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婦聯干部培訓方案范文

        婦聯干部培訓方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婦聯干部培訓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婦聯干部培訓方案

        第1篇:婦聯干部培訓方案范文

        **鎮采取請進來的辦法,對全鎮農村黨員、干部進行短期培訓。此次共開展培訓7場,應參加培訓人員733人,實際參加培訓人員677人,參訓率達92%,超額完成縣委組織部下達的培訓黨員干部的培訓任務。同時,還對黨員干部參加學習培訓情況如實登記備案。

        一是加強領導,明確任務,落實責任。一是成立由鎮黨群副書記任組長,由組織、宣傳、科協、農科站、獸醫站、團委、婦聯等13個單位組成的農村黨員、基層干部培訓教育工作協調小組。認真研究制定了符合本鎮實際的培訓方案,并對培訓活動進行了廣泛宣傳,切實增強黨員干部學知識、學技能的主動性和自覺性。營造起良好的“學技能、促增收”的氛圍,確保培訓活動順利開展。二是整合資金,加大投入,為搞好培訓提供保障。鎮黨委、政府下力整合資源,強化措施,在人力少,經費緊缺的情況下,抽調人力、安排車輛,還從緊張經費中撥款投入到黨員培訓活動中,確保了農村黨員培訓的順利開展。此次培訓宣傳動員到位,黨員干部積極參與,形成規模大、人員多、接觸面廣的格局,涉及村黨總支7個、黨支部27個,參與的黨員干部達677人。

        二是整合培訓力量,確保培訓扎實有效開展。對農村黨員干部培訓工作進行統籌規劃,積極整合農村現有的培訓資源和力量,創新機制,堅持為農服務的方針,在開始培訓前,首先著手加強培訓師資力量,精心搭配人員,解決培訓工作至為重要的一環。邀請縣科協副主席唐貴仁、縣委黨校資深講師馬自文、縣委新農村建設工作隊駐**工作隊長左云波及隊員楊國才和縣畜牧獸醫站趙永清、張云貴,并抽調鎮相關部門人員協助為大家授課。充分發揮了他們在理論豐富和實踐技術過硬的優勢,保證了講課的質量。

        三是精心組織,按需施教,注重實效。**鎮在深入調研,詳細了解情況的前提下,理清農村黨員干部培訓工作思路,根據已明確的目標任務和農村黨員干部的科技需求,結合當前的實際情況制定了具體的有針對性的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和培訓日程安排表。以鎮黨委、政府牽頭抓總,發動各村、組、各單位密切配合,采取集中授課的形式開展農村黨員干部培訓。并根據黨員、干部的實際需要,圍繞黨的十七大報告精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當前農民極為關注的養豬技術進行講授,形成了縣、鎮、村、組四級組織共同參與,多種培訓內容共同推進的農村黨員干部培訓格局,使黨員、干部愿意學、學得好、用得上。

        通過教育培訓:一是提高了我鎮農村黨員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理論素質,為扎實推進我鎮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促進經濟和社會和諧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二是農村黨員干部的科技素質得到了提高,新技能運用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增強了農村黨員帶頭致富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能力。三是擴大了農村黨員的視野,不少黨員在培訓中觀念得到不斷更新,革除了小富即安的思想。此次共開展培訓7場,應參加培訓人員733人,實際參加培訓人員677人,參訓率達92%,超額完成縣委組織部下達的培訓黨員干部的培訓任務。同時,還對黨員干部參加學習培訓情況如實登記備案。這次大培訓活動很受歡迎,不少農村黨員都要求此項培訓活動要長期堅持下去。

        第2篇:婦聯干部培訓方案范文

        一、抓發展促進和諧。

        1、開展“巾幗示范村”創建活動。一是制定了《__區“巾幗示范村”創建活動方案》,確定了湯口鎮山岔村、耿城鎮城瀾村和新華鄉董家灣村今年達標。為莊里村洪芙枝爭取了省級“巾幗農家店”項目,解決資金6000元。二是開展了“崗村聯手·共建新農村”活動,將區“巾幗文明崗”與新農村示范村結成12對,具體做到“五個一”,即:“崗村共建”的雙方做到每季進行一次聯系溝通,每年舉辦一次培訓班,每年開展一次共建聯誼活動,每年至少為所在村婦代會訂一份報刊,每年至少為所在村資助一名貧困留守兒童或貧困母親。三是聯辦或自辦實用技術培訓班45期,培訓婦女1974人次。培養女科技示范戶36戶、女能人75名。

        2、以創業帶動就業。一是舉辦了創業女性座談會、創業女性圖片展和首屆創業女性培訓班。二是評選表彰了12名區級“優秀創業女性”。三是舉辦了兩場“春風送崗位”就業招聘會。為工業園區及旅游企業輸送了近800名員工,其中婦女占60%。四是組織5名婦女參加市“月嫂”培訓班,均獲資格證書。六是深化“巾幗文明示范崗”創建活動。制定了《__區巾幗文明示范崗管理辦法》,健全完善“巾幗文明示范崗”的動態管理和社會監督機制,推動創建活動制度化、規范化。

        二、抓創建推動和諧

        1、開展各類家庭文明創建活動。

        一是“平安家庭”創建。婦聯牽頭開展“平安家庭”創建活動,并納入平安建設考核體系,健全組織,完善制度,構建了“平安家庭”創建工作網絡。召開了成員單位聯席會,確定平東社區和甘棠鎮灣山社區為示范點,在玉河休閑商業步行街開展了“平安家庭創建-送法進社區”宣傳活動,確定平東社區和甘棠鎮灣山花園為示范點,在玉河休閑商業步行街開展了“平安家庭創建-送法進社區”宣傳活動,努力以平安家庭創建帶動平安樓幢、平安村居、平安社會的建設。

        二是廉政文化進家庭。制定了“廉政文化進家庭活動實施意見”,召開了領導干部家屬座談會,參觀了區警示教育基地,印發了廉政文化進家庭倡議書,組隊參加市廉政文化進家庭知識競賽,舉薦優秀“賢內助”朱長鳳參評并獲市表彰。

        三是啟動綠色家庭創建工作。發放了《致力節能減排

        創建綠色家庭》倡議書,開展了簽名承諾和節能減排有獎競答活動,拍攝了專題片。推薦了湯口鎮山岔村上張村民組柯平仙戶參評第二屆全國“綠色家庭”。

        2、精心謀劃組織節慶活動。

        “三八”期間,舉辦了首屆家庭才藝展示會、慶“三八”送法下鄉暨新農村巾幗風采展演和“和諧家園”攝影展。

        “六一”期間,舉辦了“全華·順景杯”“慶六一,迎奧運,爭當文明小公民”廣場系列活動、第三屆少兒卡拉ok大賽,組隊參加市首屆“迎客松啤酒”杯歡樂家庭才藝表演大賽。

        三、抓維權鞏固和諧

        1、開展法制宣傳活動。制定《__區婦聯系統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第五個五年規劃(20__-20__年)》。舉辦了《婦女權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專題知識講座,開展“三八”維權周送法下鄉。

        2、兩綱的貫徹落實。完善《__區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聯度會議制度》,召開了維權益聯席會議。繼續開展“降消”項目,182名貧困孕產婦得到救助資金5萬元。加大女后備干部的選拔力度。實施“5132”計劃,確定了后備女干部68名。

        3、繼續做好工作。全年接待來信來訪22件,其中網絡2件,提供法律幫助72人次,做到件件抓落實,事事有回音。對全區專(兼)職婦女干部進行了知識培訓,

        四、抓救助增進和諧

        1、扶貧助學:一是啟動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制定了《__區關愛留守兒童行動的工作意見》,開展了留守兒童調查摸底工作,建立留守兒童之家5個,其中市級1個;省級留守兒童示范家長學校1個,市級留守兒童示范學校3個。二是開展了“愛心助學·托起明天的太陽”公益明信片發行工作。三是爭取“春蕾計劃”資金69846元,資助貧困兒童88人。四是聯合開展了“愛心圓夢大學”行動。募集資金19.15萬元,92名貧困學生得到資助。

        2、愛心服務:一是開展“關愛女性健康”三進(進農村、進社區、進

        機關)活動。二是開展了為鼻咽癌患者項楠同學愛心募捐活動,收到社會各界捐款32296.3

        元。三是向上海國際扶輪社爭取20輛殘疾人輪椅。四是配合有關部門募集資金90224元,228戶貧困母親得到資助。

        五、抓基礎服務和諧

        1、作風建設。深入學習十七大精神,認真抓好效能建設和作風教育月活動,召開2次專題民主生生活會、15次機關干部學習會,規范了黨員目標管理,以婦女代表聯系制度的落實創新了領導干部聯系點制度,首次在全區婦聯系統開展“落實推進年”工作季報制度和機關周一例會制度。完成了“共駐共建”、幫扶鄉鎮、招商引資和對上爭取任務。獲得并保持了區平安單位和區第十一屆文明單位的榮譽稱號。龍井幼兒園順利通過了市一類示范幼兒園復評。

        2、干部隊伍建設。召開了女村支部書記座談會,舉辦了__區婦女干部培訓班,考察了省級新農村建設巾幗示范村、工業園區和女性創辦的企業,輸送8名科級女干部參加各類培訓。完善了優秀女性人才信息庫。

        3、基層組織建設。認真貫徹落實“黨建帶婦建”,完成了基層婦聯組織換屆工作,在工業園區、祥龍、雙雄等非公企業建立了1個婦委會、5個婦代會,縱到底、橫到邊的基層組織網絡基本建成。

        第3篇:婦聯干部培訓方案范文

        [關鍵詞] 合水黨校 創新培訓理念 培訓模式 培訓力度

        [中圖分類號] D412.6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3)06-0232-01

        近年來,合水縣委黨校以十七大提出的大規模培訓黨員干部的要求,不斷轉變和創新培訓理念,堅持以人為本,服務基層,認真貫徹黨校工作條例和我縣人才發展規劃,把培訓的觸角向基層黨員干部和企業延伸,把優質資源向基層傾斜,逐步嘗試了基層培訓的新模式,基層培訓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更新培訓理念

        近年來,我縣的經濟和社會事業取得了跨越式發展,廣大黨員謀發展的勁頭和對知識的需求也越發強烈。由于黨校教師少,精力有限,常規的做法是把精力全部放在領導干部和后備干部身上,對基層的培訓是守株待兔的工作機制,培訓處于被動狀態。按照大規模培訓的要求,集中培訓輪訓的干部大部分是領導干部,時常把普通干部扔在黨校的門外,為此黨校校委會班子在走訪調查的基礎上,認識到黨校在黨員干部培訓和宣傳黨的理論加強黨員干部修養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黨校擔負著統一思想、凝聚人心,增強動力,提供保障的重要使命。在縣委組織部的積極支持和指導下,從2009年開始,我們把對優質資源向基層延伸的工作擺上工作日程,主動與基層干部黨員靠攏,做到觀念轉變,送課“入戶”。

        1.加強管理

        過去,我們沒有專門負責此項工作的人員和領導,工作的隨意性較強,現在我們配備了專職搞宣傳的教師具體負責此項工作,并指定一名副校長親自主抓,做到有計劃、有組織保障。

        2.制定方案

        每年根據我縣的中心工作和培訓對象實行總體教學統籌計劃,并根據不斷變化的新形勢采取靈活變動的教學設計,做到集中和靈活性相統一。

        3.確保經費投入

        黨校的經費比較緊張,而下基層講課需要一定的成本,為了保障教師不受資金的困擾,黨校承擔一部分,所到鄉鎮由鄉上承擔部分,兩年來,共自籌資金3萬余元用于基層教學。

        二、創新培訓模式,增強培訓效果

        1.創新培訓模式

        黨校在培訓上力求“三貼近”,貼近形勢、貼近所需、貼近大眾,設置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新農村建設、黨史等多個板塊撰寫專題,近兩年來我們為基層送課達60多次,接受培訓的達3000多人,創近幾年新高。先后有信用社、司法局、交通、鄉鎮等近12個單位與黨校聯合開辦各種形式的培訓。黨校的作用得到了較好的發揮。

        2.建立獎勵機制,實現優秀骨干教師向基層下擺

        合水黨校共有10名任課教師,其中有的還兼職其他工作,著實精力有限,為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經校委會研究制定了獎勵機制,主要是三掛鉤,即下基層次數及服務好壞與提職掛鉤,與年末獎金掛鉤、與晉職稱掛鉤。去年有一名教師因工作出色被提拔副科級。有兩名年輕教師晉升為高職,享受相應的待遇。極大的提高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

        3.搭建網上平臺,實現資源共享

        合水縣政府在我校投資修建多媒體教室,并利用遠程教育網進行甘肅省福民興隴干部培訓,每月一次,把實用性、針對性較強的專題錄制下來提供給基層單位,增強服務的功能。我們還充分發揮優質資源優勢,把其充實到我們教學資源庫,定期參加相關的培訓,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三、加大培訓力度,提高培訓效果

        1.開展“大提高、大培訓”活動,積極送課下基層

        各企業事業單位、村、鎮由于受培訓場所、師資力量等硬軟條件的限制,培訓黨員干部有一定困難。黨校主動與鄉鎮聯系,舉辦鄉鎮級黨員干部培訓班。。根據需要認真抓好培訓內容、教學形式、教師安排、班主任選配、班級管理和業余生活等多個環節,為各企業、事業單位、鎮、村培訓了一大批優秀的適用人才。2012年1月份以來,在全縣18個各級直屬單位、6個鎮、12個行政村舉辦了37期培訓班,培訓干部3000人次;培訓企業高中層干部600人次;積極為基層牽線搭橋,邀請師大專家教授到合水黨校5人次培訓干部800人次;年輕專、兼職教師自發組成志愿服務小分隊,義務送課到基層。目前,志愿者小分隊成員已增至8人,一些老教師也涌躍參其中,有效地保證了小分隊的教學質量。

        2.以能力培訓為核心,實施精品工程

        從干部培訓的需求轉變入手,培訓側重以提高科學判斷形勢、駕馭市場經濟、建立和諧社會、應對復雜局面、依法執政、科學執政和民主執政的能力為主。重點實施了“精品課程”和“名師工程”,打造出了一支過得硬的教師隊伍,推出了一系列叫得響的精品專題:《突發性群體危機》、《如何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公務員職業精神與道德修養》《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輔導》等精品專題。這些課程的推出,受到了廣泛的好評,也檢驗和證明了黨校的培訓質量和服務水平。

        一是改變過去單純的教學方式,努力擴展教學內容和形式,強調更有針對性地對干部實施專業訓練。例如:根據學員特點大力推行以學員為主體的研究式教學,整個教學過程讓學員主動參與,從問題入手,深入分析研究工作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通過案例教學、模擬教學、體驗式教學等方法的運用,側重對學員進行能力培養,提升培訓的實效性。

        二是每期培訓后,都要開展學員討論座談,并邀請相關單位人員參加討論,讓學員的學習成果在更大范圍、更短時間內得到有效的交流轉化并接受檢驗。

        三是堅持及時接受反饋信息,開通了網上學員論壇,制定了完善的專題更新機制,使教學內容及時跟上時代節拍,更加貼近社會發展要求,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需求。

        第4篇:婦聯干部培訓方案范文

        對海島來說,婦女是一支偉大的人力資源,漁農村婦女占漁農村總人口的半數,在全縣漁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起著重要的生力軍作用,婦女的觀念、能力高低直接關系著其所在的家庭和漁農村的發展,也關系著其子女的未來前途,漁農村婦女的整體素質直接影響到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進程。加強漁農村婦女教育培訓,引導和幫助漁農村婦女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積極參與漁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是建設社會主義新漁農村的迫切需要,是實現全縣經濟快速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

        二、當前漁農村婦女教育培訓工作的基本情況

        近年來,縣婦聯發揮組織優勢、陣地優勢,健全教育培訓網絡,完善教育培訓機制,以教育促素質提高、以培訓促技能提升,深入實施“女性素質工程”。

        (一)依托婦女教育培訓陣地組織開展教育培訓工作。利用鄉鎮社區村三級婦女學習陣地舉辦基層婦女科學文化健康教育等理論培訓班,借助縣內黨校、縣外婦女干部學校陣地舉辦婦女干部業務培訓班,開設“半邊天學堂”為廣大婦女提供廣泛、便利的學習服務,做好“穩”字文章,提高婦女教育培訓的普遍性。

        (二)針對不同婦女群體組織開展教育培訓工作。面向廣大婦女開展禮儀禮節、婚姻家庭、普法維權、母親素質教育培訓,面向職業婦女開展崗位技能、崗位成才培訓,面向創就業婦女開展種養殖加、手工制作、漁農家樂、家政等實用技術培訓,面向基層婦女干部,開展業務知識和綜合能力培訓,做好“實”字文章,提高婦女教育培訓的針對性。

        (三)整合資源組織開展教育培訓工作。整合遠程教育網絡資源,使之成為我縣廣大婦女定期學習技能、傳播文明、提高素質的空中課堂;整合專家學者資源,聘請專業人員成立婦女創業咨詢團、家庭教育講師團,根據不同婦女需求進行多方面知識的推廣與普及;整合政府部門資源,聯合勞動、科技、漁業、教育等部門拓展教育領域,辦實事、求實效,做好“聯”字文章,提高婦女教育培訓的實效性。

        三、漁農村婦女教育培訓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教育培訓的授課對象意識不強,影響婦女教育培訓工作的發展。一些辦班單位為了完成任務不分年齡、不分性別,不分學歷,不顧喜好、需求召集一班人上課,導致目前大部分參加教育培訓的人員往往不一定是真正有需求的。年輕人學習意識不強,認為培訓既浪費時間,又浪費精力,不愿意參加培訓。參加培訓的閑散婦女多,老年人多,在家帶孩子的婦女多,對培訓教育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隨大流,別人學什么也跟著學什么,課上完了就上完了,沒有后續,存在著一些教育誤區。

        (二)教育培訓的內容缺乏系統性,影響培訓的效果和質量。雖然婦聯千方百計為漁農村婦女教育培訓提供服務,但由于漁農村婦女人多面廣,思想政治教育多以傳統的口授心傳、零巧碎打的課堂教育,灌輸式的培訓形式居多,導致接受教育的婦女聽過就算,思想素質提升程度不高;實用技能培訓也多是單一的應需、應時、初淺的入門培訓,沒有技能鑒定和資格證書,即使有證書,也是與實際能力有差距,甚至有的上一兩天就可拿本證書,技術含量不高,難以與市場需求接軌,沒有市場競爭力,導致培訓缺乏吸引力。

        (三)教育培訓的管理服務體系不健全,缺乏一套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和長效機制。由于政府和有關部門對廣大婦女的教育培訓工作,沒有形成專門的教育培訓計劃安排,多頭培訓現象嚴重,導致重復培訓的情況時有發生;由于適合婦女參加的技能培訓機構數量少、規模小,培訓力量不足,難以調動婦女參加培訓的積極性,在鄉鎮辦培訓的對象多是老面孔、熟面孔,導致受訓的范圍狹窄,比例不高,培訓的效果與上級的目標要求相差較遠;由于承擔漁農民教育培訓的教育、勞動、農辦、農業局等職能部門不能統一統籌協調,教育培訓沒有歸口管理,資金分散,沒有列入財政計劃,都是各自為政,各招各的生,各辦各的班,各種教育資源不能整合和利用,導致現有的漁農村教育培訓效果總量不足,檔次不高,政府資源浪費。

        四、漁農村婦女教育培訓問題原因分析

        (一)主觀原因(婦女自身心理障礙)

        1、安于現狀。大部分漁農村婦女感到現在的生活不太困難,小富即安,不求進取,她們心安理得地盡“賢妻良母”的職責,對缺少文化知識的現狀顯得無所謂,有的甚至麻木不仁,要她參加各種學習,不如搓麻將打牌看電視,花費時間聽課又怕耽誤接送孩子、回家做飯的時間,缺乏自尊、自強、自立意識。

        2、墨守陳規。有些女性懶惰怕苦、徘徊觀望,對生產、經營、創業、用人機制不理解,跟不上形勢的發展,甚至還停留在計劃經濟的基調上,看到許許多多有文化的人,初中、高中、中專甚至大學生還要自己去自謀職業,也有不少鄉鎮企業滑坡而下崗又另謀職業,認為這些有文化的人都閑散待業在家,無所事事,自己所以也就沒有參加教育學習的必要性了,自我封閉,心甘情愿地鉚死在一個僵化了的固定框架之中。

        3、失去信心。有一小部分女性,有求學求知的愿望,看到別人發家致富,心理也會癢癢的。由于沒有學習的有利條件和沒有良好的學習氛圍,沒人去組織,或者輿論宣傳的不力,教者的責任心不強,學習流于形式等原因,也造成了一些女性對學習失去了信心。

        (二)客觀原因(社會環境)

        1、政府公共職業技能培訓力度不夠。正規職業技能培訓投入不足,學校數量較少,規模小,培訓力量薄弱。部分公共技能培訓的針對性較差,培訓內容缺乏市場需求,理論性太強,實效性不足,婦女不愿學,造成培訓資源的浪費,使得僅有的培訓資源無法充分利用。

        2、婦女享受政府技能培訓優惠政策程度不夠。為了幫助弱勢群體提高技能和素質,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作為補充,但在執行過程中,有的職能部門執行監督、管理、考核不到位,致使有些培訓機構和單位,沒有將培訓的重點放在提高學員技能上,而是流于形式,停留在舉辦應付培訓,落實培訓名單,爭取培訓費用上,使得國家的培訓政策收效受到影響。與此同時,因政策不透明、手續煩瑣,群團組織及社會各界熱心人士為弱勢婦女群體廣泛開展的免費培訓,因無法享受補貼、缺乏資金支持,而無法長期開展。

        3、社會對于婦女技能培訓補充不到位。由于國家激勵政策不到位,門檻太高,導致社會培訓力量不強,投入有限,只能開展簡單的初級培訓,而且受利益驅使,社會上常見的培訓多是適合年輕婦女的電腦、烹飪、美容、禮儀等培訓,而適合經濟基礎較差、技能水平較低的40、50人員參加的培訓少之又少。

        五、做好漁農村婦女教育培訓工作的幾點思考

        各級黨委、政府對漁農村婦女教育培訓工作要給予重視和支持,把提高漁農村婦女素質作為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來抓,從經濟上、工作上多形式、多渠道地解決漁農村婦女受教育難的問題,建立新型的漁農村婦女教育培訓工作機制,積極營造有利于漁農村婦女受教育培訓的良好環境。

        (一)追求實用性,使培訓內容與婦女需求相結合。通過調研,明確婦女的培訓需求,開展分類培訓、分層培訓,提高婦女培訓的參與度。重點開展六類培訓:一是開展創業培訓,引導婦女發展壯大,提升漁農村發展內生動力;二是開展務工技能培訓,促進婦女轉移就業;三是開展種養加實用技術培訓,增強婦女發展現代漁業的本領;四是開展營銷知識培訓,幫助婦女把握現代營銷知識和技能,增強網上銷售的能力;五是開展基層婦女干部培訓,讓她們更好地發揮“傳、幫、帶”的作用。六是開展文明教育培訓,現代婦女不僅要有新技能,更要有新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這樣婦女才能全面參與新漁農村建設,更好地發揮漁農村婦女的作用。

        (二)追求實際性,使培訓形式與婦女自身情況相結合。通過重心下移,把培訓地點設在鄉村,方便婦女參加培訓,降低培訓成本;把課堂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指導相結合,讓抽象的理論變為具體的技術,使婦女一看就懂,一學就會,學了能用,切實提高培訓的實效;同時通過各種形式、各種途徑來向廣大婦女宣傳創業典型、致富典型,通過典型戶的示范帶動,用婦女身邊的典型來教育婦女,打消漁農村婦女長期以來形成的從眾心理,提高婦女參與培訓的自覺性、主動性。

        第5篇:婦聯干部培訓方案范文

        “農民脫貧,關鍵還是得靠產業帶動!”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海南省扶貧工作辦公室主任吳井光表示。“十二五”期間,海南農村貧困人口從2010年的82.9萬人減少到2014年的54.6萬人,年均減少7.1萬人,農村貧困發生率從16.3%下降到10.2%,扶貧開發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特色農業產業 助力農民增收

        “接天膠林無窮碧,雪白膠水富生活。”用這句改編詩來形容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遠近聞名的“橡膠村”――打安鎮合水村委會的地寶村10年來的致富之路再貼切不過了。早在2012年,地寶村的符煥明一家便靠種橡膠年收入就達40余萬元,蓋起了近700平方米的小洋房。這是27年前時任白沙縣副縣長的吳井光想都不敢想的!

        “那時候老鄉們根本不敢種橡膠,怕沒收益,我們只得挨家挨戶去做思想工作!”吳井光回憶,在白沙任職期間,他親眼目睹了種植橡膠給村民們帶來的變化,感慨頗深,“農村里一個普通的四口之家,年入4萬,這是什么概念?老鄉們富起來了啊!”

        靠著發展特色農業產業走上致富路的,當然不止白沙一個。近年來,五指山的花卉、瓊中的南藥、昌江的橡膠、屯昌的特色養殖等都成了海南全力推進貧困地區熱帶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的成功典范,而為人們所津津樂道。

        吳井光介紹,“十二五”期間,海南共扶持貧困農戶種植和管理各種熱帶經濟作物及熱帶水果瓜菜等55萬畝,扶持飼養家禽900萬只、家畜8萬頭(只)、蜜蜂2.5萬箱、海淡水養殖3900多萬尾等,使得海南貧困地區的特色農業產業不斷壯大,有效地促進了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

        精準滴灌 鄉村游開辟扶貧新路

        海南,是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和唯一的熱帶雨林島嶼,也是中國最受歡迎的熱帶濱海度假勝地,而其中70%的旅游資源更是集聚在農村地區,鄉村旅游發展空間巨大。截至2014年底,旅游業直接帶動海南3萬多人脫貧,占總脫貧人口的15%;間接帶動脫貧人口4萬多人,占總脫貧人口的20%以上。

        剛剛榮膺中國首家民俗文化型5A級旅游景區的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區,便是海南探索發展民族文化旅游和“旅游+富農”的標桿。“村民們平時在景區可以養養家禽補貼家用,織好的黎錦賣給游客有提成,而且每月還有固定工資。”檳榔谷景區副總經理陳國東透露,早在2010年,檳榔谷周邊的農民人均純收入就達到4585元,比保亭全縣農民人均收入的3453元還高出1132元!

        “海南將制定旅游扶貧專項規劃,同時引導旅游經營企業幫助周邊貧困村編制規劃。”據吳井光介紹,旅游發展基金補助地方項目資金將優先支持試點村建設旅游基礎設施。同時,開展旅游扶貧重點村村官和旅游致富帶頭人培訓,對初中畢業、高中畢業后繼續到旅游職業技術學院、學校學習的貧困家庭學生,按每人最高3500元的標準,直接補助到貧困家庭。

        扶貧先扶智 立志拔窮根

        “政府今天給多少,他轉身立馬就花多少,這哪行!”在走訪中,吳井光發現不少貧困戶“等、靠、要”思想嚴重。對此,海南省扶貧辦轉變工作思路、創新扶貧載體,開展了一系列“思想扶貧”工作,不僅在各市縣推進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春蕾工程等培訓,還與海南省經濟技術學校、海南省商業學校合作開展雨露計劃,開設職業中專班及短期引導性培訓,幫助貧困地區學子就業。

        “我省扶貧開發實踐表明,‘雨露計劃’中專班培訓是幫助貧困農戶從根本上解決脫貧致富問題的重要舉措!”說這話時,吳井光既興奮又自豪。2009年,海南省婦聯提出“萬名新型女農民教育培訓計劃”,將學歷教育引入婦聯教育培訓機制中,主動聯合教育、財政和扶貧部門,在海南省經濟技術學校創辦扶貧巾幗勵志中專班,計劃用10年時間招收1萬名農村貧困家庭的女孩,讓她們掌握一技之長,并以此幫助家庭脫貧。

        據統計,“十二五”期間海南共招收“雨露計劃”中專學歷教育630個班,定向招收貧困家庭子女1.23萬人;舉辦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班4159期20.8萬人次;舉辦勞動力轉移引導性培訓班727期3.64萬人次;舉辦村干部培訓班334期1.7萬人次。“這幾年,全省雨露學員的轉移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穩定就業率逐年提高!”

        第6篇:婦聯干部培訓方案范文

        一、__年工作情況

        (一)大力實施民生工程,改善殘疾人民生狀況。

        市委、市政府及市殘聯下達我縣11項殘疾人民生工程,截止9月底,除5名腦癱患兒手術治療、腦癱患兒康復訓練和重度聾兒手術未完成外,其余均超額完成任務。

        一是實施腦癱兒童手術和康復訓練。年初下發了《關于在全縣開展聽力殘疾和腦癱兒童篩查工作的通知》(威殘聯[__]04號),5月29日縣殘聯安排專車免費輸送65名腦癱兒童到資中縣人民醫院接受省八一康復中心專家的檢查。現已有6名腦癱患兒到省八一康復中心接受手術治療,占任務數11人的54.5%,34名腦癱患兒到內江市腦癱患兒康復中心統一接受康復訓練。

        二是實施重度聾兒人工耳蝸手術。陸續輸送了5名重度聾兒到省聾兒康復中心進行手術前的教學評估檢查。

        三是扶持城鎮殘疾人就業。通過積極協調福利企業集中就業和按比例分散就業及個體創業等方式,已新增250名殘疾人就業,占全年目標190人的131%。

        四是幫助農村貧困殘疾人發展生產、增加收入。任務分解后,各鎮通過基地扶貧、項目扶貧、掛包幫扶貧、社會各界結對幫扶和計生“三結合”等方式,已為580名貧困殘疾人提供資金、技術、實物等幫助,占任務數550人的105.5%。

        五是完成殘疾人居家托養任務。年初下發了《關于上報__年度“陽光家園”計劃—智力、精神和重度殘疾人居家托養對象的通知》(威殘聯發[__]07號),經過審核的359名重度殘疾人為居家托養對象,6月25日已將上半年資金10.77萬元撥付到各鎮,下半年的補貼費將于11月底前撥付到位。任務完成100%。

        六是資助建設集中托養機構。已將新建的高石鎮敬老院確定為托養機構,縣殘聯多次調研,并投入資金,實施無障礙改造、添置設施設備,將敬老院底樓500多平方米全部作為殘疾人集中托養區。現已確定托養殘疾人20人(智力殘6人、肢殘14人),并落實運轉費用,占任務數17人的117%。

        七是實施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4月召開全縣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工作動員和培訓會,講解有關知識,聽取項目鎮殘聯的意見建議。下發了《關于印發<威遠縣__年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實施方案>的通知》(威殘聯發[__]09號),確定集中在嚴陵、鋪子灣、龍會、靖和、高石、界牌6個鎮實施改造,縣殘聯工作人員走村入戶對改造戶進行實地查看制定改造方案,79戶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全面完成,占任務數70戶的113%。

        八是幫助20名殘疾人就業創業。已經有22名殘疾人實現了就業創業,完成率110%。

        九是培育省級殘疾人創業示范基地。已經培育出黃荊溝鎮的威遠縣晉田兔業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并被省殘聯確定為省級殘疾人創業示范基地,各項工作進展有序,完成率100%。

        十是“溫暖萬家行”活動,為殘疾人提供生產生活幫助。在元旦、春節及第22次“全國助殘日”期間,分別開展“溫暖萬家行”活動,在全縣上下營造了濃厚的扶殘助殘良好氛圍。以縣政府殘工委文件要求縣級各部門、各鎮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開展形式多樣的聯系困難殘疾人活動。全縣慰問幫扶殘疾人近1500人,送去慰問金共38萬元。完成任務1000人的150%。

        十一是為貧困精神病患者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我縣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已幫助1300名貧困精神病患者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占任務數1100人的118%。

        (二)進一步加大殘保金征收力度。

        加強與財政、地稅協調,加大殘保金征收力度,以促進殘疾人事業的發展。今年開始由縣財政代收機關事業單位殘保金。1-9月年收 殘保金282.018萬元,占全年目標任務360萬元的78.33%。11月全面完成。

        (三)扎實推進“量服”工作,努力提升服務水平。

        堅持全面推進與重點突出兼顧、數量與質量并重的原則,以威殘聯發[__]15號文件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殘疾人“量服”工作的通知》,明確了表冊填寫、信息錄入的方法,安排了具體工作進度,就各鎮任務進行了分解,要求繼續追蹤“新農合”、“新農保”、“陽光家園”計劃、城鄉低保、精神病患者醫療救助、殘疾學生資助、機動輪椅車燃油補貼等相關項目實施對象分門別類全部錄入需求信息,并訂入“個性化服務方案”, 目前,已完成表冊填寫、個性化服務方案落實,并錄入了22361人,占任務的99、29%,服務項次150995,平均每人6.7項次。

        (四)加快縣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項目建設。

        縣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項目(康復中心和托養中心)申建順利,在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的高度重視與關懷下,目前已經縣規委會審定通過,落實了項目建設用地選址,正在抓緊完善詳細設計方案,并同時辦理開工前的相關手續,確保年內開工。

        (五)組宣文體工作得到加強

        一是組織網絡健全作用突出。繼續加強殘疾人基層組織規范化建設,完善鎮、村(社區)殘疾人專職委員的聘任工作,搞好殘疾人專職委員培訓,提高他們為殘疾人服務的水平。為提高鎮殘聯干部待遇,縣殘聯已將爭取手語翻譯補貼納入議事日程,現已和人社、財政局協調,向縣政府提交了請示,有望在今年得到解決,以充分調動基層干部的積極性。縣第六次殘代會將在10月底召開,結合換屆,我們要求各鎮將殘工委、殘聯、殘協、專門協會人員做及時調整。縣、鎮殘聯及時將制度、職責上墻,同時打造了嚴陵鎮建設路社區殘協為集社區康復、標準化殘協建設為一體的又一基層組織建設示范點,全縣殘疾人基層組織建設實現100%完成任務。對第二代《殘疾人證》辦證、換證工作嚴格把關,及時快捷,到目前為止全縣共辦結殘疾人證18465本。

        二是抓好殘疾人工作的宣傳。加強殘疾人工作萬網工程建設,今年又安裝了黨政內網, 5月18日上午,在城市花園廣場集中開展了以“加強殘疾人文化服務、保障殘疾人合法權益”為主題的威遠縣第二十二次“全國助殘日”活動。活動內容分三部分:第一,對全縣殘疾人代步車主進行了專題培訓。縣殘聯、縣交警大隊、縣運管所等有關部門負責人對殘疾人代步車的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及相關知識進行了詳細講解,切實增強了殘疾人代步車駕乘人員的交通安全意識。第二,開展殘疾預防知識和涉殘優惠政策等的宣傳咨詢活動。縣民政局、衛生局、教育局、文體局、工商局、稅務局、司法局、城管局、交通局、縣總工會、團縣委、婦聯、殘聯等縣殘工委主要成員單位在現場分別設立了“宣傳咨詢點”,接受咨詢服務20__多人(次)、發放宣傳資料10000余份。第三,現場開展義診服務。組織縣人民醫院城市花園社區殘疾人康復示范站的醫務人員在現場開展現場義診,為300多人(次)的殘疾人和市民提供了義診服務。積極開展志愿者助殘等活動,使扶殘助殘蔚然成風。3月3日第13個全國“愛耳日”。縣殘聯在當日上午舉辦了“愛耳日”宣傳活動,并邀請到了市聽力檢測專家為廣大聽障人士做免費檢測,大力提倡“減少噪音、保護聽力”。活動中發放宣傳資料500余份,免費檢查聽障人士200余人,深受廣大群眾的好評。充分利用網站和其他媒體擴大宣傳,拓展宣傳領域,在省市殘聯和縣黨政網報道我縣殘疾人事業的宣傳消息23則,其他媒體上刊播17則,出簡報10期,有力地宣傳了我縣的殘疾人事業。全面完成《中國殘疾人》、《三月風》的訂閱工作。

        三是不斷豐富殘疾人文化生活。與縣文體廣新局多次聯系在全縣機關、 學校、企業、社區等開展百萬殘疾人讀書活動和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達7350人,文化進社區47個。積極配合市體育局、市殘聯加強殘疾人運動員選拔儲備工作,向備戰第九屆全國殘運會選拔儲備運動員18名。組織了8名手語翻譯人員認真學習手語,參加四川省首屆中國手語大賽市級選拔賽。

        (六)康復維權工作有序開展

        圍繞“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的目標,繼續鞏固“全國殘疾人社區康復示范縣”的成果,殘疾人康復服務面達到92%以上,廣大殘疾人的各項保障也得到日益完善。一是全面推進各項康復工作。在完成民生工程康復任務基礎上,為3000名殘疾人開展康復服務;為1733名精神病人提供關愛服務;免費發放用品用具300件、輪椅53輛;二是殘疾人維權工作有序開展。投入資金 68、95萬元,使 13789名農村持《證》殘疾人免費參加新型合作醫療,參合率達100%以上;投入資金11、81萬多元,使1169名重度殘疾人免費參加新農保,12名重度城鎮殘疾人參加城鎮醫療保險;籌集資金40萬元為殘疾人統一置換代步車58輛;認真落實殘疾人機動輪椅車燃油補貼政策,為54名輛機動輪椅車主發放燃油補貼19710元;一名肢體殘疾人首次取得C5駕照,縣殘聯補助培訓費1500元;共接待處理來信來電來訪 116人次,41人次的殘疾人接受法律救助服務,全年無越級上訪事件。

        (七)教就扶貧穩步實施

        一是通過多種渠道資助殘疾學生就學110人,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75%,爭取到“交通銀行通向明天”助學項目資金2萬元,資助殘疾學生20人,繼續做好大、中專院校殘疾考生錄取工作,加強領導,指定專人分管,同招生部門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殘疾考生的錄取工作,籌集資金3.9萬元,資助貧困殘疾大學生及特困殘疾人子女大學生22名,使他們能夠順利入學。二是整合社會力量,扎實開展扶貧工作,為80戶農村貧困殘疾人實施了家庭無障礙改造,元旦、春節、助殘日期間發動殘工委成員單位、各鎮采取多種形式,在全縣廣泛開展“聯戶濟困”、“一助一”扶貧幫困、“溫暖千人行”等活動,參加人次達1800多,慰問殘疾人2018人次,送慰問金26萬余元,還有大米、白糖、化肥、衣服、棉被、學習用具等。對全縣符合條件的359名重度殘疾人實施陽光家園計劃,共投入資金215400元。縣殘聯主動協調縣政府殘工委各有關部門,充分發揮社會資源和社會服務體系作用,鞏固殘疾人扶貧基地2個,通過基地帶動殘疾勤勞致富。積極協調城鄉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全部納入低保。繼續落實“領導掛點、部門包村、干部幫戶”活動,簽訂了幫扶責任書,落實了措施,安排了幫扶資金。三是進一步深入學習、宣傳、落實《殘疾人就業條列》,把按比列安置殘疾人就業放在就業工作的首位,鼓勵殘疾人自主擇業、自主創業,為近1000名殘疾人提供就業服務,對全縣18家社會福利企業進行了資格認定、年審工作,督促落實優惠政策,保障了500多名集中就業殘疾人的合法權益,選送了105名殘疾人到內江長宏職業技術學校進行專業培訓,對4516名農村殘疾人以鎮。村為單位開展了種。養業培訓,今年新增安置殘疾人就業256名。

        (八)綜合管理不斷加強

        一是出臺綱領性文件。在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意見的基礎上,提交了《威遠縣殘疾人事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送審稿)》由縣委常委會通過, 9月11日縣委辦、縣府辦聯合行文下發了《威遠縣殘疾人事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到各鎮及有關部門執行。二是抓好“四好”班子建設。以開展創先爭優和中心組學習等活動為契機,加強了黨風廉政建設;強化黨務和政務公開,定期在班子會上通報資金安排等重大事項情況,增強了班子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三是加強了職工隊伍建設。進一步完善了崗位責任制和學習制度,先后有4名同志參加四川省殘聯系統川大干部培訓基地的學習。四是抓好目標管理促進業務工作。將目標管理任務分解到各鎮殘聯,領導帶頭、全員動手,形成了年初有目標、半年有檢查、年終有考核有力地促進了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

        二、存在的主要差距

        我縣的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與上級的要求相比,與兄弟縣(區)相比,與廣大殘疾人的實際需求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主要表現為:一是工作基礎比較薄弱。服務設施建設滯后,我縣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面積較為狹窄,只能基本滿足縣殘聯機關辦公。縣內無殘疾人康復訓練指導中心、無殘疾人集中托養機構。廣大重度殘疾人康復訓練和托養問題亟待解決。二是保障體系仍不完善。殘疾人保障體系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步伐不協調,與殘疾人需求不適應,貧困殘疾人看病難、住房難、就業難等問題依然突出。城鎮低保155-300元/月,農村低保40-50元/月,且低保、五保仍然無法解決特困殘疾人的特殊困難,保障能力較弱,總體水平偏低。三是隊伍素質需不斷提高。全縣殘聯干部隊伍服務殘疾人的水平參差不齊,有的殘疾人工作者創新意識不強,上級布置什么就做什么,使單位或分管的工作缺乏亮點,有待進一步提高。殘協專職委員補助偏低,工作積極性不高。四是全縣工作發展極不平衡。鎮與鎮之間工作差距明顯拉大。

        三、__年工作要點

        __年,我們將繼續堅持以加快“兩個體系”建設這條主線,以提升殘疾人工作質量,全面貫徹黨的十精神,以落實《殘疾人事業“十二五”發展綱要》為重點,做好以下八個方面工作:

        (一)繼續實施“民生工程,為殘疾人解決實際困難。深化“量服”工作,繼續實施“陽光家園計劃”,讓更多的殘疾人家庭受益。繼續鞏固“全國殘疾人社區康復示范縣”的成果,發揮村(社區)康復網點的作用,為有需求的殘疾人提供服務指導。繼續爭取實施假肢裝配、貧困殘疾兒手術矯治、貧困精神病患者醫療救助等項目。

        (二)加強縣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建設工作,保證質量。爭取盡早改善環境,為殘疾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

        (三)鞏固完善殘疾人基層組織規范化建設,實行中心殘協專職委員聘任制,搞好殘疾人專職委員培訓,提高他們為殘疾人服務的水平。

        (四)安排專項資金,繼續搞好殘疾人培訓,在開展殘疾人實用技術培訓的基礎上,重點搞好有就業需求的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和崗前培訓,增強他們自食其力的能力。

        (五)繼續做好殘疾人 穩定工作。建立健全嚴格的接待和處理制度,明確責任、嚴明紀律,組織開展領導接訪、全系統干部下訪工作,及時發現、化解苗頭,確保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

        (六)加大項目資金的爭取力度,加強與上級殘聯的聯系,積極包裝夯實爭取項目資金的基礎,充分利用國家對殘疾人事業的投資契機,使更多的優惠項目資金,惠及更多的殘疾人,為我縣殘疾人事業的發展注入新的生機和力量,推動我縣殘疾人事業更快地發展。

        第7篇:婦聯干部培訓方案范文

        (一)建立了“管辦分離”的繼續教育管理體制

        學校著手繼續教育體制改革,制定完善的繼續教育管理規程和運行機構,成立繼續教育與培訓處,建立起校長分管、繼續教育與培訓處主管、成人教育學院與相關學院分工負責和各部門協調共管的“校內一體、管辦分離”的繼續教育組織管理體制,建立“繼續教育管理委員會”和“繼續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統籌并優化配置全校的教育資源,以發揮全校對繼續教育工作齊抓共管的“合力”,為提升寧波大學繼續教育服務寧波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制度、組織和人員保證。

        (二)建立了“雙向掛職”的社會服務運行機制

        根據科研服務與教育服務并行要求,學校在設立“繼續教育與培訓處”的同時,成立了由分管校長主管的“校地合作委員會”,并下設“地方服務與合作處”,加強了學校與各級地方政府部門及企事業單位聯絡與交流的主動性,貫徹了“以服務求支持、以貢獻求發展”的理念,為學校的科研成果轉化與推介、成果產業化、技術轉移、科技開發等提供可行的發展規劃和高效的組織管理。重點工程是“百名教授/博士進企業(社區)”和“百名企業家高管進校園”的“雙向掛職”活動。至今,已有500余人次教授/博士深入到400余家企業開展技術服務和管理咨詢等活動,有百余名企業家、高級管理人員被聘為兼職教授,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三)搭建了“校地合作、雙向傳導”的運行平臺

        1.建立運轉順暢的“校地合作”服務機制

        學校努力探求“校地(政府、企業、部門)合作”開展繼續教育的有效路徑,積極主動地推進“校地”間通過訂立合作辦學、委托培養、項目承辦、勞務外包等協議,開展辦學與管理的緊密型合作人才培訓模式改革,逐漸形成了一條“政府出資、單位(企業、行業)組織、大學培訓、學員受益”的適應寧波經濟社會發展的繼續教育發展路子。這樣,既能充分發揮學校高水平的師資、優質的教育資源、先進的校園文化優勢在服務地方中的作用,又能發揮地方政府、企業及行業主管部門的組織優勢與需求信息優勢,形成強強合作、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多方受益的高校繼續教育發展態勢。

        2.搭建比較寬廣的“校地合作”公共平臺

        目前,學校已與多個地方政府部門共同搭建了20多個繼續教育基地,如與寧波市人民政府合作建設的“新型農民培訓基地”、與市組織部合作建設的“寧波市干部外語培訓基地”、與教育局合作建設的“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基地”、與寧波市婦聯合作建設的寧波大學女子學院作為“女干部培訓與婦女素養教育基地”、與寧波市總工會合作建設的“職工再就業培訓基地”、與經發委合作建設的“中小民營企業家素質教育基地”、與外經貿委合作建設的“外貿企業緊缺人才培養基地”、與行業協會和勞動保障部門合作建設“技能證書考試教育基地”、與交通部海事局合作建設的“高級航海人才培訓基地”等。同時,還與近200家企業合作建立了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實訓實習基地。

        二、完善規章,形成“規范化、科學化”的繼續

        教育管理制度,確保繼續教育的服務質量根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浙江省的“中學教師繼續教育中心”、“母親素養教育中心”、“高技能人才培訓中心”、“中小企業家素質提升中心”和“繼續教育理論研究中心”等“五大中心”確定為本示范基地的建設目標和任務。為了更好地實現建設目標,學校對原有已不適應的和不完全的規章制度進行了重新修訂,制定了涉及到人力資源管理、經濟管理、財務管理、合同管理、項目管理、教學質量管理、師資管理、科研管理、資產管理、國際合作管理、重要大型活動管理、獎懲制度等各個方面管理文件,凸現了繼續教育管理的規范化、務實化、系列化的特點。

        三、創立模式,著力“學歷+技能”雙證式的應用型人才培養

        (一)學歷繼續教育:實施“學歷+技能”雙證或多證書的人才培養方案學校將職業證書培訓列入各專業教學計劃中,學員學完《教學計劃》規定的相關課程和考證要求,畢業時既能拿到畢業證書,又能獲得職業(執業)資格證書。這種“學歷+技能”雙證書人才切合社會對人才的需要,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為全面地推行“學歷+技能”雙證書人才培養模式,學校對現行的100多個成教專業的教學計劃進行了全面修訂,實施學歷教育內容與職業(執業)資格培訓內容相互銜接的“雙結合”教學計劃。“雙結合”教學計劃由“公共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程”構筑一個“基礎平臺;由“專業課程、專業實習與考證培訓”組成一個“專業模塊”,構建起“平臺模塊型”課程體系。同時通過設立“創新學分獎勵制度”,促進了學員創新能力的培養,提高畢業生的就業能力。“學歷+技能”培養模式的實施大大提高了學生就業、轉崗的競爭能力,也為地方經濟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智力支撐。《成人高等教育“學歷+技能”人才培養體系的研究與實踐》成果,于2012年被評為寧波大學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寧波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二)非學歷繼續教育:建立“學分銀行”,試行“學分互認”制度嘗試進行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融合互通改革實驗,建立成人教育“學分銀行”制度。已在區域內開展成人學歷教育與非學歷職業技能培訓融合互通的改革實驗,允許將通過各類教育取得的學習成果經規范認定折合成相應的學分,與學歷繼續教育的學分累積,獲取學歷文憑。從繼續教育發展的趨勢出發,探索將不同教育內容折算成學分的質量標準及相關的操作辦法,有步驟地、分期分批進行“學分銀行”建設,實現同層次、規格、形式教育之間的學分互認和不同層次、規格、形式教育之間的學分兌換。

        四、精心設計,凝練區域特色的繼續教育培訓服

        務品牌根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充分發揮寧波大學繼續教育辦學在企業管理、國際貿易、法律、海洋生物、機械工程、信息科學、醫學、海運、建筑、教師教育、外語等學科專業方面特色優勢,著力打造“中學教師繼續教育中心”、“母親素養教育中心”、“高技能人才培訓中心”、“中小企業家素質提升中心”和“繼續教育理論研究中心”等服務培訓“五大中心”。近五年來,共培訓中學教師6萬人次;企業各類人員近10萬人次;農民工1萬余人次;培訓“母親素養工程”人員55萬余人次;航海人員2萬人次、醫藥衛生人員3萬余人次和其它各類人員8萬人次,學歷教育在籍學生每年均在2萬以上,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五、專兼結合,打造“雙師型”的繼續教育教師及管理隊伍,提高了繼續教育的服務水平

        一是加強師資信息庫建設,以本校教師為基礎,聘請省內外兄弟高校和科研機構、行業企業的教授、專家、大師及政府相關部門的學者型官員為補充,分門別類按專題、課程建立“專兼結合”的教師隊伍資源信息庫,實行全員聘任,建立面向市場的教師動態管理和合同管理機制。二是著手建立與行業企業聯合培養專業課教師的機制,采取訪問工程師制度、教師輪訓和定期實踐制度等師資隊伍建設制度,提高本校專兼職教師的繼續教育教學能力。三是要求各個專業學院組建負責繼續教育招生、培訓、實習實驗及學生管理等的專門管理團隊,強調對培訓者與管理者的培訓工作,努力提高管理隊伍的素質和水平,并全面實行“全員聘任”的人事管理制度。同時,為保證對繼續教育教師隊伍的科學管理,學校還專門制定了一系列教學考核評價制度,主要包括:一是實行繼續教育主講教師考核評聘制度。通過評聘結合的原則,建立了一支600多人的高質量的繼續教育師資隊伍,其中,中高級職稱達80%,98%的任課教師教學效果良好,受到學員的好評。二是制定并實行繼續教育教師考勤、教學質量評價制度。獎懲結合的師資管理,既保證了繼續教育教師的整體高素質,又調動了任課教師從事繼續教育的積極性。三是實施了學校層面的繼續教育督導和學院層級的繼續教育評估制度。成立了已退休的校級領導和相關學科專家、教授為主要成員的“繼續教育督導組”,加強對繼續教育進行督導檢查。

        六、開發運用,搭建“現代化、個性化”的網絡

        管理、在線學習咨詢等平臺,豐富繼續教育的服務方式為改革和發展現代繼續教育,實現課堂學習與在線學習的相輔相成,學校投入近1600萬元,建設“寧波大學繼續教育信息化平臺”。在硬件環境建設上,現有獨立的3個機房,40M電信獨享光纖接入,后續可很方便地升級到100M電信獨享光纖;擁有32個多媒體教室及家政實驗室等教學用房,用于培訓項目的安排。建成了2套自動課程錄播教室,其中包括1個230多座的多功能學術報告廳,利用錄播教室可以進行視頻公開課程、網絡課程的網上直播和錄制,以及進行網上遠程互動教學、答疑、遠程論文答辯。建成高清虛擬演播室1間和高清網絡課件錄播室1間,為視頻課程、網絡課件等數字資源建設打下了基礎,首次共有10多門精品視頻公開課對外開放。

        七、雙向促進,建立“研究與實踐互動”的學科

        第8篇:婦聯干部培訓方案范文

        共青團東川區委書記楊子賀:

        “十三五”期間,共青團一是要積極引導和幫扶青年人創就業,推動更多的青年人才不斷涌現,使他們成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積極力量。在創業氛圍、創業政策、創業幫扶中多做文章,積極開展創業就業大賽。圍繞人社、農業、科協等相關政策,積極開展創業培訓等。二是要運用互聯網等新媒體為共青團工作提供廣闊平臺和便捷渠道,要用好微博、微信、青年之聲等新媒體,在吸引凝聚青年上下功夫。三是要幫助協調相關部門爭取“眾創空間”、“大學生返鄉創業園”等相關政策,提供青年聚集載體。

        共青團西山區委書記林勤:

        在抓好在校學生思想引領工作方面,要落實少先隊活動課,尤其是道德養成和政治啟蒙的教育。針對學校重視程度不夠的現狀,建議爭取教育部門的支持,把少先隊課開展情況納入對教育部門的考核中。要發揮社會組織和社工的作用,廣泛招募志愿者,創新服務項目,助推團的工作。如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方面,團委可有效結合未成年人司法保護試點項目,引進社會組織,搭建橋梁,采取購買服務的模式,開展專業的服務。

        共青團宜良縣委書記付亞楠:

        過去共青團樹立的“青”字號等工作品牌在社會上有較強的影響力。現在共青團做的工作越來越多,服務青年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還沒有形成讓社會各界熟知和接受的工作品牌。要努力打造符合時代特征的共青團品牌工作,才能讓共青團影響力不斷擴大。例如共青團希望水窖“1+X”等工作就深受群眾歡迎,我們要繼續推進,形成品牌。

        共青團昆明市委書記歐明鋒:

        共青團在“十三五”要有新作為,既要改革創新出實招,又要從嚴治團動真格。楊軍書記的講話用了很大的篇幅,著重講了從嚴治團的三點要求,實際上是對團干部作風與能力的要求,講得非常深入,非常有針對性。只有團干部人人都能從自身作風和自身能力上下苦功夫,才能在“十三五”全面落實好省委和團中央的要求。共青團工作干得好不好,關鍵在團干部,楊軍書記的金玉良言,值得我們細細品讀和努力實踐。

        團省委委員、華坪縣實力物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何躍彬:

        我個人于 2013年作為企業界代表進入團省委成為委員,在扶貧、救災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在“大眾創業、萬眾創興”等面上的工作影響還不夠。幾點工作體會:一是過多的“扶貧”、“救災”不如引導自救、自撫。二是要利用各種利益來調動青年朋友對團組織的關注。假如在團組織的公眾平臺上加入支持青年創業就業的相關內容,比如小額貸款等,那么我想團員青年對團組織的關注度就不會那么低。三是說過,每個團干部都有二三十個青年朋友,那么團干工作就好開展了。因此我們團干部一定要深入青年與青年換真心、交朋友。

        高新區團工委書記蔡嘉:

        在共青團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園區共青團工作要順應園區發展,找準工作突破口和著力點。針對非公企業青年思想活躍、需求多樣的特點,在服務內容和服務方式上要與時俱進,在圍繞園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心工作上,整合資源、創造優勢,進一步擴大園區的組織有效覆蓋,加快新興領域的團建工作。結合企業青年的實際需求與興趣愛好,開展多層次、多類型的主題活動,讓企業青年愿意參加團的活動。推動“團建+創業”工作,積極響應中央“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通過整合園區資源,搭建青年創業的政府資源直通車。

        團省委常委、團省委組織部長陳選良:

        具體到組織部工作,主要是“一組織兩隊伍”。組織建設上,首先是實現團組織對團員青年的全覆蓋,第二是活力激發上還需要進一步創新,做實做細,以村級“兩委”換屆為契機,壓茬做好村級團委換屆工作。團干部隊伍建設方面,一是抓專職團干部配備,團中央每2個月通報一次州(市)以上團干部配備情況,目前來看全省發展還不平衡,需要各級團組織加強對黨委的匯報,推動團干部配備工作。在推動專兼掛方面,上海改革傳遞了兩個聲音,一是減上補下,二是專兼掛結合的團干部使用模式,接下來在我們的工作過程中需要著力思考和推進。三是上下交流方面,扶貧工作隊、下沉工作在機關已經轉起來,但基層到機關頂崗學習還需要探索和推進,下一步要探索基層優秀青年干部到團省委進行交流,希望大家積極推報。對團員隊伍管理,團中央統一了指標和編號,希望大家也交流一下具體的意見。

        共青團鎮雄縣委書記趙祖陽:

        第一是“貸免扶補”工作,按照文件要求針對有實體店的個體工商戶提供貼息貸款,現在這部分的需求量有所下降,但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的需求量有所加大,合作社是很多青年組成的,但法人只有一人,只能發放一個貸款,覆蓋面太窄。建議從上級層面明確,合作社的合伙人都可以貸款。2009年時,5萬元的確可以扶持創業,但目前來看額度太小,建議是否可以增加到10萬元。第二是電子商務,縣委明確了電子商務示范縣的要求,前期籌備了一些工作,今天會議的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借鑒,昭通各地區都是特色農業縣區,可以借鑒沾益縣的經驗,建議交流材料印發或在媒體上發表。團縣委在編人員中3個去扶貧工作隊,希望西部計劃向扶貧攻堅任務重的縣區傾斜。

        共青團楚雄市委書記黃亞梅:

        本次會議是在中央、省委黨的群團工作會議召開之后,全團深入貫徹落實會議精神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部署工作思路清晰,對團干部作風建設提出了5個“干”的要求。有幾點建議,團的基層覆蓋面在減弱,報告指出了“互聯網+共青團”和“智慧團建”等問題,對口袋團員、隱形團員,找不到組織的團員如何凝聚提供了途徑,希望團省委研究出臺具體方案,為基層團建提供可操作、可學習的措施,幫助基層解決團建問題。二是學校入團率很高,團員光榮感下降,希望團省委出臺具體意見,從學校抓起,控制入團率,控制數量、提高質量,提高團員的榮譽感。

        共青團施甸縣委書記段楊:

        共青團要在“十三五”期間團結凝聚青年為實現云南跨越發展目標貢獻力量,一是要加強團干部隊伍建設,培養更多的青年工作帶頭人。團的干部作為共青團工作的組織者和實施者,直接影響到團的工作發展。我們務必要按照“三性”的標準和要求,在理想信念,實踐鍛煉、作風建設方面抓實抓好。二是要注重對優秀青年的支持和培養。要把有能力、有實力的創業青年選樹起來,發揮帶頭示范作用,營造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共青團昭通市委書記周小兵:

        下一步要突出貧困山區、地震災區、革命老區做好扶貧攻堅工作;搶占學校共青團陣地;探索頂層設計,推動團縣委副書記兼任教育局副局長;搶占線上線下宣傳陣地,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工作;進一步夯實基層基礎,借助鄉村兩級換屆,把團的組織建得更牢;加強自身建設,解決團干部作風問題。

        共青團紅河州委書記杜應昆:

        談幾點意見:一是針對貫徹中央和省委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精神,爭取省委成立專項督查組,深入基層一線(特別是縣級以下)進行督察檢查,切實解決好基層團組織活動經費以及村(社區)團總支書記、支部書記的經濟待遇。二是針對“網上共青團”、“智慧團建”、“互聯網+共青團”等問題,全省各級團組織做了大量的、有益的探索,但總體來看沒有形成一套成體系的模式,沒有一個相對標準化、規范化的操作流程,同時技術支持良莠不齊,也浪費了大量的經費、精力。建議全省統籌,以青春彩云南媒體中心為核心,從硬件、軟件兩方面整合條塊資源,構建一個“一條線到底”、全省共享的共青團大數據模式。三是針對各級團干部特別是基層團干部、新任團干部工作不適應,能力不適應,流動轉崗等問題,持續加大團干部教育培訓。

        共青團紅河州委副書記李琳:

        結合楊軍書記的講話和2016年工作要點,在“十三五”時期共青團組織可以做出積極貢獻。一是要全面推進共青團改革,全面從嚴治團,為“十三五”時期共青團參與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積極貢獻打下堅實基礎。二是要積極投身精準扶貧攻堅戰,扎實做好青年創業工作及“希望工程”工作。三是要進一步扎實做好農村青年“領頭雁”工作,使農村創業青年在扶貧攻堅工作中發揮積極作用。四是要按需下單進行訂單式創業培訓,改變按任務下達培訓項目的工作方式。五是要探索“希望工程”幫扶新模式,建立困難青少年群體幫扶流動循環資金,幫助更多的貧困青少年。

        共青團德宏州委書記李君川:

        今后工作中,我們德宏團州委一是要進一步深入學習領會會議精神;二是要及時全面向州委報告,向各級團干傳達;三是要結合德宏實際形成工作計劃,進行任務分解,開好德宏的全會,突出基層組織建設,精準脫貧,民族團結,禁毒防艾,生態建設,對緬交流等重點工作,抓好會議精神的貫徹落實。建議:一是要更加關心一般團干部的成長,根據省委組織部的規定,副科級以上干部任職必須要有2年以上的基層工作經歷,現在的情況是機關團干部很難達到要求,需綜合解決,也只有解決好了才能保持團干部隊伍的整體活力和相對年輕。二是對2016年縣鄉團委集中換屆做出更加明確的規范要求,抓住此次換屆的機遇,切實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三是進一步提升對緬甸青少年的友好交流層次和水平,進一步夯實中緬友好的青少年基礎,落實好省委李紀恒書記說的:“兩國交往,共青團大有可為”的要求,服務好“一帶一路”和輻射中心建設。

        共青團富源縣委副書記錢鵬雁:

        當前工作中存在的幾個問題:一是鄉鎮一級的團組織有機構,但團干身兼數職,工作都是見子打子,無暇思考創新;農村團組織大部分空殼化,凝聚力弱,團干部老齡化,服務方式、服務能力落后。二是鄉村兩級團組織管理方式單一,以在校生為主,在信息咨詢,解決就業、享受更高檔次文娛活動方面無法滿足青少年需求。服務重心都是以上級團組織的活動安排為主。在團組織活動中,沒有對鄉村的具體設計,活動在城市熱鬧,在鄉村無聲無息。工作建議:一是加強農村團組織隊伍建設,尤其是強化工作資源保障。二是培育新青年,弘揚農村新風尚。三是活動設計要更有針對性,加強城鄉互動。

        共青團陸良縣委書記閔瑋:

        楊軍書記的講話令人鼓舞振奮、讓人深受啟發,兩點建議:1.對鄉村兩級團委換屆,以團省委名義出臺明確文件要求,細化具體標準、程序,建議文件同省委組織部、省民政廳、省婦聯四家單位聯發,增強基層對文件的重視和執行力度。2.建議對“青年之聲”平臺的“四個融合”具體操作模式有一個指導性意見,尤其是在與團外各方專業力量的對接上,從團省委層面,主動與教育、司法、檢察等部門銜接,各個系統主動參與面向青年的網上志愿服務活動。

        共青團元陽縣委書記張秘:

        聽了楊軍書記的講話,一個明顯體會:團干部要進一步強化苦干實干的擔當精神。縣級團委在人少事多、資源少的環境下運行工作,是一種逆境,也是一種常態,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團干部才能得到鍛煉,才能逆流而上。兩個建議:1、全省各縣市貫徹落實群團工作會議的情況各不相同,建議從省級層面對縣級落實群團工作會議精神進行嚴格督查。2、今年是鄉村兩級團委換屆選舉之年,建議團委對換屆做出指導安排。

        共青團綠春縣委書記李春梅:

        作為基層團干部,我認為面對目前基層團組織松散、團委班子配備不齊、專職團干部人員不齊、基層經費困難等問題,團組織如何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團結凝聚青年落實好各項工作,關鍵在人,關鍵在基層團干部。首先基層團干部一要學習,堅定理想信念,領會全會精神;二要干事,說一千道一萬不如干一事,只有苦干實干巧干能干,才能讓團干部在社會中、在青年中,有威信、有影響力;三要創新,基層團組織面對的困難和問題日益變化,只有結合工作實際,結合青年需求,不斷創新工作模式和服務手段,才能有效凝聚青年。

        共青團怒江州委書記和春梅:

        在如何團結凝聚青年方面,一是要進一步提升團組織服務發展的能力、提升團干部苦干實干的能力、提升團工作聯系服務青年的能力,解決好自身的問題,做“強的組織、實的組織、青年的組織”。二是要把握政治性,潛移默化進行理想信念教育;把握先進性,寓教于樂開展“樹人”工作;把握群眾性,竭盡所能服務青年;堅持圍繞中心,立足崗位積極投身五個發展、投身脫貧攻堅大會戰。在如何奉獻力量方面,要號召青年參與、投身五個發展,做到“五抓”。即抓宣傳,宣傳青年投身建設的火熱實踐,擴大示范引領作用,輻射傳播青春正能量;抓活動,積極開展青年崗位能手等活動,體現生力軍和突擊隊的價值;抓平臺,增強團的工作力量,延伸團的工作手臂;抓項目,把牢工作抓手,服務青年有載體;抓服務,將扶持、維權和關愛更具體落到實處。

        共青團玉溪市委書記朱莉:

        就如何團結,凝聚青年,如何落實好團中央和全省共青團重點工作談點想法。第一是人心搞熱:一是要充分激發和調動各級團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熱情;二是要盡最大可能地凝聚和吸引廣大團員青年;三是要盡可能多地爭取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對共青團工作的支持。第二是氛圍搞濃:一是要把學習研究的氛圍搞濃;二是要把干事創業的氛圍搞濃;三是要把改革創新的氛圍搞濃。第三是工作搞實:一是堅持問題導向;二是找準切入點,打好組合拳;三是左手抓細節,右手抓落實;四是抓好總結和落實。

        共青團普洱市委書記穆星:

        普洱將圍繞全會精神,從五個點抓好落實,一是圍繞一條主線,即“十三五”開局三年各項中心工作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條主線干好工作;二是掀起兩個,即掀起學習宣傳的和貫徹落實的;三是著力增強“三性”,即增強政治性、群眾性、先進性;四是構建思維工作格局,即凝聚青年抓基層、服務大局抓重點、當好橋梁抓平臺、從嚴治團抓改革;五是突出“五個”發展理念,即從團組織創新,青年創新創業創優角度突出創新,從志愿服務等角度突出協調,從“爭當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系列活動中突出綠色,從青聯建設、邊疆團建的角度突出發展,從青年助力扶貧攻堅、關愛特殊群體,廣泛開展公益活動中突出共享。

        共青團瀘水縣委副書記陳宇:

        就如何落實好中央省委的要求和全省共青團重點工作,個人認為一是要理念升華,高舉三桿大旗。保持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二是要目標升級,聚焦三重任務。成為黨的堅定不移的追隨者、青年成長成才的服務者、團工作改革的推動者。三是要職能轉型,把握三型定位。成為助手型政治組織、橋梁型行政組織、服務型社會組織。四是要能力提升,鍛造三大能力。專業化能力、信息化能力、創新能力。五是要嚴肅紀律,強化三大優良作風。培養勇于苦干、崇尚實干、帶頭真干的擔當精神。

        共青團大理州委書記王會琴:

        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起步之年,改革創新關鍵之年,共青團組織如何乘勢而上,順勢而為,進一步推動改革發展是全團要思考、實踐的重點。一是以推動共青團改革創新為重點,出臺支持改革的具體措施和激勵機制,鼓勵各領域和基層一線團組織開展改革創新實踐。二是強化《決定》影響力,成立青年志愿服務宣講團赴基層宣講,及時傳達黨團聲音,形成用《決定》統領全團“十三五”規劃的工作格局。三是重視全團參與精準扶貧攻堅,出臺相應意見、計劃及措施辦法,整合相關資源,全力支持重點貧困縣、鄉鎮、村建檔立卡戶青少年的健康發展。

        共青團福貢縣委書記李桂英:

        學習了楊軍書記的講話,很受鼓舞和啟發,下步工作中將重點從以下方面下功夫:一是積極創新引領方式,真正使廣大青少年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二是激發創業熱情,組織動員廣大青年在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中發揮生力軍作用。三是要切實轉變工作方式,在主動服務中更好地促進青少年成長成才。走出機關、走進青年,把“聯系起來”的工作做實做好,構建線上線下有機統一、“網上+網下”雙網互動的服務體系。四是要大力推進自身改革,進一步增強共青團組織的生機活力。

        共青團文山州委書記郭敏:

        楊軍書記的講話實事求是,總結2015年工作簡明扼要,部署今年工作突出重點,特別是用10頁篇幅強調從嚴治團,苦干實干,可見改革創新的力度。一是建議用“互聯網+”的理念謀劃團的工作。團組織首先要服務和管理好團員,但目前團組織關系接轉等不規范,團員走出學校后團員關系接轉問題多,有的不愿找組織,有的找不到組織,可嘗試推動電子團員證、網格+網絡、網上+網下等措施加強團建工作。二是建議加強志愿服務的時效性、廣泛性和針對性。目前重點還是依靠組織化、行政化手段來動員和組織,社會化參與不高,應著重解決志愿服務供需不平衡,星級認證開展難、社會參與和認可度不高等問題。三是建議加大信息交流力度,便于工作交流。

        共青團滄源縣委書記陳陽:

        一是順應新常態。結合青年所需、所想、所好開展工作,積極融入青年,全力爭做青年之友,推動青年工作全面開展。二是把握新機遇。充分把握改革發展的主線,在團的自身建設上實現突破,正確看待存在的“四化”問題,杜絕負面情緒,將改革發展作為推動自身發展有利機遇,用青春擔當實現團的創新發展。三是創新新舉措。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中創造屬于團的青年創業品牌,落實團的創業項目。

        團省委委員、永平縣大學生村官羅錦濤:

        當今網絡發展越來越快,但民間傳統歌舞、手工藝品卻逐步離開了青年的視野。我們要用優秀傳統文化和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培育青少年的優秀品德,繼承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建議團省委給予政策支持,讓民族文化得以傳承。

        共青團云龍縣委書記李海龍:

        一是將思想引領常規化、具體化,結合實際讓青少年學有榜樣、趕有標兵,全面引領社會風尚。二是用行動踐行,引導青年行。加強與青年的聯系,引導青年到農村,向農村學習、向群眾學習,讓青年成為扶貧攻堅志愿服務的生力軍。三是用夢想支撐,凝聚青年心。通過青少年權益維護,關注重點青少年,讓特殊青少年群體能做夢;深化希望工程項目,讓困難山區孩子能追夢;建立創業平臺,讓創業青年能圓夢。四是用“四問”自警,做好青年友。即“從事共青團工作為了什么,怎樣做好共青團工作、共青團工作的動力是什么、將來轉崗留下些什么”。

        共青團廣南縣委書記姚鳴揚:

        農村青年大量外出務工,農村團組織找不到服務對象,難以找到優秀帶頭人。在主動服務青年上,由于團組織上班時間朝九晚五,休息時間與青年休息時間重疊,在青年需要服務時,難以主動服務、引領青年。這些問題都需要在深入青年的過程中著力加以解決。

        共青團丘北縣委副書記羅云波:

        目前,社會青年,特別是農村青年對團的意識不強,具體表現在“什么是共青團,共青團是做什么的”等方面不夠了解。造成了遇到困難時不主動找團組織,往往找其他部門,如就業創業找人社、工商等部門,團在青年中發揮的作用不明顯。同時,建議把“學團章、知團史”作為一項常態化工作來抓,借助“五四”青年節等時機,開展團章、團史知識問答比賽,在青年中廣泛宣傳團的知識。

        國電宣威發電有限公司團委副書記魏冬梅:

        作為企業團組織,在工作中要努力為企業的生產經營等中心工作服務,將青年的工作積極性通過青年崗位能手評選、青春建功立業等活動形式激發出來,在服務青年成長成才的同時服務企業生產經營。要“敢干”和“實干”,面對團組織工作中的難點問題,要敢于正視和面對,真抓實干,實實在在解決問題,突出團組織在企業和團員青年中的存在感,防止被邊緣化。

        農墾集團團委副書記郭劍飛:

        作為云南高原特色農產品的重點企業,集團團委將認真學習領會講話精神,結合企業工作實際,從企業文化、人力資源、青工社群等多方面力爭取得團的工作的突破。切實將中央、省委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細化到企業團建工作的方方面面,做實企業青年群眾工作,為集團的跨越發展,為譜寫“中國夢”的云南篇章貢獻青春力量。

        水電十四局團委書記寧培洲:

        幾點建議:一是全面推進團青工作改革創新。隨著移動互聯網發展,團員青年的工作環境、獲取資訊的方式等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凝聚青年、服務青年急需創新,請城青部幫助指導制定《創新型團組織指導意見》。二是指導籌劃“大型婚戀活動”,解決青年婚戀問題。三是創新團干部培訓方式和載體,加強城青部團干部之間的交流力度,幫助企業團干部提供培訓和載體。

        省金融團工委副書記孫雨辰:

        云南金融團工委將按照楊軍書記的講話要求,認真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切實加強思想政治學習,引導金融青年堅定中國夢的理想,樹立苦干務實的工作作風;二是積極搭建各類平臺,加強工作交流,共享工作資源,做好引領青年的各項工作;三是重點做好送金融知識下鄉,選派優秀銀行機構團干部到縣域掛職和工作。工作建議:一是進一步加強對團干部的培訓,二是優化公文流轉渠道。

        中國大唐集團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公司團委書記趙卿丞:

        一是要注重思想引領,做好上傳下達工作,幫助青年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青年建功立業。二是要推進“互聯網+”建設,多渠道搭建下傳上達溝通渠道,積極引導青年成為企業建設中堅力量。三是要以制度為支撐,建好管好團員隊伍,規范組織生活。四是要以組織為抓手,加強“青年之家”和“青年之聲”的組織建設,使團委工作開展有組織保障。五是要以活動為落實,開展“8+4”、“4+1”常態化下沉基層活動,走進青年,轉變作風,接地氣干實事。

        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團工委書記萬紅:

        一是堅持創新發展理念,團結和引領廣大團員青年加大科技創新力度,不斷提高科技創新增效水平,持續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二是堅持協調發展理念,團結和引領廣大團員青年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處理好煙農、工業企業、地方政府等各方利益關系,確保煙葉穩定可持續發展。三是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團結和引領廣大團員青年大力發展綠色優質生態煙葉,以減工降本、提質增效為目標,堅持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環境友好、資源節約的現代煙草農業發展道路。四是堅持開放發展理念,團結和引領廣大團員青年通過實施“走出去、請進來”戰略,加強對外合作,增強云南“兩煙”發展后勁。五是堅持共享發展理念,團結和引領廣大團員青年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大力助推煙區“三農”發展,踴躍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全力做好阿昌族整族幫扶工作。

        省直機關團工委書記徐輝:

        會后,我們將按照團省委的要求,結合省直機關共青團工作的實際,以服務機關青年的需求為導向,強化實干苦干意識,樹立開放的思維,合作的觀念,在機關青年的思想政治引領和成長成才中發揮團組織的優勢和作用,推動機關共青團工作的發展。建議:進一步加強城青口團干部的培訓。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云南省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團委書記孫燁:

        作為一個市場化運作的企業,我認為只有圍繞企業生產經營中心任務來開展工作才能讓共青團充滿活力。一是應做好技能培訓,技術提升工作。以“服務安全生產、服務青年成才、樹立學習榜樣”為出發點,深入扎實開展青年職工崗位練兵、技術比武、師帶徒等活動抓好青年職工綜合素質提高。二是圍繞安全生產工作,積極發揮團組織安全協管作用。以創建“安全生產示范崗”為主線,通過開展主題團日活動、安全有獎問答以及觀摩安全事故案例等活動,大力開展“安全生產、青年當先”安全教育、“團員身邊無事故”等活動,不斷提高青年團員的安全意識。三是讓青年充分參與團的建設和活動開展。可以讓他們來組織,團委來參與和建設,給予青年人充分展示才華的空間。

        云南大學團委書記于春濱:

        會后,云南大學團委將立即傳達學習全會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要求上來,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勇于擔當,主動作為,苦干實干,以更大的勇氣和決心,更有力的措施和辦法,大力實施“思想引領,素質拓展,權益服務,組織提升”四大行動,結合云南大學的特點和優勢,結合高水平大學建設,真正面向團員需求,團結帶領3萬余名團員青年積極投入到推動云南跨越發展的實踐中去,努力做云南高校團學工作的排頭兵和領頭羊。

        紅河學院團委書記尹劍秋:

        就“網上共青團建設”我有如下思考。一是“青年之聲”項目品牌的建設必須講正氣、彰浩氣、接地氣。講正氣、彰浩氣要求團干部在是非、主場、原則、利益的問題上頭腦清晰。高校學生思維活躍,“三觀”正在不斷的自我完善過程中,因此建設“網上共青團”要先建好“網上共青團隊伍”。希望團省委加強網絡“評論員”隊伍的建設,進一步在網絡上講正氣、彰浩氣。二是“網上共青團建設”接地氣的內容和服務才是吸引、凝聚青年的關鍵,才是網絡品牌打造的最強動力,互聯網科技發展迅速,軟件更新換代頻繁,我們不應被軟件平臺綁架,應該打好基礎,立足長遠練好內功。

        玉溪師范學院團委書記楊光:

        現就高校共青團如何有效做好精準扶貧談幾點認識。一是要拓寬扶貧視野。扶貧對象要從單一的關注校外對象發展成校外對象加校園大學生,特別是校園大學生中的特殊群體;扶貧內容上對特殊困難大學生的扶貧,不僅要關注學生的經濟、心理問題,還要拓展到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分層分類進行指導。二是要調整扶貧的模式。針對高校共青團的校外扶貧模式,要將學生志愿者服務工作,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對資源有機整合。

        云南農業大學團委書記陳穎:

        要讓青少年聽黨話、跟黨走,重要的是讓青少年相信黨、相信團。我們身為團干部,應該適時、及時地把黨的最新精神解讀給青少年聽,讓青少年了解、理解,并達到最終認同。這需要解決幾個問題:一是團干部要進一步增強政治理論素養,提升政治理論水平,自身能真正理解黨的精神和要求;二是團干部要提升自身工作能力,提升個人魅力,更好地凝聚青少年,運用青少年愿意接受的方法,讓青少年愿意聽、能理解、能認同。

        西雙版納職業技術學院葉瑞玲:

        我談一談共青團西雙版納職業技術學院委員會在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和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做法。一是要培養宗旨意識和愛國精神。一方面培養留學生的愛國情懷。通過舉辦東南亞文化節,深化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例如包粽子比賽、詩歌朗誦比賽等,讓留學生認識、認可中國文化。留學生回國后,在重要的工作崗位上,將成為中國民族傳統文化的宣傳者。另一方面實現與民族文化融合的教育模式。通過以傣族為主體民族的各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潑水節、開門節、關門節等佛教節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了解、傳承,實現各民族之間的交流與文化認同。二是要做好在創業教育工作,在民族團結和輻射中心建設中,貢獻青春力量。依托橋頭堡建設、一帶一路建設等發展,突出邊疆優勢,做好創業教育工作。三是依托大型活動,培育民族精神。依托“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潑水節、放水燈、孔明燈等活動及保護母親河行動等活動,培育民族精神,實現共青團在民族團結中的重要作用。

        昆明衛生學院團委副書記高夢婷:

        一是堅持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深化青年武裝,引導青年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在青年中深入開展愛國主義宣傳教育活動,深入開展“我的中國夢”系列主題活動,抓好網絡思想引導,發揮好青年網上輿論斗爭中的主力軍作用。二是團結帶領廣大青年在“十三五”開局之年充分發揮生力軍作用。組織廣大青年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正確認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實踐要求,積極引導青年在創新發展中建功立業,組織青年在協調發展中積極貢獻,動員青年在綠色發展中引領潮流。三是堅持服務聯系青年的工作生命線,著力提升共青團的服務能力和水平。四是全面從嚴治團,為推進工作提供堅強作風保障。廣大團干部既要看到改革面臨的實際問題,又要把握難得機遇,切實增強危機感、緊迫感、使命感,尊重職業,尊重青年,積極改革,勇于創新,敢于擔當,努力推動云南共青團事業邁上新臺階。

        云南師范大學商學院團委書記劉燕:

        建立具有親和力、影響力、凝聚力的基層組織,我認為一個根本原則:一切為了青年。切實服務好直接面對的青年群體,也是服務大局的重要體現,我們的組織為了誰,誰就聚在我們周圍,如果我們基層共青團工作是為了所謂的“政績”,那么青年就不會凝聚在我們周圍,因為沒有青年愿意幫我們完成政績。在高校培養人始終是中心工作,成長成才是青年學生最直接、最迫切的需求。我們必須牢牢把握“為青年學生成長成才服務”這一核心,做好青年學生的思想引領和成長服務。要切實做到:保證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方向是正確的;保證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素質是過硬的;保證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過程是愉快的。

        玉溪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團委副書記馬婭:

        結合楊軍書記的講話精神,現在和大家分享以下幾點感受:團結帶領云嶺青年投身創新發展,在創新創業創優中展現新作為。一是要著力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引領廣大青年積極投身深化改革、促進發展的實踐,激勵青年在新常態中奮發有為。二是要營造“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良好氛圍,深入開展“挑戰杯”云南省大中專學生課外學術科技節、大學生職業生涯導航設計大賽、“創青春”、“就業大講堂”等活動,鼓勵青年勇于創新、善于創造。三是要建設大學生創業就業工作體系,引導大學生進一步解放思想,更好就業創業,建設青年創業園區,完善支持青年創業機制。四是要大力引導青年創優,廣泛開展各類“最美”青年評選活動,選樹創業之星,引導廣大青年學習先進、崇尚先進。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日本成年在线看 | 日本亚洲欧洲色 |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精品 | 亚洲欧美视频在线 | 在线观看国产视频啊啊啊舔 | 色婷婷色综合缴情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