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新媒體運營和電商運營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讓手機報從業者興奮的是,政策利好似乎來了。2013年7月31日,國信辦在四川召開會議,要求各省借鑒四川手機報經驗,打造“一省一報”。手機報第一次被官方定義為“電子黨報”,即新媒體黨報,而非補充性媒體。那么全新的手機報該如何運營呢?本文從手機報的運營現狀入手,分析發展近十年來的運營模式及存在的問題,試圖為全新手機報探索多元的盈利模式。
一、手機報的運營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誕生近十年來,手機報看似繁榮的背后,市場發展雜亂無章、嚴重失衡。大多數手機報的運營舉步維艱,品牌知名度沒有建立起來,經營陷入困境。另據數據顯示,手機已成為用戶的第一上網終端和隨身媒體終端,搜狐、網易、新浪、鳳凰等四大手機新聞客戶端的用戶下載量均過億。[1] 而手機報這一手機媒體似乎被時代和廣大讀者所拋棄,其發展形勢似乎每況日下。
手機報的運營發展存在以下具體問題:
1、依賴運營商,營銷模式單一。
目前,由于手機報自身營銷推廣效果差且成本高,手機報主要依靠運營商推廣發行,營銷途徑單一。例如,運營商對各省下達考核指標,省公司再向各市加壓。這些營銷方式的弊端已初露端倪,大量被“圈進來”和被“綁進來”的用戶到期后不再額外花錢訂閱,用戶流失率居高不下,導致手機報的用戶量很不穩定,難以形成規模。
2、收入靠訂閱,盈利模式單一。
眾所周知,手機報目前實現盈利的途徑主要有兩個:一是對彩信定制用戶收取包月訂閱費;二是少量的第三方客戶廣告投放費。目前,多數手機報營利主要依賴用戶訂閱費用。
而在收入分配方面,運營商因掌握著用戶和平臺資源,以傳統媒體集團為代表的內容提供商獲利有限。這種局面存在巨大缺陷,也為手機媒體發展埋下隱患。
3、廣告現“瘸腿”,發展模式單一。
媒體的經營需要兩條腿走路:廣告和發行。手機報運營和盈利模式的單一,直接導致手機報的廣告“瘸腿”,內容提供商想發展手機報廣告,卻怕用戶退訂,很難得到運營商支持;運營商想發展廣告又怕廣告泛濫影響其品牌形象。
二、市場困境原因分析
手機報擁有龐大的市場規模,但誕生10年來,卻一直不被看好。綜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從業者對手機報的發展缺乏統籌規劃。
手機報從誕生起,就被定義為第五媒體,其發展自然就不被重視,而導致行業亂象叢生。雖然傳統媒體對手機報趨之若鶩,但是對手機報的內容建設和運營卻缺乏有效的統籌規劃,還是以辦報紙、新聞網站的老傳統、經驗來運營手機報。
另外,由于在手機報的整個運營流程中,承擔著手機報內容生產重任的媒體處于絕對弱勢地位,低收益分配比例也無法激起采編方加強新聞內容品質、拓展個性化服務的熱情,很多報社都只安排了四五個兼職人員負責手機報的全部事務。這些兼職人員本身都是傳統媒體出身,他們運作手機報自然就只能以老觀念來進行,這也嚴重阻礙了手機報的發展。
2、媒體對手機報的推廣處于弱勢。
目前手機報的運營模式中,手機報產業鏈價值必須通過內容提供商(cp)、電信運營商與技術服務商(sp)三方機構的合作來實現:媒體負責新聞內容的采編,技術服務商負責信息的數字化處理,最后由電信運營商通過無線通信技術平臺發送給手機用戶。
在整個手機報的產業鏈中,完全掌控著手機報發行咽喉的電信運營商占有絕對主導地位,有限的訂閱收入,運營商占絕大部分,媒體占比很小。即便手機報走向“WAP”后,主要控制權仍然在移動運營商手里,手機報閱讀流量的計價、內容傳播的通暢程度乃至文本內容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運營商的影響。
就目前的發展形勢而言,傳統媒體的內容資源成為了電信運營商渠道的附屬物,而且絕大多數電信運營商人士認為手機報只是一種無線增值業務產品,而不是媒體,在手機報上與媒體就是一種信息合作的關系。
3、內容同質化導致市場競爭力下降。
在這個強調“內容為王”的媒介產品競爭時代,信息表現形式的多樣化、傳播的便捷性固然重要,但是媒介文本的個性化和高品質才是贏得消費者和廣告商青睞的關鍵。大多數媒體將經營報紙、新聞網站的老套路照搬到手機報發展中來,再加上手機報本身沒有獨立的新聞采編權,導致當前的絕大多數手機報都只是傳統媒體的翻版或者綜合濃縮版,內容缺乏原創性和同質化傾向十分嚴重。
另外,全國手機報定位大致相同,除了少數財經證券、惠農類之外,幾乎都是綜合新聞,傳統報業中同質化問題被變本加厲地植入到手機報運營過程中來,如此寬泛雷同的信息結構自然無法滿足讀者的個性化需求,訂閱量就起不來,盈利當然就上不去。
4、手機報廣告發展嚴重滯后。
由于運營商為改變前幾年因短信內容不規范造成的不良社會影響,對手機報內容提供商提出嚴格限制和要求,并制定明確細則,其中一條即為不能隨意發送廣告信息,這在客觀上封死了內容提供商對手機報廣告的話語權。
手機報作為新傳媒,廣告效果如何,廣告商更多處于了解階段,對手機報傳播效果尚存疑慮。另外,手機的閱讀方式是用戶撥動手機鍵盤逐幀閱讀,這在某種意義上造成一種強制閱讀的局面,手機廣告夾雜其中,易引起用戶反感,甚至會有部分用戶選擇退訂手機報,這也限制了手機報廣告的發展。
電商代運營行業大限將至?
14年也有不少人在談電商代運營行業是不是要消亡了,是不是沒有存在的必要了,簡單就是覺得代運營這事沒有價值。我們先來看看此前的團購行業和現在傳統媒體,再到科技媒體、自媒體,不都是這樣過來的嘛。當然,這也怪不得外界的聲音了。新的領域就代表新的機會,大家都想涌進來分一杯羹,魚目混雜,外界監督是好的。個人認為,電商代運營也好,傳統媒體也好,團購也好,都不會說直接消亡掉,只是說可能跟前期的存在感不同。還是拿團購來說事,前面兩年,不也是被貶到溝里去了,現在呢,不照樣好好的。這些領域能在某一個時期站在輿論中心,能快速成長,說明他們還是能滿足一部分需求的,還是有存在的價值的。
不過,話說回來,電商代運營行業目前還是處于比較敏感的點上。目前,國內首屆電商服務行業思享會就在3萬走起了,分享會上一幫電商服務行業人員、媒體人及投資人坐一塊兒也聊著。國內電商服務的北聯偉業COO趙彤在會上也表示,目前傳統企業轉型的需求還是很大的,另外電商服務也得到了資本的認可,藍標就已經和北聯偉業有了相關的資本合作。同樣的,國內另一家電商服務企業新七天老總左英杰則認為,電商服務必死是個偽命題,只是媒體愿意去炒作他,實際都是某個領域由藍海到紅海而已。但實際上,傳統企業轉型還是有很多問題要去解決的,無論是虛擬商品還是實體商品,都還是有很大需求的。和君咨詢李振江則認為,電商并不是簡單的開個淘寶店那么簡單,如果傳統企業都不需要專業的人服務,自己搗鼓個網店,那會有大批的傳統企業跟著掛掉。電商服務的合作方式還是很多元化的,可以好好審視自身的合作需求,代運營服務還是有存在的價值的。
十字路口,電商服務還得升級轉型
升級轉型本該是2個獨立的詞,升級可能是在原有基礎上擴展,轉型則可能是掉頭打新的方向。在目前的電商服務行業,升級和轉型放在一起用,還是比較合適的。
升級,無非就是說行業現在怎樣去更深的去挖掘資源,現有資源夠不夠用。筆者覺得,我們都有點低估傳統行業了,支撐整個國家經濟的傳統行業,難道就那么幾個企業有需求么,被挖掘出來的還是很少的一部分。另外,我們的眼光其實現在還都盯在國內。難道傳統企業就沒有想過把產品賣給國外的普通消費者?國外的企業就沒有想過把東西賣給普通的中國消費者?
無論是出境電商,還是入境的洋品牌電商,都很容易出現對接困難的,還是需要專業的團隊來操作的。現在說電商代運營沒啥前途,也都聚焦在國內電商,進場的門檻也不太高。但是,我們把視野打開一點,走出去和走進來的,行業的延展性還是有的。比如說,泰國的King Power,最早把他在泰國特色的商品通過天貓國際的平臺,直接通過保稅區的模式,零散的銷售到各個地區,今年3月份會再過渡到跨境的O2O,包括境內線上的提前付款,到境外的機場免稅店提貨窗口直接拿貨,中間數據流的過程是一塊代碼。類似的模式,天貓、亞馬遜、京東這幾大的平臺都投入了非常多的資源和技術開發團隊做類似的應用,像東南亞、歐洲和美國都會有很多的用巨型零售企業進入這個領域,他們進入跨境電商應該說這個業務模型可能會優先選擇國內一個代運營服務商來幫他滿足國內平臺的接駁。
再從轉型這方面來講講,電商服務行業的轉型還是得站在產業鏈的角度去看。現在的電商服務其實涉及到傳統企業轉型過程比較少的一環,目前大多集中在線上售賣這一塊。在行業前期,有上千家的企業進入到電商代運營領域,辛辛苦苦干了一兩年,死傷不少,做的好的也有一些。隨著電商行業的快速發展,電商服務變化也是很快,客戶也不是那么好忽悠了,對代運營公司要求就高了,行業準入門檻無形的也提高。
到了現在,企業的需求更加豐富化了,如果只能給企業提供電商代運營服務沒有太大競爭力的。客戶在轉型,服務商也要跑在客戶前面。比如,我們的服務企業能幫客戶策劃品牌,策劃傳播。別笑,很多企業都有這種需求的,能否一體化呢?甚至,服務公司還可以幫他們搞對外資源合作,拉資本,這些都是行的。代運營公司和客戶的合作形式也不用僅限于往常的,我做事,你付費,還是可以更多元化的。新七天老總左英杰也表示,代運營企業在轉型和升級過程中間是不會被全部淘汰的,只會淘汰掉這里面劣質的或者是同質競爭的,而實際上如果能夠站在更高的高度,能夠幫助企業從策略的制定到策略實施全部一整套的,我叫整體電商服務、整合電商服務,這個概念如果能夠幫助他實施的話,我相信很多企業是愿意來選擇這些電商服務業來幫助他完成這個轉型或者升級。
WAP業務處于市場啟動期,上網用戶主要為高科技玩家、商務人士和嘗試型用戶;價格敏感度高,大部分用戶非常注意消費單價和每月消費金額;用戶消費習慣以“嘗試”為主,93%的用戶每日移動上網時間低于30分鐘。
從關鍵的使用習慣看,移動互聯網尚處于發展初期,WAP服務正在從高端人群向普通大眾普及,移動互聯網的使用習慣正在形成中。手機用戶已經習慣于短信、彩鈴等基本的移動增殖服務,在享受手機的樂趣后,開始憧憬下一步的娛樂體驗。同時,一些SP的不良市場營銷手段和高額的手機上網費用,讓用戶產生了警惕,對價格分外敏感。
移動運營商和3G從業者希望通過業務創新,發現“Killer”(殺手)級的高價值業務。從媒體的角度研究手機互聯網,仔細審視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價值鏈后,可以發現,手機媒體實現高盈利的可能性依然存在,然而充滿挑戰。
媒體價值鏈包含四個基本環節:基礎設施運營商(網絡、印刷廠等)、內容生產商、內容運營商(專門做內容銷售和內容版權業務)和媒體運營商。在傳統媒體方面,平面、電視廣播、唱片和電影,四個環節都很健全,因為基礎設施運營商的技術創新,一次次地推動媒體產業的進步;內容生產商趨向于高集中度的市場,基本的player最終剩下兩種:一種是資本型的,一種是創新型的,無論電影、電視,還是唱片都是這個趨勢;內容運營商是媒體產業重要而不可缺少的一環,從全球看,沒有內容運營商的區域媒體產業一定是欠發達的。當然,這個角色也可能整合進其他廠商內部,比如四大唱片公司的出版公司,就是專門做版權業務。
互聯網完全顛覆了傳統媒體的運營模式,然而媒體產業價值鏈并沒有改變。隨著web2.0熱潮的興起和新的技術應用不斷涌現,我們發現,原來缺失的內容運營商角色正由Search、RSS、網摘等技術創新者所扮演。然而,互聯網自由開放的產業環境決定了互聯網在內容生產上的嚴重缺失,只能依賴于復制來自于傳統媒體的內容。這種低附加值、低成本的商業模式不僅惠及了網絡大眾,主流網站也獲得了客觀的廣告收入,然而在創造高價值的付費業務方面乏善可陳。
移動互聯網的特殊性在于手機用戶和PC用戶迥異的使用習慣以及運營商特殊角色。深入研究產業環境和價值鏈的特殊性,可以發現,存在三大制勝策略,是實現高價值業務的可行之道。
首先,建立基于用戶需求的長期業務規劃。互聯網的實踐說明,低成本、低附加值的互聯網模式只能帶來缺乏長期粘性的流量和少量的廣告價值,用戶最終會被一切免費的內容產品和其他服務所慣壞,而不再愿意多付一分錢,網絡環境日漸演化,最終傳統的內容巨頭必然放棄付費模式的互聯網業務。通過調研用戶的核心需求和提供世界級的內容產品,而不是注重短期盈利,重新開始構筑移動互聯網的產業價值鏈,是高價值業務的第一個制勝策略。
關鍵詞:手機報困境對策
一、手機報的發展現狀和面臨的現實困境
自2004年7月,《中國婦女報》推出全國第一家手機報開始,全國各地陸續推出了手機報,用戶訂閱手機報的費用無需專門到有關機構去支付,只需通過手機發送短信即可。因此,手機報有著明顯的渠道優勢,2004年以后迅速發展起來。目前,影響力比較大的全國性手機報有《人民日報手機報》、《新華手機報》,地方手機報有《浙江手機報》、《華西手機報》、《齊魯手機報》、《湖南手機報》、《廣西手機報》等。此外,各地方版報紙的手機報升級到7000號平臺,開始面向全國手機用戶發行,外省的讀者們也可以通過手機來閱讀當地的報紙。比如從2007年3月底開始,揚子晚報手機報升級到7000號平臺面向全國手機用戶發行,據稱在試推廣期間,已有近1萬名來自上海、安徽、山東、北京等省市用戶訂閱了揚子晚報手機報。
2007年,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都把手機報業務作為重點業務來發展,表面看來手機報業務發展很快,但此項業務尚處在市場導入階段,還存在很多的問題需要解決。由于技術上存在瓶頸,特別是盈利模式的限制,加上受眾需求的多樣化,使手機報,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了許多困境。
1.政策問題
手機報面臨的首要問題是上游環節完全掌握在無線運營商手里,無線運營商的政策決定了手機報的價格及發行是否通暢。“運營商究竟有多大的誠意和興趣來跟我們這些傳統媒體一塊分享手機傳媒的蛋糕,從我個人的判斷而言,目前形勢不是特別樂觀。”中國婦女報手機報主編姚鵬說:“在手機報方面,中國婦女報雖然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但是坦率地說,幾年下來,這只螃蟹還沒有吃出味道。”目前,手機報的上游環節完全掌握在運營商手中,手機媒體存在的關鍵問題不是技術,而是政策問題。
手機報發展過程中,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手機媒體與無線運營商之間的關系問題,因為手機報的發行渠道掌握在運營商的手里,無線運營商的政策決定了手機報的價格、發行是否通暢,也就是說你的生死大權完全被人家所操控。而目前的手機報,無論是彩信還是WAP,只不過是運營商的增值服務項目而已。運營商決定了手機報成本居高不下,不能被更多的用戶接受。
只有在能夠對手機媒體的內容、發行,以及盈利模式,都有一個比較充分的操控前提下,才是報業滿意的手機媒體形式。一個新媒體的命運如果控制在移動運營商手里,控制在一個具有壟斷地位的企業里面,這個前景很不好,手機報的盈利模式也就無從談起。需要政府行業管理部門做更多的協調關聯產業、關聯行業的工作。
2.盈利模式的問題
眾所周知,廣告收入是我國傳統媒體的主要利潤來源。而手機短信、彩信和手機上網等無線增值業務從一開始就是收費項目,付費使用無線增值業務也已形成習慣。但正因為訂戶付了費,他對未經其許可強行推銷給他的任何東西都表現出極大的抗拒。從現狀看,手機報的廣告營銷和廣告收入還只是一個理論構想。從電信營運商方面講,在手機中做廣告是明令禁止的,這在合同中有明確約定,如發現可馬上中斷業務并給予處罰,用戶也可以投訴。從手機報訂戶方面講,一般不愿意接受廣告,如果收到了廣告,或是退訂,或是投訴,電信營運商對投訴都很重視,對投訴業務的處罰也是很重的。而從廣告商或是廣告業主方面講,一是對手機報有個認識和接受的過程,對手機報的廣告傳播效果缺乏認識和評估;二是目前手機報缺乏一個穩定的、合法的、有吸引力的廣告營銷的平臺。①這三方面的因素,導致了目前手機報的廣告經營活動只能是停留在理論階段,很難付諸實踐。
3.內容同質化的問題
目前手機報最大的弱點是沒有自己的原創內容,其媒體業務、市場開發、新聞來源主要依附于傳統媒體和互聯網。“內容同質化”也將成為手機報未來發展的死穴。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各家報社在內容制作上已經開始尋求突破,向分眾化的需求方向發展,如設置了“綜合”、“新聞”、“財經”、“體育”等多個欄目。但這樣做還遠遠不夠,手機報的信息模式應該是基于多媒體的,除包含傳統報紙的文字、圖片等基本形式的信息外,還應該向集音頻、視頻、游戲、娛樂、互動等多媒體形式的內容方向發展。另外,由于用戶和渠道資源都掌控在移動運營商手中,各報社與用戶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溝通障礙,不能夠充分的挖掘用戶需求,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手機報的分眾化發展。
4.缺乏有效的營銷手段
從手機報的營運實踐看,影響手機報的幾大關鍵因素分別是有吸引力的內容、穩定的技術和通道、符合無線增值業務的營銷方式。
從目前國內的實際情況來看,電信運營商對于手機報的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這不僅是因為手機報訂閱費中的一部分要交給電信運營商,更為重要的是,電信運營商可以通過舉辦一系列的資費優惠,吸引更多潛在的用戶訂閱手機報。
在手機報三方(或兩方)的利益共同體中,擁有壟斷性渠道資源優勢的電信運營商是居于主導地位的。因為作為內容提供商的媒體和作為服務提供商的技術支撐公司,都不是不可替代的,只有擁有壟斷性渠道資源優勢的電信運營商,才是不可替代的。然而,手機報的無線增值服務收入,對于無線運營商來說顯得微不足道,因此手機報的營銷也處于不被重視的地位。
三、對策
1.媒體要加強與電信運營商的合作
從目前成熟經驗來看,與運營商的強強聯手無疑是手機報在發展初期最為重要的手段之一。
在海外市場上,許多手機報都是通過借助運營商來增強自己的實力。在日本報業走下坡路之時,《朝日新聞》、《日本經濟新聞》等紛紛向日本頂級移動運營商NTTDoCoMo伸來了“橄欖枝”,NTT的手機用戶只要交納一定的信息費用,就可以每天通過手機上的菜單選擇閱讀《日本經濟新聞》、《朝日新聞》等報紙的內容。
手機報的營運模式,是由媒體提供內容、電信運營商提供渠道、電信服務商提供技術支撐的三位一體的模式,是一個依托手機這個通訊終端整合各方資源、謀求市場收益的利益共同體。在這種“統一戰線”中,如何既堅持各自的原則立場,又尊重合作各方觀點、意見和運作習慣,就成為維持手機報這個合成系統良性運轉的重中之重。“做手機報其實首先是做公共關系”。華西手機報與自己的戰略合作伙伴四川移動經過碰撞、磨合,建立了相對高效的運作機制,得到了合作伙伴的理解、尊重,最大限度獲得了通信政策和營銷手段方面的支持,有效地促進了華西手機報的經營。
2.結合實際,選擇盈利模式
從手機報的范圍來劃分,可分為全國手機報和地方手機報。全國手機報參與者由報社、移動運營商和SP共同組成,地方手機報主要參與者是報社和移動運營商,雙方直接合作。無論哪種方式,收入來源主要為每月5到15元不等的包月費和WAP網站瀏覽費。在盈利手段上與傳統的報紙相比,缺乏廣告的盈利方式。有研究文章指出,手機報可以通過企業冠名欄目、大型企業點播、分類信息服務等方式開展廣告經營。即通過企業冠名或者點播的方式,讓手機報用戶免費獲得新聞內容,這部分訂閱費用由廣告業主支付,就是“免費+廣告”的模式。另外一種模式,即目前手機報的運營模式,即“訂閱費+無廣告”的模式。
反觀手機報的發行,由于是順價發行,決定了隨著發行量的增加手機報的收入也增加,而且由于手機報的成本支出相對固定,發行量越大對利潤的貢獻越大。
3.在內容方面,要細分受眾,注重信息的有效性
手機報首先應該對于自己有一個明確的定位,特別是對于自己用戶的定位。常州手機報對五千多位讀者進行調查,86%讀者年齡在35歲以下;男性讀者明顯高于女性,占76%;浙江手機報受眾總共已近10萬,大多為城市白領、公務員、中小創業者、企事業管理人員和其他知識分子等,其中80%以上為男性。總體來看,目前手機報讀者大多為男性,年齡在25~45歲的比例最高,這就使得手機報在自己的內容定位上有所偏重。
信息內容要量身定制。中國移動廣西公司在對手機報客戶的回訪中發現,客戶渴望更貼身、更細致的信息服務。對此,《廣西手機報》正計劃細分受眾,開發地市版和有關影視娛樂、房產、汽車、飲食等專版。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由合作媒體派出記者自主采訪,以掌握和即時發送第一手的信息。
從海外市場的情況來看,以人為本也成為衡量手機報好壞的主要標準。挪威電信和數字電視運營商Telenor的有關人士表示,現在的問題不在于能否賺錢,而在于能否為讀者提供足夠好的新聞,我們必須保證手機報用戶認為值得為收到的信息支付費用。他們提出的一個方案是“主動與被動的結合”:主動——報紙將每天的標題新聞打包,然后以極低廉的價格(甚至完全免費)提供給手機報的用戶;被動———讀者對某一條新聞感興趣,為之支付費用,獲得詳細報道。
4.注重手機報與報紙、網絡的互動共贏
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常務副總經理、瀟湘晨報社社長、紅網董事長龔曙光認為,“現在的互聯網和傳統媒體還是可以多贏的,”他指出:紅網是2005年的10月份正式并購過來,到2007年元月份,獨立IP從9萬到40萬,收入從1200萬到2000萬;與此同時,瀟湘晨報的增長率也在兩位數以上。“晨報增長中有相當一部分就來自于和紅網的互動”比如,2007年五、六月份,紅網舉辦了一個網絡“漂亮寶貝”的評選活動,瀟湘晨報是協辦媒體,“美容美發對我們平面媒體是沒有廣告的,但是通過網絡來做這一個活動,把美容行業的客商帶到了我們的平面媒體。”
除了網站,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數字產品是手機報,它在第一時間提醒讀者最及時的短消息,報紙再深度報道,網絡持續進行深度的跟蹤。網絡在一定意義上推進靜態新聞向動態新聞的發展。同時又向手機報和報紙提供更新的新聞資料,“從這個意義上講,無論是資源性還是收益,這種多贏的格局都是可以形成的。”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手機報的內容多是來源于傳統媒體,特別是對于已經刊登過消息的再次使用。隨著手機報的發展,用戶肯定不滿足這樣的現狀,希望尋求更大的信息容量,這不僅需要手機報在信息的采集上,能夠增加自采以及突發新聞的報道,更要能夠突破不同媒體之間的隔閡,尋求新的發展空間。有專家預言,傳媒業發展的最終結果,就是傳統媒體平臺與新媒體平臺的完全融合、互動,產生更為可觀的價值和更長的產業鏈。
注釋:
劉騫:《手機報:傳統報業的數字化介入辨析與猜想——以〈華西手機報〉為例》[J],《新聞界》,2007年第2期。
一、手機媒體處于低級發展階段
筆者認為,我國手機媒體無論在商業模式、運營模式和業務模式上,尚處于探索階段。
首先,手機媒體尤其是傳統媒體所辦的多采取合作的運營模式。目前,手機媒體主要采取如下方式運作。一是傳統媒體+SP(服務提供商)+電信運營商的運營模式所興辦的手機媒體,目前,絕大多數傳統媒體都是采取這種方式。在這種運營模式中,傳統媒體提供內容、sP提供應用服務、電信運營商提供渠道,相應的收入一般按照內容、sP、電信運營商25%、25%、50%的比例分成,當然,相對強勢的內容提供商獲得的分成比例會高一點。目前,很多報業集團旗下報紙的手機報總訂戶在幾十萬的數量級上,一年的收入在幾百萬元級別上。二是傳統媒體直接和電信運營商合作的手機媒體,如新華社、CMMB(中廣移動)等。這種運營模式直接跳過SP運營商,或者傳統媒體收購sP運營商,或者電信運營商直接跳過自己的平臺進行運作,如中國移動旗下有卓望科技、中國聯通旗下有新時刻公司。在這種運作模式下,傳統媒體的分成比例略高,但是一般不超過40%。三是3G門戶網如空中網等專門化的手機媒體網站,他們致力于打造專門的手機媒體平臺,并通過提供增值服務來獲得收入,這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四是門戶網站的手機媒體業務。目前,門戶網站的手機媒體分為兩個部分,一方面門戶網站自身提供sP業務,通過和電信運營商進行分成,這些業務主要包括鈴聲、圖片、文字傳情、新聞、游戲、短信等:另一方面是門戶網站設立專門的頻道專門提供相關的手機媒體業務。
其次,目前絕大多數傳統媒體中手機媒體的定位都是附屬業務,而沒有把其定位為獨立的業務。當然,由于作為從屬業務,尤其是傳統媒體重點扶持的業務,手機媒體可以充分利用傳統媒體既有的內容資源,不需要投入大量的采編費用就可以獲取一定的收益,因此,目前傳統媒體的手機媒體業務多為盈利項目。但是一方面收入規模小,遠遠不足以成為新的業務增值點,另一方面如果和現有的業務采取交易的方式來獲取內容資源,甚至可能出現虧損狀態。尤其值得指出的是,理論和實踐都已經證明,新的業務尤其是發展前景巨大的新業務必須作為獨立的業務來發展,采取相對分權的組織模式,否則就會受限太多,很難在短時期內實現跨越式發展,導致業務得不到發展,或者出現被競爭對手搶占先機的局面。
第三,目前,手機媒體在表現形態上,主要采取的是手機報、WAP網站、手機電視和手機視頻等表現形態。如CMMB采取的是手機電視形態,傳統媒體多采用手機報形態,3G門戶網站多采取WAP網站產品,門戶網站多采取WAP網站產品和手機視頻網站形態。
最后,在商業模式的探索上,尚未找到合適的商業模式。
二、手機媒體的未來發展趨勢
由于我國有著巨大的手機用戶群且手機具有的自身特性,手機媒體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筆者認為,未來將呈現如下發展趨勢:
首先,手機媒體將迎來快速發展期。手機媒體已經有巨大的用戶,而且潛在的用戶市場更大。截至2009年底,全國移動電話用戶達到74738.4萬戶,移動電話普及率達到56.3部/百人。全國網民數達到3.84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28.9%。其中手機網民數凈增1.2億人,達到2.33億人,占網民總數的60.8%。因此,有著龐大用戶群的手機媒體必將要迎來黃金發展期。
其次,手機媒體的自身特性更符合讀者閱讀趨勢的變遷。當前,從讀者閱讀趨勢上看,一方面隨著人們工作和生活節奏的加快,讀者將更善于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來獲取信息和娛樂,這些碎片化的時間主要由等待和無聊時間構成,等待的時間包括等車、等人、候機等時間,無聊時間包括乘車、如廁等空隙時間。在這些時間獲得信息,需要相應的媒介具有及時、易攜帶、展示性好等特性。另一方面人的需求可以分為娛樂需求和信息需求。在娛樂需求方面,年輕人有著更強的需求,也更為電信運營商和廣告主所看重,廣告主看重的是年輕人所具備的龐大的潛在消費能力,電信運營商看重的是年輕人所鐘愛的手機視頻能夠帶來大規模流量的消費形態:在信息需求方面,這部分人群多為消費能力強的中產階層,這部分讀者需要個性化、量身定做的信息,這部分讀者也更為廣告主所看重。由于手機媒體具有易攜帶、及時、迅速、展示性好的特點,這些都完全符合讀者閱讀趨勢變化的要求。
第三,從手機媒體的發展趨勢來看,手機報、WAP網站都是過渡形態,未來手機媒體必將以網絡媒體的現有架構為基礎來發展。無論是手機報、WAP網站還是CMMB提供的信息依然具有標準化、信息量少等缺陷,不能滿足讀者個性化、定制化的需求,這也注定這些形態只是手機媒體的過渡形態。未來手機媒體必然以巨型的娛樂信息平臺為基礎,并利用互聯網的技術為驅動,以讀者需求為導向,為讀者提供個性化、定制化的信息,并在此基礎上實現分層娛樂信息收費。
第四,手機媒體將采取“免費+收費”的商業模式。由于手機媒體和網絡媒體一樣,具有前期投入巨大,而后期成本投入較小的特點,可以在基礎業務平臺方面利用免費的優勢來盡可能地吸引用戶,并在此基礎上搭建巨型平臺。由于其平臺的空間是海量的甚至是無限量的,成本低廉,手機媒體就有能力和意愿最大限度地吸引用戶,而且由于其存儲空間海量,它就能更好地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具體說來,就可以充分利用其巨型平臺發揮長尾效應,把各種個性化和小眾化的用戶吸引到巨型平臺上來。手機媒體“免費+收費”的商業模式可以具體為:充分發揮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效用,利用免費優勢吸引巨量的用戶,進而搭建大型平臺進行資源協同和共享,并在此基礎上開展增值業務。在具體的盈利模式上,手機媒體將多采取交叉補貼的模式,具體來說就是付費的給不付費的提供補貼,一方面,同質化的信息變得免費,而客戶定制化的信息則要變得昂貴;另一方面,第三方給獲得免費信息和服務的用戶付費。
第五,電信運營商和新技術公司將大力進入手機媒體,給傳統媒體帶來更大、更嚴峻的挑戰。一方面電信運營商擁有渠道優勢和巨大的用戶群,又急需尋找新的業務增值點來實現轉型。從電信業發展的趨勢來看,將從通話消費為主轉變為以流量消費為主。據國外媒體報道,思科首席技術官帕德馬錫?沃里奧(Padmasreewamor)日前表示,到2013年,全球互聯網流量將達到560億GB。而這就需要通過大力發展移動互聯網這一信息服務業新興形式,以帶動自身流量的大幅度提升,才能保證通信業的快速發展。因此,電信運營商必將大力發展手機媒體業務,三大運營商已經開始在移動互聯
網方面投入了極大的關注,下一步將是人力、物力的大規模投放。另一方面,google、蘋果、微軟、騰訊、新浪等以技術起家的新媒體公司正在虎視眈眈手機媒體業務,由于手機媒體業務對技術的依賴性很強,這些新技術公司將在未來的手機媒體業務領域占據極其重要的位置。
三、傳統媒體發展手機媒體的關鍵
當前,傳統媒體意識到手機媒體的良好前景和潛在的市場規模,紛紛采取手機報、手機電視等多種方式進入手機媒體領域,但是囿于觀念、技術、人才、資金等各方面的因素制約,成效不大。傳統媒體要想真正發展新媒體,關鍵在于轉變觀念,包括手機媒體的發展思路觀念、利益觀念以及合作觀念。
首先,要加深對新媒體本質的認識。一些新聞人還只是把網絡當成一個既有內容分發的工具和渠道,這種思維的缺點在于:首先,沒有認識到傳媒業巨型信息終端的趨勢,未來任何媒體的內容只能是巨型信息終端的一個很小的部分,而最為重要的是這個信息終端必須符合互聯網理念并以互聯網為平臺。其次,沒有認識到讀者個性化、定制化的閱讀趨勢的變化,原創的內容無論其渠道怎么變化都依然是統一、標準化的信息提供,和讀者的要求相差懸殊。第三,沒有認識到互聯網技術對媒體業的改變:一是網絡媒體可以通過提供平臺使自媒體成為可能,這就大大拓展了信息源,也使得媒體從業人員的專利轉變為人人都可以參與的權利;二是可以利用技術提供及時、深度的信息分析,例如,和訊、東方財富網等可以通過相關分析軟件為你及時提供各只股票的各種技術分析;三是更為重要的是能通過技術手段來分析讀者的信息閱讀偏好,更好地為讀者服務;四是網絡技術也可以解決信息的篩選,解決互聯網現實存在的泥沙俱下的情況,一方面可以利用眾包理論讓更多的用戶參與對信息的求證中;另一方面可以設計評價機制,一旦信息者假新聞就把他的等級大大降低,這就能保證信息者為了自身的聲譽而自身保證信息的真實性。思路決定出路,傳統媒體要想真正發展手機媒體,就必須按照互聯網的要求來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信息。這就要求首先意識到網絡媒體平臺化的趨勢,并結合自身的內容優勢充分利用巨型信息平臺對內容進行優化和分類,并利用互聯網技術找到需要自身內容的個性化讀者,并為他們提供量身定做的個性化信息。因此,在未來,信息服務和內容服務不僅不會消亡而且還會更快發展,傳統媒體轉型的關鍵在于改變自身對內容的認識,從“傳統媒體的內容認知”快速轉變為“互聯網基礎上的內容認知”。
【關鍵詞】互聯網傳播 媒體傳播 轉型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industry background of Internet dissemination for operator, the proposal on media dissemination transition for operator based on Internet marketing was given according to the status and difficulties of operator’s Internet dissemination.
[Key words]Internet dissemination media dissemination transition
1 運營商開展互聯網傳播的背景
1.1 互聯網廣告發展現狀分析
近年來,我國網絡用戶規模呈現爆發式增長,其中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增長尤為突出,并于2012年超過互聯網用戶,這也為企業開展互聯網宣傳與營銷帶來新的發展環境。
互聯網用戶規模擴張帶來廣告市場結構的重大變革,互聯網媒介于2013年成為僅次于電視的第二大廣告媒體,預期未來互聯網廣告在市場格局中將占據越來越重要的戰略地位。
互聯網媒體在廣告市場地位逐步提升的同時,受環境與用戶影響,不同廣告形式之間也存在市場競爭關系,內部結構亦在不斷優化調整:圖文廣告作為品牌傳播的主要手段,在更注重營銷效果的互聯網營銷中被逐漸壓縮;基于搜索技術的關鍵字廣告依然作為最主要的互聯網營銷方式;伴隨營銷內容富媒體化、娛樂化的需求趨勢,視頻廣告正在成為互聯網廣告的黑馬;新技術新產品的推出,帶來微信、微博等新的營銷方式發展,但行業穩定性依然不足。
1.2 互聯網廣告發展趨勢分析
(1)大數據應用使企業營銷更加精準
基于大數據應用的營銷方式,通過搜索引擎、RTB廣告、重定向等,實現精準化營銷推送,同時為企業提供個性化的營銷解決方案,以提升營銷效果。
(2)程序化購買使得找客戶方式更優
基于DMP和Ad-exchange平臺的程序化購買(DSP),逐步替代傳統廣告商業模式,使廣告投放由媒體購買轉向受眾購買,并由平臺技術實施購買行為,為企業營銷節約大量資源和人力成本。
(3)移動互聯網發展引領向移動端轉移
伴隨互聯網用戶向移動端遷移,未來移動營銷及移動廣告市場規模將出現爆發式增長,同時網民對移動端媒體的接觸也不斷深入,根據IBM數據顯示,94%的廣告主認為未來移動營銷在企業發展中將發揮重要作用。
2 運營商互聯網傳播的現狀與困境
2.1 運營商擁有強大的自有媒體渠道
運營商具備強大的IT能力,擁有眾多的自有互聯網媒體渠道。以運營商、銀行業、民航業等為代表的品牌行業都具備比較強大的IT能力,自有電子渠道能力領先于一般性行業,且互聯網營銷起步較早。
運營商經過多年的發展,自有互聯網渠道種類繁多,管理相對分散,各渠道發聲不統一,難以發揮資源優勢。在這種情況下,運營商內部需要加強統籌協調,充分發揮微信、網上營業廳、各類數據業務客戶端等自有媒體效能,提升資源整合應用能力。
2.2 運營商不斷在互聯網傳播與營銷方面開展探索
在一些領先的運營商分公司,通過整合自有渠道資源,搭建社群體系、傳播矩陣、分銷平臺、資源置換渠道,聯合外部媒體多種投放模式的立體化傳播,建立全方位營銷體系,實現引流-導流-全渠道覆蓋傳播與營銷。
2.3 與其他行業對比,互聯網傳播能力需要提升
傳統線下中小企業、電商行業以及品牌行業在互聯網營銷傳播方面積累了較多的經驗,互聯網傳播和營銷體現出不同的特點:
(1)串聯脈沖式傳播:傳統線下消費行業主要通過O2O模式實現互聯網客戶轉化,以社群體系建立粉絲群,搭建口碑結構,同時借助事件、概念炒作,引起輿論傳播和引導,提高品牌曝光,通過線上O2O平成客戶轉化。
(2)眾星拱月式傳播:電商行業圍繞核心發力聚合資源效能,憑借自身平臺優勢,以視頻、軟文、社群互動集人氣,借力SEM、DSP等平臺引流,實現轉化;通過跨平臺的媒體資源置換和客戶資源置換,提高自有資源商業價值,擴大平臺收益。
(3)雙流匯聚式傳播:品牌行業內外兼修,多方整合資源。以國航為代表的民航業一方面建設自有互聯網渠道,另一方面積極拓展互聯網渠道,比如與旅行網站合作,建立分銷網絡;與銀行、支付寶等合作,拓展跨界聯合營銷平臺;與電商平臺合作,拓寬營銷覆蓋面。
2.4 運營商在互聯網傳播方面面臨的困境
根據CNNIC《2013年下半年中國企業互聯網絡應用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大部分企業在互聯網營銷過程中受到如何選擇渠道、如何投入成本、如何平衡投入與收益關系等問題的困擾。具體到運營商來說,結合上文分析,筆者總結出主要有以下幾大困惑:
(1)互聯網媒體有什么特點及分類?
(2)各類媒體應該如何開展管理與傳播?
(3)目前主流的媒體投放形式是什么,如何進行精準化的投放?
(4)目前運營商營銷成本壓降,如何科學規劃預算資源?
(5)互聯網傳播效果如何進行有效科學的評估?
3 運營商互聯網傳播轉型舉措
3.1 對互聯網媒體進行科學分類
按照目前互聯網傳播和營銷領域對媒體的分類方法,媒體分為贏得媒體(Earned Media)、自有媒體(Owned Media)以及付費媒體(Paid Media)3類。
筆者認為這3類媒體單純是從互聯網廣告傳播的角度來進行分類的,而一些媒體無法從單純的廣告業的傳統商業模式來認識,如近年來比較熱門的跨界合作營銷等。因此,筆者從互聯網營銷的角度對互聯網媒體進行了重新分類,在原有“POE”媒體分類的基礎上增加了“合作媒體(Cooperated Media)”一類,并最終總結了基于互聯網營銷的媒體分類方法,即“P.O.E.C”,具體為贏得媒體、自有媒體、付費媒體和合作媒體,如圖1所示:
3.2 對互聯網媒體進行分類管理
(1)付費媒體的管理
針對付費媒體進行TOP化梳理。運營商對于門戶類、視頻類等媒體一般需要進行品牌類和促銷類的營銷活動的廣告投放,從而進行TOP化梳理,提升投放效率和效果。外部TOP媒體篩選規則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1)偏好程度:根據用戶喜好程度篩選出用戶經常訪問的網站類別;
2)覆蓋人群:各類型網站覆蓋人數;
3)本地特征;
4)歷史效果:結合前期硬廣投放效果較好的媒體。
(2)自有媒體的管理
運營商自有媒體一般分散在各個部門,難以做到統一發聲。針對自有媒體,需要由一個部門進行扎口化的需求管理,筆者建議由市場部門對各個部門所管理的自有媒體進行搜集,建立聯系人清單,同時根據覆蓋人群進行TOP化梳理。定期召開互聯網媒體投放需求溝通會,在會上收集各個部門的自有媒體的宣傳需求,由市場部門進行統一的規劃和宣傳管理,并由各個自有媒體的管理部門進行具體的投放實施。
(3)贏得媒體的管理
贏得媒體一般為微信、微博、支付寶服務窗等。同一個運營商一般開設多個微信公眾賬號、微博等,也需要由市場部統一進行矩陣化管理。以微信為例,需要明確各個微信公眾賬號的定位,整合全公司微信,尤其是營銷類微信公眾賬號,建立聯系人清單并進行定期的更新,同時微信粉絲需要實現后臺統一管理,做到宣傳統一發聲、客戶統一管理等。
(4)合作媒體的管理
在運營商互聯網營銷宣傳中,不僅要重視互聯網宣傳,而且還需要進行跨界合作,拓展和深化合作模式。從業界來看,運營商與合作方的跨界合作主要存在以下幾種模式:
1)合作方渠道化,常見的合作模式有互聯網分銷;
2)資源聯合化,比如資源置換與聯合營銷;
3)后向一體化,比如流量產品的后向經營等。
對于合作媒體,筆者建議成立專門的團隊進行媒體合作與拓展。
3.3 進行精準化的媒體投放
近年來,隨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深入傳媒行業,除了傳統的硬廣直接投放之外,還出現了一批新型的媒體投放形式,比如DSP、SEM、EPR等,針對不同的媒體類型,所適合的媒體投放形式也不同。但這些投放形式基本是基于大數據的精準投放形式,運營商在進行廣告投放時,應當加大對精準類媒體投放的投入。精準化媒體投放模式如表1所示。
3.4 建立既定預算下最優組合投放模型
(1)模型建立的背景
運營商面臨營銷成本壓降、營改增、資費下調等客觀因素,營銷宣傳費用有限;不同類型的營銷宣傳活動尋求效果不同,不同投放形式與媒體產生的營銷效果也不同;經過歷史經驗測算,每個投放媒體的投放成本與產生的業務辦理量都有一定的關系,存在投放拐點,即隨著投入增大,收益的邊際效益逐漸下降,投入到達一定量時收益達到飽和狀態,再加大宣傳投入并不能帶來相應效果的增加。
因此,在各類活動投入預算有限的情況下,需要規劃不同投放形式投入資源,達到資源的精確化使用。
(2)模型建立的思路和過程
1)對歷史互聯網營銷數據進行長期積累并進行數據標準化處理;
2)使用SPSS等軟件建立投放成本與業務量的函數關系;
3)建立最大收益下媒體投放組合函數,指導媒體投放成本分配。
3.5 建立互聯網投放活動評估模型
(1)模型建立的背景
投放活動需要分類:依據消費者產生消費行為通路的7個步驟,結合運營商宣傳活動的目的,可將活動分為“品牌推廣類活動”、“業務營銷類活動”、“其他宣傳類活動”3類。如圖2所示:
效果需要分類評估:不同類別活動關注的側重點不同,需要建立營銷活動評估模型綜合評估活動的投放效果。
(2)模型建立的過程
1)擬定評估指標
參照《中國網絡營銷(廣告)效果評估準則》意見稿,上述3類活動分別可選取以下主要指標:
流量類指標:曝光量、點擊量、到達率、跳出率;
轉化類指標:瀏覽時長、訪問深度、轉化率;
成本回報類指標:CPM(千人瀏覽成本)、CPC(點擊成本)、CPV(訪問成本)。
2)設定評價標準
以流量類指標為例,建立如表2所示的評價標準。
3)設置不同類型活動指標權重
品牌推廣類和其他宣傳類活動重點關注流量類指標,辦理銷售類活動重點關注轉化類指標;模型采用層次分析法計算權重,消除主觀性強、隨意性大、精度不夠等問題。不同類型活動指標權重如表3所示。
4)評估活動投放效果
將活動投放數據代入公式Score=F活動類型(曝光量、點擊量、到達率、跳出率、瀏覽時長、訪問深度、轉化率、成本回報),計算得分。
4 結束語
互聯網營銷正在改變傳統的營銷宣傳模式,但在通信行業總體增速放緩、各大運營商對營銷宣傳費用壓減的大背景之下,運營商進行互聯網宣傳必須整理思路,重點關注互聯網宣傳的投入產出,針對不同的互聯網媒體規劃不同的管理和經營策略,同時利用資源既定預算下最優組合投放模型和互聯網投放活動評估模型,使得運營商的互聯網宣傳工作走上低投入、高轉化之路。
參考文獻:
[1]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 第3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 (2015-02-03)[2015-03-20]. http://.cn/hlwfzyj/hlwxzbg/201502.
[2] 中國互聯網協會網絡營銷工作委員會. 中國網絡營銷(廣告)效果評估準則意見稿[EB/OL]. (2009-06-18)[2015-03-20]. http:///61/8914061.shtml.
[3] 陶洋,裴廣信. 基于AISAS理論的網絡營銷探析[J]. 商場現代化, 2007(19): 18-19.
三網融合正逐步挑戰著傳統的電信運營模式,成為電信運營的一把雙刃劍。
賽迪顧問認為:融合革命將加速電信技術業務的移動化、寬帶化、IP化及多媒體化發展,毋庸置疑,這將為電信運營商的技術縱深和業務拓展提供最有力的平臺,帶來巨大的利潤空間。但同時,機遇的產生也伴隨著巨大的挑戰。
首先,新的運營理念、運營模式和運營業務將成為電信運營商企業戰略發展的核心。電信運營的健康發展既要以傳統的電信業務為基礎,又要充分依靠三網融合帶來的新技術和新業務。面對新型技術和業務的不斷發展和問世,傳統的電信運營商如何應對諸如P2P業務、網絡視頻電話以及互聯網上日漸增多的各類多媒體社區等各種新業務的出現,保持良好的市場競爭,將成為能否健康運營和持續發展的關鍵。
其次,電信運營商必須學會向互聯網運營商認真地學習。面對三網融合新趨勢和互聯網爆炸式的規模與業務增長,電信運營商想準確定位自己在價值鏈上的位置,就必須充分尊重同行,尊重游戲規則,與同業者共同維護健康的市場秩序,促進良好競爭,推動行業共同發展。
航空媒體產業
以年均44.4%的速率高速增長
《中國航空新媒體市場發展研究專題報告2009》顯示,從2006年到2009年,中國航空媒體市場規模保持了比較高的增長速度。2006年,航空媒體市場規模僅為12.9億元人民幣,截止到2009年底,該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38.9億元人民幣,年均復合增長率為44.4%。
日前航美傳媒的截至12月31日的2009年第四季度及2009財年未審計財報顯示,航美傳媒第四季度總營收為4520萬美元,同比增長11.7%;2009財年營收總額為1.525億美元,同比增長21.5%。這意味著航美單家企業的營收規模已經占到整個航空媒體“總產值”的四分之一強,幾乎等于了2006年整個航空媒的全部體營收額。在中國航空媒體運營商實力矩陣當中,航美傳媒位居領先者的位置。
渠道特性
需要“‘內容+廣告’商業模式”
《中國航空新媒體市場發展研究專題報告2009》同時對中國航空新媒體高速增長的三個原動力進行了解析:其一,技術推動航空媒體向形式多元化轉變。其二,有價值的內容傳播成為可能。其三,整合式航空新媒體運營商的出現改變原有一盤散沙,單打獨斗的局面。由于航空受眾具有高端性,是消費市場中的主導力量,再加上整個航空旅行的過程中存在大量的閑置時間,這些都要求航空媒體需要開創一條有別于一般戶外媒體的新型商業模式即采用“內容+廣告”的傳播模式、營銷方式。在這種“內容+廣告”的商業模式之下,獲得渠道資源的能力以及節目內容的高水平制作、整合能力成為航空新媒體廠商成功的關鍵因素。
作為國內最具規模的航空媒體運營商,航美傳媒擁有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頒發的《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建設起了國內最大的航空數字媒體網,并以世界航空娛樂協會WAFA成員身份與國際頂級節目制作公司進行著廣泛而深入的合作;中央電視臺、上海文廣、法國FTV、英國BBC等國內外優秀節目供應商目前都是航美的合作伙伴。與此同時,航美傳媒旗下的全資子公司北京航美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擁有超過百部國內優秀電影的獨家航空版權,是目前最活躍的航空電影版權供應商。豐富的節目資源為航美的一站式航空服務提供了精彩的平臺,航美目前與中國國際航空、東方航空、南方航空等9家國內航空公司以及國內主要機場在節目及廣告方面保持了密切合作,為超過2100條航線的機艙電視以及50余家機場提供國產優秀電影大片、幽默集錦、體育賽事、旅游風光等艙內節目,滿足航空旅客的高端文化休閑需求。
數字媒體資源成行業重要增長點
《中國航空新媒體市場發展研究專題報告2009》同時對航空媒體內在運營規律以及核心競爭力進行了分析。在航空媒體市場當中,對于傳統渠道資源的掌控仍然可以決定媒體運營商在該市場當中的主導地位,但是,對于數字媒體資源的全面把握則成為運營商能夠在未來的航空媒體發展中占據領先優勢的首要條件。報告顯示到2009年,航空數字媒體的比重將占到整體航空媒體市場當中24.4%的份額。航美傳媒2009年財報也顯示當年來自機場數字框架的營收額為6630萬美元,同比增長47.2%。數字新媒體已成為營收產生重要影響作用的關鍵性產品線。
報告分析以航美數碼刷屏為突出代表的數字媒體所占的份額和地位快速拉升的原因有三:第一,建設全國性的傳播網絡,具有體系化強推的營銷價值。數碼媒體采用無線傳輸方式,將圖片信號在各個顯示終端同步傳遞,可以根據投放需求實現某個機場的全場或者全國機場的同步播放,突破了傳統媒體單點傳播的方式。第二,數字化內容傳輸提高廣告投放靈活性。數字化的播放方式使投放內容更換以及時段上更具有靈活性。第三,Intel專門定制研發的數字標牌系統支持動漫效果,使畫面動靜結合,廣告內容展現更具有沖擊力。
易觀認為航空數字媒體的比重在穩步提升一方面意味著廣告主在選擇航空媒體并影響航空領域受眾時,更傾向于選擇能夠通過數字化方式表達和呈現的數字媒體渠道,從而實現更為豐富的展現效果。另一方面,航空非數字媒體運營商的不斷減少和淘汰,以及航空新媒體運營商的強勢介入,客觀上也提升了航空數字媒體領域的市場比重。
關鍵詞:3G;無線通信;技術;分析;應用
1 3G 概念
3G 概念是英文3rd Generation 的縮寫,它是移動通信的第三代技術,將無線通信與國際互聯網等多媒體通信結合的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能夠處理圖像、音樂、視頻流等多種媒體形式,提供包括網頁瀏覽、電話會議、電子商務等多種信息服務。W- CDMA、CDMA2000 和TDS- CDMA 在2005 年國際電信聯盟(ITU)3G 技術指導性文件《2000 年國際移動通訊計劃》的三大主流無線接口標準。
W- CDMA 即WidebandCDMA,也稱為CDMADirectSpread,意為寬頻分碼多重存取。這套系統能夠架設在現有的GSM網絡上,其支持者主要是歐洲廠商,歐美的愛立信、阿爾卡特、諾基亞、朗訊、北電,以及日本的NTT、富士通、夏普等廠商。CDMA2000 也稱為CDMA Multi- Carrier,這套系統是從窄頻CDMA One 數字標準衍生出來的,從原有的CDMA One 結構直接升級到3G。由美國高通北美公司為主導提出,摩托羅拉、Lucent 和后來加入的韓國三星都有參與,韓國現在成為該標準的主導者。
TD- SCDMA 由中國大陸獨自制定的3G 標準,該標準將智能天線、同步CDMA 和軟件無線電等當今國際領先技術融于其中,在頻譜利用率、對業務支持具有靈活性、頻率靈活性及成本等方面的獨特優勢。
2 3G 技術發展趨勢分析
2.1 可續性
3G 業務的繼承性體現在3G 業務與2G/2.5G 業務之間的關系中。從3G 網絡能力來看,3G 網絡幾乎兼容現有所有2G/2.5G 網絡業務;同時考慮到業務開發的滯后性、保護網絡投資、降低業務開發和市場培育成本等,運營商也希望將2G/2.5G 網絡業務平穩過渡到由3G 網絡提供,或者在技術條件和市場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保證用戶的服務體驗的前提下,通過其他技術手段以較低成本提供已有的業務。
3G 業務的繼承性同時也體現在2G/2.5G 分組數據業務的平滑演進方面,也體現了3G 網絡在業務應用上的后向兼容性。在2G/2.5G 網絡上提供的分組業務,都可以由3G 網絡提供。3G 網絡所具有的相對較高的帶寬、完備的業務體系架構、多媒體業務能力等,3G 網絡將能提供更好的業務服務質量。目前,在2G/2.5G 網絡上開展較好的短消息業務、彩信、彩鈴、音樂下載等分組業務,無需改變任何業務形態,即可在3G 網絡上運行。
2.2 3G 終端影響
終端的定價為業務發展的方向標。3G 網絡建設需要大量的投資,網絡建成后,若缺乏足夠數量的用戶,則意味著3G 建設和運營投資的巨大浪費。盡管高端用戶對終端價格不太敏感,但是現有2G/2.5G 網絡的絕大多數高端用戶難以短時間內轉移到3G 網絡中來,而且少量的高端用戶也無法支撐整個3G 網絡的運營,所以必須吸收足夠數量的中低端用戶,這就要求運營商攜手終端廠家在兼顧市場培育和業務收入的前提下,制定適當的終端和業務銷售策略。
終端可用性影響用戶對業務的黏度。用戶開始使用某種新業務時,最初的直觀感受非常重要。用戶通過終端來體驗業務,若終端缺陷多、操作煩瑣、界面不人性化等,即使業務價格適當,業務內容富有吸引力,用戶可能也沒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繼續使用。用戶需求的差異性要求終端趨向個性化,這也是3G 業務走向個性化和娛樂化的必然要求。在多數3G 網絡高度同質化的今天,網絡優化手段也日益豐富,不同運營商網絡能力和質量可能非常接近,基于這些網絡所提供的業務也是趨同的,運營商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地位,只有不斷地開發出滿足市場需求、符合不同用戶群體要求的個性化業務,并通過個性化終端給予很好的支持,才會極大地促進新業務的推廣。
雙/多模終端對3G 業務發展至關重要。從用戶的角度看,雙/多模終端有助于克服網絡隔離造成的業務市場的分割,從而提供用戶服務體驗。從運營商角度看,當兩網屬于同一個運營商時,雙/多模終端可以實現兩網資源上的共享,彌補單一網絡業務覆蓋上的不足;當兩網分屬兩個運營商時,雙/多模終端實現到兩網的接入可以增加運營商的營業收入。
3 3G 技術應用
3.1 媒體點播與應用下載
媒體點播是包含類似體育比賽重播、新聞頭條、MTV 和電影預告、廣告等音頻和視頻內容的流媒體點播或下載服務。應用下載類似于媒體點播中的下載應用,但主要集中于一些手機終端可以執行的應用程序,典型的包括游戲、商用程序、媒體播放工具以及鈴聲等。
FIMM 韓國運營商KTF 通過其實際速率可達500~600kb/s 的CDMA2000 1x EV-DO網絡,向使用該網絡的17 萬名用戶提供媒體點播服務,其內容包括高品質移動多媒體點播服務(VOD 點播)、增強的多媒體視頻和圖片郵件服務等。
M-stage 著名日本移動運營商NTT DoCoMo為其WCDMA 網絡用戶提供的多媒體實時點播服務,主要面向擁有高性能智能手機或是PDA 終端的網絡用戶。
NATE Air 韓國運營商SK電訊推出的媒體點播服務。于2002 年2 月啟動的NATE Air 服務,可以基于SK電訊的CDMA20001x網絡為用戶提供各種流媒體廣播服務。據稱,NATE Air 還是全球首個有多頻道劃分的流媒體廣播服務。
此外,美國電信運營商Verizon Wireless 還推出了基于媒體點播的getFLIX 業務,用戶可以通過getFLIX 業務實現對于私人場所的實時監控。一旦監控環境改變,包含該變化的流媒體實時內容將及時回傳給手機終端,并會以聲音、震動等信號提醒用戶。據悉,即使在發展中國家巴西和印度,也有數家運營商推出了以下載圖片、音樂和視頻為主的媒體點播業務,(例如印度運營商Reliance推出了“R WORLD”服務,巴西運營商Vivo 推出的“MUSIC TONE”和“CRAZY TONE”)。
3.2 可視電話(會議)
可視電話(或會議)是一種實時視頻信息傳送應用,允許兩個到多個手機用戶之間相互實現可視通話或虛擬電話會議。高端的可視電話(或會議)還可以實現二分屏或四分屏通話。值得注意的是,可視電話(或會議)需要大量的帶寬支持。目前,WCDMA 是通過其64k 電路域來實現的,而CDMA2000 中只有具備高達500kb/s 帶寬CDMA2000 1x EV- DO 網絡可以提供支持。自然的,全球只有真正的3G 運營商才可以提供可視電話(或會議)應用。
J- Phone 受沃達豐控股的日本第二大WCDMA 運營商J- Phone,為日本3G 用戶提供了基于64kb/s 電路域的可視通話業務。J- Phone 為了促進可視通話業務替代普通的語音通話業務,已經大幅調低了可視通話業務的價格。
3.3 企業網應用
企業網應用是指搭設一個3G 移動應用平臺,通過這一平臺可以提供企業網移動接入并執行企業網內運行的應用。使用移動終端接入企業網絡具備其獨有的優勢,除去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之外,使用移動終端形成的內外網絡連接將具備更高的接入安全性。
BroadbandAccess 這是美國運營商Verizon Wireless 推出的一項面對企業網絡接入應用的3G 業務。Verizon Wireless 利用其目前僅僅在華盛頓特區和加州圣迭戈部署的CDMA2000 1x EV- DO 網絡,為兩區域內非常注重工作效率的用戶提供多項企業網應用服務。這些服務包括企業內網接入,訪問內網郵箱,繞過企業防火墻實現對于內網資料的下載和遠程處理等。一旦用戶離開了這兩個區域,Verizon Wireless將會為用戶自動切換至NationalAccess(Verizon Wireless 的CDMA2000 1x 網絡),繼續以40~60kb/s 的速率提供普通服務。
PCS Business Connection“企業版”是基于美國運營商Sprint PCS 的CDMA2000 1x 網絡的一個企業應用業務。它可以提供安全的企業內網訪問能力,用戶可以通過移動終端實現對于內網郵件甚至是企業核心機密的訪問。Sprint PCS 推出的這一應用還可以結合微軟的Exchange 商業服務套件和IBM的Lotus Domino 服務器版本軟件。用戶得以進一步獲得對于電子郵件、日程、公司數據庫目錄以及工作分配等相關OA 應用的執行能力。
Mobile Jet Stream 這是由新西蘭電信推出的一個網絡連接服務,它允許用戶通過移動終端,選擇以153kb/s 的最高速率或是40~80kb/s 的平均速率訪問公司內網。目前,這項業務包括了兩個相關的企業應用服務:首先是Mobile Worker,企業的工作人員可以輕易且安全的登入企業內網的計算機,執行普通的OA 應用,其次是Mobile FieldForce,一個專為多人組成的工作團隊提供企業內網協同訪問能力的解決方案。
4 3G 在中國的前景
闞凱力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多次強調,現在爭論3G 已經沒有意義了。他更旗幟鮮明的指出:“3G 生命周期已經過去了,沒有生命力。我們不應該再去搭3G 的末班車。”而事實上,早在2005 年,信產部電信研究院通信政策研究所所長陳金橋就曾提出這樣一個觀點:“3G 的生命周期應該比2G 還要短,成熟期將提前2 年。”那么如果不上3G,中國的電信應該如何發展呢,闞凱力表示,“關鍵是盡快進入全IP 的無線寬帶覆蓋。推廣這個的話,必然對電信運營商現有的經營模式產生根本性的沖擊。我們在這方面都有實驗和探索。從技術上講,基本沒有問題,主要是運行模式的問題。對3G 牌照我是高度不看好。中國政府一直對3G 如此之謹慎,包括一再強調與奧運會沒有直接關系,也是出于這個方面的考慮。”另外他也表示,“盡管國際上4G 爭論很多,也沒有明確標準。都是說未來的。但是以目前的無線寬帶技術,也完全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就是WiFi、WiMax。”
目前,Skype 世界上應用最廣的網絡電話,該軟件提供免費下載,所以其用戶也是世界最多的。但是,嚴格意義上,在我國還屬于禁止使用的。提到這個,闞凱力表示:“技術沒有問題,是政策。我覺得應該對這個放開,要充分利用先進技術。”
5 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