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白色垃圾處理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農村垃圾危害
時時處處都在說垃圾是人類的公害,其中,來源于農業廢棄物中的固體廢物比“白色污染”問題更是嚴重。它們降解時間甚是漫長,影響到好幾代人。 固體廢棄物的危害歸納一下,主要有以下幾點:
1、占用土地,損傷地表,污染水體,大氣。目前,由于處理水平不先進,農村采取了收集、清運、自然堆放的處理方法。這樣就侵占了越來越多的土地,不僅直接影響農業生產,妨礙環境衛生,更可能破壞地表植被,破壞了其優美景觀。如果進入了河流的話,水體極易被污染。(也污染了地下水)。
2、危害健康。固體廢物中所含的有毒物質和病原體,通過各種渠道傳播疾病;更能造成大多數地區蚊蠅孽生,老鼠猖狂。保護土地,防治“白色污染”,栽培經濟作物推廣應用地膜覆蓋技術,它發揮了顯著作用。但是,它與塑料袋一樣,由于缺乏有力的回收措施,造成廢舊品殘留積累量逐年增多。由于目前使用的地膜主要是聚乙烯,在自然環境中很難分解。
二 、 原因
農村生活垃圾的處理問題有它的歷史原因,它受到當地的經濟、文化、風俗習慣等方面的制約和影響,這個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我分析了其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私倒、亂倒垃圾者比比皆是。由于人口不夠集中,垃圾車運力不足,垃圾場吞吐量極其有限,導致一大部分群眾利用晚上或清晨等不易被人發現的時間段里偷倒垃圾。尤其是偏遠山區隨便把生活垃圾倒入小溪中,小動物的尸體在水中漂浮、腐爛等。
2、生活垃圾處理不當。包括處理的方式不當,垃圾分類不當和垃圾場選址不科學。一次我去某鄉鎮,看到那里垃圾場里的垃圾:塑料、破衣服、廢紙、廢棄電器、舊電池、剩飯剩菜等堆積在一起;這時一個老人正在用塑料袋點火燒垃圾,問他什么原因,他說:“這樣豈不省事?”他哪里知道焚燒塑料會產生致癌物――二惡英?
3、居民協作能力差,意識薄弱。他們大多自掃門前雪,不但不會去管別人的瓦上霜,有時反而把自家的雪掃到別人的門前去。我就曾聽說由此而產生的群眾糾紛。
4、牲畜糞便沒有專人收集,農村廁所沒有密閉。農民施農家肥的時候,整個村子臭氣沖天,真是臭不忍聞。
三、對策
原因找到了,就好對癥下藥。經濟方面的原因固然重要,但它不是我們可以解決的,但人們的行為習慣,則需要通過政府等部門的宣傳、教育和強制執行來得以保證,盡量做到進一步推進農村廢棄物減量化、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
1、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根據村莊的經濟狀況、交通情況、環境容量來分類指導農村垃圾處理工作,探索多樣化垃圾處理模式。對于位于城鎮周邊以及交通便利的村莊可采取“戶集、村收、鎮運、縣處理”的方式;而位于山區交通不便的邊遠村莊則可利用地形、環境容量的優勢采取填埋、焚燒的就地處理方式;可建立垃圾分撿場:有機垃圾堆漚場、無機垃圾填埋場和建筑垃圾堆置場,由農村保潔員將統一收集的垃圾分為建筑垃圾、可回收廢品垃圾、純垃圾和有機垃圾等類別處理,建筑垃圾回填機耕路面等。
2、農村污水處理。因地制宜地在農村畜禽污水、生活污水和農副產品加工生產有機污水治理中進行示范和推廣污水沼氣凈化技術,把污水處理與改廚、改廁、改圈工作相結合,處理后的污水達標排放或用于灌溉等,以點帶面。針對農村生活污水有條件統一收集、集中處理的農村住宅小區,可鋪設雨污分流收集管網,接入城鎮污水收集系統處理,鼓勵應用高效系列化的組合式厭氧生物膜反應器進行污水處理;針對大量居住分散、收集管網難以鋪設的農村,鼓勵應用戶用玻璃鋼生活污水凈化器進行污水處理;針對農戶有家庭畜禽養殖的村莊,采用人畜污水進沼氣池的“養殖―沼氣―種植”生態處理模式,既改善了農村居住環境,又提供了清潔能源,同時又促進了農村庭院經濟發展;
關鍵詞:廢舊塑料方便袋;廢物利用;綠色生活
中圖分類號:X7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24-0066-02
1 引言
塑料袋的使用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但是也給環境造成嚴重的影響,廢棄的方便袋到處散落,嚴重影響到人們的生存環境,是環境污染的重要因素。方便袋的材料為聚乙烯或者聚氯乙烯,自然界的光、熱、細菌和酶難以將其化解, 一只方便袋在地下至少長達200 年才能腐爛分解[1,2],為此中國政府從2008年5月頒布限塑令,以減少塑料袋兒使用量,增加環保方面的費用[3]。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類制造垃圾的速度越來越快,同時為了減少環境污染,保障人們的環境衛生,垃圾收集成為處理垃圾的關鍵環節,為減少垃圾處理的成本,增加垃圾處理的質量和效率,有必要實行垃圾分類收集的方法,這就需要大量的垃圾存放器具,重復使用垃圾存放器具,需要對其清洗,這對家庭垃圾分類產生巨大的阻力,因此需要足夠的、方便、成本低廉的容器作為垃圾分類的存放器[4]。
廢舊塑料方便袋的重復利用可以滿足盛裝垃圾的要求,也可以增加塑料袋利用價值,減少環境污染。但是塑料袋盛裝垃圾不能簡單地要求人們去做,而是要方便人們去做,這樣才能使人自覺地重復利用方便袋。經過細致的觀察和嘗試,筆者發明了簡易垃圾收集器的裝置,并獲得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ZL 2015 2 0855338.0)一項,下面介紹一下設計過程。
2 塑料袋在垃圾收集中的要求
利用塑料袋盛裝垃圾,如圖1所示,一手拿著垃圾袋,一手在撐開廢舊塑料袋的前提下,往里裝垃圾,使用起來極不方便,主要是因為塑料袋為柔性物品,裝垃圾的扣一般是緊閉的,而在裝垃圾時一般要求塑料袋口是敞開的,如圖2采用兩人裝垃圾,雖然可以干凈利索地將垃圾裝入塑料袋,但需要兩人配合才能實現,使用起來仍然不方便。因此利用廢舊塑料袋裝垃圾需要設計一個代替人撐開塑料袋的工具,以適應廢舊塑料袋裝垃圾的要求。
3 塑料袋敞開口的解決方案
分析塑料袋的的特點,一般都兩個提把,人在撐開塑料袋時一般是食指扯緊兩個提把,同時拇指和小指往外撐,打開塑料袋口。為此設計了圖3所示的塑料袋重復利用的支架。該
支架由支架本體、掛鉤等裝置等組成,支架本體上設有前后支撐。使用時支架上的掛鉤掛住塑料袋上的提把,代替人的食指將方便袋扯緊,然后利用前后支撐代替人的拇指和小指將方便袋的口打開,實現塑料袋口的常開如圖4所示,方便垃圾往里裝。
方便袋規格眾多,大小不一,為適應一定尺寸規格方便袋都能在該支架上使用,將掛鉤部分設計成圖5所示的結構,掛鉤部分可以伸縮,以適應不同規格的塑料袋的使用,當使用大號塑料袋時將掛鉤向外拉出,并用插銷鎖緊,反之使用小號塑料袋將掛鉤插入。
4 結論
在分析廢舊塑料袋的產生、特點之后,設計了廢舊塑料袋使用的支架,為廢舊塑料袋的循環使用提供了必要的條件,隨著廢舊塑料袋的重復使用,減少了由于廢舊塑料袋的原因而產生的白色污染,解決了垃圾,特別是家庭垃圾在轉運和分類過程中的容器問題。該支架的產生具有很高的社會和經濟價值。
參考文獻:
[1]張應松.一只方便袋害人200年[J]. 綠色視野,2005(12):15.
[2]姜 洋.略談白色污染的危害及防[J]. 民營科技,2016(6):245~245.
有人問:什么是世界上最可怕的罷工?
答案是:環衛工人罷工。如果城市無人清掃,人們將生活在垃圾城堡之中,情狀不難設想。
人們隨處制造著垃圾,卻常不以“垃圾”為意。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時曾打出“綠色奧運”的旗號,承諾屆時“城市垃圾將全部進行安全處理,垃圾資源化率將達到30%,分類收集率將達到50%”。如此莊嚴的承諾,讓公眾開始關心“垃圾”話題。
實際上,不論2008年之前,還是2008年之后,垃圾問題都是困擾中國城市生活的重大難題。那么,北京垃圾處理的現狀如何?“垃圾減量”的根本出路,是否在于征收傳說中的“垃圾稅”呢?2008年3月5日,總理在新一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言,“適當提高排污費、污水處理費和垃圾處理費標準”,看來所謂征收“垃圾稅”的傳聞并非空穴來風。
其實,早在2月中旬,國家環保總局局長周生賢在全國環保廳局長會上,已要求各地配合有關部門適當提高排污費、污水和垃圾處理費標準。
“農民游擊隊”的角色
北京城里每天總有一些人踏著三輪板車,或走街串巷,或靜待一隅,收購各樣廢舊物品。他們正是數以十余萬計的北京回收大軍中的成員,這支隊伍雖不是正規軍,卻編制有序,分工精細,“默默無聞”地承擔著北京城的垃圾分類和資源化的重頭任務。
從1952年,北京成立國有廢品回收公司,到1965年,北京二環內已有站點2000多個,隨著國有企業的式微,到1998年站點僅剩約5個。數十年來,“拾荒大軍”把“國退民進”這個詞演繹得活色生香。
王維平,北京市政管理委員會高級工程師,中國兩大著名的“垃圾教授”之一。1988年,在環衛局任職的王維平給四川人許際才開了張條子,允許他到豐臺區的義和垃圾場撿垃圾。后來,據此發家的許際才成為了控制城北的拾荒大王,而追隨許際才來到北京的杜茂獻則成為占據城南的垃圾大佬――其間故事紛雜,無法一一贅述,講來活似一部“川國演義”。
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王維平從日本回國,他依托政府資源和江湖關系完成了震驚一時的《北京垃圾回收及產業化調研報告》。1999年,王維平的調研數據說明,20世,紀末,北京撿垃圾的外來人數近8.2萬人,其中四川約4.6萬人,河南約1.7萬人,河北約1萬人,江蘇約1700人,此外還有安徽等其他一些地區的人。
在這8.2萬人中,有31萬人是蹬三輪車沿街收購廢品的,這部分人,人均年收入為1.5萬元;從賓館飯店收泔水和商場收廢品的人約為2萬人,人均年收入1.2萬元;蹲守垃圾樓或扒居民樓垃圾道撿垃圾的人約2.1萬人,人均年收入1萬元以上;散布在城鄉結合部,從事廢品市場交易的人約1萬人。
收撿出來的“產品”,幾乎都運到河北:塑料,運到河北文安;金屬,運到河北霸縣;玻璃,運到邯鄲;紙,運到保定;鞋底膠皮,運到定州;輪胎,運到玉田。比如河北文安,當地財政收入的93%,都來自于再生塑料制造。
2006年,這支隊伍已經達到13萬人,而今,恐怕已至16萬人左右。北京市政管委會提供的資料表明,北京市生活垃圾中有機垃圾(廚余、果皮)占44%,廢紙張、廢塑料和廢金屬的可回收利用垃圾約占37%――我們有理由相信,有如此龐大而活躍的拾荒隊伍,占垃圾總量近四成的可回收垃圾是相當充分“資源化”了的。
如何收編
不過,正如另一位“垃圾教授”、嘉興學院長三角循環經濟技術研究院院長杜歡政所說,民間拾荒隊伍已經基本完成了垃圾回收的“價值流”和“物質流”,只有“環境流”還沒有兼顧。
有關“環境流”的問題,王維平的感觸也很深。他在調研中發現,首先是“回收人群”本身存在的幾個問題:一是社會治安,北京的刑事犯罪中有62%與他們相關;二是衛生防病形勢嚴峻,71%的人都有傳染性肝炎,梅毒、艾滋病也不鮮見;三是計劃生育問題嚴重,72%以上家庭都有兩個以上的孩子。其次,民間的回收產業容易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比如河北文安的再生塑料污染,以及綠色和平曾呼吁公眾關注的廣東汕頭貴嶼鎮電子垃圾污染。
要破解上述難題,回收大軍“正規化”勢在必行。不過,如何正規化卻是個惱人的問題。為此,北京曾試圖以“公司化”的方式對十余萬的農民回收隊伍進行“收編”。
為了鞏固陣地,拾荒大佬杜茂獻等人紛紛成立了資源回收公司,并與許多小區簽訂了“合作協議”。同時,原來北京原有的資源回收系統也紛紛進行改制,希望重振往日雄風。而北京宣武、海淀、朝陽、豐臺等各區也陸續成立了由各區政府控股的資源回收公司。一時之間,北京的垃圾回收業版圖呈現諸侯割據的局面,各種資本競相爭奪利益,而遺忘了改革的初衷。
北京“收編”的結果并不盡如人意,根本原因在于:新的游戲規則打破了原有的利益結構,而改革的成本又分攤到了拾荒“個體戶”身上,加重了他們的負擔――具體地說,譬如某個體戶與某回收公司簽約,每年上繳費用竟高達1萬多元,當然里面已包含了進貢給居民小區物業公司的抽頭。
實際上,北京的廢品回收行業為民間控制的局面不過是中國拾荒業的一個樣板戲,許多地方都面臨著放任或收編農民游擊隊的兩難之境――為此,由杜歡政主導的長三角循環經濟技術研究院設計出一套方案,在以循環利用廢舊金屬為主導產業而有“五金之都”之稱的浙江省永康市試行。
在改革之前,本地人口不過50余萬的永康市大街小巷游走的“農民回收游擊隊”將近有4000多人。新方案推行后,物華回收有限公司作為龍頭企業,將原有的數千散兵游勇收歸旗下,實行“七統一”:統一規劃、統一標識、統一著裝、統一價格、統一衡器、統一車輛、統一管理,改編經費由龍頭企業和政府共同承擔――在杜歡政看來,這是為拾荒農民正名的重要舉措,他們將不再被視為二等公民。同時,這4000名農民又分別掛靠在120個收購站點,這些收購點再分屬4個回收基地,基地直接與交易市場掛鉤,進行交易。
“永康模式”的精髓在于,它強調政府應當承擔一部分社會責任,主張“市場化”與“公益化”并重的原則,并且尊重了過去20余年來形成的既有利益結構鏈條。“永康模式”已試行一年多,比較成功,現今浙江省已在全省范圍內推廣試行。
而今,北京正在部分小區試點的“資源回收體系統一化”工程,似乎受到“永康模式”中“公司加個體戶”理念的影響――海淀區的再生資源回收物流配送體系于2006年10月9日正式啟動,回收垃圾的小販、板車,將逐步被封閉式運輸貨車取代,首批13輛運輸車開始對紫竹院、八里莊等8個街道
共80個社區回收試點網點的再生物資進行統一收取和物流運輸,而試點的“社區回收站”所有“回收員”都是外地進京務工人員,其中八成就是以前的拾荒人。
垃圾稅是綠色稅種嗎?
城市中龐大的農民回收隊伍,的確為北京環衛部門減負不少,但所剩生活廚余垃圾數量依舊龐大,令管理者大為頭疼。
1991年,北京利用世行貸款建成了大屯轉運站和阿蘇衛填埋場并投入使用,這標志著北京的垃圾處理進入無害化階段。此前,北京的垃圾不過是采用簡易堆放的方式進行處理。
所謂“無害化”,很長時間國內主要指“填埋”。據北京市政管委會介紹,截至2005年底,北京對垃圾的處理中,3.1%進行了焚燒處理,8.4%堆肥,制作成垃圾肥料,88.5%則填埋。預計到2010年,北京的垃圾日產量將達到1.6萬噸,這對于北京城是個巨大的挑戰。而現實的情形恐怕要更加悲觀一些,因為規劃中的焚燒及綜合處理設施均建設進程緩慢――北京計劃建設南宮、高安屯、六里屯、阿蘇衛4座生活垃圾焚燒成,但其中高安屯和六里屯因為環保問題遭致周邊居民及企事業單位強烈反對,一度引起輿論高度關注。
然而,在王維平看來,過去政府的一些法律和政策都在被動地接受垃圾,強調末端無害化處理實際上是“下策”。那么,何為“上策”呢?自然是“源頭減量”。要實現“源頭減量”,自然要從制造廚余垃圾的家庭人手,實行嚴格的垃圾分類。
要解決這個問題,“日本經驗”值得借鑒。日本的家庭垃圾分類極為精細,最早分為可燃和不可燃兩類,后來又增列出資源垃圾和粗大垃圾,以及電池、燈管和油漆等有毒有害垃圾。常常訪問日本的杜歡政教授說,哪怕一個普通的酒瓶,日本的家庭主婦也要把它分解成瓶身、瓶蓋和復合膜單獨存放,積蓄一定數量再交給垃圾車。
如此精密的垃圾分類適合中國國情嗎?杜歡政認為,這在中國還不太可行。原因在于,中國和日本社會發展水平不一樣,社會組織結構和生活方式也不一樣,我們只能學習它的精神和理念,然后根據中國國情研究出在發展中國家切實可行的方法。“舉個簡單的例子,日本的女性多數不用上班,在家專門管理家務,中國女性有這個條件嗎?”杜歡政說。
既然精細垃圾分類在中國目前尚不可行,那該怎么辦?于是,有人提出以征收“垃圾稅”的方法來扼制家庭垃圾產量。不難理解,這同為控制白色污染而進行塑料袋收費的思路如出一轍。
“垃圾稅”這個提法聽起來還有點新鮮,不過,征收垃圾處理費在中國卻已有年頭,無論《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還是1997年六部委聯合發文,都對收取“象征性”垃圾處理費作了相關規定。以北京為例,每個家庭每月需繳納3元垃圾處理費,每年僅36元。
“一個3口之家每年大約產生垃圾1.6噸,即使按照120-125元/噸的垃圾處理成本,36元也過低,”王維平說,“盡管增收垃圾處理費用可能連帶產生收費是否公平的問題,但它是目前切實可行的方法。”
不過,杜歡政認為增收垃圾處理費并不是治本良方,“垃圾量與居民消費結構密切相關,與垃圾收費并無直接關系”。
對于垃圾收費的問題,國內外一直存在爭議。譬如,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在2001年審議通過《廣東省城市垃圾管理條例》時,曾否決條例草案中原擬的“征收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費”的規定。
去年,英國政府曾提議引進“垃圾稅”這一新稅種,對扔垃圾這一行為收稅,而這一設想卻遭到了多方面的反對。其后,下議院下屬的一個跨黨派委員會表示,由于正在討論中的“垃圾稅”征收計劃程序過于復雜、表述令人費解,政府開征“垃圾稅”的可能性已經微乎其微。
據了解,在已經實施“垃圾稅”的愛爾蘭,越來越多的居民為了“合理避稅”,在自家后院焚燒垃圾,造成了許多火災隱患,并產生了更多難以處理的廢氣。還有些居民為了逃稅,竟然將自家的垃圾偷放在鄰居的垃圾箱里。
關鍵詞:生活垃圾垃圾處理垃圾分類資源化
1城市生活垃圾的常見處理處置技術
1.1 現有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處置技術
生活垃圾主要來自城市居民家庭、城市商業、餐飲旅館旅游業、市政環衛業、交通運輸業、文教衛生業、行政企事業單位等。目前常見的處理方式主要有以下6種:填埋、堆肥、焚燒、熱解、固化、厭氧消化。
1.2 我國城市垃圾處理處置現狀分析
目前我國城市垃圾處置的最主要方式是填埋、堆肥和焚燒三種方式,其中填埋所占比例最高,約占全部處置總量的70%以上,我國的衛生填埋歷史不到20年,長期以來采用隨意堆放,任其自然分解,導致固體廢物污染問題越來越突出;其次是高溫堆肥,約占20%以上,在我國初期乃至現在部分小城市的垃圾堆肥化處理技術是將垃圾露天堆積,表面用土壤覆蓋,在厭氧或自然通風的條件下進行發酵,得到的產品簡單篩分后作為農用肥,改革后,雖然在上海、天津等大中城市陸續建成一批城市生活垃圾的機械化連續堆肥化設施,取得了較好的處理效果,但由于我國城市生活垃圾未分類或分類不完全,玻璃、塑料等雜質多,造成堆肥效率低,成本高的缺點;焚燒量則所占比例最少,我國在生活垃圾焚燒技術研究方面起步比較晚,在“八五”期間才被列為國家科技攻關項目,當前制約我國垃圾進行焚燒處理的因素主要有:城市生活垃圾中灰渣含量較高,使熱值較低,焚燒技術成本高,且國內尚未系統掌握垃圾焚燒技術。
1.3 當前國外城市垃圾處理處置狀況
目前國外形成的垃圾處理方法基本上是填埋、堆肥、焚燒和熱解氣化4種。在發達國家中,填埋和焚燒占有很大比例,這不僅與各國的國情有關,而且與這些技術的工藝特點和投資成本也是分不開的。對于一些小國家由于其國土少,土地相當珍貴,焚燒技術的廣泛采用可以達到迅速減容減量的效果,如日本、新加坡、瑞士等國;而對于一些較發達的國家,如澳大利亞、英國、美國、西班牙、意大利等國,填埋技術比較成熟,所以更多地采用了填埋處理。另外,一些經濟發達國家如美國、瑞士等,其生活垃圾中可回收利用成分較多且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所以垃圾的回收也占一定比重。
2我國城市垃圾處理處置中存在的問題
2.1管理體制方面的問題
同市場脫節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嚴重制約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事業發展,在管理體制上政企不分,基本上完全依靠政府投入,垃圾產業缺乏自身的活力,政府的投入不力,城市垃圾處理率低,處理效果差,城市垃圾收運機械及輔助生產設備比較陳舊,機械化作業水平低,設備不足,工人作業條件差,勞動強度高,生產效率低,此外城市垃圾收運處理技術尚處于初始發展階段,由于缺乏資金投入,限制了垃圾收運、處理技術的發展。
2. 2 處理技術方面的問題
2.2.1 填埋處理
填埋場的技術規范離發達國家的技術規范要求還有差距,導致設計的填埋場先天不足,在場底防滲以及填埋氣體的回收利用方面存在問題。如填埋場的滲濾液收集系統往往在若干年后失去收集作用,場底導滲管發生堵塞,滲濾液無法正常排走,整個填埋場形成了高含水的滲濾液庫,垃圾填埋一定年限后,滲濾液往往從側面覆蓋體滲出,嚴重影響堆體的穩定性和環境,另外填埋場缺乏規范的運營管理,缺乏監督。
2.2.2 堆肥處理上
(1)堆肥技術與設備:目前應用較多的主要是采用靜態通風好氧發酵技術。其特點是工藝簡單,使用機械設備少,投資少,操作簡單、運行費用低,但同時也存在堆肥質量不高、堆肥篩上物未得到處理和氣味及污水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大等問題,其應用也受到一定限制。(2)堆肥原料:目前由于城市垃圾缺乏有效的分類收集,不能有效的將廚余物等有機質分離出來。用于堆肥的垃圾原料中含有玻璃、塑料、甚至電池等有毒有害垃圾。(3)堆肥產品:堆肥產品質量不高,肥效低,銷路不暢,嚴重制約著垃圾堆肥處理的發展。
2.2.3 焚燒處理
垃圾焚燒處理技術在我國發展較慢。目前,制約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發展主要因素是建設投資與運行費用、實用的國產化焚燒處理技術以及垃圾特性,其中資金短缺是關鍵因素。
2.3 我國城市垃圾處理處置中的經驗和教訓
在過去幾年我國的垃圾處理能力在快速增長,但遠遠不能滿足需要,特別是在垃圾分類及垃圾處理設施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有較大差距,在城市垃圾分類收集推行中遇到的問題有:公眾的環境意識不高,隨手亂扔垃圾的現象比較普遍;分類收集設施不足,在設計上缺乏分類引導,宣傳力度不夠;分類運輸設施不足,致使本已分類收集的垃圾,又混合運輸;缺乏分類處理的基礎設施;缺乏優惠的廢品回收政策。
從國際經驗及我國的經驗教訓來看,還需循序漸進的推動此項工作,特別是資金投入體制上除加大政府投入外還應建立其他資金進入的渠道。
3對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處置發展趨勢的探討
3.1城市垃圾處理處置的出路
當前處理垃圾的國際潮流是“綜合性廢物管理”,就是動員全體民眾參與的“三R”行動,把垃圾的產生量減少下來。三個R的行動口號是:減少浪費(Reduce );物盡其用( Reuse );回收利用( Recycle )。當全社會的消費者都這樣做時,生活垃圾的總量和城市處理垃圾的負擔就會大大減少。由于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各方面建設都需要資金,環境保護資金投入嚴重不足的狀況難以立即改變。因此,我們既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發達國家,全部靠高投資、高科技來消納垃圾,期望一次到位,又不能對巨大的垃圾資源置之不理,任其泛濫成災,中國城市的垃圾處理應走自己的路,充分依靠群眾,政府加大宣傳、引導,能做的先做起來,逐步加大環保投資力度,趨向完善。當然城市垃圾最根本的出路是實行垃圾從源頭分類,提高回收利用效率,盡快實現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
3.2實行從源頭減量化
從源頭減少垃圾的產生,是削減垃圾山最有效的措施。1、凈菜上市。過去城市秋末冬初,大街小巷堆著臟稀稀的白菜幫子,環衛工人用大卡車不斷的往外運,而現在菜幫還田,凈菜上市,臟的景象消失了;2、有價提供塑料袋。治理白色污染必須從源頭減少。政府應禁止菜販無償提供塑料袋,迫使人們又提起布袋子和菜籃子;3、商家回收產品包裝物。一些大的家用電器多為上門維修,商家送貨到家后,負責收回包裝物再次利用;4、簡化包裝。在保障商品質量的前提下,減少包裝的重量和體積;5、抵制豪華包裝。物品包裝量遠遠超過物品重量,產生大量廢棄物,應對這類廠家加收污染稅等。
3.3 大力推進垃圾分類管理
目前,我國居民生活垃圾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一是廢品類,包括可出售的紙類、金屬、塑料、玻璃等;二是渣土、磚瓦等惰性垃圾,主要包括煤灰、磚、瓦、石、土、陶瓷等;三是可生物降解的有機垃圾(可腐爛的垃圾或稱為廚余垃圾),主要包括剩飯剩菜、蛋殼果皮、菜幫菜葉以及落葉、草、糞便等;四是家庭有毒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藥品等;五是前4類生活垃圾單獨收集后的剩余垃圾作為其余垃圾或其他垃圾,主要包括各類包裝廢棄物、廢塑料以及其他日用品消費后產生的垃圾。
城市特別是大城市對垃圾的分類收集需要克服許多現實的障礙。首先,需要定時定點收集,廢除現行的日產日清模式。其次,要建立有效管理與監督體系。特別是廚余垃圾單獨收集并不是放幾個不同垃圾桶就可以實現的,特別在開始階段,在一個垃圾收集點,如果有一個人沒有按要求進行分類,其他垃圾分類就會變成無效。第三,要有經濟引導措施,經濟手段如計量收費、購買、獎勵以及押金制度等。第四,資源化處理的產品要有穩定的市場。
3.4綜合利用資源化
摘要:析了農村垃圾的來源、分婁及其對玎1境的污姿和影響,提出了一些值得參考的治理措施:
1前言
在談到垃圾的處理時,談的較多的往往是城市垃圾的處理,而對農村垃圾的關注甚少。20世紀80年代以前,我國農村在自家的庭院里將庭院里產生的有機垃圾(包括庭院垃圾)進行漚肥,并沒有產生多大的環境問題80年代以后,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農村居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農村固體廢棄物的數量也開始迅速增長。如果按照農村平均每人Et產生的生活垃圾量為1997年城市居民每人Et產生垃圾量(0.8~1.0kg)計算,我國農村每年產生的生活垃圾量將為750萬t,而且還呈每年增長的趨勢,還有為數眾多的鄉鎮企業和個體企業所排放大量固體廢棄物。長期以來,這些垃圾隨意散亂堆放在農村的周圍,污染面廣量大,導致農村生態環境Et益惡化,如果不加以及時整治,由這些垃圾引起的環境問題將嚴重影響農村居民的生存健康,同時還將對農村的生態環境構成嚴重的威脅。
2我國農村垃圾的來源及其分類
我國農村地域廣闊,人口呈嚴重文章版權歸文秘站網作者所有!的分散狀態,各地的經濟條件、地理情況、自然天氣和生活物品的消費情況干差萬別,垃圾的種類和數量相差很大。歸納其來源和特點,農村垃圾主要可分為生活廢棄物和產
業廢棄物,其中有少部分為危險廢棄物·。
2.1生活廢棄物
生活廢棄物指農村居民在Et常生活中產生的固
體廢棄物。其主要成分包括煤渣、廚余物、廢紙、廢塑
料、廢織物、廢金屬、廢玻璃、陶瓷碎片、廢舊電池、廢
舊家用電器等。這些垃圾主要來源于農民的Et常消費
品如一次性塑料制品,各種塑料包裝或盒,泡沫包裝
材料。各種廢棄工具,破舊衣物等。
2.2產業廢棄物
由于鄉鎮企業數量的劇增,產生了大量的產業廢
棄物產業廢棄物主要指工業、農林業、畜牧業、醫療
衛生業等生產或執業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由于這些
廢棄物常帶有一定的毒性,破壞整個生態系統并對人
體健康產生危害,因而越來越引起人們重視,其中很
多廢物應劃入危險廢棄物一類進行安全處理,但到目
前為止,只有極少數發達的城鄉地區對這類物質加以
處理,其中絕大部分還沒有得到有效地安置和處理:
來源于鄉鎮企業的產業廢棄物幾乎涵蓋了城市產業
固體廢棄物的絕大部分
2.3危險廢棄物
我國危險固體廢棄物是指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
錄或是根據國家規定的危險廢物鑒別標準和鑒別方
法認定具有危險特性的廢物。危險固體廢棄物在農村
主要存在于化學原料和化學制造業、采掘業、黑色金
屬冶煉及其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其壓延加工
業、造紙及制品制造業等鄉鎮企業工業部門另外還
有一些是醫院臨床廢物、多氯聯苯類廢物、生活垃圾
飛灰、含汞鎘電池、費礦物油、含汞廢Et光燈管以及部
分地方農民仍在使用的國家已經禁止使用的農藥和
滅鼠藥等劇毒物品。這些危險廢棄物和產業廢棄物幾
乎沒有得到任何有效處理。
3農村固體廢棄物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3.1對土壤環境的影響
固體廢棄物不加以利用,任意露天堆放,不但占用一定的土地,導致可利用土地資源減少,還容易污染土壤環境。殘留毒害物質不僅在土壤里難以揮發降解,而且能殺死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壞土壤的腐解能力,改變土壤的性質和結構,阻礙植物根系的生長和發育“白色”垃圾在土壤中長期存留而不易降解,嚴重影響農作物生長,導致糧食減產。
3.2對水體環境的影響
固體廢棄物可隨地表徑流進入河流湖泊,或者隨風遷徙落入水體,從而將有毒有害物質帶入水體,殺死水中生物,污染人類飲用水源,危害人體健康;固體廢棄物產生的滲濾液危害更大,它可進入土壤污染地下水,或者直接進入河流、湖泊和海洋,造成水資源的水質型短缺?。
3.3對大氣環境的影響
堆放的固體廢棄物中的細小顆粒、粉塵等可隨風飛揚,進入大氣并擴散到很遠的地方;一些有機固體廢棄物在適宜的溫度和濕度下還可發[找文章到文秘站 ()一站在手,寫作無憂!]生生物降解,釋放出沼氣,在一定程度上消耗其上層空間的氧氣,使植物衰敗;有毒有害廢物還可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有毒氣體,擴散到大氣中危害人體健康。
可回用垃圾
危險物垃圾
3.4對人體健康及生態的影響
一些持續性有機污染物在環境中難以降解,這類
廢棄物進入水體或滲入土壤中,將會嚴重影響當代人
和后代人的健康,對生態環境也會造成長期的不可低
估的影響。殘留毒害物質在動植物體內積蓄,嚴重影
響動植物的生長,生態平衡遭受嚴重破壞。當人食用
含有有毒物質積累的動植物時,又使毒害物質積存在
人體內,對人的肝臟和神經系統造成嚴重損害,誘發
癌癥和導致胎兒畸形等。
4農村固體廢棄物的治理措施
4.1農村固體廢棄物的收集、運輸和處理
對農村固體廢棄物進行處理,要做到垃圾的減量
化、資源化和無害化,其總體處理模式見圖1。
垃圾回收站
鄉鎮或縣危險物處理站
——稠
囹
剩余有害垃圾
村垃圾填埋場
鄉鎮垃圾處理站
圖1農村垃圾處理模式圖
首先要改變的是目前農村對垃圾散亂堆放和任村對某些垃圾可以自行處理如焚燒,但要注意避免二
意傾倒的習慣,做好垃圾的收集工作。每個行政村應次污染。
建立多個垃圾投放點及至少一個垃圾填埋場(垃圾填對于鄉鎮企業或個體企業所排放的固體廢棄物,
埋場地的選擇要有當地環保部門的認可,同時做好填首先要求其盡可能自行處理,盡可能實現固體廢棄物
埋場周圍環境監測,防止其污染地下水),每個農戶自的資源化,減少垃圾排放;其次將剩余固體廢棄物送
覺將垃圾送至垃圾投放點。農戶最好在家里對垃圾進至當地垃圾處理站進行處理,確保做到不使垃圾和危
行粗分類[51,將生活垃圾分為有機垃圾(以廚余垃圾險物任意傾倒,同時做好環境監測,監督其對固體廢
為主)、可回收利用垃圾(以塑料、橡膠、紙張、玻璃、金棄物的安全處理。
屬、家用電器為主)、建筑垃圾(以磚石、瓦塊、砂土為4.2加強政府職能
主)、危險物垃圾(主要包括廢電池、廢熒光燈管、水銀雖然我國在城市固體廢棄物處理上已經有了比
溫度計、廢油桶、農藥藥瓶、過期藥品等)等之后,送往較完善的政策法規,但是對廣大小城鎮和農村固體廢
垃圾投放點。或者先把垃圾送至投放點,然后有專人棄物的處理上才剛剛起步,因此有很多相關問題有待
負責將垃圾進行上述簡單分類。解決。筆者建議各級政府部門目前應抓緊做好以下工
對于有機垃圾,部分可以作為畜禽食物加以利作:
用,其余可直接進行填埋或堆肥處理。可回收利用的(1)政府對農村的垃圾做廣泛的調查和研究工
垃圾可通過廢物回收或送往廢品回收站實現廢物資作,統計目前的農村垃圾排放種類、數量和特點,為建
源化。建筑垃圾和煤渣等可以用來鋪路或進行直接填立一個完善的農村垃圾處理政策、法規和處理方法提
埋。對于所剩下的不易處理的垃圾和危險垃圾則有專供依據和參考;
車或雇車定期運送至鄉鎮或縣一級單位進行垃圾處(2)政府加強對基層農民進行有關固體廢棄物的
理。這就要求每個鎮或縣都要根據條件建立相應規模危害和環境影響等的宣傳工作,提高農民的環保意
的垃圾處理站,對所輸送來的垃圾進行篩選,最后進識;使農民熟悉和了解固體廢棄物的分類標準,同時
行或焚燒、或填埋、或專門處置的處理。有條件的行政提供相應的簡單處理方法和措施,使農民意識到隨意
40農業環境與發展2oo4.4環境整治
__
排放的垃圾刊本身的潛危害,促使其南覺對垃圾進
行妥善安置和分類處理.尤其星對危險物品的處理:
提倡綠色消費.減少垃圾的入戶量:
f31政府要利用經濟手段和相滅政策來引導企業
和公眾參與垃圾資源回收利用.鼓勵和扶持垃圾產業
的發展.扶植或幫助建設廢品叫收中心增加可回收
垃圾回收的渠道和比例,增加垃圾的綜臺利用率.充
分做好垃圾資源化的工作:
(4)建立農村垃圾處理站,以行政村為中心建立
垃圾集中收集點.以小城鎮為中心建立垃圾集中處理
站。政府|殳立用于農村垃圾回收處理的專項資金.用
于對垃圾的收集、運輸和處理受其垃圾對周圍環境影
響的l雒測,同時做好危險垃圾物品的收集和處理:
(5)規劃農村私營上業經濟的發展,便于環境保
護.對于污染嚴重的工業企業要嚴格審批,集中建
農村工業區域.針對分布于鄉鎮企業、私自企業,政府
出臺相應有關固體廢棄物處理的政策和法律法規或
監督其對現有政策、法規的執行情況,對于已造成嚴
重污染的企業要加強治理,限期整改:
(6)建立多渠道籌建經費政策農村環保基礎殳
施的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政府在保證劉城市環保經
費的投人外要制定一些切實可行的農村環保經費的
籌措政策通過向金融機構融資,吸引國內外直接投
資等方式進行農村環保設施的建設.確保農村環保工
作與城市環保工作的同步發展。
5結束語
我國農十十之間的經濟狀睨相差很大,各地的生活
條件又有極大的差別,昕排放的垃圾種類和數量也有
很大的區別由于對垃圾的處理需要有一定的人力、
物力和財打的支持.各地由于經濟筮展的差別能夠對
垃圾的處理程度就有很大不同因此各地區要根據自
身的’晴況量力而行.選擇合適的垃圾處理方法,減少
農村垃圾對農村生態環境的進一步破壞解決好這一
題 需要政府、企業和農民的全面參與和支持,從源
頭和末端全方位加以控制,最終使農村有一個清潔的
環境,從而實現農村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施正連浩理農村垃敏污染措施的探討【J】江蘇農饑與農藝.20__.(3):14
【2】馬香娟.陳郁.農村生活垃圾問題及其解決對策【J】能源工程.20__.(3):25—27
【3】李國建.趙愛華.張益.城市垃圾址理二程【M】北京:環境科學出版社20__.l一8
【4】楊軍安林超固體廢棄物嚴重威脅水環境【J】海河水利.1998.(5):18-19
“這里怎么這么多的塑料袋啊?”
“還有吃剩的果核、果皮呢,怎么能隨便亂扔呢?”
“好了,大家別鬧了。”這時樂樂說話了,“不如我們今天就來做次‘環保志愿者’,把一路上看到的垃圾都撿起來放進垃圾桶吧!”
“好主意!”大家說干就干起來,不一會兒,手上就全是垃圾。
“前面有個垃圾桶,我們先把垃圾扔進去。”小米跑到垃圾桶前。
“等一下,這上面可寫著‘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字樣呢,不能這么一股腦兒就扔進去,得分類。”樂樂說。
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大街小巷擺放著的垃圾箱上都標明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字樣,這就是在進行垃圾的分類。不過我們會發現很多人仍然亂扔一氣,并沒有將垃圾扔到相應的垃圾桶中。這其中固然有些人是為了貪圖方便,沒有注意,而大一部分人則是根本弄不清楚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物,哪些垃圾是廢棄物。所以我現在就來告訴大家怎么區分日常生活中的“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
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
廢紙:主要包括報紙、期刊、圖書、各種包裝紙、辦公用紙、廣告紙、紙盒等等,但是要注意紙巾和廁所紙由于水溶性太強不可回收。
塑料:主要包括各種塑料袋、塑料包裝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杯子、礦泉水瓶等。
玻璃:主要包括各種玻璃瓶、碎玻璃片、鏡子、燈泡、暖瓶等。
金屬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頭盒、牙膏皮等。
布料:主要包括廢棄衣服、桌布、洗臉巾、書包、鞋等。
而不可回收垃圾又分為三類: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廚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果皮等食品類廢物;有害垃圾包括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藥品等;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幾類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紙巾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
“原來剩飯、剩菜也屬于不可回收垃圾啊,那這些果核和果皮也應該屬于不可回收垃圾。”小米一邊說一邊把手中的垃圾慢慢分好類投到垃圾桶中。
“其實我們這里還僅僅只是將垃圾分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兩種,在國外,垃圾的分類更為細致,日本甚至有一本關于垃圾分類的小冊子教人們怎么正確地進行垃圾分類。”樂樂說,“而垃圾只有分類準確了才能更好地進行處理。”
垃圾處理的方法
將垃圾分類就是為了更好地處理它們,而日常的處理的方法一般分為填埋、焚燒、堆肥和綜合利用四種。
填埋是大量處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有效方法,也是所有垃圾處理工藝剩余物的最終處理方法。填埋處理方法是一種最通用的垃圾處理方法,它的最大特點是處理費用低,方法簡單,但容易造成地下水資源的二次污染。并且隨著城市垃圾量的增加,靠近城市的適用的填埋場地越來越少。
焚燒法是將垃圾置于高溫爐中,使其中可燃成分充分氧化的一種方法,產生的熱量用于發電和供暖。焚燒處理的優點是減量效果好,處理徹底。但是費用極為昂貴,而且由于垃圾含有某些金屬,焚燒具有很高的毒性,容易產生二次環境危害。
堆肥處理是指將生活垃圾堆積成堆,儲存、發酵,借助垃圾中微生物分解的能力,將有機物分解成無機養分。經過堆肥處理后,生活垃圾變成衛生的、無味的腐殖質,比如廚余垃圾經生物技術就地處理堆肥,每噸可生產0.3噸有機肥料。但是生活垃圾堆肥量大,養分含量低,長期使用易造成土壤板結和地下水質變壞,所以,堆肥的規模不易太大。
綜合利用是指將可回收的各種垃圾進行合理的回收利用,可以減少污染,節省資源。比如那些被稱為“白色垃圾”的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盒,屬于高分子聚合有機物,如果埋在地下的話,就是200年也爛不掉,它還會使土壤板結,降低土壤的肥力,甚至使土壤失去耕種的能力。但它們經過處理可以變為再生塑料,甚至可以回煉為燃油。1噸廢塑料至少能回煉600千克汽油和柴油,難怪有人稱回收舊塑料為開發“第二油田”。再比如每回收1噸廢紙可造好紙850千克,節省木材300千克;每回收1噸廢鋼鐵可煉0.9噸好鋼,比用礦石冶煉節約成本47%,減少空氣污染75%,減少97%的水污染和固體廢物。
“樂樂,你看,這有兩節廢電池,你說扔哪兒好?”妞妞舉著電池問。
“廢舊電池雖然也屬于不可回收垃圾,但是由于它含有有毒的重金屬,它需要進行特殊處理。”
特殊垃圾特殊處理
廢電池:廢電池中含有汞、鎘、鉛、鋅等重金屬有毒物質。若廢電池被直接填埋處理,一個月內,其金屬外殼就會被腐蝕穿孔,廢電池中的有害物質就會進入土壤、水體,對環境造成污染。如果 6噸生活垃圾中混入一粒含汞電池,當這些垃圾進行填埋后,土壤中汞的濃度就會超過安全標準;若廢電池混入生活垃圾進入焚燒廠,則其中的汞、鎘等金屬將會在高溫下氣化排入大氣,使大氣環境受污染,影響人體的健康。所以我們要將廢電池送到專門的回收站,經過特殊的處理方法,廢電池里的重金屬可以得到回收,這樣既保護了環境又節約了資源,一舉兩得。除了廢電池外,各種廢舊的電子產品也應該交給專門的回收機構進行特殊處理。
1、愛護和保護樹木花草,不折不摘;不在草坪上踩踏。
2、保護環境衛生,不亂丟垃圾,不隨地吐痰。
3、自覺清掃樓道,垃圾存放在指定地點,清倒垃圾時,要倒到垃圾池的里面,不要倒在垃圾入口處,以免刮風時吹的滿地都是。
4、避免使用一次性用品、紙杯、紙巾等。
5、不用的廢紙,用來驗算,作業本每頁可以雙面用,以節約紙張。
6、愛惜水源,節約用水,不浪費水。
7、自覺撿拾白色垃圾。
8、把垃圾按分類進行投放。
9 不要亂丟棄廢舊電池,盡量減少使用一次性電池。
10 積極參加植造林活動,綠化家園,每個班里多養花,凈化空氣。
希望我們每們同學及老師能從身邊的事做起,(文章轉貼自實用工作文檔欄目)從自己做起,共同愛護我們大家園——五中。
三河市第五中學
綜合實踐小組
2012年3月
請不要隨手丟棄,謝謝您的支持!
保護環境,愛護校園環保公益活動宣傳稿
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并為我們提供了如此美麗的環境。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和人口高度的集中,人們開始大量地消費,又大量地生產著垃圾。我們的這個家園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垃圾所包圍。
難道,我們對待垃圾就束手無策了嗎?其實,辦法是有的,這就是垃圾分類。垃圾分類就是在源頭將垃圾分類投放,并通過分類的清運和回收使之重新變成資源。
如今中國生活垃圾一般可分為四類: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目前常用的垃圾處理方法主要有:綜合利用、衛生填埋、焚燒發電、堆肥、資源返還。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垃圾對人類生活和環境的主要危害吧。
第一、占地過多。堆放在城市郊區的垃圾,侵占了大量農田。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時間也很長:煙頭、羊毛織物1—5年;橘子皮2年;易拉罐80—100年;塑料100—200年;玻璃1000年。
據統計,中國每年產生垃圾30億噸,約有2萬平方米耕地被迫用于堆置存放垃圾。土地退化,荒漠化現象非常嚴重。更是由于大量塑料袋、廢金屬等有毒物質直接填埋或遺留土壤中,難以降解嚴重腐蝕土地,致使土質硬化、堿化保水保肥能力下降,農作物減產,甚至絕產影響農作物質量。
第二、污染空氣。垃圾是一種成份復雜的混合物。在運輸和露天堆放過程中,有機物分解產生惡臭,并向大氣釋放出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其中含有機揮發氣體達100多種,這些釋放物中含有許多致癌、致畸物。塑料膜、紙屑和粉塵則隨風飛揚形成“白色污染”。
第三、污染水體。填埋在土壤中大量的垃圾,產生大量酸性、堿性,有毒物質工業、生活排放出來的含汞、鉛、鎘等廢水,滲透到地表水或地下水造成水體黑臭,地下水淺層不能使用、水質惡化,全國60%的河流存在的氨氮、揮發酚、高錳酸鹽污染,氟化物嚴重超標,水體喪失自凈功能,影響水生物繁殖和水資源利用。如果我們喝了這樣的水,就會降低免疫力,還會引發各種腸胃疾病。
第四、火災隱患。垃圾中含有大量可燃物,在天然堆放過程中會產生甲烷等可燃氣,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災、垃圾爆炸事故不斷發生,造成重大損失。
第五、有害生物的巢穴。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而且能為老鼠、鳥類及蚊蠅提供食物、棲息和繁殖的場所,也是傳染疾病的根源。
許多的垃圾堆積在一起,不僅占用很多的土地,而且會產生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質,發出陣陣的臭味,污染空氣、水源。同時,滋生蚊、蠅、蟑螂、老鼠,傳播疾病,對人們的健康危害極大。
目前,全球每年產生的垃圾量在激增,達到500億噸,這就需要更多的土地來堆放垃圾。然而,能堆放垃圾的特殊留用地已越來越難找到;垃圾填埋時,化學物質可能泄露,污染地下水和土地;此外,如果利用焚燒處理垃圾,有可能造成空氣污染。面對過量的廢物,最有效的解決方法就是減少垃圾的產生和廢物的再利用。如果我們把廢棄物中的有用部分重新回收利用,例如一些瓶瓶罐罐、紙盒、手提袋等,使它們搖身一變,成為既美觀又實用的家居飾品,美化我們的生活。這樣不僅可以節約大量資源,還能夠最大限度的減少垃圾的產生量,降低垃圾處理費用,減少占用土地資源,從而使我們的生活質量有明顯改善。。
用鋁制的易拉罐可再制成鋁制品比用鋁土提取鋁少消耗71%的能量,減少95%的空氣污染;廢玻璃可再造玻璃制品,既節約石英砂、純堿、長石粉、煤炭等原料(資源),還可節電,減少約32%的能量消耗,減少20%的空氣污染和50%的水污染。回收一個玻璃瓶節省的能量,大約可使燈泡發亮4小時。
廢布:拼接,可做成被套,坐墊等生活用品。
舊書:重復使用,直到不能用時作廢紙處理。學習書籍也可捐給貧困地區。
廢電池:回收,含有毒物質應分類回收。更提倡使用環保電池。
食品類:做肥料或加工成飼料。
當新一輪的家用電器購置在我國興起時,我國迎來了電視機、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的報廢新高峰。有關統計表明,目前我國電視機的社會保有量已高達3.7億臺,第一代彩電、冰箱等家用電器的購買高峰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按10年~15年的使用壽命計算,現已到了更新換代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有許多家庭都愿意將他們淘汰下來的廢舊家電交給“游擊隊”――那些騎著三輪車走街串巷的家電收購者。
據了解,普通廢舊家電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屬、鹵族化學物等有毒物質,一部廢舊手機尤其是手機電池中含有汞、鉛、鎳、鋅、鎘等有毒物質,而在一臺廢舊電腦里就含有400多種有毒有害物質……如果這些電子垃圾被隨意丟棄,將會對水源和空氣造成污染,電腦、電視機等設備中含有的金屬鉛還可能致癌或引發其他疾病。除此之外,舊家電中一些還可利用的零部件如果被使用到其他家電中,質量得不到保證,甚至會產生舊顯像管爆炸、電路老化導致漏電等安全隱患,嚴重威脅到消費者的權益。
而當前,對這些廢舊家電的回收工作絕大部分是由走街串巷的“回收游擊隊”完成的,這些家電回收者將收購回的舊電視機、電冰箱、空調或者洗衣機進行拆解,把金屬外殼作為廢金屬賣給回收站,把一些還可利用的零部件,比如馬達或顯像管賣給家電維修店……最后,還有大量的電子垃圾,甚至是有毒有害的物質就被隨意排放和丟棄了。因此,這些非正規回收隊伍對廢舊家電不合理的拆解處置成為造成環境污染和家電二手零件市場混亂的重要原因。
處境尷尬的電子垃圾處理中心
為了遏制目前廢舊家電被無序處理的現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于2003年將浙江省和青島市列為全國廢舊家電回收處置工作試點。隨后各地紛紛建立符合國家標準的回收中心,這些電子垃圾回收處理中心都無一例外引進了價格昂貴的環保拆解凈化設備,然而它們卻面臨著最大的競爭者――走街串巷收購電器的“游擊隊”。
在青島,雖然相關項目和規劃都已出臺,但“無米下鍋”卻使當地的電子垃圾處理中心處于尷尬境地。青島負責廢舊家電回收的一家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廢舊家電、電腦大多由回收成本低廉的坊間‘游擊隊’收走,正規的電子垃圾回收中心由于要求有害物質零排放,成本很高,根本競爭不過‘游擊隊’。”
據悉,一臺使用了約15年的雙缸洗衣機,回收中心報出的收購價是40元,而“游擊隊”的報價卻是60元。在處理中心,報廢電腦、手機的“核心內臟”――電路板、芯片、硬盤軟驅等先被分類、拆解,其中的電路板、芯片、元件等會被粉碎成僅有1毫米左右的微粒,再用高科技使其溶解,從中分離出有價值的材料和金屬包括金、銀、鉑、鈀等貴重金屬。在廢舊家電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廢氣要進入專門的凈化設備,無污染排放。以冰箱為例,由于冰箱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所以一臺對冰箱整體破碎、進行無污染處理的設備需要1000多萬元。這樣一來,人們都愿意將廢舊家電賣給“游擊隊”,而正規的電子垃圾處理中心卻“無米下鍋”。
無米下鍋的并不僅僅是青島的環保企業。有媒體報道說,近年來在長三角一帶,有不少電子垃圾處理工廠成立,但不少處于閑置狀態,投資1000多萬元的南京一家公司的電子電器廢棄物加工處理中心自去年10月8日竣工投產以來,長期處于閑置狀態。據說,閑置是因為“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收集的電子線路板垃圾,幾乎可以在一小時內處理完畢”。
“符合中國國情的拆解模式”
而當我國專門建立的電子垃圾處理中心處于“無米下鍋”的尷尬境地時,廣東省汕頭市貴嶼鎮的手工拆解產業卻取得了意外的成功……
廣東省汕頭市的貴嶼鎮曾是一座千夫所指的“電子垃圾城”。在這個不到50平方公里的小鎮,每天有100多輛滿載廢舊電器零件的貨車進出,數萬人為了獲取可以回收利用的金屬和元器件,幾乎不擇手段。他們焚燒廢舊電線和電纜,用硫酸水沖洗電路板,并再次焚燒那些無法再回收的垃圾,或者將它們堆積在河道旁。這是一場被稱為“用19世紀工藝處理21世紀產品”的悲劇。一家境外媒體曾在報道中將貴嶼人稱為“機器堆中的鬼魂”。這里的空氣令人窒息,河水污染,土壤中毒,幾乎不適合人類生存。廣東省汕頭大學醫學院對貴嶼的外來人口體檢后發現,88%的人患有皮膚病及神經系統、呼吸系統或消化系統等方面的疾病。
而今日的貴嶼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廢舊電子電器拆解基地,廣東省經貿委也向國家發改委上報請求將貴嶼列為全國廢舊電子電器拆解利用示范基地。
在貴嶼新開的一家廢舊電線拆解廠里,記者看到,幾十個工人正在手工剝離電線,他們將電線的塑料皮和銅絲剝離,銅絲將被加工成銅片或漆包線等產品,塑料皮則被送到“料粒”加工廠,成為塑料產品的原料,老板馬強說,遠近聞名的汕頭澄海玩具廠就是這種“料粒”的大買家。
“政府嚴令禁止焚燒,現在我們的利用率幾乎是100%”馬強頗為自豪,“政府把我們當做示范基地。”
在一家電源板拆解廠里,每個工人面前擺放著一臺貌似吹風機的“電熱器”,還有數十個白色陶瓷小杯。工人們將電源板放在電熱器窄小的吹風口下烘烤近兩秒鐘,便嫻熟地用鑷子將板上的各種芯片、電容、極管等電子元器件取下,分別放入不同的陶瓷小杯中。專家稱,這種手工拆解方式的精細度堪稱世界之最。如今,走在貴嶼的街上,已聞不到刺鼻的燒焦味。經環保部門監測,大氣中的SO2、NO2、Pb等指標均達到環境空氣質量的二級標準。
目前,貴嶼鎮的拆解工藝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回收利用率達99%以上,比其他地方高出10多個百分點。全鎮形成了從回收拆解到加工、利用、銷售的完整產業鏈,分工越來越細,有電器拆解專業村5個,電子及線路板拆解專業村6個,電線電纜拆解專業村兩個,塑料、五金加工利用專業村7個。
遍布貴嶼的300多家電子電器廢棄物加工處理企業保障了現有6萬多人的就業和10萬多人的生存,還吸引了許多外來民工,成為當地經濟支柱和稅收的主要來源。
去年9月國家發改委環境和資源綜合利用司李靜司長率有關專家深入貴嶼調研后認為,貴嶼已經具備了資源再生產產業基礎。但由于拆解業家庭作坊多,規模化、規范化企業少,貴嶼要研究制定產業發展規劃,探索如何進一步發展深加工,延伸產業鏈。廣東省政府已按國家發改委意見上報全省資源循環型產業規劃,把貴嶼申報為全國再生資源產業化基地試點。
此舉不僅會促進貴嶼這項產業的規范和不斷升級,而且能為我國廢舊電子電器產品的有效回收、實現資源的綜合利用探索出方法和途徑。
拆解回收業的法律和意識缺失
有關專家指出,與尷尬的回收中心相比,以貴嶼為代表的“非正規軍”的壯大,歸功于其廉價的回收成本和輕車熟路的收集渠道。然而,由于有關法律和環保意識的缺失,貴嶼曾經遭遇的嚴重污染至今讓人扼腕,其拆解業規范化、規模化、科學化是大勢所趨。
剛剛啟動的杭州電子垃圾處理中心的技術專家認為,我國電子垃圾處理方面與一些發達國家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包括再生材料的運用回收、便捷的回收體系、專業化的分拆分類基地和從業人員。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家電企業和普通百姓的環保和社會責任意識也十分落后。他舉例說,在日本,回收廢空調消費者要支付3500日元,而在國內,消費者還指望在處理廢舊家電時得到一定的收入。
歐盟25國近日宣布《報廢電子電氣設備指令》(WEEE指令)和《關于在電子電氣設備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ROHS指令)在國內引起軒然大波。專家認為,WEEE等指令的出臺,意味著歐盟成員國的電子電器回收成本將本著“擴展的責任原則”,轉嫁到中國的電子產品制造商身上。這兩個指令都會明顯增加中國家電企業的出口成本,嚴重威脅到中國家電出口,不少達不到指令要求的產品也會被排斥出歐盟市場。
關鍵詞:日本;垃圾分類;環境教育;環境友好型社會
中圖分類號:X7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5)12-0219-02
1日本垃圾分類的發展歷程
20世紀70年代初,日本東京發生了具有代表性的垃圾戰爭,由于將未經分類的垃圾送到了集中分布于江東區等海灣地區的垃圾焚燒廠進行不完全燃燒,最終產生了黑煙,在海灣地區形成嚴重的大氣污染問題。直到80年代,日本對垃圾焚燒的依賴程度仍居全球之首,焚燒廠的數量占全球的70%,全國超過1/3的城市固體廢物通過焚燒處理[1],從而導致大氣中的二f英含量嚴重超標,使日本成為“二f英大國”。隨后,全國各地陸續發起了大規模的垃圾分類和回收運動。
20世紀90年代是日本社會改變對垃圾的看法,形成國民環保價值觀的關鍵時期,特別是政府積極學習國際先進的治理經驗,提出了“環境立國”的口號,一改以往末端治理的方針。社會各界經過反復試驗和不斷探索,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垃圾分類,并設立特殊垃圾回收點,從回收的垃圾中提取可利用資源,這為日后日本垃圾分類的形成和完善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日本的垃圾污染現象得到了明顯改善,資源回收利用情況也進一步好轉。2005年,僅有十幾萬人口的千葉縣我孫子市,廢品再利用率達到40%,在10萬人以上的日本城市中排名第一[2]。目前,日本處于基層的市、町、村全部實行了垃圾分類措施。這種看似繁瑣耗時的做法在經過較長時間的實踐后,已經被絕大多數日本人所接受,可以說垃圾分類已經成為日本人生活中的一項必需技能。建立一個“沒有廢料排放的社會”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完全融入了全日本國民的生活方式,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態度。
2日本的垃圾分類體制
2.1細致嚴謹的垃圾分類內容
1980年日本就開始資源垃圾回收試點工作,并且對垃圾制訂了嚴格且十分細致的分類標準,一般分為資源垃圾、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危險垃圾、塑料垃圾、金屬垃圾和粗大垃圾等大類[3],在每一大類下面還有若干小類,如資源垃圾進一步分為紙類、布類、金屬類和玻璃瓶類。而且,不同地區和街道也有著各自更為具體的規定[4],如滋賀縣還對玻璃瓶類劃分為無色玻璃容器、茶色玻璃容器、其他玻璃容器等。像東京都澀谷地區 2013 年起就規定,將長度小于50 cm的樹枝歸為“可燃垃圾”。在橫濱市,有一本27頁專門介紹垃圾分類的手冊,該手冊重點部分包含的詳細說明竟然有518條[5]。
日本還對垃圾的回收方式進行了規定。如在丟棄果汁盒、空牛奶盒等紙質容器時應當將他們洗凈,和廢書籍報紙一起用繩子捆扎。超市里購買的用白色塑料飯盒裝著的物品,待使用完畢之后,市民需將飯盒交回超市里的包裝回收設施點。軟管類的塑料要剪成30 cm長度才能丟棄。扔玻璃碎片時,一定要用單獨的袋子把玻璃碎片拿出來,外面還要注明“危險”字樣。大型垃圾的處理跟普通垃圾稍有不同,先用專門的切割、分離設備將其切碎成小塊,再將垃圾中的鐵和鋁分離出來,并加工成顆粒狀。經過這些處理之后,廢品就又成了“寶貝”,可以直接出售,產生經濟效益。
即使已將垃圾分好類,也不是每天都能爽快地扔出門外,因為在日本還有設定的垃圾區分回收日,如周一是回收可燃垃圾,周二是回收塑料瓶類,周三是回收舊報紙、紙盒類等。若沒趕上傾倒指定種類垃圾的時間,這些垃圾可能要在家里存放一到兩個星期[6]。
2.2層層疊加的嚴苛法律
如果不按相關法律或地方條例分類丟棄或者不按規定的場所、時間正確丟棄,垃圾都會被送回丟垃圾的居民家中。警察會不定期對企業運輸途中的廢棄物運送車輛進行垃圾分類檢查。警察、公益性環保組織還會聯合當地住民對企業的不合法行為進行勸導和糾正,對拒不改正或惡意扔撒垃圾者,根據《廢棄物處理法》和《關于包裝容器分類回收與促進再商品化的法律》,可以對其處以有期徒刑并罰款,罰金可高達3億日元[7]。
有的地方政府還會針對轄區內的實際情況制定適用于本地的更苛刻的法律或者懲處條例。例如,滋賀縣于2009年4月實施《滋賀縣廢棄物處理與推進相關綱要》,該綱要對廢棄物處理廠的經營許可實行了比全國更嚴格的規定,對不符合行政指導規定的給予更嚴格的行政處分,并對產生固體廢棄物的企業或者中間垃圾處理廠按比例征收稅費,2011年度共征收稅費3 868萬日元。另外,考慮到垃圾處理最終設施的建設規模、數量等的限制,滋賀縣對廢棄物的排出控制及再生利用等也制定了更詳細的法律條款[8]。
2.3政府引導的垃圾分類環保教育
日本除了依法管理垃圾分類,還注重從細節入手對垃圾分類進行長期的宣傳教育。有關垃圾分類的環保教育從幼兒園就已經開始,孩子們從小參加各種室外垃圾分類體驗活動。到了青少年時期,學校還設置了專門的垃圾處理、分類、再生資源利用等課程,學習各類垃圾的屬性、特點和再循環利用的途徑、過程和方法等知識。學校還會組織學生參觀垃圾處理廠,讓學生直觀感受“每天有多少垃圾送到處理廠?如果沒有做好垃圾分類會出現什么后果?”的教育[9]。滋賀縣投入3億日元建設了“海之子”號琵琶湖水上游動學校,自1983年以來,組織縣內所有小學及殘疾兒童開展住宿環保體驗學習,在船上通過兩天一夜的學習和實踐進行生活垃圾分類。
當前,日本民眾的環境憂患意識和環境保護意識非常強烈,公眾參與是推動日本環境保護和環境教育不斷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滋賀縣政府將每年的10月確定為防止不當投棄垃圾宣傳月,地方政府聯合環保公益組織開動宣傳車在縣政府或者活動中心附近進行廣播宣傳,并印發相應的環保宣傳指導手冊,加深民眾對環保的理解和關心。
此外,社區環保教育也為日本民眾形成良好的垃圾分類習慣和環保道德觀發揮了重要作用。日本許多社區都設有環境保護教育中心,面向社區所覆蓋的學校和居民免費開放。中心內配有多種與環境教育相關的設施和活動項目,以感官體驗學習的方式向社區居民尤其是青少年群體傳遞環保理念,教授日常生活中的環境保護措施[10]。
3結語
垃圾分類是一個熵減過程,合理規劃和實施垃圾分類能避免大范圍侵占土地,也能防止因垃圾處置不當帶來的次生環境污染。日本在垃圾圍城的困境中迅速統一居民思想,形成了嚴密的垃圾分類處理體系,雖然各地的具體措施有所差別,但總體實現了對資源的回收利用,將需要填埋處理的垃圾量降到最少。日本垃圾分類體系之嚴謹、執行之嚴格,有很多可借鑒之處。可見,大力推行垃圾分類措施,是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1]崔琳杰,商啟卉.從垃圾分類看日本人的環保意識[J].科技創新導報,2015(4):105~107.
[2]白巖松.巖松看日本[M].北京:華藝出版社,2007.
[3]楊穎.垃圾分類―以日本的垃圾分類為中心[J].劍南文學,2013(6):259~260.
[4]張子涵.嘆為觀止的日本垃圾回收分類[J].資源再生,2015(6):65~66.
[5]竹子.日本處理生活垃圾的那些事[J].中華建設,2015(3):53~55.
[6]吳西平.分類細致的日本垃圾[J].科學大觀園,2014(14): 37.
[7]竇林娟,劉兆芳.淺析日本垃圾分類措施順利實施的原因[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13,5(111):101~102.
[8]于利民.日本垃圾分類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5,36(9):55~56.
[9]楊婧恂,韓霞,張金龍.我國垃圾分類處理現狀及原因分析―兼談與日本相關制度的比較[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6):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