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科普計劃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組織領導
自治區科協和財政廳聯合成立“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實施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指導全區“科普惠農興村計劃”的實施工作。
自治區“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實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自治區科協,具體辦理“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實施的日常工作。
自治區“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實施工作領導小組組織有關專家學者成立評審組,負責對申報推薦對象進行評審,并對有關項目進行評估監督。
盟(市)科協和財政部門負責組織指導本行政區域內“科普惠農興村計劃”的實施工作,協調解決有關事宜;組織開展“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實施的宣傳工作;組織相關單位和技術人員審查本行政區域內申報單位、個人的參評資格,審核整理相關申報材料;組織開展“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實施工作及專項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
旗縣(市、區)科協、財政局組織指導本行政區域內的“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實施工作,協調解決有關事宜;組織開展“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實施的宣傳工作;組織相關單位和技術人員審查本行政區域內申報單位、個人的參評資格,進行項目實地評估;整理相關推薦材料,做好公示和申報工作;組織編制審核專項資金項目預算表;對計劃專項資金進行管理監督;對“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實施方案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地方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計劃實施的有關工作,并協助各級科協、財政部門落實計劃。
各級科協、財政部門應及時向有關部門通報情況,聽取有關意見建議。
自治區及各級科協、財政部門對在“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實施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組織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二、實施原則
——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
——堅持全國科普示范旗縣(市、區)申報推薦優先的原則;
——堅持“全國百強農技協”、“全區星級農技協”、“全國農村科普示范基地”和“全區星級科普示范基地”申報推薦優先的原則。
三、宣傳動員
各級科協和財政部門根據中國科協、財政部《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實施方案》及有關規定,通過區內主要媒體開展宣傳工作,向政府機構、社會組織和廣大農牧民公開評比和篩選農牧區專業技術協會、農牧區科普示范基地、農牧區科普帶頭人和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的推薦條件和申報程序。廣泛動員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組織指導符合條件的單位和個人進行申報。積極宣傳獲獎單位和個人的先進事跡,加大對獲獎單位和個人開展農牧區科普工作的指導力度,使其在提高農牧民科學素質,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
四、申報推薦
申報單位和個人向所在旗縣(市、區)科協、財政局報送典型經驗事跡材料;填寫推薦表;提供相關登記、獎勵有效證件和有關照片;編制專項資金項目預算。
旗縣(市、區)科協、財政局整理審核申報對象的申報材料(包括①申報單位、個人的推薦表②登記、獎勵證件和有關照片③專項資金項目預算表④3000字左右的簡要事跡材料);制作相關推薦材料(包括①正式報送函②推薦工作簡要總結和說明③公示材料);向所在盟(市)科協和財政局提出本行政區域內申報推薦的單位和個人,報送相關申報推薦材料。
盟(市)科協、財政局匯總所屬旗縣(市、區)申報推薦名單和相關材料,進行審核整理,確定推薦單位和個人;制作相關推薦材料(包括①正式報送函②推薦工作簡要總結和說明);向自治區“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實施工作領導小組申報推薦確定的單位和個人,報送相關申報推薦材料。
自治區“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實施工作領導小組審核匯總各盟(市)申報推薦名單和相關材料;在推薦名額內,確定推薦單位和個人名單;制作相關推薦材料;向中國科協和財政部推薦確定的單位和個人,報送相關推薦材料。
五、公示監督
建立信息公開和社會監督機制,廣泛接受社會各方面的監督。旗縣(市、區)科協、財政局將本行政區域內推薦名單在有關鄉村公示10天,廣泛征求意見,公示期滿無異議的,正式上報所在盟(市)科協、財政局。
第二條“社區科普益民計劃”由市和區縣兩級實施,采取自愿申請、集中評審、重點支持、追績問效的方式進行。
第三條“益民專項資金”按照“定額資助、定向使用”的原則,實行專項轉移支付,納入市對區縣專項補助項目庫管理。
第四條“益民專項資金”獎勵優秀科普社區、優秀基層科普場館和優秀社區科普宣傳員,資助市政府確定的三個重點新城的新建社區、全市的經濟適用房、廉租房社區及戶外科普園地,完善科普設施功能,讓科普直接惠及百姓,提升科學文化素質。
第五條獎勵資助標準為優秀科普社區10萬元;優秀基層科普場館5萬元;優秀社區科普宣傳員0.5萬元;重點新城新建社區、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社區10萬元;戶外科普園地40萬元。“益民專項資金”的資金撥付,按照財政國庫管理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條“益民專項資金”的開支范圍包括:
(一)科普設施(設備)和專用資料費,包括:用于科普活動室的科普圖書、科普互動設施、科學實驗器材、科普產品、音像設備的購置和維護,以及科普畫廊的設立。
(二)科普活動費,包括培訓講座費、展覽費等。其中:培訓講座費是指為開展面向社區居民和青少年的培訓講座過程中發生的聘請師資、租賃場地等費用;展覽費是指舉辦面向社區居民和青少年的科普宣傳展覽過程中發生的交通運輸、差旅和勞務等費用。
(三)其他費用,是指除上述各項費用開支以外的、開展社區科普活動過程中所發生的支出。
“益民專項資金”不得用于以下開支:
(一)人員工資、福利和個人獎金支出。
(二)日常辦公、出國和業務招待支出。
(三)辦公設備設施的維修改造支出。
(四)組織、管理和協調等各種管理性費用支出。
(五)罰款、還貸、捐贈、贊助、對外投資支出。
(六)與社區科普活動無關的其他支出。
第七條用“益民專項資金”購買和制作形成的資產,獎勵資助對象為國有單位的,該資產屬于國有資產,按照國家國有資產管理辦法進行管理。
第八條“益民專項資金”項目預算的申報審批程序按照《實施方案》規定的組織實施程序執行。
(一)每年8月20日以前,區(縣)科協填寫《“社區科普益民計劃”專項資金項目預算表》(詳見附表1),并編制本區(縣)《“社區科普益民計劃”專項資金項目預算匯總表》(詳見附表2),經區(縣)財政局審核后,與相關推薦材料一并報送市科協;區(縣)財政局通過市對區縣專項補助項目庫申報下年度預算。
(二)每年9月初,市科協對各區(縣)上報的項目預算進行審核后,并按照預算的編制要求,將下年度預算報送市財政局。
(三)市財政局審核后,按預算審批要求,在下年度年初批復各區(縣)財政局年度預算指標,各區(縣)財政局將預算指標下達各區(縣)科協。
第九條受到獎勵資助的單位和個人在預算批復之日起發生的費用,可以在“益民專項資金”中列支。原則上應當在預算批復之日起一年內執行完畢,因特殊原因一年內不能全額支付完畢的,從預算批復之日起最長不得超過兩年。
第十條獲得“益民專項資金”獎勵資助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嚴格按照批復的項目預算執行,不得自行調整。執行過程中確因實施條件與項目申報時發生重大變化需調整的,應當按照申報程序履行報批手續。
第十一條“益民專項資金”由獲得獎勵資助的單位和個人所在的區(縣)財政局和區(縣)科協共同負責管理。
第十二條市財政局和市科協對“益民專項資金”使用情況進行檢查和監督,年底前組織有關專家進行全面驗收。區(縣)科協和區(縣)財政局于11月31日前將項目的驗收報告及資金使用情況上報市科協。
對使用提供虛假資料等手段騙取財政資金、或有截留、擠占、挪用專項資金等行為的,市財政局和市科協將追回其相應“益民專項資金”,在后續年度相應調減或取消對所在區(縣)的支持額度,并依據《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的規定進行處理。對于其他違法違規行為,由有關部門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理處分。
區(縣)財政局和區(縣)科協,應當加強對本區(縣)“益民專項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督和管理,并按市財政局和市科協要求,匯總上報“益民專項資金”使用和績效情況。
一是促進了科技民生工作
“基層科普行動計劃”自2011年起已連續被列為自治區黨委確定的“民生建設年”重點項目。各級科協組織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民生建設年”重大工作部署,積極開展“科普惠農惠民”創建活動,充分發揮農村專業技術協會、農村科普示范基地、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科普示范社區、農村科普帶頭人的輻射引領、示范帶動作用,為農牧民群眾提供及時周到的科技服務,引導城鎮居民和青少年建立科學、文明、健康的生產生活方式,促進了科普基礎設施建設、工作能力建設、服務體系建設,推進了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農村繁榮穩定。一年來,自治區科協系統累計開展科技服務活動1000余項,技術咨詢服務1800余次。
二是建立了科普長效機制
自治區科協、財政廳始終堅持培養一批、發展一批、壯大一批、帶動一批、表彰一批的原則,在全疆開展科普示范典型的培養和發展。截止目前,全疆已確定653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610個農村科普示范基地、465個科普帶頭人、46個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603個社區作為自治區“基層科普行動計劃”儲備項目,為今后自治區“基層科普行動計劃”項目申報奠定了堅實基礎。自治區還在全國首個將“科普惠農服務站”作為抓手,列為自治區科普惠農表彰對象,并先后制定出臺了自治區科普服務站建設工作方案,通過引導、幫助基層科普組織和社會各界建立科普服務站,推動科普人才隊伍建設、基礎設施建設、資源開發建設和服務能力建設,以延長科普惠農惠民工作鏈。2012年,全疆新建科普惠農服務站105個,科普惠民服務站94個。截止目前,全疆已建立科普惠農服務站834個,科普惠民服務站145個,其中各級科普惠農惠民表彰對象建立服務站450個。
三是提升了科普服務能力
據調查,全疆94個縣市區中科協獨立建制的54個,合署辦公的40個。全區共有社區1613個,70%以上的社區建有科協組織(科普小組),社區科普志愿者近5萬人。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健康發展,全疆現有各類農技協組織1883個、會員63.4萬人,成為基層科普工作的重要力量。通過“基層科普行動計劃”工作在全區各地扎實有效展開,極大地促進了基層科協組織建設,提高了基層科協組織的影響力和凝聚力,增強了科協組織的實力。在大力實施“基層科普行動計劃”的影響下,各縣(市、區)積極籌備成立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截至目前,全疆所有的地州市科協和43個縣市科協成立了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成為全國建立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最多的省區市,為進一步開展基層科普工作奠定了堅實的組織保障。
四是發揮了輻射帶動作用
通過實施“科普惠農興村行動計劃”,不斷引導和支持各級各類受獎補單位開展農村科普宣傳和培訓,推廣新技術、新品種等活動,有力地推動了科普各項工作的開展,工作積極性不斷提高。他們依靠獎補資金扶持,在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和拓寬服務領域同時,進一步加大了新技術、新產品、新成果的推廣、引進步伐,不斷帶領大家共同致富。昌吉州第一個獲四級表彰的農村科普示范基地——昌吉市榆樹溝鎮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在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建成了昌吉州乃至全疆第1個農村科技頻道電視、第1個信息化數字鄉鎮和第1個大規模的設施林果基地,推廣普及加工番茄機采技術、滴灌節水技術和設施林果種植等技術,2010年該鎮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在昌吉市率先實現1萬元。和田地區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緊緊圍繞地區實際需要,堅持“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在培育新型農牧民、增加農牧民收入、豐富農牧民文化生活、提高各族群眾科學素質等方面,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成效顯著的各項科普活動,2010-2011年,工作隊開展各類專項科普活動達200場次。克州阿圖什市上阿圖什鄉科普帶頭人都力坤·阿不里孜,參加工作20多年來,一直從事牲畜品種改良、動物疫病防治、畜禽和畜產品檢疫、科技培訓等工作。在他的帶領下,基層技術人員在農家牧點開展畜牧技術培訓班337次,舉辦科普講座43場,聽講人次達到萬余人次,發放畜牧類科普圖書近萬冊。全國科普惠農帶頭人訾桂信,長期以來以幫助農民科技致富為己任,把自己的連片溫室大棚辦成科普培訓基地,向皮山縣各族農民群眾普及科學技術,五年來,共舉辦設施農業科技講座58場,現場技術指導3000多次,培訓農民3.3萬人次,培養農民技術員132人,接待上級觀摩團和兄弟縣市取經人員148批次1萬多人,帶動全縣設施農業從五年前的不到100座,發展到現在的2500座,棚均效益從1600至2000元,提高到1萬至1.5萬元。
區科技局2009年工作總的指導思想是:以黨的*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服務全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為目標,以促進科技創新,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農業農村經濟以及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為重點,從實際出發,全面加強科技服務工作,進一步促進全民科學素質的提高,為推進我區建設世界一流名區做出新貢獻。
二、主要任務
(一)圍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引導扶持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和科技攻關。對企業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市場前景好的項目,予以重點扶持,在申請上級科技計劃立項、爭取上級在科研經費支持等方面提供積極有效的服務。同時抓好高新技術企業和高新技術產品的認定評審的組織推薦工作,逐步提高我區高新技術產品的比重,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二)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文明生態村建設,做好科技服務“三農”工作。重點抓好以科普手段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文明生態村建設工作。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屆三中全會精神,圍繞區委、區政府的工作部署,進一步創新農村科普方法和手段,推進農村科普工作。大力開展農業實用技術成果示范推廣和實用技術培訓,以此來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三)圍繞《全民科學素質行動綱要》的落實,抓好科普工作。全面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按照〈〈綱要〉〉落實的實施方案,抓好組織協調和宣傳發動工作,調動全社會力量參與到〈〈綱要〉〉的貫徹實施中來,努力在社會形成一種重學習、提素質、促和諧的氛圍。
三、重點工作
按照圍繞中心,結合實際,量力而行,扎實推進,務求實效的原則,2009年的重點工作安排如下:
(一)積極推進信息產業基地重點項目建設。
目前,該項目已列入省重點項目并爭取到150畝用地指標。下一步將協助項目單位重點開展以下幾項工作:1、辦理后續用地相關手續;2、完善報批項目規劃設計方案,辦理規劃部門的相關手續,3、做好進場施工前的相關準備工作;4、協調有關部門開展必要的項目配套設施建設;5、繼續爭取剩余的土地指標。6、全力爭取該項目在2009年3?4月份正式開工建設。
(二)學習貫徹和落實黨的*屆三中全會精神,以科技特派員活動為載體,組織實施好科技服務“三農”工作。
一是繼續組織實施好“科技特派員”活動,抓好現有科技特派員的年度考核和日常管理,以此為抓手,抓好農村實用技術示范推廣普及和技術培訓,不斷提高農民素質,提高農民科技致富能力。二是加強農業實用技術成果的引進推廣示范。引進推廣農、林、菜、觀賞植物等優良品種,進一步提高優良品種的覆蓋率;三是引進推廣設施栽培、節水灌溉,無公害生產等技術,同時積極發展農副產品貯藏保鮮和深加工技術,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提高農業集約化和產業化經營水平;
(三)加強為企業技術創新服務,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1、對企業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市場前景好的項目,予以重點扶持,在申請上級科技計劃立項、爭取上級在科研經費支持等方面提供積極有效的服務。
2、抓好高新技術企業和高新技術產品的認定評審的組織推薦工作,逐步提高我區高新技術產品的比重,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3、落實上級科技政策,組織申報年度科技進步獎和*年度獲得專利權的專利權人申報省、市專利局的專利申請補助資金,同時研究制定我區專利申請補助政策,激勵廣大科技人員開展技術創新,促進自主創新,不斷提高科技進步水平。
(四)加強科技計劃項目實施,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
1、抓好“林地食用菌栽培”示范項目推廣。依托集發農業專業技術協會重點搞好推廣和技術培訓工作,積極開展與廊坊農林科學院的技術合作,推進食用菌菌棒生產企業的建設,引進菌棒生產技術和設備,同時考慮引進食用菌烘干深加工設備,解決好食用菌生產產前、產中及產后的系列服務,采取“公司+協會+基地+農戶”模式,進行產業化生產,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2、繼續推進花卉苗木基地建設。支持和幫助基地引進花卉苗木新品種,為我區綠化提供技術支撐。
(五)加強科協科普工作,促進全區人民科學文化素質提高
1、積極推進《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的落實。調整區《綱要》落實領導小組和辦事機構,結合上級科協會議精神的宣傳貫徹,研究制訂2009年度落實《綱要》的工作計劃,并按計劃抓好落實。
2、搞好“科技宣傳周”和“全國科普日”集中科普宣傳活動,采取組織上街集中宣傳,舉辦科普講座,利用科普櫥窗和科普畫廊等手段,大力宣傳普及科技知識;
3、深入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采取趕科普大集,舉辦農業技術培訓班,組織農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現場技術指導,發放科技宣傳資料等措施,把最新實用技術及時送到農民手中,引導廣大農民走依靠科技致富之路。
4、加強科普組織和人員隊伍建設。探索在農村和社區進行“一站一欄一員”建設。
5、抓好科普示范體系建設。努力培育一批科普示范鎮街、示范社區、示范村、示范基地和示范戶,發揮典型示范帶動作用,推進科普工作深入開展。
四、保障措施
1、增強信心,振奮精神,不斷開創科技工作新局面。區科技局機關全體干部職工一定要有使命感和責任感,樹立起科技事業大有作為的信心,增強想事、干事、干成事的決心,振奮精神,開拓進取,不斷開創我局工作新局面。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按照“政府推動、全民參與、提升素質、促進和諧”的方針,在街道黨工委辦事處領導下,動員和組織各方面力量全面實施《全民科學素質綱要》,深入開展創建年全國科普示范區活動,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提高公民科學素質,創造和諧社會環境,為推動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建設“首善之區”提供強大支撐。
二、總體目標
繼續開展創建全國科普示范區活動,深入實施社區科普益民計劃,堅持“全民參與,提升素質,促進和諧”的方針,營造良好科普工作格局,推動科普工作群眾化、社會化、經常化、規范化、法制化;科普設施逐步完善,科普隊伍不斷壯大,在提高重點人群科學素質、增強社區科普服務能力、優化科普工作的社會環境等方面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三、主要任務
(一)健全組織機構。
1、加強科普網絡建設,街道和社區科協組織健全。街道由分管精神文明建設的黨工委副書記擔任會長,并配備一名干部擔任科普專干,督促指導社區科普分會工作,各社區由社區書記擔任會長,確定專人負責科普工作。
2、加強科普志愿者隊伍建設。以轄區單位(學校、非公企業等)、社區科普分會為基礎,充分利用科技人才資源,不斷吸收熱心科普工作、責任心和事業心強、有較豐富工作經驗的同志進入科普志愿者隊伍。加強對科普專兼職工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不斷擴建科普志愿者服務隊伍。
(二)逐步抓好科普陣地建設
1、繼續完善基層科普設施。積極實施全國科普活動站、科普宣傳欄、科普員(簡稱“全國科普‘站欄員’”)建設,主要公眾活動場所建有3處以上科普畫廊,所有街道建有科普活動室、科普畫廊(宣傳欄)等設施,配有科普宣傳設備。60%以上的社區有專用或合用科普活動室、科普畫廊(宣傳欄)等。科普畫廊和科普宣傳欄的內容定期更新。
2、積極科普示范創建開展活動。街道建成一個科普示范社區,各社區建成一個科普示范樓院;建成一所科普示范學校,舉辦科普宣傳周(月、日)等科普活動;每年組織2次以上科普重大活動,同時充分利用學校、公共場所、科技示范樓院、科普示范基地等公共設施面向公眾開展科普活動,科普活動覆蓋面達到全區常駐人口的70%以上。
(三)形成科普工作的良好社會環境。
1.開展群眾性、社會性和經常性科普活動。每年圍繞“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保障安全健康”工作主題開展科普月、科技活動周、科普日等活動,并覆蓋所有街道;每年開展科“科教進社區”活動;在街道、社區圍繞居民需求舉辦身邊科學應用展示、科普講座、培訓、科學健身、科普游園等經常性的科普宣傳活動。
2.充分利用大眾傳媒開展科技傳播。在電視臺和報刊設有科普宣傳欄目,每周刊、播1次以上;利用互聯網或其他傳媒開展科普宣傳。
3.廣泛動員社會資源開展科普活動。吸引社會各方面力量興辦科普事業或參與科普活動;利用學校、企事業單位、公共場所、示范基地等公共資源,面向公眾開展科普活動。
4.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科普工作的氛圍,擴大科普宣傳覆蓋面。轄區內的社會團體和企事業單位等各方面力量積極結合各自特點開展科普活動,科普活動的覆蓋面達到轄區常駐人口的70%以上;科普工作與精神文明建設緊密結合,轄區內無影響惡劣的愚昧迷信、偽科學活動,公眾科學素質逐年提高,形成科學、文明、健康的社會風尚,社會綜合環境良好。
5.科普工作具有特色并形成活動品牌。科普工作具有創新性,在提高公民科學素質,促進科技與經濟結合、產業結構調整、科技創新、經濟社會發展和和諧社會建設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探索提高公民科學素質的有效手段和方式,形成可推廣的、有示范作用的典型經驗。
四、實施步驟
—年“全國科普示范區”創建活動分準備階段、實施階段、自評階段和迎檢階段四個階段:
(一)宣傳發動階段(年6月—年12月)
1、成立街道創建全國科普示范區工作領導小組,制定街道創建全國科普示范區實施方案。
2、召開創建全國科普示范區會議,全面安排部署創建工作。
3、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在全社會營造出廣泛支持創建、積極參與創建的濃厚氛圍。
(二)實施階段(年1月—年8月)
1.落實責任,要把創建工作與開展科技工作、經濟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列入年度工作目標。
2.開展宣傳教育活動。
3.建立檔案。“全國科普示范區”創建活動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每一個實施項目都要建立創建檔案,做到資料真實齊全,數據準確可靠。
4.努力完成創建目標任務。
(三)自評階段(年9月—年11月)
根據創建“全國科普示范區”的基本標準和考核評估的有關要求、規定,開展自測自評,查漏補缺完善提升。對各社區創建工作進行督導檢查。
(四)迎檢階段(年9月—年12月)
向區科協提出驗收申請,并全力做好各項迎檢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強化宣傳。街道按照區科協統一要求制定工作計劃并認真落實。要將創建工作同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努力完成創建工作任務。要加大創建工作的宣傳力度,加強創建活動的實施,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推動科普工作的加快發展,努力形成全民參與科普活動的良好氛圍。
組織開展災害風險評估活動,動員師生積極參與風險隱患排查,對排查出的災害風險隱患,制定整治措施,明確工作責任和時間進度,盡最大可能減輕災害造成的損失和影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防災減災日宣傳計劃資料,提供幫助,歡迎你的閱讀。
防災減災日宣傳計劃一
一、 活動主題及時間安排
20xx年5月12日是第九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減輕社區災害風險,提升基層減災能力”,5月8日至14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
二、 防災減災宣傳周活動領導小組
組 長:xx
副組長:馬xx
成 員:學院各單位主管領導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辦公室,主要職責:承擔聯絡、協調、擬定方案、督促檢查落實等項工作。各有關單位按照職責分工細化方案,協調配合抓好落實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制定了具有針對性和操作性的活動方案,各單位要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經費保障,加強“防災減災日”宣傳工作。
三、活動要求
(一)開展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教育系列活動。
1、宣傳周期間,學校各單位要結合實際圍繞今年防災減災日活動主題,針對面臨的災害風險隱患,開展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教育活動。通過張貼海報、制作展板、舉辦展覽、現場咨詢、專家講授、實地演示、播放視頻、觀看微電影、開展演練以及舉辦培訓班和知識競賽等形式,做好氣象水文災害、地質地震災害、火災和生態環境災害等各類自然災害知識和防范應對措施普及活動,各單位結合實際,組織開展防災減災宣傳和避險逃生演練活動,向師生普及自救互救基本技能。
2、組織廣大師生員工參觀本地向社會公眾開放的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氣象科普教育基地等設施和場所,觀看中央電視臺、新疆電視臺等媒體播放的有關防災減災紀錄片、公益廣告等專題節目。關注移動通信運營商向公眾“防災減災日”公益短信。
3、要積極倡導開展“三個一”活動,即:閱讀一本關于防災減災的書籍,觀看一部涉及災害防范的影視作品,與家人分享一次避險經歷和經驗,增強廣大師生的避險防范、自救互救技能。要充分利用廣播、電影、電視、報刊等傳統媒體和互聯網、微博、微信等新興媒體,發揮各類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基地、重特大自然災害遺址遺跡和有關幾年管的教育警示作用,切實提升師生防災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技能。
(二)開展災害風險隱患排查治理活動
學校各單位在5月8日至14日期間,要結合防災減災宣傳周活動的主題,在學校規劃、建設和管理中要達到防災減災要求,重點做好教學樓、宿舍樓等學校基礎設施的自然災害風險防范,不斷提升學校安全防御水平。建立災害風險隱患排查與治理機制,并根據學校主要災害風險特點,突出薄弱環節,組織開展災害風險評估活動,動員師生積極參與風險隱患排查,對排查出的災害風險隱患,制定整治措施,明確工作責任和時間進度,盡最大可能減輕災害造成的損失和影響。
(三)做好防災減災宣傳周系列活動的宣傳報道
學校各單位要充分利用廣播、互聯網、微博、微信等多種形式和手段,對“防災減災”宣傳周活動以及防災減災經驗做法等進行集中報道,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四)開展“5·12”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
請學校各單位于5月12日防災減災日當天,組織開展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主要內容:一是開展“5.12”防災減災宣傳活動啟動儀式;二是通過設置宣傳欄、宣傳展板、懸掛橫幅、發放宣傳資料等多種形式,組織開展防災減災知識和技能普及活動;三是開展防災減災知識講座,組織自救互救技能交流;四是開展應急疏散演練、傷員救治等演練活動。
防災減災日宣傳計劃二
為認真做好第一個“防災減災日”各項工作,提高中小學生防災減災意識和能力,特制定本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以保障中小學生生命安全為根本,以提高學校預防和應對突發災害的減災能力為重點,全面增強師生的防災減災觀念,切實提高師生的避災自救能力。
二、活動主題
加強防災減災,創建和諧校園
三、活動時間
20xx年5月12日為“防災減災日”,5月7日至13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
四、活動內容
1、大力營造防災減災活動的濃厚氛圍。
(1)在校門口、櫥窗懸掛張貼相關內容的橫幅、標語、口號等,營造防災減災活動的濃厚氛圍。
(2)出1至2期以“加強防災減災,創建和諧校園”為主題的防災減災專欄、板報、黑板報等,深入淺出地宣傳防災減災科普知識及有關法律法規。
(3)通過發放告家長書,聯合家長、社會力量,配合學校做好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工作。
2、扎實開展防災減災系列教育活動。
(1)制定學校開展“防災減災日”宣傳周活動方案,明確活動目標、活動措施、方法步驟等,確保活動有人抓,不脫節。
(2)利用國旗下講話,由校領導進行防災減災教育動員。
(3)邀請地震、氣象、防汛等部門的專家到校開展防災減災科普知識講座。
(4)舉辦防災減災知識競賽、觀看災害題材影視片等,推進學校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深入進行。
3、扎實開展防災減災應急避險演練。
4、認真開展校園安全隱患排查和整改。各校組織相關人員對學校的校舍、廁所、圍墻以及校園周邊環境、地質、地理條件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發現隱患及時整改,防患于未然。
五、活動要求
1、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認真策劃,周密計劃,保證防災減災活動順利開展。
2、要強化責任,嚴密組織,防止圖形式、走過場,確保防災減災活動取得實效。
3、要廣泛發動,加強聯系,主動與有關部門溝通協調,借助社會力量共同做好學校防災減災工作。
防災減災日宣傳計劃三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個“防災減災日”,5月6日至12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今年的活動主題是“識別災害風險,掌握減災技能”。根據教育局相關通知要求,為做好今年“防災減災日”的各項工作,現制訂如下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充分認識開展防災減災主題教育活動的重要性,開展防災減災主題教育活動,,提高廣大師生的.防災減災意識,增強防災避災、自救互救能力,有效減少人員傷亡。
二、成立領導小組
組長: --
副組長: ---
成員: 全體教師
三、活動要求
切實有效地開展防災減災知識教育。認真貫徹《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和《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切實有效地抓好防災減災知識教育。把防災減災知識和相關能力的培養作為學校安全教育的重點內容之一長期抓下去,抓出實效。
四、活動安排
1.認真組織開展“四個一”活動。即:閱讀一本關于防災減災的書籍,聽一堂防災減災講座,分享一次避險經歷,開展一次家庭災害風險隱患排查。各處室組、各班要加強宣傳引導,積極為開展“四個一”活動提供條件,推進活動廣泛、持續、深入開展。 HBBAN.CN
2.大力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在宣傳周期間,各處室組、各班要采取多種形式,重點開展食品衛生安全、交通安全、防溺水、防雷、防臺、防汛、防地質災害及防傳染病等安全教育,同時,要結合當地災害風險隱患等特點,讓每位師生學習防災減災知識,掌握避險自救技能。
3.開展一次防災減災演練。學校將組織師生,結合當地災害風險、災害特點,開展一次防震疏散演練活動。演練活動將從實戰出發,保證全員參與,力求安全有序,進一步檢驗本校防災減災應急預案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提高處置災害的能力。
關鍵詞: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科普;體制;機制
本文系云南省科協省級科普項目課題“當前云南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難點與重點問題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作為一項社會化的系統工程,公民科學素質建設工作范圍廣,難度大,需要進一步健全領導體制、工作機制,形成以全民參與為核心,以政府推動為關鍵,部門協作,齊抓共管的工作環境。
一、進一步理順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領導體制
按照《全民科學素質綱要》的要求,各地已經成立了“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或辦公室),具體負責當地貫徹實施《綱要》工作的動員部署和檢查監督,建立起“政府統一領導、黨政群齊抓共管、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積極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目前需要進一步完善公民科學素質建設領導小組(或辦公室)職能,進一步明確黨委政府、職能部門、協作(成員)單位的職責,以便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開展工作。牽頭單位要切實負責,按照《全民科學素質綱要》提出的主要任務和職責分工,會同責任單位研究制訂可操作的具體工作方案。各有關部門,也要結合實際,積極參與實施,達到“政府推動、全民參與、提高素質、促進和諧”的目標要求。[1]既要在機構設置、領導職責、動員督查等方面加大力度,進一步完善組織領導機構;又要改進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管理體制,克服“條塊”分割、互不關聯、主體單一、溝通不順暢等弊端。尤其要理順科技相關部門的關系,協調好科協組織與政府科技部門的配合。[2]
二、推廣多部門協調配合等成功經驗,完善全民科學素質建設運行機制
政府部門和各級科協是開展科普的主力軍,教育行政部門及學校、共青團、少工委、婦聯等機構也承擔著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部分使命,企業和市場也已經承擔了一部分科普職能,但各自的責任并不明確,重視程度和實施力度也千差萬別。公民科學素質建設是一項重要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方面力量的投入和參與。[3]作為這一工程的項目實施者,科協組織不僅要依靠自身的科學普及主渠道,還要充分發揮整體協調功能,整合一切可資利用的資源。在前幾年的公民科學素質建設工作中,很多地方都取得了許多成功經驗,如迪慶州通過設計《迪慶州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8—2010年)目標責任分解書》把科學素質行動目標責任分解到各有關單位[4],而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則把農村重點人群科學素質建設的任務落實到《景洪市農村工作目標責任書》里面[5],通過層層簽訂責任書、年終檢查考核等方法,成功完成了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工作要求。
當然,某些地區也還存在一些不盡人意的情況。由于各責任單位的職責劃分不清,缺乏一個統籌協調的部門和通報機制,部分環節存在資源浪費、工作重復等問題。有必要加強領導小組成員部門與社會各方面的協調,以便充分整合利用現有資源,避免工作重復和資源浪費;要建立各成員單位間及有關部門之間的協作機制,搭建社會化科普工作平臺,以聯絡員制度、情況通報制度等工作制度,加強領導小組成員之間的溝通與聯系,及時反饋和溝通實施工作的進展情況,使成員單位間既分工明確,又協同配合,形成合力;要加強各成員單位和基層實施單位之間的聯合,形成上下聯通、左右協同的工作格局。[6]
三、完善相關的監督考核機制
據調查了解,某些地方的公民科學素質建設工作陷入低迷狀態,是由于政府沒有科普工作方面的考核評價機制,科普工作與政績無關,而顯得可干可不干;有些地方的資源共享程度低、浪費大,是由于沒有必要的立法支持,沒有明確科普資源的整合運行機制,沒有明確科普資源對公眾開放的程度;有些地方則由于專項經費管理機制不完善,而存在經費使用效率低,科普經費投入不足,經費無法按時足額到位等問題。例如,據《2007年各專項行動及工程工作總結匯編》反映,由于2007年各項活動的經費沒有按時足額到位,未成年人科學素質行動和科學教育與培訓基礎工程的一些活動的參與面和學生數量受到影響。[5]調研還發現,有些縣(區)的“綱要辦”也因缺乏日常工作專項經費的支持,而影響到一些工作和相關活動的開展。為確保《綱要》順利實施,各級財政應確保各項資金按時、足額到位,并做好專項經費使用的監督和管理。同時,要根據《科普法》確定的原則,抓緊制定配套的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并制訂科普工作規劃,將科普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7]
還要進一步完善干部考核機制,在目標考核責任制中,把科普效果作為各級各部門科普工作的考核依據,各地各級公民科學素質建設領導小組要對各有關單位的工作任務進行量化,對各成員單位貫徹實施《綱要》的情況進行測評,考核結果作為各有關單位領導任期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各縣市、鄉鎮和街道辦事處要將公民科學素質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同經濟建設一起部署、一起落實、一起檢查、一起考核。各有關單位要按照《綱要》要求,把有關任務納入相應的工作規劃和計劃,充分履行相關工作職責,發揮各自優勢,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實推進各地公民科學素質建設。[8]
參考文獻
[1] 昭通市、版納州、怒江州、昆明市、楚雄州等五州市近五年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的情況報告[R].昆明:當前云南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難點與重點問題研究”課題組,2012.
[2] 萬.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研究——以遼寧省為個案[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0:26-32.
[3] 孔海生.我國科普投入對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分析——以山東省為例[D].濟南:山東大學,2007:36.
[4] 迪慶州人民政府.迪慶州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8—2010年)目標責任分解書[R].香格里拉:迪慶州人民政府,2008.
[5] 景洪市人民政府.景洪市農村工作目標責任書[R].景洪:景洪市人民政府,2010.
[6] 胥彥玲,何丹,吳晨生.《北京市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工作方案》實施現狀與分析[J].科協論壇,2009(10):7-9.
一、指導思想
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和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視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市第六次黨代會第五次會議和縣第十次黨代會第五次會議的決策部署,圍繞“加快新型城鎮化穩健發展,推動幸福闊步前行”主題,動員全局上下凝聚共識,激發能量,主動擔當,合力攻堅,為譜寫中國夢篇章提供堅實的思想基礎和科技保證。
二、活動主題
結合冬訓主題,緊緊圍繞科技服務三農,深入開展送冬訓宣講和科技下鄉活動。活動要遵循求真務實的原則,做到“四結合”,即與科普活動相結合;與基層科普行動計劃和科普示范創建工作相結合;與農民增產增收相結合;與黨員冬訓工作相結合,突出重點,講究實效,分級組織實施。
三、活動內容
(一)開展技術培訓。按照因地制宜分期培訓的原則,有計劃、多層次地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進行技術推廣,培訓內容力求豐富多樣、符合實際、通俗易懂。培訓形式采取辦培訓班和開現場會兩種。
(二)開展科技結對幫扶活動。組織開展“一幫一”結對幫扶活動,根據科技工作的實際,組織科技人員掛點幫扶,重點幫扶一些積極性高、規模較大的農村專業戶。
(三)開展冬訓宣講。圍繞冬訓主題,進村入戶講理論、道政策、話法治、聊創業、談美德,說新事,以面對面、拉家常般的微課堂形式,向基層干部群眾傳遞正能量,凝聚精氣神。
四、活動形式
(一)政策宣講。集中組織科技推廣人員進村入戶,圍繞現代農業發展宣講黨的惠農政策,推介主推技術和主推品種,現場開展技術咨詢和指導,贈送科技書籍,技術光盤、“明白紙”等資料。
(二)品種展示。利用圖片、光盤、實物多種形式宣傳和展示種子、農藥、化肥、農機、植保機械等農業新品種和實用先進生產資料。
(三)農民培訓。進村訪農戶,通過田間學校,現場觀摩、座談交流等形式開展有針對性的農民科技培訓,提高農民種養水平和農業科技的入戶率和到位率。組織科技示范戶、種養大戶、農機大戶、合作社帶頭人等舉辦各種農業政策、新形勢、新技術的培訓。
(四)多方協作。邀請專家舉辦農業科技知識講座,開辦農民科技致富典型介紹等專題節目,全方位、多角度及時地宣傳黨的惠農政策、農業科技知識。
(五)便民服務。邀請醫療衛生等科技專家為農民朋友進行現場咨詢、義診活動,舉辦醫療保健等科普知識講座,積極倡導農民科學的生活方式。
五、相關事項
(一)加強組織領導。要把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作為黨員冬訓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加以落實,使其為農業、農村和農民的發展做實事的重要行動,確保活動的順利實施。要根據實際,開展一些影響大、效果好的標志性活動。
為貫徹落實國家《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和《市中長期科學與技術發展規劃綱要()》,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結合本市中小學(幼兒園)二期課程改革的有關要求,2006年,本市積極開發和利用科普教育基地的豐富資源,先后有黃浦等11個區組織中小學生利用隧道科技館等10個科普教育基地進行科學探究學習活動試點,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經研究決定,2007學年起,本市全面推廣利用科普教育基地拓展中小學課程資源的工作,現就做好此項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提高認識,合力推進
各級教育、科技行政部門要從實施“科教興市”戰略、提高市民素質、構建創新型城市的高度,充分認識推進此項工作的積極意義,統一思想,積極開展相關工作。要從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拓寬學生科學視野、提高學生科學素質的要求出發,做好科普教育基地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工作,積極發掘和發揮其實踐教育功能,讓中小學生利用科普教育基地開展科學探究學習活動。
二、加強合作,各司其職
各級教育和科技行政部門要緊密合作,認真加強對中小學校組織學生到各有關科普教育基地開展科學探究學習活動的領導和指導。
市教委和市科委已委托市教委教研室編制《中小學課程改革利用科普教育基地資源實施綱要》和各相關科普教育基地活動的具體指導文本,以加強對中小學校利用科普教育基地開展教學活動的指導。上述文本可從市中小學課程教材改革專題網()下載。
區縣教育行政部門要高度重視,會同區縣科技行政部門做好與對口科普教育基地的聯系工作,制訂本區縣中小學利用對口科普教育基地開展教學活動的實施方案(包括參加活動的學生對象、人數、時間安排等)并報市教委和市科委,同時做好組織安排、經費支持等工作,保障區域內中小學生在科普教育基地的活動能順利進行。
中小學生到科普教育基地開展教學活動是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組成部分。根據相關科普教育基地活動內容,學校應組織相關年級學生到科普教育基地開展相關教學活動,并列入學校教學計劃,活動時間在學校拓展型課程和研究型(探究型)課程的課時中予以安排。
各有關科普教育基地(場館)要根據中小學教育教學要求,認真做好安排接待、加強設施設備的教育功能等配套服務工作。
三、加強考核,重視培訓
各級教育和科技行政部門應分別加強對所轄中小學和有關科普教育基地的培訓與評價工作。
市教委教研室要指導區縣教育行政部門加強對中小學相關教師的培訓。市科委科普促進中心和各有關科普教育基地要加強對科普教育基地講解員隊伍的培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