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案例教學的作用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案例教學法”在智能儀器設計教學中的應用
傳統“填鴨式”的灌輸教育,脫離實際應用,易導致學生死記硬背。只有轉變教學方式方法,緊密聯系實際,加強互動式教學、探索式教學、啟發式教學,才能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為此,我們應用“案例教學法”把智能儀器設計分為五個步驟:一是選擇合適案例,創設應用情境;二是實施互動式教學,突出教學重點;三是拓展仿真教學,強化應用技能;四是加強團隊實踐訓練,培養實踐能力;五是開展啟發式教學,提高知識的運用能力[5]。
選擇適當案例,創設應用情境以案例教學為主線,創設應用情境,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合適的實際案例不僅是貫穿課程教學過程的主線,成功創設應用情境的前提,而且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必要條件。因此,選擇適當案例至關重要。合適的案例必須能夠充分體現基本教學理論,同時緊密聯系實際[6]。以數字電壓表(DigitalVoltmeter,簡稱DVM)為例,它是采用數字化測量技術把連續模擬量轉換為離散數字量的數字化儀表。由于它具有讀數準、精度高、誤差小等優點而備受青睞[7]。因此,選擇數字電壓表作為智能儀器設計的案例來創設應用情境,可滿足案例教學的基本要求。在確定案例的基礎上,智能儀器的研制過程按照設計任務并擬定設計方案、軟硬件設計、軟硬件綜合調試、整機性能測試和評估來實施[8]。根據數字電壓表的設計任務與設計要求,結合學生學習的課程,采用“自頂向下”的設計原則,把儀器劃分成由單片機、A/D轉換電路和電壓顯示電路等功能模塊組成。
案例互動教學,突出教學重點以重點教學內容為著力點,實施互動式教學,充分調動學生主動性。案例教學模式采用課堂雙邊互動教學形式,以重點教學內容為著力點,把課堂變為案例討論現場,提高了學習的自主性,更好掌握課程的教學內容。在軟硬件設計階段,硬件設計主要是根據方案設計原理電路,選用合適的功能模塊(如輸入輸出通道、信號調理電路、主機電路、人-機接口、通信接口),并裝配和調試硬件系統;軟件上是先設計出系統軟件功能框圖,在理清控制關系的基礎上,進行功能化編程和調試。為了強化“智能儀器軟硬件模塊化設計方法”的教學重點,可采取以下互動式教學形式:一是組織學生進行答辯,闡述設計方案、原理電路和編程流程;二是由教師和同學現場進行提問,考察學生對設計可行性的分析;三是由教師有針對性對課題進行指導,提出合理化建議;四是由學生進行修改,完善設計。讓學生在設計中既有自主性,又通過啟發來防止盲目性。
案例仿真教學,強化應用技能以教學難點為突破口,拓展案例仿真教學新模式,營造探索求真的學習氛圍,強化學生應用技能。系統設計與調試是智能儀器設計課程的教學難點。作為初學者的學生,經常感到無從下手。為此,我們首先從虛擬實驗入手,通過仿真實驗來突破難點。虛擬實驗是把案例教學和軟件應用有機結合起來,通過逼真的仿真界面和動畫效果,讓學生置身于智能儀器開發現場,既可以節省設計成本和提高設計速度,還可以增強學習樂趣,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融入到案例的設計實踐之中,加深對理論知識與設計方法的理解,為后續教學環節,如分組實際制作打下基礎。例如對基于Proteus和KeilC51建立的數字電壓表仿真實驗[9],如圖3所示。數字電壓表的調試過程可通過調節可變電阻器來進行仿真實驗,若實驗結果不滿足設計要求,則可修改硬件參數或軟件程序進行反復調試,直到該數字電壓表滿足設計要求,調試過程生動形象,簡單易學。
團隊實踐訓練,培養綜合能力以案例應用為實訓課題,組建學生制作團隊,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團隊制作實踐的課題分為設計型、綜合型和創新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知識結構和能力發展進行選題。選擇相同題目學生組成制作團隊,通過共同協商,形成明確的成員分工和團隊合作任務。在制作過程中,不僅要求學生要學會獨立思考,掌握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也要求培養創新意識以及增強團隊精神。通過體驗智能儀器設計制作過程,熟悉智能儀器系統的開發流程,提升綜合的實踐能力。例如,選取液位控制系統[10]的設計作為實踐課題。該系統主要由水槽、電壓比較器、隔離保護和驅動電路、直流繼電器控制電路、水泵、電磁閥組成。高低水位的電壓通過與基準電壓比較輸出邏輯信號,控制交流接觸器的工作,實現水泵的通斷,以實現水槽水位的自動控制。通過液位控制系統實踐訓練達到以下目標:第一,使學生了解接觸器、電磁閥、水泵等器件等相關電器的基本原理,熟悉基于中規模集成電路的組合邏輯和時序邏輯設計方法,加深對理論知識和設計方法的認識;第二,通過學生親手焊接、制作和調試電路,培養實踐能力和動手技能;第三,通過撰寫設計報告,使學生學會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和總結,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案例啟發教學,加強運用能力以案例總結為出發點,開展啟發式教學,提高學生運用能力。案例教學法的重要環節,就是在完成設計、仿真和實際制作的過程之后,及時總結設計的過程和方法,把設計制作過程上升到理論高度,進一步加以思考、探索和提高。如果對案例缺乏思考、歸納和總結,很容易使學生的思維局限單個案例之中,不利于應用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培養。因此,教師既要從單個案例入手,引導學生學會分析歸納和總結的方法,不斷加強學生靈活運用能力,也要注重在案例基礎上的拓展,啟發學生深度思考,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這樣才能在智能儀器設計環環緊扣、層層遞進,有效推進學生知識水平的提高和能力結構的完善。
小結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高中化學;優化作用
化學是一門重要的自然科學課程,在高中的化學教學中,不僅需要老師將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讓學生在學習了高中化學課程后,能夠對于今后的學習生活有所幫助。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對當前高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結合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建議。
1.當前高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受傳統教學理念和模式的影響,高中化學教學中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影響了教學效果的改善和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1.1授課形式缺少創新,增加興趣存在困難
由于高中化學的課程內容比較復雜,需要記憶與分析的內容相對較多,學生對課程的學習帶有情緒,而傳統的授課形式枯燥乏味,讓學生在上課時始終處于一個被動接受的狀態,學生自身對于知識學習的意愿不強。同時,由于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只有1小時左右,學生面對枯燥的授課,更加沒有興趣,這直接影響了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與掌握。
1.2應試理念根深蒂固,教學質量難以提高
高中化學課程的教學,不僅是教給學生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增強學生的科學綜合素質。而處在應試教育的今天,高中課程學習的主要目的局限在應對考試、迎接高考,因而課堂學習的主要內容也就成了背誦知識點、做題和考試。高中化學課程的教學質量理應體現在對學生科學素養的提升上,而應試理念下的化學課程教學變成了化學考試的輔導課和突擊課。
1.3理論教學獨木難支,探究能力無法拓展
化學課程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自然科學學科,對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著很高的要求。當前的高中化學課程教學中,大部分是以理論教學為主,甚至只有理論教學,這使得化學課程中許多生動形象的實驗,引人入勝的問題探討被忽略。理論教學的單獨運用使得學生在化學課程學習中無法鍛煉自身的探究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發揮案例教學法的優化作用
案例教學法是將化學知識的學習融入具體的案例當中,設立具體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案例的引領下,不斷提高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培養對具體問題的探究能力,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1在教學中融合案例,增加化學知識的吸引力
高中化學課程中有很多實驗案例,這便是提升化學課程吸引力的重要一環,運用好這些具體的實驗案例,將晦澀難懂的理論知識融合到具體的實驗中,將理論知識形象化、生動化,讓學生在學習時感受到化學知識的趣味,不斷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一方面,要將理論知識融合于實驗中,將抽象的知識體現在具體的實驗上。例如,在分析金屬活躍性問題時,單從理論上進行分析,學生可能難以理解,而將這個理論問題以實驗中與各種酸的反應速度和效果來體現,則能更加形象地讓學生明確并且有利于記憶。另一方面,要在實驗中體現出理論知識,讓學生從生動的實驗上發現課本上的知識點,更加樂于去記憶這些知識點,使理論知識的學習成為一個有趣的過程,從而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
2.2在教學中研究案例,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高中化學課程的教學中,一個很重要的目標便是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而這種能力的培養便需要通過具體的案例教學來實現。在具體的案例教學中,教師可以設定好具體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這種情境中鍛煉自身的探究能力。例如,在某個知識點的學習中,教師可以設計特定的問題,將學生分組后分配問題,針對具體問題進行實驗和探討,并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在具體操作環節中遇到的問題可以在討論中解決,一方面減少了由于部分同學的理解不到位而需要教師反復講解的壓力,另一方面也鍛煉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3在教學中結合案例,實現化學知識的學以致用
化學知識的學習,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便是具體的實踐與應用,使理論知識與日常生活密切聯系。高中化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聯系非常密切,這使得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日常生活成為可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中的化學現象來進行化學知識的教學。例如,在研究“液體的酸堿性”問題時,可以結合生活中的食醋和堿進行實驗,通過對生活中化學現象的觀察來了解高中化學的理論知識。另外,可以利用學生在節假日的時間來進行課堂知識與日常生活的結合,通過理論知識與生活實踐的聯系,實現化學知識的學以致用。
案例教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需要我們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靈活運用案例教學,通過二者的結合更好地完成高中化學課程的教學工作。通過案例教學法的應用,能夠不斷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將學習的化學知識與生活實踐密切結合,實現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錢方明.改進案例教學,提高案例教學質量[J].嘉興學院學報,2002(14).
[2]姜宏文.基于化學實驗進行高中化學概念教學的研究:以高中化學必修1中的概念為例[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0(12).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財務會計;教學應用
案例教學作為一種互動式教學方法,其能有效緩解教師“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帶給學生的厭學情緒,同時也有效提高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頻率,促進了學生對財務會計專業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進一步了解案例教學法在財務會計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對財務會計教學方法的探究具有積極的意義。
一、案例教學法在財務會計教學中的優勢
(一)有效促進師生互動
在傳統的財務會計教學中,往往是教師在課堂上針對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進行講授,學生的任務則主要是聽講和記錄,缺少師生之間必要的溝通與互動,從而導致學生的學習成果和學習效果得不到及時的反饋,嚴重限制了課堂教學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提高,不利于更深層次財務會計教學活動的開展。而如果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引入案例教學法,教師則可以通過對案例的研究與討論,不僅可以實現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而且在解決案例的過程中,還可以強化學生的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對建設師生和諧互動關系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
(二)有利于培養高素質專業型會計人才
對于財務會計這門課程來說,其理論與實際聯系十分緊密,并且實用性非常強,教師在教授課程的同時,還肩負著為社會輸送高素質專業型會計人才的使命,而將案例教學法應用于財務會計教學中,可以有效促使學生將課本中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具體的實際工作中,如此一來,不僅僅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教材理論知識,還可以使得學生能夠更加靈活熟練的對所學知識進行運用,使得學生實踐能力與綜合應用能力得到提高,并且對于向社會輸送高素質專業型會計人才的教學目標有著非常顯著的促進作用。
二、應用策略
(一)合理選擇案例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財務會計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最重要的環節,便是合理選擇案例,并使得所選擇的案例的價值可以得到充分發揮。所以,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案例。例如,教師在講解資金結算的相關內容的時候,便可以選擇與購買材料相關的案例應用到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并且要求學生討論并給出采購方案,鼓勵小組之間進行角色扮演模擬活動,使得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中提高對財務會計這門課程的興趣與熱情。
(二)引入多媒體技術,拓展案例講解形式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多媒體技術已經逐漸在各行各業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樣,在財務會計教學中多媒體技術也正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財務會計教學中引入案例教學法的同時引入多媒體技術,實現對課堂教學方式的拓展與豐富,利用多媒體技術將難以通過語言進行表述的教學內容,通過影像或是圖片的形式展現給學生,某些特殊案例還可以通過語音和動畫實現降解。如教師在對資金收支進行講解的時候,便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將收支情況展現給學生,或是利用動畫將收入與支出全過程展現出來,這樣不僅可以使得案例分析更加清晰明了,還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教師講解的內容,同時也能有效激發了學生對財務會計學習的興趣,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財務會計課堂教學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
(三)將案例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有效結合
傳統的財務會計教學方法往往是將重心放在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其它,案例教學方法則更加注重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的培養。這兩種教學方法側重點不同,所以單一使用某一中教學方法都有可能導致極端。因此,案例教學方法可以作為傳統教學的輔助教學手段,但不能夠完全取而代之,那么教師在進行財務會計課堂教學的時候,便需要明確以傳授學生理論知識為主要教學目標,且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利用案例教學法引導學生怎樣利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積極在傳統教學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提煉出有利于學生綜合發展的教學方法,實現財務會計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有效提高,為社會發展輸送高素質專業型會計人才。
三、結語
案例教學法在財務會計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可以促進師生互動的有效開展,同時也有利于培養高素質專業型會計人才,在今后的教學中應該學習和利用案例教學法,將其融入于教學之中,發揮其最大的價值。
作者:段英文 單位:石家莊鐵道大學
參考文獻:
[1]賴丹.面向本科層次的財務會計課程案例教學法研究[J].會計之友,2013(1):121-123.
關鍵詞:案例教學;證據法學;作用
文章編號:1674-3520(2014)-11-00-02
教學方式是教學改革的切入點和關鍵,積極進行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革,使學生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可以有效啟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證據學的教育同其他一些社會科學教育方式不同,它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要在培養學生法學理論的基礎上,樹立他們的法學思維,提高邏輯分析能力,學會理論聯系實際,用法律原則和條文去解決問題。因此,傳統呆板的教育模式無法達到證據學的教學目的和要求,于是案例教學法就成為證據法學教學中的首選。
一、案例教學法及其在證據法學中的特性
法學案例教學法是指學生在掌握一定的法律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對司法實踐中的實例進行分析、思考、研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培養學生對法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處理實際問題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案例教學的目的是通過學生獨立思考和集體協作,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識別、分析和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法律理念、溝通能力和協作精神。案例教學法在證據法學的教學中有其獨特之處。
首先,由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出典型案例,以問題創設案情,以問題引起學生的求知欲,由學生帶著問題研討或學習《證據法學》的相關原理。在引入案例的具體策略方面,我們可采用多媒體手段引入案例,以創設學習的背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講授證據能力相關理論問題時,教師即可通過錄像播放美國辛普森涉嫌殺害前妻一案的審判情景,引起學生產生強烈的真情實感,對課程內容的學習作了較好的鋪墊。
其次,由學生提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教師再深入引導學生開展討論。利用一個典型的案例引出證據法學有關原理問題,通過案例所遇到的問題,引出了一節課應學習掌握的知識點。通過教師這種主動引導設疑,可以有效激活學生的求知欲并提高其學習的主動性。
最后,在研究探討的基礎上,布置鞏固性練習和案例剖析訓練,使學生學會遷移應用,以培養其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最后由師生共同歸納總結,使學生學到的有關《證據法學》的知識更為牢固,從而使其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得以加強。
二、案例教學法的實際應用
案例教學法可針對不同的學生和課程采用不同的方式,有的是先將案例拋給學生,再進行理論的講授;有的是講解完課程內容之后再提出案例并加以分析,以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消化。
(一)課前的準備階段
1、教師的準備。案例教學法對教師課前準備的要求非常高,這其中既包括對教材知識的熟練掌握,也包含對案例的精心選擇。所選取的案例要具有關聯性、針對性、時效性、啟發性、沖突性和包容性,案例選定后還要就案例提出問題,所設置的問題要有思考性、爭論性、尖銳性、價值性和啟迪性。
2、學生的準備。案例教學法要求學生具有綜合分析和比較研究的能力,所以它更適合于高年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師在授課前應要求學生對未來的課程有一個初步的預習。如果提前向學生提出某些案例,則要求學生能就案例有一個準備,就案例中所涉及的法律問題和處理方法得出一個初步的認識,這樣有助于提高課堂效果。
(二)課堂上的講授和應用
1、教學模式:案例―理論―案例。在課堂上教師應先提出一個與學習內容相關的案例,對這一案例的選擇應相對比較簡單,甚至可以帶有一定的趣味性,這樣既可以促使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又可以刺激他們的興趣,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也得到了提升。相反,如果這個案例過于復雜,就會使學生的頭腦感覺混亂、疲憊,那么課堂的效果也就大大折扣。此后就是理論教學,在這一過程中應多用司法實踐中的事實來輔助講解,同時也可以穿插一些小的實例以加深他們對課程的理解。在講授完理論內容后再給出一個案例,這個案例的目的完全是為了消化學生所學的法學基礎理論,所以在選擇上應該具有針對性、開放性和沖突性,并且可以相對復雜一些。通過學生的思考和課堂討論,真正把所學知識理解、掌握,并能運用于實際。
2、始終堅持教師的引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在教學過程中,要尊重人類認識問題的規律,教師要把自己的位置擺正,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他的目的是傳道解惑。比如在講到“證據的分類”這一章時,可以找幾位學生進行一個小的模擬案例,把案件情節清晰地展現在大家面前,通過啟發式的提問,將理論應用到分析案例中去,學生就會記憶深刻而且容易理解。
3、教學過程的開放性和民主性。案例教學并不重視是否能得出正確的答案,而應當重視的是得出結論的思辯和推理的過程。它應當使學生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分析案情究竟是怎樣的,有何證據證實,法庭是否會提出疑問,對方是否會提出相反的證據,法官會對此做出怎樣的反應等等,這些都是用來鍛煉學生的能力,而不是給他們公布一個答案。
案例教學還是一種通過民主討論達成共識的過程,因此知識在這里體現出了真正的力量,任何人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強加于人,只有通過對法律真諦的深刻掌握和對實踐的了解,才能找到案件的最佳解決方案。同時任何學生都有保留自己觀點的權利,這會產生思想的撞擊,產生出智慧的光芒。
(三)課后的回顧
在進行案例教學之后,學生要在課后就課堂上所提到的案例有一個回顧,要知道案例的真正要點在哪里。同時,如果某個案例無法在課堂內消化和理解,課后學生也可以通過與老師和同學的交流來完成整個學習過程,補充未明的知識。教師在課后也要多與學生溝通,及時反饋他們的接受程度,并以此調整自己未來的授課方式和選擇案例的取向。
最后,在研究探討的基礎上,布置鞏固性練習和案例剖析訓練,使學生學會遷移應用,以培養其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最后由師生共同歸納總結,使學生學到的有關證據法學的知識更為牢固,從而使其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得以加強。
參考文獻:
[1]敖妙:《案例教學法在教學中的應用》,《沈陽工程學院學報》, 2006年第2期
[2]王劍虹:《證據法學本科精品課程建設研究》,《知識經濟》,2011年第12期
伴隨我國課程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入,各種新型的教學方式也逐漸被應用到了我國的教育事業中。作為一直以來備受各界關注的英語科目,商務英語的教學效果和質量不僅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還關系到學校的聲譽。將案例教學法應用到商務英語教學過程中,不僅可以有效解決當前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實踐能力。本文以商務英語教學為立足點,通過對其當前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從而找出其教學過程中應用案例教學法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
案例教學法;商務英語教學;應用
就目前來看,我國商務英語專業的教師對于英語課堂教學的作用并不十分重視,且選擇的教學評價方式相對較為單一,這使得商務英語教學存在較多的問題。然而,在英語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應用案例教學法,不僅能夠不斷優化當前商務英語教學模式,提高其教學效果,還可以通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創設教學情境和應用其他教學方式的方法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提升學生在實際工作生活中應用英語的能力。因此,對當前我國商務英語教學對案例教學法的具體應用情況進行研究十分必要。
一、當前商務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輕視教學過程的作用通過對我國各大院校當前商務英語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情況進行研究可以發現,大部分的教師,特別是商務英語教師,其在進行英語教學過程中應用的依舊是傳統的課堂教學手段,這使得商務英語教學受到了傳統教學觀念的極大影響。一般來講,英語教學主要是通過訓練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方式來提高教學效果的,而訓練又需要依靠英語范文中各個篇章中展示的語法和修辭規則,強調的是學生學習過程中對于語法和單詞運用的正確性,重視的是對學生綜合英語能力的培養。但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使得教師將最終的學習成績作為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的依據,對學生在學習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遇到的困難并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導致學生無法獲得商務英語的學習要領,其學習效果和質量長期無法得到有效提高,造成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受到極大影響。
(二)評價方式的單一性商務英語的教學效果無法得到有效提升的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教師依舊使用以往單一的教學理念和方式來進行英語教學。首先,教師在批改學生寫完的課后作業時,往往將批改的重點放在了學生詞匯和語法的應用以及拼寫是否正確上,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進步情況以及具體在哪一方面存在問題等內容,并不是十分關注。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并沒有根據教學內容和新大綱的要求改變課堂教學重點內容,從而導致商務英語教學出現了“教師教學累、學生學習苦、教學效果差”的教學局面。
二、商務英語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一)選擇合適的案例對于案例教學法本身來講,其案例選擇是否合理,將會對商務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教師在選擇案例的過程中,應該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背景、商務英語教學帶有實踐性特點,來選擇一些能夠最大化的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和興趣的教學案例,一些經典的商務案例就能夠滿足這一要求。對此,在課程教學準備階段,教師可以從這些案例中挑選與課堂教學內容相符合的內容、或者是一些帶有較強代表性的案例來幫助自己達到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和目標。并且,教師在選擇完案例之后,還需要對案例中涉及到的與課堂教學內容有關的知識點進行細致分析,找出其中可以引起學生討論興趣的問題,從而在辯論和分析這一教學環節中,將學生劃分成若干個討論小組,進而提升學生對于課堂教學活動的參與度。例如,在講授Merge&Acquisition這個主題時,教師可以使用Lenove收購IBMPersonalPC這一商務案例,一方面是由于大部分學生對Lenove這一品牌較為熟悉,選擇此案例可以更好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因為該案例屬于典型的海外收購案例,其在全球經濟發展中產生的影響較大,所以,選擇該案例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商務英語的應用能力,提高其崗位適應性。
(二)做好案例教學結構的歸納總結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選擇的案例往往沒有標準答案,此時,如何引導學生利用其掌握的知識分析案例,找出解決的思路,就成為案例教學的關鍵。選擇沒有標準答案的教學案例,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進行思維發散,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能力。對此,教師在進行準備工作的過程中,需要針對自己選擇的案例可能產生的教學效果進行預設和歸納,以便可以良好地應對教學過程中學生提出的一些問題,更好地指導學生對案例進行思考、研究和討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在適當的時機給予學生一定的啟發,從而在保證正常教學任務可以順利完成的基礎上,對學生發散性的思維能力進行進一步培養。此外,在應用案例法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總結例如confirm、offer、inquiry和require等經常會在商務交流中應用到的英語詞匯,對其用法和confirmmakesure、offergive、inquiryask和requirewant等對應詞進行簡單介紹。
(三)以學生為主體商務英語教師要想在課堂教學中將案例教學法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就一定要堅持學生的課堂教學主體地位不動搖。案例教學法最主要的特點就是能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所以,學生主體地位是否可以被全面發揮出來,對于問題教學法教學效果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3]因此,在商務英語課堂教學時,教師不僅要具備良好的教學素養和英語專業知識,還應該要對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給予充分的重視和尊重。在應用案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按照學生學習的知識基礎、個性特點和學習興趣與基礎,將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在進行商務英語教學的過程中,以不同小組學生具體的學習特點為立足點,選擇不同的教學案例來調動起不同水平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使其能夠參與到英語教學過程中,從而使案例教學法的作用可以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被全面發揮出來。
(四)重視與其他教學方法的結合在商務英語教學時,之所以要應用案例教學法,不僅因為其能夠使提升教學質量和效果,還因為該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彌補問題教學和情境教學等其他教學方式在英語教學上存在的一些缺陷,將學生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同實踐應用有效結合起來。[4]但如果在教學過程中單一使用案例教學法,也會導致教學方式的單一,學生無法多角度地對相關知識點進行全面的理解和掌握,從而導致教學單一性問題的出現。所以,為了能夠使英語教學變得更加活躍,英語教師也需要發揮出其他教學方式的輔助作用,以便提升其整體的教學效果。
三、結語
由于當前我國商務英語專業在教學過程中存有教學手段和評價方式單一、對于課堂教學作用不重視等方面的問題,使得其教學質量和效果一直無法得到明顯提升。因此,針對當前我國商英教學時存在的問題,結合新課改的教學要求和學生的學習特點等因素,借助案例教學法的作用來對商務英語的教學手段和形式進行有效的改革是十分必要的。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商務英語的教學質量,盡快完成該專業的教學目標,還能夠為社會發展提供更多的商務英語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蔣煥新,賈夢霞.任務型教學法在商務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10,(8).
[2]王魯男,段靖.商務英語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應用[J].外國語文,2010,(7).
[3]馮珺.案例教學法在商務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6).
(一)教學過程是以案例為載體的師生互動的過程
案例教學的實施過程為:第一,案例教學準備階段。教師精心準備既有理論高度又緊密聯系當前教育教學實踐的高質量的教育案例。第二,案例教學進行階段。包括學生分組、案例研讀、分析討論、交流共享、歸納總結。由此可見,案例教學的教學過程是以案例為載體,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的過程。在參與者的地位上,案例教學更加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究。這也是案例教學不同于其他教學方法的最鮮明特征。
(二)教學評價多元性,鼓勵學生求異思維
與傳統教學方式注意知識的確證性不同,案例教學更強調知識的生成性特征。讓學生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積極思考,主動探索,在充分尊重學生主體性、張揚個性的開放式的教學氛圍中,統一性的標準化答案被摒棄。只要學生能對自己的觀點進行合理化辯護,每個思維成果都具有閃光點。
二、案例教學對師范生教育素質培養的作用
師范生的教育素質主要包括理論知識、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合作和與人溝通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職業道德等方面。相對于傳統教學方式而言,案例教學在培養師范生教育素質方面更具優勢。
(一)案例教學有助于提升師范生的理論素養和實踐智慧
真實、典型的案例呈現,讓未來的準教師們仿佛親臨教育現場。案例的理解和分析,需要學生掌握扎實的相關理論知識,通過對案例個性化的解讀,使理論知識真正內化到原有的知識結構中,切實提升其理論素養。對案例解決方案的研究,能夠培養和鍛煉學生“轉識成智”的能力,促進理論知識與實踐智慧的共同提升。
(二)案例教學有助于培養師范生的創新能力
在教學中,對于同一個教育教學案例,切入點不同,則會發現各種各樣不同的問題。即使對于同一個問題,由于每個人的價值觀、知識結構、思維方式各異,會有不同的解決方案。案例教學注重激發學生的求異思維,尊重每個學生的觀點,鼓勵學生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追求個性化而非同質性的案例教學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個性化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案例教學有助于加強師范生與人合作和溝通的能力
在案例教學中,教師從臺前退居幕后,學生成為課堂主角。在討論過程中產生思維的碰撞或共鳴,探討最佳解決問題的方案。在此過程中,每個學生都要學會傾聽,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學會與他人溝通、交流。合作和溝通能力是未來教師的必備素質,案例教學的實施過程能夠進一步加強師范生合作和溝通的能力。
三、在案例教學中培養師范生教育素質的策略
案例教學讓學生從教育案例中感受理論的價值與魅力,學會用理論知識解決實踐問題,切實提高教育教學素質,發展成為高素質實用型師資。有效地實施案例教學,需要解決好以下幾方面問題。
(一)精心準備有價值的教育案例
這是所說的有價值的案例是指具有真實性、時代性、啟發性、故事性和答案多元性的教育案例。案例教學旨在彌補學生實踐經驗的不足,培養學生處理真實的教育教學問題的實踐智慧和能力,這就要求案例具有真實性和時代性。案例作為案例教學的基本內容載體,在課堂上分析、探討,應具有啟發性和分析價值。漢森等人在談到案例編寫時曾說:“從案例作者的角度看,我愿意把案例說成是對真實事件的描述,其中所包含的信息,要能夠足以引起大家思考和爭論的興趣,并且富含啟發性。”[1]案例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案例包含一個或多個教育的疑難問題或矛盾沖突,并且解決方案不是唯一的。同時,教師要根據課程標準、教學目標、教材重點和難點選擇恰當的教育案例。在充分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能力基礎的前提下,精心選擇和準備教育案例,對案例的相關信息進行詳細分析,包括主題、背景、學生學習和討論過程可能出現的反應、有針對性的引導策略等。只有精心預設才能精彩生成,既使學生深刻領悟到科學合理的教育理念,又鍛煉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否則不僅達不到案例教學的目標要求,反而浪費了教學時間,甚至對學生理論學習產生誤導。
(二)合理定位教師角色和職責
案例教學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好教師就是精于教給學生過多結論性知識、真理性規律、正確性原則”的教學觀念,教師應該為學生創設一個和知識相遇的情境,由學生自己去發現和建構知識,在解決實踐問題的過程中提升教育智慧。在案例教學中,教師角色應合理定位并發揮相應職責。
1.與學生平等的教學主體。案例教學中的師生關系、生生關系秉承“主體間性”的教育哲學理念。“主體間性”理論視閾下的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一種“我—你”交互主體性的交往關系,彼此相互理解、尊重、對話和交流。教學由過去教師“一言堂”式的“獨奏”變成了“合奏”,教師成為樂隊中的一員,與學生共同參與案例分析、討論,成為學習共同體中的一員。
2.教學進程的引導者。在就案例某一方面的問題進行分析和研討的環節中,教師是與學生地位平等的參與者,但是就整個教學過程而言,教師又是設計者和引導者。不僅要參與學生的分析討論,更要引領和把握整個案例分析研究的合理導向,在學生陷入困境或“誤入歧途”的時刻,教師要適時適當地給予提示或指引。既要鼓勵學生開拓思維和靈活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又要保證使學生對案例的研究探討不要偏離主題。在研討過程中,教師要時刻關注發展態勢,不失時機地設疑或追問,拋磚引玉,引導學生對案例中隱含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探討,抓住問題精髓,提煉理論精華,真正實現案例教學“借助案例學習理論,運用理論解決問題”的目標。
3.良好氛圍的營造者。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是案例教學有效開展的關鍵因素。如果課堂氛圍單調沉悶,那么即使案例選取得再有價值也無法實現案例教學的目標。因此,教師要努力營造民主、平等、自由、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使每一個學生都感覺到自己是課堂學習的主體,能夠積極主動地表達自己的見解。教師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比如選取學生感興趣的案例,運用風趣幽默的語言,合理處理師生關系,像朋友一樣與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采用合理的引導方式等。同時,教師要保護和支持學生的個性觀點,特別是對性格內向、不擅表達的學生給予鼓勵。
(三)處理好系統的理論學習和案例研討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案例教學 高中政治 新課程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4.106
高中政治課程開展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思想發展,并且以培養學生的責任感、解決分析問題能力和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為目的。現階段,高中政治教學中,案例教學已經成為提高教學效果,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教學方式。
1 高中政治新課程中案例選擇需要注重的方面
目前,在高中政治新課程的案例教學中,對于案例的選擇要注重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保證案例具有良好的實踐性。案例教學之所以有著實際的教學意義,就是因為案例本身來源于社會的實際生活,并且與學生的現實生活聯系密切。案例的選擇要來源于真實的社會環境,并且學生在案例的學習中,進行體會與分析,利用所學的知識展開案例的探究。第二,保證案例需要具有深刻的啟發性與教育意義。政治教學中的案例具有深刻的內涵,并且包括對實際情況的描述,具備良好的教學意義。案例教學的過程是學生分析案例的過程,只有保證案例具有良好的啟發性,學生才可以更好地對案例中的問題進行分析與論證,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能力的目的。第三,保證案例具有針對性。在進行案例選擇時,要考慮到實際課程的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實際需要,案例的教學過程不是尋找答案的過程,而是在不斷探究中達到教學目的的過程。因此,在進行案例選擇時,要充分考慮案例的針對性,并且通過提高案例針對性來達到定向培養學生能力的目的。第四,保證案例選擇中為學生提供自主分析的空間。案例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生作為教學過程的主體,并且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主動的分析案例,從而在案例分析過程中獲取知識,解決案例的問題。自主學習是新課程中的重要要求,施行案例教學模式,就必須將學生自主學習作為案例選擇的重要標準。
2 案例教學在高中政治新課程中的作用
2.1 落實新課程標準
目前,新課程標準對于思想政治課程教學工作的開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課程的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主動學習態度,并且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以及人生觀,提高對學生態度、情感等的重視。另外,在案例設置的過程中,教師以日常生活和教學內容作為設置教學的基礎,設置多個教學模塊,并且保證教學模塊之間存在科學的聯系,通過科學的教學手段,使學生良好地完成案例的探究,達到新課程教學的需求。案例教學的新模式,對于以往傳統書本中知識的局限進行了突破,提高了學生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并且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案例教學模式的教學評價工作,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并且有效地促進了教學實踐的開展。案例教學模式的評價具有多元化的特點,多種評價方式相結合,可以更好地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并且分析學生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促使教師更加合理地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引導,糾正學生思想層面存在的誤區,促進學生思想水平不斷提高。
2.2 改變傳統教學方式
傳統高中政治課程開展中,主要是以教材內容為主要的教學內容,并且教學方式較為陳舊,僅僅是進行知識的講解,忽視對學生學習經驗的培養,使得教學過程僅僅成為教材內容的傳授。傳統教學方式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現脫離,學生只是通過思想政治課的學習達到提高學習成績的目的,而難以真正地完成自身個性的培養,傳統思想政治教育難以真正地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培養。傳統政治課堂上,教師是教學過程的主體,學生只是被動參與,學生在學習中的學習興趣與學習主動性難以得到提高。案例教學這一教學模式強調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強調教師對于學生思想層面的培養,注重實現學生個性化成長,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創新能力。案例教學模式同樣也改變了以往教學模式的評價方式,注重考察學生的能力、思想品德等多方面,而不是傳統教學模式中僅僅針對于學生的記憶能力進行考察。考核方式的多元化,使得教學目標得以更好的達成,并且保證學生的健康發展。案例教學這種新模式在教學中注重以案例進行講解,并且讓學生根據所學知識來解決現實問題,是新課程教學改革的必然需求。
2.3 落實素質教育
案例教學是高中政治教學工作中的重要創新,也是實現素質教育的必須條件。素質教育對于學生的創新能力、交流能力以及自身人生觀與價值觀的培養都提出了要求,是以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為目的的教育形式。案例教學的模式可以通過呈現現實案例,讓學生進行自我分析,進行開放式的解答,啟發思維,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形成獨立思考能力,鍛煉對于所學知識的運用水平,極大地提高了自身的創新意識,這是以往應試教育中難以達到的。案例教學模式的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合作與溝通,并且注重學生的交流,讓學生在相互交流中,取長補短,共同合作解決問題。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逐漸學會了協調相處,相互尊重,逐漸形成了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與團隊意識。高中政治教學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品質,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案例教學模式在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親身進行體驗,更好地了解現實問題,有助于學生逐漸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3 結束語
案例教學模式是現代素質教育中的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重要方法,也是有效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重要方式。案例教學法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到教學工作當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參考文獻:
[1]屈亞紅.高中政治案例教學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下半月刊),2009,(5).
[2]楊淑敏.高中政治課利用案例教學的點滴體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5).
Abstract: Police documents writing is one of basic courses in polic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t is an important instrument to guarante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government and police orders in public security organs and has specific characteristic of practicability. But because of many restrictive factors,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it can not meet the demands of police working affairs. So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take in-deep reforms in police documents writ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mode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pragmatic competence for police students. Only in this way,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this course can serve the real police work.
關鍵詞:公安文書;寫作;應用能力;教學
Key words: police documents; writing; pragmatic competence; teaching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18-0205-02
0引言
公安警察院校擔負著向公安機關輸送能適應公安工作實際需要的合格人才的重任,而這種合格人才除必須具備政治立場堅定、紀律作風過硬、勇于奉獻等基本素質外,還必須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較強的解決公安實際工作中所面臨的各種問題的實戰應用能力。公安公文是直接服務于公安機關各項管理工作、保證公安機關“政令暢通、警令暢通”的重要工具,是公安警察院校全日制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為進一步提高學生整體寫作能力的培養,充分發揮公安公文為公安實際工作服務的效用,很有必要對公安公文多年來一直沿用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作深入的探討和大膽的改革,以有效地提高該課程的教學及寫作訓練效果,從而更好地適應本課程培養目標的要求,為公安實際工作服務。
1目前本課程在學生應用能力培養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公安文書是公安警察院校全日制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但近年來隨著教學與研究的不斷深入,越來越感到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與將來的工作實踐嚴重脫節,傳統的教學模式已很難適應目前的公安工作實際和學生培養目標的需要,而加強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又存在眾多制約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性。多年來,在公安文書寫作教學中大多一直沿用“基本概念+格式寫法+寫作要求+范文”的模式,這種孤立于寫作環境之外只注重文本教學的模式,因其忽視了對學生自身素質的訓練及對寫作客體的分析把握,忽略了寫作時空背景和具體的寫作目的、寫作功能,脫離了復雜多樣的公安工作實際的需要,因而不具有現實性、操作性,缺乏實際的操作指導意義和實用價值,在實際教學中難以培養起學生具體的公安文書寫作能力,更不能適應時展和公安實際工作的要求。②教學對象實際工作知識的缺乏。寫作是人類運用語言文字表現寫作主體對主客觀世界的認識的一種精神勞動,寫作的本質就是認識和表現。但是公安警察院校的教學對象,大多是從中學到大學,沒有具體的公安工作經驗的青年學生,要他們去寫自己根本就不熟悉的事務,尤其是專業性非常強的公安工作,遇到困難是可以想象的,也是不可避免的。③現有研究成果的片面性。針對存在的問題,不少從事公文寫作教學與研究的人員進行了大量的有益的嘗試和探索,提出了諸多的觀點和建議。如格式教學法,回歸基礎寫作加強語感教學法等等。但是,這些觀點因或只注重了寫作文本的外在形式、或只看到寫作的基本規律而沒有抓住公安公文寫作的特殊規律,因此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提高公安公文寫作教學效果培養學生寫作應用能力的問題。④師資隊伍實踐經驗的缺乏。擔任公安文書教學的教師大都是文科院校畢業的,都屬于從學校到學校的學院派,缺少在公安一線工作的實踐經驗,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有很大的難度,教學中的一些案例和訓練,也多是從其它書本上借鑒而來,鮮有第一手的材料,有的甚至還是許多年前教材或講義的照搬,與時刻處于變換中的公安實際工作極不相稱。
2課程教學改革的整體思路及構想
2.1 建立完整、科學的符合課程特點的公安公文寫作教學體系。在教學改革與實踐中,應根據教改方向和教學目的以及實際的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整體的設計調整,以形成一套能反映公安文書寫作程序要求的較為完整、科學的符合課程特點的教學體系。該體系的建立重點應解決以下問題:一是正確處理好理論教學與文種教學的關系;二是解決知識講授與寫作訓練的相互關系;三是解決寫作目的與材料內容的組織等關系,并使之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改變互不銜接或相對獨立的狀況。
新教學體系的建立,最終將達到以下目標:一是加深學生對相應文種寫作要領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學生實際操作能力;二是強化思維訓練,提高學生從總體上把握事物、抓住事物本質的能力;三是引導學生學會根據文種特點分析材料、取舍材料;四是提高學生對公安公文嚴密的邏輯性的認識;五是提高學生語言表達的精確性。
2.2 編寫一套實用的符合教改方向目標的教材體系。目前高校所使用的各種版本的教材,大多是按文種性質分類安排教學,內容多為概念、格式、要求加例文,與實際工作內容及工作程序相去甚遠,不利于結合工作實際教與學。為了有效提高教學效果,需要根據專業方向以及新的教學體系,編寫一套能揭示公安文書寫作本質規律,并緊密結合公安工作實際程序與要求,具有最新理論研究成果、符合專業特點與內容的系統科學的教材。尤其應注意解決當前大多數教科書中基本理論與主要文種相對獨立、理論模塊與寫作程序互不相融、寫作主體與寫作客體處于相對割裂狀態等問題。
2.3 建立完整、科學的符合課程特點的公安文書寫作訓練體系。讓學生在掌握一定理論知識的前提下,以正確的理論為指導著重提高整體寫作水平,其內容主要包括基本知識與理論的掌握與實際寫作能力的訓練;教學方式為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精講多練,并根據課程進度實施分層級強化訓練,具體包括:①基礎訓練法。在教學中采用理論教學與范文分析、范文與病文比較并修改病文的方法。目的是根據文書的幾大主要作用,對報請、部署、告知、商洽、表彰、批評等內容的寫作方法作規律性探討,掌握其基本的寫作方法與基本知識。②專項訓練法。在教學中提供相應材料對文書中的主要要素及格式等進行專門的分解訓練,使學生在訓練中逐步掌握某類公文一定的寫作規律,并在此基礎上對公安工作中使用頻率較高的一類重點文種進行寫作訓練、講評與修改。目的是解決公文寫作中的規范性、準確性與條理性等問題。③綜合訓練法。在教學中由教師提供材料或學生自主收集材料并在教師指導下分析概括材料、提煉主題觀點并確定解決對策的方法,并對重點文種進行寫作訓練。目的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寫出高質量的文書奠定基礎。④工作程序系列訓練法。根據公安工作的基本程序,以幾種專項斗爭為背景,提供相關材料,要求學生從情況反應、決策指揮、部署落實、安排實施、相關配合、所遇問題的解決、信息交流、總結表彰等各環節根據工作的實際需要撰寫系列的文書。目的是提高學生運用文書為公安工作服務并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應用能力。
3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基本要求與方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方”、“術”的教授更加重要。因此要堅持“以思維訓練為核心,以技能訓練為重點”的教改思路,提高教學的實戰性和針對性,提高學生學習質量和學生的后續發展能力。
3.1 提高實戰訓練寫作的仿真度。顧名思義,實戰訓練指的是具有真實性的訓練。但無論如何,實戰訓練畢竟還只是一種“模擬”意義上的訓練,不管這種訓練的真實性有多強,它永遠也不會與實際的公安工作中的公安公文制作活動那么一致。因此,要想盡可能地克服實戰訓練與實際的公安工作之間的這種天然障礙,減小實戰訓練與生俱來的系統誤差,進而彰顯實戰訓練教學獨特的實用價值,必須最大限度地提高實戰訓練寫作的仿真度。
在遴選實訓題目的過程中,要牢牢把握公安應用寫作教學“一切從公安工作的實際出發”、“從公安工作的實際中來到公安工作的實際中去”以及“公安工作的實際是檢驗公安應用寫作教學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的本質要求,科學甄別,反復核對,爭取將最貼近公安工作實際、最符合公安工作情境的題目網羅進來。
3.2 培養學生綜合處理信息的能力。如果說課后習題是從微觀、部分和點的角度對公安文書寫作進行的解讀的話,那么,實訓題目則是從宏觀、整體和面甚至是立體的高度和層面上對公安應用文書寫作所作的深度透視。不難發現,由于前者涉及到的知識點少且較為分散和孤立,所以完成的難度較低。它反映的只是對數量極其有限的信息的處理能力。實訓題目涵蓋的知識點要多得多,并且各知識點之間往往相互交錯,相互關聯。因此,從本質上看,實訓題目反映的是對大容量的信息資源的綜合處理、整合加工的能力。實訓題目的這一特征使得它較之課后習題更加切合公安文書制作的實際情境,這也正是實戰訓練教學的價值所在。
關鍵詞:憲法學;案例教學;教學
憲法學作為以憲法為主要研究對象,以探求憲法與活動規律為己任的專門學科,是高等學校面向全體大學生開設的公共必修課“法律基礎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開設法學專業的學校在法學教學中的14門核心課程之一。由于憲法學具有與一國的政治制度密切相關的特點’一,因此很多人將它當作一門沒有案例的部門法學。這在很大程度仁束縛了授課教師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因此長期以來形成了滿堂灌理論的授課方式。課堂氣氛一潭死水,學生也誤以為憲法學“法味不足,大而不用”在教學實踐中,筆者認為只有改變原有的教學方法,恰當、靈活的引人案例教學,才能在教學過程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時至今日, 憲法規范的直接效力已成為世界性的一項慣例。但在我國, 由于憲法適用還沒有形成為制度, 憲法規范的生活化程度比較低。這樣的現狀給憲法教學案例的選擇與運用造成了很大的困難。但在我國這些年的法治國家建設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個案, 如“齊玉苓受教育權案”、“孫志剛案”等等, 這些個案對憲法實現具有重要意義, 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首先,憲法個案的出現反映了社會主體憲法意識的覺醒。總結諸多憲法個案, 可以看出憲法個案的發現普遍是由公民個人提出的,這為憲法學理論研究的進一步發展以及憲法價值的實現提供了廣泛的群眾基礎。其次, 憲法個案的出現反映了國家與公民之間關系正在悄然發生變化。雖然憲法個案的表現形式各異,但多數個案是在強大的公權力與微弱的私權力之間的對抗與抵制中出現的, 標志著以公權力為主體的高度一元化的社會結構向公權力與私權力相互平衡的社會結構的轉型。最后, 憲法個案是在憲法制度與社會現實之間發生激烈沖突的環境中出現的, 凸現了憲法實現機制的缺失。當人們存在具體的利益訴求時, 往往會在現有的制度框架內尋找解決途徑。
案例教學法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的不同在于其最重視的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包括法律知識能力、職業思維能力和駕馭法律信息資源能力, 而不僅僅注重學生掌握了多少知識。它更強調法律知識與專業技巧的緊密結合, 致力于啟發學生應用法律知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體而言, 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其一、應該明確案例教學不僅僅是針對基本權利的案例教學, 要擴張并確定案例范圍。雖然現實中大多發生的案例都有關公民的基本權利, 但這并不意味只有基本權利部分才能運用案例教學, 憲法的基本理論和國家機構部分仍可以參與案例分析和討論。如講國家結構形式時就可以結合德國第一案“西南重組案”來講述。如在講述憲法的第三人效力時, 可以結合中國司法審查第一案“齊玉苓受教育權案”, 來探討憲法在公民和公民之間的法律效力。
其二、選擇憲法案例是進行憲法案例教學的基礎性和關鍵性的工作。憲法案例相對于民法案例和刑法案例而言, 具有案件復雜, 范圍廣泛等特點。一個憲法案例往往涉及多個學科領域, 而且與其他案件相比, 憲法案件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 且往往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價值觀與歷史特點。
首先, 選擇的憲法案例必須具有可教學性, 要緊密圍繞憲法教學工作來選擇, 因此應嚴格按照《憲法學》教學大綱的要求, 結合每一個章節的教學內容, 選擇能夠說明教學內容的典型案例。
其次, 所選的憲法案例必須例證性強, 這樣才能夠使學生觸類旁通, 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而且, 為了改變傳統憲法教學內容的枯燥性, 選取的憲法案例還必須具有趣味性和現實性, 使所選案例具有可聽性、可看性, 便于學生記憶。最后, 為避免憲法教學陷入“為了案例而講案例”的誤區, 所選的案例還必須具有可研究性, 否則就會使憲法教學缺乏一定的理論高度, 庸俗化。這就要求不僅要選擇有趣的案例和實例來說明問題, 而且要求案件本身要具有鍛煉思維, 挑戰智慧的功效。總而言之, 憲法案例的選取必須結合《憲法學》的教學大綱來進行, 盡量選取具有豐富而廣泛現實基礎的, 最好從現實生活中提取。這樣精心選擇的典型案例才能既讓學生產生真實面對現實生活的切身感受, 又能激發學生用法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強烈欲求。