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綠色經濟和低碳經濟范文

        綠色經濟和低碳經濟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綠色經濟和低碳經濟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綠色經濟和低碳經濟

        第1篇:綠色經濟和低碳經濟范文

        關鍵詞:低碳經濟;企業;綠色成本;會計核算

        經濟發展理念指出:“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綠色發展注重的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必須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同共進,因此低碳經濟、綠色經濟是當前發展的主流。作為重污染行業的造紙業、煤炭、冶金、化工、火電等企業,因其行業與生態環境息息相關,企業本身也倍受關注。

        以造紙業為例,2018年1月,環境保護部《制漿造紙工業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從生產工藝及產污環節、污染預防技術、污染治理技術及污染防治可行技術四個方面,對制漿造紙業進行規范管理。在2016~2017年,國家更是先后了《制漿造紙企業環境守法導則》《排污許可證管理暫行規定》等十多條通知來規范造紙業企業的生產經營行為。這種從國家層面壓力的傳導以及從消費者層面監督的加強,使企業在做好生產經營的同時,作為社會組成的重要成員,更應對環境負責。而低碳經濟發展對企業綠色成本有何種影響、綠色成本會計核算存在哪些問題及如何解決都是我們要探討的。

        一、低碳經濟對企業綠色成本影響

        低碳經濟對企業綠色成本的影響主要在于,在環境保護方面以及廢物處理方面的資金投入力度增加。企業的長遠健康發展必須要有足夠的基金支持,且具有完善的資金周轉鏈,因此當企業的綠色成本投入比例相對增加時,則在其他項目上的投入資金相對減少,這就需要企業重新做出資金規劃和分配,在保證企業綠色發展的前提之下,使得各個項目之間的資金分配更加合理和科學。除此之外,由于綠色時代和低碳時代的到來,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從而使得企業在綠色成本會計核算方面的意義更加深遠,這不僅能夠引領良好的社會發展趨向,也提高我國整體在廢物處理和環境保護上的力度。因此低碳經濟對企業綠色成本具有重要意義,無論是在電力行業或者在傳統的煤炭行業,都需要加大對垃圾廢物的處理力度,使得綠色經濟成為我國發展的標志和未來發展趨向,從而能夠呼吁更多民眾保護環境。

        二、低碳經濟視角下企業綠色成本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環境成本會計意識淡薄

        企業內的工作人員環境成本會計意識淡薄,是在目前低碳經濟下企業綠色成本會計核算中存在的最主要的問題。一般企業的發展模型和階段是,企業成立之初,企業的首要目的是獲得經濟利潤以維持公司的運轉,當企業逐漸發展成熟以后,目標逐漸轉向為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打開國內國際市場,走向國際,使得品牌的影響力能夠繼續擴大。企業內的高層管理人員缺乏綠色生產的意識,在廢物處理以及垃圾處理等層面的重視程度低下,從而使得產品的后續跟進和維護存在問題,使得平臺的群眾基礎較為薄弱,從而不利于品牌形象的建立。因此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對于綠色成本會計的核算,提高企業內高層管理人員綠色發展的意識,從而使得企業的發展符合國家要求的方向以及時代需求。

        (二)企業綠色成本確認有待考量

        企業綠色成本會計意識淡薄是造成綠色成本確認有待考量的因素之一。由于工作人員的管理以及措施不到位,使得綠色成本的核算以及在實施的過程中存在問題。除此之外,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也缺乏系統的環境成本考核體系,對相應的規定沒有形成規章規范,從而造成企業內的綠色成本出現混亂的現狀。此外,綠色發展理念在企業內部尚未形成理論體系,且發展歷史的短暫也是造成企業不重視綠色經濟的重要原因之一。總而言之,在企業內綠色成本的確認工作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從而造成成本數據在核算和確認的過程中出現各種狀況,進一步使得企業的綠色成本確認有待考量和考核。

        (三)綠色成本信息披露不具有可比性

        目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途徑主要是年度報告、社會責任報告、環境報告書,年度報告中上市公司均已涉及,但對披露的內容卻各不相同,甚至在同一公司不同年份披露都不一致,因此會導致可比性降低。存在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未對綠色成本會計信息的披露做規范性的要求,另一方面對企業來說,綠色成本會計問題的風險極大,一不小心就會引發巨大的輿論壓力和法律后果,因此可以回避不談的就回避不談。

        (四)綠色成本會計人員缺乏

        低碳經濟下對企業綠色成本進行會計核算是在新時期不同特點下產生的新的職業,這會造成我國缺乏環境成本會計核算專業人才。缺乏專業人才和專業知識理論的支撐,綠色成本會計核算領域發展進程緩慢,相關工作人員只有通過自身不斷實踐,在發展的過程中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制定出相應的解決方案。經過時間的不斷打磨,使得企業的綠色成本核算形成規范的理論體系。這一過程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因此在企業綠色成本核算方面專業人才和專業知識理論的缺乏是影響綠色成本進行核算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低碳經濟背景下企業綠色成本會計核算研究

        (一)提高綠色成本控制意識

        綠色成本控制意識的提高需要國家、社會以及學校等層面做出共同的努力。在國家層面需要制作出規范的相關條例,并制定懲戒制度,使得企業成立人員以及工作人員提高對于綠色成本以及綠色發展的意識。在社會層面通過借助大眾傳媒的影響力,宣傳綠色發展的重要性,并向公眾展示自然環境的破壞程度,以及保護環境對于人民生活的重要性,從而提高公眾保護環境的意識,或通過專刊媒體制作專業訪談節目,通過專業人員的講解補充企業內高層管理人員綠色成本控制的知識。此外,在各大高校專業設置的過程中,也應當設置企業綠色發展理論以及發展歷程等相關專業,讓學生通過在校專業學習了解有關企業那綠色發展相關的知識。

        (二)環境綠色成本確認并制定完善相關體系

        在企業環境內綠色成本的確認需要各個部門之間相互配合,高層工作人員將責任進行細分,部門之間做到責任界限明確。綠色成本的確認應當設立專業的部門進行調查和考核,通過公司的支出和收益等各方面的記錄來確認企業的綠色成本。綠色成本確認的工作人員應當做到實事求是,記錄綠色成本的真實數據,從而達到相互監督的效果。此外,也應當制定完善相應的監督和監察體系,通過設置不同部門進行監督與考核,對綠色成本核算工作進行更深一步的檢查和審核,在反監察的過程中完善補充監察和監督體系。通過采取部門內的相互監督不僅能夠提高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也會增強工作人員的責任心,這對于提高綠色成本確認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三)規范綠色成本會計信息披露內容與途徑

        綠色成本會計相關信息的披露,其實能起到非常好的監督作用。而規范信息披露的內容和途徑,一方面可以使企業管理者增強可持續發展意識,另一方面也可以正向促進綠色成本會計核算的規范化。

        (四)擴充綠色成本會計人才隊伍

        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應當不斷吸納人才來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從而促進企業的轉型和升級。在綠色成本會計核算人才隊伍方面也是如此,不僅要加大對本企業內工作人員的培訓,使得其能力得到更深層次的提升,除此之外也要注重對于人才隊伍的擴充,通過優越的待遇來吸引更多的人才。現代創新型以及科研型人才不僅注重薪資待遇,對于自身發展方向以及終身學習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企業在制定相應的招納條件時,也應當考慮到人才精神層面的需求。

        四、結語

        綜上所述,低碳經濟下企業綠色成本會計核算探討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通過其意識的提高、體系的完善、監督的加強以及人才隊伍的建設使得企業內的綠色成本工作能夠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促進企業達到兩低一高的目標,從而和諧企業與環境的關系,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任月君,楊琳琳.低碳經濟背景下企業環境成本會計研究[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12(2):65-70.

        [2]劉穎.基于低碳經濟的企業環境成本會計研究[J].商業時代,2014(5):107-108.

        第2篇:綠色經濟和低碳經濟范文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低碳經濟;石油企業;綠色低碳經濟;發展戰略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21-0190-02

        低碳經濟是一種“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綠色經濟,符合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新型的經濟模式。發展低碳經濟,促進綠色發展,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基礎的,是解決全球氣候問題的一個重要思路和解決辦法,它是不同于傳統模式的經濟發展模式[1]。當前氣候變化問題日益嚴重,綠色低碳經濟的發展戰略越來越受到廣泛關注,作為高碳行業的石油企業,應當順應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總趨勢,實施綠色低碳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

        一、綠色低碳經濟發展模式內涵

        可持續發展理論的內涵是實現人、自然、經濟三方面協調、平衡、持續狀態的過程,體現了人與自然關系和諧發展的重要性、人與經濟社會關系科學發展的重要性、人類自身實現自由全面發展的重要性[2]。而綠色低碳經濟發展模式是一種綠色環保的經濟發展模式,具有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特征,是經濟發展、自然界發展、人類社會發展有機統一的過程,很好地秉承了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綠色低碳經濟發展模式具有三個特征,首先,綠色低碳經濟發展模式的低能耗特征體現人、自然、經濟三方面和諧發展的思想;其次,綠色低碳經濟發展模式的低排放要求在實現經濟增長的基礎上,不損害資源的恢復再生能力,正確處理了經濟發展與自然界環境保護的關系,體現了經濟發展與自然界發展的協調統一;第三,污染物排放量的減少,不僅能夠改善人類生存環境,引導人們改變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實現綠色生活、綠色消費,推動了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體現經濟發展與人類社會發展協調統一的思想。

        總之,綠色低碳經濟發展模式所體現的“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特征正是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兼顧了“低碳”和“經濟”的一種發展模式。“低碳,意味著經濟發展必須最大限度地減少或停止對碳基燃料的依賴,實現能源利用轉型和經濟轉型;經濟,意味著要在能源利用轉型的基礎上,繼續保持經濟增長的穩定和可持續性”[3],所以石油企業要走綠色低碳經濟發展道路,不斷進行技術創新、管理機制創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開發清潔能源技術,優化產品結構,重構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模式。

        二、中國石油企業綠色低碳經濟發展現狀及制約因素

        建立石油企業綠色低碳經濟發展模式,實現綠色低碳經濟發展主要產業結構、政策措施、傳統觀念、技術水平四個因素制約中國石油企業綠色低碳經濟發展。

        1.產業結構單一。未來的能源結構是以可再生的新能源為主,雖說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相對比較環保,但也是不可再生能源,只能維持現狀。作為石油企業,要對可再生新能源進行研發,不能緊緊停留在常規能源的產業鏈上,并且這方面石油企業也投入相對較為落后。面對當前國際低碳經濟發展趨勢以及走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步伐加快,石油企業要能夠加快結構調整,調整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走向規模化、一體化、產業集群化的集約化發展之路,轉變生產方式,發展高附加值產品、清潔燃料的生產,提高單位石油的產品效益[4]。

        2.政策措施不健全。綠色低碳經濟發展模式主要是解決能源利用率、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量、廢物處理及回收利用等問題,具有很強的政策性,需要健全的法律法規政策進行保駕護航。作為高碳產業的石油企業來說,低碳經濟發展應首當其沖,應當由一些列的政策法規來進行制約,但當前中國這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不健全,缺乏專門的針對低碳經濟的專項法律法規,沒有較好地執行體系,沒有法律化、制度化,監督監管不嚴,造成了一些企業碳排放量招標、廢棄廢物亂排亂放的現象,嚴重污染了周圍的生產生活環境。

        3.傳統觀念滯后。同國際公司相比,中國石油企業管理理念還處于粗放型階段,管理理念和水平還相對落后,特別是在節能排放方面,主要是通過減少資源利用、關閉高耗能裝置等比較直接性的生產管理方式獲得的,對于利用綠色技術創新發展相對比較落后。

        4.總體技術水平落后。中國低碳技術研究起步比較晚,相對于其他國家來說是剛剛起步。中國低碳技術落后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能源消耗的技術系統落后,造成能源利用率低,碳排放量大,經濟效益低下;二是新能源或可再生能源開發技術落后,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程度不高,造成化石能源利用量大,能耗資源消費高。所以,石油企業在進行可持續發展研究的同時,要對總體技術進行改進創新,為建立高效節能低排的綠色低碳經濟發展模式打下良好基礎。

        三、建立中國石油企業綠色低碳經濟發展戰略的對策

        根據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針對制約中國石油企業建立綠色低碳經濟發展模式的因素,為中國石油企業實施綠色低碳經濟發展戰略提出相應的對策,引導中國石油企業向綠色、低碳、高效的經濟發展方向發展。

        第3篇:綠色經濟和低碳經濟范文

        [關鍵詞]低碳經濟 綠色金融 可持續發展 節能減排

        一、引言

        在低碳經濟時代,經濟的發展提倡應用低碳技術,發展低碳產業,主張人們進行低碳的生活方式,以此形成一種新的經濟形態。低碳經濟的產生源于全球氣候變暖的環境變化,這對人類的生存與發展都產生了重大影響。低碳經濟與以往經濟模式有所不同,低碳經濟的特點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新經濟模式。在世界上,歐盟最先發展低碳經濟,而且構建了的碳交易機制。此后,美國、日本等國大力發展低碳技術,從事研發工作,如生物燃料、太陽能設備等。對于發展中國家的中國來說,面對新的技術和新經濟的發展,應適應低碳經濟發展的能力要求,積極邁向低碳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在我國構建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實施低碳經濟發展模式,適應了我國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最終實現我國的經濟、社會與自然和諧發展。

        在我國實現低碳經濟的發展過程中,金融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金融是低碳經濟發展的資源配置核心,金融機構促進了生態環境的建設,促進了對于綠色產業發展的資金支持,金融業將更多的資金引向了綠色產業,起到了保護生態環境的社會責任。在低碳經濟時代的金融業,將那些破壞環境的產業、對于違規建設的產業不予以支持,如信貸方面,拒絕貸款。金融業積極開展金融創新活動,研發新的符合社會發展的綠色金融產品,促使企業發展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的環保企業進行上市融資。

        二、適應低碳經濟發展的綠色金融理念

        為了促進我國低碳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使落后產業進行調整,推動經濟結構轉型,我國的金融機構應著力進行以下幾方面的創新活動:

        首先,應調整信貸結構,促進我國推動產業升級。我國的金融業將整合各種資源,并進行積極的引導,支持我國發展可持續戰略中的重點產業,鼓勵發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高新技術產業和環保產業如光伏產業、生物能源等新興產業。并積極培育符合生態環境保護的文化旅游服務業。

        其次,全方位拓展金融客戶群體。金融業在促進低碳經濟發展上,不但要給予國有大中型企業信貸支持,更為重要的是將信貸政策傾斜到民營的中小企業,使更多的企業能夠有資金從事低碳經濟的發展。而且,金融機構應加大對個人信貸業務的辦理,通過增加消費信貸拉動對于綠色消費方式的支持,為社會的清潔生產與綠色消費的轉型發展推動力量。

        再次,研發多樣化的金融服務產品。由于低碳經濟的發展是多層次、多樣化的產業項目,因此,對應于低碳產業的需求,金融機構也應提供多元化、多層次的金融支持,并且要積極發展低碳金融衍生品,如碳交易、碳證券、碳期貨、碳基金等。根據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現狀,金融業要積極推廣低碳經濟發展理念,重構低碳經濟產業結構,從國內的企業推動低碳經濟,從國外的低碳經濟合作中拉動我國低碳經濟的快速發展,這些現實問題都需要金融業的綠色金融創新,通過綠色信貸的資金支持來加速提升低碳技術,促進低碳產業發展。與此同時,我國相關部門應對那些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企業進行遏制與監督,使其在綠色金融的幫助下,符合我國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

        三、綠色金融的實踐

        金融機構在進行金融服務過程中,更多地是體現對于的股東、客戶、員工的利益的關心和社會環境的責任,促進社會的經濟公平公正,積極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在經濟發展的社會義務方面,銀行等金融機構促進企業的合法經營,經濟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保護社會的公益事業,消除環境污染的負面影響,倡導生態環境的保護,積極促進企業的節能減排,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在金融機構的低碳建設方面, 金融機構建設低碳銀行。金融機構對于那些從事綠色產業和清潔生產的企業給予大力的信貸支持, 而對于污染超標的企業,限制和禁止信貸業務,以便將更多社會資金投入到環境保護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中,建設我國的節約型社會。一些銀行及時制定了信貸投向政策指引以及關于開展能源效率融資項目的營銷指導意見等銀行信貸制度,積極支持有著良好信譽的企業的新項目建設,而對于那些高污染高耗能行業指引其退出,轉向綠色、環保類建設項目、可再生能源項目。與此同時,金融機構還加大對于低碳經濟的金融創新的研發,不斷增加對于低碳產業的金融服務項目,探索一條既能使企業創造利潤,又能滿足社會的生態環境保護的路徑。例如,一些銀行提出了整合服務方案《綠色信貸綜合金融服務方案》。在這個金融服務方案中,包括了能效融資方案、能效融資方案、財務顧問方案、綠色控股融資方案、專業支持方案,其目的在于能夠為我國一大批節能減排企業和在建項目提供綜合、全面、高效、便捷的綜合金融服務。綠色金融機構將以生態綠色產業為平臺,與本城市的各單位攜手共進,積極踐行企業公民責任,發揮金融的資源優勢,提供資金融通,在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四、綠色金融的可持續發展具體措施

        我國的綠色金融機構就是以企業的節能減排、轉變生產和發展方式為目的,為建立我國可持續發展的社會貢獻力量的政策性“綠色銀行”。

        (1)積極開展銀行的綠色信貸業務

        我國的低碳經濟的發展需要綠色金融的信貸支持,銀行應更多地將資金投向那些發展循環經濟的產業和企業。將企業對環境的因素放入貸款、風險評估系統,對于那些污染生態環境的、高耗能的企業的貸款實施懲罰性高利率;而對于淘汰產業和嚴重污染的企業停止貸款;如果發展對于已經貸款的企業有環境污染的現象將提前收回貸款;與之對比的是那些信譽良好的企業給予優惠貸款;并支持這些企業的貸款用于環境建設。這些措施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融資成本,引導企業走向低碳產業,發展低碳經濟。綠色金融機構應建立環境風險評估標準和綠色信貸指導,并建立長效的信息共享機制。而對于那些個人消費貸款,用于購買購買環保型消費品,綠色銀行可以提供優惠的消費貸款鼓勵消費者的消費。

        (2)研發綠色金融新產品

        綠色金融機構可以提供綠色保險產品。這種綠色保險是由保險公司提供的產品,是在企業發生環境污染責任的保險,在出現環境事故后,由保險公司對社會和個人受害者進行賠償。由基金管理公司研發的綠色基金產品,能夠促進企業積極投身環保產業和事業,并取得利潤回報。發展綠色金融衍生產品,比如排污單位通過治理污染,其實際排污量低于允許排污量,該排污單位可以向主管機構申請排放減少信用。

        (3)綠色金融機構開展公關活動

        要發展低碳經濟就必須將綠色金融的資金投入其中,通過金融機構的信貸發展低碳經濟,促進企業的節能減排,積極引進先進的低碳技術。綠色金融機構應積極進行綠色金融相關制度建設。建立綠色金融機構與企業、環保部門的有效信息溝通機制,對授信企業的節能減排責任進行考核,并提高綠色金融創新的服務效率。政府方面應出臺利于低碳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財稅政策,綠色金融有法可依,以此限制污染企業,鼓勵低碳經濟的企業發展。我國的金融機構應積極加強國際生的交流和合作,吸收國外的先進經驗,增進對于綠色金融的深入理解與實施;我國銀行業應學習國際著名銀行的金融理念和管理經驗,在交流中獲得國際組織的金融技術援助,能夠快速提升綠色金融各方面的業務水準,并發揮我國低碳經濟和綠色金融應有的國際影響,促進了我國“綠色金融”業務可持續發展。

        五、結論

        在我國實現低碳經濟的發展過程中,金融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金融是低碳經濟發展的資源配置核心,金融機構促進了生態環境的建設,促進了對于綠色產業發展的資金支持,金融業將更多的資金引向了綠色產業,起到了保護生態環境的社會責任。金融機構在進行金融服務過程中,更多地是體現社會環境的責任和對于員工、股東、利益相關者的關心,促進社會的經濟公平公正,積極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在經濟發展的社會義務方面,銀行等金融機構促進企業的合法經營,經濟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保護社會的公益事業,消除環境污染的負面影響,倡導生態環境的保護。

        參考文獻:

        [1] 陳柳欽.低碳經濟:國際發展趨勢的思考. 環境經濟.2010;73:47

        [2] 李光華.湘潭金融系統發表共同宣言,用綠色金融撬動低碳經濟車輪. 湖南日報/2010 年/4 月/8 日/第002 版

        [3] 方鶴霖.以金融之手助推經濟發展轉型,我市舉行低碳經濟與綠色金融創新論壇. 湘潭日報/2010 年/4 月/8 日/第001 版

        第4篇:綠色經濟和低碳經濟范文

        關鍵詞:低碳經濟 綠色 人力資源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10(c)-0000-00

        低碳經濟已經成為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趨勢。人力資源管理理論來源于企業管理實踐,面對低碳經濟發展的全球趨勢,研究如何從“人”這一基本要素出發,構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趨勢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從而推動企業管理實踐走向管理走向“綠色、和諧、以人為本”,并最終促進經濟增長從粗放式增長向集約型增長轉變,就具備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

        1 低碳經濟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

        1.1 對人力資源主體的影響

        低碳經濟是為了在經濟穩定增長的同時應對全球氣候變暖、實現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新的經濟增長模式,涵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無論是工業革命以來的高碳經濟還是綠色經濟,本質上都是通過“人”這一能動性要素創造價值和社會財富的人力資源經濟,其中最重要的因素還是在于“人”,而低碳經濟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宏觀影響則主要是對人力資源主體的影響。傳統的工業化生產及城市化進程,為人類社會創造了大量的財富。在傳統高耗能高投入的發展特征下,人力資源主體是以工業生產領域的產業工人為主的;而在低碳經濟時代,人力資源主體則是以集中在新能源和高新技術產業為代表的知識工作者。因此,低碳經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應當順應低碳經濟發展的趨勢,人力資源主體的變化,必然帶來人力資源管理理念的變化。

        1.2 對人力資源管理目標的影響

        在傳統經濟增長模式中,由于產業結構及具體企業發展的差異,很多企業仍然停留在以“事”為中心的管理階段,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無法完全擺脫作為企業管理輔助職能的地位,因此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目標也被單純的認為僅僅是為企業經濟效益服務。在低碳經濟時代,由于人力資源主體的變化,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必然要轉向以“人”為中心。因為只有以人為中心,加強對知識工作者的管理,企業才能占有更多的知識,并依托知識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因此,低碳經濟時代人力資源管理的目標應該是有效整合知識工作者的知識積累,為知識工作者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促進知識工作者利用自身知識來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

        1.3 對人力資源管理內容的影響

        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理論以“人”為中心的特點,決定了其管理內容必然是在考慮企業或組織工作目標的同時,也充分考慮到員工個人性格、能力、特長及發展要求等,以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熱情,實現企業或組織與員工個人的雙重發展。在低碳經濟時代,由于企業或組織被賦予了更多的社會與生態責任,因此人力資源管理的內容也必然會發生變化。具體而言,低碳經濟時代的人力資源管理需要更多的融入“綠色”“低碳”“和諧”等理念,從“人”這一根本要素出發,在人力資源管理活動的各個具體環節(如招聘、培訓、績效考核與激勵等)強調“綠色”“低碳”“和諧”的管理,并在此基礎上,整合整個價值鏈,以適應不斷出現的新技術帶來的高度不確定性競爭環境。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活動本身不僅要考慮企業經濟效益和員工本身的利益,更要注重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2 基于低碳經濟的綠色人力資源管理概念

        2.1 綠色人力資源管理概念的界定

        本文將綠色人力資源管理定義為 :以低碳經濟為基礎,融合綠色經濟理論、和諧管理管理理論、可持續發展理論及生態系統理論的有關思想;通過構建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系統,解決以往人力資源管理中不注重環保、和諧發展等“非綠色”與“非和諧”問題;改善人力資源管理的內外環境(如外部生態環境與內部管理環境),促使人力資源管理從傳統的職能管理邁向系統管理,開發和培養具備“綠色”“低碳”“和諧”思想的人才,并合理安排人才的使用;推悠笠禱蜃櫓的宏觀管理走向“綠色”“低碳”“和諧”,并最終促進經濟增長從粗放式增長向低碳集約型增長的一種人力資源管理的新模式。實施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的目的是從社會科技與經濟發展的最根本要素――人的角度出發,將傳統人力資源管理從各種人性假設的前提下解放出來,更加注重以人為本,通過對“人”這一要素的管理,為企業創造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從而促進社會經濟從傳統高碳粗放式增長向低碳集約式增長轉變。

        2.2 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的內涵與特征

        綠色人力資源管理強調“綠色”“低碳”“和諧”的特征,是與低碳經濟時代社會經濟增長模式的特征相吻合的 ;綠色人力資源管理從企業或組織的微觀角度出發,但著眼于宏觀層面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與生態效益的實現 ;綠色人力資源管理在不否定以往人力資源管理各項職能的前提下,系統的分析如何在人力資源管理的各項職能環節融入“綠色”“低碳”“和諧”的思想,在兼顧企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的同時,也更加關注員工的身心健康與和諧。綠色人力資源管理具有明顯區別于傳統人力資源管理的三大特征:

        (1)綠色性。綠色思想的核心是環保、無污染、低排放的原則。綠色人力資源管理仍然遵循綠色思想的基本觀點,注重對各類資源的節約利用――也包括對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避免在人力資源管理活動中的各種非必要消耗。因此,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的綠色性必然要體現在要求員工關注企業的社會環境責任、綠色企業文化的建立,同時倡導低碳健康的辦公方式以及關注企業內部運轉與外部信息交換的整體健康。

        (2)生態性。自古以來,人的活動就是處于一定自然生態環境與社會生態環境中的。尤其是在一定的文化、制度、經濟的社會生態環境下,人這一社會科技與經濟發展最根本要素才能夠得以體現和發揮自身功能。因此,人力資源的發展與生態環境的發展具有相輔相成的關系。在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理念下,人與自然生態環境和社會生態環境發生物質、信息、能量的交換必然要體現生態性,以求得整個社會經濟、文化、環境的協調發展。

        (3)和諧性。綠色人力資源管理企業與外部環境之間的和諧可以通過采用現代科技手段,比如實現信息溝通便利和無紙化辦公,達到緩解生態壓力,節約能源的目的。企業內部環境的和諧則是指企業與員工之間的和諧,這種和諧狀態是以“以人為本”思想指導下的人本管理,主要通過綠色企業文化來塑造健康的員工心理、積極的工作態度、員工之間和睦穩定的人際關系。

        3 綠色人力資源管理實施措施

        從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的定義和內涵可以看出,綠色人力資源管理需要解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活動中的“非綠色”與“非和諧”問題。因此,首先需要對企業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綠色化,然后在此基礎上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各項職能活動融入“綠色”“低碳”“和諧”的理念,并最終通過各項職能活動的實現企業綠色人力資源管理。

        3.1 企業內外環境的綠色化

        企業外部環境是指企業所處的政治環境、社會環境、經濟環境及生態環境等。企業外部環境的綠色化,需要政府推動經濟體制改革,為企業轉型創造有利的大環境。在經濟建設上要通過政策引導企業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的發展 ;在文化建設上要通過各種方式宣傳和倡導“綠色”“低碳”“和諧”的發展觀念和生活理念 ;在社會建設上要強化企業社會責任與生態責任意識,引導社會大眾積極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在創新能力建設上,要積極支持企業開發和應用各種新能源技術與工藝,生產綠色產品或提供綠色服務。

        企業內部環境是指企業內部物質環境、文化環境等。企業內部環境的綠色化,需要企業從資源配置、研究開發、生產營銷、客戶服務等方面都要從低碳化的角度出發加以考慮,因地制宜地制定出與企業經營外部環境特征相匹配的戰略計劃及其實施方案。同時,企業要建立綠色企業文化,審視自身所處的行業,了解行業技術革新的方向,在日常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樹立起“綠色”“低碳”“和諧”的理念,并建立企業綠色品牌。

        3.2 人力資源管理職能的綠色化

        培訓與開發環節的綠色化,要求企業對員工的培訓需要包含企業社會責任、生態責任及和諧發展思想等方面的培訓。使公司每位員工牢記公司的生態責任與社會責任,梳理企業與社會、生態和諧發展的思想。企業進行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時要注意培訓信息要簡單明確、培訓以非正式的形式,多次分開進行,M量使用企業取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來支撐培訓與開發。企業培訓與開發要注意保持創新和主動性。

        4 結語

        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并不否定傳統人力資源管理的職能,而是通過對企業內外環境及人力資源管理各項職能的綠色化,來有效改善企業管理活動中存在的各種“非綠色”“非和諧”的弊病,為企業創造有利于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良好環境,更重要的是能夠有力地推動企業轉型,最終促進社會經濟的“綠色”“低碳”“和諧”發展。當然,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的提出畢竟時間尚短,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的內容及過程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楊光. 綠色人力資源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的綠色化[J]. 管理評論,2003(10):8~10.

        第5篇:綠色經濟和低碳經濟范文

        【關鍵詞】低碳理念;綠色經濟;經濟調控

        低碳經濟屬于一種環境影響小、資源開發利用效率高的現代化經濟發展模式,其核心是促進經濟發展綜合效益的最大化、環境影響的最小化、資源利用的高效化,進而全面提升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從某種意義而言,低碳綠色經濟是新常態下我國經濟健康發展的全新思維與必由之路。

        一、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性與迫切性

        1.社會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

        目前,我國經濟正處于轉型發展時期,環境污染嚴重,資源剛需上升。要想促使經濟社會與資源開發協調發展,必須將資源保護與開發提到戰略發展日程上來,通過經濟發展模式創新、管理體制創新、科學技術創新,采取高效、開源、節流等措施,切實轉變企業傳統發展模式。發展低碳綠色經濟不僅是提升資源保障能力的必然選擇,同時也是建設兩型社會、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客觀需求。另外,發展綠色經濟,按照環境生態化、開采科學化、工藝環保化等要求,積極推動循環經濟發展,也是實現經濟、生態、效益和諧發展的重要路徑。

        2.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

        經濟發展的轉型升級,使得我國產業結構與經濟發生了強制性調整,各項發展增速緩慢。但是,第二產業的比重依舊非常高,我國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面臨巨大壓力。若不對產業結構進行大調整,就很難實現節能減排目標,而遵循低碳理念,發展綠色經濟是實現我國節能減排目標的關鍵。

        3.大眾對綠色環保生活品質的迫切需求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環境保護成為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熱點問題。環境污染、霧霾加劇,嚴重威脅人們身體健康。發展低碳綠色經濟也是大眾期望提升生活品質強烈的現實需求。

        二、基于低碳理念的綠色經濟發展探討

        1.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優化經濟發展格局

        政府部門必須嚴格按照節能減排總體目標,制定約束性指標體系,將企業碳排放強度、GDP能耗、非化石能源比重等納入具體規劃中去。建立健全法律法規體系,通過教育、引導和法規約束,切實增強人們的節能環保意識。政府部門需積極出臺細致、可行的節能措施,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制造業、工業是資源利用強度、能源消耗最大的產業,從整體上來說,我國經濟處于工業化中后期,工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較高,在新形勢下,我國必須向著新型工業化方向邁進,發展低碳經濟,降低對能源資源的依靠,全面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提升產業綜合競爭力,努力構建環境友好、資源節約型產業結構。與此同時,全面提升服務業對經濟發展的支撐能力。服務業本身就屬于低碳、環保產業,加快服務業發展本身就是低碳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低碳的制造業、工農業發展更需要服務業的支撐。另外,還需要進一步優化產業格局,加大金融、法律、培訓等服務業的發展力度。

        2.轉變城市化發展與資源配置方式

        積極改革財稅體制,加大相關制度體系建設力度,強化地方政府的激勵手段與監管措施,有效引導人們的消費方式與生活方式。堅定不移地開展低碳城市省區的試點工作,編制詳細的低碳發展計劃書,建立健全與城市發展相吻合的低碳綠色配套措施,優化以低碳為主的產業體系,積極倡導低碳、綠色的城市生活方式。與此同時,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相關部門應通過制定和出臺相關制度來合理引導財稅政策,規范價格制度,為低碳經濟的發展營造良好的市場空間。例如,風力發電無法與傳統電力發展方式競爭,為此,政府部門可通過《可再生能源法》,積極鼓勵風電參與競標,并由用戶與市場分攤部分成本。

        3.積極引入科學技術

        基于低碳理念的綠色經濟發展必須依靠科技進步,立足科技創新。企業應堅持高效、科學的原則,合理規劃、積極采用先進的生產工藝、設備,依靠科技進步,實施清潔生產,盡可能促使企業循環發展。國家應加強對新能源、高端設備制造產業的扶持力度,通過政策、稅收等方面的優惠政策鼓勵企業積極創新。

        4.強化大眾綠色環保的自覺意識

        結合普法宣傳,制造各種類型的環境知識宣傳片,為環境保護宣傳提供直觀教材,強化大眾綠色環保的自覺意識,全面提升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與綠色環保意識。除了傳統的報紙、電視、廣播外,我們還可以充分發揮如互聯網等現代傳媒的作用,采用微博等互動性網絡平臺加強輿論引導,吸引公眾參與。同時,以“世界環境日”、“世界地球日”、“生物多樣性保護日” 等紀念日為契機,圍繞建設生態文明,發展綠色經濟,不斷改進宣傳內容及形式手段,強化大眾綠色環保自覺意識。通過強化大眾的綠色環保意識進一步規范人民群眾的具體行為,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并將合理利用資源、改善生態、保護環境、低碳環保等意識和行動真正滲透到大眾生活中去。

        三、結語

        綜上,本文以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性與迫切性為切入點,從政府主導、轉變資源配置方式、引入科學技術、加強綠色環保意識等角度入手,論述了基于低碳理念的綠色經濟發展途徑,旨在全面促進我國經濟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第6篇:綠色經濟和低碳經濟范文

        隨著全球氣溫升高,氣候異常現象頻發,人類對自身生存環境的塑造給予了更多的思考,低碳經濟已經被公認為是解決全人類生存危機的主要手段。所以發展低碳之路是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一、低碳經濟是以應對氣候變化而產生的一種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經濟形式。主要是憑借新科技手段來調整企業經濟發展模式,降低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減少對溫室氣體的排放量,緩解全球氣候變暖。

        二、實質要求不斷加大對氣候變化科技研發的投入,提高對自然能源的利用效率,研發清潔能源技術,優化整體企業結構來達到減緩氣候變化的目標,并且發揚可持續發展政策。

        三、由于是項以低消耗,污染少為基礎的新型管理模式,低碳經濟就是人類社會企業是新躍進,低碳經濟本質是以科技進步發展為基礎,從而提高能源利用率,實現清潔能源技術的一項創新發展。當下的低碳經濟不只是國家之大計,同時還是是企業的職責,因此企業堅持低碳運營成為必經之路。

        低碳經濟中的企業管理的改變

        一、企業低碳經濟的背景下,管理模式的改變蓄勢待發,是在企業自身發展需求驅使下和環境影響雙重作用中的結果。

        二、低碳經濟背景下的企業管理模式,在環境和政策作用下需要發生轉變來做的更好。改變傳統管理思維,通過實行綠色管理能夠給企業帶來更多的利潤,雖然說,管理模式轉變過程消耗的開支,從長遠規劃和帶來的利潤是完全可以填補這些消耗的。

        三、再有就是企業自身對發展的需求也是趨勢其管理模式改變的動因。在低碳經濟背景下,企業發展的環境等各種因素有所變動,都會影響企業的管理和產生。只有轉變觀念去實行綠色管理方案,才能促使企業價值觀符合社會的發展,同時也利于企業的形象,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與時俱進。

        低碳經濟背景下企業管理新觀念

        想要樹立起來企業綠色的管理觀念是宏觀發展的方向,綠色管理的設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新觀念的立新也不可分割。就低碳經濟企業綠色的管理,大致可分為四個方面。

        一、首先是要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圍繞著綠色、環保的主題展開。有了好的形象對企業內部員工工作熱情產生促進作用,責任感能夠增加消費者對企業的認同度,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讓企業能夠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保持企業的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二、其次是節能環保概念產品的開發,此項方案目的是研發既新穎有節能的環保的商品。進而從根本上減少企業可能會對環境產生的污染,以及在工業發展過程中對自然環境所產生的負作用。節能環保產品的開發是低碳經濟背景中對企業管理的重要環節,還是企業發展的主要源動力。

        三、還有就是綠色生產這一過程的實行。有了綠色經濟管理的理念指導,企業還應該優化自身的工藝生產等方法,爭取實現綠色的生產,保證滿足消費者對商品的所需,還做到在生產商品這一過程中沒有給自然環境帶來危害。也就是指在生產過程中使用太陽能,風能等的環保能源,降低廢物垃圾的產生。

        四、通過綠色營銷的實施,企業管理中能夠充分體現低碳經濟的思想,自身發展的的同時,能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義務,從而提升自身的綠色形象。低碳社會中,綠色營銷勢必是企業產品占領市場的強力武器,同時還是企業競爭中優勢體現的關鍵之處。

        低碳經濟轉中企業管理的新方式

        低碳經濟模式的發展,導致企業的管理在采購、生產、財務、營銷等各部門得以不同程度的改善和升級。

        一、企業采購管理方面。低碳的經濟模式要求企業建設“低碳”供應鏈,實行“低碳”的管理,這一連接涵蓋了設計、采購、施工和使用四項環節。把生態環保的意識融進采購管理里面,可以控制低碳指標,配合低碳技術從而利用資源,最大程度降低產品對環境的污染。

        二、企業生產的管理方面。低碳經濟在企業生產管理中.要求企業產品材料采是通過國家標準的低碳材料,原材料屬于低碳。并且企業的生產清潔以及技術的創新,都能夠表現出對污染治理的重視。技術上盡量運用高清潔低碳技術,降低碳的排放量。低碳經濟要求企業管理者創新生產管理模式,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延長產業鏈。 加大技術的研發才能培育可提高經濟增長點。

        第7篇:綠色經濟和低碳經濟范文

        農業經濟論文范文一:農業經濟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研究

        【摘要】十八屆五中全會再次以文件形式確定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在此形勢下,農業經濟的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方式顯得更加重要。而;綠色農業、低碳農業也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我們大力倡導經濟發展轉型調結構,農業經濟發展必然要爭當轉方式調結構的排頭兵,加強農業經濟發展的環保模式,減少農業發展過程中的碳排放,從而實現我國農業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發展目標,最終幫助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筆者圍繞我國農業經濟的綠色發展和低碳循環發展現狀,提出相應的推動措施。

        【關鍵詞】農業經濟;綠色;低碳循環;環保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綠色發展,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新貢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自然岸線格局,推動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由此可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方式是新時期農業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和必由路徑。

        一、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經濟綜述

        由于國家轉方式調結構的深入推進,作為國家第一產業的農業相關產業也必須找到適合自身可持續發展之路徑。在國家經濟中高速平穩發展和生態文明概念深入人心的新時期,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經濟成為黨和國家重點部署的發展思路,也逐漸成為國內外研究的重點課題,在此大環境下,我們有必要對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經濟做初步探討。(一)綠色農業經濟發展綠色農業經濟是以市場需求和經濟、生態協同發展為根本原則,在傳統經濟基礎上發展而成的新型農業發展模式,是對各種農業資源進行開發并保持農業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然后在此基礎上達到的農業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活動過程,其本質是要實現農業生產經營與社會、生態資源的協調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二)低碳循環農業經濟發展所謂的低碳循環農業經濟發展,就是指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態勢下,我們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積極運用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等各種方式,盡最大可能的減少對CO2等溫室氣體的排放,加強現有資源的循環利用率,從而實現農業經濟的發展和可持續戰略的實施。

        二、我國推動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經濟的現實意義

        (一)發展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經濟是今后推動我國農業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由于我國人均土地占有量遠遠低于聯合國公布的世界人均土地占有量,又面臨著農業資源過度消耗的現狀,高耗材、高污染的傳統農業經濟發展方式已經越來越不適應我國現行農業經濟發展需求,我國必須采取低碳農業發展模式,以提高我國糧食產量。(二)發展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經濟可以保護我國生態環境和維護糧食安全由于我國可用耕地面積較小,并且多地出現建設用地越過“耕地紅線”的問題,我國一直致力于以傳統農業模式解決溫飽問題,造成了農業土地破壞嚴重的現象。在傳統農業經濟發展中,大量使用化肥、農藥等,而且根據國家公布的數據可以看出,我國大部分的水土污染主要是由于農業的亂排亂放。因此,發展低碳農業有利于保護環境。進入新世紀以來,多重因素左右全球糧食供應,使得糧食安全從區域性問題上升為國際問題,從民生問題上升為國家戰略問題,由于我國國內的糧食生產供應現狀,我國農產品進出口都受到了嚴重制約,因此,我國要加快轉變傳統農業的生產方式,切實解決好糧食的安全問題,而解決問題的關鍵出路就在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經濟。

        三、我國發展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經濟所面臨問題

        雖然我國在發展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經濟有巨大的現實意義,但是從客觀角度來說,我國發展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經濟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這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我國現存的農業基礎薄弱。首先,我國較為嚴重的人地矛盾,我國雖然國土面積廣,但是人均可耕地面積遠遠低于世界人均可耕地面積,當前我國共有農業人口9億,農戶約占農業人口總數的27.7%,每戶所經營土地不足0.5公頃;其次,我國農村勞動力短缺,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農村主要勞動力青壯年集體外出務工,家里只留下“386199部隊”,農業產業勞動力缺口嚴重;最后,農村人口文化程度普遍不高,雖然國家大力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并推行職業技術教育,但是未從根本上提升農業從業者的文化水平,截止2008年統計數據顯示,我國農村人口中初中以上文化水平所占比重不足18%。第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我國一直以來實行以工業輔助農業的發展路子,雖然有大量的輔農、助農、惠農政策,但是由于開展農業經濟的基礎設施不完善,導致可用耕地流失嚴重,面積減少,農業物資浪費嚴重,且已有農業基礎設施功能較為老化,破壞較為嚴重。第三,農業經濟服務系統未及時建立完善,鑒于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農業經濟發展方向起步較晚,相關的農業經濟服務系統并未得到有效建立和完善,農業經濟服務工作開展較為滯后,相關服務水平也較為低下。

        四、我國發展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經濟應對措施

        一是優化農村農業產業經濟結構,在基層大力普及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發展模式,開展相應農業服務技術培訓及繼續教育,培養一批綠色低碳循環農業專家人才,發掘一批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種植能手,并形成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的規模效應和聯動效應。二是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業綠色低碳循環經濟模式進村進戶。我國應大力開展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檢修與更換,并普及農業低碳經濟的發展方向,引導并向農村引入大量的資金,積極地研發新技術,擴展新視野,推動農民獲得最大化的經濟效益。三是建立新型化的農業技術專業服務系統,隨著城市化進程和工業化發展,我國已經有足夠的技術水平和物質基礎為農業產業經濟發展建立專業服務系統,包括信息服務、大數據服務、物流服務及高端制造服務等,這個服務系統應該包括農業現代化的耕作方式技術的普及、對病蟲害防治技術推廣、對農產品及衍生品銷售渠道拓寬等一系列的專門服務,促進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經濟發展模式在我國基層推廣。

        五、結語

        我們必須推進低碳農業的經濟發展模式,確保糧食安全,并保護生態環境,突破現有農業的發展瓶頸,大力普及并使用新型化的農業產業化路子。

        【參考文獻】

        [1]張憲英.我國低碳農業解讀及其發展路徑初探[D].復旦大學,2010(5).

        [2]周麗.加快我國低碳農業經濟發展探析[J].新經濟,2014(7).

        農業經濟論文范文二:低碳經濟時代農業經濟發展途徑

        [摘要]低碳經濟時代下,世界農業經濟逐漸開始從高碳向低碳轉變。在全球氣候變暖的環境下,低碳農業這一生態革命產物被廣泛關注和推崇,這就要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模式實現向生態、低碳、友好模式的轉變。本文主要探討低碳經濟時代下我國農業經濟存在的問題和發展途徑,實現我國農業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

        [關鍵詞]農業經濟;低碳經濟;發展途徑

        全球人口增長和經濟規模的擴張造成人類對常規能源的使用逐漸增多,環境與經濟之間的關系不斷日益惡化,在此背景下“低碳經濟”“碳足跡”等概念應運而生[1]。發展低碳經濟,不僅能夠通過節能降耗改善環境污染,還有利于調整經濟發展結構,促進新型產業的發展,實現生態文明建設。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低碳經濟時代下,農業經濟必然要轉變經濟發展模式,走低碳可持續發展道路,推動農業經濟的健康發展。

        1低碳經濟內涵

        低碳經濟是人類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重大進步,是通過降低能源消耗、減少二氧化碳排量、減少環境污染的經濟發展模式。低碳經濟指的是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指導,大力開展技術創新、新能源開發及改變生產方式,減少對煤炭等不可再生資源的使用,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減少經濟發展中對環境的破壞,實現經濟與生態的和諧發展。低碳經濟的重點是通過開發低碳能源系統,研發低碳技術并建設低碳產業體系,減少經濟發展過程中溫室氣體的排放量[2]。

        2我國農業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低碳農業規模化發展困難

        目前制約我國低碳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農業生產的小農分布。盡管我國近些年來已經實現農業大規模生產,但基本生態生產單位仍是農戶小農生產,制約了農業生產中碳生產的合理標準規劃。例如農村地區僅只有一戶或幾戶開展低碳農業生產,而大部分農戶依舊仍采用粗放生產,碳生產無法實現大規模的集中化,這種情況下依然會污染土壤、空氣、水源等,制約低碳農業的發展,增加推廣和開展低碳農業的成本。

        2.2農業基礎設施薄弱

        我國農村地區許多基礎設計健身不完善,例如水利設施出現設備落后、設備老化等問題,這是由于水利投資偏向于大型水利工程,對農村農田水利建設的投入較小,資金較為分散,沒有形成合力,資金投入的多少直接影響農業節能、節水等基礎設施的建設與完善,從而制約低碳農業的發展。

        2.3科學技術與自主創新能力不足

        發展低碳農業離不開先進技術的支持,而技術創新是發展農業新技術的重要途徑,但是我國農業技術還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農業技術研發投入不足,先進農業技術應用水平較低,缺乏農業科研人員,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不完善等,這些現狀嚴重制約了技術在低碳農業中的應用。除此之外,發展生態農業經濟模式缺乏先進的技術,例如沼氣的開發和使用能夠保護生態環境,但目前只適用于以農戶為單位的小規模家庭生產生活,適用于大規模生產的大中型沼氣池等技術還不完善,使沼氣的開發和利用并沒有發揮出最大的價值。

        2.4農業生產方式還未完全轉變

        盡管我國農業科技得到發展和進步,但是在農業生產中對化肥、農藥等污染土壤的資源的依賴性依舊嚴重,導致農村污染仍在加劇,造成土壤結塊、肥力下降等惡性循環。粗放的農業經濟增長方式進一步加劇了資源和環境的壓力。

        3低碳經濟時代下農業經濟發展的途徑

        3.1建立循環農業經濟體系

        西方國家低碳農業循環經濟發展迅速,例如阿根廷實行完善的免耕加秸稈還田的低碳農業技術,打破傳統的額“種地必須先耕”的現狀,有效的保護土壤面積;巴西政府在2010年實施低碳排放農業計劃,運用生物固氮等先進技術提高生產效率,降低資源消耗和污染,實現農林牧一體化生產等。我國人口總量大,但人均耕地面積小,人地矛盾突出,且農業生產效率低,耕地污染嚴重,因此應大力推廣和使用農業固碳技術,減少高碳能源、化肥等資源的使用。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指的是農業資源、農業產品、農業廢物再利用的循環模式,降低資源消耗率。在農業循環經濟發展過程中,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推進水資源、土地資源等的綜合利用,加強對情節能源的開發和利用,轉變農業經濟增長方式。

        3.2發展生態農業經濟模式

        首先要轉變農業生產發展理念,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屏氣原有的“重農業產出,輕生態環境”理念,在農業生產經營中堅持集約化的經營理念,加強對農村農民知識和技能的再教育,提高現代農民的綜合素質。其次,堅持資源的多層利用,實現資料良性循環,例如發展沼氣利用模式、病蟲草防治模式、產業鏈延長增殖模式等;充分開發和利用清潔能源,例如太陽能、風能等,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增加農業生產效率,大力發展農田平原、水體立體等農業生產模式,實現低消耗、高產能[3]。

        3.3促進低碳農業技術的研發和推廣

        一方面要大力引進西方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另一方面促進我國低碳農業技術的研發和創新。政府通過財政政策進行支持和引導,引導社會資金的不斷投入,積極開發新技術,整合現有的先進技術,降低現有低碳技術推廣和應用的成本,同時要注重技術服務體系的構建,積極引導和幫助廣大農民學會運用先進農業技術,使技術真正運用到低碳農業生產中,緩解我國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的矛盾。加強農村地區新型農機技術的推廣力度,組織農民學習新技術,開展免費農業教育課堂培訓業務,宣傳新型低碳農機的作用,使低碳農機在農村得到真正使用;增強安全意識,更好地發揮低碳農機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作用;積極開展有機物多層利用技術的推廣,在生態系統中形成物質良性循環多級利用的狀態。

        3.4提升低碳農業經濟發展理念

        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方式低碳化的轉變要以科學發展觀為重要指導,加強樹立低碳農業經濟發展的理念。首先要樹立正確的現代農業發展觀,農業的發展是一種全面的、科學的發展,是可持續的發展。其次要走正確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在科學發展的基礎上努力探索出低投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益的現代低碳農業經濟發展道路。再次還要大力發展綠色生態型農業,資源節約型農業,充分利用好農業資源,降低農業能耗,減少農業生產帶來的溫室氣體排放。最后,要加強低碳知識的宣傳教育,農民是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主要力量,在農村開展各種形式的低碳經濟宣傳活動,使廣大農民逐漸轉變生產理念,堅持低碳環保的生活和生產方式;加強對《大氣污染防治法》《資源保護法》等資源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適當利用優惠的經濟政策引導農業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大力鼓勵和扶持綠色低碳農業生產。

        3.5發展低碳休閑旅游農業

        農業具有文化傳承的功能,是農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近些年來隨著城市生活壓力的增加和農業文化的發展,農業經濟的休閑觀光作用逐漸顯現。發展低碳休閑旅游農業模式既能夠增加農民的收入,增加農村就業機會,還能夠在農村形成品牌經濟,帶動品牌效應。要以農村現有的旅游資源為開發和發展基礎,加強對低碳旅游資源的創新開發力度,構建農家樂旅游的新形態。開發農業觀光旅游模式,首先要保護農村當地原有的自然景色,在此基礎上開發農業高新技術,將農產品作為農業加工的突破口,大力發展農業觀光旅游服務業務,將旅游業融入至低碳農業經濟之中,帶動低碳農業經濟的發展,例如發展農業生態種植園參觀、農業主題公園、農家樂等旅游業務[4]。

        4結論

        低碳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低碳農業的發展,低碳農業是低碳經濟的一部分。低碳農業的發展應將農業經濟與生態系統相結合,減少對不可再生資源的利用,加強開發和利用清潔資源,實現環境保護,從粗放經濟發展模式向集約型轉變,降低資源消耗,減少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加強農業低碳生產、環境保護、生態涵養、文化旅游等各項功能的融合,實現我國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馮蛟.從低碳經濟時代消費者行為特征看休閑農業的發展———以寧夏休閑產業發展為例[J].農業經濟,2010(10):38-39.

        [2]胡新良.低碳導向型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機制構建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12.

        [3]劉國斌,黨美麗.低碳經濟時代吉林省縣域經濟生態旅游發展研究[J].東北亞論壇,2011(1):114-120.

        [4]張蓓.低碳經濟視野的都市農業旅游:政府行為與市場邊界[J].農業改革,2011(2):62-68.

        [5]涂洪強.區域循環性農業經濟的構想與建議[J].中國市場,2015(16).

        第8篇:綠色經濟和低碳經濟范文

        21世紀,產業發展的新模式是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為了能夠在全球的生態安全上做出貢獻,使我國的建設更加的美麗,讓人和自然的和諧發展進入到一個新的格局,就要按照黨在會議中所提出的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的產業體系,在保證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的前提下,對城市進行科學合理的布局、打開農業發展的格局、保證生態安全的格局。因此,我國必須堅持綠色發展,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就成了推動農業經濟發展的最重要的一個選擇和路徑。

        一、在農業經濟綠色低碳循環下的綜合論述

        現如今,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新思路離不開綠色低碳循環的發展。對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成了促進農業經濟中最重要的研究課題。一方面全球的氣候都在逐年變暖,要想農業經濟的發展得以實現、可持續的發展策略得到實施,對現有的資源提高循環使用率,我們應在農業經濟的發展當中實現技術、制度等的創新,促進產業轉型,通過這些方式盡可能的做到減少一些溫室氣體的排放問題,像二氧化碳;另一方面是濟綠色農業經的發展,它是在傳統農業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根據市場、經濟的需求,連同生態的共同發展,對農業經濟的生態系統進行良性的循環,從而達到農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的過程。它是促進可持續發展經濟的一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推動我國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經濟的現實意義

        一方面我國土地的人均占有量明顯比聯合國的世界土地人均占有量要低很多,傳統的農業經濟還存在著耗材高、污染高、農業的資源又在過度的消耗問題。要想改善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現狀,只有采取低碳的農業發展模式,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的農業經濟,才能使我國糧食產量得到提高,我國農業經濟的增長才能進一步推動;另一方面傳統的農業經濟發展中,化肥、農藥的大量使用、農業亂推亂放造成的水土污染、我國可用的耕地面積又因為解決溫飽問題對土地進行的大量嚴重的破壞而變小,這些都促使我國農業經濟向綠色低碳循環的農業經濟發展。隨著新世紀的發展,糧食供應問題在不斷的升華,使我國農產品的進出口問題上受到了嚴重的制約。對于此,要保護好我國的生態環境和更好的對我國糧食的安全進行維護,必須加快實施綠色低碳循環的農業經濟發展,糧食的安全問題才能得到更好的解決。

        三、我國農業經濟在發展綠色低碳循環中所面臨的問題

        一方面建設我國農業基礎的設施不完善。近年來我國對農業產業也出臺了很多輔農、惠農及助農的工業化的優惠政策,但是仍舊出現了可用耕地流失越來越嚴重、耕地面積越來越少、農業資源的大量浪費這些問題,這都是由于農業經濟的基礎設施不夠完善所造成的,再加上有些農業經濟基礎的設施使用年頭過長,出現老化現象,這更促使農業資源被嚴重破壞;另一方面我國的農業基礎相當薄弱,總結出以下三點:第一,在市?鼉?濟的發展中,青壯年集體外出打工的人員越來越多,造成了農業產業的勞動力出現明顯的缺口,造成我國農村的勞動力嚴重的短缺;第二,雖然我國的國土面積相當大,但是人與土地之間的矛盾又很明顯,我國人均的可耕種的耕地面積比世界人均可耕種的耕地面積低的太多了;第三,我國雖然全方面的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對職業技術教育也在不斷加強,但是我國從事農業的文化水平沒有得到根本上的提高,最明顯的就是我國農村人口的文化程度上普遍不高;最后一方面是沒有及時完善我國農業經濟的服務系統。本來對于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的方向上起步就比較晚,農業經濟的服務系統又沒有得到及時的建立和完善,這也使在進行農業經濟的服務工作的開展上得不到順利的進行,其服務水平也就沒有得到很好的提高。

        四、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綠色低碳循環中的應對措施

        一方面對我國農村基礎的設施進行建設完善。在對我國農村的基礎的設施建設中,在更換和檢修上,實行大力開展對農業低碳的經濟發展方向大規模的普及,同時向農村進行多方位的引流,利用好資源開發新技術,使農民的視野更加開闊,讓我國的農業實現經濟的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對我國農業的產業經濟結構上。為了使綠色低碳循環的農業經濟規模越來越大及出現聯動的效應,對基層的農業人員進行綠色低碳循環的農業經濟發展模式的灌輸、普及,對相應的農業技術服務人員多多進行技術培訓和遠程繼續教育的學習,爭取能夠培養出一批在綠色低碳循環農業方面的人才專家,從中對于綠色低碳循環的農業種植小能手進行發掘。最后一方面則是我國對農業技術的專業服務系統的建立。不管是工業技術化的發展還是城市化的發展進程,我國農業的經濟在其技術水平、物質基礎、信息、物流服務等對專業服務系統的建立都已經相當的成熟了。為了能夠促進我國綠色低碳循環的農業經濟在基層更深入的推廣,農業技術的專業服務系統就該包含一系列專門的服務,例如,農產品和其衍生品在銷售模式上進行拓寬、對于病蟲害蟲技術性防治的推廣、對于現代化農業的耕種方式實現技術化的普及等等。

        第9篇:綠色經濟和低碳經濟范文

        關鍵詞:低碳環保 綠色會展 信息傳達 可持續再利用

        當前,氣候變暖是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大威脅之一,導致環境變化的原因之一就是碳排放嚴重超標。伴隨著這一問題的不斷激化,已經成為影響各國政治、經濟、環境、科技、外交、國家安全等領域的綜合交叉問題。因此各個國家都在遏制碳排放,大力發展低碳產業,低碳產業逐漸成為各國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發展低碳產業就應提高低碳技術和進行相應低碳產品的開發。低碳技術和低碳產品的開發又反過來促進低碳產業相應發展。依托低碳產業發展的有利環境,利用低碳技術和低碳產品來促使我國會展業向綠色品牌發展順應經濟發展趨勢。會展業最早起源于人類社會的集市,人們按照各自的需求進行物物交換,分享各自的勞動成果。自1851年英國成功開辦世界博覽會以來,會展業隨著各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有了很大提升,逐漸成為新興產業,會展的規模和規范化程度也有了政策依據。通過會展業給各國的經濟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但隨之而來的不僅僅是正面積極的效益,也有負面的影響。長期以來,我國會展業一直處于“一次性消費的模式”。會展中材料污染,展出后展具再回收利用度不夠,產生大量的廢棄垃圾嚴重影響環境。這種現象與目前大力提倡的低碳環保的生活理念背道而馳,因此,我國要想建立綠色品牌的會展經營模式,必須遏制負面的發展態勢,積極響應低碳環保的社會潮流。

        低碳經濟與綠色會展的實踐調研分析

        (一)低碳的涵義

        低碳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盡可能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將低碳的涵義延伸到會展業就是通過低碳技術和低碳產品,達到更少的資源浪費和更少的環境污染,實現更多的會展經濟價值。低碳生活是創造人類更高生活標準和更高生活質量的有效途徑。

        (二)國外低碳經濟調研

        人類社會在經歷了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科技文明以后出現了新的文明法則,就是現在提倡的生態文明。受碳排放超標的影響,人類生存環境的惡化愈演愈烈,人們意識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已經成為全球環境改變的必然。2003年英國的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首次提出了“低碳經濟”。作為工業革命的倡導者英國在低碳經濟方面也做到了先驅引導,按照《京都議定書》的原則,英國愿意承擔溫室氣體減排的任務,在歐盟內部承諾書中減排為12.5%,在8%的基礎上增加了4.5%,為達到此標準,英國政府推出兩項政策,幫助減排的順利進行。其一就是制定“氣候變化稅”,實質上就是“能源使用稅”,依據使用電能、天然氣、煤炭的數量,過量使用的要收取使用稅,此政策并非增加英國內部稅收資金,而是通過稅收的形式,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和促進節能投資。以達到減少資源浪費的目標。據調查,英國2010年當年減少了250多萬噸的碳排放,相當于360多萬噸煤炭燃燒產生的熱能。

        (三)綠色設計涵義

        綠色是自然環境里植物最常見的顏色。在中國人們賦予它旺盛生命力的涵義,也是春天的象征,現在它延伸到很多領域,在設計行業里就有綠色設計一詞,它是指在產品使用壽命周期全過程的設計中,應充分考慮其對環境和資源的影響,在全面考慮產品的質量、功能、開發周期和成本的同時。更要優化各種相關要素,使產品及其制造過程中對環境的總體負影響減到最小,使產品的各項指標達到綠色環保的標準。天津濱海新區在會展的總體指導中大力引導綠色會展,但對綠色設計的定義理解分析不夠,致使撤展期間垃圾堆放嚴重,因此我國推行綠色品牌會展必須遵循低碳環保的理念,按照綠色設計的要求細節約束會展實施的各個環節。

        (四)綠色會展發展現狀及實施形勢

        綠色設計是興起于20世紀末的設計思潮之一,它提倡人與自然共同生存,創建和諧相處的自然環境,其闡述的生態價值觀為新世紀各設計領域的發展確立了不可違背的原則。對會展設計而言。綠色設計的核心是“3R”,即Reduce,Recycle,Reuse,不僅要減少物質和能源的消耗,減少有害物質的排放,而且要使展臺及零部件能夠方便的分類回收并再生循環或重新利用。2010年上海世博會為綠色品牌會展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上海世博會中國分為國家館和地區館兩個部分,在國家館的設計中聚集以低碳為核心元素的中國未來城市發展,展示中國人如何通過“師法自然的現代追求”來應對未來的城市化挑戰。國家館的頂部采用先進的太陽能板,收集陽光轉化成電能,實現整個展館的照明能源自給,為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供“中國式的回答”。

        會展業實施低碳發展的必要性和現實性分析

        經濟發展和能源環境共同發展的問題,是當今社會面臨的巨大問題。會展業要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必須借助低碳產業的支持。中國在世界舞臺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所持的環境變化立場越來越受到其他國家的關注。中國經濟飛速發展,與此同時,造成的環境破壞也越來越嚴重。來自于發達國家的減排壓力也越來越大。因此,我國在各行業的低碳路徑發展都必須落實到位。低碳會展的發展也是其中路徑之一,我國的會展行業實施低碳綠色會展勢在必行。

        低碳經濟不是發達國家的專利,它是國家發展可持續的路徑和重要手段。我國屬于人口大國,個體的碳排放數值不算很高,但是我國的人口基數較大,加起來碳排放的數值不容忽視。查閱相關資料得知,造成全球環境變化的原因是發達國家歷史上長期碳排放造成的,我們作為發展中國家不僅面臨著環境惡化的現實,還得挽救因此造成的經濟發展壓力。會展業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面臨著實施低碳發展給我們帶來的巨大挑戰,也面臨著發展低碳會展給我們帶來的巨大經濟機遇。我國低碳產業正處在初期研發階段和市場培育階段,因此,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植,尤其需要政府的深入引導,發揮政策的引導作用,為低碳產業的發展做出路線規劃和指導。政府指導相關企業運用低碳技術和相關產品,促進我國低碳產業的不斷發展。

        低碳產業促進綠色品牌會展的實施路徑

        (一)主辦方政策引導并樹立環保主題形象

        當今會展發展形式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政府主導,另一類就是市場主導。我們國家的會展還處于發展階段,政策法規還不健全和完善,政府必須站在主導立場,為會展的高品質運行提供各項服務保障。

        發展綠色品牌會展,主辦方起到引導的旗幟性作用,因此必須引起主要決策人的高度重視,將低碳環保的理念作為會展的宗旨主題大力宣傳。我們提倡的綠色會展是指在會展實施中,遵循資源循環的原則,實行保護環境與合理開發、將各種會展資源相整合的方針,實現會展與環境的可持續再發展。綠色會展的概念強調發展會展經濟不應以對環境的破壞和資源的浪費為代價。主辦方在政策引導下,將各種低碳產業的新技術與新產品應用到會展的組織策劃中,對參展企業的會展行為做到跟蹤監督,可以制訂獎懲制度,對參展過程中實行低碳技術和產品的企業給予資金補貼,對參展過程中碳排放超標的企業予以警告和處罰,將政策落實到位。

        主辦方要意識到發展綠色品牌會展是一個行業長遠發展的基石,要重視當前的經濟利益,更應把長遠的可持續發展放在首位。主辦方還要認識到綠色會展的投資不僅僅是經濟上的投資,更是一種文化投資、知識投資和資源投資。主辦方從主導意識的改變才能樹立環保主題的形象。

        (二)設計方以最少的空間實體傳遞最大信息量

        傳統的會展運營模式是“資源一生產一廢棄物排放”的單向式資源流通模式。這種傳統運營模式在創造了大量社會經濟價值的同時,也產生了大量的廢棄物,造成大量資源的消耗,不符合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大多數會展活動的實效周期越來越短,臨時、短期、巡回展覽日益增多。單向式的會展運營模式不符合會展發展的趨勢。設計方要適應這種變化,不僅要解決傳統的陳列設計和造型新穎、工藝、色彩等單純的裝飾問題,還要以人的需求為根本原則,積極調動各空間實體,達到信息的最大化傳遞。如何在有限的空間里對企業的信息最大化展示,這就需要設計方對展具的零部件和材料重復使用。而重復利用的前提,則是展具能夠有效的拆卸回收。

        裝備與拆卸是展具結構中相對立的兩個方面。便于裝備的結構不一定便于拆卸,拆卸也不完全是裝備的反過程。因此,設計方應考慮裝備性能的優化,盡量縮短裝備時間,拆裝的便捷。這就需要對展具進行模塊化設計。模塊化設計是根據展具的不同功能或相同功能不同性能,在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劃分并設計出一系列功能模塊,滿足不同的需求。模塊化設計既可以很好的解決展具品種規格,又可為展具的快速更新換代,提高展出的質量,方便維修,有利于展出后的拆卸、回收,為設計方的經濟收益提供必要條件。

        (三)施工方實現材料的環保和最低消耗

        綠色展具設計中的材料選擇與管理對會展的環保和最低消耗起關鍵性作用。在大型會展期間,為了達到良好的企業形象,大多數采用特裝的形式布置展區。而現在的主要裝修材料為木結構,在展出后不可再回收使用,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施工方應在選擇材料方面做到慎重,一方面,施工方不能把含有有害成分與無害成分的材料混放在一起;另一方面,對于達到壽命周期的展具,有用部分要充分回收利用,不可用部分要用一定的工藝方法進行處理,使其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例如,可以采用一些輕型鋼材和鋁合金組合的輕型構件。這些都需要低碳技術和產品的不斷完善,來實現會展的低碳經濟。又如,在上海世博會期間,中國館就采用大量的可再生材料,國家館頂上的觀景臺引進最先進的太陽能薄膜,儲藏陽光并轉化為電能。頂層還有雨水收集系統,雨水凈化用于沖洗衛生間和車輛。

        (四)參觀者以環保的意識高標準審視會展

        會展的綠色品牌推進,各個環節的參與者都不可輕視。在實際會展工作中,管理和從業人員應該本著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增強環境保護意識,采用節約型和保護型管理模式,以便在會展活動中盡一切可能將對環境不利的影響降至最低,而主辦方和設計方都是圍繞參觀者服務的,因此,參觀者對會展的評價最客觀和準確。參觀者應從會展的限制功能、保護功能、環境教育功能衡量會展的實施過程,客觀的促進綠色品牌會展的實施。在會展結束后的總結工作中,主辦方應充分考慮參觀者對會展的意見反饋。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一区二区师生制服 | 亚洲国产91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 中出受孕中文字幕在线 | 最新欧美国产91麻豆免费观看 | 日韩2021亚洲天堂在线 | 亚洲香蕉免费有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