的、教學內容個別化的學習方式繼續其學業。這個群體,他們的學習目的不是要成為國家高級人才,而是要成為當地經濟建設、社會進步的有用人才;這個群體,他們在選擇專業時是有的放矢,并不盲目的,他們幾乎全部是有過工作實踐的人員。鑒于現代遠程教育面對的群體自身的條件和追求的目標,以及中央電大的培養目標是“各類應用型高等專門人才”,就應該把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作為現代遠程教育人才培養模式課程設置的出發點和立足點。要改革現有的課程體系,真正實現課程數量以“必需、夠用” 為原則。課程深度以能完全、徹底解決實際問題并且能被學員掌握、應用為原則。再次,現代遠程教育是通過提供視頻和授課講義,同步播放自主學習課件。課程講解是網絡課程的主體部分,由教師講解部分(教師講課的聲音和圖像)與講解相對的文字素材以及大量多媒體資料現代遠程教育的主要途徑是網絡學習,它具有虛擬性、兼容性、開放性、支持協作和信息資源的豐富性,在教學方法上提倡創新性,在教學手段上倡導多媒體和網絡教學,大力推動教學研究、教育技術應用和多媒體教學資源建設。要求教師自行開發多媒體課件。所有的這些方式和技術,都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實際上,我們現在的教師數量和質量遠遠不能滿足現代遠程教學的要求。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遠程教學工具將日益完善,網絡教學資源也將逐漸豐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將日益多樣化、層次化、專業化,萬金油式的基層工作者將會被社會徹底淘汰。真正為社會培養大量的留得住、用得上的基層專業技術人才才是現代遠程教育的終極教學目的。只有對現在的遠程課程進行徹底的改革,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變化,體現現代遠程教育的優勢
二、論文撰寫與答辯應當取消
現在遠程教育學員的畢業論文其實已經形同虛設或者說已經失去了它本身的意義而成為了一種取得畢業證書的形式。不同的教育形式所要達到的教育目的不相同。所以不同的教育形式所要采用的教育手段、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程式要有嚴格的區別。畢業論文的撰寫和答辯是學位教育中采用的一種教育方法和教育程式。從嚴謹的角度去理解畢業論文的意義,要從畢業論文的定義、概念、設置目的和畢業論文的特點分析。
畢業論文是高等院校畢業生提交的一份有一定的學術價值的文章。它是大學生完成學業的標志性作業,是對學習成果的綜合性總結和檢閱,是大學生從事科學研究的最初嘗試,是在教師指導下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的文字記錄,也是檢驗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基本能力的一份綜合答卷。大學生撰寫畢業論文的目的,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對學生的知識能力進行一次全面的考核。二是對學生進行科學研究基本功的訓練,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獨立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以后撰寫專業學術論文打下良好的基礎。設置畢業論文撰寫和答辯要滿足三個條件:一是有效的指導性、二是充足的習作性、三是鮮明的層次性。
從目的上看,成人學員大多已經在工作崗位上撰寫過論文,部分學員還參與了各級各類科技項目的攻關。學員撰寫論文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相關信息的采集、信息的收集、材料的取舍、文章結構的設計等等能力都遠遠超出現代遠程教育指導教師所能達到的目標。據此,對學員的知識能力進行考核沒有實質意義。而現代遠程教育僅僅以本科課程、甚至專科課程內容是否可以被學員應用論文的形式來解決具體問題,以此來總結和檢閱學員的學習成果,顯然略失偏頗。
從條件上看,第一,指導性做不好。遠程教育師資的數量和質量不能保證學員的論文質量,甚至有些指導教師自己撰寫論文都存在很大的困難。部分指導教師根本沒有在正規大學教育中參加過論文撰寫和答辯,甚至沒有在正規國內刊物上發表過獨著的論文。第二,習作性沒必要,前面說了,好多學員已經寫了不少的論文,個別學員公開發表的論文無論其理論性,還是實踐性都強于指導教師的論文。第三,層次性做不到,為了拿到畢業證書,學員在工作、學習之余,利于很少的時間要完成學校布置的論文撰寫工作。絕大部門學員論文只能采用拿來主義從網上拼湊,還有一部門論文干脆就是指導教師已經發表或者尚未發表的習作。個別學員在答辯席上竟公開說,論文來沒來得及看,是指導教師的。并不是學員沒有能力撰寫論文,主要是因為我們的論文布置太倉促,選題太狹窄,所以雖然部分學員已經發表了不少論文,或者是正在撰寫論文,甚至是正在崗位上搞科技公關,卻寫不好我們需要的畢業論文。所有這些都說明現代遠程教育論文撰寫和答辯的形式主義沒有必要搞,也是搞不好的。
三、增加非學歷教育 減少學歷教育
現代遠程教育的主要對象是在職人員,在職人員的學習,是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再學習、再教育的過程,具有持續性的特點。同時成人學習具有自我教育的特點。通常全日制在校教育,包括初等、中等以至高等教育,都不過是階段性的,不是教育的終結。無論是體力、腦力勞動者,不論其文化基礎如何,當他走向社會以后,都需要進行持續性教育,即從“一次性教育”轉向“二次性教育”,以至“多次性教育”,最終實現終身不間斷教育。人類社會的發展和知識的產生、更新是無限的,人們的學習也是沒有止境的,不僅尚未受過基礎文明教育的人,要補習必要文化科學知識,獲得基本讀、寫、算能力和至少一種專業技能,即使已經受過中等乃至高等教育的人,也要進行不斷“充電”,進行科技業務知識的補充,完善與更新,不斷提高其適應性和開拓性能力。
現代遠程教育是最適合在職人員學習的教育形式,它非適時的教育方法,靈活的教育手段和海量的教育資源,以及開放的課程內容。都是為了適應工作中的人員設置的。但是,在體現其優勢的同時,劣勢也暴露無遺。比如,由于不能和老師在一起進行研究的弊端致使學員理論能力的提高受到一定的限制。學員通過現代遠程教育的學習,理論水平和研究能力不會得到根本的改變,所以我們不能奢望提高現代遠程教育學員的研究能力,應該著力于提高現代遠程教育學員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現代遠程教育能達到的目標不是提供給學員系統的學歷教育和完整的大學知識灌輸,而應該是有針對性的提高和更新在業人員的知識水平、知識能力;提高在業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解決實際能力的水平;提高在業人員對新技術、新知識的認識和應用能力。所以如果我們將現代遠程教育的力量集中于學位教育無疑于舍本求末、緣木求魚。如果現代遠程教育成為派發學位的工廠,那更是對學術的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現代遠程教育不應該建構為與普通高校教育目的和方法重合,進而與普通高校形成競爭態勢,而空空耗費社會資源的普通高校的翻版和影子。現代遠程教育應該將更大的精力放到提高在職人員的業務能力和業務素養上,與普通高校形成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協作關系。
現代遠程教育的開展,為在職人員的學習創造了條件,為各種各類人員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提供了方便。但是,由于它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手段,采用的是新的教育方法,所以應該有自己獨立的特點。事實上,由于傳統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同時,我國唯學位論、學位本位主義嚴重。所以,但凡教育唯學歷教育、唯學位獲取為終極目標。現代遠程教育也沒有能脫離這種思想。從現代遠程教育伊始,學歷教育就成為其主體,且有越演越烈之勢。對學歷的盲目追求,導致現代遠程教育在教育教學設置上盲從普通高等教育,使得學員被動應付各種教育形式,而將真正提高能力的研究與實踐卻置于形式之后。最能體現現代遠程教育優勢的非學歷教育,實用技術教育卻一直沒有能夠成為現代遠程教育的主體。在學歷教育中,現代遠程教育也一再照搬傳統普通高校的教育方式和手段。用自己的優勢技術去適應別人的目標任務,導致現代遠程教育過程中,弊端越來越明顯,現在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參考文獻
[1]《成人教育心理學》冀鼎全,陜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