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年度三農工作思路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信貸支農工作現狀
地處兩省三市交界的__是一個以農業生產為基礎的小型城市,現有農戶總數__*萬戶,其中有效農戶__*萬戶,種植面積__*萬公頃,養殖面積__*萬公頃。__聯社承擔為全市__個鄉鎮、__多萬農業人口的全方位的金融服務職能。截止____年__月,全市農村信用社各項存款余額達____億元,比20__年實行統一法人改革以來增加了__*億元;各項貸款余額為__*億元,其中農業貸款余額達__*億元,分別比20__年末增加了__*億元和__*億元,農業貸款占各項貸款的比例達到__%。三年來累計投放農業貸款____億元,農村信用社所發放的支農貸款所占市場份額達到__%,顯現了農村信用社農村金融主力軍的地位,連續兩年被省聯社評為“全省支農先進單位”。
㈠、重點支持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培育和發展縣域特色農業和區域主導產業。
農業產業化已經成為當前農業發展的趨勢,支持農業產業化經營是農村信用社信貸支持的方向和重點。__聯社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思路,按照“一鄉一品、幾鄉一品”的地方區域發展戰略,結合地方鄉鎮經濟特點,用信貸資金的合理配置引導農民和農村經濟部門因地制宜地開展產業化、規模化經營,近年來累計投放農副業貸款__億元,重點支持了一批品質好、效益高、能發揮地方資源優勢的特色農業基地的建設和發展。__市__鄉素有種植茶葉、林果的傳統,但由于缺少資金投入始終沒有形成規模,信用社在深入調查的基礎上,向農民投放貸款__*多萬元,拓植茶園____畝,經濟林果__*畝,使該鄉形成了“南茶北果”的格局,也成為了“蘇中茶果之鄉”。轄內__信用社根據草席生產商對傳統生產工藝的改造,每年投放____多萬元信貸資金,支持一批個體產戶生產藺草席、榻榻米等高檔草席產品,擴大種植席草____畝,帶動了全鎮草席生產戶對產品結構的調整,__鎮已成為全國三大草席生產基地之一。轄內__信用社則利用小額農貸“小而靈”的特點,結合當地水廣田多利于養鵝的優勢,每年投入信貸資金__*萬元,引導和支持當地農民養殖菜鵝,目前該鎮形成了年產__*萬只菜鵝的規模,吸引了鵝業食品生產企業落戶__,形成了以“公司+農戶”為主要形式的農業產業化組織。此外,__市中山區的茶葉生產和雨花石加工業、中后山區的食品加工業、__地區的特種養殖業等一批農業生產基地的形成,農村信用社投放了大量信貸資金,給予了積極支持。
㈡、大力支持個體私營經濟,培植發家致富能手和發展經濟能人。
個體私營經濟的快速發展正成為當前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增長點,支持個私經濟已成為金融業弱化信貸風險、強化自身業務的新亮點。對此,__聯社及時調整信貸定位,不斷加大對個私經濟的信貸支持力度,提出了“全面占領農村信貸市場”的響亮口號,要求農民群眾走到哪里,服務陣地就拓展到哪里,服務“三農”的工作就做到哪里。全市信貸人員克服對個私經濟財務狀況了解難、貸款額度掌握難和還貸措施落實難等方面的困難,深入實際,對轄內所有私營個體經濟大戶逐戶進行調查摸底,建立了私營個體經濟檔案,掌握了個私經濟的規律和特點,對效益好、有發展前景的個體私營企業給予了大力支持,促使其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__鎮的____有限公司在信用社先后投入近千萬元的大力扶持下,該公司得到了迅速發展,經濟效益良好,不僅解決了周邊地區420名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職工平均年收入超過____元,而且每年向國家上繳稅款百萬元。據統計,近年來__聯社累計發放個私經濟貸款__*億元,其中,農村個私貸款近__*億元,重點支持了玩具、服裝、化工、造船、糧油貿易、食品加工等一批龍頭企業,極大調動了廣大農民群眾發展個私經濟的積極性,為農民致富和農村經濟繁榮發揮了積極作用。
㈢、積極推行和發放農戶小額信用貸款,解決普通農戶貸款難問題。
近年來,__市委、市政府積極引導廣大農民圍繞市場需求,大力發展種植業、養殖業和農副產品加工業,廣大農民對資金的需求出現新的特點,迫切需要農村信用社提供方便快捷的貸款方式。對此,__聯社在充分調查論證的基礎上,率先在__地區開辦了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業務,主要解決農民在農業生產中急需小額資金購肥料、購農藥、修農機等實際困難,農戶可持有效身份證件直接辦貸,手續簡便,無需擔保。九九年初聯社在轄區全面推行了小額農貸業務,對凡從事農副業生產的農戶申請貸款均予積極主動支持,重點幫助經濟困難、還款能力弱的貧困農戶解決貸款難問題。20__年,__聯社結合推廣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創建農村信用村鎮活動,把推廣小額農貸工作推向,進一步完善了小額信用貸款管理辦法,擴大小額信貸服務面,使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業務走上了日趨規范的軌道,被廣大農戶譽為看得見的“三個代表”。截止____年末,全市農村信用社共建立農戶經濟檔案____*戶,占有效農戶的100%,評定“信用戶”____*戶,核發“信用戶證”____*戶,占已評級農戶的70%,全市有效農戶中已有一半以上的農戶擁有“信用戶證”;評定“信用村”__*個,占全市 行政村數的58%;評定“信用鄉(鎮)”*個,占__大市信用鄉(鎮)數的64%。全轄信用社發放貸款農戶數達____*戶,其中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戶數為____*戶,貸款余額為____萬元。自開辦小額農貸業務以來,累計發放農戶小額信用貸款__億元,惠及__萬農戶,走出了一條“政府滿意、農民高興、聯社發展”的“三贏”之路。
㈣、大力支持黨員干部率先致富。
__聯社積極響應和配合市委、市政府“三爭”活動的開展,把服務“三農”和支持“三爭”緊密結合起來,在思想上進一步增強支持“三爭”的光榮感,在經營上進一步增強支持“三爭”的責任感,努力為轄區內廣大農村黨員干部和農民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大力扶持黨員農戶、專業大戶、個私工商戶的發展,培植發家致富能手,發展經濟能人,帶領農民走上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道路。____年末,__市____*戶黨員農戶中,有____戶與我社發生了信貸關系,貸款余額達__*億元。__市__鎮__村老黨員__*退休后主動承包了90畝荒山種植意楊、養豬養魚,在遇到了資金難題時,信用社主動上門服務,先后貸款__萬元,扶持__*開發荒山,率先致富。__*致富不忘群眾,對缺技術的手把手指導,對缺資金的低價轉讓樹苗、幫助介紹貸款,帶領周邊群眾共同致富。__*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黨支部書記__*,在信用社先后投入__*萬元的大力扶持下,該公司得到了迅速發展,經濟效益良好,不僅解決了周邊地區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而且每年向國家上繳稅款__萬元。__聯社竭盡全力支持廣大農村黨員干部帶頭致富,帶領群眾共同富裕,為__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了貢獻。
二、主要做法及啟示
㈠、明確的市場定位是做好支農工作的前提。
為了做好支農工作,推進農村經濟發展,__聯社通過比較信用社對農業和企業投放產出的社會效益及自身經濟效益,看到了支農貸款風險小、易收回、效率高的優越性,逐步轉變對“三農”概念的認識,樹立起“大農業”觀念,制定了“以農為本,與農共興”的經營戰略,把主服務對象轉向入股社員和廣大農民,積極拓展支農信貸市場,實現了經營觀念的根本轉變。在此基礎上,結合__市農村經濟發展特征,制定了“四結合、四為主”的經營思路及策略:一是支持千家萬戶貸款、擴大農貸輻射面與支持規模大戶、提高投入收益率相合,以支持講信用、善管理的農戶貸款為主;二是支持糧食、油菜生產等基礎農業與支持種植、養殖、加工個私經濟相結合,以支持轄內有市場、有效益的農業產業化生產為主;三是支持一般性生產所需與支持科技推廣應用相結合,以支持流動資金需求為主;四是支持傳統農業與市場農業相結合,以市場農業為主。聯社制定了詳細的信貸支農計劃,從廣大農民從事生產經營的現實需要出發,調整服務方向,增加服務品種,提高服務質量,做到認識到位、思想重視、措施有力,充分體現出農村信用社社員貸款優先、農戶貸款優先、農業貸款優先的原則。在優先滿足社員生產和生活資金需要的前提下,認真執行對社員貸款優先和優惠政策,充分發揮信用社服務“三農”的主渠道作用,進一步延伸信貸支農范圍,擴大信貸服務領域。
㈡、健全的信貸管理是做好支農工作的基礎。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為進一步轉換經營機制,適應市場經濟新形勢下農村信用社信貸管理要求,促進信貸業務操作程序化、規范化、制度化,強化貸款營銷,防范和化解信貸風險,提高信貸資產質量,__聯社大力整章建制,確保每采取一項信貸管理措施,必有與之相適應的制度或規定,通過先行制定的各項信貸管理規章制度,使信貸管理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不斷提高信貸管理工作水平,信貸資產質量日益改善。截止____年末,全社不良貸款總額比20__年末下降了____元,不良貸款占比為*%,比20__年末降低了__個百分點。
首先,做好貸前調查是貸款發放源頭管理的重要內容。一是建立借款戶經濟檔案。對借款戶的家庭財產、資信狀況、經濟收入、經營規模等各方面進行深入調查,建立檔案。一方面結合創建農村信用村鎮活動,對全市農戶全部建立經濟檔案,作為農村信用社的基本客戶;另一方面逐步開展建立個私企業經濟檔案,對與信用社建立良好業務合作關系的____戶個私企業也建立了經濟檔案,培植了一批黃金客戶。另外,還充分利用政府部門“非典”期間每天的外出務人員返鄉情況統計表,建立了外出務工人員檔案,掌握了全市外出務工人員的基本情況,為今后組織資金和貸款營銷工作打下良好基礎。二是推行信貸員“工作日志”制度。要求每個信貸員記錄每日的工作計劃和結果,并交主任審閱,自此項制度推廣以來,信貸員由“專家門診”變為了“赤腳醫生”,下鄉調查勤了,貼近農民多了。三是建立信貸調查報告制度。要求對每一筆金額在1萬元以上的貸款,信貸人員都必須提供詳細的信貸調查分析報告,并明確自己的貸款意見;對15萬元以上的貸款,信用社主任和聯社信貸部門必須參與調查論證,促使廣大信貸人員深入到一線、深入到客戶中去,調查到詳實情況。四是充分構建資信資產評估體系。與評估咨詢公司等中介機構合作,委托他們對申請貸款企業的資信和資產進行科學的評估,為貸前調查的真實性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有效地降低了貸款的風險度。
其次加強貸時審查是確保發放貸款合法合規的重要舉措。一是嚴格執行“審貸分離”制度。根據授權授信管理制度,科學合理地確定各級機構貸款審批權限,實行“限額控制、分別權限”的管理方式。在全面實行授權授信管理的同時,仍然嚴格執行“三崗”運作,對大額貸款嚴格審批程序,堅決杜絕貸款“一枝筆、一口清”現象的發生。二是積極推行貸款操作“陽光工程”。把貸款程序、貸款手續和條件、 借款人和擔保人須知等內容在全轄每個網點張貼上墻,有效避免了貸款發放過程中的“暗箱操作”,提高了辦貸效率。三是實行貸款會辦制度。各基層網點成立由主任、副主任、信貸員、主辦會計等人員組成的貸款會辦小組,負責對1萬元以上的貸款審查和在授權范圍內的貸款審批。聯社成立貸款審查委員會,有理事長、各主任以及計劃、信貸、會計、審計等部門負責人組成,負責對分支機構授權授信、3萬元以上的貸款和內部人員承貸、擔保貸款的審查和審批,從規避貸款的風險入手,強化科學決策,完善貸款審批程序和責任制度,審貸會上充分民主,堅決杜絕一言堂,真正使得信貸管理工作更科學、更民主、更規范。四是加大信貸管理科技力度。利用網絡技術,自行開發并運用信貸管理系統,實行貸款網絡化管理,實現信貸業務柜面處理與內部管理監督的電子化操作,對全轄每個網點發放的每一筆貸款進行全程監控,加強了對信貸業務的監督和指導,解決多頭貸款、一戶多貸、跨片貸款、超權限放款等違規問題。五是實行“貸款公證”制度。與公證部門簽訂長年合作協議,對每個網點都派駐公證員,對每筆萬元以上的貸款進行實時公證,進一步規范貸款手續和貸款合同,確保貸款合同的合法性和擔保效力。
最后,實行貸后檢查是實現貸款收回的重要手段。一是建立貸后檢查登記制度。規定對累放在2萬元以上的借款戶必須每月檢查一次,2萬元以下的每季檢查一次,并將檢查情況在“貸后檢查登記簿”上進行詳細記錄。二是加強對貸款的催收管理。對貸款到期仍未歸還的,及時發出催收通知書,督促借款人償還貸款,確保法律訴訟時效性。三是靜態界定和動態考核相結合,明確清收責任人。20__年,聯社對全轄所有不良貸款實行了責任界定,并在以后按季對新產生的不良貸款進行責任認定,使每筆貸款都落實了清收責任。不良貸款責任界定進一步理清了廣大信貸人員的工作思路,確立了清收盤活的重點,加強了貸后檢查管理,明確了貸款責任。
㈢、完善的激勵機制是做好支農工作的保證。
一是信貸員工作量考核考評制度。為進一步做好信貸支農工作,充分調動信貸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切實解決信貸員干多干少一個樣的問題,體現按勞分配原則,提高支農資金使用效益,促使信貸人員真正服務“三農”,主動營銷貸款,__聯社于20__年實行了信貸員基本業務量考核制度。對全市農村信用社年齡在55周歲以下的信貸人員進行基本業務量考核,將工作強度、風險、責任與個人收入掛起鉤來。具體工作量的核定由聯社在充分調查分析的基礎上,結合本地區農村經濟發展實際,對信貸員每年度的農業貸款發放額、農貸利息收入限定最低額、信貸資產質量和信貸基礎管理等內容考核,低于限定額的給予處罰,高于則進行獎勵。而且硬性規定2萬元以下的農業貸款戶數占比不能低于80%,鼓勵發放小額貸款,防止壘大戶。
信貸員業務量考核制度實行兩年多來,取得了明顯成效:一方面,極大調動了信貸人員發放“三農”貸款的積極性。實行考核后,貸款營銷觀念逐漸深入人心,信貸人員的工作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全市信貸員人均“三農”貸款業務量由考核前的__*萬元/人提高到__*萬元/人。另一方面,進一步緩解了農民貸款難問題。考核辦法對2萬元以下貸款戶數占比的規定,體現了農村信用社為“三農”服務的信貸特點,為提高農戶貸款的覆蓋面提供了制度保障。到____年末,全社2萬元以下的農業貸款余額為__億元,占農業貸款總額的__%。
二是風險責任追償制度。__聯社對年末信貸人員責任清收貸款中不良貸款余額(剔除信貸風險補償金)超過10萬元的、主任超過15萬元的收回責任人貸款發放權,實行限期清收,限期內不能收回的實行下崗清收。同時,要求營業網點負責人不再作為第一崗直接發放貸款,只負責審批貸款。對貸款造成損失的,按調查人、審查人、審批人順序相應承擔賠償責任,其中:責任信貸員直接發放的貸款由其承擔100%的責任;經分支機構貸審委和聯社審批的貸款,責任信貸員承擔90%的責任,分支機構貸審委承擔10%責任(審批人承擔5%責任,其他人員承擔5%責任);聯社信貸部門、貸審委負責對各分支機構上報聯社審批貸款的審批把關責任,確因審核把關不嚴或主觀意斷造成損失的,將追究相關責任人5%以內的賠償責任。對違規違章貸款按調查人、責任人追究經濟、行政和賠償損失責任,對違法貸款造成一定損失的追究刑事責任,對聯社確認的崗位清收貸款,因工作失責而造成貸款損失的由責任信貸員負賠償責任。
三是信貸風險補償機制。__聯社針對信貸人員害怕承擔擴大貸款規模帶來更大信貸風險的心態,認識到市場經濟中信貸資金使用的“零風險”可遇不可求,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建立了信貸風險補償機制。對貸前調查屬實、貸款合同真實有效、貸后檢查得力、確因非主觀因素造成的信貸資金損失給予一定額度的控制比例。執行比例按照每位信貸員每年末貸款余額的5‰計提風險補償基金,由聯社信貸部門分別按信貸員建立基金臺賬,對風險基金額度內的資金損失不再實行下崗清收。信貸風險補償機制的建立,極大調動了信貸人員發放支農貸款的積極性,信貸規模不斷擴大。
三、支農工作中存在問題和困難
㈠、資金不足是制約農村信用社開展支農工作的重要原因。
雖然__聯社的組織資金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存款逐年上升,但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資金需求愈加旺盛,遠遠超過了農村信用社自身組織資金的增長速度。目前__聯社的存、貸款比例已經超過了80%,當年增量存、貸款比超過了100%。同時,其他金融機構和郵政儲蓄在基層設立網點,大量吸收農村資金,但其不發放農業貸款,給農村信用社的信貸支農工作帶來較大的壓力,影響了地方經濟的發展。
㈡、信貸人員整體素質不高影響了信貸支農工作成效。
從調查情況來看,農村信用社信貸人員的文化素質和業務素質不高,工作還停留在傳統的吸收存款和發放貸款上,滿足于完成工作任務,不勤于加強對貸款市場的分析、研究和開拓,坐在家中發放貸款;平時不加強學習,特別是業務知識和法律知識,工作沒有計劃性,不注重平時對有關信貸資料的收集,制約了信貸工作的發展。
㈢、自身發展存在的不足制約了農村信用社開展支農工作。
通過調查顯示農村信用社面臨著突出問題:一是受客觀經濟條件的制約和前一時期行政干預的影響,信貸資產質量總體不高,信貸資產呈現劣化態勢,支農資金不足。二是防范風險能力低,資金使用效率差。三是基礎設施及服務手段差,競爭能力低。
㈣、國家扶持政策較少影響了農村信用社支農工作的積極性。
在一定程度上,農村信用社實際承擔著商業金融、政策金融、合作金融“三合一”的服務職能,但國家給予的優惠政策相對于農村信用社承擔的責職來說顯得比較少。
四、建議
㈠、多層次、多渠道解決農村信用社資金不足的問題。
一是農村信用社要加大組織資金工作力度,進一步 增強組織資金工作的責任意識、大局意識和戰略意識,以與時俱進的思想觀念,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吃苦耐勞的敬業精神,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切實把組織資金作為各項業務工作的首要工作抓緊、抓實,不斷提升服務手段和功能,提高存款總量和市場份額,增強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資金實力。二是由省聯社組織開展縣(市)級聯社的資金調度,將資金富余的聯社的資金適當調度到資金不足的聯社,站在全省一盤棋的高度上,擴大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的信貸投入,提高信貸支農工作水平。三是政府部門加大對農村信用的扶持力度,特別是資金上的支持,盡量把財政性資金存入農村信用社,增強農村信用社的支農資金實力。
㈡、提高信貸人員綜合素質,改進信貸支農工作水平。
針對信貸人員自身存在的問題,聯社應加強對信貸人員的培訓,特別是市場營銷理念的培養,把一些能力強、水平高的人員充實到信貸崗位,以便適應更高要求的信貸工作。要在外塑形象、內強素質中發揮農村信用社植根農村、貼近農民的優勢,廣泛了解農村黨員干部和農民群眾信貸資金和其它金融服務的需求狀況,及時調整信貸投向,改進服務方式,從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需求出發,進一步完善服務功能,在結算、存貸款等各方面提升為“三農”服務的能力。要完善信貸支農工作的激勵機制,結合農村信用社的工資分配制度改革,加大獎懲力度,進一步提高信貸人員開展支農工作的積極性。
㈢、加大對農村信用社金融政策扶持力度。
建議允許農村信用社開辦支農專項儲蓄,利率適當提高,免征利息稅;適當提高農村信用社的存款準備金利率;常年對農村信用社開辦不同期限的特種存款,提高農村信用支農的工作成效和積極性。同時,農村作用社肩負著支持“三農”的任務,帶有明顯的政策性因素,但農村信用社組織資金成本高,加之還有歷年積累的呆賬,是否對農村信用社實行稅收優惠政策,下調營業稅稅率和免征農業貸款利息收入所得稅。
一、繼續建立健全農資連鎖經營
農資供應是供銷社為農服務的基礎,區供銷社的農資經營網絡早在改制前就受到市農資部門和市、區農口部門的極大沖擊。為重新建設我區供銷系統的農資網絡,我社根據區里的實際情況,2010年通過招商引資,由供銷社參股35%,成立創辦了金果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建立了自己的供肥網絡。按照市社“培植龍頭、構筑網絡、連鎖配送、品牌經營“的發展思路,今年著重在強化服務措施,不斷鞏固和完善農資經營服務網絡下功夫。
繼續依托龍頭企業金果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和區農資有限公司,利用本社下崗置換身份職工和個體商戶加盟,在全區五個鄉鎮建立了21家農資連鎖經營門店,建立了長期的供銷業務關系,并與各店簽訂了加盟協議,加盟店懸掛了統一社徽的標識,基本實行了統一標識、統一采購、統一配送、統一服務規范的四統一。這些農資經營門店不僅經營農資商品,更重要的是還給農民提供農技科普、送肥送藥上門、病蟲害防治、測土配方等服務,將農資經營、農資服務的觸角延伸到全區各鎮村組。并且今年著重強調以“創新服務”來提高供銷社形象,公司為進一步占領市場,增強企業競爭實力,提高形象,在服務上制訂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在農資供應旺季,延長工作時間,實行送貨上門,公司派技術員指導農民正確使用、購買農資商品,提高農民合理用肥用藥的能力等。2012年農資銷售額191.56萬元.
二、以招商引資為動力,帶動再生資源交易市場建立,進而擴展回收利用網絡建設
1、2011,我們吸收社會經營大戶,對原區再生資源公司進行了重組改造,增設網點,委托經營。目前,我們在城區各主要區域設有廢品收購點9家,這9家收購點都有區再生資源公司下達的授權委托書,對各收購點作了明確的權限。
2、再生資源交易市場:根據市和區產業規劃布局,為達到消除二次污染,清潔城市,保護環境的目的,真正實現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全部實行工廠化管理,我社積極與合作伙伴在水西征地35畝,建設再生資源交易市場,至目前為止,已有4戶經營戶進場交易,還有5戶經營戶正在協商進場事宜。
2012年,再生資源銷售額216.6萬元。
三、在日用消費品連鎖經營服務網絡方面,發揮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充分利用下屬領頭企業區煙花爆竹專營有限公司的行業優勢,并采取靠大聯強,引進社會企業、資金、人才和管理,實行開放辦社,發展日用消費品經營網絡。現建有1家縣級日用品超市。3家鎮級日用品超市,同時發展37家村級農家店,與各店簽訂了配送協議,統一懸掛體現供銷社和龍頭企業的標識,統一了服務承諾,公開了服務承諾電話,極大地方便了當地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日用消費品年零售總額271.9萬元。
四、綜合服務社、協會建設
1、專業合作社建設:
我社把供銷社工作與新農村建設工作有機的結合起來,積極參與農村產業化建設,大力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從2010年開始,組織引導農民發展甜葉菊生產,由供銷社牽頭,成立了區沙石鎮甜葉菊專業生產合作社。2011年,區委指派我社協助沙石鎮甘霖村搞好新農村建設,我社根據該村的產業優勢,發動36戶農戶成立了沙石鎮甘霖村蔬菜專業生產合作社,成為城區內百戶超市連鎖企業提供新鮮蔬菜的生產基地。2012年,協助成立了區匯澤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并積極為專業合作社食用菌進超市、進市場、食用菌廢角料銷往生物肥廠牽線搭橋,今年食用菌旺季在五龍市場日銷售1萬斤。專業合作社共有社員111人,銷售162.6萬元,幫助農民實現收入113.82萬元。因條件所限,這叁個專業合作社均未在工商部門登記。
2、協會、聯合會建設:
參與和推進農業產業化,幫助農民增收,既是黨和政府對供銷社賦予的歷史重任,也是廣大農民對我們的殷切希望,更是我們供銷社生存和發展的希望所在。我社的煙花爆竹經營行業協會、甜葉菊種植行業協會、蔬菜種植行業協會、區農產品經紀人協會,這些協會都是經過了民政部門登記,有固定的場所,有相關的服務內容,活動開展比較正常,
真正發揮了行業自律、維護行業利益、促進行業發展的作用,維護了廣大種植戶和經營戶的利益。
因甜葉菊和蔬菜都是由廠家和超市直接收購,所以報表中沒有反映農副產品收購額。
3、基層綜合服務組織和設有“兩店”的基層綜合服務組織:
繼續完善基層綜合服務組織。在去年7個基層綜合服務組織的基礎上,今年,在我社新農村建設點沙石鎮王田村新增1個基層服務點。這些基層服務組織設有日用消費品便民店和農資供應店,主要經營農藥、化肥、種籽、中小農具、日用品、農藥械等,并開展農業科技服務和農業咨詢,領辦人都是當地有經驗的村民,極大的方便了本村及周邊群眾的生產和生活,得到了農民的好評。
五、積極做好農產品經紀人培訓工作
培訓農產品經紀人是供銷社參與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年初,及時制定了區供銷社2012年培訓計劃并上報,培訓計劃制定了培訓內容、培訓課程。并主動向市社、區委、區政府、區委農工部匯報,落實培訓資金,圓滿完成100名農產品經紀人的任務。
六、做好項目的編報工作,及時申報“區農配物流中心”項目
根據《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農村現代流通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市供銷社建設“新網工程”文件精神,從我區實際出發,結合我社實際,開放辦社,靠大聯強,經過多方面調查研究,和堅強農業開發公司聯合申報了“區農配物流中心”項目,該項目擬在我區6個鄉鎮建立6家鎮級超市,在20家村級超市,這對于開拓農村市場,提升為農服務質量具有重要作用。該申報項目專項銀行貸款50萬元,區供銷社對項目申報企業入股156萬元,占入股企業股份的20%。
七、各項指標完成情況:
1、銷售總額:680.06萬元(其中:農資191.56萬元,日用消費品:271.9萬元,再生資源:216.60萬元)
2、利潤總額:1.7萬元,利潤增長率50%
3、基層社利潤增長率:0
4、所有者權益(凈資產)151.3萬元,凈資產收益率1.1%
5、資產總額:822萬元,資產總額增長率0
八、日常工作:2012年度我社及時完成統計、財務等各項報表的上報工作,并及時上報信息,半年、年終工作總結及時上報,全系統沒有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九、加分項目
今年,全省農村青年培訓、轉移就業工作會議召開后,我委切實做好會議精神的傳達,各鄉鎮團委也紛紛按計劃開展培訓。如朱村鄉團委開展了茶葉種植、營銷培訓班,崇頭鎮團委開展了外出務工青年培訓班,黃源鄉團委開展了異地開發食用菌培訓班,大源鄉團委開展了庫區網箱養魚培訓班。到目前為止,全縣已培訓農村青年334人,發證130人。
一、整合資源,上下聯動
(一)積極爭取縣有關部門的支持。我縣的青年農民培訓得到了縣農業、人勞社保等部門的支持,全縣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資源整合工作協調小組將團縣委列入成員單位,明確將該項工作作為全縣萬名農民素質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縣勞動力轉移辦在培訓資金方面也給予了配套支持,去年配套資金1.4萬元。
(二)建立培訓工作機構。為加強對農培工作的領導,我委建立了農村青年培訓工程領導小組,負責項目實施的組織領導和協調,各鄉鎮也建立了相應的培訓領導機構。
(三)形成分級培訓的操作模式。根據我縣的實際情況,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是由鄉鎮團委與鄉鎮勞動力轉移辦公室共同舉辦,職業技能培訓由團縣委和縣勞動力轉移辦公室主辦,委托定點培訓機構承辦。同時,建立工作考核制度,將農村青年培訓工作納入對各鄉鎮團委的年終考核當中,使培訓工作規范有序進行。
二、圍繞重點,設計項目
(一)重點突出。
1、緊密圍繞我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組織引導農村青年帶頭示范、帶動推廣新品種新技術,帶頭向農業的深度和廣度轉移就業。
2、學習借鑒外縣市兄弟團組織的好做法好經驗,動員全社會力量面向農村青年廣泛開展職業培訓、就業指導、職業中介等工作。
3、抓住縣委、政府提出農村勞動力轉移任務的有利契機,積極爭取有關部門大力支持,主動承擔部分培訓任務,對進城務工青年進行引導性培訓和專門技能培訓。
4、將跨世紀農村青年科技培訓工程與農村青年轉移就業培訓結合起來,有選擇地建設一批農村青年轉移就業培訓基地。
(二)充分調查。
為了做好培訓工作,我們做了三度調查:一度調查就是在年初開展農村富余勞動力調查,并到部分鄉鎮召開座談會,傾聽農村青年的培訓就業意向;二度調查就是制作下發農村青年培訓意向調查表,此調查表涵蓋填表人的基本情況、求職類型、選擇就業地點、對工作崗位的要求、最低工資收入要求、愿意參加何種培訓以及愿意考何種證書等一系列與就業培訓和能力資格考試相關的內容。部分鄉鎮團委還向農村青年發放誠信卡,向青年公布電話,通過多渠道了解青年在培訓求職創業方面的情況和需求。三度調查是根據調查表反饋的情況制作下發具體培訓項目的調查表。
與此同時還到我縣的各培訓基地調研,詳細了解各培訓基地設備、師資等情況。去年5月,到衢州團市委和柯城團區委學習之后,我委專題組織學習其培訓工作的經驗。
今年3月,我委下發了《關于做好*年度農村青年人才培訓工作的通知》,明確今年培訓工作重點,要求各鄉鎮認真做好調研,科學申報培訓項目,并對培訓工作實行項目化管理,在綜合各鄉鎮培訓方案的基礎上,向團省委提交了《云和縣*年農村青年人才培訓工程項目申請報告》,進一步明確了今年的培訓工作思路。從今年我縣申報的培訓項目來看,均為基層經調研后推薦,符合我縣農村實際,適應市場和青年需求。
(三)廣泛宣傳。
1、利用會議廣泛宣傳,主要是通過全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會、青農工作會議、鄉鎮培訓工作會宣傳農村青年培訓工作的政策、目的、意義。
2、通過媒體宣傳。在培訓確定之后,通過電視臺、廣播、報紙宣傳培訓事項,力求使每一位想參加培訓的青年都參加培訓。通過每月的培訓簡報宣傳培訓,讓每位青年都了解培訓,讓社會各界都來支持我們的培訓。
3、利用典型進行宣傳。通過一年來的培訓,涌現了一批青年農民創業的典型,如十大創業青年、青年星火帶頭人、十大青年創業基地等,我們通過宣傳典型,讓典型引路,引導廣大青年參加培訓投身創業。
4、創作歌曲進行宣傳。為了更深入、更普遍地宣傳培訓的重要性,縣農村勞動力轉移辦公室組織人員創作了《云和農民愛培訓》的歌詞,由團縣委組織青年作曲家譜曲、組織青年農民集體演唱,縣電視臺導唱,既豐富了培訓中的文藝生活,又廣泛宣傳了農民培訓的意義。
三、規范管理,突出實效
(一)規范教學管理
1、簽訂協議。與各培訓承辦單位簽訂協議,明確培訓工作要求,使其在師資、場地、教材、實踐等關鍵環節上不打折扣,保證培訓效果。
2、制訂制度。培訓期間,培訓領導小組派員全程跟班,參與教學管理,主動做好協調服務工作。同時,針對培訓制定了一套學習和管理制度,幫助學員高效、順利地完成學業。班級確定一個班主任,直接負責學員的日常管理。學員在培訓一個月期間凡曠課3天以上或到課率不足2/3以上的學員取消考試資格,學員的表現將作為培訓表現考核記入個人檔案資料。
3、建立支部。在培訓班里建立一個團支部,確定團支部書記和委員,負責學員的思想、組織管理。通過建立支部,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擇業觀。同時,建立長期聯系制度,我們印發通訊錄,以班級和團支部為單位,與培訓班的青年保持長期聯系,進行跟蹤調查,了解青年的生活工作情況,幫助青年就業創業。
(二)規范資金管理。加強資金管理,確保專款專用。積極爭取團省委、縣政府有關培訓經費,明確資金使用辦法,健全有關財務臺帳,年終進行專項審計,經審計,團縣委各項經費收支合理。使有限的培訓資金發揮最大的效益,切實為提高農村青年素質服務。
四、拓寬渠道,做好服務
加強訓后服務,積極推薦就業。培訓結束后,我委主動與用人單位聯系,多渠道為學員推薦就業,將培訓對象的詳細資料上傳到青年就業服務網,主動與中介機構聯系推薦就業,為青年搭建就業平臺。讓職業技能培訓轉移就業率在95%以上,切實為青年就業提供了幫助。
(一)切實服務黨政中心工作。服務“三農”工作是我們黨政的主要工作,“三農”問題的核心是增收,增收問題的核心是就業,就業問題的核心是素質,提高農民素質的關鍵在培訓。實施農村青年培訓工程也就成了團組織替黨政分憂的良好切入點,得到了黨政的肯定和支持。
XX年12月,我擔任縣政府副縣長以來,始終圍繞縣十次黨代會提出的“工業立支柱,農業興產業,三產上臺階,城市升形象,黨建出成果”,以及十四屆人代會確定的“六個縣“的奮斗目標,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人大的法律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下,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正績觀,不斷提高自己執政能力,顧全大局,合衷共濟,攻堅破難,開拓創新,通過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分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去年9月通過縣人大常委會的評議,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也清醒地看到分管工作與縣委、縣政府 “加快縣域經濟轉型,推進產業化建設”上還存在一定差距。我針對代表們提出的各項整改意見和建議,認真研究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團結和帶領分管部門進一步強化職能,轉變作風,創新舉措,狠抓落實,推動了分管工作邁上新臺階。XX年,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9.69億元,占全年目標任務 106%;第三產業實現稅金4404萬元;外貿出口額783萬美元,占全年目標任務的120.5%,同比增長24%;列入考核商貿企業完成銷售總額 81200萬元,同比增長13%,占全年目標任務的103%,實現利潤1751萬元,同比增長7%,占全年目標任務的102%;實現稅金1293萬元,同比增長12%,占全年目標任務的105%。
一、以刺激消費為突破口,三產業及商貿經濟協調發展。XX年年,全縣三產業及商貿經濟工作按照年初縣委十屆六次全委會及《政府工作報告》的要求,堅持在發展中求跨越,在改革中求突破,著力在三產業上檔升級增輻射上下功夫。一是穩步推進商貿企業改革。按照“盤活存量,創新機制,穩步推進”的指導原則,糖酒公司、糧食流通企業的改制工作有序進行,完成了百貨公司、燃建公司等企業改制的前期準備工作,全面完成了供銷社12戶改制企業的掃尾工作,啟動了磨子街舊城改造方案。并幫助齊祥食品、宏濟藥業、綠源食品、南藥蓬安公司等一批改制企業建立現代制度。二是快速推進商貿設施建設。通過招商引資,多方投資商貿設施建設。今年來,在去年商貿設施投入的基礎上,又引進了南充鑫泰集團投資200元,在原東方紅旅館的基礎上,成立了瑞泰商務大酒店;引進南充南鷹集團對原人民市場進行改建;引進南充業主通過資產拍賣,收購了城南市場,目前正在改造之中;積極動員業主對人民市場、城中市場進行升級改造;啟動了撫琴小區市場的規劃。三是積極創新現代流通方式。進一步規范了農資公司物流中心經營機制,初步形成了以本縣為主,營山、儀隴為輔的農資市場銷售網絡。引導和鼓勵宏濟藥業、南藥集團蓬安分公司等連鎖企業不斷增加網點、擴大市場的同時,大力引進連鎖企業,推動我縣連鎖業的發展。目前,全縣連鎖經營企業達到13家,擁有門店520個。
二、以工業園區為載體,招商引資快速推進。堅持把招商引資工作作為整個經濟工作的火車頭,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第一動力,作為黨政主要領導抓經濟工作的第一要務,作為鍛煉干部的第一戰場,作為各級各部門年度目標考核的第一內容,充分調動全民招商的積極性,以招商引資的大突破實現縣域經濟發展的撐桿跳。全年引進項目67個,協議引資26.8億元,到位資金7.3億元,其中工業項目27個,到位資金4.7億元。一是轉變觀念,強化招商引資主導地位。年初,按照縣委、縣政府“打造開放蓬安”的總體要求,牢固樹立“產業是支撐,項目是載體”的新理念,對招商引資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以及下一步主攻方向進行了認真分析研究,進一步明確了工作目標,理清了工作思路。結合市委三屆三次全委會精神,圍繞打造“開放蓬安”這一主題,全縣上下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進一步凝聚人心,鼓舞士氣,形成了人人講招商、個個抓招商的良好局面,招商引資的主導地位得到進一步加強。二是示范帶動,開創招商引資新局面。通過領導回訪、蹲點招商、定點招商,今年對引進的荷田化工、七環養殖、天杰普華、熠暉冶金、鈺峰葛業、今普食品等主要招商引資項目,實施全過程服務,極大提高了招商引資成功率。三是搭建載體,構筑招商引資全新領域。立足載體建設,通過進一步完善工業園區配套設施建設,建立園區管理與運作新機制,園區招商引資取得了新突破。北京荷田、天杰普華、天府興貴、四川熠暉、重慶鈺峰入駐工業園區。四是做強產業,創造招商引資縣域特色。實施鏈條招商,緊緊圍繞生豬、薯類等農業骨干產業抓招商,通過招引一批產業關聯度高、帶動能力強的重大項目, 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培育產業支撐,促進農工互動。在生豬產業繼巨農公司、齊祥食品公司之后,又成功了四川七環建設生豬良種繁育場,同時,將建設肉食品加工廠,重慶今普將與齊祥合資,做大肉食品加工業和生豬養殖業;成都華西希望集團公司投資5000萬元建飼料加工企業,并即將建立一個年出欄10萬頭以上的 pic優質肉豬養殖場。五是強化服務,打造招商引資誠信平臺。
三、以構建新的“三農”服務體系為目標,為農服務機制更加完善。一是努力探索新的運行機制。按照“做大做強農資有限責任公司,穩定和鞏固日雜貿易公司”的發展思路,進一步建立健全了供銷社社有企業的法人治理結構和各項管理制度,強化了內部目標責任管理體系,不斷拓寬經營領域,使之真正成為供銷社的龍頭企業;按照“個人風險抵押承包,資產托管”兩種方式,完善目標考核體系,有效遏止了企業損虧,防止了社有資產的流失;按照合作制原則,積極開門、開放辦社,通過聯辦、自辦等多種形式,大膽吸收各類經濟成份,重新組建了再生物資有限責任公司,鞏固、完善、興辦各類專業流通協會4個,各類專業合作社 14個,發展會(社)員2100人,聯系社員18650多戶,正在籌建生豬飼養基地1個,加工廠1個,以逐步實現企業產權多元配置格局,增強供銷社的發展后勁和服務功能。二是發展農村新型合作經濟組織。為推動我縣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實現助農增收的歷史重任,我們緊緊依托生豬、中藥材專業協會,圍繞農業產業化進程,著力培育龍頭企業,加快了農村專業合作社的建設和生產基地的規模發展。堅持以“為豬農服務、助豬農增收”為宗旨,發展生豬專業協會團體會員,組建專業合作社6個,聯系農戶4614戶,重點開展了養豬技術信息傳遞、仔豬推廣配送、優質飼料配送、生豬運銷、屠宰加工等服務項目,在此基礎上,徐家中心供銷社出資50萬元,興建生豬良種養殖基地,現已完成圈舍建設;在中藥材協會指導下,先后在縣內6個鄉鎮、56個村發展中藥材專業合作社5個,建生產基地8個,聯系農戶10800戶,種植中藥材面積9500畝,其中黃姜4800畝,3600畝,半夏、瓜萎、板藍根1100畝,年助農增收600萬元。為從根本上解決原料深加工、銷售的“瓶頸”問題,通過牽線搭橋,湖南文理生物資源開發有限公司、縣恒基農業開發公司、河舒供銷社共同出資350萬元新建的相如茶葉制品有限公司已正式動工建設,年加工能力1000萬噸,可新增產值1200萬元。
五、以構建市場體系為平臺,市場秩序進一步規范。開展市場專項整治,市場秩序進一步規范。一是營造了安全健康的消費環境。開展了生豬屠宰、糧油收購、酒類專賣、農資流通、蠶繭收購等專項整治;切實抓好了食品、藥品放心工程。深入開展“維權反欺詐”活動,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二是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集中開展了對壟斷行業限制競爭行為和地方封鎖行為的專項整治;及時鞏固集貿市場整治成果,并探索建
立集貿市場整治長效監管機制,把推行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和實施的商品質量監管關口前移有機結合,推行商品準入制度,落實市場開辦者的責任,促進了長效監管工作深入開展。三是創造了公平競爭環境。強化監管執法,促進商貿可持續發展。開展了“紅盾護企”、“紅盾護商”等服務活動,嚴厲打擊不正當競爭行為,營造了一個公平競爭的發展環境。
一、總體要求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中央以及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圍繞市委、市政府“項目帶動、轉變提升、和諧進步、跨越發展”工作思路,在繼續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對外經貿體制改革、教育體制改革、同城化發展等各項改革的基礎上,著力推進民營經濟綜合配套改革等市政府確定的十二項重點改革工作,進一步提升經濟發展內生動力,為我市“兩個加快、跨越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體制機制保障。
二、重點改革工作和牽頭單位
1、全面推進民營經濟綜合配套改革。按照國家鼓勵、支持和引導民營經濟發展的總體要求,把握省政府將列為全省民營經濟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機會,抓緊研究起草《市民營經濟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爭取在今年6月份前獲省政府批準,同時積極爭取將列為全國民營經濟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在促進民營經濟轉型升級、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全中小企業金融服務體系、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實施土地及人力資源配套扶持政策、統籌城鄉發展、完善政府公共服務等方面先行先試,加快構建有利于民營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市發展改革委牽頭)
2、推進金融改革與創新。積極申報在設立國家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綜合改革試驗區。加快推動地方銀行改革,支持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引進戰略投資者。進一步推動各類股份制銀行、外資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落戶,支持金融機構擴大網點覆蓋面。繼續深化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完成南安農村商業銀行改制組建工作,加快永春縣信用聯社增資擴股步伐,推動惠安縣信用聯社、縣信用聯社改制為農村商業銀行。支持有條件縣(市、區)增設小額貸款公司,規范發展融資性擔保公司,加快發展和引進財務公司、消費金融公司、金融租賃公司、信托公司等新型金融機構。加快引進法人銀行發起設立村鎮銀行,鼓勵民間資本參與設立村鎮銀行,推進符合條件的小額貸款公司改制為村鎮銀行。支持轄內法人金融機構發行專項用于小微企業貸款的金融債。完善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推動出口信用保險、科技保險等各種新型保險業務發展。(人民銀行市中心支行、銀監分局、省農聯社辦事處分別牽頭)
3、加快資本市場體系建設。持續推進企業改制上市“121工程”,加強上市后備資源的挖掘和培育,完善重點上市后備企業動態管理機制,加快推動企業改制上市。鼓勵上市公司通過購并重組、增發新股等方式擴張規模、提升實力。積極爭取高新區納入“新三板”擴大試點范圍。加快推進未上市公司股份轉讓試點工作,引導更多企業進入未上市公司股份轉讓平臺,優化股權結構、拓展直接融資渠道。鼓勵企業發行公司債、企業債、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中小企業集合票據、區域集優票據和集合信托計劃等進行直接融資。加快推動市城建國司、路橋公司等國有大中型企業發行企業債券。大力發展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加快培育產業投資基金、股權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引導民間資金通過股權、債權投資方式有序進入實體經濟。(市上市辦、市經貿委、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分別牽頭)
4、創新土地管理方式和管理體制。加快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平臺建設,規范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程序,支持農民以土地經營承包權作價出資或入股的方式設立土地專業合作社。用足用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加大舊村復墾力度,規范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指標調劑的管理。建立健全節約用地機制,研究制定全市“三舊改造”規劃和實施意見。完善土地使用標準和指標控制體系,對鼓勵、限制的產業實行差別地價政策,建立由投資強度、容積率、綠地率、建筑系數、行政辦公及生活服務設施用地比例等五個方面指標組成的工業用地考核體系。改革土地供應方式,實行出讓、租賃、作價出資(入股)的多種有償使用方式供地,提高土地市場化配置水平。(市農工辦、市農業局、市國土資源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城鄉規劃局分別牽頭)
5、加快水利改革發展。通過資本注入、財政補助以及資產重組等方式,整合市級水利系統企事業單位經營性資產,組建市水利投資有限公司,做大做強水利投融資平臺,建立健全水利基礎設施投入穩定增長的運作機制。落實和完善各項優惠政策措施,積極探索水利多元投入機制,廣泛吸引社會資金投資水利。社會資金投資興建的水利項目,與國有、集體投資項目享有同等政策待遇,投資以社會效益為主的蓄、引、調水項目,政府實行供水水價和供水量兜底保護。深化水務管理體制改革,繼續推進水資源綜合管理改革試點工作,整合涉水行政職能,強化城鄉水資源統一管理,逐步建立覆蓋水源、供水、用水、排水、污水處理回用各管理環節的城鄉水務一體化管理模式,提高水務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務水平。
6、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研究制定政府投資項目BT融資管理規定,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市政公用事業、社會事業、保障性住房等領域,拓寬政府投資項目融資渠道。加快推進非經營性政府投資項目代建制。建立健全重大建設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完善專家咨詢制度,推行市級政府重大投資項目公示制度,擴大群眾參與度,提高項目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加快推進水務集團和商貿集團整合組建工作,通過國有產權劃轉、資源整合等方式,做大做強市國司等國有投融資載體,強化政府融資能力。研究出臺政府投融資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健全建設項目資金監管機制,完善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制度,建立債務預警機制和監控體系。從項目審批、土地使用、稅費減免、基本醫療保險定點、信貸扶持等方面,研究出臺鼓勵民間資本投資養老機構的優惠政策,適度提高對非營利性民辦養老機構的一次性開辦補助以及運營補貼標準,加快形成公平準入、多元參與的養老服務供給體系。(市發展改革委、市國資委、市財政局、市民政局分別牽頭)
7、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繼續深化鄉鎮機構改革,推進全國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省級小城鎮機構改革試點工作,做好市縣政府機構改革評估工作,鞏固改革成果。進一步整合鄉鎮機關、基層所站的服務資源,強化三農便民服務功能。積極穩妥地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扎實開展事業單位清理規范工作,科學劃分事業單位類別,以推進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為重點,加快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深化中心城區財政體制改革,研究制定城市規劃區內財政統籌改革方案。積極推進行政區劃調整前期工作,提升中心城市的聚集和輻射能力。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改革,進一步向縣(市、區)下放市級行政審批事權,做好省級行政審批事權下放的承接工作,完善網上審批服務系統和電子綜合監察平臺。推行項目代辦制度,為投資者全程免費行政許可、公共服務等事項。加快政府職能轉變,進一步培育發展社會組織,建立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制度。(市編委辦、市公務員局、市行政服務中心管理處、市監察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分別牽頭)
8、加快公共資源市場化配置改革。持續拓展公共資源市場化配置領域,完善公共資產交易市場運行制度,重點在壟斷性社會資源和基礎設施、公用設施、公共服務等領域取得新突破。總結市級儲備糧輪出進場公開競價交易試點經驗,研究出臺相關實施意見,在全市范圍內推進地方儲備糧輪出進場公開競價交易工作。加強城市戶外廣告設置管理,完善戶外廣告位置使用權公開拍賣競價制度。深化司法拍賣改革,依托國家訴訟資產綜合信息平臺,公開拍賣信息,探索推進司法訴訟資產進入電子交易平臺公開競價交易,進一步推動涉訟資產處置交易透明化,促進拍賣財產的保值增值。逐步整合工程交易、政府采購、地產交易和產權交易等有形市場,加快建立全市統一規范的公共資源市場化交易平臺。(市發展改革委、市監察局牽頭)
9、持續推進小城鎮綜合改革建設試點。繼續抓好6個省級、15個市級小城鎮綜合改革建設試點,全面推進產業項目、基礎設施項目和公共服務項目建設。深入實施擴權強鎮改革,進一步調整和規范縣、鎮兩級政府的事權關系,賦予試點鎮行政審批、行政執法等部分縣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加快建立和完善與試點鎮發展相適應的財稅分配體制,健全公共服務體系,提高試點鎮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統籌協調、自主決策和公共服務能力。加強試點鎮與周邊鎮的規劃統籌,根據城鎮規模、經濟發展水平、交通條件以及主體功能區規劃,積極穩妥推進鄉鎮區劃調整,適時開展部分鄉鎮撤并工作,培育各具特色的工業強鎮、商貿重鎮、旅游名鎮,支持經濟基礎較好、集聚輻射能力較強、基礎設施較完善、產業特色明顯的試點鎮向小城市發展。(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民政局、市行政服務中心管理處分別牽頭)
10、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推進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今年上半年完成文藝院團轉制、劃轉、撤銷等各項改革任務;實施報刊出版單位分類改革,年內基本完成非時政類報刊出版單位轉企改制。深化廣播電視體制改革,整合市廣播電視臺,按照廣電網絡“一省一網”整合的要求,推進市廣電傳輸中心轉企改制。推進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改革,探索公共服務體制核算制。完善國有文化資產管理體制,繼續推進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的勞動人事、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通過政府采購、建立基金、項目補貼、定向資助、貸款貼息等方式,增加政府對公益性文化事業的投入。加強對公共文化基礎設施的統籌規劃和管理運營。深化文化產業投融資體制改革,鼓勵文化企業以資產為紐帶,以聯合、兼并、重組等形式整合資源,壯大企業規模,積極引導社會資金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牽頭)
11、繼續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鞏固擴大基本醫保覆蓋面,提高保障水平,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政府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提高政策范圍內住院報銷水平和大病保障能力。加快推進按病種付費、總額預付等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機制,加強基層醫療衛生體系建設,將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實施范圍逐步擴大到村衛生所。鞏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成果,進一步完善補償機制、人事分配和人才培養流動機制。拓展深化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內容,免費為城鄉居民提供10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7項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加快推進全市二級及以上醫院便民惠民服務體系建設。優化公立醫院布局結構,完善公立醫院與基層醫療機構分工協作機制。推進石獅市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鼓勵和引導社會辦醫,加快形成多元化辦醫格局,大力發展滿足各種不同層次需求的民營醫療機構。(市醫改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按職責分工分別牽頭)
12、創新社會管理體制。全面貫徹落實《關于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實施意見》,完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構建大調解工作體系,推進公共安全和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積極穩妥推進戶籍管理制度改革,加強新興領域、流動人口和特殊人群的管理和服務,全面推行居住證制度。加快基層公安機關綜合警務改革創新,建立派出所勤務精細化管理機制。完善信息網絡管理,健全網絡輿情引導機制。加快建立主動防控和應急處置相結合的公共安全體系,健全安全生產監管體制,完善重點領域安全事故應急管理機制。推進社會管理重心向基層轉移,健全新型社區管理和服務體制。加強和完善非公有制組織、社會組織管理,推進行業協會改革。探索將政府各職能部門可交由社會組織承擔的職能事項,轉移或委托給社會組織承擔;將事業單位可由社會組織承擔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事項,轉移或委托給社會組織承擔。(市綜治辦、市公安局、市網絡辦、市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司法局、市安監局、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市民政局分別牽頭)
三、保障措施和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