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蘆花雷佳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guān)鍵詞:架空輸電線路;繞擊;電氣幾何模型
中圖分類號:TM862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國內(nèi)外運行經(jīng)驗表明,雷電是造成架空輸電線路跳閘的主要原因。國際大電網(wǎng)會議公布的美國、前蘇聯(lián)等12個國家的電壓275kV~500kV總長為32700km。輸電線路連續(xù)三年的運行資料反映,雷擊故障占60%。日本電力系統(tǒng)事故中由雷擊輸電線路造成的占50%。我國輸電線路故障中,雷擊也占很大比例,如2003年我國110kV~500kV線路雷擊閃絡(luò)跳閘占線路總跳閘的35.12%。因此,加強架空輸電線路防雷設(shè)計尤為重要。
在架空輸電線路雷電閃絡(luò)率計算中,一般分為繞擊率計算和反擊率計算。繞擊率的計算模型主要有兩種:電氣幾何模型(EGM)和先導(dǎo)傳播模型(LPM)。LPM計算所采用的參數(shù)存在爭議,計算結(jié)果也有較大的差異。目前,我國繞擊率的計算以EGM為主。
同時,雷電是一種復(fù)雜的自然現(xiàn)象。防雷設(shè)計中許多參數(shù)都具有不確定性。例如雷電流的波形,幅值分散性很大;不同的地質(zhì)條件的桿塔接地電阻,差異很大,同時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fā)生變化;地域的雷電日或者落雷密度也是在統(tǒng)計意義上的平均值。這些因素都增加了防雷設(shè)計中的不確定性。在雷擊閃絡(luò)率的計算中,必須考慮這些因素。因此,防雷設(shè)計中應(yīng)將理論計算與運行經(jīng)驗結(jié)合起來,提出防雷的有效措施,以減少雷擊跳閘率,提高線路運行的可靠性。
1電氣幾何模型
電氣幾何模型的基本原理為:由雷云向地面發(fā)展的先導(dǎo)頭部到達距被擊物體臨界擊穿距離(簡稱擊距)的位置以前,擊中點是不確定的,先到達哪個物體的擊距之內(nèi),即向該物體放電;擊距同雷電流幅值有關(guān)。本文重點論述電氣幾何模型中對計算結(jié)果影響較大或存在爭議因素的處理方法。
1.1導(dǎo)線電壓
導(dǎo)線由于自身具有一定的電壓,尤其在超高壓、特高壓線路中,導(dǎo)線本身電壓可能很高,在擊距計算中必須考慮。中國電力科學(xué)院根據(jù)負極長間隙放電電壓與擊距的關(guān)系,指出導(dǎo)線擊距公式為:
(1)
Vdc為導(dǎo)線工作電壓,對于負電壓取正值,正電壓取負值。這是根據(jù)大部分雷電均為負極性得到的。
1.2 屏蔽率計算
以往的電氣幾何模型中,屏蔽率的計算是以暴露弧長在地面的投影來計算的,這樣當(dāng)采用負保護角時,繞擊率便為零。從日本特高壓輸電線路運行中拍攝到的雷擊照片得知,有雷電先導(dǎo)側(cè)向擊中導(dǎo)線的情況發(fā)生。從雷電的先導(dǎo)模型可知,雷電的發(fā)展是個相當(dāng)復(fù)雜的過程,暴露在雷電發(fā)展范圍的物體都有可能被雷電擊中。采用暴露弧長比計算屏蔽率更加近似物理模型。因此,推薦采用暴露弧長比計算屏蔽率。
1.3 同塔雙回或多回繞擊率計算
對于同塔雙回或者多回輸電線路繞擊率的計算,目前有兩種不同的考慮方法:
(1)分別作出各個導(dǎo)線和地線的擊距圓,以暴露導(dǎo)線總的暴露弧長與地線和導(dǎo)線弧長和的比值作為繞擊率。
(2)不考慮導(dǎo)線間互相的屏蔽效應(yīng),分別以每根導(dǎo)線和地線之間的幾何位置關(guān)系,計算繞擊閃絡(luò)率,取最大值作為線路的繞擊閃絡(luò)率。這種方法主要是基于以下兩個事實:①只要一根導(dǎo)線發(fā)生繞擊閃絡(luò),即認為整個線路發(fā)生繞擊閃絡(luò),導(dǎo)線間的互相屏蔽作用對整個線路的繞擊閃絡(luò)率影響很?。虎谶@種處理方式得到的繞擊率與第一種方法比較相差不大,但是實現(xiàn)起來要簡單的多。
推薦第二種方法。
1.4 雷電入射角
國內(nèi)有些學(xué)者認為在計算雷電繞擊率時,要考慮雷電的入射角,并推薦入射角度分布函數(shù)。這種處理方式存在以下問題:
(1)根據(jù)雷電先導(dǎo)模型的研究成果,雷電通道在向下發(fā)展過程中其發(fā)展方向具有一定的隨機性,從統(tǒng)計的規(guī)律來看,雷電通道總是趨于沿電場最大的方向發(fā)展。因此,雷電入射角概念本身并沒有物理過程上的依據(jù)。
(2)來源自參考文獻[2]。這篇文章是針對日本西海岸冬季雷電觀測數(shù)據(jù)的分析,有兩個特殊之處:①觀測對象不僅只針對輸電線路桿塔,還有微波通信塔,起重機等。在文章結(jié)論中,作者也指出目前得到的結(jié)果多針對高建筑物,是否適用于輸電線路,尚無法給出肯定意見。②由于觀測點靠近海洋,云層多在幾百米左右,雷電多由高塔的上行先導(dǎo)產(chǎn)生。對于我國大部分地區(qū)的雷電,不符合這個特點。
基于以上分析,在雷電繞擊中考慮雷電入射角的觀點是錯誤的。至少在觀測數(shù)據(jù)比較少的情況下,沒有必要做這樣的處理。
1.5 后繼雷電流
Anderon R.B.和Eriksson在《Lighting parameters fo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指出:雷電在發(fā)展中經(jīng)常存在,沿同一通道多次擊中地面物體的情況,而且后繼的雷電流的大小與先導(dǎo)雷電流無關(guān),存在后繼雷電流超過先導(dǎo)雷電流的情況。因此,IEEE std1243-1997建議在繞擊計算中要考慮這個因素。但是,國內(nèi)的研究多忽略這個因素。本文也不予考慮,認為在雷電流分布函數(shù)中已經(jīng)涵蓋了這些情況。
1.6 交流線路導(dǎo)線電壓的選取
對于直流線路,不存在電壓相位的問題。但是,在交流線路中,由于電壓是時變的,要考慮雷擊時導(dǎo)線電壓的幅值。一般的處理方法為,每隔15°選擇選取一個電壓值,計算繞擊閃絡(luò)率,取平均值作為線路繞擊閃絡(luò)率。
1.7 地形的影響
輸電線路在空間上分布范圍很廣,沿線地形條件復(fù)雜。針對地形對雷電繞擊率的影響,主要有兩種處理方法:一種是在電氣幾何模型中以地面傾斜角度考慮地形;另一種方法是按地形分類對導(dǎo)線的平均高度經(jīng)行修正。
第一種方法針對線路走廊不同的地形定義相應(yīng)的地面傾角,在電氣幾何模型中考慮由于地面傾角造成的大地屏蔽效果的減弱。這種處理方法的缺點是沒有考慮地形對導(dǎo)線高度的影響,計算所得的結(jié)果偏于樂觀。
第二種方法是美國E.R.Whitehead提出的。他將地形分為三類:平原、丘陵和山地。對于這三種地形,在確定導(dǎo)線高度的參數(shù)時采用不同的原則。計算公式如下:
(2)
其中,hdt為導(dǎo)線掛點高度,Sd為導(dǎo)線最大弧垂。
各種地形下地線對地的平均高度hb計算方法如下:
(3)
本文中結(jié)合兩種處理方法,對不同類型的地形,考慮不同的地面傾角和導(dǎo)地線高度,由此更加全面的反應(yīng)整個線路的防雷性能。
1.8 全線雷擊閃絡(luò)率的計算
根據(jù)IEEE std1243-1997給出的結(jié)論,全線雷擊閃絡(luò)率按如下公式計算:
(4)
Tn―典型區(qū)段雷擊閃絡(luò)率。
Ln―典型區(qū)段的長度。
2 計算軟件開發(fā)
根據(jù)以上分析,建立輸電線路繞擊電氣幾何計算模型,并開發(fā)相應(yīng)軟件。Excel本身具有強大的二次開發(fā)性。本文所設(shè)計雷電繞擊計算系統(tǒng)基于Excel平臺。
軟件界面如圖1所示。表格中實現(xiàn)基礎(chǔ)數(shù)據(jù)的錄入,VBA中實現(xiàn)計算過程。該軟件應(yīng)用方便,可以方便的進行不同地線保護角下,不同地形下,雷電繞擊閃絡(luò)率的計算。
3計算案例
線路實際繞擊閃絡(luò)率需長期運行觀測及積累。本文以某條500kV線路為例進行計算。線路基本情況見表1。直線塔型式如圖2所示,耐張塔型式如圖3所示。
將以上數(shù)據(jù)輸入計算程序,得到不同地形下雷電繞擊率,根據(jù)公式(4)進行加權(quán),得到全線繞擊率,計算結(jié)果見表2。
根據(jù)參考文獻[5]中雷電反擊計算方法,該線路反擊跳閘率在0.124次/(100km?a)。因此,該500kV線路全線雷擊跳閘率為0.392次/(100km?a)。該結(jié)果與山區(qū)線路運行經(jīng)驗基本一致。
結(jié)語
(1)雷電繞擊輸電線路是一個非常復(fù)雜的物理過程。目前,繞擊率的計算一般使用電氣幾何模型。該模型與先導(dǎo)模型相比,雖然忽略了物理過程上的細節(jié),但是計算結(jié)果仍可以反映線路的運行繞擊情況。
(2)在電氣幾何模型中,對于超、特高壓線路要考慮導(dǎo)線電壓,可以不考慮雷電的入射角。屏蔽率的計算使用弧長比更加科學(xué)。同時,本文還給出同塔多回線路,交流線路在計算繞擊率時應(yīng)注意的問題。
(3)結(jié)合以往的研究結(jié)果,給出繞擊率計算中地形因素的處理方法,并使用IEEE推薦公式計算整條線路的繞擊率。
(4)開發(fā)繞擊計算軟件并與科研單位的成果進行了對比。線路的繞擊率與線路的所處的自然條件緊密相關(guān),應(yīng)針對不同區(qū)域不斷積累相關(guān)數(shù)據(jù),完善模型。
參考文獻
[1]杜澍春.關(guān)于輸電線路防雷計算中若干參數(shù)及方法的修改意見[J].電網(wǎng)技術(shù),1996,20(12):53-56.
[2]Kunihiko Miyake,Toshio Suzuki,Masao Takashima,Masao Takuma, Takashi Tada.Winter lightning on Japan sea coast[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 Vol.5, No.3, July 1990:1370-1376.
[3]張志勁,司馬文霞,蔣興良,等. 超/特高壓輸電線路雷電繞擊防護性能研究[J]. 中國電機工程學(xué)報, 2005, 25(10):1-6.
[關(guān)鍵詞]木棉;木棉花;嶺南三大家
[中圖分類號]K89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11)2-0148-02
木棉為木棉科落葉大喬木,又名紅棉、英雄樹、攀枝花,樹形高大,雄壯魁梧,枝干舒展,花紅如血,碩大如杯,由于是先長花芽再長葉芽,盛開時冬天落盡的葉片幾乎全未長出,遠觀好似一團團在枝頭盡情燃燒、歡快跳躍的火苗,極有氣勢。因此,歷來被人們視為英雄的象征。嶺南三大家之一屈大均在其《廣東新語》中這樣描寫木棉:“木棉,高十丈,大數(shù)抱,枝柯一一對出,排空攫絮,勢如龍斗。正月發(fā)雷,似辛夷而厚,作深紅、金紅二色,蕊純黃六瓣,望之如億萬華燈,燒空盡赤,花絕大,可以為巢,嘗有紅翠、桐花之屬藏其中?!痹⒃姡骸俺缠B需生丹鳳雛,落英擬化珊瑚樹?!薄白哟笕鐧壚?五六月孰,角裂,中有棉飛空如雪,然脆不堅韌,可絮而不可織,絮以褥以蔽膝,佳于江淮蘆花,或以為布,曰紲,亦曰毛布,可以御雨,北人多尚之。綿中有子如梧子,隨綿漂泊,著地又復(fù)成樹,樹易生,倒插亦茂,枝長每至偃地,人可手攀,故曰攀枝其曰斑枝者,則以枝上多苔文成鱗甲也。南海祠前,有余枝最古,歲二月,祝融生朝,是花盛發(fā),觀者至數(shù)千人,光氣熊熊,映顏面如赤者?;〞r無葉,葉在花落之后,葉必七,如單葉茶,未葉時,真如十丈珊瑚,尉佗所謂烽火樹也。州自江而上至端州,自南津、清岐二口而上至四會,夾岸多是木棉,身長十余丈,直穿古榕而出,千枝萬條,如珊瑚瑯叢生,花垂至地,其落而隨流者,又如水燈出沒,波波欲紅,自春仲至孟夏,連春接野,無處不開,誠天下之麗景也。其樹易長故多合抱之干,其材不可用,故少斧斤之傷,而鬼神之所棲,風(fēng)水之所藉,以故唯喬最多與榕樹等?!鼻缶鶎δ久薜拿枋隹芍^是如飛如舞,淋漓盡致。除了屈大均外,陳恭尹與梁佩蘭的文集中關(guān)于木棉的作品也很多,筆者就收集到的資料談?wù)勱P(guān)于木棉的幾個問題。
1 木棉與“扶?!钡年P(guān)系
在嶺南三大家關(guān)于木棉的詩句中,有好幾處出現(xiàn)了“扶?!边@個詞。如梁佩蘭《送沙子雨往安南》中有“直入大鰍腹,發(fā)欲就扶桑暾”;陳恭尹《南海神祠古木棉花歌》有“受命扶桑捧日車,旌旗片片裁虹倪”;屈大均《南海神祠古木棉花歌》有“扶桑久已催為薪,獨有此花擎日出”;《木棉花歌》有“樹樹雙棲孔雀暖,枝枝交映扶桑斜”等詩句,詩中的“扶?!笔鞘裁匆馑寄??
按我們傳統(tǒng)的說法來講,“扶?!笔侵溉毡?但是放在這里似乎解釋不通。 例如“直入大鰍腹,發(fā)欲就扶桑暾”、“樹樹雙棲孔雀暖,枝枝交映扶桑斜”這兩句,大鰍與孔雀是動物,古人作詩講究對正,與大鰍、孔雀相對的應(yīng)該是一種動物或是植物,而不是個地名,故“扶?!辈荒芙忉尀槿毡?。
筆者認為這里的“扶?!睉?yīng)是指太陽。扶桑本指神話中的樹名,《山海經(jīng)•海外東經(jīng)》:“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郭璞注:“扶桑,木也?!薄逗?nèi)十洲記•帶洲》:“多生林木,葉如桑。又有椹,樹長者二千丈,大二千馀圍。樹兩兩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為扶桑也?!睍x人郭璞的《玄中記》:“天下之高者,扶桑無枝木焉,上至天,盤蜿而下屈,通三泉?!眰髡f日出于扶桑樹之下,拂其樹梢而升,因謂為日出處,故亦代指太陽?!冻o•九歌•東君》:“暾將出兮東方,照吾檻兮扶桑?!蓖跻葑ⅲ骸叭粘?下浴於湯谷,上拂其扶桑,爰始而登,照曜四方?!睍x陶潛《閑情賦》:“悲扶桑之舒光,奄滅景而藏明?!卞謿J立校注:“扶桑,傳說日出的地方。這里代指太陽?!泵髁柙坪病蛾P(guān)山雪霽圖》詩:“扶桑飛上金畢逋,暗水流澌度空谷?!鼻孱伖饷簟锻A山》詩:“天雞曉徹扶桑涌,石馬宵鳴翠輦過?!边@幾句詩中的“扶?!本翘栔?。這樣一來,前文中嶺南三大家的詩詞便能解釋了,“直入大鰍腹,發(fā)欲就扶桑暾”中的“扶桑暾”即是太陽升起的地方。
2 木棉的物質(zhì)價值
2.1 木棉花絮可用以紡織
前文屈大均的《廣東新語》里就提到木棉花“子大如檳榔,五六月孰,角裂,中有棉飛空如雪,然脆不堅韌,可絮而不可織,絮以褥以蔽膝,佳于江淮蘆花,或以為布,曰紲,亦曰毛布,可以御雨,北人多尚之”。在他的《南海神祠古木棉花歌》中有“還憐飛絮白如雪,織為紲布做衣裳”?!赌久蕖分杏小岸涠溟_殘口有棉,雪花飛滿女郎前。織成白紲溫柔甚,持于蘭房作褥眠”。陳恭尹的《木棉花歌》中有“歲歲年年五嶺間,北人無路望朱顏。愿為飛絮衣天下,不道邊風(fēng)朔雪寒”。由上述材料可見,木棉花中有絮,可以用來做衣服和棉被御寒。嶺南的開遠地區(qū)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利用木棉花絮紡織的地區(qū)。
2.2 木棉的食用與藥用價值
木棉不僅可以用于紡織,而且也具有很高的食用與藥用價值。
木棉花性甘涼,有清熱、解讀、止血之功?!侗静萸笤份d:“木棉花飲”,取木棉花適量,同武彝茶煎水,常飲可治白痢、赤痢。木棉樹皮可祛風(fēng)除濕,活血消腫。用于風(fēng)濕痹痛、跌打損傷。木棉樹根可以散結(jié)止痛,治療胃痛、頸淋巴結(jié)結(jié)核等。木棉花還可以與多種食物搭配,形成既美味又有理療功效的佳肴。
3 木棉的文化價值
木棉由于其本身的特性,自古以來就被人們視作英雄的象征,文人墨客留下了許多著名的詩篇,除嶺南三大家之外,丘逢甲《春日雜詩》中有“極目春城夕照中,落花飛絮木棉風(fēng)。絕無衣被蒼生用,空負遮天作異紅”的詩句,杭世駿也作《詠木棉花》:“目極木亂流,低枝宛地入端州。最憐三月東鳳急,一路吹紅上驛樓?!边@些詩詞為我們研究嶺南地區(qū)的物候乃至文化都提供了寶貴的財富。
4 結(jié) 論
木棉是嶺南地區(qū)植物的代表,與嶺南文化息息相關(guān),木棉的研究對嶺南文化的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筆者能力有限,只能談一些粗淺的看法,希望日后能做更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清)屈大均.廣東新語(卷二十五)[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6.
[2](清)梁佩蘭.六瑩堂集(卷三):七言絕句[Z].
[3](明)陳恭尹.獨漉堂集(卷三):增江后集[Z].
[4](清)屈大均.屈大均全集(卷三)[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6.
[5](清)屈大均.屈大均全集(卷十六):七言絕句[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6.
[6](明)陳恭尹.獨漉堂集(卷三):增江后集[Z].
關(guān)鍵詞:近代漢語;異形詞;來源
中圖分類號:H13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6721101(2013)02007607
收稿日期:2012-12-20
基金項目:廣州市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發(fā)展“十二五”規(guī)劃2012年度一般課題“近代漢語異形詞研究”(2012YB21)資助;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明清俗語辭書及其所錄俗語詞研究”(09BYY048)資助
作者簡介:曾昭聰(1969-),男,湖南洞口人,暨南大學(xué)文學(xué)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主要從事漢語詞匯訓(xùn)詁研究。
關(guān)于現(xiàn)代漢語異形詞的研究學(xué)界成果較多,而關(guān)于近代漢語異形詞,則尚無系統(tǒng)研究。筆者將 “近代漢語異形詞”界定為:近代漢語階段同時或先后產(chǎn)生的同音、同義而書寫形式不同的詞語。所謂“近代漢語”,指自唐代至清初漢語發(fā)展的歷史階段;“同音”,包括方言音變和歷史音變;“同義”,指一個及以上義位(義項)相同。筆者在對明清俗語辭書及其所錄俗語詞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注意到近代漢語中豐富的異形詞現(xiàn)象,因而對其來源進行了思考。
近代漢語異形詞的來源非常復(fù)雜。既有歷時層面的來源,也有共時層面的來源。我們結(jié)合明清俗語辭書中所見異形詞(某組異形詞中至少有一個成員見于明清俗語辭書),從文字、語音兩個方面進行了共時與歷時的綜合考察。從文字角度看異形詞的來源,包括因古今字、異體字、正俗字而形成的異形詞;從語音角度來看異形詞的來源,包括因通假字、古今音變、方言音轉(zhuǎn)、聽音為字、連綿詞、外來詞而形成的異形詞。當(dāng)然,有些分類是交叉的,我們只是分別從不同側(cè)面進行強調(diào),有不少異形詞的形成是同時具備多種原因的。
本文以明清俗語辭書語料為線索討論近代漢語異形詞的來源。篇幅所限,每小類僅舉三組例子;舉例時少數(shù)文字因需要而保留繁體字形式。
一、因古今而形成異形詞
古今字是漢字發(fā)展的不同歷史階段先后出現(xiàn)的記錄相同意義的不同文字形式。例如:
【都啚】【都鄙】“都啚”一詞,明陸噓云《世事通考》列地理類,無釋義[1]61。
按,“啚”為“鄙”之古字,《說文·部》:“啚,嗇也。”段注:“下文云:‘嗇,愛濇也?!端俊吩唬骸疂?,不滑也?!脖闪咦之?dāng)作此,鄙行而啚廢矣。”《說文》所記錄的“啚”義是鄙吝。然“啚”指偏遠地區(qū),與“都”相對,這一用法也是很早就有了?!兑筇摃踺既A》:“土方正于我東啚,二邑。”《說文·邑部》:“鄙,五酇為鄙。從邑,啚聲?!鄙坛徐瘛兑筇撐淖诸惥帯罚骸凹炊急芍咀??!墩f文解字》以為啚嗇字,而以鄙為都鄙字??脊沤鹞亩急勺忠嗖粡囊?,從邑者后所增也。”“啚”、“鄙”為古今字?!稘h語大詞典》“都鄙”條義項二:“京城和邊邑?!蔽词铡岸紗灐?。“都啚”、“都鄙”為異形詞。
【匡當(dāng)】【筐當(dāng)】清翟灝《通俗編》卷二十四《居處》“匡當(dāng)”條:“《說文》‘槶’字注云:筐當(dāng)也?!?dāng)’字注云:今俗有匡當(dāng)之言。二字不同。應(yīng)以無‘竹’為正?!队衿酚钟小?,訓(xùn)云門,其實亦只應(yīng)書‘匡’?!盵2]549清梁同書《直語補證》“匡當(dāng)”條:“《說文》‘槶’字注:筐當(dāng)也??饛闹瘛Nㄐ戾|系傳云:今俗猶有匡當(dāng)之言。引當(dāng)字注者誤。”[2]885
按,《直語補正》糾正《通俗編》引文出處之誤:“今俗有匡當(dāng)之言”是徐鍇系傳之語,非許慎語,“引當(dāng)字注者誤”。按《說文·木部》“槶,筐當(dāng)也?!毙戾|系傳:“今俗猶有匡當(dāng)之言。”段玉裁注:“匡當(dāng),今俗有此語,謂物之腔子也?!奔催吙蛄x。楊樹達《積微居小學(xué)述林·文字孳乳之一斑》:“匡當(dāng)有界域,與國有界域同?!绷硗?,“匡當(dāng)”一詞中的“匡”,《通俗編》以為“應(yīng)以無竹為正”。其實,“匡”是“筐”的古字,《詩·小雅·楚茨》:“既齊既稷,既匡既勑?!编嵭{:“天子使宰夫受之以匡?!标懙旅麽屛模骸翱?,本亦作匡?!薄墩f文·匚部》:“匡,飯器,筥也……匡或從竹?!闭卤搿缎路窖浴め屍鳌罚骸皹甬?dāng)也。古悔切。字亦作簂?!夺屆罚骸l,恢也?;掷舶l(fā)上也?!裾憬Q作帽木楥為頭簂?!彼远呤且颉翱铩薄翱稹惫沤褡值年P(guān)系而形成的異形詞。
【撁夫】【縴夫】【牽夫】“撁夫”一詞,明陸噓云《世事通考》列人物類,無釋義[1]66。
按,《漢語大詞典》未收“撁夫”?!妒朗峦肌穼⑵渑c“駕長”等詞放在一起,據(jù)其詞目編排方式(語義相類者排在一起)當(dāng)是指“縴夫”?!稘h語大詞典》“縴夫”條:“用纖繩拉船或車前進的人?!笔桌秊槊鲄羌渭o《挽船行》:“老姑起把船,新婦為縴夫。”從“縴夫”二字字形出現(xiàn)的時代來說,始見于明沒錯,然從詞的角度來說,舉明代例則過晚。因為唐代已有“牽夫”這一用法。唐杜牧《與汴州從事書》:“汴州境內(nèi)最弊最苦是牽船夫。大寒虐暑,窮人奔走,斃踣不少。某數(shù)年前赴官入京,至襄邑縣,見縣令李式,年甚少,有吏才,條疏牽夫,甚有道理。”此文前面說“牽船夫”,后面說“牽夫”,可證其同。宋鄧深《即事六絕》之一:“臥櫓無聲百丈斜,牽夫匍匐入蘆花?!彼卧S綸《次韻徳久舟行阻風(fēng)》:“昨日顛風(fēng)鳥雀喧,牽夫寸步不能前?!彼螚钊f里《舟過蘭溪》:“船底石聲知淺水,沙頭笠影倦牽夫?!薄稘h語大詞典》未收“牽夫”。又,“撁夫”用例最早見于宋代。例如宋袁說友有詩題名為《江舟撁夫有唱湖州歌者,殊動家山之想,賦吳歌行》。又,宋衛(wèi)宗武《歸舟》:“回艇臨塘路,撁夫欣路平。”“撁夫”即“縴夫”、“牽夫”。因為“牽”的本義就是牽引?!墩f文?牛部》:“牽,引前也?!薄稄V雅?釋言》:“牽,挽也?!薄墩滞??牛部》:“牽,別作撁?!薄墩滞??糸部》:“縴,挽船索也?!薄翱y”、“ 撁”當(dāng)是“牽”的后起區(qū)別字,因之“牽夫”、“縴夫”、“撁夫”成為異形詞。
二、因異體字而形成異形詞
所謂異體字,指音義相同而字形不同的漢字。從音義相同的廣義角度來說,也包括俗字在內(nèi)。例如:
【子壻】【子婿】清梁同書《直語補證》“子壻”條:“《史記·張耳陳馀列傳》:高祖從平城過趙,趙王朝夕袒鞴蔽,自上食,禮甚卑,有子壻禮?!盵2]896
按,“壻”、“婿”二字為異體?!墩f文》:“壻,夫也。從士,胥聲?!对姟吩唬号膊凰抠E其行。士者,夫也。讀與細同。婿,壻或從女?!薄稘h語大詞典》“子壻”條:“亦作‘子婿’?!贬屃x:“女兒的丈夫,女婿?!迸e三例,除《直語補證》已舉之《史記·張耳陳馀列傳》外,還有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治家》:“婦人之性,率寵子壻而虐兒婦?!碧屏谠都罈顟{詹事文》:“子婿謹以清酌庶羞之奠,昭祭于丈人之靈?!逼渲小妒酚洝贰ⅰ额伿霞矣?xùn)》作“子壻”,柳宗元文作“子婿”。
【發(fā)攂】【發(fā)擂】明陳士元《俚言解》卷二“擂鼓”條:“譙樓啟明定昏,或祭祀,槌鼓三通,俗呼發(fā)攂。唐岑參《凱歌》‘鳴笳攂鼓擁回軍’是也。攂,俗作擂,古作雷。古樂府:官家出游雷大鼓。雷,去聲,見隊韻?!盵1]36又清顧張思《土風(fēng)錄》卷六“攂鼓”條:“《宋史·禮志》:打球,‘命諸王大臣馳馬爭擊,旗下攂鼓?!瘲钌帧兜ゃU錄》引岑參《凱歌》:‘鳴笳攂鼓擁回車’,以為近制。啟明定昏鼓三通曰‘?dāng)b鼓’,當(dāng)用此字,今本作‘疊鼓’,非?!盵1]242-243
按,明楊慎《丹鉛總錄》卷二十一“攂鼓”條:“岑參《凱歌》:鳴笳攂鼔擁回軍。今本攂作疊,非。近制:啟明定昏,鼔三通,曰發(fā)攂。當(dāng)用此字。俗作‘擂’,非?!?dāng)b’亦俗字。然差善于‘擂’。古樂府:官家出游雷大鼓?!住D(zhuǎn)作去聲用?!薄鞍l(fā)攂”還有分用的,如同現(xiàn)代漢語口語中的“洗澡”兩個語素分用一樣:《漢語大字典》引《水滸全傳》第十二回:“將臺兩邊左右列著三五十對金鼓手一齊發(fā)起攂來?!薄稘h語大詞典》“發(fā)擂”條義項一:“指起更打鼓。也指啟明定昏。”舉三例: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謝天地!卻早日下去也!呀,卻早發(fā)擂也!呀,卻早撞鐘也!”《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張陰捕驚醒,坐在床鋪上,聽更鼓,恰好發(fā)擂?!鼻逶丁峨S園隨筆·六更》:“宋大內(nèi)五更已絶,則梆鼓遍作,號曰蝦蟆更,亦號六更。其時禁門開,而百官集,如外方之?dāng)€點,今之發(fā)擂是也?!逼渲小毒劳ㄑ浴防械摹鞍l(fā)擂”《漢語大詞典》誤排為“打擂”,今正?!稘h語大詞典》“發(fā)擂”條義項一首舉元代例,按宋代已見: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卷二一:“東而南,轉(zhuǎn)而之西,連亙西北,薄城而營,長十五里,闊十余里,至晚發(fā)擂,聲震山谷。父老皆言:有生以來或未之聞?!毕挛模骸笆蝗赵?,敵營發(fā)擂,聲如昨日?!庇窒挛模骸敖鹑俗缘酱巳眨o炒麥數(shù)合,疲困已甚,皆思北歸,抽摘人馬過河,至晚不輟。然不復(fù)發(fā)擂,只擊鑼數(shù)聲而已?!彼卫罹V《梁溪集》卷九十二:“至二十三日夜昏黃,到光州西城廂,聽得城上發(fā)擂打更。”其它元明例證不煩一一列舉。由宋代用例、《漢語大詞典》所引元曲、清代袁枚“今之發(fā)擂是也”等可知“發(fā)擂”一詞自宋至清,均為俗語詞。按,“擂”、“攂”為異體字?!队衿な植俊罚骸皵b,攂鼓也?!薄墩滞āな植俊罚骸皵b,擂本字?!薄顿笛越狻芬詾椤皵b,俗作擂”是對的,《丹鉛總錄》“……發(fā)攂。當(dāng)用此字。俗作擂,非”則是鄙薄俗字的觀點?!鞍l(fā)擂”與“發(fā)攂”為異形詞。
【笊籬】【】清顧張思《土風(fēng)錄》卷三“笊籬”條:“湯中取物竹器曰笊籬,見《指月錄》:唐龐蘊居士訪大同濟師,師提起笊籬曰:‘龐公!’龐云:‘你要我笊籬,我要你木杓?!嘧?。楊誠齋詩:親撈微帶生。(蘇鶚《杜陽雜編》:同昌公主出降,鏤金為笊籬。)”[1]203
按,據(jù)《土風(fēng)錄》記錄的異體字,“”字書未見;“”,據(jù)《中華字?!?,僅見于“接”一詞,這是古時的一種頭巾,見《晉書·山簡傳》。“”之“”與“接”之“”僅是字形偶合而已?!绑苫h”是用竹篾、柳條或金屬絲編織的漏勺,因其作用與網(wǎng)類似,故字又從“網(wǎng)”。“笊籬”亦作“”,這是異體字(也是俗字)所構(gòu)成的異形詞。
三、因正俗字而形成異形詞
俗字是“區(qū)別於正字而言的一種通俗字體” [3]1,相沿既久,往往也能取得“正字”的地位。文字的正俗之別是異形詞的一個來源。例如:
【攢帳】【攅帳】清梁同書《直語補證》“攢帳”條:“《舊五代史·周世宗本紀》:毎年造僧帳兩本,一本奏聞,一本申祠部。逐年四月十五日后,勒諸縣取索管解寺院僧尼數(shù)目申州,州司攅帳。”[2]887-888
按,《漢語大詞典》“攢帳”條:“亦作‘?dāng)e帳’。結(jié)帳,清算帳目?!迸e《金瓶梅詞話》二例:第六十回:“那日新開張,伙計攢帳,就賣了五百余兩銀子。”又第七十五回:“明日三十日,我叫小廝來攅帳,交與你,隨你交付與六姐 ,教他管去?!庇伞吨闭Z補證》所舉《舊五代史》例,知其書證過晚。在《金瓶梅詞話》之前的用例還有:宋洪適《盤州文集》附宋許及之《宋尚書右仆射觀文殿學(xué)士正議大夫贈特進洪公行狀》:“公曰:漢法:令長吏守丞歲終上計,大略似今攢帳耳?!庇肿鳌皵e帳”,蓋“攅”為“攢”之俗字?!蹲謪R·手部》:“攅,俗攢字?!薄稘h語大詞典》所舉《金瓶梅詞話》兩例即異形詞并存。又如:宋黃震《黃氏日抄》卷八十《曉諭亭戶安業(yè)》:“亭戶作過者,只今帖息;逃走者,只今歸還。本司見行攅帳,選官前來散還本錢,各各仍前著業(yè)?!?/p>
【棒椎】【棒槌】清梁同書《直語補證》“棒椎”條:“‘椎’字注?!盵2]912
按,“‘椎’字注”指承上一條釋語所引《廣韻》。《廣韻》:“椎,椎鈍不曲撓也。亦棒椎也。又椎髻。”“椎”,《說文·木部》:“椎,擊也。”段注:“所以擊也。”“椎”有名動兩種用法,其名詞義后作“槌”?!伴场北局阜胖眯Q箔的木柱?!墩f文·木部》:“槌,關(guān)東謂之槌,關(guān)西謂之??!钡髞碛殖蔀椤白怠钡耐ㄓ盟鬃??!都崱ぶ崱罚骸白?,通作槌?!薄断w胍袅x》卷四“槌胷”條:“槌,俗字也,正作椎?!薄鞍糇怠币辉~指木棒,《漢語大詞典》未收,但收有其異形詞“棒槌”,義項一:“捶打用的木棒?!笔桌e《金瓶梅詞話》第三八回:“便取棒槌在手,趕著打出來。”按此用例過晚。《太平廣記》卷二五八“高敖曹”條引《啟顏錄》:“桃生毛彈子,瓠長棒槌兒。墻欹壁亞肚,河凍水生皮?!痹兆趦x《說郛》卷八十:“予謂雙陸之制,初不用棊,俱以黑白小棒槌,每邊各十二枚,主客各一色,以骰子兩只擲之,依點數(shù)行,因有客主相擊之法?!绷硗?,“棒椎”的用法也在《直語補證》所引《廣韻》釋語之前出現(xiàn)了:《龍龕手鑒》卷四:“椎,直追反,棒椎也”。又,《增修互注禮部韻略》:“椎,《漢[書]·張良傳》:為鐵椎百二十斤。又擊也,搗也。亦作捶。又椎鈍不曲撓。又棒椎。又椎髻。亦作魋。”“棒椎”與“棒槌”,是俗字造成的異形詞。
【顙子】【嗓子】清梁同書《直語補證》“顙子”條:“今人謂喉中出聲曰顙子。見《夢溪筆談》‘叫子’一條。”[2]908
按,《夢溪筆談》卷十三:“世人以竹木牙骨之類為‘叫子’,置之喉中,吹之能作人言,謂之‘顙叫子’。嘗有病瘖者為人所苦,煩冤無以自言,聽訟者試取叫子,令‘顙子’作聲,如傀儡子,粗能辨其一二,其冤獲申,此亦可記也?!眲t知此處“顙子”即“顙叫子”、“叫子”,即置于喉中吹之能模仿人聲的一種哨子。《直語補證》“今人謂喉中出聲曰顙子”,是嗓音之義,與《夢溪筆談》所記并不一致。不過,由《直語補證》的釋義“今人謂喉中出聲曰顙子”可知“顙子”也有“嗓音”義,其所引《夢溪筆談》“顙子”義也與“嗓音”有關(guān)而不是“喉嚨”義?!稘h語大詞典》“顙子”條釋義:“嗓子;喉嚨?!贬屃x與書證均無“嗓音”義,據(jù)《直語補證》可補“嗓音”義。
又按,“顙”本指額頭,《說文·頁部》:“顙,頟也?!币曛割^,《太玄·傒》:“天撲顙?!狈锻ⅲ骸邦?,頭也?!焙韲禐槿祟^與軀干相連接之處,故“顙”又引申指喉嚨。隋巢元方《諸病源侯論·鼻病諸侯》:“頏顙之間,通于鼻道?!睋?jù)《直語補證》,亦可引申指嗓音?!吧ぁ保未家?,乃是“顙”后起俗字,《集韻·蕩韻》:“嗓,喉也?!?因字從“口”,尤多用以表“嗓音”義。明郭勛輯《雍熙樂府·一枝花·嘲妓丑》:“歌聲時,嗓拗;舞旋時,腰駝?!薄稘h語大詞典》收有“嗓子”條,列“喉嚨”、“嗓音”兩個義項?!邦嫛薄ⅰ吧ぁ闭鬃?,故“顙子”與“嗓子”為異形詞。
四、因通假字而形成異形詞
通假字就是用讀音相同相近的字替代本字。一般來說,通假字是可以考知其本字的。
【裝潢】【裝璜】清郝懿行《證俗文》卷十七:“染紙謂之裝潢。(《釋名》:潢,染紙也?!洱R民要術(shù)》有裝潢紙法?!短屏洹罚撼缥酿^有裝潢匠五人。高澹人曰:裝潢謂裝成而以蠟潢紙也。案潢有上去二音。)”[1]2474又,清伊秉綬《談?wù)鳌な虏俊罚骸啊段汗配洝罚悍矔嬔b潢之佳,自范曄始。楊升庵曰:《唐六典》有裝潢匠,注:音光,上聲,謂裝成而以蠟潢紙也。今制箋猶有裝潢之說,作平聲讀非。唐秘書省裝潢匠六人,恐是今之表背匠?!盵1]1280
按,《漢語大詞典》“裝潢”條義項一:“古時裝裱書畫用黃蘗汁染的紙,即潢紙,故稱?!薄耙徽f,潢,猶池。言書畫周邊裝飾綾錦,則緣內(nèi)如池,裝成卷冊,謂之裝潢。明方以智《通雅·器用》:‘潢,猶池也,外加緣則內(nèi)為池,裝成卷冊,謂之“裝潢”,即“表背”也?!贝颂幏揭灾堑臅r代《漢語大詞典》誤作“清”,今正。《說文·水部》:“潢,積水池?!焙笠曛秆b潢。《玉篇·水部》:“潢,染潢也?!薄稄V韻·宕韻》:“潢,《釋名》曰‘染書也?!薄洱R民要術(shù)》有“染潢及治書法”?!墩f文·玉部》:“璜,半璧也。”“潢”為本字,“璜”為通假用法。由此“裝潢”與“裝璜”成為異形詞。
【滑澾】【滑汰】清顧張思《土風(fēng)錄》卷十“滑澾”條:“行路欲顛仆曰打滑澾,見皮日休《吳中苦雨》詩:‘蘚地滑澾足’。亦可作滑汰,東坡《秧馬歌》:‘聳踴滑汰如鳧鹥’。(《說文》:‘汰,滑也?!稄V韻》‘澾’注:‘泥滑’。又‘跶’注:‘足跌’。)”[1]286
按,《玉篇·水部》:“澾,滑也?!薄稄V韻·曷韻》:“澾,泥滑?!薄疤眲t為清洗義?!墩f文·水部》:“汏,淅?也?!蓖躞蘧渥x:“汰者,汏之訛?!薄锻溜L(fēng)錄》所引不確?!稄V雅·釋詁二》:“汏(汰),灑也?!币虼?,“滑汰”之“汰”表“滑”義是通假用法,“滑汰”是因通假字而成為“滑澾”的異形詞。
【溫暾】【溫?zé)酢俊菌X忒】清顧張思《土風(fēng)錄》卷九“溫暾”條:“物微暖曰溫暾。案,《致虛閣雜俎》云:‘今人以性不爽利者曰溫暾湯,言不冷不熱也?!徥稀督骐[筆記》謂溫暾等字皆樂天語。案,元微之詩:‘寧愛寒切烈,不愛旸溫暾?!踅ā秾m詞》:‘新晴草色暖溫暾’。不獨樂天也。(樂天詩:‘池水暖溫暾’?;蛞詾轫n文公詩。又《火爐詩》云:‘溫?zé)鮾黾』??!恕疁責(zé)酢癁椤馃搿?。與‘暾’異。)俗又轉(zhuǎn)其音曰‘鶻忒’?!盵1]279
按,“溫暾”指“物微暖”,白居易《別氈帳火爐》詩“婉軟蟄鱗蘇,溫?zé)鮾黾』睢敝兄皽責(zé)酢币唷拔⑴敝x,并非如《土風(fēng)錄》所說的“火熾”義?!盁酢北局富鸸?,但在《廣韻》中有他昆切讀音,通“暾”。白詩“溫?zé)酢币蛲僮侄c“溫暾”形成異形詞關(guān)系?!八子洲D(zhuǎn)其音曰‘鶻忒’”,則“鶻忒”為其音轉(zhuǎn)異形詞。
五、因古今音變而形成異形詞
漢語語音有古今之別,某一個詞到后代因語音有所變化而被寫成另一個形式,就形成了異形詞。
【蟅蟒】【虴蛨】【虴蜢】【蚱蜢】/【螞蚱】【麻劄】【馬劄】【蛨蚱】清梁同書《直語補證》“麻劄”條:“揚子《方言》蟅蟒即蝗。注:‘蟅音近詐,亦呼虴蛨?!癖狈饺撕粑涷?,或麻劄,即此二字。顛倒聲轉(zhuǎn)之異?!对贰の逍兄尽罚褐猎迥?,京師童謠曰:白雁向南飛,馬劄望北跳。隨俗寫耳?!盵2]903
按,《漢語大詞典》未收“麻劄”?!稘h語方言大詞典》“麻劄”條:“又作‘麻蚱’?!薄奥轵啤睏l:“〈名〉蚱蜢;蝗蟲。西南官話。……也作‘麻劄’”,后舉《直語補證》例。按,由《直語補證》“今北方人呼作螞蚱,或麻劄”及其所引《元史》“京師童謠曰:白雁向南飛,馬劄望北跳”,知《漢語方言大詞典》僅列為“西南官話”有所不妥,亦當(dāng)為北方方言。
又按,《方言》卷十一:“蟒……南楚之外謂之蟅蟒,或謂之蟒……?!薄墩f文·蟲部》段注:“蟅蟒,即今北人所謂蛨蚱,江南人謂之蝗蟲。蟅蟒、虴蜢,一語之轉(zhuǎn)?!蓖醴蛑对娊?jīng)稗疏·幽風(fēng)》“斯螽、莎雞、蟋蟀”:“斯螽,毛傳曰:‘蚣蝑也?!斗窖浴芳啊稄V雅》謂之舂黍。郭璞曰:‘江東呼虴(蚱)蛨(蜢)?!癜?,虴蛨似螳蜋,項稍短而無斧,六七月間好入人葛衣中,閩粵人生啖之?!闭卤搿缎路窖浴め寗游铩罚骸啊墩f文》:‘蝗,螽也?!裢ㄑ灾^之蝗,或謂之蛨虴,或謂之虴蜢?!斗窖浴纷飨V蟒。”由此,知“蟅蟒”、“虴蛨”、“虴蜢”、“蚱蜢”是一組古今方言音轉(zhuǎn)異形詞,“螞蚱”、“麻劄”、“馬劄”、“蛨蚱”是另一組古今方言音轉(zhuǎn)異形詞。兩組異形詞又是“顛倒聲轉(zhuǎn)之異”
【胡嚨】【喉嚨】清顧張思《土風(fēng)錄》卷七“胡嚨”條:“喉嚨曰胡嚨。按,《后漢[書]·五行志》童謠云:‘吏置馬,君具車,請為諸君鼓嚨胡。’胡,頷下肉也。又去聲?!督鹑沾攤鳌贰皰酆保瑫x灼音“護頸”也。(楊升庵《古音馀》‘喉’載‘虞’韻,音‘胡’,則‘喉嚨’亦可讀‘胡嚨’?!取?、‘虞’二韻古通也。)”[1]255又,清梁同書《直語補證》“胡嚨”條:“《后漢[書]·五行志》:‘請為諸君鼓嚨胡。’今里語以喉嚨為胡嚨,古也。”[2]903
按,《漢語大詞典》“胡嚨”條:“喉嚨。清顧炎武《日知錄·胡嚨》:‘古人讀侯為胡?!断⒎蚬獋鳌穾煿旁唬骸把?,喉嚨?!奔唇袢搜院鷩刀??!眳⒁浴锻溜L(fēng)錄》所引“楊升庵《古音馀》‘喉’載‘虞’韻,音‘胡’”,知《直語補證》所謂“今里語以喉嚨為胡嚨”,確實是保存了古音。“胡嚨”是較早的詞形,“喉嚨”晚出,但“胡嚨”一直保存在某些方言中。《直語補證》說“今里語以喉嚨為胡嚨,古也”,《日知錄》說“今人言胡嚨”,所謂“今人言”,似均指其方言。二人均為吳方言區(qū)人(梁同書為浙江錢塘人,顧炎武為江蘇昆山人)。但據(jù)《漢語方言大詞典》,“胡嚨”一詞指“嗓子,喉嚨”,見于中原官話、晉語、江淮官話、西南官話、吳語、閩語,則“胡嚨”一詞基本上是通用詞了。所以“胡嚨”、“喉嚨”主要還是因古今音變所產(chǎn)生的異形詞。
【登時】【當(dāng)時】【頓時】明陳士元《俚言解》卷一“登時”條:“登時猶言實時、當(dāng)時也。當(dāng)讀去聲?!短茣诽锖胝⑽蛟唬骸劤?,登即行矣。’胡三省《通鑒》注:‘登即行,言登時行也?!堵蓷l》:‘凡夜無故入人家,主家登時殺死,勿論?!错崟恰ⅰ?,進也,又成也,熟也?!療o實時、當(dāng)時之義?!菚r’蓋方言耳?!盵1]7-8
按,《資治通鑒·宋紀十六》“帝登帥衛(wèi)士”胡三省注:“登,登時也。登時,猶言實時也?!薄吨直媛浴肪矶啊秴侵尽ゆR離牧傳》注‘牧遣使慰譬,登即首服’”劉淇按:“登,即登時,省文也?!卑?,“登時”即“當(dāng)時”,也相當(dāng)于今天所說的“頓時”[4]86-87。“登時”表此義的較早例子:《三國志·魏志·管輅傳》:“輅以為注《易》之急,急于水火。水火之難,登時之驗?!睍x葛洪《抱樸子·釋滯》:“又中惡急疾,但吞三九之炁,亦登時差也。”“當(dāng)時”表登時、頓時義《漢語大詞典》首引《海內(nèi)十洲記》,此書舊題漢東方朔撰,《四庫全書總目》以為當(dāng)在六朝時,則基本上與“當(dāng)時”同時?!邦D時”則清代才出現(xiàn)。因此,“登時”、“當(dāng)時”、“頓時”是一組因古今音變而在不同時代出現(xiàn)的音轉(zhuǎn)異形詞。
六、因方言音轉(zhuǎn)而形成異形詞
漢語語音不但有古今之別,同一時代也有方言音轉(zhuǎn)情況(有時也包括訛轉(zhuǎn))。古今音變與方言音變往往又是結(jié)合在一起的。例如:
【呆木大】【呆木頭】【呆木徒】清梁同書《直語補證》“呆木大”條:“俗謂不慧者為呆木大。馱去聲。《輟耕錄》‘院本名目’有此。”[2]886
按,《輟耕錄》卷二十五確記有“呆木大”,但與今義是否完全相同還需考證。因“木大”為宋代戲曲角色名,推測這一角色名所指角色可能為“不慧者”。臺灣《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呆木大”條義項一:“愚蠢的人。直語補證·呆木大:‘俗謂不慧者為呆木大。’亦稱為‘呆木’。”《漢語大詞典》未收該詞。《漢語方言大詞典》亦未收該詞,但收“呆木頭”,所錄義項有二,其一:“〈形〉不機靈;不聰明。吳語。江蘇江陰。浙江紹興。”其二:“〈名〉比喻發(fā)呆不動或反應(yīng)遲鈍的人。吳語。上海[E23-22 mo12-55 d23-21]。《歇浦潮》第三十回:‘他們都和~一般,焉能解得你的寂寞?!憬B興。魯迅《故事新編·出關(guān)》:‘孔子好像受了當(dāng)頭一棒,亡魂失魄的坐著,恰如一段~?!薄睹髑鍏钦Z詞典》“呆木徒”:“又作‘呆木大’”,據(jù)“光緒鎮(zhèn)??h志39卷”轉(zhuǎn)引《直語補證》。三詞可視為同一方言內(nèi)部的音轉(zhuǎn)異形詞。
【望子】【幌子】明陳士元《俚言解》卷二“望子”條:“望子,酒家懸?guī)靡?。古謂酒幟為簾。簾音廉。《韓非子》:‘宋人有酤酒者,懸?guī)蒙躞{而酒不售。’《容齋續(xù)筆》有‘酒肆旗望’之文。今人呼酒旗為望子?!盵1]35又,清翟灝《通俗編》卷二十六《器用》“望子”條:“《廣韻》:‘青簾,酒家望子?!唇窠员保彩匈Z所懸標識,悉呼望子。訛其音,乃云幌子?!盵2]584
按,明楊慎《丹鉛馀錄》卷八“酒簾”條:“《韓非子》:‘宋人有酤酒者,懸?guī)蒙躞{?!瘞弥^之簾,簾謂之酒旗。《唐韻》‘簾’字注當(dāng)云‘酒家懸?guī)谩?,豈不雅乎?乃云‘酒家望子’,俚甚可笑。”《俚言解》似襲之而來。所謂“望子”,即高懸以望的標識?!短祈崱吩啤熬萍彝印?,“訛其音,乃云幌子”。則“幌子”是“望子”的方言音轉(zhuǎn)異形詞。
【席】【沖席】【撞席】【闖席】明陳士元《俚言解》卷二“席”條:“音銃,《字學(xué)集要》:飲酒不請自來曰席。俗作沖席?!盵1]30又清顧張思《土風(fēng)錄》卷七“撞席”條:“朱國禎《涌幢小品》載:士子有用中論中式者,后相競用之。時為語曰:‘主司好請客,徐干偶撞席。只好這一遭,后會難再得。’(時以言不對題者,為請客文章)俗謂不邀自至者曰撞席。‘撞’轉(zhuǎn)作‘闖’,蓋言突如其來也?!盵1]252
按,諸詞皆表“飲酒不請自來”或酒席“不邀自至”?!稘h語大字典》據(jù)《廣韻》“”徂送切,音zòng,又“敠”字下“敠”注:“不請自來。《廣韻·末韻》:‘?dāng)?,敠,食不喚自來?!额惼り凡俊罚骸當(dāng)Γ瑪?,不迎自來也?!弊鳌跋?,則明代始見(《字學(xué)集要》為明代字書)。《漢語大詞典》未收“席”、“沖席”,亦未收《漢語大字典》已錄、見于《廣韻》、《類篇》中的“敠”。但收有“撞席”、“闖席”。前者釋義:“未受邀請而赴宴。”舉三例,首例是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三折:“你把柴門緊緊的閉上,倘有撞席的人,休放他進來?!焙笳吲e一例:明范濂《云間據(jù)目抄》卷一:“嵩(嚴嵩)子世蕃鷙縱,邀公(楊允繩)飲,有二客皆朝紳,不速而至。世蕃令兩童子持朱墨筆點其面,為闖席者戒?!庇?,“”見于《廣韻》,出現(xiàn)時間最早。字形從聚從攴,會意,義當(dāng)是沖散他人聚會,似當(dāng)是為表示“飲酒不請自來”這一意義而造的專用字?!顿笛越狻氛f“音銃”,與《廣韻》所記反切不相同,當(dāng)是方言音轉(zhuǎn)。又,《俚言解》“俗作沖席”,則“”、“沖”方言音同?!锻溜L(fēng)錄》“俗謂不邀自至者曰撞席?!病D(zhuǎn)作‘闖’”,則“沖席”、“撞席”、“闖席”乃是因方言音轉(zhuǎn)而形成的異形詞。
七、因聽音為字而形成異形詞
聽音為字“包括三種類型:一是誤聽誤記,二是相近之字,三是變生澀為熟悉、變抽象為形象具體?!?[5]667“聽音為字”有時包括方言音轉(zhuǎn);有時相當(dāng)于通假字,但通假字一般有本字,而“聽音為字”則不一定能找“本字”。例如:
【薄相】【孛相】【白相】清顧張思《土風(fēng)錄》卷十五“嬉游曰白相”條:“《姑蘇志·方言》‘薄相’注云:嬉劣無益兒童作戲。薄音如?。今吾俗呼薄作白,又作別,音之轉(zhuǎn)也。南郭《州志》(引者按,即張采《太倉州志》。采號南郭)云白音鼻,非是。(鼻音避作入聲者,土音之訛。)”[1]347清翟灝《通俗編》卷十二“孛相”條:“《吳江志》:俗謂嬉游曰孛相,《太倉志》作白相,《嘉定志》作薄相。按,皆無可證,惟東坡詩有‘天公戲人亦薄相’句。”[2]265清錢大昕《恒言錄》卷二“薄相”條:“東坡《泛潁》詩:此豈水薄相,與我相娛嬉?!盵6]46清陳鳣《恒言廣證》卷二“薄相”條:“鳣按:《吳江縣志》:俗謂嬉游曰孛相,《太倉志》作白相,《嘉定志》作薄相?!盵6]39
按,諸俗語辭書將“孛相”、“白相”、“薄相”三個不同的寫法聯(lián)系在一起(其中《恒言廣證》晚出,當(dāng)襲自《通俗編》),指“嬉游”。欲索其理據(jù),則如《通俗編》所說:“皆無可證”,因此這三寫不種的寫法實為聽音為字而形成的異形詞。實際上,由于方言原因,實際還不止這三種詞形?!锻溜L(fēng)錄》“今吾俗呼薄作白,又作別,音之轉(zhuǎn)也”,則還有作“別相”者。
【一刀兩段】【一刀兩斷】清翟灝《通俗編》卷二十六《器用》“一刀兩斷”條:“《朱子語錄》:克己者,是從根源上一刀兩斷,便斬絶了。又云:圣人發(fā)憤便忘食,樂便忘憂,直是一刀兩斷,千了百了。”[2]574清梁同書《直語補證》“一刀兩段”條:“見《五燈會元》?!盵2]902
按,《直語補證》未舉出具體例子,以之為線索,可以發(fā)現(xiàn)《五燈會元》中用例頗多,如卷十二《龍?zhí)吨菆A禪師》:“陽來日送出三門,乃問:‘汝介山逢尉遲時如何?’師曰:‘一刀兩段?!薄锻ㄋ拙帯匪性~目是“一刀兩斷”,《直語補證》則是“一刀兩段”,二者在“堅決斷絶關(guān)系”義上是一對異形詞。
【一寣】【一唿】【一】【一寤】清顧張思《土風(fēng)錄》卷十“一寣(音忽)”條:“睡一覺曰一寣,音作忽,見《廣韻·十一沒》‘寣’注:‘呼骨切,睡一覺也?!跚纭俄崒W(xué)要指》云:越人語暫睡而覺曰寣。《禮部韻》無有。)”[1]286又清翟灝《通俗編》卷三十六《雜字》“寣”條:“音忽?!墩f文》:臥驚也。《博雅》《廣韻》皆云覺也。俗以臥一覺為一寣?!段鍩魰罚壕葡捎鲑t偈曰:長伸兩腳眠一寣,起來天地還依舊。”[2]794
按,《漢語方言大詞典》“一唿”條:“〈數(shù)量〉一覺。吳語。江蘇蘇州。陸阿妹《五姑娘》:‘當(dāng)仔伊~要困到大天亮?!庇帧耙弧睏l:“〈名〉(睡)一覺。吳語。江蘇蘇州。《海上花列傳》第十八回:‘~困下去,困到仔天亮。’”又“一寤”條:“〈名〉(睡)一覺。吳語。清錢大昕《恒言錄》:‘吳中方言,睡一覺謂之~?!沧鳌粚尅簠钦Z。上海[iI55-33 hu55-44]。胡祖德《滬諺》:‘臥覺曰~。寤音忽?!憬鹑A。1915年《金華縣志》:‘邑以一覺為~。《五燈會元·酒仙遇賢偈》曰:“長伸兩腳眠~?!薄北硎就瑯右饬x的詞分別記錄為不同詞形。按,“寤”,《說文·部》:“寐覺而有信曰寤?!倍巫⑿8臑椤懊掠X而有言曰寤”?!缎栄拧V言》:“寤,覺也。”“寣”,《說文·部》:“寣,臥驚也。一曰小兒號寣寣。一曰河內(nèi)相也?!薄稄V雅·釋詁四》:“寣,覺也。”故“一寤”、“一寣”各有其理據(jù)?!斑?,《玉篇·口部》:“唿,憂也?!惫省耙贿笔锹犚魹樽?。“”則為記錄方言的新造字?!稘h語大字典》引劉半農(nóng)《車車夜水也風(fēng)涼》自注:“,睡之單位名,自入睡以至于醒,每一次曰一。時間長曰大,時間短曰小?!薄耙弧笔怯梅窖宰钟涗浀脑~形,也是聽音為字。
因語音原因而形成異形詞除了以上三種情況外,還包括連綿詞和音譯外來詞。連綿詞是兩個具有雙聲或疊韻關(guān)系的漢字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往往字無定體;音譯外來詞是用漢字來記錄外來語言中的詞的讀音,也可能用到不同的漢字。所以二者實際上都是聽音為字的結(jié)果。明清俗語辭書中也有一些相關(guān)例子,因這兩種情況較為明顯,不贅述。
近代漢語異形詞主要就是由于以上原因而形成的。異形詞存在于不同的文獻中,其中比較有特點的現(xiàn)象是版本異文中有較多
的異形詞。近代漢語異形詞研究有助于詞語釋義、辭書編纂,對漢語詞匯史研究、詞匯的系統(tǒng)性研究都將有重要作用。因非本文主題,將另文討論。參考文獻:
[1]長澤規(guī)矩也.明清俗語辭書集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2]翟灝,梁同書.通俗編(附直語補證)[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58.
[3]張涌泉.漢語俗字研究(增訂本)[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0.
[4]曾良.明清通俗小說語匯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