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管理科學的應用范文

        管理科學的應用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管理科學的應用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管理科學的應用

        第1篇:管理科學的應用范文

        關鍵詞: 管理學案例 教學探討 增強效果

        《管理學》是經濟與管理類各專業學生最重要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先導課,是一門系統地研究管理過程的普遍規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學科,也是一門學習與研究如何做人、做事和求知的素質教育課。各行各業的管理活動和管理過程都具有共性,這些共同的普遍規律、原理和方法就是《管理學》的研究對象。鑒于管理學廣泛性與實踐的藝術性、科學性與抽象性的特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既要重視和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又要重視管理理論的應用,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一、當前管理學案例教學的意義

        案例具有具體化、形象化的特點,在管理學的教學中,案例具有重大的意義,案例教學法能起到其他教學方法不能替代的作用。

        (一)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案例教學通過對具體事件的分析來促進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把握和運用,最突出的優點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扮演了更為積極主動的角色。在案例教學中,案例討論可以大膽假設,可以從多個方面尋找答案,這大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彌補了傳統教學方法的缺陷。

        傳統教學傳授知識的方法使用的是演繹推理,其邏輯起點是概念、理論,然后用實例和問題來論證,這種方法不能使學生牢固地掌握知識。案例一般描述的是現實的工作經驗,經常提的問題是:應該做什么?許多案例把診斷和最終決策聯系起來,要求學生不但要分析情況,而且要給出行動方案。運用案例教學后,學生把學到的知識應用于分析案例材料中的問題,不僅使學過的理論知識得以理解和鞏固,真正學到了知識,而且提高了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法摒棄了傳統的以老師為中心學生被動接受的授課方式,因而在提升思維能力方面比傳統的教學法更加有效。

        (三)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管理學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學生要真正掌握知識,必須把所學理論知識靈活地應用于管理實踐,在實踐中升華、提高。但是學生不可能有較多的時間接觸到管理實踐,學生只有一些很膚淺的感性認識。采用案例教學以后,由于提供給學生的管理案例是企業管理活動的真實記錄,學生進入案例情境實際上等于進入了企業真實情境。案例教學提供了把學到的管理理論知識用于實踐的一個條件,解決了學生接觸管理實踐難的矛盾。案例教學提高了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當前管理學案例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案例的針對性和實用性還不強。

        由于我國市場經濟起步較晚,本土的企業管理的經典案例為數不多,因而難以搜集,結果在選取案例時只能借鑒西方成熟的市場經濟體制下的案例或者是國內知名企業的案例,但是這些案例往往負載著濃厚的文化色彩,而且要么綜合性強,學生因缺乏實踐經驗而難以正確分析,要么可操作性和可借鑒性差,不適應企業現實發展的需要。

        (二)大多數教師缺乏企業的實際工作經驗,對企業管理本身感性認識不足。

        采用案例教學法的前提條件是教師自身具有較強的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但由于條件的限制,教師不能長期深入企業,使得案例教學脫離企業經營管理的實際情況,因而無法有效地對案例進行研究、判斷,無法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學習,在此情況下實施案例教學法,只不過是在課堂教學中穿插了某些案例作為教學的補充和說明,案例啟發角度比較單一,案例點評不夠深入全面,影響了案例教學的效果。說得多,做得少,紙上談兵,對于整個教學活動的掌控能力嚴重不足,選材不精當、分析不透徹、點評不到位的現象較為普遍。

        (三)教學活動的組織安排尚存在較多的局限。

        案例教學絕不是教師的獨角戲,它還是學生展示、鍛煉自己思維和辯才的“舞臺”。由于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特別是受高中時期的教學方法的影響),對于案例教學這一全新的教學方式,學生普遍感到適應能力不強,對待案例中提出的問題要么束手無策,要么未緊扣案例作分析,答非所問,不能充當一個實踐者去研究和解決實際問題,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管理科學的感性認識和實際經驗,因而多數學生對案例教學畏難心理較重,興趣不大。此外,由于大班授課,很難滿足案例教學30―50人的適宜規模,致使有的學生積極準備后沒有機會發言,或者不認真準備也能“搭便車”,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性。

        三、增強管理學案例教學效果的對策

        (一)選編適合教學需要的高質量案例。

        案例要有明確的目的性和針對性,凡是選作案例的素材,必須緊緊圍繞一定的教學目的,使學生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更好地理解書本所闡述的概念和原理,并以此為起點把所學知識融會貫通。教師應注意以下兩點:一是盡可能選擇貼近生活的案例。如來自校園生活的案例,由于學生和教師對于校園情況都比較熟悉,因此容易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展開討論,教師也容易引導,通常比采用社會上的案例和國外的案例能夠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二是深入地方企業,進行企業管理實踐過程的考察和調研,把企業的經營實例引入課堂,豐富其教學內容,增強教學效果。

        (二)提高授課教師的案例教學水平。

        學校應建立鼓勵案例教學的教學管理制度,通過建立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鼓勵和調動教師在增強管理實踐的基礎上,主動創造和學習新型的案例教學方式,提高教師進行案例教學的積極性。為此,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迫在眉睫。以下思路當可借鑒:一是教師下基層、下企業,將“雙師型”隊伍建設的覆蓋面擴大到企業管理、經濟管理這一領域,而不只是工業制造等技術類教師。因此,就要和企業主動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定期分批組織教師到這些企業進行實踐實習,提高教師的實際工作能力。二是教師本身注重學習,集思廣益,取長補短。諸如選派優秀教師參加國內外舉辦的案例教學研討會;組織教師外出觀摩,學習其他高校的成功經驗;聘請知名教授傳授案例教學經驗和體會。三是系統的案例教學培訓。對教師的案例教學培訓必須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

        (三)采用多種案例教學形式。

        案例教學的形式應不拘一格,采用多種案例教學形式來滿足教學的需要,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如開展快樂游戲,寓教于樂。開展多姿多彩、形式多樣的游戲,可以讓學生深刻領會管理學的一些理論、方法和技術。在講決策方法時,做“自我創新的‘頭腦風暴’”游戲,讓學生習慣于創造性思維,同時將游戲的規則告之他們,同學們按照游戲的基本原則,在規定的時間內想出回形針的用途。在游戲結束時,讓學生自己總結出頭腦風暴法的原則、注意事項和優缺點。這樣既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又有助于學生分析能力的提高。

        總之,在管理學案例教學過程中盡管存在許多問題,但是,只要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授課內容靈活選擇,并加以綜合應用,只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不斷探索,就一定能夠找到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的教學方法,使本課程的教學更適應新時展和人才培養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倪杰.管理學原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第2篇:管理科學的應用范文

        關鍵詞:科學管理原理;麥當勞;標準化;員工培訓

        一、《科學管理原理》產生的歷史背景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整個西方社會都存在著一種非常矛盾的社會現狀,以美國最為突出。一方面,工業及企業迅速崛起,市場對于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迅速;另一方面,雇主和管理者為了自身的利益,盡量減少支出,一直采用相對落后的經營管理方法,不斷延長工人的勞動時間,而且工作強度很大,然而效率和工資卻很低,這導致雇主和工人之間的矛盾日益明顯。[1]時任美國德瓦爾鋼鐵公司總工程師的費雷德里克?泰羅抱著解決勞資雙方矛盾、提高勞動生產率、解決由于沒有管理或管理不當造成巨大浪費的目的,通過大量貼近實際的實驗,創造了一套科學管理的方法,并于1911年出版了理論著作《科學管理原理》。《科學管理原理》的誕生是人類管理科學一次質的飛躍,對西方各國工業生產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使生產力有了空前的發展,它所主張的許多思想和做法至今仍被許多國家所采用。

        二、泰羅科學管理思想的精華

        (一)共同財富最大化

        在泰羅以前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下,雇主與工人之間是一種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關系。他們的目光聚焦在如何“分蛋糕”上,但是無論怎么分都不能使雇主和工人滿意,因為蛋糕太小。泰羅認為,以“共同財富最大化為目標、生產效率最大化為途徑”是科學管理原理的核心思想。他指明雇主與工人的真正利益是一致的,除非實現工人財富的最大化,否則不可能永久的實現雇主財富最大化,反之亦然。[2]這種觀點引導人們把目光從“如何分蛋糕”轉向“如何把蛋糕做得更大”,使得雇主和工人由敵對關系變為伙伴關系,勞資雙方關系的改進更加促進了生產率的提高。

        (二)建立標準化的作業程序

        科學管理原理源于實踐,它通過長時間的觀察工人工作的情況,發現工人在工作中出現“磨洋工”現象的原因。泰羅通過對時間、動作的反復研究,剔除多余的人力和時間成本,避免產生不必要的浪費,制定出標準化的作業程序。對工人工作的每一個關鍵要素開發出一種科學的方法,以代替過去單憑經驗從事的方法。將使用工具、操作過程、管理活動標準化,因此,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也推動了生產力的極大發展。

        (三)勞動效能最大化

        1.科學的挑選工人

        泰羅認為,工廠管理者必須在客觀上承認,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優點和弱點,工人的綜合素質必須完全與工作的實際要求相匹配。泰羅制中,管理部門的任務就是為工人尋找最適合的工作,幫助他們成為“頭等工人”,并設法激勵他們,從而發掘他們的潛能。“頭等工人”是指有抱負的適合于完成某項工作的人,而不是許多人所理解的某種“超人”。泰羅在確定工作的額度時,是按照在不損害頭等工人的身體健康的情況下,使其連續工作多年來,這樣既可以提高工作的進度,又可以使工人會變得快樂而健康。

        2.對工人的教育和培訓

        泰羅認為,工人要徹底接受和具備效率最大化思想,主動學習掌握先進的技術。如果要實現這一點,工人們這就必須經過一個特定時期的教育和培訓。一方面,請專業的人員將新的科學技術和標準傳授給工人;另一方面,不斷提高工人的思想水平,增強其責任感,這樣可以使生產效率最大化和共同財富最大化的思想徹底被工人們所接受。[3]

        (四)計劃與執行職能的分離

        泰羅認為,科學的管理方法就是找出標準、制定標準、然后按標準辦事。傳統的生產活動是由工人按照自己的工作方法和經驗來做,管理人員對其協助很少。由于工人的這種獨立工作的情況,使得工人很難接受其他科學的方法和法則。因此,泰羅提出管理者必須承擔更多的責任,設立專門的計劃部門來承擔發現科學、確定標準、分配任務的職能,使計劃與執行職能分開。因此在泰羅體制中就出現了管理人員、事件測定人員、教師等以前舊體制下從未設立的人員,這些人員與工人通過溝通來分擔責任。這是從傳統管理體制到科學管理體制變化的標志。

        三、工業中科學管理方法在服務業中的應用

        在服務經濟時代,作為服務提供者的服務組織面臨的主要挑戰是不斷地向市場提供新的或改進的服務,從而滿足顧客的需求和期望。[4]服務創新是服務組織保持競爭優勢的重要途徑,[5]而服務設計對于服務組織實現服務創新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6]在服務設計研究方面,Levitt[7]較早地提出將工業的標準化、細密的勞動分工和資本密集的“生產線法”應用于服務業,使服務業的運營工業化,并在這一思路上建立服務設計方法即工業化方法。該方法從系統化、標準化的觀點出發,使用標準化的設備、物料和服務流程,實現精確的控制,使服務過程具有一致性,典型的例子是麥當勞所代表的快餐創新。

        (一)麥當勞背景

        1955年,世界第一家麥當勞由創始人Ray A.Kroc在美國芝加哥成立。現在,平均每三小時就有一家麥當勞新店開業,這種驚人的擴張速度,使得麥當勞標志性的金黃色M標志遍布全球,成為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連鎖品牌之一。麥當勞成功的秘訣就是它創造了一種適應時展的商業模式,通過制定標準化的操作流程,得以迅速擴張。

        (二)科學的管理方法

        1.作業程序的標準化

        麥當勞開創了一套適合快餐業的廣受認可的經營理念就是標準化的操作方式。在全世界的每一個店鋪,它提供的產品和服務質量都是一致的,所有麥當勞快餐店使用的調味品、肉和蔬菜的品質都由總公司統一規定標準,制作工藝也完全一樣。麥當勞的這種管理克服了服務的無形性,有效地提高了服務質量。

        麥當勞有自己的《麥當勞手冊》,以保證各店運營的標準化。例如:漢堡肉餅的脂肪含量應控制在17%-205%之間,而且必須由83%的牛肩肉和17%上好的五花肉混制而成;可口可樂的溫度保持在4攝氏度,此時口感最好;面包厚度是17厘米,里面的氣泡需保持5厘米,這樣面包口味最佳;新出爐的漢堡包保質期是10分鐘、薯條是7分鐘、沖好的咖啡是30分鐘,超時未售出的食品要扔掉,倒進垃圾箱。麥當勞這樣的運營方法,使得其形象更鮮明和突出,讓人一見到麥當勞就產生一種如歸的感覺,形成了麥當勞獨特的標志。

        麥當勞時刻以顧客為先,其餐廳內部干凈整齊,一進去便令人產生一種愉。工作人員上崗操作前雙手必須經過嚴格消毒處理,使用麥當勞專用殺菌洗手液,仔細清理指間與指甲縫隙,兩手沖水需20秒以上,并用烘干機將手吹干。各個崗位的員工都需要不停地使用消毒抹布清潔餐廳內外,以保證麥當勞時刻整潔,當打烊后所有的餐盤機器都會進行徹底清潔消毒。

        2.勞動效能最大化――建立員工培訓制度

        人才是企業最重要的資源之一,服務公司必須對內部員工進行培訓和激勵,上下通力合作,從而使顧客獲得滿足感。麥當勞建立了一系列培訓制度可以確保每一個平凡的人都能成為麥當勞的可用之才。

        麥當勞每年都花費巨資對各地的員工進行培訓,使他們具備統一的企業文化理念。僅在中國,麥當勞每年的培訓費就高達一千多萬元人民幣。麥當勞的培訓體系采用在職培訓和脫產培訓相結合的方法。培訓就是要讓員工得到更快的發展。晉升對每個人是公平的,適應環境快、能力較為突出的、能迅速掌握各階段新技術的人員,都能得到晉升。很多企業的用人機制就像是一座金字塔,越往上人數越少;而麥當勞的用人體系則像一裸圣誕樹。如果你能力足夠強,就會讓你逐步上升,培育新的分枝,所以你永遠都會有不斷升遷的機會。

        四、結束語

        事實上,《科學管理原理》不僅僅是一種管理技術的創新,而是把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即科學管理方法論帶進了生產管理中,使管理問題上升到科學的認識高度。隨著服務經濟時代的到來,服務管理作為一門新興學科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麥當勞的長盛之本正是借鑒了工業的科學管理方法,并加以創新,建立了標準化的操作方式和一系列根深蒂固的員工培訓制度。(作者單位:天津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 [美]羅斯?M?羅伯遜.美國經濟史(第三版)[M].紐約:哈考特?布雷斯?喬瓦諾維奇公司,1973.360.

        [2] [美]弗勒德里克?W?泰羅.科學管理原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3.

        [3] 趙志剛,黃小葵.泰羅的科學管理原理評析[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8,01:34-37.

        [4] Bullinger H J,Fhnrich K P,Meiren T.Service engineering:Methodical development of New service produc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03,85(3):275-287.

        [5] Menor L J,Tatikonda M V,Sampson S E.New service development:Areas for exploita-tion and exploration[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2,20(2):135-157.

        第3篇:管理科學的應用范文

        研究和探索在中小學教師培訓管理中運用項目管理理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旨在有效運用項目管理理論,嘗試科學有效的中小學教師培訓模式,努力提高中小學教師培訓科學管理的水平,更好地保證培訓目標的實現。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育部通過“國培計劃”加大對全國中小學各級各類教師培訓的力度,各省教育行政部門結合本地實際,開展各級各類的教師培訓。這就需要全國的中小學教師培訓機構在教師培訓管本文由收集整理理上不斷地探索、創新和實踐,研究中小學教師培訓的規律,優化資源配置,創新和研究教師培訓的有效管理。全力推進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提升中小學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尤為重要且迫在眉睫。

        隨著我國基礎教育課改的不斷深入,對中小學教師培訓也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課題。目前,我國中小學教師培訓管理結構還處于探索階段,還沒有形成較為完善的教師培訓理論體系和先進模式。我國的中小學教師培訓管理水平尚處于摸索階段,多以模仿國外的教師培訓管理模式為主,還沒有形成適合于我國教師專業發展的培訓管理理念和培訓管理模式。/

        中小學教師培訓是提高中小學教師綜合素質水平和教學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是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保障。科學的組織管理是保障中小學教師培訓管理有效開展的重要基石。項目管理作為新興的科學管理方法,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主要運用于工程、建筑、軍事、醫療、網絡等行業。我國的項目管理研究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經過近30多年不斷的研究和摸索,在很多行業已經得到了一定的應用。本人在多年來從事的中小學教師培訓和管理工作中發現,研究培訓管理與項目管理理論之間的聯系,以及項目管理理論在中小學教師培訓管理中的應用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項目管理理論在中小學教師培訓管理中的必要性研究

        (一)項目管理理論是中小學教師培訓管理的重要組成

        中小學教師培訓管理屬于教育管理理論體系,既要遵循一般的、通用的管理原則,又要遵循培訓項目自身的特點和規律。項目管理是一種科學管理方式,強調個人負責制,采用臨時性動態組織形式項目小組,堅持效益最優原則的目標管理,有較為完整和科學的技術方法,分為啟動項目、計劃方案、實施操作、控制過程和收尾評估,這五個基本過程之間密切聯系,每一個階段的結束都是另一個階段的開始。項目管理的階段不是獨立和一次性的,貫穿于項目管理的各個過程,通過一定的順序發生,相互重疊的活動。項目管理理論成為國內外較成熟的理論和方法系統,有著一整套的管理程序和測量工具、操作技能和研究方法,能夠發揮提高管理質量和工作效益的重要作用。項目管理理論必然成為中小學教師培訓管理中的重要組成。/

        (二)中小學教師培訓管理需要項目管理科學規范的管理方法

        中小學教師培訓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是保證培訓質量的前提。目前我國的中小學教師培訓管理狀況仍不容樂觀,而且存在著很多問題,例如,傳統培訓管理模式制約著培訓管理模式改革的實施;缺乏培訓質量管理監控機制,不能及時解決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缺乏行之有效的針對成人特點和實踐環節的培訓管理措施;培訓管理模式改革滯后,缺乏創新意識和創新手段等。那么要實現培訓資源優化配置,保證培訓質量,使中小學教師培訓向細節化、實用化和社會化靠攏,就必須實現對中小學教師培訓項目的管理理念和培訓模式的轉變,爭取做到科學管理、規范管理和人文管理。項目管理理論在中小學教師培訓管理中有其明顯優勢。

        1.減少中間環節,簡化工作程序,增強管理效率

        項目管理在項目過程中提出項目負責人,并明確其職責,從而把單一的縱向管理結構變為矩陣式管理結構。為滿足項目預期的需求,項目管理者把項目劃分成若干個模塊,對質量、成本、進度、范圍和資源這5個要素進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同時,由于項目負責人可直接決定項目的活動和管理,減少了主管領導的層層請示,管理層的減少使得運行效率明顯提高。我們在中小學教師培訓管理工作中,長期使用學科負責人制,在培訓中進行專業設計和學科引領,起到有效培訓的作用,避免了外行領導內行的情況發生。在培訓管理中減少行政管理對專業培訓的干擾,效果顯著。/

        2.充分調動了項目團隊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中小學教師培訓對學科負責人具有很高的要求。學科負責人不僅需要具備很高的綜合素質與溝通能力,而且對于該專業知識有著準確的把握,對學科的前沿動態有比較全面的了解,熟悉教師培訓的基本規律和多種培訓方法,能根據參加培訓的教師特點和要求,按需求合理制定培訓計劃和實施過程,提供有個性化、系統化和科學化的專業培訓管理服務,密切中小學教師的教學實際。學科負責人更要具備很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并有清晰的管理思路和工作方法,善于利用各種教育資源,爭取更多的支持,合理分配和安排培訓團隊中每位培訓者的專業教學,盡量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這都符合項目管理理論對項目負責人及其團隊的規定。同時,項目管理對項目的評估和項目的收尾質量、取得的效益緊密掛鉤,充分體現按勞取酬、多勞多得的分配原則,與教師培訓的分配制度和評估制度相吻合。

        第4篇:管理科學的應用范文

        關鍵詞:高校教學;管理學原理;案例教學;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08-0073-02

        作為人文經管類課程課堂教學的重要方式之一,案例教學最早被用于醫學和法學學科的教學實踐,并獲得了較好的效果。20世紀初,哈佛大學首先將案例教學方法用于管理學相關課程的課堂教學,將所研究的問題置于特定的環境中,采集相關信息、數據以及具有典型意義的事件說明問題的原因和過程,得出具有啟示意義的結論,甚至是理論的創新。案例教學的實施過程,通常由教師根據課程教學的內容和要求進行設計,挑選適當的案例,組織課堂和課后研究與討論,并對學生針對案例做出的解決方案進行點評與講解,根據學生做出的解決方案質量給出平時成績作為激勵等。雖然案例教學已經在本科管理學教學中獲得了較為廣泛的應用,但在教學實踐中,高校教師實施案例教學往往面臨一些問題與障礙。本文針對《管理學原理》教學實踐中實施案例教學遇到的問題與障礙進行分析,并對《管理學原理》教學實踐中需要注意的關鍵問題進行了歸納與總結。

        一、實施案例教學的問題與障礙

        通過教學實踐發現,在《管理學原理》課程中實施案例教學仍面臨諸多的問題與挑戰。

        1.管理學案例教材匱乏。盡管目前各大院校在《管理學原理》教學中均加大了案例教學的比例,但目前適合中國本科學生的管理學案例教材寥寥無幾。在此背景下,《管理學原理》授課教師為了實施案例教學往往需要自行挑選或者設計案例。由于教師本人精力和水平的局限,其挑選和設計的案例往往質量參差不齊,學生難以理解,甚至不適用于本科教學。案例的選擇是案例教學的基礎,案例的質量與案例教學的質量顯著相關,管理學案例教材的匱乏直接影響了《管理學原理》課程案例教學的效果。

        2.教學投入和教學設施不足。與簡單的課堂討論不同,《管理學原理》課程的案例教學更加復雜與多樣,為了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案例教學需要更多的教學資源支持。在某些案例研究與解決方案設計過程中,可能需要部分軟件、硬件的支持。但在傳統的《管理學原理》課堂教學中,往往只需要教師對基本原理進行講解與演繹,學生不用動手實踐,使得許多教學管理者認為《管理學原理》教學與理工科科目不同,沒有必要安排實踐環節。在這種情況下,由于缺乏軟件和硬件的支持,教師只能安排學生在課堂討論或課后自行分析并制作方案。學生課后學習極大地依賴自己的積極性與自覺性,這種不確定性嚴重影響了案例教學的教學效果。

        3.教師對案例的把握不足。高校教師往往是研究生畢業就進入高校執教,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嚴重不平衡,而案例教學需要教師對其主持分析的案例具有較強的把控能力和透徹的理解能力。由于理論與實踐操作之間往往存在鴻溝,高校教師,尤其是青年高校教師難以充分把握、透徹理解所教的案例,其提出的解決方案天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可操作性不強。教師是案例教學的主導者和控制者,由于教師對案例掌握上的不足,可能最終導致所教授的案例分析和解決方案與現實脫節,最終影響案例教學的質量。

        4.學生對案例教學不適應。作為一門管理類基礎課程,根據本科培養計劃,《管理學原理》課程往往安排在大一開設。由于大一的學生剛剛由高中升入大學,仍保持著高中時“重做題、輕實踐”的學習習慣,在課堂上被動地聽講和記筆記,缺乏主動實踐、參與課堂討論與分析的動力。學生是案例教學的重要參與者,學生較低的配合度將直接影響案例教學的效果,進而影響《管理學原理》課程的教學質量。

        二、實施案例教學的措施與對策

        針對前文提出的問題與障礙,對在《管理學原理》課程教學中實施案例教學的措施與對策進行討論。

        1.編制高質量的案例教材。為了保障案例教學的質量,有必要編制一套高質量的管理學案例教材。雖然組織高水平的管理學案例教材編撰工作離不開各大教育教學出版社的支持,但是在目前管理學案例教材缺乏的背景下,各高校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管理學原理》以及相關課程的教師可以自行組織起來,編制高水平的管理學案例教材。同時,組織全院多位經濟、管理類教師共同編制管理學案例教材,能夠有效地減少單個教師編制課程教學案例的個數,節約教師的精力和時間。參編教師集中有限的時間和精力編制少量案例也有利于提高編制案例的質量,進而優化管理學課程案例教學的教學效果。

        2.增加教學資源投入。為了緩解《管理學原理》課程案例教學中教學軟、硬件資源投入不足的問題,《管理學原理》授課教師有必要對學院和學校教學管理部門進行宣傳與呼吁,使各級教學管理部門知曉并理解《管理學原理》課程案例教學中軟、硬件資源投入不足的現狀及其帶來的問題,爭取教學管理部門對《管理學原理》課程案例教學加大資源投入的支持力度。同時,各級教學管理部門和管理人員也應當改變其“經管類學科僅需較少教學資源投入,只要教師站在課堂上對知識點進行講解即可”的傳統思想,了解國際國內管理學相關學科教學實踐的發展狀況,對管理學相關學科的案例教學加大支持力度,增加教學資源的投入,以保障管理學相關學科案例教學的成功實施。

        3.提升教師能力。主講教師是案例教學的主導者以及整個案例教學過程的控制者。教師的能力和水平對案例教學的質量舉足輕重。為了提高案例教學的質量和教學效果,有必要通過各種途徑提升教師的能力。首先,教師本人應當時刻注意自身能力的不足與缺陷。其次,教師應當時刻關注國際國內相關理論進展與教學實踐的發展,學習先進經驗,提升自身能力,將先進的理論和實踐知識在課堂上傳授給學生。同時,學校、學院各級教學管理機構和管理者要重視教師的培訓工作,通過培訓與學習提高教師案例教學的水平,進而提升管理學相關課程案例教學的效果。

        4.幫助學生適應新的教學方式。學生是案例教學的主要參與者,學生對案例教學的投入直接影響案例教學的效果以及整個課程教學的質量。如果學生自己難以主動提高參與案例教學的積極性,主講教師必須積極主動地幫助學生適應新的教學方式,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了解案例學習的整個流程、案例分析所需知識儲備和參與案例分析、討論必要的準備工作。其次,教師應當對學生采取鼓勵的基本態度,為了保護學生參與案例教學的積極性,教師應當始終對學生保持鼓勵與肯定的態度,支持學生的發散思維,表揚學生在案例分析中做得好的部分,并藝術地提出學生未來需加強的方向,切不可簡單粗暴地對學生的不足進行批評與嘲笑。同時,教師還應當將學生的平時成績與其分析案例、講解解決方案時表現的能力相聯系,對做案例認真和做得好的學生在期末考試中加分,以激勵更多的學生積極參與案例學習,進而提升整個課程的案例教學效果。

        案例教學是一種理論結合實際的教學方式,將案例教學應用于《管理學管理》等管理學相關的課程教學中,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教學的參與度,使學生在課程教學中獲得更多的實踐經驗與知識。本文在回顧案例教學發展演化歷程的基礎上,對高校管理類課程案例教學的問題與障礙以及實施案例教學的措施與對策進行了總結與梳理。研究認為,管理類學科實施案例教學的主要問題與障礙是管理學案例教材匱乏,教學投入和教學設施不足,教師對案例的把握不足,學生對案例教學不適應。而實施案例教學的措施與對策主要有編制高質量的案例教材,增加教學資源投入,提升教師能力和幫助學生適應新的教學方式。本研究為高校管理類課程主講教師實施案例教學提供了一定信息支持。

        參考文獻:

        [1]李品媛.試論管理學教學中的案例研究法[J].管理學報,2008,5(3):340-344.

        [2]王誼.管理學案例教學法探析[J].高等農業教育,2003,6(6):63-64

        [3]賈紅.高校管理學案例教學改革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06,(11):4-5.

        [4]熊勇清.案例教學在《管理學原理》教學中的實施效果分析[J].現代大學教育,2004,(1):85-88.

        [5]秦立栓.論案例教學在管理學課程中的運用[J].中國成人教育,2008,5(3):7-8.

        第5篇:管理科學的應用范文

        關鍵詞: 管理學課程 案例教學法 應用研究

        一、案例教學法的含義和應用價值

        (一)案例教學法的含義

        所謂案例教學法,就是把案例呈現在學生面前,請學生想象被描述企業的情景現場,進入管理角色,從企業當事人的角度,一起探尋企業成敗得失的經驗和教訓。采用案例教學法,能夠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培育出智慧的靈性,提高經營管理的能力。案例教學法于1871年由哈佛法學院院長蘭德爾首倡,并于1919年得到哈佛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所長鄧漢姆的推廣,此后成為兩學院的教學特色并享有盛名。由于案例教學法生動的案例激發了學生的強烈興趣,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從被動的理論接收者轉變為了主動的實踐創造者,現如今已成為培養高素質管理人才的一種重要教學方法。

        (二)案例教學法的應用價值

        1.案例教學有效地解決了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問題,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要真正掌握知識,必須把管理理論知識靈活地應用于管理實踐,從實踐中升華、提高。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學生不可能有很多機會接觸到管理實踐,就是有一兩次到企業參觀的機會也是走馬觀花式的,得到的只是一些很膚淺的感性認識,對企業管理到底是怎樣的、學習管理學到底有什么作用,非常茫然。采用案例教學法,由于提供的管理案例是企業管理活動的實例,使學生進入到一個企業的現實情景之中,通過案例討論中的角色扮演,學習如何進行管理。他們對管理理論不再停留在表面化的想象之中,而是知道如何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這樣,管理案例教學為學生提供了把學到的管理理論知識用于管理實踐的機會,加深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鍛煉了他們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根本上解決了學生理論和實踐脫節的問題,明確了學生的學習目的,培養了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使學生真正學到了真知識,并學以致用。

        2.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在案例教學中,學生是主角,會主動查閱案例的背景和資料,認真思考、細致分析。由過去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接受知識與主動探索并行。案例分析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案例討論可以大膽假設,可以從多個方面尋找答案,這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大部分同學都非常樂意上案例討論課。

        3.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下牢固地掌握了知識。

        在案例教學模式下,教師一般不提供正確答案,并且案例的正確答案也不是唯一的。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分析案例材料中,既提高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使學過的理論知識得以理解和鞏固。很多學生都表示通過案例教學真正學到了知識,避免了以往的傳統教學中的死板,其綜合性強,彌補了以往灌輸知識教學方法的不足。

        三、管理學課程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性

        目前,我們沒有從根本上分清傳統教育模式和現代教育模式及其教育觀念的區別,還是以傳統為主,偏重理論教學,強調知識的完整性和系統性,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養非常欠缺。傳統的管理學教學大多是教師“滿堂灌”,學生做筆記,教師講,學生聽,過多抽象理論的講述常使學生感到上課枯燥乏味,產生消極厭倦情緒,缺乏學習熱情,課堂教學效果欠佳。

        四、案例教學法在管理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一)選好案例

        案例是案例教學法的首要條件和關鍵所在。它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理論作用于實踐的載體,它既是案例分析的出發點,又是案例分析的歸宿。如果案例選擇得不恰當,相關因素處理得不好,就會降低案例教學的質量,直接影響案例教學的整體效果。選擇案例非常關鍵,要注意方法、原則和針對性。太多或太少都不好,而且不是任何一個案例都適合教學,我們也不可能把所有適合的案例都納入教學過程中去分析,所以選的時候要注意:新穎性、針對性、現實性、典型性、差異性,即要針對管理學各章的核心知識點選好案例,因為管理學中每個案例都能突出一個鮮明的主題,它常常與各類管理活動中常見的疑難問題和容易引起困惑的事件有關。應了解、分析不同學生在認知結構上的差異性,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案例要貼近生活,這樣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對本課程加強認同,產生興趣并積極參與。

        (二)合理引導分析思考案例

        在確定了教學使用的案例之后,就要引導學生分析案例。讓學生提前看案例,并預習有關管理理論、原則和與案例相關的背景,使學生在進入課堂前,對所要學的理論和背景有大概了解,這樣學生就可以更好地做到在課堂上有話可說,也可以有深度地分析案例問題,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充分發揮案例教學法的教學效用。教授分析案例的思路和方法,鼓勵學生在分析案例時大膽地思考、推理、判斷、論證。

        (三)展開集體討論

        組織學生對案例進行討論是案例教學法的關鍵,也是案例教學的主要形式。在輕松的環境中,學生深入案例、體驗角色、積極思考。通過傾聽,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教師作為配角,要善于指引,對學生的發言予以提示,使案例討論的發言始終圍繞課題順利進行。教師應該積極鼓勵每一個學生都參與進來,并盡量引導學生開拓思維,深度討論,提高學生對問題的認識深度和對知識的理解程度。還應注意最后的總結,讓學生明確正確的方向。

        (四)成績評定

        案例遠不止一個標準答案,在具體考核中不能僅僅按照書中的一個片面的標準定奪學生的成績,而應該從學生分析步驟過程和分析步驟的恰當性、決策依據的充足性、結果推斷過程的邏輯性、思維的新穎性和靈活性等方面檢查和評定他們的具體成績。在案例分析過程中,有立據、有見解、有新意的都應該給予肯定。另外,應該注意盡量讓學生有公平的機會發表言論,重點考核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判斷對錯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并且在評分時,對于有新意的方案和有自主見解的案例分析答案另外加分。

        除此之外,良好的教學硬件也是保障課堂教學的先決條件,不同的教學方法對教學設施的需求不同,例如培養師范生的教學技能有專門的微格教室,有效的案例教學要求建立配套的案例討論室和案例教室。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信息技術的更新,大多數高校的教學設施難以跟上教學發展的步伐,為保證案例教學效果,高校要加大案例教學基礎設施的投入,加強案例教學的硬件設施建設,主要包括案例教室的建設、多媒體網絡的建立、案例模擬實驗室的建設等現代教學手段。高校應鼓勵教師撰寫和出版案例分析專著,使教師和學生把更多時間和精力放到案例教學的教與學上,強化案例教學效果。同時,案例教學并不排斥其他教學方法,可以根據管理學教學具體情況,多綜合運用種教學方法,這樣才能相輔相成,取長補短,相得益彰。

        參考文獻:

        [1]楊群.案例教學法在管理學教學中的優點及存在問題.高教高職研究,2009(35).

        [2]程婧.案例教學法在管理學教學中的應用.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0(6).

        [3]王誼.管理學案例教學法探析.高等農業教育,2003-06,6:63-64.

        第6篇:管理科學的應用范文

        一、 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從學生第一天進校門起,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為學生創設英語情景和語言環境,使其身臨其境,放開思維,進入角色。鼓勵他們多聽、多說、多開口;循序漸進,充分利用詞典、電腦,憑學生自身經驗去發現一些自己想說的話、想用的詞。例如:學會“What’s this?”及其答語“It’s a/an…”后,可讓學生用字典分別查出自己身邊的小刀、鉛筆、橡皮,及生活中的茄子、黃瓜、老母雞等等。并記在自己的單詞本上,注上詞義、音標,然后四人一組互相問答,或小組和小組之間互相問答。這樣,既學會了句子,掌握了a/an的用法,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 把作業留活

        贊可夫說:“教學方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心理需要,這種教學就會變得高度有效。”例如:教學there be句型后,留作業時不要讓學生去抄寫書上的句子,讓學生去寫自己房間里的實物,并用上一些表示方位的介詞。這樣通過學生自己去發現、去實踐,親自去體會,去尋找自己所需要的句子,就會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寫出許多教師預料不到的句子。做到師生互學,共同進步。

        三、給學生體驗成功的機會

        如在學習語音時,在聽清辨明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認真模仿、反復練習,讓學生找出與漢語拼音不同的語音,通過剔除已知的,辨清少數未知的,減輕學生的思想壓力,通過尋找,發現增加戰勝困難的勇氣。

        記憶單詞時,要根據英語語音讀音規則和構詞法記憶單詞,采用對比、分類、歸納、聯想等多種方法靈活記憶單詞。如 all-small-ball-fall-wall-call可以翻譯為“所有的小球都掉到墻外面,喊—聲。”鼓勵學生匯編許多自己認為有趣的記憶單詞的方法及規律。老師可以讓學生把這些不斷的積累當作業交上來,總結歸納,和班里的同學共同欣賞,享受這些小小創造帶來的快樂,增加自學能力及自學興趣。并從中總結出單詞的構詞和讀音規律,減少記憶單詞過程中的盲目性。

        另外還要教會學生一些簡單的構詞法,讓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結合上下文,運用豐富的想象力,在活生生的語言情景中去掌握意義。隨著學生詞匯量的增加,可逐漸給他們介紹歸納記憶、對比記憶、分類記憶、聯想記憶、循環記憶等多種方法。在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能力中,給學生體驗成功的機會。

        四、 營造創新空間,激發創新潛能

        首先,應從課文入手,課文是英語教科書中的核心內容,英語語音、詞匯、語法、句型的用法規則等內容都集中在課本中。課本中積累了規范、可靠的英語語言材料,完整地保存了地道、優美的段落和語篇,可幫助學習者提高吸收與表達水平。因此,學生要多朗誦、多背誦。教師要靈活、創造性地使用課文,可以把課文中的第三人稱改為第一人稱,讓學生自己走進課文中充當角色,在體驗中學會有效的學習方法。不讓學生呆板、枯燥地背誦,通過學習初中知識轉化為學習技能和技巧,并進一步鞏固而轉化為良好的學習習慣。正確的學習習慣一旦形成就能夠調動大腦的認知能力和學習潛力,英語學習就會事半功倍。英語語言教學大師韋斯特早就指出:“外語是學會的而不是教會的。”因此,學習英語要先學會有效的學習方法來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對課文的朗誦、背誦既可以積累語言材料,又可以定型語式、語套模式和造句、行文模式,還可以綜合提高聽、讀、說、寫能力,形成英語語感。

        語感是人們對語言的直接自主感覺,它是學習語言和使用語言的核心。語感表現為對語言綜合性、整體性的理解和運用,表現為從整體上駕馭語言的能力。語感一旦形成,就會終生不忘。所以,語感的形成是學習語言的標志。學習課文時,要在堅持朗讀、背誦的基礎上積累語言材料,在整體把握大意的基礎上理解全課主題,綜合地吸收、消化課文中提供的詞匯、詞組、慣用語、句型、語法等語言材料。通過問答、討論、改寫等各種練習,達到模仿使用,更牢固、熟練地掌握所學內容,提高運用英語的能力,這些都是有規律可循的。但課前需要學生主動預習新課。因為預習課文是一項重要的自學能力,是使學生獲得知識的有效手段。教師應當有計劃地指導學生預習課文,提出預習課文的具體要求。如查閱生詞、布置有助于理解課文的思考題,讓學生摘出有關的詞組和句型等。通過預習,使學生積極思維,發展智力。做到部分理解、記憶、消化、吸收新課內容,既有利于學生高效率的學好新課,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第7篇:管理科學的應用范文

        【關鍵詞】參與式教學;管理學課程;學生參與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78(2013)06-218-01

        參與式教學的理論根基源遠流長。在我國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的教育名篇《學記》。《學記》中的“開而弗達”,就是要求開啟、引導學員的思維而不要代替學員作出結論。在國外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到4世紀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創用的“助產術”。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是參與式方法最重要的基礎。人本主義心理學的重要代表羅杰斯認為,傳統教育的主要特征是,教師是知識的擁有者,學習者是知識的接受者;教師是權力的擁有者,學習者是服從者;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方式支配學習者的學習。從教育權力角度看,這是一種“壺杯”理論。教師(壺)擁有理性的和事實性的知識,學習者(杯)是消極的容器,知識可以灌入其中。學習者在傳統課堂里學習的許多內容對其自身是無意義的,它是一種發生在“頸部以上”的學習,不涉及個人的感情或意義。這種教育把學習者的身心分離了:學習者的心到了學校,軀體和四肢也跟著進來了,但感情和情緒只有在校外才能得到自由表達。因此,羅杰斯提出廢除傳統意義上“教師”角色,代之以“促進者”。促進者的任務是提供各種學習資源,營造促進學習的氣氛,使學習者知道如何學習。文章嘗試著從管理學這門課程展開對參與式教學法的應用。

        一、參與式教學的概念

        參與式教學是指全體師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諧、熱烈的教學氛圍,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擁有參與和發展機會的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是一種合作式或協作式的教學法。

        它是一種強調老師和學生全身心投入“教”與“學”活動中,師生在客觀平等的條件下完成知識建構、情感體驗及能力培養的教學方法。

        參與式教學法通過靈活多樣、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激勵學習者參與教學過程,成為其中的積極分子,加強教學者與學習者之間以及學習者與學習者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反饋,使學習者能深刻地領會和掌握所學知識,并能將這種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

        二、管理學教學引入參與式教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管理學教學引入參與式教學的必要性

        管理學是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具有微觀性、交叉性、綜合性、實用性的特點。由于傳統的教學觀念過于強調課本知識和教師的權威性和絕對性,學生缺乏對結論的檢驗和質疑。用這種教學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可能擁有豐富的知識,但卻缺少批判意識和創新精神,造成學生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薄弱。很難適應現代社會不確定性環境所要求的靈活、高效與創新。

        (二)管理學教學引入參與式教學的可行性

        管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理論,來源于實踐又指導實踐,所以在現實生活生產中有眾多的案例、實例與管理學的理論觀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合理善用地將這些案例融入到課堂當中,得以參與式教學的實現運用,也為教學目標的完成提供非常好的保障。

        社會大環境的改變,參與式教學由于教學形式的多樣化,對教學設施和環境的要求比較高。隨著經濟的發展,教育投資的加大,大學教學設施的不斷改善,學校管理者觀念的不斷更新,社會對人才綜合素質要求的不斷提高,應用型人才教育、素質教育理念的悄然興起,為實施參與式教學提供了生存和發展的土壤。

        三、參與式教學在管理學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在教學活動中注意教學環境的設計,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集中全部感官參與學習活動。首先教師充分做好課前準備,采用多媒體授課的方式,展示與教學目標相結合的圖片、視頻、課件。設計新穎有趣的導語。其次創設讓學生主動參與的情境,教師不但要提出可供學生思考的問題,更應創設懸念,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產生主動參與的興趣,學生能提出各種各樣的新問題,能夠從新的角度去審視、想象問題,這樣新課就會把學生帶入一個新的“境界”,使他們在求知欲望的驅使下饒有興趣地進入學習狀態。

        2.全班分組,任務驅動。比如進行課堂案例討論,每次課前管理故事、管理事件分享,分配小組課后管理任務的完成。使學生主動參與到管理學的學習與討論分析中,培養他們查找、篩選資料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鍛煉他們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習的參與性與積極性,同時拓廣學生的思維角度。

        3.讓學生走上講臺,讓每個學生習慣于在公眾矚目下的“動口”能力;為他們提供表達的鍛煉機會;讓學生針對現有案例發言,圍繞管理任務闡述小組成果,同時對其他小組的成果進行分析點評。

        4.以管理案例為基本素材,以提高學生的管理意識和管理能力為目的,結合實施其他多種多樣的方法,如案例教學、管理游戲、情景模擬、角色扮演、視頻教學、辯論比賽等,強調在教學中通過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參與管理實踐,在參與中理解管理原理,掌握管理技巧,提高管理能力。

        所以,在管理學教學中引入參與式教學是可行的、有益的,致力于將這種方法用于實踐教學當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樂趣都有了明顯的提高。

        參考文獻:

        [1]何瑋.參與式教學法在《管理學原理》教學中的運用[J].文教資料,2012(20).

        [2]藍海.教學貫徹以人為本理念的思考[J].經營管理者,2011(07).

        [3]岳柳青,蘭勇.課程實踐教學方法探討[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28).

        第8篇:管理科學的應用范文

        1.1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2年4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84例心血管內科患者,將其均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接受優質護理服務。所選取的84例患者中,男50例,女34例,年齡為42~82歲,平均年齡(62±1.2)歲,平均病史為(34.5±1.2)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疾病等方面均無明顯差異,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對比分析。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在接受診斷以及治療過程中,接受常規護理。醫護人員按照常規的護理模式給予患者護理服務。護理人員引導患者保證充足的休息以及飲食健康,對患者實施必要的給氧治療,指導患者遵醫囑服用相關治療藥物,并觀察患者用藥治療后的不良反應以及臨床治療效果,并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監測,保證患者情緒的穩定。觀察組的患者接受優質護理模式。在患者被告知為心血管疾病,一般情況下,心理會產生焦慮、不安以及緊張等情緒。因此,醫護人員應先對患者的心理狀態有所了解,而后給予患者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適當給予患者安慰鼓勵,讓患者感到親切,真誠,緩解所產生的緊張、不安、焦慮的心理情緒,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告知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病因、病理以及治療預后,平復患者的心理情緒,有利于患者在治療中積極主動配合治療。醫護人員也能對患者表示尊重,在日常護理中,患者應耐心解答的問題。尊重患者個人的以及民俗文化,不應在患者背后議論人家,以平等、和善的態度對待患者。在生理方面,患者在患病后,需要充足的休息,但長期臥床,會導致患者出現便秘等一系列腸道疾病。因此,醫護人員應對患者住院后具體情況進行準確評估,主要包括對患者的活動強度、飲食習慣、用藥情況以及排便情況等進行評估。指導患者應注意合理搭配飲食,注意飲食營養的平衡,多食用一些雜糧、水果蔬菜,禁食或少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指導患者每天清晨在空腹狀態下飲用300~500mL溫水,促進腸道的蠕動。指導患者定期進行沿結腸走向的腹部環形按摩,每天超過3次以上,一次按摩時間為15min。對于出現大便干結的患者,指導患者遵醫囑服用一些有利于胃腸動力的藥物。多數患者因長期臥床,會出現腰背疼痛的癥狀,醫護人員可適當給予患者按摩,同時注意按摩的速度以及力度。在病房環境方面,盡量保證環境可滿足患者需求,同時應該注意保持病房環境的舒適。同時根據患者具體臨床癥狀,護理人員應給予患者必要的監護,減少各種設備的使用。根據患者的不同要求,可在不同床位上拉上簾帳,保證患者的隱私。

        1.3護理評估

        我院自行編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包括基礎護理、健康教育、服務態度以及護理技術等方面,滿分100分,每分25分,總分超過80分為滿意。并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消失時間以及患者的住院時間。

        1.4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均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加減標準差表示(x-±s),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顯著性,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者實施護理后,觀察組滿意率為97.6%(41/42),對照組滿意率為78.6%(33/42),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優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癥狀消失時間以及住院時間顯著少于對照組,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第9篇:管理科學的應用范文

        關鍵詞:管理類課程;案例教學;教學效果

         

        一、管理類課程案例教學的過程

        1.案例引入

        所謂案例,是包含有問題或者疑難情景在內的真實發生的典型性事件。教學案例從來源上講,主要有兩類,一類是自己編寫的案例,另一類是他人編寫的案例。對于第一類案例,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概念、理論、原理的需要,在占有具體事實和原始材料的基礎上撰寫。在內容的選擇上應符合企業實際情況,并能夠為學生所理解。對于形式的選擇上,也應力求多樣、靈活和實用,既可以是問題待定型、方案待決型,也可以是說明型、練習型等,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的、形式、學時,選擇適用的案例進行教學。

        2.案例討論

        案例討論是案例教學的中心環節,為了有效地組織案例教學,應針對每次的議題規定若干討論題。討論題的確定既要結合案例的內容,又要體現本次課程的主題,同時還要有一定的理論深度,通過案例學習達到深入理解理論的目的。一般而言,案例討論需要經過以下幾個階段:

        首先,學生個人課前預習準備階段,一般在正式開始集中討論前一到兩周,就要把案例材料發給學員。讓學員閱讀案例材料,查閱指定的資料和讀物,搜集必要的信息,并積極地思索,初步形成關于案例中的問題的原因分析和解決方案。其次,小組交流討論階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小組討論。小組討論不是要為了就案例事主所處形勢和建議取得一致意見,而是通過相互交流與討論,促使每個小組成員進一步思考、調整和深化學生對案例的分析。最后總結出小組討論的結果,并選出表達比較清楚的學生進行小組意見的匯總。最后,是課堂討論階段,在課堂上,各個小組派出自己的代表,發表本小組對于案例的分析和處理意見,發言時間一般應該控制在30分鐘以內。老師會根據案例的內容和教學要求,引導討論的進程。

        3.概括總結

        在案例討論結束時,教師要小結討論的成果,老師可以針對每位同學在討論中的表現進行講評,對其精彩的發言予以鼓勵,對討論過程中出現的概念及理論錯誤進行講解,并通過案例,給出分析的思路或者學習的結論。

        二、管理類課程案例教學的現狀

        案例教學在國外已實行多年,在西方國家已成為管理類課程教學的一種主流方法,如哈佛商學院所有的課程中,約90%的課程中的90%以上的內容必須采用案例教學。當前在國內,案例教學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并列入了各高校的教學改革計劃,尤其是在工商管理類高校已經開始廣泛運用。但是總體來說,目前國內管理類課程案例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其主要的原因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案例內容選擇的適應性較差

        由于管理水平的限制,過去的案例多是根據國外公司的情況總結出來的。受社會制度、文化背景的影響,這些案例或國外的管理模式很難被我們的學生深入理解。而國內由于各個高校財經管理類專業之專業取向的差異,教學中對案例的選擇事實上處在一種“各取所需”的狀態,加之國內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和對外開放的擴大,轉軌經濟的特殊性日益突出,可作為教學案例的本土企業的發展難于預計,典型性案例的選擇更是余地有限。

        2.案例教學比例不盡合理

        當前在我國高校中,對理工類專業實踐教學重視的程度遠遠高于對財經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現在單科課程教學上,財經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的課時數基本在1/3以下,與國外著名商學院相比,國內高校案例教學在工商管理教育中所占的比重還很小,遠遠不能滿足專業人才培養的需要。以哈佛商學院為例,除了兩門課以外,其他課程都用案例教學。案例教學占教學時間的比例高達90%,對于30個學時的課程,一般只有2學時的理論講授,其余28個學時均用于案例教學。

        3.案例教學組織過程的自發性特征比較突出

        主要表現在,從案例的選擇開始,到案例教學的準備、課堂教學的組織、教學效果的評價等各個環節,基本上是主講教師一個人表演的“獨幕劇”,主講教師集編劇、導演、主要演員等角色于一身。因此,案例教學的效果如何,主講教師的教學經驗成為根本的決定條件,很難看到科學的、穩定的、制度性的支撐因素。

        4.案例教學效果評價的可比性差

        由于缺乏系統理論研究和具體方法的指導,案例教學的效果究竟如何,目前還停留在“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水平。在教學中,各個高校即使十分重視案例教學的運用,也沒有拿

        出一套客觀公正的考核指標體系,對案例教學的效果進行相對科學的評價。

        三、進一步搞好管理類課程案例教學的思考

        管理類課程案例教學是一個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互動的過程,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教師對管理案例教學的組織引導是教學成敗的關鍵,學生是案例討論、分析、學習的參與者和主體。

        1.培養管理類課程主講教師的理論教學和案例教學素養

        教師的理論素養不僅包括對管理類課程理論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包括案例教學的相關理論和方法是否為主講教師所掌握。有關調查數據表明:國內高校從事管理類課程教學的教師中,90%以上是從校門到校門,經濟實體的工作經歷極度缺乏。因此,當前首要的任務是加快管理類課程主講教師實踐經驗的積累。一方面,通過參與課題研究(尤其是源于企業、政府等組織的實際需要的課題)、帶學生進行生產實習等方式,迫使主講教師首先完成管理理論與管理實踐的結合;另一方面,加強管理類教師的校內教研活動,針對案例教學的過程和效果進行集體研究、探討,在共同學習中提升教師對案例教學法的認知程度。

        2.精選管理類課程的教學案例

        選編案例是實施案例教學的前提,只有選擇了合適的案例供學生討論、分析,才有可能搞好案例教學,因此,必須下大工夫精心選擇管理專業的教學案例。首先,選取的案例要有很強的針對性,凡是選取的案例,必須與教學理論知識相吻合,要針對這些知識的難點、重點,否則效果可能適得其反。其次,選取案例一定要注意時效性,管理活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管理理論不斷更新,人們的管理實踐也不斷發展,所以,在選取案例時一定要緊跟時代的步伐,選取和現實相接近的案例。因為過時的、陳舊的案例會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最后,選取案例要注意案例本土化,不要過多運用國外的案例。因為國外案例背景情況學生難以深刻理解,往往討論、分析不能切中要害,而且過多討論國外案例,不分析本國案例,不利于學生了解國情和深刻理解并更好地運用理論知識。因此,案例本土化應該是一個努力的方向。

        3.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案例討論

        在案例教學中,學生是主角,是分析材料、揭示問題、尋找答案的執行者。由于傳統教育體制的原因,學生在教學中主體地位失落已久,他們已經習慣被動地聆聽和接受,案例教學法——這種自學為主的方式,歸還了學生應有的主體地位,相當多的學生反而無所適從。所以,一方面必須通過教師的引導,要讓他們知道怎樣學習案例,怎樣為案例課題做準備,為解決這些問題應掌握哪些知識,以便學生認準自己的角色,真正站到自己應該站的位置,積極參與其中。另一方面,在案例教學活動的事中和事后,如何給予學生積極、中肯、可操作性比較強的評價,也是激發學生積極性的重要手段。

        4.改進教學研究,盡快出臺科學的可操作性強的案例教學方法體系

        與國外相比,國內案例教學理論研究的系統成果并不多。作為管理類課程的基本教學方法之一,案例教學的心理學、教育學支撐理論研究,案例教學的原則、步驟、方法的研究,案例教學效果評價體系的研究等方面,缺乏統一的科學的規范。特別是由于缺乏對案例教學效果的科學評價,對案例教學和理論教學計劃課時的分配,各高校對財經管理類專業的教學活動也難以作出相對合理的劃分,對案例教學效果的制度性保障就減弱了。

        參考文獻:

        [1] 鄭金洲.案例教學:教師專業發展的新途徑[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22(7):36-41.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韩欧洲在线精品一区 | 亚洲变态在线播放 |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级二级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欧美亚洲另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