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安全管理體系建設意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X9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5)30-0036-01
1 安全生產標準化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①在安全生產標準化中,一般為達到要求的生產標準都會采用強制性原則,但是在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中就采用企業自愿準則。主要是因為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建立目的是為了建立一個完善的安全生產責任制,根據一定的安全生產要求和規范制定出相關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規范以及生產中的安全操作規則,這樣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將生產中的安全隱患排除,并實時管理和控制危險源,建立一套完善的監督管理體系,從根本上杜絕具有危險系數的生產行為及活動,讓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都能夠符合安全生產規則,讓整個企業的生產活動都處于一個良性循環之中,并根據生產的需要不斷改進生產方式及設備,促進企業安全生產規范建設。
國家安監總局先后了有關企業生產的安全標準規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也已經經過人們的反復論證進行PDCA循環,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計劃、行動、監察、改進”的活動,促進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完善和鞏固。進一步促進了企業的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發展,系統的實現了能夠有效控制工傷事故、職業病等,有效挽回了企業的部經濟損失。當然企業是否選擇這樣的標準完全取決于企業自身的意愿。
②安全生產標準化中采用的是管理標準,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中又選擇的是管理方法。安全生產標準化實際上就是一個對不同的工作項目的規范,在這個標準中又包含著兩個級別的要素,也就是A級和B級,在這一標準中直接對企業中的各個工作部門、生產崗位、作業環節的安全管理等都做出了系統的要求和規范,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項標準規范的實現并不是一個簡單、短期的工作,而是一項系統、全面、長期的工作,將工作中的隨意以及不規范的行為進行規范,利用制度去規范安全安全,真正將安全生產科學化、規范化。同時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則是一套完整的企業管理的方法和程序,從這樣一種方法中描述出來的是一種規范組織職業健康安全的思想,是以系統化的健康安全管理思想為主,也就是建立出的一套安全機制來減少職業健康安全風險,能夠將安全事故和職業病的出現機率降低到最小,質量管理、環境管理和職業安全管理組成了企業三大管理體系,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是能夠和組織活動以及企業管理的都是能夠并存,顯然這樣的安全管理體系是科學有效的。
③在安全生產標準化中存在對起點的嚴格要求,但是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對于起點的要求并沒有太大的要求,安全標準化是對工礦以及享福危險的單位進行分級別的考核方法。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沒有對于任何行業或者單位的要求,能夠適用于所有的行業,能夠有效促進職業健康的安全度,但是對于具體的職業健康安全的評價準則卻沒有做出詳細的規定。
2 如何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
①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和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都注重預防,以預防為主,并且持續改進和實行動態管理,那么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創建安全生產的標準化、規范化,盡早的發現潛在的危險,以及所要發生的危險,并且對危險做出正確的估量,指定應對策略,這樣就使的對危險的處理系統化、規范化,徹底的改變工作的方式方法,做到遇到危險可防御、可控制。通過這些,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就能提升一個檔次。在這樣的安全系統下,企業的各種設施與裝備的安全也就得以保障了。對于職工作業時的違章所導致的危險,要做到及時的控制并盡快處理。這樣就使的企業不會有更大的損失。所以說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須的。一家企業要想從傳統的管理轉型為現代的管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系統是一定要的。通過建立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通過對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等的科學方法和動態管理使得企業在發展的道路上避開或者說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危險,使企業更好,很快的發展為現在企業。加大對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的投入,全面促進企業安全生產工作,實現質量達標。
②遵守法律法規要求。目前來說,我國的安全生產法律生產法律體系已經建立起來,能夠對基本的安全生產進行監督管理,并能夠將生產經營中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進行維護,保證企業正常的經營活動進行,對于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維持有一定的意義。安全生產標準化的評價,從最簡單的管理要素到設備設施要求以及對現場條件的管理,都要求管理、操作、現場的標準化為基本準則,為不同的崗位、工種進行安全生產的規則制度的建設,能夠形成一個有秩序的安全管理系統。
③建立體系的核心和基礎。安全生產標準化在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核心和基礎,安全生產它相當于體系運行中的一個說明指導書,這樣就可以分辨危險源、運行控制、績效改進提供方法和手段,同時它的產生使體系的具體化更有可操作性和實效性,也對體系的有效運行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3 安全生產標準化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整合
安全生產標準化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整合不能簡單的重合,而是要從兩個方面進行整合,首先就是整合要素,兩模式的要素基本上都與企業的總體的管理系統有關,并且整合兩種模式的過程中必須要圍繞安全生產的標準化要素展開工作,也就是說,兩種模式的整合要以安全生產的標準化要素為基本基礎,目的就是要總體上提高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安全要求。其次需要整合的就是文件,企業可以根據實際發展需求,根據企業自身的組織規模大小以及文件化的熟練程度來選擇進行整合時所需要的方法。但是在整合文件時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將所有的要素包含進來,對于文件的數量也許有基本的要求,就是必須要能夠滿足安全體系認證和驗收的基本需求。在對兩種文件進行整合時要滿足以下三個原則:①時效性。在整合的過程中必須要將企業中的各個部門協調起來進行整合,不能降低標準,不能縮減程序,不能刪減內容。②通融性。兩種模式之間要有基本的通融性,能夠相互利用,相互補充。③可操作性,整合的結果必須要能夠致力于企業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并符合企業的實際需求。加大對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的投入,全面促進企業安全生產工作,實現質量達標。
4 結 語
企業中安全生產標準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加大對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的投入,能夠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企業安全生產工作,實現質量達標。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為能夠對如何推動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做出分析,為企業安全生產工作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經驗,促進我國企業安全生產。
參考文獻:
[1] GB/T 28001-2011idtOHSAS18001:2007,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求
[S].
關鍵詞:水電站;安全管理;安健環;管理體系
引言
大型水電站企業最容易忽視安全管理體系的執行,由于安全管理體系的目標制定和執行需要一個漫長的細化過程,很多水電站都可能認為安全管理不能直接促進經濟效益的有效提升,因而不愿意進行長期的投入,大型水電站企業對員工的生命安全關注度不夠,就不能夠為企業獲得良好的社會口碑。
一、中國大型水電站現有管理工作問題
審核環節及工作量過繁,多個安全管理體系交織重復進行,交叉審核環節過多,這樣就可能會給水電站企業帶來更多的工作量,這些工作量實際上有很多是不需要繁瑣設置的,這種安全體系的建設反而會耗費大量的不必要時間,使這些流于形式的工作理念和形式與水電站的實際相脫離。
(一)體系建設和日常工作脫節
很多發電企業存在著短視行為,盲目追求企業的等級和星級的高低,而忽略了體系建設的事情,常常會將實施建設和日常工作相脫節,導致安全體系的建設和安全的監督細節無法完全對日常工作的時效性負責,才會造成體系建設的投入毫無意義,水電站的安全工作基礎并不牢固。
(二)標準制定并不規范
大型水電站的所有標準都應該經過嚴格的審核,這些審核環節都應該是非常科學的,而目前我國水電站崗位工作的制定,通常是在短時間之內倉促完成,因此人員的編制和規范可能并不能相互適應,所制定的安全規程的執行難度過高,不符合當前的實際工作發展需要。
(三)管理體系化建設步驟緩慢
當代科技水平的迅速發展和飛躍,使得大型水電站的信息化建設需求不斷提升,投入多年的大型水電站都應該開始信息化改造的進程,使用互聯網和網絡相互連接,研發安全技術基礎的安全管理技術目前已走入了大型水電站的工作管理進程之中,然而,國內的信息化技術對于水電站的促進作用進程非常緩慢,信息化建設由于很多老職工技術水平薄弱而產生畏懼心理。
二、安健環管理體系構建對策
總結有關的管理體系建設案例,研發安保對策和經驗,人們可以發現通過持續的改進和提升工作體系的工作質量,注重本地化的工作實際,有助于工作體系的建設。剔除流程化中的繁冗環節,就可以實現水電企業的快速發展,一般來說,水電站通常將水電企業的安健環管理體系設置為多個步驟和單元,其中的安全教育和培訓工作,以及安全文化的建設成為重中之重。
對于整個安全作業設備管理隱患的風險管理和排查,系統化制定職業健康教育和事故的培訓,也成為大型水電站現有管理工作的必要步驟,需要加以體系化的規定,分步驟的進行建設。
(一)企業職責的明確劃分
制定有效的安健環管理體系實施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能夠明確責任和目標,保證正常運行的基準,每年定期開展體系建設和實施狀況的評審,對于安全管理體系的建設要求需要能夠檢測實際情況,發現本企業在生產管理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和現狀,從而落實整頓修改等有關措施,實行封閉式的改進,持續地進行激勵和約束,明確企業內部各人職責。
(二)動態化的信息管理
水電站安全管理工作是一個動態化的進程,對于安全管理現狀的評估評、審查實施改造運行和最終的改進,都應該是一個連貫的標準體系,而在整個梳理和完善企業安全管理規程和標準的過程中,應當保證體系有效運行資源的合理調動和使用,因此,監督和評估部門同樣應該履行其相應的義務,在發現問題、找出差距和提出整改措施的過程中,有關部門應當創新的開動腦筋、縮短差距。
(三)安全信息庫系統管理和建設
水電站的檔案管理和相關資料整理工作,是國家對于安全生產要求的信息化進程,這對水電站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一般來說,在水電站有關部門提出的互聯網加數字屏等電子信息和安全監督監控技術有機結合的基礎之上,企業可以通過多元化的移動端實施安全信息公開和審核系統的建設,使得有關部門和人員能夠快速查詢案件數據,并且登記安檢的問題,做到精準、高效、快速,對于有關人員的安全檢查安全培訓日程應當定期抽查和監督,掌握項目的動態人員變化情況,安全記錄相關日志,自動統計填報時間,從而為有關安全管理人員的績效考核提供數據基礎。
結束語
水電站的安全管理問題和安全體系的建設,是水電站安健環建設過程中的重要內容,由于水電站項目工程量比較大,建設周期又非常長,因此如果出現質量安全問題或者年久失修,可能會對于周圍的供電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現代社會發展要求水電站相關管理人員結合現階段水電站的管理狀態,結合新的信息化管理水平,為水電站安全管理的可持續性發展目標做出應有努力。
參考文獻:
[1]佟伏生.基于“三標一體”為基礎的綜合管理體系融合創新[A]..戰略風險管控與安全生產運行管理――2015全國電力行業企業管理創新論文大賽獲獎論文[C].:,2015:2.
[2]靳樂.我國大型水電站安全管理現狀及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J].科技資訊,2013,(07):179+181.
[3]何斌.我國大型水電站安全管理現狀及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2,(08):150-151.
[4]裴哲義.大型流域水電站水庫群聯合優化調度及風險分析[D].華北電力大學,2012.
【關鍵詞】 iso 22000標準;高校食堂;食品安全體系
abstract:the necessity of intensifying the food safety management in refectories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is expounded with a discussion of constructing food safety system of the refectories, recurring to iso22000, from the aspects of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condition provision, compilation of documents of standardiz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qualified personnel.
key words:iso 22000 standard; refectories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food safety system
在我國教育體制改革不斷完善,后勤社會化改革不斷深入的形勢下,全國各高等院校食堂條件、食品安全狀況均不斷提高。但伴隨改革過程形成的道德、技術、環境和消費觀念等風險也使得高校飲食安全風險加大。同時,原有的食品安全理念和食品安全措施和方法已經不適應現實需要。當前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門、各高校均在不同程度實施高校食堂標準化建設,以期帶動高校食堂更加健康發展[1]。因此,適時跟進形式,更新觀念,改革舉措,在高校食堂管理中引入iso 22000標準,加強食品安全管理,推進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法制化、標準化建設,從而提高伙食質量與服務水平,切實保障高校的穩定和廣大師生員工的切身利益,在高校食堂管理方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高校食堂強化食品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高校食堂是學校教學、科研、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為師生提供飲食保障的重要任務。高校食堂是勞動密集型服務業,其加工服務方式、服務對象和從業人員狀況決定了高校食堂是食品安全的高風險組織。首先,從高校食堂的工作流程來看,存在著供應商提供的原材料不合格、采購人員采購“三無”產品、驗收人員驗收把關不嚴、食品加工過程中未做到嚴格執行衛生標準、以及餐具消毒不規范等諸多安全隱患。其次,從高校作為群體組織的特點來看,高校學生作為高學歷的群體在社會受到廣泛關注,在校園中為相對弱勢群體,消費水平低,對食堂伙食質量安全等維權意識低,具有相對高的耐受力,微小安全癥狀不容易受到重視,只有當發展到一定的程度時才引起重視,而這也往往容易誘發群體性事件,這在高校管理中尤其需要引起重視。再次,由于高校食堂管理的體制慣性和非公益性,導致食堂管理隊伍人員的從業素質一般不高,責任心不夠強,一旦管理松散不到位,容易怠工,不能高質量完成工作任務,導致終端產品和服務不符合食品衛生安全要求。因此,伴隨高校辦學條件的極大改善、學生及家長對食堂食品期望值和消費能力的日趨提高、社會對食堂安全問題的不斷重視,強化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理應成為高校食堂標準化建設的重要環節。
二、 iso 22000標準的構成及特點
iso 22000標準共分8章32節,分別對標準適用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管理職責、資源管理、體系的確認驗證和改進做出要求[2]。該標準整合了世界各國采用的食品質量、衛生、安全方面的標準與技術規程,進一步確立了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haccp,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在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作用,為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提供了國際標準,體現了從農田到餐桌全程監管的食品安全管理新理念與新模式。因此,從高校食堂構建食品安全體系的角度來看,該標準統一和整合了國際上相關的自愿性標準,涵蓋核心haccp七項原則[3],結構與iso9001和iso14001保持一致,提供了一個全球交流haccp概念、傳遞食品安全信息的機制,對高校系統化地建立、實施和改進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提供了非常好的指導方法。
三、結合iso 22000標準,構建高校食堂食品安全體系 結合iso 22000標準,構建高校食堂食品安全體系,最關鍵的環節在于高校食堂管理部門和管理團隊要吃透iso 22000標準的精神,根據高校食堂現狀特點,把握建立安全體系的關鍵環節。從iso 22000標準執行涉及的層面來看主要有:政策法規、技術標準、生產控制、科技支撐、檢測技術、信息交流、教育培訓、監督管理、應急反應和質量信用等內容。因此構建高校食堂食品安全體系,應圍繞這些著力點,凝練核心內容,逐步建立健全高校食堂食品安全體系。
(一)圍繞食品安全方針,落實食品安全體系目標
在食品安全管理體系中,食品安全方針是食品安全管理的總方向和宗旨。遵守食品安全法規和其他要求是食品安全管理最起碼的要求,也是最基本的法律義務。計劃、過程和結果都是安全體系的一個部分,整個安全體系的目的都是圍繞最低安全需求的文件法規的要求來運作。目前各地不同程度的在開展高校食堂標準化建設,安全體系建設涉及到的是其中的一個或多個方面。因此,就建設高校食堂安全體系而言,應主要結合食堂標準化建設對高校食堂提出的安全體系建設目標著力建設。
(二)延伸標準管理范圍,加強食品供應鏈管理
iso 22000標準要求組織要首先認識到其在食品鏈中的角色和地位,認識到由于在食品鏈的任何階段都可能引入食品安全危害,因此要通過對整個食品鏈進行充分控制,確保在食品鏈內有效地相互溝通,以供給最終消費者安全食物。涉及到高校食堂的供應鏈管理范圍包括兩個部分:上游供應商供應鏈管理和食堂內部的供應鏈管理。供應鏈管理的目標在于保證產品安全和質量以及降低總的交易成本。在具體供應鏈管理范圍問題上,學校食堂應認真審定食品安全管理范圍,將其對食堂操作過程的控制擴大到包括食品驗收、加工和出售等環節,如原料采購、食品烹調加熱、容器餐具洗刷消毒、備餐和售餐、餐廚工作人員的健康監督、飲用水的衛生質量等環節。通過合理擴大供應鏈管理范圍達到控制食品安全的目的。
(三)重視基礎條件投入,加大硬件建設力度
基礎條件建設是食品安全體系建設必備的條件之一,是保證安全體系成功持續運行的基礎保障。從iso 22000標準執行層面涉及的技術標準、生產控制、科技支撐、檢測技術等來看,均屬條件建設內容,雖然當前高校食堂硬件條件和以前相比有很大改善,但在不同環節,不同程度的與iso 22000標準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從食品安全現狀診斷、危害分析、關鍵點控制角度來看,也需要對硬件條件、技術參數有細致的把握。硬件建設的依據需要詳細按安全法規要求,結合高校食堂消費特點,收集和整理與食堂食品安全有關的各類管理文件、工藝、標準等,對照標準, 找出現行管理體系與iso 22000標準的差距,提出硬件改造方案進而確定需改進的方面。
(四)編制配套的規范性文件,完善管理制度建設
一方面,iso 22000是一個適合于所有食品加工企業的標準,它僅表達了共性要求。為此,針對高校食堂安全管理體系建設,一個重要的工作是依照iso 22000標準,編制開發與該標準配套的實用指南,制定符合高校食堂特點的具體適用的管理手冊、程序文件和其他作業文件等規范性文件。這些具體文件應當從不同層次說明安全體系所需要的行動依據,管理手冊闡述企業的食品安全方針、目標,概括性、原則性、綱領性地描述食堂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程序文件描述實施食堂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要求,各相關部門及人員應開展的活動。其他作業文件即詳細的作業文件,包括前提方案、操作性前提方案、供應鏈材料信息、食品特性、關鍵控制點確定依據、haccp計劃、作業指導書,規范、指南、圖樣、報告、表格等。另一方面,iso 22000標準強調要提高組織的有效性和效率,注重實施過程控制、系統管理及持續改進。因此實際操作過程中,需要著力引入全面質量管理,實施管理的計劃、實施、檢查、改進循環,以食品安全目標導向,通過體系的實施和運行和體系的監視和測量,實現持續改進的目的。
(五)權、責、利、能兼備,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食堂食品質量安全的最終實現和形成,主要是通過餐飲工作者具體的生產、加工、制作來完成的。一套完整的計劃、溝通、記錄、危害分析、關鍵點監控、減危方法等措施的執行均需要落實到團隊的有機協調運作。iso 22000標準中體現出來的信息交流、教育培訓、監督管理、應急反應和質量信用等內容均是對團隊功能的描述。因此,加強食堂管理團隊建設顯得格外重要,需要從權利、責任、利益、能力等四個方面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首先,需要提高食品安全管理負責人的管理水平,使之具備一定的衛生管理知識、熟悉iso 22000標準的一系列知識,具備聯絡協調外部相關方以及處理與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有關的事宜的能力。其次,按iso 22000標準要求,明確管理團隊成員各自所擔當的責任,并能保證可以按iso 22000標準強調的得到有效溝通。再次,需要提升管理團隊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和生產、加工、制作的標準化管理水平,強化其食品安全意識和能力。可通過各類培養、教育、培訓等形式來提高隊伍素質。最后,建立健全良好的績效評價體系。這是iso 22000標準得以貫徹實施的前提保障。
高校食堂食品安全體系建設是高校食堂安全管理的必然要求,iso 22000標準只是一個參考的理論手段,真正做到建立完善安全體系,離不開對學校后勤管理現狀和條件的客觀認識,離不開對建立食堂安全體系目標和要求的把握,離不開對標準內涵的深層次挖掘,只有結合實際、不斷探索、勇于邁進,才能在高校食堂飲食安全體系建設中取得突破、獲得成效。
【參考文獻】
[1]gb/t 22000—2006.食品安全管理體系·食品鏈中各類組織的要求[s].
[關鍵詞] 安全管理 職業健康安全 危險源
一、《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簡介
在過去的20年中,職業健康、安全和環境問題已經引起世界各國越來越強烈的關注。我國自實施OSHMS以來,OSHMS的認證活動發展迅速,使得各單位的職業安全健康管理水平有了較大提高。目前,我國推行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為GB/T2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范》和GB/T28002《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指南》。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是指為建立職業健康安全方針和目標以及實現這些目標所制定的一系列相互聯系或相互作用的要素。它是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活動的一種方式,包括影響職業健康安全績效的重點活動與職責以及績效測量的方法。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運行模式可以追溯到一系列的系統思想,其中最主要的是Edward Deming的PDCA(即策劃、實施、評價、改進)概念。在此概念的基礎上并結合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活動的特點,提出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運行模式,其核心都是為生產經營單位建立一個動態循環的管理過程,以持續改進的思想指導生產經營單位系統地實現其既定的目標。《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運行模式為職業健康安全方針、策劃、實施與運行、檢查與糾正措施、管理評審。
二、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意義
建立與實施《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能有效提高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水平,有助于生產經營單位建立科學的管理機制,采用合理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原則與方法,持續改進職業健康安全績效;有助于生產經營單位積極主動地貫徹執行相關職業健康安全法律法規,并滿足其要求;有助于生產經營單位對潛在事故或緊急情況做出響應;有助于生產經營單位滿足市場要求;有助于生產經營單位獲得注冊或認證。
公路施工企業通過實施《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GB/T28001),可以建立起預防為主、持續改進的安全管理模式,強調了危害辨識、危險評價和控制,實現對事故的預防和生產作業全過程的控制,使企業安全管理更加規范化和標準化。可以有效控制一般事故,杜絕重、特大安全事故,切實保護員工的安全與健康,實現公路建筑行業在現代安全管理體系平臺上進行監督、檢查、考核的目的,從而保障公路建筑行業持續、穩定、協調、健康發展。
三、《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在安全管理中的應用
1.發揮領導作用
領導者是確定企業的統一宗旨和方向,并使運作方向與組織的宗旨相統一,一個企業沒有宗旨和方向,難以發展,不可能做強做大。領導作用是通過增強員工的意識,積極性和參與程度,在整個企業內促進職業健康安全方針和目標的實現。從體系運行過程來看,在管理層(特別是機關管理層包括分公司管理層)作用發揮上容易出現偏差,他們錯誤認為目前企業的安全管理的事情就是安全管理部門、貫標部門的事情,不積極參與貫標培訓,對貫標的各階段工作被動應付,未按照《管理手冊》要求發揮其職能職責,不按照《程序文件》的要求工作,等到內審和外審時,才忙著突擊工作應付貫標,從而導致體系在該部門執行力差。實現有機融合是GB/T28001建立的生命力所在。
2.轉變傳統思維,注重全員參與
在建立體系過程中,必須結合企業實際,以企業安全管理實際需要為主,保證體系通過認證后可以在本單位有效運行,要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為目標,在危險源確定、危害辨識、風險評價、程序文件編制等環節,嚴格按照體系并結合單位實際管理需要來進行。要在咨詢、認證機構的協助下,建立起可操作性強、具有公路施工行業特點的現代安全管理體系,實現對安全經營的有效監管,防止出現體系管理與現行管理相脫離現象。
各級人員是企業之本,只有他們充分參與,才能使企業管理有好的成效。安全生產關系到企業全員、全層次、施工全過程的一件大事,安全生產,人人有責,各級人員是企業之本,企業要想得到良好的安全管理,必須有全體員工的參與,在現代企業中,安全管理是一個牽扯到生產經營全過程、全方位、全體員工的系統工程,需要每個崗位員工的參與,只有他們的充分參與,才能使安全管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專管成線,群管成網,責任明確,協調配合,真正把安全落到實處,只有全體員工的的積極參與并履行其職業健康安全義務,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職業健康安全問題,才能保證貫標工作的深入開展。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對象相當復雜,受建筑施工過程中人、機、料、法、環5個方面因素的制約,員工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術水平是動態的,是關系到安全管理成敗的主觀決定性因素,因此,在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運行中應充分考慮人的因素,加強對員工職業安全健康培訓,使全員理解、全員參與、全員支持,將日常安全工作與體系相結合,提高其安全意識和參與職業安全健康管理的意識,保證體系的有效運行,方能持續改進,成為永恒的動力。
3.全面、徹底地辨識危害性
建立與運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目的是實現事故預防,危險源是導致事故的根源,危險源是整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核心問題。建筑施工企業應對所有作業活動中存在的危害加以識別。特別是根據工程對象的特點和條件,充分識別各個施工階段、部位和場所需要控制的危險源,具體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①企業正常的生產活動,周期性和臨時性的活動;②企業非正常(緊急情況下)的活動;③所有進入作業場所的人員的活動;④作業場所內所有的材料、設施、設備。在危害辨識中應考慮整個經營過程和性質,對生產和服務區域可能產生危害的作業活動進行辨識、評價和控制策劃,識別與企業相關的所有危險源,評價出重大危險源,對其中風險較大或專業性較強的施工階段或部位的活動,還應進行安全論證,評價和論證的結果應形成文件,以此為基礎,制定針對性的控制措施和管理方案,項目經理部對其進行控制。企業的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企業應及時更新這方面的信息,采取有效手段,從源頭抓起,使所有影響安全生產的因素處于受控狀態,從根本上增加施工作業的安全度,減少安全事故發生。
4.加強運行控制,克服行為慣例,有效實施運行
運行控制是實施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重點,建立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目的在于實施和應用,而在體系建立初期,大家習慣原來的工作方法,而新體系凡事講程序、太麻煩,不如原來自由方便,因而出現你說你的,我做我的,不按新體系運行,形成“兩張皮”。所以,要克服“兩張皮”現象,首先要解決思想認識不到位的問題,不能把體系誤當成形式上的“達標”,認為建立新體系單純只是為了應付認證審核,得一塊牌子;二是要狠抓落實,明確管理職能和崗位職責,為體系的運行提供了組織保證;三是制定的各種體系文件應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具有較強的操作性,符合現行安全技術標準的要求,更有利于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和有關要求的貫徹和落實;四是狠抓落實,就是將職業健康安全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堅持開展檢查、驗收和體系審核、評估活動,實施控制,強行推進,這樣才能使體系建設更具嚴肅性、可執行性和有效性。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是從無到有的過程,不是將原有的管理手段、制度、組織結構等徹底,而是應用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標準的框架模式重新構造、安排、組合和完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它可以與其他管理要求相結合幫助企業實現包括安全管理目標在內的各項技術經濟目標,實現企業在現代安全管理體系平臺上進行監督、檢查、考核的目的,保障企業持續、穩定、協調、健康發展。在實施過程中,要克服原有的管理方式的行為慣例,要重視記錄的產生,要對原有管理模式中存在的缺陷進行補充和完善,保證體系的有效實施。
5.做好內審員的配備和管理
明確安全績效目標,確定績效考核方式
(一)提高對安全績效管理的認知安全管理體系是一種管理安全的系統方法,是用來考核改進企業安全管理的。換一種角度來看,安全管理體系(SMS)和中國麻將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即都是基于團隊和效益。安全政策和目標是胡牌,即贏,贏得安全,贏得效益。安全績效管理是安全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稱為四大支柱之一,是確保體系按設計預期運行的重要手段,是安全管理體系當中,最重要的安全保證措施。即通過安全績效管理,轉變安全管理理念和方式,將目前安全結果的管理轉向安全過程、安全狀態的管理。從目前安全管理體系效能評估數據來看,國內中小機場安全績效管理普遍存在著認識弱、落地難、實施效果偏差大、員工參與度與企業管理者積極性不高等難題。日照機場作為典型的新興中小機場,通航運營不到5年時間里,在安全績效管理方面不斷探索調整和改進,構建了機場安全績效監測與評估基本模型,主要以安全積分制管理為抓手,設定安全績效目標和安全績效指標,采取以獎勵為主、處罰為輔的獎懲措施,激發全體員工齊抓共管安全工作的積極性,在考核過程中及時發現薄弱環節,動態改進,確保機場運行持續安全、穩定向好。
(二)建立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按照《民航華東地區航空安全考核與獎勵實施辦法》和《省機場集團實施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制規定細則》及《省機場集團2020年度安全責任書》為安全目標范圍,設定機場預期安全管理努力方向的安全政策,科學合理的制定日照機場年度安全目標,為安全績效考核的總目標。通過具體而多層級的責任書形式,細化了各崗位責任界定和激勵導向指標,為安全績效考核目標明確了航行的“燈塔”;設立安全績效考核獎勵資金,根據公司年度預算比率份額,專款專用,按照總額的3∶1∶6的比例份額提取,分日常、專項、年終三種安全績效的方式進行考核,即月度過程考核、季度亮點考核和年度結果考核。
以安全積分制為抓手,融合貫通SMS效能
(一)安全積分制管理2016年底,日照機場通過學習湖北群藝積分制管理為理念導向,結合民航機場的特點,首創安全績效考核新型管理模式——安全積分制管理。安全積分制管理經過3年多的實踐與調整,重點應用于機場安全績效管理的日常考核內容中,從“日常安全工作、超于日常基礎工作、安全信息”三個方面對員工進行考核。提報人可參照積分管理獎扣公共標準(即手冊制度、證件使用管理、安全教育培訓、安全信息、機坪運行),也可以根據部室業務工作自定義設置安全管理獎扣標準,使用“云版積分制管理軟件”自行提交安全積分。將日常績效權限下發至各部室,由相關層級管理人進行審核掌握,公司設置安全積分基數,通過不同崗位風險設置崗位安全積分基數,確保安全積分獎勵與崗位風險度掛鉤,促使員工激勵競爭最大化,保證公司管理者安全投入良性可控。每月安全積分兌現后不清零,可作為數據分析永久使用,當月負分計入下一考核周期,直至年終統一兌現。同時將積分數據再次使用,作為評價員工安全貢獻和評選公司“安全標兵”的重要依據。安全積分制最大的特點在于使用靈活,簡單有效的將安全管理體系各要素,進行實施過程中的績效監測。充分肯定成績、激勵士氣、增強員工和管理者做好安全工作的信心,真正做到打破分配上的平均主義“大鍋飯”,讓優秀的員工不吃虧。實現了從“被動”到“主動”,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轉變,讓管理更輕松,讓工作更快樂,讓運營更安全。安全積分制考核不僅在員工中進行日常績效監測,也在中層管理人員結果考核中發揮著作用。由“日常考核”和“結果考核”兩部分組成,每個部室負責人可以通過“超于日常基礎工作、安全信息”二項獎分項進行日常考核;同時也要根據管理部室員工安全績效考核的結果情況進行考核。重點對隱患排查和過程管理設定為KPI,從隱患排查的數量和質量上加強考核,每月從各部室報告的安全隱患中挑選出10條重要的隱患進行質量互評投票,同時根據得票情況排名對該中層管理人員進行結果考核和提報人二次獎勵,有效提高機場獲取安全信息的數量、效率及質量。
(二)安全專項績效考核設置促進安全專項績效考核內容,激發干部員工的創新積極性,在機場公司安全運行過程中,創新安全+工作方法、突出貢獻、重要保障、應急救援、安全管理提升、安全工作亮點突出、運行質量提升、安全信息上報、安全活動、文件管理、風險管理、安全培訓授課分享、自愿報告安全隱患排查情況、月度安全形勢分析會資料上報、典型工作通報表揚以及公司階段性重要安全任務完成等情況,進行主要風險管控重點突出考核。在結果應用上采取了釘釘辦公軟件審批項操作流程,方便申請部室的同時規范了審批程序,利用安全積分月度統計季度兌現,并且利用季度績效考核數據進行信息分析研判,評估安全績效效能。
(三)年度安全績效考核依據《安全管理體系SMS建設指南》設置結果考核的四個大方面16項績效考核指標。一是實際結果,即安全責任目標完成情況。根據各部室、子公司工作性質、責任、風險等特點,進一步分類細化安全指標,設置了差異化安全控制指標,列入與各部室簽訂的《2020年度航空安全(安保)責任書》中,同時明確安全“一票否決”紅線區域,將安全“三必須”以團隊運作的方式真正的落到了實處。二是運行質量,即安全管理體系(SMS)健全,運行符合性、有效性。這方面是占比考核分值最大,內容也是貫通整個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的各要素上,主要是對法定自查、安全培訓、安全會議、安全信息、安全活動、文件管理、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等六個小項進行考核。每一小項都要針對歷年安全運行中存在的薄弱環節進行績效分值的設置,這樣才能真正做到SMS糾偏功能,起到安全保證的作用。三是歷史比較,即不安全事件和安全舉報投訴事件。對本年度發生的不安全事件進行績效考核的同時,還要著重對此類事件在上一年度發生的歷史數據進行加重處罰,目的是警示本年度安全運行不再發生類似不安全事件,遏制或減少不安全事件發生的意識導向。將月度安全積分考核進行再利用,管控最低基礎分值和連續月度考核總成績最差者,防止考核人放任自我,“破罐子破摔”類型,保持機場整體安全運行平穩可控狀態。四是基礎條件,即運行標準符合性檢查。以法定自查、行業行政檢查、符合性檢查、各類體系評審等重要活動,為機場安全運行的基礎條件底線,設置績效指標分值,促使安全績效管理保證機場運行符合基礎標準。年終安全績效考核的結果應用是通過日常和專項考核的綜合體為基礎,結合四個方面16項的績效指標顯示出來的整體考核狀況。將考核結果分為四個等級: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根據各部室安全管理特性職能設置不同安全權重比例系數,安全績效考核比重傾向一線部室,突出體現安全管理部室的重要性。根據人員崗位層級設置崗位安全風險系數,并凸顯重點關鍵崗位及安全管理人員安全風險系數。形成年終安全績效考核公式:基數值×安全目標權重比例系數×年終部室考核分值等級×崗位職責安全風險系數=安全績效考核結果。
隨著我國電力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特高壓電網快速發展,內蒙古超高壓事業也將隨著特高壓建設快速升級、提速,電力企業長期以來實行的傳統管理方式已遠遠不能適應新形勢、新時期的發展需要。因此,內蒙古超高壓公司在管理上迫切需要用精細化管理體系來把握企業管理目標、規范企業運作、細化管理單元,達到提升運營效率和效益的目的。
2 精細化管理體系設計
精細化管理體系設計,是對精細化管理進行系統思考、精心設計的一種研究方式,是以工作制度和運行機制建設為主要內容的設計思路。
內蒙古超高壓公司精細化管理體系的構建,是企業規范管理、提升水平的關鍵。主要包括六部分:基礎管理體系、生產管理體系、市場營銷體系、物資管理體系、精神文化體系、精細化管理保障體系。
2.1基礎管理體系
基礎管理工作處于整個企業管理體系的基層。內蒙古超高壓公司基礎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加強班組建設,提升員工素質;同業對標;完善考核體系;深化產權管理等。
構建基礎管理體系的主要目的是加強各生產單位標準化工作的組織體系建設,構建起完善的企業技術標準體系、考核體系和產權管理體系,進一步推動精細化管理體系建設各項工作的完成。
2.2生產管理體系
生產管理是對企業生產系統的設置和運行的各項管理工作的總稱。其主要內容包括生產組織工作、生產計劃工作、生產控制工作(如生產成本的控制)。內蒙古超高壓公司的生產管理體系包括生產調度管理體系、電網建設管理體系、安全管理體系、成本控制體系。
生產調度管理體系的構建,有利于加強生產調度管理精細化,確保生產設備健康穩定運行。電網建設管理體系的構建,有助于打造堅強智能電網。安全管理體系的構建,能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可控在控。成本控制體系的構建,有助于控制公司的經營成本,打造效益型公司。
2.3市場營銷體系
在電力市場化的改革進程中,內蒙古超高壓公司的工作重點逐漸由生產向服務轉變,經營理念也開始從以產品為中心變為以客戶為中心,電力市場營銷的精細化管理關系到公司的經濟效益和市場份額。
在當前電力市場環境下,研究市場營銷精細化管理體系是公司的一項重要工作。內蒙古超高壓公司的市場營銷精細化工作主要包括營銷管理、客戶服務精細化和市場開拓、電力交易精細化。
2.4物資管理體系
物資管理,是指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對本企業所需物資的采購、使用、儲備等行為進行計劃、組織和控制。內蒙古超高壓公司物資管理精細化工作包括物資采購合同的管理、物資統一采購、儲備和管理、超高壓局的廢舊物資管理、廠商供貨過程的跟蹤管理等。
物資管理已經成為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企業生產經營正常運作的重要保證。通過物資管理精細化,能全面加強公司物資的規范化管理,降低公司生產成本,加速資金周轉,進而促進企業盈利,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
2.5精神文化體系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并為全體成員普遍接受和共同奉行的理念、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的總和。精細化管理是將精細化管理思想和作風貫穿于企業各個工作環節的一種全面管理模式,這必須要求將精細化管理工作引向深入,向工作態度、工作方式、職業素質、職業道德等深層次方面發展。
內蒙古超高壓公司精神文化的精細化工作應結合公司的文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創造性地開展精細化管理工作,力爭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逐漸改變員工工作態度、工作方式,提高員工職業素質和職業道德,最終改變企業的管理模式,適應現代企業管理的要求。
2.6精細化管理保障體系
精細化管理保障體系能使精細化管理的各個有機構成部分系統的相互聯系、相輔相成的總體。內蒙古超高壓公司的精細化管理保障體系主要包括組織保障體系、技術保障體系、民主管理保障體系。完善的精細化管理保障體系是公司經營管理的重要支柱,對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風險預控;安全工作;落地應用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2.185
1 傳統電力安全生產管理與風險預控體系建設的關系
(1)發電企業生產環節較多,設備種類繁雜,自動化程度高,生產過程中使用了大量的高溫高壓設備、易燃易爆物質和有毒有害物資,安全生產工作面臨的問題復雜,安全管理工作難度大。傳統電力安全管理是以安全目標、安全組織機構、安全規程制度和安全生產責任制為基礎的綜合性安全管理,其按照“事前預防”、“事中應急”和“事后調查處理”三個維度進行管理,并通過安全檢查和安全獎懲實現安全管理的閉環控制。
(2)隨著發電企業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電力以往安全管理模式已經逐漸難以適應新常態下發電企業對安全績效的更高追求,導致發電企業安全管理水平和績效的改進出現“瓶頸”,為了解決這類問題,發電企業必然選用更加先進的安全管理理念和更加科學的安全管理模式。風險預控安全管理體系就是基于“本質安全”理念和“閉環管理、持續改進”的思想而建立的新的管理體系,不但繼承和發展了傳統的安全管理方法的精華,與傳統安全管理的方向一致,沒有對現有安全管理方法進行全面性地顛覆,不需要做全面、大幅度的轉變。
(3)風險預控體系建設是以風險管理為靈魂,以閉環管理為手段,以持續改進實現體系的不斷更新,通過技術與管理的綜合措施管控風險,實現“一切意外均可避免”、“一切風險皆可控制”的風險管理目標,進而實現人員無違章、設備無故障、管理無漏洞,環境氛圍好的目標。風險預控體系建設既是現代企業安全管理發展的必然方向,也是實現安全生產“可控”、“能控”、“在控”的客觀要求,是在傳統管理體系基礎上的系統化、程序化、科學化的補充與完善,實現的是管理的提升。
(4)風險預控體系建設就是實現“人、機、環、管”的和諧統一和本質安全。人的本質安不僅指人的知識、技能、意識素質,還包括人的觀念、倫理、情感、態度、認知、品德等人文素質。首先,應建立科學、合理的人才選擇與任用機制,基于人的生理、技能等因素,搭建穩定的人員結構,以保證企業的長遠穩定發展;其次,開展長期的人才綜合培訓戰略,一方面是業務素質的訓練與提高,另一方面是價值觀和思想的引導與培養;其三,實施人文管理,將人員管理的重心由傳統的行政命令向情感管理、文化管理轉變,這也是企業文化建設的中心策略。
設備的本質安全就是質量的可靠性。設備質量是關乎安全表現的最基礎條件,設備質量直接影響生產管控的策略與結構,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本質安全的進程。其次,在生產過程中通過實施設備改造和設備替代,提高設備和系統可靠性。
環境的本質安全就是應用科學的、先進的隔離閉鎖裝置和安全防護設施,控制危險源,降低風險,同時,使人員能夠遠離危險源,不承擔風險,保證生產環境的安全可靠。
管理的本質安全是貫穿整個生產過程的樞紐,是將人、設備、生產環境、生產技術統一協調的綱領。管理是多層面的,包括安全管理、技術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物資管理、信息管理、檔案管理等等。開展科學安全管理理論的研究,深入認識企業發展全過程中人、設備、生產環境、生產技術等要素的本質和相互關系,建立和完善發電企業安全管理體系,使之具備本質安全的特質,達成發電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的均衡發展與協調。
此外,對于發電企業的生產系統,生產技術認識與技術控制是伴隨整個生產過程的核心工作,安全的最終績效是要以技術能力的形式表現出來。生產技術的本質安全就是組織在存在安全隱患的條件下,應用科學的安全技術,運用系統理論,實施全過程、全方位、多角度的技術管理,對隱患進行技術認識和超前的技術控制和消除,保證安全局面的穩定。
2 風險預控體系建設不能有效落地的原因
風險預控體系建設作為先進的安全生產管理方法,在哈密煤電有限公司大南湖電廠推行三年以來,還沒有完全和傳統安全生產管理有效結合,呈現出“兩張皮”現象,成了一種管理上的負擔,究其原因,主要是被動運用了體系,沒有主動去做。
(1)個別領導認識不到位,沒有認真學習風險預控體系建設相關知識,不能把風險預控體系建設重要性的理念灌輸到員工中去,致使部分員工一方面認為風險預控體系建設是一套新的管理體系,內容繁雜而難懂;另一方面在思想上不重視,把體系建設當做一種負擔,甚至認為只是安監部或者是安全員的事,沒有將體系建設和日常生產工作有效結合。
(2) 職責劃分不夠清晰,造成體系建設任務分工不能有效落實。首先,安全監督體系和保證體系職責分工不明,兩個體系在職責履行、執行中還不能完全到位,特別是安全生產保證體系的主體作用未能有效發揮,設備管理、定期工作、技術監督、可靠性管理、缺陷分析、事件分析等工作不能有效納入風險預控體系建設當中;二是職能處室之間存在推諉扯皮,針對體系建設過程中新的管理內容和要求,沒有結合實際工作去學習、理解、消化和吸收,反而推三阻四,致使體系建設不能有效推進。
(3)職工素質參差不齊,新老安全管理文化還不能有效融合。一是一些年齡偏大的職工,對新的安全生產管理念不易接受,加上不能有效掌握自動化辦公系統,影響了體系建設和落地;二是一些年輕職工,工作時間短,對存在的風險隱患不能及時發現,對現場較復雜的故障不能及時進行分析解決,技術技能不能滿足現有的安全生產需要,不具備承擔體系建設的重任。
(4)規章制度雜多,制定隨意性大,造成體系文件不能有效落地。集團公司下發的風險預控體系建設制度本身比較多,加之企業本身的補充規定和細則更是又多又長,延長了記憶和掌握的過程、遵循和落實的時間;而有的部門在編寫體系文件時,沒有結合企業工作實際,直接套用其他單位的管理制度,導致執行上扭曲和不到位。更有甚者,隨意制定規章制度,產生了一個將軍一個令的現象,使制度缺乏連貫性和一致性,員工無所適從,體系建設相關制度無法有效落地。
3 解決風險預控體系建設工作不能有效落地的方法
風險預控體系建設解決了傳統電力系統安全管理方面的諸多問題,有效提高了電力系統安全管理的科學化水平,但是如何在大南湖電廠有效落地,如何與傳統安全生產管理融合在一起,是各級領導干部和每一位職工都應該認真思考、努力完成的工作。
(1)公司領導分別掛帥,任務逐級進行分解。制定年度風險預控體系建設工作方案,進一步細化各級領導和職能部門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將風險預控體系各項管控要素分解、細化、量化工作任務、措施,明確時間進度、工作目標,落實到各級領導、職能部門、車間班組和員工崗位。同時,將體系建設情況與干部職工績效獎勵以及年終評先相掛鉤,使各級人員能夠高度重視風險預控體系的建設,營造企業主要負責人親力親為、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干部員工人人重視的氛圍。
(2)加強各級人員培訓,提高對本安體系的認識和理解。通過聘請專家講課,駐廠指導以及到其他單位學習等方式,讓全體員工知道并且做到風險預控體系的各項要求,對照《火力發電企業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考核評級標準》,結合工作實際,進一步完善體系文件,將安全生產工作全部納入風險預控體系建設中,通過不斷改進工作方法,使生產各系統、安全管理各環節、工作各崗位更加完善可靠,使安全基礎管理工作水平不斷提高。
(3)完善安全技術體系建設,為風險預控體系落地提供保障。生產技術管理部門要按照風險預控體系建設要求,把技術監督工作貫穿于工程設計、設備選型、技術改造、運行、檢修、試驗工作的全過程,從源頭控制隱患和危險源;通過修訂、完善技術監督標準,健全技術監督臺帳,提高各項技術監督現場診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安全生產風險控制;根據設備、技術發展和崗位變動,及時修訂運行規程、檢修工藝規程等規章制度,進一步規范技術管理工作,為安全生產提供技術保障。
NSM規則在海洋石油船舶中心的發展應用已經有了一段較長的時間,建立了將安全環保管理、船舶設備管理、船舶生產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應急搶險管理以及治安保衛管理等多項內容包括在內的海洋石油船舶中心安全和環保管理體系,而海洋石油船舶中心的大部分船舶都已經通過了海洋石油船舶中心安全和環保管理體系內容中規定的標準,海洋石油船舶中心安全和環保管理體系功能的全面發揮為海洋石油船舶中心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管理力量。
2海洋石油船舶中心安全環保管理體系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整體安全環保體系管理意識淡薄
整體來說,當前海洋石油船舶中心安全環保管理體系的應用過程中,仍然存在著個別領導體系管理意識淡薄的現象,對安全環保管理體系的重要發展作用和管理作用視而不見,對管理體系功能的應用流程掌握不熟。同時,部分工作人員在安全環保管理體系的運行過程中存在著敷衍了事、瞎編亂湊的現象,對于安全環保管理體系功能的發揮也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響。
2.2培訓工作開展不夠,各個層面的人員對體系文件缺乏相應的理解
具體來講,部分單位在安全環保管理體系的施行過程中沒有將體系內容、體系流程以及體系標準納入自身的培訓內容中,造成部分崗位工作人員在安全環保管理體系運行的過程中存在著工作標準不達標、工作內容不符合等等現象。同時,部分單位在安全環保管理體系的培訓過程中存在著培訓內容不夠實際、培訓模式過于陳舊等等現象,也是造成培訓成果不夠理想的原因。
2.3體系運行管理缺乏有效的監控措施
海洋石油船舶中心目前仍然缺乏統一的安全環保體系管理監察機構,針對安全環保管理體系的監控只能通過內部審核以及成果監控2種方式,這也就造成了安全環保體系在各個單位的實際運行內容和運行狀態事實上是缺乏監控的現象。同時,安全環保管理體系的監控工作中還存在著監控內容難以把握、監控到的錯誤始始終得不到有效的改善等等問題現象。
2.4文件與實際運行仍然存在“兩張皮”現象
海洋石油船舶中心在NSM規則的應用過程中仍然存在著實際內容與規則要求不符合的現象,這種情況一方面是由于安全管理環保體系事實上是借鑒了其他企業的安全管理體系內容創建和應用的,在這一過程中安全管理環保體系難免缺少了一定的實踐性;另一方面則是由于安全環保管理體系的內容與海洋石油船舶中心之前使用的管理體系在內容、標準以及要求上存在一定的差異性現象,造成了員工對新的安全管理環保體系不適應,安全環保管理體系得不到真正的貫徹落實現象。
3提升海洋石油船舶中心安全環保管理體體系運行質量的優化建議
3.1加強體系管理隊伍建設
海洋石油船舶中心在安全環保管理體系的應用過程中,首先應該加強對高層領導的體系內容培訓,其次應該加強對體系應用過程中各個單位、部門的體系職責劃分工作,最后應該做好對基層員工的體系內容和體系標準的宣傳工作,保證中心能夠上下一心共同做好體系建設工作。
3.2提升體系培訓工作質量
海洋石油船舶中心在體系內容的培訓工作中應該針對不同崗位制定不同的培訓內容,針對體系應用過程中對不同崗位的要求進行實踐性的訓練。同時,中心還應該改善以往單調的培訓方式,加強對仿真模擬培訓、崗位調換培訓等新型培訓方式的應用,充分提高體系內容培訓的效果,做好安全環保管理體系應用過程中的基礎工作。
3.3提升體系管理監控
海洋石油船舶中心還應該針對安全環保體系的運行設置科學合理的監督程序,通過現場監督、內容檢查、項目審核、流程核對以及內部審核等諸多手段提升對安全環保管理體系的監督力度,保證安全環保管理體系在海洋石油船舶類的運行確實得到了有效的監控。此外,海洋石油船舶中心還可以設置相應的激勵措施,采取足夠的獎勵標準完成對相關崗位和部門的安全環保體系內容獎勵工作,進一步提高安全環保管理體系的適用程度。
3.4切實落實體系規定
NSM規則在海洋石油船舶中心的應用以及SMS管理體系的建設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事情,海洋石油船舶中心在SMS管理體系的應用過程中應該加強對體系規則的貫徹落實,切實做好體系內容的應用工作。同時,海洋石油船舶中心還應該在體系文件的下發的過程中做好對其實踐性的研究,杜絕出現管理體系文件與管理體系實際內容不相符合的現象。
4結語
關鍵詞:化工企業;職業衛生管理體系;建設;策略
職業病是諸多疾病中隱藏屬性與時間最長的一種,現如今經濟發展實現了飛速發展,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人們生活的步伐。在這種生活環境下,除了化工企業外,企業中的工作人員也放松了職業病的重視,在此基礎上使得職業衛生管理成為社會發展過程中政府部門高度重視的主要問題。考慮到職業病能夠對人體造成的危害與影響較大,特別是對于化工企業而言,所以在企業中建立職業衛生管理體系十分必要。
1化工企業職業健康管理體系建立原因
在化工企業進行生產與項目建設的過程中,所涉及到的危險化學品較多,并且這些化學品需要技術與工藝進行處理,因此難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職業健康管理體系的建立,能夠有效解決化學品對人體的危害,并且為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提供支持。因為化工企業相關工作主要是以高溫高壓環境為主,長此以往便會使得空氣中充斥毒害氣體,進而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盡管相關企業也已經建立了衛生管理部門,然而工作人員并沒有十分專業的知識作為支撐,所以在效果上存在欠缺[1]。另外,部分中小企業缺乏對健康與安全問題的重視,使安全防護設備得不到安全保證,以上問題都是出現職業病的重要誘因。因此,在這一環境背景下,化工企業建立職業建設衛生管理體系十分重要。現如今,我國的職業衛生管理依然處于發展階段,這一體系對于部分中小企業而言,并沒有發揮出預期的效果,尤其是在職業衛生管理體系方面。我國以化工企業居多,但是企業內部工作人員專業素質卻有待提升,一些從業人員并沒有認識到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會誘發何種職業病,所以也沒有安排定期身體檢查,導致缺乏對職業衛生管理體系建設的重視,對身體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2化工企業職業衛生管理體系建設策略
2.1化工企業方面
2.1.1完善職業衛生管理責任制度
化工企業中一旦出現職業事故,那么損失最大的便是企業自身,針對這一問題,為了減少經濟等方面的損失,化工企業必須要對其加以重視,并在企業內部建立一個專業且完善的衛生組織管理部門,安排專業的技術人員對生產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險因素進行嚴格控制,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通過合理、可行的保護與防護措施控制危險因素的出現。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企業需要執行職業衛生責任制度,并劃分具體的責任范圍,要求企業中的工作人員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使工作人員的健康問題成為化工企業關注的重要問題。
2.1.2加大防護措施器材與資金投入
為了實現化工企業的長遠發展,在生產時需要運用無毒或是毒性較低的原料,并對企業的生產環境進行改善,為職工提供一個健康的生產環境。另外,也要加大企業防護器材與資金的投入,將原來設備更改為防護性能的防護設備。通過以上幾種舉措控制工作人員職業病發生的幾率,使其能夠確保自身安全,也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2.1.3搞好職工培訓工作
在化工企業這個大集體中,安全問題是其中最為重要的問題,并且需要所有工作人員參與和監督。為了使工作人員加強對職業衛生健康的重視程度,企業需要組織定期或是不定期的培訓,重點對安全知識、職業衛生知識以及職業病防治在內的多種要求與內容進行培訓[2],使工作人員能夠深入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將工作過程中出現的風險及時告知工作人員,使工作人員能夠全面加強自身的安全觀念,在工作的過程中始終保持安全觀念。
2.2工作人員方面
企業中工作人員需要對自己的工作崗位進行了解,特別是化工行業,掌握生產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以此制定相對應的預防措施。工作人員自身需要具備安全觀念,除了企業組織組織身體檢查之外,自己也要及時檢查。因為化工行業具有較高的危險系數,所以工作人員必須要提升安全觀念,以此才能預防意外的出現。
2.3政府部門方面
政府部門需要將化工企業職業衛生健康管理放置于首位,以企業中工作人員的健康安全為前提,遵循以人為本的根本原則,加大對化工企業職業衛生管理體系建設監督力度,按照化工企業所制定的規章制度與實際發展情況,全面建立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并約束化工企業生產行為,監督化工企業生產等各個部門[3]。在監督與檢查過程中如果發現不合格之處,便要進行整改,以免問題影響范圍擴大,并起到防范于未然的效果。此外,有關部門在監督的同時,也要定期更換并更新相關生產設備,以此減小化工設備對人體的危害。
3結語
綜上所述,因為化工企業在其生產過程中存在諸多危害,并且會對工作人員身體健康帶來極大的危害,為了合理避免這一問題,除了化工企業要加大重視以外,工作人員自己和政府部門也要加大關注,以此合理控制職業病的產生,并推動化工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侯美華 單位:浙江泰鴿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王芳,李榮,尤國成.淺談鹽化工企業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與安全生產標準化的整合[J].中國井礦鹽,2017,02: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