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土木工程學習內容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土木工程;專業教材;出版研究
一、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基本理念和實踐載體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是一種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發展戰略,并符合高等教育一般發展規律而產生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三全”育人的全過程,培養更多的創新創業人才,是我國新時代高等教育的一大歷史使命。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并非是一種急功近利的精英教育,而是全面覆蓋、全員參與、貫穿于高等教育整個過程的一種素質教育,是素質教育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不斷深化發展的時代體現[3-5]。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具有內在的唯物辯證關系。創新是創業的基礎和前提,創業則是創新的行動和結果,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是一個全面、系統的過程[6]。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除了要求學生掌握必備的創新創業理論知識,還要求學生具備較高的實踐動手技能,以期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與創業能力。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要轉化為教育實踐,需要依托有效的課程載體,高校課程體系是實現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關鍵因素,而對應的教材編撰與出版則顯得十分重要和緊迫。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教材編撰旨在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激發學生創新創業動力。此外,創新創業教育教材編撰也要側重有較強創新、創業意愿和潛質的學生,旨在提高其基本知識、技巧、技能。大學專業理論教材要與創新創業教育教材有機融合,通過調整專業課程設置,挖掘和充實各類專業課程的創新創業教育資源。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教材編撰要涵蓋培養學生創新創業實際運用能力的各類實踐活動課程,要以課題項目、競賽活動、校外參觀拓展為引導,將理論教學與現場實踐相結合,有針對性地加強對大學生創新創業過程的同步指導。
二、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教材存在的問題
高校土木工程專業主要培養具有扎實的學科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具有解決工程實際問題能力以及團隊溝通合作能力,具有較強創新創業意識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一名合格的土木工程專業人才應具備以下能力:專業基本技能,包括地質勘查技能、工程設計技能、現場施工技能、工程搶險避險技能等;管理能力,包括施工監測檢測、現場監理、項目管理、成本概預算等;創新創業能力,包括施工技能創新意識、檢測技術創新意識、企業創業精神、現場實踐精神等。此外,還要具備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較強的溝通能力和職業抗壓能力等。實際上,隨著新時代我國土木工程建設的高速發展,施工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能、新問題不斷涌現,對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要求在不斷提高。故此,全國各高校根據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定位和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要求,著眼于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編寫相關創新創業類教育教材書籍,在傳授土木工程專業知識過程中加強對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目前已經取得了一定進展,對提高高等教育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推動畢業生創業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盡管土木工程專業教材在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的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1.專業教材知識陳舊,與工程實踐發展脫節
目前,部分土木工程專業教材編撰內容跟不上工程實踐發展腳步,存在內容陳舊落后,缺乏時代特色,更新進展緩慢,缺乏時效性、針對性和方向性等問題,仍停留在以基礎理論研究為重點的基礎上,忽視了土木工程學科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的要求。實際上,我國土木工程建設日新月異,施工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能、新手段不斷涌現,專業教材的編撰和出版應緊扣實踐發展脈搏,實時體現最新技術水平。故對于實踐性較強的土木工程專業學科,在專業教材的編撰過程中一定要正視基礎理論和實踐發展脫節的問題,積極尋找破題決策,否則大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就不能有效地與實際工作對接,不能較快適應施工新環境,更不能安全有效地完成國家基礎設施建設重任。
2.專業教材偏重理論,與實驗操作技能脫節
目前,土木工程專業學科教材主要包括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流體力學、土力學、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結構與鋼結構、房屋結構、橋梁工程、地下結構、道路勘測設計、路基路面結構、施工技術與管理等,上述教材大部分是講解基礎設計計算和施工理論,而涉及相關實驗實踐操作的教材還較為缺乏。例如,土木工程材料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除了理論知識教材,還應配套實驗操作教材。而實驗操作教材編撰內容一般包括15個實驗,實驗內容涉及土木工程材料性能的一些基本測試,實驗類別涉及驗證性實驗、設計性實驗等。實際上,通過實驗實踐操作教材的學習,可以培養大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技能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架起基礎理論與工程實踐現場的內在聯系,加快培養具有創新創業意識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3.專業教材出版傳統,與數字時展脫節
土木工程專業學科分支較廣,包括房建工程、鐵路工程、道路工程、機場工程、橋梁工程、隧道及地下工程、給排水工程、城市供熱供燃氣工程、港口工程、水利工程等子學科。土木工程專業學科內容繁雜,課內學時有限,專業教材如若僅僅采用傳統紙質出版模式很難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也無法滿足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要求。而且,土木工程專業學科與工程實踐結合緊密,傳統紙質出版模式不能全面反映工程材料的外觀形貌、施工過程進展狀況、施工工藝模擬等。因此,如何把土木工程專業知識內容生動、有效地傳授給學生成為首要解決的問題,而充分利用新時代數字技術,制作以圖片、影片、聲音等多形式表達的多媒體專業教材是一條非常重要的解決途徑,也可以充分體現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要求。
三、基于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的土木工程專業教材編撰
目前,全國各大高校都在大力宣傳加強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必要性、緊迫性、重要性,從而使創新創業成為管理者辦學、教師教學、學生求學的理性認知與自覺行動。作為行動落實的先頭兵,土木工程專業教材編撰和出版需要著重體現創新創業的教育理念。具體來講,土木工程專業教材的編寫應該更加注重與時俱進特點、工程實踐實用性特點、數字時代趣味性特點、跨學科跨行業特點等。教材編寫要滿足學習者的知識需求,并以讓學習者高效掌握施工技術為目的,大力提倡技能創新思維,以適應高素質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為根本宗旨的創新創業理念[7]。
1.專業教材內容要與時俱進,體現創新技能
我國土木工程近40年來發展迅速,施工技術日新月異,施工材料層出不窮,但新的發展變化沒能及時編入教材,致使理論知識和現場實踐相脫節。土木工程專業教材編撰應該與時俱進,體現該專業的創新技能和方法。如近年出現的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已在行業設計院得到較大范圍應用,然而,高校相關專業教材還非常匱乏,致使大學生就業擇業選擇受到限制,學生畢業后還要花費大量時間去實踐熟悉。信息化智能化設計、施工及管理是土木工程專業近年來的發展趨勢,相關專業教材的編撰應該瞄準這一方向開展,從而踐行高校創新創業的教育理念。作為代表的BIM技術就是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結合整個施工工程各種項目信息,構建三維可視的建筑信息模型,從勘查到設計、施工、運維,在工程全生命周期中發揮其相應作用[8]。BIM建筑信息模型本身具有可視化、模擬性、優化性、協調性、可出圖性五大優點。實際上,將BIM三維可視化技術引入土木工程中,可以在可視化施工模擬、設計方案優化、碰撞檢查、多方協同工作等多方面充分發揮其優勢,在保證施工工程質量安全的同時,顯著提高土木工程方案設計變更和現場實施的效率。故作為新技術新技能的代表,BIM等信息智能化技術應該作為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訓練方向編入相關教材中。
2.專業教材出版要多樣化,體現數字時代趣味性
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的普及,大學生上網更加方便,自媒體也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有聲有動圖的專業教材可以通過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發揮作用。然而,目前土木工程專業教材一般采用紙質傳統出版模式,限制了讀者的閱讀體驗,降低了對90后、00后大學生的吸引力。此外,紙質傳統出版模式也無法讓大學生獲得土木工程施工的直觀感受,無法讓大學生深入了解施工相互作用力學機理演化過程,從而弱化了對土木工程相關基礎理論的展現。專業教材的數字化出版,或在紙質專業教材中添加二維碼掃描等形式加入影音和圖片等內容,不僅可以增強閱讀趣味性,加深對專業知識的講解,還大大體現了創新創業的教育理念。實際上,通過數字化智能化形式出版土木工程專業教材,還可以提供以“學生為中心”的個性化服務。傳統教材面向學生整體,很難針對學生個體提供服務。而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為教學內容的表達和學生個性化的自主學習提供了多種手段:二維碼掃描技術、虛擬仿真現實技術、互聯網教學平臺應用,使傳統紙質教材成為可連接各種教學素材的載體。此外,在線課程、慕課、云服務平臺,進一步豐富了紙質出版物的展現方式。故將數字化、智能化出版技術融入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可以有效整合既有教育資源,豐富傳統教學手段,拓展大學生傳統學習手段。同時,數字化、智能化出版技術還可以在一定授權條件下收集、整理、分析相關數據,為大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方案和實踐內容。
關鍵詞:土木工程;中職學生;工程素質;創新能力;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32-0239-01
一、中職土木工程學生工程素質和創新能力培養問題分析
(一)缺乏工程素質與創新能力的教學目標
在實際的中職院校的土木工程教學活動當中,并沒有對工程素質的提高與創新能力的培養進行明確的規定。許多實際的教學活動都是以某一個土木工程相關的學科學中心而展開的,沒有將各個相關學科進行有效的結合與融匯。這就使得許多學生在進行畢業設計之時,沒有對實際的施工條件與建筑結構進行技術化的思想,使經濟與管理質量得不到提高。這是學生工程素質不足與創新能力低下的表現,更是教學目標不明確的后果。
(二)院校擴招政策的影響
近些年來,我國各大高校與各級院校對生源進行擴招,這就使得更多的人進行入到中職院校當中,在教學資源不變的情況下,人均可利用的教學資源量變少。與此同時,土木工程的師資力量被削弱,實踐教學活動量不足,教室內部的教學硬件不足。這都使得工程素質教育活動與創新能力開發活動的基礎不夠穩定。
(三)實踐教學活動難以開展
實踐教學對于學生工程素質的提高與創新能力的激發都有重要作用。但是,一些建筑工程企業為了避免承擔不必要的責任與損失,不愿意將施工現場提供給在校學生進行實踐學習,建筑企業對于成形的建筑人才比較重視。因此,我國的中職院校不能進行充分的工程訓練,學生因此得不到實踐機會,不能將課堂上所學知識應用到實踐當中解決實際問題,這對于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工程素質的提高與創新能力的培養是極為不利的。
二、中職土木工程學生工程素質和創新能力培養對策分析
(一)正確引導,提高學生提升自我主動性
在入學之初進行土木工程概論學習之時,教師就要對其未來的工作環境與行情進行分析,使學生確定好四年內學習的重點。教師要激勵學生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與學習渠道去擴展自己的知識面,提高個人工程素質與創新能力。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信念,終身學習。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強調建筑工程是一項具有復雜性與綜合性的系統工程,一名優秀的工程師要具有極高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具有將知識轉變化實際,將實際轉變為經驗的能力,以此鼓勵學生自我提高。
(二)進行土木專業教學體制的改革
要提高學生的工程素質與創新能力水平,中職院校就要將實踐教學作為土木工程教學的一個重要分支。首先,在進行課程的設置之時,要將實踐教學作為一個獨立的課程,為其安排專業的指導教師與更多的學習,重視實踐能力的考核。其次,要建立起一個真實可靠,內容充足的建筑工程資料管理檔案庫。每一個建筑工程對于中職院校的學生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安全,具有極其豐富的輔導資源。因此,中職院校要加強工程資料庫的建設,使工程現場的真實施工方法與相關設計數據為學生的工程素質提高、創新能力提升而服務。另外,要豐富學生的工程實踐與比賽活動。中職院校要通過教學方法的改革,實現現代化教學。利用計算機與網絡等現代化技術,為學生提供創新能力培養的條件。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不同的建筑工程設計軟件等工具,對教學資源進行開發與利用,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在此基礎上,利用具體的工程課題,開展有效的專業實踐比賽,促使學生不斷完善自我。
(三)加強校企業聯合
中職院校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實踐機會,就要加強與建筑工程企業之間的聯系與合作。使學生可以深入到實際的建設工程現場去進行學習,了解未來的工作環境與工作內容,明確自身的工程素質提高目標,找到創新能力的提高基礎。只有這樣具有開放性的實踐教學活動,才可以促進學生工程能力的深化。
三、小結
綜上所述,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工程素質與創新能力的提高對于學生專業水平與業務水平的提高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土木工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進行分析,希望學校為學生的工程素質與創新能力的提高創造良好的條件,助力于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
盡管諸多學者對教學策略的內涵有不同的認識和理解,但人們將教學策略通常理解為:教學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學條件下,為達到不同的教學結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謀略,具體體現在教與學的交互活動中。筆者認為,教學策略是指在不同的專業背景下,不同的教學對象和教學條件下,為保證教學質量而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的不同方式、手段,以及對教學內容的安排、教學形式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采用等,是在教學過程中的指導思想。
土木工程專業課教學策略類型及其運用
關于教學策略的類型,以往研究者歸納了很多,比如自主式教學策略、替代式教學策略、合作式教學策略、競爭式教學策略、學徒式教學策略、評價策略,等等。這些策略在土木工程課程教學中能不能適用,分別能用在哪些方面,值得研究。根據土木工程專業課程特點,可以歸納如下適用教學策略類型。
(一)自主式教學策略
讓學生自己尋找教學目標,安排學習,并從教學中建構具有個人風格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處于主動處理教學信息的地位。這種策略可以把信息與學生的認知結構聯系起來,使學生主動學習,深入探討,從而提高學習能力,效果較好。但存在的不足也是明顯的,如目標設計不妥,可能導致認知超載或情緒低落,學習效果差。這種策略成功的前提是,學生已具有所學課程的相關知識。對學生的基礎要求較高,適于學習成績較好并自我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在理論性較強的土木工程專業課教學環節中,可采用自主式教學策略,給出較多時間讓學生查閱資料,教師重點解決自學過程中遇到的難點,提高學生自學能力。這種策略在知識性較強的課程中能較好地適用,比如地下空間開發、土木工程概論、工程地質等課程。
(二)替代式教學策略
在傳統教學中常使用這種策略。該策略主要給學生提出教學目標,備課過程中組織和提煉教學內容,安排教學順序,指導學生學習。這種策略比自主式教學策略效率高,能使學生在短期內學習更多內容,但這種策略學生智力投入少,學習深度不如自主式策略好。由于教學安排過于密集,學生在學習中主動思考的時間少,因而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制約了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在教學對象上這種教學策略適用于學習被動、自學能力一般的學生。這種策略在理論性較強的課程中能較好適用,如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等課程。
(三)合作式教學策略
課堂教學中的合作行為,是指學生之間為了達到某一共同目標而彼此配合、相互協助的一種聯合行動,該策略的基本形式是小組學習。小組學習體系的幾個優越性:(1)學生能夠發揮自己的最高水平;(2)能促進學生之間互相幫助、共同提高;(3)能加強學生間的感情溝通,改善關系,建立起良好的友誼。該策略強調學習小組每個成員都能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學習任務和內容由共同學習的伙伴分擔,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比較容易解決。但也存在一些缺點,如組內成員的意見不一致、分歧爭論,造成內耗,浪費時間和精力;小組進行討論時,一些不愿承擔責任的組員推卸責任,或是在活動中不積極配合,影響學習積極性,降低效率,傷害感情。在土木工程專業課畢業設計(論文)、課程設計的教學環節,大學物理實驗、工程力學實驗中,可采用小組學習策略,給學生充分討論交流的空間,共同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提高團隊合作精神。通過這種教學策略,后勤工程學院積極支持土木工程專業的本科生參加各種類型的國家級科技文化競賽活動,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先后獲得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建筑設計競賽優秀獎、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二等獎等。通過開展這些活動,促進教與學之間的良性循環,既有利于學生提高團隊意識,也提升了學校的辦學水平。
(四)學徒制策略
學徒制培養了無以數計的能工巧匠,創造了燦爛的人類文明,對技術的發展、傳遞以及社會的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由于這種教學策略偏重實際操作技術,忽視基礎理論知識,不利于大批量人才培養,因而“認知學徒制”應運而生。學習應該具有一定目標,學生可以在其中主動提出、分析、解決問題,并在必要時獲得支撐。認知學徒制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通過對教師活動的觀察、模仿主動學習,適用于土木工程中實踐性強的課程。這種策略與實踐教學息息相關,關于實踐教學的研究,在文獻[4]中有所研究。后勤工程學院開展了“學分制導師”制度,通過對教師個人的考評,確認導師資格,學生通過校園網了解導師基本情況,教師在全體學生面前自我介紹,學生自主選擇教師作為本科四年的導師。導師與學生保持聯系,教師在思想上對學生進行指導,在一些實踐活動中,教師帶學生參加學習,學生也能以教師為榜樣,學習其閃光點,教師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對引導學生價值觀和人生觀也起到了積極作用。在實踐性較強的土木工程專業課教學環節中,可采用這種教學策略,其他課程實踐性較強的環節可結合模型或實際工程,在工地上集中講解。這種策略在實踐性強的課程中尤其重要,如測量實習、施工實習、認識實習等課程。
(五)評價策略
人們總是存在一種被他人認可的期望。教師對學生的肯定和積極評價是學生前進的動力,使他們葆有學習熱情。評價策略是一種適用性最為廣泛的教學策略。當一個人不僅認識世界,而且在認識自我的時候,就能形成興趣。沒有自我肯定的體驗,就不可能有對知識的真正興趣(蘇霍姆林斯基)。很多大學生的熱情不高,甚至毫無熱情,厭煩讀書。原因是多方面的,他們感覺不到苦中有樂,未體驗到先苦后甜的感覺。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及時肯定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興趣愛好,對學生的學習活動不注意,不懂得正確的評價。教師恰到好處的評價,能使學生受到啟發和鼓舞,精神上得到滿足,從而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進取心。這無論是從心理學的情感認識過程和情感需要分析,還是從教育學的教育目的和審美教育檢驗,及時評價最直接地對學生起到催化教育的作用。
土木工程專業課教學策略的側重點
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哪一個教學策略是可以通用的。每一個教學策略的采用都要考慮實際問題、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教師只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使自己成為教學實踐的研究者,才能找出適合于所任學科、所教學生及自己個性風格的教學策略[5]。針對土木工程專業課程的特點,教學策略應該強調以下特點。
(1)土木工程教學中往往以培養土木工程師為目的。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考慮實際課程的設置目的,土木工程涵義廣泛,有的培養施工為主的工程師,有的培養設計為主的工程師,有的培養工程管理人員,有的培養土木工程研究人員。在選擇教學策略時應充分考慮上述不同,在教學過程中分別對待,并制定相關的教學策略。
(2)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統觀教學全過程,綜合考慮在教學過程中涉及的各個方面,教學策略的制定應體現較為完整的結構功能。土木工程基礎課程(包括結構力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等)的教學策略應考慮后續專業基礎課的內容,而專業基礎課(包括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鋼結構設計原理等)的教學策略又應注意后續專業課的需要,重點在教學內容、教學重點上取舍和安排。后續專業課程可能利用到哪些知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什么困難,都應該想到,并在教學策略中得以體現。專業課的教學策略應注重學員的能力培養,培養學生如何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在實際工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讓學生了解在遇到實際問題時采用哪些方法和手段、如何思考實際問題等。工程案例學習可以很好地體現這一方面。
(3)制定好的教學策略應該在操作層面上具有靈活性。土木工程類的課程一般都與實際工作比較接近。在實際工程中遇到的情況往往是千變萬化的,不能只注重一個層面或一個方面的講解,應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并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工程。注重教學過程的理論講解,達到講一個案例掌握一類工程的目的。如何體現教學策略的靈活性是土木工程類學科教學策略的關鍵。
(4)由于學生層次不同,在教學過程中可能會發現原本認為比較容易理解的內容,學生掌握起來很難。這個時候就需要強調教學策略的調控性。在教學過程中原本制定好的教學策略應考慮在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偏差。教和學是一個互動的過程,教師在采用已經制定好的教學策略時,并不一定完全適合所有學生。土木工程類的課程充分體現了這一點。經驗性的公式在專業課中較多,有些可能找不到理論依據,不易理解。在采用合適的教學策略時,應注重策略調控性,原本制定好的替代式教學可能沒有自主式更有效,而有些可能采用學徒式又更合適。
(5)土木工程專業課程教學策略處于教學策略制定的課程級、指導科目級、單元級和要案級。制定好土木工程專業課程教學策略對后續的低層次教學策略尤為重要。土木工程的培養目標決定了該課程教學策略的制定:培養以設計為主的工程師應注重設計過程中的相關建筑規范教學內容,培養以施工技術和管理為主的工程師則應注重先進施工技術和先進管理理念。在教學策略層面上應充分體現。同時在教學手段和方法上不同的教學目的也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比如,培養以設計為主的工程師可以采用理論推演和具體化的教學手段,而培養以施工為主的工程師則多以實踐經驗的概括和總結方式進行教學。
教學策略評價
教學策略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提高教學效率和提高教學質量,保證以較少的教學時間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如何制訂或選擇教學策略,需要考慮教學過程的效率,力爭節省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成功的教學策略低耗高效,保證學生學得輕松,教師教得自如。教學策略評價主要包含三方面內容:效果、效率和效益。效果主要指對教學活動結果與預期教學目標的吻合程度的評價,主要通過考察學生的學習效果衡量,可在考試成績中得到體現,這一點土木工程類課程與其他課程具有相同的特點;而教學效率則主要為教學產出(效果)和教學投入之比,或有效教學時間與實際教學時間之比;教學效益主要指教學活動的收益和教學活動價值的實現。上述三點和教師是否采取否有效的教學策略有直接關系。土木工程的教學策略評價,可以從上述三方面體現,但由于土木工程專業的特殊性和專業性,在對采用的教學策略進行評價時,考試成績和其他方法不能完全體現和準確評價。比如,注重設計知識的掌握可能需要以實際工程的設計水平和設計圖紙的完整性和內容的科學性來體現,而注重施工知識的可能需要給一個實際工程案例,考核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兩者的差別較大。在實際的教學策略評價中應考慮到土木工程課程的特殊性和專業方向性。
土木工程制圖是現代土木工程專業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之一,它對于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的制圖能力培養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本文從對于土木工程學生的制圖強化訓練教學的改革進行分析探究。
【關鍵詞】
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改革
土木工程制圖的訓練和教學是現代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學習有關于土木工程專業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基礎和前提條件,對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的專業知識學習質量和水平有著非常關鍵的影響。因此,現代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土木工程制圖的訓練和教學,并且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強化對于學生的土木工程制圖的訓練,改革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的教學方式,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土木工程制圖的制圖能力和質量。
1.優化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改革的訓練方法
對于現代土木工程專業教師而言,要想強化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土木工程制圖訓練效果,提高學生的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促進現代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的改革,首先,現代土木工程專業教師應當優化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改革的訓練方法。正確的、高效的土木工程制圖的訓練方法可以幫助現代土木工程專業教師提高自身的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的質量和效率。現代土木工程專業教師可以通過以下2個方法來達到優化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改革的訓練方法的目的:第一,采用新型高效的網絡信息技術輔助現代土木工程制圖的強化訓練教學。新型高效的網絡信息技術能夠為傳統的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注入新鮮元素,有效地提高學生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從而達到優化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改革的訓練方法的目的。比如說現代土木工程專業教師可以將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的內容與現代網絡信息技術進行有機的融合,從而有效地吸引學生學習土木工程制圖的興趣和熱情,讓學生更好的加深對于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內容的記憶。第二,完善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的教學內容來優化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改革的訓練方法。現代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的教學內容對于現代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的效率和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現代土木工程專業教師一定要認識到這一點,并且積極完善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的教學內容,比如說土木工程專業教師在教學和訓練學生《鄉村公路的土木處理》這一知識點中的土木工程制圖訓練時多應用一些實際案例來完善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的教學內容,從而達到有效地提高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的土木工程制圖能力和水平。
2.提高土木專業學生土木工程制圖的自主學習能力
土木工程專業教師要想提高學生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就必須提高土木專業學生土木工程制圖的自主學習能力。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的主體是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提高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土木工程制圖的能力和質量是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改革的根本目的,因此,要想提高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的效果和質量,不光需要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師這一方面的積極作用,還需要提高土木專業學生的土木工程制圖的自主學習能力。要想提高土木專業學生土木工程制圖的自主學習能力,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非常重要。被動的學習習慣很容易造成土木工程專業德爾學生過于依賴土木工程制圖教師的幫助與指引,而忽視了自身主動學習的重要性。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可以通過平時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課堂上主動向教師提出問題、記筆記時自主思考問題、課下自主多看一些課外的關于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的優秀書籍等方法來提高自身的土木工程制圖的自主學習能力,另一方面,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合作學習的習慣也非常重要。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只有通過集思廣益,結合群體的力量才能幫助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不斷提高自身的土木工程制圖的能力和學習水平。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必須認識到這一點,積極發揮自身的智慧,在通過自主學習的同時,還要懂得結合其他學生的力量來合作學習探究,養成合作學習的好習慣,這樣才能更好的提高自身的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學習的質量和效率。
3.完善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改革的考核方式
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土木工程制圖的最終考核和評價是學生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的最后也是最為關鍵的部分之一,它對土木專業學生的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學習的最終成果的肯定有著決定性的作用。首先,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師應當完善土木工程專業學生關于土木工程制圖訓練教學的考核內容。土木工程制圖是一項實踐性非常高的能力學習內容,因此,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師不應該僅僅依靠最終的書面考核成績來給土木工程專業學生進行最終的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改革的考核和評價,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師應當在此基礎之上再加上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手工制圖作業、平時成績等內容來完善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改革的考核內容,使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改革的考核方式變得更加合理化。然后,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師可以通過豐富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改革的考核方式,促進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改革的考核方式的多元化的手段來完善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改革的考核方式。綜上所述,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師可以通過優化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改革的訓練方法,提高土木專業學生土木工程制圖的自主學習能力,完善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改革的考核方式來促進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改革,提高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的教學效果和質量。
參考文獻:
[1]李娜,商慶清,姚鑫.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改革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5,(22):23-24.
[2]謝堅,馬彩祝.立足土建專業,尋求改革創新--新編《土木工程制圖》特點分析[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版),2014,(9):10-11.
【關鍵詞】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改革
【作者簡介】羅少云,男,1981年1月1日出生,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研究生,目前為講師,準備申報副教授,從事土木工程方面教學,主研方向:土木工程方面;張麗敏,1981年6月18日出生,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
土木工程制圖的訓練和教學是現代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學習有關于土木工程專業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基礎和前提條件,對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的專業知識學習質量和水平有著非常關鍵的影響。因此,現代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土木工程制圖的訓練和教學,并且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強化對于學生的土木工程制圖的訓練,改革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的教學方式,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土木工程制圖的制圖能力和質量。
1.優化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改革的訓練方法
對于現代土木工程專業教師而言,要想強化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土木工程制圖訓練效果,提高學生的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促進現代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的改革,首先,現代土木工程專業教師應當優化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改革的訓練方法。正確的、高效的土木工程制圖的訓練方法可以幫助現代土木工程專業教師提高自身的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的質量和效率。現代土木工程專業教師可以通過以下2個方法來達到優化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改革的訓練方法的目的:第一,采用新型高效的網絡信息技術輔助現代土木工程制圖的強化訓練教學。新型高效的網絡信息技術能夠為傳統的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注入新鮮元素,有效地提高學生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從而達到優化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改革的訓練方法的目的。比如說現代土木工程專業教師可以將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的內容與現代網絡信息技術進行有機的融合,從而有效地吸引學生學習土木工程制圖的興趣和熱情,讓學生更好的加深對于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內容的記憶。第二,完善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的教學內容來優化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改革的訓練方法。現代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的教學內容對于現代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的效率和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現代土木工程專業教師一定要認識到這一點,并且積極完善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的教學內容,比如說土木工程專業教師在教學和訓練學生《鄉村公路的土木處理》這一知識點中的土木工程制圖訓練時多應用一些實際案例來完善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的教學內容,從而達到有效地提高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的土木工程制圖能力和水平。
2.提高土木專業學生土木工程制圖的自主學習能力
土木工程專業教師要想提高學生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就必須提高土木專業學生土木工程制圖的自主學習能力。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的主體是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提高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土木工程制圖的能力和質量是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改革的根本目的,因此,要想提高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的效果和質量,不光需要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師這一方面的積極作用,還需要提高土木專業學生的土木工程制圖的自主學習能力。要想提高土木專業學生土木工程制圖的自主學習能力,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非常重要。被動的學習習慣很容易造成土木工程專業德爾學生過于依賴土木工程制圖教師的幫助與指引,而忽視了自身主動學習的重要性。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可以通過平時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課堂上主動向教師提出問題、記筆記時自主思考問題、課下自主多看一些課外的關于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的優秀書籍等方法來提高自身的土木工程制圖的自主學習能力,另一方面,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合作學習的習慣也非常重要。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只有通過集思廣益,結合群體的力量才能幫助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不斷提高自身的土木工程制圖的能力和學習水平。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必須認識到這一點,積極發揮自身的智慧,在通過自主學習的同時,還要懂得結合其他學生的力量來合作學習探究,養成合作學習的好習慣,這樣才能更好的提高自身的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學習的質量和效率。
3.完善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改革的考核方式
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土木工程制圖的最終考核和評價是學生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的最后也是最為關鍵的部分之一,它對土木專業學生的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學習的最終成果的肯定有著決定性的作用。首先,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師應當完善土木工程專業學生關于土木工程制圖訓練教學的考核內容。土木工程制圖是一項實踐性非常高的能力學習內容,因此,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師不應該僅僅依靠最終的書面考核成績來給土木工程專業學生進行最終的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改革的考核和評價,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師應當在此基礎之上再加上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手工制圖作業、平時成績等內容來完善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改革的考核內容,使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改革的考核方式變得更加合理化。然后,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師可以通過豐富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改革的考核方式,促進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改革的考核方式的多元化的手段來完善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改革的考核方式。綜上所述,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師可以通過優化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改革的訓練方法,提高土木專業學生土木工程制圖的自主學習能力,完善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改革的考核方式來促進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改革,提高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的教學效果和質量。
參考文獻:
[1]李娜,商慶清,姚鑫.土木工程制圖強化訓練教學改革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5,(22):23-24.
[2]謝堅,馬彩祝.立足土建專業,尋求改革創新--新編《土木工程制圖》特點分析[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版),2014,(9):10-11.
關鍵詞:土木工程專業評估標準;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評估指標;大土木;人才培養方案
1995年開始的住建部專業教育評估經過20年的不斷探索與完善,在自愿申請,評估嚴格的情況下,截止到2014年7月有78所高校通過了土木工程專業評估,覆蓋27個省、市、自治區的17所“985”高校、14所“211”高校、46所地方高校和1所軍隊院校。與傳統的“985”、“211”高校參與專業認證不同的是應用型本科學院參與土木工程專業評估必須在專業指導委員會所指定的專業培養指標的最低要求控制下,體現一般性的指導意見。如何貫徹土木工程專業評估標準體系中的7個一級指標、25個二級指標、67個觀測點,都亟待進行系統性創新。黑龍江工程學院作為教育部首批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61所高校之一,土木工程專業具有60年辦學經歷,為黑龍江省“十一五”“十二五”重點建設專業。為順利通過教育部卓越計劃驗收和通過住建部專業認證申請,黑龍江工程學院積極開展工程教育專業建設,特別是以專業認證為契機,緊緊抓住如何構建專業認證背景下應用型本科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這個關鍵問題開展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工作。結合黑龍江工程學院的工科背景,秉承土木工程專業歷史積淀,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逐步形成了黑龍江工程學院土木工程人才培養特色,即利用“大土木”的專業教育平臺,以滿足專業認證標準的土木工程應用型人才現實需求為目標導向,形成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實踐能力強,具有一定的國際視野、創新意識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按此專業建設理念培養的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生,由于更加注重注冊工程師的基本訓練,更加注重實踐動手能力的強化,更加注重大學生創新意識的訓練,更加注重吃苦耐勞的專業素質的教育,取得了“學生受益、家長滿意、社會認同”的人才培養效果,畢業生具有“上手快、能力強、能吃苦、留得住”的特點,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
一、成果解決的主要教學問題
從“大土木”現實需求出發,參照專業認證標準,在土木工程應用型人才知識、能力、素質體系界定和培養目標定位的基礎上,著力解決了以下問題:(1)以需求為導向,在交通、建筑行業企業認知的基礎上,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和畢業生從業范圍;(2)根據應用型本科類型學校社會需求的不同,將土木工程專業人才知識、能力和素質要求進行了區別;(3)根據畢業生培養規格和畢業要求,優化了課程體系;(4)以實際工程項目為載體,突出實踐教學改革力度;(5)改革課程教學內容和方式,實現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的零距離對接;(6)打通第一、二、三課堂,全面實現評估體系中對創新意識的要求。
二、成果解決教學問題的方法
(一)以研透土木工程專業評估標準以及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文件為導向,借鑒國內外經驗,結合我校實際,構建滿足專業認證最低標準要求的人才培養方案。通過分析專業評估標準和中國注冊工程師的執業要求,確定了土木工程專業定位、培養目標和知識、能力和素質要求,確定了培養目標與課程要求的關聯矩陣、實現路徑,包括必備的教學資源和教學管理以及質量評價等評估標準中指標體系觀察點的要求。借鑒目前已申請評估通過的78所高校的成功經驗,在遵循《專業規范》的框架下,構建了2010版、2013版滿足持續改進評估指標要求的具有應用型特色的人才培養方案。
(二)以構建滿足行業企業執業要求課程體系為導向,促使專業教育適應行業企業需求,提升學生培養質量。課程體系滿足了專業辦學定位、培養目標、畢業生就業去向、工作崗位、未來發展等的要求,引導專業“大土木”寬口徑培養,拓寬了畢業生就業面,適應了注冊工程師執業需求,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得到教育界和工程界專家的認可,搭建了工程界與專業教育的平臺,推進了專業教育校企深度的合作,保障了專業教育改革與專業的發展,使學生培養符合行業企業執業要求。
(三)以保障培養應用型高素質人才畢業要求為導向,進行“新課程、新教材、新方法、新平臺”的教學要素集成創新,升華精品課程,創新改進培養模式。開設《公路養護技術》等本專業領域新課程,完善課程體系,反映辦學特色;編寫《土木工程施工》等系列新教材,實現原創案例百分之百,以助于案例教學;在《土木工程導論》等11門課程開展教學方式方法改革,改變以“教”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轉變為“以生為本”的“學”為主的翻轉式教學模式,升華精品課程教學效果;建立“工程導論—工程設計—工程施工—工程管理”為遞進式的畢業設計綜合素質培養的教學平臺,培養應用型高素質專門人才。
三、成果的創新點
在總體辦學思想的指導下,土木工程專業經過幾次教學計劃的修訂,結合專業認證標準要求,形成了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培養方案與課程體系。具有以下特點:
(一)一個寬專相兼的個性化課程體系
充分考慮“寬口徑”的指導思想和我國目前企業缺乏專門化工程技術教育的現狀,在課程設置上,將“寬口徑”的大前提與專門化課程相結合,在課程類別涵蓋了工科通識教育課程、土木工程專業知識課程、土木工程專業方向模塊課程三大類,依托個性化的課程選修制度組合成完整的課程體系,以實現個性化的培養目標,較好的體現了“將成才的選擇權交給學生”的辦學理念。
(二)兩個扎實的基礎課程平臺
構建工科通識教育課程和土木工程專業知識課程兩個平臺。工科通識教育課程平臺由學校統一管理,選擇了人文、自然科學知識,設置了數學、物理學等課程;專業知識平臺以力學和土木工程學為主體,力學包括了三大力學、水力學、土力學等,土木工程學以結構、施工、經濟類課程為主體,要求專業知識平臺課程的教學內容面向土木工程專業各個領域,承接工科通識基礎課程的知識體系,為后續課程打下扎實的基礎。
(三)三個特色鮮明的專業方向模塊課程群
2007年起,土木工程專業招收道路與橋梁工程、建筑工程、巖土與地下工程3個專業方向的本科生。每個課程群課程的設置主要考慮了本領域專業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和個性化需求,以保證該領域專業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同時設置了適量的選修課程,滿足學生深入學習和擴大知識面的需要。2010版教學計劃又進行了改進,專業方向模塊課程要求每位學生在主選方向以外,必須選修其他1~2個方向的2~3門專業方向核心課程,保證寬口徑培養。并增加了學生實訓和實習的比例,以培養懂管理、懂技術、懂經濟、懂法規,綜合素質較高的、面向工程第一線的應用型土木工程師。
(四)四個內外結合的教學模式
在確立了基本課程體系的前提下,為提高各門課程的教學效果,增強課程與工程實踐的結合,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課程性質確立了“四個內外結合”,即學校內外、專業內外、課堂內外、學期內外結合的教學模式。校內外結合主要體現在一些實踐性強的課程,設置了必要的實習環節,將國家職業資格或技能證書要求納入專業課教學內容中;專業內外結合是為了拓展土木工程學生的知識面,將本專業的知識與整個社會科學、技術體系相聯系,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協調能力,如跨專業組合結構設計競賽小組,與建筑學專業同學共同進行畢業設計等。課內外結合的教學方式覆蓋的課程面最廣,將課堂教學與實驗教學、自主實驗、各種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等相結合;學期內外結合充分利用假期,開展各類課程的實踐性環節和社會實踐活動。“四個內外結合”的教學模式大大拓展了教學的空間與時間,同時在教學計劃中設置了相應的學分,教師及時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充分開發學生自主創新能力,使“培養應用性、卓越工程師”的辦學思想落到實處。
四、成果的推廣應用效果
經過一個培養方案4年循環的教學改革和探索,我校土木工程專業工程教育改革的已經取得了令人欣喜的一系列成果。
(一)土木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按《高等學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導性專業規范》的最低標準設置,與人才培養目標高度吻合。考慮學校的辦學歷史、專業方向設置、師資的結構和水平、學生的基礎等實際情況完善了課程體系并以此制定教學計劃。
(二)課程體系的設計將課堂教學的組織、實踐環節的構成和創新訓練的構思等第一、第二、第三課堂所有教育環節整合到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開放的、有特色的人才培養方案。
(三)通過優化的課程體系設置,形成了鮮明特色的核心課程群,以“點”帶“面”,進行了系列教材建設,編寫了《土木工程施工》等土木工程規劃教材,在3屆道橋卓越班教學中使用,各方面反映良好。
(四)根據以項目為牽引的課程體系架構的安排,將教學目標體現在“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實踐能力強”的特點上,在省級精品課程《橋梁工程》、校級精品課程《土木工程導論》等11門課程中積極推進“案例教學”“項目教學”“問題教學”,全面提高了教學質量,校內外評價良好。
(五)改革的成效是通過將新的課程體系與2014年最新的工程教育認證通用標準和專業標準的培養目標、畢業要求進行對比得出自評結論,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和國際性。
(六)2010年以來,按此培養方案培養的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累計獲得全國徐芝倫力學優秀學生獎1項;全國結構設計競賽優秀獎1項;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5項、二等獎18項;全國英語競賽一等獎3項、二等獎8項;全國“TRIZ”杯大學生創新方法大賽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東三省數學建模聯賽一等獎7項、二等獎15項;東北四省結構設計競賽賽區三等獎1項;黑龍江省結構設計競賽一等獎11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10項;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9項,黑龍江省級創新創業訓練項目18項等等。良好的工程素質和綜合實踐能力為本科生積極參加重大科技和工程實踐活動提供了堅實的平臺,為東北寒冷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構建中國特色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教育部評估中心[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8).
[2]住房城鄉建設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專業評估委員會.全國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評估文件[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4.(9).
關鍵詞:土木工程;生產實習;虛擬實踐平臺
中圖分類號:G64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19-0196-04
生產實習是工科類本科教學的重要實踐環節,也是大學生的基本權利[1],對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基于經濟效益等多方面的考慮,多數行業的企業越來越不愿意為學校提供生產實習機會。以土木工程為例,絕大多數企業不允許毫無實踐經驗的學生真正從事生產性的工作,生產實習的安排越來越困難,教學效果也大幅下滑。如何從社會現實出發,通過教學手段和模式的改革,使土木工程等類似工科專業的生產實習擺脫目前的困境,值得高校教育工作者研究和探索。
一、土木工程專業生產實習的現狀
1.土木工程專業生產實習的困境分析。按照新版土木工程指導性專業規范[2],土木工程各專業方向應安排4周生產實習和2周畢業實習。受到工程現場條件和實習經費等因素的限制,目前要全面落實這一要求具有相當大的難度,按班級進行集體生產實習則幾乎不可能[3]。無法集中安排進行生產實習的原因,其主要原因包括:
①工程現場接待能力很低。隧道工程施工現場一般地處偏遠、交通不便,而且作業面狹窄,因而其接受實習學生的能力十分有限。
②實習單位接待意愿很低。由于隧道施工專業性強、風險很高、容錯能力極低,處于干擾施工及安全風險等方面的顧慮,施工單位大多不愿意接待學生實習。
③人均實習經費很低。目前本科生生產實習生均費用普遍很低,一般只有幾百元,少數高校甚至完全沒有。而土木工程,尤其是隧道工程,實習工點普遍在野外,上述費用完全無法滿足。
2.隧道工程專業生產實習的實際做法及分析。如果集中安排100名學生進入同一隧道工點進行實習,實習單位通常只能安排一至二次現場觀摩,效果類似于認識實習。為了達到生產實習的應有效果,筆者所在教研室采取的辦法是:將100名學生劃分10組,每組約10名學生,安排1名指導教師;具體實習單位和工點由指導教師聯系和負責;實際實習時根據工點的接收能力,每批次3-5名學生,分2-3批進行駐點實習。通過這樣安排,可以保證每名學生在工程現場實習2-3周,基本可以達到培養方案的要求,但仍存在以下不足:
①內容單一、隨機性大。學生實習工點由指導老師負責聯絡,每名學生通常只能在一個工點進行實習。實習的內容比較單一,通常只能是公路隧道、鐵路隧道或者地鐵隧道當中的一種,對其它類型的隧道則沒有涉及。同時,隧道工點的聯系與指導老師直接相關,受各方面因素限制,同一年級的不同學生、不同年級的不同學生,其實習工點和內容都是隨機的,很不穩定。
②實習經費緊張。按照上述安排,每名學生仍需要在工程現場食宿2-3周,加上往返交通費,通常都會超過實習經費限額。超支部分目前主要由指導教師通過配套科研或技術服務項目進行消化,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二、隧道工程專業生產實習的虛實結合模式
面對土木工程專業生產實習及其它實踐環節存在的問題和困難,采取計算機及其他信息技術進行虛擬實習(實踐)是較好的解決辦法,目前也有一些嘗試和探索,其中不乏成功的案例[4-7]。但是,生產實習畢竟是完全圍繞實踐工作,與認識實習、室內實驗和課程設計等有著本質區別,如何既能保證學習內容的完整性,又不是現場工作的體驗性,需要審慎權衡。為此筆者對隧道工程專業生產實習進行了虛實結合模式的探索。
1.生產實習的虛實結合模式。所謂生產實習的虛實結合模式,即考慮現場工點和實習經費限制,將原來要求在現場完成的生產實習,分成在虛擬平臺和實際現場兩方面進行。虛擬平臺實習,主要以視頻影像為素材,范圍可以涵蓋不同類型隧道工程的各種工序,內容全面但感性體驗稍差。實際現場實習,主要以現場較短時間的生產體驗為主,內容單一但感性體驗很強。通過虛實結合,較好地解決了內容、工點和經費的矛盾
2.虛實結合生產實習的實施流程。虛實結合模式將生產實習劃分為兩個階段,兩個階段均采取分組開展的形式。第一階段圍繞學習任務劃分學習小組,一般以學號或行政班級劃分,組內成員相互熟悉并能良好協作交流;第二階段圍繞實習工點和指導教師、由不同學習小組派出代表形成工作小組,每個工作小組的學習內容不同。具體實施流程如圖所示。
第一階段為虛擬實習階段。學生該階段在校內實踐訓練中心利用虛擬實習平臺進行實習。虛擬實習階段為期三周,內容涵蓋全部隧道類型、施工方法和工序。虛擬實習分為預習階段和正式實習階段。預習階段為期一周,主要掌握實習的目的、內容、要求和實習重難點,了解實習紀律和安全生產要求,為正式實習及工點實習提供綱領性指導及安全紀律保證。預習階段結束后通過考核方可進入正式實習階段。正式實習階段為期二周,主要是通過視頻影像,輔以動畫及配音講解,熟悉全部隧道類型、施工方法和工序等。
第二階段為實際工點實習階段。學生該階段按照工作分組,由指導教師組織在實際工點進行實習,并進行相應工點視頻影像采集。指導教師在同步進行口頭講解和點評,學生采集視頻影像后進行講解和點評資料的整理。工點實習結束后,學生返回原來學習小組,組織針對實際工點實習成果的交流,教師跟蹤點評和考核,并整理視頻影像資料加入數據庫。
3.虛實結合生產實習的成績考評。根據虛實結合生產實習的特點,學生成績考核由以下幾部分構成:
①預習部分,占10%,由虛擬平臺隨機生成一組客觀題,學生答題并提交后由虛擬平臺自動評分。
②虛擬實習部分,占40%,由虛擬平臺隨機生成一組視頻影像資料,學生就資料進行評析,其內容涉及各工序的方法工藝、機械設備、人員構成、材料及工效,由指導教師進行評分。
③實際工點實習部分,占50%。該部分又由三部分構成:工作表現(精神面貌、組織紀律、鉆研精神等)占10%,實習報告占20%,影像采集與評析占20%,由指導教師進行評分。
以上三部分成績全部進入虛擬平臺后,自動匯總形成綜合評分,為學生生產實習的最后成績。
三、隧道工程專業生產實習的虛擬平臺建設
筆者依托住建部和高等學校土木工程本科專業指導委員會課題“區域內高校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一體化改革與實踐”項目開發的虛擬實踐平臺,對隧道工程專業生產實習虛擬平臺建設進行了二次開發。
1.虛擬生產實習平臺的模塊構成。虛擬平臺由三個功能模塊和兩個數據庫構成,如圖2所示,平臺主界面如圖3所示。
三個功能模塊分別為預習模塊、虛擬實習模塊和現場實習模塊。每個功能模塊都具有學生與平臺的交互功能,考試功能和考核功能。其中現場實習模塊的考試和考核簡化為教師輸入現場表現、實習報告和影像采集評析的考核成績。
兩個數據庫分別為實習資料庫和學生成績庫。
學生開展虛實結合生產實習的流程如圖中箭頭所示,即:預習預習考核虛擬實習虛擬實習考核現場實習現場實習考核。
2.各模塊的具體構成。
①預習模塊。包括以下幾部分:
實習任務書,包含實習的目的、任務、流程、成果;
安全及紀律,包括現場安全要點和現場實習紀律。
隨機組卷考試,內容涵蓋任務書和安全紀律等內容,體現為判斷題、單選、多選題。
虛擬評閱,具備自動評分功能。
②虛擬實習模塊。包括以下幾部分:
隧道類型及工法選擇,供學生實習時選擇相應內容,便于生成工序視頻影像等素材。
虛擬生產情景,包括基本信息(顯示隧道類型、施工工法、設計參數等信息)、影像播放、動畫顯示、作業要點信息、同步講解音頻。
隨機組卷考試,自動抽取考核工序的視頻影像及動畫資料,內容涵蓋所有實習工序,學生對其進行點評。
教師評閱,對學生的評析進行考核評價,給定成績。
③現場實習模塊。包含以下幾部分:
成果提交,供學生提交實習報告、現場工點影像及評析內容;
教師評閱,對學生提交的實習報告和影像及評析內容進行考核評價,給定成績。
④實習資料庫。資料庫是虛擬實習的素材所在,資料來源有兩種:一種是教師采集和加工的影像視頻及評析,一種是學生實習采集并經過教師審核修訂后或重新加工的影像視頻。
⑤學生成績庫。用于自動生成學生的最終成績,并提供成績打印等管理功能。
3.實習資料庫。實習資料庫存儲的是經過教師審核的素材,形式包括視頻、照片和動畫。一份完整的素材除包含視頻、照片或動畫本身,還包含以下信息:
①素材基本信息,即素材采集時間、地點,所屬的隧道類型,具體施工工序名稱。
②素材學習要點,包括素材中體現的工序目標、機理、要求、方法、人員、機械、材料和作業工效。
③安全管理要點,素材所涉及工序中容易出現或已經出現的安全問題(包括隱患);
④質量控制要點,素材所涉及工序中容易出現或已經出現的質量問題。
教師可以從每屆學生實習過程中采集的視頻影像資料中刷選具有代表性的、或者采集質量較高的逐年豐富實習資料庫。
四、初步應用實例
結合住建部和高等學校土木工程本科專業指導委員會課題“區域內高校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一體化改革與實踐”教改課題,筆者在2012年指導隧道工程生產實習(共9名學生)過程中結合虛實結合模式進行了探索性試驗。限于虛擬平臺開發和素材入庫進度,部分工作仍以人工實施。
預習階段,按照虛擬平臺的要求提供預習資料,學生學習1周(教師指導答疑)后教師出題考核,教師人工評卷;虛擬實習階段,限于素材數量,以某隧道施工教學片為素材,按工序進行實習,教師制定一段視頻進行考核;現場實習階段,以安徽某公路隧道為實習工點,分3組進行開展實習,每組3人,實習2個星期,共采集施工視頻123段,照片446張。
通過上述實習,學生和教師反映學習效果良好,優良率達100%。特別是在實習階段采集視頻影像并進行評析,對督促學生認真實習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結語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類似土木工程等專業的生產實習面臨極大的挑戰,通過虛實結合,以虛擬平臺為基礎,一方面利用虛擬技術拓寬實習視野,另一方面不舍棄現場實習帶來的感性認識,不僅能夠解決其面臨的問題,實際還能進一步改善實習效果。
致謝:本文成果是中南大學、長沙理工大學、湖南大學三校聯合申報的住建部和高等學校土木工程本科專業指導委員會課題“區域內高校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一體化改革與實踐”相關成果的一部分,研究及成文過程得到了課題組的資助及支持,中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隧道工程系(教研室)對本文也有貢獻,在此一并致謝。
參考文獻:
[1]黃芳.論大學生的實習權[J].高教探索,2011,(3):38-42.
[2]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高等學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導性專業規范[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
[3]陳婷.應用型高校實踐教學質量保障的問題與對策[J].高教探索,2008,(3):72-74.
[4]楊琦峰,謝琴,宋平.基于云計算的大學生創新訓練服務平臺建設模式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2,22(3):110-114.
【關鍵詞】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改革措施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 (2012)02-0014-02
前言
土木工程概論是在教育部1998年進行專業目錄調整,大土木專業建立后新出現的一門面向入學新生的必修課程,也是一門新興課程。主要介紹土木工程(專業)內涵、土木工程形式、特點、最新成就、發展方向以及土木工程材料、建造方式等內容,還包括土工程學生應具備的知識、能力和學習方法。目的是使學生一入學就了解土木工程的廣闊領域[1],感覺到專業成后可以大有作為,從而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建立對專業的深厚感情,樹立投身祖國建設事業的信念。
該課程具有以下特點:
(1)課程較新,不同于力學、建筑學、結構設計等傳統課程,還未形成非常成熟的教學體系;
(2)受眾特殊,面向的是沒有任何基礎的新生,講授的卻是專業性較強的內容;
(3)內容涉及面廣,涵蓋土木工程(專業)的方方面面,即包括專業情況、知識體系、能力要求及學習方法,還包括各種工程形式、建造以及管理等方面的知識;
(4)教學目的特殊,其他課程以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為主,該課程要求學生掌握的內容不多,主要是幫助學生了解大土木的內涵、樹立專業觀念、培養專業學習興趣、了解研究發展的方向。
由于上述原因,導致在目前的課程教學實踐中存在一些問題,未能很好地發揮該課程的的重要作用,為改善教學效果,許多開設土木工程的院校對該課程教學改革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分析了目前土木工程概論教學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我們也結合自身情況進行了相應的教學改革實踐。
1 存在問題
重視不足。由于課程的新興性和介紹性特點,一些學校對該課程重要性認識不足,選派教師、安排學時、教師授課以及學生學習等環節往往不如骨干課程受重視。
課程內容把握差距大。這有教材的原因也有教師的原因,有些教材內容帶有很強的作者或學院背景,本人(學院)哪些方面比較強,往往重點介紹;有些教材重理論介紹,有些教材重建設實例展示;有些教材注重過去發展,有些教材注重未來展望,故此教材內容、形式不統一。因為該課程內容相當寬泛,很少有教師能夠熟悉課程涉及的全部內容,教學實踐中有些授課教師熟悉部分多講,不熟悉部分少講、不講,所以各院校該課程的學習相差較大。
講授方式不固定。目前教學實踐中一般由一名教師主講和多名教師共同講授兩種方式。一人講存在局限性,如前述,土木工程涵蓋過去的多個專業,涉及工程建設的各環節,某一教師不可能是各方面的行家;有些院校組織各方面資深學者就土木工程的某些方面作專題講座的形式來講授,深度和前瞻性都能滿足,但作為課程的系統性不能保證。
教學方法單一。我國高校傳統的教學方法通常只關注教與學,對學生怎樣學、學什么、學多少及學生的認同感關注不夠[2],在教與學的關系中,“教”雖然起著指導作用,但終究是外在的東西,只有“學”才是內在的。學生只有通過主動刻苦的學習,才能把知識內化成自己的才能[3]。目前土木工程概論的教學實踐中也存在重知識、輕方法,重灌輸、輕互動,重教師、輕學生等問題。
教學改革實踐
選擇優質教材,結合專業方向設置制定教學大綱,課程內容既考慮土木工程豐富內涵和知識的系統性,又有學院自身的特點。我院土木工程專業共開設建筑工程、道路與橋梁工程兩方向,擬開設港口工程方向。首先參考了江見鯨等[4]、羅福午[5]、丁大鈞等[6]、陳學軍[7]等多版本教材,最終選定了江見鯨先生、葉志明教授主編的土木工程概論教材及相應CAI教學課件作為教材,其余作為參考教材。江見鯨教材的優點,根據我院專業培養目標要求對其內容做適當的詳略處理,30學時課程,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土木工程施工各用4課時,工程材料、基礎工程港口工程、土木工程師設計方法各用2學時,其余適當介紹主要內容。
由于教材編制的時效性,至少落后工程實踐2年以上,所以教材使用中,應注意及時將土木工程的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新材料及新建典型工程等信息補充至教學中,保證課程的先進性。
2.組織課程組,系統授課。結合前述兩種授課方式的特點,我們成立了以專業負責人主的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組共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有博士學位2人,碩士學位2人,專長涉及建筑工程、巖土、交通工程、施工組織與管理等方面,這些教師不但有較高的專業水平還有深厚的工程或研究背景。課程組共同討論修訂教學大綱,由負責人進行課程統籌,制定教學計劃,基礎工程、交通工程、施工和設計方法等章節由4名教師主講,其余內容由課程負責人講授。
3.根據課程特點采用啟發性、典型工程實例引導等教學方式。總理在會見第五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代表和北京市優秀教師時提出,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這八個字的意思就是要實行啟發式教育,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使學生在學習的整個過程中保持著主動性,主動地提出問題,主動地思考問題,主動去發現,主動去探索。啟發式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思維。所謂教是為了不教,就是要使學生自己掌握學習的方法,提高創新的能力。該課程面向剛入學還沒有建立工程、專業概念的新生,既要向他(她)們介紹土木工程形式、建造技術、發展等知識,更要傳授他(她)們專業的知識體系、學習方法[8],包括課程學習、設計、實習和實驗等環節的注意問題,幫助他們轉變思維方式,還要幫助他(他)們樹立專業觀念、工程意識,通過課程學習讓他(她)們熱愛上建設事業,熱愛上土木工程專業,激發起學好專業的興趣,使學生在進一步接觸專業的其他課程前,充分了解將來可能的工作崗位、工作環境,極大提高學生在本科的學習過程中尋找適合自己的方向,有目的性地學習,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組織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結合課程內容進行專題演講,可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能力,效果更好。
有條件的話課余時間安排若干場有關土木工程各領域發展前沿的講座,聘請設計或施工企業知名的設計、建造師、和其他專家,讓學生與工程領域的專家學者見面,探討土木工程發展成就、專業技術現狀及發展前景等彌補課程教學之不足。
五、采用豐富教學方式,采用多媒體教學、典型工程實例介紹、工程現場講解、教師網絡答疑等多種方式,配合課堂教學。充分利用豐富的多媒體資源,有效使用各種媒體的信息傳遞手段,提高授課效果與效率。為使土木工程專業的新生能盡早對本專業有一定的了解,培養其學習興趣,多媒體授課時,盡可能采用圖片、動畫、視頻內容,充分展示了土木工程各個領域的典型實例,以生動活潑的方式,以聲音、視覺的沖擊加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教學中應充分利用教師的個人特點,利用自己豐富的專業背景和工程及研究經驗,將他們多年積累的工作經驗、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傳授給學生,以自身的經歷與成就感染學生,增強學生的認同感和專業榮譽感,才可能給予剛入大學校門滿載熱情、焦慮、迷茫的新生指明專業方向[2], 滿足他們的求知欲,充分挖掘和發揮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表現能力。
改革學生成績評定方法。應綜合考察學生的學習表現、知識水平、能力水平,要真正了解學生的課程學習效果。所以學生成績至少應由四部分組成:平時出勤情況,大約應占10%左右;課堂互動環節表現,大約占10%左右;課程作業,應作為主要考察內容,可以用小論文形式或調查報告形式。考慮到要求受教育者接受綜合課程的教育, 以便他們能夠在從事工程活動的同時考慮到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普通聯系, 并且學會從綜合的角度對這樣一些問題加以思考和解決[9],作業不應是簡單的問答形式,一般需要學生對課程知識的綜合理解和應用,通過觀察和思考,需要學生的主觀思維和邏輯判斷才能做出,以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方法和自學能力,例如關于工程實例的調查研究報告或學習某種工程材料、形式、建造方法的收獲體會,通過作業還可以鍛煉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能力,既增加學生對土木工程的充分了解,也鍛煉了寫作的能力,此部分成績至少占50%;對課程知識的掌握程度以測驗形式檢驗,可安排2-3次測驗,成績占30%左右。通過這樣的評價體系可以更好、更客觀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更符合課程的性質及特點。
經過幾年的改革探索,本院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教學團隊已基本形成,教學效果明顯提高,學生對專業的認知有明顯提高,專業學習興趣十分濃厚,學生對該課程的評價在同專業內名列前茅,由主講教師編制的的教學課件獲得全國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多媒體教學課件競賽二等獎和河北省第十二屆多媒體教育軟件大獎賽三等獎。今后我們還將繼續努力進行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改革探索,為更好的實現專業培養目標做貢獻。
參考文獻
[1] 陳利群.“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教學的思考與探討[J]. 中國建設教育,2009,(6):12-14.
[2] 劉巖,譚宇勝.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探索與思考[J]. 高等建筑教育,2006,15(1):74-76.
[3] 葉志明,宋少滬,汪德江,等.把教的創造性留給老師 把學的主動權還給學生[J]. 中國大學教育,2006(8):8-9.
[4] 江見鯨,葉志明土木工程概論(第二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
[5] 羅福午,土木工程概論(第三版)[M]. 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5,7.
[6] 丁大鈞,蔣永生.土木工程概論(第二版)[M].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9.
[7] 陳學軍.土木工程概論[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關鍵詞:研究生教育;暑期學校;土木工程專業;資源共享;學科優勢;東南大學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2909(2016)05-0029-06
暑期學校是匯集中外優質教育資源、搭建資源共享平臺、追求教育效益最大化、激發教育創新思維的國際通行教育模式。中國開設研究生暑期學校的主要目標是通過共享高校的優質教學資源,擴展研究生學術視野,激發研究生創新思維,提升研究生創新能力[1-2]。暑期學校主要是在暑期,聘請國內外教學經驗豐富以及科研水平高的專家和學者授課,國內各高校的優秀研究生和本科生為主要學員。從內容上來說,根據不同的學科領域,有關專家學者講授相關領域的基礎課程,以及該領域最新的科研學術成果。學員學習結束參加結業考試,通過后頒發暑期學校畢業證書。
為了推動中國高等教育邁上新的臺階,探索新的教學途徑,自2010年至2014年,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和東南大學等單位聯合主辦,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江蘇省土木工程研究生創新與學術交流中心、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聯合承辦了五屆全國土木工程研究生暑期學校。創辦五年來,獲得了社會和國內外一些高校的肯定,贏得了良好的聲譽,成為學校教學教育改革的優秀成果。
一、國內外暑期學校實踐
(一)國外暑期學校實踐
早在1871年,美國的哈佛大學就已嘗試開辦暑期學校,目的是將該校的優質教育資源面向社會開放,搭建一個學術文化平臺供優秀學子交流共享。在英美等西方國家,很多大學都實行“兩長一短”的學年組織模式,即一個學年包括兩個學期和一個為期5~10周暑期學校的課程。各個地域大學的暑期學校課程也不盡相同。歐洲大學的暑期課程語言類居多,主要為訪學、留學人員設計。日本大學在暑期主要為留學生提供語言課程[3]。美國的暑期學校主要分為兩種類型,即知識普及型的基礎教育與技能提高型的加強教育。知識普及型的特點是具有較大的開放性和國際性,學生來源廣泛。以哈佛大學為代表,不僅在國外開設暑期學校,還積極支持本校學生去其他國家參加暑期學校的學習。技能提高型暑期學校以加利福尼亞大學和斯坦福大學合辦的同步加速器輻射研究暑期學校為代表,重點在于拓展學員的科研項目研究能力[1]。總體上來說,國外著名大學的暑期學校具有開放、多元、國際化程度高、不斷變革以適合不同群體的需求等特點。
(二)國內暑期學校實踐
國內的教學組織模式不管是兩學期式的還是“兩長一短”三學期式的,都通過制度和計劃嚴格規定了每學期的教學任務和教學內容。這種教學組織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如教學資源不能得到有效和充分的利用,學生的學習和學術范圍只能限定在本校內,缺乏有效的和其他高校科研機構的溝通和交流,難以形成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與創新能力的長效環境和機制等。在此形勢下,中國高等教育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研究和探索,在著名數學大師陳省身先生的倡議下,1995年,由教育部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開始共同舉辦暑期學校[4]。縱觀國內研究生暑期學校的發展史,2004年,北京大學、山東大學在全國高校中率先開設暑期學校,社會反響良好。隨后南京大學、蘭州大學等高校也先后嘗試舉辦暑期學校。各高校在借鑒國外暑期學校的基礎上都進行了自身的探索和發展。總體上來說,國內暑期學校均處于初期的探索階段,一些學校并未能突出自身的特色,發揮本校的學科優勢,這需要不斷的實踐探索和理論上的總結,以此推動國內研究生暑期學校的不斷發展[5]。
二、暑期學校開設的必要性
暑期學校是教學組織方式和人才培養模式上的一次創新。它的興起因應教學改革、建設學習型社會、提升國際競爭優勢的需要。
(一)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需要
在以往的教學組織方式和教學模式中,學生學習和科研方面的交流大多局限于本校之內,因而學生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也都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塑造了封閉的“象牙塔式”的大學。通過舉辦研究生暑期學校,可以充分利用國內外高校和科研機構優秀的學術資源,促進各校研究生教育的交流、合作與創新,擴展研究生的學術視野,激發研究生創新思維與科研興趣,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
(二)建設學習型社會的需要
在當代社會,知識創新和傳播速度的加快導致對人的素質要求更高。因此,終身學習、建設學習型社會成為個人和社會發展的共同趨勢。暑期學校則為此提供了有效的途徑。在常規的春秋學期之外,研究型大學開設暑期學校,可以為社會各類人群提供學習、交流的機會,憑借師資、教學方法、教學組織的優勢和實驗室、教室等場所的便利,暑期學校可以實現效益最大化,促進學習型社會的建設。
(三)增強國際化競爭優勢的需要
隨著中國國際化程度的不斷加深,中國研究型大學邁向國際化的步伐也不斷加快。在人員流動、人才培養合作、課程合作、項目合作等各個方面,大學要提高自身的國際化競爭優勢,必須積極同國外大學進行學術交流,進而開展相關合作,促進國際學生和國際一流師資的加入暑期學校的開設則為此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而且對國際會議、國際前沿課程和項目的開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2009年中國人民大學把暑期學校定位于國際小學期就獲得了成功[3]。
三、暑期學校五年實踐情況和效果
東南大學舉辦暑期學校的目的在于發揮學校的學科優勢,實現教育資源利用的最大化。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是在創立于1923年的土木工程學科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在著名專家學者茅以升、金寶楨、徐百川、梁治明、劉樹勛、丁大鈞、方福森、胡乾善、唐念慈、鮑恩湛、李蔭余、呂志濤和蔣永生等教授的嚴謹治學、開拓創新下,土木工程系迅速發展壯大,向交通運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工程力學、工程管理等領域拓展。在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全國學科評估排名中,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名列第三,土木工程儼然成為東南大學的優勢學科。在此形勢下,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從2010年起連續承辦了五屆全國土木工程研究生暑期學校,辦學質量得到了社會的高度肯定。
(一) 2010年全國暑期學校
2010年暑期學校有全國四十余所高校和科研單位的二百余名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應邀提出申請,最后根據申請者所學專業、個人成績、院校、地域等因素擇優,錄取了全國36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79名正式學員、18名旁聽學員。暑期學校為期9天,從8月2日開學至8月10日結束,經考勤、考試,合格者由中國土木工程學會與江蘇省土木工程研究生創新與學術交流中心頒發全國研究生暑期學校結業證書。
此次全國研究生暑期學校圍繞京滬高鐵開展系列學術活動和參觀活動。京滬高速鐵路是中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投資規模最大、技術含量最高的一項國家重大戰略通工程,也是中國第一條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高速鐵路,全長約1 318公里,設計時速為350公里。暑期學校邀請了包括院士、長江學者、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及國內外專家等在內的知名學者舉行了17場高水平學術講座,展示了院士、專家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動態,期間組織學員參觀了京滬高鐵南京站等4個重大工程。研究生暑期學校的舉辦為全國土木工程研究生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提供了聆聽國內大師級專家學者精彩演講的難得機會,拓寬了學員的學術視野,提升他們的專業知識能力。同時,通過參觀國家的重大工程,目睹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激發學員們的民族自豪感。在專業知識方面,引導研究生們將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工程實際相結合,啟迪創新思維,幫助他們樹立從工程實踐中尋找科研課題、服務于工程實踐的科研觀念,使之將來的科學研究更具活力,以培養應用創新型人才。
學員們對此次暑期學校的舉辦給與了高度評價,對以后暑期學校的開辦也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一些積極的建議,如希望加大宣傳的力度,或者開設一些英語教學的課程,提高學員的英語口語和科研水平。
(二)2011年全英文暑期學校
2011年暑期學校,全國59所高校和科研單位的502名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應邀提出申請,創新中心擇優最終錄取了100余名正式學員參加了從7月5日開始至7月12日結束為期8天的暑期學校。
此次暑期學校為國內土木工程領域的第一個研究生暑期學校,邀請了來自牛津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等學校的12位國際知名專家。他們就土木工程領域熱點、難點問題精辟闡述自己的學術觀點和學術成果。由于英語口語和英語專業能力一直是學員的弱項,因此,此次暑期學校所有學術講座語言均為英語。通過此次暑期學校的舉辦,學員們能更好地了解本學科本領域國際前沿的學術方向和研究動態,開闊學術視野,拓寬科研思路,提高學術素養和英語水平,強化研究生創新意識與創業精神,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在暑期學校結束后,學員們普遍表示獲益匪淺,不僅領略了大師們的風采,還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開闊了視野,結交了更多同專業的學員,對學術的交流與促進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2012年全國暑期學校
2012年暑期學校于2012年6月16日由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網站和江蘇省土木工程研究生創新與學術交流中心創新中心網站發出邀請函,全國51所高校和科研單位的225名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應邀提出申請,最終來自全國35所著名高校的163名優秀學生參加了從7月1日至7月7日為期7天的暑期學校的學習。
此次暑期學校以“創新”為主題,旨在建立學術交流平臺,營造創新氛圍。包括3名院士在內的16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就土木工程領域熱點和難點問題,精辟闡述了自己的學術觀點和學術成果,內容涵蓋了抗震、減災、巖土、結構及工程材料等技術和學術領域。課程內容包括開設系列學術報告會、參觀、素質拓展訓練、小型分組論壇等。通過此次暑期學校的學習,很多學生深有感觸地表示,做學術一定要積極了解研究領域內最前沿的學術成果,不能閉門造車,只要不斷用最新的學術理論來充實自己的大腦,才能走在正確的學術道路上。
(四) 2013年全英文暑期學校
2013年全國研究生本科生暑期學校為全英文暑期學校,旨在為全國土木工程專業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建立學術交流平臺,營造創新氛圍。共有來自全國70所著名高校和科研單位的221名優秀研究生和本科生參加了的學習。此次暑期學校開設了系列學術報告會、參觀、素質拓展訓練、小型分組論壇等活動。
7月1日至7月6日,暑期學校邀請了美國、英國、日本、香港和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10位國際知名專家學者進行了專業知識的講座,并邀請了Mohammad Noori教授講授了科技論文寫作方法。另外,7月7日上午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呂志濤教授為學員們帶來了主題為“未來工程技術專家應具有的素質”的精彩報告。呂院士的報告得到了暑期學校學員的一致好評,在互動提問環節,在場學員十分踴躍,和呂志濤院士進行了熱烈的交流和討論。考核采取分組口頭匯報的形式,包含自我闡述和考官提問兩個環節。答辯現場的氣氛十分熱烈,學員匯報了自己在專業知識方面的收獲、與知名學者專家近距離接觸的心得體會,學員之間就所研究課題的現狀與困惑進行了探討。學員們還表達了對東南大學舉辦暑期學校的肯定與贊賞,并提出了寶貴意見。
(五) 2014年全國暑期學校
2014年的暑期學校有來自全國70余所高校的300多位博士生、碩士生和大三本科生以及20多位工程師,參加了從7月1日至7月7日為期8天的暑期學校的學習。
此次暑期學校邀請了3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做特邀報告,闡述最新科研進展、創新體會等;分設了結構與防災、橋梁、工程管理三個專題,邀請了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中國香港和中國大陸等國家和地區的29位國際知名專家,就土木工程領域熱點、難點問題,介紹自己的學術觀點和學術成果,這是研究生教育多元化的一次實踐。暑期學校的每位學員有機會聆聽十余位院士、國際知名專家學者的精彩演講,并參加工程項目參觀、素質拓展訓練等活動。另外,這次暑期學校的橋梁專題首次嘗試采用全英文在線網絡課程,學員通過網絡聆聽美國專家的報告,并通過網絡進行互動。
四、特色與成果
一是,2010年暑期學校安排了4天參觀國家重大工程。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激發了研究生們的民族自豪感。在專業知識方面,研究生將自己的書本知識與工程實際相結合,啟迪創新思維,樹立從工程實踐中尋找科研課題、服務于工程實踐的科研觀念,使其將來的科學研究更具活力,有效促進了應用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二是,2011年暑期學校是國內土木工程領域舉辦的第一個全英文研究生暑期學校,邀請國際一流學者進行全英文的講座。研究生們不僅了解了國際最新的研究動態,以及國外高校學習及生活、英語國家社會與文化等,而且學習了國際學術交流技巧、學術論文寫作技巧。在最后的考核階段,許多研究生均能用英語流利地進行匯報。
三是,2012年暑期學校將學員范圍從研究生拓展到了985高校的優秀本科生。這屆暑期學校在前兩屆的基礎上,增加了學術與專業素養小型論壇,使研究生和優秀本科生與院士、知名學者等零距離地接觸,學生們耳濡目染他們的精神與風范,在學習、科研、做人、做事等多方面都大受教誨和啟發。
四是,2014暑期學校設置結構防災、橋梁和工程管理三個專題。其中橋梁專題講座首次采用網絡課程方式,實現與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土木工程專家的學術交流,免費為國內學員提供了一個開拓視野、與世界級專家零距離接觸的交流平臺,加強了中美學術交流,對于國際土木工程學術界也有重大影響。而網絡交互平臺的創新應用,也為國際學術交流提供了新的思路。此外,工程師學員、研究生學員與專家的討論交流,對土木工程實際及理論研究的結合也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也為土木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提供了新的啟發。
五是,東南大學暑期學校的影響力逐年擴大。從報名人數來看,從最初的40余所高校和科研單位的200余名研究生上升到70所高校和科研單位的500余名學生;從參加人數來看,從最初的100余名研究生上升到300余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從學員來自的單位看,幾乎包含了國內的所有著名高校和科研單位,如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同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東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天津大學、湖南大學、中南大學以及中國科學院等;從學員的范圍來看,從研究生擴展到本科生,從學生擴展到工程師;從授課方式來看,從講座延伸到小型論壇,再擴展到網絡授課等多種方式。
五、結語
總的來說,東南大學研究生暑期學校辦學取得了初步的成果。通過暑期學校的開設,為廣大學生提供了一個難得的補充知識、與大師們近距離學術交流的機會,初步實現了發揮學科優勢、開放性、國際化和服務社會的要求。當然,暑期學校取得成功的關鍵在于能夠邀請到國內外土木工程領域的優秀專家和學者。事實證明,聘請高水平的教師來暑期學校講課和作前沿學術報告,是暑期學校能夠達到較高學術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
暑期學校的舉辦也取得了一些積極的成效。首先,通過暑期學校擴大了東南大學和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的國際影響力,展現了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的雄厚實力,和其他學校和科研機構的學員分享了學院近年來的科研成果,有利于提升東南大學的國際化水平。同時邀請國外的專家來學校講學,也讓他們更加了解國內的教學和科研水平,為今后進行學術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另外,開辦暑期學校對學生和教師來說都有很大的益處,對學生而言,為他們創造了新的學習機會和學習體驗,有助于學生擴大國際視野、學習學科前沿知識;對教師來說,他們可以接觸到一些新的教學理念,了解一些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為日后的教學提供借鑒。通過開辦暑期學校讓來自不同學校的學員彼此認識,促進交流,在開辦土木工程專業的高校間也建立了更多的學術溝通和交流的空間。然而暑期學校的開辦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對此本文也提出了相關建議,作為今后暑期學校朝著更好方向發展的參考。
(一)擴大宣傳力度
首先從學校的角度來說,希望建立網站,并進行一定的宣傳,或者在學校的官網上設立專門的鏈接入口,讓學生及時了解學校研究生暑期學校的實時信息,讓更多的學生了解暑期學校,并加入暑期學校課程的學習。另外,更重要的一個宣傳方式是,希望中國研究生教育創新網站在公布當年各期研究生暑期學校名稱的基礎上,為各個學校建立相關鏈接,并及時更新暑期學校的進展狀況。此外,希望可以專門創建一個已舉辦的研究生暑期學校情況介紹的網址,對于舉辦得較好的暑期學校可以列出專欄,也可以專門建立一個為各單位交流承辦研究生暑期學校經驗的論壇或者其他的平臺,使得學生通過該網站,不僅可以了解最近暑期學校開辦的動向,也可以為其他高校提供暑期學校辦學的指導資源[6]。
(二)暑期學校辦學內容及運營
學校承辦的暑期學校的辦學內容主要以邀請國內外本領域的學術大師進行國際前沿的學術方向和研究動態的講解,以拓寬學員的視野,為學員們的學科研究明確方向。然而我校土木工程學院的一些有特色的學科和課程并沒有得到有效的展現。因此,希望在今后的辦學中可以開設部分專業課程,學員可選擇性地聆聽,并希望能和國內其他高校建立起統一的課程互認和學分轉換機制,讓學員在我校暑期學校所學的課程學分可以代替其學校的課程,這樣可以實現教育資源利用的最大化,讓學員能夠在全國范圍內接受各個高校的優秀課程學習,也能夠大大激發學員的學習熱情。另外,就是暑期學校的經費問題。我校承辦的暑期學校為正式學員免費安排食宿,報銷路費(硬座客票),并為所有學員提供免費資料。旁聽學員僅參加學術講座活動,并自行解決交通費和住宿費。這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如何既促進學校辦學目標的實現,又能適應市場、受益于市場。只有這些問題得到較好的解決,才能確保暑期學校的開辦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三)暑期學校的規模
從2010年至2014年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已承辦的暑期學校來看,暑期學校的報名人數逐漸增多,經過適當的甄選后,參加暑期學校培訓的學員數量也在逐年增長,由原先的79名正式學員、18名旁聽學員發展到最近的300余名學員,這一方面體現了我院承辦的暑期學校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支持,另外一方面也帶來了一些問題。例如一些分組的討論課,只有進行充分的交流,學員們才能
真正有所收獲。然而在學員人數較多的情況下,授課教師不能和學員進行有效的互動和溝通,不能充分達到預期的效果。此外一些校外實踐課程也因為學生人數眾多而難以管理和組織。因此,建議今后應該根據情況確定合理的學員數量,以期達到高水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謝丹, 馬永紅, 郭廣生. 我國研究生暑期學校舉辦特征與實施效果研究[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13(8):45-50.
[2]謝丹,馬永紅,郭廣生. 我國研究生暑期學校類型、特色模式與共性研究[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4 (1):17-21.
[3]胡莉芳, 郝英. 研究型大學暑期學校:開放、國際、市場[J].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11(4): 22-26.
[4]吳啟迪. 辦好研究生暑期學校營造良好的研究生教育創新氛圍[J].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0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