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學科知識的內容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英語教學大綱 CBI課程 英語基礎階段教學
一、引言
當今社會,在中國許多專家、學者認為我們應該高度重視英語教育與此同時科學的課程設置對很好地完成英語專業(yè)教育是至關重要的。
每一年,成千上萬的英語專業(yè)的畢業(yè)生從14所外語院校以及大約600所綜合院校畢業(yè)。但是很多英語專業(yè)的畢業(yè)生僅僅很好地掌握了英語語言技能而缺少廣博的知識積累,這樣的英語專業(yè)畢業(yè)生并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North Project Group,1998)。為了培養(yǎng)符合社會需求的英語畢業(yè)生,國家于2000年出臺了新的《英語教學大綱》。新大綱的培養(yǎng)目標是: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培養(yǎng)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廣博的文化知識并能熟練地運用英語在外事、教育、經貿、文化、科技、軍事等部門從事翻譯、教學、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復合型英語人才(英語專業(yè)2000年版《英語教學大綱》)。正如新的《英語教學大綱》所描述的那樣基礎階段(一年級和二年級)的主要教學任務是傳授英語基礎知識,所以在基礎階段90%的課程都是關于語言技能訓練。只有在高年級階段(三年級和四年級)的部分課程是擴展學生知識面的課程。也就是說按照目前的英語專業(yè)課程設置來培養(yǎng)學生,英語專業(yè)畢業(yè)生可能會具有扎實的語言基礎但是知識面狹窄將是制約他們發(fā)展的主要障礙,我們應該找到如何在夯實基本功的同時擴大學生知識面、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的辦法。
二、內容為依托教學理念CBI
當我們絞盡腦汁為我們的英語專業(yè)學生尋找出路時,內容為依托教學理念(CBI)作為一種富有成效的教學方法已經自上世紀90年代起在很多西方國家如加拿大、美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CBI理念在于將語言教學基于某個學科教學或基于某種主題教學來進行,被認為是將外語同內容結合起來的一種有效教學途徑(Dupuy,2000; Kasper,2000; Stryker & Leaver,1997) CBI理論認為當語言教學與學科教學相結合時,當語言作為學習學科知識的媒介時,便產生了最理想的外語、二語學習條件(Stryker,Stephen & Leaver,1997)課堂上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某種知識結構的探討上 這種知識結構可以是任何學生感興趣的東西――從嚴謹?shù)膶W科知識到學生最喜歡的流行歌星,甚至可以是些話題新聞或電影之類的東西 讓學生使用目標語而不是用母語來學習學科知識,最終目標語的語言能力得到了發(fā)展 這種教學理念被認為是發(fā)展語言能力更為自然的一種方式,與我們最初學習語言的方式相一致(Peachey,1999)
三、內容為依托教學理念CBI指導的英語專業(yè)基礎階段內容語言結合課程模式研究
如何把英語專業(yè)基礎階段的課程設置和內容為依托教學理念結合起來是我們要考慮的重點。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它最大的作用是溝通與交流同時語言也是文化傳播的載體。我們在交流思想,傳播文化時語言所承載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所以充分利用這豐富的內容去學習語言一定會令英語學習更加有趣、更有成效。我們可以用英國 、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英語國家的地理、歷史、社會、政治、風土人情、當代大眾文化、歐洲文化、中國文化、與西方人交往的文化課等CBI課程代替基礎英語、聽力、口語、泛讀、寫作、英語語音、英語語法課等純英語語言技能課程。在學習CBI課程時,我們既可以夯實英語基礎又能夠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而且CBI課程的內容更加生動有趣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習效果也就更好。
四、結語
把英語專業(yè)基礎階段的課程設置和內容為依托教學理念結合起來還只是一個美好的構想,要想把這一理念付諸于實踐還需要進一步的數(shù)據(jù)證實其正確性與必要性。筆者也將繼續(xù)將此研究進行下去為中國英語專業(yè)教育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Dupuy,B.2000.“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can it help case the transition from beginning to advanced foreign language classes” Foreign language Annuals33.
[2]高等學校外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英語組.2000.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英語教學大綱[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3]Kasper,L.(ed)2000.Content-based college ESL Instruction.Mahwah.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
長期以來。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一直存在著“教師難教,學生難學、厭學”的問題。致使教學形式呆板,課堂氣氛沉悶,形成了教師照本宣讀,滿堂灌,學生上課不動腦,課后不知怎么學,學什么等;久而久之,使學生產生對政治課學習的逆反心理和厭學情緒。要根除和改變這種陳舊的教育形式。就必須在政治課教學中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突破口,以更新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模式為重點。以提高學生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根本出發(fā)點。充分調動學生學好思想政治課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因此我們在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中,不斷進行深入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一定的教學效果,現(xiàn)就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談自己點滴看法。
一、強化閱讀 激發(fā)活力
閱讀是生命的活力,是讀者個性化的行為。是全身心的投入。初中思想政治課教材是圖文并茂,融故事性、興趣性、知識性、科學性為一體的新課程,所選內容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培養(yǎng)學生思維、激勵學生創(chuàng)新。以開發(fā)學生智能、提高學生素質為落腳點的理念,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更新教學方式,讓學生從無味呆板的學習氛圍中解放出來,把熱情、沖動、閱讀、理解、體味、感悟、表達、創(chuàng)新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文的精魂,文的生命力,文的感召力注入學生的心田,通過閱讀,使學生感受到遨游在知識海洋中的樂趣,讓學生身心能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感染和激勵,體會到思想政治課的無限魅力。
二、創(chuàng)新教法 強化理解
同志曾指出“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耙粋€沒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力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十一世紀需要高素質的創(chuàng)新人才,創(chuàng)新是素質教育的核心,能力是素質教育的根本和關鍵,要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的學生,就必須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教師。要使思想政治課寓教于樂,教師就必須在教材的把握上解放思想,打破常規(guī),在尊重教學規(guī)律及學生特點的基礎上精心設置新的授課程序和方式,不斷賦予教材以新意;在教學方法上,必須根據(jù)課堂教學的反饋信息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活動,不斷改進教學方法。這樣,才有助于學生在思想政治課學習中理論聯(lián)系實際,有助于形成鮮明的表象和精確的概念,有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牢固掌握。引導學生學會歸納,提高學生自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對一般問題的處理要點撥,深奧的問題要啟發(fā),重點問題要引導。比如:教師在黑板上寫出問題,學生歸納出條理性的答案;教師寫出提示性的字眼,學生填寫后面的內容或者讓學生在幾分鐘內能記住某些問題,并及時給予表揚鼓勵;部分問題讓學生討論,各抒已見,找問題答問題或對個別問題進行拓展、思維。增強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使學生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新思維達到極大提高,促進政治課教與學的整體水平。
三、故事激趣 以文感人
故事,無論是真實還是虛構,他都集事、理、趣、意為一爐,既有感染力,又有趣味性,更具哲理觀。教學中應多搜集與教材、教學內容緊密聯(lián)系,貼近生活實際的故事,讓學生在情感共鳴的同時,提高其對社會公德的認識,對人生觀、價值觀、苦樂觀的認識,是非分明,寓教于樂。如講“珍愛生命”時,首先揭示生命之寶貴,生命的重要意義所在,而后列舉“抗非勇士鐘南山院士”積極主動戰(zhàn)斗在抗擊“非典”第一線?!案袆又袊魅斯珔诧w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病魔,心中仍然裝著貧困兒童”。再讓學生講講熟習的“杯弓蛇影”的成語故事進行對比,使學生能在愉快、熱烈、激情的氛圍中掌握所學知識,促進學習動力,提高品德修養(yǎng)。
四、注重實踐活動 提高學以致用能力和道德修養(yǎng)
“學習的目的在于運用”。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為學生提供多動手是、多實踐的學習環(huán)境,在動手實踐中培養(yǎng)道德意識,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到抽象的概念、枯燥的內容會變得具體、形象、生動、有趣味。如在學習“塑造自我”、“相處有方”等內容時,組織學生開展表演小品“寬容”、“尊重”等,使學生在歡樂、輕松、和諧的氣氛中接受新知,提高技能,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學會寬容,學會相處,完善自我,塑造自我,消除誤會,解除糾紛,實現(xiàn)知識與能力的結合,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政治課教與學的飛躍。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喚起人實現(xiàn)自我的教育才是一種真正的教育”。思想政治課教學同樣需要點燃學生的熱情,讓學生在主動的自我認知中,培養(yǎng)和適應現(xiàn)代社會需要的高素質和能力的合格人才,為構建新穎、快樂、和諧的現(xiàn)代教育和良好社會環(huán)境而努力。
參考文獻:
[1]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鋼要
關鍵詞:中職德育新課程;教學內容生活化;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7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3)02-029-2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教育只是通過生活才能產生作用并真正成為教育”。然而,長期以來,德育相當程度地存在脫離學生生活世界的現(xiàn)象,變成了道德知識和道德規(guī)范的教育。那么,如何實現(xiàn)德育教學生活化,提高德育課的針對性和實現(xiàn)性,這是每一個德育教師需要認真思考和探索的一個問題。
一、正確認識“教學生活化”在中職德育教學中的作用
1.當前中職德育課教學面臨的困境。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高中階段的擴招,中等職業(yè)學校的生源素質正逐步下降。作為中考失敗者的中職生,文化基礎較差,學習能力偏弱,同時,心理素質也相對薄弱,比較容易出現(xiàn)一些心理和行為上的偏差,上課遲到、早退,染發(fā),著奇裝異服,有的甚至沾染上抽煙、喝酒、打架等社會不良習氣。另外,隨著經濟的全球化、信息的網絡化、文化的多元化發(fā)展,學生的道德觀念、價值取向面臨著極大的沖擊,其中很多片面的價值取向和輿論導向如利己主義、享樂主義、自由主義等已嚴重影響到學生的健康成長,社會的德育氛圍令人擔憂。這些都給中職學校德育教育教學帶來了不少的難度。
2.“回歸學生真實的生活”是當前中職德育課教學的必然趨勢。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我們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fā)生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學生,他首先是人,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世界瞬息萬變的萬物無時無刻不在對他們產生影響,這也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德育素材。為此,師生必須共同走向廣闊而豐富的社會生活,挖掘生活中的課程資源和教學元素。特別是教師一定要多了解、關心、感受學生的生活,更多關注學生所面臨的多元化價值觀念沖突背景,將學生所面臨的具體生動、豐富多彩的真實生活引入教學,使學生產生親切感和認同感,從而激發(fā)和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學習動力和探究沖動,促使學生學會思考生活,善于提煉生活,最終使教學回歸生活,使學生在生活中表現(xiàn)得富有道德性。
3.德育教學生活化的涵義。
德育課教學生活化就是將學生課堂學習的間接經驗與現(xiàn)實生活的直接經驗有機結合起來,將課堂學習與生活實踐有效統(tǒng)一起來,構建職中學生各種感興趣并且能夠主動進行的學習活動,把生活世界提供給學生理解和體驗,使學生在與現(xiàn)實世界的撞擊、交流中進行探究和思考,產生對世界、對生活的愛,從而自發(fā)地、主動地去關注社會、關注生活,并在主動的活動中建構自己的知識。
具有生活化的課堂教學應具備以下特征:一是教學目標生活化,二是教學內容生活化,三是教學方法生活化,四是教學評價生活化。
本文就“教學內容生活化”,作了一些新的探索。
二、教學內容生活化在中職德育課中的實施
1.教學內容生活化,引導學生觀察生活。
現(xiàn)階段中職學生往往通過媒體、網絡等吸收大量信息,他們的眼界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的學生都開闊。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除了從報紙上、網上找供討論的問題,教師更要注重著眼于身邊事,注重尋找學生身邊的“熱點”,使討論的問題來源于學生可感知的社會活動及現(xiàn)實生活,鼓勵學生多用辨證的眼光關注周圍的生活,關注多彩的社會,用案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做一個善于觀察的有心人。
比如,在上《職業(yè)道德與法律》這門課時,引導學生觀察我縣城鎮(zhèn)交通狀況,讓學生討論你是否要遵守交通秩序,對不遵守交通秩序者怎么辦等問題進行討論,判斷與選擇,既增強了學生的主體意識,也提高了學生的道德認知能力。
2.教學內容生活化,引導學生感悟生活。
中職學生,他們正處于心理和生理的第二“斷乳期”,而且一部分學生剛剛離開父母住到學校宿舍,他們的獨立性與依賴性、自覺性與幼稚性相互交織,因而內心世界十分封閉,不愿意向大人開放。而封閉心理使學生遇到問題或困惑時得不到及時排解與宣泄,極容易導致學生自卑自棄、狹隘獨尊、自我封閉等等,在與同學、集體、老師的關系中,很多時候表現(xiàn)出一種可怕的冷漠。如何糾正上述的心理偏差,德育課應該告別生硬的說教,回歸生活,關注生活,指導生活,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社會、認識自己,做—個心中有愛,熱愛生活的人。
我在教《哲學與人生》這門課中,結合我校曾邀請中央級聾啞歌舞團到學校演出,給全體師生留下了極大的震撼事例,用他們成長的經歷和成功去啟發(fā)、引導我們的學生,在德育課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3.教學內容生活化,引導學生理解生活。
德育課有著與其他學科不同的特點,它不僅給學生提供認識事物的工具和方法,更重要的是鑄造學生的靈魂。但由于我們的教育仍存在著有意無意拔高的傾向,有的甚至嚴重脫離社會和學生的實際,使得本來正確的德育內容懸在空中,學生只是一味地埋頭苦讀,他們還沒有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思想認識片面、極端,是非觀念模糊,對真善、美和假、丑、惡缺乏分辨和鑒別能力,道德觀念淡薄,義利不分,缺乏正義感和社會責任感。面對這些狀況,德育課教學應該擺脫大而空的教條,在學生生活世界的全方位中對其進行道德教育,使學生在生活中生成良好的德性。
我縣經濟欠發(fā)達,而我校學生大部分又來自農村,家庭相對來說都不太富裕。在上《經濟政治與社會》這門課有關內容時,我就巧妙地選擇材料,從歷史、地域、家庭實際、發(fā)展等不同角度去正確引導學生,熱愛我們的家鄉(xiāng),熱愛我們的家庭。
4.教學內容生活化,引導學生體驗生活。
德育的過程與生活過程是內在一致的,德育來源于生活而最終又要服務于生活,在生活中學,到生活中用。陶行知曾提出過“生活教育就是教學做合一”的觀點,這其中的“做”也就是實踐。實踐性是很多課程的追求,但是德育課更加關注這一點,在課程性質和課程理念中都強調了要注重學生的生活體驗和自身的實踐。讓學生在生活世界中經風雨、見世面,體驗生活,體驗社會,德育才能顯現(xiàn)深厚的基礎和強大的生命力。
例如,在上《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這門課時,我們要幫助學生了解自己即將從事的職業(yè),樹立正確的職業(yè)觀,合理地利用當?shù)靥赜械牡乩碣Y源和人文資源,尊重專心于自己未來從事的職業(yè)。比如對建筑專業(yè)的學生,我結合我縣從本校畢業(yè)走出來的許多成功人士的例子,剖析他們的成長經歷,巧妙將我們的學生把他們作為奴隸的榜樣,參觀他們創(chuàng)建的企業(yè),到他們的企業(yè)去實習鍛煉,教學效果非常明顯。
三、德育新課程教學內容生活化帶來的反思
德育教學生活化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始終緊跟時代變化發(fā)展,緊貼社會生活實際,最重要的是緊貼我們的學生生活實際。要善于理解和把握學生的實際生活,不僅做學生生活的發(fā)現(xiàn)者、挖掘者,更要做學生生活的引領者。
德育課教學生活化是立足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立足于課內外結合。課堂與生活聯(lián)系,是促進知情意行統(tǒng)一的整體思想,根據(jù)學生生理、心理發(fā)展的內在規(guī)律安排課程的開放性教學。做到用生活教育,才能彰顯出德育課的魅力,才能體驗出德育課強大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陶行知.生活教育文選[M].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2]魯杰.回歸生活——“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與教材探尋[J].課程·教材·教法,2003(09).
關鍵詞:高職哲學;人文精神;教化功能;影響作用
目前,我國高等職業(yè)院校普遍面臨著學生的就業(yè)壓力和社會對人才專業(yè)技能要求較高的嚴峻挑戰(zhàn),于是,紛紛加大了對學生專業(yè)知識技能的培養(yǎng)力度。然而,一些高校對哲學教育在學生人文素質、人文精神塑造過程中的作用和熏陶教化功能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高職哲學人文精神教育在高職教育體系中的地位及對高職學生成為優(yōu)秀人才的作用,大致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哲學人文精神具有教化功能哲學是一種人文精神的熏陶教育,既包含對科學知識的探索追求和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即獲得科學知識和探索未知世界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推動學生探索和思考已有知識和未知世界;又包含對學生的個性、人格及人文素質修養(yǎng)方面的教化功能,即擔負對學生的信仰和未來人生道路提供理性的認知和正確選擇的雙重任務。哲學人文精神的教化功能在高職校園文化中處于引領地位,滲透在學校思想文化工作的各個方面,屬于校園文化的一部分,但又不等同于一般意義上的校園文化,它既是高職院校精神文明建設的主渠道和主陣地,也是高職校園文化的主流思想和時代精神的主旋律。高職哲學人文精神的教化功能在校園文化中的主導作用和潛移默化的作用是一般意義上的校園文化所不能替代的。在將學生的人文素質和科技知識相融合的培養(yǎng)模式中,加強哲學人文精神的教化功能,能夠促使高等教育由培養(yǎng)單一書生型專才向培養(yǎng)綜合素質型通才轉變。
哲學人文精神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哲學是關于自然、社會、思維領域一般規(guī)律的科學,涉及人類社會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領域,這就決定了哲學所承載的人文精神博大精深,積淀了豐富深厚的科學文化,必然能夠給予正在接受哲學人文精神熏陶教育的大學生以思維活動的思辨性,使他們能夠理性地認知世界,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時,能夠具有正確的價值取向,并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自覺地樹立正確的人生精神支柱。哲學人文精神教育對促進學生人性日趨美好、人格不斷完善、品質日漸崇高、眼界愈加開闊、全面拓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哲學人文精神能夠培養(yǎng)學生在挫折面前達觀的處世態(tài)度和堅忍不拔的毅力,以及歪風邪氣吹不倒、艱難險阻壓不垮的積極向上的健康心理素質。由此,我們可以推斷,哲學人文精神教育在培養(yǎng)學生樹立良好的學風、校風,營造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建設社會主義新時期先進的校園文化等方面也具有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
哲學人文精神是科學的思維方法哲學是一種世界觀,是一種方法論,是一種境界。這就決定了哲學人文精神熏陶教育是解放學生思想,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及認識世界,改造世界能力的利器。它能夠使學生破除陳舊的思維定勢,激發(fā)其創(chuàng)新思想和創(chuàng)造能力,弘揚學生的主體精神,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哲學人文精神能夠大氣磅礴地引導學生,在思維方式的活躍性、思想理念的前瞻性上喚起學生對社會人生乃至整個物質世界發(fā)展趨勢的憂患意識。除此之外,還能夠使學生警醒和反思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相處中的行為是否恰當,關系是否和諧。當以人為本、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科學發(fā)展觀已成為我們這個時代哲學精神價值的體現(xiàn)和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學方法時,依然要求學生在崇尚科學,追求真理的過程中不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讓學生立足現(xiàn)實,放眼未來。要求他們遇事客觀理性,不盲從,不輕率,不浮躁,不走極端,不急于求成,要正確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通過哲學人文精神教育讓學生正確把握自己的人生道路,腳踏實地地對現(xiàn)實社會作出正確的思維判斷和價值選擇。讓學生能夠用哲學的辯證思維觀察現(xiàn)實社會和未來人生,并對未來社會和人生作出前瞻性的科學決斷。同時,通過智慧的哲學思維和哲學所涵蓋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正確把握時代脈搏,體現(xiàn)時代精神。
1 EC-NOS教學模式構建的思路與方法
同HOC-NOS和CCP-NOS兩種科學本質教學模式的構建思路一樣,研究者先是利用史料分析和邏輯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客觀而又真實地揭示出元素化合物內容所蘊含的科學本質觀念,并以此為依據(jù)分析確定中學階段中利用元素化合物內容進行科學本質教學的可能性與可行性;緊接著再利用文獻分析和文本分析兩種具體研究方法,歸納總結出中學階段元素化合物內容(element compound,簡稱EC)的六個主要特點(即直觀性、經驗性、客觀性、重現(xiàn)性、規(guī)律性和雙貼性);最后,再將元素化合物內容自身特點與研究者前期構建的科學本質具體內涵,統(tǒng)一于研究者第一步分析確定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范疇之內,以最終實現(xiàn)集元素化合物內容特點和科學本質觀念于一身的科學本質教學新模式——EC-NOS教學模式的合理構建。
1.1 元素化合物內容所蘊含的科學本質觀念
經史料分析(主要指化學史料的分析)和邏輯分析,我們認為元素化合物內容所蘊含的科學本質觀念,主要包括以下十點[6][7][8]:①在科學活動的方法中,觀察和推論之間存在著區(qū)別,從觀察到推論的認識過程并不是一個連續(xù)的認識序列;②科學知識必須依賴實驗和觀察的證實或證偽;③科學是極為嚴謹?shù)?它建立在實驗的基礎上;④科學具有解釋和預測的功能;⑤科學實驗和觀察是可重復的;⑥科學知識的獲得基于人們對自然界的觀察,但人的推理、想象和創(chuàng)造性起著重要作用;⑦科學充滿挑戰(zhàn),從事科學活動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科學又充滿奧秘,從事科學活動也決不是一件痛苦的事;⑧充足、確定、可信的證據(jù)(事實證據(jù)和邏輯證據(jù))與不斷地質疑和批判在科學社群評價科學活動結果時有著絕對重要的地位;⑨科學研究中有普遍接受的道德規(guī)范,保持記錄的準確性、公開性、可重復驗證性是多數(shù)科學家恪守的職業(yè)道德;⑩科學知識只能在一定范圍內適用,科學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1.2 元素化合物內容六個主要特點的具體內涵
經文獻和文本分析(主要指教材文本),我們認為元素化合物內容六個特點的具體內涵如下:①直觀性,也就是元素化合物內容最易為人們感覺器官感知和把握的特性;②經驗性,也就是元素化合物內容作為人們建構、驗證或推翻化學科學各類抽象概念與理論最基本素材的特性;③客觀性,也就是元素化合物內容作為化學基本事實的真實存在性;④重現(xiàn)性,也就是元素化合物內容作為直觀而又客觀的經驗事實能夠在一定條件下多次重復出現(xiàn)的特性;⑤規(guī)律性,也就是看似雜亂的元素化合物內容所具有的內在關聯(lián)性;⑥雙貼性,也就是元素化合物內容與生產生活的密切關聯(lián)性。
2 EC-NOS教學模式的構成與流程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構建了EC-NOS教學模式,它的構成與流程如圖1所示:
2.1 分析主題內容,確定教學目標
本環(huán)節(jié)屬于活動定向階段,其核心任務就是通過確定元素化合物某一特定主題教學所能實現(xiàn)的科學本質目標,為該主題所有教與學的活動指明方向。而確定某一特定主題所能實現(xiàn)的科學本質目標的核心依據(jù),主要包括“元素化合物內容所蘊含的科學本質觀念”和“該主題元素化合物的主要內容與具體特點”兩個方面。關于第一方面,前文已做過論述,在此不再贅述。關于“該主題元素化合物的主要內容與具體特點”,一線教師則需要在宏觀把握中學階段元素化合物基本內容和主要特點的基礎上,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為了幫助一線教師從宏觀上把握中學階段元素化合物的基本內容,我們對現(xiàn)階段化學課程標準和各版本中學化學教材進行了較為客觀的文本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①中學階段元素化合物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物質組成(定性與定量兩個角度)、物質性質(包括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或者物質變化、物質結構(包括原子結構、分子結構和晶體結構)、物質制備與相互轉化等的分析與探索以及物質用途或危害的常識性介紹等五個方面。②每一個元素化合物的主題,都包含以上五方面內容的某一或某幾個方面。
事實上,中學階段元素化合物的五個基本內容,并不是同樣份額,同等重要。對大多數(shù)元素化合物的主題來說,最能體現(xiàn)科學本質觀念的理想內容都是有關“物質性質(包括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或物質變化分析與探索”的部分。這一方面是因為無論哪個版本化學教材在呈現(xiàn)元素化合物時都必然包含“物質性質(包括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或物質變化分析與探索”這一部分內容;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部分內容自身蘊含的科學本質觀念是最多的。與之相對應,分析探索“元素化合物性質”的教學活動也就是EC-NOS教學模式的最核心部分。
2.2 聯(lián)系生產生活,引出性質教學
本環(huán)節(jié)屬于活動啟動階段,其核心任務就是通過對主題引入素材和引入方式的精心選擇與巧妙設計,促使教師和學生都把自身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ECNOS教學模式的最核心環(huán)節(jié)——元素化合物性質教學上來,或者說,促使教師的教學活動和學生的學習活動均得到適時、適度而有效的啟動。考慮到元素化合物內容具有“雙貼性”的特點,因此,“聯(lián)系生產生活”是教師精心選擇該類主題引入素材的最直接思路。至于如何巧妙設計引入方式,要視特定主題內容與引入素材的實際情況具體確定。眾多有關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的理論與文獻,也會為一線教師巧妙設計提供思路與案例。
2.3 元素化合物性質教學
本環(huán)節(jié)屬于活動運行階段,其核心任務就是通過元素化合物性質教學的有序、有效開展,幫助學生在經歷、體驗、感受“性質知識”獲得過程中艱辛與樂趣的基礎上,自覺地去感知和領悟蘊藏于這段教學活動中的科學本質觀念。其中,“元素化合物性質教學有序、有效開展”是本環(huán)節(jié)有效實現(xiàn)內隱于該主題中的科學本質目標的關鍵。為此,一線教師在設計、組織這一片段教學時,理應充分利用元素化合物“直觀性”、“經驗性”和“客觀性”等特點,盡可能讓學生在觀察、體驗或回顧已有體驗等直觀方法的幫助下,經歷對觀察現(xiàn)象與各類體驗(主要包括“貯存于記憶中已有的”和“當場獲得的”兩大類)的客觀描述、記錄、分析、推理、討論,直至得出結論的全部過程,進而形成對物質性質或變化的基本認識。
2.3.1 物理性質教學
(1)實物(或圖片)觀察和(或)介紹相關經驗
進入物質物理性質教學以后,教師應根據(jù)主題所涉物質具體情況,能夠提供實物的,組織學生觀察實物;實物不易提供或實物有毒、危險性較強的,組織學生觀察圖片;如果受條件限制前兩者均不能提供的,教師應充分利用語言技巧生動描述或設計問題幫助學生回憶已有經驗??傊?無論怎樣設計,讓學生盡可能在感知覺的幫助下獲得物質物理性質的知識,是本片段教學的基本原則。
(2)描述記錄,分析推理,得出結論
引導學生用科學準確的語言和術語,客觀描述并認真記錄所看、所感、所想、所聽,是本片段教學的首要任務。隨后,組織學生依據(jù)記錄結果,分析推理,得出有關物質物理性質的初步認識。
2.3.2 化學性質教學
(1)回顧組成元素相關知識
進入物質化學性質教學以后,教師應根據(jù)主題所涉物質具體情況,是單質但還沒有學習原子結構知識的(這里主要指的是九年級上冊化學中的部分元素化合物內容,如氧氣),省去這一環(huán)節(jié)直接進入“設計實驗或提供經驗事實驗證”環(huán)節(jié);是單質且已學習原子結構知識的,組織學生回顧該單質組成元素原子的原子結構、元素化合價等知識;是化合物且已知曉其組成的,組織學生回顧常見化合物的主要類型以及該化合物組成各元素的相關知識。
(2)預測單質或化合物的可能性質
在上一片段教學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預測單質或化合物的可能性質。在單質化學性質教學時,我們可以利用該單質組成元素的原子結構將該單質歸類,如金屬或非金屬,進而預測該單質可能的性質,或可能發(fā)生的具體反應;在化合物化學性質教學時,我們同樣可以按照該化合物的元素組成將其歸類,如無機物(酸、堿、鹽、氧化物等)、有機物(烷烴、烯烴、醇、酚等),進而預測該物質可能的性質,或可能發(fā)生的具體反應。
總之,讓學生盡可能在回顧、加工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開始學習物質化學性質,是上述兩個片段教學的基本原則。
關鍵詞:網絡課程;性質;認知風格;呈現(xiàn)方式
有研究者對文本、視頻兩種網絡課程內容呈現(xiàn)方式與認知風格對學習效果的影響進行了實驗研究,最終得出結論認為,對于不同認知風格的學生來說,文本與視頻這兩種呈現(xiàn)方式沒有顯著差異。由于之前的研究只是針對一門課程來進行實驗,因此筆者進一步思考,不同內容呈現(xiàn)方式的網絡課程對不同認知風格的學生來說其有效性是否會隨著課程性質的變化而變化。因此,本實驗是在網絡教學中教學內容呈現(xiàn)方式與學習者認知風格對學習效果影響的實驗研究的基礎上,提出新的假設,并進行驗證。因此,我們分別選擇《教育技術學》和《Html語言》作為實驗材料,這兩門課程的性質分別傾向于理論型和操作型。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
課題組選取廊坊師范學院教育學院教育學04級學生60名作為被試,這些被試已經學過部分教育學、心理學和技術類基礎課程,實驗前還沒有開設“教育技術學”和“Html語言”課程,實驗中并未刻意強調此實驗內容,盡量保證被試在自然狀態(tài)下學習。
2.實驗設計
實驗采用雙因素兩水平的方法。在網絡課程呈現(xiàn)形式方面分為文本顯示和視頻顯示兩個水平;在學習者學習風格方面分為場獨立和場依存兩個水平,因變量為學習效果。
實驗前首先對被試分別進行學習風格測試和兩門課程掌握情況的前測,在保證各組被試間無顯著差異的前提下,按匹配的方法把被試分成場獨立/文本組、場依存/文本組、場獨立/視頻組、場依存/視頻組,兩種學習風格分別施以不同的實驗處理,然后進行后測以比較各組學習效果之間是否存在顯著差異,最后再比較兩門課程的學習效果是否有差異。
3.研究工具與材料
(1)北京師范大學于1998年修訂的《鑲嵌圖形測驗》以測試不同的學習風格,共三部分,測驗時間為12分鐘。
(2)前測和后測試卷,用于測試被試在學習兩門課程前后對相關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水平。
(3)《教育技術學》的研究材料,主要采用浙江師范大學2004年國家精品課程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Html語言》由課題組精選相關內容作為研究材料。
4.數(shù)據(jù)處理
用SPSS15.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處理,采用的統(tǒng)計方法有:獨立樣本t檢驗、方差分析。
二、結果分析
1.《教育技術學》課程的實驗結果
獨立樣本T檢驗表明,場獨立和場依存組的T統(tǒng)計量的相伴概率(分別為0.958和0.4)均大于顯著性水平0.05,即文本/獨立型與視頻/獨立型組的學習效果并無顯著差異,同樣文本/依存型與視頻/依存型兩組也并無顯著差異。這一結論也進一步證實了之前相關研究的信度。
接下來,采用兩因素、兩水平的2×2方差分析來驗證教學內容呈現(xiàn)方式與學習風格兩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對學習效果的影響。經過統(tǒng)計,學習成績總體呈正態(tài)分布,樣本的各組之間相互獨立,相伴概率為0.387,大于顯著性水平0.05,滿足方差檢驗的前提條件。根據(jù)統(tǒng)計結果,教學內容呈現(xiàn)方式因素、學習風格因素、教學內容呈現(xiàn)方式與學習風格因素交互作用的相伴概率(分別0.530、0.913、0.581)均大于0.05,因此以上因素均未對學習效果呈現(xiàn)顯著影響。
2.《html語言》課程的實驗結果
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表明,場獨立組的T統(tǒng)計量的相伴概率為0.449,大于顯著性水平0.05,說明文本/獨立型與視頻/獨立型沒有顯著差異,與之相對,場依存組的T統(tǒng)計量的相伴概率為0.000,小于顯著性水平0.05,說明文本/依存型與視頻/依存型則產生了顯著差異,這意味著不同的教學內容呈現(xiàn)方式對場依存型學生學習效果產生了顯著影響。
接下來方差齊性檢驗的結果顯示相伴概率為0.776,大于顯著性水平0.05,滿足方差檢驗的前提條件。再進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結果顯示,教學內容呈現(xiàn)方式、學習風格因素、教學內容呈現(xiàn)方式因素與學習風格因素交互作用的相伴概率均為0.000,小于0.05,因此可以認為三者對學習效果的交互作用顯著。
經過實驗和統(tǒng)計我們可以初步得出結論:對于偏于理論型的課程,采用何種內容呈現(xiàn)方式并不會對不同場地獨立性學習者的學習效果產生顯著影響。而對于側重于操作型的課程,場獨立學習者無論用何種內容呈現(xiàn)方式都不會對學習產生太大的影響,這可能和場獨立學生獨立學習和探究能力較強有關。與之相反,場依存性學習者非常傾向于視頻講解的方式,這也許是因為場依存性學習者在學習與實踐操作相關內容時,特別需要詳盡的說明與指導。
三、網絡課程建設的思路
1.根據(jù)課程性質,側重不同類型資源的建設
盡管本實驗僅選取了兩門具有不同特征的網絡課程,但事實上每門課程都具備不同于其他課程的特征。如計算機操作類的課程就非常側重于演示和操作環(huán)節(jié),因此應為學生提供更為逼真生動的演示過程,應搜集優(yōu)秀的CAI課件供不同學習風格的學習者選用。再如某些文科學課程,網絡課程設計者完全可以根據(jù)課程內容,為學習者提供已有的、沒有版權爭議的、制作精良的視頻而非乏味的課堂搬家式視頻??傊?網絡課程制作者應仔細分析本門課程的特征,然后有的放矢的進行資源的搜集與制作。
2.尊重學生的學習風格,盡量實現(xiàn)因材施教
網絡教育盡管具有方便、快速、資源豐富等特點,但在適應學生的學習特征、提供個性化學習方面仍存在著不足,具體表現(xiàn)在:大部分網絡課程僅具有基本信息登記模塊,與學習更為相關的知識水平、認知風格等個性特征測試模塊很少見到,與之相應的個性化教學內容呈現(xiàn)、個性化教學活動安排更無從談起。事實上,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會表現(xiàn)出明顯的個性差異,其中認知風格的差異是個性特征在學習中的基本表現(xiàn)。為進一步提高網絡課程的適應性,必須充分考慮認知風格對教學過程的影響,并在相關理論的指導下對學習目標及任務、學習內容、學習環(huán)境等核心要素做出綜合考慮,形成完整的個性化教學策略。
3.從基礎做起,加強網絡課程資源建設
網絡資源建設應當從基礎做起。比如網絡課程建設中可針對重難點設置短小的視頻,提高視頻的靈活性和針對性,還應在視頻中增加優(yōu)秀的課件。而更為基礎的文本要系統(tǒng)、豐富、條理清晰,適當增加超鏈接以滿足不同學習者特別是場獨立學習者的要求,還可以運用概念圖等方式提煉內容結構使場依存學習者能夠更好的構建認知結構。除此之外,還應大力開發(fā)其他形式的教學內容,以滿足不同學習者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徐繼紅.網絡教學中教學內容呈現(xiàn)方式與學習者認知風格
對學習效果影響的實驗研究[D].2005,(6):18-45.
【關鍵詞】沈陽市部分高校;健美操專修課程;教學;內容設置
引 言
健美操是當下社會一種比較深受追捧的娛樂活動。隨著政府部門相關政策一出臺,各大高校積極響應號召,改變了評價一名學生健康素質的指標。鼓勵學生豐富課余時間,走向操場,擁抱大自然,在陽光下感受年輕力量的蓬勃與朝氣。以沈陽各大高校為例,重多高校開始設置健美操專修課程,并且不斷嘗試新鮮元素,不斷進行設計上的合理追求與研究。本文宗旨在從沈陽市部分高校健美操專修教學的開展現(xiàn)狀入手,對所搜集的資料進行分析,統(tǒng)計研究,針對健美操專修教學的現(xiàn)狀與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有針對性的看法,希望對沈陽市一些高校的健美操專修課程教學的創(chuàng)新改革提供合理有利的理論依據(jù)。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針對沈陽體育學院、沈陽建筑大學、沈陽師范大學、等一部分高校的18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收集了沈陽市部分高校的健美操專修課程的教學大綱;查閱近幾年有關我國普通高校教育、教學領域創(chuàng)新的相關書籍和文獻材料,為本次研究提供大量理論依據(jù)和研究方法。
1.2.2問卷調查法。根據(jù)指導教師的意見和建議,設計《沈陽市部分高校健美操專修課程教學的開展現(xiàn)狀調查問卷》一份,并隨機向沈陽市部分高校學生發(fā)放問卷,一共下發(fā)了問卷數(shù)量180份,回收數(shù)量達172份,回收率95.6%;有效問卷數(shù)量達165份,有效率91.6%。
1.2.3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對問卷調查所得結果,運用Excel2003數(shù)據(jù)處理軟件進行分析處理。
1.2.4訪談法。制定一份訪談綱要,并向沈陽市部分高校的部分健美操專修老師索取健美操專修教學的大綱一份,對此進行了認真閱讀,對不懂的問題積極向健美操老師進行了多次咨詢,并聽取他們對此提出的寶貴建議。
2、結果與分析
2.1沈陽市部分高校學生的健美操學習動機與興趣情況分析。在被調查的課學生中,有38.8%的學生表示非常喜歡健美操專修運動;26.3%的學生表示喜歡參與健美操活動;有25.0%的學生表示對健美操專修運動的喜愛程度為一般。有10.0%的學生表示對健美操專修運動并不喜歡?!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一個人積極追求一件事物的動力,人只有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才能投入百分百的熱情,并且積極配合多能幫助它的想法和方式。喜愛離不開具體的對象。學生們由于喜愛健美操專修運動,在自己的行動上就有了很大的動力,不會為眼前的困難嚇倒。因此,在健美操專修課程教學中培養(yǎng)興趣是一件至關重要的課程設置。
2.2沈陽市部分高校學健美操專修課程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2.2.1高校健美操專修課程教學目標現(xiàn)狀分析。健美操專修課教學目標是指健美操專修課教學所要達到的預期目的,它既是健美操專修教學的出發(fā)點,又是健美操專修教學的最后歸屬。它決定了健美操專修課教學的方向、內容和方法,制約著健美操專修教學活動的全過程,是評價健美操專修課教學質量的根本依據(jù),具有明確的導向、激勵作用?,F(xiàn)行的體育課大綱將體育課程目標分為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等幾個目標領域的要求,也為健美操專修課教學目標提供了可靠的依據(jù)和事理。
2.2.2高校健美操專修課程教學大綱和教材構建狀況分析。教學大綱是課程教學有關的指導性文件,是相關科室對此進行編寫、管理的依據(jù)。教學大綱就是為了實現(xiàn)學習目標而存在的。體育教材是在體育課程中為了實現(xiàn)教育目標而精選組織的身體運動的內容,沈陽市部分高校通用的健美操專修運動教材為全國普通高校通用的教材。
2.3沈陽市部分高校健美操專修課程教學改革的對策研究
2.3.1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知識和教師的素質。教師的存在主要就是向學生傳授一些文化知識,使同學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得到更加全面的理解和認知。所以一個好的指導老師必須要有專業(yè)的文化知識和相對扎實的文化知識,這樣一來,在面對同學提出的難題能夠第一時間給予更加科學、專業(yè)的解答和指導。在與學生的溝通中得到互利互惠的一種情感交流。而在提高相關專業(yè)知識的結果更要體現(xiàn)在運用到實際教學當中。教師可以通過學校定期組織外出培訓上得到知識的鞏固。也可以通過業(yè)余時間在文獻和教學材料中學習到教學中的不足。
2.3.2統(tǒng)一體育考試的制度,做到對于每個學生都能公正公平。由于每個學校、每個地方的考試制度都不同,所以很容易就造成了學生的差距,進而很容易就影響了教師在針對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內容。只有好的考試制度,掌握了公正公平的,才能培養(yǎng)更多的人才,讓其在擅長的技能上得到最大的發(fā)揮。
2.3.4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訓練能力。這一變革需要有良好的興趣和動機作為必要的輔助條件,首先教師要有一套靈活多變、合理、科學的教學內容,將其運用到合理的教學步驟中。豐富的知識和技能讓學生能夠舉一反三,不斷的通過自己摸索學習一些新的技能。因為教師交給學生的是技能,一種可以學習的技能,不是空空的書本知識。還要培養(yǎng)訓練能力,可以讓學生通過自發(fā)組織或者領導組織來相互監(jiān)督、幫助、學習。從而實現(xiàn)互幫互助的和諧環(huán)境。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3.1.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yǎng)學生興趣,開發(fā)無限的內在潛能。
3.1.2沈陽市部分高校課學生的學習動機具有多元化特征,最主要的動機是掌握健美操專修知識,提高技、戰(zhàn)術水平;其次是滿足個人愛好,再次,為獲得課程學分,為終身鍛煉打基礎和為健美操專修事業(yè)做貢獻。
3.1.3沈陽市部分高校健美操專修課程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實踐課和理論課兩大部分。
3.1.4健美操專修課程關于理論教學內容還是有一半比例的人接觸并且愿意嘗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認可也需要改進。
3.2建議
3.2.1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制造有利于發(fā)展的動機和內部動因。使其在最大能力下發(fā)揮自己潛在的能力,和自身價值的認可。
3.2.2教師在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教學條件下,將知識與技能最大限度的傳授給學生,在枯燥的理論課上加入一些帶有趣味的人文信息和專業(yè)知識。在實踐課上,靈活多變的滲透理論知識,讓其理論真正運用到實際上。
3.2.3教學上要做到公平公正,讓每個學生在同樣的平臺上得到鍛煉,讓學生在一個透明的求知領域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林政梅.福建省普通高校健美操專修教學現(xiàn)狀的調查分析[J].福建師范高校福清分校學報,2007(5):89-93.
[關鍵詞] 行業(yè)互動;飯店服務;實訓課程;內容整合
[作者簡介]劉換菊(1980―),女,江西九江學院旅游與國土資源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旅游管理;史術光(1981―),男,江西九江學院旅游與國土資源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旅游管理;呂 敏(1980―),女,江西九江學院旅游與國土資源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旅游管理;賈 超(1981―),男,江西九江學院旅游與國土資源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旅游管理;袁 林(1962―),女,江西九江學院旅游與國土資源學院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旅游管理。(江西 九江 332005)
[基金項目]江西省教育廳江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省級課題“基于行業(yè)互動的飯店服務實訓課程教學內容整合與創(chuàng)新”(JXJG-11-17-14)
一、基于行業(yè)互動的飯店服務實訓課程教學內容整合與創(chuàng)新機制研究背景
市場經濟與行業(yè)發(fā)展對旅游高等教育的進程起著極大的引導與推動作用,主要反映在教育思想的轉變、教育結構的調整和對人才素質的提高與培養(yǎng)上。[1]
目前高等院校旅游專業(yè)飯店服務實訓課程主要開設有《餐飲服務模擬實訓》、《客房服務模擬實訓》、《前廳服務模擬實訓》等課程。為了突出學校個性與特色,很多學校都急于靠近所依托的平臺和師資力量而開設方向模塊教學,導致專業(yè)定位不準、課程結構失衡、專業(yè)人才需求與供給不匹配、培養(yǎng)目標空泛難以實現(xiàn)。課程教學沒有突出行業(yè)互動,飯店服務實訓課程內容仍以專業(yè)型、基礎型、知識型、接受型為主,培養(yǎng)的學生難以適應市場需求。同時在課程內容、師資力量、教學方法、考核手段、實驗條件等方面的配套情況較差,難以滿足學生求知需求。同時以傳統(tǒng)教學模式培養(yǎng)的學生難以滿足用人單位的職業(yè)需求,導致“教與學”、“學與用”的嚴重脫節(jié)。九江學院旅游與國土資源學院飯店服務實訓課程也存在類似的情況,所以改革迫在眉睫,我們應積極地實現(xiàn)飯店服務實訓課程內容整合,由專業(yè)型向通用型轉變,由基礎型向應用型轉變,由知識型向素質型轉變,由接受型向創(chuàng)造型轉變,適應行業(yè)人才需求。
二、基于行業(yè)互動的飯店服務實訓課程教學內容整合與創(chuàng)新內容
通過合作實習基地(星級酒店)問卷調查顯示:多數(shù)星級酒店在人才選用過程中,比較注重從業(yè)人員的職業(yè)素養(yǎng)。具體來說,從業(yè)人員首先要有良好的職業(yè)形象、職業(yè)行為和職業(yè)意識;其次要有陽光的職業(yè)心態(tài);最后應具備較強的職業(yè)技能。所以飯店服務實訓課程教學內容整合過程中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培養(yǎng)目標、課程設置、教學項目、教學計劃等都應以行業(yè)要求為導向,致力于改變旅游專業(yè)實訓課堂教學“重知識,輕文化;重技能,輕涵養(yǎng)”的教學狀態(tài)。將職業(yè)心態(tài)和服務意識培訓作為課前一練,把文化知識學習和道德修養(yǎng)緊密結合起來;通過課程內容的整合對學生進行職業(yè)素質和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強調學生發(fā)揮自主學習能力,為行業(yè)培養(yǎng)學習型應用人才;組織小組探究學習,體現(xiàn)企業(yè)團隊合作精神;強調專業(yè)技能的行業(yè)化、規(guī)范化操作,并基于此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性創(chuàng)新研究。
(一)修改培養(yǎng)方案,提高學生職業(yè)素養(yǎng),適應行業(yè)要求
按照行業(yè)要求修改、優(yōu)化培養(yǎng)方案,增設《酒店服務禮儀》、《酒店社交禮儀》、《職業(yè)形象塑造》、《專業(yè)實訓二》(調酒)、《專業(yè)實訓三》(茶藝)、《專業(yè)實訓四》(插花)、《專業(yè)實訓五》(咖啡)等課程,首先貫徹執(zhí)行為旅游行業(yè)培養(yǎng)應用型管理人才的教學方針,培養(yǎng)高素質應用型旅游人才;其次調整課程結構及其學時學分的比例,將公共課程和專業(yè)基礎課程的學時學分進行提高,同時將教學實習由原來的三個月時間增加到六個月,酒店管理專業(yè)的畢業(yè)實習也集中進行六個月,并且有專門老師進行定期指導和考核。綜上所述,以行業(yè)為導向調整培養(yǎng)方案,在學校課堂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yǎng)旅游專業(yè)學生的專業(yè)素養(yǎng),并將課堂現(xiàn)場化,結合所學知識進行教學實踐,從而培養(yǎng)出適應旅游行業(yè)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二)修改教學大綱,整合實訓內容,緊貼行業(yè)需求
九江學院旅游與國土資源學院將原有的一些實訓課程進行行業(yè)評估,修改教學大綱,整合實訓內容。比如《飯店服務實訓一》(客房)課程,原來開設的實訓項目只有西式鋪床,已經過時,這與如今酒店行業(yè)的要求相去甚遠,不符合行業(yè)需求。在此基礎上,增設中式鋪床等實驗項目。同時在《飯店服務實訓二》(餐飲)課程教學過程中,在原來的中餐擺臺項目的基礎上增設了西餐擺臺,適應行業(yè)發(fā)展的全面要求。同時根據(jù)學校自身條件、學生客觀要求以及社會對大學生的需求狀況開設相應的飯店服務實訓“課程超市”,以此來拓展學生的選擇范圍,讓學生進行“自助式”課程消費。在課程內容整合的時候分為兩塊來考慮,一是“相對固定不變”的課程體系,也就是培養(yǎng)方案中的必修實訓課程;另一部分是“可變的”課程體系,建立相對穩(wěn)定又動態(tài)變化的更新機制。如學生可以在課程超市中進行選擇,通過學習可以考取中級餐廳、中級客房職業(yè)技能資格證書、茶藝師、調酒師、餐飲職業(yè)經理人以及咖啡師、化妝師、禮儀師等等證書,適應行業(yè)要求,拓寬就業(yè)范圍。
(三)更新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滿足行業(yè)需求
在實訓教學上許多院校還沿襲“教師臺上講,學生下面做”、“先講解再練習”等傳統(tǒng)教學方式。學生聽的多,實踐操作少,學生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xiàn)。[2]如只重視擺臺、鋪床等技能練習,沒有涉及創(chuàng)新性實驗項目的開設,沒有考慮到服務情景的綜合模擬訓練。飯店服務環(huán)境復雜多變,要在服務過程中學會突發(fā)事件的處理,所以課程中可以采用情景教學方法進行授課。同時每學完一個實訓項目,都應組織學生進行小組比賽,表現(xiàn)突出的小組,提高平時成績,從而使得表現(xiàn)差的小組找到差距,力爭迎頭趕上,大大激發(fā)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3]同時可以通過短期現(xiàn)場化教學加強學生實際操作能力、應變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滿足旅游行業(yè)的用人需求。
(四)師資企業(yè)化,及時更新行業(yè)理念,滿足課程教學需求
飯店業(yè)對實踐要求很高,課堂教學必須以實踐為主,而教師作為教學主題應具備較強實踐能力才能駕馭實訓課程教學。九江學院旅游與國土資源學院大部分執(zhí)教老師都有在旅游企業(yè)掛職鍛煉、外出帶學生實習或外出進修的經歷,具有動手教學能力強的特點,其中全國星級飯店評審員2人,餐飲職業(yè)經理人4人,全國中級茶藝師考評員(江西?。?人,全國中級調酒師考評員(江西?。?人,茶藝師10人,調酒師12人。近幾年派出進行相關專業(yè)實踐課程的學習的老師達20余人。但是真正在酒店行業(yè)工作過的企業(yè)型老師還沒有,這使得有些老師在上課過程中對教學內容把握不準,教學內容陳舊、對教學創(chuàng)新不足。今后應加強教師的企業(yè)化培養(yǎng)和培訓,真正深入企業(yè)去學習,并保持常態(tài),適時更新教學內容,真正為旅游行業(yè)培養(yǎng)合格的應用型人才。也可以在實訓課程授課過程中邀請部分酒店職業(yè)經理人做兼職老師,不定期的到學校為老師和學生授課,將酒店最新的理念帶入課堂,彌補教師行業(yè)經驗缺乏、消息閉塞的不足。
三、基于行業(yè)互動的飯店服務實訓課程教學內容整合與創(chuàng)新實踐效果
通過修改培養(yǎng)方案、整合飯店服務實訓內容,更新教學方法以及“雙師型”教師的培養(yǎng)等一系列措施的實施,九江學院旅游與國土資源學院學生綜合素質不斷提高,并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和社會的一致認可。
1.學生綜合素質得以提高
飯店實訓課程教學內容的整合與創(chuàng)新讓在校學生的綜合素質得以提高。無論從學生的外在形象還是從學生的內在素養(yǎng)、業(yè)務技能等方面都得以提升。從2011年開始,九江學院旅游與國土資源學院學生在各類比賽中嶄露頭角。在全國飯店服務技能、江西省飯店服務技能大賽、九江市及學校相關比賽中屢獲佳績。九江學院旅游與國土資源學院學生取得中級調酒師、中級茶藝師、客房服務員、餐飲服務員的人數(shù)已達千余人次。
2.用人單位的高度評價
近年來九江學院旅游與國土資源學院學生廣泛受到各大星級酒店及服務企業(yè)的青睞。學生實習和就業(yè)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廈門、蘇州、杭州等各大城市。并且通過近幾年的跟蹤與反饋,用人單位對九江學院旅游與國土資源學院學生各項素質指標評價為優(yōu)良的達80%以上。
1國外研究
1.1學科知識水平及發(fā)展研究
教師學科知識的總體水平比較低,知識是零散、不連續(xù)的。如:美國學者 Ball的研究發(fā)現(xiàn)準教師有許多錯誤概念,80%的準教師錯認為面積會隨著周長而改變,即周長愈長面積愈大。Graeber、Tirosh 和 Glove的研究發(fā)現(xiàn)有25%的職前教師錯用除法代替乘法,有22位認為除數(shù)應比被除數(shù)小。Stein、Baxter和Leinhardt分析了由于學科知識有限而產生的結果。
1.2學科知識對教學的影響研究
國外的研究得出教師所學課程對學生的成績有著消極影響,而且還提出學科知識知道的越多,教學效果就越好。也有研究表明教師的數(shù)學知識與學生學習之間不存在較明顯的關系,NLSMA調查者和艾森伯格重復研究得出相同的結論。
美國的研究者從上個世紀60年代起就對教師的數(shù)學知識與學生的數(shù)學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度進行研究。最有名的要數(shù)Edward Begley在1960-1976年關于探究教師變量對學生成績有何效率而產生的元分析研究,Begley分析了教師所學高等數(shù)學和學生成績之間的聯(lián)系,產生了令人迷惑和驚奇的結論。他發(fā)現(xiàn)教師所學課程對學生成績產生的積極主效應僅為10%,更令人震驚的是,所學課程會對學生的成績產生8%的消極主效應。Begley認為那些關于“教師對學科知識知道得越多他的教學就越有效率”的信念應修正。然而Monk認為有關教學法的課程對學生的成績影響要比學科數(shù)學大得多,高等數(shù)學僅和學生成績有0.04%的關系主張教育課程與內容知識有更多關聯(lián),特別是預測教師的行為的知識,學生成績變量的16.5%可以說明是教師教育課程的作用。
2國內研究
2.1學科知識水平及發(fā)展研究
高珊提出了小學數(shù)學教師學科知識整體水平不容樂觀,對傳統(tǒng)數(shù)學知識掌握較好,小學數(shù)學教師學科知識的組織層次維度欠佳,學歷水平質量有待提高。教師在概率統(tǒng)計、圖形變換、幾何證明、數(shù)論證明、數(shù)論初步等知識上嚴重缺失,而且教師本體性知識方面的缺失早己存在,小學教師的本體性知識已與新課程改革不適應。曹培英從課堂觀察與現(xiàn)象分析入手,研究發(fā)現(xiàn)教師在概率統(tǒng)計、圖形變換、幾何證明、數(shù)論證明、數(shù)論初步等知識上嚴重缺失,而且教師本體性知識方面的缺失早己存在,小學教師的本體性知識已與新課程改革不適應。香港學者對香港小學數(shù)學教師的學科知識進行調查。調查運用定量的研究方法,統(tǒng)計出不同變量間的相關性。研究結果顯示:香港小學教師普遍認為自己已經掌握了足夠的數(shù)學知識,但研究卻顯示出香港教師的數(shù)學學科知識中的實質性知識較好,但文法性知識較差。在大學時期數(shù)學成績較差的教師的學科知識比其他教師的學科知識更為缺乏。
目前我國還沒有衡量教師科學文化素質的評估標準,僅僅規(guī)定了基本的文化素質要求,即學歷達標要求。他們的調查顯示20%的教師在較高觀點下理解教材內容有困難;29%的教師認為掌握新大綱和教材的內容、設計提問、講概念、揭示規(guī)律上有困難;5%的教師基本上不了解有關的數(shù)學史知識;39%的教師感覺到最需要拓寬和加深學科知識。教師個人知識的理性分析,總結出教師個人知識是指為教師個人所擁有的經驗、體驗和信念的整合體。
2.2學科知識對教學的影響研究
國內學者對小學數(shù)學教師學科知識研究,也已經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20世紀90年代中期,國內也有研究得出教師的數(shù)學知識與學生學習之間不存在較明顯的關系。如:林崇德等人的研究稱:“我們的研究表明,教師本體性知識(學科知識)與學生成績之間不存在統(tǒng)計上的關系”。
雖然有的研究表明教師的學科知識對于學生的成績并沒有直接的影響。但最近的一些研究指出,教師的學科知識是學生成功的關鍵因素。一項對田納西州900個學區(qū)教學情況的研究顯示,數(shù)學教學和閱讀教學中,教師專業(yè)知識對學生成績的影響比任何其他單個因素的影響都大,教師的數(shù)學知識和數(shù)學能力與學生學習高等數(shù)學是正相關的。一些研究也已表明,教師學科知識的缺陷是教師成功教學的障礙。如Mullens(馬倫斯)、Murnane(穆蘭恩)和Willett(威利特)運用一個統(tǒng)計模型將1043個三年級學生的數(shù)學成績和他們的72位教師的特征聯(lián)系起來,發(fā)現(xiàn)教師的數(shù)學知識和學歷與學生的學習顯著相關。教師學科知識對學生成績有很大影響,是因為教師只有對課程內容高度融會貫通后,才能對學生的知識結構有清晰的了解,從而游刃有余地實施自己的教學計劃。
3國內外研究評述
3.1數(shù)學教師學科知識研究的局限
國外研究存在的不足:用教師所學課程的多少來衡量教師對數(shù)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和應用水平;用教師大學所學課程的數(shù)量來衡量學生學習成績;測量的范圍比較局限,測量的內容不全面,沒有測量教師在實踐與綜合運用方面的知識。
國內研究存在的不足:部分研究(曹培英)只從課堂觀察來分析教師學科知識的缺失;沒有對教師學科知識的缺失提出完善的對策;測量的范圍比較局限,測量的內容比較單一,沒有測量教師在實踐與綜合運用方面的知識。
3.2研究問題的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