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企業突發應急預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化工企業應急預案編制注意事項
突發環境事件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重大財產損失和對全國或者某一地區的經濟社會穩定、政治安定構成重大威脅和損害,有重大社會影響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環境事件。突發環境事件具有突發性、公共性、危害性、事件的多變性和多樣性等特點。近年來,隨著我國工業的迅速發展,突發環境事件呈高發態勢,特別是由于化學品泄露而引發的環境污染事故發生頻率增加。分析原因主要是因為我國生產型的企業中有眾多落后的手工作業的小企業,在生產過程中企業管理松弛而造成跑、冒、滴、漏現象十分普遍;多數企業重生產、輕安全,重經濟利益、忽視安全管理的理念也是釀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的溫床;同時由于沒有系統的防范和應急措施,發生事故后往往手忙腳亂,不知所措,不能及時最大限度地降低損失。因此,為有效降低突發環境事件的發生,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化工企業依據企業具體情況而編制有針對性的、可操作性的、不斷完善的環境應急預案是十分迫切的,是環境應急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有效降低突發環境事件發生的重要措施。
一、環境應急預案編制的原則
根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環境應急預案的編制應符合以下幾點原則:(1)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規章、標準和編制指南等規定;(2)符合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工作的實際;(3)建立在環境敏感點分析基礎上,與環境風險分析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能力相適應;(4)應急人員職責分工明確、責任落實到位;(5)預防措施和應急程序明確具體、操作性強;(6)應急保障措施明確,并能滿足本地區、本單位應急工作要求;(7)預案基本要素完整,附件信息正確;(8)與相關應急預案相銜接。
二、環境應急預案編制的內容
針對于化工企業的環境應急預案編制的內容應包括:(1)總則:包括編制目的、編制依據、適用范圍和工作原則等;(2)應急組織指揮體系與職責:包括領導機構、工作機構、地方機構或者現場指揮機構、環境應急專家組等;(3)預防與預警機制:包括應急準備措施、環境風險隱患排查和整治措施、預警分級指標、預警或者解除程序、預警相應措施等; (4)應急處置:包括應急預案啟動條件、信息報告、先期處置、分級響應、指揮與協調、信息、應急終止等程序和措施;(5)后期處置:包括善后處置、調查與評估、恢復重建等;(6)應急保障:包括人力資源保障、財力保障、物資保障、醫療衛生保障、交通運輸保障、治安維護、通信保障、科技支撐等;(7)監督管理:包括應急預案演練、宣教培訓、責任與獎懲等;(8)附則:包括名詞術語、預案解釋、修訂情況和實施日期等;(9)附件:包括相關單位和人員通訊錄、標準化格式文本、工作流程圖、應急物資儲備清單等。
三、編制環境應急預案時的注意事項
1.提高預防意識、防患未然是編制預案的目的
通過制定化工企業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主要可以起到以下兩方面作用:(1)總結以往經驗和教訓,明確化工企業潛在的環境風險源,并針對重點風險源點提出相應的預防思路和辦法;(2)在突發環境事件發生后,應急預案可保障應急救援的及時出動,并采取正確應急措施,防止突發事件的蔓延,從而減少人員傷亡、降低對環境的污染和危害。因此,提高預防風險意識,強化預防突發事件的應急措施,從事后處置為主轉向預防為主、預防與處置相結合的全過程管理,最大可能地減少突發環境事件的發生。
2.認真剖析企業情況、突出風險識別與分析是編制預案的前提
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編制時,編制人員應到生產現場進行實地勘察;同時要認真并仔細觀察企業所在地地理位置,周圍環境狀況。詳細了解企業的生產工藝、環保設施及其運行狀況,辨識原材料、輔助材料、中間產品、副產品、最終產品及危險物質的數量等于或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及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危險廢物,分析企業內部可能潛在的環境風險源等,拍照記錄重要、重點部位。根據企業自身實際情況收集完整的、有效的圖件、詳細的和基礎數據資料,包括:企業地理位置圖、廠區總平面布置圖、生產工藝圖、生產用原材料及存儲情況、污(廢)物產生及排放情況、污(廢)物處理設施設計資料、排污許可證、應急組織人員的分工安排及應急物資儲備情況等。
3.責任明確、分工合理是編制預案的保障
應急預案編制過程中,應對組織機構分工明確、責任落實到個人。若應急人員的職責發生改變或崗位人員發生變動,可及時調整應急人員的職責分配,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的管理工作格局;其次,應立即上報上級政府部門,由上級的政府部門全面協調,借助社會廣大的力量,啟動應急互助機制,發揮企事業應急隊伍在區域聯防和救援互助中的重要作用。
4.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強的應急措施是編制預案的核心
化工企業環境應急預案中所涉及的應急措施,應是建立在前期風險源分析的基礎上,編制突發事故現場應急的方案和詳盡的操作程序,只有這樣該預案才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關鍵詞:危化品突發事故應急預案評估體系
接連發生的漳州PX爆炸事故和天津港“8.12”危化品倉庫特大火災爆炸事故表明,應對頻繁發生、嚴重威脅人類安全和生態環境的危化品事故已經成為人類面臨的新挑戰,為此,港口碼頭危化品突發事故應急預案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然而,我國還沒有針對港口碼頭企業正式的危化品事故應急預案編制標準或規范,致使出現碼頭企業危化品事故應急預案編制過程不規范、內容要素不完整、水平參差不齊、操作性差等情況。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實用、可操、行之有效的港口碼頭危化品突發事故應急預案評估體系,通過對預案的各項指標進行評估,找出港口碼頭企業應急預案的不足之處,并針對問題提出改進措施,保持企業預案的持續改進性。
鑒于國內對于港口碼頭危化品應急預案評估方面的研究較少,因此只能參考國外及相關領域的研究成果,對港口危化品應急預案的評估進行一些探索性研究。本文從港口碼頭危化品突發事故應急預案評估指標體系的設計原則、應急處置的特點、指標的確定、指標的內涵分析、評估方法的甄選等方面,嘗試構建了港口碼頭危化品突發事故應急預案評估體系。
港口碼頭危化品突發事故應急預案評估指標體系的設計原則
港口碼頭危化品突發事故應急預案評估指標體系的設計是進行應急預案評估的前提條件。綜合評估指標的選取決定了評估結果是否客觀有效,因此為保證評估結果的全面性、準確性和客觀性,港口碼頭危化品突發事故應急預案評估指標體系的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
系統性原則。在港口碼頭危化品突發事故應急預案評估個體指標選取上,要以構建科學、完整的評估體系為出發點,根據各指標對實現評估目標的重要程度,同時考慮各類指標在評估指標體系中的合理構成,以及指標間的邏輯關聯度,通過指標的合理取舍和指標權重的設置,使評估指標既能突出重點,又能保持相對的均衡統一,實現系統的最優化。
科學性原則。指標的設置一方面應與所采用的評估方法相協調,另一方面還要能綜合反映港口碼頭危化品突發事故的實際情況。這一原則體現在把握危化品突發事故應急預案評估內涵的正確性、指標體系設計的完備性、數學處理方法的邏輯嚴密性以及參量因素分析的準確性等幾個方面。
可操性原則。可操作性原則一是數據資料的可獲得性,數據資料盡可能通過查閱全國性和地方性統計年鑒和各種專年鑒獲得,或者是在現有資料上通過簡單加工整理獲得;或者通過對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和現場訪談獲得;二是盡量選取那些能通過專家間接賦值予以轉化定量數據的定性指標(如等級);三是指標體系的設置應盡量避免形成龐的指標群,指標盡可能少而精。
港口碼頭危化品突發事故應急處置的特點
港口危化品突發事故屬于突發事件中的事故災難類,除具有突發事件一般特性外,還具有以下特點:
1、應急處置的復雜性
港口危化品事故發生機理非常復雜,對于港口而言,很多不同性質的危化品,集中在一個區域里面,容易使不同的危化品之間產生耦合反應。許多火災、爆炸事故并不是簡單的由泄漏氣體、液體引發的,往往是由腐蝕或化學反應引起的,事故的原因往往很復雜,并具有相當的隱蔽性。危化品種類繁多,性質各異,不同的事故類型(火災、爆炸、中毒、污染)及危化品泄漏入水后的行為狀態(揮發、漂浮、溶解、下沉),給應急處置帶來極大挑戰,許多進入水中的危化品只能靠大自然的凈化能力逐步消除,因人為消除的方法有限,若處理不及時,往往難以奏效。
2、應對決策的不確定性
在處理危化品事故時,不能不顧后果的接近或沖入危險區域,應合理利用掌握的知識及自身的感覺(五官的感覺)來對現有狀況進行謹慎的評估。在這個意義上講,不是“迅速地應對”,而是應該“合理的應對”。因此,決定是否進一步采取應急處置行動也是危化品事故應急處置的難點。
3、事故經驗的缺失性
在處理港口危化品突發事故時,制定計劃的過程中應考慮到最壞的狀況。要充分認識到各種化學物質的性質是不同的,現在發生的事故與過去發生的事故也是不同的。現場作業員及相關職員要時刻牢記:任何一場事故都有其獨特性,都無前例可循。
4、設備設施的專一性
專一性不僅體現在港口危化品事故的事前預防難度極大,還體現在事發應對手段少以及事中處置難度高等方面。某些泄漏后的危化品至今用常規方法仍無法處理,某些危化品的揮發性、腐蝕性極強,常規接收處理設備難以湊效,危化品的特殊化學性質對應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港口碼頭危化品突發事故應急預案評估指標的確定
根據以上原則及危化品應急處置的特征,針對港口碼頭危化品突發事故應急能力評估指標體系構建存在的技術難點,將評估指標依次分為目標層、準則層和指標層,逐層分解,構建層次結構模型。
1、目標層
目標層即為港口碼頭危化品突發事故應急預案。
2、準則層
參考《港口溢油應急計劃編制指南》及國內外相關評估標準,同時考慮應急管理的系統性,本體系的準則層分為三個方面,即預案的編制程序、預案的基本內容、預案的實施情況。
預案的編制程序是保證應急預案質量的基礎。編制港口碼頭危化品應急預案應以科學的態度,在全面識別港區危險源和應急能力評估的基礎上,實行領導與專家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科學分析和論證,使港口碼頭的應急預案真正具有針對性。同時,應急預案應符合化學品事故的客觀情況,具有實用性和可操作性,以利于準確、迅速控制危化品事故。
預案的基本內容是整個應急管理體系的反映。不同的應急預案由于各自所處的層次不同和適用的范圍不同,在內容的詳略程度和側重點上會有所不同,但都可以采用相似的基本結構。但對港口碼頭危化品突發事故應急預案,預案中既要有對不同事故類型(火災、爆炸、有毒氣體擴散、污染)的危化品的應對措施,還要有對入水后不同行為狀態(揮發、漂浮、溶解、沉降)的危化品的應對措施,特別是對于事故的監測預警、人員的防護、危化品的后期處置都是預案中的重中之重。
預案的實施情況是預案經批準后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在應急管理工作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預案的實施,可以實現評估應急準備狀態,發現并及時修改應急預案、執行程序等相關工作的缺陷和不足。
3、指標層
根據以上確定的準則層,結合港口碼頭危化品事故本行業的技術特點,本文又將準則層進一步分解為指標層,指標層包括16個指標(詳見表1)。
港口碼頭危化品突發事故應急預案評估指標的內涵及標準
從以上指標的分類來看,指標層的指標是概括性很高的指標,直接對其進行評價打分很大程度上依靠主觀判斷,可操作性有限。因此,為了更加實用可操,應將指標層進一步細化,對指標的內涵作進一步詳細分析,得出對應急管理的具體工作情況的評價指標,其內容更加具體,可操作性也更強。因此,本文又對指標層的各指標進一步細化,限于篇幅限制,在此以指標危險源辨識與評估為例。
指標說明:危險源辨識與評估是應急預案編制過程的基礎和關鍵。辨識與評估的結果不僅有助于確定需要重點考慮的危險,提供劃分預案編制優先級別的依據,而且也為應急預案的編制、應急準備和應急響應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資料。
具體評價內容或要求為:①是否確定本單位危化品重大危險源的數量及分布*;②是否確定最大可信事故預測結果,包括重大危險源發生事故的概率,以及事故處理過程可能產生的次生/衍生災害;③是否明確危化品爆炸、火災、有毒氣體擴散等事故狀態下可能造成的事故后果、影響范圍;④是否確定正常作業下與非正常作業下,可能產生的事故類型、后果與影響范圍;⑤是否確定自然條件可能造成危化品事故的說明(暴雨初期,自然災害等)。
評分標準:各評價內容從“是否實施”方面,在“有”或“無”之間選擇判斷,滿足要求得滿分,不滿足要求得零分,*號表否決項,缺失否決項整個評估指標零分。
港口碼頭危化品突發事故應急預案評估方法
1、港口碼頭危化品突發事故應急預案指標權重的確定
港口碼頭危化品突發事故應急預案評估指標體系中,各個指標重要程度既是確定能力提升重點的依據,也是科學進行應急能力評估的基礎。各個評估指標的權重合理與否,將會很大程度影響評估的正確性和科學性,影響港口危化品突發事故應急預案能力提升的實踐效果。
港口碼頭危化品突發事故應急預案評估屬于多屬性的綜合評估問題,各指標的不同權重應當反映其對應急能力水平的重要程度。在此,我們運用專家咨詢法確定各準則層指標的權重,準則層各指標權值如下。①預案的編制程序(0.2);②預案的基本內容(0.5);③預案的實施情況(0.3)。
2、港口碼頭危化品突發事故應急預案評估指標的計算
港口碼頭危化品突發事故應急預案評估中的每個準則層指標滿分為100分,其中一個準則層指標得分在59分(含)以下,最終的評估結果為不達標。
港口碼頭危化品突發事故應急預案評估以100分為滿分,各準則層指標的評估得分乘以各自對應的權重系數,然后加和得到港口危化品突發事故應急預案評估總分,計算公式如下:
結論
近些年港口碼頭危化品事故的頻繁發生使得社會各界對應急預案的關注程度日益增加,應急預案的評估逐漸成為一個熱點問題,但港口碼頭危化品事故應急預案評估尚未形成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本文嘗試構建了港口碼頭危化品突發事故應急預案的評估指標體系,為了使構建的評估指標體系最終能夠適用、指導管理工作,建議進一步開展指標體系評價方法、標準、實施操作規范以及管理制度的研究,盡快出臺相關標準、規范和管理辦法,指導評估工作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交通運輸部海事局.《港口溢油應急計劃編制指南》.2001.
[2]鄭明強,莊小洪.建立港口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預案的構想[J].交通環保,2003年03期.
[3]孫劍.大連海區散裝化學品污染應急預案應用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8年.
[4]李慧,趙艷博,林逢春.企業突發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評估研究[J].環境科學與技術,2011,34(3):175-179.
[5]張海龍,李雄飛,董立巖.應急預案評估方法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9第7期.
[6]于瑛英,池宏,高敏剛.應急預案的綜合評估研究[D].中國科技論壇,2009第2期.
(一)編制目的
為有效處置我區行政區域內發生的各類突發公共事件,建立健全統一領導、分級負責、職責明確、運轉有序、反應迅速、處置有力、依法規范的應急處置體系,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突發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損害,保障公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保持社會政治穩定,有效促進我區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編制依據
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山東省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市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有關規定,并結合本區應急工作實際,制定本預案。
(三)分類分級
本預案所稱突發公共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生態環境破壞和嚴重社會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緊急事件。根據突發公共事件的發生過程、性質和機理,突發公共事件主要分為以下四類:
自然災害。主要包括水旱災害,氣象災害,地震災害,地質災害,生物災害和森林火災等。
事故災難。主要包括工礦商貿等企業的各類安全事故,交通運輸事故,公共設施和設備事故,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件等。
公共衛生事件。主要包括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職業危害,動物疫情,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社會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民族宗教事件,經濟安全事件,涉外突發事件和等。
各類突發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質、嚴重程度、可控性和影響范圍等因素,一般分為四級:
Ⅰ級(特別重大):是指突然發生,事態非常復雜,對全區甚至全市、全省公共安全、政治穩定和社會經濟秩序造成嚴重危害或威脅,已經或可能造成特別重大人員傷亡、特別重大財產損失或重大生態環境破壞,需要省、市、區各級統一組織協調,調度區域內各方資源和力量進行應急處置的緊急事件。
Ⅱ級(重大):是指突然發生、事態復雜,對全區的公共安全、政治穩定和社會經濟秩序造成嚴重危害或威脅,已經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重大財產損失或嚴重生態環境破壞,需要調度全市、全區和相關單位力量和資源進行聯合處置的緊急事件。
Ⅲ級(較大):是指突然發生,事態較為復雜,對轄區一定區域內的公共安全、政治穩定和社會經濟秩序造成一定危害或威脅,已經或可能造成較大人員傷亡、較大財產損失或生態環境破壞,需要調度較多部門、辦(鎮)的力量和資源進行處置的緊急事件。
Ⅳ級(一般):是指突然發生,事態比較簡單,僅對較小范圍內的公共安全、政治穩定和社會經濟秩序造成一定危害或威脅,已經或可能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只需要調度較少部門或辦(鎮)的力量和資源就能夠處置的事件。
(四)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指導預防和處置發生在我區行政區域內的各類突發公共事件。
(五)工作原則
1.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作為應急工作的首要任務,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事故對人民生命財產的危害。增強居安思危的意識,做好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思想準備、預案準備、機制準備和工作準備,提高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
2.依靠科學,依法規范。建立健全突發公共事件信息報告、科學決策、防災救災和恢復重建體系。加強公共安全的科學研究,組織攻關,采用先進的預測、預警、報告和應急處置技術,提高預防和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水平。
3.統一指揮,分級負責。處置突發公共事件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堅持“條塊結合、屬地管理”的原則,實行分級管理、分級響應、分級設定和啟動應急預案,落實處置主體和處置責任。
4.統一規劃,整合資源。堅持條塊結合、資源共享,利用社會資源,做到統一規劃、統一布局。建立健全應對和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聯動機制,充分發揮整體優勢,形成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合力。
(六)應急預案體系
全區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體系包括:
1.區總體應急預案。區總體應急預案是全區應急預案體系的總綱,是區政府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規范性文件,由區政府制定,報市政府備案。
2.專項預案。專項應急預案是區政府有關部門根據區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及各自職責,為應對某一類型或某幾種類型突發公共事件而制定的涉及多個部門職責的應急預案,是應急機構與職責、人員、裝備、物資、救援行動及其指揮與協調等各項應急處理措施的具體化。專項預案是區政府總體預案的組成部分。
關鍵詞:電力企業,應急管理,應急處置能力提升
中圖分類號:F407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問題的提出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現代城市的規模和功能越來越強大,越來越復雜,對電力供應的依賴也日益增強,城市生產能源、生活保障、通訊等都離不開電力供應,安全可靠的供電是城市穩定的重要因素。現代城市電網規模較大、結構復雜、聯絡廣泛,電力突發事件具有危險源多、次生災害多、涉及面廣、社會影響大等特點。一旦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等突發事件發生時,電網極易受到影響,造成供電中斷,給城市功能和人民群眾生活帶來極大影響。因此,研究提升供電企業的應急處置能力,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003年前,我國對應急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災害管理方面。2003年的抗擊“非典”,暴露出我國應急管理工作中存在諸多薄弱環節,如信息渠道不暢通,應急管理體制、機制、法制不健全等問題,應急處置能力還較弱。“非典”之后,國家下決心全面加強和推進應急管理工作。2006年國務院《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2007年國家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對國家應急管理的體制、機制、法制給出框架和依據。國家電監會、國家安監總局也分別對電力企業的應急預案體系構成、應急管理、隊伍建設、培訓演練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根據國家規定和要求,南方電網公司2007年《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應急管理工作規定》,2008年了《中國南方電網公司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及14個專項應急預案,框定了南網公司系統的應急管理模式。
嚴格依從于南網公司的應急管理模式,玉溪供電局經過兩年多建設,基本建立了以應急預案系統、應急保障系統、應急指揮系統及應急運轉機制為主體的應急管理體系。筆者認為,應急管理體系建設過程中影響及提升供電局應急處置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應急預案的編制質量、應急指揮系統運轉效率、應急培訓及演練的廣度與深度。
2應急處置能力提升的探索和思考
2.1改善應急預案的編制質量可為提升應急處置能力提供有效支撐。
應急預案是指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為迅速、有序地開展應急行動而預先制定的行動方案。目前南方電網公司系統的應急預案分為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現場處置方案三類。不同種類的應急預案,其編制目的和作用也不相同。提高三類應急預案的編寫質量,可從系統層、操作層、執行層三個層面分別提升供電局應急處置能力。
2.1.1 綜合預案的編制應系統、全面。
綜合應急預案是針對供電局整體,對可能發生的各類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共性方式、方法、原則的說明,是供電局應急管理體系的綱領文件。編制綜合應急預案,應充分理解國家、行業、上級單位對應急管理的相關規定及要求,充分分析本單位面臨的各類突發事件風險及應急資源情況,對本單位應急預案體系構成、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預防與預警、應急響應與處置的通用流程等作詳細說明,從源頭對本單位應急管理體系構筑總體框架。所謂“綱舉目張”,綜合應急預案的編制質量對全局應急管理水平提升具有牽引和奠基作用。
2.1.2 專項應急預案的編制應具體、明確。
專項應急預案是針對較為典型的突發事件(如電網事故、設備事故、人身事故、自然災害等),明確其應急程序和具體的應急行動方案,是供電局應急管理體系的骨干文件。編制專項應急預案,應突出“專項”,即專業性。在依從于綜合預案的前提下,專項應急預案應從本專業出發,深度分析對應的突發事件風險及內部可調用資源、外部可聯動資源,擬定明確、具體的處置流程及措施。專項應急預案按專業對綜合應急預案提供支撐,在突發事件發生時,專項應急預案應可直接作為應急指揮機構的行動指南和操作腳本。
2.1.3 現場處置方案的編制應簡潔、明了。
現場處置方案是針對具體的裝置、場所或設施、崗位所制定的應急處置措施,是供電局應急管理體系的基礎文件。突發事件現場作為應急處置的“第一地點”,是最直接的信息源和處理終端。綜合預案的框架構思、專項預案的骨干支撐,都需要在現場處置方案得到落實。同時突發事件現場又是最需要快速反應的場所,及時、正確的第一時間處理是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的基礎,意義十分重大——以觸電人身事故為例,傷員觸電后實施急救的黃金時間僅僅只有幾分鐘,只有現場迅速正確處置,才可能挽救生命。因此,現場處置方案的編制必須突出簡潔、明了的特點,依從于綜合預案和專項預案,以最少的文字描述最重要的流程和信息——如詳細行動步驟及順序、信息報送方式及渠道、注意事項及特殊要求等,具備較強的操作性。實際運用中,也可以圖表形式具體體現并張貼,以達到一目了然的目的。
2.2提高應急指揮系統的運轉效率為提升應急處置能力提供根本保障。
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的另一個重點是應急指揮系統建設。應急指揮系統對于應急處置的作用,就如同大腦和神經系統對于人體的作用,是根本因素。筆者認為,應急指揮系統的運轉過程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信息流運轉、判斷與決策、資源調配、指令執行與反饋,其中信息流運轉聯絡其他三個要素(見圖1)。因此筆者認為,提高應急指揮系統的運轉效率,關鍵在于信息的高速、準確流轉。
圖1 應急指揮系統運轉過程
2.2.1 應急指揮機構應明確、唯一。
應急指揮機構是大腦。多個應急指揮機構并存,必將導致多頭指揮,指令的權威性與有效性將互相排斥或交叉,造成信息混亂,直接影響應急處置工作的開展。
實際應急管理體系建設過程中,供電局應明確突發事件所對應的應急響應級別,并對應于每一個應急響應級別,確定唯一的組織機構履行指揮職責。響應級別及指揮機構的確定和對應,應在管理標準或應急預案中具體給出,并在全局范圍內進行協調和統一,確保規范性和一致性。如:專項應急指揮部和局應急指揮中心的關系和區別、各自的職責和指揮權限等,應給予明確描述。
2.2.2 信息接口和信息通道應明確、唯一。
突發事件發生后,對信息報送、指令傳達的要求是快和準。從國家到行業,再到南網公司,各級應急管理機構都對下級報送信息的時限提出了明確要求。確保信息流轉快速準確,必須明確各信息接口和信息通道,在專項預案、現場處置方案中應明確信息報送對象聯系方式、時限、內容要求等內容。同時,為了減少事發現場和下級單位信息報送工作量,信息通道宜唯一,或盡量避免輻射式報送。如,在信息報送要求未整合的情況下,若變電站現場發生一起設備事故,當值負責人在組織現場處置的同時,還需分別向調度、生技、安監、變電管理所等部門報送信息,短時間內信息報送量過高,造成不必要的壓力。
2.2.3 應組建強大的信息處理組,避免信息堵塞。
應急工作組是應急指揮機構的組成部分。不同級別的應急響應過程中,工作組的數量和種類不盡相同。但是,作為信息流“處理泵”的信息處理組,應是必不可少且應強化組建的。在應急處置過程中,信息處理組承擔信息接收、統計、分析、匯總、及上報等工作,是信息流運轉過程中最關鍵的環節,信息工作組配給資源不足或運行不暢,勢必造成應急處置過程中大量信息無序流轉或堵塞,甚至出現錯誤支持信息提供給決策層,導致錯誤決策。
考慮到上述因素,信息處理組不應臨時組建。應在專項預案中明確信息處理組的固定人員(包括B角)、職責、工作流程,并實現表單化。通過日常演練磨合,充分準備,應急處置時才能做到高效快捷。
2.2.4 信息化手段的運用可為指揮系統運轉增效提供強力支持。
網絡和視頻系統的廣泛運用,可極大提升信息流轉頻率和實效。主動運用南方電網公司應急指揮信息管理系統,減少對下級單位信息索取,亦可大大減少信息流量,增加流轉效率。在日常應急管理體系建設過程中,除注重信息化硬件平臺建設外,還應加強運用能力培訓,使信息化手段能夠真正為系統運轉增效服務。
2.3普遍、深入的應急培訓和演練可為提升應急處置能力提供基礎環境。
應急培訓和應急演練的概念,實際上是互相聯系、相輔相成的。針對應急預案、應急法律法規和標準制度、大型工機具使用方法、生命自救互救的學習,可稱為應急培訓,示范性、檢驗性應急演練,也可作為應急培訓。兩者目的都是促進應急相關人員對應急管理體系的熟悉、對應急知識和技能的熟練掌握。
2.3.1 宜采用“普遍培訓、重點培養”的方式組織應急培訓和演練。
我們企業的應急隊伍和應急專家組都是基于生產技術和管理骨干建立起來的,成員并非專業應急搶險人員,實際上我們并沒有一支“24小時待命”等待搶險任務的應急隊伍。鑒于日常生產工作地點的離散性以及突發事件發生的不可預知,要做到在突發事件發生后最快速度派遣搶險隊伍趕赴現場,就必須做到各專業部門隨時能夠派遣熟悉應急管理的技術人員到位。因此,針對“固定名單”的應急培訓和演練是不能滿足要求的。應采用“普遍培訓、重點培養”方式,對幾乎所有員工組織應急培訓和演練,對其中的骨干組織有針對性的重點培養。此種方式對于“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有較大支持。
2.3.2 培訓和演練應關注深度,務求實效。
員工的應急意識、知識、技能,以及對應急管理體系的熟悉掌握程度,直接影響到我們的應急處置能力。提升員工應急意識、知識、技能,培訓和演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盲目和淺嘗輒止的培訓和演練,對提升應急處置能力未必有效,反而可能有害。因此,培訓和演練的實效至關重要。筆者認為,提高培訓和演練的實效,關鍵有二:一是要有的放矢。要明確目標,根據目標分解制定培訓、演練計劃,分批次、有步驟地組織開展,逐步實現目標;二是要閉環管理、持續改進。針對每次培訓和演練認真總結分析,查找問題,逐一落實解決,擬定下階段改進方向。
3 結束語
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在電力企業推進實施時間并不長,國家對于應急管理能力提升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也正處在在發展中。在實際工作中,筆者對于提升應急管理和處置能力的研究和探索也才剛剛開始,借此文對現有的一些經驗和實踐進行總結,今后將更加注重應急管理理論的深入研究和實踐運用。
參考文獻:
[1]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2006
[關鍵詞]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應急管理 鐵路建設實施必要性 快速啟動意義
中圖分類號:D41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10-0108-01
前言
眾所周知,應急預案是指導預防和處置各類突發事件的規范性文件,它的快速啟動和有效實施是保證各個科技領域穩定、高速發展的前提,也是保證項目順利實施的必要因素。因此,在鐵路建設飛速發展的現代,加強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具有切實可行性,對各項工作的進展和綜合防災規劃意義重大。加強非正常情況下應急預防的快速啟動,保障應急方案的順利實施,貫徹落實應急管理原則是保證鐵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概述鐵路建設應急預案的組成及體系構成
現階段,我國實施的鐵路應急預案已初具規模并形成了管理體系,它包括完善的應急組織管理指揮系統;強有力的應急工程救援保障體系;綜合協調、應對自如的相互支持系統;充分備災的保障供應體系和體現綜合救援的應急隊伍等。
鐵路建設應急預案的體系構成是針對各級、各類可能發生的事故和所有危險,制定的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理方案,并有效的明確了事前、事發、事中和事后的各個環節涉及的相關部門人員職責。它根據生產規模和危險因素的不同分為: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
綜合應急預案一般是從總體上闡述事故的應急方針及政策救援,也是我國最基本的應急措施和程序,它的實施缺乏針對性和可行性,往往建立在實際問題具體分析的重構研究思路之上。而鐵路專項應急預案則具有較高的針對性和具體實施性,例如危險化學品運輸泄漏事故,它強調了其專業性和應急保障計劃,按照應急預案程序和要求組織實施即可。再次是鐵路現場處置方案及應急程序響應管理(如圖1),它是最具有實際意義的應急管理方法,它的實現需要實地考察,且受具體裝置和實際實施的影響,對現場事故處理人員在技術上的嫻熟和操作技能的掌握都有過高的要求,它是根據現場風險評估及危險性控制措施,逐一排查作出的迅速反應,最終實現正確處置的方案。
二、加強非正常情況下,應急預案快速啟動的實施必要性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各地加快了經濟建設和工業建設,尤其是在鐵路建設方面,逐漸實現了大負荷、高速度的發展目標,與此同時,國家和相關政府部門加強了鐵路非正常情況下應急預案的制定,并貫徹落實了應急預案的實施必要性。它在保障鐵路設備、設施、環境安全評價的基礎上,有效的降低了事故造成的人身、財產與環境損壞,制定了具有約束性的書面法律文件,它的快速啟動做到了有章可循的救援步驟和方案,有效的控制了鐵路事故的蔓延,減少了經濟損失,同時也為我國鐵路建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隨著2006年1月8日國務院頒布的《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出臺,標志著社會、企業和家庭安全文化的建設有了更高層次的追求,同時具有了法律效力,加強非正常情況下應急預案的快速啟動將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我們作為實施中的一員,應具備一定的安全意識和應急能力,培養良好的應急文化素養和心理素質,實施應急管理勢在必行。其次,應急預案具有預先作出的科學有效的計劃和安排,有效的提高了救援時間和效率,進一步保障了人們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
三、加強應急培訓和演練,增強應急管理意識,實現快速啟動效率
1.應急預案培訓的原則和范圍
應急預案的實施建立在應急救援培訓與演習的指導思想之上,我們應以加強為基礎、突出應急重點、邊練邊戰、逐步提高為原則,循序漸進,進一步增強應急管理意識,提升快速救援及自救效率。應急培訓的范圍應包括每一位社會公民,而根據工作職責的不同,主要以政府主管部門培訓、社區居民的培訓、企業全員的培訓和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的培訓為主。
2.鐵路部門應急培訓的基本內容
鐵路基本應急培訓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報警、調度車次、鐵路應急預案、具體實施培訓。在具體培訓中,通常將應急者分為5種水平,即初級意識水平應急者;初級操作水平應急者;危險物質專業水平應急者;危險物質專家水平應急者;事故指揮者水平應急者。這5種技術水平相輔相成,應急著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合理判斷應急內容繼而實施相應的應急救援方法。
3.訓練和演習類型
根據演習規模可以分為演習、功能演習和全面演習。根據演習的基本內容不同可以分為基礎訓練、專業訓練、戰術訓練和自選科目訓練。我們在注重應急管理的同時,有針對性、有目的的訓練,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實現非正常情況下,應急預案的快速啟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應急預案的制定符合時展的需求,尤其表現在鐵路建設上,它以突發事件為研究背景,從而分析和解決問題,具有切實可操作性,并受到國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它的快速啟動和及時救援具有法律約束力,是目前保障鐵路建設方面應對突發事件的可行文件和程序,同時也為非正常情況的發生,提供了科學的理論基礎和風險評估,提高了人們應對危險的能力和綜合高壓下有條不紊的實施救援工作,為后續工作的展開提供了可靠的依據,保障了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順利實施。
參考文獻
[1] 劉功智,鄧云峰.企業重大事故應急預案編制探討[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05(5).
[2] 于瑛英,池宏.基礎網絡計劃的應急預案的可操作性研究[J].公共管理學報,2007(2).
[3] 于輝,江智慧.突發事件下分階段啟動應急預案模型研究[J].管理工程學報,2011(1).
作者簡介
張林智(1983.09―― ),男,漢,山東省壽光市,本科,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鐵道運輸;
2009年,市經委應急管理工作在市應急辦的指導下,以科學發展為指導,以服務經濟為前導,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省突發事件應對條例》、國家工信部《關于加強工業應急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和市應急辦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的要求,結合具體實際,制定應急
管理工作方案,加強責任措施落實,扎實開展工作,努力提高應對突發公共事件和災害事故的應急能力,較好地完成了全市工業系統應急管理各項工作。現將我委2009年應急管理工作總結匯報如下。
一、2009年應急管理工作
按照工作落實要求,我們重點加強了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應急管理體系建設
為加強工業應急管理體制建設,今年,根據委領導班子成員的變動和分管工作的調整,我們及時充實完善了工業系統應急管理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并增設一名應急工作聯絡員。在中國中小企業××網加入了“應急平臺”窗口,上網公布了工業系統應急管理辦公室及聯系方式和日常管理工作職能,與縣區和重點企業建立了通暢的網絡信息體系,明確了相關機構的職責分工和企業應急物資保障具體任務等。同時要求各縣區經貿局、重點應急物資保障企業按照科學性、可操作性的原則,建立和完善各項安全應急預案和應急處理辦法,協助安監部門做好重點危險源防泄漏的應急演練工作。
(二)完善應急預案機制體系
根據工業系統實際進一步完善了相關預案,在印發了《××市工業系統突發公共事件物資保障綜合應急預案》、《××市工業企業汛期安全生產工作應急預案》、《××市重點工礦企業防空應急預案》、《××市工業系統應當地震災害應急物資保障預案》、《××電網防止大面積停電應急事件處理預案》基礎上,今年又新制訂了《××市工業系統應對日食工作預案》、《××市工業系統防控工作應急預案》,不斷健全覆蓋全市工業系統的工業應急預案體系,加強對預案的補充和完善,督促縣區做好區域應急管理工作和重點企業預案編制工作,建立預案備案制度,實行日常管理與動態管理相結合,不斷提高預案完整性和可操作性。
(三)排查整治突發事件風險 (四)、完善應急物資生產儲備體系
按照今年國家開展的建立應急物資生產儲備機制的要求和市應急辦的具體要求,為做好我市應急物資生產、儲備工作,我們建立××市工業系統應急物資儲備名錄數據庫,對應急物資保障企業的生產、儲備工作實行動態管理。對應急物資需求量大、儲備難度高的應急工業品,實行了定向分配、定量儲存,對應急物資使用率高、儲存期短的工業品,實行足量庫存、定期輪換。經過努力,7月份全市有53家工業企業的20多類(包括供力、供水、消防、防洪、排澇、抗震、防化學品泄漏以及食用品、建筑材料、運輸設施等)應急物資和救援裝備錄入我市應急儲備物資數據庫。按照“工業應急物資管理制度”,這些產品和設備由企業負責日常保管、維護、補充和更新,以確保各種應急救援物資和裝備的完好性、實用性。
(五)、建立應急值守和信息報告制度 (六)、加強應急管理宣傳,提高防范意識險措施,更多的企業學會了防災減災、自救互救和避險技能。
二、2012年應急管理工作計劃
2012年應急管理工作以加強目標管理,完善各項應急預案,健全應急管理體制、機制為目標,抓好應急管理體系、救援隊伍、建設,進一步提高預防和處置突發事件、突發事故和災情的能力。
(一)、進一步完善安全生產應急預案體系貫徹落實國家和省政府關于突發公共事件總體預案和安全生產事故災害應急預案要求,建立和形成覆蓋全市工業系統范圍內的預案體系,加強相關預案銜接和管理。
(二)、加大安全生產應急投入
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和救援的必要經費,納入預算管理,集中人力、財力、物力,重點加強應急救援體系和信息體系的建設,大力開展企業人員培訓、救援演練和社會化宣傳。組織做好應急救援隊伍、應急救援技能的培訓,開展應急救援物資、裝備和技術等方面的普查,形成更加完善的應急資源數據庫。
(三)、依靠科技進步,提高應急工作水平
建立應急救援技術支持體系,積極推廣、采用先進的救援技術、裝備和設施,提高救援隊伍整體水平和應急救援工作能力。
(四)、搞好培訓演練和應急宣傳工作
針對不同類別的應急管理和救援人員,分別分類組織開展應急知識培訓,使相關管理人員、救援人員、職工熟悉和掌握應急預案規定的職責、程序、任務和措施,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廣泛開展社會化宣傳,宣傳預案的主要內容、應急處置程序,普及事故災害預防、避險、報警、自救、互救知識。
(五)、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
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定期對系統范圍內的企業和重大危險源進行預防性檢查、隱患排查、技術咨詢和應急準備檢查,搞好事故防范水平。
(六)、進一步做好事故救援工作
【關鍵詞】電力基層企業;應急管理;探討
【中圖分類號】C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158(2012)09-0452-01
1、電力企業應急管理的重要性
電力企業應急管理主要涉及三個方面:一是企業本身為了安全生產,避免發生各種不安全事件。二是避免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如停電事故、供熱事故等,全力促進社會和諧發展。三是避免造成不良的政治影響,如保“兩會”、保“十”等各項政治活動。
2、應急預案的編制、演練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應急預案是應急管理工作的生命線,預案的制定和管理是應急管理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加強應急預案體系建設,是應急準備機制建設的重要內容,編制好切實可行的應急預案,對于提高基層企業應對突發事件具有現實意義。
2.1 應急預案的編制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2.1.1 存在照抄照搬,不完全符合本企業實際
企業在編制應急預案的時候,往往照抄上一級公司編制好的應急預案,忽視了企業自身特點,造成“水土不服”。每個企業的生產工藝流程有所不同,在緊急事故狀態下,其應急響應的內容要求也存在差異,比如上世紀70年代小容量機組與現在新建大容量機組就有極大不同,其危險性分析也存在差異。
解決的辦法:結合本單位實際,針對各個崗位所存在的危險因素,合理科學的全面分析,制定適合本單位的應急預案。
2.1.2 編制人員閉門造車
一個完整的應急預案應該具有科學性、合理性以及與實際情況有效銜接,編制人員應該全面掌握危險分析,明確應急預案的框架、應急過程行動重點以及應急銜接、聯系要點等。實際部分編輯人員沒有深入到基層,廣泛搜集各種資料,全面分析危險因素,找出應急處置的重點,由此也就不可能編制出具有科學性、合理性的應急預案了。
2.2 應急預案演練存在的問題
應急預案編制完成后,應當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進行演練,磨合、協調應急預案的運作,檢驗應急預案實施的效果,發現存在的問題,通過持續改進,使之不斷完善。
2.2.1 應急預案演練的意義和作用
應急預案演練是指來自多個機構、組織或群體的人員,根據編制的應急預案,針對假設發生的事件,執行突發事件發生時各自職責和任務的排練活動,是檢測應急管理工作和應急預案完善與否的最好度量標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應急預案后如果企業員工不能充分理解應急響應每項職責和步驟,一旦危急事件發生時,基層企業在進行應急救援時,就會出現嚴重的問題,諸如程序不清,處置措施不明,員工在自救與呼救過程中不知所措,使最快速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貽誤時機。為提高救援人員的技術水平與救援隊伍的整體能力,以便在救援行動中,達到快速、有序、有效的效果,經常性地開展應急預案演練,成為應急管理的一項重要的日常性工作。
2.2.2 應急演練存在的問題
2.2.2.1 預案處置職責、分工不清
事故現場應急救援多頭指揮,各個部門職責不清。事故救援是各個部門協同作戰,統一調度,將事故損失降到最低程度的過程。應急總指揮在事故應急救援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指揮權的合理確立,直接關系到應急救援行動的效果。雖然各類應急預案中都明確了應急救援指揮部的組成及指揮職責,但由于多部門救援力量因隸屬關系不同等原因,往往存在多頭指揮,各個救援力量之間基本處于各自為戰的狀態,不能實行整體聯動。缺乏統一的組織和指揮使現場秩序混亂,直接影響救援工作的高效開展。對不同的事故應由哪些人到場也無規定,以致發生突發事件時,領導幾乎全部到場,管理人員也爭前恐后的往前沖,既影響正常工作,加重現場秩序混亂,也容易造成此生事故或擴大事故范圍,影響事故救援工作效率。
2.2.2.2 預案演練走過場,流于形式
基層企業因擔心影響生產或增加企業負擔,在編制預案后大多不能結合企業自身可能發生的事故開展應急演練,同時未認真組織預案演練,演練人員沒有進入狀態,嚴肅性不高,針對性不強,尤其是在全面演練,因此達不到演練的目的。即使有演練的,對演練的主要內容、演練過程存在的問題和缺陷不作詳細的記錄和總結,未對應急預案實行動態管理,也使演練形同虛設。
2.2.2.3 演練組織不科學,演練過程不清晰
由于沒有進行科學調控,一個演練時間過長或臨時中斷;現場管理混亂,演練現場既有參演人員,又有觀摩人員,特別是大型綜合性全面演練,人員較多,如不能進行科學調控,現場就會一片混亂,分不清哪是演練人員,哪是觀摩人員。
2.2.2.4 相關的情景設置不科學,演練未充分考慮存在的安全問題
演練情景的設置不但要滿足演練的需求,還要充分考慮現場存在的各種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演練環境的安全、演練人員的安全、演練車輛通行安全等,如計劃不周,設計不科學,就會假戲真做,直接導致生產安全事故。在以往企業組織的演練中,發生車輛、火災、爆炸等事故的不乏其例。
2.3 應急預案演練存在問題的解決方法
2.3.1 加大應急救援演練重要性的宣傳,使全體員工充分認識到應急演練是減少事故損失、避免事故擴大的必要手段
特別是要使企業領導充分認識到:通過演練,可以有效檢驗應急預案的科學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全面提高各部門、各崗位人員在緊急情況下妥善處置事故的能力及協調配合能力;不斷增強廣大員工風險防范意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2.3.2 精心準備演練工作,按照演練的需求成立演練籌備機構,根據企業規模有選擇性地成立指揮控制組、策劃組、執行組、評估組、保障組等。通過各組的密切配合,精心準備演練工作。指揮控制組要根據各組準備情況適時召開演練準備工作會議,審定各組準備情況。
2.3.3 依據演練目的,合理設置演練情景。演練情景的設置是緊緊圍繞演練目的進行的。如示范性演練,就要以引導演練按步驟、按程序進行,讓觀摩者學會如何組織演練。設計演練情景要注意三點,一是注意安全性。包括現場存在哪些不安全因素等。二是注意引導作用。情況設置就在于能引導演練不斷深入進行,促使演練組織采取相應的救援行動。三是注意全面性,不但要詳細介紹影響救援行動的周圍環境,還要充分考慮怎樣能發揮裝備器材的性能等。
【關鍵詞】通信安全;應急管理;電力通信
電力企業的安全運行直接關系到社會經濟發展。隨著國家智能電網戰略部署的逐漸實施,電力通信已經成為智能電網發展的不可缺少的技術支撐。電力通信的安全穩定運行直接關系到電網生產的安全穩定,是電網安全生產的重要保障。在這樣的形勢下,對電力通信的安全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電力通信應急管理基本原則
1.1堅持預防為主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管理原則,堅持事前預防與應急處置相結合,定期開展隱患排查,及時制定防范措施,組織開展培訓演練,落實人、財、物保障措施,有效防止電力通信事故發生。
1.2統一領導
堅持電力公司應急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按照“專業管理、各負其責”的要求,在電網調度機構預防和處置大面積電網事故應急指揮中心的統一指揮和協調下,開展電力通信專業應急管理工作。
1.3統一指揮,分級管理
按照“統一指揮、分級管理、下級服從上級”的原則[2],在上級電力通信調度的統一指揮調度下,由公司本部、各縣供電公司各級電力通信專業組織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組,負責組織、指揮、協調所轄地區電力通信系統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置工作。各級通信專業各負其責、相互支援、共保安全,建立縱向調度的電力通信系統應急工作體系。
1.4保證重點
遵循“先電力調度業務,后其它業務;先主干,后支線;先搶通,后修復”的原則,采取一切必要手段,控制電力通信系統突發事件影響范圍的擴大,盡快處理電力通信網絡突發事件,恢復正常運行方式,防止發生由于通信原因而引發的電網事故。
2電力通信應急管理組織機構體系
電力通信應急管體系應包含在電力系統應急管理體系中,內容應涵蓋電力調度應急管理的相關內容。電力通信應急管理分為縱向調度、橫向聯系兩個方面。一方面,專業管理上接受上級電力通信專業部門管理,認真貫徹執行國網公司、省公司關于通信應急管理方面的文件的相關規定;另一方面,電力通信應急管理屬于電網應急管理體系的一部分,接受本地區電力公司電網應急指揮中心的統一調度管理。
3電力通信應急管理措施
3.1完善的事故預想是應急管理的先決條件
在針對電力通信網絡、設備、線路全面分析的基礎上,分析網絡中存在的薄弱點和危險環節,預想可能出現的故障,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電力通信網絡系統突發事件主要危險源一般有以下幾種:(1)由各種不可控因素引發的各類氣象災害、地質災害和森林火災等,造成通信光纜線路或通信設施損毀,通信網絡結構遭到嚴重破壞,導致通信網大面積中斷。(2)違規施工、違章作業等外力因素或人為因素引發的通信光纜線路、通信設施破壞,導致通信網大面積中斷。(3)電網發生大面積停電事件時,或某變電站發生嚴重故障停止運行后,通信節點面臨設備供電中斷威脅。(4)通信設備存在設計、質量缺陷、老化等原因可能引起通信網絡多發性故障,導致通信網大面積中斷。
3.2應急預案是應急管理的關鍵
3.2.1應急預案的編制與應急機制作用的發揮依賴于應急預案的適用性和可操作性[3]。根據事故預想,編制應急預案,是做好事應急管理的關鍵。制定預案時,一定要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要求,確保預案覆蓋全面,不留死角。應急預案的編制應依據有關政策、法規、規章、標準,并遵循公司的應急預案編制規范和格式要求,要素齊全。內容應突出“實用、實效、簡單、快速”的原則,旨在迅速處理故障,解決問題。應急預案內容應以事故預想為前提,充分利用現有電力通信冗余資源,重點對應急狀態下通信業務的路由組織、通信電源的備份等內容提出具體要求和操作方法。根據電力通信網絡業務現狀,應急預案原則上主要應以線路繼電保護、安全穩定裝置、調度數據網業務、調度電話等調度生產實時業務和通信系統的薄弱環節在應急狀態下的處置方案為主要內容進行編制。當所轄通信資源不能滿足應急預案要求時,應按照“電路互補”的原則,可將相鄰的縣、市、省級區域的通信電路作為具體應急處置方案的一部分。各個區域通信網絡相互支援,確保應急處置方案的有效性和完整性。應急預案編制完成后,應提交本單位生產管理部門和上級專業管理部門,并組織聯合評審。涉及電網相關的用戶變、電廠等用戶的預案,評審人員還需包含相關用戶、單位的生產運行管理人員和專業管理人員。應急預案經評審、修改,符合要求后,由本單位生產運行管理主要負責人簽署。3.2.2應急預案的演練通信管理部門應根據應急預案,制定年度應急演練和培訓計劃,并將其列入本部門、本單位年度培訓計劃。通過演練不斷檢驗和完善應急預案,提高應急管理水平和應急處置能力。應急演練經本單位主要領導批準后由應急管理歸口部門即通信管理部門負責組織,通信運維人員負責實施,電網調度和生產運行人員配合進行。在開展應急預案演練前,應制定演練方案,明確演練目的、范圍、步驟和保障措施等,確保演練順利進行。應急預案演練結束后,應當對演練進行評估,并針對演練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對相關應急預案提出修訂意見,并留有書面記錄,以確保演練質量,鞏固提升應急管理水平。
3.3應急物資管理
企業應安排專項資金,用于處置突發事件的應急設施、設備、器械、人員培訓等專項費用。應建立健全電力通信系統突發事件的應急物資裝備儲存、調撥和緊急配送機制,確保突發事件所需的物資裝備的應急供應。通信專業管理部門應配備應急處置所需的搶修工器具、通信、交通等各類裝備和電力搶險物資,保障各項應急處置措施的順利實施。
4結語
電力通信系統應急管理應堅持事前防范為主的原則,做到居安思危,超前防范,立足實際,著眼長遠,將應急管理工作作為一項長期的日常性工作來開展。應堅持將應急管理工作納入常態和動態管理,結合于日常運行維護工作中,在持續有效提升日常運行維護管理水平、強化通信網絡技術保障的同時,做好應付突發重大事件的準備工作,確保在面對突發事件時能夠快速有效的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國家電網電力通信系統處置突發事件應急工作規范[S].國家電力調度通信中心,2007-1-23.
[2]游仁敏,林禮健.電網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探討[J].電力安全技術,2009,7(156):24~27.
一、健全完善應急值守和信息報送工作
鎮綜治辦、各村(居)要加強應急值班室建設,完善值班工作制度和突發事件信息處理流程,堅持24小時專人值班和駐村(居)領導在崗帶班,強化重要節會、重大自然災害等重點時期的值班工作,推動應急值班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確保全鎮應急值班系統通訊暢通。
二、不斷強化應急管理宣傳教育工作
各村(居)要在2015年6月前向全鎮中小學生、賓館、飯店等人員密集場所和有關單位發放《市應急管理宣傳手冊》;要進一步創新應急管理宣教形式,縱深推進突發事件預防、處置等應急知識“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進家庭”活動,提升干部群眾應對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
三、穩步推進基層應急管理規范化建設
鎮綜治辦、安監站等有關部門要履行基層應急管理規范化建設的牽頭作用,認真組織各村(居)、企業、學校開展基層應急管理規范化建設,按照《省基層應急管理規范化建設標準(試行)》的各項要求,進一步細化方案、加強督查,穩步推進基層應急管理規范化建設工作,確保順利通過省、市、市組織的考評驗收。
四、逐步加強應急物資和救援裝備儲備
鎮綜治辦和各村(居)要安排必要的應急物資裝備儲備經費,科學儲備所需應急物資裝備,加強應急物資裝備動態管理,確保各類物資裝備在急用時能迅速找得到、調得出、用得上。充分利用好市工程機械綜合服務管理中心工程機械資源優勢,加強應急工作交流,健全完善合作機制,不斷提高工程機械應急救援隊伍救援能力和水平。
五、著力提高應急救援隊伍能力建設
進一步加強鎮半專業撲火隊、各村(居)民兵分隊等隊伍的人員力量配備、培訓和訓練,定期組織開展實戰演練,著力提高各類隊伍現場應急救援能力。
六、積極開展應急預案修編和演練工作
各村(居)要根據實際情況變化及時修訂完善村(居)應急預案、學校應急預案、企業應急預案、重大活動應急預案等各類應急預案。要嚴格按照不同預案要求,組織開展實戰性強的專項演練和綜合演練,適時開展無預案演練,在演練中總結經驗,查找不足,不斷提高應急救援能力和應急預案科學性、可操作性。各村(居)要在4月24日前將村(居)應急預案、轄區內學校應急預案交到鎮綜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