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目前社會經濟現狀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經濟形勢;藝術類大學生;就業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20-0248-01
一、當前社會經濟形勢下藝術類大學生就業的現狀及特點
(一)當前社會經濟形勢下藝術類大學生就業的現狀
當今國內外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不確定因素增多、突發事件沖擊加大、社會局勢越來越復雜,這些給我國帶來嚴峻的挑戰。現在的經濟形勢雖然平穩的在發展,但是地震、干旱、物價持續上漲等突發事件不斷發生,藝術類的就業崗位還遠遠不能滿足大學畢業生。
(二)當前社會經濟形勢下藝術類大學生就業的特點
藝術類畢業生在就業方面有其獨特的特點。首先,藝術類大業生追求個性,渴望自由的性格,寧愿讓自己無拘無束地“漂”著,也不愿固定在一個單位里“朝九晚五”。其次,藝術類畢業生,往往都不愿意離開其所在的大城市,這種思想促使大批藝術類學生集中在經濟發達的沿海城市、省會城市,無形中增加了藝術類學生的就業難度。再次,藝術類大學生追求自由、前衛和時尚,易于接受新鮮事物的鮮明個性致使他們不愿接受太多的約束和管制,在一個單位固定的工作模式幾乎不存在,頻繁的更換自己的就業崗位。
二、當前社會經濟形勢下影響藝術類大學生就業的因素
(一)社會經濟形勢的發展促進了藝術類畢業生人數的增加
藝術類專業與經濟發展水平有著直接的聯系,沒有經濟的發展就不會有今天藝術類專業的發展。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市場經濟的發展,經濟實力在提高,家庭經濟收入在增加,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過渡到“大眾化教育”,所以這就擴大了藝術類學生的生源范圍,就形成了現在社會上的“藝考熱”,而且是愈演愈熱,藝術類畢業生的數量逐年在增加。
(二)當前社會經濟形勢下就業工作凸顯不穩定性,自主創業有所下降
目前社會經濟形勢中勞動力需求速減、國家信貸政策不時變化,原材料價格上漲,經濟對就業的拉動能力減弱等不穩定因素增多。這些都加大了藝術類就業的不穩定性。“先就業后擇業”的觀念,引發了藝術類學生對就業后工作的不重視,導致用人單位不想招聘應屆學生,害怕培訓后員工跳槽。
(三)當前社會經濟形勢導致了人才競爭日趨激烈
經濟發展增長速速與藝術類畢業數量的增多不平衡加劇了藝術類大學生的就業壓力,使得許多高校畢業生不得不面對“畢業就失業”的尷尬局面。從整個就業情況看,結構性的供過于求這就加大了招聘人才的可選性,公司便在藝術類畢業生中實行優中選優的戰略性人才儲備。由此可見,藝術類大學生在就業市場中就處于了劣勢,競爭壓力也不斷增加。
三、當前社會經濟形勢下緩解藝術類大學生就業壓力的對策
(一)認清當前經濟形勢,轉變就業觀念,做出理性選擇
自從我國實行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體制后,國家的經濟一直處于上升階段,所以對人才的需求總趨勢將不會減少。所以藝術類大學生一定要認清目前的經濟形勢,確定合理的就業目標和擇業標準,而不是茫茫然不知所措,或是自怨自艾。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學生要結合自身實際,切勿盲目隨大流,要改變自己的擇業觀,全面了解社會,客觀地分析,向能夠提供75%就業崗位的中小企業或農村基層去發展。
(二)當前社會經濟形勢下需要教育部門提供信息
畢業生就業信息系統和就業服務體系不完善, 大學畢業生就業主要由學校、人才市場舉辦招聘會等方式獲得信息, 與需求方見面, 信息渠道比較窄。這樣在就業信息上有一定局限性。在新的經濟條件下應該采用全社會動員的形式來應對經濟危機對藝術類大學生就業的影響,不能僅靠學校這一來源,國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門及社會中介機構也是重要的就業信息服務來源,我們要實現教育部門、社會中介機構、學校三位一體的主動、系統、有效的就業信息服務體系。
(三)校企聯合,開創新的就業模式
企業招聘人才考慮的是如何能獲取更多更好的能快速勝任工作的人,所以業務能力凸現重要。加強學校與企業的聯系是一條就業發展之路。目前校企聯合培養人才的計劃已經在慢慢的實施,但是這些企業大多數都是一些非藝術設計類公司,純藝術類設計公司相當少。所以高校要加強與設計類公司的聯合。校企聯合要突破以前單純為藝術類學生提供實習的機會,參與企業的科研項目的形式。
項目名稱:基于第二課堂的卓越設計師培養機制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 2012JG3
一、河道采砂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概念及必要性
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鑒于我國目前日益嚴峻的河道采砂形勢,可持續發展是解決沿江經濟快速增長對河道砂石資源需求量日益加劇與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生態河道之間矛盾的最有效手段。以下主要從河道采砂可持續發展理論基本概念及必要性分別進行闡述。1.河道采砂可持續發展理論基本概念從生態學角度出發,河道砂石資源可持續利用基本概念為在保障河道泥沙沖淤平衡的基礎上,既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砂石資源的需求,又能維護河勢穩定,保障防洪和通航安全,保護水生態與水環境,同時也不危害下一代及其他動植物需求,以實現河道砂石資源最有效利用為目的的一種發展戰略或觀念。河道砂石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實質是從自然系統(河流系統)、社會經濟發展系統和生態環境系統的高度,研究河道砂石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等,以確保社會經濟發展需求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2.河道采砂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1)客觀性具體可以分為3點:①我國主要河道及其干支流砂石資源幾近枯竭,采砂量不足與需求量大的矛盾突出,現狀河道可利用沙量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②河道砂石資源是一種有限的、難以再生的珍貴自然資源,其恢復周期較長,很多河段一旦開采后可能需要四五十年的時間才能恢復;③因河道采砂管理不善,導致部分河段砂石資源枯竭,甚至危及河道安全及周邊建筑物安全,河道砂石資源可持續發展已迫在眉睫。(2)主觀性河流是人類從事生產與生活的主要場所,河流生態系統與周邊的經濟系統緊密相連,河流為人類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多方面的寶貴資源,從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主觀方面講,社會經濟發展迫切需要一個生態文明的健康河流。(3)內在驅動力隨著經濟的發展,對砂石資源的需求量也急劇增長,進一步刺激了對河道砂石資源的掠奪性開采。當對砂石資源掠奪性開采所積累的負面效應達到生態環境不能承受的閾值時,河流的生態隨之瓦解而消亡,各種自然災害頻發,從而限制了經濟的發展。其實質是作用與反作用的關系,人類通過高強度、高擾動的采砂作業作用于河道,河道通過各種連鎖反應反作用于人類;人類作用于河道的強度越大,河道反作用于人類的影響也越大(見圖1)。目前,河道自然資源的承載力和環境的容量已經難以滿足經濟建設帶來的市場需求,采砂引起的生態閾值已難以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亟須在河道砂石資源開采與河流生態環境承載力之間進行權衡,找到砂石資源開發利用的最佳平衡點。3.我國河道采砂現狀及主要影響內容河道采砂不僅僅是管理工程,更會牽連到生態環境、政治問題、社會經濟等各個方面。目前,河道采砂缺乏長期規劃和統一管理,致使在短期利益和局部利益驅動下,河道采砂呈現無序狀態,超范圍、超強度、超量開采現象普遍存在。我國河道采砂現狀可歸納總結如下:①由于河道采砂管理涉及面廣、體制不順、地方保護主義等原因,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非法采砂、淘金等問題比較突出,采砂秩序比較混亂。②在河道采砂管理上,行使管理職權的有水利、交通、國土等部門,多頭管河,多家發證,管理職責不清,難以從根本上消除亂采濫挖現象;同時,部分地區地方保護主義嚴重,河道采砂管理法律法規也滯后于現狀。③我國河道采砂從20世紀90年代的局部開采發展至今,人類通過采砂活動干預河流的自然演變愈演愈烈,致使災害頻發;同時,長久以來的河道采砂主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往往忽視了砂石資源于河道及其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和對河道砂石資源的補充;在砂石資源開發方式上粗放經營,這種只顧眼前利益,不顧社會效益和環境生態效益的行為,導致砂石資源利用不充分、不合理,從而引發了一系列的連鎖問題(見表1)。
二、河道采砂可持續發展
基本框架的基本組成河道采砂可持續發展基本框架由自然系統、生態環境系統、社會經濟系統三部分組成,三者通過河流系統的“物質-能量-信息”之間的傳遞關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賴,共同構成不可分割的河流系統(見圖2)。1.自然系統河道采砂可持續發展系統以自然系統可持續發展為核心。采砂是人為利用和改造自然的一種行為,自然系統是采砂過程的主要載體。自然系統是指河流特征、組成及幾何形態等概念,偏重于對河流本身包含的河道沖淤變化、砂石資源歷史儲量、河勢穩定、水流條件等要素。2.生態環境系統河道采砂可持續發展系統以生態環境系統可持續發展為導向。生態環境系統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環境共同組成。生態健康是河流健康的重要標志之一,也是河流生命力的重要體現,其包含:底棲生物影響、水生植物影響、水生動物影響、水質安全、地下水安全、濕地自然保護區安全等。3.社會經濟系統河道采砂可持續發展系統以社會經濟系統可持續發展為最終目標。河道采砂可持續發展是保障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社會經濟系統偏重于人類活動的影響,包含:采砂經濟補償、政府監管和導向、砂石資源市場供求關系、采砂作業方式、防洪影響、通航影響和其他影響等。
三、河道采砂可持續發展實現途徑
1.經濟手段通過市場主導和政府調控的價格杠桿來使采砂收益合理化;消除采砂黑色利益圈,維護好河砂價格正常秩序,促進公平公正,引導采砂行業正常可持續發展;采砂補充機制具體化,進一步完善采砂作業經濟的補充(包含生態補償、防洪影響及河勢影響補償、通航補償及其他影響補償等),通過建立采砂長效補償機制來規范采砂行業。2.政府導向實現采砂管理的制度化和規范化;從國家層面,到水行政主管部門,再到各級縣水利管理部門,依次制定相關規范政策,對“三超”開采現象實行嚴格管理,施行“政府主導、水利主管、部門配合”的行政執法制度,加快采砂管理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細化管理轉變。3.法律法規約束加強采砂監控,實施全流域采砂船只管理;加大對非法采砂的懲治力度,將河砂納入國家重要礦石資源保護范圍,實施采砂許可與總量控制;采砂職能管理由行政手段向法律手段轉變,高壓嚴打非法采砂。4.技術手段將水生態文明理念融入河道采砂的全過程;按照健康河流的原則,對采砂實施有效的管理,建立健全河道采砂影響綜合評估體系(見表2)。同時,積極尋找河道砂石的替代資源,通過大力研制和推廣機制砂等來填補砂石市場的巨大缺口,以滿足市場需求。
四、建議與展望
關鍵詞:產業經濟學;物理產業;發展分析;應對措施
物流產業的發展涉及的方面很廣泛,包括商品消費、流通、生產等多方面都存在顯著的發展形式,因此,物理產業發展狀況成為了衡量一個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和現代化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標志;目前,我國物流產業發展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關鍵部分,與其他社會經濟發展產業有著緊密的聯系,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具有很深遠的影響,物流產業的發展需要適應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轉變和調整產業結構,才能保證其可以長久穩定的發展下去;在我國社會經濟的全球化發展背景下,我國經濟發展速度越來越快,逐漸成為世界上制造量最大的國家,促進物流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另外,在全球化經濟發展趨勢下,我國物流產業發展分工明確,形成了與國際產業鏈接軌的產業結構,在各個行業的發展運行當中都需要物流產業的支持,因而物理產業的發展是無法被其他行業所取代的。
一、物流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物理產業的發展不集中。我國許多物流公司都是遵循比較傳統的運營模式,物流公司結構比較分散,使得市場物流競爭日益激烈;想要將我國物流行業發展到國際物流的水平,需要不斷加大物理行業之間的競爭力,這是我國物流行業最終的發展趨勢,由于這樣的競爭發展模式,不僅可以有效提高物流公司之間的市場核心競爭力,還可以為我國中小型企業帶來更多的機遇和挑戰;就當前我國物流發展現狀來看,我國物流行業發展一直不溫不火的原因就是物流產業比較分散,物理大型企業比較少,為了有效提高我國物流產業的發展速度,需要將小型的物流公司集中起來發展,促進小型物流企業向大型企業方向發展下去。2.復合型物流產業導致了信息不匹配。由于目前我國物流產業結構不夠集中,主要目的不是將運輸與儲存進行有效的結合,而是針對物流公司之間共同的目標前行,通過連接與物流產業內部相關的企業,互相之間開展相應的物理活動來進行發展成為新型復合型物流產業,就整體發展局面來看,在傳統物流產業發展過程中,包含了從儲存運輸到客戶購買、工廠生產,再到市場銷售等多個方面,因為物理企業內部復雜的程度和不同的組成結構,以及不同的包裝和分包裝之間的互相協作的關系,使得物流企業之間的信息不能得到有效的結合,物理企業之間的信息不能進行無縫匹配,隨著快遞信息的不斷更新,在傳輸過程中出現了很多不確定因素,使得物理企業供應和接收等方面存在很多的風險。3.管理的不統一。物理企業的發展關系到很多行業的發展,包括交通運輸業、商品檢驗、稅務部門、海關、城管部門、貿易行業,以及與公安部門緊密相關,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的法律法規、政策、管理、協調等多方面都需要各個行業和部門之間的積極互相協助完成相應的管理工作,但針對目前物流發展現狀而言,在相關管理部門設置過程中,沒有明確地設定相關物流管理部門,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始著手設定管理部門:第一,從國家到城市都會有行政管理部門,并且有明確的等級劃分制度,導致管理工作沒有辦法統一開展,因為政府和部門之間的職責不夠清晰,部門之間管理責任劃分不夠明確,導致政府和部門之間開展工作不能互相協調配合,無法達到管理工作的有效統一開展;第二,各個部門、各行業之間都是自行進行獨立管理,只關心本部門和行業發展過程中的管理工作,行業和部門之間沒喲進行統一的管理,導致物流信息不夠集中,導致無法設定高效、統一的消息平臺,使得與物理行業相關的企業和部門無法得到統一的管理和監督。
二、改善的建議與策略
1.加大力度培養專業的物流人才。人才培養是直接關系到物流產業進行更快、更好地發展,是每個行業和企業發展的重要前提條件,因此,我國物流產業需要注重物流專業人才的培養方面,制定出完善、合理的人才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術的培養體系,需要從物流基礎理論知識著手開始培養,對物流基礎理論知識進行分析和研究,還可以借鑒國外成功的案例研究,以及成功的使用經驗,以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為基礎開展,對物流產業管理機制進行改進,同時在國外成功的基礎之上進行相應的創新,使其更加適合我國物流產業的發展特征,因此,我國物流產業的發展過程中最關鍵的部分就是培養出更多的專業性物流人才,不僅擁有創新型的物流管理理念,還具備豐富的物流理論專業知識,促進我國物流產業朝著全方位、多樣化的方向發展,可以滿足于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2.針對物流產業制定發展規劃。針對我國物流產業實際的發展狀況,制定出促進物流產業發展的規劃主要包括以下幾點:首先,我國政府和相關部門需要以身作則,就物流產業結構進行細化、整合、重等發展步驟,更好地提升我國物流產業的發展速度,針對國外物流發展成功的案例,吸取成功物流管理案例當中存在的管理經驗和精髓,使得我國政府和相關部門對我國物流產業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和監督;其次,在建立相應的物流產業發展目標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目標是合理明確的,可以有效提高我國物流產業的發展進程,可以根據我國物流產業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分為短期和長期、最終目標三種目標,對物流產業的管理工作有針對性的進行,對物流產業的基礎設施加大投資力度,使得物流產業能夠更快、更好地發展。3.提升物流產業的技術創新。對我國物流產業進行創新,是為了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步伐,使得我國物流產業可以與時代共同進步發展,只有擁有過硬的創新技術支持下,我國物流產業才能平穩、持續的發展下去;在新時展趨勢下,我國物流行業必須要抓住發展機遇,不斷對自身所原有的科學技術進行不斷的改革和創新,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提高物理產業的市場核心競爭力,還可以有效促進我國物理產業的不斷壯大發展,除此之外,在我國物流產業發展過程中,離不開我國政府機構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制定相關保障物理產業平穩持續發展的體系,物流產業只有不斷對物流的理論知識進行不斷的分析和研究,才能為物流創新型技術的開發提供優良的技術環境,營造優良的技術環境需要借鑒國外成功案例,提取其中蘊含的成功經驗,根據我國物流實際發展情況進行分析,判定物流技術標準,有效提升物流對人們的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4.調整企業結構朝現代化方向發展。物流產業的發展朝著現代化社會經濟發展的方向前進,最初要將企業和政府進行分離,建立只適用于現代化物流企業的管理體系,充分滿足我國社會市場經濟運行情況的要求,對物流企業開展系統化的管理模式,將我國物流產業的發展方向朝著國際化的水平前進,讓我國物流產業的發展走向國際化經濟發展平臺;另外,在物流產業發展過程中,利用我國相關政府制度來保障物理產業的持續穩定發展,以及構建完整統一的物理產業結構,保證物流產業持續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進行發展壯大,逐漸向大型、國際化物理產業發展。
三、結語
隨著世界經濟發展的全球化,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速度也在不斷地提升,大量的出口、生產制造都促進了我國物流產業的發展,同時物流產業的發展與各行業之間緊密聯系,可以直接影響到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速度;針對目前我國物流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需要進行及時的解決,并且制定出一套科學、合理、完善的物流管理和監督的體系,形成統一、完整的物流產業結構,需要在我國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才能有效促進物流產業的更快、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蔡海亞,徐盈之.長江三角洲物流產業發展格局及影響機理研究——基于空間經濟學的視角[J].華東經濟管理,2016,(10):15-23.
[2]徐朦,鄭凱.我國物流企業信用監管難點分析:基于產業經濟學的視角[J].特區經濟,2014,(12):202-204.
關鍵詞:休閑體育產業;現狀;問題;發展前瞻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5-0-02
1970年,聯合國在布魯塞爾召開了國際閑暇會議,會議通過了著名的《休閑》。這對于尊重人類追求快樂自由等自我發展的權利、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促進休閑活動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助推作用。在這一背景下,曾經的競技體育項目順應了社會發展的需要而衍生出了休閑的功能,在體育活動理念、活動形式等方面實現了重要的擴展或轉換,休閑體育逐漸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逐漸形成了龐大的休閑體育產業。可以預測,隨著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休閑體育產業必將在促進人類自我價值實現和國民經濟發展中做出更為巨大的貢獻。
一、我國休閑體育產業發展階段劃分
休閑體育產業的產生和發展得益于社會經濟的進步,而休閑體育產業一經產生,就會逐漸形成一種意識層面的休閑體育文化,這種文化會不斷地引導和提升人們的參與熱情,從而形成一種休閑體育產業的自我強化和發展機制。此時,休閑體育產業作為整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社會經濟產生積極作用,二者的關系是互為呼應、相輔相成的。本文根據三者在不同時期的特征,將休閑體育產業的發展歷程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休閑體育產業的萌芽階段。社會經濟對休閑體育產業單向度的拉動作用是這一階段的主要特征,在此階段,社會經濟發展速度較快,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尚未達到3000美元這個帶有消費結構轉折意義的水平,休閑體育文化尚未行成,休閑體育作為一個產業還十分幼稚,其存在和發展必須有社會經濟的涵養和拉動,而它在整個經濟系統中的作用微不足道。
第二階段,休閑體育產業的探索發展階段。在此階段,社會經濟繼續高速發展,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3000美元,但休閑體育產業仍然不夠成熟,在它的運行示范下,休閑體育文化逐漸形成并開始發揮引導作用,此時的休閑體育產業受到文化因素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雙引擎推動而迅速發展,它對國民經濟發展的意義明顯但不巨大,可以說是添磚加瓦,但還算不上支柱頂梁。
第三階段,休閑體育產業的成熟階段。在此階段,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5000美元,休閑體育文化已經非常流行,并對休閑體育產業產生強有力的推動力,休閑體育產業的自我強化發展機制得以形成。此時,曾經作為休閑體育產業另一推動引擎的社會經濟的作用主要轉化為對產業發展平衡的維持,而休閑體育產業卻已經成長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在經濟運行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按照此劃分,本文認為我國休閑體育產業目前尚處于整個發展歷程的第二階段。首先,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近幾年來中國經濟依然保持高速的增長,200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33.5萬億元,按現行匯率計算,約合4.92萬億美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7%,全國人均GDP已超過3000美元。其次,休閑體育產業對社會經濟發展的貢獻還比較有限。據悉,美國體育產業對美國經濟的貢獻率占11%,而我國體育產業的貢獻率卻只有0.7%,僅為美國貢獻率的1/16,顯然,還存在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二、當前我國休閑體育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我國休閑體育產業起步較晚,目前尚處于探索發展階段,這一方面蘊含了廣闊的發展前景,同時也意味著諸多的現實問題。
1.在體制層面存在著管辦不分的問題
休閑體育作為國民經濟體系中的一個產業,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公司是產業投資和運營的主體,而政府作為“守夜人”,只能是加強行業管理和提供服務,只有這樣才能促進休閑體育產業的健康發展。然而,由于我國在建國后較長一段時期里一直將體育作為一項社會公共事業來發展,在投入、運營和管理方面都是政府在一手操辦,這種舊體制由于“路徑依賴”的作用而延續到現在,這給休閑體育產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阻礙。
2.在產業發展的投融資體系方面尚不健全
在休閑體育產業內部,一個具有高成長性的企業必須獲得源源不斷的資金投入,保持資金鏈的良性循環才能求得生存和發展。雖然近些年來隨著國家經濟的轉型和發展,休閑體育產業融資渠道有所拓寬,例如高速發展的體育彩票業就已經成為了休閑體育產業的重要融資渠道,個別企業(如中體產業)的成功上市也表明中國休閑體育產業已經開始進行資本運作的嘗試。但從整體而言,目前我國休閑體育產業的融資體系并不健全,融資渠道較為狹窄。一方面,由于我國休閑體育產業蛻變于國家計劃經濟下的社會公益事業,國家資本在資本構成中占主體地位的狀況沒能徹底改變,這是一個與體制問題相伴而生的問題;另一方面,由于我國休閑體育產業仍處于探索發展階段,所以投資風險較大,出于規避風險的考慮,其他社會資本和風險資本在進入時會選擇較為謹慎的態度。
關鍵詞:水資源 承載力 定義 內涵 特點
中圖分類號:TV文獻標識碼: A
目前,關于水資源承載力的研究在概念上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從水資源承載力概念被提出以來,很多研究人員從不同角度探討了對水資源承載力的定義或看法,但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個公認的權威定義。
1 水資源承載力的定義
對于水資源承載力的定義大致分為兩類觀點:
第一類觀點認為:水資源承載力是在一定社會經濟技術發展條件,基于區域水資源總量概念,并結合區域實際特點,通過可持續利用達到最合理的社會、經濟與環境等綜合因素協調發展的水資源開發利用規模的最大限制,即水資源的最大開發容量。
第二類觀點認為:水資源承載能力是從人類社會經濟系統出發,以區域現有的社會發展水平和技術經濟條件為基礎,以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為原則,以合理的水資源優化配置為手段,水資源總量能夠維持社會經濟發展的最大能力。
2 水資源承載力內涵
(1)生態內涵
水資源承載力的生態內涵包含兩層內涵:1)水資源承載力不是無窮無盡的,具有生態意義上的極限,任何形式的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均不能超過這種極限;2)正因為水資源承載力具有上述極限的涵義,所以當水資源承載力達到極限時,可視為相應的生態極限得到了充分的開發利用。
(2)技術內涵
水資源承載力是與人類活動相關的,具有主觀性特征的一個概念。水資源承載力不可能離開特定的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背景,這體現在水資源承載力的生態極限與區域技術經濟水平有關,也體現在可以在完善水資源綜合管理水平的基礎上提高相同水資源對社會經濟的承載能力。
(3)社會經濟內涵
水資源承載力的社會經濟內涵包括:①水資源承載力具有社會經濟方面的內涵,社會經濟系統的豐富和完善是提高水資源承載能力的有效途徑;②社會經濟的內容不能僅局限于與傳統的GDP指標相類似的生產性經濟收益,應該包括所有生態經濟服務方面;③水資源承載力對應著最大的可持續人均水資源效用水平。
(4)時空內涵
①從一定區域尺度上考慮,水資源承載力是水生態系統——這一相對獨立系統的承載力,不同的時空尺度,相同的水資源量具有不同的承載力水平;②水資源承載的綜合效用及其它限定因子如自然資源、技術資源和勞動力資源等都具有區域性;③水資源承載力具有特定的時間內涵,在時間上是一個發展的、將來的概念;④水資源承載力又是一個長期性的概念,即它反映了自然水生態系統同人類活動長期相互作用的結果,具有一定的時間尺度。
3 水資源承載力的特點
(1)有限性
有限性是指在某一特定的社會發展時期,水資源承載力是有極限的,但這個極限是相對極限。如果社會發展時期不同,相同水資源的承載能力也將隨之發生變化。水資源承載力受到區域水資源條件、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當時的技術經濟條件以及生態環境狀況等諸多因素的制約,因此,水資源承載力這一概念必須輔以相應的社會發展時期。
(2)動態性
水資源承載力相關的水資源系統和社會經濟、生態環境系統都是動態發展變化的,因此,水資源承載力是一個動態發展的概念,與特定的社會發展時期有著直接的關系,不同的發展時期有著不同的承載力水平。在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因素共同影響下,水資源系統的數量、質量及時空分布,以及可利用量和可供水量等是不斷變化的,尤其是人類活動對水資源系統將直接或間接產生影響,導致其承載能力也隨之發生變化。而社會經濟的不同發展時期也使得社會經濟系統對水資源的需求不斷變化。
(3)多樣性
多樣性體現在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模式和水資源開發利用途徑的多樣性上。這些多樣性使得某一區域的供需水量各異,且相關的發展指標差異也很大,從而導致水資源承載能力不僅僅與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模式有關,也與區域水資源優化配置模式有關,應在區域水資源合理配置的基礎上衡量水資源的承載能力。如何開發利用有限的水資源支撐適應區域特點的社會經濟發展模式則是水資源承載能力研究必須面對、必須解決的問題。
(4)不確定性
目前,由于受自然氣候、區域特征以及人類活動的影響,造成水文系列的變異,人們對水資源系統的預測無法達到滿意的精度要求。區域的社會經濟發展及環境變化,是一個更為龐大、更為復雜的系統,也直接決定了需水系統的復雜性及不確定性。此外,人類對客觀世界和自然規律認知的局限性,決定了水資源承載能力的不確定性,同時也決定了在具體的承載指標上存在著一定的模糊性。
(5)可增強性
隨著人類社會對水資源需求的增加,水資源承載力是可以增強的,其社會表現是人口的不斷增加和社會經濟水平的飛速發展。在上述相關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人們一方面拓寬水資源質和量的范圍,如地下水開發利用、雨水集蓄利用、海水淡化、污水資源化等都是水資源開發利用的新的舉措;另一方面,通過拓展水資源的使用內涵,從而增加水資源承載力。
參考文獻:
姚治君, 王建華, 江東等. 區域水資源承載力的研究進展及其理論探析[J]. 水科學進展, 2002, 13(1):111-115.
張麗, 董增川, 張偉. 水資源承載能力研究進展與展望[J]. 水利水電技術, 2003, 34(4):1-4.
張戈平, 朱連勇, 水資源承載力研究理論及方法初探[J]. 水土保持研究, 2003, 10(2):148-150.
1.1目前,由于各學者學科背景的差異性,針對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度評價的側重點不同,給出的相應指標體系并未達成一致看法.因而,在對不同區域環境與經濟協調度評價時,應避免盲目效仿,而應從研究區域實情出發,合理選取評價指標.為此,本文以協調發展理論內涵為依據,從區域環境與經濟發展特征出發,遵循指標科學性、系統性、可獲取性的原則,參考了近些年發表的關于環境與經濟協調度評價的具有代表性的指標體系,并對使用頻率較高的指標進行主成分分析和獨立性分析處理后[23],最終選取了27個評價指標構成山東省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評價指標體系﹙見表1﹚.
1.2數據來源文章所采用的原始數據及相關計算主要來自《山東統計年鑒2013》[24],部分數據來自相關年份《中國統計年鑒》.
2研究方法
2.1數據處理與指標權重賦值
2.1.1數據處理由于評價指標體系選取的指標較多,為了消除指標間量綱的差異,使數據之間具有可比性,需先對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數據無量綱化通常采用極差標準化處理,用于計算山東省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中不同指標的功效系數。
2.1.2指標權重的賦值不同指標在評價系統中的重要性不同,當前學術界對指標權重賦值采用的方法眾多,主要分為主觀賦權法和客觀賦權法.由于每種方法有不同程度的缺陷和片面性[26],本文采用熵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別求出指標權重后,再將兩種方法所得權重進行綜合處理,結果即為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各指標權重。
2.2協調發展度模型
根據山東省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發展狀況,借鑒相關協調發展研究[3]的基礎上,從耦合協調發展定義出發,建立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耦合協調發展模型。協調度只是反映f﹙x﹚與g﹙y﹚兩個子系統有序發展關聯性和互動耦合作用,并未體現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整體“功效”和“協同”效應.為此,在協調度的基礎上引入協調發展模型,以進一步反映區域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整體協調綜合發展程度。通過﹙4﹚、﹙5﹚兩式,測算了山東省2003年以來10a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綜合效益、綜合評價指數、協調度及協調發展度,協調發展度類型劃分標準見文獻[28].
2.3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度預測
預測是進行決策與調控的基礎,現有的預測方法主要有回歸分析法、時間序列法等,這些方法難以適應系統復雜、數據量少的問題.灰色系統GM﹙1,1﹚模型不僅預測精度高,也能在數據有限、系統復雜的情況下有很好的預測效果[29].為了深入探究山東省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度在未來發展趨勢及演變情況,在協調發展度結果的基礎上,通過GM﹙1,1﹚模型對其未來協調發展度進行預測.
2.3.1協調發展度預測根據GM﹙1,1﹚預測模型,得出社會經濟預測模型為。
2.3.2預測精度檢驗為了檢驗模型預測精度是否符合要求,根據式﹙6﹚、﹙7﹚得到2003−2012山東省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預測值﹙見表4﹚,并將預測值進行殘差檢驗和后驗差檢驗[30],結果均滿足預測模型精度要求.根據表4預測值,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的誤差都較小,平均相對誤差分別為0.96%、2.19%.故在未來經濟波動幅度不大的情況下,本文所建GM﹙1,1﹚預測模型可以用來進行預測.
3結果與分析
3.1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效益時序變化分析從圖1可以看出,社會經濟效益與生態環境效益總體上呈現出明顯的上升的趨勢.從時序發展速度來看,社會經濟效益指數發展變化快,除2008−2009年稍有放緩之外,其他時間段均為均勻快速上升增長.與社會經濟相比,生態環境則呈波浪形緩慢曲折發展.生態環境效益除在2006−2008年發展較快外,其他時間段平緩發展,且慢于社會經濟.從效益指數值來看,生態環境效益初始值較高,但發展緩慢,且在2003−2006年為負增長,因而10a內變化量不大,社會經濟效益初始值雖較低,但發展速度快,效益指數與生態環境差距不斷縮小,自2010年超過環境效益后一直處于快速增長狀態.從效益指數變化幅度來看,社會經濟效益變化幅度大,平均年變化率為8.89%,生態環境變化幅度小,年均變化率僅為0.75%.這一方面說明經濟發展在生態經濟系統中占主導地位,另一方面也體現出環境對生態經濟系統發展的制約作用.山東省是環渤海地區的經濟大戶,也是受渤海跨海通道建設影響最明顯的地區之一.因此,在快速發展經濟的同時,山東省要積極做好環境保護工作,努力實現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雙向促進和良性循環協調發展.
3.2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分析圖2為協調發展時序動態,從協調發展類型來看,山東省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度處于0.660~0.852之間,即從初級協調發展階段向良好協調發展階段轉變,說明山東省當前生態經濟協調發展狀況良好.根據協調發展度類型劃標準,協調發展度可以明顯分為3個階段:2003−2004年為初級協調發展階段,2005−2009年為中等協調發展階段,2010年后開始轉入良好協調發展階段.在初級協調發展階段中,經濟發展一直滯后于生態環境,屬于初級協調發展類經濟滯后型,說明此階段山東省生態環境發展狀況較好.在中等協調發展階段,雖然經濟發展仍一直滯后于生態環境,但由于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二者之間的距離不斷縮小,到2009年時,生態經濟轉變為經濟環境同步發展型,反映了此階段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相互協調,比例配合得當.在良好協調發展階段,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的距離繼續縮小,協調度不斷提高,并在2010達到協調度最高點之后由于社會經濟繼續快速發展,生態環境開始滯后,生態經濟在2012年開始轉變為良好協調發展環境滯后型協調發展類型.在圖2中,生態經濟系統協調度、綜合評價指數和協調發展均呈平穩發展態勢,反映了各指數內在的互動關系和相互約束作用.生態經濟協調度一直處于較高水平,而綜合評價指數則相對較低,表征了在測度時間段內,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兩個子系統雖是協調有序、相互影響,但由于各子系統低水平效益,未能使系統整體功能增強,因而協調發展度未能達到較高水平.在此階段,協調發展的制約因素主要是綜合評價指數,反映了在一定時期內,生態經濟系統協調發展的主導方向是不斷加強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相互影響、協同共生、促進物質交換頻度的同時,努力提高二者的功效水平,增強系統整體功能.
3.3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預測結果根據山東省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預測模型,通過式﹙4﹚、﹙5﹚計算得到2013−2030年生態經濟系統協調度和協調發展度發展狀況,其發展趨勢見圖3.按照現狀預測,生態經濟系統協調度和協調發展度發展趨勢將總體上處于先上升后下降狀態.在協調度中,協調度曲線自2010年達到最高點之后逐漸持續快速下降,并于2030年低于0.4.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由于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滯后,使得原本處于協調一致狀態的兩個子系統數量上比例失調,結構上缺乏有效的相互促進和協同一致的交換匹配,導致二者之間的演化趨勢背離系統整體的良性互動,從而引發對生態經濟系統的負反饋調節和約束作用,促使其協調度不斷下降.協調發展度曲線初期由于系統綜合評價指數的提高而在發展初期不斷攀升,并于2024年左右達到其最大值,但由于受生態系統協調度不斷下降的制約和瓶頸作用,使得協調發展度在達到最大值之后開始下降,并呈加速衰退下降趨勢.這種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促進生態經濟系統的協調發展不僅要體現系統總體功效的協調,也要達到系統內部結構的和諧有序.2013−2030年是按照山東省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自2003年10a以來協調發展變化作出的預測,是在渤海跨海通道“零替代方案”下得到的結果.然而,渤海跨海通道的建設勢必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山東省生態經濟的協調性,特別是對生態環境的負向影響.因而,這種只重視經濟的高速發展而以環境保護發展滯后為代價的發展模式,是難以維持區域的生態環境協調可持續,必須在當前及未來的發展中引起高度重視.
4結論與討論
關鍵詞:商業地產經濟;存在問題;解決策略
一、當前商業地產經濟存在的問題
1.商業地產經濟發展過于盲目
在很多人的眼里,商業地產經濟往往被視為高利潤、低風險的經濟領域,這也是當前全球范圍內房價大范圍上漲的重要因素,部分商業地產開發商為了追求較高的經營利潤,過于盲目地進行追求不同的投資盈利模式,造成大型商業網點建設熱潮,甚至部分商業地產開發商誤以為只要蓋了房子就一定能夠獲取較高的經濟利潤,而忽視了商業項目的可行性分析等環節,過于盲目。
大多數商業地產開發商在開發房地產項目時普遍缺乏可行性研究環節,再加上忽視對上下游供應商的供應能力以及商業地產經濟結構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過于依靠自身的主觀想象力決定是否進行商業地產經濟的擴張。另外,“先開發后招商”商業地產開發模式的大范圍應用,造成商業地產網點分布過于密集,經濟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規模大型化等鮮明問題產生。
2.商業地產經濟開發與經營相脫節
通常情況下,商業地產項目所需的投資金額較為龐大,再加上需要較長的運營周期才能夠收回資金,目前多數商業地產開發商過于急功近利,不愿意投入太長的資金回收周期,在房子剛剛蓋完之后,就開始急著出租或者出賣,而忽視了當前商業地產項目潛在的真實價值。此外,在商業地產經濟發展中,開發與后期運營存在嚴重脫節的問題,部分商業地產項目在項目驗收后就立即按照建筑面積銷售,造成項目開發與后期運營嚴重脫節問題存在。
3.商業地產經濟管理團隊建設有待加強
當前經濟發展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在商業地產經濟發展中尤其明顯。但是由于商業地產經濟是最近幾年才得以迅速發展起來的,商業地產產業中存在著嚴重的人才匱乏問題。其一,商業地產經濟的管理員工素質普遍較低,很大比例上商業地產經濟管理人員屬于兼職人員,專業管理知識較為薄弱,房地產項目成本管理意識也有待提升。其二,商業地產經濟管理人員普遍缺乏自我提升意識,未能夠及時更新自身專業知識,難以滿足時展需求。
二、當前商業地產經濟問題解決策略分析
1.結合時展需求,合理規劃商業地產經濟
市場經濟的穩健、高效發展,離不開時展需求,因而在制定市場經濟發展策略時不可脫離當前時展的實際需求,才能夠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具有實際可操作性。當前商業地產經濟在發展中存在著過于盲目擴張的顯著問題,因而在未來的商業地產發展過程中應該加強商業地產項目的可行性分析建設,以確保商業地產的開發與運營符合經濟的發展趨勢,符合當地經濟的發展實際需求,才能夠保障商業地產經濟處于健康的發展氛圍中。
(1)及時了解社會經濟發展趨勢
在未來的商業地產發展中,應該基于互聯網、電視、廣播以及報紙等各種媒介更為高效、及時地了解社會經濟發展趨勢,確保商業地產發展趨勢與社會經濟發展趨勢相吻合,避免受到社會經濟發展大環境的不利影響。
(2)制定合理的發展戰略
制定科學、合理的經濟發展戰略,有利于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獲取更為有利的位置。因而,在發展商業地產經濟時,科學、合理地制定發展戰略及其重要。在實際管理工作中,應該結合社會發展趨勢、自身發展現狀以及當地經濟現狀制定更為合理的發展戰略。
2.優化商業地產經濟發展結構,重視后期運營管理
目前商業地產經濟在發展中存在開發與運營嚴重脫節等問題,不利于商業地產經濟的持續高效發展。因而,優化商業地產經濟發展結構,重視后期運營管理就顯得非常重要。
(1)優化商業地產經濟發展結構
目前大多數商業地產開發商經濟結構過于單一,存在較大的發展風險,抗風險能力較弱。因而,在未來的發展中應該優化自身的經濟發展結構,力爭多元化發展,以持續提升自身的抗風險能力,提升自身盈利空間。
(2)加強商業地產運管管理
優質的商業地產運營服務,有助于商業地產開發商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因而,在未來的發展中,應該通過加強物業管理,加強招商、提升運營服務質量等多個渠道提升自身的運營管理水平。
3.加強商業地產經濟管理團隊建設
在商業地產經濟發展中,應該努力提升商業地產經濟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為員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及薪酬福利待遇,吸引更為優秀的管理人員加入到公司的發展團隊中,以切身提升公司經濟管理團隊力量。此外,在公司發展中,應該加強內部培訓力度,以有效地提升公司員工的專業素質能力,為公司經濟結構優化及運維服務質量提升等提供最為雄厚的人力資源保障。如果缺乏有效的培訓資源,可以考慮與外界專業的培訓團隊合作,提升公司內訓團隊力量。
三、結語
商業地產經濟是否能夠得以健康、穩健的發展,無論對于社會經濟發展,還是對于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均有著關鍵性的作用。因而,在發展商業地產經濟時,應該清晰地意識到當前商業地產經濟發展中所存在的問題,并采取積極有效的解決策略,方能夠更好更快地推動商業地產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蔡堅.淺談促進我國商業地產經濟發展的途徑和方法[J].現代商業,2011(07):75.
[2]郭學尚.房地產經濟管理的困境和出路初探[J].財經界(學術版),2014(12):105.
首先,立足于傳統石景設計理念。園林景觀中的石景設計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古典的堆山疊石藝術,賞石置石的傳統鑒賞文化等是我國成熟的古典石景設計理念。在當今時代,我國立足于傳統的理念中,有助繼承與傳揚我國傳統文化,促進我國石景設計在當今時代的不斷創新。時代在發展變化,園林景觀中的石景設計也是如此,在繼承傳統的同時,也要根據時展需要,不斷革新。其次,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當下,構建成熟、完善的現代園林石景藝術理論體系有其必要性。在我國古代,傳統的園林景觀中的石景設計理念并不完善,并且已經不適于現代社會經濟發展要求。在信息化的時代,世界之間的聯系更加的緊密,不同地區,不同國家之間的石景設計理念相互融合,因此在當今時代,在園林景觀石景設計過程中借鑒其他國家的有益經驗,不斷地完善自身的缺陷,不斷地構建完善、成熟的園林景觀石景設計的理論體系。最后“,以人為本”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將石材天然的藝術魅力與現代的園林藝術相結合,形成現代裝置藝術以及現代雕塑藝術等,作為園林景觀中的主體或者裝飾,達到人工藝術與自然藝術相結合,促進園林景觀中石景設計的渾然天成。
2園林景觀中石景設計的缺陷
2.1石景在外部空間中的體量不當
目前,在我國很多園林景觀中,置石在園林景觀中的位置過于居中,會給人嚴整對稱、矯揉造作之感。在很多園林景觀中石景設計缺乏人性化,如在設計過程中不考慮環境的大小,所放置的石過大或過小,在一定程度上擠占了原本的園林景觀的空間,給人一種不當之感,或者置石的過程中沒有考慮到游人駐足觀賞的場所與空間,影響到整個園林景觀的功用發揮。
2.2盲目模仿
在當今時代,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以及互聯網的逐漸普及,使得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在市場環境下,我國很多園林景觀為了突出特色,盲目照搬國外某些園林景觀設計,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了我國石景設計的和諧。園林景觀中的石景設計并不僅僅是石景設計,而是應該與周圍環境相和諧,并且要與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現狀相和諧,從而設計出真正適合我國社會現狀的石景。
2.3人工痕跡明顯
“渾然天成”是我國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重要美學理念。然而目前,我國園林景觀中石景設計在總體上水平較低,在設計過程中置石的放置浮淺擱置,石組不夠均衡穩定,人工痕跡十分明顯,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石景設計的美學特點。
3結束語
關鍵詞:貨幣;供應;需求;流通;錯配;實體經濟;偏離
一、引言
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我們的社會經濟水平取得了極大的進步。但是,近幾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和泡沫經濟的影響,我國經濟運行開始出現“金融熱”和“實體經濟冷”的不對稱發展情況,導致我國經濟增長減速,各項社會經濟指標也不比以往。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我國貨幣流通卻一直處于超發狀態,傳統的金融項目的貸款比例下降,而信托、委托等非傳統模式的金融項目的比例卻逐年上漲。可以說,社會上總體出現了比較寬松的金融融資狀態,一些行業的發展卻極不平衡,比如房地產業的泡沫長期存在。由此可見,在目前的經濟轉型期下,盡管我國社會經濟的總體發展情況比較好,也存在著一定的資金錯配的情況,存在著偏離實體經濟的情況,我們必須警惕這種情況,因為這種情況勢必會影響到我國經濟金融的整體運行。
二、目前貨幣錯配的基本情況
我們知道,貨幣供應量和需求是存在著一定的辯證關系:即如果供給大于需求,那表明經濟景氣下行,會出現通貨膨脹現象;反之,則經濟景氣上行,會出現通貨緊縮。當然,極特殊情況下也會出現經濟過冷和通貨膨脹并存的狀況,我國并未出現這種情況,本文將不予討論。根據上文的邏輯關系,我們可以得出兩點:一是貨幣失衡即經濟失衡的貨幣表現,社會經濟運行中出現的任何不平衡都可以從貨幣表現中得到反映;二是中央銀行可行通過貨幣政策調控經濟,經濟過熱時實施貨幣緊縮的政策,反之則實施擴張的貨幣政策。
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由于目前我國經濟運行中出現了許多的不平衡現象,我們經濟事實上已經處于失衡狀態,國內的需求和動力不足。目前實體經濟的數據指標已經完全表現出了這一點。從2008到2012年,我國的貨幣供應量增加了五十萬億元,增加了近百分之百。結合我國經濟目前發展的狀況,如果貨幣總量的擴張節奏與國內生產總值的增加維持在1.5倍的水平是比較合適的,但是數據告訴我們,貨幣總量在基礎上還超出了二十多萬億元。這足以說明,其中的很大一部分貨幣正在虛擬經濟的運行中玩著金融游戲,對實體經濟的發展不但沒有起到應有的拉動作用,反而是造成了實體經濟的嚴重失衡。
三、從社會融資總規模的結構變化中可以得出的啟示
據調查,我國從2002年到2012年10年間的社會融資規模從兩萬億元左右上升到近十六萬億元,也就是說2012年的社會融資規模水平是10年前的近八倍,年均增長也達到百分之三十左右。其中傳統融資方式的降幅很大,從百分之九十降到百分之五十左右,非傳統融資方式的比重卻逐年加大,10年間增長了四十六倍。可見,總體來說,我國十年間的金融總量的增長很快,取得了極大的進步,這為實體經濟提供了更為寬泛的融資渠道,社會融資結構趨于多元化,這原本應該可以為我國實體經濟的發展提供很好的拉動作用,但是,事實是,非傳統融資方式的比例增長過快,比例過高,而且這些融資所釋放出的貨幣并沒有有效地進入實體經濟,而大部分都只是在金融市場內部或者虛擬經濟內循環,貨幣產出效率極端低下,造成了目前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嚴重失衡狀況。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這些非傳統的融資方式存在著高杠桿的特性,金融機構的負債情況會不斷惡化,這正是這種金融與實體經濟錯配所導致的資本的低效率配置或者說失衡。這種失衡也造成了:貨幣空轉的數量和速度進一步擴大,不僅沒有有力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它的流動性強的自我循環和膨脹的特征造成了巨大的金融風險,值得我們警惕。
四、以房地產業為例進行分析
為什么選擇房地產業為例呢?首先是房地產業近年來發展迅速,吸引了大量的資金投入,使得房地產價格飆升。盡管這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了對GDP的拉升,但與其行業的貨幣投放量比較而言,房地產業對實體經濟的拉動效率相當低下,也就是所謂的“房地產泡沫”產生了。這正是選擇房地產業為代表進行分析的原因。
根據統計數據,2012年房地產業僅在一季度的投資量就達到了1.3萬億元,同比增加將近20%,這其中住房貸款新增了九千多萬億元,同比增長了近百分之百。不難發現,社會資金大量被用于這種非傳統融資方式,實體經濟沒有被有效拉動,反而加大了泡沫的產生和擴大,風險也隨之增大,進而很有可能影響整個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轉和發展。
五、政策建議分析
事實上,我國政府和相關金融監管機構正在實施的,正是目前這種情況最應該保持的,也就是穩健的貨幣政策。我們既要保證合理的貨幣投放量,努力盤活貨幣存量,更要深化對金融體制、財稅體制甚至是行政體制的改革,配合經濟和貨幣政策的進行。
此外,相關機構要注意資金的大規模流動,從信貸政策上控制相關的“非實體經濟”行業。當然,最根本的還是,要加快推進傳統企業的升級改造,加快創新型產業的發展,以實體經濟的良好發展改變當前這種錯配現狀。(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國際商學院)
參考文獻:
[1]魯曉東.金融資源錯配阻礙了中國的經濟增長嗎[J].金融研究,2008(4).
[2]黃雋.社會融資結構變化對貨幣政策的影響[J].經濟縱橫,2011(10).
[3]馮琳.我國貨幣供給量與實體經濟偏離的分析[J].經濟視角,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