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思想品德實踐范文

        思想品德實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思想品德實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思想品德實踐

        第1篇:思想品德實踐范文

        一、必須重視實踐課教學

        實踐課教學面臨的現實是,基于應試的需要,加上實踐課教學備課要耗費很大的精力,很多教師采取了不上,或者就是上了,也是蜻蜓點水,一帶而過的做法。這不僅違背了新課程改革的初衷,也讓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課程――實踐課變得可有可無。究其根源,都是對實踐課程的重要性認識不夠。

        1.實踐課教學有利于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能夠豐富和充實學生的精神生活。無論是教材中的實踐課設計,還是教師布置的實踐作業,或是學生在家中收集材料、制作,都可以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充實學生的精神生活。他們在探索過程中,會發現一些問題,如小區安全問題、交通問題、綠化問題等,接著會去思考解決,有利于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2.實踐課教學是增強學生凝聚力的手段。班級活動能增強學生的凝聚力,綜合實踐活動就更是如此。學生在日常班集體活動和實踐課學習中,都能感受到凝聚力的增強。

        3.實踐課在培養學生能力和發展學生智力上有特殊的作用。通過實踐活動,如編寫小報,寫感想,做調查報告,思考社會實際問題等,學生得到了鍛煉,提高了社會綜合實踐能力。

        二、學會豐富實踐課教學資源

        思想品德實踐課難上的原因之一是我們教師缺乏組織教學資源的手段,課上得枯燥乏味。其實在自然和社會之中,無論是“最美女教師”,還是“神九升空”“倫敦奧運”,都是我們可以利用的信息。一節實踐課能否成功,與教學資源是否生動有趣有很大的關系。在采集思想品德實踐課教學資源的過程中,教師要克服畏難情緒,充分發揮電子備課的優勢,將采集得來的教學資源加以整合。如何采集整合教學資源呢?

        1.從感知的生活信息入手。整合優化教學資源首先應注重學生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事。這種事可信度高,影響力廣,在教學中整合運用,說服力勝于其他事例,容易感染和傳播,能收到出人意料的教學教育效果。如校運動會上接力比賽的最終成績不單單是由哪位運動員的出色表現決定的,而在于每個人的出色表現,加上接力時相互之間的配合是否協調科學,從而認知一個集體的榮譽力量是集體成員每個人責任感的高度體現。面對眾多的生活信息,作為教者應具體分析,要有選擇性篩選,要從中找出關鍵環節,更好地為教學服務。例如,在校運動會上同樣是安排服務的同學,有人熱心投入各項為運動員服務的活動中,有人抱著消極怠慢少干一事就好的心態。在教學中選擇性列舉其中的活動鏡頭,點到為止即可,不能面面俱到,這樣就給學生留有自我反思的空間,從而引導學生加強自我心理品質的鍛煉和培養。

        2.借助現代科技,對相關的信息進行處理,為實踐課的教學打好準備。如2012年的“神九升空”和倫敦奧運會,中日兩國針對有關報道的實況錄像,在教學愛國主義內容時加以靈活運用,可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促進愛國主義思想的認同。對于社會性實踐的信息,通過使用互聯網,利用互聯網上傳播的消息故事、各種案例等,只要教師稍加整理,就能夠成為緊密結合實際,開展實踐課教學的重要資料。

        三、處理好實踐課教學的關鍵環節

        1.新課標中要求,強調聯系學生生活,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道德實踐。思想品德課的實踐活動是與課程聯系在一起,以教材線索為依托的,學生應帶著一些問題去參加實踐活動;在活動過程中,強調教師的引導作用,更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體現課內外的結合,活動后,要根據學生的表現、收獲進行評價。

        2.要處理好幾個關系:知識與實踐并行,在實踐中要取得一定的知識;引導教育與自我教育要并舉,良好的品德需要引導,不能放任自流,同時需要通過自我教育達到內化;說理教育與體驗教育相結合,思想教育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理論教育的說服力,但理論再深刻,也要與學生的實踐體驗相結合;要把事先準備與隨機應變結合起來,思想品德實踐活動更強調使學生獲得發展和能力,以學生為本。

        第2篇:思想品德實踐范文

        關鍵詞:政治;素質;血液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我們一直強調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思想品德課的學習是提高學生思想品德素質的一種良好途徑。那么,為了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該如何實施呢?

        一、激發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好之”、“樂之”方能有高漲的學習熱情和強烈的求知欲望,方能以學為樂,欲罷不能。學生只有對思想品德課有濃厚的興趣,才能積極主動和富有創造性地去完成學習任務。思想品德課教材突出的特點之一就是教材多、篇幅大、知識點零亂、可讀性強,學生學習感到乏味。如何培養學生的讀書興趣,使學生讀懂教材,為教學順利進行掃清障礙,便成為擺在教師面前的一道難題。

        現在的學生雖然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指導,其閱讀的興趣和效率還不高。濃厚的讀書興趣,是掌握知識的第一步,為此在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讀書興趣。在教學中,堅持不限制學生的思維模式,只是提供必要的參考,由學生自己決定取舍,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由發展。為了檢驗學生是否懂了,在講課過程中,還要引導學生舉例證明一個觀點、概念,簡單說明事物的現象和本質,找到事物間的聯系,通過以上實踐,好多學生便能讀懂教材,領悟其意。

        一是積極開展思想品德課中的賞識教育。賞識教育是一種以鼓勵、表揚為主的教育。初中學生正處于青少年時期,他們的心理需要鼓勵、表揚,而不是壓制。教學中,哪怕是學生一小點閃光點,一小點進步,教師也應表揚、鼓勵。在賞識教育中激發青少年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

        二是采取多種形式,刺激學生的求知欲。學生的求知欲強烈,學習興趣就濃厚,求知欲的產生需要新奇的刺激。在教學中巧妙地預設疑問,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設置懸念,可以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急于探知其中的奧秘。

        二、將真知告訴學生

        “真”是客觀世界自身變化發展的規律,是主觀與客觀的符合,它是人們求知的對象,凡是能將自我認識修煉到與事物本質及其規律吻合的人,就是掌握了真理的人。思想思想品德課的課堂教學必須“求真”,做到既要鉆進教材又要跳出教材,做到學習與批判的有機統一。“求真”首先要帶著學生鉆進教材學習“真知”,真知是外界事物的真實反映。思想品德課作為一門科學,同樣具有科學的知識結構及其體系,其中包括經濟、哲學、思想品德等學科組成的基本觀點和基本原理。在每一課的教學中,如果教師忽視了對基礎知識必要的教學與訓練,不善于引導學生去學習和掌握這些知識,那么思想品德課也就如同“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三、培養學生善良的心靈

        初中思想品德除引導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理論外,還應當培養學生善良的心靈,在教學中培養學生高尚的人格品質。道德是以善惡來評判,依靠社會輿論、內心信念來實現的調控人們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及其相應的心理意識和行為活動的總和,因此,思想品德課應根據本學科的鮮明特色,加強德育,促使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要求學生堅持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統一,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統一,局部利益與全局利益的統一。教育學生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遵紀守法、辦事公道、團結協作、不謀私利,為祖國、為人民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四、培養學生美的心靈

        思想品德課上我們要教給學生經濟、思想品德、法律、哲學、國家方針政策和道德修養知識。一節完美的思想品德課能給學生以震撼,并令人久久難以忘懷。我們打動學生的不僅是科學知識,而且是嚴密的邏輯、宏大的框架、思維的啟迪抑或規范優美的語言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一是讓優美語言感染學生。思想品德課的語言應該是嚴謹規范、簡潔深刻、優美凝煉的。教師應敏感地把握問題的本質,破題要簡潔明快,入題要新穎獨特,論題要精辟深刻,聯系實際要合情合理,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和內心需求,切忌平淡、平庸、言之無物。通過語言表達出來的審美知覺,隨著強烈的情感體驗,融入審美主體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從而聯結著廣瀚的現實和學生的內心世界,達到美的效果。二是人格魅力。“身教最為貴,知行不可分”作為一名思想品德教師應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完美的人格,以教師的崇高人格影響學生。

        五、講實效,求落實

        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一定要與社會、學生實際聯系起來,通過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提高學生的思想思想品德覺悟,做到講實效,求落實。我們要采用多種形式上好思想品德課,向學生注入新鮮血液,不斷地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實踐讓我們認識到:要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思想品德課一定要講“真話”,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品質,思想品德課要加強初中學生德育教育。

        第3篇:思想品德實踐范文

        【關鍵詞】知行統一 現實體驗感 內化 以評促行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2-0077-01

        在現代社會的發展過程中,潛在地存在著很多不利因素影響著學生思想的健康發展:比如有的學生缺乏勞動能力和勞動觀念;有的不愛惜勞動成果、生活奢侈浪費;有的不能正確處理個人和他人以及集體的關系;更有甚者,社會公德、法律意識淡漠,拜金主義思想嚴重。因此思想素質教育應當提升為一個極其重要而緊迫的任務。我們的思想品德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所以作為思想品德教師必須利用好這塊陣地,充分發揮它的作用,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我們所說的利用好這塊陣地,不僅指要重視思想品德課的課堂教學,講清道理,激感,更要重視行為實踐。只有把課堂教學中學到的知識和社會實踐結合起來,堅持知行統一的原則,才能最終達到培養學生良好品行的目的。在實際工作中要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恒”,要在實踐教學中達到這樣的教學效果,本人認為應該從以下方面著手:

        1.積極設置靈活多樣的活動呈現情境,增強現實體驗感

        在思想品德教學中,師生間情感的有效溝通、交流和共鳴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這一環節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和學習熱情,點燃情感的火花。自然也就能直接促進知、情、意、行的和諧統一。這一環節的實施需要通過創設出逼真的情境來實現。那么這些情境的創設不要只有花架子,只圖熱鬧,脫離實際,而是要緊密聯系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接地氣,說人話”。即通過學生的討論、現場調查、情景模擬、角色扮演、教學游戲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來呈現情境,這樣的教學方式,不是僅僅靠聽課來學習,思想品德課也不再僅僅是簡單的說教課,而“更多的是通過實踐參與活動、動手動腦”,從中獲得真切的感受和親身體驗。

        如我在教學《少年能自強》這一課時,講授到第二部分戰勝自我是自強的關鍵,為了引導學生親身感受楊佳老師失明后的痛苦與無助,我讓學生做了一次盲人獨立穿越障礙的模擬體驗:學生蒙住雙眼,利用一分鐘熟悉場地,然后獨立穿越障礙,學生穿越過程中人仰馬翻的狀況給了大家切身的感受。這樣的模擬體驗從學生身邊的生活實際出發,雖然是虛擬的情境,但由于材料都來自生活實際,讓學生感覺真實可信,學生跟著角色體驗,很快就能感同身受。通過模擬體驗,猶如身臨其境,體驗角色的心理和行為獲得真實感受,進而達到增進認識和培養情感的目的。

        2.加強活動后的實踐指導,使學生的體驗內化為日常實際行動

        思想品德的形成與發展是學生自身獨特的體驗過程,離開學生的親身體驗,正確的行為規范就不能真正內化。“我聽見了,就忘記了;我看見了,就記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一種觀念的形成,最重要的首先要在“心”的層面上受到影響。要達到這一點,根本的途徑是實踐。

        如我在教學《難報三春暉》這一課時,引導學生利用假期開展了一次感恩親情活動:(1)算一筆感恩賬。將自己一年的各項花費算個總賬,想一想父母的艱辛和奉獻。(2)開展為父母做一頓飯、照一張相、說一句祝福的話、洗一次腳、做一些家務、捶一次背、買一件禮物等活動,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恩之心。

        許多學生在活動結束后都發出了“原來父母是這樣辛苦”的感嘆。可見,這次活動讓他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父母的艱辛和愛意,也讓他們更直接地感受到了要感恩父母。

        3.落實課后效果,讓學生的行動成為一種習慣

        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規范的養成應該是一種持續性的活動,而不僅僅是靠完成一項作業,也不能指望一兩次活動就能完全實現,而是要通過點點滴滴、長此以往的生活實踐把道德教育進行下去。

        為了強化感恩行為,我又上了一節《難保三春暉》主題課,課前讓學生做好假期“感恩親情活動”的總結并在課堂上展示。學生采用了各種各樣的形式來展示自己的活動成果。有一位女同學講道:在寒假媽媽生病了,我和妹妹第一次學著做家務,雖然熬粥的時候差點把手燙到,洗碗洗衣服也讓手指凍得發疼,但是為了讓媽媽安心養病,我要像媽媽一樣幫家務干好。在匯報結束后,經全體學生投票產生了“感恩之星”。通過反饋活動,我對學生的感恩行為及時進行表揚、鼓勵,樹立身邊的榜樣。在強化、引領學生“感恩”行為的同時,也抑制了冷漠心態的形成,激發了學生對實踐活動的積極性。為了讓感恩活動能成為一種持續性的行動,我要求學生每周至少完成一項感恩親情的活動(如用一句話向父母表示感恩,用一個舉動為父母消除疲勞,用一次行動為父母分擔家務等)。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學生逐漸懂得了要感恩,學會了怎樣去感恩,逐漸把感恩活動當成了一種習慣。許多家長反映:孩子越來越懂事了。周末能主動做一些家務了,更體諒父母了,與家長的爭執也變少了。

        4.創新評價方式,堅持“以評促行”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對其學科性質作出明確界定:“為初中學生思想品德健康發展奠定基礎的一門綜合性的必修課程”。因此,對《思想品德》課的教學評價就不應該僅僅限于認知領域,而關于學生的情感、品性、理想、信念等非認知領域,則需要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在實踐中要以動態的眼光關注學生的發展,既注重評價學生的現有學習水平,又評價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潛力;既評價學生的智力,又評價學生的性格和個性。我的具體做法:

        (1)勤寫觀察筆記。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能力與行為,并隨手記錄,以作為對學生進行引導和評價的依據。

        (2)設置情景評價。通過創設各種情景與學生進行交流,獲得學生思想品質發展狀況的信息,據此對學生進行引導和評價。

        第4篇:思想品德實踐范文

        思想品德教育的實踐性應該與課程改革的學生合作學習相結合。學生在自學探究過程中思考并提出疑問后,面對學生的疑問,教師可選取重點問題組織學生合作探究。作探究有三種常見的形式:一是生生合作探究,即讓同桌同學就疑難問題互相啟發、互相探討。二是小組合作探究,合作小組可以是四個人或六個人,利用學生集思廣益、思維互補的特點,使獲得的概念更清楚,結論更準確。三是網絡協作探究,即讓學生通過BBS論壇、在線交流、留言板等形式在網上相互交流。這三種形式教師可以根據需要確定。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不僅學到了知識,提高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增進了同學友誼,提高了人際交往能力。

        思想品德教育的實踐性應該與課程改革的探究性學習相結合。

        教師應使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讓學生的思維真正處于活躍狀態,產生思想意識的創造體驗,體會到行動和創造的愉悅,達到在實踐中內化思想品德的目的。教師要盡可能地創造條件,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去嘗試、探索和抉擇,更好地發揮個體的創造潛能,成為課堂學習和社會成長的主人。探究性學習必須是開放的,即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獨特個性、興趣、愛好和知識結構,學生自主地進行生成性品德養成的活動。學生可以在獨立思考、自主選擇中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擔負責任的生活,并且得到成長的體驗。倡導研究性學習,不僅可以為學生創造更加人性化和開放的學習環境,而且可以拓寬學生的生活視野,為學生多渠道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提供機會。

        思想教育的實踐性要求教師把學生學習、探索和活動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具體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知識教育與實踐教育并舉。思想品德教育需要知識的傳遞,但思想品德不只是純粹的知識,而是一個人言行的表現。為了培養優秀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必須創造一定的條件,讓學生們投入到社會實踐之中,經風雨、見世面,在實踐中得到鍛煉。

        第5篇:思想品德實踐范文

        一、思想品德教育的背景

        思想健康教育主要是研究、分析學生的心理問題,通過交流來幫助他們解決思想上的種種問題。品德教育則比較注重學生的整體修養,關注的是品德方面的問題。思想品德教育將兩者合二為一,由于中學生的思想還未完全定型,面對生活中的許多問題還缺乏獨立解決的能力,需要有人來引導指正。但是,現實中很多時候他們的身心健康,尤其是思想品德這一方面的問題卻被忽視了。由此引發的自卑、敏感、沖動、偏激、人際交往障礙等一系列的思想問題則嚴重影響著學生的健康成長。所以,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要著手解決這些問題,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于一些情況比較特殊的學生,要單獨進行輔導。

        二、思想品德教學生活化的途徑

        1.學校方面

        學生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優秀教師的引導。要想有效地開展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就必須要培養或引進大量思想健康教育方面的專業人才。教師要注意聯系實際,有針對性地去幫助學生解決各種問題,善于發現學生的思想品德問題,并及時地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同時在校園內,要注意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創建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對于思想品德健康素質較高的學生,可以多給予他們一些鼓勵,通過榜樣的力量,帶動其他同學的發展。

        2.家庭方面

        由于學生的很多思想品德問題都受家庭的影響,所以學校在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時,一定要多和家長溝通,這樣可以了解到學生在家的情況,方便老師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同時,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也要以身作則,遵紀守法,尊敬長輩,愛護公共環境,通過言傳身教,讓孩子知道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行為是錯誤的,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孩子擁有良好的品德。

        3.社會方面

        學校在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時,還要把學生帶到社會上去實踐,使思想品德教育能夠更加生活化,可以讓學生去做志愿者,讓學生體會到奉獻的快樂,懂得愛與感恩。同時也能夠學習到許多課本上沒有的東西,增強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社會本來就是一本厚厚的書,需要人們窮盡一生的力量去閱讀。每個孩子最后都是要走向社會的,在他們正式進入社會之前,培養他們的能力肯定是相當重要的,而一個人能否成功,往往就在于他的意志是否足夠堅強,是否擁有健康的心態。將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使學生在實踐中得到鍛煉,培養他們的團隊協作精神,進而升華他們的感情。

        三、思想品德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把學生當成是自己的朋友來聆聽他們的傾訴,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在和他們聊天的過程中,發現他們存在的問題,并給出相應的建議,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解決孩子們的心理題。可以多帶學生進行社會實踐,讓他們在實踐中升華自己。

        第6篇:思想品德實踐范文

        關鍵詞: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樹立教學理念;培養學習能力

        思想品德教師在教學中,應通過豐富多彩的、適合初中生成長規律和特點的教學形式讓學生自主參與豐富多樣的生活,擴展知識技能,完善知識結構,積累生活經驗,促進正確思想觀念和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展。為此我在教學中做了以下的探索與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長期以來,學生普遍對思想品德不感興趣,甚至有學生把思想品德課看作是枯燥無味的代名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教法陳舊單一是重要的原因。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激發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的學習興趣,就必須通過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學習。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新興的多媒體技術,借助當今視聽與電腦的高科技優勢,形聲兼備地創設生動形象、新奇有趣的樂學情境,讓學生全身心地置于這種情境的氛圍之中,以便把教學內容中蘊涵的情感傳導給學生,使學生產生情感體驗和共鳴,從而使情感獲得升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創設教學情境的形式有多種,教師可以根據自己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

        1.鼓勵學生課外通過教材、雜志、圖書、報紙、網絡等各種途徑搜索、處理、組織、運用與教材理論相關的各種時事信息,設計成諸如“實話實說”“新聞觀察”“案例評說”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在每節課用五分鐘時間由一位學生演說后師生共同點評。這有利于貫徹新課程理念提出的堅持基本觀點教育與把握時代特征的統一。

        2.教師在勤于積累資料的基礎上,善于運用生動、形象、幽默的語言巧設教學情境來吸引學生,激發學習的熱情。

        3.可以用巧設懸念的方式活躍課堂氣氛,啟迪學生創新思維。

        4.可以根據課堂教學內容提出學生感興趣的問題,讓學生展開充分的討論,在討論中教師適時點撥,啟發學生提出新的問題和觀點。

        5.可以設計開放式課題,讓學生深入實踐活動,走向工廠、企業、社區、農村進行探索研究性學習。例如,七年級課文中“我國的資源環境現狀”,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調查本地區存在的環境問題并向有關部門提出合理化建議,設計一個保護環境或珍惜資源的公益廣告,達到認識國情,愛我中華的目的。

        情境教學在思想品德課中最大的優點是能夠讓學生通過經驗性的活動獲取知識,受到教育,并在知識的運用中培養創新能力。

        二、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怎樣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關鍵是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改變過去以教導、說服、勸誡為主為以學生的調查、訪談、討論、辯論、角色扮演、創作、社會實踐為主,積極倡導探究發現的學習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探究、感悟,在合作和分享中豐富、擴展自己的經驗,激發他們內心對真善美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以自己的生活、以身邊的環境為課堂,去正視人生、體驗人生、探索人生,提高學生參與社會生活、進行道德修養、有效調控自己的行為等方面的能力。

        在課堂教學上由學生分小組開展討論課文的基礎上,選舉代表講解課文,共同分析理解的全面性、深刻性、正確性;教師適當地進行引導、概括、總結。這樣的教學比單純的講解效果好得多。例如,在教學九年級課文中“直面風風雨雨”知識時,事前讓學生收集“戰勝困難和挫折,在逆境中自強不息”的事例,課堂討論“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確對待挫折”,通過學生自己動手收集、整理,并進行充分討論、辯論后,使得學生從心靈深處真正懂得人應如何面對困難和挫折。又如,在學習九年級課文中“角色與責任”問題時,為了讓學生明白每一個人在不同的場合扮演著不同的社會角色,每一種社會角色又要求他承擔相應的責任,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析自己在家庭、學校和社區中的不同身份和不同責任,然后就“怎樣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進行一次主題討論。

        2.充分利用好思想品德新教材每一課后面的活動設計。思想品德教材處處有活動,時時有活動,且這些活動不是遠離學生生活的“空中樓閣”,而恰恰是學生日常生活中的事,學生能在各種各樣的活動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例如,七年級課文中“完善真實的我”,從“我心目中的我”“同學心目中的我”“老師心目中的我”和“父母心目中的我”等不同角度,給自己畫像,找出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如果不滿意,再為自己設計新的形象,讓學生懂得美好的形象只有通過不懈的努力才能變成現實。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有利于學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真正達到思想品德課的教育功能。

        3.打破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把問的權利還給學生,要徹底改變教師“問”、學生“答”的現狀,把課堂變成學生“問”的天堂,正確對待學生的任何問題,啟發學生敢問、愛問、善問;把讀的時間還給學生,課堂45分鐘,教師講得多,問得多,無疑就擠占了學生的時間,把時間還給學生就是讓學生多讀、讀好,在讀中發現問題,學到知識;把講的機會讓給學生,教師的精講是必要的,但學生表達自己的認識、情感的交流更重要,要多為學生提供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的機會;把練的安排納入課堂,以往上課總是教師講、學生聽,練習被擱至課尾、拖至課外,無疑加重了學生的負擔。

        第7篇:思想品德實踐范文

        關鍵詞:思想品德;聯系生活;結合媒體

        基礎教育階段新課程改革的實施,給學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同時也使教師的教育科研氣氛異常濃烈,廣大教師紛紛投入到新課程改革的活動中。在教學實效性得到保證的前提下,怎樣利用多種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廣大初中思想品德教師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下面就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談談怎樣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一、重視知識體系和導入

        思想品德的課程內容,和其他自然科學知識不一樣,連貫性和系統性不是那么緊密,因此不是需要具有一定的基礎才可以學習下一階段的知識。但是一個單元的教學內容卻是具有一定的連貫性的,因此在教學時,教師應該站在整冊書和整個單元的高度去研究教學活動的實施。導入是一節課的開端,一個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的自然巧妙,可以為新課的成功提供保障。導入的方法各種各樣,有開門見山式、小品故事式、影音資料式、故事懸念式、聯系生活式等幾種。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的認知基礎進行具體的設計。

        比如,教科版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跨越代溝》中的《走進父母》一課的導入,我利用網絡上搜集到的一組成長連環畫的視頻資料把學生的情緒帶到父母曾經為我們所做的一切,讓學生首先在心理上感恩父母,理解父母。看這段視頻資料的大多數學生都十分感動,教室里鴉雀無聲。有的學生甚至眼圈泛紅,課堂氣氛被那種感動和感恩籠罩。但是在生活中,由于與父母的年齡差異以及多重代際差異,學生與父母間有了矛盾,時下被稱為代溝。怎樣解決這個代溝,怎樣在我們和父母間鋪設一條方便溝通和交流的路呢?學生帶著這樣的問題進入新課的學習。

        二、密切聯系生活實際

        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內容都是和生活密切相關的,比如,遵守法律和道德倫理規范、認識社會、了解社會、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等,都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所以教學中密切聯系生活,貼近學生的生活極為重要。思想品德教學是為社會培養良好公民和有用人才的學科,是學校德育的主渠道。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保證教學有效性和實效性的關鍵。學校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但是面對社會這個大課堂,學校就顯得狹小了。所以必須要學生放眼世界和社會,開闊視野,早日融入社會。可以結合教材內容,讓學生結合社會調查采訪,這是開闊學生視野的最有效途徑,學生把調查所得通過和所學理論的密切結合,從而形成道德觀念的意義建構。

        比如,科教版七年級上冊《走進社區》中的《在社區生活》中的教學,我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社會調查,走進社區、了解自己的生活環境,從而更加理解自己生活的各個方面,使學生熱愛生活、創造生活,樹立為全社會人民幸福生活而不斷地努力和奮斗的理想。

        三、多媒體的巧妙應用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多媒體進入課堂輔助教學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但是如何保證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師認真研究教材,利用網絡資源和自身的信息技術能力制作合適的課件,為教學提供重要的輔助作用。

        比如,《人類的朋友》一課的教學,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搜集網絡資源,對自然和人類之間的關系進行直觀的闡述,讓學生受到心靈的震撼。同時利用畫面的直觀性,為學生展示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讓學生認識到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母親。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作為一名初中教師,要在教學中積極貫徹新課改的理念,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促進教學的創新和學生能力的發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和實效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最終使其成為創新的人才。

        第8篇:思想品德實踐范文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 生活化 實踐探究

        初中階段的思想品德教育對學生起著塑造人格、培養內涵、導正“三觀”的基礎性作用。傳統的思想品德課堂只注重理論,課堂教學模式僵化死板。近年來,新課程改革對“生活化”教學提出了要求,讓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迎來了新的轉機,“生活化”在思想品德教學中發揮著提升學生興趣、強化知識感受、開放自主體驗等重要作用。在教學實施中,教師要結合多種方法,關注細節,從心理到思維,深度引導學生,打造高效課堂。

        一、導課交流生活化,營造輕松氛圍

        師生間的交流直接決定著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然而,很多教師并沒有意識到有效交流的意義。有質量的課堂,不但能帶動正常的師生交流,還能讓學生感受到交流過程中的趣味。思想品德課要突顯對學生精神層面的感染,而不應教條式地復制,要進行自由交流。為此,“生活化”作為一種調劑和牽引,要從導課語言做起,要改變師生的交流方式,讓刻板語言變得生活化,讓師生之間自然地“拉起家常”,讓學生在自然、輕松的感受中完善學習。

        例如,在蘇人版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級上冊《換個眼光看老師》學習中,我自白:“在和你們一樣的年紀,我從來沒想過自己以后會成為一名老師,甚至對當時我的老師也有著既敬畏又厭煩的感情。”N近學生內心的生活化導語會讓學生備感親切和放松。接著,我組織學生開展了“這個問題我有話說”的趣味討論,師生共同列舉了學習生活中的典型問題,如“月考真煩啊,就不能少考兩次嗎?”學生大膽地表達著自己的壓力,我也幽默地剖白:“其實老師比你們還煩,收集資料、出考題、校對、批改,累得我連想看的電視劇也看不了,但依然愿意如此辛苦,因為通過每一次考試都能看到你們的進步。”貼近生活,毫無架子的交流能讓師生敞開心扉。

        導課是課堂教學的關鍵,在導課過程中融入“生活化”,就好比在寒冷的雪地下了火種,嚴肅的課堂因此也得以破冰,師生之間緊繃著的交流線可得到緩和,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自然會全身心地參與課堂學習。

        二、情境模擬生活化,提升深入感知

        思想品德和別的學科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對學生的教育必須融入情感,深入內心,以感促學。因此,照本宣科的教學對學生來說只是狹隘的束縛,只有把真實的社會生活呈現在學生面前,才能深化學生感知、強化學生理解。針對這一教學角度,生活化的情境教學已越來越多地出現在課堂上,教師在具體實施中不能天馬行空,不能走形式,而要真實、細節地模擬生活,讓學生跳出教材,用真情實感體會生活。

        例如,在教蘇人版初中思想品德七年級上冊《讓人三尺又何妨》時,我引入了這樣一個生活情境:在公交車上,由于急剎車,自己不小心踩了后面人一腳,對方反應非常強烈:“搞什么啊,踩到人了不知道嗎?”以此讓學生分組對這一情境展開現實模擬,扮演主人公和乘客,并分別演出幾種結果,第一種:怒氣沖沖地“回敬”被踩者,“踩了就踩了,你能怎么樣啊?”因雙方言語不和,險些引起斗毆。第二種:先是小心解釋,但對方不依不饒,結果忍不住還是吵起來。第三種:誠懇道歉,在對方不依不饒的情況下依然耐心解釋,周圍的乘客也幫忙勸和,最后順利和解。在表演過程中,真實的生活就在眼前,深深觸動了學生的生活感受,對于問題理解起來也特別深入。

        生活化情境是思想品德學習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劑,將學生從枯燥的理論指向了活生生的現實,在實現感知方向轉換的基礎上,學生的思考才能更深刻。

        三、教學資源生活化,豐富精神內涵

        教學資源是學生的知識養分,資源越豐富,知識吸收的效果才會越好。當前思想品德教學中存在一個普遍問題,就是教學資源偏于文本化,大都走固定的教材計劃,學生死死圍繞課本學習,不但知識印象不牢固,還容易精神貧乏。為此,在教學資源中融入生活化是極為必要的,教師要有意識地挑選、收集時政新聞類的教學資源,讓現實社會問題更清晰地顯現于學生面前,加深認知程度。

        例如,在教蘇人版初中思想品德九年級《成長在社會》時,我結合教材內容,為學生收集了一些社會新聞材料,展示了近年來國家和城市建設方面的成果:地鐵、高鐵大量覆蓋,公交系統越來越人性化,大眾娛樂設施越來越多,機場、醫院等公共服務單位服務態度和服務標準的改善等。我一邊列舉新聞,一邊引導學生回憶并感受。當學到《關心社會發展》一課時,我利用當前改動較大的與升學和高考有關的政策或新聞來吸引學生的關注,讓他們意識到生活實際與自己的學習、成長是息息相關的。而本章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學生自愿走進社會,授受服務于社會的思想。同時,我結合學雷鋒日,中、小學生不忘傳統精神的活動,使之成為一則社會新聞,讓學生感同身受。

        生活化的教學資源為思想品德課堂教學增添了色彩,讓學生從“聽”的角度提升內在情感、拓展視野,喚醒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和社會責任感。

        四、個性活動生活化,強化自主體驗

        活動是課堂教學中的亮點,活動的特殊形式有別于一般的學習任務,課堂活動能夠給學生提供更大的自由空間,能夠激發學生的個性,強化學生的自主體驗。在思想品德教學中也不乏實踐活動的身影,但如何才能讓活動的開展發揮其最大效用呢?這仍然離不開“生活化”。設置與學生日常生活貼近的活動主題,能夠讓學生更投入、更熱情、更具個性。手腦合一的實踐形式面向思維、創造、沉淀,若在其中融入生活化,則學生的體驗感也必將更獨特、更強烈。

        例如,在蘇人版初中思想品德七年級下冊《成長不煩惱》的教學中,教師設計開展了“如果我有你的煩惱”的課堂活動。學生按照我的引導先對自己的生活做了總結,然后把自己生活中的最大煩惱寫在了卡片上,我收回所有卡片,并打亂順序隨機再次發給學生,這樣大家都了解了別人的煩惱,然后站在自己的思維角度,為煩惱的主人提出建議,最后我再次收回卡片發放到原來學生手中。當學生看到別人給出的答案時都很驚訝,同時也意識到了僅僅關注自己的生活,思維角度是不夠寬廣的。學生的不同思維也展示了他們獨特的思想內涵,參與到解決別人煩惱的過程中,更是一種新穎、自由、個性的鍛煉。

        在課堂活動中添加生活化不僅是對理論知識的具象化,也為學生創造了創新實踐的機會,沒有理論的固化思維,學生的課堂體驗會更豐富、更充實。

        生活是“活”的,知識也是“活”的,生活化的知識體驗更是充滿生命力的。思想品德教育傳導的是精神,凝練的是內心,只有讓學生面對現實生活、積累豐富感受,才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和思想情懷。

        參考文獻:

        第9篇:思想品德實踐范文

        創設有效的活動情境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體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學生參與為主的活動情境,以使學生產生一定的情緒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得以發展的教學方法。這個教學方法的主旨是盡量優化教學過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教學實效。

        一、初中思想品德課活動情境創設的實踐

        1.游戲或表演。

        游戲或表演是學生樂于參與的一種教學活動,學生通過觀看、參與游戲或表演,不僅能理解教材的抽象理論,而且能產生學習興趣,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如在教學“調控情緒”時,我在課前安排了一個搶凳子的游戲,讓學生在搶凳子時體驗到各種情緒,包括爭搶時的緊張、搶到后的喜悅和失敗后的沮喪。

        2.手抄報、賀卡的制作與展示。

        學生動手制作手抄報、賀卡不僅能提高學習興趣,而且能在材料圖片的收集選擇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更深刻地理解教材。如在教學“我和父母”后,我安排學生制作一張賀卡作為父母的生日禮物;在教學“法律護我”時,我安排學生制作了一張以“我與法律”的手抄報,并選出較好的手抄報張貼在教室的墻壁上。

        3.采訪、辯論或講故事。

        在教學中通過辯論、講故事既可以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和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競爭合作精神,還可以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教材知識點。如在教學“樹立正確學習觀念”時,我安排了一次“學習到底是為了什么”的小辯論;在教學“抵制誘惑”時,我安排了一次“網絡利弊大家談”的小辯論。

        4.社會調查活動。

        學生通過親身感受、自我探索獲得的知識,才會扎根在腦海中。因此,社會調查能讓學生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引導學生用探索實踐、合作交流、積極思考等活動來獲得知識。如在教學“珍愛生命”時,我設計了“我身邊的動植物伙伴”為題的主題調查活動。

        5.綜合實踐活動或觀看電影。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還可以將課堂學到的知識與課外活動結合起來,讓學生在理解知識的同時,擴大知識面,真正體會教材的知識。如在教學“服務社會,有所作為”時我組織學生參加了一次公益小活動,這樣學生在學習課本知識的同時,還更好地樹立起服務社會、從小做起的意識;在教學“嚴守法律”時我安排學生觀看電影視頻《少年犯》和《迷途少年》,讓學生談觀后感,從而使學生理解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違反法律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二、初中思想品德課活動情境創設的思考

        把生動有趣的活動情境引入課堂,雖然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在活動情境的創設過程中有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教師如何駕馭課堂,有效組織管理課堂教學。

        由于初中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和學生的總體素質參差不齊,在相對自由的學習環境中容易變得散亂,甚至因過多的“自由”而影響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因此,只有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才能確保學生積極有效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

        1.建立規范的課堂教學常規,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制力。

        建立必要的、規范的課堂教學常規,是教學組織管理的一種手段,也是學生遵守教學秩序的行為依據,使學生在時刻自律的情況下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優勢,使課堂學習效率進一步提高。建立規范的課堂教學秩序不僅能促使學生培養自覺遵守紀律的良好行為習慣,而且能有效改變學生懶散的不良行為習慣,為學生自制力的培養起到很好的鞭策作用。

        2.建立合理的賞罰制度,有利于維護規范的課堂教學常規。

        有了教學常規,還要有規范、合理的賞罰制度來維護課堂的教學秩序。教師可以根據班級的不同情況制定出相應的賞罰制度,憑著實事求是、公平公正的原則,使學生不斷嚴格要求自己,得到老師和同學的鼓勵和認可,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使課堂的教學順利進行。

        3.妥善處理課堂教學過程中的突發事件,使課堂教學順利進行。

        即使有良好的課堂教學常規,在教學過程中也難免會出現一些偶發事件致使學生注意力分散或教師的難堪,這時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情況因勢利導地妥善處理。

        4.調控教學節奏,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韩国产欧美亚洲精品一二三区 | 日本野外强奷在线播放97 | 色性国产精品不卡视频 | 亚洲制服丝袜另类中文字幕第一区 | 人人做人人爱在碰一区三区 | 亚洲免费人成在线视频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