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護理專業的理論知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成人護理學畢業設計指導模式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與發展,尤其是加入WTO后,高等教育改革也與時具進,無論是辦學規模、培養目標、教學模式,還是教育觀念,個性體現,價值取向等方面,都發生了深刻變化,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畢業設計 (論文)也是成人護理學專業完成學業的最后一個環節,是學員畢業的標志性作業,成人護理學專業的畢業設計(論文)在于總結專業理論的學習成果,培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是衡量成教護理學專業專、本科畢業生是否達到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專業相同層次的學力水平的重要依據之一。此外,目前成人護理學專業畢業設計(論文)的教學理念和方式還停留在比較傳統的層面上。如何提高學生書寫論文的興趣,培養學生創新精神,鍛煉學生從事科研的能力,并啟發和鼓勵學生排除各種困難、克服心理障礙,寫出高質量的畢業論文,成為成人護理學專業畢業設計(論文)教學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目前成人護理學專業畢業設計(論文)指導存在的問題
1.畢業設計時間太短
成人護理學專業的畢業設計(論文)的安排,往往是在最后一學期初,時間倉促,老師和學生接觸較晚,加之指導老師是由學校統一安排,關系不易融洽,給師生交流和設計過程管理帶來困難;學生接觸設計(論文)題目較晚,題目又是由指導老師選定,導致學生對題目不能深刻理解,更沒時間進行充分的收集資料、查閱文獻;致使學生興趣與安排題目嚴重錯位,學生態度消極,工作被動。學生往往不能經歷一個完整的過程,有些學生畢業設計(論文)已完成,對畢業設計(論文)理解還是模模糊糊的,從而影響畢業設計的質量。
2.規定太死
因規定太死突出了畢業設計(論文)規格、標準統一的過分苛求與因人而異個性化發展不協調。傳統的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程序,都是從指導老師報題目、篩選匯總、公布、學生選題,到學生選題結果匯總、呈報、公布結果,再到指導答疑、論文撰寫、成績評定等環節都做了相應的規定。限制了學生個性化發展。
3.沒考慮學生的感受
長期以來,成人教育的服務機構一直是以教育者的“主人”自居的,從來沒有考慮學生的感受,打擊了成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沒有體現成人已有實踐知識的認知主體地位
目前,成人畢業設計大部分實行約束性的選題,先由指導老師擬定,再由學生在此小范圍內選題。選題的創新性不足,缺乏對學生的綜合訓練,限制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沒有以學生為主體,忽略了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相結合的培養。有的題目太簡單,學生不需要太多的努力,短時間內就完成任務;有的題目對于學生來說太難,學生做不出來,最終應付了事。這些情況都沒有起到培養學生基本技能和綜合能力的作用,同時也影響畢業設計的質量。
二、成人護理學專業畢業設計(論文)模式的構建
為保證成人護理學專業畢業設計(論文)質量,針對傳統畢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構建了一套適合成人護理學專業畢業設計(論文)指導模式:“指導-實踐-再指導-再實踐”的循環指導模式。它貫穿到畢業設計(論文)完成的整過程,是動態的、循環的、能活的。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指導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學生-教師”互動指導教學過程。改變的過去單一的關起門來做畢業設計(論文)的做法,充分利用校內外可以利用的資源,使畢業設計(論文)指導充滿了人性化和個性化;使成人學生能擺脫對教師的依賴,拓展自己的思維、運用現有知識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寫出具有使用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畢業論文。
1.成人護理學專業畢業設計(論文)模式的核心
成年人是一個成熟的人,在學習上,他們可以自己決定學習的目標,選擇自己學習需要,更希望自己能夠在學習過程中發揮主體作用,并選定學習的方法進行持續學習。所以,成人護理學專業畢業設計(論文)模式的核心應該是教學理念上的變革與轉換。在成人護理學專業畢業設計(論文)的教學理念上要把“以老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老師指導為主導的教學理念。教學理念決定著教學內容、教學組織、教學方法與教學目標,是引導或左右整個教學過程的“指揮棒”。而教學理念的轉變體現在教學組織上以學生為中心,給學生充分自主選擇的權力,以“學生-老師雙向選擇”的方法來確定指導老師;在教學方法上體現以學生為主體,老師指導為主導,改變了傳統的由老師指定畢業設計方案,給學生自主選畢業設計方向的權力。“一個人如果個性中具有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需的各種能力,并且能夠把這些能力很好地結合起來出色地完成這種活動,那就說這個人具有從事這種活的能力。才能就是各種能力獨特的結合。如果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需的各種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和最完善的結合,并能創造性的杰出的完成相應的活動”。由此可見,因材施教,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十分重要的。指導老師以討論與引導的指導方法相結合的指導教學為特點,體現教師與學生“主導與主體互動”作用,使學生能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創新型教學模式。
2.成人護理學專業畢業設計(論文)模式的具體環節
準備階段、理論指導階段、確定畢業設計(論文)方向、畢業設計(論文)任務書的制定、完成畢業設計(論文)。
(1)準備階段:指導老師的選定。選擇既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又有豐富的臨床實踐工作能力及有一定科研經驗護理學專業老師擔任指導老師,并對指導老師進行針對性培訓。原則上每位指導老師指導6~8位學生。
(2)理論指導階段。學生入學的一學期就開設理論課,由理論課主講老師采用集中授課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畢業設計(論文)全面理論培訓。培訓的方法是指導學生如何確定方向,針對自己所學和興趣特點進行選題。系統地講解如何書寫畢業論文,以及怎樣查閱資料和如何遣詞造句,畢業論文的格式要求及對論文進行修改的策略。
(3)確定畢業設計(論文)方向。改變傳統的指定指導老師的教學模式,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給學生充分自主選擇的權力,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個人興趣選擇指導老師;老師根據教學時了解到的學生情況來決定是否指導某個學生,形成一種“學生-老師雙向選擇”的方法來選定指導老師。這種指導關系的確定不是由學校安排,也不是由學生或老師單方確定,而是在充分了解,求得互信的基礎下確定下來的,這樣一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激發了老師的積極性和責任心。指導關系確定后,學生提前進入相關資料準備,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查閱資料,開展調研,結合學生所從事臨床工作中接觸較多的、體會較深的實踐知識,學生自選或在指導老師的啟發下初步確定畢業設計方向(或畢業論文選題)。學生帶著畢業設計方向,到臨床中實施并收集相關數據,盡量做到真題真做。
(4)畢業設計(論文)任務書的制訂。學生收集好臨床數據,在最后一學期與指導老師探討或在指導老師的引導下,確定畢業論文題目,初步確定畢業論文內容綱要。完成畢業設計(論文)任務書的制訂。
(5)完成畢業設計(論文)學生在臨床實踐中,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來完成畢業設計(論文)。在寫作中遇到問題及時和指導老師討論,指導老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隨時自問如何去寫好這篇論文,自己的這篇論文內容是否緊扣主題、重點是否突出、數據是否充分、結構是否合理。當初稿完成后,指導老師要指導學生自己評估初稿是否達到了預想的效果,怎么去修改好論文直到定稿。在整個畢業設計過程中學生隨時和指導老師交流,老師引導學生查閱相關資料,使學生及時獲得指導和幫助,其內涵就是整個畢業設計都是通過指導-實踐-再指導-再實踐的循環指導模式來完成畢業設計(論文)。
三、小結
成人護理學專業的學生來源于臨床一線,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但理論水平的個體差異性較大。其中,許多學員由于缺乏平時訓練,對畢業論文的獨立寫作感到壓力很大,難以下筆。該指導模式是以調查結果為基礎,通過分析研究而構建的適合成人護理學專業學生特點的、科學、有效、可行的成人護理學專業畢業設計(論文)的指導模式;在運用構建的模式對學生實施指導后,使學生能活的將在學校所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工作中,體現在畢業論文書寫中。對提高學生書寫論文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鍛煉學生從事科研的能力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陸月光,楊景興,牛春梅.畢業論文(設計)的現狀分析與對策調適[J].河北科技大學學報,2002,(03):69-72.
[2]楊誠德.成人教育的學習心理及特征[J].中國成人教育,2010,(10):16-17.
關鍵詞: 中專護理專業 存在問題 改革措施
由于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人們對護理專業的畢業生都存在很大誤解,認為只有學習不好的學生才會選擇當護士。社會偏見讓我國中專護理專業教學一直都不受人們的重視,到中專學習護理專業成為很多學生退而求其次的選擇。但是近年來,護士這個職業的社會地位隨著醫療領域的發展而有所提高,中專院校的護理專業成為學校的大專業。雖然中專護理專業近幾年的教學質量逐步提高,但是還需要長足的進步才能滿足我國的醫療行業需求。
1.傳統護理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1教學計劃不明確
制訂詳細的教學計劃應該是學校開展護理專業教學的首要任務,但是我國很多中專院校在開設護理專業之后并沒有一套完整明確的護理專業教學計劃。沒有明確的教學計劃導致學校教學內容與醫院對護理人員的專業要求有一定差距,很多護理專業的畢業生在畢業以后無法達到護士執業能力的標準。
1.2缺乏教學實踐
護理專業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對專業人才的動手操作能力要求很高,不僅需要對理論知識記憶得非常扎實,更需要臨場反應迅速準確。但是在傳統中專護理專業教學中,使用的教學實踐方法單一、時間安排不合理,這就讓很多學生無法從實踐中得到應有的鍛煉,導致很多學生只是記住理論知識,一旦以后需要實際動手操作的時候就容易忘記操作步驟、出現驚慌失措的情況等問題。
1.3臨床實踐的機會太少
通常中專院校開展護理專業實踐課時都是在實驗室里,學生在實驗室里進行的模擬操作畢竟與以后的工作實際有很大不同,如現實生活中搶救病人的緊張氣氛、面對真實病人之后護士的護理態度等,都是在實驗室里學生無法真正模擬出來的。所以要培養更優秀的護理專業人才,學校應該給學生提高更多參與臨床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際護理工作中得到更好的鍛煉,學到更實用的知識。
2.中專護理專業教學改革的措施分析
認識到傳統中專護理專業教學的不足之后,中專院校要對護理專業教學進行積極的改革創新,為培養出更優秀的護理專業人才而不斷努力改進。
2.1明確人才培養的目標
護理專業是一門實踐型專業,學校培養這方面人才的目的是讓更多的專業人才投入我國的醫療事業中。所以,學校在培養護理專業人才時要對人才的培養目標更加明確。學??梢詫ξ覈斍暗母鞔筢t療機構做詳細的調查,把比較常用的護理知識作為醫療專業的教學重點,與醫療機構的實際需求進行對接,制訂詳細的人才培養計劃,當學生畢業之后就可以不用接受崗前培訓而直接到醫院實習。
2.2靈活的運用專業教材
護理專業的學習雖然需要學生記憶很多專業知識,有一定的理論性,但是比這些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生的實踐能力。所以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對教材靈活運用,不能只是單純地給學生講解教材上的理論知識,還要根據書本上的知識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補充拓展,可以當前醫療案例為教學素材,讓學生感到自己學習的理論知識在現實工作中是非常實用的。
2.3豐富護理專業教學的方法
使用豐富的教學方法能大大增強教學效果。在我國傳統教育中,教學方法是比較單一的,通常只是采用簡單的講授式教學方法,這種方法一度被教育者認為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方法。但是經過不斷教學實踐之后,事實證明單調的教授式教學方法使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不高,甚至會導致部分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反感,教學效果遠沒有預期得那么好。所以,當前中專院校在開展護理專業教學時,需要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采用更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案例教學法、角色扮演法、問題探究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等。其中的案例教學法應該是老師開展課堂教學時比較實用的一種教學方法,老師在使用案例教學法開展教學活動之前,需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篩選出一些與之有關聯的現實醫療案例,用真實的案例作為教學素材,不僅對學生理解知識點有非常大的幫助,而且為學生走入工作崗位之后提供更多的實踐經驗。這些教學方法都有自己的教學優勢,只要老師對這些教學方法進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在合適的時機選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就能讓它的教學優勢發揮到最大。
2.4給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機會
要讓中專護理專業的畢業生都成為合格的醫護人員,更重要的是給他們提供實踐機會,鍛煉他們的實踐能力,而不是培養出一批紙上談兵的書呆子。為了讓學生重視起自己的動手實踐能力,學??梢园讶粘嵺`教學與學生的期末考核成績掛鉤,讓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各占考核成績的一半。而且在日常實踐教學中,老師要盡量給學生模擬出比較真實的工作環境,可以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幫助學生模擬一些現實場景,用視頻和圖片等形式幫學生融入場景中。除了日常的實踐教學之外,學校最好與醫療機構合作,讓學生每個學期都參加至少一次真實的臨床實踐訓練,這樣對鍛煉學生的臨床反應能力有很大幫助。
3.結語
護理專業的畢業生是我國社會上亟須的醫護人才,中專院校要對護理專業教學高度重視,積極提高護理專業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關鍵詞:高職護理專業;臨床營養學;實踐教學;意義
目前,我國開展醫學教育改革,以應用型人才為培養目標。因此護理專業教學要求和內容也相繼發生改變。營養治療是護理臨床治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的臨床營養學主要由營養診斷和飲食治療組成,護理專業的學生是臨床營養治療最主要的執行者,因而,實現高職護理專業臨床營養實踐教學方法對于未來護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和借鑒作用,指得推廣和發展。
一、高職護理專業臨床營養學教學中實踐教學方法的地位
隨著醫學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導致大量居民處于營養過?;驙I養不良兩種極端體質,而隨之而來的是慢性疾病、惡性疾病的發生年齡的提前化。因而實現臨床營養學的護理干預具有重要意義。高職護理專業臨床營養教學成為學生從事臨床護理必修的課程。隨著素質改革的深入發展,高職護理專業臨床營養學教學過程中,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育探究型學習習慣。因而實踐教學能夠實現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的操作動手能力,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同時,隨著素質教育的改革,當前護理專業的營養護理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基礎營養學和疾病營養學的理論性知識的課程安排總體呈現下降趨勢,而對于疾病營養實踐內容的課程比例調為原本的兩倍。例如教師在進行某一疾病的營養護理課講授時,首先對該疾病的發病激勵、臨床表現等進行分析,其次重點講授該患者可能存在的營養問題,最后通過實踐觀察法實現學生臨床營養治療方法的掌握,從而學會制定營養治療方法,提高臨床操作能力。所以,在高職護理專業臨床營養學的教學過程中,實踐教學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夯實理論知識的關鍵手段之一,應該加以推廣[1]。
二、高職護理專業臨床營養實踐教學方法的具體運用
(一)采用情景教學方法,增加護理專業學生對臨床營養知識的實踐運用
情景教學方式是運用現有的設備資料,進行課程知識點的事實再現,從而增加學生對其的認識,增加學生再現知識點的能力,從而培育學生實踐探究能力。因而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實現情景教學法要求教師模擬患者營養問題,從而要求學生根據病人的營養問題,作出正確的營養評價,然后根據病人的臨床治療和藥物食用,設計出合理的營養計劃,實現對病人的營養護理,增加患者臨床治療的效果[2]。例如,在某高職護理專業臨床營養學教學課程中,教師要求學生分組扮演患有高血壓疾病的病人和護理人員,護理人員的一隊根據護理程序對病人的飲食習慣和身體請況進行營養狀況評定和膳食結構,之后,教師發揮指導作用,實現營養問題的提出和營養問題的解決。通過情景教學,增加學生同患者交流的能力,和提高營養知識宣講的能力。同時還能培養學生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進行營養治療方案的制定,培養學生運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態度進行臨床營養護理指導。
(二)結合實際病例教學,增加護理專業學生對臨床疾病的營養問題認識
病例是醫院患者臨床治療的主要證據。結合實際病例進行臨床營養教學,是發揮學生自主參與的重要方式。在護理專業學生掌握相關理論知識后,由教師帶領學生到同學校合作的醫院進行實際病例的分析、研讀。主要是在護士長的帶領下,學生對患有如糖尿病這一典型疾病的患者進行營養問題分析,結合病人的臨床治療情況、飲食結構和季節特點,制定營養計劃,最后由護士長和患者的主治醫生對營養計劃進行指導點評,推動學生對臨床疾病認識的深度,提升自我對臨床營養學認識的廣度。另外,采取實際病例教學方式,不僅能夠實現實踐教學的目的,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在于提高學生全面統籌分析問題的能力[3]。
(三)實現患者營養知識宣講,實現臨床營養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
通過護理人員醫院患者護理實踐可以得知,護理專業學生臨床營養學實踐教學主要是實現營養護理的實踐操作能力。目前,護士對于營養計劃的制定的長期性和復雜性漸漸不能滿足越來越多的營養問題患者的需求。因而,高職護理專業臨床營養實踐教學還培養學生的理論知識宣講實踐活動。主要是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將如何制定營養治療方案的思路進行口頭或文字表述。使護理專業學生在未來護理工作中,不僅能夠親自為患者制定營養治療方案,還能通過向患者傳授相關的臨床營養知識,提高患者的營養意識,自主制定營養治療方案。例如,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護理專業學生要注意對患者及患者家屬進行營養知識傳授,提高患者家庭飲食結構中低脂、粗纖維的食物比例。從而減少患者的營養問題[4]。
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護理專業臨床營養學將成為未來醫學護理的重點發展項目。同時,醫學教育改革中要求采取實踐教學方法對臨床營養學進行教學活動。在目前,高職護理專業中主要通過設計情景再現、進行實際病例學習和理論宣講等實踐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臨床營養學的掌握,減少患者的營養問題,普遍提高人們的身體素質。
參考文獻:
[1]張國良.高職護理專業臨床營養學實踐教學方法探索[J].衛生職業教育,2010,17:103-104.
[2]孫建勛,劉笑夢,張彥芳,曹姣玲,王瑞麗,陳利穎.以能力為本位的高職護理專業教學方法改革研究[J].護理研究,2014,33:4116-4118.
[3]陳細瑜,張麗君,劉雪萍,劉茜,黃玉,陳細璉.高職護生實習前護理技能實訓教學現狀與教改對策(綜述)[J].青春歲月,2011,18:86-88.
關鍵詞:藥理學教學;教學改革;護理專業
一、護理藥理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師教學理念滯后 藥理學教師具有豐富的藥理知識,但沒經過護理專業的正規培訓,特別對現代護理如系統化整體護理缺乏充分的了解。大多數教師習慣于按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對護理專業進行教學,存在注重醫療和處方,輕護理;重藥理學理論,輕護理技能培養等現象。導致有的學生認為藥理學與護理專業聯系少,護士只是醫生醫囑的執行者。傳統的教學過多地強調學科意識;偏重理論知識的系統性、完整性;教師講得過多、過細、過全,而忽視對護理專業學生必備的療效觀察和藥物不良反應的監護能力的培養;忽視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造成與臨床護理用藥聯系少。教師教學用心良苦,學生學得辛苦而能力得不到提高。
2.教材內容缺乏護理專業特色
高職院校護理藥理學教材多為本科教材的壓縮型,內容過于強調知識的系統性,教學內容繁多。部分內容與其他課程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復,理論知識體系與臨床護理崗位用藥的實踐技能體系相脫節。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護理保健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目前所實施的以人為中心的護理是全方位和有求必應的服務[1]。用藥護理是護理工作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打針、發藥只是用藥護理流程中的一個環節,還有大量的用藥注意事項、療效和不良反應觀察,掌握應對措施以及給患者和陪護進行藥物知識的教育,肩負起用藥咨詢的職責。而教材存在護理藥理學知識醫療化現象,護理用藥監護、藥物不良反應監測、常用藥物用法、用量等與臨床護理崗位用藥的相關知識缺乏。
3.實驗教學內容缺乏用藥護理的實踐技能訓練
目前 國內高職院校開設的藥理學實驗教學內容,多以驗證性動物實驗為基礎,旨在強化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但缺少與臨床護理用藥相關知識的實踐技能操作訓練[2]。
二、改革設想
1.轉變藥理學教師的護理觀念
護理藥理學的教學要適應醫學模式的轉變和臨床系統化整體護理,其中藥理學教師護理觀念的轉變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因此,藥理學教師必須從思想上徹底改變舊觀念,盡快通過多種途徑進行充電,不斷更新知識,更改教育觀念,深刻領會護理專業的新計劃和新大綱的精神實質。經常參加校內外組織的臨床護理全職教學的學習和培訓,樹立臨床護理觀念,把臨床護理的相關知識滲透藥物學的教學之中,這樣才能提高教學質量,適應新形勢的需要。
2.創新藥理學教材
藥理學教材應強化護理專業特色,滿足臨床護理要求。護理專業藥理學的教材要根據現代化護理專業特色進行調整,以"人的健康為中心"的人性化服務理念融入教材中,強化臨床護理需求的內容。刪去和削減藥物化學結構,藥物作用機制和體內過程等,在每章節后增加相關的用藥評估、用藥計劃、用藥知識等內容。使藥理學的理論知識與臨床護理有了相應聯系。我校高職護理專業藥理學教材已將《藥理學》更名為《護理藥理學》,這將凸顯教材的高職護理特色,更為實用,使其不再是本科藥理學的縮版。教研室教師在編寫教材及確定教學內容時,積極與臨床教師、臨床醫生、護理人員進行了溝通。對于一些基本藥理學經典理論與臨床治療實踐嚴重脫節的內容大膽取舍,教材內容力求簡單易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準確把握和進一步完善還需繼續深入探討。
3.藥理學理論教學與護理程序保持一致
①教師在教學中應改革傳統的課堂教學,充分考慮如何按照整體護理的思維方法和工作方法來進行用藥護理。使藥理學教學活動始終圍繞著整體護理的要求進行,將護理程序與藥理學有機結合起來。藥理學的理論教學以護理程序為主線,按照護理程序的模式,以護理評估、護理診斷、護理計劃、護理措施、護理實施、護理評價等方面為切入點講述藥理學的基本知識。在每章節的內容后,可把剛學的內容按護理程序從給藥前評估、給藥、促進治療效果的措施、不斷評估療效和安全性等方面進行教學。②護理專業教學要正確處理好藥理學與臨床護理專業課程的關系,找出教學上的銜接點,體現護理專業藥理學的特點,在藥理學教學中突出"三基"內容。把藥理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基本實踐技能和基本態度方法融匯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并轉化為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圍繞教學目標,著眼于"實用性",以"夠用"為度,重點突出藥物的作用及不良反應的監護。不但要重視學生智力培養,同時重視學生思想品德、職業道德、學習態度、敬業精神的教育。要求學生不僅要有豐富的藥物學知識,還要有整體觀念,注重病人用藥心理及藥物的社會化影響,按照護理程序主動為病人服務。③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注重采用小組研討、臨床典型案例分析、處方分析等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因素。如講某種藥物的不良反應時,可先用課件向學生展示一個臨床案例,然后引導學生討論,為什么會這樣?應如何處理?我們給患者用藥時應向患者交代哪些注意事項?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置身于探索知識的過程中,讓學生體驗到發現、獲取知識的成功,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一步步獲取知識,并學會將其應用到臨床護理工作中。④理論教學中,應將處方的內容提到重要的地位上。除了對處方基本知識概括性介紹外,還應將處方內容貫穿到每個具體的藥物中講授,以不斷刺激并增強學生對處方和醫囑的認識和執行能力。
三、實驗教學改革
藥理學的實驗課是整個藥理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其目的是加大直觀教學力度,驗證課堂教學理論,給學生以感性認識和深刻的印象,掌握科學的實驗方法,養成嚴謹的工作態度,為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新的護理觀念要求藥理學的實驗教學應適應整體護理,必須改革傳統的藥理學教學模式。加強藥物知識訓練,讓學生口述常用藥物的制劑、藥品質量的外觀檢查,藥物批號、有效期和失效期的識別,特殊藥品的管理;強化基本技能的訓練,準確掌握藥物劑量換算、濃度的稀釋,熟悉藥物配伍用藥、配伍禁忌及臨床意義,規范臨床用藥過程,進行正確執行醫囑處方訓練;以動物為模型來模擬臨床用藥進行整體護理訓練,進行用藥評估、護理診斷、護理措施,實施計劃及療效評價訓練,使學生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更多的藥理學與整體護理知識,增加學生對藥理學與整體護理知識的興趣。
總之,我們應加快教育教學改革的步伐,使高職護理專業的藥理學教學能盡快適應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培養出適應現代化臨床護理實際需要的高質量應用型護理人才。
參考文獻:
[關鍵詞]中高職;護理專業;教學銜接
隨著社會發展對各層次職業技能型人才需求的不斷擴大,作為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高職教育得到迅速發展,辦學規模不斷擴大,招生模式不斷拓展,呈現出多種層次的辦學模式[1]。就高職院校護理專業來說,同時存在初中生源的中職、5年制高職、高中生源的普通高職及對口招生高職等多種形式。生源不同,教學模式也應有差異,如何做好不同類型的中高職護理專業的教學安排,是護理專業發展中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本文以皖西衛生職業學院護理專業為例,對中高職護理專業教學銜接問題進行探討。
1我院護理專業學情分析
從護理專業招生的學制看,有3年制的中職、普通高職??啤谡猩呗殞?埔约?年制“3+2”(3年中職+2年高職)高職??频?種類型。從學生的知識層次看,中職教育的學生只經歷了初中階段的學習,對新環境、新教師、新教材、新教法難以適應,易出現經常性的學習困難、產生自卑等負面情緒,影響其學習積極性,并且學生的文化課基礎相對薄弱、缺乏護理專業的知識基礎、專業意識薄弱、對專業課的學習興趣不高。普通高職??频膶W生接受過高中階段的教育,文化課基礎相對扎實,對護理專業課程有一定的理解力,學習護理專業的能力較好,但對護理專業的了解和認知不夠全面,有時也出現學習情緒的偏差?!?+2”高職??茖W生首先要完成為期3年的中職階段的護理專業課程學習及技能訓練,然后進入2年高等護理專業知識的學習,學生認為多數課程已學習過,再學習是重復,學生對于臨床的護理專業認識與理解較全面,但缺乏高等職業院校護理專業知識的系統學習和嚴格的技能實踐。對口招生高職??频纳磥碜月殬I高中和中等專業學校,既有護理專業,也有其它醫學類專業,還有一些其它專業,其生源的專業有差別,進入高職后在護理專業學習亦有差異。從學生的實踐能力看,中職教育的學生理解能力不足,在學習護理操作時理解不到位,絕大部分都是驗證性模仿練習,學習效果欠佳。對于“3+2”高職??茖W生和對口招生的高職專科學生來說,在中職階段進行了為期2年的理論學習和1年的實習訓練,學生對已有的護理基本技能操作較熟練,少數學生還獲得了護士職業資格證書,具備了基本的護理專業操作能力,但缺乏高職教育臨床護理專業的系統實習和綜合性臨床護理技能的實踐能力。對于普通高職??频膶W生具有較好的基礎理論知識,接受專業知識較快、實踐操作能力較強。因此,現有護理專業實踐教學從時間和內容上均不能滿足護理學生再學習、再提高的需要。從學生的學習目標看,中職教育的學生處于心理成熟的早期,自律性差、動力不足、對個人未來茫然無知、課堂學習態度欠端正、學習效率不高、意志力欠缺、學習目標不明確。普通高職專科的學生選擇護理專業是為了以后能獲得一份穩定的工作,學習積極性高、目標明確、自覺性強、有一定的學習競爭意識。對于“3+2”高職??茖W生及對口招生的高職??茖W生來說,絕大部分學生是為了提升學歷而進入高職院校繼續深造,對學過的護理知識不感興趣,對臨床護理專業的新知識、新技能有極大的興趣,有一定的選擇性學習目標。
2對中高職護理專業教學銜接問題的思考
注重個性發展,因材施教,培養具有較好的文化素養與實踐技能、富有人文關懷精神的中高等護理專業人才是當前護理專業的發展方向[2]。實現不同類型中高職護理專業的教學銜接時迫切需要考慮以下問題:
2.1需要制定適合不同學制類型的個性化培養方案
培養方案是按照特定的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以相對穩定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管理制度和評估方式而實施的人才教育的過程總和。不同生源的基礎知識和能力不同,其培養方案應該有差異。對于中職生來說,要以基礎理論教學的應用為主導,以必須、夠用為原則,以實際需求為出發點,以臨床應用能力和基本素質培養為指導構建人才知識能力結構,最終培養適應臨床一線的中等應用型和實用型人才;對于高職生來說,其理論基礎高于中職學生,要以學生的高素質為基線,重點開展專業教育,培養臨床服務、管理一線的高端技能型、具有高等職業素養的專門人才;對于“3+2”的5年制高職學生,則要5年統籌考慮,并不是中職與高職的相加;對口招生的高職學生,其文化課基礎遜于統招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實踐能力與意識都強于統招高職護理專業學生,需要補充提高專業文化基礎課。4種類型的生源、知識基礎、能力基礎均有差異,需要分別對待,制定適合不同學制類型的個性化培養方案,以適應不同學生的培養要求。在制定方案前,學校可到醫療單位、臨床一線調研,可聘請衛生部門管理人員、醫院管理人員、臨床一線技術人才、兄弟醫學院校的專家教授研討,集思廣益,制定可行、合理的培養方案。同時,要以人才需求為導向,以就業崗位為基線,依據中、高職兩個階段所必須具備的職業能力分層次制定培養方案。此外還可利用學院的附屬醫院資源,在教學過程中,穿插一線實訓內容,做到資源共享。
2.2需要科學設置不同學制類型的理論及實踐課程
課程是專業教學的實現形式,是培養目標得以實現的載體[3]。中高職護理專業的教學銜接就是課程的銜接。學制類型不同,要求學生應該掌握的知識目標和技能目標也有差異,圍繞培養目標的課程設置也應依據不同的生源,分類實施。就中職學生而言,基礎知識必須夠用,并具備一定的臨床應用技能。因此在開設人體解剖學、健康評估學、病理學等必須的基礎理論課程后,開設有內科護理、外科護理、婦產科護理、兒科護理、五官科護理、護理學基礎等專業課程,并在第3年進入臨床實習,以提高實踐能力,實現培養目標。對于3年制高職學生,在開展專業知識教學的同時,直接讓學生進入臨床或實習基地,通過模擬或真實的實踐,強化專業技能訓練,以培養學生的高等職業素養。課程方面,在開設內科護理、外科護理、婦產科護理、兒科護理、五官科護理、社區護理、老年護理、急救護理技術、護理學基礎等專業課的同時,增加了護理人際溝通、護理禮儀、職業道德與職業生涯規劃等職業素養課程,以提高學生的職業內涵。對于“3+2”高職學生,經過前3年的中職階段學習,已經具備夠用的基礎知識與一定的臨床應用技能,其后2年的高職階段主要是對專業理論與專業實踐的強化。為此,特地調整了高職階段的課程比例,使基礎專業課程、臨床專科課程、綜合實訓課程及職業素質拓展課程的比例達到1∶2∶4∶4,主要開設成人護理、母嬰護理、兒科護理、基礎護理技術等臨床??普n程和內、外、婦、產、兒病例情境等綜合實訓課程以及護理人際溝通、護理職業素養、護理法律法規等職業素質拓展課程。在強化基礎理論課與專業課的同時,增加新知識與新技能,提升學生的實訓和職業素養能力。對口招生的高職學生,入學前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文化課基礎及相關專業技能,但是護理專業的基礎理論及臨床技能較薄弱。因此開設了內科護理、外科護理、婦產科護理、兒科護理、五官科護理等臨床醫學基礎課程以及成人護理技術、母嬰護理技術、兒科護理技術等臨床護理課程,并在第3學年開展臨床護理實習,以提高臨床護理的實踐技能。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課程的分類組合,各有側重,使不同學制類型的學生都具備相應的基礎知識及一定的專業實踐技能。
2.3需要開展多方位的教育教學改革,實現中高職護理專業的教學銜接
面對不同學制類型、專業基礎、學習自覺性、學習目標的學生,如何才能做好專業教學過程中的銜接,以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筆者認為除了制定個性化培養方案、設置適合不同學制類型的理論及實踐課程外,還必須積極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實現中高職護理專業的教育教學銜接。
2.3.1創新教學方式方法,改革課堂教學模式
針對中高職護理專業不同層次的生源特點,創設多元化教學方式,如案例教學、情景教學、工作過程導向教學等,適時采用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等教學方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活躍課堂氣氛,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例如在講授護理技能操作時,可以通過創設情境和分角色扮演的模式展開教學,由學生扮演患者、家屬、醫生、護士等,讓學生進入到臨床情境中;由教師或學生創設情境,請學生扮演,再由其他學生進行討論評價,最后教師總結。這種教學方法不但能活躍課堂氣氛,還能有效發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調動各層次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促進學生、教師之間的有效互動,課堂效果得到較好地改善和提高[4,5]。
2.3.2按照職業崗位需求,重組課程教學內容
按照崗位需求,結合護理專業教學特點和臨床工作的實際技能開展講解。例如在中高職學生共同的必修課臨床護理專業課程的教學實施過程中,為了避免對口護理專業與“3+2”高職護理專業的學生對重復學習的厭倦感,可從人的護理的整體性著手,同時遵循臨床護理認知規律,將臨床護理專業課與基礎護理學知識進行重新整合,將《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與《基礎護理學》整合為《成人護理技術》,將《婦產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與《基礎護理學》整合為《婦幼護理技術》,將《老年護理》與《基礎護理學》整合為《老年護理技術》等,整合后根據臨床護理工作所需進行課程設計,使課堂教學內容更能貼近臨床實際,也適合于不同層次的學生,使各層次的學生都能實現學得進、記得住、會動手、用得上的教學效果,教學銜接得以實現。
2.3.3注重理論基礎與臨床實踐對接,提高學生應用能力
在內科、外科、婦產科護理等專業教學過程中,注重將單純的課堂理論融入臨床實踐,加深學生對實踐認知的同時,也培養各層次學生的應用能力。例如在講授氧療技術時,不僅強調不同病情的患者其氧療需求不同,更應該結合內科知識,告訴學生何種患者需要選擇低流量持續給氧、何種患者需要選擇高濃度給氧。在講授靜脈輸液穿刺操作時,要根據內科、外科、兒科等不同患者講授不同的穿刺方法、不同的滴速調節,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還要注重將護理知識與臨床知識有機整合,提高不同層次學生的主動思考能力。如在講授生命體征護理技術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先引入肺炎的病例,簡要介紹病情,提出問題,讓學生通過臨床表現判斷病情,明確診斷,需要進行哪些檢查、采用什么樣的治療方法、如何護理、在護理過程中會應用到哪些有關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相關的護理技能操作、如何實施,通過分步驟思考問題,結合臨床知識,鼓勵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培養學生養成發散思維的習慣,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應用能力。
2.3.4開展各種形式的實習實訓,提高學生的實際技能
依據中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的實際現狀,制定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專業實踐方案,積極開展校內實習、創崗實習、跟崗實習、頂崗實習等多種實訓實踐教學形式,實現做中學、學中做、做中教、教中做,促進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通過安排學生到醫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實習、實訓,或組織學生到家庭、老人院、鄉鎮衛生院等校外實訓場所開展活動,讓學生真正接觸患者,進一步熟練規范操作,提高實踐技能,畢業后能較快適應臨床護理工作,有效地開展工作。
2.4需要建有一支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為實現教學銜接提供保障
要順利實現中高職護理專業教學銜接,必須擁有一支理論基礎雄厚、實踐技能豐富的師資隊伍。教師不僅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也要積極參加各類職業實踐培訓,以獲取相關臨床技能。我院是安徽大別山職教集團成員單位,可以充分依托職教集團的力量,實現校校聯合、校醫聯動,讓教師走出去,深入臨床,開展一線臨床實踐工作和醫院臨床培訓,同時借助職教集團的教學優勢,與兄弟學校開展教學工作互訪、聽課、研討等活動,從而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與臨床工作水平,為實現中高職護理專業的教學銜接提供保障。高職院校中高職專業的多層次、多學制類型共存的辦學模式在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將繼續存在,只有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并及時改進,才能逐步提高并最終實現不同學制類型之間的有效銜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陳茜.我國護理教育的現狀與發展趨勢[J].中國實用醫藥,2011,6(30):273-275.
[2]李娜.關于護理專業中高職教育銜接的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13,20(31):91-92.
[3]李曉松.護理專業中高職教育銜接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9):1075-1077.
[4]孫建勛,劉笑夢,張彥芳,等.以能力為本位的高職護理專業教學方法改革研究[J].護理研究,2014,11(33):4116-4118.
1護理專業基礎醫學教材使用現狀
根據衛生部頒布的護理專業教育計劃所列的基礎醫學課程,迄今未見一套教材是按護理專業培養的要求編寫的。全國大部分醫學院校護理專業所使用的醫學基礎教材是借用醫療專業的教材,這些教材對護理專業而言,專業針對性不強,內容偏多、偏深,整體分量偏重(每學時字數介于4100-6600之間)。從基礎醫學教育的要求來說,亦應隨各專業培養目標的不同、教學時數的差異,所選用教材也應有所不同。由于一種教材供多專業使用的普遍現狀,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是不言而喻的,特別是在護理專業基礎醫學教育中矛盾尤為突出。故必須重視教材建設這個關鍵,有必要編寫一套針對護理專業基礎醫學教材,及早改變護理專業教材不配套,缺乏專業特色基礎醫學教材的現狀。
2護理專業基礎醫學教材編寫的構架
根據我們多年從事護理專業基礎醫學教育的經歷認為,教材編寫應具有以下幾方面特點。
1)面向護理專業,體現護理專業特點
護理專業基礎醫學教材的編寫,在聯系臨床實際打基礎方面應注意偏重護理專業特點?;A理論知識在保持其原有系統性前提下,應盡量與臨床實際應用相吻合,但要防止牽強附會地湊合護理內容,而消弱本學科的基本要求,絕不能出現基礎代替臨床、理論與實際脫節或本末倒置的現象。教材的編寫既要以基本理論為主干,又要圍繞護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在與護理密切相關的問題上做恰到好處的延伸與擴展,達到學以致用,為培養合格的護理人才打好堅實的理論基礎。因此,不能簡單的消減內容,降低要求以適合教學時數。而是要精選內容,與護理專業相關部分的理論知識深廣度和基本技能訓練方面,均應著重加強,使之更切合護理工作的要求。例如,在生理學循環生理章節中有關血壓的概念、正常值、形成條件和機制、影響因素等基本理論知識應重點闡明,而且應配合必要的實驗,使學生理解深而透,使之與后續的臨床應用能相呼應。
教材編寫中,在保持本學科基本知識完整性和系統性的前提下,對那些與護理工作關系不大的繁瑣理論知識,可以刪繁就簡。這樣才能在闡明與護理專業相關的基礎知識方面的篇幅得以充分的保證。如,在生理學能量代謝與體溫章節中,關于能量代謝的測定方法及計算過程盡可刪除,而對影響能量代謝的因素、基礎代謝測定在臨床上的應用及測定的注意事項應詳細闡述。對體溫的生理變動、散熱方式、途徑及調節,可結合生活過程,聯系臨床護理實際,做深入淺出的講解,有利于提高學習興趣,明確學習基礎理論對指導臨床護理工作的重要意義。
總之,護理專業使用的基礎醫學教材,既要傳授本學科的基本知識,又要面向護理專業的培養目標,為學習后續的各科護理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打下堅實基礎。同時,也要為今后參加護理工作實踐需要和不斷提高業務水平的長遠發展鋪平道路。
2)反映現代科學水平
一本高水平教材,不僅要介紹本學科的傳統內容,而且還應反映本學科進展的現代水平,并能適當的指引未來,使讀者能開闊思路,培養富于創新的精神。教材內容的先進性和現代化,要立足于不斷“更新”和認真“精選”。先進性不能理解為有新必錄、凡舊必刪;而現代化也不是要把科學前沿和尖端內容都編進去。應該是把學術上被廣泛肯定,技術上屬于現代適用,且被多數醫療衛生單位引進和使用的內容編寫到教材中去。
在強調教材先進性、反映現代水平時,要防止把本學科應該掌握的傳統內容和經典理論當作陳舊的東西而被棄之。眾所周知,傳統的經典理論,往往是反映事物本質的、規律性的基礎理論,它對于奠定基礎、啟迪思路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材編寫應處理好傳統內容和現代進展之間的關系,教材的更新仍應以傳統的經典理論為主干,去掉那些已被淘汰和繁瑣的內容,精選那些與現代科學發展密切聯系的部分,運用新的理論和方法來闡明基本概念。
反映教材的現代水平,應按本學科的性質任務,圍繞“三基”,針對護理專業培養目標去精選內容。要注意適應我國醫療衛生的實際水平,不能把尚未成熟、尚未能被廣泛使用的東西,過早過急的引入。我國幅員遼闊,各地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不平衡,某些區域以達到先進水平,但還有較多的基層醫療衛生單位設備還較簡陋,因此要求我們所培養的護理人員應有較大的適應性,這一點在教材編寫中應有所體現。這就是說,既要吸取當代科學新進展,又要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加以選擇,還應注意反映國內外有關本學科的科研成果和進展動態。
此外,教材不同于專著,不能側重與顯示編者的學識和才干,教材的著眼點要放在適應教學所需,應便于教和學,因此,教材的結構和編排方式,要符合教學規律。
3)有利于培養能力
教材對開發學生智力和培養能力方面,無疑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力培養的范圍很廣,我們認為應側重以下幾種能力的培養。
(1)思維能力
教材的編寫在傳輸知識的同時,還應著力于培養學生思考問題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因此,一方面要求教材結構前呼后應,左右溝通,使學生通過閱讀、鉆研,能將所學的知識相互聯系,融會貫通,而不是孤立的死記硬背;另一方面在學生能力所及之處,提出問題,啟發學生思考,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還可結合本學科的發展過程,在相關章節穿插一些國內外學者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科學史話。這樣有利于啟發學生去觀察、思考問題,從而培養勇于創新的開拓精神。
(2)自學能力
現代科學技術發展迅速,知識容量急劇增加,因此要求所培養的人才應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善于關心與專業相關的科學技術的進展,主動吸取新知識。這樣,走上工作崗位后,能不斷充實和提高業務水平,適應現代化的要求。這就要求教材應特別強調文理上的深入淺出、通順明了,使教師可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和指導學生在預習和復習過程中培養和提高自學和閱讀能力。
(3)實踐能力
作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基礎醫學教材,在實踐能力培養上負有重要責任。應針對護理人員的培養目標,加強實驗實習,實驗項目要精選,適當可減少些項目,增加實驗時數,讓學生有更多的動手機會,培養學生善于自己動手,主動去觀察剖析所得結果,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然,作為教材應努力提高“思想性、科學性、啟發性、適合我國情況的先進性和教學的適應性”等等。此外,我們認為應該提倡一門學科有多種版本教材,以便擇優選用。對于全國通用教材出版以后,應廣泛聽取教師和學生的評議,及時組織修訂,使之不斷完善,以利教材質量的不斷提高。
[責任編輯:周娜]
【關鍵詞】護理師資;培訓體系;管理;建設
基金項目:內蒙古醫科大學2011年教學改革課題
建立護理師資培訓體系的構建,以保證護理教師具有良好的理論知識、實踐技能、人文素養等綜合素質,同時為師資隊伍的不斷完善和發展提供可能。護理師資培訓體系的構建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做好“幫、扶、帶”的工作
護理師資隊伍的中堅力量主要由教學經驗豐富的優秀骨干教師組成,在構建護理師資培訓體系時要充分發揮他們的幫、扶、帶作用,使其帶動整個護理師資隊伍的發展。對于新進的青年教師可以為他們分配指導老師,指導老師主要由一些優秀骨干教師擔任,可以配備青年教師擔任骨干教師的教學助手。使用“幫、扶、帶”的方式培養護理師資隊伍,以此來學習其他教師在知識、技能等方面的長處,彌補自身不足,加強自身建設,從而提高師資隊伍整體的水平。
二、加強護理教師的繼續教育
繼續教育對每一位護理專業教師來講都是非常重要的,其內容涵蓋護理專業發展規劃、先進的護理專業知識、教育學相關知識和國家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前沿知識。對護理師資隊伍開展繼續教育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舉辦各類講座、學術交流或是通過筆試答卷形式。舉辦繼續教育的講座,應當聘請國外或國內發達地區請來的優秀專家和從事一線教學工作的優秀教師作為主講人。
繼續教育應當實行制度化,并作為護理教師年終評優和職稱聘任的主要依據之一。護理院校要對師資隊伍中不同職稱的護理專業教師每年參加繼續教育學時制定最低標準,并且在年終有繼續教育相關內容的筆試答卷,同時將護理專業教師的繼續教育學分和答卷分數記錄在案。
三、護理教師的進修學習制度化
護理專業教師自我價值的實現不僅體現在對現有工作或職務的勝任上,也體現在對未來職業發展的追求上,護理院校的管理者應該重視提升護理教師的職業素養,把教師的個人發展和教師的培訓體系構建有機的結合起來,將護理教師的進修學習制度化。出臺政策鼓勵護理專業教師進修深造是要構建完善的護理師資培訓體系的方式之一。護理院校應從學院的長遠發展與現實需要出發,優先選送部分求知欲強、專業基礎扎實的中青年教師到進行6個月至3年的專業進修培訓,培訓地點可以是國內醫療和護理水平較為發達的地區。通過對護理師資的進修深造可以使教師能及時的跟蹤學習國內外先進的理論知識、專業技能和教育理念,提高教師自身理論和實踐能力。
教師的進修學習對于優化護理師資隊伍的知識結構、學歷結構,為學校發展吸引和儲備大批優秀人才也有著重要意義。護理院校還應該合理規劃和使用資源,創造更多的條件擴寬護理專業教師的視野,在加強教師進修學習上可以使用在職培訓、自學進修、脫產輪訓、各種研討班、進修班、訪問學者以及出國進修等各種形式,以此來為護理教師提供一個可以與護理專業中知名專家學者交流學習、接受新思想、新技術的機會。這樣的培訓體系不僅可以護理專業教師提供個人職業發展機會,而且可以讓廣大教師看到自我價值實現的前景,感受到學校的重視和人文關懷。
四、加強護理教師崗前培訓
護理學是一門專業性較強的學科,它要求護理教師要不僅有淵博的護理專業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操作技能、人文社會學、心理方面的知識和能力,更要具備把這些理論知識、操作技能充分、準確、恰當的傳授給學生的教學能力。這些內容都是在護理教師崗前培訓中必須加強的。
針對這方面的培訓護理院校可以采用分段式的崗前規范化培訓。護理院??梢云刚埥逃龑W專家對護理師資進行50學時左右的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教育學、教學心理學的知識,語言表達能力的培訓和教學方法的使用等方面。在培訓后及時進行筆試考試和教師試講,在教師試講中注重考核其教案的書寫,并要求其板書要規范清晰、簡潔,同時要恰當、適度的配合使用多媒體,要求教師使用標準的普通話進行授課,授課內容表述準確,講課風格幽默生動、舉例恰當。對教師的教學組織能力、重點和難點的清晰講授,心理素質、教學形象、邏輯思維等方面做出量化評價并寫出考核意見。最后,經過培訓的護理專業教師根據考評成績和評價意見同時結合自我評價和反思后,還要向學校有經驗的骨干教師聽課、學習,尋找自身的差距與不足的同時寫出改進材料,補充和完善自身。
五、進行現代教育技術運用能力培訓
人類已進入信息時代,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以及網絡技術的發展,使信息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生產要素。信息技術將帶來教育新技術的廣泛應用,隨之還將帶來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和教學資料等多方面的變化,必將引發教育教學領域全面而深刻的變革[1]。主動適應信息社會、加強對教育技術應用知識的學習是教師這一職業的知識傳授者的任務之一。護理院校要現代教育技術運用能力培訓作為構建護理師資培訓體系的重要內容之一,護理院校要有計劃、大面積對教師的信息應用和現代教育技術知識與能力進行培訓,力爭達到通過培訓后每一位護理專業教師都可以較為扎實的掌握和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并將高科技教學手段應用到教學過程當中。護理專業教師只有了解并熟悉了信息知識,掌握了信息的采集、應用能力,他們才能更好的了解護理專業的發展現狀和趨勢,不斷更新自身的護理專業理論知識,提升臨床實踐技能,在教學過程中積極主動的發揮作用。
構建護理師資培訓體系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護理院校在這個工作過程中還需要加強以下幾項工作:首先,要解決培訓經費的問題,可以采取設立專項基金的方式;其次,注重培訓效果反饋,通過培訓是否真正達到了學校的培訓目的,教師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提高,都應通過培訓效果中反饋,高??梢愿鶕答伣Y果找出不足為制定下次教師培訓提供幫助。再次,要注重學校內部的學習交流,定期舉辦匯報交流會,護理教師互通有無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中國加入WTO后,伴隨著醫學教育國際化進程的加快,護理人才的跨國交流日趨頻繁,護理人力資源的競爭將進一步國際化,這對我國護理從業人員的數量、結構以及服務質量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要培養合格的護理專業人才,提高護理專業教學質量,必須從問題的出發點――護理專業課程設置入手。
一、美國的護理教育
1910年由美國Flexne總結歐洲和美國辦學經驗,提出建立以基礎課、臨床專業課、臨床實習三階段組成以學科為中心的護理專業課程體系。這一課程體系能充分體現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體現現代醫學的系統性和完整性,方便教學實施與管理。但是它的缺點也明顯:基礎教學和臨床教學相互獨立、忽視人文、社會科學教育、不利于學生早期接觸臨床、影響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目前,美國護理教育已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改進了這一課程體系。多數護理學院的課程設置既包括傳統的學科課程,還包括保持健康、家庭護理、康復護理、經濟學等內容。而且美國各護理院校均設置有討論課和輔導活動課,實習課(包括生產實習)安排在每門課程開設的同時進行,始終貫穿在課程學習中。如美國南卡羅來那州鮑伯瓊斯大學,學生從二年級起,每周兩個半天必須去醫院實習,四年級的最后九周全天在各醫院內實習。
二、國內護理課程設置研究狀況
目前國內對于護理專業課程設置的研究,多集中于高等護理課程方面,而較少有研究者關注衛校的中級護理課程設置??煞譃橐韵聨讉€方面:
關于中等護理教育課程設置原則的研究,胡衛珍提出了根據社會對勞動者的需要、經濟技術發展的需要、本地經濟發展現狀的需要和學校辦學的實際需要來調整課程的設置的策略;田貞尚等則從理論的思辨的層面對課程設置改革提出了相應的措施。
朱秀麗在系統的分析了美國護理課程設置的相關情況,提出我國護理專業課程設置要走多樣化的發展道路;改進教學方法,改灌輸式學習為合作式學習;優化師資隊伍,加強課程設置的評價等。濮麗萍等也從荷蘭的社區護理教育模式中吸取了經驗,為我國中等職業護理教育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思路。
1998年黃金蓮提出應該開設康復護理課程,2001年張紅兵、單偉穎認為應增設社區護理課程,2007年趙艷、趙玲提出護理課程體系應注重人文教育,2008年文旭東認為中等護理專業應該開設姑息護理課程等,這些研究關注的是課程設置的某個具體的方面。
劉靜慰提出傳統的護理轉向以小組責任制為形式,以護理程序為核心,給患者提供以身心、社會、文化等需要的最佳護理為基礎的系統化整體護理模式。鐘繼海、模玉泉、潘立珍提出了中專護理教育,他們認為護理教育會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而趨向于整體化,即生物、心理、社會新醫學模式的建立。李靖提出未來我國的護理教育會逐步擴大人才培養規模,提出社區護理人才的培養應該得到更多的重視,國際化進程也將得到推進。
三、中美護理教育比較
1.護理課程設置的理念
美國護理課程的哲學概念、職業觀念和職業特征非常明確,強調人權、個性和隱私;紐約大學護理專業的課程設置比較重視社會系統中專業護士的終末行為,對教師提出的任務旨在對學生素質、能力和價值觀的培養,除此之外,他們也成立許多護理團體、組織,經常召開工作研討會,每個學院組成專門的課程設置委員會,進行兩年一次的課程評價,院系之間也可以相互選修課程。借鑒其經驗,濮陽市衛校護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應強調科學文化素養、人際交往與溝通能力、職業素質、操作技能、服務意識等在護理工作中同樣是必不可缺的素質,衛校護理課程設置的職業觀念和職業特征應明顯。
2.開設課程門數的比較
美國紐約大學的護理本科專業共4個學年分8學期完成,總共開設31門課;而我國的濮陽衛校的護理專業共3年分6個學期,總共開設了32門課。文化課的學習主要集中在前四個學期,后兩個學期主要是實習。課程包括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選修課和講座等幾個模塊。
3.開設課程門類的比較
根據美國紐約大學護理專業開設的課程不難看出,在紐約大學四年的課程計劃中,護理專業的學生從大三才開始學習護理課程,學生需要修滿128學分,其中文科課程44學分、科學及相關課程20學分、護理和醫學課程64學分。其課程中人文社會課程開設比例大,重視人文素質的培養,提出缺乏人文和社會科學基礎的學生在醫學生活中往往會喪失智力挑戰的能力和應答這種挑戰的能力,而濮陽衛校在人文課程設置方面有所欠缺。
4.理論課和實踐課的比較
在美國紐約大學的護理專業課程設置中,實踐課時占的比例很大,且種類繁多,可以讓學生接觸各個方面護理實踐,比如從兒童到成人、從健全人到精神病人、從個人到社區等。衛校的實踐課程只設置了幾門臨床護理課程和社區保健課程,比較單一,不能夠讓學生全方位地接觸護理實踐。紐約大學的實習課安排在與每門課程開設同時進行,始終貫穿整個課程學習,學生從二年級起,每周必須去醫院實習兩個半天,畢業前的最后九周全天在各醫院內實習。濮陽衛校的學生見習集中安排在第二學年1~2周,生產實習安排在第三學年,實習與學校教育對立這是我國護理專業普遍存在的問題。
5.教學方法的比較
美國紐約大學的教學方法靈活多樣,教學逐漸由以課堂和教師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中心的合作式學習。他們認為,教育的重點應當是發展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自學的能力、評論知識和護理文化的能力,因此,他們也越來越重視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把批判性思維能力與解決問題并列為思維的兩大基本技能。在中國,我們長期以來的教學實踐大多數是灌輸式的教學,這也是近幾年來一直被人們批判的詬病,衛校作為中等職業學校,在教學方法上也逃脫不了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教學。同時,護理學是一門應用性學科,為了盡快讓學生接受知識與臨床見習,就應該盡快完成護理專業基礎課程,加強社會實踐性教學。這也有益于穩定專業思想。
四、合理設置護理專業課程的建議
1.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增加人文課程的比例
護理模式由以疾病為中心的功能制護理向以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轉變,要求護理人員除了基本的護理專業知識外,還要掌握更多的心理、倫理、法律等人文知識。因此,衛校的護理專業應該增加人際溝通、護理美學與禮儀、護理心理學、護理倫理學、衛生法律法規等社會和人文學科課程,以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加強護理專業知識,減少醫學基礎課程
中專衛校護理專業學生去向是基層醫療衛生單位,更多從事的是社區護理工作。根據社區護理人才培養需要,應適當減少醫學基礎課的課時,根據護理學科的特征,把一些基礎課程進行有機融合,刪掉一些重復的內容,把基礎知識與專業知識進行有效的結合。
3.調整實驗課的比例,靈活安排課間見習
中專衛校設立的護理專業是培養初級實用型護理人才,他們所掌握的根本優勢就是專業的護理技能,只有合理增設實驗課,才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另外,為了學生更有效的掌握理論知識,靈活安排見習時間,把見習分批次進行,讓學生邊學習邊實踐,通過實踐更好的理解理論知識。便于理論和實踐的完美結合。
4.強化人文教育思想,注重隱性課程設置
【關鍵詞】中職學校護理專業實踐教學問題改革 策略
實踐教學是中職學校護理專業教育的重要構成部分,也是護理專業的教學大綱的要求,更是提高護理專業教學質量與效率的重要環節。開展實踐教學可以培養學生嚴謹的工作作風,可以培養他們的實踐技能,可以培養他們的職業道德意識。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開展護理專業的實踐教學,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不能使學生具有臨床操作的意識和經驗,學生照著實驗指導順利地完成了實驗操作,但是當學生面對真正的病人時,就不知道從何處下手了。面對這樣的教學狀況只有實施有效地改革,才能真正提高護理專業的實踐教學效果和質量。
一、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沒有好的學習意識和習慣
中職護理專業的學生的年齡都不大,他們的心理能力還沒有能夠發展成熟,沒有正確的學習意識和觀念,不知道學習到底是為了什么,這就使的很多學生不愿意學習,更不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中職學校學生的整體來看,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習不感興趣,在參與護理實踐課的教學時,缺乏參與的熱情,降低了實踐教學的學習效率,使實踐教學的教學目標無法保質保量地完成。中職學校的學生正處于人生的迷茫期,不知道學習對未來發展的重要性,而且對來自外界的誘惑也沒有很強的抵抗力,因此他們的很多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了和學習無關的事情上。對未來的發展沒有規劃,沒有學習的動力,更不喜歡護理專業,造成在實踐教學中敷衍了事,最終導致護理專業技能沒能夠熟練掌握。
2.老師沒有采用新的教學理念
新的教學理念對中職護理專業的實踐教學活動的順利和高效地開展,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但是從目前的實踐教學的現狀看,很多護理專業的老師由于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較深,在面對新的教學理念時往往會產生抵觸情緒,他們不認為新的教學理念對實踐教學具有指導意義,他們認為實踐教學就是教學中的一個環節,無需重點教授。這樣的實踐教學觀念導致他們在開展實踐教學活動時,缺乏應有的熱情和積極性,而且課堂教學無聊和無趣,長期以往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全無,進而導致學生的護理專業技能無法有效的得到提升。
3.實踐教學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
傳統的實踐課教學模式采用的是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學生學習的知識都是被老師灌輸進大腦的,因此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另外,在傳統的實踐課教學中,老師注重傳授理論上的護理知識,對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技能的培養重視不夠。從具體的實踐教學過程來看,學生整堂課都是在聽和記理論知識,或者很多時間都是看老師進行實踐的操作演示,這樣的實踐教學使學生成為了看客,對護理實踐技能的掌握毫無意義,不但浪費了學生的時間和精力,更無法有效提高實踐教學的有效性。
4.中職學校缺乏相關和完善的供學生實踐的設備
具有相關的和完善的實踐設備是開展實踐教學的必備條件,對提高護理專業實踐教學的效率和質量至關重要。但是,由于中職學校的經費比價有限,很多學校無法投入更多的資金購買相關的實踐設備。另外,由于對實踐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很多中職學校的管理者根本不重視對實踐教學所需設備的資金投入,管理者認為實踐教學所需設備的投入就是在浪費學校僅有的資金。基于資金的不足和管理者觀念的落后,造成很多中職學校的護理專業的實踐教學所需的設備普遍缺乏,這就導致實踐教學難以正常的順利開展,那么學生的實踐技能也很難獲得有效提高。
5.實踐課程設置不科學不合理
設置科學合理的實踐課對提高實踐課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實踐技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但是,目前很多學校的管理者缺乏對實踐課的正確認識。在實踐課的設置上偏重于理論,忽視了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具體來說,理論課安排的比較多,而實踐課安排的過于少。這樣就導致學生的實踐機會少,實踐的能力很難通過實踐課獲得提高,進而影響了實踐教學的有效性。
二、實踐教學改革策略
1.讓學生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學生只要意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才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學習和實踐。中職學校的學生正處于生理和心理的發展時期,他們對學習的作用和意義還認識不夠,更不清楚學習是為了以后能夠獲得個人生存的本領。因此,在護理的實踐教學中,要讓學生明白學習對以后發展的重要性,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意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中職護理專業的實踐教學而言,在實踐教學中應在學生掌握了理論知識的前提下,多給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學生認識到現在所獲得的實踐技能是以后參加工作后所必須掌握的技能,沒有掌握這些實踐技能就無法在用人單位生存下去。
2.用先進的教學理念武裝老師
先進的教學理念能夠正確地指導護理實踐教學,對提高實踐教學的效率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目前中職學校的老師由于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他們的實踐教學理念普遍落后于實踐教學的實際需求。為了使老師的傳統教學理念發生轉變,就必須讓這些老師提高自身素養,認識到現代教育的發展變化,認識到原有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新的教育形式,從而激發他們學習先進教學理念的決心。
3.轉變實踐教學的授課模式
科學合理創新的教學模式,是提高實踐教學課堂效率的有效保障。當前的實踐教學模式落后和單一,不利于護理實踐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不利于提高中職學生參與實踐課的積極性。因此,中職學校的護理實踐教學應基于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實踐教學的需要,對實踐課堂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從而使實踐教學變得生動有趣,變得更能吸引學生參與。因此,實踐教學應改變傳統的單一的教學模式,創新和采用新的、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以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實踐技能為教學的出發點。
4.增加對護理實踐教學所需設備的資金投入
中職學校實踐教學的開展不但需要更新教學觀念,更需要符合實踐教學需要的教學設備,沒有相應和完善的教學設備,就無法開展具體而有效的實踐教學活動,就無法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因此,要讓中職學生的管理者轉變觀念,認識到護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從而愿意投入更多的資金購買護理實踐教學所需要的教學設備。除了學校想方設法湊集資金外,中職學校的上級管理部門也加大資金投入,以保證護理實踐教學的有效開展。
5.提供更多的實習機會
就護理專業的特點來講,需要學生掌握更多的實踐技能才能勝任工作的要求,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護理人員。但是,中職學校的護理專業的學生缺少到醫院實習的機會,學生在課堂上掌握了大量的理論知識,如果沒有多練習和實踐,就不會做到融會貫通。因此,中職學校的領導要多和當地的醫院聯系,讓學生定期去醫院參加實習活動,從而使學生在實踐的操作中掌握未來工作所需要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