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社會經濟和市場經濟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社會主義 市場經濟 和諧社會 和諧機制
1992年黨的十四大決定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006年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又做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目標的決定。市場經濟本質上是競爭的經濟,然而作為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結合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除了具有競爭的屬性外,還應具有和諧的屬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應該是競爭與和諧的統一體,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應該是和諧的市場經濟。
一、和諧運行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屬性
1.市場經濟和諧運行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征 。社會是否和諧根本上取決于經濟利益關系是否和諧,只有從經濟利益關系出發來構建和諧社會,社會和諧才有堅實的基礎。目前我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我們要構建的和諧社會,應該是在市場經濟和諧運行的基礎上,構建出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狀態。由此可見,市場經濟和諧運行,是理順我國現階段經濟利益關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征。
2.市場經濟和諧運行是社會主義本質的內在要求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二、發展市場經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途徑
市場經濟是人類共同的文明成果,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發展市場經濟。事實上,市場經濟與社會和諧有密切的聯系,發展市場經濟,有利于不斷增加和諧因素,消除不和諧因素,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途徑。
1.市場經濟與和諧社會之間存在著相容性。首先,市場經濟與民主法治本質上是一致的。民主法治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第一個要求。發展市場經濟能較好地解決民主法治的問題。市場經濟越發展越容易促進國家完善民主法治,這就為構建和諧社會創造了必要條件。 其次,市場經濟的公平競爭與和諧社會要求的公平正義具有統一性。市場經濟本質上是公平競爭的經濟,它要求所有的人都遵循同樣的規則。
2.發展市場經濟能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物質基礎 。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同樣,貧窮也不是和諧的社會主義。因此,社會和諧的程度最終是由生產力發展水平決定的并受其制約,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是社會和諧的基本前提。而要發展生產力,就必須發展市場經濟。市場經濟作為資源配置方式,是推動生產力發展的有效方法,在宏觀上,它能促進社會資源配置的優化,在微觀上它能充分調動企業和勞動者提高效率的積極性,從而有效地促進生產力迅速發展,為構建和諧社會奠定物質基礎。總之,市場經濟與和諧社會是殊途同歸的,是相容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發展市場經濟。
三、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和諧機制
和諧機制是指為市場經濟和諧發展提供的利益均衡引導手段和控制杠桿。盡管市場經濟與和諧社會之間存在著相容性,發展市場經濟能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物質基礎。但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現實、市場經濟固有的規律和特征決定了市場經濟的和諧是不能自發形成的,必須按照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去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和諧機制。
1.堅持以人為本是根本出發點 。經濟運行機制必須服從和服務于人類活動與發展的需要,促進人類社會的文明與進步。因此,構建和諧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首先從人出發,尊重人的主體地位,充分保護和激勵人的主動性和創造精神,確保人的權益得以實現。
2.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體系是基礎 。
關鍵詞:經濟自由;市場調節;國家干預;市民社會;經濟法制化
中圖分類號:F0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19-0087-02
在皮埃爾?羅桑麗隆所著的《烏托邦資本主義》中,他主要闡述了對于市場觀念、市場經濟和市場社會的看法,作者指出了市場經濟的特性和作用主要體現在使決策權分散化,并可以進行自動調節。而市場調節并不僅僅是簡單的經濟調節,還需要具有廣泛的社會調節作用的方式來完善市場經濟。通過建立社會的問題論述,引出從“神建”到“人建”的轉變,最終達到“小政府,大社會”,有著適當政府干預的社會。因此,我們要想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要遵循歷史的線索,通過學習與理解經濟自由與國家干預的理論與實踐的背景來進行研究。這樣,通過深入了解理論背景變化的同時,開拓市場經濟下的新模式,從而促進我國市場經濟有序快速的發展。
一、經濟自由的解讀
自由,有史以來都是一個令人向往和追求的崇高信念和理想。從某種意義上說,人類歷史是為自由而斗爭的歷史。經濟自由直接關系到社會經濟關系中人們經濟利益的分配與實現,而且經濟自由的實現還決定社會成員的社會政治自由權利的現實狀況。
經濟自由是經濟自由主義的產物,并且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而變化。在15世紀到17世紀,代表了資本原始積累的重商主義是商業資本利益和要求的經濟學說和政策體系。他們政策倡導帶有極端的國家干預主義色彩,認為國家這只“看得見的手”是資本主義存在和發展所不可缺少的手段,并且應該落實有利于商人的政策。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封建自然經濟的解體和資本主義經濟的建立。但隨著英、法等國已經相繼完成工業革命,這一國家干預的政策已經無法滿足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了,取而代之的是古典經濟自由主義。
在18世紀,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已經從幼年進入青年時代。亞當?斯密就提出了一種完美的“自由放任”的經濟自由發展模式:每個人都是“經濟人”,以謀取個人利益和利潤最大化為目的,因此社會要為個人自由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國家應該放任經濟自由發展,而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要讓社會公共資源得到自發的優化配置。這個想法在新興資產階級中代表了一種信念:沒有封建君主專制的國家干預,他們也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事物。這時,封建君主專制國家逐漸成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發展的障礙。但斯密的思想,對后世100多年自由主義思潮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19世紀末20世紀初,自由資本主義過渡到了壟斷資本主義階段。這種背景下,凱恩斯的國家干預理論就取代了經濟自由理論。但到了20世紀60年代以后,出現了提倡自由放任為主,政府干預為輔政策的新經濟自由主義,這使得凱恩斯的“看得見的手”的政府干預理論得到了新的挑戰。但新經濟自由主義提倡的自由,在某種程度上很好地對古典和新古典學派的完全自由放任和完全排斥政府干預的經濟主張進行了修正。
通過研究經濟自由主義發展的歷史軌跡,我們得出經濟自由是符合人性的,并且應是任何法律制度要加以保護的自由。
二、經濟自由與國家干預
資本主義發展到現在,市場調節和國家干預一直是資本主義國家調節經濟所使用的兩種手段,只是每個時期的側重有所不同。重商主義強調國家干預,亞當?斯密偏重市場,到凱恩斯主義時期的偏重國家干預,又到新自由主義時期的回歸市場。這種側重的不斷變化,總是在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后進行的,也正是在這種側重面不斷變化的過程中使資本主義得到發展。
當經濟自由主義無力面對經濟危機、大蕭條時,國家干預主義就應運而生,各有自己的成就和輝煌。但面對“滯脹”,國家干預主義也無能為力,此時,自由主義似乎顯現出活力。我們可以很容易地看到,經濟自由與國家干預是兼收并蓄,互相滲透的,國家過多的干預和一個完全放任自由的市場,都是不利于經濟發展的。從現代西方經濟學的發展和各國的現行政策看,單一的國家干預或者是經濟自由是不存在的,應該形成有著有適度國家干預和科學計劃指導的,二者相融合的現代市場經濟。一方面,國家干預主義逐漸承認了市場經濟的效率,同時注意了將宏觀經濟政策同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相結合;另一方面,相對于完全自由放任,適當的國家干預也得到了大多數的經濟自由主義倡導者的認可。
然而在現實中,市場并不符合自由主義經濟學者所設想那樣的“有效市場”,因為經濟的相互作用十分復雜,市場參與者也遠不未能夠完全理性。盡管國家具有一定的強制力優勢,但在解決信息的不對稱和不完全而導致合作難以達成的問題時,同樣產生了相互依賴性的其他沖突和矛盾。因此,傳統的市場經濟理論下國家和市場的組合,在實際相互依存的人類合作中有難以克服的局限性,這就要求我們要超越這種方式,去重新認識我們熟知的“市場經濟”。
三、基于市場、市民社會和國家協調下的市場經濟
在青木昌彥的思想中,協調是指“經濟主體間各種行為間的調整,各經濟主體為了使決策能夠彼此調和從而達到有效地利用稀缺資源的目的,應如何共享信息和分享利用的問題”,可見,如何更有效率地獲取和利用信息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問題。同樣,市場和國家在市場經濟活動的協調過程中存在諸多信息失調的問題,諸多這樣問題的解決就需要不被重視的社會組織來做。社會的發展需要兼顧個人與公共利益,同時也不能忽視各種社會組織與社會團體的利益。如同馬克思所說:“在生產、交換和消費發展的一定階段上,就會有一定的社會制度、一定的家庭、等級或階級組織,一句話,就會有一定的市民社會”。
市民社會在17至18世紀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西歐真正走向成熟,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和不同的歷史環境中都有著不同的內涵,可以定義為在市場經濟的背景下糅合國家利益、個人利益以及代表小范圍內特殊領域中的集體利益的特殊工具。市民社會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它不僅僅體現了群體和組織內的認同與協作,通過形成內部的信息共享,來降低小范圍內成員間合作或者沖突的交易成本,進而降低市場交易風險。同時,市民社會組織也可以成為國家協調公共利益的有利工具,從而減少過多的國家干預,更利于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社會有序發展。
現今的市場經濟,最大的目的是進行稀缺資源有效并且合理的分配,進一步來講就是要促進人類歷史的文明和普遍提高社會成員的福利水平。這一偉大目標的實現,無疑要依靠國家和市場在不同領域解決問題的不同優勢,但是因為信息不完全的缺陷所制約,會出現普遍的協調失靈。這時候通過市民社會組織的協調,利用其信息和成本的優勢,為平衡市場和國家提供了有利條件。因此,按照人類社會相互依賴性所要求的協調機制而言,市場經濟實質上應該是基于市場調節、市民社會組織和國家干預這三位一體的聯合協調機制。
四、我國的實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利用市場和國家干預相協調的機制來發展經濟,使得國民經濟水平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十報告最新提出的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就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特別強調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的“三個平等”原則,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重大突破。這個經濟理論創新是要把經濟體制改革核心定位為處理好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場“無形之手”這“兩只手”的關系,做到不同市場主體競爭的“三個平等”。這就要我們在法律的監督下,兼顧國家、市場和市民社會組織的平等協調,來促進我國市場經濟正常、有序、優質的發展。
現代經濟法的基本價值在于保障經濟自由,維護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經濟法作為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為規范和裁判規范,是經濟自由行使的邊界和國家干預合法性的源泉,做到有限的政府和經濟的法制。所謂有限政府就是要求國家在干預市場時必須遵循有限權力原則,即行政權力的授予意味著權力行使應受到法律的限制,受到行政相對人的限制,同時也受到其他權力的限制,因而一切行政權力都是有限的。
在法律范圍內,市場本身可以解決的問題,政府不必插手;而市場自身面臨的無力解決的問題或者解決成本過于昂貴的問題政府要介入去幫助市場解決難題。通過市民社會組織的和市場、國家干預的協調,限制政府機關的權力,平衡各個競爭主體之間的權利和義務,來實現社會的協調發展,這也保證了市場的自由與競爭和政府服務于公共社會利益。這樣才能從現實的角度實現我國市場經濟健康、有序、快速的發展,真正實現在十報告中提出的,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
參考文獻:
[1]何文強.經濟自由與國家干預[J].云南社會科學,2007,(1):45.
[2]樊一發,郝士宏.市場調節與國家干預―西方的理論與我國的實踐[J].生產力研究,2004,(7):22.
[3]張孝遠.關于國家干預主義和經濟自由主義之間的關系、意義[J].甘肅社會科學,1998,(1):46.
[4][日]青木昌彥,等.市場的作用,國家的作用[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2:87.
[關鍵詞]市場;法治秩序;規則
[摘要]當前,在整治經濟秩序及規范市場中,行政管理只應弱化,而行之有效者在于必須強化法律手段。為此,應該進一步完善民事立法、經濟行政立法,加強行政立法和依法行政、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法,使我國盡快從一個人治社會向法治社會過渡,這是解決我國經濟秩序混亂的根本途徑。
當前,我國正處于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階段。在這個過程中,傳統的管理模式已經遠遠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而新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管理模式還在探索之中,因此,整個社會的經濟秩序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混亂。例如,經濟欺詐現象較為嚴重,逃、廢債行為相當普遍,債權人利益不能得到有效維護,詐騙、逃匯騙匯、騙取出口退稅等違法犯罪行為仍較為猖獗;假冒偽劣商品愈演愈烈,不僅損害廣大消費者的利益,而且也危害了許多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地方保護、地區封鎖和部門壟斷依然存在,并妨礙了統一市場的建立。這些混亂現象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損失,敗壞了國家信譽和改革開放形象,嚴重妨礙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正常發展,也給人民群眾和廣大消費者造成了損害。當前,整治混亂秩序、規范市場行為是關系到黨和國家的根本利益,關系到改革開放順利進行的重大,也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緊迫的重要任務。
整治混亂秩序、規范市場可以有兩種手段供我們選擇,一種方式是強化行政管理、擴大行政權限、加強行政處罰;另一種方式是強化法律規范和嚴格執法、依法行政。前一種是行政手段,后一種則是法律手段。我認為,當前單純依靠強化行政手段來治理混亂秩序并不能夠取得應有的效果,其主要原因在于,盡管改革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國仍處于從集中型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過渡的階段,政府雖然在很多方面采取了各種簡政放權的措施,但政府享有的行政權限與市場經濟的需求相比,仍然過大。例如,政府各種名目繁多的審批和處罰、對交易自由和財產自由所設定的各種不合理的限制,都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市場主體所應當享有的必要的自由,也障礙了市場經濟的正常發展。所以,與市場經濟的要求相比,行政權力不是應當強化,而是應當逐漸弱化,這一點已經形成了社會的共識。而強化行政權力,不僅會在一定程度上妨礙市場主體所應享有的自主自愿,而且與改革的方向和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是不符合的。另外,強化行政權力,不能從制度完善上來解決市場秩序混亂的問題,有可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在短期內或許能夠見效,但從長期來看,難以產生應有的效應。
我認為,整治混亂秩序、規范市場必須要強化法律手段。也就是要通過加強立法和執法,強化依法行政,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法治秩序,盡快地使我國從一個人治社會向法治社會過渡。我國憲法已經確立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我國的基本治國方略。當前我們所需要的就是要進一步將規范市場與依法治國戰略目標結合起來,作為依法治國戰略目標的組成部分。事實上,只有加強法治,強化法律的規范和管理,才能真正建立市場經濟的規范和秩序,其理由在于:第一,市場經濟本身就是法治經濟。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交易主體是平等的,其利益是多元的,資源也是不斷流動的。因此,市場經濟要求實行自由的交易和公平的競爭,這些必須要靠法律來維持正常的秩序。例如,在計劃經濟,可以通過行政的調處、領導的平衡和干預來解決各種經濟糾紛和民間糾紛,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這些形成于舊體制的解決爭議的已被證明無法適應變化了的社會的需要。在一個開放的、自由平等主體的交易構成的市場經濟中,平等主體之間的經濟行為必須要靠法律來規范,而其產生的糾紛也必須主要應當靠最終解決爭議的機構——人民法院來解決,這就是說,要通過法律手段來形成秩序。第二,從目前市場中出現的一些混亂現象來看,盡管相當一部分是由于轉型時期社會變動的負作用,需要靠體制改革的深化和制度的重建來解決,但相當多的問題仍然是法治不健全、執法不嚴、違法不糾等原因造成的。例如,假冒偽劣現象難以得到有效的根治,很大程度上就是由地方保護主義、以罰代刑和處罰不力造成的。第三,通過法律手段來整治秩序,這就是要從制度建設入手,建立長期、穩定的市場監管體系,解決市場混亂的問題,真正使市場經濟形成良性的循環。
關鍵詞:市場經濟;會計;地位和作用
一、會計工作是經濟管理的重要基礎工作
搞經濟核算、改善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都離不開會計。具體到一個企業、一個單位。也是這個道理。因此,建立健全以產權明晰、權債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為特征的現代企業制度、轉變政府取能,改進和張化宏觀調控體系,建立法制嚴明,公平竟爭的市場體系。都離不開會計、而且都必須特別發揮好社會工作的職能作用:
首先,會計人員是會計法律、法規、規章的主要執行者和實施者。在貫徹執行會計法律、法規和其他財經法紀中承擔重要責任,并發揮重要作用。會計工作是財務收支的“關口”,對于維護投資人,債權人。其他利益關系人的合法權益,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關系,那負有重要責任。他一方面要嚴格執行我國的法律法規,按統一的財政、財務制度辦事,維護國家的整體利益;另一方面又要依法維護本單位的利益,為本單位的增收節支精打細算,把關守口,出謀劃策,提高經濟效益權服務。
其次,會計核算是會計的基本職能之一,會計工作要講究生財、聚財、用財之道,精打細算開辟財源提高效益。會計工作不僅是事后的記帳、算帳、報帳工作,而是要在提高本單位的經濟效益上下功夫。通過自己的業務活動,運用計劃、預測、控制、監督、考核、分析等手段,使資金得到最合理、有效的利用,以較少的支出,取得較大的經濟效果,最大限度地杜絕浪費,改善經營管理[4]。
最后,會計是經濟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會計信息是經濟管理的重要信息。對市場經濟下的現代企業而言,管理的重心在經營,經營的重心在決策,而決策的正確與否取決于會計信息的質量以及對信息的正確分析運用。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是會計工作者的天職。會計資料的合法、真實、準確、完整是會計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會計法》各項規定的基本出發點,也是為本單位經營管理、業務活動和國家宏觀經濟管理以及投資人、質權人等提供真實、準確、完整、可靠的會計信息的重要保證。如果一個國家、一個地區或者一個企業,沒有真實的會計信息,沒有準確的核算資料、不論個人本事多大,在作決策、興建設、振經濟、搞分配上,都將是盲人騎瞎馬、寸步難行,沒有不失策的。必然會造成經濟秩序混亂,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將成為空中樓閣,這是很危險的。因此會計人員都要以遵守職業道德為基準,以維護法紀的尊嚴為己任,嚴格會計核算會計監督,客觀如實地反映經濟業務,做到核算有據,帳真表實,有喜報喜,有優報優,不隱瞞歪曲,不弄虛做假,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并通過有序的核算,使會計信息真正的為經濟管理決策服務。
二、會計工作是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證
會計人員應該積極參與到企業管理之中。在很多人看來,一般會計就是記賬、算賬和會計報告,不具體參與企業經營管理工作,即使部分參與企業管理工作,也是財務經理們的事,其實,會計除以報表方式為其他管理人員提供公司經營信息外,也直接或間接地參與公司管理之中,無論是進行成本核算、報賬、記賬,會計是企業預算執行第一個知情者和監督人,從材料采購到銷售回款,通過預算、比較價格、信用管理、指標對比等,會計無不履行著監督的職能,無不參與于企業管理之中。會計工作的好壞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一個企業的管理水平,會計是企業管理的一個專業工具,因此這項工作需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人員進行,并采用較多的專業術語和專門方法,然而會計其服務對象并不是會計專業人員,其存在的宗旨除自身通過控制與監督有限地參與管理外,更多是為企業相關管理服務的,而這些管理人員并非都能掌握會計專業知識,因此,其提供的會計信息不僅需要全面、真實、及時與可比,還要求對此有需求的服務對象有用,則除自己能讀懂外,還要求所涉及管理人員、相關利益者都要能讀懂,如果其中包含有一些比較專業的信息,應以適當的方式加以解釋,使其他管理者能從會計提供的信息中讀到其所需的相關管理信息,只有這樣,會計才能更好地為企業管理服務,發揮更大的潛能。也只有這樣,才能使決策者能夠更方便的讀取信息,利用信息進行決策。因此,會計作為企業管理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管理工具,不僅僅是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過程與結果,還通過預算、監督、參與決策等,參與到企業管理過程之中,作為一個重要管理環節來使用,作為履行此項工作的會計人員自己應充分認識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認真履行自己管理工作職責。
三、通過會計監督管理,可以增加經濟效益
會計監督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目的是為了堵塞經營管理中的各種漏洞,促使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會計工作要實現這個目的,就必須通過自身的工作,通過企業的收入和支出,通過檢查各項綜合性指標的執行情況等渠道去監督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和經營結果例如,利用成本和費用指標去考核和監督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消耗情況,利用流動資金指標去考核和監督原材料、在產品、產成品或商品的儲備情況,利用利潤指標去考核和監督生產經營成果等等。因為我國工業企業存在著原材料、能源利用率低,企業管理費用上升幅度大,亂攤亂擠成本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應當說是與企業會計監督有很大關系的。因此,企業要提高經濟效益,就必須發揮會計的職能作用,及時檢查財經制度執行情況,不亂攤亂擠成本,合理運用資金,合理儲備物資,提高生產效益,縮短生產周期,加強市場預測,克服盲目生產,減少庫存成品積壓,疏通流通渠道。只有這樣,才能使企業的潛力得到充分地發揮,才能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高玉琦,強化班組成本核算,提高企業經濟效益,萊鋼科技-2002(2).
關鍵詞:市場經濟;高校畢業生;就業觀 影響和策略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隨著我國社會主義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發展完善,高校畢業生無可避免地受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嚴重影響,高校畢業生教育策略亦應隨之改變。
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對高校畢業生就業觀的影響
(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對高校畢業生就業觀的正面影響
就業觀就是關于就業的觀點和看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高校畢業生就業觀點產生諸多積極影響。
(1)從經濟獨立意識的角度看,作為市場主體的各個經營者都是獨立的個體,彼此間具有平等的互不依賴的關系。獨立的主體地位是進人市場的先決條件,人才進入市場主體的情境亦然。人才的市場化也應該要求他們具有獨立意識。所以傳統的保守盲從和依賴他人的人才意識與市場經濟所需要的獨立自主、開拓進取的精神差距很大。
(2)從市場競爭意識的角度看,競爭是市場資源配置的本質屬性。優勝劣汰機制成為人才進入市場的重要機制。因此市場需求瞬息萬變,市場主體機遇與挑戰并存、效益與風險同在,經營者必須為獲取最大經濟效益而努力拼搏,必須獨立擔負起抉擇風險。因而,經營者必須具備開拓進取、頑強拼搏等精神品質,必然摒棄與世無爭、自甘落后等因循守自娛自樂的觀念,樹立起良好的競爭意識。人才很好流入市場的要求是必須具備競爭意識。
(3)從市場功利的角度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有無用處成為衡量和選擇事物、行為、關系、人才的唯一標準。對經營者有用、作用巨大,就會成為他們搶手的心頭肉,香餑餑。相反,人才則只能被無情閑置,甚至掙扎在饑餓線上,毫無價值。
(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對高校畢業生就業觀的負面影響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身是不完善的,它對學生的就業價值取向必然存在許多消極的影響。
(1)市場經濟易形成不良社會交往關系。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是市場經濟,市場經濟所奉行的是等價交換原則,這極易滲透到人際關系中,影響人才自然流入市場的過程。既講平等又重功利,使人際交往的對象、范圍及深度都打上功利主義的印記,這就會使學生的學習失去興趣選擇,難以全方位發展、再加上專業分科的細化,有些學生甚至喪失了必要的情感、理智需要等人文基礎。
(2)市場經濟易滲透不良價值觀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具有的趨利性、排他性等特點,容易引起拜金主義、享樂主義風氣。學校是社會的縮影。受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容易造成學生的生活信念危機。
(3)市場經濟導致的高校擴招增加了就業競爭壓力。普通高校自2003年擴招后,以前的“天之驕子”的高校畢業生心態已經被就業現實瓦解得支離破碎。再加上我國傳統的教育體制著重于知識的傳授,往往忽視了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培養,很多高校的專業和課程設置大多沿襲以前計劃經濟時代的需求模式,相對于目前瞬息變化的社會情況,已經嚴重地滯后于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殘酷的現實,不得不逼迫高校畢業生在走向就業市場之前就已經完成做好失業心理選取。
(4)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惡化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環境。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影響下,我國勞動力市場供需關系的轉變客觀上惡化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市場環境。
(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高校畢業生就業觀的轉變歷程
有學者把這種轉變按照時間先后劃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即70年代末80年代初,高校畢業生有自己的理想,以社會為中心、國家利益高于一切,一切服從黨的安排;第二階段是80年代中后期,高校畢業生們向以我為中心、個人利益高于一切傾斜;第三階段為90年初期,大多數學生的求職成才逐步到位,開始尋求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相結合,功利化傾向明顯;第四階段是90年代中后期至今,大學高校畢業生門極力找到個人和社會最佳結合點,多元化、多層次,主動性、功利性增強。由于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價值取向也隨之而改變。首先,高校畢業生就業價值取向呈現出豐富性和多樣性的特征。如從高校畢業生對成才的設計上看:有的以學業為目標,有的以從事社會活動為目標,有的以出國留學、經商、賺錢為目標,有的對未來發展沒有目標,得過且過等。就業價值取向由“關注社會”轉向“關注自我”。由狂熱的虛幻的理想追求轉向求真務實的關注現實。其次,價值取向由“崇尚理想”轉向“注重實惠”。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過去許多天經地義的價值觀念受到懷疑和否定,價值規律得到重視,象征物質利益的金錢得到了正確的定位。高校畢業生的價值觀念更趨于務實,注重物質利益自然成為他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必然追求。
不難看出目前高校畢業生在就業價值取向上由過去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追求遠大理想,為社會為他人做貢獻的價值訴求轉變為市場經濟條件下在就業價值選擇上出現的實用性和功利性傾向。從總體發展趨勢來看,目前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價值取向還是積極健康的。高校畢業生對“先就業,后擇業,再創業”的就業價值取向也能普遍予以認同和肯定,并能把個人的需要和國家社會的需要相銜接,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價值取向也在日益協調化、多元化、自主化、理性化和務實化。
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高校畢業生就業教育策略
(一)加強就業指導
高校加強對畢業生就業指導是緊迫的。學校教育當本著轉變教育觀念,加強信息服務的原則去做好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服務工作。一方面,學校應把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指導教育貫穿在整個學習生活中,通過開展各種活動,切實可行的落實畢業生的職業生涯教育和規劃。另一方面,學校要教育畢業生從自身實際出發,響應國家號召,到祖國最需要的地區和部門尋找自己的用武之地,要通過自己的勞動和艱苦努力來改變自身的生存環境和生活狀態,獲得不斷發展的機會。讓畢業生充分認識人生的意義,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就業價值取向。同時還應用好多種渠道給高校畢業生提供及時有效準確的就業信息。
(二)轉變課程設置
在市場經濟的影響下,高校課程設置應面向市場,把學校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結合起來。首先是積極主動地進行市場調研,根據市場需要設置專業,專業建設要突出針對性和實用性。通過專業設置市場化,讓學生在畢業就業時能及時地找到自己的專業位置.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其次要堅持知識、能力和素質協調發展,大力推進教學改革,實現從注重知識傳授向更加重視能力和素質培養的轉變。比如“校廠結合”模式,讓理論與實踐、學校與企業、知識與技能、教室與車間、學生與崗位相結合。又比如教學方法的改變,大量增加案例教學,情景教學.提倡發現和探究教學。再如鼓勵、支持學生積極參加第二課堂、科技創新、技能大賽等各項活動,突出學生職業技能和實踐能力的訓練和培養,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此外,還要重視改革教學評價體系,注重多元化和形成性評價相結合。
(三)重視創業意識培養
要以創業帶動就業。高校教育決定性的一個理念就是培養自主創業精神。當前的高校畢業生 “先就業,后擇業,再創業”的取向對高校教育的啟示是要注重“先創業,后擇業,再就業”的培養取向。強調“先創業理念”的培養是破解市場經濟沖擊大學教育的關鍵一招。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就是徹底改變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傳統就業價值取向,利用自身的知識、技能,以自籌資產獨立創業或以技術入股等方式參辦企業的方式就業。這是一種必然的時代潮流,所以培育高校畢業生的創業意識,為學生打好基礎知識,樹立創業理想,培養創業素質等是學校的根本任務。實踐中我們提倡高校畢業生創業,但是,不能誤導他們盲目創業、倉促創業。
總書記指出:“一個有遠見的民族,總是把關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個有遠見的政黨,總是把青年看作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前進的重要力量。” [5]解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高校畢業生的就業難題,關注青年學生的健康成長,是學校的責任、國家的責任、社會的責任,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參考文獻:
[1]列寧.《論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M].第108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麻麗.高校畢業生就業價值取向與就業難問題探析[J].西南教育論叢(季刊),2008.3.
[3]李欣.對當代高校畢業生就業價值取向的探析[J].成都電子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1.
[4]張伏力.淺談新形勢下本真德育價值取向的回歸[J].教育與職業,2007.1O.
[5] .《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385頁,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
關鍵詞:房地產經濟;市場經濟;協調發展;房地產價格;市場發展規律;泡沫經濟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建設獲得了巨大的成就。隨著改革開放范圍和程度的進一步加深,西方經濟思想和發展模式對于我國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大。市場經濟體制是我國從西方引入用來發展我國經濟的重要武器,在這些年的發展中,利用市場經濟競爭性、自由性、平等性的特點,我國資源配置的優化水平不斷提升,經濟活力也得到了顯著增強。在社會主義市場大環境中,我國企業的競爭能力不斷提升,國際影響力也在逐漸增加。房地產經濟作為市場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發展過快、熱度較高,以至于市場經濟的大部分資金都流向了房地產行業。由于市場經濟的整體性較強,而房地產經濟和市場經濟的這種不協調性嚴重影響到了市場環境中其他行業的發展,所以為了實現市場經濟發展的平穩,實現市場經濟和房地產經紀的協調發展意義重大。
1 房地產經濟與市場經濟協調發展的意義
從目前的經濟發展來看,房地產經濟的發展具有綜合性效益。一方面是房地產的發展推動了建筑行業、建材領域、裝修市場以及人力資源市場的綜合發展,由于這些行業得到了發展,所以可以提供的就業崗位也顯著的增多,換言之就是房地產經濟的發展使得社會就業矛盾得到了進一步緩解。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看,由于房地產發展迅猛,尤其是一些大城市,城市的規模在不斷擴大,土地利用成本也在不斷上升,這些原因造成了房價的高漲。由于人們的工資水平不足以負擔房價的上漲,所以造成了越來越嚴重的住房矛盾,這些矛盾的產生使得經濟發展的質量受到影響。為此,協調市場經濟和房地產經濟,緩解社會住房矛盾,可以有效地促進社會經濟的質量化發展。
2 房地產經濟與市場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2.1 房地產價格變化背離市場發展規律
在市場經濟中,價格變化和供需關系有著密切的聯系,在供大于求的情況下價格會出現明顯的下跌,而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價格會出現大范圍的上漲。從目前我國的房地產價格變化來看,明顯存在著背離市場發展規律的問題。就我國目前的住房統計而言,明顯存在著供過于求的現象,在這種現狀下,房價應該存在明顯的下跌,但是就目前而言,房價一路高漲的情況依然沒有改變,這種異于常理的房價走勢,與市場經濟的客觀規律嚴重背離,如果不進行解決,必然會造成更為嚴重的后果。
2.2 泡沫經濟現象的產生催生了金融風險
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經濟泡沫,而經濟泡沫的大小決定著金融風險的大小。2009年美國次信貸危機就是嚴重經濟泡沫破裂產生的經濟后果。我國目前的房地產市場,房價的持續走高與地產泡沫有著密切的關系。簡而言之,由于近幾年房產市場的火熱使得大批的資本涌入到了房產市場中,出現了炒房的現象。炒房的存在使得房產開發的成本不斷提升,由于成本的提升,而實際剛需又在不斷下降,所以房產泡沫在不斷增大。這種泡沫的增大,使得金融風險的發生概率進一步提升,如果不能進行有效控制,后果不堪設想。
2.3 環保意識較低不利于綠色城市的建設
隨著環境問題的日益突顯,人們對于綠色生活越來越重視,為此,也更加重視自身的生活品質。但是目前的房地產開發,由于部分開發商的主要目的是要在房地產利益中分得一杯羹,所以并不重視自身技術的提升和設計的整體優化,所以在進行開發的過程中,低碳環保的節能意識比較缺乏。這種綠色建筑思想的匱乏使得建筑的綠色設計水準嚴重落后與同行業的綠色水平。由于建筑綠色設計水平意識較低,所以這部分建筑便成為了城市綠色建設的主要障礙,這對于推進城市綠色建設非常不利。
2.4 政府監管偏移使得房地產調控變空調
在房地產經濟的發展中,政府作為一個關鍵性角色,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做好監管,實現對房地產市場的有效調控。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政府對于房地產市場的監管存在明顯不到位的情況,而造成這種不到位情況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調控目標發生了偏移。比如在監管中,主要監管的環節應該是土地的出讓、房地產開發公司的資質審核等,而主要調控的也應該是房產的價格,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中,政府的監管主要目標成為了出讓土地的經濟效益,調控的主要對象也不再是房價。由于監管的整體偏移,使得整個調控形同虛設。
3 解決房地產經濟和市場經濟協調發展的措施
3.1 化解房地產泡沫,使房價回歸理性
為了使得房地產經濟和市場經濟能夠協調發展,第一步便是要化解房產泡沫,使房價回歸到理性。要想化解房產泡沫,國家和政府必須要出臺明確的法律法規對炒房的行為進行遏制,當炒房被有效遏制之后,房產的需求便會最大限度地回歸到正常的水平。這個時候,市場經濟發展的規律便開始作用于房地產經濟,受供求關系影響的房地產經濟,房價也會根據供求關系進行上漲或者下跌。在正常的市場環境中,房地產泡沫可以得到有效的化解,房價也可以回歸到理性的水平。
3.2 加強政府對房地產經濟的管理和金融支持力度
我國近年來房地產經濟獲得迅速的發展,與政府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所以,為了實現房地產經濟和市場經濟的協調發展,必須要從政府角度出發對房地產經濟進行有效的管理。政府對于房地產經濟的管理,主要在于對地產開發的控制上:通過審查、審批和審核三個環節,對于房地產開發商的經濟狀況、資金運行效果等要進行綜合的把握,從而有效地控制開發商的數量和規模。另外,對于區域性銀行,政府也要進行嚴格的掌控,以此實現對地方經濟的管理。
3.3 推動房地產經濟轉型,促進其綠色智能化發展
目前,綠色生活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人們在住宅的選擇上也更加關注其綠色設計水平。所以為了推動房地產的轉型發展,在房地產經濟的發展中要積極引入綠色的概念:首先是要在設計方面體現綠色水平,使得建筑的整體自然性得到提升;其次是要在施工中保證綠色,確保建筑的施工能夠實現成本的掌控;最后要在建筑性能上實現綠色,比如通風、采光等要具備綠色標準。通過綠色控制,可以積極推動房地產經濟的轉型,也能夠促進綠色建筑的智能化發展。
3.4 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實現節約型城市建設
從目前的房地產經濟發展來看,房價過高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開發用地的成本較高,而開發用地的成本上升,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于土地資源的緊缺。為了緩解土地資源緊缺的現狀,實現對土地資源的合理規劃和利用具有重要的價值。例如在目前的城市建設中,可以積極開發城市地下空間,也可以實現城市高層的大規模建設,通過“上天入地”的形式,使得城市土地資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那么城市的土地緊張問題便能得到進一步緩解,實現節約型城市的建設也可以更加的快捷。
3.5 準確定位房地產經濟發展方向,降低房地產經濟發展的風險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房地產經濟的泡沫十分嚴重,所以為了有效控制風險,必須要對房地產未來的經濟發展方向進行準確定位。目前,大部分的城市存在著房屋開發過剩的情況,大量的庫存成為了城市經濟發展的障礙,所以去庫存成為了現在房地產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在未來房地產經濟發展中,主要的方向有兩個:首先是房屋建筑的綠色化;其次是房屋建筑的智能化。所以為了促進房地產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房地產開發要向智能化和綠色環保化轉變。
3.6 樹立品牌效應,強化人們對房地產的信賴
過去,由于房地產市場火熱,大量的人力物力涌入到了這個領域,隨著房地產市場的收緊,一部分規模較小、資金不足的開發商紛紛倒閉,而一些受開發商影響的業主對房地產的信任度也急劇下降。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房地產行業要積極做好資源整合,樹立較為典型的品牌,通過品牌效應來提升人們對房地產的信賴。在目前的房地產市場中,恒大和萬科是兩個比較響亮的品牌。當然,隨著我國品牌化意識的覺醒,越來越多的品牌會在房產經濟中樹立起來。
4 結語
房地產經濟在我國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為了實現房地產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必須深刻分析現在發展中的問題,并對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解決。房地產經濟是市場經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要積極地做好房地產經濟與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分析,使二者在統一的規律下做好協調發展,這樣房地產經濟發展才會更具規范性,而市場經濟發展也會具有更加強勁的活力。
參考文獻
[1] 王萃彥.關于房地產經濟與市場經濟發展的協調問題 研究[J].河南科技,2014,(7).
[2] 王蓓.淺談房地產經濟與市場經濟發展的協調發展 [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26).
[3] 張梅芬,童彥.云南旅游經濟空間差異及協調發展途 徑探究[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14,(4).
[4] 孫玉明.探討房地產經濟與市場經濟的協調發展[J]. 財經界(學術版),2015,(10).
關鍵詞:商品經濟市場經濟計劃經濟宏觀調控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經過十幾年的討論和探索,終于確定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模式。這無疑是對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重大突破,也是對政治經濟學的重要貢獻。然而,伴隨著這一改革模式的提出,也出現了另一種思想傾向,即全盤、徹底地否定“計劃經濟”,一時間對“計劃經濟”的口誅筆伐鋪天蓋地,使國人誤認為我國改革開放以前經濟發展落后的原罪就是“計劃經濟”造成的,大有“計劃經濟”是社會主義發達不起來的“萬惡之源”之勢。結果是使“計劃經濟”聲名狼藉,至今一提起“計劃經濟”還有“引狼入室”之意,似乎只有完全的“自由市場經濟”才是解決我國經濟發展的靈丹妙藥,才是中國的最終出路。有人甚至公開講:“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是上個世紀影響最深的一場“國際馬拉松大賽”,其結果是經過70多年的激烈較量,以“計劃經濟”的失敗而告終。對此,筆者以為:這種認識如果不是無知的話,就是與當初我們全盤、徹底地否定社會主義存在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一樣,犯了同等程度的錯誤。為了澄清這些思想上的迷誤,有必要從歷史的角度來考察“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問題,以使我們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過程中,避免犯過去同樣的教條主義錯誤,同時也使我們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踐中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這就是撰寫本文的宗旨。
一、市場經濟的歷史演進及其本質屬性
目前,在我國理論界對“市場經濟”存在著多種解釋,但可歸納為兩大類:一類是把市場經濟看成是社會資源配置的一種形式,這是主流認識;另一類是把其看成為商品經濟高度發展了的一種經濟運行形式。實際上這兩種解釋有內通之處。國外對“市場經濟”的解釋大體也有兩種:一種是把市場經濟看成是市場對商品生產實行調節的一種方式,也是個資源配置問題,另一種是把市場經濟看成是一種經濟制度而等同于資本主義經濟,成為資本主義的同義語,這是主流觀點。
究竟應該如何認識“市場經濟”及其本質屬性呢?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表達了一種深刻的研究方法,很值得我們深思,這就是:“對人類生活形式的思索,從而對它的科學分析,總是采取同實際發展相反的道路。這種思索是從事后開始的,就是說,是從發展過程的完成的結果開始的。”[1]因此,只有通過對歷史的考察和分析,才能使我們對所研究的對象認識得更加清楚。
自從人類誕生以后,就產生了人與自然界的物質變換關系問題。這一關系的實質內容就是:人類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不斷地向自然界“宣戰”,通過勞動利用和改造自然資源以滿足自己不斷增長的多方面需要。這就是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這種經濟活動要采取什么形式進行,不少思想家和經濟學家都進行過考察和研究,而馬克思的論述為大多數學者所接受。他在《〈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闡述到:“人的依賴關系(起初完全是自發的),是最初的社會形態,在這種形態下,人的生產能力只是在狹窄的范圍內和孤立的地點上發展著。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是第二大形態,在這種形態下,才形成普遍的社會物質變換,全面的關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體系。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生產能力成為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是第三個階段。第二階段為第三個階段創造條件。因此,家長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狀態隨著商業、奢侈、貨幣、交換價值的發展而沒落下去,現代社會則隨著這些東西一道發展起來。”[2]這段論述科學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經濟活動形式的發展軌跡:自然經濟—商品經濟—產品經濟三個歷史階段。它們并不是可以任意選擇的,而是取決于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程度和改造能力,即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當生產力的發展十分低下時,人類只能依靠“人的依賴關系”來戰勝自然,滿足自身的需要,這就是人與自然之間的“自然經濟”時期;當生產力的發展出現了社會分工,同時伴隨勞動成果有了剩余而產生私有制以后,人與自然的物質變換關系就要建立在“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形式上,即人們通過“商品交換”的形式來實現滿足自身的需要,隨之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形式也就進入了“商品經濟”發展時期;當社會生產力的高度發展,使社會財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勞動將成為人類生活的第一需要,私有制也隨之消亡,個人得到全面發展,那時人類社會經濟活動形式就不需要通過“交換”的形式來實現,也就不需要“價值”插手其間,而是以“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形式來滿足自身的需要,從而進入“產品經濟”的發展階段。
可見,人類社會經濟活動形式的發展是一個客觀的“自然歷史過程”,每一階段上的形式都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經濟形態。正如馬克思當年批判蒲魯東時指出的:“社會——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們交互活動的產物。人們能否自由選擇某一社會形式呢?決不能。在人們的生產力發展的一定狀況下,就會有一定的交換(commerce)和消費形式。”因此,“人們借以進行生產、消費和交換的經濟形式是暫時的和歷史性的形式。”[3]
對“產品經濟”形態的認識雖然并不是本文論述的主題,但有必要在這里順便提一下:它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發展階段,或者說“是不可實現的理想模式”,而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必然。這可從三個方面證明:第一,在歷史上它是在對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批判的基礎上,作為商品經濟的否定形式而提出來的,并且由空想社會主義者們以試驗的方式實行過。雖然最終失敗了,但失敗的原因并非“產品經濟”形式本身的錯誤,而是當時的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還沒有達到可以否定“商品經濟”的程度;第二,當代世界某些發達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實踐足以證明,它們所實行的大量“福利”經濟政策,在某種程度上已經體現出“產品經濟”形態的痕跡;第三,如果從分配的角度運用抽象法,來考察一個家庭內部的經濟活動(不考慮它與外部的經濟聯系方式),也可以得到說明:當其收入水平較低時,父母要以計量的形式對家庭成員進行消費品分配。而當收入水平較高以后,因為消費品的種類和數量可以得到不斷補充,所以父母就不再以計量的方式進行分配,而以“各自按需索取”的形式來滿足家庭成員的需求。這一點已為我國改革開放后居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所證實。以小喻大,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商品經濟”形態的發展終將被“產品經濟”形態所代替,這在人類社會經濟形態發展史上只是個時間問題。
社會客觀經濟形態發展的每一個歷史階段,都有一個由產生到成熟、由初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因而會體現出不同發展時期的階段性。“商品經濟”形式的發展也不例外,以中世紀的結束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確立為標界,大體可分為前后兩個階段。前一階段是“簡單商品經濟”時期,后一階段為“復雜商品經濟”,即“市場經濟”發展時期。“簡單商品經濟”也稱為“小商品經濟”,是商品經濟的產生和培育時期,它的交換是以直接獲得所需要的使用價值為目的,是作為“自然經濟”的一種補充形式而存在。因此,它只存在于當時占主導地位的“自然經濟”的夾縫之中,處于從屬地位,“就象伊壁鳩魯的神只存在于世界的空隙中,或者猶太人只存在于波蘭社會的縫隙中一樣”[4]。“復雜商品經濟”是商品經濟的成熟和發展時期,這時的商品生產和交換不再以獲取使用價值為直接目的,而是以盈利為直接目的,并且成為社會居主導地位的經濟形式。“市場”已成為社會經濟活動的樞紐和中心環節,是商品經濟發展到這一階段的突出特征。因此到19世紀末,開始有學者把這種“復雜商品經濟”稱之為“市場經濟”。可見,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發達起來以后的一種成熟表現形式。圖示如下:
從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認識:第一,“商品經濟”是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它的基礎在生產力方面乃是社會分工引起的勞動社會化,在生產關系方面則是生產資料歸不同的經濟主體所有(起初是私有制)。因此它是社會生產方式發展到一定歷史時期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所出現的社會經濟活動的一種組織形式。從這個意義上說商品經濟是一種“自發”產生的社會經濟制度。第二,“市場經濟”在本質上就是商品經濟,是商品經濟形式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它以“市場”為核心、以市場機制為紐帶來構建整個社會經濟活動的系統,通過市場把社會各個經濟主體緊密地聯系起來,形成一個網絡結構。因此,一方面“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這種社會經濟活動組織形式在一定歷史時期的具體表現,也是一種客觀的社會經濟制度;另一方面“市場經濟”也是社會經濟系統的一種運行機制,它依靠市場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所形成的市場機制,來推動社會經濟活動的運轉,從而形成由市場為導向的資源配置方式。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市場經濟”是以商品生產和交換為網絡結構的社會經濟活動系統。它既是一種經濟制度設置,也是一種經濟運行機制。作為經濟制度,它是人類社會經濟活動形式在商品經濟階段成熟起來以后的表現形式;作為經濟運行機制,它表明“市場”成為商品經濟運行的樞紐,是通過市場要素自發的有機運轉進行資源配置的方式,表現為一只“看不見的手”的調節作用。不過,兩者之間有著內在的聯系,一定的經濟制度必然會產生與之相適應的經濟運行機制。因此,兩者的共性就在于都是不依賴于人的主觀意志而存在的客觀經濟形式。對于客觀經濟形式,人們不能任意選擇或否定,只能根據“現有的生產力所決定和所允許的范圍之內”去認識它,揭示它的內在規律,并運用這些規律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二、“計劃經濟”的產生及其本質屬性
一種思想的出現,總是與客觀事物的產生和發展相伴隨,因為“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并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5]“計劃經濟”同樣如此,它絕不是憑空想象或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發展的過程中,針對這種生產方式的不合理性,以及古典資本主義(早期)市場經濟“自發”運行所帶來的問題和困難而產生的對社會經濟活動進行“自覺”組織的思想。最初它萌發于16世紀產生的空想社會主義者那里。例如:托馬斯·莫爾在《烏托邦》一書中,在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進行深刻批判的基礎上,論述了未來理想社會的生產狀況是由社會領導機構根據“估定”的社會需要量進行生產,并且根據不同地區對某種產品需要量的不同,“以盈濟虛”地進行調節來滿足各地的消費需求[6]。這說明莫爾的思想中已包含了有計劃地組織社會經濟活動的思想萌芽。這一思想在康帕內拉的《太陽城》和摩萊里的《自然法典》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揮。到18世紀,法國的巴貝夫對未來社會實行計劃經濟的思想則表述的更加清楚,指出:“我們未來的制度將使一切都按計劃來進行”,因而社會中“不再有盲目經營的危險,不再有任意生產或生產過剩的危險”,并且論述了社會對勞動投入的有計劃調節[7]。19世紀的三大空想社會主義者,根據資本主義生產的社會化和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深化,不但繼承和發展了這種“計劃經濟”的思想,而且把它付之于他們所設計的實業制度中,第一次把“計劃經濟”作為一種經濟制度來設置,并且對計劃的制定、審查和實施過程進行了具體闡述。當然,這時的計劃經濟思想還不是建立在科學理論的基礎上,帶有很強的主觀理想主義色彩。但是,它對后人認識社會經濟活動并“自覺”進行組織的問題無疑產生了重要影響。
馬克思恩格斯運用他們所創立的辯證唯物主義理論,從分析和揭示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基本矛盾及其規律出發,批判地繼承空想社會主義關于有計劃發展社會經濟的思想,建立了科學的計劃經濟理論,并且把它與未來社會聯系起來,指出這是未來社會經濟形式的重要特征。馬克思曾指出:“要想得到和各種不同的需要量相適應的產量,就要付出各種不同的和一定量的社會總勞動量。這種按一定比例分配社會勞動的必要性,決不可能被社會生產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變的只是它的表現方式,這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規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能夠發生變化的,只是這些規律借以實現的形式。”[8]恩格斯也曾表達過:隨著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生產資料終將由社會占有,而那時“社會生產內部的無政府狀態,將為有計劃的自覺的組織所代替”,并且比喻說:“社會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樣,在我們還沒有認識和考慮到它們的時候,起著盲目的、強制的和破壞的作用。但是,一旦我們認識了它們,理解了它們的活動、方向和作用,那么,要使它們越來越服從我們的意志并利用它們來達到我們的目的,就完全取決于我們了。這一點特別適用于今天的強大的生產力。……。當人們按照今天的生產力終于被認識了的本性來對待這種生產力的時候,社會的生產無政府狀態就讓位于按照社會總體和每個成員的需要對生產進行的社會的有計劃的調節。”[9]從他們論述中可以看出三點:第一,社會經濟活動是有規律的,它與自然規律一樣,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第二,雖然社會經濟規律是客觀存在,但人們可以認識它,自覺地利用它來人類服務;第三,當人們自覺地利用認識了的經濟規律來從事社會經濟活動時,就是計劃經濟形式。雖然他們在這里并沒有使用“計劃經濟”概念,但已包含這一思想,“計劃調節”就是“計劃經濟”的具體表現形式。據此可知,馬克思恩格斯的“計劃經濟”是主觀與客觀相結合的一種經濟形式。
在此基礎上,列寧對“計劃經濟”作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在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發展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經常的、自覺保持的比例性也許確實是計劃性”[10]。這被認為是對“計劃經濟”經典性的表述,很值得我們深思,它表明“計劃經濟”的內涵在本質上就是要經常的、自覺的保持社會各個生產部門發展的比例性。在如何才能做好計劃經濟工作問題上,列寧更是強調對計劃“應該根據實際經驗和更詳細的研究來修正它”,否則“我們就會盲目行動”[11]。他堅決反對用主觀計劃來代替實際工作,并且明確地告誡說:“完整的、無所不包的、真正的計劃=‘的空想’。不要追求這種空想”,如果把國家經濟計劃化了,“這是莫大的危險”[12]。這對我們重新認識和正確理解“計劃經濟”,為計劃經濟正名,具有深刻的指導意義。
我們從經典作家對計劃經濟的論述中可以看出,他們所主張的“計劃經濟”是建立在符合客觀實際,并且根據實際的變化不斷修正和完善的、科學意義上的計劃經濟,為的是達到合理、充分地調節社會經濟資源和發展社會經濟的目的。這表明,計劃經濟應該建立在客觀經濟規律的基礎上,并且反映經濟規律的要求。因此“計劃經濟”是指:根據國民經濟發展客觀規律的要求,社會(國家)從具體情況出發,預先擬定經濟的發展方案,并在實施過程中不斷地進行修正,從而對社會經濟活動實行“自覺”的組織管理和調節,它是自覺運用經濟規律的主觀表達形式。這就不難看出,“計劃經濟”實際上就是依靠“社會的理智”通過事先的計劃對經濟活動進行宏觀調控的形式,從這個意義上說“計劃經濟”=宏觀調控,宏觀調控就是“計劃經濟”的表現形式,這應該是計劃經濟的本來含意。它與“市場經濟”一樣,既是一種經濟制度,又表現為一種經濟運行機制。作為經濟制度,它和自發的“市場經濟’制度相對立,是自覺地按經濟規律組織和管理社會經濟活動的表現形式;作為一種經濟運行機制,它表現為一只“看得見的手”對社會經濟活動進行自覺的調節和控制,以實現資源的合理、有效的開發和利用。
內容提要:當我國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模式以后,出現了一種全盤否定“計劃經濟”的思潮。究竟應該如何認識“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這是一個經濟理論界長期爭論不休的理論問題。本文從歷史的角度論證了二者是“主客觀”之間的關系,他們既存在著誰是第一性的問題,也存在著同一性的問題。科學意義上的計劃經濟應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結果,這是計劃經濟思想的本意。所謂“宏觀調控”實質上就是計劃經濟的表現形式。
關鍵詞:商品經濟市場經濟計劃經濟宏觀調控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經過十幾年的討論和探索,終于確定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模式。這無疑是對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重大突破,也是對政治經濟學的重要貢獻。然而,伴隨著這一改革模式的提出,也出現了另一種思想傾向,即全盤、徹底地否定“計劃經濟”,一時間對“計劃經濟”的口誅筆伐鋪天蓋地,使國人誤認為我國改革開放以前經濟發展落后的原罪就是“計劃經濟”造成的,大有“計劃經濟”是社會主義發達不起來的“萬惡之源”之勢。結果是使“計劃經濟”聲名狼藉,至今一提起“計劃經濟”還有“引狼入室”之意,似乎只有完全的“自由市場經濟”才是解決我國經濟發展的靈丹妙藥,才是中國的最終出路。有人甚至公開講:“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是上個世紀影響最深的一場“國際馬拉松大賽”,其結果是經過70多年的激烈較量,以“計劃經濟”的失敗而告終。對此,筆者以為:這種認識如果不是無知的話,就是與當初我們全盤、徹底地否定社會主義存在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一樣,犯了同等程度的錯誤。為了澄清這些思想上的迷誤,有必要從歷史的角度來考察“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問題,以使我們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過程中,避免犯過去同樣的教條主義錯誤,同時也使我們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踐中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這就是撰寫本文的宗旨。
一、市場經濟的歷史演進及其本質屬性
目前,在我國理論界對“市場經濟”存在著多種解釋,但可歸納為兩大類:一類是把市場經濟看成是社會資源配置的一種形式,這是主流認識;另一類是把其看成為商品經濟高度發展了的一種經濟運行形式。實際上這兩種解釋有內通之處。國外對“市場經濟”的解釋大體也有兩種:一種是把市場經濟看成是市場對商品生產實行調節的一種方式,也是個資源配置問題,另一種是把市場經濟看成是一種經濟制度而等同于資本主義經濟,成為資本主義的同義語,這是主流觀點。
究竟應該如何認識“市場經濟”及其本質屬性呢?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表達了一種深刻的研究方法,很值得我們深思,這就是:“對人類生活形式的思索,從而對它的科學分析,總是采取同實際發展相反的道路。這種思索是從事后開始的,就是說,是從發展過程的完成的結果開始的。”[1]因此,只有通過對歷史的考察和分析,才能使我們對所研究的對象認識得更加清楚。
自從人類誕生以后,就產生了人與自然界的物質變換關系問題。這一關系的實質內容就是:人類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不斷地向自然界“宣戰”,通過勞動利用和改造自然資源以滿足自己不斷增長的多方面需要。這就是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這種經濟活動要采取什么形式進行,不少思想家和經濟學家都進行過考察和研究,而馬克思的論述為大多數學者所接受。他在《〈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闡述到:“人的依賴關系(起初完全是自發的),是最初的社會形態,在這種形態下,人的生產能力只是在狹窄的范圍內和孤立的地點上發展著。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是第二大形態,在這種形態下,才形成普遍的社會物質變換,全面的關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體系。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生產能力成為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是第三個階段。第二階段為第三個階段創造條件。因此,家長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狀態隨著商業、奢侈、貨幣、交換價值的發展而沒落下去,現代社會則隨著這些東西一道發展起來。”[2]這段論述科學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經濟活動形式的發展軌跡:自然經濟—商品經濟—產品經濟三個歷史階段。它們并不是可以任意選擇的,而是取決于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程度和改造能力,即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當生產力的發展十分低下時,人類只能依靠“人的依賴關系”來戰勝自然,滿足自身的需要,這就是人與自然之間的“自然經濟”時期;當生產力的發展出現了社會分工,同時伴隨勞動成果有了剩余而產生私有制以后,人與自然的物質變換關系就要建立在“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形式上,即人們通過“商品交換”的形式來實現滿足自身的需要,隨之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形式也就進入了“商品經濟”發展時期;當社會生產力的高度發展,使社會財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勞動將成為人類生活的第一需要,私有制也隨之消亡,個人得到全面發展,那時人類社會經濟活動形式就不需要通過“交換”的形式來實現,也就不需要“價值”插手其間,而是以“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形式來滿足自身的需要,從而進入“產品經濟”的發展階段。
可見,人類社會經濟活動形式的發展是一個客觀的“自然歷史過程”,每一階段上的形式都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經濟形態。正如馬克思當年批判蒲魯東時指出的:“社會——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們交互活動的產物。人們能否自由選擇某一社會形式呢?決不能。在人們的生產力發展的一定狀況下,就會有一定的交換(commerce)和消費形式。”因此,“人們借以進行生產、消費和交換的經濟形式是暫時的和歷史性的形式。”[3]
對“產品經濟”形態的認識雖然并不是本文論述的主題,但有必要在這里順便提一下:它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發展階段,或者說“是不可實現的理想模式”,而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必然。這可從三個方面證明:第一,在歷史上它是在對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批判的基礎上,作為商品經濟的否定形式而提出來的,并且由空想社會主義者們以試驗的方式實行過。雖然最終失敗了,但失敗的原因并非“產品經濟”形式本身的錯誤,而是當時的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還沒有達到可以否定“商品經濟”的程度;第二,當代世界某些發達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實踐足以證明,它們所實行的大量“福利”經濟政策,在某種程度上已經體現出“產品經濟”形態的痕跡;第三,如果從分配的角度運用抽象法,來考察一個家庭內部的經濟活動(不考慮它與外部的經濟聯系方式),也可以得到說明:當其收入水平較低時,父母要以計量的形式對家庭成員進行消費品分配。而當收入水平較高以后,因為消費品的種類和數量可以得到不斷補充,所以父母就不再以計量的方式進行分配,而以“各自按需索取”的形式來滿足家庭成員的需求。這一點已為我國改革開放后居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所證實。以小喻大,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商品經濟”形態的發展終將被“產品經濟”形態所代替,這在人類社會經濟形態發展史上只是個時間問題。
社會客觀經濟形態發展的每一個歷史階段,都有一個由產生到成熟、由初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因而會體現出不同發展時期的階段性。“商品經濟”形式的發展也不例外,以中世紀的結束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確立為標界,大體可分為前后兩個階段。前一階段是“簡單商品經濟”時期,后一階段為“復雜商品經濟”,即“市場經濟”發展時期。“簡單商品經濟”也稱為“小商品經濟”,是商品經濟的產生和培育時期,它的交換是以直接獲得所需要的使用價值為目的,是作為“自然經濟”的一種補充形式而存在。因此,它只存在于當時占主導地位的“自然經濟”的夾縫之中,處于從屬地位,“就象伊壁鳩魯的神只存在于世界的空隙中,或者猶太人只存在于波蘭社會的縫隙中一樣”[4]。“復雜商品經濟”是商品經濟的成熟和發展時期,這時的商品生產和交換不再以獲取使用價值為直接目的,而是以盈利為直接目的,并且成為社會居主導地位的經濟形式。“市場”已成為社會經濟活動的樞紐和中心環節,是商品經濟發展到這一階段的突出特征。因此到19世紀末,開始有學者把這種“復雜商品經濟”稱之為“市場經濟”。可見,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發達起來以后的一種成熟表現形式。圖示如下:
從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認識:第一,“商品經濟”是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它的基礎在生產力方面乃是社會分工引起的勞動社會化,在生產關系方面則是生產資料歸不同的經濟主體所有(起初是私有制)。因此它是社會生產方式發展到一定歷史時期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所出現的社會經濟活動的一種組織形式。從這個意義上說商品經濟是一種“自發”產生的社會經濟制度。第二,“市場經濟”在本質上就是商品經濟,是商品經濟形式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它以“市場”為核心、以市場機制為紐帶來構建整個社會經濟活動的系統,通過市場把社會各個經濟主體緊密地聯系起來,形成一個網絡結構。因此,一方面“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這種社會經濟活動組織形式在一定歷史時期的具體表現,也是一種客觀的社會經濟制度;另一方面“市場經濟”也是社會經濟系統的一種運行機制,它依靠市場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所形成的市場機制,來推動社會經濟活動的運轉,從而形成由市場為導向的資源配置方式。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市場經濟”是以商品生產和交換為網絡結構的社會經濟活動系統。它既是一種經濟制度設置,也是一種經濟運行機制。作為經濟制度,它是人類社會經濟活動形式在商品經濟階段成熟起來以后的表現形式;作為經濟運行機制,它表明“市場”成為商品經濟運行的樞紐,是通過市場要素自發的有機運轉進行資源配置的方式,表現為一只“看不見的手”的調節作用。不過,兩者之間有著內在的聯系,一定的經濟制度必然會產生與之相適應的經濟運行機制。因此,兩者的共性就在于都是不依賴于人的主觀意志而存在的客觀經濟形式。對于客觀經濟形式,人們不能任意選擇或否定,只能根據“現有的生產力所決定和所允許的范圍之內”去認識它,揭示它的內在規律,并運用這些規律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二、“計劃經濟”的產生及其本質屬性
一種思想的出現,總是與客觀事物的產生和發展相伴隨,因為“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并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5]“計劃經濟”同樣如此,它絕不是憑空想象或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發展的過程中,針對這種生產方式的不合理性,以及古典資本主義(早期)市場經濟“自發”運行所帶來的問題和困難而產生的對社會經濟活動進行“自覺”組織的思想。最初它萌發于16世紀產生的空想社會主義者那里。例如:托馬斯·莫爾在《烏托邦》一書中,在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進行深刻批判的基礎上,論述了未來理想社會的生產狀況是由社會領導機構根據“估定”的社會需要量進行生產,并且根據不同地區對某種產品需要量的不同,“以盈濟虛”地進行調節來滿足各地的消費需求[6]。這說明莫爾的思想中已包含了有計劃地組織社會經濟活動的思想萌芽。這一思想在康帕內拉的《太陽城》和摩萊里的《自然法典》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揮。到18世紀,法國的巴貝夫對未來社會實行計劃經濟的思想則表述的更加清楚,指出:“我們未來的制度將使一切都按計劃來進行”,因而社會中“不再有盲目經營的危險,不再有任意生產或生產過剩的危險”,并且論述了社會對勞動投入的有計劃調節[7]。19世紀的三大空想社會主義者,根據資本主義生產的社會化和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深化,不但繼承和發展了這種“計劃經濟”的思想,而且把它付之于他們所設計的實業制度中,第一次把“計劃經濟”作為一種經濟制度來設置,并且對計劃的制定、審查和實施過程進行了具體闡述。當然,這時的計劃經濟思想還不是建立在科學理論的基礎上,帶有很強的主觀理想主義色彩。但是,它對后人認識社會經濟活動并“自覺”進行組織的問題無疑產生了重要影響。
馬克思恩格斯運用他們所創立的辯證唯物主義理論,從分析和揭示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基本矛盾及其規律出發,批判地繼承空想社會主義關于有計劃發展社會經濟的思想,建立了科學的計劃經濟理論,并且把它與未來社會聯系起來,指出這是未來社會經濟形式的重要特征。馬克思曾指出:“要想得到和各種不同的需要量相適應的產量,就要付出各種不同的和一定量的社會總勞動量。這種按一定比例分配社會勞動的必要性,決不可能被社會生產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變的只是它的表現方式,這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規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能夠發生變化的,只是這些規律借以實現的形式。”[8]恩格斯也曾表達過:隨著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生產資料終將由社會占有,而那時“社會生產內部的無政府狀態,將為有計劃的自覺的組織所代替”,并且比喻說:“社會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樣,在我們還沒有認識和考慮到它們的時候,起著盲目的、強制的和破壞的作用。但是,一旦我們認識了它們,理解了它們的活動、方向和作用,那么,要使它們越來越服從我們的意志并利用它們來達到我們的目的,就完全取決于我們了。這一點特別適用于今天的強大的生產力。……。當人們按照今天的生產力終于被認識了的本性來對待這種生產力的時候,社會的生產無政府狀態就讓位于按照社會總體和每個成員的需要對生產進行的社會的有計劃的調節。”[9]從他們論述中可以看出三點:第一,社會經濟活動是有規律的,它與自然規律一樣,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第二,雖然社會經濟規律是客觀存在,但人們可以認識它,自覺地利用它來人類服務;第三,當人們自覺地利用認識了的經濟規律來從事社會經濟活動時,就是計劃經濟形式。雖然他們在這里并沒有使用“計劃經濟”概念,但已包含這一思想,“計劃調節”就是“計劃經濟”的具體表現形式。據此可知,馬克思恩格斯的“計劃經濟”是主觀與客觀相結合的一種經濟形式。
在此基礎上,列寧對“計劃經濟”作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在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發展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經常的、自覺保持的比例性也許確實是計劃性”[10]。這被認為是對“計劃經濟”經典性的表述,很值得我們深思,它表明“計劃經濟”的內涵在本質上就是要經常的、自覺的保持社會各個生產部門發展的比例性。在如何才能做好計劃經濟工作問題上,列寧更是強調對計劃“應該根據實際經驗和更詳細的研究來修正它”,否則“我們就會盲目行動”[11]。他堅決反對用主觀計劃來代替實際工作,并且明確地告誡說:“完整的、無所不包的、真正的計劃=‘的空想’。不要追求這種空想”,如果把國家經濟計劃化了,“這是莫大的危險”[12]。這對我們重新認識和正確理解“計劃經濟”,為計劃經濟正名,具有深刻的指導意義。
摘 要 隨著社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對會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將就會計職業道德內容及作用問題進行探討,并就加強我國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 會計職業道德 內容作用 建議
會計職業道德是在會計職業活動中應遵循的、用來調整會計職業關系的行為準則和規范,是調整會計職業活動利益關系的手段。市場經濟是誠信經濟,會計工作責任重大,會計職業道德問題已成為當前會計領域乃至整個社會經濟領域關注的焦點。然而,近年來,虛假財務信息已成為影響全球經濟發展的一大障礙。我國已頒布的會計職業道德準則存在著體系不完善、條款可執行性差等問題。完善會計職業道德規范體系,加強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已成為社會經濟發展中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
一、會計職業道德的內容
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工作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和準則。會計職業道德應該包括以下內容:1.信守誠信。誠實守信是任何行業最起碼和最基本的執業理念。會計人員更應具備一絲不茍的責任感。把“誠實守信”原則看成自己安身立命的基礎和工作原則。2.敬業愛崗。這就要求會計人員對本職工作的重要性和作用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對工作充滿熱情,即敬業又愛崗,以積極健康的心態做好本職工作。3.廉潔自律。財會人員的工作性質決定了每天都要與金錢打交道,經常要受金錢與權利的誘惑,這就要求財會人員廉潔自律,抵制誘惑,避免走上犯罪的深淵。4.公正客觀。造假賬問題一直是財務工作當中時有發生的現象。財會工作的首要職能就是對各項經濟活動進行客觀公正的記錄與反映,要體現公正性和客觀性,財會人員必須正確行使自己的職權,公正合理的處理各項經濟活動。5.依法辦事。會計人員在財務工作中應做到有法必依及執法必嚴,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的有關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規,依法辦理有關業務,無論是對誰都應一視同仁,不講親疏,真正做到依法辦事、嚴格執法。6.保守機密。財會人員工作性質決定了他們掌握了工作單位的大量財務信息和內部機密資料,這就要求財會人員保守內部機密,不得私自向外界提供或泄露單位的會計信息,這是財會人員職業道德規范的基本要求。
二、會計職業道德的作用
會計職業道德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會計職業道德是對會計法律制度的重要補充。在現實社會中,很多行為是超出法律規定之外,很難用法律規定做出約束的。如愛崗敬業、信守誠信等。這就要求用會計職業道德對財會人員行為加以約束,會計職業道德是對會計法律規范的重要補充。2.會計職業道德是規范會計行為的依據。任何行業行為都要受一定道德法律的約束,但要有章可循,才能合理的進行規范,會計職業道德就是對會計這一職業的良好規范。3.會計職業道德是實現會計工作目標的有效保證。會計工作的目標就是為各種經濟活動和服務對象提供客觀真實的信息。這種工作目標是否能夠實現,除了取決于會計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能夠外,也取決于會計人員能否嚴格遵守職業道德準則,因此,依靠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約束會計從業者的職業行為,是實現會計目標的有效保證。4.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人員提高自身素質的本質要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各行業職業水平的提高,對會計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倡導會計職業道德,加強會計職業道德修養,提高專業技能,有利于促進會計從業者整體素質的不斷提高。
三、加強我國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建議
針對目前虛假財務信息蔓延全球的趨勢,我國會計職業道德準則體系不完善、條款可執行差的問題,以及目前會計行業一些消極腐敗現象的滋生和蔓延,現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加快我國會計職業道德規范體系建設。市場經濟需要法律規則加以約束,但僅依靠規則制度約束是不夠的,近些年來,一些虛假的會計信息已嚴重擾亂了市場經濟秩序,敗壞了社會風氣。單純依靠法律法規不能杜絕一切弊端的發生,針對這些現象只有加強道德誠信教育才能加以糾正。目前我國的會計道德體系建設還不夠完善,制定并完善會計職業道德規范體系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2.加強會計人員道德素質教育。要提高會計人員自身的業務素質,增強責任感,就必須加強會計人員業務素質訓練,提高會計人員執業能力。同時,也要加強會計人員道德誠信教育,近年來,會計信息的失真及會計誠信危機,很多會計人員成了事實上的參與者與執行者。因此對會計人員進行素質教育,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業務水平是提高會計人員道德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
3.加強社會輿論監督,督促建立良好的會計從業環境。面對各種財務經濟問題及假賬頻發的現象,要規范會計職業行為。加強輿論監督也不失為一條有效途徑。因此會計工作應置于社會監督之下,使會計工作在來自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等方方面面的督促之下,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和利益觀,增強從業者的敬業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從而創造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和會計從業環境。
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主要依靠農業、工業和服務業的組成。而在最近幾年中,建筑行業異軍突起,成為了國民經濟中新的經濟增長點。建筑行業如果想完成一個工程項目,需要向社會投入巨大的資金消耗,其中包括了工程項目的投資費用、施工過程中需要的原材料費用、經營中所使用的設備維護費用以及向國家交付的稅金等,一時間,建筑行業已然成為了國民經濟中的支柱性產業。在房地產的開發方面,更是呈現出逐年增長的趨勢,因此,國家開始關注對建設工程經濟的研究。建設工程項目的經濟分析主要是指對工程的經濟效果和投資所獲得的效益進行合理的分析,對這些費用的成本進行研究,為建設工程中獲得最大化的經濟效益提供一個理論上的依據。新時期的要求是建設工程經濟必須要與市場經濟相協調。
二、建設工程經濟與市場經濟發展的關系
1.建設工程經濟能夠迅速拉動市場的需求。建設工程經濟拉動市場的需求主要體現在了通過對國民基礎設施的興建,有助于引導大眾的消費意向,通過拉動市場內需的方式來加強人們對于生活質量的追求。同時,建設這些基礎設施,還可以加強城市化的建設,讓我們所在的城市更加朝著現代化的進程發展。
2.建設工程經濟能夠有效帶動周邊行業的興起。建設工程也屬于服務產業的一種形式,它有著自身獨特的特點,由于它的涉及范圍非常廣,內容也十分復雜,就使得它的發展也和其他的行業有著緊密的聯系。比如建材行業、冶金制造行業、水電行業等,因此建設工程經濟的發展也能帶動周邊行業的興起,如果這些行業的經濟都能按照所期待的迅速發展,那么市場經濟也會因為這些行業的發展而更加活躍。
3.建設工程經濟維護了市場經濟的穩定增長。良性的建設工程經濟發展能夠有效地帶動市場經濟,使整體的社會經濟能夠穩定的、良性的健康發展。尤其是在大規模的金融危機時,穩定的建設工程市場能夠有效的吸引大批量的家庭資金,緩和和抵御了通貨膨脹帶來的危機,使得被貨幣行業和金融行業擾亂的市場經濟得到穩定,從而平衡了市場經濟的動蕩,維護了社會生產市場經濟的平穩運行。
三、建設工程經濟同市場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問題
1.缺乏環保節能的長期性戰略。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環保意識逐漸增強,故對各行各業的生產過程中的環保措施要求也越來越高。建設工程經濟開發建設和生態環境平衡之間有著很高的關聯性,所以,建設工程經濟開發的環保效力直接關系著整個市場經濟的持續發展和壯大。建設工程需要大量的林業資源、土地資源以及相關的能源作為支持,所以低碳建設、環保建設成為了建設工程經濟能否和市場經濟發展保持步調一致的關鍵,但目前我國的建設工程中,低碳建設和環保建設的比例相對較少,導致建設工程經濟無法和市場經濟的發展方向保持步調一致。
2.建設工程的同價值價格不一致造成市場經濟的變化。“商品價格圍繞實際價值上下波動”是市場經濟建設中遵循各種市場規律的重要指導依據。目前,我國的建設工程中,價格逐年持續飆高成為了各地建設的主要發展趨勢,也是民生問題中最為重要、最為普遍的問題之一。根據目前的形勢來看,我國的房價出現了價格過高等問題是由于人們的購買欲望普遍較大,市場上供不應求,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建筑企業的非法占地、炒房團的持續炒作所導致的,這樣的做法違背了市場經濟的原則,如果長此以往這樣發展,將會引發一系列的嚴重后果,比如導致泡沫經濟的產生。
四、建設工程經濟與市場經濟協調發展的策略
1.我國政府要對房地產的市場價格進行合理控制。想要讓建設工程經濟能和目前的市場經濟相適應,我國的政府就要充分發揮其職能,對當前的房地產市場進行宏觀調控。而這種宏觀調控并不是降低房地產商品的價格,而是將房價調整得和市場價值相符合,在具體的調控過程中,應該避免房價出現過高或過低的現象,讓價格和商品的價值始終保持著正常的波動范圍。我國政府需要對房地產市場的價格進行合理的控制,并定期對建設工程經濟進行評估和指導,保證建設工程經濟能和市場協調發展,從而維護了市場的秩序。
2.加強對建設工程經濟的金融監管。為了讓建設工程經濟能和市場經濟協調發展,我國的政府還應該加強對建筑行業市場的金融監管,對整個建設項目,比如建筑工程的開發進程、貸款規模、還貸能力進行有效、科學地監督,推動建筑企業和商業銀行之間的合作,嚴格控制建筑企業的借貸項目,讓借貸業務能夠正常運轉,以此來促使銀行的資產結構優化升級。另外,政府還可以大力發展銀行的改革,有效規避建筑行業高風險借貸所帶來的影響,降低金融風險。3.國家要采取激勵政策,促進建設工程行業的經濟轉型。我們應該清楚認識到一個道理:建設工程經濟應該以市場經濟為基準,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而發展。現如今,國家大力提倡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市場經濟也響應國家號召,以低碳環保作為長期的戰略目標,那么建筑行業也應該以這個目標作為發展的導向。國家可以激勵建筑行業朝著低碳經濟發展,出臺一系列的相關政策,比如對環保型住宅建設進行優惠稅收,以此來吸引更多的建筑行業開始經濟轉型。
五、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