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綠色礦山建設情況匯報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方針,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創建省級生態縣為目標,以改善礦山生態環境為重點,積極推進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努力實現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最大化、環境影響最小化,礦產資源利用集約化、開采方式科學化、生產工藝環保化、企業管理規范化、閉坑礦區生態化,步入礦業經濟與生態環境和諧發展的軌道。
(一)礦山企業證照齊全,具有工商營業執照、采礦許可證、礦山安全生產許可證、民用爆炸物品使用許可證,涉及林地的,具有林業主管部門批準的征(占)用林地手續。
(二)具有經批準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和水土保持方案。
(三)礦山年開采規模:露天開采6萬噸以上,地下開采1萬噸以上。
(四)誠信守法,依法經營,礦山企業三年內沒有被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罰的記錄。
(五)無因礦山企業主觀原因引發的和糾紛。
三、綠色礦山創建標準
(一)資源利用集約化
1、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縣礦產資源規劃》的要求。礦山開采加工布局合理,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科學規范。
2、產品結構優化。加大投入,提高生產技術水平,提升產品檔次,提高產品附加值。
3、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率地下開采達到85%以上,露天開采達到95%以上;廢渣、尾礦的處置率達到100%。
(二)開采方式科學化
1、嚴格實施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和開采設計方案,露天礦山實行自上而下分水平臺階式開采,爆破方案符合爆破安全規程。
2、礦山開采作業選擇合理的生產工藝,先進的采掘加工設備和設施,使用先進的開采作業方式。
3、編制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方案并嚴格實施,實現邊開采邊治理。對局部閉坑礦區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地質災害隱患,同時進行復墾、復綠,礦區范圍內可綠化面積綠化覆蓋率不低于75%。
(三)生產工藝環保化
1、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環保“三同時”制度和水土保持“三同時”制度,認真落實各項污染防治措施和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2、采場和選廠粉塵達標,噪音達標。按國家標準配備生產工人的勞動保護用品并嚴格佩戴。
3、礦區主要運輸道路防塵措施到位,礦石運輸車輛駛離礦區時采取有效的防塵保潔措施。
4、建立規范完備的廢水處理設施和工藝,各種廢水經處理后達標排放,盡可能循環使用處理后廢水,實現零排放。
5、廢渣、尾礦等各類固體廢棄物有安全規范的專用堆場和存儲場地,并根據經濟與社會發展水平,得到最大限度地綜合利用。
(四)企業管理規范化
1、建立礦山生態環境保護長效管理機制,組織健全,分工明確,責任落實。
2、制定綠色礦山創建工作方案,重點突出,目標明確,措施有力。實行礦山企業法定代表人為綠色礦山創建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制度。
3、礦產資源管理、生態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等規章制度完善,各類報表齊全且上報及時準確,臺帳、檔案資料完整。
4、礦容礦貌整潔,秩序井然。
5、依法納稅、繳費,足額交納礦山自然生態環境治理備用金。
(五)閉坑礦區生態化
1、有完備的礦山閉礦后的生態環境治理和土地利用方案。閉坑和局部閉坑后的生態環境和土地利用符合設計要求和預設功能。
2、礦區范圍無地質災害隱患和安全隱患。
3、礦山企業承擔閉坑礦區復墾復綠的責任和義務,閉坑礦區的復墾復綠必須達到驗收標準。
四、申報和命名
(一)申報
1、綠色礦山按采礦許可證的發證權限實行逐級申報。省、市級發證的礦山根據省、市級綠色礦山的創建條件,可直接申報省、市級綠色礦山;縣級發證的礦山在獲得縣級綠色礦山稱號滿一年后,可申報市級綠色礦山。
2、縣級綠色礦山創建申報工作按以下程序辦理:
擬申報創建縣級綠色礦山的企業,須填寫縣級綠色礦山創建申請表(詳見附件2),并附相關資料,正式行文上報。申請材料經所在地的縣級國土資源管理局和環境保護局初審,報縣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領導小組批準。
申請批準后,礦山企業委托具有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編制資質的單位,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縣級綠色礦山創建相關文件,編制縣級綠色礦山創建方案。由縣國土資源局組織對創建方案進行評審。礦山企業按評審通過的方案實施綠色礦山創建工作。
縣級綠色礦山的申報時間從每年3月1日開始,3月31日截止。
(二)驗收及命名
1、驗收申請。礦山企業通過實施市級綠色礦山創建方案,經自查達到了創建方案所確定的工作目標和考核指標后,可向縣國土資源局提出縣級綠色礦山驗收申請。縣級綠色礦山的驗收申請提交以下材料:
(1)綠色礦山驗收申請;
(2)綠色礦山創建方案;
(3)綠色礦山創建投入資金審計報告;
(4)綠色礦山創建工作總結及相關附圖、照片及光盤。
2、驗收。接到礦山企業的綠色礦山驗收申請后,縣國土資源局會同縣環境保護局組織有關專家到現場進行考核驗收。
3、命名。經考核驗收達到縣級綠色礦山標準的礦山,由縣國土資源局會同縣環境保護局批準并命名為縣級綠色礦山,頒發證書和標志牌。
(三)復查
1、縣級綠色礦山有效期限為三年。三年期滿后進行復查,復查通過的,再延三年;復查不合格的,給予半年的整改期;經整改仍不合格的,取消綠色礦山稱號。
2、縣級綠色礦山有效期滿前6個月,礦山企業應向縣國土資源局提出復查申請。
3、縣級綠色礦山復查申請應提交的材料為綠色礦山復查申請和有效期限內保持綠色礦山的工作情況匯報。
4、縣國土資源局會同縣環保局在每年的3月份按照規定的程序對申請復查的綠色礦山進行復查。
五、實施步驟
(一)開展試點階段
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為試點階段。在深入調查研究、明確創建目標的基礎上,全縣選定1家礦山企業進行綠色礦山創建試點。試點礦山企業應具備三方面基本條件:一是采礦權有效期在3年以上(含3年);二是基礎條件較好,管理工作規范;三是生態環境意識強,創建積極性高。試點工作由礦山企業自愿申請,經縣國土資源管理局和環境保護局審查通過并報縣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領導小組批準后實施。
(二)全面實施階段
2011年3月開始為全面實施階段。在完成試點、取得經驗的基礎上,全縣所有執證開采的礦山都要開展綠色礦山創建工作,達到綠色礦山標準。對限期內達不到綠色礦山標準的礦山企業實行限期整改,經限期整改仍達不合格的,依法責令停產整頓,依法予以關閉。
六、工作措施
(一)加強領導,統一認識
創建綠色礦山是建設生態市、實現礦業經濟與生態環境和諧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這項工作由縣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領導小組領導,國土資源管理局具體組織與實施,環境保護局負責相關工作的指導與監督,財政、發改、公安、安監、林業、水利、經貿等部門應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工作。
(二)堅持標準,確保質量
創建綠色礦山要堅持標準,加強監督檢查,規范工作程序。創建縣級綠色礦山企業應嚴格按照本實施方案制定創建方案,開展創建工作。專家組要嚴格按照標準進行創建方案評審和驗收核查,國土資源管理局和環境保護局每年應對創建礦山進行不定期檢查,各相關部門要堅持標準,加強監督,共同確保綠色礦山質量。
七、扶持政策
建立綠色礦山激勵機制,礦山企業在獲得綠色礦山資格后的可享受以下優惠政策。
(一)優先推薦申請部、省級礦山生態環境治理資金補助。
(二)獲得縣級綠色礦山滿一年后,優先申報市級綠色礦山,通過市級推薦可申報省級。
(三)可按礦山生態環境治理進度,按規定程序和比例提前返還礦山自然生態環境治理備用金。
一、我縣2012年度礦產資源執法監察工作情況
縣地處我國華南成礦帶中的南嶺成礦區,以國家實行保護性開采的特定礦種鎢為主,礦產開發時間較長,礦業經濟占全縣工業經濟的比重80%以上,鞏固和維護良好的礦業秩序對于保障全縣工業經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近年來,我縣大力開展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工作,堅持不懈的抓好礦產資源執法監察工作。一是高密度加強動態巡查。制定了《礦業動態巡查責任制度》,劃分巡查責任區(監管區)和明確責任人,把全縣劃分為三級巡查區域(即一級重點巡查區域,二級主要巡查區域,三級一般巡查區域)。對重點巡防區域實行每周一查,主要礦區的巡防保持半月一查,一般巡防區域,最大巡防間隔不得超過一個月,對每次巡查結果認真做好巡查記錄,發現情況及時處理,盡可能把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二是建立礦業公安,增強打擊非法開采的威懾力。2005年,由縣編委批準在縣公安局治安警察大隊設立礦業中隊。2006年,在礦業中隊運行一年的基礎上,升格為礦業治安警察大隊,為縣公安局下屬副科級單位,人員編制由縣公安局調劑解決。礦業公安與礦產資源監察支隊一同巡查、一同辦案,實現聯合執法穩定化常態化,兩支隊伍一起執法,對違法行為能夠及時有效制止,對違法案件能夠快速查處,并一查到底,整改到位、處理到位。三是建立舉報獎勵制度。為鼓勵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礦產資源監督管理工作,我縣把舉報非法礦業活動的網絡延伸到鄉、村、組、礦區,設立了舉報獎,只要一發現有非法礦業活動,將迅速組織實施打擊和取締,對舉報屬實的,按查處違法違規行為罰沒款的數額比例獎勵給舉報人,把違法礦業活動消滅在萌芽狀態。截止今年10月上旬,我局共開展礦山執法巡查70余次,出動人員310余人次,排查制止使用簡易工具采選廢石堆殘礦和結伴偶爾進入老窿道撿采礦石以及家庭作坊式無證加工礦產品等小規模非法礦業活動20余起,下發《責令停止礦產資源違法行為通知書》18份。違法性質惡劣、涉案金額較大、達到立案標準的案件暫無。整體來看,非法礦業行為主要特征是規模小、分布散、易反復和游擊性強。由于日常巡查工作力度的不斷加大和防范措施的持續加強,我縣礦產資源開發秩序總體趨勢良好。2008年,我縣代表省通過了國務院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檢查組的檢查驗收,2007年被省人民政府表彰為“全省礦產資源執法先進縣”,連續六年來被市政府表彰為“全市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先進單位”,2012年被國土資源部評為“全國首批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范縣”。
二、我縣2011年礦產衛片執法工作組織開展情況
一是成立領導機構。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礦管局。二是迅速傳達部署。國土資源部召開衛片執法檢查視頻會后,我縣立即召開了衛片執法檢查工作動員部署會,并制定印發了《縣2011年度礦產衛片執法檢查工作實施方案》。三是認真核實查處。我縣2011年度只有1個礦產疑似違法圖斑,經調查核實不存在非法開采和勘探礦產資源行為,疑似違法圖斑認定為偽變化,已將調查情況按要求于2012年6月11日上報,7月通過省國土資源廳審核后上報國土資源部進行初審,國土資源部審核意見認為我縣該礦產疑似違法圖斑判定為偽變化理由不充分,建議進一步核實。2012年9月6日,省國土資源廳執法總隊檢查組組織市礦產資源執法支隊以及我縣礦產資源執法大隊人員到疑似違法圖斑點進行實地勘察核實,該區域不存在非法礦業行為,現場情況與我局上報數據情況完全相符合,國土資源部執法局根據此次省、市、縣三級礦產資源執法監察機構實地勘察結果,重新將數據上報,9月份已通過省廳審核后上報國土資源部終審,對該圖斑性質判定為合法。
三、我縣疑似違法圖斑的說明
1、疑似違法圖斑簡介。
2、實地核查情況。2012年5月14日接到部下發的疑似圖斑后,我局立即組織相關人員到實地進行核查,圖斑中心為縣野生水果世界的辦公樓和釀酒廠房等建筑物。其建筑面積約有18畝,自2009年以來開始動工建設。
省野生水果世界有限公司,于2009在縣鄉村盆形組園塘尾設立野果酒莊。其建設內容與規模:開發利用野生楊梅和刺葡萄資源,人工選育、種植野生楊梅和刺葡萄,新建刺葡萄等野果種植示范園和野果保護區1783畝;建設野果酒莊,規劃用地26畝,新建野生楊梅和刺葡萄釀造加工生產線,年產果酒1000∕133萬瓶,隨著省野生水果世界有限公司在縣鄉村盆形組園塘尾的種植培育和加工規模的逐漸擴大,工人的不斷增多,所以需要的生活、生產用水也在逐年增加,從而每年都有新增加的開挖土壤(種植條帶)和蓄水池,其中蓄水池大小不等,公司為取得更好的蓄水效果,有的會用磚塊和水泥切筑,由于其種植園是采用滴灌的灌溉技術,所以現場會有塑料水管等用具。坐標中心四周為葡萄種植地,有生活用蓄水池3個,灌溉用蓄水池8個,在坐標中心南邊有6口生態魚溏,西邊有鍋爐房一座,這些并非攔沙壩、沉淀池等礦山用附屬設施。該點由于處于綠色深山中,其建設必須要切坡,而且切坡的面積相對較大,再加上其建筑是逐年建設,種植規模逐年擴大,所以形成圖斑以及圖斑逐年變化的可能都是比較正常的。
首先,我代表*縣司法局全體司法行政干警對各位領導親臨我縣檢查指導表示歡迎和感謝!下面我就*近年來的司法行政工作開展情況作一個簡要的情況匯報,請各位領導提出寶貴意見。
一、認真履行司法行政職能,維護社會穩定保障功能顯著發揮。
(一)抓實基層,打牢基礎,創新機制,狠抓社會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
近年來,*縣始終把人民調解工作作為鞏固和維護社會穩定的保障措施來抓,在建立健全調解組織、落實辦公場所、選優配強調解人員的基礎上,按照“預防為主、調解結合、教育并重”的工作思路開展工作。一是遵循因地制宜,經濟適用的原則,切實加強基層調解室建設,做到了有房子、有牌子、有印鑒、有桌椅,調解制度、程序、紀律規范上墻,在調解室醒目位置設立溫馨提示語,卷宗文書格式化、規范化,卷宗檔案實行一案一卷,相關材料完整,手續完備,臺賬表冊齊全,各村調委會制作的卷宗檔案報鄉(鎮)人民調委會審查把關后統一管理統一存查;二是因地制宜,健全完善社會矛盾糾紛排查調處長效機制,重點圍繞“調”字作文章,在“防”字上下功夫,健立健全矛盾糾紛集中統一排查、信息聯絡反饋、領導接待、疑難復雜糾紛聯合調處、已調矛盾糾紛回訪反饋和責任追究等六個方面的長效機制;三是抓死基層一線情報信息掌控工作,依托和發揮當地村組干部、調解人員人緣地緣和情況熟悉的優勢,摸排清查各地矛盾糾紛發生規律及其特點,注意隨時發現新情況,掌握新動向,對排查梳理出來的矛盾糾紛信息情報,按照及時準確、客觀真實的原則,提出相應的預防控制措施,為預見、預防和化解消除各類矛盾糾紛提供了可靠的信息資源;四是采取散發資料、廣播標語、法制講座、咨詢解答、進村入戶講法等多種形式開展全民普法和法制宣傳教育,教育引導群眾依法維權,依法合理表達利益訴求,從根本上減少了矛盾糾紛的發生;五是創新人民調解激勵機制,20*年對全縣人民調解組織實行“以案定補”把解決調解員報酬與調處矛盾糾紛案件結合起來,按照“誰調解補償誰”的原則,打破吃大鍋飯思想,調解員的工作積極性得以充分調動,標準為簡易糾紛每件定補5元,疑難復雜糾紛每件定補50元,熱點糾紛每件100元,重大熱點糾紛每件定補200元,特別重大熱點糾紛每件定補300元的標準進行以案定補,“以案定補”的落實兌現,激活了人民調解工作,調解案件數量大幅上升,20*年與20*年相比上幅近70%,人民調解員報酬從根本上得到落實,人民群眾對人民調解工作的滿意度上升;六是挖掘人民調解文化,把法制宣傳與人民調解結合起來,在群眾中采取通俗易懂、寓教于樂的形式把人民調解融于法制宣傳當中,通過多種形式的民間法制文藝節目使群眾在陶冶情操的同時自覺學法知法用法守法,從人們的思想意識當中預防遏制各種不穩定因素的發生。七是依托基層調解組織、開展部門聯合行動、加強接邊銜接溝通、開辟法律濟困通道,狠抓各類社會矛盾糾紛的預防排查和調處工作,20*年,全縣各級調解組織受理調處矛盾糾紛4700余件,調處成功4580件,調處成功率達97.4%,最大限度發揮了“第一道防線”維穩保障功能,基本達到了為黨委政府分憂、為分流、為公安減壓、為法院減負、為群眾解愁的工作目的。
(二)圍繞中心,突出重點,深入開展全民普法教育。
一是以訓促學,以考促學,抓好國家公職人員普法教育。縣委普法辦牽頭,從行政執法機關抽調業務精、能力強、素質高,在法律法規的熟知和應用上有相當水平的同志組建普法宣傳講師團,每年分層次有針對性地對全縣各級領導干部進行相關專業知識和新近頒布以及經常適用的法律法規組織開展講座。以全國“五五”普法統編教材《干部法律知識讀本》為主教材,組織全縣副科以上領導干部對讀本中的法律法規進行專題輔導講座。對新提拔錄用和招考錄用的鄉科級干部實行任前普法學習考試。規范統一實施國家在職在編工作人員年度普法考試。二是以教促學,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按照國家教學大綱的規定,在全縣28所中小學校按計劃開設法制課,并做到計劃、教材、課時、師資“四落實”,每年從政法各部門抽調業務骨干組建講師團在每個學期開學期間分赴各鄉(鎮)、各學校舉辦法制巡回講座。同時推行法制副校長制度,主動與政法部門和教育部門聯系,從政法部門選派和聘請了28名法制副校長到中小學校任職,協助學校抓好法制課教育,每學期組織青少年學生作法制報告、上法制課等“法律進校園”和編印法律法規資料開展“學生帶法回家”活動。三是以宣促學,抓好農村群眾法制宣傳教育。結合村兩委換屆,“兩校進村”和調解人員集中培訓學習,開展法律知識培訓和法制宣傳講座,把法制宣傳中心戶建設作為農村群眾學法的窗口,以查閱相關資料、請法律專業人員講課、組織村民講解法律知識等形式組織村民開展學法活動。與相關職能部門溝通協調,采取“聯合互助”的方式下鄉進村與群眾面對面開展培訓講座、以案釋法、印發資料、解答群眾提出的法律問題,教育引導群眾依法維權,通過合法正規途徑反映利益訴求。四是以進促學,送法進單位入社區,以巡回授課、集中學習輔導、組織演講、辦培訓班等形式,加強對專業法部門法的宣傳普及和提高。五是以幫促學,多形式多渠道加強對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的法制宣傳教育。抓住外出務工人員返鄉時機,集中組織開展法律知識培訓教育,與公安、勞動社會保障、工商、人口計生等部門聯動配合,建立健全外來人員普法講師團、流動法制學校等組織,到外來人員比較集中的建筑工地、工礦企業、大型超市等單位上門舉辦法制講座,利用鄉村集市,以發放宣傳資料、流動廣播,咨詢解答等形式送法到基層,送法到外來務工人員手中,同時開通外出和外來務工人員維權綠色通道,對一些情況特殊經濟比較困難的社會弱勢群體,法律援助中心及時為他們提供法律方面的幫助。六是以送促學,提高企業依法生產經營和維護企業職工合法權益的能力。緊緊圍繞資源開采與環境保護、安全生產、企業廠礦生產經營、廠礦職工合法權益保障等方面的法律法規,根據企業廠礦的不同情況采取舉辦講座、散發法制宣傳資料、流動巡回廣播、送法律法規小冊子、召開職工會議講法、咨詢解答等多種形式,開展送法進企業進廠礦活動。七是以講促學,加強對企業管理人員和個體工商戶的法律知識培訓學習和法制講座,提高了他們依法經營、誠信經營的意識和水平。八是創新載體,突出重點,深入扎實開展法制宣傳“進鄉村入農戶、進單位入社區、進學校入課堂、進企業入車間、進礦山入班組、進林場入林區”為主要載體的“六進六入”活動。通過全方位多形式加大法制宣傳教育和普法工作力度,全縣每年受教育人數達20多萬人次。
(三)關心關注社會弱勢群體,落實法律援助工作措施,認真開展法律援助工作。
在加強業務學習、注重人員培訓、提高隊伍素質的基礎上,認真貫徹執行《法律援助條例》和《云南省法律援助辦法》,認真落實《曲靖市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規則》,嚴格執行案件受理、案件審批、案件指派、質量跟蹤反饋等各項規章制度,在全縣8個鄉(鎮)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開通農民工維權“綠色通道”和殘疾人法律援助無障礙通道,在勞動保障、民政、殘聯、老齡、工會成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切實為老、弱、病、殘、貧和農民工等社會弱勢群體提供法律援助,使社會弱勢群體不因經濟困難等原因而無法享有法律服務的權利。20*年以來,*縣法律援助機構共為殘疾人、未成年人和經濟困難家庭以及其他援助對象辦理法律援助案件368件,為384名弱勢群體提供了法律方面的幫助,接聽電話咨詢解答2000多人次,為社會弱勢群體依法維權提供了法律服務保障。
(四)創新載體,搞好服務,切實加強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和社區矯正工作。
我縣始終把安置幫教作為維護社會穩定的大事來抓,積極爭取上級重視支持,做好與相關部門的協調配合,對刑釋解教人員和服刑勞教人員開展“五個接觸”幫教工程。即:與刑釋解教人員相接觸,開展經常性回訪教育和走訪談心,掌握其思想動態和活動情況,防止刑釋解教人員思想滑坡,行為走樣;與服刑人員相接觸,把幫教工作延伸進監獄、勞教所,對*籍服刑人員開展送法律、送書籍、送文藝、上法律課形式多樣的幫教活動;與監獄、勞教警察相接觸,聽取監管人員對服刑人員改造情況的意見反饋,溝通了解服刑人員情況,預防服刑人員走極端出現脫逃脫管的現象;與刑釋解教人員家屬相接觸,溝通掌握刑釋解教人員思想狀況和生活情況,實施親情感化幫教;與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相接觸,積極爭取各級各部門的支持,尋求各方面對幫教工作的理解和幫助,幫助刑釋解教人員解決生產生活和勞動就業方面存在的問題。20*年以來,我縣共接受刑釋解教人員230人,230人都與相關部門協調進行了妥善安置,沒有發生刑釋解教人員重新犯罪、重新勞教和脫管的情況。
在社區矯正工作中,對矯正對象進行了摸底調查,目前我縣有矯正對象259人,該項工作在我縣已全面展開。
(五)立足基層,面向群眾,認真抓好法律服務維權工作。
加強公證律師和基層法律服務隊伍法律法規和理論業務學習,從執業執法、辦證辦案、服務群眾等方面理順和規范執業執法行為,進一步整合法律服務資源,扎實抓好維權工作。20*年以來,公證處辦理各類公證862件,律師事務所辦理案件386件,基層法律服務組織辦理民事和刑事自訴案件1036件,調解復雜疑難糾紛826件,協辦公證36件,辦理見證189件,寫作法律文書1796份,解答法律咨詢7000余人次,避免和挽回經濟損失800多萬元。
二、以改善基層辦公條件為保障,抓實基層基礎設施建設。
在抓好隊伍建設、履行維護社會穩定職能的基礎上,想方設法改善基層基礎設施和辦公條件,積極爭取各級各部門的重視支持和幫助,積極向縣委政府和市司法局請求匯報,主動與鄉(鎮)黨委政府、計劃、財政、土地、城建等部門協調溝通,做到了8個司法所的建設用地均由鄉(鎮)黨委政府無償劃撥提供,土地房產手續在嚴格執行政策的前提下簡化程序辦理,縣級建設配套資金按每建1個所配套4萬元的標準進行配套,全縣8個司法所建設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
三、完善制度,強化管理,隊伍整體活力充分凝聚和調動。
一是以公開欄的形式對司法行政職能、工作職責和辦事程序進行公開,明確各自崗位目標和工作職責,避免工作中相互推諉、扯皮和不負責任的情況發生,同時簽訂年度工作目標管理責任書,一級對一級負責,放手放權發揮司法行政干警的主觀能動作用,最大限度調動科室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二是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重大事項和重點工作事前廣泛征求意見,集體研究決定,民主科學決策;三是在全縣司法行政系統制定和落實《*縣司法行政人員行為守則》等十四項內部管理制度和司法行政隊伍三項暫行管理規定;四是為從源頭上遏制司法行政干警在公務和執法活動中違法違紀,制定了*縣司法行政隊伍黨風廉政建設“五個實行”“六個禁止”;五是強化對制度的檢查和落實,注重對隊伍的管理和約束,司法行政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規范化的管理軌道。
一、2007年主要工作情況
(一)加強環境宣傳教育,提高市民環境保護意識。面向全社會開展環保宣傳,進一步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參與環境保護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六·五”世界環境日前后,我市充分利用各種宣傳載體,積極發動政府部門、街道、村鎮、企業、學校、社區共同參與,力求造大聲勢、高規格、高層次、高質量、全方位開展宣傳活動。xx日報刊發了紀念“六·五”世界環境日36周年專版,分管副市長發表了紀念世界環境日的署名文章;xx電視臺在世界環境日宣傳周期間連續7天播發了環境宣傳口號;全市懸掛宣傳橫標136幅,出墻報、專欄、黑板報235期,張貼宣傳畫5000多張,印發各類宣傳資料40000多份;48家單位的領導發表了閉路電視講話;舉辦環保知識講座、競賽38期次,參與人數超過5000人;全市34所綠色學校開展了“我為保護校園環境獻愛心”為主題的班會活動,直接參與的學生達45000多人。
(二)強化建設項目環境監督管理,努力控制新污染源的產生。各級環保部門嚴格環保準入制度,認真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嚴格遵守環保審批程序,對國家明令禁止的化學制漿造紙以及電鍍、制革和化工等污染嚴重的企業堅決不予審批,決不去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換取眼前的經濟利益,以更好地保護資源和環境,保證我市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積極推進公眾參與,發揮社會各界的監督作用。新建項目在環評階段,即將建設項目概況、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污染防治對策措施及環境影響評價主要結論等項內容,面向所有受建設項目直接或間接影響的個人,在互聯網上進行公示,同時發放環境影響評價公眾意見調查表,征求公眾對環境影響評價結論的意見。這些措施和制度的實施既尊重了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又吸取了民眾的智慧,有效地避免了可能因環保決策不當造成后患,從而避免因環保審查失誤而新產生重污染企業。
(三)開展環保專項行動,整治企業違法排污行為。根據國家環保總局和省環保局的統一部署,我市今年繼續深入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專項行動。
----開展徹查違法排污企業專項行動。進一步開展徹查違法排污企業專項行動,對我市境內所有企業進行了一次摸底徹查,準確把握了我市排污企業狀況和新建建設項目進展情況,查處了一批環境違法行為。重點檢查了各類工業園區入住企業的環境影響評價執行情況和項目建設“三同時”制度落實情況。
----加強對排污企業的現場環境監督檢查。對重點水污染企業經常性的進行現場監督檢查,使各企業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轉,確保達標排放。對檢查中發現的違法排污企業,除責令其停產整頓外,還建議有關部門嚴肅查處責任人。全市環保執法人員對重點排污企業實施經常性地現場督查,每月現場檢查不少于2次;一般排污企業每月現場檢查不少于1次,節假日、休息日、夜間實行不定期抽查。去年以來,環保執法人員就對全市100多家企業進行了2800余戶次的現場督查,確保各排污單位污染物排放穩定達標。
----對烈山水泥群的環境整治不斷深化。目前正在起草方案,準備按照國家新的產業政策要求予以取締,以徹底消除烈山地區水泥行業粉塵污染問題。
----對個別企業的嚴重違規行為進行掛牌督辦。促進企業對環境保護工作更加重視,及時整改環境問題。
(四)多措并舉,大力推進污染減排工作
----借助發展循環經濟推進污染減排。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中,充分融入了循環經濟和節約型社會發展理念;把循環經濟理念融入“基地、一個中心”的建設規劃,在工業園區建設中,實行統一規劃,整合項目資源,形成企業間的共生網絡,使資源得到梯級利用,最大限度地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
----借助資源綜合利用推進污染減排。一是積極推進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全市每年產生約460萬噸的固體廢物,其中煤矸石360萬噸,粉煤灰100萬噸。通過煤矸石發電、粉煤灰綜合利用和煤矸石回填等,基本可將固體廢物全部轉化。二是提高水資源利用率。通過對煤炭開采礦井水凈化、洗煤廠用水閉路循環、企業冷卻水循環使用及xx(xx)發電廠采用新型干式除灰,每年節約用水約6100萬噸。三是切實強化資源環境管理。實施“生態家園富民工程”,建成農村戶用沼氣池7000多口,總池容6萬多立方米,年產沼氣2200多萬立方米。建成省級百佳生態村4個,市級生態村9個,縣級生態村28個,建成中小型沼氣工作站3處,大型沼氣工作站1處,有力地推進了農村節能減排工作的開展。
----借助產業結構調整推進污染減排。為了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和資源浪費,近年來我市共取締關閉“十五小”“新五小”等能耗高、污染重的企業260多家。
電力工業是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的重點領域。今年6月22日上午,xx(xx)發電廠1#、2#機組冷水塔成功實施了定向爆破,運行了34年的兩臺5萬千瓦機組在安徽省率先實現了關停,此舉每年可減少排放二氧化硫1650噸;該廠3#、4#、7#機組準備以“上大壓小”替代方式進行淘汰,5#、6#機組已接近30年的服務年限即將報廢。至“十一五”末,該廠將削減近80%的煙塵和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同時8#機組投入7000余萬元建成了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石灰石--石膏濕法全煙氣脫硫裝置,脫硫效率達到95%以上,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硫排放約3500噸。此外,xx(xx)發電廠近年來累計投入1.2億元將所有機組都安裝了高效靜電除塵器,除塵效率高達99.9%左右,極大地減少了煙塵排放。
----借助清潔生產工藝推進污染減排。目前全市已有20多家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審核活動,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僅長源(xx)焦化公司、xxxx發電廠和xx礦業集團公司等企業,通過開展清潔生產,年節約資金5400多萬元,年節約用水2400多萬噸。
----借助相關經濟政策推進污染減排。一是鼓勵引導企業推進節能降耗、污染減排。鼓勵發展資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高新技術產業、服務業,對清潔生產、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等項目給予支持或補助。二是依法督促企業開展節能降耗、污染減排。借助法律強制手段和政策手段推動節能降耗、污染減排。環保部門通過提高排污費標準,加強環境監管,提高生產環節的廢棄成本、排污成本,促進企業實施節能降耗、污染減排。三是利用優惠政策推進企業開展節能降耗、污染減排。選好項目,利用好上級的扶持政策,爭取國家、省有關專項資金,引導企業積極推進節能降耗、污染減排。
----借助核發排污許可證推進污染減排。按照水污染物總量控制目標,對水污染物排放企業嚴格核發排污許可證;對大氣污染物總量進行了分配,工業企業全部制定了二氧化硫減排計劃,以確保完成我市二氧化硫減排任務。
----借助環境自動監控系統推進污染減排。目前,全市已安裝企業污染源在線監測監控裝置40余臺套,大中型企業環境自動監控覆蓋率達到68.05%。此外還建成了2套環境噪聲在線監測裝置、3座城市環境大氣自動監測站和2座水質自動監測站,均已與市環境自動監控中心聯網,對企業的偷排超排起到了較好的監督作用。
----借助社會輿論監督推進污染減排。一是深入開展節能降耗、污染減排等專題宣傳。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等新聞媒體的宣傳,不斷提高領導層和群眾的認識,組織開展創建節約型機關、節約型企業活動,在全社會形成良好氛圍。二是開展企業環境行為評價信息公開化。通過對企業環境保護行為進行評價,并公布評價信息,來加強社會輿論監督,從而規范企業的環境行為,督促企業提高治理污染的主動性。
(五)建設自動監控網絡,提高環境監管水平。全市環境在線監控網絡系統建設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在已安裝污染源在線監測、監控裝置48臺套、大中型企業環境自動監控覆蓋率達到71%的基礎上,正在新建設7套水污染源、9套氣污染源在線監控裝置。此外還建成了市環境自動監控中心及2套環境噪聲在線監測裝置、3座城市環境大氣自動監測站和2座水質自動監測站。
(六)啟動第一次全市污染源普查工作。成立了“xx市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有專門機構負責污染源普查工作;制定了《xx市污染源清查核實工作方案》,保障了我市污染源普查工作的有序開展;開展了污染源普查工作的系列專題宣傳,為污染源普查工作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七)努力為建設項目做好環保服務。今年1~10月份,我市通過國家、省、市環保部門審批項目121項、總投資金額67.5億元,市行政服務大廳環保窗口接辦件175件,全部按時辦結。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環境監控手段尚需進一步改善。由于環境自動監控系統尚不能覆蓋所有企業,部分企業為了追求經濟效益、節省治污成本,而擅自停運治污設施,造成超標排污、違法排污現象時有發生。
(二)基層執法監督力量薄弱。縣區環保執法能力建設嚴重滯后,xx縣環境監測實驗室儀器設備陳舊,三區環保局甚至沒有監測實驗室。各級環境監察機構也都存在人員、經費、設備、車輛嚴重不足的情況,執法能力不能適應工作需要。
(三)執法人員素質有待提高。執法人員的整體素質不夠高,能力參差不齊,特別是縣區環境執法能力弱,執法監管不到位、不作為等情況不同程度的存在。
三、2008年工作思路
(一)強化組織領導,把污染防治擺上更加重要日程。不斷完善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的領導機制,各級政府要經常聽取環保工作情況匯報,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要經常過問環保工作,研究解決環保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各級政府要將水污染防治目標任務層層分解,簽訂責任狀,并列入政府任期目標考核內容,嚴格實施考核。
(二)加快治污項目進度,大力開展工業污染防治。繼續深入開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積極爭取國家環保優惠政策支持,加大自籌資金力度,加快建設市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中水回用工程、縣污水處理廠、礦山集污水處理廠、烈山污水處理廠、市開發區污水處理廠和各重點工業企業污染處理設施等一批污染治理重大工程,切實減少廢水排放,大幅度削減各總量控制指標的實際排放量。
(三)加大環境保護投入,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采取有力措施,督促企業把更多的資金投向污染治理,充分發揮其環境保護投資的主體作用;依托污染防治專項資金,增加財政投入,逐步提高環保投入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使環保投入盡快達到環境污染防治的要求,政府投入的比例要保持在gdp的1.5%~2%之間;建立多元化的環境保護投資機制,保障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加大城市污水處理費征收力度,提高收費標準,擴大征收面,確保城市污水處理費征收到位和城市環境基礎設施正常運行。
(四)加大環境監管力度,完善自動監測監控網絡。一是繼續深入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專項行動,嚴厲打擊各種環境違法行為,從面源上減少環境污染。二是加強對重點污染源的環境監管,對入河排污口和重點排污企業加大現場監理頻次,同時加快污染源在線自動監測監控網絡建設,從技術上為企業偷排、超排筑起一道屏障。三是嚴格控制新污染源的產生,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嚴格環保審查,對國家明令禁止的建設項目堅決不予審批。四是加大環保處罰力度,對未批擅建、環保“三同時”不完善及擅自停運、閑置治污設施等違反環保法律法規的行為依法進行嚴肅查處。
(五)加強社會輿論監督,公開企業環境行為評價信息。近兩年,我市把企業環境行為評價信息向社會進行公告,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效,今后仍要按照《xx市企業環境行為評價信息公開化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進一步做好信息公開化的基礎工作,確保評價信息真實、準確、可信,鼓勵吸引公眾參與監督環境保護,激勵企業主動治理污染。
(六)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強制淘汰落后生產工藝。堅持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重點是依托我市豐富的煤炭資源,調整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優化資源配置,積極推行清潔生產工藝和循環型經濟發展,堅決淘汰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水污染嚴重的企業和落后的生產能力、工藝、設備與產品;對取締關閉的“十五小”“新五小”企業及生產線要加強現場檢查,嚴防“死灰復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