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微觀經濟學勞動供給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自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我們國家的經濟政策理論研究部門,就已經將微觀經濟作為經濟發展戰略研究的重點,提出了一些符合經濟發展規律的重大宏觀調控計劃。由于微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時下的市場化經濟,具有一定的時效性。微觀經濟學的主要研究內容是在資源總量利用程度已經基本確定的條件之下,推行各種有效的資源配置計劃,實現生產資料和資金流向的最優配置。由于市場上的勞動力資源,各種商品等資源的配置是通過市場的調解來實現的,市場的調解是“一只無形的手”,它摸不著、看不見,卻能夠有效地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達到市場條件下供求關系的相對穩定和平衡。
二、微觀經濟學統計工作的重點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微觀經濟學研究,需要對市場中的額各種經濟要素開展一系列有理有節的分析工作,經濟學家主要針對市場經濟中的“需求關系”、“供給關系”、“需求彈性”和“供給彈性”,進行深度調研和透徹分析,從而制定出符合市場需要的商品均衡指導價格。這些微觀經濟的相關理論研究內容,和一系列市場經濟邏輯分析,便是基本的微觀經濟學的結構。由于市場化經濟基礎建設工作,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系統性工程,因此,需要國家的經濟統計分析部門的高層領導者統籌兼顧,協調好市場內部的各項經濟管理和調研工作。國家經濟機關的執行單位層人員要全面處理好市場化生產與銷售之間的關系,在進行生產和擴大再生產之前要,通過進行精準的市場定位,初步厘清市場的產銷動向。從而,生產出適銷對路,通過向市場供應商業附加值大的產品,提升經濟市場的經營效率。
三、微觀經濟學內容展示
經濟自由度概念的產生與與人們進行抽樣調查密不可分,在微觀經濟學的調研過程中,往往采用抽樣調查的方法,而抽樣調查是一種非全面調查,它能夠解決全面調查無法解決或者較難解決的問題,然后對想要研究的市場競爭性對象進行調查。雖然在許多定律和假設條件中受到限制,為了降低判斷微觀經濟學市場統計中的失誤和調查不全面的情況,可以采取提高總體樣本和抽樣樣本之間的相關性措施,在抽樣樣本數據的形成上必須慎重對待?;跐M足總體和樣本之間的約束原因,通過對部分變量和元素的調整以達到實現抽樣調查的準確性的目的,因此競爭性市場效率分析的概念產生主要原因,就是樣本在選擇過程中的為滿足相關條件進行的優化,從局部均衡達到一般均衡。
四、微觀經濟學的結構探討和建設要求
(一)在微觀統計學中的理論建設中,立足于《經濟法》進行深入調查
國家經濟部門事業單位的統籌管理人員,在立足于《經濟法》進行微觀經濟學市場調查的過程中,必須要堅持將市場經濟的配套管理與財務統計分析工作相結合,建立科學的經濟內部分析和管理制度,形成一套高效的“經濟風險測度”、“風險偏好”、“預期效用函數”、“風險的防范”、“風險資產”和“資產組合“的科學結構調查方式。微觀經濟學必須遵循從“局部”到“一般”的邏輯規律,通過深入論證“市場看不見的手”原理,體現微觀經濟學中競爭性市場的效率問題。
(二)重視市場需求曲線變化,科學控制經濟“膨脹”和“通縮”節奏
在市場化經濟的浪潮中,地方政府想要進行更有效率的市場經濟建設,本地商圈想要獲得更好的生存和發展,就必須要重視微觀經濟學研究,開展市場經濟的相關內部控制,將市場經濟水平調控到合理的水平,科學控制經濟膨脹和通縮節奏。因此,國家經濟工作人員,在開展基礎經濟行為調研和市場量化管理工作時,應該將其當做一項比較嚴肅且重要的工作來抓。
(三)對經濟統計工作的人員配比及處理方法進行細化
對國家工作人員經濟統計工作的處理方法進行細化和明確,增強其市場調研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用嚴格高效的程序來避免部門統計操作人員的行為,影響了整套市場調研工作的有序展開,用制度的固定性來提高經濟內控措施的力度。確保成本與效益達到合理比值,達到國有資產市場經營的最大化。
五、結束語
關鍵詞:供求均衡決定論;經濟主體行為決定論;轉變;博弈論
中圖分類號:F01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3544(2009)04-0038-04
一、引言
自從馬歇爾在1890年出版的《經濟學原理》一書中提出供求均衡價值理論后, 這種理論很快就使當時新興的奧國學派邊際效用價值論失去了光芒,并且基本上主宰了西方經濟學達40年之久。 馬歇爾發明的由兩個刀片的剪刀演繹而成的供求均衡決定理論被磨練成了一種萬用工具, 在西方經濟學尤其是微觀經濟學中長期占據著核心地位。 其他經濟學家對供求原理也是推崇有加, 至少近兩百年就有人明確稱其為政治經濟學中首要的、 最偉大和最普遍的原理。 [1] 344 目前,供求均衡決定論的這一核心地位至少在初級教科書中繼續保持, 以至于后來有經濟學家戲稱,一只鸚鵡只要學會了“供給”與“需求”兩個詞也就成為了經濟學家。
然而經濟學家的這種視角已經發生改變。 在時髦的西方經濟學文獻中, 供求均衡決定論已經基本上讓位于或者更準確地說是回歸并升級為經濟主體行為決定論范式。 這種轉變從對經濟學的定義中也可以看出來。經濟學定義從“研究稀缺資源配置的科學”到“研究經濟主體行為之科學”的轉變,突出了經濟學家對經濟主體行為的重視, 尤其是在20世紀50年代后, 隨著納什關于非合作博弈的兩篇經典論文的發表, 博弈論這種適合于研究經濟主體行為的方法隨之被引進經濟學, 經濟主體相互博弈達到均衡的思想充滿了整個經濟學界 ,甚至有人號稱要用博弈論來改寫整個微觀經濟學。 [2]
本文的目的就在于通過論述微觀經濟學這種分析視角的轉變, 分析供求均衡決定論到經濟主體行為決定論轉變的原因及兩者之間的聯系, 以引起國內學界對后一種分析方法的重視。
二、供求均衡決定論的內容及其意義
所謂“供求均衡決定論”,包括“一般均衡”和“局部均衡”兩個部分。萊昂?瓦爾拉斯在1874年4月出版的《純粹經濟學要義》一書中創造性地提出了一般均衡理論,被公認奠定了現代經濟分析的基石;而馬歇爾則在1890年發表的《經濟學原理》一書中利用特定時期的特定商品為研究對象, 巧妙地提出了局部均衡理論,取代了難以實際應用的一般均衡理論。但是無論是一般均衡理論還是局部均衡理論, 其核心均是研究供求雙方在市場上相互作用的規律, 從本質上講兩者是一致的。 [3]
歸納起來, 供求均衡決定論的主要內容可以用供求法則來概括,即:供給價格與供給量呈正相關關系, 供給曲線的走向不言而喻地表現為右斜上揚形狀; 而需求量則與其價格負相關,需求曲線則表現為單調遞減曲線;供給曲線與需求曲線相交之處達到市場均衡。 其數學上的表現形式則為:?墜Xd(P)/?墜P0;Xd(P)和Xs(P)分別為商品的需求與供給函數,供求均衡時Xd(P)=Xs(P)。
雖然馬歇爾及薩繆爾森等都給出了這些曲線特征的理由, 但是這種供求法則最初主要還是來源于一種經驗性的常識。 薩繆爾森在論及供給與需求的基本原理時就指出“常識和細致的科學觀察表明,人們購買一種商品的數量取決于它的價格”。 [5] 幾乎所有的經濟學初級教科書在講述供給與需求原理時, 都是從需求表與供給表出發,進而得出供求曲線。但是無論是供給曲線還是需求曲線, 由于其圖形二維化的原因,都只能考慮量與價兩者之間的關系。雖然幾乎所有的教科書在討論供給函數與需求函數時都討論了影響供給或需求的其他因素, 但在討論市場均衡時都將價格以外的其他因素綜合為供給曲線與需求曲線的平行移動, 而著重考慮了價格對數量的影響。 供求均衡的過程便呈現出蛛網狀特征, 因為供求雙方中任何一方的變化都會以價格信號的方式傳達給另一方,從而引起另一方的變化,后者的變化又會反過來影響前者, 而且一般認為這種呈蛛網狀的傳遞是沒有阻礙的。久而久之,在市場均衡討論中即使注意到例如收入、成本等其他數量因素對結果的影響,價格也是最著重考慮的對象。在這種意義上,傳統的微觀經濟學也稱之為價格理論。
供求均衡決定論是微觀經濟學的核心, 也是宏觀經濟學的基礎, 其突出的表現就是供求曲線圖在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中的廣泛運用。 幾乎所有的經濟學教科書都把供求曲線圖作為經典保留下來, 即使是最新的薩繆爾森與曼昆經典教科書中也不例外。薩繆爾森在其《經濟學》中便是按市場分類安排篇章總體順序,首先介紹產品市場,然后是各類要素市場,其思路便是試圖用供求曲線圖這條“綱”把所有要素串連一體。
供求均衡決定論這種分析視角被經濟學采用,在微觀經濟學的發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在宏觀經濟學的分析中也起著重要作用, 甚至奠定了現代西方經濟學的基礎。 沒有供求決定均衡的分析思路,就不會有后來的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理論,也不會有消費者剩余與廠商剩余概念的產生, 福利經濟學的發展也必然受到影響。 供求均衡決定的方法在西方經濟學中被廣泛應用, 不僅僅由于其被經驗廣泛地認同,而且還因為它有著合理的經濟學解釋,尤其是其在數學與幾何上的簡潔、 清楚的完美形式,更令經濟學家著迷。
三、 供求均衡決定論到經濟主體行為決定論的轉變
但是從很多跡象中都可以看出微觀經濟學供求均衡決定的這種視角到20世紀后半期有所改變,這種改變是因為經濟學家們逐漸發現價格在對經濟系統運行過程中所起的刺激作用并沒有想像中的那么大, 或者說經濟主體對價格刺激的反應沒有想像的那么敏銳。 這不僅僅在于隨著經濟學研究對象范圍的擴大,許多行為中并不存在著價格這一變量(最經典的例子莫過于“囚徒困境”的分析了),更重要的是新古典經濟學市場分析中的三個重要前提假定受到了挑戰。 新古典微觀經濟學中暗含了這樣三個基本前提假定:(1)市場中不存在不確定性,因而決策的供求雙方是完全理性的;(2)個人決策是價格參數和收入條件給定條件下的最優選擇, 不影響他人也不依賴他人;(3)市場信息充分且無成本。 [4] 第一個假設與到處充滿著風險的市場現實相差太遠, 決策雙方往往表現為有限理性, 尋求次優結果以達到令自己基本滿意的狀態,而往往不是尋求最優。第二個假設在分析寡頭市場時受到了挑戰, 因為寡頭之間的決策是相互影響的, 所以寡頭市場中不存在像完全競爭市場中那種完全受自身產品價格影響的供給與需求曲線,而只存在受多方決策影響的反應函數,無論是各方寡頭產品的價格還是產量, 都是博弈后共同決定的結果。 因此幾乎所有經濟學教科書的新版本在論述寡頭市場時, 均無一例外地引進了博弈論, 在供求均衡決定論思路不受到冷落的古諾分析問題的框架也得到了延續。再有,經濟主體在受到價格刺激之后為達到其自身的效用(或利益)最大化而是否能夠、 愿意和知道如何做出反應, 來調整其行為。例如當勞動力供給增加時,廠商由于工資剛性的存在而無法降低工資;由于菜單成本的存在,即使市場價格已經改變,廠商也不一定會做出相應的調整;而由于市場不確定性的存在, 經濟行為主體并不一定知道如何針對市場變化做出反應, 其最優的選擇可能就是選擇不變。因此,當經濟學家們發現了諸如價格剛性、 交易成本以及信息不完全和不確定性這些影響反應機制而不是影響刺激機制的因素普遍存在時, 他們的興趣便從供求曲線圖轉移到了研究經濟主體行為上。
事實上, 經濟主體行為決定論思路的深化已從廣泛的領域和多層次體現出來, 大體上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1)從西方著名大學經濟學課程設置和教科書的轉變可以看出這種基本范式的轉變。以牛津大學為例,1988年其微觀經濟學包括四個部分:一是消費者理論與生產理論(包括不確定性);二是市場與均衡;三是福利經濟學;四是企業理論。但是到了1990年,則增加了博弈論、信息和合同理論兩個必修部分??巳鹌账乖?990年出版的《微觀經濟理論教程》是1991年最暢銷的經濟學教科書,被相當多的歐美名牌大學選為研究生課程教材, 其中“非合作博弈”的內容共有219頁,而且書中其他許多內容也與博弈論的思想有關, 博弈論已經進入課程的核心內容。 這至少反映了經濟學研究的對象越來越轉向個體,放棄了一些沒有微觀基礎的假定,如消費函數及其投資函數,經濟學轉向人與人關系的研究,特別是人與人之間行為的相互影響和作用, 人們之間的利益沖突與一致,競爭與合作的研究。 [6] (2)微觀經濟學理論的新發展、新突破,基本上都是借助于經濟基礎主體行為決定論的范式。眾所周知,馬歇爾在1890年出版的《經濟學原理》一書幾乎給微觀經濟學做了總結, 整個20世紀微觀經濟學的發展遠不如宏觀經濟學,但是有兩個領域是例外的,一個是萊賓斯坦的X效率理論, 另一個便是以科斯為首的新制度學派的企業理論的一系列發展①, 這兩個領域的新發展使得微觀經濟學的版圖得以擴張, 但這兩種理論的產生和發展都不是建立在傳統的供求均衡決定論的范式基礎之上的, 而是更加著重分析了經濟主體的行為。(3)宏觀經濟學從微觀經濟學中借鑒的供求均衡決定論在分析宏觀問題時也遇到了困難, 從而導致粘性分析和慣性通貨膨脹理論的產生。 機械的供求曲線圖是無法反映粘性價格和通貨膨脹之特征的, 這些只有從理性經濟主體行為方面分析才能得到解釋。
四、 供求均衡決定論與經濟主體行為決定論之比較
在將經濟主體分為傳統的消費者和廠商的基礎上,通過圖1可以分析供求均衡決定論與經濟主體行為決定論的聯系。
圖1中方框I代表了經濟主體行為決定論的思維, 消費者或廠商在一定的收入I或成本C的約束下,消費或生產商品量以使得自身效用U(X)或利潤л(X)達到最大。其中P為商品的價格,F(X)為成本函數。而方框Ⅱ代表了供求均衡決定論的思維。其中Xd(P)和Xs(P)分別為商品的需求函數與供給函數,當兩者相等時,可以得出市場均衡時的價格P和產量X。
I和Ⅱ的關系是顯而易見的。商品需求函數來源于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的行為, 廠商的利潤最大化行為則表現為商品的供給函數。 消費者與廠商為達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相互博弈表現為供求相互作用而最后達到均衡。 由此可見, 在傳統的新古典經濟學中, 供求決定均衡只是供求雙方博弈得到市場均衡變量的一種分析方法, 而且這種分析方法已逐漸被博弈論這種新方法取代。
因此在經濟學里, 如果約束經濟主體行為的不僅僅只有收入I和成本C,而且還有其他因素,經濟主體所要追求的目標也不僅僅是效用最大化或利潤最大化, 則可以用簡明的優化模型概括經濟主體行為模式:MaxR(X),X∈S。
其含義是, 經濟主體在一定的集合約束條件S下,使自身利益R最大化。X∈S是指X受條件S(包括價格分量P和其他變量例如信息的向量)的約束。當經濟主體是供給者時,X代表供給量;當經濟主體是需求者時,X代表需求量。對每一個經濟主體,上式可以確定一個解集合, 相應地也得到一個價格P的集合{P}。也就是說,存在一個價格P的集合{P},能夠滿足上式的優化條件。當然,從理論上講,{P}也可以是空集,也可以存在惟一元素,還可能是無窮集合。市場上所有經濟主體價格分量解集合的交集∩{P}也就是市場價格。而且其中的約束不僅僅包括價格,還包括其他的非數量約束,所有的這些約束S可分為資源約束、制度約束和市場約束。資源約束大體上相當于經濟學上的預算約束, 主要取決于個人的財富和收入;制度約束包括法律、法規、道德等因素;當個人進入市場后, 其他主體行為模式對該個人構成一組市場的約束。 新古典主義傳統下的供求決定論將市場約束綜合為一個參數:價格。因此,消費者行為歸結為在一定收入和價格約束下, 最大化自身效用。而現代一般均衡理論強調市場要素的相互作用,尤其是博弈論直接以個人選擇行為作為研究主題。在這些情況下,市場約束是多維的,而不是單純的價格約束。 [7]
通過上述供求均衡決定論與經濟主體行為決定論的比較,可以看出兩者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1. 在供求均衡決定論中,價格水平(和產量)變化表現為供給曲線或需求曲線的相互作用及其均衡點的機械移動, 一切影響價格的力量都通過且只通過供求發生作用, 這實際上排除了供求框架以外影響價格運動的因素,包括價格粘性、交易成本、信息不對稱、不確定性以及預期等等,而在經濟主體行為決定論中,這些因素的作用能夠得到充分的考慮。
2. 供求均衡分析也必須歸結到經濟主體行為過程才能得出實在的結果。 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的位置和形狀, 二者的移動及其相互作用都是經濟主體決策規則的表現。換言之,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的背后分別“站著”供給者和需求者。如果不“尋根究底”,供求曲線的移動與均衡的形成將歸結為一種機械的幾何或數字游戲。
3. 反過來看, 供求均衡決定論正是源于經濟主體行為決定論。 供求均衡決定論將經濟過程歸結為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的相互作用,而追根溯源,供給和需求無非是經濟主體的供給與需求, 故而供求均衡實際上是從經濟主體行為過程演繹出來的。 如果說經濟主體行為決定論是分析經濟問題的恰當起點的話, 那么供求均衡決定論則是該分析過程的中間環節。
從上面的論述可以看出, 經濟主體行為決定論實質上是微觀經濟學分析問題的一般思路, 而傳統的供求均衡決定論只是經濟主體行為決定論在特定條件下的特殊形式, 但是這些特定條件在我們的現實經濟生活中并不經常存在, 經濟學分析問題的視角一般化是經濟學發展的必然趨勢, 所以說微觀經濟學基本范式從供求均衡決定論到經濟主體行為決定論的這種轉變, 是經濟學分析問題視角的一種回歸與升級。 國外經濟學者這種經濟學視角的轉變比較明顯, 但是從我國經濟學教科書體系的編排中還難以看出這種轉變的有力證明。 因此要在我國培養能夠與國際經濟學者相當的經濟學人才, 從經濟學的教學中開始改變這種視角顯得尤其重要。
參考文獻:
[1]熊彼特. 經濟分析史(第二卷)[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
[2]蔣殿春. 博弈論如何改寫了微觀經濟學[J]. 經濟學家,1997(6).
[3]王真. 從虛擬均衡到真實均衡――對傳統供求均衡論的質疑[J]. 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3).
[4]竇晴身,戈鐘慶,王月興. 現代西方微觀經濟理論:現狀及前景[J]. 南京社會科學,2001(1).
[5]薩繆爾森,諾德豪斯. 經濟學(第十六版)[M]. 北京:華夏出版社,紐約:麥格勞?希爾出版公司,1999.
[6]張維迎. 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M]. 上海: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7]肖殿荒. 經濟主體行為與通貨膨脹[M]. 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關鍵詞:農業內卷化; 邊際效用
中圖分類號:F7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2)04-140-001
在《華北的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一書中,黃宗智提到這樣一種現象:使用雇傭勞力的大農場和依賴家庭勞力的家庭農場對人口壓力會作出不同的反應。大農場得以就農場的需要變化而多雇或解雇勞力,而家庭式農場則不具備相似的彈性。從相對勞力而言,面積太小的家庭農場,無法解雇多余的勞力,面對剩余勞力的存在和勞力的不能充分使用而無能為力。迫于生計的壓力,這類農場在單位面積上投入的勞動力遠遠大于使用雇傭勞力的大農場。這種勞力集約化的程度可以遠遠超過邊際報酬遞減的地步。類似這種在農作生產中集約化到一定程度,導致邊際報酬收縮的現象叫做“農業內卷化”。
理解“農業內卷化”的現象,不可以簡單地用追求最大化利潤的模式來分析,需要同時用到關于企業行為和消費者的抉擇理論兩個定律。一個有剩余勞力的小農,把投入農場的勞力提高到如此高的地步,是因為這樣的勞力對他來說只需要很低的“機會成本”。所謂機會成本,即一種資源可以有多種用途,如果用于某一用途,就不能同時作為它用,便失去了投入其他用途的機會。由此便產生了機會成本。簡言之,機會成本是指做出一種選擇,而放棄的其它選擇的最大價值。由于在17、18世紀中國,小農的剩余勞力缺乏選擇其他就業的可能,因此投入到農場的這些勞力對于小農來說,只需要很低的機會成本,而這種勞力的報酬,對于一個在生存邊緣掙扎的小農消費者來說,具有極高的“邊際效用”。
不用來自企業行為的理論:追求最高利潤的觀念,而用來自微觀經濟學中關于理性消費者的抉擇理論:“效用”概念的好處是,它可以考慮到與特殊情況相關的主觀選擇。也就是說,要把家庭農場當做一個生產和消費合一的單位來理解。這樣一個單位的生產決策,是同時由家庭自身的消費需要以及為市場而生產的收益核算而形成的較貧窮家庭式農場為主。而這種家庭式農場,并不以資本主義企業行為的邏輯來支配活動。一個資本主義企業,不會在成本超越報酬的情況下繼續投入勞力。但對于一個有剩余勞力及掙扎于饑餓邊緣的貧農家庭式農場來說,只要邊際報酬保持在零以上,便值得繼續投入勞力。我們可以說:鼻子快被睡湮沒的人,會想盡一切辦法,以求露出水面。
不少貧農農場都會采用內卷式的經營方式,即在同一作物上投入了近乎經營式農場一倍的勞力,而取得的只是急劇遞減的邊際報酬。他們之中有的過分集中于單一的經濟作物,因此,收成豐歉和市場價格升降的風險,會使他們長期的平均收益受到損失。這就解釋了為什么中國小農得不到理想的發展。
用邊際效用來解釋農業內卷化,就要先看看何為邊際效用。
英國功利主義哲學家和經濟學家杰里米·邊沁最早提出了效用概念。他提出經濟學應該是研究效用的課程,所謂效用是指物品能使人獲得幸福和避免痛苦的能力,而一切物品的價值都在于它的效用,因此政治經濟學應以最大幸福原理和效用原理為基礎。
邊際效用就是指消費者在新增加的每一個單位商品的消費中所獲得的效用,也就是消費者對某種商品的消費量增加一單位所增加的效用。
觀察人們的行為和心理可以發現一個規律性的現象:當我們越來越多地消費一種物品時,獲得的額外的滿足程度會下降,英國經濟學家馬歇爾把這一現象稱作“邊際報酬遞減規律”。邊際報酬遞減規律是指:在一定時間內,在其它商品的消費數量保持不變的條件下,隨著消費者對某種商品消費量的增加,消費者從該商品連續增加的每一消費單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邊際效用,是遞減的。
農業內卷化便可以用邊際效用來解釋。在土地供給數量不變和人口增加的條件下,每個額外的人所生產的額外產出會下降,因為每個農民所耕種的土地數量減少了。隨著每一英畝土地上勞動力的人數不斷增加,總產出會不斷增加。但是每個新增加的農民生產的數量會少于前一個人,也就是人口增加的比例會大于糧食供給增加的比例。因此,隨著投入到農場的勞力的增多,邊際報酬會越來越少。由于勞動力的邊際報酬遞減,邊際報酬的刺激力也因此下降,從而會導致一定程度的勞動松勁,這就形成了中國貧農經濟的惡性循環。
在西歐的小農經濟經歷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改造時,中國的小農經濟卻在日益內卷化。西歐的小農社會經歷階級分化和向全面資本主義轉化時,中國仍停留在小農社會階段。西歐越來越多的小農轉化為新興的無產階級成員時,中國的小農仍舊為小農,只是經歷了部分的無產化。這種差異是內部體制和外部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面對小農經濟的日益內卷化,即小農經濟表現出來的邊際收益日益遞減,可以通過技術變革、采用機器生產、使用化肥、加強對農民的教育、及時為農民提高市場供需的信息、加大資金投入、改善勞動經營組織、多層次分工協作等方法來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隨著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糧食的增長速度會遠遠超過人口的增長。
綜上所述,黃宗智提到的農業內卷化用微觀經濟學的概念得到了合理解釋。啟示我們在研讀一些經濟史的著作時,利用微觀經濟學的概念來分析,能夠對著作有更深的理解。
西方經濟學論文范文一:絕對利益說和比較利益說的異同及啟示
當代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已不可逆轉,各國之間的自有貿易,數量在增加,質量在好轉,其中各方的博弈也愈發激烈,提到自由貿易和國際分工,就不得不提亞當斯密的絕對利益理論和李嘉圖的比較利益理論,它們的理論依舊是自由貿易論者手中強大的武器。下面將從三個方面對絕對利益說和比較利益說的異同及它們對當代世界貿易的啟示做一個簡淺的分析。
一、絕對利益理論
絕對利益理論是英國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提出來的,他認為每個國家或每個地區都有對自己有利的自然資源和氣候條件,如果各國各地區都按照各自有利的生產條件進行生產,然后將產品相互交換,互通有無,將會使各國、各地區的資源、勞動力和資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將會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增加物質財富。
(一)絕對利益理論的概念和理解
絕對利益 是指在某種商品的生產上,一個國家在勞動生產率上占有絕對優勢,或其生產所耗費的勞動成本絕對低于另一個國家。若各國都生產自己占絕對優勢的產品,繼而進行交換,那么雙方都可以通過交換得到絕對的利益,從而整個世界也可以獲得分工的好處。
如果我們對此進行1:1的商品交換,則英國獲得了1單位的酒,本國剩余了1.7單位的毛呢,顯然本國對毛呢的消費將會增加;則葡萄牙從英國獲得了1單位的毛呢,本國剩余了1.375單位的酒,顯然本國對酒的消費也將增加。從兩個國家的總和來看,毛呢的產量和酒的產量都得到了增長,也就是說分工極大地提高了社會勞動生產率,從而促進了經濟發展。
(二)絕對利益論的特點:
(1)亞當斯密提出了絕對優勢這一概念,來解釋國際貿易的基礎,他認為貿易之所以發生,其基礎在于各國生產成本上存在絕對差異。
(2)第一次論證了貿易互利性
(3)亞當斯密有力地抨擊了重商主義,主張自由經濟,為自由貿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最后,我們來討論一下絕對利益說的局限性。亞當斯密是主張自由貿易政策的,主張依靠市場這個看不見的手來對供求關系進行自發調節,維持均衡,控制社會利益,從而使社會獲得進步和穩定。這種主張符合當時新興資產階級的要求,為突破封建統治對生產力的束縛提供了理論根據。但是隨著社會發展,它具有局限性,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它不能解釋現實中所有國家之間國際貿易的基礎,特別是當一個國家在所有部門的生產成本上都處于絕對劣勢的話,上述分析就無法解釋這一種情況??梢哉f絕對利益理論的一個明顯缺陷,就是沒有說明無任何絕對優勢可言的區域,如何參與分工并從中獲利。這就引出了接下去要論述的比較利益學說。
二、比較利益理論
(一)、概念及理解
李嘉圖的比較利益學說旨在說明決定國際貿易的基礎是比較利益,而不是絕對利益。其核心思想是:國際分工中若兩國生產力不等,甲國生產任何一種商品的成本 都低于乙國,處于絕對優勢,而乙國相反,其勞動生產率在任何商品的生產中均低于甲國,處于絕對劣勢。這時,兩國間進行貿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為兩國間勞動生產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一樣,這樣處于絕對優勢的國家不必生產全部商品,而應集中生產在本國國內具有最大優勢的商品,相應地,處于絕對劣勢的國家也要集中力量生產那些不利較小的商品,然后通過國際間的自由交換,在資本和勞動不變的情況下,可以增加生產總量,提高生產率,節約參與交換的國家的社會勞動,增加產品消費。如此形成的國際分工對貿易各國都有利。
(二)簡評與局限性:
比較成本理論具有科學性、合理性的一面,也有局限性的一面。其科學性的一面突出表現在該理論的核心比較優勢的思想。它從實證經濟學的角度證明,無論是生產力水平高或低的國家,按照比較優勢的思想參加分工和貿易,都可以得到實際利益,這就為世界各國參加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的必要性做了理論上的證明。這種思想是現代經濟發展、物質財富增長的重要動力。同時它具有普遍意義,在其他問題上也是可利用、可借鑒的。正因為如此 ,雖然歷經100多年的發展,比較成本說至今仍然是世界國際貿易理論的基礎。
比較成本理論的局限性主要表現為方法論上的缺陷,即以靜態的短期的觀點分析問題,缺乏動態的發展的觀點和分析方法。它所反映的主要是經濟發達國家的利益,為資產階級的對外擴張服務。
三、絕對利益說和比較利益說對當代貿易啟示:
絕對利益理論和比較利益理論在一定程度上對各國貿易的啟示與影星可以理解為有以下幾點:
1.參與貿易的各國,不應以絕對優勢和比較優勢為參與分工的基礎,而應該以本國利益的最大化為最基本的前提。即使葡萄牙生產葡萄酒有絕對優勢,但是生產葡萄酒并不是葡萄牙的最佳選擇,因為生產毛呢對葡萄牙來說有最大利益。
2.絕對優勢說和比較成本理論使富國越富,窮國越窮。(因為一般窮國只在低智產品生產中有絕對優勢或比較優勢。)
3. 每個國家都要發展高新科技產業(即使在高新技術產業有絕對劣勢或比較劣勢,也要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在世界經濟快速發展,各國貿易繁榮的今天,面對現代經濟發展中的許多現象和問題,兩個理論也都很難做出合理的解釋。通過對兩者的淺顯分析,最終的結論是認為當今國際分工還是應該依據最佳利益原則,使貿易國的利益達到最大。
西方經濟學論文范文二:淺談西方經濟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摘要:西方經濟學是一門研究人類經濟行為和經濟現象的社會科學,在日常生活中,處處可用經濟學原理來分析現實問題。在市場經濟日趨成熟的今天,面對越來越復雜的社會環境,經濟學理論對我們生活的指導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西方經濟學 社會科學 社會環境 指導生活
前言
剛開始學習微觀經濟學時以為這又是一門枯燥無味的學科,老師只是講些空洞的理論,可是在通過學習這一門選修課之后,卻發現這門學科其實很實用,和現實生活聯系的很緊密,雖然理論性很強,但是聯系實際生活的話還是容易理解的,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實際的例子都可以用微觀經濟學的相關理論進行解釋。以下為部分例子。
一.由供求均衡看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
眾所周知,近幾年來,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形勢越來越嚴峻,大學畢業生的人數與企業和政府的需求率和簽約率成反比的走勢,每年大學生的人數越來越多,相對而言,大學生的簽約率卻在不斷下滑。我國的高校在不斷的擴大招生的規模,導致每年畢業的大學生相對于企業和政府實際所需求的多很多,即勞動力相對過剩。
從微觀經濟學來分析,在就業市場上,大學生是勞動的供給方,企業和政府是需求方,大學畢業生的增多導致供過于求,供需不平衡。
對于需求方來說,企業會根據自身發展的需要,綜合企業的成本收益等多方面的因素,來決定所需要的相關專業的大學畢業生的人數,政府根據各級部門工作開展的需要和人事部的結構來招聘所需的畢業生,也就是說需求方都是根據自身利益來決定最后招聘所需要的人員數目。如果從西方經濟學理論來看的話,當供給大于需求時,供給方就會通過降低價格等手段來夸大需求,以實現供求均衡,但在現實中肯定不可能,作為需求方的企業或者政府顯然不會擴大需求量,因此,在大學生就業市場中,畢業生的供給與需求存在相對不平衡的狀態,所以導致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就業形勢很嚴峻。
雖然我國總體的勞動力相對過剩,處于富余的狀態,但是我國的專業技術人才缺口仍然很大,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工科類的學生相對較少,一些第三產業仍然缺少大量的專業人才,因此作為供給方的大學畢業生也要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自己專業知識和能力是否能夠達到用人單位的標準。
由此可見,大學生不能只是去想就業的困難而對未來沒有了憧憬,因為雖然我國總體的勞動力相對過剩,但我國專業技術人才總量還處于供不應求的局面,大學生應該從自身的實際出發,能夠正確認識和面對就業帶來的種種問題,調整好心態,迎接挑戰,努力學習自己專業方面的知識,全面發展,提升自身的能力,規劃自己的未來,做一個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二.由壟斷與競爭看可口可樂收購匯源事件
可口可樂作為外國的品牌想要收購中國的匯源果汁,走多元化的道路。但是根據中國反壟斷法的相關規定,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案未獲得通過。中國商務部經過一系列的審查認定,匯源被收購不利于我國國內果汁飲料市場的競爭,違反了反壟斷法,影響我國市場的競爭力,關系到國家利益。
可口可樂公司在中國已經占據了很大的市場,匯源這個在我國還算有點名氣的飲料企業如果再被收購,外國的企業將可能控制我國大部分的飲料市場,最終形成對一個產業的壟斷,危害到我國飲料果汁市場的健康發展。
可口可樂收購匯源后的市場份額雖然只有百分之二十幾,但卻足以產生限制和消除競爭的效果,不利于我國果汁飲料產業的健康發展。反壟斷法上有明確規定: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的經營者集中也構成壟斷行為。因此如果收購后的實際效果會限制甚至排除競爭,按照法律這也是構成壟斷的??梢韵胂?,一旦可口可樂公司收購匯源成功,可能會借助于其在碳酸飲料市場的支配地位,集中限制國內企業在果汁飲料市場的競爭,國內的中小型果汁企業將會受到威脅,國內企業的市場競爭也將受到限制,自主創新能力也會隨之降低。
因此最終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案沒有獲得通過,體現了我國的
經濟法所追求的價值目標,保護民族產業的利益,保護消費者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維護社會的整體經濟利益,實現社會經濟的協調健康發展。預防和制止壟斷行為,保護市場公平競爭,提高經濟運行效率,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是反壟斷法的宗旨,商務部禁止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有利于維護正常的市場競爭,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形成良性競爭,保護民族企業的發展,有利于抵制市場壟斷,維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健康有序的發展。禁止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果汁,有利于我國果汁飲料市場的良性競爭發展,反對市場壟斷,構建我國果汁飲料市場的有效競爭格局,促進市場的持續健康發展。
三.由利潤最大化來看食品安全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根據馬斯洛的需求理論,衣食住行是我們最根本、最首要的生理需求,因此食品安全問題關系到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可是面對我國最近幾年的食品安全現狀不禁讓人膽戰心驚,食品安全問題嚴重的威脅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已經成為日益嚴峻、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從2008年三鹿奶粉中的三聚氰胺的超標到最近蒙牛牛奶中黃曲霉素的超標,霉變的大米、瘦肉精、蘇丹紅事件、福爾馬林等等一系列的屢禁不止的食品安全問題,讓消費者對食品都產生了恐懼心理,確實令人擔憂。
這些食品安全問題從企業來看,主要是由于企業經營者的疏忽和企業社會責任的丟失,錯誤地理解微觀經濟學關于企業利潤最大化的理論,在這個追逐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里,很多商家都片面的追求企業的利潤,采取各種手段來獲取最大利益,片面的認為企業的目標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在這種不擇手段的追求企業利潤最大化的經營思想的背后,其實質就是違背了企業的社會責任,危害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危。企業的社會責任才是基礎,一旦缺失了社會責任,企業的利潤只是暫時的,企業不能只追求眼前利益最大化而忽略企業長期的發展。
因此,企業不能一味的追求利潤的最大化而忽視道德和責任問題,應該在自身的社會責任的基礎上,不違背社會道德的前提下,通過開發新的技術來降低成本等合法的、合理的、不違背自身責任的方法去追求企業利潤的最大化。廠家要對社會和公眾負責,接受社會監督,承擔社會責任,不能只考慮企業自身的利益追求最大化利潤。
一個追求利潤的組織,無論企業怎樣去宣揚自身的道德訴求,它最終必須能夠用所得的利潤去回報股東和員工,否則它就無法生存下去。但是同時也有大量的案例告訴我們,一個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最高目標的企業,最終不可能成為一個偉大的企業,更不可能成為一個行業的排頭兵。因此面對令人擔憂的食品安全問題,目前中國的企業,最重要的是提倡全面的道德管理,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員工,以更強更有力的創新力,打造屬于自己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的管理要注重道德的力量,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最終實現利潤的最大化。
四.由博弈論看商業廣告戰
在商業活動中離不開競爭,更離不開合作。面對激烈的競爭時,要懂得從雙贏的戰略出發分析問題,尋求協作的技巧,才能避免蒙受更多的損失。商業活動中經常會折射出博弈論的影子,下面以廣告競爭為例。
兩個公司的商品互為替代品,相互競爭,因此兩個公司的廣告必定會相互影響,如果一個公司的廣告容易被顧客所接受,則另一個公司的收入將會受到影響。如果兩個公司在相同時期發出質量內容方面都類似的廣告,收入增加的同時成本也在增加。但是如果不提高廣告質量的話,顧客減少,收入就會被對方奪走。面對這樣的情況,這兩個公司可以有兩種選擇,一是兩公司相互合作,達成協議,減少廣告的開支;二是增加自己公司的廣告支出來提升自身公司廣告的質量,從而壓倒對方公司。
下面用博弈論的相關理論來分析廣告戰。說到博弈論,在這里我想跟大家推薦一本書叫《囚徒的困境》。囚徒困境是博弈論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兩個被捕的囚徒之間的一種特殊博弈,說明為什么甚至在合作對對方都有利時,保持合作也是困難的。商業中的廣告戰就是典型的囚徒困境的例子,試想一下,如果兩個公司都不信任對方,雙方無法達成協議相互合作,即背叛成為支配性的策略時,兩公司將會陷入廣告戰,而公司廣告成本的增加損害了兩個公司的利益,這也就是陷入了囚徒困境。而在現實中,要兩個相互競爭的公司達成協議確實比較困難,為了各自利益的最大化而缺乏合作意識,多數的公司都會陷入囚徒困境中。從博弈論的角度看,兩個公司只是理性的從自身的利益出發,而沒有從雙方共同的和長遠的角度去考慮而造成兩敗俱傷,如果他們能夠相互合作,互惠互利,最終可能會實現對兩者來說都是最好的結局。
要想走出囚徒困境,不受到其牽絆,就要實現雙方的合作,最終實現雙贏。俗話說,贈人玫瑰,手留余香。雙贏是現代社會商業界中經常會提到的字眼,而在這競爭日益激烈的血腥的商戰中,很多公司都會陷入類似于囚徒困境的兩難境地,在困境面前,需要的是雙方的相互了解和彼此的信任,如果彼此都存在有私心,一味的只想到自己的利益,最終將會得到對雙方來說都是最糟糕的結局。因此在商業活動中離不開競爭,更離不開合作,需要雙方的信任和合作,才能更好地實現雙贏。
結論
從上面的幾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現實生活中的很多的問題,都是可以用微觀經濟學的相關理論去解釋的。學習微觀經濟學,可以讓我們擁有一個更加冷靜而又經濟的頭腦,更加理智的分析經濟生活中的種種問題,也可以幫助我們去規劃未來的生活,擁有更加美好的未來。
學會用經濟學理論來看待現實社會問題,在生活中發現經濟學的奧妙,更理性、更科學地融入社會,用微觀經濟學理論來指導我們的生活,更好的主宰人生,在學習中和以后的工作中更好的發揮自己的才能,讓自己的每一天都過得更加充實,更加有意義。
參考文獻
【1】 杰弗里薩克斯、費利普拉雷恩:《全球視角的宏觀經濟學》。費方域等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出版,P706P733。
【2】 薩繆爾森、諾德豪斯:《微觀經濟學》(第十七版)
【3】 瓊斯:《現代經濟增長理論導引》,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
[關鍵詞]范式理論;經濟學;范式轉換
[中圖分類號]F0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12)31-0136-03
經濟學家(特別是理論經濟學家)對庫恩的范式理論給予了足夠的重視,他們運用“范式”理論來解釋、評價重要經濟理論的形成,以及它們在經濟學史上的地位。正如L.約翰遜所說:“過去10年中,經濟學家對各種可供選擇的方法模式已給予相當多的注意,以解釋經濟學的發展……還可以證明,作為一種可供選擇的普遍方法,庫恩的范式具有更大的潛在價值?!?/p>
1 經濟學范式的構成
在《科學革命的結構》中,庫恩以“范式”概念為基礎對科學革命進行了系統論述。其所謂范式,就是一組共有的方法、標準、解釋方式和理論,或者說是一種共有的知識體?!胺妒健笔且婚T學科成為科學的必要條件和成熟標志,任何一門學科只有具有一定的范式,才能成為科學。庫恩范式的含義不僅體現在哲學方面,而且也反映在社會學和構造功能方面,庫恩認為,一套實際的科學習慣和科學傳統對于有效的科學工作是非常必要和非常重要的,它不僅是一個科學共同體團結一致、協同探索的紐帶,而且是進一步研究和開拓的基礎;不僅能賦予任何一門新學科以自己的特色,而且決定著它的未來和發展。
由于經濟學所固有的特點,使得其范式與自然科學的范式不僅在研究對象上不同,而且在研究方法、檢驗標準、解釋方式及理論構造等方面存在很大區別。經濟學的范式一般是以基本行為假定為基礎,以經濟效率為中心,以分工、交易和合作為內容,以供求平衡分析、邊際替代分析、成本收益分析和利益矛盾分析為方法而形成的一個有機的整體。不同的經濟學理論有不同的理論范式,這些具體的理論范式雖然沒有超出和脫離經濟學的一般范式范圍,但以上各個組成部分的內容性質、地位作用、相互關系、側重方面、聯結方式均不相同,因而使得不同經濟學理論體系也大相徑庭。
2 經濟學范式的轉換
利用范式概念,庫恩研究了科學革命,在他看來,所謂科學中的革命,就是這樣的一種范式向另外一種范式的轉換。
他認為,科學形式中出現的危機使新的范式的產生成為必然,從而導致了這種范式的轉換,在一個公認的范式中,科學家們的活動被稱為“常態科學(常規科學)”而科學發展一般具有以下的模式,前科學常態科學危機科學革命新常態科學。常態科學與前科學的區別,在于是否具有范式。
一旦形成了被學術界所公認的范式,此后科學發展便進入了“常態科學時期”。此時,范式指導整個學科的研究活動,而當科學發展遇到危機時,通過新的范式發展來推動科學的發展。
在經濟學的發展史上,經歷了多次的重大的變化。西方經濟學的發展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從重商主義、重農主義階段到古典經濟學的形成,是范式形成的過程。亞當?斯密的《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1776年)所提及的斯密教條是西方經濟學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他的勞動價值論和以市場機制 “看不見的手”的學說,為經濟學確立了公認的學科框架,此外他的企業理論學說突出了分工與專業化在既定資源下的配置與效率問題。李嘉圖、西斯蒙第、薩伊、穆勒是斯密的追隨者,并增添了資源稀缺性的條件。爾后杰文斯等人倡導的邊際革命對斯密范式進行了增補。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所產生的凱恩斯主義則是對古典經濟學重大的革新或突破,古典經濟學的薩伊定律不能解釋失業與過?,F象,而凱恩斯則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論”,為政府干預經濟提供了理論支撐。薩繆爾森等將以上理論綜合通稱為“新古典經濟學”。進入20世紀70年代以來,凱恩斯主義在西方世界運用30多年以來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麻煩,凱恩斯主義并不能解決經濟“滯漲”現象,由此一系列新理論應運而生,如貨幣學派、新自由主義、新制度學派等。此外20世紀80年代西方還誕生了新凱恩斯主義,以復興凱恩斯主義。而以羅森(Rosen)、貝克爾(Becker)、楊小凱、博蘭(Borland)和黃有光等為代表的經濟學家,用超邊際分析的方法復活古典經濟學,通過這種分析方法,他們發展了新興古典經濟學(New Classical Economics)。
論文摘要:主觀價值理論是現代西方經濟學的理論基礎,其產生與發展有著重要的政治、經濟根源—反和微觀經濟管理的需要。本文還對主觀價值理論的產生發展歷程和理論缺陷進行了簡要的探討,并提出應該批判與借鑒主觀價值論,為我國市場經濟建設服務。
一、主觀價值理論的發展歷程
(一)主觀價值理論的理論淵源
主觀價值觀念,即效用價值的思想早已有之,在近代大致與勞動價值思想同時出現。邊沁的功利原理和自利原理,是主觀價值論的哲學基礎。17世紀英國的巴爾本就認為商品價值是由效用決定。論文百事通18世紀中葉,瑞士數學家伯努里提出邊際效用和邊際效用遞減的思想。意大利著名思想家加里安尼于1750年在《商業與管理》中,從物品的稀缺性論述效用,他認為效用隨物品的稀缺性而變化,稀缺的物品往往具有最大的效用,為邊際分析開了先河。西尼爾則從供求關系的角度來考察效用,把效用歸結為人的主觀感受,效用的大小取決于商品供求關系,效用隨供給的增加而減少。意大利經濟學家孔迪亞克在1778年出版的《談商業與政府關系》一書中,就提出了效用價值觀,他認為價值是經濟學的中心問題,而效用則是價值的源泉。孔迪亞克所謂的效用是消費者基于商品消費所得的滿足感而賦予商品的主觀屬性??梢哉f孔迪亞克是主觀效用價值論的開山鼻祖,孔迪亞克的這種經濟思想迅速地傳播到法、德、英等國,并得以深人和發展。重農學派的杜爾哥和法國經濟學家薩伊都在不同程度上把價值看成人們對產品效用的主觀評價。
不過,從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30年代,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的古典經濟學占支配地位,效用價值論僅緩慢發展。19世紀30年代以后,古典經濟學的衰落為邊際效用價值論的發展提供了機會和刺激。英國的勞埃德被認為是明確以邊際效用來說明價值決定的第一人。愛爾蘭的朗菲爾德提出了邊際成本和邊際需求的概念。法國的古諾較多使用了邊際分析方法,并且是數理經濟學的鼻祖。德國的屠能也使用了邊際分析法,并對馬歇爾產生重大影響。戈森被視為邊際學派的直接先驅者。他1854年發表的《人類關系法則及人類行為規范》中提出了“戈森定律”,即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和效用最大化規律(邊際效用相等規律),為邊際效用學派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二)主觀價值理論體系的創立與發展
主觀價值理論體系產生于19世紀70年代。英國的杰文斯、奧地利的門格爾、法國的瓦爾拉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幾乎同時并獨立地提出了具有深遠影響的效用價值論,該理論首先從價值理論開始,然后推進到生產理論和分配理論,進而引發了幾乎整個西方經濟理論的變革。他們認為價值具有主觀性,從而把經濟財貨的價值歸結為主觀價值,并提出用主觀價值(即對人類福利的重要性)和客觀交換價值(即購買力)來替換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認為主觀價值決定客觀交換價值。奧地利學派在考察價值尺度或主觀價值量的測定時,出了邊際效用量決定財貨價值的規律。邊際效用學派認為,價值不取決于生產商品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量.而是取決于物品的效用和稀缺性,取決于消費者主觀心理上感覺到的邊際效用。效用價值論包括基數效用論和序數效用論兩套原理和方法。在帕累托之前,整個邊際效用學派都是在基數概念的基礎上建立效用理論。帕累托第一次清楚地區分了基數效用和序數效用這兩個概念,并系統地提出了序數意義上的效用理論,即假設商品效用能用第
一、第
二、第三這樣的序數來計量,從而使邊際效用理論“擺脫”了“主觀感覺不可計量的批評”。而美國經濟學家克拉克提出的邊際生產力分配論,則標志著邊際主義學說的完成。20世紀初邊際學派已從異端和支流成為西方經濟學的正宗和主流。
均衡價格論的創立可看作是主觀價值理論體系的發展。馬歇爾在其供求論基礎上對各種相關的價值論進行了綜合:他將效用價值論當作需求的基礎,通過需求價格的引進將邊際效用遞減規律轉化為邊際需求價格遞減規律,推導出需求曲線;將生產費用當作供給的基礎,把實際生產費用看作是勞動的“反效用”和資本的“等待”的總和,通過貨幣生產費用的引入,在邊際生產成本遞減的基礎上推導出供給曲線;然后,由供給和需求所決定的市場均衡價格來解釋價值決定問題。后來,希克斯利用序數效用論推導出需求曲線并擴展了瓦爾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論。而最終的集大成者是薩繆爾森。
二、主觀價值論的政治經濟根源
(一)主觀價值論的政治根源
反對古典學派的勞動價值論和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主觀價值理論(邊際效用價值)產生的政治根源。19世紀70年代,在政治上,當時的資本主義社會由自由競爭向壟斷階段過渡,以李嘉圖為代表的古典經濟學由于未能合理地解決利潤與價值規律的關系和平均利潤與價值規律的關系兩大難題,已遠遠落后于政治、經濟發展的現實,并且最終全面崩潰,經濟學內部發生了深刻的危機。而薩伊的客觀效用價值論也已經不能滿足大資本家的需求。另一方面,19世紀末,由于的廣泛傳播,各國工人運動風起云涌。在這樣一種背景下,資產階級急需一種和勞動完全脫鉤的價值理論來作為自己的理論武器,邊際效用價值論應運而生,西方經濟學進人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邊際革命。以邊際效用學派為代表,在理論內容上把人對商品效用的主觀評價作為商品的價值實體,而人的主觀評價是由人的趨利避害心理決定的,所以價值是由人的心理規律決定的。他們借助于當時的心理學的發展成果,將心理分析引人經濟學研究領域,認為商品價值的實體是商品的邊際效用。所謂邊際效用,按照邊際主義經濟學家的觀念是:消費者在消費某種商品的最后一個單位(或每增加消費一個單位商品或勞務時)所獲得的滿足程度。是一種主觀心理上的東西,商品的價值就是消費者以邊際效用為依據賦予商品的一種主觀的評價,從而形成一種主觀效用價值理論—邊際效用價值論。
邊際效用價值論是“邊際革命”時期西方經濟學乃至當代西方經濟學的理論基礎。這一時期邊際主義經濟學家們繼承了其辯護性的固有傳統,表現在更加敵視和反對勞動價值論和剩余價值論,他們將經濟學意義上的價值觀定位在邊際效用價值論上。這樣一來,商品的價值就和勞動徹底脫鉤,不會留下任何口實說社會的財富都是工人創造的,資產者得到的部分是對工人的掠奪和欺詐。邊際效用價值論被西方經濟學家奉為經濟學全部理論的基礎而沿用至今的原因正在于此。
(二)主觀價值論的經濟根源
經濟建設的需要是主觀價值論的經濟根源。19世紀末,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由自由競爭向壟斷階段過渡,古典經濟理論已經不能很好解釋壟斷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理論與現實問題。與此同時,勞動價值論的產生與發展,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和改變著資本主義的經濟關系。對當時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來說,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已經完全站穩了腳跟,資本主義己經向世人充分地證明了其相對于封建主義的種種優越性?,F在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在現有的技術和資源條件下來增加社會財富,提高公眾的生活水平,把資本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發揚光大。即如何搞好經濟建設問題。歸結為一點,就是如何以最小的投人獲得最大的產出(對消費者來說就是如何以最小的支出獲得最大的滿足)。這一問題實際上又是微觀經濟管理問題,即社會對既定的資源量,企業(個人)對既定的資源量如何進行管理。要實現這一點,從微觀的角度來說,就是要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以往的各種經濟理論都無法圓滿地解決這一問題,而邊際效用價值論可為這種分析提供理論基礎。于是以理性經濟人和資源稀缺性的假設為前提,研究在現有生產條件下的資源配置問題,始終追求效用最大化是其目標的邊際效用價值論應運而生。它從需求和效用角度,以邊際效用遞減規律為原則,研究為達到效用最大化的資源和產品在生產與配置中的最優數量和途徑問題;從微觀層次,通過對個人消費者、單個廠商的行為分析,尋求單個產品市場的均衡問題。
總之,邊際效用價值論作為一種資產階級價值理論,從其發展、演變的軌跡看具有明顯的資產階級的功利目的,以效用取代勞動,以效用解釋價值。邊際效用價值論旗幟鮮明地表現出西方庸俗經濟學為資產階級政治、經濟發展服務和辯護的特征。
三、對主觀價值論的評價
(一)主觀效用價值論的錯誤與缺陷
邊際效用價值論的根本謬誤在于,把價值歸結為一種沒有社會歷史內容的主觀的永恒范疇,一筆抹殺了價值范疇的社會規定性和客觀性,從而掩蓋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對抗性和剝削性。不僅被用來反對古典學派的勞動價值論和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而且具有強烈的為資本主義辯護的色彩。
主觀效用價值論的缺陷深植于其理論體系中。邊際效用價值論認為商品的價值是人對物品的效用(滿足人的欲望的能力)的主觀評價。價值來源于效用,又以稀缺性為前提,其尺度是邊際效用。不能滿足人的欲望的生產資料價值由其生產最終消費品的邊際效用決定。物品的市場價格是供求雙方物品主觀評價達到均衡的結果。效用價值論研究的重點是商品的主觀的使用價值,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從財富的效用到邊際效用,從基數效用到序數效用等。其缺陷主要有下列幾點:(1)效用不能計量。效用價值論的根本錯誤在于違反了確定交換比例的原則。因為,效用價值論所說的效用,是消費者對物品滿足自己需要的一種心理感受和主觀評價。不同的人對同一種商品的偏好和評價是千差萬別的,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對同一種商品的偏好和評價也是千差萬別的。不論是生產者還是消費者,通常沒有也不可能用基數或序數來計量商品的效用。商品的效用是無法計量的。(2)效用不能說明新價值的創造和舊價值的轉移,因而不能解決價值的補償問題。生產中耗費的價值應在交換中得到補償,這是商品生產發展的內在要求。但是,按照效用價值論的觀點,效用是消費者對商品帶來的滿足程度的評價,消費者在評價某件商品的效用時,是絕不會考慮生產該商品所耗費的生產資料的效用是多少,勞動耗費是多少。因此,效用根本不可能轉移。按照效用價值論的觀點,產品的效用決定生產它的生產要素的效用,相應地,產品的價值決定要素的價值,這在現實中顯然是不成立的。(3)效用不能在交換中決定。價值理論的任務是要解釋商品交換的比例和價格的確定?,F實情況表明,凡是參與交換的商品,都必須有明確的價格,不存在沒有交換比例或價格的交換活動。但效用價值論所說的效用卻不能在交換中確定,只有在消費者實際開始消費商品后才能做出評價。至于邊際效用,更要等到消費足夠數量的商品之后才有結果。但事實是,消費者在消費他通過交換而得到的商品之前,已經支付了商品的價值或價格。
邊際效用價值論將邊際效用混同于商品價值的基礎和實體,并以此錯誤的理論基礎來證明其系統理論的先進性、科學性,這就使整個理論推理過程充滿矛盾、混亂,使得“邊際革命”以后,西方庸俗經濟學走人了死胡同。新晨
(二)主觀效用價值論的借鑒作用
注冊資產評估師考試輔導教材中對資產評估做了如下定義“資產評估是專業機構和人員,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資產評估準則,根據特定目的,遵循評估原則,依照相關程序,選擇適當的價值類型,運用科學方法,對資產價值進行評定和估算的行為”。又如,于鴻君在其所著的《資產評估教程》中認為“資產評估是指為了特定目的,資產評估人員運用科學方法,依據法定標準和程序對被評估資產的現時價格進行評定和計算的過程”,上述定義在我國具有代表性。盡管人們對資產評估定義的論述并不完全一致,但整體上趨向于從資產評估工作角度做出綜述性解釋。
二、資產評估方法
資產評估學理論中對資產潛在價格的評估提供了三種可供選擇的方法,它們分別是成本法、市場法和收益法。
1、成本法是在當前的生產力發展水平下為重置與被評估資產相同或類似的全新資產所付出的代價,扣減被評估資產各項損耗來確定被評估資產價值的一種基本評估方法。依照這一思路,成本法的評估公式可表述為:
資產的評估價值=資產的重置成本一實體性貶值-功能性貶值-經濟性貶值
2、收益法又稱收益還原法或收益本金化法,是國際上公認的資產評估基本方法之一。資產評估是通過估算被評估資產對象在未來期間的預期收益,選擇使用一定的折現率,將未來收益折成評估基準日的現值,用各期未來收益現值累加之和作為評估對象重估價值的一種方法。
3、市場法又稱市場比較法、交易案例比較法、現行市價法等,是國際公認的一種常用的資產評估方法。該方法以活躍、公平的市場存在為前提,通過市場調查,選擇若干與評估對象相同或類似的已交易資產作為參照物。將參照物與評估對象進行對比分析、調整差異,最后從參加物已交易價格修正得出評估對象的評估價值。
評估目的決定評估的價值類型。由此可見,對于一項具有特定評估目的的待估資產,可以選擇不同的評估方法對其進行評估。這一結論成立的同時也引出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就是在評估目的確定的前提下采用不同的方法對同一項資產進行評估時其結果是否~致。在這個問題上,有些學者認為三種評估方法使用的結果反映的是不同的價值理論的應用,結果就不可能達到一致。對于這個觀點,本人有不同的看法。資產評估不是一門精確計量的科學,這一點決定了采用不同的方法對同一項資產評估的結果很難完全相同,但這并不表明差異是由不同方法所運用的價值基礎不同而造成的。對不同評估方法進行簡單的微觀經濟學分析可以發現,盡管三種方法基于不同的價值理論,對于同一項資產的評估結果最終應該趨于一致。
三、以微觀經濟學理論分析資產評估結果的唯一性
唯一性是指在一定的評估時點,資產在特定的價值類型下,其價值是唯一的。勞動價值論認為價值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在一定評估時點,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一定的,因此,價值也是一定的。均衡價值論認為均衡價值是由商品的供求關系來決定的。在一定的評估時點,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是一定的,因此,均衡價格就是一定的,也就是說均衡價格是唯一的。效用價值論的觀點不能證明資產評估價值唯一性的特征,因為效用是由消費者的主觀感受決定的,不同的人對同一商品一般都有不同的感受,這種觀點毋庸置疑。但是,該種效用價值觀不能作為資產評估收益法的理論基礎。從資產評估基礎理論來講,我們所說的效用價值論強調效用的可量化性。在資產評估中,收益法評估的并不是最終消費品,而是那種可以創造未來現金流的資產。因此,我們可以效仿斯蒂格利茨的觀點,把資產未來的現金流作為消費者獲得該種資產的效用。雖然對不同的消費者,他們所認為的未來現金流可能是不一樣的,但這并不妨礙我們用收益法進行評估,因為收益法強調的是客觀現金流,這里的客觀現金流是指客觀反映被評估資產處于最佳使用狀態時的正常盈利能力的現金流。顯然,在一定的評估時點,被評估資產價值也是唯一的。
四、以微觀經濟學理論分析三種評估方法
資產評估就其產生、發展以至未來發展的趨勢來看,它始終是立足于市場、服務于市場的,無論用什么方法來評估,同一目的下對同一項資產的評估結果應該是趨同的。
用微觀經濟學理論對這個問題進行分析,由于資產和市場有著緊密的聯系,資產在市場上的價值體現也與市場運行規律息息相關,因此在對資產進行評估時應該充分考慮到這一點。所謂市場運行規律,就是指市場通過競爭來調配有限資源的基本規律,競爭是市場規律的根本特點。在這一規律的作用下,資產在市場上可能表現出來的潛在價格是變化的,而且其變化趨勢如下:
1、由于替代效應和市場競爭的作用會使得資產的市場價格與其成本趨于一致。在經濟學中理性人假說的前提下,資產的市場價格不會低于其成本,而當同樣的資產市場價格高于成本很多時,需求者不會舍棄自己的經濟利益去花費較高的代價直接到市場上購買該資產,而會選擇替代的方式,這種趨向會影響該類資產在市場上的價格,使其向成本靠攏。
2、由于競爭的作用使得同類資產的成本報酬率趨于市場平均水平。當某一行業資產的成本報酬率高于市場平均報酬率時,由于市場競爭的作用,會有大量的資金涌入該行業力求去獲取高額利潤,最終導致的結果表現為兩方面:一方面是因為該行業產出的產品或提供的勞務過多而價格下降,最終收益下降:另一方面該行業的資產需求量大而造成資產價格上升。以上兩方面的變化在市場上的表現都是該行業資產的成本報酬率下降。同樣,當該類資產的成本報酬率低于市場平均水平時,還是在競爭的作用下,會有部分資金撤離該行業轉向其他報酬率高的行業。這種情況下,本行業的產品供給會減少,從而價格上升,購買同類資產的資金減少而資產價格下降,結果是該行業成本報酬率上升??梢姡袌龈偁幍淖罱K結果是同類資產的成本報酬率趨于市場平均水平。
3、由于以上兩種趨勢的共同作用,使得一類資產的市場價格與該資產的成本、收益現值趨于一致。以上分析是基于資產價格在一個時間段上的表現而言的,而資產評估的一大特性是它的時點性,也就是評估結果應該反映資產在評估基準日可能實現的價格。對于這一點,本文認為資產評估的時點性主要是為了回避市場價格不斷波動的特點,對資產進行評估時確定一個基準日旨在選取一個標準將這一不確定因素確定下來。雖然評估基準日的確定客觀上對評估結果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不會影響幾種價值表現的內在關系,尤其在評估方法的運用上,用收益法進行收益預測時要充分考慮時間因素,用市場法要求有“活躍的公開市場”,而活躍的公開市場只可能在同類資產交易足夠長的時間后才會達到的,成本法在運用時也是以市場價格為依據的。因此,資產評
估的時點性的特點不會與以上結論產生沖突,三種方法的評估結果仍是應該趨于一致的。
五、市場法與成本法評估結果差異分析
市場法的結果因為直接來源于市場又應用于市場,具有客觀反映市場和很容易被接受的特點。目前,評估界一致認為,在三種評估方法都可用的條件下,市場法是首選。用成本法對資產進行評估時,首先應該考慮的是資產的成本構成要素,在各項成本構成要素都既定而且都可用貨幣計量時,可以采用成本法評估。成本法評估的主要思路是用重置成本扣除各項貶值獲得評估值。重置成本又分為復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復原重置成本是依據現有市場的價格信息對資產的各項組成要素進行評判并將其組合形成的結果,當現行市場上沒有資產各組成要素的價格時,以替代原則為依據選擇各要素合適的替代品進行評估,在考慮技術進步因素后將各替代要素的市場價格予以組合得出的結果稱為更新重置成本。
顯然,成本法是直接或間接依賴于市場信息的,由前述分析可知,資產的市場價格不應該與其成本相差太大。如果出現了這種情況,可做如下分析考慮市場法所選擇的市場是否能達到或基本達到“公開”市場的條件。考慮成本法所選擇的成本要素構成是否恰當,主要看成本中是否涉及到技術因素和其他無形資產所帶來的影響,對它們的計量是否科學合理等。各項貶值的計量是否全面、合理,由于貶值的計量具有較大的主觀性,在評定時需要專業人員運用科學的方法加以定量分析,計量時應該做到充分嚴謹。當該項資產所有的條件都符合運用市場法條件時,選擇市場法評估的結果由于是已實現的而且容易被接受,因而是相對恰當的。
六、成本法與收益法評估結果差異分析
收益法的思路是對經營性資產的未來收益進行預測,并選取合理的折現率對預期收益進行折現,得出的現值和被認定為該項資產的評估值。其要點在于對未來收益的預測和折現率的選取,而這兩項要素的預測和選取有很強的主觀性,因而收益法的結果往往受主觀因素影響較大。在現實評估中,如果用成本法的結果和用收益法的結果相差較大,可考慮從以下方面來分析成本法所選擇的成本構成要素是否恰當、貶值的計量是否全面、合理。收益法的收益預測是否科學,收益的預測是一項很專業的活動,需要專家在充分分析以往資料的基礎上,著眼于市場的發展,科學地獲得。收益法的折現率選取是否合理,折現率應綜合考慮無風險報酬率、通貨膨脹率、行業收益率以及風險報酬率等因素。如果某一行業的成本收益率高于當期市場很多,依據市場競爭的原則,就會有相當的資金涌入該行業,最終造成該行業成本收益率趨近于市場平均水平。反之,也是同樣的道理。因此,考慮到市場競爭因素和時間因素,資產的成本法評估結果和收益法評估結果最終也趨于一致。
七、市場法與收益法評估結果差異分析
關鍵詞:農村;剩余勞動力;經濟發展;理論綜述;國外
中圖分類號:F2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34-0124-02
國外對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研究淵源已久。1691年威廉?配第根據當時英國國情明確指出:工業往往比農業、商業往往比工業的利潤多得多,因此勞動力必然由農轉工,而后再由工轉商;1940年英國經濟學家科林?克拉克在此基礎上計量和比較了不同收入水平下就業人口在三次產業中分布結構的變動趨勢,并揭示了其演變規律,指出勞動力分布結構變化的動因是產業之間相對收入的差異[1],由此形成配第―克拉克定理。但這個問題直到20世紀50年代劉易斯二元經濟結構模型的建立起才開始受到重視,并逐步形成了理論體系。
一、宏觀視角
1.劉易斯農村勞動力轉移的二元結構模型[2]。1954年,美國經濟學家阿瑟?劉易斯在《勞動力無限供給下的經濟發展》一文中提出在勞動力無限供給條件下二元結構的傳統部門向現代部門轉化的理論模式。他認為,在具有二元經濟結構特征的社會里,勞動力供給具有完全彈性,只要工業部門高于農業部門維持生計的固定工資水平,就可獲得無限供給的勞動力[3]。工業部門吸收農業部門無限供給的勞動力資源代替資本,所獲超額利潤被用于再投資進行新的資本擴張,吸收更多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在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工業轉移過程中,傳統農業部門逐漸擺脫剩余勞動力負擔,農業勞動邊際生產率就會提高,從而得以擺脫低效開始真正發展。此時,二元結構經濟轉換為同質的一元現代經濟。
2.拉尼斯―費景漢模型[4]。1961年,美國發展經濟學家拉尼斯和費景漢針對劉易斯模型的不足進行修正和擴展,并在合作的論文《經濟發展理論》中提出拉尼斯―費景漢人口流動模型,1964年又在《勞動力剩余經濟的發展》中對此進行系統的闡述。他們把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由一種無阻礙過程變為一種有可能受阻的過程劃分為三個階段:一是農村勞動邊際生產率等于零階段,勞動力轉移不會受到阻礙;二是農業勞動邊際生產率大于零小于農業平均固定收入階段,勞動力轉移將會受到農業總產出下降的影響;三是農業邊際生產率大于不變制度工資的階段,勞動力轉移受到阻礙[5]。在此基礎上他們提出人口增長對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阻礙,確立“臨界最小努力”的概念和準則,擴大了剩余勞動力的范疇。
3.托達羅的鄉村―城市勞動力轉移模型[6]。1969年,美國經濟學家托達羅發表《人口流動、失業和發展、兩部門的分析》,闡述了鄉村―城市勞動力轉移模型,回答了為什么農村向城市的移民過程會不顧城市失業和隱蔽失業的存在而繼續進行,從而補充了劉易斯―費景漢―拉尼斯模型。托達羅模型的出發點是農村勞動力向城市移民的決策是根據“預期”收入最大化目標作出的,并指出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過程中的決策不僅取決于城鄉預期收入差異,還取決于城市就業率和失業率,即:第一,如果城市的預期收入超過鄉村收入,鄉村向城市的流動就會繼續;第二,當人口流動迫使城市工資下降,或迫使城市失業率上升,使城市的預期收入等于鄉村收入時,流動就會停止;第三,當鄉村收入大于城市預期收入,就有可能出現勞動力向農村的“回流”。
4.喬根森二元經濟發展模型[7]。1967年,美國經濟學家戴爾?喬根森在《過剩農業勞動力和兩重經濟發展》一文中依據新古典主義的分析方法提出農業產量的盈余對經濟增長具有決定性作用,創立喬根森模型。喬根森認為,農業人口向非農業部門轉移的根本原因在于消費結構的變化,是消費需求拉動的結果,當農產品需求被滿足時農業發展就會失去需求拉動,農村勞動力和人口就會轉向需求旺盛的工業部門;農業人口向工業部門轉移的基礎是農業剩余而非邊際生產率為零或雖然大于零但小于實際收入水平的勞動力的存在;農業與工業兩個部門的工資水平都決定于技術進步率和資本積累率,由于技術進步率和資本積累率總是提高的,因此工資水平是上升的。
二、微觀角度
1.貝克爾家庭經濟學[8]。1964年,美國經濟學家加里?S.貝克爾在《人力資本:特別是關于教育的理論與經濟分析》一文中運用微觀經濟學方法分析了大量的社會學問題,并引入時間的機會成本概念,研究了廣泛的家庭行為,如生育行為、婚姻市場以及家庭勞務分工問題等,形成家庭經濟學理論。貝克爾認為家庭跟其他理性的經濟人一樣,每天都要進行投入與產出相比較的生產決策,合理地分配以試圖達到最佳組合,以求得家庭成員在收入和時間的雙重約束下獲取最大的滿足,實現家庭生產效用最大化的目標。
2.斯塔克新遷移經濟學。20世紀80年代,奧迪?斯達克等人提出新勞動力轉移理論,他們認為遷移決策不是由相互孤立的個人行為主體單獨作出,而是由相互關聯的人所構成的較大的單位(例如家庭)作出的。在這種單位里,人們集體行動以求預期收入最大化、風險最小化,緩解與除勞動力市場之外的各種各樣的市場失敗相關聯的各種約束[9]。在他們看來家庭成員的遷移不僅能使該家庭的絕對收人有所增加,而且能提高其家庭在當地社會的地位,回避農業生產的風險,減少長期收入的波動。
3.推―拉理論模型[7]。20世紀50年代唐納德?博格在拉文斯坦和巴格內研究基礎上系統提出人口遷移的“推一拉理論”。在自由市場經濟中人們遷移是兩種不同方向的力作用的結果,一種是拉動人口遷移的積極因素,包括在遷入地有較多的就業機會、較高的工資收入、較好的生活水平、較完善的文化設施和交通條件等;還有一種推動人口遷移的因素,主要包括遷出地的農業生產成本增加、農村剩余勞動力過剩導致失業和就業不足、較低的收入水平等等。這一理論對影響勞動力流動的社會、經濟及制度因素做了綜合。
4.舒爾茨的人力資本理論。1960年,西奧多?W.舒爾茨在美國經濟協會的年會作了題為《人力資本投資》的演說,同年在《改造傳統農業》一書中提出人力資本是當今時代促進國民經濟增長的主要原因[10],并從人力資本投資角度來解釋勞動力遷移行為,認為勞動力遷移是人力資本投資的一種形式,由于人力資本投資要支付成本,因此只有勞動力遷移的預期收益大于遷移成本時,其在產業間或地區間的轉移才會發生。
三、文獻述評
1.國外學者的宏觀經濟角度分析述評。國外學者的宏觀角度分析多在嚴格假設條件之下對農村剩余勞動力問題進行分析,這與中國實際國情并不相符。但隨著理論的開展和持續研究,限制條件逐步放寬,雖然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卻對中國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解決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劉易斯二元經濟模型是在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競爭前提下闡述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忽視了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但該理論闡述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過程較為接近發展中國家的實際情況,為研究中國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提供了一種新思路和新方法;費景漢―拉尼斯模型強調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需要農業和剩余,這反映了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過程中城鄉對立運動的一些客觀規律,但它假定農業勞動者的工資不會隨著農業生產率的提高而提高,這顯然與不事實符;托達羅模式引進了“期望收入”的概念來取代城市的實際收入,從而較好地解釋了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的農村人口向城市化大規模轉移與城市高失業率持續并存的現象,但該理論假定農村不存在剩余勞動力,這與人多地少的發展中國家的實際不相吻合;喬根森模型強調農業發展和技術進步,重視市場機制在勞動力轉移過程中的作用,但它假設在存在農業剩余時,糧食需求收入彈性為零,這個顯然與事實不符。
2.國外學者的微觀經濟角度述評。國外學者的微觀角度則多從個人或者家庭的角度出發來研究農村剩余勞動力在社會生活中的經濟行為。貝克爾的家庭經濟學合理的分析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原因和目的,并為其提供了經濟學理論依據,對研究單個個體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該理論以經濟人為假設前提,并不符合現實情況;新遷移經濟學雖然迄今為止尚未形成系統的理論模型,但卻其若干假設和觀點為研究發展中國家勞動力轉移問題提供了嶄新的思路,為中國農村剩余勞動力流動作出了合理的解釋;“推―拉”模型從城鄉兩頭考察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較好地說明了轉移過程中農村剩余勞動力所需承載的壓力和動力,對中國以及各個地區的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政策選擇仍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舒爾茨的人力資本理論為發展中國家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與農村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是研究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不可或缺的理論。
參考文獻:
[1]劉國光,等.現代市場經濟實用知識[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2]W.A.劉易斯.二元經濟論[M].北京: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89.
[3]Lewis,W Arthur.A model of dualistic economic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4,(36):46-51.
[4]費景漢,C.拉尼斯.勞動力剩余讀經機的發展[M].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
[5]王萍.國外農村勞動力鄉城轉移理論研究綜述[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6):59-63.
[6]W.P.托達羅.經濟發展與第三世界[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1.
[7]譚崇臺.發展經濟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加里?斯坦利?貝克爾.家庭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
關鍵詞:政府規制 可競爭市場前沿理論
一、規制經濟學的起源
規制經濟學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逐步發展并在實證領域起重要作用的一門學科。它主要研究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或社會公共機構如何依據一定的規則對市場微觀經濟體進行社會或經濟干預管理,具體指規制機構以自然壟斷規制和市場進退規制為主要手段,對企業的進入、退出、產品的價格、服務的質量等方面進行干預。 規制經濟理論的發展經歷了公共利益規制理論、規制俘虜理論、新規制經濟理論、激勵性規制理論等。本文擬就規制理論的演進進行簡要的概述,力圖使人們對規制理論的發展脈絡和前景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為構建根植于中國市場經濟的規制經濟學理論上的準備。
二、公共利益規制理論
公共利益規制理論是規制理論的最初理由,在規制理論領域居于正統地位。該理論認為,規制發生的原因是存在著市場失靈,涉及自然壟斷、外部性、信息不對稱等,在這些情況下,政府對市場規制具有經濟學上的合理性。它是一種作實證理論的規范分析(a normative analysis as a positivetheory)(理查德?波斯納,1974)。該理論把政府對市場的規制看成政府對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的反應,它包含著這樣一個理論假設,即市場是脆弱的,如果放任自流,就會導致不公正或低效率。所以政府規制是源于公共利益出發而制定的規則,目的是防止和控制受規制的企業對價格進行壟斷或者對消費者濫用權力,并假定在這一過程中,政府可以代表公眾對市場做出無成本的,有效的計算,使市場規制過程符合帕累托最優原則。維斯庫斯(1992)提出自然壟斷的永久性理論和短暫性理論,認為應當動態的對待自然壟斷產業的規制。
但是,公共利益規制理論還存在許多缺陷。1、公共利益規制理論規范分析的前提是對潛在社會凈福利的追求,然而卻沒有說明對社會凈福利的追求是怎樣進行的(Viscusi,Vernon,Harring,1995)2、規制并不必然與外部經濟或外部不經濟的出現或與壟斷市場結構有關(波斯納,1974)。3、斯蒂格勒和福瑞蘭德(1962)的研究表明,規制僅有微小的導致價格下降的效應。
三、規制俘獲理論
該理論認為利益集團在公共政策形成中發揮重要作用,規制的供給是應產業對規制的需求(立法者被產業俘獲),或者隨著時間的推移規制機構逐漸被產業控制(規制者被產業俘獲)。
它是由芝加哥學派的經濟學家們發起的(Stigler,1971;Peltzman,1976;Posner,1979;Becker,1985)。他們認為:政府的基礎性資源是強制權,它能使社會福利在不同人之間進行轉移;規制的參與雙方都是理性的,通過選擇行為來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規制的供給與利益集團收入最大化的要求相適應,通過規制,利益集團可增加其收入。斯蒂格勒的經典論文《經濟規制論》首次運用經濟學的方法分析規制的產生,將規制看成經濟系統的一個內生變量,由規制的需求和供給聯合決定。
佩爾茲曼(1976)進一步完善了斯蒂格勒的理論,他證明了最優規制價格處于利潤為零時的競爭性價格與產業利潤最大化的壟斷價格之間。立法者、規制者不會將價格定為使產業利潤最大化得以實現的價格。最有可能被規制的產業是那些或具有相對競爭性或具有相對壟斷性的產業。在競爭性產業中生產者將從規制中大量獲益;而在壟斷產業規制中消費者將從規制中獲益。
利益集團規制理論完全超越了公共利益規制理論的公共利益范式,將經濟人假設引入到對政治家的分析中,將規制置于供求分析的框架下,更貼近現實,也具有很強的解釋力。
四、新規制經濟理論
麥克切斯尼(McChesney,1987;1997)在對規制經濟理論進行批判的基礎上構建他的抽租模型,即是新規制經濟理論。他認為,規制機構利用規制手段保持規制企業的壟斷地位的目的在于設立一個租金,以便讓規制企業來奪取這個租金,通過這種方式,規制機構希望從企業那里得到不同形式的回報。由此可見,規制為規制機構創造了尋租的場所,其實質就是創造租金和分享租金的工具。
拉豐、泰若爾以信息不對稱及其框架下的委托――理論作為分析前提,正式將新規制經濟理論融入到主流規制經濟學中,該理論主要有兩點突破,一是引進信息不對稱,建立起規制的委托――分析框架,改變了傳統規制理論只注重需求方,而將供給方作為“黑箱”處理的缺陷。他們認為,對規制收買的正確分析必須考慮信息的不對稱,倘若不存在信息不對稱,受規制企業不可能抽取租金,因而也沒有影響規制的激勵。在拉豐,泰勒爾看來規制經濟學研究的重點不應批判是否存在規制俘獲的威脅,而是如何針對規制俘獲設計一套相應的規制機制,以減少或避免規制機構被規制俘獲的可能。
五、激勵性規制經濟理論
在litterchfld(1983)等經濟學家的努力下,20世紀80年代激勵性規制實踐在英國開始產生,90年代在歐美等西方國家得到廣泛應用。80年代中期開始,Baron和Myerson(1982)將微觀經濟學理論中的新理論,新方法引入規制理論,規制經濟學在委托一一理論,機制設計理論(mechanism design theory)和引入信息經濟學(information economics)等方面取得了明顯進展,在Laffont和Tirole(1993,1994)將激勵理論和博弈論應用于激勵規制理論分析后,規制經濟學達到一個新的理論高峰。
在信息不對稱的假設下,以刻畫最優規制為目的,設計激勵機制。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首先,使現有運營商充分考慮其成本以提高勞動生產率,通常被稱為以業績為基礎的激勵規制。其次,賦予運營商更多確定收費服務的自由度,從而使運營商更加趨于商業原則經營。這種價格更接近拉姆士價格結構。激勵性規制經濟理論主要內容包括特許投標理論、可競爭市場理論、區域間比較競爭理論價、格上限規制理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