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新公司組建方案范文

        新公司組建方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新公司組建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新公司組建方案

        第1篇:新公司組建方案范文

        2015年6月,勁嘉集團出資2000萬元成立全資子公司――深圳勁嘉新型智能包裝有限公司,并在深圳、上海兩地設立辦事處,服務華南、華東兩大市場。新公司獨立運作,以電子產品、化妝品、食品等細分行業的高端精品包裝為主要業務,開辟包裝業務的新藍海,打破低價競爭的魔咒。

        這一招棋看似走得冒進,但其實謀劃已久?!拔覀冊啻稳馊〗?,與同行溝通交流,經過一次次的探索。終于找到了一條適合勁嘉新型智能包裝的發展道路?!眲偶涡滦椭悄馨b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惠稹對此感觸頗深,“每一次傳統與創新的碰撞都是一個痛并快樂著的經歷?!背闪⑿鹿镜南傄环懦觯瑒偶伪愎麛嗤断?1928.60萬元的巨資,緊鑼密鼓地布局智能工廠和云智惠平臺。

        從去年6月開始,勁嘉便在深圳開辟了一塊40000平方米的土地,組建新型智能工廠。目前,工廠的建設已基本完工,2016年4月份便可逐步入駐。新工廠的建成投入成為勁嘉新型智能包裝未來發展的堅強后盾,在新工廠的基礎上。勁嘉的業務開始順利推進。

        “目前,我們已經搭建了兩種模式:大規模生產和高端定制”,勁嘉新型智能包裝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其芬說。所謂大規模生產,即在電子產品、化妝品、快消品等領域深入布局,拓展發展空間。并且,早在智能工廠建立之初,勁嘉便開始搭建量產平臺,全面引進生產設備,包括覆膜機、天地盒機、燙金機,啤機,開憎機等,為大規模生產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在常規布局之外,勁嘉也對日漸火熱的定制包裝頗感興趣。但在業務選擇方面,勁嘉將目光聚焦在中高端奢侈品類?!爸杂羞@樣的定位,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考慮。第一,勁嘉希望通過高端定制業務來吸引全球,尤其是歐美市場的客戶,以此為切入點擴張海外市場。第二,通過為高端品牌商提供定制方案,來擴大新業務在行業的影響力,為大規模生產吸引客戶?!毙炱浞医忉尩馈D壳?,勁嘉積極引入技術領先的數字印刷機、高端割盒機等設備,并在全球布點,已成功獲得了歐美客戶的訂單。

        同時,對于私人個性化包裝訂單,勁嘉表示目前尚不感興趣?!搬槍€人客戶的定制包裝訂單零散,同時在生產中仍存許多未知的困難,市場見效慢,所以勁嘉在未來的3~5年內不會涉足這塊業務?!?/p>

        在積極組建智能工廠,開拓新業務的同時,新公司還依托勁嘉集團的技術優勢,搭建了一個惠及全球包裝行業的云智惠平臺。該平臺發揮了互聯網與大數據的優勢,為全球客戶提供下單服務,為智能工廠帶來更多訂單。勁嘉相信,通過智能工廠與云智惠平臺的良好配合,能夠實現“―鍵下單,定制包裝就在你身邊”的服務目標。

        第2篇:新公司組建方案范文

        a公司,一家依照中國法律組建和存在的國有企業,其法定地址在:________。

        b市人民政府(下簡稱“b市政府”),其地址在:____省b市。

        c國有資產經營管理公司(下簡稱“c公司”),其法定地址在:______________。

        d公司,其法定地址在: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實體單稱時稱為“一方”,合稱時稱為“雙方”或“各方”。

        鑒于:

        1.經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號文批準,a公司實施股份制改造;

        2.c公司系a公司的惟一出資人;

        3.根據c公司及a公司之間的股份制改造方案,a公司解散,c公司以a公司清算后的凈資產作為出資,與d公司共同組建________有限責任公司(下簡稱“新公司”);a公司的非經營性資產不進入新公司,而是直接移交給b市政府或由c公司接收;

        4.新公司成立后,c公司與b市政府將委托新公司經營或管理其從a公司接收的部分非經營性資產;

        故此,各方約定如下:

        第一條 非經營性資產的范圍

        1.1 本協議項下非經營性資產的范圍包括:(1)學校(包括a公司子弟小學、中學);(2)a公司后勤服務公司;(3)a公司工人文化宮;(4)a公司職工醫院;(5)a公司職工住宅。

        1.2 各方同意,本協議項下的非經營性資產的移交和接收包括對該資產所對應的人員的接收。

        第二條 非經營性資產的剝離

        2.1 學校

        2.1.1 a公司將其所屬的a公司子弟小學、中學(下合稱“學?!保┧鶎馁Y產(包括校舍、土地和教學設備等)及其工作人員(約78人)一次性直接移交給b市政府。

        2.1.2 上述移交工作完成后____年內,a公司每年向學校撥付辦學經費人民幣______萬元,b市政府同時亦每年向a公司所在地區中小學教育社區化管理委員會足額撥付上述學校的辦學經費,并做到專款專用;上述移交工作完成____年后,學校的全部辦學經費均由b市政府承擔,a公司不再承擔學校的辦學經費。

        2.1.3 學校在移交前所負債務,在上述移交工作完成后,仍由a公司負責償還。

        2.2 a公司后勤服務公司

        2.2.1 a公司解散后,其下屬的a公司后勤服務公司的產權由c公司接收。

        2.2.2 c公司將其持有的a公司后勤服務公司的產權從a公司清算后的凈資產中剝離,而不作為出資投入新公司。

        2.2.3 新公司成立后,c公司將a公司后勤服務公司委托給新公司經營。委托經營期限及條件由雙方屆時另行商定。

        2.2.4 新公司成立后,如a公司后勤服務公司向其或其員工提供服務,則雙方應遵照公平交易的準則另行簽訂服務協議。

        2.3 a公司工人文化宮

        2.3.1 a公司解散后,其下屬的工人文化宮的資產及工作人員由c公司接收。

        2.3.2 c公司將工人文化宮的資產從a公司清算后的凈資產中剝離,而不作為出資投入新公司。

        2.3.3 新公司成立后,c公司將工人文化宮委托給新公司經營。委托經營期限及條件由雙方屆時另行商定。

        2.3.4 新公司成立后,如需工人文化宮向其或其員工提供服務,則各方應遵照公平交易的準則另行簽訂協議。

        2.4 職工醫院

        2.4.1 a公司所屬的職工醫院所對應的資產和工作人員一次性直接移交給b市政府。

        2.4.2 上述移交工作完成后,b市政府將該醫院委托給新公司經營。委托經營期限及條件由雙方屆時另行商定。

        2.4.3 新公司將把職工醫院逐步建設成面向社會、獨立運作、自負盈虧的醫療康復中心。

        2.4.4 新公司成立后,如需職工醫院向其員工提供服務,則雙方應遵照公平交易的準則另行簽訂服務協議。

        2.5 職工住宅

        2.5.1 a公司解散后,其擁有房屋所有權的住宅全部由c公司接收。

        2.5.2 c公司將職工住宅從a公司清算后的凈資產中剝離,而不作為出資投入新公司。

        2.5.3 新公司成立后,c公司將上述職工住宅委托給新公司經營。新公司將上述住宅租賃給新公司職工使用,并遵照公平交易準則向承租人收取租金。

        2.5.4 新公司將一定比例的租金上繳b市政府,上述租金分配比例由各方另行協商確定。

        第三條 權利、義務的承繼與順延

        3.1 各方同意,新公司成立后,a公司在本協議項下的權利與義務均由新公司承繼,新公司屆時自動成為本協議當事人。

        3.2 各方同意,d公司系本協議的利害關系人。如c公司或b市政府違反本協議的規定或由于c公司或b市政府的原因導致新公司或d公司遭受任何損失,d公司有權作為一方當事人就新公司或d公司所遭受的損失向c公司或b市政府進行索賠或采取其他法律措施。

        第四條 違約責任

        4.1 各方同意,任何一方違反本協議規定,致使其他方遭受或發生損害、索賠、處罰、訴訟、仲裁、費用、義務和/或責任,違約方須向其他方做出全面賠償。

        4.2 上述第4.1條規定在本協議終止后____年內依然有效。

        第五條 效力與期限

        5.1 本協議在各方授權代表簽署后生效。

        第六條 適用法律與爭議解決

        6.1 本協議的訂立、生效與解釋適用中國法律。

        6.2 在本協議履行過程中發生的任何爭議,各方均應友好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任一方均有權將爭議提請____仲裁委員會并按照該會屆時有效的仲裁規則進行仲裁。仲裁裁決對爭議各方具有最終的法律約束力。

        第七條 其他

        7.1 對本協議所作的任何修改及補充必須采用書面形式并由各方合法授權代表簽署。

        7.2 本協議以中文書就,一式六份,a公司、b市政府、c公司、d公司各執一份,另二份供備案或報批之用。

        本協議各方已促使其合法授權代表于本協議文首載明之日簽署本協議,以昭信守。

        a公司  b市人民政府

        授權代表:______________授權代表:______________

        第3篇:新公司組建方案范文

        以集團公司各項制度為依據,以年度目標的營收和利潤為基礎,以各二級公司為主體,按照公平公正、獎勤罰懶的原則,結合各公司發展實際需要,制定工資薪酬及績效考核方案。小編整理了在新成立的集團公司第一次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歡迎參考。

        今天是集團成立以來召開的第一次集體會議,這次會議不僅僅是對集團公司經濟運營情況的分析調度,還是包含黨風廉政、業務發展等多方面的綜合會議。今后隨著會議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將形成例會制度。下面,我根據集團公司黨委、行政研究精神,講三點意見:

        一、充分肯定現階段取得的工作成績

        年初,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市國資委的指導下,克服重重困難,環保集團順利完成組建。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從無到有,發展至今,雖然還不完善,但是值得肯定。突出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規章制度建設逐步完善。根據集團公司工作需要,形成六部一室的組織框架,領導班子的分工也已細化明晰?!缎熘菔协h保集團有限公司“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實施辦法》等一系列制度文件的印發,確保集團公司發展逐漸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做到有章可循,有規可依?!缎熘菔协h保集團黨委會議議事規則》《徐州市環保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議事規則》《徐州市環保集團有限公司經理層工作規則》《徐州市環保集團有限公司人事管理制度》《徐州市環保集團有限公司中層干部選拔任用暫行管理規定》等五個文件已征求完相關意見,待上會研究通過后頒布實施。

        二是業務公司籌建基本完成。咨詢中心、國新公司、危廢中心三家企業已順利完成劃轉。同時,按照集團公司謀劃的五大業務板塊,完成了科技公司、工程公司、產業公司、環司等四家公司的注冊工作。雖然各家公司的業務側重點有所不同,但都要緊緊圍繞環集團公司戰略部署要求,嚴格按照年初制定的經濟任務目標,通力合作,為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三是從嚴治黨落實群策群力。今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建黨100周年,做好全面從嚴治黨工作意義重大。集團公司黨委及各黨支部,能夠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著力提升黨建引領能力,匯聚改革發展動能,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為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障,以優異成績向黨的百年華誕獻禮。

        二、查找總結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方面,劃轉來的三家老公司一季度的經營情況距離階段性任務目標還有一定差距,要拓寬思路、研究辦法。新注冊成立的公司,還沒有具體項目落地,缺少新的經濟增長點??梢园凑諊蟾母锶晷袆愚k法,采取必要措施,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保障全年任務目標的實現。

        另一方面,集團公司規章制度和各部室的職責責任還沒有完全理清,一些部室負責人對自己的崗位職責、目標任務仍然沒有了然于胸,各部室負責人是貫徹落實集團領導班子意圖、落實目標任務舉措的主要執行者,對下級公司要起到指導、監督和管理的作用,有效推進下級公司良性穩定發展。

        最后,集團公司還處于建設階段,各項工作都需要去研究、去開創,集團公司大的發展目標是領導班子定的,也是市委市政府定的,目標的實現則需要各部室、各公司來拿出舉措并具體落實。隨著人員逐步到位、制度逐漸完善,各項工作的開展要做到有計劃性、前瞻性、主動性。

        三、持續做好下一階段重點工作任務

        二季度的經營指標已經下達,圍繞圓滿完成全年目標任務,下一階段要持續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是持續完善各級架構的組建。以集團公司各項制度為依據,以年度目標的營收和利潤為基礎,以各二級公司為主體,按照公平公正、獎勤罰懶的原則,結合各公司發展實際需要,制定工資薪酬及績效考核方案。同時,把握好人員入口關和人員素質關,打造符合各公司實情的人才隊伍。關于新辦公樓的裝修,則按照多快好省的原則,緊盯施工進度,控制施工節點,確保按計劃時間入駐辦公。

        二是持續推進全新業務的落地。年度目標的實現主要靠全新業務的拓展,因此各公司要有明確的年度目標,實施細化管理,要具體到季度、月、項目、人。集團公司各業務部室也要加大督促力度,制定階段性目標,適時地進行工作調度,對項目進展情況進行科學分析,對下一步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

        三是持續做好經濟目標的實現。在確保安全生產的前提下,落實以月保年的經濟目標。各公司要根據自身現狀,正確研判經濟發展趨勢,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做出詳細的發展規劃,明確下一階段任務重點。國新公司,要降費增效,在技術設備上進行優化;要國企公文整理拓寬市場,全面提升生產負荷率;要落實政策,做好同政府對接工作保障政策實施。危廢中心,要盡快完善醫廢的收運體系,因地制宜,解決最后一公里,實現網絡全覆蓋;轉變工作作風,提高焚燒效率,發揮品牌優勢;與咨詢公司合作,做好污水系統的改造,研究新的污水納管方案。生態工程公司,集中精力籌建土壤修復基地,要按照一級資質標準組建隊伍。這個大的戰略目標是決定將來我們土壤修復能否完成市委、市政府交給我們的任務??萍脊?,對接城管局、渣土辦等部門提出工地管理方案,配合做好方案推進;與各大院所開展合作,建立專家庫,為下一步咨詢工作的開展提供保障。投資公司,統籌謀劃下一步投資項目,從技術和政策層面推動項目發展;提前考慮能源公司組織運行和人員保障,使其能夠盡快開展工作。

        四是持續重視黨建工作的開展。注重完善落實學習制度;注重新黨員的培養教育工作;注重培養亮點,做到一支一品,突出環保的特點;注重平時的監督檢查、經驗總結、檔案管理。

        五是持續抓好黨風廉政的建設。抓好黨風廉政的制度建設;抓好廉政風險點的排查與整改;抓好日常監督,與重點查處相結合;抓好“三重一大”制度的落實;抓好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抓好宣傳和考評工作。

        第4篇:新公司組建方案范文

        一、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前遺留債務糾紛。(1)出售。根據國家體改委、財政部、國資局《關于出售國有小型企業產權的暫行辦法》第十七條的規定,應依買賣雙方約定清償企業出售前之遺留債務;買賣雙方未約定該債務承擔的,買方在移交的債務范圍內承擔責任,其余債務由賣方在出賣企業收益范圍內承擔。(2)承包、租賃、委托經營。因不涉及企業產權性質和主體資格變更,遺留的對外債務應由原企業承擔。若依合同約定承包、租賃、受托人負有清償債務責任的,應將其列為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由其承擔承諾的義務;若其采取抽逃資金、轉移財產、違法經營等手段致使企業喪失清償債務能力的,應列其為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民事責任。(3)聯營、合資,他人參股經營。應以新組建的企業為當事人,在原企業股份范圍內清償債務。(4)股份制改造。依公司法和國家規范性意見,原企業債務由新設立的公司承擔。如果被改造的企業成為新公司的具有法人資格的分支機構,列該分支機構為當事人并由其承擔債務;若該分支機構具有經營資格但不具有法人資格,列該分支機構和新公司為共同訴訟人,分支機構承擔債務,新公司負連帶責任;若該分支機構未取得營業執照,則由新設立的公司承擔債務。(5)兼并。以承擔債務方式兼并的,被兼并企業債務由兼并企業承擔;以購買式、吸收股份式、控股式兼并的,由兼并企業在原企業財產額范圍內承擔債務。(6)分立、合并。企業合并的,以合并后的企業為當事人并由其承擔債務;企業分立的,由分立后的企業按約定或按分立時各方取得財產份額承擔按份民事責任。

        人民法院處理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前遺留的債務糾紛,應本著既保護債權人的利益,又支持新組建企業發展的原則,在堅持債務應當清償的民法原則前提下,充分運用政策法律賦予的自由裁量權,在還債期限和還債方式上注意支持新組建企業發展。經債權人和新組建企業同意,可采取靈活變通的辦法清償債務。

        二、公司內部訴訟。企業實行股份制改造,組建和規范了大批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合作制公司。公司成立后,公司的董事會、董事、監事會、監事等應認真履行法律和章程規定的職責,積極組織管理公司的各項活動,不得侵犯股東和公司的合法權益。然而在實踐中,公司組織機構利用職權侵犯公司和股東權益的行為時有發生。股東提訟的,原則上其持有股份應占10%以上并提供擔保。人民法院可以行使下述裁判權:(1)對股東大會的裁判權。股東大會的召集與有關公司整體利益與前途的決議,關系到公司股東和全體員工的切身利益。公司不能依法召開定期或臨時股東大會,法院有權強制命令董事會召開股東大會;股東大會的召集與有關公司整體利益與前途的決議,關系到公司股東和全體員工的切身利益。公司不能依法召集定期或臨時股東大會,法院有強制命令董事會召集股東大會,股東大會召集的手續違反法律或公司章程,決議程序存在瑕疵,股東大會決議內容違反公司章程,被限制表決權的股東對股東大會的決議行了表決權,股東可以提起股東大會決議撤銷之訴,股東大會決議違反我國法律保護股東利益強制性規定和明確性規定,侵犯股東合法權益的,股東可以提起股東大會決議無效的確認之訴。(2)對董事會、董事、經理的裁判權。在公司內部,監事會行使對董事、經理違法行為的監督權和對董事、經理損害公司利益行為的糾正權。當侵犯股東合法權益的董事會決議以及董事經理之行為在公司內部無法糾正時,股東有權提起董事會決議無效的確認之訴和對董事、經理提起損害賠償訴訟。(3)對監事的裁判權。股東對監事提起損害賠償訴訟,人民法院有權判決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公司章程,給公司造成損害的監事承擔賠償責任。股東大會也可以作出決議并由監事代表公司對董事、經理提起賠償訴訟;股東大會可以作出決議并派代表對監事提訟。

        第5篇:新公司組建方案范文

        全區唯一一家國有獨資糧食購銷企業合肥市*區糧食購銷有限責任公司于1999年成立,下轄3個糧站,共有5個收購庫點,負責政策性和準政策性糧食收購以及糧油料兌換等業務?,F有職工總人數75人,其中:在崗職工28人,離、退休人員39人,干部2人,遺屬5人,內部退休1人。公司在未成立以前,原糧食局經營性虧損掛賬占用農發行貸款723萬元,經營性掛賬欠息536萬元,本息合計1259萬元。公司成立以后,累計還貸43萬元,還息20萬元。截止2009年8月底,還占用農發行經營性掛賬貸款680萬元,經營性掛賬欠息516萬元,本息合計1196萬元。我區糧食購銷企業在2003年5月進行了一輪改革,實行人員身份置換,分流了多余人員。但由于產權制度改革不徹底,企業包袱沉重,還款還息壓力大,經營機制不活,難以形成集約化經營,導致企業增效不明顯,企業信用等級低,不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因此,必須深化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產權制度改革,使企業輕裝上陣,做強做大企業。

        二、改革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以黨的十七大精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國家政策為依據,盤活存量資本,優化資本結構,轉換經營機制,增強市場競爭力,繼續發揮國有糧食購銷企業主渠道作用,確保國家惠農政策得以貫徹執行,保障區域糧食安全,推進我區糧食產業穩步健康發展,更好地為濱湖新區建設和改善城鄉人民生活服務。

        (二)基本原則:堅持法制原則;維護社會穩定原則;有利于增強整體競爭力、加快發展的原則;有利于制度創新、機制轉換的原則;有利于盤活存量資產的原則;有利于規范操作、節約時間和成本的原則;有利于政府統一領導、多方共同協作的原則。

        三、改革主要內容

        改革的主要內容是理順產權關系,以企業組織形式創新和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通過市場化運作,實現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戰略性重組,使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的具有競爭力的市場主體和法人實體,促進國有資本增值和企業做大做強。

        (一)依法實施破產。對于資不抵債的國有購銷企業合肥市*區糧食購銷有限責任公司依法實施破產。

        (二)組建新的國有公司。在老公司破產以前,組建合肥市*區望湖糧食購銷公司,承擔擬破產企業政策性貸款,中央儲備糧臨時儲存糧食的管理、最低價收購糧食的管理;承接政府劃轉的破產企業劃撥土地使用權;負責對破產企業現有職工、內退人員、遺屬的養老保險繳納以及工資發放,離退休人員的醫療保險繳納,維護社會和企業穩定;負責承擔政府宏觀調控和糧食政策性業務。由新公司通過公開、合法程序,以有償方式收購破產企業的有效資產。

        四、改革方法與步驟

        (一)成立組織

        為保證深化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產權制度改革順利進行,區政府成立*區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產權制度改革領導小組,加強對此項工作的領導。

        (二)做好破產準備

        1、劃轉政策性糧食與貸款。將擬破產企業的政策性糧食、貸款及相應的往來業務全部上劃至合肥市*區望湖糧食購銷公司,由其負責經營管理。

        2、結清市場化經營業務。擬破產企業與省農發行營業部結清2008年以來的流轉借款、準政策性借款及相關業務往來。

        3、劃轉土地使用權。擬破產企業劃轉土地由政府統一收回后,劃轉給合肥市*區望湖糧食購銷公司按規定使用。

        4、清產核資。對擬破產企業各類資產、債權、債務進行全面登記、核對和查實。在賬賬、賬實完全一致的基礎上,委托具有資質的會計事務所進行審計認定,為企業申請破產提供依據。

        (三)申請破產

        擬破產企業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破產法》向區法院申請破產。

        (四)法院受理

        法院受理后,依據破產程序,依法組織實施企業的具體破產清算終結工作。

        (五)時間安排

        9月上中旬,宣傳發動、調查摸底、擬定方案;9月下旬完成組建新公司工作;10月初,啟動企業破產程序;力爭2009年11月底終結破產清算工作。

        第6篇:新公司組建方案范文

        “光棍節”變成了“網購節”,一個消費節日被電商活活創造了出來。

        阿里巴巴集團11月12日的數據顯示,11月11日當天,天貓和淘寶吸引了2.13億獨立用戶訪問,約占中國總體網民的40%。天貓和淘寶經支付寶完成的總交易流水達到191億元,其中僅天貓就達成了132億元,淘寶則完成了59億元。天貓平臺上的3家店鋪單日銷售額都突破了億元大關,共有217家店鋪單日銷售額突破千萬。

        此外,綜合其他電商公布的數據,“雙十一”當天,京東商城、亞馬遜中國、當當、蘇寧易購、1號店、易迅、庫巴和新蛋等B2C商家在線銷售的商品數量超過220萬件,商家促銷商品覆蓋面(包括使用優惠券等)超過80%。天貓、京東、蘇寧易購都宣稱銷售額創下去年同期200%以上的增長。

        如此巨大的網購量,讓人咋舌,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速度,讓人目眩。來自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11年底網絡購物用戶數達到1.94億,網上零售總額約為7825億元,同比增長53.7%,占社會零售消費總額的4.23%。今年這一數據看來將被大幅刷新。

        ???點評:

        在歡呼電商沖擊傳統渠道成功,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同時,也可以看到,從線下蔓延到線上的“價格戰”內涵并沒有多大的改變,甩貨、價格欺騙、誘導消費、沖動消費、透支消費等反省也一并而來,從商家到消費者,有序、理性永遠需要。

        京東再融資

        電商狂人劉強東一直聲稱自己“不差錢”。

        11月13日,京東商城確認獲得了約4億美元的融資,領投的是加拿大安大略教師退休金基金(Ontario Teacher Pension Fund),該基金向京東商城投資2.5億美元,此前的投資者老虎基金跟投。據悉,本輪融資京東估值約為72.5億美元。

        截至目前,這家仍在虧損的電商公司近5年已經成功融到了21億美元。

        依靠不斷的融資,京東商城一路進行快速擴張,2009年京東商城營業額接近40億元,2010年達到102億元,2011年為212億元。

        而根據國泰君安證券的報告,粗略測算,京東商城為了支撐物流建設和2012~2013年的快速擴張,資金缺口在80億元人民幣左右。

        根據京東商城今年5月在香港向資本市場推介的數據,2011年,京東商城的凈虧損率約為5%,當年凈虧損超過11億元。而2012年的預計營收為450億元,如果按照2011年的凈虧損率計算,虧損規模約為23億元。

        點評:

        京東商城一直在通過規模擴張尋找“安全的邊界”,即絕對的規模效益,但過沉的資本壓力及過快的目標速度之間如何平衡是一個難題,其他電商也面臨著同樣的困局,在概念—融資—估值—上市—再融資的道路上,誰能撐到最后,都屬未知數。

        中國廣播電視網絡公司將成立

        “三網融合”有了最新一步的進展。

        11月15日,經廣電總局內部人士確認,國務院已正式發文同意組建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由財政部出資,廣電總局負責組建和代管,注冊資本45億元。

        按照規劃,公司成立后將整合全國有線電視網絡為統一的市場主體,并賦予其寬帶網絡運營等業務資質,成為繼中移動、電信、聯通后的“第四運營商”,同時也是廣電系“三網融合”的推進主體。

        國家廣電網絡公司的組建已醞釀多年,2010年年初,國務院下發的《推進三網融合的總體方案》,明確提出中國將在三網融合試點階段(2010~2012年)內組建一個國家級實體,作為有線電視網絡參與三網融合的市場主體,并采取包括國家投入資金在內的多種扶持政策,但這一計劃被多次延后。

        第7篇:新公司組建方案范文

        據悉,本次蘑菇街和美麗說的合并直接推行單CEO制,由陳琪繼續擔任CEO帶領新公司發展。而陳琪也表示,新公司擁有兩千人的優秀團隊和上億活躍女性用戶,業務已橫跨時尚媒體、社交、電商、廣告、經紀與金融等領域,一個為女性提供包圍式時尚服務的新集團已初具雛形。

        黎萬強回歸小米,籌建小米影業

        黎萬強作為小米的“靈魂人物”,曾負責MIUI,后又負責小米的市場營銷、電商和服務。在小米決定2016年該怎么走的關鍵時刻,黎萬強宣布回歸小米團隊。

        黎萬強表示他未來主要負責兩個事情:小米市場和小米影業。小米影業是全新的子公司,目前在組建團隊的籌備階段,小米方面拒絕透露具體消息。

        史玉柱回歸巨人研發一線,親抓手游研發

        近日,巨人網絡內部了全新管理架構和任命,自2013年4月起宣布退休的巨人網絡董事長史玉柱重新出任董事長。史玉柱回歸后馬上做了兩件事:一是給研發人員加工資(平均上漲幅度為50%)。二是研發項目的立項、管理與激勵等流程重新構造。史玉柱表示,公司唯一的出路是研發出精品游戲。誰研發出精品,公司就給該項目責任人發獎金、發股票。

        支付寶與央視合作,看春晚可搶支付寶紅包

        去年微信紅包在春晚大出風頭,為此支付寶毅然拿下了央視春晚的獨家合作權,并公布了今年春晚的互動新玩法。據悉,在央視春晚直播的時候,觀眾根據春晚節目主持人的提示,打開《支付寶》APP就可以參與春晚互動。目前,已經有上百家企業接洽支付寶,希望參與到紅包互動當中。

        韓國運營商緊急停售小米低價手機

        韓國素來是外國手機制造商的墳墓,小米手機以出眾的性價比在韓國吸引了大量用戶。但出人意料的是,紅米Note 3僅僅才上市2天,就被韓國第二大運營商KT緊急停售,原因是怕影響與三星和LG電子的關系。韓國未來創造科學部一位管理者表示:“中國手機的到來將迫使三星與LG改變自己僵硬的價格策略,這對消費者是有利的。”

        《觸寶電話》推“免費國際長途”

        近日,觸寶科技推出了“免費撥打國際長途”的新業務。用戶只需要下載安裝《觸寶電話》,即可通過網絡撥打國際長途電話。

        在去年8月,觸寶科技CEO王佳梁就表示,觸寶科技將拿出1億元人民幣進行補貼。而這次,王佳梁也表示,不會向用戶收費,會選擇通過廣告與O2O服務等形式,讓商家來買單。

        東京電視臺擴大動畫授權,愛奇藝、樂視等加入

        日本東京電視臺宣布,自2016年1月起將擴大在中國大陸地區的動畫網絡授權范圍,由原來優酷土豆的獨家版權擴展為4家。新加入動畫網絡版權合作的3家企業分別是愛奇藝、樂視和嗶哩嗶哩動畫。東京電視臺成立于1964年,有50多年的歷史,是目前日本制作最多動畫片集的電視臺。其制作的動畫《火影忍者疾風傳》、《境界》和《銀魂》等作品,在全球范圍內廣受動漫迷喜愛,具有很強的影響力。

        工信部:今年繼續提速降費

        第8篇:新公司組建方案范文

        完美方案助東盛集團殺出重圍

        東盛集團此次收購云藥集團成功,可謂是險中求勝。事實上,從2002年開始,中國華潤集團總公司(以下簡稱“華潤集團”)、中國華源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華源集團”)和復星集團就陸續與云藥集團就重組事宜進行了深入洽談,并都拋出了頗為誘人的方案。

        在對云藥集團的重組過程中,華潤集團曾一度搶得先機。2002年12月19日,云藥集團、華潤集團、云南紅塔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云南省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共同組建云南云藥有限公司,四方持股依次為51.95%、28.57%、10.95%、8.53%。按重組方案設計,云南云藥有限公司將在香港上市,在對云藥集團旗下企業進行重組后,云南云藥有限公司以上市融得資金反向收購云藥集團下屬的優質制藥企業,最終要解散云藥集團。一個月后,云南云藥有限公司收購了云南白藥(000538)51%的股權,華潤集團開始啟動全面介入云南醫藥產業的實質性步驟。應該說,華潤集團的方案為云南省政府勾畫出了一個海外上市的美麗前景,同時承認了國有控股地位。但是,華潤集團的方案是以最終解散云藥集團為前提的,這就使得云藥集團在位管理層的職位安排成為較為棘手的問題,容易招致管理層的反對。同時,未來上市的云南云藥有限公司由于身為上市公司,只可能收購云藥集團下屬的優質資產,不良資產仍然由云藥集團自己背著,這顯然不是云藥集團所看到的。之后,華潤集團又提出以現金方式對云藥集團增資,并且還向云南省做出了包括以云南作為華潤醫藥的大本營和根據地,并對云藥集團發展提供持續的資金支持等多項承諾。然而,單純的增資沒有滿足云南省國資委套現部分資金的要求。

        2004年3月,華源集團開始著手對云藥集團的重組工作,其大致方案是以增資擴股的形式重組云藥集團。由于云藥集團持有云南云藥有限公司60.48%的股權,云南云藥有限公司又持有云南白藥51%的股權,華源集團對云藥集團重組完成后,華源集團在“云藥系”內將形成“三級控股格局”,全面掌控“云藥系”。華源集團的增資擴股方案固然增強了云藥集團的實力,但是沒有賦予云南省國資委套現部分股權的權利,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華源集團最終獲得對云藥集團的控制權。

        盡管復星實業的重組方案沒有披露,但是按照復星實業的投資風格,復星實業的出價通常不會太高,因為它對收購成本控制得非常嚴,對投資回報率要求也很高。因此,可以想象,復星實業的重組方案可能很難滿足云南省國資委高溢價的要求。

        東盛集團的方案則是先受讓部分云藥集團的股權,然后通過云南省國資委對云藥集團增資擴股的方式操作。云藥集團凈資產為6.4億元,評估溢價后的凈資產為9.4億元,而增資擴股后云南省國資委在云藥集團持股7.5億股,預計其對應出資額為7.5億元。因此,對于云南省國資委而言,通過本次交易實際上是從云藥集團退出了1.9億元的國有資本,并通過出售股權獲得了7.5億元的現金收入,可以靈活地用于推進云南省的國企改革。同時,云南省國資委用于對云藥集團增資擴股的資產預計不會是現金,這主要是由于云南省還有相當一部分制藥企業不在云南醫藥集團旗下,云南省國資委可以借機將這部分制藥企業作價對云藥集團增資擴股,一方面減少了現金支出,另一方面又真正實現了整合云南省全部制藥企業的目標。

        在方案細節方面,東盛集團拋出的方案也有許多誘人的地方。首先,云藥集團不搞全員身份置換。目前在崗職工不進行全員身份置換、不裁員,職工工資不低于現水平,隨著公司的發展,逐步提高職工的工資收入。重組后的云藥集團履行重組前公司與職工簽訂的勞動合同,合同期滿后,按《勞動法》續簽合同。改制前后職工工齡連續計算。退休、內退職工由重組后的云藥集團繼續負責管理,并為職工繳納養老保險統籌外項目的費用及醫療統籌的費用。其次,云南省國資委設置了3年時間考驗新公司。云南省國資委和中國醫藥工業公司約定,到2007年度,改制重組后的云藥集團要達到合作時提出的3個指標--銷售收入120億元,稅收11億元,凈利潤3.4億元。如果未達到此指標,云南省國資委將從中國醫藥工業公司出資的7.5億元現金中扣除,并且云藥集團將重新選擇合作伙伴。如達到指標,云南省國資委將允許中國醫藥工業有限公司單方增資擴股至60%,云南省國資委則持股40%,讓中國醫藥工業公司取得絕對控股地位。最后,改制重組后的云藥集團每年投入研發的資金,應達到當年銷售收入的3%~5%。到2007年,在云南境內建立若干個GAP基地,同年,完成新公司海外整體上市的準備,2008年實現新公司海外上市。2009年,預計投入60億元,建立云南醫藥工業園區,把“云藥”培育為云南經濟新的增長點。

        煞費苦心搭建收購主體

        東盛集團此次收購云藥集團,面對的競爭對手是華潤集團、華源集團和復星集團。前兩者都是具有強大國資背景的企業,使得民營企業出身的東盛集團在本次云藥集團重組中處于較為不利的地位。據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公布的“2004中國100強醫藥企業名單”顯示,復星集團2003年以年銷售收入270億余元,位居榜首;東盛集團則以年銷售收入10余億元,僅位居46位。因此,從醫藥營業規模來說,東盛集團與復星集團站在一起可謂是相形見絀。

        東盛集團要想在本次云藥爭購戰中撥得頭籌,搭建一個具有雄厚背景的收購主體成為必不可少的條件。于是,東盛集團必須將自己“裝扮”得根紅苗正,并且實力雄厚。為此,東盛集團將目光投向了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成立于1998年,子公司包括中國醫藥工業公司、國藥集團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醫藥對外貿易公司、中國醫療器械工業公司、中國藥材集團公司、國藥控股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是目前由中央管理的我國最大的國有醫藥工商企業,2003年國內銷售額超過123億元人民幣,在全國醫藥行業中排名第三。

        2004年6月16日,經國務院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批準,東盛集團對中國醫藥工業公司增資擴股,增資完成后,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和東盛集團分別持有中國醫藥工業公司51%和49%的股權。通過搭建中國醫藥工業公司這個國有控股的收購主體,一方面可以證明東盛集團重組云藥集團的實力,另一方面,借助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的國資背景增強在云南省國資委心目中的資信力,同時免去了云南省國資委因出售云藥集團股權而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嫌疑。

        東盛集團在設計收購主體的時候,不僅著眼于滿足云南省國資委的需要,還充分考慮了法律上的合法性。據了解,中國醫藥工業公司注冊資金為1.3億元,資產總額為10億元。假設中國醫藥工業公司沒有任何負債,那么它的凈資產為10億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十二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向其他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的,除國務院規定的投資公司和控股公司外,所累計投資額不得超過本公司凈資產的百分之五十”,作為有限責任公司的中國醫藥工業公司對外投資不能超過5億元。按照云南省國資委短期的意圖,中國醫藥工業公司短期內是無法實現對云藥集團控股的。然而,中國醫藥工業公司對云藥集團7.5億元的出資已經大大超過了5億元的對外投資限額。為此,本次云藥集團改制重組后的股權結構采取了兩家股東各占50%的模式。根據中國的會計準則,云藥集團的兩家股東都可以合并會計報表,既符合了公司法的相關要求,又滿足了兩家股東合并收入和利潤的要求。

        神秘的收購資金

        本次收購云藥集團的收購主體是中國醫藥工業公司,東盛集團在中國醫藥工業公司占有49%的股權,中國醫藥工業公司重組云藥集團所支付的現金為7.5億元。因此,如果中國醫藥工業公司的兩家股東按各自對公司的出資比例共同支付這7.5億元的現金,而不是采用負債的形式籌集收購資金,東盛集團在組建中國醫藥工業公司時將支付3.68億元的現金。更有傳聞,東盛集團要完成對云藥集團的重組需要花費9億元的資金。這筆資金對于東盛集團來說無疑是一筆巨款,其籌集到位還是有相當難度的。

        為了大致了解東盛集團本次收購資金的來源,首先必須清楚的知道東盛集團的資產狀況,從中篩選出可能產生現金流的經濟實體。東盛集團注冊資本1.5億元,下屬公司主要包括西安東盛飲品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3000萬元人民幣)、陜西東盛體育俱樂部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1000萬元人民幣)、湖南時代陽光醫藥商業有限公司(注冊資本3000萬元人民幣)、北京東盛天網網絡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1000萬元人民幣)、陜西濟生制藥有限公司(注冊資本220萬美元)、陜西東盛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8900萬元人民幣)、東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8688.7萬元人民幣)、湖北潛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0929萬元人民幣)、麗珠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30603.55萬元人民幣)等。東盛科技和潛江制藥都是上市公司,前者近兩年的凈資產收益率都在8%以上,后者近兩年的凈資產收益率則不到2%。從這兩家上市公司的公開資料中,我們看不到大額侵占上市公司資產的關聯交易,因此,直接從這兩家上市公司籌集收購云藥集團資金的可能性不大。另外,盡管東盛集團托管的麗珠集團第一大股東――中國光大(集團)總公司,持有麗珠集團12.72%的股權,但麗珠集團實際控制人是上市公司“健康元”(600380),所以東盛集團從麗珠集團獲取收購云藥集團的資金幾乎是不可能的。

        上市公司的融資功能不僅體現在自身可以從股市上融通到大量資金,而且上市公司的股東也可以將上市公司的股權作為優質資產質押給銀行以換取貸款。東盛集團恰恰是充分利用了第二個融資功能。2004年6月4日,陜西東盛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將剛剛解除質押的1500萬股東盛科技法人股再度質押給中國工商銀行西安高新技術開發區支行??紤]到東盛科技優秀的經營業績和較小的還貸風險,預計工行會在東盛科技2004年一季度的每股凈資產2.25元基礎上打七折,提供其貸款2362.5萬元。2004年6月,陜西東盛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為其全資子公司青海同仁鋁業有限責任公司提供質押擔保,將其持有的東盛科技社會法人股股份980萬股質押給山西鑫城貿易有限公司,按照2004年第一季度每股凈資產計算,融通資金2205萬元。2004年9月,在中國進出口銀行訴訟咸陽偏轉集團公司借款合同一案中,因東盛集團為借款擔保人,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將西安東盛集團有限公司持有潛江制藥的1269.84萬股法人股凍結一年。由于咸陽偏轉集團公司目前與東盛集團尚無關聯關系,很可能是咸陽偏轉集團公司也向東盛集團提供了等額的借款擔保,從而形成了互保的格局。

        根據潛江制藥的經營狀況,假設在潛江制藥截至2003年12月31日的每股凈資產6.26元基礎上打五折為咸陽偏轉集團公司提供擔保,咸陽偏轉集團公司將獲得3974.6萬元的貸款。據此,互保對象之一的東盛集團也相應的依靠咸陽偏轉集團的擔保獲得3974.6萬元的銀行貸款。通過上述的股權質押和互保,東盛集團共獲得了8542.1萬元的銀行貸款。

        然而,東盛集團以上獲得的資金仍然無法滿足東盛集團借道收購云藥集團的資金需求。東盛集團旗下的其他公司規模也不夠大,其融資能力也有限。那么,東盛集團還通過哪些渠道籌措收購資金呢?這恐怕只有東盛集團內部人士才能知曉了。

        蛇吞象后風險重重

        注冊資本為1.5億元的東盛集團通過借道中國醫藥工業公司花費7.5億元現金收購了凈資產達到6億元的云藥集團,可謂是蛇吞象,頗為引人驚嘆。然而,東盛集團在完成本次收購后,依然面臨眾多風險,如果處理不當,將會帶來不可估量的后果。

        首先,通過前面的分析,我們知道東盛集團這回調動巨額資金收購云藥集團不大可能完全依靠自身歷史積累的資本,很可能是充分調動了“東盛系”內部的信用能力舉債籌資?!皷|盛系”的信用能力除了籌措收購資金之外,還要用于支持旗下眾多公司的日常經營發展,對于經營業績還不是特別理想的潛江制藥和云藥集團的金融支持將會尤為迫切。所有的這些對于東盛集團融資能力和資金調度能力提出了很大的要求。近期,中央政府為了加強宏觀調控和抑制通貨膨脹,已經上調了人民幣基準利率,這無疑增加了“東盛系”的還款壓力,為“東盛系”龐大的信用鏈條帶來了相當大的風險。

        如果說云南白藥(000538)是云藥集團的皇冠,那么“云南白藥”這個品牌則是皇冠上的寶石。云南省國資委在本次云藥集團改制重組時規定:“云南白藥”秘方和品牌不作價、不入股,由云南省政府擁有,作為國有資產由云南省國資委監管,新企業可銷售、使用“云南白藥”。該規定意味著,未來云南省政府仍然可以另行組建使用“云南白藥”品牌的企業與云藥集團形成競爭關系。更為重要的是,云南省國資委通過控制“云南白藥”這個品牌實際上是控制了云藥集團的命脈。一旦未來云南省國資委與東盛集團合作不愉快,可以通過回收品牌使用權的方式,使改制重組后的云藥集團無法在品牌至上的中國醫藥市場站穩腳跟。同時,云南省國資委通過掌握品牌,可以每年從云藥集團獲取客觀的品牌使用費。

        云南省國資委在與云藥集團重組協議中規定:如果云藥集團到2007年沒有達到規定的指標(即銷售收入120億元,稅收11億元,凈利潤3.4億元),云南省國資委將從中國醫藥工業公司出資的7.5億元現金中扣除,并且云藥集團將重新選擇合作伙伴。2003年,云藥集團銷售收入僅為30多億元。考慮到中國醫藥市場競爭激烈,云藥集團要在短短4年內將銷售規模提高3倍,無論是對于在中國醫藥企業排名不夠靠前的東盛集團而言,絕非易事。另外,盡管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是本次東盛集團的收購合作伙伴,但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在對待云藥集團的問題上畢竟會從集團整體利益的角度出發,慎重考慮對云藥集團的支持力度。因此,指望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不惜代價的支持云藥集團實現經營目標也是不現實的。

        第9篇:新公司組建方案范文

        主觀題主要考查考生對知識全面綜合和系統運用能力。這類試題的特點是題材量大,實務操作性強,通常涉及幾章的內容,往往要把幾個知識考查點聯系起來考查,通常帶有案例分析的性質。綜合題由于涉及的內容多,一般要分成若干個步驟,所以,考生在考試時必須認真審題,仔細閱讀題目中給出的資料、數據和具體要求,理解題意思路要開闊,要善于將各知識點聯系起來歸納與分析;通過全面系統地分析找出最終的解題思路。再者,綜合題一般分為幾個問,這往往也是解題過程的一種暗示,因此考生要按題目所問的順序答題,同時要注意答題的前后因果關系的銜接和解題過程系統性。解題要領為:(1)詳細閱讀試題。對于主觀題,建議閱讀兩遍。經驗表明,這樣做是值得的,讀題是解題的首要步驟,正確的審題是答對的一半,而錯誤的審題則意味著“全軍覆沒”,其讀題要領是:先從試題的要求讀起,明確問題是什么類型的題型,用筆標注問題的關鍵信息和數據,看問題有無陷阱、誤區和盲區;然后,帶著問題去讀題干資料,閱讀時仍然用筆標注關鍵的有用信息,再對照問題與已知資料,一一作出分析、判斷,解題時不要忽略或遺漏重要的關鍵步驟和中間結果,這樣一方面能準確理解題意,不至于忙中出錯;另一方面,還可從試題中獲取相關解題數據與信息。(2)問什么答什么。不需要計算與本題要求無關的問題,計算寫多了,難免出錯。如果因為這樣的錯誤而被扣分是很可惜的。有些考生,把不要求計算的也寫在答卷上,以為這樣能顯示自己的知識,寄希望老師能給高分。而事實上恰恰相反,大多數閱卷老師通常認為這些考生,并沒有掌握主要的計算要領,不喜歡這類“自作多情”的考生;再者,這既會占用答題時間,又影響考試心態。另外,還有一點要強調的,有的考生在計算出答案后不注意題目問題的回答,而白丟分。(3)注意解題步驟。主觀題每題所占的分數一般較多,判卷時,題目是按步驟給分的。如果答案僅有一個得數是不給分的,而有些考生對這個問題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以致雖然會做但得分不全。這就是有些考生自以為考得很好,而成績公布后卻分數不高甚至還懷疑老師判卷有誤的一個重要原因。(4)盡量寫出計算公式。算式包括:算的是什么、計算公式、計算數據的代入、計算過程、得數和計量單位。在評分標準中,是否寫出計算公式是很不一樣的。通常評分標準中可能只要求列出算式,計算出正確答案即可,這里有一點需要特別強調:如果算式正確,結果無誤,是否有計算公式可能無關緊要;但要是算式正確,只是由于代入的有關數字有誤而導致結果不對,是否有計算公式就變得有關系了。因為寫出了計算公式,評卷人員認為考生知道該如何做,是粗心或技術處理有誤,有時會酌情給一些分。(5)注意解題的計量單位。對于計算題、綜合題的答案,考生一定要注意帶上單位,并且單位一定要與題目的單位一致。比如:題目中的單位是元,那么答案就應是780000(元),而不應該是78(萬元)。或者題目中的單位是萬元,那么答案就應是78(萬元),而不應該是780000(元)。另外,解題時還要注意得數是要求取整,是四舍五入,還是只進不舍的。(6)要熟練運用計算器。財務管理上的計算要涉及到數學和統計學知識,對一些計算數據,采用計算器計算,既避免了大量計算可能產生的錯誤,也能節約計算的時間。比如:一次性收付款的折現率: i=n-1、連續復利終值系數的計算lne≈2.7183的計算;再如:貝他系數回歸預測法公式中:∑x2,∑y,∑x,∑xy利用統計鍵的計算等,都要求考生在考場上熟練運用。(7)認真檢查答案,核對計算結果,注意回答要點的清晰性。計算綜合題解答完畢,一定要認真進行檢查。一是要按做題步驟順序檢查計算過程,尤其是對關鍵性的、比較復雜的數據要重新計算一遍,以免出錯;二是要檢查計算結果有無明顯不合理現象。比如,有人計算出來的流動比率高達23:1,復利終值系數為0.6209等,這顯然是不大可能的或不可能,只能說明計算有誤;三是發現錯誤進行改正時,必須對錯誤發生以后的各個計算步驟依次進行改正,不能遺漏某些項目,否則依然不能避免最終的結果有誤。另外,一定要注意回答要點的清晰性,尤其是小的主觀問答題。

        二、主觀題命題考點預測

        [例1]A公司的平均投資資本為1000萬元,其中凈負債500萬元,權益資本500萬元;稅后利息費用45萬元,稅后利潤60萬元;凈負債成本(稅后)8%,權益成本10%。分別要求計算:(1)剩余收益;(2)剩余經營收益;(3)剩余凈金融支出;(4)剩余權益收益。

        [答案]

        (1)剩余收益=稅后利潤-股權費用=60-500×10%=10萬元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8%×1/2+10%×1/2=9%。

        (2)剩余經營收益=(60+45)-1000×9%=105-90=15(萬元)

        (3)剩余凈金融支出=45-500×8%=5(萬元)

        (4)剩余權益收益=剩余經營收益-剩余凈金融支出=15-5=10(萬元)

        [例2]大中公司每年材料需要量為40000單位,單位進價35元,購料時需付運送成本,每單位5元。每次訂購的處理成本包括:人工3小時,每小時8元,變動雜費每人工小時7元;另外,固定雜費為每次5元,每年每單位的變動儲存成本為材料取得成本的5%。依據經驗,大中公司交貨期間內,材料使用量的概率估計見表1。

        若發生缺貨,則每單位缺貨成本為2.5元。

        試求:(1)最佳進貨批量(計算結果四舍五入保留整數)。

        (2)最佳訂貨訂購次數(計算結果只進不舍保留整數)。

        (3)正常交貨期間的再訂貨點。

        (4)最佳保險儲備量(即安全存量)。

        (5)考慮保險儲備最佳再訂貨點。

        (3)正常情況下的再訂貨點(交貨期間平均需要量)

        =0×0.6+400×0.09+450×0.08+500×0.05+550×0.12 +600×0.04+650×0.02=200(單位)

        (4)最佳安全存量的求解過程見表3:

        通過上述計算可知,最佳保險儲備量為400單位的總成本872.5元為最低。

        (5)考慮保險儲備最佳再訂購點:正常再訂貨點+最佳安全存量=200+400=600(單位)

        [例3]LZB陶瓷公司主要生產古典風格與現代風格兩種風格花瓶,該公司最近決定將傳統的成本計算制度改為作業成本制度。在實施全公司范圍的改革之前,想事先評價一下該項方案對公司產品成本帶來的影響。為評價該項改革方案的影響而收集的數據見表4。

        在目前的成本制度下,維修成本、材料轉移成本以及生產準備成本均按機器小時分配到各花瓶。

        要求:

        (1)采用目前的傳統成本計算制度,計算每種花瓶的單位成本。

        (2)采用作業成本計算制度,計算每種花瓶的單位成本。

        [答案]

        (1)總制造費用為1000000元,企業分配率為每機器小時16元(1000000÷62500)。

        制造費用分配過程如下:

        古典風格:16×50000 = 800000(元)

        現代風格:16×12500 = 200000(元)

        兩種花瓶單位成本分別是:

        古典風格:(800000 + 700000)÷200000 = 7.5(元)

        現代風格:(200000 + 150000)÷50000 = 7(元)

        (2)在作業成本法下,3種制造費用作業有著不同的消耗比率,故形成3個制造費用成本庫。各成本庫的制造費用分配率計算如下:

        維修:250000÷62500 = 4(元/小時)

        材料轉移:300000÷800000 = 0.375(元/次)

        生產準備:450000÷150 = 3000(元/次)

        制造費用的分配過程見表5:

        據此計算的單位成本見表6。

        [例4]某投資人擬生產新型產品,這些新產品采用空間技術和材料,維修率極低,投資人相信他們的新型產品一定會受到市場青睞,因此準備組建一新公司生產此新產品,新產品的生產需要1000萬元,為了迅速和有效籌集到資金,公司聘請具有豐富管理經驗的李某擔任財務主管,李某上任后不久就說服了一家銀行公司提供資金,并提出了兩種融資方案:

        方案(1):5年期債務融資600萬元,利率14%,每年付息,普通股股權融資400萬元,每股發行價20元;

        方案(2):5年期債務融資200萬元,利率11%,每年付息,普通股股權融資800萬元,每股發行價20元。

        公司的所得稅率為35%。同時銀行關注的問題之一是,如果發生某些不利情況使新公司的現金流目標不能實現,新公司第一年的經營能否維持。為此,李某制定了新公司在最不利情形下的經營計劃:李某認為新公司應維持50萬元的現金余額,新公司運營期初的現金余額為0,隨后將通過上述融資計劃籌集1000萬元,其中950萬元用于固定資產投資,其余50萬元用來滿足期初營運資本需要。在最不利的條件下,新公司可從新型產品的銷售收入中獲得400萬元的現金收入,另外從零部件銷售中還可獲得20萬元現金流入,同期現金流出預計如下:

        原材料采購支出100萬元,工薪支出150萬元.納稅支出在兩種方案下各不相同,預計蕭條時的EBIT為100萬元;其他現金支出為70萬元(不含利息支出)。

        要求:

        (1)計算兩種方式下新公司的每股盈余無差別點(用EBIT)表示。

        (2)如果新公司的EBIT預計將長期維持400萬元,若不考慮風險,應采用哪種融資方式?

        (3)在經濟蕭條年份的年末,兩種融資方案下的現金余額預計各為多少?

        (4)綜合上述問題,你會向該公司推薦哪種融資方案?

        [答案]

        (1)[(EBIT-600×14%)×(1-35%)]/20=[(EBIT-200×11%)×(1-35%)]/40

        解得:EBIT=146萬元

        (2)方案1的每股收益=[(400-600×14%)×(1-35%)]/20=10.27(元/股)

        方案2的每股收益=[(400-200×11%)×(1-35%)]/40 = 6.14(元/股)因此,應選擇方案1。

        (3)方案1

        期初余額50

        加:現金流入400+20=420

        減:現金支出

        原材料采購支出100

        工薪支出150

        利息支出600×14%=84

        納稅支出(100-84)×35%=5.6

        其他支出70

        期末余額60.4

        方案2

        期初余額50

        加:現金流入400+20=420

        減:現金支出

        原材料采購支出100

        工薪支出150

        利息支出200×11%=22

        納稅支出(100-22)×35%=27.3

        其他支出70

        期末余額100.7

        (4)綜合上述計算,可知應選擇方案1,既可以獲得較高的每股盈余,又能維持企業要求的現金流量。

        [例5]資料:某產品5月份的投產和庫存情況見表7:

        本產品需經兩道工序加工,月初在產品和月末在產品中,兩道工序的數量各占50%。兩道工序的材料消耗定額和工時定額見表8:

        材料系在每道工序開始時一次投入;每公斤材料的定額成本8元;每小時的定額工資5元。

        要求:(1)本月在產品明細賬見表9,試根據約當產量法將空白處填齊。

        (2)根據標準成本法原理,分別計算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差異(材料的實際價格為每公斤8.5元,人工實際單位工時為4.5元)。

        [答案]

        (1)按照約當產量法計算產品成本,見表10:

        有關計算過程如下:

        第一道工序材料投入程度=90÷120=75%

        第二道工序材料投入程度=(90+30)÷120=100%

        期末在產品原材料分配時的約當產量=25×75%+25×100%=43.75

        第一道工序工時投入程度=(70×50%)÷80=43.75%

        第二道工序工時投入程度=(70+10×50%)÷80=93.75%

        期末在產品人工費用分配時的約當產量=25×43.75%+25×93.75%=10.9375+23.4375=34.375

        原材料分配率=(196000+500000)÷(650+43.75)=1003.24

        人工費用分配率=(75000+180000)÷(650+34.375)=372.60

        制造費用分配率=(50000+70000)÷(650+34.375)=175.34

        (2)根據標準成本法原理,分別計算原材料和直接人工數量差異

        材料消耗實際完成的約當產量=(25×75%+25×100%)+650-(100×75%+100×100%)=518.75

        人工實際完成的約當產量=(25×43.75%+25×93.75%)+650-(100×43.75%+100×93.75%)=546.88

        材料數量差異=(500000÷8.5-518.75×120)×8= -27411.76

        材料價格差異=500000÷8.5×(8.5-8)=29411.76

        人工效率差異=(180000÷4.5-546.88×80)×5= -18752

        工資率差異=(4.5-5)×180000÷4.5=-20000

        [例6]海龍公司擬與外商合作生產甲產品,通過調查研究得出如下信息,見表11:

        無風險收益率為5%,通貨膨脹率為4%,上述凈現金流量中沒有考慮通貨膨脹率,不考慮通貨膨脹的項目的折現率為10%。

        要求:

        (1)用凈現值法評價該企業應否投資此項目;

        (2)計算考慮通貨膨脹時的折現率以及第4年的凈現金流量;

        (3)假設某財務分析師認為如果等待1年再投資對企業更有利,依據是該投資項目未來現金流量的波動率為25%。應用布萊克一斯科爾斯模型判斷該財務分析師的結論是否正確。

        [答案]

        (1)凈現值=135×(P/F,10%,1)+150×(P/F,10%,2)+160×(P/F,10%,3)+180×(P/F,10%,4)+200×(P/F,10%,5)+50×(P/F,10%,6)-400=135×0.9091+150×0.8264+160×0.7513+180×0.6830

        +200×0.6209+50×0.5645-400 = 242.24(萬元)

        因為凈現值大于0,所以應該投資此項目。

        (2)折現率=(1+10%)×(1+4%)-1=14.4%

        第4年的凈現金流量=180 ×(F/P,4%,4)=180×1.1699=210.58

        (萬元)

        (3)F=242.24+400=642.24(萬元)

        Fx=642.24-135/(1+10%)=519.51(萬元)

        PV(K)=400/(1+5%)=380.95(萬元)

        d1=ln (519.51/380.25)/0.25+0.125=1.3732

        d2=1.3732-0.25=1.1232

        N(d1)=N(1.3732)=0.9147+0.32×(0.9162-0.9147)=0.9152

        N(d2)=N(1.1232)=0.8686+0.32×(0.8708-0.8686)=0.8693

        C=519.51×0.9152-380.25×0.8693 = 144.90(萬元)

        由于144.90小于242.24,所以,該財務分析師的結論不正確。

        [例7]請對H公司的股權價值進行評估。有關資料如下:

        (1)以2006年為預測基期,該年經修正的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見表12。

        (2)以2007年和2008年為詳細預測期,2007年的預計銷售增長率為l0%,2008年的預計銷售增長率為5%,以后各年的預計銷售增長率穩定在5%的水平。

        (3)假設H公司未來的“稅后經營利潤/營業收入”、“經營營運資本凈額/營業收入”、“經營固定資產凈額/營業收入”可以維持預測基期的水平。

        (4)假設H公司未來將維持基期的資本結構(凈金融負債/凈經營資產),并持續采用剩余股利政策。公司資金不足時,優先選擇有息負債籌資;當進一步增加負債會超過目標資本結構限制時,將選擇增發股份籌資。

        (5)假設 H 公司未來的“凈金融負債平均利息率(稅后)”為5%,各年的“利息費用”按年初“凈金融負債”的數額預計。

        (6)假設H公司未來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為l0%,股權資本成本為12%。

        要求:

        (1)編制價值評估所需的預計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計算結果填入給定的“預計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中,不必列出計算過程)。

        (2)計算2007年和2008年的“實體現金流量”、“股權現金流量”。

        (3)編制實體現金流量法、股權現金流量法和經濟利潤法的股權價值評估表(結果填入給定的“實體現金流量法股權價值評估表”、“股權現金流量法股權價值評估表”中,不必列出計算過程)。

        [答案]

        (1)見表13。

        備注:2007年個項目的計算過程:

        營業收入=基期營業收入×(1+增長率)=10000×110%=11000(萬元)

        營運資本凈額=本期營業收入×經營營運資本百分比=11000×10%=1100(萬元)

        經營固定資產凈值=本期營業收入×經營固定資產凈值百分比=11000×100%=11000(萬元)

        凈經營資產總計=1100+11000=12100(萬元)

        凈負債=凈經營資產總計×資產負債率=12100×50%=6050(萬元)

        稅后經營利潤=營業收入×經營利潤百分比=11000×15%=1650(萬元)

        稅后有息負債利息=年初有息負債×利息率=5500×5%=275(萬元)

        稅后凈利潤=1650-275=1375(萬元)

        本期利潤留存 = 凈經營資產增加 × 資產負債率=(12100-

        11000)×50%=550(萬元)

        應付股利=稅后凈利潤-本期利潤留存=1375-550=825(萬元)

        稅后經營利潤=本期營業收入×稅后經營利潤率=11000×15%=1650(萬元)

        年末未分配利潤=年初未分配利潤+本期利潤留存= 4000+550

        =4550(萬元)

        2008年的計算過程與2007年類似。

        (2)實體現金流量、股權現金流量

        2007年實體現金流量 = 稅后經營利潤-凈投資 = 1650-1100=

        550(萬元)

        2008年實體現金流量=1732.5-605=1127.5(萬元)

        2007年股權現金流量=應付股利=825(萬元)

        2008年股權現金流量=應付股利=1127.5(萬元)

        說明:存在其他正確解法,如計算結果無誤也可地方得分

        (3)具體現金流量法股權價值評估表見表14,股權現金流量法股權價值評估表見表15。

        備注:

        預測期現值=550×0.9091+1127.5×0.8264=1431.78(萬元)(或精確值:1431.82萬元)

        后續期價值=1127.5×(1+5%)/(10%-5%)=23677.50(萬元)

        后續期價值現值=23677.5×0.8264=19567.09(萬元) (或精確值:19568.18萬元)

        實體價值 = 1431.78 +19567.09 = 20998.87(萬元)(或精確值:21000萬元)

        股權價值=20998.87-5500=15498.87(萬元)(或精確值:15500萬元)

        備注:

        預測期現值=825×0.8929+1127.5-0.7972=1635.48(萬元) (或精確值:1635.44萬元)

        后續期價值=1127.5×(1+5%)/(12%-5%)=16912.57(萬元)(或精確值:16912.50萬元)

        后續期價值現值=16912.57×0.7972=13482.70(萬元)(或精確值:13482.54萬元)

        股權價值:1635.48+13482.70=15118.18(萬元)(或精確值:15117.98萬元)

        [例8]已知LZB公司2010年和2011年的銷售收入為10000萬元和12000萬元,稅前經營利潤為600萬元和580萬元,利息費用為125萬元和100萬元,平均所得稅率為30%和32%,2011年的股利支付率為60%。假定該公司的經營資產、經營負債與銷售收入同比例增長,可動用的金融資產為零,2010年末和2011年末的其他有資料見表16。

        要求:

        (1)計算2010年和2011年的稅后經營利潤、稅后經營利潤率。

        (2)計算2010年和2011年末的凈經營資產和凈負債。

        (3)計算2010年和2011年的凈經營資產利潤率、凈經營資產周轉次數、稅后利息率、凈財務杠桿 經營差異率、杠桿貢獻率和權益凈利率(資產負債表的數據用年末數)。

        (4)對2011年權益凈利率較上年變動的差異進行因素分解,依次計算凈經營資產利潤率、稅后利息率和凈財務杠桿的變動對2010年權益凈利率變動的影響。并進一步說明影響其指標變動的主要因素。

        (5)若該公司市場部門預計2012年銷售增長4%,預計CPI為5.77%,在相關條件不變條件下,預測對外融資額(假定可動用的金融資產為零)?

        (6)根據歷史經驗,如果資本市場比較寬松,公司的外部融資銷售增長比為0.3;資本市場緊縮,公司將不能到外部融資。假設公司計劃2012年的銷售凈利率可達4%至6%之間,確定LZB公司2012年銷售增長率可能的范圍?

        (7)針對(5)的狀況,如果LZB公司狠抓資產管理和成本控制,估計2012年凈經營資產周轉次數提高1倍,銷售凈利率達到6%,問LZB公司是否需要向外籌資?

        [答案]

        (1)2010年的稅后經營利潤=600×(1-30%)=420(萬元)

        2011年的稅后經營利潤=580×(1-32%)=394.4(萬元)

        2010年的稅后經營利潤率=420/10000×100%=4.2%

        2011年的稅后經營利潤率=394.4/12000×100%=3.29%

        (2)2010年末的金融資產=180+80+94=354(萬元)

        2010年末的經營資產=8000-354=7646(萬元)

        2010年末的金融負債=460+54+810+760=2084(萬元)

        2010年末的經營負債=4200-2084=2116(萬元)

        2010年末的凈經營資產 = 經營資產 - 經營負債 =7646-2116=

        5530(萬元)

        2010年末的凈負債=金融負債-金融資產=2048-354=1730(萬元)

        2011年末的金融資產=220+60+82=362(萬元)

        2011年末的經營資產=9800-362=9438(萬元)

        2011年末的金融負債=510+48+640+380=1578(萬元)

        2011年末的經營負債=4800-1578=3222(萬元)

        2011年末的凈經營資產 = 經營資產- 經營負債= 9438-3222=

        6216(萬元)

        2011年末的凈負債=金融負債-金融資產=1578-362=1216(萬元)

        (3)2010年的凈經營資產利潤率=稅后經營利潤/凈經營資產×100%=420/5530×100%=7.59%

        2011年的凈經營資產利潤率=稅后經營利潤/凈經營資產×100%=394.4/6216×100%=6.34%

        2010年凈經營資產周次數=銷售收入/凈經營資產=10000/5530

        =1.81(次)

        2011年凈經營資產周次數=銷售收入/凈經營資產 = 12000/6216

        =1.93(次)

        2010年的稅后利息=125×(1-30%)=87.5(萬元)

        2011年的稅后利息=100×(1-32%)=68(萬元)

        2010年的稅后利息率=稅后利息/凈負債×100%=87.5/1730×100%=5.06%

        2011年的稅后利息率=稅后利息/凈負債×100%=68/1216×100%=5.59%

        2010年的凈財務杠桿=凈負債/股東權益=1730/3800=0.46

        2011年的凈財務杠桿=凈負債/股東權益=1216/5000=0.24

        2010年的經營差異率=凈經營資產利潤率-稅后利息率= 7.59%-5.06%=2.53%

        2011年的經營差異率=凈經營資產利潤率-稅后利息率= 6.34%-5.59%=0.75%

        2010年的杠桿貢獻率=經營差異率×凈財務杠桿=2.53%×0.46=1.16%

        2011年的杠桿貢獻率=經營差異率×凈財務杠桿=0.75%×0.24=0.18%

        2010年的權益凈利率=凈經營資產利潤率+杠桿貢獻率=7.59%+1.16%=8.75%

        2011年的權益凈利率=凈經營資產利潤率+杠桿貢獻率=6.34%+0.18%=6.52%

        (4)2011年權益凈利率比2010年增加=6.52%-8.75%=-2.23%,見表17。

        評價:2011年權益凈利率比2010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凈經營資產利潤率降低,使權益凈利率減少1.82%,因此,可以認為使企業的基礎盈利能力出了問題,應繼續分解凈經營資產利潤率,并采用連環替代法分析:

        凈經營資產利潤率=稅后經營利潤率×凈經營資產周次數

        2011年凈經營資產利潤率=3.29%× 1.93=6.34%

        2010年凈經營資產利潤率=4.2% × 1.81=7.59%

        合計為-1.25%。

        稅后經營利潤率下降0.91%的影響:

        (3.29%-4.2%)×1.81= -1.65%

        凈經營資產周次數上升0.21次的影響:

        3.29%×(1.93-1.81)= 0.40%

        合計=-1.65%+0.40%= -1.25%

        結論:2011年凈經營資產利潤率比2010年減少的主要因素是稅后經營利潤率下降。

        (5)2011年公司的凈經營資產/銷售收入=1/凈經營資產周次數=1/1.93=51.81%

        2011年銷售凈利率=(394.5-68)/12000=2.72%

        2012年銷售名義增長率=(1+4%)(1+5.77%)-1=10%

        2012年公司對外籌資比=51.81%-2.72%(1+1/10%)×(1-60%)

        =0.3984

        2012年公司對外籌資額=12000×10%×0.3984=478(萬)

        (6)銷售增長率的下限:銷售凈利率為4%且不能向外融資的內含增長率g:

        51.81%-4%(1+1/g)×(1-60%)=0解得:g=3.19%

        銷售增長率的上限:銷售凈利率為6%且外部融資比為0.3的銷售增長率g:

        51.81%-6%(1+1/g)×(1-60%)=0.3解得:g=12.36%

        故:LZB公司銷售增長率的范圍3.19%~12.36%.

        (7)2012年凈經營資產周轉次數=1.93×2=3.86(次)

        2012年公司對外籌資比=1/3.86-6%×(1+1/10%)×(1-60%)=-0.49%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在线播放精品网站 | 免费人成国产网页在线观看 | 日本在线亚州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第二 | 日本在线a综合免费不卡 | 中文字幕婷婷丁香色五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